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二十七
學校三/ 書院附/
寜波府
寜波府儒學在府/治北 延祐四明志唐開元二十六年
始治州學寳應廣徳間燬貞元四年王沐建廟宋
天禧二年李夷庚移於城東建炎兵燬聖殿獨存
郡人林暐捐金至紹興七年仇愈卒成之十九年
[027-1b]
徐琛建稽古堂後岳甫守郡置成徳齋養正齋至
正四明續志景定三年總管郭郁重修袁桷/為記成化
四明郡志咸淳六年守洪燾更造大成殿王應麟/重建寜
波府學大成殿記吏部尚書洪公燾以敷文閣學/士來牧四明舍奠於學顧瞻禮殿梁棟陊剝喟然
曰職在宣化弗惟道原是崇曷克稱明詔若稽郡/乗舊夫子廟肇自唐貞元四年至今四百八十餘
年矣元氣回復理若有待明年實咸淳紀號之六/年迺鳩工飭材而鼎新之穹棟碩楹煥奕嚴敞視
昔有加焉以某月日䖍妥用幣衿佩雲集相與端/拜而議曰吾邦自慶厯諸老淑艾後進乾淳大儒
闡繹正學孝悌修於家而仁遜興齒徳尚於鄉而/風俗原理義明於心而賢才盛善信充於已而事
[027-2a]
業顯聖天子立敎於上而夫子之道益尊賢師帥/廸敎於下而夫子之道益彰昔魯僖公能修泮宫
威徳所被至於海邦夫子列其詩於頌而先儒傳/春秋則曰學校為國之先務雖用民力不可廢也
故不與新作南門槩書之䇿今公兹舉合詩春秋/之義豐道扶敎作新數百年㡬墜之緒盛徳至善
百世不忘也應麟世家於鄞幸得從先生長者後/升堂聞金石之音入宫牆而見宗廟之羙惟我同
志服膺聖訓陟降庭止昭假不違上以承天子之/休徳下以篤師帥之善敎罔俾克廣徳心専羙魯
之多士尚/其懋哉延祐四明志元至元十九年火二十九
年亷訪副使陳祥立尊經閣至大二年副使趙宏
偉勸士重建嘉靖浙江通志明正統二年知府鄭
[027-2b]
珞重建天順八年知府張瓚成化三年知府方達
相繼重修嘉靖寜波府志成化間僉事吳璘闢尊
經閣甃池築室𢎞治丁巳守伍符嘉靖甲午守鄭
威丁巳守張正和重修屠滽王應鵬張/時徹各有記寜波府志
萬厯四年巡海道劉翾知府周良賓増葺范欽/為記三
十二年知府鄒希賢重修文昌閣自為/記三十六年
敎授高明重製神主沈一貫/為記崇禎九年知府許捷
葺廟堂齋廡知府林夢官卒其工林棟隆/為記十三年
[027-3a]
巡海道王應華改葺沈延嘉/為記
國朝順治八年巡海道王爾禄重修沈延嘉/為記康熙九年
知府崔維雅率屬重建明倫堂史大成/為記十一年通
判郭一鳳重建啟聖祠史大成/為記十五年敎授葛衷
欽修先師廟同知殷作霖成之三十一年知府張
星耀四十三年知府甘國璧五十二年知府李肅
先後繼修五十七年知府尚瑤重修先師廟雍正
二年學使彭維新重建明倫堂五年知府孫詔重
[027-3b]
建西廡及名宦鄉賢祠六年重建文昌閣知府曹
秉仁成之八年秉仁創省牲所
射圃在學/西名官祠祀文種以下/三十八人鄉賢祠祀黄公以/下六十有
二/人
桃源書院在府/城西 舊浙江通志舊在鄞縣西三十
里宋王説家塾也尋廢後人復改築於城西十五
里
甬東書院在城東/五里 續文獻通考宋鄭青之建以
[027-4a]
祀樓昉理宗御書扁賜之久/圮
東湖書院在城東/三十里 續文獻通考元時邑人陸天
祐建久/圯
鄮山書院在城西/五里 嘉靖寜波府志元大徳三年
鄉儒趙夀建為祠以祀朱子久/圮
鄞江書院在府/治西 續文獻通考元時邑人張式良
建今改寜/波衛
義田書院在郡治/月湖西 舊浙江通志明廣盈倉基
[027-4b]
國朝順治十年海道王爾禄建康熙二十五年知府李
煦重建改名月湖書院雍正五年知府孫詔修八
年知府曹秉仁重修
鄞縣儒學在縣治/西南 成化四明郡志唐元和九年建
廟於縣東宋慶歴中王安石宰縣因廟為學延祐
四明志崇寜二年移於縣西南燬於建炎中嘉定
十三年邑簿吕康年以寳雲寺西創禮殿寳慶二
年尚書胡榘守郡經營有成至元十九年儒學提
[027-5a]
舉田希亮増置二齋二十八年亷訪副使陳祥撤
而新之至大二年燬於火縣丞賈思恭以亷訪副
使趙宏偉之命經營之尹張繼祖繼之後同知張
伯延成之袁桷重建鄞縣學記州郡悉置廟學奠/謁講説循襲條制而職敎之道似若有
未修焉者鄞舊有學王文公為宰時延㑹稽杜先/生醇敎之學者輩出至大二年郡大火學燬主邑
之學孔文雋董儒金始建講堂禮殿未完而去皇/慶二年三衢姚熙載實來是嵗天子卞科舉詔同
知郡事吳郡張伯延率郡官而助之邑令梅君遇/春丞簿龎君滋范君祐延曰吾長於是兹役曷可
緩嚴工庀程戒肄業者咸輸以佐閲二年學宫之/制完且具矣姚君乃曰鄞號多士昉杜先生宜作
[027-5b]
先賢以祀鄞士之興其自今始乎嘗謂學校宫室/循行風俗之使者未嘗不督厲修繕獨敎法未定
雖聰明自任獨不敢高下以議今明詔四出郡侯/首創其原姚君又能推本前人尊師之㫖庶幾吾
里之秀士訽考耆哲篤/行於顯㣲内外之實乎成化四明郡志明正統三
年知府鄒珞徙建明倫堂於殿西左右建二齋東
建文昌祠闢射圃成化初守張瓚割寳雲寺西隙
地以廣之嘉靖寜波府志𢎞治乙未提學副使趙
寛守伍符徙寺逺之而徙明倫堂於寳雲寺故址
建尊經閣陳琳/為記後令曽直又復門東侵地楊守阯/為記
[027-6a]
嘉靖辛丑守沈愷立聚奎堂自為/記丁巳令曽承芳
立名宦鄉賢二祠甲寅令夏儒改創名宦鄉賢二
祠周相/為記鄞縣志萬厯丙申令翁憲祥江秉謙沈猶
龍崇禎甲戍諸生錢肅樂先後繼修
國朝順治四年知縣董大翮修康熙三年知縣張幼學
重建明倫堂啟聖祠五十二年知府李肅修先師
廟櫺星門建兩廡啟聖祠文昌閣仇兆鼇/為記雍正五
年知府孫詔知縣楊懿敎諭沈廷桂協紳衿重修
[027-6b]
八年知府曹秉仁又修
射圃在文昌/祠東北名宦祠祀陸南金/以下五人鄉賢祠祀黄公以/下一百六
十二/人社學六所並在/城久圮
菊坡書院在縣/治東 鄞縣志宋樞密陳清敏卓建
魯齋書院在縣/治西 成化四明郡志舊在西南隅浙
東道都元帥鎻南班建以祀文正公許衡後徙建
育才書院在醋坊/橋西 寜波府志康熙三十六年知
府高啟桂建
[027-7a]
義學在永/豐街 寜波府志雍正七年知縣楊懿以前
巡道胡承祖生祠改建
慈谿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成化四明郡志宋雍熙元年
令李昭文建於縣西延祐四明志慶歴八年令林
肇徙縣治東南王安石慈谿縣建學記古者井天/下之田而黨庠遂序國學之法立
乎其中後世無井田之法而學亦或存或廢大抵/所以治天下國家者不復皆出於學而學之士羣
居族處為師弟子之任者講章句課文字而已至/其陵遲之久則四方之學一廢而為廟以祀孔子
於天下㫁木摶土如浮屠道士法為王者象州縣/吏春秋率其属釋奠於其堂而學者或不預焉葢
[027-7b]
廟之作出於學廢而近世之法然也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頗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當此之時
學稍稍立於天下矣猶曰州之士滿二百人乃得/立學於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學而為孔子廟如故
廟又壊不治令劉君在中言於州使民出錢將修/而作之未及為而去時慶歴五年也後林君肇至
則曰古之所以為學者吾不得而見而法者吾不/可以無循也雖然吾有人民於此不可以無敎即
因民錢作孔子廟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為學/舍講堂其中帥縣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為之師
而興於學噫林君其有道者耶夫吏者無變今之/法而不失古之實此有道者之所能也林君之為
其㡬於此矣林君固賢令而慈溪小邑無珍産淫/貨以來四方游販之民田桑之羙有以自足無水
旱之憂也無游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雜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見其邑之士亦多羙
[027-8a]
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𨼆君子其學行宜為/人師者也夫以小邑得賢令又得宜為人師者為
之師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進羙茂易成之材/雖拘於法限於勢不得盡如古之所為而吾固信
其敎化之將行而風俗之成也夫敎化可以羙風/俗雖然必久而後至於善而今之吏其勢不能以
久也吾雖喜且幸其將行而又憂夫來/者之不吾繼也於是本其意以告來者建炎四年
燬淳祐間節度推官宋南强重建八年令唐仲温
落成至正四明續志元元貞二年燬因舊址建至
元五年敎諭季仁夀修成化四明郡志明洪武三
十一年典史余琯建梯雲亭架閣庫宣徳六年郡
[027-8b]
守鄭珞推官吕翺重建明倫堂嘉靖寜波府志正
統三年丞劉頤重建兩廡𢎞治庚戍令和鵬復建
大成殿周旋/為記嘉靖癸卯令陳褒廣明倫堂改㑹膳
堂為尊經閣丙辰燬於寇丁巳即其址重建廟學
同知侯國治令劉子延踵成之天啟慈谿縣志萬
歴十六年令何偉修四十六年令陳其柱重修姚/宗
文為/記天啟二年明倫堂尊經閣燬三年令李逢申
重建
[027-9a]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吳殿弼重修
射圃在城隍/廟西名宦祠祀房琯以下/一十三人鄉賢祠祀楊適/以下二
十/人社學十五所並在/坊隅久圮
慈湖書院在縣/治北 續文獻通考宋郡守劉黻建以
祀楊文元公設山長主之
杜州書院在縣/西北 續文獻通考童居易讀書之所
奉化縣儒學在縣治/東北 延祐四明志宋景祐中令于
房廣廟以立學治平初令裴士堯遷廟學州東久
[027-9b]
而圮宣和初令周因重建燬於建炎中紹興九年
榮彛復建慶元二年邑士汪伋撤大成殿及門廡
新之樓鑰/為記嘉靖寜波府志嘉定七年令馮多福立
尚友堂周勉/為記延祐四明志元至元二十年堂以颶
風仆復建明年新兩廡儀門主維者令李天益也
二十九年丁尹濟創養正堂至正四明續志延祐
戊午知州馬稱徳葢尊經閣及講堂後軒兩廡六
齋倉厫庖溷咸備二年同知哈扎爾重修成化四
[027-10a]
明郡志明洪武二十年圮於風二十三年知縣章
彦淳建講堂三十一年知縣郭麟創㑹膳堂宣徳
八年知縣周銓重修大成殿改造明倫堂陳山/為記嘉
靖寜波府志成化丁未令曹瀾正徳丁丑縣丞黎
伸己卯令朱豹嘉靖己丑令陳鎬相繼重修陸瑜/王應
鵬各/有記奉化縣志萬歴中廟燬令汪應嶽重建崇禎
己巳明倫堂圮通判林士雅令吳之錦修寜波府
志崇禎十二年署令通判蔣中超修
[027-10b]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府邱業知縣鄭愫重修十八年令
蔡毓秀修大成殿兩廡儀門雍正元年知縣魏大
徳王緯敎諭陸鶴訓導周兆馨等重修
射圃在學/宫名宦祠祀鄭奉以下/一十二人鄉賢祠祀祖域以/下二十六
人/社學二所一在連山驛/東一在縣南久圮
龍津書院在縣/治東 奉化縣志宋乾道中朱文公奉
使至此士人咸留問道遂立書院後遷於學東元
達嚕噶齊察罕等興復於寳化山之陽久/圮
[027-11a]
廣平書院在縣/治東 續文獻通考宋舒璘講學於此
登瀛書院在縣治南/松林鄉 成化四明郡志宋咸淳間
鄉人共建
松溪書院在縣治東/忠義鄉 成化四明郡志元至正七
年邑人李徳説建
鎮海縣儒學在縣治/東北 延祐四明志宋雍熙二年主
簿李齊建於縣東崇寜中廣之紹興八年令章汝
翼改建於縣東北嘉靖寜波府志慶元初令韓永
[027-11b]
徳復建大成殿歴三令始完明倫堂嘉泰初令商
逸卿鼎新之邑人胡大任黄君中亦益地拓學嘉
定間令崔端學創四齋及兩廡廪庫泮橋八年攝
守程覃立直舍小學紹定四年令陳纘淳祐庚戍
令范世昌相繼拓舊址胡剛中/為記成化四明郡志元
至正中令汪以敬増構齋舍置文昌祠光霽亭劉/本
仁為/記明正統十一年知縣戴鍾重建大成殿修明
倫堂成化元年縣丞王愉築膳堂嘉靖定海縣志
[027-12a]
成化六年副使朱紳都指揮張勇重建殿堂兩廡
劉紆/為記𢎞治初學使鄭紀闢射圃七年巡海副使文
貴命知縣李廷儀建饌堂増號舍嘉靖二年令鄭
餘慶修謝遷/為記三十三年令宋繼祖重修王交/為記四十
一年令何愈重修張時徹/為記寜波府志萬歴二十五
年知縣丁鴻陽重修文廟余寅/為記三十七年知縣樊
王家重建尊經閣薛三省/為記舊浙江通志崇禎間巡
海道蕭基知縣龔彛重建薛三省/為記
[027-12b]
國朝順治十八年巡按楊旬瑛康熙六年知縣王元士
相繼重修十七年敎諭趙時楫重建啟聖祠五十
年署縣事繆燧修先師廟及兩廡五十八年知縣
田長文修築門牆
射圃在明倫/堂西名宦祠祀李夷庚/以下三人鄉賢祠祀曹粹中/以下四人
社學在縣/南
湖山書院在縣治/西北 鎮海縣志元至元間建祀文
潔先生黄震至正間燬五世孫黄禮之復建
[027-13a]
南山書院在縣/治東 鎮海縣志沈煥講學之地明嘉
靖七年知縣周懋建
象山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延祐四明志唐㑹昌六年建
宋嘉祐中令顧方修治建炎兵燬隆興元年令胡
錡重建嘉定十一年令趙善㬜作大成殿張虙/為記成
化四明郡志咸淳四年令陳明復重建明倫堂明
年重建大成殿黄蜕/為記至正四明續志元至元二年
令龎思忠立櫺星門賈䇿/為記至正元年尹穆布延特
[027-13b]
穆爾修成化四明郡志明洪武三十一年縣丞丁
汝器修建正統間知縣孫樞修大成殿建文昌祠
嘉靖浙江通志成化間知縣凌傳修嘉靖寜波府
志嘉靖二十八年令毛徳京大加修葺象山縣志
嘉靖間敎諭楊繼宗創禮門濬泮池跨以橋應雲/鷟為
記/三十九年颶風壊殿堂齋通判梁紹引令游泮
協修邑人史安邦鑄鼎文廟啟聖祠兩廡各一俞/以
仁為/記萬歴三十五年令周官買地建橋築牆寜波
[027-14a]
府志崇禎十一年知縣湯維重修
國朝順治十一年令陳黌重建明倫堂康熙十二年訓
導程士栻偕諸生重修正殿二十四年敎諭沈用
將修二十六年寜協副將汪國祥重建兩廡顧豹/文為
記/三十四年敎諭姚廷傑重修雍正三年令馬受
曽與各官紳士重建錢式莊/為記
射圃在邑厲/壇南名宦祠祀顧方以/下四人鄉賢祠祀楊王休/以下十人
社學舊有二十四處在/坊郭鄉都久圮
[027-14b]
丹山書院在縣西棲/霞觀東 象山縣志宋趙善㬜建久/圮
聚奎書院在儒/學南 舊浙江通志明萬歴中令周官
建
定海縣儒學在縣/治東 延祐四明志宋熙寜八年令張
懿文建元祐七年簿顧復經又徙而東淳熙十二
年令王沆徙於丞㕔南嘉定甲申令趙大忠葺治
増益袁燮/為記至正四明續志淳祐間重建者令沈壑
也元泰定間重修者知州韓摶也定海縣志明洪
[027-15a]
武二十年學隨縣廢附於舊定海縣
國朝康熙二十六年題請設縣建學知縣周聖化卜地
於縣治之東建周聖化新建定海縣儒學記定海/自唐開元二十六年設翁山縣至
今九百年間廢興不一唐為縣僅二十年建學不/久惟宋熙寜八年迨元至元之末皆立邑校而明
時廢學亦如之則夫千年之久得陶淑於夫子之/敎僅三百餘年何其不幸也今
上御極二十有六年海宇承平聲敎四訖凡遐方絶域/ 向所委棄而不有者悉疆理而甸邑之於是鐘鼔
玊帛鏗鍧焜燿於猿狖之鄉而夫子之學建矣聖/化承乏兹土幸董其役自材木冶埴黝堊之麤以
及磬管籩豆之細靡不躬親而規模氣象亦畧具/矣士子遊於聖門而升其堂高明光大入其室精
[027-15b]
密深微吾見循循然溯之泳之不舍晝夜而進則/放乎四海無難也此吾所以為定之多士勉也
四十二年知縣繆燧修四十八年重修
御書樓
射圃圯/名宦祠祀齊澣以下/一十九人鄉賢祠
社學在縣/治後
翁洲書院在城/北 成化四明郡志宋理宗書扁以
賜叅知政事應㒡圯/
岱山書院在岱/山 成化四明郡志宋咸淳癸酉魏
[027-16a]
榘建黄震岱山書院記四明枕大海為郡居天下/極東又其東為昌國縣中於海為岱山岱山
在鯨波浩渺間去三韓幾一帆近而士生其間往/往多秀拔冠鄉里登上庠擢高科而躋膴仕者踵
相接非山海碩大之氣之所鍾而能爾耶一日士/有家於岱者忽航海過余而言曰學校一郡一邑
而僅一置講學之地不可以不廣也况岱山阻大/海士雖欲擔簦負笈而至都邑學不可得士果何
以為麗澤之地古者五家為黨黨有庠今岱山可/三千家而反古者一黨之不若咸淳七年魏君榘
等因請於郡太守劉公黻得酒坊廢基創岱山書/院劉公既捐公帑以為助又嵗減酒息錢請鄉先
生許君定正席臯比與鄉之人士藏修息游於其/間距今五年而書院大槩成矣余聞而歎曰何岱
山多士地之偏而學之正耶世有謂愛非仁直欲/掃除乍見孺子入井之心謂心即道直改用大舜
[027-16b]
人心道心對立之説以為證謂孝悌為支離謂講/學為邪説時則有若文公先生出乎其間辭而闢
之天地為之重開日月為之重明有人心者宜知/所嚮方矣岱山講文公之學而世之攻文公者尚
多也其幸精思而實得篤信而力行使正論日興/海隅蒼生日出之地洋洋流動端於岱山書院占
之/矣元至元三十一年徙於市
虹橋書院在城西/七里 定海縣志宋太師余天錫建
延師敎閭閈之來學者今遺址尚存
紫陽書院在/城 定海縣志明隆慶間叅將梅魁建
圯/
[027-17a]
義學在縣/治後 寜波府志康熙五十年邑令繆燧建
紹興府
紹興府儒學在府治/東南 於越新編唐時置於城北至
五代而廢宋嘉祐中始遷南隅嘉泰㑹稽志嘉祐
年州將刁景純沈文通張伯玉相繼繕造章伯鎮
成之謹按㑹稽志吳監簿事實云監簿名孜/捨宅為學今學相傳乃監簿之故居也寳慶
㑹稽續志隆興二年吳芾重修周綰/為記嘉定十六年
汪綱又増葺之嘉靖浙江通志明正統十四年知
[027-17b]
府白玉重建𢎞治紹興府志𢎞治七年知府游興
建文昌鄉賢祠萬厯紹興府志𢎞治中叅政周木
復加營構萬歴九年知府傅寵建名宦祠
國朝康熙六年里紳朱懋文重建明倫堂知府夏霖修
大成殿十年知府張三異重修陳可畏/為記二十一年
里紳姚啟聖四十九年庠生朱洪謐再修五十七
年知府俞卿大修之雍正八年知府顧濟羙増修
重建稽古閣
[027-18a]
射圃在訓導/廨東名宦祠祀任延以下/五十四人鄉賢祠祀嚴光/以下一
百八十/四人
稽山書院在府城卧/龍山西岡 於越新編宋朱文公嘗司
本郡常平事講學敷政以倡多士三衢馬天驥建
祠祀之其後九江吳革因請為書院明正徳間知
縣張煥改建於故址之西嘉靖三年知府南大吉
増建明徳堂尊經閣王守仁/為記後為瑞泉精舍試八
邑諸生選其尤者升於書院月給廪餼萬歴十年
[027-18b]
知府蕭良幹修之改名朱子祠又即瑞泉精舍址
建一堂曰仕學所
蘭亭書院在城南二/十五里 萬歴紹興府志本晉内史
王羲之修禊所元時置書院久/圯
南明書院在文/廟東 於越新編郡人太守諸萬里建
五雲書院在東雙/橋東 紹興府志明萬歴十二年知
府蕭良幹重修改名五雲館
國朝康熙三十年知府李鐸五十六年知府俞卿重修
[027-19a]
仍名五雲書院
陸太傅書院在城西/六十里 於越新編明正徳間郎中
周礽重建
陽和書院在卧龍/山陽 紹興府志明張宫諭元忭與
朱賡羅萬化讀書其中
蕺山書院在蕺/山 紹興府志明劉宗周講學於此
後為老郎廟
國朝康熙五十五年知府俞卿購復之重修書院
[027-19b]
山隂縣儒學在縣/治南 明一統志宋崇寜中建寳慶㑹
稽續志嘉定十六年令趙汝駉修郡捐緡錢以助
陳耆卿/為記嘉靖浙江通志淳祐間令林順修按孔瀛/記云元
至元乙卯尹賈/文秀重建講堂明洪武十三年知縣齊達勒丹重
建𢎞治紹興府志明𢎞治丙辰知縣李良建明倫
堂萬歴紹興府志𢎞治正徳間知府戴琥知縣顧
鐸相繼買民居拓之山隂縣志嘉靖初知縣吳瀛
購民居以闢故址王守仁/為記紹興府志隆慶萬歴天
[027-20a]
啟間知縣楊家相耿廷柏馬如蛟重修如蛟又建
文昌閣
國朝順治二年署縣陳本厚修啟聖宫康熙二年貢生
劉匡之生員沈麟趾修明倫堂八年大成殿壊知
縣高登先敎諭高基重暨劉匡之沈麟趾監生虞
卿葺之高登先/自為記二十年知縣范其鑄重修四十六
年生員朱洪謐修雍正八年知縣沙漢鰲重修
射圃在縣東北/社學舊址名宦祠祀金爵以/下六人鄉賢祠祀陳囂/以下三
[027-20b]
十/人社學二所一在縣治北/一在越王祠西
湖門義塾在府城/西北 紹興府志元至正初邑人孫
敏中建
周氏義學在錢/清鎮 紹興府志邑人周廷澤建明嘉
靖十四年其子給事中復購地廣之
觀海書院在丈/午村 紹興府志康熙五十六年建先
是知府俞卿督築海塘集里老子弟講孝弟力由
諸務鄉民遂構書院為講所
[027-21a]
㑹稽縣儒學在縣/治南 嘉靖浙江通志宋崇寜二年建
元至元間燬大徳五年重建明一統志永樂六年
重建於越新編天順年知府彭誼以隙地易舊址
建萬歴㑹稽縣志成化二年知縣李載鑿泮池置
橋於越新編𢎞治間知縣陳堯弼通廟道自櫺星
門抵馬梧橋萬歴紹興府志嘉靖中知府洪珠知
縣王敎復拓之紹興府志嘉靖隆慶萬歴間知縣
莊國禎傅良諌曹繼孝相繼葺之陶望齡㑹稽縣/重修儒學記黄
[027-21b]
罔曹公來涖兹邑視政多暇則進其邑之弟子而/程試之以嵗時謁奠文廟周覽堂序怦然睠懐慨
廡宇之就圮𨼆文治之未朗議新之而難其費於/是周計帑中得故儲之鏹若干緡鳩工庀材時不
易節賦不益人民不加役而模増敞貌増煥博士/屠君何君率其弟子請記余曰公豈以其宫室之
敗壊是葺將亦今世士習之敗壊是興古之君子/㨁行有壇宇潔志有堊滌至道有奥窔謹其藩蘺
窒其隙穴所以救敗而自完也士節之不渝繄質/行是賴自不佞之去為諸生而至於今且三十禩
其間文明奕而日聚而淳樸則若澆而日散可謂/嵗有不同矣士處於黌校猶女之處室然故心繫
紘埏而口不問州郡志大宇宙而身在環堵今之/士似不無小謬也其焉用文之作室者先揆日測
圭奠基厚礎其材大者梁棟小者櫨枅最後乃刻/鏤藻飾耳文之於士真刻鏤藻飾也非質幹烏施
[027-22a]
哉吾邑庠於天下稱能文其先多君子而兹又有/賢令如曹公者砥整名節以為多士勸語不云乎
己雕己琢復歸於樸此亦歸樸之一時詎令遽傾/敗薈穢為也諸君其懋之吾庠之士風與其宫牆
並新今日以無/負公加惠至意㑹稽縣志萬歴年令羅相重修
國朝康熙二十年里紳姚啟聖重修金炯/為記康熙五十三
年重修大成殿雍正九年知縣楊沛重修増建文
昌閣於巽隅
射圃在學/内名宦祠祀李俊之/以下五人鄉賢祠祀何子平以/下二十一人
社學二所一在縣南/一在五雲門外
[027-22b]
和靖書院在玊笥/山久圯
麗正書院 舊浙江通志唐開元十一年置久/圯
念齋書院在陶/堰 於越新編明郡人陶允宜建
康洲書院在傖/塘 於越新編明郡人羅光鼎建
㑹稽縣義學在南/街 紹興府志舊為善法寺明嘉
靖間寺廢知府洪珠改建以祀宋尹和靖先生名
古小學劉宗周重修之率弟子講學於此額曰證
人書院劉宗周證人書院記越郡之有古小學也/昉自前太守莆田洪西淙公珠以祀寓賢
[027-23a]
宋大儒尹和靖先生云先是嘉靖中有詔許天下/各建社學公遂燬郡中淫祠即其址建大集士子
絃誦其中而重師模於和靖先生享堂左一楹曰/義路右一楹曰禮門分二門而入為養正堂為游
藝所左右各列號房繚以周垣仍餘隙地落成者/嘉靖九年庚寅都御史姚公鏌為之記讀其辭想
見一時風規之盛歴隆萬以來師徒罕聚學舍盡/圮其隙地亦多分割之居民不可問矣天啟甲子
宗周言之前督撫王公遂下檄山隂令馬公鼎新/之無何逆璫魏忠賢亂政詔燬天下書院禁師徒
之講學者工未半而告寢迨今上御極四年辛未/郡諸生復具狀當事太守黄公欣然任之諸大夫
後先任事咸有同心暨前學政劉公今令君汪公/會稽周公次第建堂廡如舊制距今嵗庚辰通計
前後十七載而告成/事葢戞戞乎其難哉
[027-23b]
國朝康熙五十九年知府俞卿與會稽知縣張我觀鼎
新改額曰會稽縣義學
蕭山縣儒學在南/門外 嘉泰會稽志舊在縣西𢎞治紹
興府志宋紹興間令陳南移於令南門外宋敷繼
成之莫濟重建蕭山縣學記浙河以東郡縣連城/數十獨蕭山去都為近人徒之衆甍宇之壯
舟車之雜集大哉縣也近而且大宜有卓異秀頴/之民出乎其間而未之見紹興二十有六年夏四
月丹陽陳南來宰是邑顧瞻黌宇陋其制之舁下/與其地之囂塵也相度南門之外地廣以平環羣
山而帶流水遂定遷焉冬十有一月役於邑中明/年秋移病歸常山宋敷實嗣之請於郡守趙公出
[027-24a]
公帑錢八十萬以佐其役冬十有二月廟學於是/始成前統重門中嚴廣殿有横經之堂有肄業之
齋既用幣於先聖先師以濟之分敎是郡也使來/請記濟謂俗無羙惡而敎有興廢今明天子在上
敎行自近始郡守縣宰相與奉承而宣布之編民/爭遣子弟列諸生惟恐居後安知其不變而至道
也且是縣江山之勝名天下吾意夫橘柚羅綺之/羙不能獨當也鍾而在人者特鬱而未發耳守宰
三君子則既發之矣被其賜者宜若之何毋怠荒/暴棄毋惑乎異端而蹈乎匪彞不惟以對三君子
庶無負天子/樂育之意云其後知府汪綱及元縣尉王振縣令
崔嘉訥華凱邑人賈元善明知縣張崇吳汝芳相
繼修之正統間知縣李珙重建大成殿成化間知
[027-24b]
縣陳瑤改造號房知縣吳淑闢明倫堂知縣朱栻
置射圃蕭山縣志𢎞治十四年令楊鐸朱儼建明
倫堂嘉靖浙江通志正徳八年知縣吳瓚重建萬
歴紹興府志嘉靖十八年御史張元徳増拓之按/蕭
山縣志云嘉靖十七二十八等年西江/水溢學宫令林䇿修之蔡宗兖為記三十六年
提學副使畢鏘建尊經閣萬歴十三年知縣劉㑹
建三元閣蕭山縣志萬歴三十一年令程再伊天
啟二年令陳振豪四年太學生來宗道崇禎間敎
[027-25a]
諭屠肇芳遞為修葺
國朝順治四年令王吉人重修來集之/為記十一年殿棟折
令韓昌先易之十四年廟門摧邑紳朱懋文重建
康熙八年聚奎堂圮敎諭俞潁湄諸生王伯璠等
修十一年敎諭盛旦庠生周之冕重建明倫堂張
文起建大門十六年監生丁士俊生員丁鳴俊重
建泮橋康熙二十二年敎諭張翀訓導姚徳堅重
葺
[027-25b]
射圃在學/内名宦祠祀楊時以下/一十五人鄉賢祠祀夏方以/下三十人
社學在鳯/堰中
道南書院在徳惠/祠右 於越新編明成化年知縣竇
昱建
清惠書院在蕭然/山麓 蕭山縣志康熙三十二年建
諸暨縣儒學在縣/治西 嘉泰㑹稽志唐天寳中令郭密
之遷於長山下晉天福庚子令趙諟移縣東宋景
祐四年尉劉述重建慶歴四年令冦仲温増造諸
[027-26a]
暨縣志淳熙六年知縣李文鑄遷建今址提刑王
厚之易民居廣之元元貞間陞州學知州馮翼重
修元末燬明洪武改元仍為縣學於越新編洪武
初知縣田賦重建嘉靖浙江通志成化四年知縣
曹銓修商輅重修諸暨廟學記諸暨縣學在縣治/西國朝洪武間重建至是百年矣嵗久材
老傾圯天順甲辰進士滿城曹銓秉衡來宰是邑/属意新之適學憲劉君釪修學檄至克符此心於
是鳩工歛材卜日就事首大成殿次兩廡㦸門次/明倫堂左右二齋悉撤其舊而新之初生徒號舍
迫兩廡後甚隘乃闢而廣之各構樓數十間藏修/有所游息有地以至庾庫庖湢靡不有次經始於
[027-26b]
成化丁亥五月迄/明年九月畢工五年建尊經閣諸暨縣志𢎞治
癸亥知縣潘珍重建嘉靖壬寅知縣徐履祥重修
萬歴間廟堂廊廡祠舍盡圯甲午知縣尹從淑再
建四十四年又圮太學生樓成檟重建
射圃在尊經/閣後名宦祠祀張敦以/下三十人鄉賢祠祀范蠡以/下二十九
人/社學在縣西南朱/山之麓久圯
白門義塾在白/門 紹興府志元方鎰立
紫山書院在西/門内 萬歴紹興府志嘉靖十四年本
[027-27a]
府推官陳讓建
餘姚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𢎞治紹興府志唐時在縣西
宋元豐初縣人莫將士購地輸官縣令黄鑄創學
舍紹興間縣尉史浩買地為射圃嘉泰㑹稽志慶
元五年施宿創直舍為致齋考試之地樓鑰/為記嘉靖
餘姚縣志咸淳九年令趙崇簡大改作之黄震餘/姚縣重
修儒學記咸淳九年冬金華趙侯為餘姚宰修泮/宫成明年春走書属震曰敎化治道之大原庠序
敎化之先務故董仲舒謂守令為民師帥我朝立/法守令亦無不以學事繋衘世降以來為令者苦
[027-27b]
財賦學事往往不暇省如吾邑學廪嵗收五百石/有竒公㕑至不舉烟學官至老且厭吾為此懼身
任其事乃新禮殿増欄楯改兩序以便出入若儀/門若講堂若齋廡下至庖湢垣墉壹是咸新先賢
祠昔之散處者今亦創一堂於東序而合之匪惟/修舊殆亦増飭今而後將與二三子日講習於斯
願子有以發其意震惟邑之以餘姚名以其為帝/舜舊地也設學校以敎人自舜命契始舜之敎人
也不外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者而今之不/古若何也利禄誘之也然利禄何足以誘人哉人
之窮達制於天而利禄之有無係於命不以求而/得不以不求而喪吾惟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明
友各盡其所當然者於以從容乎禮義之常安行/吾生平之素而大者立矣則課試可也科舉可也
亦帝舜敷納以言之遺意也否則謂利禄可以求/而得謂讀書可為鈎致利禄之具疲其神於破碎
[027-28a]
之學窮其力於聲病之文五者大倫反不知實踐/則雖游於斯息於斯絃誦於斯口談義理皆非其
實學校之敎舜之所以始於虞庠者豈若是耶侯/今興學於舜之鄉亦惟以舜之敎人者敎人人各
以舜之所以敎人者自勉則鸞旂/戾止於魯僖有光矣因以為記嘉靖浙江通志
元陞州學至元火尹杜仲仁重建嘉靖餘姚縣志
至元二十八年浙江亷訪使王俁令縣更大之重
紀至元二年復災守汪惟正劉紹賢相繼新復至
正八年守汪文璟増建自為/記二十三年邑儒黄籲
出貲新學劉仁本/為記紹興府志明復改縣學永樂七
[027-28b]
年敎諭林觀上言詔有司修治嗣後知縣邱養浩
黄維張瓚盧昶詹源澤劉規顧存仁鄧林喬丁懋
遜推官陳讓通判葉金敎諭王懋累修之
國朝順治九年知縣胥庭清重建自為/記康熙六年知縣
潘雲桂修二十九年知縣趙如璉敎諭沈煜方運昌
協新之
射圃在學/南名宦祠祀朱然以下/二十三人鄉賢祠祀嚴光以/下一百六
人/社學二所一在城/一在西南隅
[027-29a]
吕氏義學在城内/東北隅 紹興府志宋吕次姚建紹興
中其裔仲應重建
高節書院在客星/山南 續文獻通考宋淳祐中劉黻
建久/圮
怡思書院在四/明鄉 於越新編宋修職郎孫一元建
古靈書院在縣北屯/山之陽圮
姚江書院在城南/巽水門 餘姚縣志在治南五里半霖
鄉中祀明王文成而以弟子配享崇禎間邑人蘇/元璞倡建旁祔
[027-29b]
以元/璞主
國朝康熙四十二年遷今處雍正九年浙江總督臣李
衛檄縣重修
豐樂書院在龍/泉山 餘姚縣志郡守李鐸建
上虞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明一統志宋慶歴中建萬歴
紹興府志紹興中令葉顒斥而大之寳慶㑹稽續
志淳熙十一年令劉筥重修豐誼/為記萬歴上虞縣志
嘉定甲申令樓杓重建明倫堂櫺星門元至元甲
[027-30a]
申尹王璘建儀門大徳中尹阮惟貞敎諭喻舉邑
民貝道用貝居仁繼修台哈布/哈為記元末燬明洪武間
令馬馴贖民地建學門於越新編景泰四年知縣
唐肇重修萬歴上虞縣志嘉靖三年令楊紹芳購
地拓之八年令左傑移鄉賢祠於廟門西十五年
令張光祖建名宦祠於廟門東萬歴五年敎諭李
志寵建土地祠自為/記十年令朱維藩修聖廟陳絳/為記
二十二年令楊為棟修並置學田鄭一麟何/大化為記二十
[027-30b]
五年聖殿圯令胡思伸鼎新之何大化/為記又續置學
田陶望齡/為記上虞縣志崇禎間知縣李拯建聖殿兩
廡啟聖祠櫺星門
國朝康熙八年署縣同知孫魯敎諭樓立尊知縣鄭僑
如修五十二年貢生馮宸錦建明倫堂
射圃 名宦祠祀度尚以/下十人鄉賢祠祀朱僬以下/四十四人社
學在縣/西
月林書院在清/風峡 於越新編朱子講學所宋潘畤
[027-31a]
建
泳澤書院在金罍/山東 於越新編元至元間創於西
溪湖濱方樞密移於此祀朱文公嵗久廢明萬厯
間知縣朱維藩復建
中峯書院在東山/兩眺間 紹興府志明董文簡玘建
水東精舍在龍王/堂故址 萬歴上虞縣志嘉靖三年楊
紹芳建
縣儒學在縣治/西南 𢎞治紹興府志唐時在縣東南
[027-31b]
宋慶歴間縣令沈振丁寳臣遷於縣西南王安國/為記
嘉泰㑹稽志宣和中燬建炎元年令應彬建孔子
殿後三年范仲將置廊廡又明年姜仲開始大之
王銍/為記乾道癸巳丞相謝深甫尉剡時與主簿江濤
増葺周汝士/為記寳慶㑹稽續志嘉定七年令史安之
移建於縣西南繼錦坊袁燮遷建縣儒學記
/古剡也剡溪藴秀異欲罷
不能忘杜少陵之詩云爾夫秀異之氣周流磅礴/鍾為人物必有資禀英粹為時翹楚者維古盛時
待士厚長養磨淬良心徳性日益著明於是乎皆/為善士即今之士類而以古人長養磨淬之道與
[027-32a]
之周旋遲以嵗月則亦當有不可勝用之才四明/史侯之為宰也悼學宫之壊棟橈柱欹俊秀肄
業無所欲一新之舊學在城之隈境非爽塏氣鬱/不舒周覽以求勝處廼得今地臨流負山面勢宏
傑經始於去秋而告成於今春殿堂齋序倉庫庖/湢凡屋百間堅壯軒豁士業其中雍雍愉愉有雲
飛川泳之適侯太史之孫今丞相之從子生長金/玊淵海之間益自砥礪不溺豪習而留意於學宫
可謂知本務矣諸生亦惟静勸此心與天地同本/與聖賢同類充火然泉達之端謹牿亡茅塞之戒
更相磨厲儒風大振/則侯之至望也哉𢎞治紹興府志元至正九年
知縣趙琬作仰高堂二十三年兵燬守帥周紹祖
復建於越新編明洪武暨𢎞治嘉靖中次第増建
[027-32b]
縣志嘉靖九年知府洪珠知縣吕章遷廟於明
倫堂左萬歴二年敎諭王天和建聚奎堂三年知
縣朱一柏重建鄉賢祠三十二年知縣文典章重
建廟廡櫺星門鄉賢名宦祠崇禎四年知縣方叔
壯易殿楹以石十四年知縣鄧藩錫重建明倫堂
國朝順治十六年知縣史欽命康熙二年縣丞門有年
五年訓導龔自淑九年知縣張逢歡訓導謝三錫
先後増修朱爾銓/為記
[027-33a]
射圃 名宦祠祀張稷以/下五人鄉賢祠祀王義之以/下二十人社
學在城隍/廟西
二戴書院在縣/北 縣志故戴逵及其子顒讀書
所元元貞二年浙東僉事完顔真尹余洪建至正
五年令冷瓚重修宇文公/諒為記二十四年守帥周紹祖
重建許汝霖/為記後毁明成化十年知縣許岳英重建
王洪/為記
淵源堂在東曦/門外 於越新編宋周瑜建王十朋嘗
[027-33b]
居師席台温秀士多從之
慈湖書院在北/門内 紹興府志明嘉靖中提學副使
阮鶚檄知縣吳三畏為楊簡立
鹿山書院在鹿山/之巔 舊浙江通志明萬歴十五年
邑士建
宗傳書院在鹿山書/院之前 縣志明萬歴中周汝登
建初稱海門書院門人余懋孳作山隂令扁稱今
額㑹稽陶望齡顔其堂曰事斯堂後圮
[027-34a]
國朝康熙三年邑人吳天璿孫周捷重建
艇湖書院在縣/治東 紹興府志明萬歴邑人王嘉相
建久/圯
長春書院在北/門外 紹興府志明州倅尹如度建
新昌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成化新昌縣志舊在縣治東
宋宣和三年燬於寇紹興十四年知縣林安宅徙
縣東南重建即今址也𢎞治紹興府志寳祐中令
王世傑始建鄉賢祠宋亡兵火元初令完顔從忠
[027-34b]
復建明一統志洪武初重建萬歴紹興府志宣徳
成化間知縣周文祥鍾簴毛鸃先後修之新昌縣
志隆慶間知縣謝廷試重建明倫堂紹興府志明
知縣曹天憲蕭敏道田琯姜地先後増修
國朝康熙間知縣劉作樑重葺
射圃在學/右名宦祠祀張珦以下/一十六人鄉賢祠祀石待旦/以下三十
九/人社學在縣西/久圮
石鼓書院在西石/鼓山 舊浙江通志宋太傅石亞之
[027-35a]
建後廢明嘉靖間知府洪珠復建
萬卷堂在縣南/八里 新昌縣志宋石待旦建堂貯書
為石溪義塾
克齋 舊浙江通志宋石子重藏修所
師友淵源堂在平/臺村 新昌縣志宋義士陳雷建
西塾東塾在桂/山 舊浙江通志桂山陳氏所建
龎公祠義學 紹興府志康熙間知府李鐸改祠
為之
[027-35b]
台州府
台州府儒學在府治/東南 嘉靖浙江通志宋初祀孔子
於州治北景祐二年守范説徙東城康定二年守
李防建學今所赤城志皇祐二年吕守士宗創屋
五十楹尋壊紹興十九年宗守穎三十一年黄守
章乾道元年黄守然七年朱守江皆重修之淳熙
七年唐守仲友始大修唐仲友修台郡學記本朝/以恢儒為家法自慶歴迄
紹興命敎益廣矧在甸服敢不欽承仲友奉命假/守至郡既謁先聖行視學宫將就傾圯惕然念非
[027-36a]
宣化所宜乃議修學集鄉之縉紳推其賢能者二/人庀役事擇僚属四人助之始作於庚寅孟春畢
於首夏材良匠能可支百載夫以天子命郡置學/選明師敎士以徳行道藝以培植風化震蕩習俗
使人知有禮義乃王道之本生民之命不可一朝/緩也兹郡邇辟廱而以水火風旱之相仍補敗不
給顧視嘆咨以迄於今又因循而不修守之罪大/今捐數千緡而賢士大夫樂與共成豈獨守之責
塞實亦成前人之志副多士之願非天子之徳厚/而朝廷之化深歟喜其成而推其本言之不足而
至於詠歌詩其可無作詩曰有學之宫既久斯圯/匪鄉之英孰葺而起伊鄉之英匪為我勞辟雍之
化其流滔滔有廡斯修有門斯閌多士復來居移/氣壯台山巍巍江水逶迤有學之宫與江山齊既
安爾居既鼓爾篋青青子衿曷遜爾業我/風斯移我俗斯羙詔爾多士毋負天子大成殿
[027-36b]
嵗久欲壓開禧元年葉守箋重建嘉定四年黄守
㽦作櫺星門創小學十五年齊守碩重建櫺星門
葺衆齋赤城新志元至元十三年燬於兵達嚕噶
齊總管石國華建大成殿劉克昌朱霽次第増修
泰定初總管趙鳳儀建先賢祠元末燬明洪武初
郡守范明敬重建正統中壊於風雨周守旭鑑復
建成化初阮守勤修易櫺星門以石杜寜/為記成化末
葉守贄更新之馬守岱悉撤而更作焉嘉靖浙江
[027-37a]
通志正徳三年燬重建台州府志崇禎間為風所
壊巡道盛仲龍攝府事與司理蔣鳴玉重建
國朝康熙六年知府王綱肅重葺先師廟十年巡道衛
紹芳知府岳貞再葺十六年知府高培建啟聖祠
十七年知府鮑復泰同知李徳燿修洪若臯/為記四十
七年颶風掀掣殿廡諸祠並圮五十一年知府張
聨元重建汪漋重建台州府學記台處萬山中風/俗樸茂近古唐肅宗初鄭䖍廣文司户
此州嘗嘆東魯聖人澤加天下譬之陽春無私其/照隂崖獨後因慨然以敎化為己任而士習漸振
[027-37b]
至宋淳熙間朱子以常平使者行部於州一時從/學之盛淵源師友郁郁彬彬有鄒魯遺風厥後漸
摩涵浸凡文章黼黻之儒皆能砥立名行亮節清/風照映今古者有敎以為之本也今張侯由吏部
來刺是邦以興學為先務凡踰年廟貎整飭自殿/廊門觀以及講舍射圃次第井井頓易舊觀豈徒
以守土之責為然哉葢所以望台之人士而引掖/奬勸作新鼓舞俾知激厲以自奮也今
國家文敎誕敷化成久道而兹郡又為文獻名區前/ 修在望復得使君邦伯之賢為之薰沐而甄陶則
上之所好下有甚焉將見賢才輩出名世挺生嗣/宋元明之典型流風而日進逾上此道徳之歸養
成之驗豈獨張侯重葺學宫之意可以大慰即余/之祇承
帝命夙夜冰兢得以一至再至且三四/ 至者與爾諸生拭目以觀其盛矣雍正六年知府
[027-38a]
江承玠修九年知府張若震重修
射圃在文/廟西名宦祠祀畢士安以/下五十四人鄉賢祠祀羅適以/下八十有
五/人
上蔡書院在元妙/觀右 赤城新志宋上蔡先生謝良
佐遭黨禁未解而卒台守黄㽦祀於州學後建書
院於東湖上元至元中燬徙建今地明成化初僉
事辛訪叅政何宜属知縣阮勤重建
鑑溪書院在府/城東 赤城新志元邑人柯釂建
[027-38b]
赤城書院在白雲/山麓 台州府志明知府周志偉同
知朱世忠王建幹建并立射圃
近聖書院在府/學西 台州府志康熙五十六年郡守
張聨元建
臨海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赤城志廟在縣西南景祐四
年令師道即廟建學按職官志景祐間臨海令為/范師道而赤城志及嘉靖浙
江通志俱無姓台州府/志又作趙帥範皆誤崇寜中學徙附於州後乾
道五年火淳熙二年趙守汝愚復新之台州府志
[027-39a]
寳慶間令劉棟移建今地徳祐二年燬於兵元至
元間學官梁至道至大間達嚕噶齊馬拜扎納總
管王居敬相繼建葺至正末火臨海縣志明洪武
三年令王貴敎諭胡繼善重建十三年火令龎惟
方重建二十七年又火令段凱重建宣徳時令謝
恂修正統二年令劉剛主簿卓宜購地増闢講堂
後令李文序孫振望禇祚方進繼修𢎞治間郡守
馬岱陳相令陳釗相繼拓治正徳三年火十五年
[027-39b]
郡守顧璘徙元妙觀地秦文/為記嘉靖十八年令胡亷
復還舊址
國朝順治十一年知縣徐珏康熙十二年敎諭倪堯章
二十一年知縣趙之□相繼重修康熙四十七年
為颶風所圮五十年知縣王郊敎諭錢有煒重建
射圃圮/名宦祠祀孫綽以下/三十二人鄉賢祠祀徐中行以/下一十三人
社學二所一在縣/東一在縣西
溪山第一書院在龍顧/山側 臨海縣志宋建朱子書
[027-40a]
額尚存
白雲書院在府治後/龍顧山 台州府志明陳檢討璲建
東湖書院在舊洪/水園 台州府志馮侍郎甦建
南岡書院在巾子山墖下/舊名小寒山 臨海縣志洪若臯建
東璧書院在縣/西 臨海縣志洪若臯建
黄巖縣儒學在縣/治南 赤城志廟舊在縣東宋治平三
年令許懋即廟建學元豐六年令翁仲通徙今地
宣和二年燬於寇五年令王然重建開禧元年火
[027-40b]
二年令趙湜又新之嘉定九年令陳夢建作直舍
赤城新志元至元丙子燬時學官闕學儒徐紹先
等修治之舊浙江通志元貞二年陞州學明洪武
時復為縣學台州府志宣徳中令周旭鑑重建黄/淮
為/記自是而後令祝茂鄺文李葵王欽皆加拓治嘉
靖辛丑廟壊於風令林人紀重建黄綰/為記庚戍令高
材建明倫堂黄巖縣志嘉靖壬子燬於寇惟存明
倫堂令汪汝達重建廟及兩廡啟聖祠應大猷/為記崇
[027-41a]
禎間敎諭費翃重葺廟廡建明倫堂
國朝順治間敎諭羅士尤駱維恭相繼修葺康熙九年
廟學燬十年知縣張中選敎諭徐光旭建明倫堂
二十六年總兵林本直敎諭潘䕃餘訓導何如敎
建廟總兵趙宏燦落成之四十七年颶風毁郡守
張聯元總兵林達及紳士興建
射圃在廟/西名宦祠祀范仲淹以/下一十七人鄉賢祠祀杜範以/下四十八
人/社學在大寺/巷久圮
[027-41b]
樊川書院在杜/家村 赤城新志晦菴先生與南湖方
山二杜公講學之地
回浦書院在縣東/五十里 續文獻通考元元貞中建久/圮
文獻書院在委/羽山 赤城新志元樞密副使劉本仁
建以朱文公嘗施敎於台杜清獻公得其傳因祀
文公於此而以清獻配焉危素朱右/俱有記
柔川書院在柔極/山中 台州府志元黄夀雲子中玊
建祀二程子朱子以夀雲配張翥/為記
[027-42a]
九溪書院在茅/畬 台州府志元牟楷嘗講學於此
後人因以祀之
天台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明一統志宋慶歴中建赤城
志廟舊在縣西南宋皇祐中令石牧之即廟建學
陳襄天台縣文宣王廟記天台縣有孔子廟不修/縣令石牧之始至嵗十月相縣之東南隅大作新
廟為屋總六十一楹先樹正殿中樹講堂圖輿服/禮樂之器於而壁又設學舍師生講習咸有位序
祭器在西房庖廚在東房周廻門廊環以牆垣又/考古器作籩豆簠簋樽爼罍爵之属十二月廟成
明年春釋奠行禮圖像尊嚴籩爼新嘉神明燕喜/人物觀化嗟乎石君可謂有志矣區區一邑而制
[027-42b]
度以禮春秋以時俾民不忘天其欲以/斯道覺斯民也石君之志其必有遇矣後三徙淳
熙中令趙公植作廊廡齋廬嘉泰二年令丁大榮
重新之嘉定元年令詹阜民創明倫堂尊經閣十
年丞陳逵重建大成殿赤城新志元至元丙子燬
於寇尹張徳進劉慶相繼修復至正末再燬台州
府志明洪武中令鄧林因舊址新之按浙江提學/胡榮文廟記
云成化丙申朱清宰是邑撤/其舊宇而新之兼制禮器成化二十二年燬令
王凱更建嘉靖浙江通志嘉靖八年復燬十二年
[027-43a]
令周振揚重建天台縣志萬歴二十一年推官劉
啟元徙城南至二十三年張宏代繼任始落成焉
二十六年火惟存廟廡張宏代重建
國朝順治十六年知縣陳獻可重建胡北龍/為記康熙十六
年敎諭鄒楷訓導徐徳恂增修敎諭楊王治重葺
雍正七年知縣張若震重修
射圃在學/西名宦祠祀石牧之以/下三十八人鄉賢祠祀顧歡以/下三十六
人/社學四所一在桃花街一在小田/巷一在平頭潭一在東嶽廟
[027-43b]
仙居縣儒學在縣/治東 赤城志廟在縣東宋皇祐初令
陳襄即廟建學初天聖中令陳戭止建廟襄既建
學且為文勸學者宣和兵火廟獨存淳熙七年以
風雨摧壓令莫洸新之十一年令徐柟重建學嘉
泰二年令林岳復葺周必大重修仙居縣學記古/靈先生陳公襄與陳烈周希
孟鄭穆倡道海濵鄉人化之號四先生皇祐中令/台州之仙居篤意學校首為文勸人讀書擇明經
之士朝夕講説高不躐等卑不流俗示之以方期/造於道而進取亦在其中士民懐之奉祠今百五
十年矣嘉泰辛酉夏通直郎四明林岳來治兹邑/歆慕前哲凡庠序堂廡門觀舉新之學有射圃淪
[027-44a]
棄榛莽亦加薙葺别市民居創觀徳亭總為錢千/二百緡皆出節用籍贜田十八畝輟務場餘財月
萬錢以贍生員請尉簿嘉禾錢撫専主敎導夫敎/人必以聖人為師古靈學夫子者也林君希古靈
者也學者誠能各因其材孜孜弗怠尊所聞而行/所知豈特無負賢令亦將無負先聖可不勉歟
嘉定元年令姚偓創明倫堂櫺星門台州府志景
炎二年廟燬於兵元至元十八年令王徴重建嘉
靖浙江通志元末兵燬明洪武初知縣王從古建
舊浙江通志嘉靖中學燬同知毛徳京重建仙居
縣志崇禎九年知縣蕭鳴鳳重建
[027-44b]
國朝康熙十八年知縣鄭録勲重建五十四年知縣王
觀敎諭卓允基重修
射圃在明倫/堂西北名宦祠祀羊忻以下/一十四人鄉賢祠祀蔣旦/以下二
十/人社學五所一在學西又何埠/白墖淨樂界嶺四處
桐江書院在縣西四/十五里 續文獻通考宋方斲唐方
干之裔居台州元皇慶中其孫志道建以祀之久/圮
上蔡書院在縣/東 仙居縣志宋趙必昇以浙漕引
年而歸請於朝為上蔡書院初上蔡謝良佐卒於
[027-45a]
台台守黄㽦建院以祀必昇倣其例亦稱上蔡焉
安洲書院在縣東二/十五里 赤城志元至元中隠士羅
森建
蓼溪書院在縣/西 仙居縣志明刺史吳炳庶建
寜海縣儒學在縣治/西南 赤城志廟舊在縣東宋祥符
五年令蘇季成即廟建學嘉祐四年徙縣驛側紹
聖四年徙縣治東南紹興六年令錢埈徙今地慶
元三年令趙笈夫重建赤城新志元至元二十六
[027-45b]
年燬於兵判官張謙縣丞張天錫敎諭應同孫相
與重建嘉靖浙江通志明永樂九年燬知縣顧諲
重建萬歴寜海縣志宣徳間燬敎諭蕭順集義士
新之台州府志成化五年提學道劉釪洎阮守勤
重作文廟杜寜/為記嗣後府判孔彦倫令郭紳張宏宜
皆加修葺萬歴辛卯知縣曹學程重修
國朝順治丁酉知縣李文重建康熙辛亥訓導朱爾詮
率諸生趙應璉等修癸丑知縣崔秉鏡倡建啟聖
[027-46a]
祠五十六年敎諭朱繼序訓導林蘭重建
射圃在學/門外名宦祠祀陳長宫/以下七人鄉賢祠祀羅適以下/二十二人
社學在西門/外久圮
緱城書院在縣/東南 台州府志明萬歴甲午知縣王
演疇建久/圯
太平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赤城新志明成化七年知縣
常完建袁道丁隆繼之縣丞范亮復繼之太平縣
志嘉靖間知縣陶秀建啟聖祠萬歴間知縣陳龍
[027-46b]
光建尊經閣
國朝順治間敎諭張佐極修康熙六年署敎諭龔瑛十
年縣丞張光恩皆加修葺四十七年圮五十年署
縣事運判鄭一楓訓導金徳培建
射圃在西/廡西名宦祠祀袁道以/下四人鄉賢祠祀王居安以/下二十七人
社學在城隍/廟東
方巖書院在方巖/山北 赤城新志明嘉靖間封翰林
編修謝世衍與弟寳慶守省建以敎其鄉族子弟
[027-47a]
者李東陽/為記
[027-47b]
浙江通志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