KR2k0044 浙江通志-清-嵇曾筠 (master)


[054-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五十四
 水利三/
  嘉興府嘉興秀水/二縣附郭
 城内河 自西門入者由大悲橋至韭溪橋自南門
  入者至市心二水交㑹而分流出東北兩門嘉興
  府圖記明永樂乙酉左通政趙居仁奉詔治水嘗疏
  之成化初故道塞而屋廬其上嘉靖二十六年秋
[054-1b]
  知府趙瀛悉加浚復嘉興縣志崇禎間知府鄭瑄
  復加疏浚流通民間利賴
國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劉瑆知縣何鋕任之鼎捐俸
  首倡紳士協力城内河道填塞數十年者盡行浚
  復三十九年知府佟賦偉又復開濬六十年夏知
  府吳永芳以城内正河淤淺鳩工大濬并支流小
  港以次疏通時居民跨河造房悉令除去郡城四
  門外各有備警河日漸湮塞循故道䟽濬悉皆復舊
[054-2a]
   嘉興縣城外/河道
 海鹽塘河 在縣南五里自滮湖南通海鹽縣
 嘉善塘河 在縣東由白蓮寺而東三十五里至嘉
  善
 平湖塘河 在縣東南直達平湖
  謹按嘉禾一郡地勢平衍故鮮堰壩惟海鹽地形/稍髙水之所注西北流百餘里而至嘉興合秀水
  西境運河之水滙於鴛鴦湖分為二流一由南堰/橋厯鰻鯉堰橋至甪里街一由放生橋迤東厯牙
  前橋至甪里街東流十餘里㑹於白蓮寺前又分/二派一派東北流三十餘里至嘉善注於松江一
[054-2b]
  派東流五十餘里至平湖而入於泖其間支分派/别參錯鄉間為港為浜不可勝計農民車戽灌田
  雖至大旱浜港皆竭而三河之水未嘗乾涸是萬/頃膏腴無不賴三河以為命也然嘉邑較秀水又
  覺稍髙故旱多潦少宜疏濬支河浜港/時築圩岸則旱潦有備而嵗常豐稔矣
 横塘一名海鹽塘在縣南五里自嘉興南堰橋起東/南直扺海鹽縣西門外天寧寺前綿亘百里
  漢塘在縣東十里又名新/豐塘即平湖塘也 魏塘在縣東十里達/嘉善即嘉善塘
  也/ 華亭塘在縣東一十五里/通松江華亭縣 伍子塘在縣東/二十五
  里接/胥山 長水塘在縣南六里/通硤石市 練浦塘在縣南二/十五里東
  西通横塘長水/塘又名練塘 麒麟塘在縣東南十/九里通漢塘
[054-3a]
 鄭公隄在㑹龍寺兩腋明崇禎間知府鄭瑄築嵗乆/漸圯
國朝康熙六十年邑紳髙孝本白於郡守率衆/ 重築兩腋長隄以遏嘉善平湖之去水
 白苧堰在縣東/南三里 盛家堰在新行/鎮北 馬塘堰在縣南/七里
  謹按馬塘堰乆廢近人惟呼海/鹽塘上馬塘廟前為馬塘涇云
   秀水縣城外/河道
 運河 在縣西南通石門縣北接吳江界運河自杭/州北新闗
  而來㑹上塘長安壩之水從石門縣西北流二百/餘里至西門外三塔灣折而北厯王江涇至平望
  六十里許入吳江界其間支河無算難以/枚舉要皆縱横阡陌之間以為灌溉之利至元嘉
[054-3b]
  禾志隋大業六年勅開江南河自京口至餘杭八
  百里面濶一十餘丈嘉興府圖記唐廣徳中屯田
  使朱自勉濬畎距溝濬溝距川後刺史于頔繕隄
  防疏鑿畎澮列樹表道宋史河渠志元符三年二
  月詔蘇湖秀州凡開治運河港浦溝瀆修疊隄岸
  開置斗門水堰等許役開江兵卒嘉興府圖記明
  永樂間通政趙居仁濬河秀水縣志明萬厯二十
  年水利薛夢雷檄縣令李培起斗門至王江涇界
[054-4a]
  集附近居民疏濬
國朝康熙四十六年奉
㫖發帑疏濬支河港蕩巡撫王然題明動帑委嘉興府
  知府臧憲祖開濬淤淺處西麗橋八十五丈北麗
  橋九十五丈端平橋八十五丈濬深俱五尺廣皆
  五丈有竒又濬各鄉諸港於是蓄水溉田舟楫往
  來農商皆慶
 鴛鴦湖 在縣南三里計百有二十頃其利實瀦水
[054-4b]
  以資灌溉東西連湖故謂之鴛鴦又名南湖
 運河塘石塘起杉青閘北迄聞川袤二十七里土塘/起西水驛西迄語兒袤九十里唐元和五年
  王仲舒治蘇隄松江為路即今石塘明永樂初命/户部尚書夏原吉往浙江諸郡治水九年修蘇州
  至嘉興土石塘橋路七十餘里泄水口一百三十/一處其後通政趙居仁自崇徳北抵吳江植榆固
  隄巡撫周忱築運隄剏橋通道𢎞治八年左參政/周季麟修嘉興舊隄易之以石三十餘里嘉靖二
  十六年知府趙灜修運河土石塘萬厯十五年霪/雨岸圯窪田盡渰二十一年知縣李培議富民出
  資貧民出力履畝起夫堵築四十年知府吳國仕/勘議郡城自杉青閘直抵王江涇一帶官塘舊係
  土石各半嵗乆傾圯具文申請盡從石甃陳懿典/重築運河石塘記我郡地界吳越浙潘之門户也
[054-5a]
  北接蘇之吳江西接杭驛路㡬二百里而遥號稱/孔道盖自國家建都北平水程由通潞而達潞河
  者自江漢外惟是武林溯江淮涉黄河之一脈而/我郡實為發端江浙閩粤楚蜀滇黔縴挽無不由
  茲而漕艘尤為𦂳要則運河之重可知矣重運道/不得不重運塘舊土石塘嵗久漸圮加以滛潦時
  作往往崩壊郡守吳公來涖我郡慨然以築塘為/己任請於中丞水大夫聚財鳩工始於壬子七月
  迄於十月告竣如砥如帶見者以為百年之功成/於閲月相與歌咏之運塘跨省直厯三邑秀水北
  塘一千四百八十八丈五尺西塘九百五十一丈/六尺桐鄉塘二百一十五丈四尺洩水洞五座崇
  徳塘三百六十一丈二尺三縣共計修築三千二/百七丈七尺公名國仕休寧人 嗣後嵗修不常
國朝康熙十二年水溢塘圯知縣李見龍躬督修築幇/ 闊隄岸康熙六十年知府吳永芳捐貲興工復募
[054-5b]
  諸有力者南塘加石培土令益髙厚北塘自城至/王江涇三十里於舊塘外增築石岸雍正五年奉
㫖發帑開濬河道修理城垣隄岸巡撫臣李衛委員動/ 帑二千一百有竒修築西北二路隄岸窪者崇之
  缺者補之行/旅往來稱便 新城塘在縣西北七/里通新城鎮 蘆&KR0377在/縣
  西北/六里
 杉青堰一名杉青閘在縣北四里宋熙寧元年十月/詔秀之杉青堰監䕶使臣以管幹河塘繫銜
  常同所屬令佐巡/視修固以時啓閉 東𤓰湖堰在縣北/三里 六里堰
  在縣東/五里 學秀堰在縣西/南九里
  謹按秀水水利大畧輿嘉興相似故境内亦少堰/壩以上諸堰俱至元志所載今皆不存而土人猶
[054-6a]
  以堰名/其地云
   嘉善縣
 嘉善塘河 自郡城東三十餘里抵於縣治又東入
  於泖
 便民河 明𢎞治間濬築嘉興府圖記知嘉善縣劉
  克及郎中傅潮修圍岸創果字等圩鑿便民河二
  萬七千尺溉田萬餘畝錢福開便民河記嘉興浙/西大府其屬縣嘉善最為
  膏腴平壤𢎞治十二年新喻傅公曰㑹以正郎膺/特簡來守視地圖所廢興而乗之者勿力公竊嘅
[054-6b]
  焉又一年安福劉君安温以進士來令公遂謀之/劉君及丞朱君暕乃厯遍原隰相視便宜於是因
  舊而修為圍岸以丈計者三十六萬二千有竒為/驛路官塘以丈計者六千五百有竒剏始而築作
  者果字圩岸塍以丈計者三千六百有竒凡䕶田/若干畝此其為防之功也開創便民河者十以丈
  計者凡二千三百有竒淺濟艱阻疏而通之為市/河者三以丈計者一千四百有竒掘淤鑿塞為支
  涇曲港者八以丈計者八百九十有竒瀦洩灌溉/以利田者若干畝其便往來者不可勝計此其為
  浚之功也或修或創為橋梁者十經/始於𢎞治庚申訖工於辛酉十月朔嘉善丞倪璣
  築思賢奉賢下保諸圩瀦陂湖開溝洫邵鋭濬河/築圩記浙
  以西稱健吏曰倪嘉善始至問百姓疾苦首曰水/利乃躬出按視縣治以南地勢髙亢不有所蓄吾
[054-7a]
  民其病旱乎迄北水所輸委不有所洩吾民其病/澇乎於是計地程工計工程力計力程費召厥父
  老指授方畧大都以澇為尤急也首濬淤河及所/支曲俾罔壅滯自思賢鄉至奉賢鄉二十八所以
  丈計者三千八百六十有竒又築圩岸益卑削為/髙堅自三十三都至四十都三百八十二所以丈
  計者一萬五千二百若圩之尤下者仍築圩岸其/中俾有分守自下保東區至奉九北區亦一十五
  所以丈計者六千四百九十髙亢之地並加疏闢/又瀦為陂塘散為溝洫具有脈絡自永七都至胥
  五都總二十九所又總計為三百五十丈肇自正/徳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十二月厥工告成使瘠
  鹵化為膏腴居者載寧逋者胥復而歌頌於是乎/作矣侯名璣陜西咸寧人倪璣水利議略按水利
  之説周鼎論之頗詳髙鄉溝洫為急而圩岸次之/低鄉圩岸為急而溝洫次之斯則審密之論嘉善
[054-7b]
  自縣治以南皆髙亢乏水連月不雨則苖向稿雖/遇有年其收亦薄非地力有異田素渇水而瘠民
  積貧無以糞其田故也必令土人多濬溝洫蓄水/待灌溝中之土令下鄉人遇圩岸坍損時往載增
  築則土有所歸而髙下漸趨於平旱潦皆利矣否/則胥山等區不乆當鞠為茂草豈獨洪波巨浸能
  使民墊/溺哉
國朝康熙四十六年知縣李夢昺奉
㫖動帑開濬渡船頭淤淺處一百八十丈并濬支河諸
  港
 許巷蕩 嘉靖浙江通志在縣西北三十六里波流
[054-8a]
  澄澈旁多良田資其灌溉
 伍子塘在縣西半里/南接胥山 大雲塘在縣南二十里/南通大雲寺 白
  水塘在縣南一/十二里 甓竈塘在縣西北/二十六里 章練塘在/縣
  北二十/六里 蘆墟塘在縣西三/十六里 華亭塘今稱上官/塘見嘉興
   冬𤓰湖塘今稱/下塘 江涇塘在縣西北/十餘里 馬塔塘
  在縣西北/十五里 烏涇塘在縣北/十里 千步塘在縣西/二十里
  長春塘在縣西/三里 石井塘俗呼三店塘/在縣西九里 陸斜塘
  在縣西/北五里 雙葑塘永八/中區 湖塍塘永八中連永八/北奉九北區
[054-8b]
  松陽塘在縣東北入/平湖華亭界 風涇塘以上皆奉/四南區 白牛
  塘在縣東/二十里 張涇塘 定光塘 馬滙塘以上皆/奉四中
  區/ 舊廟塘胥五/區
   海鹽縣
 海鹽塘河 在縣西南自天寧寺達嘉興府城𢎞治
  嘉興府志宋淳熙九年守臣趙善悉重濬
 招寳塘河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至元嘉禾志宋淳
  化三年開淳熙九年守臣趙善悉重濬
[054-9a]
 烏坵塘河 在縣西三里至元嘉禾志宋淳熙九年
  守臣趙善悉重濬
 陶涇塘河 在縣北一里至平湖一十二里至元嘉
  禾志宋淳熙九年守臣趙善悉重濬𢎞治嘉興府
  志明成化六年參政何宜𢎞治元年僉事伍性知
  縣譚秀先後重濬
 白洋河 在縣東沿海塘下南自澉浦北抵乍浦長
  七十里海鹽縣圖經明萬厯五年巡撫徐栻築塘
[054-9b]
  海上因有白洋河及澉浦上河之役白洋河北至
  閲武塲而南屬之常川舖長三十里初鑿時以運
  塘石而海上荒土得灌為良田者萬餘畝上河起
  自常川舖西南屬之澉浦城下二十里地形稍髙
  於白洋河築為土壩以捺之所灌田視白洋河加
  倍徐栻請開白洋河疏海鹽縣秦駐山南至澉浦/所原有河一帶在土塘之内舊連縣治商旅輻
  輳田畝嵗收稱為沃土近皆淤塞坍塌舟楫不通/赤地徧野原設澉浦税課局因而裁廢旱乾無備
  糧運艱苦乙亥海溢之變澉浦軍民被災尤甚以/石塘一帶外無擁䕶内無分洩故也臣時營度海
[054-10a]
  塘親履其地見田廬荒廢目擊流離邇塘工告竣/若將此河因其舊蹟再為開通即以濬河之土築
  塘則所至該縣内河上塘一體髙厚深廣聮結鞏/固縱有異潮之來不能衝突而田疇得灌溉之資
  一水相通糧運直逹貽惠軍民實為無窮矣吳徐/開濬白洋北河議本縣與海寜衛同一城池南四
  十里有澉浦所設立鮑郎鹽塲北四十里有乍浦/所設立海砂鹽塲衙門俱在海濵脈絡共相聨貫
  所恃通行其間使防汛無虞鹽貨不阻者専藉沿/海舊有白洋河一帶為之來往也祇因陵谷屢更
  以致渭流盡斷地方受病非止一端幸於萬厯初/撫院徐修築海塘奏准水利道駐劄海鹽深燭利
  病將南路至澉浦鹽司四十里地開濬白洋上下/河一帶南行水路盡得流通其北路白洋河正擬
  興工值水利道陞任而止愚謂前開南路河道種/種利便備載海塘録中若今北路之河為便亦可
[054-10b]
  枚舉土塘捍海在北最低每當潮溢之時鹽塲竈/蕩民田盡被其衝所損不少若開河取土築塘令
  之髙厚内河可以分洩其流外塘可以捍禦其患/縱有非常民不受害此為一便乍浦所至海寧衛
  城俱是陸路不但彼此糧餉器械搬運為難抑且/官兵分番調守往來不便今開此河則船隻通行
  聲息易達以之守望防汛更為得䇿此為二便海/砂塲司正處河之中途兩頭鹽運頗費搬移河開
  則舟載不難涇河遞相灌注腳價既省商賈因而/樂趨不藉招徠鹽課自益此為三便土塘外為鹽
  塲内即蕩竈今開河築塘攔阻潮頭則塘外零星/灰埂盡可曲引鹹流開塍漉鹵塘内荒蕪草蕩亦
  得蓄積淡水墾作田疇四十里之内所增鹽課又/不知㡬何此為四便先此澉浦河道未通之時民
  病尫腫士鮮文學自開河後不但民無疾病亦且/科第聮綿今乍浦一城何止萬家若得開濬河道
[054-11a]
  將見人文日盛此為五便邑之商竈軍民/望此舉已乆在大有為者立斷而行之耳
國朝雍正五年巡撫臣李衞動帑一千兩有竒委員重
  濬
 永安湖 在縣南四十五里澉浦鎮西六里周圍一
  十二里深一丈五尺中有長隄分為二湖灌田甚
  美租亦倍入至元嘉禾志此本是田後濬為湖瀦
  水以資灌溉置閘蓄洩雨乆瀰漫則東入於海海
  鹽縣圖經莫詳陂築所自元時為豪有力者決壊
[054-11b]
  民以失業寓公安撫使王濟始奏復之張千五結/勘永安湖
  狀徳政鄉十三都澉墅石帆村社長張千五等照/勘得本里古有永安湖三千七百畝積諸山之水
  灌溉澉浦澉墅石帆三村官民田八千三百餘畝/此湖原係民田為湖其税均於湖側田上輸納就
  湖東際石砌斗門木板為閘以時啟閉每遇天旱/開閘放水下流灌救田苖或天雨連綿湖水漲溢
  却有東南葛母山下古置渾水閘放洩入海是以/三村農田嵗無水旱之憂至元十三年歸附初鎮
  守管軍官王招討將永安河西南際湖面築捺圍/裏成田三百八十畝納官糧三十八石於後至元
  二十六年招討男王四萬户將上項湖田過佃召/業却於湖田南際掘開海塘剏造石閘連年每遇
  春水汛漲之時將湖水夤夜放洩入海及至夏旱/又被管佃户壩塞致有三年兩旱田禾不收若䝉
[054-12a]
  官司將上項湖田仍舊開掘為湖積水灌田實為/民便元大徳十六年六月初一日結趙若源重開
  永安湖碑記海鹽州南四十五里有湖曰永安周/園十二里瀦水灌溉澉墅澉浦石帆三村農田潦
  則東南注入於海旱則水澤仰給於湖遂變斥鹵/為膏腴至元丁丑王招討圍湖成田是以三村屢
  經旱患安撫王君濟勇於為義聞之朝廷由是省/臺委官公同涖政目擊斯害大徳乙巳秋七月浙
  江行省平章政事徹爾榮禄㢘明公正遽令䟽濬/為湖開除元立佃米一改而正之於是斯湖得以
  復舊茲刻於石庶來者/知斯湖源流有自云爾𢎞治嘉興府志明正統十
  年縣丞龔潮請㫖重濬
  謹按圖經云永安湖有閘四座南湖閘一北湖閘/一轉水閘二明成化間通判張岫建民受其利
[054-12b]
 古涇三百一所 在縣西境唐書地理志長慶中令
  李諤開以禦水旱海鹽縣圖經廣可通舟即今麻
  涇簡涇之屬諸涇之水並入官塘
 周墩堰 孟家堰 張泥堰 新朱堰 錢涇堰
  周大堰 計家堰 徐涇堰 落滙堰 朱莊堰
  以上俱在/開濟鄉 白塔堰 宋涇堰 陳浦堰 丁浦
  堰 于涇堰 錢家堰 陶涇堰 孔家堰以上/俱在
  永寜/鄉 大王堰 板層堰 黄泥堰 小華家堰
[054-13a]
   西吳市堰 東吳市堰 鐵城堰 徐涇堰
  董涇堰 嵩峰堰 談家堰 棠成堰以上俱在/長水鄉
   孫家堰 沈家堰 六里堰 北横涇堰 彭
  村湖堰 八㮙港堰 馬家堰 勝家廟堰 倪
  家堰 龎家堰 楊家堰 衞家堰 三里堰
  湯馮堰以上俱在徳政鄉宋嘉祐元年縣令李維/㡬置鄉底堰三十餘所後亦漸廢淳熙九
  年守臣趙善悉興修水利/増築鄉底堰八十一所
  謹按海鹽古堰圖經所載有一百四所云自析平/湖後本縣所存止四十有二後亦漸廢𢎞治海鹽
[054-13b]
  縣志不載長水鄉談家棠成二堰其武原諸鄉/之堰六十所𨽻平湖者詳見平湖茲不具載
 常豐閘在縣北四十里宋嘉祐元年縣令李維㡬植/木為閘元祐四年何執中為令易以石淳熙
  十五年縣令李直養盖閘屋易閘板自是農被閘/堰之利頻嵗得稔後以舟楫通行不便牐竟廢今
  俗呼其地為/横塘牐是也
  謹按海鹽據禾城之上游環山濵海水無渟滀惟/藉官塘一帶以灌十鄉之田每十日不雨車戽一
  動則其水立涸農田龜坼是以堰閘之設較他邑/尤為急務古人多置堰閘以阻遏水勢每嵗二月
  築塞九月始開誠善政也後人以舟楫阻滯毁諸/堰閘以快目前之便不知水無所瀦一遇亢旱動
  輙告灾此由堰閘之廢弛故耳茲詳/考圖經備列於右以禆後之考證云
[054-14a]
   石門縣
 運河 自縣西南二十里入界北流二十里至石門
  鎮又東過桐鄉運河達秀水縣正徳崇徳志隋大
  業六年詔開至吳越錢氏募卒通河撩淺宋紹定
  間縣令樓演濬縣前河東達運河西至陸家灣明
  景泰八年縣令郁綸濬運河自石門至大漠率衆
  民繩其直度其闊濬深四十里許以為民利明成
  化二年分守參政何宜委官疏濬河涇修築圩岸
[054-14b]
  石門縣志嘉靖中築城亘運河東於城外别開一
  河以通漕運三十九年縣令劉宗武大濬城河萬
  厯元年縣令蔡貴易濬運河自彭河橋至羔羊凡
  二十里孫植濬運河記崇徳邑治嘉郡之西為吳/越閩廣孔道貢賦漕輓輶使四出邑之漕
  渠嵗乆不治自松老橋至六里橋水道淤涸漕舟/告阻於是督鹺馬公下之泉僉郡守檄水利郡判
  陸君㑹邑令蔡君躬厯周視計地程工為丈者二/千六百三十計工程力計力程費擇委邑主簿髙
  橋典史雷楫桐鄉主簿黄觀民典史馬驥畫地分/工經始於癸酉八月至十月凡六逾旬而畢向有
  包角堰故址茲量為節宣勒石樹/之以固風氣其於人文亦有禆云十七年郡判方
[054-15a]
  玘董治運河三十八年縣令靳一派以城河湮淺
  稍旱輒涸大加濬治石門灣縈回如帶日乆漸壅
  豪右踞之申詳濬闢仍築羅星臺以固風氣眀年
  又開各區浜河
國朝康熙六年知縣劉引楷偕縣丞季芷大濬運河自
  松老橋至玉溪鎮約三十六里計六千一百七十
  丈田畝賴以沃灌四十六年奉
㫖發帑開濬支河港蕩時嘉興府知府臧憲祖重濬自
[054-15b]
  金堂廟至玊溪鎮六千四百八十丈并濬西塘諸
  涇各區浜河
 天長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千乗鄉正徳崇徳志千
  乗鄉向因旱澇無所蓄洩名為積荒田税累一縣
  賠納正徳十一年縣令洪異躬督萬夫財力兼濟
  開為十字河三日而就通沙木等涇東西七八里
  南北五六里廣五丈餘總若干圍計田可灌溉者
  四千餘畝民感其惠又稱洪河
[054-16a]
 運河塘在縣東宋熙豐間崇徳長官主管運河隄岸/眀永樂三年左通政趙居仁督民修築塘岸
  上種榆栁固之宣徳五年巡撫周忱命築塘岸通/漕運嘉靖二十六年知府趙瀛築語兒鄉土塘
國朝順治十三年巡按王元曦委推官尹從王重修雍/ 正六年總督臣李衞委員動帑修築玉溪鎮至大
  麻一帶/塘岸
 包角堰在縣南一里明萬厯/間縣令蔡貴易復建 石門堰在縣北/十八里 羔
  羊堰在縣北/九里
   平湖縣
 平湖塘河 西受鴛滮諸湖南受陶涇塘水東經縣
[054-16b]
  治又東三百步入當湖
 鹽運河 在海塘内長十二里天啟平湖縣志嘉靖
  己酉巡鹽御史董威修復陸杰開鹽運河記平湖/東去海塘僅五十里塘
  以外斥鹵内則為蕩荒茅無際業惟煮海在漢已/然宋置𣙜塲於廣陳及本朝移置於蘆&KR0377故有鹽
  運河十二里瀕河之蕩漸治為田河日以淤商農/屢乞疏導卒莫肯任者郡守趙公瀛議舉而未就
  嘉靖戊申冬巡鹺監察御史近淮董公行部嘉禾/㑹有商言河淤狀公亟命郡倅陳君守義縣令李
  君僑相度修復期以責成於是程工計費秉心仰/贊集丁夫一千三百五十人官為給餉郭丞亨出
  舍其間而日省之東自蘆&KR0377西届廣陳計里分工/以次興舉廣三丈有竒深六尺有竒東西所訖加
[054-17a]
  闢為灣周可五十丈便旋舟也河壖積土亦盡逺/徙防傾圯也肇仲春畢孟夏夫以工計者三萬九
  千三百五十費出監察公贖金守倅令咸以粟繼/秋毫不擾於民厥惟善矣趙守立石俞塘橋左屬
  余紀/其畧
國朝康熙六十一年知縣林緒光捐俸重濬
 新開河 在運鹽河東自新倉閘橋起至舊衙計十
  二里天啓平湖縣志嘉靖中知縣顧廷對濬河以
  便灌溉又名顧公河
國朝康熙六十一年知縣林緒光重濬
[054-17b]
 秦河 在縣東三十里新耕之蕩藉以灌溉
國朝康熙十七年里民秦九一倡議開鑿請於縣府委
  蘆&KR0377塲鹽大使周成勲董其役開河十里自新倉
  鎮以北至新廟橋荒蕩皆得栽禾後復稍淤二十
  二年春分守道王永祚檄行各屬疏通河道九一
  復呈縣委白沙巡檢姜一科及乍浦巡檢黄□督
  同開濬闊五尺深數尺里人名曰秦河
 當湖 在縣東三百步舊志云周四十餘里今不及
[054-18a]
  二十里矣
  謹按當湖水自郡城海鹽而來至此為一渟蓄東/南通故邑西南近海鹽東連廣陳南接乍浦抵於
  獨山歸於華亭舟楫便利灌田實多/故嘉郡七邑平湖為沃壤之最也
 漢塘在縣西二里詳見嘉興明嘉靖四十年馮汝弼/修築五十餘里馮汝弼漢塘紀事余行自漢塘
  至郡城忽風雨大作兩涯斷岸泥濘僕夫牽挽及/行道徒涉顛頓入水前後相繼飄泊有至不起者
  予不忍見也歸辦竹木磚石沿隄修築五十餘里/不終嵗而竊取圯壊者居多自是十餘年來時圯
  時葺即今萬厯初元予年七十六矣自念去日苦/多恐不能為乆長計於是蓄料鳩工修建石梁木
  梁三十二座修築石堰土堰一十五處予自歸田/以來上愧國恩下慚民隠見聞所及不容自己為
[054-18b]
  吾子若孫者稍有餘力當世世葺之若其/未備則不能無望於吾邑同志君子云 獨山
  塘在縣東一/十五里 乍浦塘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直接/當湖之水以上二塘皆
國朝康熙六十一年知/ 縣林緒光重修 官庄塘在縣北一/十五里 方塘在/縣
  北二十/四里 横浦塘在縣東/二十里 栁莊塘在縣東南/一十二里
  沈塘在縣東/一十里 余塘在縣東二十/七里廣陳鎮 吳祺塘在縣/北至
  錢家帶/七里 南涇塘在縣南至轉塘十里師姑橋/十八里海鹽縣五十四里
 馬廐堰 十八里堰 白馬堰 李家堰 孫堰
  馬駝堰 孫三堰以上俱在/武原鄉 曹婆堰 王道堰
[054-19a]
   紀家堰 清水墓堰 方家堰 鹺堰 陳家
  堰 瓦石堰 金賣線堰 周家堰 俞家潭堰
   黄泥堰 楊李堰 土山堰 小山涇堰 鍾
  &KR0552堰 湖口堰 代峰堰 李塔堰 沈墓堰
  東裴塔堰 西裴塔堰 邱沈堰 馬垜堰 東
  閘堰 墓蜂堰以上俱在/齊景鄉 顧施東柵堰 顧施
  北柵堰 桃星堰 沈福莊堰 新帶堰 方塘
  堰 朱洞堰 羅漢堰 西閘堰 祗園堰 俞
[054-19b]
  家堰 大芒塘堰 余家堰 夏角堰 麥塔堰
   西黄泥堰 楊蕩堰 翁莊堰 志公堰 大
  孫堰以上俱在/華亭鄉 沈馳堰 許洞堰 馮奥堰
  錢家堰 月河堰 戴堰 馮河堰以上俱在/大易鄉
   桐鄉縣
 運河 在縣治北九里詳見秀/水石門
國朝康熙六十一年知縣陳大慶捐俸士民樂輸開濬
  諸涇及各區浜河
[054-20a]
 車溪 在縣治北十里自皁林堰抵青鎮南北二十
  里兩岸腴田車戽不絶
 運河塘一作皁林塘元卜濮二姓富饒官令甃砌明/時責於塘長
國朝雍正五年巡撫臣李衛動帑五百兩有/ 竒修築正家橋起至玊溪鎮一帶塘岸 西官塘
  自縣西北距皁林鎮九里明成化十六年分守/參議梁鏞令有司甃以磚石正徳間復加修理
  東塘在康涇東滙之上自縣治抵皁林南北九里/明天順間涇口多架木以通往來萬厯時改
  為石/梁 車溪塘長一十/八里
 車口堰 永新堰俱在運/河塘右
[054-20b]
  謹按桐鄉之水利與秀水石門相等惟賴運河之/水流入以引灌田畝清風永新保寧等鄉其患在
  澇宜髙築圩岸以防浸溢梧桐募化千金等鄉其/患在暵宜時疏浜涇以資車戽四境之内水皆平
  衍故無賴於堰壩所當/急者惟濬河築塘而已
 
 
 
 
 浙江通志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