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4 浙江通志-清-嵇曾筠 (master)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二十八
 學校四書院附/
  金華府
 金華府儒學在府/治西 嘉靖浙江通志宋初在縣東慶
  厯間知州關詠徙子城外熙寧間知州蘇頌徙子
  城内西南大觀二年校官葉夣得徙今所又請司
  理院及竹木場地廣之元皇慶間兵燬憲臣敬儼
[028-1b]
  楊友直相繼修復明一綂志洪武初重建金華府/志明太
  祖取婺州改寧越府命知府王宗顯開郡學延儒/士葉儀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吳沈徐原等
  為訓導時䘮亂學廢/至是始聞絃誦之聲萬厯金華府志正綂二年燬
  知府蔣勸重建錢習禮/為記成化中知府周宗智𢎞治
  中知府韓燾加葺
國朝順治三年燬五年知府張安豫重建自為/記康熈五
  年知府吳翀十七年知府張藎相繼重修雍正九
  年知府馬日炳濬泮池圍以石欄重修櫺星門
[028-2a]
  射圃 名宦祠祀丁潭以下/四十六人鄉賢祠祀顔烏以下/一百十三人
  麗澤書院在旌孝/門外 嘉靖金華縣志宋吕成公作
  書堂於城西覩前二湖悅焉取易兊象之義以麗
  澤名及卒鄉人為祠宇以祭淳祐間郡守許應龍
  建於雙溪之滸咸淳間徙今所元至元間重建明
  成化間僉事辛訪令郡守李嗣重建祀晦菴南軒
  東萊三先生
  正學書院在旌孝/門外 金華縣志元浙江行省建祀
[028-2b]
  郡儒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明成化十四年僉事
  辛訪奏請特額郡守李嗣重建萬厯元年増入章
  懋稱五賢祠崇禎十六年燬
  麗正書院在府治/西北 雍正四年知府張坦讓即金
  衢嚴道故基建中奉朱文公吕成公張宣公并何
  王金許四先生為七賢祠前設講堂列齋左右以
  為書院
 金華縣儒學在光孝/觀址 嘉靖浙江通志宋以前附於
[028-3a]
  府學嘉靖金華縣志元至元十三年始創於醋坊
  嶺大徳三年㢘訪副使髙伯元改建於夏塘萬歴
  金華府志皇慶元年燬泰定四年憲司經歴袁永
  澄以門北向遷明初燬同知潘廷堅知縣王興宗
  重建永樂甲辰復燬知縣郭瑛建楊士竒/為記天順間
  知縣林恂修林文/為記正徳壬申知縣李玘修章懋金/華縣儒
  學記正徳己巳玉山李侯玘謁廟視學將圯喟然/太息有志修葺而两值艱嵗費無所出乃銖積公
  用之餘至於壬申之春始克興事其文廟若西廡/若兩齋則易其朽敗新其漫漶而增飾之惟東廡
[028-3b]
  及講堂頽圯已甚乃重作焉堂東西作為廨舎以/居其師齋後則為米廩以食其士又於堂後建閣
  以藏經籍其下為栖士之室而四圍有廂且濬渠/引流於其前以絶囂塵而來清泚因名其閣曰清
  源使諸生講肄之餘於是而玩適焉侯亦時之學/與諸生討論經義商𣙜古今視其所學而勸勵程
  督焉金華在昔碩儒名公輩出道學若東萊兄弟/與何王金許諸賢著述傳於後世學行氣節若潘
  黙成勲業若鄭忠愍讜言善政若王莊敏煥章兄/弟若王忠簡端明父子皆聲實卓乎當時非其學
  之為巳而清明在躬者能若是乎邑人君子來逰/於是者因其作新之機勵其景行之志奮然從事
  於為己之學使先正之氣脉於/是乎益昌天下國家將有賴焉嘉靖十七年同知
  蕭𢎞魯知縣姚資修三十六年知縣顧曾唯廣其
[028-4a]
  址而重新之姜良翰/為記萬歴金華縣志萬歴間邑令
  汪可受得光孝觀址遷建後知縣熊鳴夏買民居
  廓之陸可教金華縣學記吾郡附郭之邑自建學/以來士之自奮者踵相接盖起家為賢公卿
  以風節事功名世者若而人矣而邇嵗不無少讓/於前或曰學地褊且庳又左壓於方岳大吏之分
  省斯其故歟於是前令汪君可受度地得光孝觀/負隂抱陽博大&KR1065塏實稱絃誦之區遂撤而徙之
  而門巷迂曲民居前屏市雜喧囂多士出入頗病/之今令熊君鳴夏治邑逾四年乃盡裒公私之積
  市民居撤之繚以周垣中通直道前為傑閣顔曰/聚奎内為泮池縱廣若干尺先是觀後有聖覽亭
  易為尊經閣南北屼然對峙景行在望前眺雙溪/瀠洄如帶遶郡城而西注焉多士出入逰息於斯
[028-4b]
  其必有勃然而動惕然/而思曠若發䝉者矣四十四年知縣解學龍重
  修葉官/為記
國朝順治十年知縣王世功康熙十七年知縣王治國
  教諭鄭濂訓導沈麟趾重修王治國/自為記
  射圃 名宦祠祀王興宗/以下五人鄉賢祠祀潘良貴以/下三十一人
  學四所/圯
  北山書院在盤/溪上 續文獻通考宋末為何基立
  山橋書堂在縣/治北 金華府志宋王埜建圯/
[028-5a]
 蘭谿縣儒學在縣/治東 嘉靖浙江通志宋崇寧間建萬
  歴金華府志紹興間知縣柴&KR0807重建咸淳庚午知
  縣薛至增修元陞州學至治初知州爪爾佳蘇爾哈
  圖增拓之吴師道重新蘭谿州學記蘭谿升縣為/州餘二十年任守牧者襲有興作神祠
  之侈醫宇之崇官舎亭傳之新咸出意相勝獨學/宫在城東因舊制卑陋日就圯朝廷右文開科風
  厲鼔舞是宜在所急而曽無一人顧省者豈所謂徂/知本哉至治元年知州爪爾佳侯銳意改作歴夏
  秋中外告功殿庭門堂齋廡視舊咸闢周垣夾廡/官署庖庾實昉於今嚴嚴翼翼始肅其觀未幾去
  官事遂格今知州崔侯雲翼慨然葺其緒補其缺/飾其所未及而州判王君淮復賛助而督之既底
[028-5b]
  績職教者朱天富來請文謂爪爾佳侯能新之於數/月之間而六年之後得崔侯乃完二侯之功皆宜
  書也既直紀其事而復為之說曰天下事後出者/必有加於前而俗之趨下者常莫能挽而歸於古
  安宅廣居人孰無之博厚髙明可以自致如使宏/其宫而人之𦕈新其室而習之汚則賢州侯之意
  荒矣故愚願以諗於衆庶其逰居周旋仰瞻俯/察警悚振飭思所以稱是而度越於前人哉
  復縣學永樂中知縣宋哲趙克寛繼作天順後則
  知縣王魯唐韶劉恩又拓而新焉正徳蘭谿縣志
  正徳二年知縣蘇琰作泮橋明年知縣許完教諭
  段濂遷學門蘭谿縣志正徳十五年郡倅趙天定
[028-6a]
  掌縣事重修大成殿知縣錢炯踵成之章懋/為記
國朝順治十二年知縣張浩教諭章一奎訓導王萬彦
  重修朱之錫/為記
  射圃在明倫堂西後/改為啟聖祠名宦祠祀洪少卿以/下二十一人鄉賢祠
  祀楊與立以/下六十五人社學圯/
  仁山書院在縣西天/福山上 萬歴金華府志在仁山下
  金仁山先生建何文定公書其扁曰仁山書堂學
  者於是受業焉後移建天福山董遵/為記
[028-6b]
  重樂書院在縣西/十里 金華府志宋葉克誠先生延
  仁山先生講學處
  瀫東書院在縣南/鸕鷀塢 續文獻通考宋葉誕讀書所
  齊芳書院在住竿/山之陽 續文獻通考元唐良驥延金
  仁山講學於此
 東陽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明一統志宋慶歴間建萬歴
  金華府志皇祐元年知縣鮑安上作大成殿明倫
  堂毛維瞻東陽縣學記慶歴初詔郡縣立學天下/丕變幾至於道獨此邑雖有夫子廟隳落卑隘
[028-7a]
  上露星日使民無所瞻仰明府鮑公至慼焉病之/謂其寮曰豐屋疎堂非道之强窮檐陋巷非道之
  䘮宫室之奢儉於聖人之道吾未見毫髮損益雖/然豈治朝尊嚮儒術之意耶將圖再新實惜民費
  㑹邑豪之義者請入金以畢其構俟成願遣子弟/舎其中從大夫學焉鮑公然其謀經始有期且患
  舊址迫狹遂闢東南官圃以廣之役興於戊子夏/訖於己丑而成既乃裒羡緡撰祭噐以給春秋釋
  奠之用置經史諸子百氏之書以補弦誦之闕廟/成民悅父督其子兄携其弟咸執經北面而請嗚
  呼學所由興矣治所由適矣公政之暇尚考典禮/羣肄於廟宫使民觀之而化致此邑為禮遜之國
  鮑公其知/政之本與淳熙六年知縣王袂作藏書閣後知縣
  趙與□更造堂齋及先賢祠元至元二十七年按
[028-7b]
  察副使王俁新之嗣是縣尹郭瑛任謙許思忠趙
  鉉迭為修建黄溍/為記明永樂二年知縣詹奎彰增修
  成化十五年知縣繆樗又增之嘉靖浙江通志嘉
  靖四年知縣李邦直毁老君堂闢神道導南山水
  入泮池東陽縣志嘉靖四十五年知縣陳應春建
  名宦鄉賢祠隆慶間知縣鄭凖更新之萬歴三十
  三年知縣郭一鶚重修崇禎十二年教諭劉振之
  訓導彭如翺重修
[028-8a]
國朝順治六年知縣潘士璜訓導金英重修十七年庠
  生吳良栻等建明倫堂學門康熙二年復建先師
  廟及兩廡修啟聖祠十年庠生李元毅修㦸門十
  七年知縣胡啟甲重修先師廟十九年知縣俞允
  撰成之并建名宦鄉賢祠趙行撰文廟記吳從/臯為名宦鄉賢祠記
  射圃在文廟東今/為啟聖祠名宦祠祀戴叔倫/以下七人鄉賢祠祀斯/敦以
  下五十/七人社學在西/北隅
  南園書院在縣東四/十五里 萬歴金華府志宋蔣友松
[028-8b]
  建聚書三萬餘卷賔碩儒以教其族黨子弟圯/
  石洞書院在縣南/六十里 萬歴金華府志宋郭欽止建
  葉適石洞書院記東陽郭君欽止作書院於石洞/之下石洞郭氏名山也初洞深複無行徑薪者拾
  採而已君始以意疏治前阻崖壁衆不知所為欲/止君逼視其罅遥聞水聲出空中鑿崖百歩梯級
  而後進土開谷明俄若異境稍復深入臻於曠平/則石之髙翔俯踞而竹堅木瘦皆衣被於其上水
  之飛湍瀑流而蕉紅蒲綠皆浸灌於其下潭澗之/窪衍阿嶺之嵌突以亭以宇可釣可奕巧智所欲
  集皆不謀而先成君又䕃茂宻以崇其幽植芳妍/以絢其陽左右面勢彼此回薄而山之向背曲折
  隂晴早暮姿態僃矣君甚樂之以為山水之羙千/載而潜譬猶趙璧隋珠璞於外而韞於中其一日
[028-9a]
  忽彰何異武陵天台顯於今而閟於昔也既而嘆/曰地之偶出於吾廬非私賜余者吾其可自泰將
  使子孫勤學於斯學其可以專盍使鄉黨之秀並/焉於是度為書院禮名士主其學徙家之藏書以
  實之儲洞之田為書院之食而斥洞之山為書院/之山示郭氏不敢有也君既卒諸子修之不廢而
  請余為記嗟夫郭君逺矣以學易游而不以物樂/厚其身以衆合獨而不以地勝私其家也自君之
  為是至今五十年成之之難傳之之久也游之興/廢家之盛裒占焉學之興廢人之盛哀占焉學不
  待地也螢燈雪屋苟取尺寸而聖賢之業可成矣/學以知意為始以盡力為終今夫悉其聰明傳之
  文字深已造於性命淺亦重於科舉而不能知其/意猶為無所始也將何以終之乎君之子孫與其
  鄉人必勉之使玩雲嵐挹泉瀨心形潔清以始其/學而卓異豪傑之材出焉然則學雖不待夫地而
[028-9b]
  地固有待夫學也慶元/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崇正書院在縣東/北三里 萬歴金華府志知縣吳翰詞
  建久/圮
  復初書院在縣/城南 萬歴金華府志知縣趙善政建
  八華書院在縣西三/十五里 萬歴金華府志元許文懿
  公講學之所許彦洪建
  横城義塾在縣南/十五里 明一統志宋景定五年邑人
  蔣沐建延師以訓四方來學之士方逢辰/為記元至正
[028-10a]
  間沐四世孫大同重修
  胡氏義塾在縣/治南 東陽縣志宋咸淳間邑人胡祐
  建
 義烏縣儒學在縣治/西南 嘉靖浙江通志舊在縣南宋
  慶歴九年令毛維瞻徙縣東崇寧間徙縣西宣和
  兵燬紹興八年令張公衮徙縣北萬歴義烏縣志
  紹熙四年知縣虞汝翼重建大成殿開慶元年令
  趙必升建明倫堂萬歴金華府志景定二年知縣
[028-10b]
  李補四年知縣林桂發新之元天歴二年逹嚕噶
  齊特哩遷明倫堂於廟後至正元年逹嚕噶齊特穆
  爾新廟柳貫/為記三年縣尹周自強築杏壇黄溍/為記明洪
  武三年知縣張允誠建廟學二十九年教諭張復
  祖遷明倫堂於廟西三十三年知縣吳祐修正綂
  間縣丞劉傑知縣劉同相繼修之正徳十三年御
  史吳華遷今所自為/記嘉靖十四年通判汪昉修胡/森
  為/記二十九年知縣汪道昆四十四年同知張書紳
[028-11a]
  重修崇禎義烏縣志萬歴七年知縣范儁修文廟
  明倫堂創尊經閣二十一年知縣周士英重修
國朝順治七年署縣事推官徐振儒建㦸門九年知縣
  宋雲梯建明倫堂十六年知縣范鼎鉉教諭徐𢎞
  彰建文廟康熙七年知縣孫家棟教諭譚觀成重
  建西廡十一年知縣于漣復建啟聖祠并鄉賢名
  宦二祠
  射圃在明倫/堂東名宦祠祀王允誠以/下一十五人鄉賢祠祀顔烏/以下三
[028-11b]
  十三/人社學九/所
  五雲書院在五雲/山下 萬歴金華府志元大徳間樓
  如浚建宋景濂嘗逰學其間圯/
 永康縣儒學在縣/治西 嘉靖浙江通志宋崇寧間建萬
  歴金華府志政和四年令周虎臣新之宣和三年
  宼燬紹興十一年令強友諒重建洪清臣/為記寳祐四
  年方夢玊攝縣拓地更新吳邃重新永康縣學記/寳祐四年春方君來攝
  邑事載見於學顧齋廡仰漏俯濕拜弗容膝慼然/曰政有先是者耶朝經暮營若償重負縉紳學士
[028-12a]
  弗勸而集閲月七告厥成又祀邑之先正襄靖樓/公炤正惠林公大中文毅陳公亮以致髙山景行
  之仰揖諸生而策之曰古䴡山秀水腴斯文之符/也自胡公則開科於端拱徐公無黨冠南省於皇
  祐先後以行顯文風日起逮於南渡有迭位樞筦/為國柱石者有持崇槖登臺省歴郡麾表表以名
  節照世者有首唱廷陛抗中原大義為社稷吐氣/者其他魁偉傑出磊磊相望固不止三賢而已當
  乾道淳熙間巨儒元老或自武夷自金華自臨川/自永嘉來逰於靈沼蕭寺之下糲食蔬酒累晷浹
  夕相與講明聖賢之深緒一草一木經其盻矚者/猶有光彩聲蹟寖逺風㫖尚存得無潄餘芳叩逸
  響者乎咸拱手曰敢弗力於是諸生轉相語重請/於予願有述也予乃言曰邑大夫遊刃動中窽節
  日劊千牛無難也然籧廬其身而梀宇厥士可不/謂知所先後乎哉䆳嘗聞為學之要不過明辨義
[028-12b]
  利而已孟子指雞鳴而起為學者一大期㑹書謂/之幾中庸謂之獨孟子謂之間周子謂之動静未
  形一也有能存夫静以涵動之所察察夫動以見/静之所存一念微差勇鋤勾蔓去其不如舜者就
  其如舜者庶乎誦詩讀書光昭前哲目溪山/而有耀對邑大夫而無慚願吾黨共進焉元至
  元三年宼燬二十九年縣尹苗廷瑞增修復燬延
  祐五年監縣沙班重建明洪武三年知縣魏處直
  宋顒即元之故學葺成之永樂間知縣魏㢘丞歐
  陽齊復修正綂十四年宼燬知縣孫禮重建成化
  七年御史劉珂拓尊經閣址𢎞治四年知縣王秩
[028-13a]
  撤齋廡而新之十四年知縣張鳴鳳新廟正徳八
  年知縣黎鐸新學十四年御史吳華同知張齊新
  饌堂號舎嘉靖三十年知府陳元珂建仰聖興賢
  坊永康縣志萬歴二年知縣楊徳學諭盛於唐知
  縣吳安國重修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縣徐同倫訓導虞輔堯重建二十
  一年知縣謝雲從重修
  射圃在縣/治東名宦祠祀何炯以下/一十四人鄉賢祠祀胡則以/下三十五
[028-13b]
  人/社學在舊藩司/行臺故址
  龍川書院在縣東六十/里龍窟橋 萬歴金華府志宋陳亮
  讀書之所
  五峰書院在縣東/五十里 萬歴金華府志宋朱文公吕
  成公陳龍川舊逰之地嘉靖初邑人應典因為祠
  以祀三賢知縣洪垣更為書院
  綠野書院在縣東/門外 金華府志康熙二十一年知
  縣謝雲從允士民請為總督武定李文襄公建
[028-14a]
 武義縣儒學在縣/治西 明一綂志宋崇寧中建嘉靖浙
  江通志宋初在縣南紹興十四年令陳一鶚徙今
  所元至元十三年監縣竒塔特蒙古仍徙縣南十六
  年令韓昌復建今所萬歴金華府志至正間尹隋
  守中許廣大翁景成相繼新作張樞/為記明正綂十四
  年宼燬時布政使楊瓉居守因新之嘉靖武義縣
  志成化十六年知縣陳奎建奎星閣廣學基十九
  年知縣曾祿建射圃號舎𢎞治十一年知縣汪亨
[028-14b]
  毁妙相寺廓之正徳十年知縣胡琇重建明倫堂
  十四年文廟大新則御史吳華之功也金華府志
  萬歴元年知縣譚音重建學三十三年知縣張國
  裳重修自為/記
  射圃在文興/橋之南名宦祠祀劉元以/下九人鄉賢祠祀徐邦憲/以下一十
  六/人社學二所並/在城
 浦江縣儒學在縣治/東南 萬歴金華府志宋皇祐六年
  知縣楊洙作廟崇寧中即廟作學嘉靖浙江通志
[028-15a]
  初在縣西南後徙而南宣和七年徙城外萬歴金
  華府志淳熙十五年知縣鮑祖文主簿葛采新作
  唐仲友/為記嘉定三年復遷縣南今白佛寺址紹定三
  年知縣李知退復於廟西斥大之葉味道/為記端平元
  年知縣石孝垓嘉熙元年知縣鄭思聰淳祐十年
  知縣張楩寳祐二年知縣何宗姚景定三年知縣
  王霖龍咸有修建元大徳九年縣尹蔣恕修至元
  三年尹林以順更新柳貫重建浦江縣學聖廟記/重紀至元元年莆陽林侯以
[028-15b]
  進士得邑以臨於兹謂舊廟規制湫隘進吾黨之/士而申儆之曰庠黌之舎在百里間贏一區而汚
  衊蕞陋若是孰思有以奮起而作興之里有耆士/張一寧與松江府教授吳貴孫合辭於侯曰願悉
  吾力毋煩有司而他若有藉於學者亦相率以其/資來相於是作櫺星門於泮池之南徙土祗祠於
  明倫堂之西而堂亭齋館門廡庖庾無一之不理/越明年告成侯之興是役以禮帥人人亦樂從之
  後之遊乎斯者周旋揖讓乎其間將因其角弓嘉/樹之思而有得乎見聖由聖之一機其感發而興
  起者宜/何如耶至正十一年尹蕭文質復新明洪武三年
  知縣張希顔建造嘉靖浦江縣志永樂九年知縣
  戴文彬修嘉靖浙江通志正徳七年知縣鄒輗徙
[028-16a]
  今所十一年知縣郭楠繼成之崇禎浦江縣志萬
  歴十四年知縣張而絅典史鄭騏建明倫堂尊經
  閣啟聖鄉賢名宦諸祠金華府志萬歴四十三年
  知縣黎𢎞道重建文廟天啟六年知縣蘇國翰重
  修崇禎八年知縣吳應台重修尊經閣十一年教
  諭王徳溥修文廟
國朝順治四年知縣韓文明重建聖廟康熙十八年教
  諭顧爾敏訓導金漸雝重修
[028-16b]
  射圃在東門/橋邊名宦祠祀李知退以/下二十一人鄉賢祠祀楊璇/以下四
  十一/人社學在分/司東
  月泉書院在縣西/北二里 萬歴金華府志宋政和三年
  浚泉構亭咸淳間令王霖龍建月泉書堂立朱吕
  二先生祠於泉亭西北元置書院山長後廢明嘉
  靖五年知縣毛鳳韶建正堂繪二先生像祀之且
  令邑庠生肄業其中久/圯
  東明書院在東明/山之陽 萬歴金華府志宋景濂與其
[028-17a]
  徒方希直講學之所
 湯溪縣儒學在縣/治西 嘉靖浙江通志明成化八年知
  縣宋約建吳寛新建湯溪縣儒學記成化庚寅知/金華府南海李侯嗣以湯溪置縣既得
  請知縣胙城宋君約有事於學校相地於縣治西/一里而近曰官山壬辰秋爰興厥功凡為明倫堂
  東西齋為庖廚為射圃亭若干楹又以學必有廟/為大成殿為兩廡為宰牲房若干楹門牆嚴深堦
  庭髙廣凡所創建舉皆如法又明年而功告完遂/選民之俊秀者充其中而置書籍繕器用以為講
  習之資托予文以為記予惟湯溪縣之新者也湯/溪之民民之新者也譬若㓜子然始而訓之以正
  言示之以正事自然一言一行皆趨於正久之習/與性成而終為賢人君子之歸以之出而用於天
[028-17b]
  下國家無弗可者也夫有人民而不能教之與未/教而遽責其人皆非也故尤不能無望於為師儒
  者/萬歴金華府志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樂金重修
  唐汝楫/為記湯溪縣志萬歴二十七年知縣林雲龍修
  明倫堂徐用檢/為記三十年汪文璧修啟聖祠聚奎亭
  崇禎十二年知縣羅洪基邑人劉文敬重修
國朝康熙三年知縣柯弼十八年知縣陳獻圖二十四
  年知縣譚國樞四十四年知縣殷式訓四十七年
  知縣杜光先相繼修
[028-18a]
  射圃在學/東名宦祠祀宋約秦/延黙二人鄉賢祠祀龍邱萇/以下五人
  學在縣/南
  衢州府
 衢州府儒學在府/治西 嘉靖浙江通志衢自唐建學於
  今所宋宣和二年兵燬守髙至臨重建髙至臨重/建衢州府
  學記衢之學舎最宏壯依郡山西隅山形如龜四/趺盤峙大成殿坐右後趺之南丙向學殿西稍下
  移向為巽宣和庚子冬方臘竊發陷睦歙杭次年/陷婺衢處獨衢遭焚劫尤甚尺椽片瓦蕩然無遺
  朝廷以至臨有守信復衢效命為守至則招集創/餘開瓦礫俾各辨居界公私作茇舎扶持完養累
[028-18b]
  月乃蘇將欲化民成俗教養人材因謀諸衆而士/之抱英偉者願共力成之初造大成殿次造堂齋
  閣及庖湢之所靡不周僃共力之士盧定葉公弼/張因吾㸃徐惇禮柴邦憲陸逹虞大一沈術沈鎬
  徐執剛教授鍾/燮實董其成元初又燬至元十五年教授吳安
  朝為屋廟址之上以祀孔子曰燕居二十一年教
  授徐夢龍建廟廡方逢辰重建衢州府儒學記教/授徐君夢龍以癸未秋來蒞學
  事明年乃興作整刷廟前為軒庭四楹為大門八/楹又明年作兩廡東西各十有四楹即燕居為講
  堂堂之東西挾以齋舎各三楹外為櫺星門周為/垣墉丁亥訖事諸生於是請記予惟學校三綱四
  維之所自出所以維持人理以撐柱天地者也故/其選任至重今之祿仕者率以為冷曹而舎之徐
[028-19a]
  君挾其英華果銳之才足以行其志然不以用之/他曹而求自試於斯文之地此其所見已拔出流
  輩今以三年之勤卒能易榛/葬而宫牆之厥功隽矣哉大徳八年通判帕克台
  羅丹修廟學鄭鳴鳳/為記衢州府志延祐七年治中訥
  古伯修洪焱祖/為記至正六年總管白景亮重修明年
  同知崔思誠成之鄭汝厚/為記明一綂志洪武初重修
  𢎞治衢州府志正綂三年同知張琛重建大成殿
  十二年知府白琮建號房十四年同知彭瑛建觀
  徳亭衢州府志景泰七年知府王髙天順六年知
[028-19b]
  府唐瑜相繼成之吳錫/為記成化十九年知府李汝嘉
  重修章懋/為記嘉靖十年知府李遂改建明年推官劉
  起宗成之三十九年知府楊凖隆慶三年知府湯
  仰修萬歴五年知府陳澗修建明倫堂趙鏜/為記三十
  四年同知朱朝望改建金學曽改建衢州府儒學/記郡學自唐歴宋廟貌如
  昨嘉靖中克齋李公來守是郡議稍迤而右以迎/江常二水之合尋以選擢行嗣公者失公之意改
  西向迄今近七十年使吾夫子背辰向夕光景不/耀萬歴甲辰朱公朝望丞於衢下車謁廟憬然曰
  向陽明背幽關制爾乃易南而西堂髙而廟下可/乎集卿大夫士庶耆老肇舉遷改鳩工集材不踰
[028-20a]
  時獲貞珉二焉一即唐李公重新郡學碑記一即/𢎞治乙卯太守饒公所撰諸鄉賢行略越旬廟貌
  崇矗丹碧黝堊煥然一新再越旬兩廡就堂齋飭/泮池漣漪重門平直登髙眺逺浮流襟帶可俯而
  挹/也四十四年推官荆茂實修徐可求/為記天啟五年知
  府舒崇功重修崇禎元年知府蔡三復成之汪慶/百為
  記/十四年知府張文達重修明倫堂造尊經閣
國朝順治七年兵道李際期知府韓養醇重修徐應秋/為記
  十七年知府袁國梓修余恂/為記康熙三年推官孫魯
  十年守道梁萬䙫三十三年知府王文錦三十六
[028-20b]
  年知府張濬先後繼修四十七年知府楊廷望重
  建車徳輔/為記
  射圃在明倫堂東今/改為崇聖祠名宦祠祀江逌以下/二百七人鄉賢祠
  祀徐安貞以/下三十六人
  柯山書院在爛柯/山右 𢎞治衢州府志宋宣和間郡
  人毛友子幵鄭可簡子待問隠居不仕築室梅巖
  扁曰梅巖精舎郡人徐霖仕於朝道不合歸隠著
  書郡守游鈞建柯山精舎延霖開講士友羣集景
[028-21a]
  定壬戍郡守謝奕中復請衍聖公孫孔元龍為山
  長後燬於宼丁丑山長徐天俊重建明年改為柯
  山書院衢州府志景定間徐囊以監察御史辭祿
  養親率衆重興久/圯
  清獻書院在拱辰門/外二里 續文獻通考宋咸淳中郡
  守陳䝉請於朝即趙抃故居立書院因以抃謚扁
  焉西安縣志明天順三年參議髙某郡守唐瑜重
  建成化間郡守李汝嘉增修𢎞治己未郡守沈杰
[028-21b]
  立祠主祭後祠遷於城北書院遂廢
  衢麓講舎在郡/治北 衢州府志明嘉靖戊戍李遂來
  守率六庠諸生發明心學聯以講㑹士民欲承公
  教構講舎
 孔氏家廟在郡/城南 明一綂志宣聖四十八代孫襲封
  衍聖公端友從宋髙宗南渡賜居衢州紹興六年
  詔權以衢州學為家廟宋史髙宗紀紹興八年賜
  衍聖公孔玠衢州田五頃奉先聖祠事𢎞治衢州
[028-22a]
  府志寳祐乙卯郡守孫子秀請於朝建廟城北菱
  湖之上後燬遷城南衢州府志明永樂初禮部尚
  書胡濙奏遷廟於郡城崇文坊𢎞治初知府張俊
  重修羅璟/為記嘉靖浙江通志𢎞治十八年知府沈杰
  請官其嫡孫世一人為五經博士主祀事正徳十
  五年巡按御史唐鳳儀疏徙府治後即故縣學址
  為之謝遷/為記博士嵗率其族祭薦如曲阜
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總督李之芳重修李之芳重修孔/氏家廟記自唐
[028-22b]
  開元後郡邑皆立孔子廟嵗時奉祀至於今不廢/而為孔氏家廟者獨曲阜與衢州耳曲阜之廟六
  飛時巡恒循漢世祖明帝故事而宗子之承祀者/爵列公侯廟堂車服禮器多存古制瞻仰者如遊
  三代之世尚矣衢之有廟肇自宋數百年來東南/之士不克登洙泗之堂者爼豆羮牆於焉是寄今
皇帝御極之十三年滇池弗靖閩孽繼起之芳與大師/ 駐軍兹城先聖閟宫靡獲寧晏今四方既平百廢
  漸舉爰進庶司以商妥侑於是聖裔五經博士孔/行楨廣為募助撫軍藩臬以下咸捐貲庀材鳩工
  郡丞楊道泰董其役嵗壬戌八月之芳將班師武/林來告成事因展敬庭廡仰惟先聖之道如日月
  之在天其於廟貌之盛衰固無與然而郵傳道路/之整弛入其境者覘治忽焉矧奕奕寢廟先聖之
天子所憑依者乎以昭示海内之芳參師帥之職保此/ 方崇儒重道
[028-23a]
  海邦願偕百爾君子共襄烏革翬飛以式觀瞻且/之芳生爽鳩氏之墟去鄒魯之鄉不逺登斯堂也
  琴瑟管絃之聲於是乎在使浙之士民觀感薫陶/將見風俗淳羙為天下先升堂觀奥者寧必陟龜
  䝉而臻/闕里哉
  家塾在府/城南 衢州府志推官劉起宗以東嶽祠廢
  址建鄒守益/為記
 西安縣儒學在縣治/西北 嘉靖浙江通志舊在禮賢門
  外明洪武二年知縣何忠徙縣東𢎞治衢州府志
  洪武五年知縣靳逹建堂齋射圃正綂間郡守白
[028-23b]
  琮開拓重建衢州府志正徳十四年知縣張潤身
  遷於宋貢院遺址嘉靖二十三年教諭譚敷遷於
  祥符寺址程秀民/為記三十八年知府楊凖重建明倫
  堂四十年知縣俞大有遷啟聖祠於明倫堂東萬
  歴十七年知縣許國誠修署縣事推官陳三樂成
  之徐一檟/為記二十四年知縣蔡天相修鄭有年/為記崇禎
  二年知縣賀康載重修自為/記
國朝順治十一年知縣白拱微重濬泮池康熙七年知
[028-24a]
  縣李忱重修葉南生/為記十年又修徐之凱/為記三十年令
  鹿祐葺文廟建兩廡明倫堂&KR0595尊修建西安縣/儒學記西安縣學舊
  在禮賢門外一徙於城北再徙於貢院遺址復徙/於大中祥符寺規制差僃自耿精忠逆命六師致
  討屯兵於府郭久縣學牆屋皆毁惟文廟僅存梁/棟亦圯㑹進士鹿侯祐來知縣事下車謁廟顧瞻
  太息乃豫為規畫俾山農之産竹木陶人之治瓦/甓鍛冶之攻釘鉸者咸得以其物輸官抵井稅儲
  興築之具於是鳩工庀材士大夫學官暨其子弟/咸率私錢為助首葺廟宇次營兩廡次建明倫堂
  然後繚垣牆塗丹粉濬泮池種樹廟庭經始於辛/未之秋今年春二月成觀者交悦頌侯之功侯曰
  未也堂雖成祠與閣未僃且曩時賜書未有存者/經以載道而學舎無之其可哉乃購羣經疏義凡
[028-24b]
  百餘家納之廟篋以示學者噫侯之用心勤矣夫/三衢固仕國也昔之言經術者若鄭灼之三禮劉
  牧徐庸柴翼之易徐晉卿王宏之春秋皆是西安/産也西安之俗其君子敏於事士之志於學者不
  少特為兵與嵗所苦居無黌舎市無書肆其何所/資以講習焉得侯所購之書貯於學有不相觀而
  善相恱而解辨其同異而博喻之者乎吾知教之/所由興必自西安始爰摭其本末而書之於石
  射圃在縣/東名宦祠祀張潤身/以下九人鄉賢祠把趙抃以/下二十人
  學七所四隅各一二在光/逺門外一在通仙門外
  明正書院在縣/治東 續文獻通考宋汪應辰及子逵
  寓衢郡守張嵲築室居之後人即此建祠咸淳中
[028-25a]
  趙孟奎重建
  定志書院在縣/學右 衢州府志萬歴中建祀贈給事
  張元卿都人士肄業其中圮/
  克齋講舎在龜峰/之麓 西安縣志為郡守李公遂建
  明嘉靖甲子郡守鄭伯興同知薛應元通判夏寳
  重修鄒守益陳九川錢徳洪王畿王璣嘗㑹講於
  此
  青霞書院在拱辰/門外 西安縣志康熙間為總督李
[028-25b]
  之芳建以為講學之所蔡啟僔/為記
 龍游縣儒學在縣/治西 𢎞治衢州府志宋慶歴間始創
  文廟至和初縣尉劉逹元建學後燬宣和七年令
  邵洪重建於縣西元至元二十一年鎮守千户周
  旺重建徐伯彪/為記至順三年逹嚕噶齊徹爾克哷木重
  修徐桂蟾/為記嘉靖浙江通志元末燬明洪武三年知
  縣劉庚重建天順四年知縣王瓉修商輅/為記𢎞治六
  年知縣袁文紀復建於今所謝鐸/為記萬歴龍游縣志
[028-26a]
  嘉靖二十一年火明年知縣錢仕重建自為/記三十
  八年知府楊凖知縣甘用世重建文廟萬歴四年
  知縣凃杰翼以外垣建坊門三座六年知縣江濯
  之撤文昌祠建閣又於泮池前濬兩湖衢州府志
  萬歴十二年知縣魯崇賢修秦鳴雷/為記二十五年知
  縣郁徳據二十九年署縣推官王學孝縣丞潘熙
  文相繼修三十六年知縣萬廷謙修崇禎元年知
  縣劉日曦修
[028-26b]
國朝康熙七年知縣艾朝棟教諭黃濤修余恂/為記十二年
  知縣許琯十九年知縣盧燦先後重修黃濤楊昶/各有記
  五十二年知縣孟繼祖重修
  射圃在學/南名宦祠祀江逌以/下九人鄉賢祠祀龍邱萇以/下一十六人
  社學四所一在學西一在王/村一在靈山一在湖鎮
  九峰書院在縣東九/峰山下 萬歴龍游縣志唐侍郎徐
  安貞讀書處圯/
  鷄鳴書院在儒/學北 萬歴龍游縣志隆慶六年知縣
[028-27a]
  凃杰建二十一年知縣郁徳據改為憲臺後改按
  察司
  楓林書院在縣/南 龍游縣志明督學方應祥集諸
  生㑹文處圯/
 常山縣儒學在縣/治西 𢎞治衢州府志舊在縣治東南
  宋紹聖丙子令林卞建後遷於縣之西尋廢紹興
  辛巳令胡伯能復舊址重建元至元甲午令李亨
  建成徳堂大徳己亥令鄭玊增建齋廡元綂乙亥
[028-27b]
  令李盤重修衢州府志明洪武七年知縣劉利用
  建射亭九年知縣李希顔建膳堂十一年縣丞朱
  貞立東西二齋永樂元年知縣仇經重建正綂十
  二年知縣周文重修汪芳/為記萬歴常山縣志成化初
  提學僉事劉釪命知縣李溥重修嘉靖浙江通志
  嘉靖九年知府趙可與建於今所鄒守益/為記常山縣
  志崇禎間署縣事通判湯瑩重修
國朝順治五年署教諭丁應聘修十四年訓導夏之璜
[028-28a]
  修知縣王明道成之孫魯/為記康熙二十一年知縣楊
  濚重修自為/記
  射圃在縣治/東南名宦祠祀嚴思忠以/下三十人鄉賢祠祀江景/房以下
  一十/六人社學三所並/在城
  石門書院在定/陽郷 𢎞治衢州府志為宋趙鼎立今
  遺址存
 江山縣儒學在縣/治西 𢎞治衢州府志舊在縣治東前
  俯小河沿河為牆後以言者撤之宋紹興十四年
[028-28b]
  邑令丁昌朝闢而新之為門造飛梁絶河以渡正
  徳江山縣志淳熙二年尉熊可量修朱子江山縣/儒學記建安
  熊可量為衢州之江山縣尉始至以故事見於先/聖先師之廟視其屋皆壞漏弗支而禮殿為尤甚
  因問其學校之政則廢墜不修已數十年矣於是/俯仰嘆息退而以告於其長湯君悦請得任其事
  而一新焉湯君以為然予錢五萬曰以是經其始/熊君則徧以語於邑人之宦學者久之乃得錢五
  十萬遂以今年正月癸丑始事首作大成殿踰月/訖工棟宇崇䴡貎像顯嚴位序丹青應圖合禮熊
  君既以復於其長合羣吏率諸生而釋菜焉則又/振其餘財以究厥事列置門㦸扁以奎文師生之
  舎亦葺其舊於是熊君乃復揖諸生而進之使程/其業以相次第官居禀食弦誦以時邑人有識者
[028-29a]
  皆嗟嘆之以為尉本以逐捕盗賊為官茍食焉而/不曠其事則亦足矣廟學興廢豈其課之所急哉
  而熊君乃能及是是其志與才為何如耶熹時適/以事過邑聞其言則以語熊君曰吾子之為是役
  則善矣而子之所以為教則吾所不得而聞也抑/先聖之言有之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二
  者之分實人材風俗盛衰厚薄之所繫而為教者/不可以不審焉者也予顧不足以議此子之邑故
  有儒先曰徐公誠叟者受業程氏之門人學奥行/髙講道於家弟子自逺而至者常以百數其去今
  未逺也吾意大山長谷之中隘巷窮簷之下必有/獨得其傳而深藏不市者為我訪而問焉則必有
  以審乎此而知所以為教之方矣熊君謝曰是則/敬聞命矣然此意也不可使是邑之人無傳焉願
  卒請文以識兹役而並列之熹不得而辭也因悉/記其事且書其說如此俾刻焉既以勵熊君且以
[028-29b]
  視其徒又以告凡後之為師弟子/而食於此者使知所以自擇云爾嘉定間知縣黃
  汝嘉修章穎/為記嘉靖浙江通志元至元間逹嚕噶齊瑪
  哈穆特徙今所何夢桂/為記天啟江山縣志延祐初馬
  合謀建禮殿齋廡至正庚寅尹宣聖五十三代孫
  孔淮重修文廟㦸門建講堂兩廡明洪武初知縣
  程鵬重建縣丞劉有恒創射圃永樂初知縣潘銳
  闢東偏為門衢州府志天順間知縣李景修修成
  化八年知縣戴璋黃寯二十年知縣何澤二十二
[028-30a]
  年知縣王進相繼修之𢎞治八年知縣王奎正徳
  五年知縣趙遷十一年知縣劉節十四年知縣吳
  仲相繼修之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黃綸重修三十
  九年知縣陳湯敬修明倫堂兩齋及號房隆慶初
  知縣余一龍重建明倫堂天啟三年教諭張大基
  修啟聖祠六年知縣袁一鼇重修方應祥/為記崇禎十
  七年訓導梅友松重修
國朝順治九年教諭龔瑛訓導梅夢熊重修康熙六年
[028-30b]
  知縣萬里侯重建明倫堂邑人鄭文綱重建名宦
  祠十八年教諭嚴曽業汪珝重建㦸門二十一年
  教諭鍾定訓導沈九如重建櫺星門鄉賢祠二十
  二年知縣佟國琪建啟聖祠教諭鍾定建習安堂
  三十四年知縣楊愙教諭朱長吟訓導吕際發重
  修四十年知縣朱彩重建啟聖祠
  射圃在文/廟西名宦祠祀熊可量以/下十八人鄉賢祠祀周穎以/下二十人
  社學四所一在寳成寺一在海㑹寺/一在施水寺一在靈寳經堂
[028-31a]
  景行堂 衢州府志宋淳熙十二年知縣邵浩建
  朱子景行堂記江山縣學故有三賢堂以祀正介/先生周君穎贈宣教郎徐君揆逸平先生徐君存
  而今知縣事金華邵侯浩又益以故諌議大夫毛/公注贈朝請郎毛公㮚更其扁曰景行之堂而狀
  其事且為書來告曰願有記也熹考其狀既知五/君子之學行氣節真足以風厲當世而興起後來
  讀其書又嘆邵侯所以教人者僃而待其人者逺/也葢正介之行信於鄉而聞於朝其立言垂訓褒
  善貶惡又皆足以為後世法雖其事業不得見於/當年然其所立已不但為一鄉之善士而已也諫
  議遭時遇主奮不顧身排擊巨姧奪其政柄當是/時天下庶幾望至治焉不幸不究其用而廢絶以
  死有志之士至今恨之然不特為公恨也至於叔/縝罵賊不屈以明官守之義宅卿捐軀敵營以紓
[028-31b]
  君父之急其事尤難其節尤偉而逸平受業程氏/之門人得諸心成諸行又能推其說以教人儀刑
  音㫖之傳於今猶未逺也夫以區區百里之問而/其先賢之學行氣節可以風厲當世而興起後來
  者如此可謂盛矣昔人之祀之也其意豈不羙哉/然得其三而遺其二又限其目而不使後人復有
  勉慕企及之思也是則識者猶或病之邵侯於此/乃能增益而葺修之且易其名以致其俛焉孳孳
  之意而撤其限以示若有待於來者是不亦教其/人之僃而待其人之逺乎是可書也已抑熹又嘗
  竊有說焉葢士有學有徳而後其言行有可觀有/行有言而後其節義有可貴此士君子立身行道
  次第始卒之常而不可易者也然人之所禀不同/而其所遭亦異故得於身者或無以驗其事成於
  終者或無以考其初此論世尚友者所以每恨全/徳之難而欲擇其所從者又不免有多岐之惑也
[028-32a]
  然則登是堂而有志夫五君子之事者又可不知/其所務之先後而循序以求之哉邵侯讀大學之
  書而有感於絜矩之一言其平居論天下事而有/所不平未嘗不慨然發憤而抵掌太息也然則其
  於五君子者固已非茍知之而亦庶幾得其所以/求之之序矣此其為學夫豈偶然而已哉因為之
  識其本末而并記此/意以示其學者云明𢎞治八年知縣王奎重建
  逸平書院在騎石/山下 正徳江山縣志舊名南塘在
  縣西五里宋逸平先生與朱子講道之所後廢明
  正徳十五年知縣吳仲改建於騎石山下易今名
  朱子弔逸平詩不到南塘久重來二十年山如龜/背擁地與焉鞍連徐子舊書址毛公新墓田青松
[028-32b]
  似相識無/語重凄然
  江郎書院在縣南/郎山上 正徳江山縣志宋祝維建圮/
  克齋書院在獨秀/峯西 正徳江山縣志侍郎徐復殷
  退居學易之所宋理宗御書扁圯/
  崧山書院在長/臺鎮 正徳江山縣志宋咸淳中邑人
  柴氏立圮/
  清漾書院在縣/南 正徳江山縣志鎮安毛氏建趙
  一齋主之圯/
[028-33a]
  集義書院在獨秀/峰西 江山縣志宋著作郎張恪同
  弟太學生正恢建圮/
  仰山書院在縣/南 舊浙江通志明嘉靖間知縣黃
  綸即東嶽行宫改建
  景濂書院在石/門 江山縣志明周二峰建
  留齋書院在石/門 江山縣志明趙方泉建今存石
  亭
  三益書院在石/門 江山縣志明趙洙建圮/
[028-33b]
  東溪講舎在寳成/寺後 江山縣志明徐東溪講學處
 開化縣儒學在縣治/東西 𢎞治衢州府志舊在縣治西
  宋政和間令李光徙縣南程俱/為記宣和中燬淳熙乙
  未令朱慶遷於溪濵元初兵燹至元二十一年令
  陳宜孫重建大徳元年復以水壞令曹祚建廟宇
  齋廡其後延祐泰定元綂至正間嘗修理明初知
  縣歩從信修建魯貞/為記𢎞治開化縣志洪武三年知
  縣張髙建兩齋築射圃十年知縣畢進忠重修成
[028-34a]
  化二十一年知縣蔣績縣丞陶瓉闢而廣之𢎞治
  六年知縣程倫重建明倫堂嘉靖浙江通志𢎞治
  十四年復燬十六年知縣葉錄重建衢州府志嘉
  靖五年僉事孫從一重修方豪/為記十八年知府李遂
  遷於縣東南萬歴三十三年知縣蘇珵復遷於望
  極門外鐘山之麓徐公敬/為記崇禎四年知縣朱朝藩
  重修徐世䕃/為記
國朝順治六年知縣朱鳳台修自為/記康熙十九年知縣
[028-34b]
  吉祥重修丁澎重修開化縣學記古者天子諸侯/自國至於鄉邑皆有學凡朝廷禮樂兵
  刑之事無不在其中不特絃歌洗爵養老勸農鄉/射合學以修考藝選言之政也其在詩曰矯矯虎
  臣在泮獻馘則出師必受成於學及而釋奠以告/成功故興崇徳化曰文戡定不率曰武先王寓武
  功於文治之中士所觀而習者無非干戈羽籥之/事使作其氣以勵其操往往歡欣鼓舞而不倦者
今天所以収文武並用之材也被海澨而么䯢蠢動尚/ 子臨雍拜道文教誕敷逺
  有逆我顏行者康熙十三年三月閩㓂告變東道/孔棘吾浙三衢界甌越之衝谿嶺險阨開化僻處
  閩豫咽喉州將納墾户為内應脅邑令崔君華欲/以城降崔令諸生抱禮器入山野募鄉兵二萬人
  呼躍破圍城遂復時制府大中丞兵部尚書李之/芳奉詔移鎮姑蔑民情大悅賊衆踞木寨營北源
[028-35a]
  口𤇺燧遥相望全浙震動公以帷幄重臣親冐矢/石勦撫互用分守梁萬䙫郡守王𢎞仁為制府左
  右手轉餉臨衝夜不解胄戮力銷鏑中凡三載自/八月巳及戍不五日東浙悉平當是時
 國家承平日久父老子弟相安於春秋讀法目不見/ 兵革漸摩於禮義者深且厚一旦猝然有變有以
  激發其忠信勇敢之氣故亂可復治而治亦垂久/而無敝獨非庠序之明效乎歸徳吉祥來宰是邑
  覩學宫鞠為茂草捐貲庀工葺頽圮而新之因從/士民請奉制府尚書李公祠於廟梁少參王郡守
  崔邑令得祔焉志不忘也豈非以功在/社稷施及於民之義有合於祀典者與二十七年
  知縣董鐸教諭姚夔重修四十一年知縣韓雲重
  修明倫堂四十八年知縣王克興重修大成殿康
[028-35b]
  熙六十年貢生詹錫武請捐貲重建廟學教諭查
  謹訓導陳昕烈具詳各憲明年徙起鳳門内今址
  鼎新其制輪奐改觀覺羅滿保重建開化縣學記/
 國家設立學宫自京師以至郡邑雖山陬海澨僻逺/ 之地莫不有學所以育賢才羙風俗法至善也開
  化邑在萬山中舊有學宫屢廢屢修明萬歴間遷/於城外之鍾山離縣治少逺師儒之絃歌月吉之
  讀法不能具舉於是日就頽圮官斯土者有志修/復而力未逮邑孝秀詹錫武奉其父奎光之遺命
  鋭意營建而學諭查謹偕訓導陳昕烈具文通詳/經如於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告成於雍正元年九
  月積屋之楹若干而門序正位講藝之堂休息之/盧至於庖湢庫廏咸具用緡錢若干落成之日請
[028-36a]
  記於余余嘉詹生之孝而趨事之敏也因招開士/而告之曰爾知
 國家建學之意豈惟是訓詁詞章以為弋取科名之/ 具乎亦教之孝悌而已夫孝者百行之原聖人有
  言我行在孝經誠使家敦天性之愛户有罔極之/思則風俗醇羙修於身型於鄉逹於政事舉而措
  之耳記不云乎事君不忠非孝也涖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居處不莊非孝也戰陣無勇
  非孝也詹生奉其父之緒言揮斥多金以建此廟/學爾多士來㳺來歌以瞻以儀其亦有所觀感而
今天興起乎孝治天下尤尊崇聖教以風動海内崇啟/ 子以大
  聖之封號加鄉㑹之恩科廣取進之額數其加意/於學校者恩澤至溥而開學適成於斯時大澤將
  至有開必先育賢才而羙/風俗余於開有厚望焉
[028-36b]
  射圃在學/側名宦祠祀楊居仁/以下九人鄉賢祠祀魏謩以下/二十三人
  社學二所一在縣/東一在縣西
  包山書院在縣北二/十五里 𢎞治開化縣志宋淳熙間
  汪觀國建逍遥堂翼以軒曰聽雨與其弟杞論道
  讀書其子浤立書院以祀朱吕二先生後孫繼榮
  請於朝賜額包山書院圮/
 
 浙江通志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