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e0078 證治準繩-明-王肯堂 (WYG)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證治凖繩卷十二
            明 王肯堂 撰
 準繩
  雜門
   汗總論
素問云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隂氣有餘為多汗身寒
隂陽有餘則無汗而寒 又云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
[012-1b]
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逺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
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凡眠熟而汗出醒則倐收
者曰盜汗亦曰寢汗不分寤寐不由發表而自然汗出
者曰自汗若勞役因動汗出非自汗也 傷寒脈緊麻
黄葱豉發之汗出於衛 傷寒脈緩白术桂枝止之汗
出於榮 往來寒熱眩柴胡連翹和之汗出於少陽
體若燔炭地骨皮秦艽解之汗出於三焦 厥而抑欎
柴胡麻黄發之汗出於血 熱聚於胃大黄芒硝下之
[012-2a]
汗出於足陽明 隂毒大汗附子乾薑温之汗出於三陽
   自汗頭汗/ 手足汗/ 無汗/
心之所藏在内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汗者乃心之液
而自汗之證未有不由心腎俱虚而得之故隂陽虚必
腠理發熱自汗此固隂陽偏勝而致又有傷風中暑病
濕兼以驚怖房室勞極則歴節腸癰痰飲産蓐等證亦
能令人自汗仲景謂肉極則自津脫腠理開汗大出巢
氏虚勞病若陽氣偏虚則津發泄為汗又云心之藏熱
[012-2b]
則腠理開腠理開則汗出諸家言汗出之義大約如此
嘗因是而究之汗者津之泄也津與氣同類氣之所至
津即有之以故知内經之言心為汗者大矣哉葢心是
主陽之藏陽乃火也氣也故五藏六府表裏之陽皆心
藏主之以行其變化是故津者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
生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泄出為汗其汗盡由心出也
不然何内經言風言勞動言隂陽相争者其汗各由其
所在藏府而出之乎然五藏六府又必以十二經脈榮
[012-3a]
衛為要因經脈是司其出入行氣之隧道榮行脈中以
滋隂血衛行脈外以固陽氣陽氣固則腠理肥𤣥府宻
而藏府經脈榮衛通貫若一内之藏府與表之經脈離
居則兩者出入之機皆廢於是邪在於内則𤣥府不宻
而汗從府藏出邪在表則腠理不固而汗從經脈出所
以自汗之由不可勝計至若藏府之隂拒格衛氣浮散
於外無所依從或胃氣虚衰水穀氣脫散者或肺氣㣲
弱不能宣行榮衛而津脫者如是自汗雖病重而尚有
[012-3b]
可治獨三陽之絶汗出者則不可治矣 隂虚陽必凑
故發熱自汗當歸地黄湯加地骨皮 陽虚隂必乘故
發厥自汗黄茋建中湯甚者加附子或茋附湯 滑伯
仁治一婦暑月身冷自汗口乾煩躁欲卧泥水中脈浮
而數按之豁然虚散曰素問云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
陽皆然此為隂盛格陽得之飲食生冷坐卧當風以真
武湯冷飲之一進汗止二進躁去三進全安 隂陽俱
虚熱不甚寒不甚秋冬用桂枝春夏用黄茋脈證無熱
[012-4a]
者亦用桂枝脈證有熱者亦用黄茋 或身温如常而
汗出冷者或身體冷而汗亦冷别無他病並屬本證
戴復庵用黄茋建中湯加浮麥少許煎黄茋六一湯或
玉屏風散 平人氣象論云尺濇脈滑謂之多汗王註
謂尺膚濇而尺脈滑也膚濇者榮血内涸又針經云腠
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脫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按
此二經論自汗多而血涸津脫者東垣周衛湯雖曰治
濕勝自汗内有血藥實潤劑也可以治此 濕勝自汗
[012-4b]
以東垣法治之東垣曰西南坤土也在人則脾胃陽之
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濕主淋淫驟注者濕勝也隂滋
其濕為露為雨此隂寒隔熱火也隔者解也隂濕寒下
行地之氣也仲景云汗多則亡陽陽去則隂勝也重虚
則表陽虚極矣甚為寒中濕勝則音聲如從甕中出若
中水也家相有言土音如居深甕裏言其壅也逺也不
出也其為濕也審矣又知此二者亦為隂寒内經云氣
虚則外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
[012-5a]
者表虚無陽不任外寒終傳為寒中者多成痺寒矣夫
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隂陽也故以脈氣
候之皆有形之可見者也 治張芸夫四月天寒隂雨
寒濕相雜因官事飲食失節勞役所傷病解之後汗出
不止沾濡數日惡寒重添厚衣心胸悶躁時躁熱頭目
昏憒壅塞食少減此乃胃外隂火熾甚與夫雨之濕氣
挾熱兩氣相合令濕熱大作汗出不休兼見風邪以助
東方甲乙以風藥去其濕以甘藥㵼其熱羌活勝濕湯
[012-5b]
主之 有痰症冷汗自出者宜七氣湯或理氣降痰湯
痰去則汗自止 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能作汗可用
凉膈散 有氣不順而自汗不止須理氣使榮衛調和
小建中湯加木香 素問帝曰有病身熱解惰汗出如
浴惡風少氣此為何病岐伯曰病名酒風帝曰治之奈
何岐伯曰以澤㵼术各十分麋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
後飲麋銜一名&KR0340銜/俗名吳風草 又云飲酒中風則為漏風漏風
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汗喘息惡
[012-6a]
風衣裳濡口乾善渇不能勞事河間以白术散主之此
即酒風也凡五藏風皆自汗惡風 因飲食汗出日久
心中虚風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見偏風痿痺之病先除
其汗慓悍之氣按而收之安胃湯 有病後多汗服正
元散諸重劑不愈唯八珍散宜之 有别處無汗獨心
孔一片有汗思慮多則汗亦多病在心宜養心血用獖
猪心一個破開帶血入人參當歸二兩縫之煮熟去藥
止喫猪心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之 若服藥汗仍出
[012-6b]
者有熱牡蠣散無熱小建中湯加熟附子一錢不去皮
或正元散仍以温粉撲之大汗不止宜於諸藥中入煅
牡蠣粉二錢半并吞朱砂丹或茸硃丹常自汗出經年
累月者多用黑錫丹久病及大病新愈汗出者亦可用
此若不宜熱補須交濟其隂陽自愈當以靈砂丹主之
凡此皆為無他病而獨汗出者設非謂有兼病者也
若服諸藥欲止汗固表而並無效驗藥愈澀而汗愈不
收止可理心血葢汗乃心之液心無所養不能攝血故
[012-7a]
溢而為汗宜大補黄茋湯加酸棗仁有㣲熱者更加石
斛兼下靈砂丹 汗出如膠之粘如珠之凝及淋漓如
雨揩拭不逮者難治
診 肺脈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 肺
脈緩甚為多汗
頭汗 隂陽俱虚枯燥頭汗亡津液也熱入血室頭汗
傷濕額上汗因下之㣲喘者死胃上熱薰額汗發黄頭
汗小便不利而渇此瘀血在裏也心下懊憹頭汗傷寒
[012-7b]
結胸無大熱以水結在胸脇間頭汗往來寒熱頭汗
海藏云頭汗出劑頸而還血證也額上偏多何謂也曰
首者六陽之所㑹也故熱熏蒸而汗出也額上偏多以
部分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鼻屬中州頥屬腎額屬心三
焦之火涸其腎水溝渠之餘迫而上入於心之分故發
為頭汗而額上偏多者屬心之部而為血證也飲酒飲
食頭汗出者亦血證也至於雜證相火迫腎水上行入
於心為盗汗或自汗傳而為頭汗出者或心下痞者俱
[012-8a]
同血證例治之無問傷寒雜病酒積下之而心下痞者
血證也何以然曰下之亡隂亡隂者則損脾胃而亡血
氣在胸中以亡其血陷之於心之分也故心下痞世人
以為血病用氣藥導之則痞病愈甚而又下之故變而
為中滿鼓脹非其治也然則當作何治曰獨益中州脾
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加矣 頭汗出胸脇滿小便
不利往來寒熱心煩嘔而不渇柴胡桂薑湯 身㣲熱
表虚頭汗出不已或因醫者發汗以致表虚者黄茋湯
[012-8b]
手足汗 一男子手足汗醫用芩連栢并補劑皆不效
又足汗常多後以八物半苓為君白附川烏佐使其汗
即無 治脚汗白礬乾葛各等分為末每半兩水三碗
煎十數沸洗日一次三五日自然無汗
隂汗 别見
無汗 經云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東垣云真氣
已虧胃中火盛汗出不休胃中真氣已竭若隂火已衰
無汗反躁乃隂中之陽陽中之隂俱衰四時無汗其形
[012-9a]
不久濕衰燥旺理之常也其形不久者秋氣主殺生氣
乃竭生氣者胃之穀氣也乃春少陽生化之氣也 丹
溪云盛夏浴食無汗為表實治謝老夏月無汗久𠻳用
半夏柴蘇二味為末入莎末枕流末蜆殻灰蛤/粉之屬仁陷末
神/麴以括蔞穰桃仁泥半兩為丸先服三抝湯三貼却服
此丸子
   盜汗
衛氣至夜行於隂或遇天之六淫在於表或遇人氣興
[012-9b]
衰所變如天之五邪六淫者相乘於裏或藏府經脈之
隂陽自相勝負則皆有以致陽氣之不足然而非惟寒
濕燥同其隂者能傷其陽而已至若風火熱同其陽者
則亦傷之而相火出腎肝表裏四經者尤甚夫火與元
氣不兩立故火盛則陽衰衛與陽一也陽衰則衛虚所
虚之衛行隂當瞑目之時則更無氣以固其表故腠理
開津液泄而為汗迨寤則目張其行隂之氣復散於表
則汗止矣夫如是者謂之盜汗即内經之寢汗也内經
[012-10a]
謂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咳寢汗增風又歲水太過甚則
土氣乘之者病亦若是註曰腎邪攻肺心内㣲心液為
汗故寢汗仲景傷寒論中名盗汗謂陽明病當作裏實
而脈浮者必盜汗又三陽合病目合則汗成無已謂傷
寒盜汗非若雜病者之責其陽虚而已是由邪在半表
半裏使然也何者若邪氣一切在表干於衛則自汗出
此則邪氣侵行於裏外運於表邪及睡則衛氣行於裏
乘表中陽氣不緻津液得泄而為盜汗亦非若自汗有
[012-10b]
為之虚者有為之實者其於盜汗悉當和表而已今觀
仲景二論似若不同究其㣲旨則一而已矣何則内經
論其源則心腎者乃隂陽之主所以論汗必自心之陽
論寢必自腎之隂仲景之云從其邪之所在之隂陽便
成盜汗是指隂陽之流者耳抑究其源流悉是衛氣之
為用衛氣者由穀氣之所化肺藏之所布然天真之陽
必得是而後充大無是則衰㣲故生氣通天論所言陽
氣者如蒼天之氣順之則陽固與陽因而上衛外者之
[012-11a]
類皆指衛氣也所以王註以衛氣合天地之陽氣若夫
成無已之釋仲景者固善矣抑亦未為至當虚勞雜病
之人豈可獨責其陽虚而不有隂虚之可責者乎予每
察雜病之盜汗有冷有熱豈無其故哉因熱邪乘隂虚
而發者所出之汗必熱因寒邪乘陽虚而發者所出之
汗必冷其汗冷之義即内經所謂隂勝則身寒汗出身
上清也非獨為自汗雖盜汗亦然其温汗之義始以所
乘之熱将同於傷寒鬱熱在表裏而汗者也雖然邪乘
[012-11b]
之重者亢則害承乃制兼化水為冷者有之相火出於
腎挾水化而為冷者有之此又不可不審也葢成無已
因金匱要略叙雜病云平人脈虚弱㣲細善盜汗又以
巢氏病源以虚勞之人盜汗有陽虚所致因即謂雜病
之盜汗悉由於陽虚也且以金匱要略言之脈虚弱者
乃陽氣之虚細弱者乃隂氣之虚何獨舉陽而遺其隂
亦智士之一失也然虚勞之病或得於大病後隂氣未
復遺熱尚留或得之勞役七情色慾之火衰耗隂精或
[012-12a]
得之飲食藥味積成内熱皆有以傷損隂血衰憊形氣
隂氣既虚不能配陽於是陽氣内蒸外為盜汗灼而不
已陽能久存而不破散乎 當歸六黄湯治盜汗之聖
藥 宜潤劑者六黄湯 宜燥劑者正氣湯 無内熱
者防風散白术散 肝火當歸龍薈丸 虚者黄茋連
翹湯 實者三黄連翹湯 身熱加地骨皮柴胡黄芩
秦艽 肝虚加酸棗仁 肝實加龍膽草 右尺實大
黄栢知母 煩心黄連生地黄當歸辰砂麥門冬 脾
[012-12b]
虚人參白术白&KR0410藥乾山藥白扁豆浮麥亦可用山藥
一味為末臨卧酒調下三錢 經霜桑葉末茶調服
荳豉㣲炒酒漬服 外用五倍子或何首烏為末津唾
調填臍中以帛縛定 藏府盜汗皆屬腎經云腎病者
寢汗出憎風是也 運氣盜汗皆屬寒水經云歲水太
過寒氣流行甚則勞汗出憎風又云太陽所至為寝汗
痙是也
   多卧不得卧卧不安内附/
[012-13a]
靈樞大惑論云衛氣不得入於隂常留於陽留於陽則
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隂則隂氣虚故目
不瞑矣衛氣留於隂不得行於陽留於隂則隂氣盛隂
氣盛則隂蹻滿不得入於陽則陽氣虚故目閉也 寒
熱論云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
頭目苦痛取之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别隂蹻陽蹻隂
陽相交陽入隂隂出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瞋目隂
氣盛則瞑目 四十六難曰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
[012-13b]
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壮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
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老人血氣衰肌肉
不滑榮衛之道濇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寐也故知老人
不得寐也 海藏云膽虚不眠寒也酸棗仁炒為末竹
葉湯調服 膽實多睡熱也酸棗仁生為末薑茶汁調

素問帝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藏有所
傷及精有所倚則卧不安故人不能懸其病也 羌活
[012-14a]
勝濕湯治卧而多驚邪在少陽厥隂也 諸水病者故
不得卧卧則驚驚則欬甚
   不得卧
靈樞邪客篇帝問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
不卧出者何氣使然伯髙曰五穀入于胃也其糟粕津
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
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
以榮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
[012-14b]
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隂常從足少隂之分間行於五藏
六府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
不得入於隂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陷當/作滿
不得入於隂隂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髙
曰補其不足㵼其有餘調其虚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飲以半夏湯一劑隂陽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
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隂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髙
[012-15a]
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
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秫米北人謂之/黄米可以釀酒
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渣飲汁一小杯
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卧汗出則
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素問逆調論陽明者胃脈也
胃者六府之海其氣亦下行陽明逆不得從其道故不
得卧也下經曰胃不和則卧不安此之謂也 金匱虚
勞虚煩不得眠酸棗湯主之 本事方鼈甲丸 聖惠
[012-15b]
方治骨蒸煩心不得眠用酸棗仁一兩水一大盞半研
絞取汁下米二合煮粥候熟下地黄汁一合更煮過不
計時服之 胡洽治振悸不得眠人參白术茯苓甘草
生薑酸棗仁六物煮服以上皆補/肝之劑温膽湯治大病後虚
煩不得眠并内經半夏湯/皆去飲之劑 六一散加牛黄治煩不得
眠 戴云不寐有二種有病後虚弱及年髙人陽衰不
寐有痰在膽經神不歸舍亦令不寐虚者六君子湯加
炒酸棗仁炙黄茋各一錢痰者宜温膽湯減竹茹一半
[012-16a]
加南星半夏棗仁各一錢下青靈丹 大抵驚悸健忘
怔忡失志心風不寐皆是膽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若
用凉心之劑太過則心火愈㣲痰涎愈盛病愈不減惟
當以理痰氣為第一義導痰湯加石菖蒲半錢 喘不
得卧以喘法治之 厥不得卧以脚氣法治之
   多卧
靈樞大惑篇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
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衛氣留
[012-16b]
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
陽夜行於隂故陽氣盛則卧隂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
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隂也久其
氣不精則欲瞑故多卧矣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
解利衛氣之行於陽也久故少瞑焉黄帝曰其非常經
也卒然多卧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
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留久於隂而不行故卒然
多卧焉 運氣多睡皆屬内熱經云陽明司天之政初
[012-17a]
之氣隂始凝氣始肅病中熱善眠是也 酸棗仁一兩
生用臘茶二兩以生薑汁塗炙㣲焦搗羅為末每服二
錢水七分盞煎六分温服無時 灸法無名指第二節
尖一壮屈手指取之
   怠惰嗜卧
東垣云脈緩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㵼此濕勝
從平胃散又云怠惰嗜卧有濕胃虚不能食或沉困或
泄㵼加蒼术自汗加白术 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
[012-17b]
欲睡者脾虚弱也六君子湯加神麴麥芽山查之屬
四肢嬾惰人參補氣湯 丹溪云脾胃受濕沉困無力
怠惰嗜卧者白术半夏肥人是氣虚宜人參二术半夏
甘草又云是濕蒼/术茯苓滑石黑瘦人是熱黄芩白术飲食太過轉
運不調枳實白术 按人之虚實寒熱當審脈證定之
豈可以肥瘦為凖學者無以辭害意可也
   身重
素問示從容論有云肝虚腎虚脾虚皆令人體重煩寃
[012-18a]
 運氣身重有五 一曰濕乃濕制腎虚而重經云太
隂所至為身重又云太隂之復體重身滿又云歲土太
過濕氣流行民病體重煩寃又云土欎之發民病身重
是也 二曰濕熱經云少陽司天之政四之氣炎暑間
化其病滿身重是也 三曰寒濕經云太隂司天之政
三之氣感於寒濕民病身重是也 四曰風乃木制脾
虚而重經云歲木太過風氣流行民病體重煩寃又云
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體重煩寃又云厥隂在泉風
[012-18b]
淫所勝病身體皆重是也 五曰金乃燥制肝虚而重
經云歲金太過燥氣流行民病體重煩寃是也 東垣
云身重者濕也補中益氣湯加五苓散去桂主之 潔
古云起卧不能謂之濕身重是也小柴胡湯黄茋&KR0410
湯 仲景云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已黄茋湯
主之 潔古云夏月中風濕身重如山不能轉側除風
勝濕去熱之藥治之 仲景云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
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渇小便自利飲食如
[012-19a]
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表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
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薑苓术湯主之 脾胃虚弱元
氣不能榮於心肺四肢沉重食後昏悶參术湯主之
針灸身重有二法 其一取脾經云脾病者身重肉痿
取其經太隂陽明少隂血者又云脾足太隂之脈是動
則病腹脹身體皆重視盛虚熱寒陷下取之也 其二
取腎經云腎病者身重寝汗出憎風取其經少隂太陽
血者是也
[012-19b]
   不能食飢不能食/ 惡食/
心下不痞滿自不能食也 東垣云胃中元氣盛則能
食而不傷過時而不飢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
虚則不能食而瘦故不能食皆作虚論若傷食惡食自
有本門不在此例 病人脈緩怠惰四肢重者或大便
泄㵼此濕勝也從平胃散加味 病人脈弦氣弱自汗
四肢發熱或大便泄㵼皮毛枯槁髪脫從黄茋建中湯
加味 病人脈虚氣弱脾胃不和從四君子六君子湯
[012-20a]
加味 有痰從二陳湯加味兼下人參半夏丸 虚而
有痰用人參四兩半夏一兩薑汁浸一宿曝乾為末麫
糊丸食後生薑湯下 痰積痞隔食不得下皂莢燒存
性研末酒調下一錢匕 和中湯 七珍散 六神湯
錢氏異攻散 皆四君子加減例開胃進食之正劑也
 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不可一概用克伐
之劑宜錢氏異攻散補之自然能食設或嗜食太過傷
脾而痞滿嘔逆權用枳實丸一服慎勿多服婁全善嘗
[012-20b]
治翁氏久瘧食少汗多先用補劑加黄連枳實月餘食
反不進汗亦不止因悟謙甫此言遂減去枳連純用補
劑又令粥多於藥而食進又於原方内加附子三分半
一服而愈 寛中進食丸 和中丸 木香枳术丸
木香乾薑枳术丸皆有行氣之劑氣滯者宜之 許
學士云有人全不進食服補脾藥皆不效予授二神丸
服之頓能進食此病不可全作脾氣治葢腎氣怯弱真
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飲食譬之鼎釜之中置諸水穀
[012-21a]
下無火力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黄魯直嘗記服兎絲
子淘浄酒浸曝乾日挑數匙以酒下之十日外飲噉如
湯沃雪亦知此理也 今按治法虚則補其母不能食
者戊已虚也火乃土之母故以破故紙補腎為癸水以
肉荳蔻厚腸胃為戊土戊癸化火同為補土母之藥也
楊仁齋云脾胃之氣交通則水穀自然尅化瑞竹堂方
謂二神丸雖兼補脾胃但無斡旋往往常加木香以順
其氣使之斡旋空虚倉廩倉廪空虚則能受物屢用見
[012-21b]
效其殆使之交通之力歟 嚴用和云人之有生不能
攝養房勞過度真陽衰虚坎水不温不能上蒸脾土沖
和失布中州不運是致飲食不進胸膈痞塞或不食而
脹滿或食而不消太腑溏泄古人云補腎不如補脾予
謂補脾不如補腎腎氣若壮丹田火盛上蒸脾土脾土
温和中焦自治膈開能食矣 薛新甫云予嘗病脾胃
服補劑及針灸脾俞等穴不應幾殆吾鄉盧丹谷先生
令予服八味丸飲食果進三料而平予兄年踰四十貌
[012-22a]
豐氣弱遇風則弦勞則口舌生瘡胸常有痰目常赤濇
又一人脾虚發腫皆以八味丸而愈按此皆補腎之驗
 戴復庵云脾運食而傳於肺脾氣不足故不喜食宜
啟脾丸煮朴丸若脾虚而不進食者當實脾宜鹿茸橘
皮煎丸若脾虚寒而不進食者理中湯未效附子理中
湯加砂仁半錢或丁香煮散心腎虚致脾氣不足以運
者鹿茸橘皮煎丸脾上交於心下交於腎者也
飢不能食靈樞大惑篇黄帝曰人之善饑而不嗜食者
[012-22b]
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并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
穀消穀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運
氣飢不欲食皆屬濕邪傷腎經云太隂司天濕淫所勝
民病心如懸飢不欲食治以苦熱是也 針灸飢不欲
食有二法 其一清胃經云胃者水穀之海其腧上在
氣衝下至三里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審守其腧
調其虚實是也 其二取腎經云腎足少隂之脈是動
則病飢不欲食心如懸苦飢状視盛虚熱寒陷下取之也
[012-23a]
惡食經云太隂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惡食臭也
用大劑人參補之 丹溪云惡食者胸中有物導痰補
脾二陳加二术查芎湯 失笑丸治虚痞惡食
   瘖
瘖者邪入隂部也經云邪搏隂則為瘖又云邪入於隂
搏則為瘖然有二證一曰舌瘖乃中風舌不轉運之類
是也一曰喉瘖乃勞嗽失音之類是也葢舌瘖但舌本
不能轉運言語而喉咽音聲則如故也喉瘖但喉中聲
[012-23b]
嘶而舌本則能轉運言語也
舌瘖 經云心脈濇甚為瘖又云心脈搏堅而長當病
舌卷不能言 婁全善云人舌短言語不辨乃痰涎閉
塞舌本之脈而然嘗治一中年男子傷寒身熱師與傷
寒藥五貼日後變神昏而瘖遂作脾虚有痰治之人參
五錢黄茋白术當歸陳皮各一錢煎湯入竹瀝薑汁飲
之十二日其舌始能語得一字又服之半月舌漸能轉
運言語熱除而瘥葢足少隂脈挾舌本脾足太隂之脈
[012-24a]
連舌本手少隂别繋舌本故此三脈虚則痰涎乘虚閉
塞其脈道而舌不能轉運言語也若此三脈亡血則舌
無血營養而瘖經云刺足少隂脈重虚出血為舌難以
言又云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瘖治當以前方
加補血藥也又嘗治一男子五十餘歲嗜酒吐血桶許
後不食舌不能語但渇飲水脈畧數與歸芎&KR0410地各一
兩參术各二兩陳皮一兩半甘草二錢入竹瀝童便薑
汁至二十餘貼能言若此三脈風熱中之則其脈弛縱
[012-24b]
故舌亦弛縱不能轉運而瘖風寒客之則其脈縮急故
舌强舌卷而瘖治在中風半身不收求之也 丹溪治
一男子三十五歲因連日勞倦發喊發為瘧疾醫與瘧
藥三發後變為發熱舌短言語不辨喉間痰吼有聲診
其脈洪數似滑遂以獨參湯加竹瀝兩蚶殻許兩服後
吐膠痰三塊舌本正而言可辨餘證末退遂煎人參黄
茋湯服半月而諸證皆退粥食調補兩月方能起立
針灸瘖有二法 其一取脾經云脾足太隂之脈是動
[012-25a]
則病舌本強視盛虚熱寒陷下取之也 其一取心經
云手太隂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五分别而上行入
於心中繫舌本虚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是也
喉瘖 靈樞經憂恚無言篇黄帝問於少師曰人之卒
然憂恚而言無音者何道之塞何氣出行使音不彰願
聞其方少師答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
以上下者也㑹厭者聲音之戸也口唇者音聲之扇也
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闗也頑顙者分氣
[012-25b]
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氣所使主發舌者也故人鼻洞涕
出不收者頑顙不開分氣失也是故厭小而疾薄則發
氣疾其開闔利其出氣易其厭大而厚則開闔難其氣
出遲故重言也人卒然無音者寒氣發於厭則厭不能
發發不能下至其開闔不致故無音黄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曰足之少隂上繫於舌絡於横骨終於㑹厭兩㵼
其血脈濁氣乃辟㑹厭之脈上絡任脈取之天突其厭
乃發也 雜病篇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
[012-26a]
利取足少隂 丹溪治俞繼道遺精誤服參茋及升浮
劑遂氣壅於上焦而瘖聲不出用香附童便浸透為末
調服而疏通上焦以治瘖又用蛤粉青黛為君黄栢知
母香附佐之為丸而填補下焦以治遺十餘日良愈
出聲音方訶子泡去核木通各一兩甘草半兩用水三
升煎至升半入生薑地黄汁一合再煎數沸放温分六
服食後日作半料 河間訶子湯 訶子折逆氣破結
氣木通通利機竅桔梗通利肺氣童便降火潤肺故諸
[012-26b]
方通用之 發聲散開結痰 肘後方陳皮五兩水三
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泄滯氣下痰 千金云風寒之
氣客於中滯而不發故瘖不能言宜服發表之藥不必
治瘖 以紫梗荆芥根一兩研汁入酒相和温服半盞
服無時又方用蘘荷根二兩絞汁酒一大盞和勻温服
半盞無時此皆治風冷失音 冬月寒痰結咽喉不利
語聲不出經云寒氣客於㑹厭卒然而啞是也玉粉丸
主之 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失音蛤蚧丸 暴嗽失
[012-27a]
音宜潤燥通聲膏 咳嗽聲嘶者此血虚受熱也用青
黛蛤粉蜜調服之 槐花瓦上炒令香熟於地上出火
毒三更後牀上仰卧隨意服治熱而失音 杏仁三分
去皮尖炒另研如泥桂一分和取杏核大綿裹含細細
嚥之日五夜三又方以桂末著舌下嚥津妙此治寒而
失音 孫兆口訣云内侍曹都使新造一宅落成遷入
經半月飲酒大醉卧起失音不能語孫用補心氣薯蕷
丸以細辛川芎治濕十日其病漸減二十日全愈曹既
[012-27b]
安見上問誰醫曰孫兆郎中上乃召問曰曹何疾也對
曰凡新宅壁土皆濕地亦隂多人乍來隂氣未散曹心
氣素虚飲酒至醉毛竅皆開隂濕之氣從而入乘心經
心經既虚而濕氣又乘之所以不能語臣先用薯蕷丸
使心氣壮然後用川芎細辛又去濕氣所以能語也
運氣瘖有二 一曰熱助心實經云少隂之復暴瘖治
以苦寒是也 二曰寒攻心虚經云歲火不及寒乃大
行民病暴瘖治以鹹温是也 狐惑聲啞其證默默欲
[012-28a]
眠目不能閉起居不安是也 針灸瘖有三法 其一
取足少隂篇首所引二段經文是也 其二取足陽明
經云足陽明之别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隂下絡
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痺卒瘖取之所别是也婁全善治
一男子四十九歲久病痰嗽忽一日感風寒食酒肉遂
厥氣走喉病暴瘖與灸足陽明豐隆二穴各三壮足少
隂照海穴各一壮其聲立出信哉聖經之言也仍用黄
芩降火為君杏仁陳皮桔梗㵼厥氣為臣訶子泄逆甘
[012-28b]
草和元氣為佐服之良愈 其三取手陽明經云暴瘖
氣哽取扶突與舌本出血舌本㢘泉穴也
姙娠瘖 素問黄帝曰人之重身九月而瘖此為何也
岐伯曰胞之絡脈絶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絡者
繫於腎少隂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
何岐伯曰無治也當十月復王註云少隂腎脈也/氣不榮養故不能言
産後瘖 陳氏云産後不語因心氣虚而不能通於舌
則舌强不能言語者宜服七珍散餘當推其所因而治
[012-29a]
之 薛新甫曰經云太陽之脈散舌下又云脾之脈是
動則病舌本强不能言又云腎之别脈上入於心繫舌
本虚則不能言竊謂前證若心腎氣虚用七珍散腎虚
風熱地黄飲大腸風熱加味逍遙散加防風白芷脾經
風熱秦艽升麻湯肝經風熱柴胡清肝散加防風白芷
脾氣欎結加味歸脾湯加升麻肝木太過小柴胡加釣
藤鈎脾受土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釣藤鈎肝脾血虚用
佛手散脾氣虚用四君子氣血俱虚八珍湯如不應用
[012-29b]
獨參湯更不應急加附子補其氣而生其血若徑用血
藥則誤矣 郭氏論人心有七孔三毛産後虚弱多致
停積敗血閉於心竅神志不能明了心氣通於舌心氣
閉塞則舌亦強矣故令不語但服七珍散 胡氏孤鳳
丹散治産後閉目不語用白礬細研每服一錢熟水調下
   消癉口燥咽乾/
渇而多飲為上消經謂/膈消 消穀善飢為中消經謂/消中 渇
而便數有膏為下消經謂/腎消 劉河間嘗著三消論謂五
[012-30a]
藏六府四肢皆禀氣於脾胃行其津液以濡潤養之然
消渇之病本濕寒之隂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盛故也
治當補腎水隂寒之虚而㵼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
熱之甚濟身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
不枯氣血和而不澀則病自已矣況消渇者因飲食服
餌之失宜腸胃乾涸而氣不得宣平或精神過違其度
而耗亂之或因大病隂氣損而血液衰虚陽慓悍而燥
熱鬱甚之所成也若飲水多而小便多曰消渇若飲食
[012-30b]
多不甚渇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渇而飲水不
絶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一皆以燥熱太
甚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宻壅滯復多飲於中
終不能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渇不止小便多出或數
溲也張戴人亦著三消之說一從火斷謂火能消物燔
木則為炭燔金則為液燔石則為灰煎海水則為鹽鼎
水則乾人之心腎為君火三焦膽為相火得其平則烹
煉飲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則燔灼藏府而津液耗焉
[012-31a]
夫心火甚於上為膈膜之消甚於中為腸胃之消甚於
下為膏液之消甚於外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則消及
於肺中甚不已則消及於脾下甚不已則消及於肝腎
外甚不已則消及於筋骨四藏皆消盡則心始自焚而
死矣故治消渇一證調之而不下則小潤小濡固不能
殺炎上之勢下之而不調亦旋飲旋消終不能沃膈膜
之乾下之調之而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則病
已而復作能從此三者消渇亦不足憂矣然而二公備
[012-31b]
引内經諸條言消渇者表白三消所由來之病源一皆
燥熱也雖是心移寒於肺為肺消者火與寒皆來乘肺
肺外為寒所薄氣不得施内為火所爍故然太陽寒水
司天甚則渇飲者水行凌火火氣内鬱二者固屬外之
寒邪則已鬱成内之燥熱也或曰夫寒與熱反若氷炭
之不同爐而今之燥熱由外寒所鬱也将用涼以治内
熱必致外寒增而愈鬱用温以散外寒必致内熱增而
愈渇治之奈何曰先治其急處方之要備在本經謂處
[012-32a]
方而治者必明病之標本達藥之所能通氣之所宜而
無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所謂標本者先病而為本後
病而為標此為病之本末也標本相傳先當救其急也
又六氣為本三隂三陽為標假若胃熱者熱為本胃為
標也處方者當除胃中之熱是治其本也故六氣乃以
甚者為邪衰者為正法當瀉甚補衰以平為期養正除
邪乃天之道也為政之理也捕賊之義也即此觀之處
方之要殆盡此矣若太陽司天寒水之勝心火受鬱内
[012-32b]
熱已甚即當治内熱為急内熱未甚即當散寒解鬱為
急如宣明論立方著内經諸證條下者其治漏風而渇
用牡蠣白术防風先治漏風為急也若心移寒於肺為
肺消者則以心火乘肺傷其氣血為急所移之寒非正
當其邪也故用黄茋人參熟地黄五味子桑白皮麥門
冬枸杞子先救氣血之衰故不用寒藥㵼内熱也若心移
熱於肺傳為膈消者則以肺熱為急用麥門冬治肺中
伏火止渇為君天花粉知母㵼熱為臣甘草五味子生
[012-33a]
地黄葛根人參生津益氣為佐然心火上炎於肺者必
由心有事焉不得其正以致其藏氣血之虚故厥陽之
火上逆也所以用茯神安心定志養精神竹葉以凉之
用麥門冬之屬以安其宅則火有所歸息矣因是三條
消渇之方便見河間處方酌量標本緩急輕重之宜通
藏府切當之藥者如此可謂深得仲景處方之法者也
仲景云男子消渇小便反多飲一斗而小便一斗腎氣
丸主之脈浮小便不利㣲熱消渇者與渇欲飲水水入
[012-33b]
即吐者皆以五苓散利之脈浮發熱渇欲飲水小便不
利者五苓湯主之兼口乾舌燥者白虎湯加人參主之
即此便見表裏分經因病用藥豈非萬世之凖則哉
坎三乾水也氣也即小而井大而海也兊三坤水也形
也即㣲而露大而雨也一陽下陷於二隂為坎坎以氣
潛行乎萬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潤萬物莫如水一
隂上徹於二陽為兊兊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為資生
之利澤故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明此二水以悟消渇消
[012-34a]
中消腎三消之義治之而兼明導引之說又有水火者
焉三焦為無形之火内熱爍而津液枯以五行有形之
水制之者兊澤也權可也吾身自有上池真水亦氣也
亦無形也天一之所生也以無形之水沃無形之火又
常而可久者是為真水火升降既濟而自不渇矣
上消者上焦受病逆調論云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是
也舌上赤裂大渇引飲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
燥在上焦治宜流濕潤燥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能
[012-34b]
食而渇為實熱人參石膏湯加减地骨皮散 不能食
而渇為虚熱白术散門冬飲子 有汗而渇者以辛潤
之 無汗而渇者以苦堅之 太陽經渇其脈浮無汗
者五苓散滑石之類主之太陽無汗而渇不宜服白虎/湯若得汗後脈洪大而渇者
宜服/之 陽明經渇其脈長有汗者白虎湯凉膈散之類
主之陽明汗多而渇不宜服五苓散若小/便不利汗少脈孚而渇者宜服之 少陽經渇
其脈弦而嘔者小柴胡湯加括蔞之類主之 太隂經
渇其脈細不欲飲縱飲思湯不思水者四君子理中湯
[012-35a]
之類主之 少隂經渇其脈沉細自利者猪苓湯三黄
丸之類主之 厥隂經渇其脈㣲引飲者宜少少與之
 小便不利而渇知内有熱也五苓散猪苓散泄之
小便自利而渇知内有燥也甘露飲門冬飲潤之 大
便自利而渇先用白&KR0410白术各炒為末調服後隨證用
藥 大便不利而渇止渇潤燥湯 上焦渇小便自利
白虎湯 中焦渇大小便俱不利調胃承氣湯 下焦
渇小便赤澁大便不利大承氣湯 戴院使云心消之
[012-35b]
病往往因嗜欲過度食噉辛熱以致煩渇引飲既多小
便亦多當抑心火使之下降自然不渇宜半夏㵼心湯
半夏非/所宜用去乾薑加括蔞乾葛如其數吞猪肚丸或酒煮
黄連丸仍佐獨味黄連湯多煎候冷遇渇恣飲久而自
愈若因用心過度致心火炎上而渇者宜黄茋六一湯
加蓮肉逺志各一錢吞𤣥兎丹仍以大麥煎湯間下靈
砂丹 渇欲飲水不止仲景以文蛤一味捍為散沸湯
和服方寸匕經驗方用大牡蠣於臘月或端午日黄泥
[012-36a]
裏煅通赤放冷取出為末用鯽魚煎湯下一錢匕葢二
藥性收濇最能回津綱目以為鹹耎非也三因方用糯
旋炒/作爆桑根白皮厚者切/細等分毎服一兩水一椀煮至半椀
渇即飲之夫水穀之氣上蒸於肺而化為津以溉一身
此金能生水之義二藥固肺藥也而又淡滲故取之保
命集用蜜煎生薑湯大器傾注時時呷之法曰心肺之
病莫厭頻而少飲經云補上治上宜以緩又云辛以潤
之開腠理致津液肺氣下流故火氣降而燥衰矣有食
[012-36b]
韭苖而渇瘉者亦辛潤之意也丹溪云消渇飲繰絲能
引清氣上朝於口予謂蠶與馬同屬午也心也作繭成
蛹退藏之際故能抑心火而止渇焉 飲多停積有化
水丹又有神仙減水法 東垣治張芸夫病消渇舌上
赤裂飲水無度小便數製方名曰生津甘露飲子内經
云熱淫所勝佐以甘苦以甘㵼之熱則傷氣氣傷則無
潤折熱補氣非甘寒之劑不能故以石膏之甘寒為君
王太僕云壮水之主以制陽光故以栢連梔子知母之
[012-37a]
苦寒㵼熱補水為臣以當歸杏仁麥門冬全蝎連翹白
葵花蘭香甘草甘寒和血潤燥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
陽明少陽二經蓽澄茄白荳蔻木香藿香反佐以取之
又用桔梗為舟楫使浮而不下也為末湯浸蒸餅和成
劑晒乾杵碎如黄米大每於掌内䑛之津液送下不令
藥過病處也 許學士治一卒病渇日飲水三斗不食
已三月心中煩悶此心中有伏熱與火府丹每服五十
丸温水下日三次日渇止又次日食進此方本治淋用
[012-37b]
以治渇效信乎藥貴變通用之 經云少陽司天之政
三之氣炎暑至民病渇又云少隂之復渇而欲飲又云
少陽之復嗌絡焦槁渇引水漿是熱助心盛而渇治以
諸寒劑世之所知也 經云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火上
從嗌乾善渴又云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嗌乾渇而欲
飲又云寒水太過上臨太陽民病渇而妄冒是寒攻心
虚而渇治以諸熱劑則世之所未知也 東垣云消渇
末傳能食者必發腦疽背瘡不能食者必傳中滿鼓脹
[012-38a]
聖濟總録皆為必死不治之證潔古分而治之能食而
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不能食而渇者錢氏白术散
倍加葛根主之上下既平不復傳下消矣或曰末傳瘡
疽者何也此火邪勝也其瘡痛甚而不潰或潰赤水者
是也經曰有形而不痛者陽之類也急攻其陽無攻其
隂治在下焦元氣得强者生失强者死末傳中滿者何
也以寒治熱雖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然藏府
有逺近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腎肝位逺宜制大其服
[012-38b]
皆適其所至所為故知過與不及皆誅罰無過之地也
如膈消中消制之太急速過病所久而成中滿之疾正
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者非藥之罪失其緩急之宜也
處方之際宜加審焉雖為三條而分經止渇/中下亦同例當㕘攷焉
中消者胃也渇而多飲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頻
數赤黄熱能消穀知熱在中焦也宜下之以調胃承氣
湯又三黄丸主之 胃熱則善消水穀可飲甘辛降火
之劑用黄連末生地白藕各自然汁牛乳各一升熬成
[012-39a]
膏和黄連末一斤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少呷白
湯下日進十服 消渇中消自古只治燥止渇誤矣三
陽結謂之消三陽者陽明也手陽明大腸生津液所生
病熱則目黄口乾是津液不足也足陽明主血所生病
熱則消穀善飢血中伏火是血不足也結者津液不足
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
氣上溢轉為消渇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不可服膏粱芳
草石藥其氣悍烈能助熱燥也越人云邪在六府則陽
[012-39b]
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陽脈
太盛則隂氣不得榮也故肌肉皮膚消削是也和血益
氣湯主之 戴云消脾緣脾經燥熱食物易化皆為小
便轉食轉飢然脾消又自有三曰消中曰寒中曰熱中
宜用蓮茗飲加生地黄乾葛各一錢或烏金散或止用
蓮茗飲 順利散 參蒲丸 加味錢氏白术散 和
血益氣湯 清凉飲子 甘露膏 黄連猪肚丸 爛
金丸 天門冬丸 猪腎薺苨湯 内經言大腸移熱
[012-40a]
於胃善食而瘦謂之食㑊胃移熱於膽亦曰食㑊食㑊
者謂食移易而過不生肌膚亦易飢也東垣云善食而
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脾虚則肌肉削也即消
中也 運氣消中皆屬熱經云少隂之勝心下熱善飢
又云少陽之勝熱客於胃善飢治以寒劑是也 針灸
消中皆取於胃經云邪在脾胃陽氣有餘隂氣不足則
熱中善饑取三里灸又云胃是陽明之脈氣盛則身已
前皆熱於胃則消穀善飢熱則清之/盛則㵼之
[012-40b]
下消者病在下焦初發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状至
病成煩躁引飲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
液治宜養血以分其清濁而自愈矣六味地黄丸主之
 益火之源以消隂翳則便溺有節八味/丸 壮水之主
以制陽光則渇飲不思六味/丸 金匱治男子消渇小便
反多如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腎氣丸主之子和治腎/消以腎氣
丸本方内加山藥一倍外桂附從四時加减冬一兩春/秋五錢夏二錢半夏又法腎氣丸去附子加五味子一
兩/半 婁全善云腎消者飲一溲二其溲如膏油即膈消
[012-41a]
消中之傳變王註謂肺藏消燥氣無所持是也葢肺藏
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而津液之精㣲者收養筋
骨血脈餘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束而精㣲者亦
隨溲下故飲一溲二而溲如膏油也筋骨血脈無津液
以養之故其病成漸形瘦焦乾也然肺病本於腎虚腎
虚則心寡於肺妄行凌肺而移寒與之然後肺病消故
仲景治渇而小便反多用腎氣丸補腎救肺後人因名
之腎消及下消也或曰經既云肺消死不治仲景復用
[012-41b]
腎氣丸治之何也曰飲一溲二者死不治若飲一未至
溲二者病尚淺猶或可治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
小便亦一斗之證若小便過於所飲者亦無及矣 腎
消服滋補丸藥外宜多煎黄茋湯飲之 戴院使云若
因色欲過度水火不交腎水下泄心火自炎當致渇濁
不宜備用凉心冷劑宜堅腎水以濟心火當用黄茋飲
加蓯蓉五味各半錢吞八味丸及小兎絲子丸𤣥兎丹
鹿茸丸加減安腎丸或靈砂丹 消腎為病比諸為重
[012-42a]
古方謂之強中又謂之内消多因恣意色慾或餌金石
腎氣既衰石氣獨在精水無所養故常發虚陽不交精
出小便無度唇口乾焦黄茋飲吞𤣥兎丹八味丸鹿茸
丸加減腎氣丸小兎絲子丸靈砂丹皆可選用未效黄
茋飲加蓯蓉五味山茱茰各四分薺蘢湯蓯蓉丸 天
王補心丹 雙補丸腎瀝散金銀箔丸白茯苓丸 通
治三消丸用好黄連治浄為細末不拘多少切冬𤓰肉
研取自然汁和成餅隂乾再為細末用汁浸和加至七
[012-42b]
次即用冬𤓰汁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大麥仁湯
入冬𤓰汁送下尋常渇止一服效 酒色過度積為酷
熱熏蒸五藏津液枯燥血泣小便併多肌肉消燥專嗜
冷物寒漿勿投凉劑以龍鳳丸主之 戴云諸消不宜
用燥烈峻補之劑惟當滋養除消脾外心腎二消宜用
黄茋六一湯或參茋湯吞八味丸或𤣥兎丹或小兎絲
子丸又用竹龍散皆可又用六神飲亦治腎消惟脾消
則加當歸去黄茋三消小便既多大便必秘宜常服四
[012-43a]
物湯潤其大腸如加人參木𤓰花粉在内仍煮四皓
粥食之糯米泔折二亦可冷進 三消久而小便不臭
反作甜氣在溺桶中湧沸其病為重更有浮在溺面如
猪脂濺在桶邊如桕燭泪此精不禁真元竭矣 按消
渇小便甜許學士論之甚詳其理未暢大抵水之在天
地與人身皆有鹹有甘甘者生氣而鹹者死氣也坡仙
乳泉賦備矣小便本鹹而反甘是生氣泄也生氣泄者
脾氣下陷入腎中也脾氣入腎者土克水也 三消久
[012-43b]
之精血既虧或目無見或手足偏廢如風疾然此證消
腎得之為多但用治下消中諸補藥滋生精血自愈
三消病退後而燥渇不解此有餘熱在肺經可用參苓
甘草少許生薑汁冷服虚者可用人參湯 渇病愈後
再劇舌白滑㣲腫咽喉嚥唾覺痛嗌腫時渇飲冷白沫
如膠飲冷乃止甘草石膏丸 渇疾愈須預防發癰疽
黄茋六一湯下忍冬丸凡諸虚不足胸中煩躁時常消/渇唇口乾燥或先渇而欲發瘡
或病癰疽而後渇者並/宜黄茋六一湯多服已發者藍葉散𤣥參散薺苨丸
[012-44a]
 消渇後成水氣方書雖有紫蘇湯瞿麥湯葶藶丸皆
尅洩之劑不若五皮飲送濟生腎氣丸及東垣中滿分
消諸方為妥
口燥咽乾此尋常渇/非三消證東垣云飲食不節勞倦所傷以致
脾胃虚弱乃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燥咽乾
病人自以為渇醫以五苓散治之反加渇燥乃重竭津
液以致危亡經云虚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補之
乃脾胃之根蒂也以甘温之藥為之主以苦寒為之使
[012-44b]
以酸為之臣佐以辛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
肺金受邪金虚則以酸補之次以甘温及甘寒之劑於
脾胃中㵼心火之亢盛是治其本也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葛根本事方
黄茋湯/亦可 戴云無病自渇與病瘥後渇者參术飲四君
子湯縮脾湯俱加乾葛或七珍散加木𤓰一錢生料五
苓散加人參一錢名春澤湯以五苓散加四君子湯亦
名春澤湯尤是要藥更兼作四皓粥食之 諸病久損
腎虚而渇並宜八味丸及黄茋飲四物湯加人參木𤓰
[012-45a]
各半錢或七珍散大補湯並去术加木𤓰如數 諸失
血及産婦蓐中渇名曰血渇宜求益血之劑已於吐血
證中論之 有無病忽然大渇少頃又定只宜蜜湯及
縮脾湯之類折二泔冷進數口亦可 酒渇者乾葛湯
調五苓散 又有果木渇因多食果子所致藥中宜用
麝香
診 &KR1075&KR1711弱小以薄者心脆肩背薄者肺脆脇骨弱者
肝脆唇大而不堅者脈脆耳大不堅者腎脆皆善病消
[012-45b]
癉易傷 心脈㣲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渇滑者陽/氣勝 肺
肝脾腎脈㣲小皆為消癉諸脈小者隂陽俱不足也/勿取以針而調以甘藥
心脈耎而散者當消渇自已 濡散者氣實血虚 洪
大者陽餘隂虧 寸口脈浮而遲浮為虚衛氣虧遲為
勞榮氣竭 趺陽脈浮而數浮為風數消穀 脈實大
病久可治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數大者生 細小浮
短者死 病若開目而渇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
得沉濇而㣲者死也 心移寒於肺消者飲一溲二不治
[012-46a]
   黄疸食勞/ 疳黄目黄/
色如熏黄一身盡痛乃濕病也色如橘子黄身不痛乃
疸病也疸分為五 黄汗 黄疸 穀疸 酒疸 女
勞疸
黄汗 汗出染衣黄如檗汁是也 問曰黄汗之為病
身體腫一作/強發熱汗出而渇状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黄
如檗汁脈自沉何從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
汗孔入得之宜茋&KR0410桂酒湯主之 黄汗之病兩脛自
[012-46b]
冷假令發熱此屬歴節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
此勞氣也若汗出已反發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若發
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
瞤又胸前痛腰上有汗腰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
皮中状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者此為黄
汗桂枝加黄茋湯主之 按汗出浴水亦是仲景舉一
隅耳多由脾胃有熱汗出逢閉遏濕與熱盫而成者宜
黄茋湯治隂黄汗染衣涕唾黄用蔓菁子搗末平旦以/井花水服一匙日再加至兩匙以知為度每夜
[012-47a]
小便中浸少許帛子各書記日色/漸退白則瘥不過服五升而愈
黄疸 食已即飢徧身發黄卧時身體帶青帶赤憎寒
壯熱此飲食過度藏府熱水穀併積於脾胃風濕相搏
熱氣熏蒸而得之 師曰病黄疸發熱煩喘胸滿口燥
者以病發時火刼其汗兩熱所得然黄皆從濕得之一
身發熱而黄 熱熱在裏當下之 黄疸脈浮而腹中
和者宜汗之桂枝加黄茋湯熱服須臾飲熱粥以助藥
力取㣲汗為度未汗更服若腹滿欲嘔吐懊憹而不和
[012-47b]
者宜吐之不宜汗 黄疸腹滿小便不利面赤自汗出
此為表和裏實當下之宜大黄硝石湯 黄疸病小便
色不變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
半夏湯主之 黄疸病茵蔯五苓散主之
穀疸 食畢即頭眩心中怫鬱不安徧身發黄 趺陽
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穀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
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穀則眩穀
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隂被其塞熱流
[012-48a]
膀胱身體盡黄名曰穀疸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
飽則發煩頭眩心煩小便難此欲作穀疸雖下之腹滿
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穀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
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黄為穀疸茵蔯湯主之 續
法穀疸丸 寶鑑茵蔯梔子湯 紅丸子
酒疸 身目發黄腹如水状不治則心下懊憹而熱不
能食時時欲吐足脛滿小便黄面發赤斑此因/飢中飲酒大醉當風入水所致 夫病
酒黄疸者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證也
[012-48b]
 酒黄疸者或無熱静言了了腹滿欲吐鼻燥其脈浮
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
即愈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噉蒜
韭状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㣲黄故
知之三因白/术湯 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黄湯
主之 續法葛根湯小柴胡加茵蔯荳豉大黄黄連葛
根湯 戴云飲酒即睡酒毒熏肺脾土生肺金肺為脾
之子子移病而尅於母故黄又肺主身之皮膚肺為酒
[012-49a]
毒熏蒸故外發於脾而黄宜合脾肺而治宜藿枇飲
葛根煎湯或梔子仁煎湯調五苓散或生料五苓散加
乾葛一錢或葛花解酲湯 酒疸發黄心胸堅滿不進
飲食小便黄赤其脈弦濇當歸白术湯 酒疸後變成
腹脹漸至面足俱腫或腫及徧身宜藿香脾飲加木香
麥糵各半錢
女勞疸 額上黑㣲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膀胱急
小便自利或云小便不利發熱惡寒此因過/於勞傷及於房室之後入水所致 腹如水
[012-49b]
状不治 黄家日晡時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
膀胱急少腹滿一身盡黄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
腹脹如水状大便黑或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
者難治硝石散主之 續法加味四君子湯脾氣不健/大便不實
者用/之 滑石散小便不利/者用之 東垣腎疸湯
通治 丹溪云五疸不要分同是濕熱如盫麴相似輕
者小温中丸 重者大温中丸 按丹溪之言已得大
意其用藥則未備也考之内經病有上中下之分有謂
[012-50a]
目黄曰黄疸者有謂黄疸暴病久逆之所生者及少隂
厥隂司天之政四之氣溽暑皆發黄疸者悉是上焦濕
熱病也有謂食已如飢曰胃疸者與脾風發痺腹中熱
出黄者又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黄者靈樞謂脾所生病
黄癉皆中焦濕熱病也有謂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及腎
脈搏堅而長其色黄者靈樞謂腎所生病皆下焦濕熱
也獨張仲景妙得其旨推之於傷寒證中或以邪熱入
裏與脾濕相交則發黄或由内熱已盛復被火者兩陽
[012-50b]
熏灼其身亦黄或陽明熱盛無汗小便不利濕熱不得
泄亦發黄或發汗已身目俱黄者為寒濕在裏不解而
黄也或食難用飽飽則頭眩必小便難欲作穀疸疸者
單也單陽而無隂也成無已釋諸黄皆由濕熱二者相
争則黄濕家之黄黄而色暗不明熱盛之黄其黄如橘
子色大抵黄家屬太隂太隂者脾之經也脾屬土黄色
脾經為濕熱蒸之則色見於外或脈沉小腹不利者乃
血在下焦之黄也凡此必須當其病用其藥直造病所
[012-51a]
庻無誅伐無過夭枉之失也 大法宜利小便除濕熱
 脈浮腹中和宜汗 脈浮心中熱腹滿欲吐者宜吐
 脈沉心中懊憹或熱痛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
宜下 脈不浮不沉㣲弦腹痛而嘔宜和解 脈況細
無力身冷而黄或自汗泄利小便清白為隂黄宜温
男子黄大便自利宜補 飢飽勞役内傷中州變寒病
生黄非外感而得宜補 治疸須分新久新病初起即
當消導攻滲如茵蔯五苓散胃苓飲茯苓滲濕湯之類
[012-51b]
無不效者久病又當變法也脾胃受傷日久則氣血虚
弱必用補劑如參术健脾湯當歸秦艽散使正氣盛則
邪氣退庻可收功若口淡怔忡耳鳴脚輭或㣲寒熱小
便赤白濁又當作虚治宜養榮湯或四君子湯吞八味
丸五味子附子者皆可用不可過用凉劑強通小便恐
腎水枯竭久而面黑黄色不可治矣然有元氣素弱避
滲利之害過服滋補以致濕熱愈增者則又不可拘於
久病調補之例也 發汗桂枝加黄茋湯麻黄醇酒湯
[012-52a]
 吐𤓰蒂散藜蘆散二陳湯探吐 下梔子大黄湯大
黄硝石湯黄連散 利小便五苓散益元散 除濕熱
茵蔯五苓散茯苓滲濕湯 和解小柴胡湯 搐鼻𤓰
蒂散 温茵蔯附子乾薑湯 補養榮湯補中湯大
小建中湯理中湯 乾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
渴而引飲梔子栢皮湯 濕黄脾也小便不利四肢沉
重似渇不欲飲者大茵蔯湯 大便自利而黄有實熱
者茵蔯梔子黄連三物湯無實熱者小建中湯 往
[012-52b]
來寒熱一身盡黄者小柴胡加梔子湯 腹痛而嘔者
小柴胡湯 諸疸小便不利為裏實宜利小便或下之
 無汗為表實宜發汗或吐之吐中有汗 諸疸小便
黄赤色者為濕熱可服利小便清熱滲濕之藥若小便
色白是無熱也不可除熱若有虚寒證者當作虚勞治
之故仲景云男子黄小便自利當與虚勞小建中湯若
欲自利腹滿而喘不可除熱而除之必噦小半夏湯主
之要當詳審勿令誤也 海藏云内感傷寒勞役形體
[012-53a]
飲食失節中州變寒病生黄非外感而得只用理中大
小建中足矣不必用茵蔯 戴復庵云諸失血後多令
面黄盖血為榮面色紅潤者血榮之也血去則面見黄
色譬之竹木春夏葉緑遇秋葉黄潤與燥之别也宜養
榮湯枳歸湯十全大補湯妨食者四君子湯加黄茋扁
豆各一錢即黄茋四君子湯加陳皮名異攻散亦有徧
身黄者但不及耳目 病瘧後多黄葢脾受病故色見
於面宜理脾為先異攻散加黄茋扁豆各一錢諸病後
[012-53b]
黄者皆宜 黑疸已前見酒疸女勞疸二條此證多死
宜急治用土𤓰根一斤搗碎絞汁六合頓服當有黄水
隨小便出更服之
食勞疳黄一名黄胖期食夫黄疸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而為 勞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
者故另/為此條 大温中丸 小温中丸 暖中丸 棗礬丸
 右前三方以針砂醋之類伐肝以术米之類助脾後
一方以礬醋之酸㵼肝以棗肉之甘補脾實人及田家
作苦之人宜之若虚人與豢養柔脆者宜佐以補劑
[012-54a]
目黄經云目黄者曰黄疸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故另為條 經云風氣自陽明
入胃循脈而上至目眥其人肥風氣不得外泄則為熱
中而目黄煩渇/引飲 河間青龍散主之 黄疸目黄不除
以𤓰蒂散搐鼻取黄水
診 脈沉渇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黄 腹脹滿面
痿黄躁不得睡屬黄家 黄疸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
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劇為難治 疸病渇者難治不
渇者可治 脈洪大大便利而渇者死 脈㣲小小便
[012-54b]
利不渇者生 發於隂部其人必嘔 發於陽部其人
必振寒而發熱 凡黄家候其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
冷並不可治 疸毒入腹喘滿者危 凡年壮氣實脈
來洪大者易愈年衰氣虚脈來㣲濇者難瘥年過五十
因房勞飲酒七情不遂而得額黑嘔噦大便自利手足
寒冷飲食不進肢體倦怠服建中理中滲濕諸藥不效
皆不可為也
   嘈雜
[012-55a]
嘈雜與吞酸一類皆由肺受火傷不能平木木挾相火
乘肺則脾冲和之氣索矣穀之精㣲不行濁液攢聚為
痰為飲其痰或亦從火木之成化酸肝木搖動中土故
中土擾擾不寧而為嘈雜如飢狀每求食以自救茍得
少食則嘈雜亦少止止而復作葢土虚不禁木所揺故
治法必當補土伐木治痰飲若不以補土為君務攻其
邪久久而虚必變為反胃為瀉為痞滿為眩暈等病矣
 脈洪大者火多二陳湯加薑汁炒山梔黄連 脈滑
[012-55b]
大者痰多二陳湯加南星括蔞黄芩黄連梔子 肥人
嘈雜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术白术炒梔子 脈弦細身
倦怠者六君子湯加撫芎蒼术白术薑汁炒梔子 有
用消尅藥過多飢不能食精神漸減四君子加白&KR0410
皮薑汁炒黄連 心懸懸如飢欲食之時勿與以食只
服三聖丸佳 心下嘈雜者導飲丸最妙
   欠𡁲
腎主欠𡁲經云腎為欠為𡁲是也 運氣欠𡁲有三
[012-56a]
一曰寒經云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寒清時舉
&KR0864𡁲喜悲數欠是也 二曰火經云少陽司天之政三
之氣炎暑至民病𡁲欠是也 三曰濕鬱其火經云陽
明司天之政初之氣隂始凝民病中熱𡁲欠是也
欠伸 經云二陽一隂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王
註云氣鬱於胃故欠生焉 運氣欠伸皆屬風經云厥
隂在泉風淫所勝病善伸數欠治以辛是也 靈樞口
問篇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晝日行
[012-56b]
於陽夜半則行於隂隂者主夜夜者卧陽者主上隂者
主下故隂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隂引而下隂
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隂氣盛則目瞑隂氣盡陽氣盛
則寤矣瀉足少隂補足太陽 針灸欠伸有二法此其
一也其二取胃經云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振寒善
伸數欠視盛虚實寒陷下調之也 仲景云中寒家善欠
嚏 靈樞口問篇黄帝曰人之𡁲者何氣使然岐伯曰
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𡁲補足太陽榮眉本一
[012-57a]
曰眉上也 運氣𡁲有三一曰熱火經云少陰司天之
政熱病生於上民病血溢&KR0864嚏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
臨肺氣上從病𡁲&KR0864衂又云少陰之復燠熱内作煩躁
&KR0864𡁲又云少陽所至為&KR0864𡁲又云少陽司天火氣下臨
肺氣上從欬𡁲&KR0864衂治以諸寒是也 二曰金不及火
乗之經曰金不及曰從革從革之紀其病𡁲欬&KR0864衂從
火化者是也 三曰燥金經云陽明所至為&KR0864𡁲是也
 劉河間云𡁲鼻中因痒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
[012-57b]
痒為火化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痒則𡁲也或
故以物擾之痒而𡁲者擾痒属火故也或視日而𡁲者
由目為五藏神華太陽真火晃曜於目心神躁亂而熱
發於上則鼻中痒而𡁲也 仲景云其人清涕出發熱
色和者善𡁲
 
 
 證治準繩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