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d0225 閑居編-宋-智圓 (master)


閑居編第七
宋孤山沙門 智圓 著


觀音行門統攝眾行論



或曰佛經無量行門不一諸聖偏讚蘭菊各美今滅
後行人的依何門修證而獲趣菩提邪對曰經雖無
量門雖不同皆佛世利根得悟者爾洎乎滅後聖意
有歸唯當依言教思修能至菩提也是故楞嚴一經
為付囑之前陣涅槃之先容所以假阿難發起請示
行門然後如來敕二十五聖各談所證而令文殊料
簡否臧而但以觀音為第一也豈非觀音於耳根悟
道以聲塵為教依而思修至于無生乎故曰從聞思
修入三摩地當知諸經所說一切行門悉人觀音門
中也以悉皆憑教故故至涅槃如來更勤勤誡囑當
依四法則涅槃可得焉四法者何耶一近善知識二
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是也或者曰佛
世既有於餘根得悟者滅後安得無之若也自當於
餘根開悟抑令從耳根者豈契合機緣乎對曰實有
於餘根開悟者更令依憑言教如膏助火則轉加其
明雖曰抑之其實揚之也其或本無餘根開悟之機
妄託高蹤蔑棄言教自言頓了不假筌蹄及驗其所
證則全同上慢而自墜塗炭如是之流雖聖言大為
之防而比比有之當尋此意自曉觀音門之總攝也
故楞嚴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蓋取十方盡於
耳根悟道者說耳於十方界豈無獨於餘法悟道者
[007-0876c]
耶楞嚴證其同於耳根之悟餘法且隱而不彰也淨
名經詳之矣或者曰聞思修之三慧楞嚴巳前諸經
說者亦眾矣何言止在楞嚴耶對曰諸經覆相而談
未的簡示若論此土既以音聲為佛事又豈踰聞思
修乎故諸經三乘弟子凡有諮問如來許說必先誡
之曰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既云諦聽豈非聞慧乎既
云善思豈非思慧乎既云念之豈非修慧乎伹此旨
粲然在乎諸經而人惑不知故昧總而認別爾復云
何以觀音之總貫諸行之別耶對曰至如普賢安樂
之行般舟念佛之門方等伹持文殊專坐上生則求
往知足彌陀則專趣淨方六度萬行各有偏讚如是
等經莫不皆由言說乎故曰觀音之總能貫諸行之
別也若不依教則成邪倒故諸經結觀皆言作是觀
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其是之謂乎或者
曰若然者則觀音所說三慧開悟之門既總能攝眾
行則應無自體矣果於何法而開悟耶對曰子之惑
深也豈不知總攝之中而有兩異耶一則專在耳根
非從餘法一則觀理直入者謂聞常住真心也然後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故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也又
曰何藉卒勤肯綮修證乎若兼所攝帶事兼修也然
則楞嚴開顯咸歸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若達此
旨雖修偏心亦成楞嚴之大定也雖是麤心還成妙
境扶律談常事即理故天台智者言正助合行者其
是之謂乎惑者曰既聞命矣復有餘疑更請開決且
[007-0877a]
如此方同迷本性何至開悟而惟在耳根耶對曰所
迷心性雖同而能迷根塵有異故十方國土於諸根
塵各有極利者至如此方但強分在於耳根豈餘根
餘法全無悟者耶楞嚴二十四聖非其人耶雖然終
成依聲教得悟爾但是少聞聲教而能多思諸法故
受別名且如信法兩行豈可法行全不聞耶惑者曰
此方達本之人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又豈從聲教耳
根乎對曰夫達磨之來也將解此方言教之滯縛故
曰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心如可傳則當一皆證聖則
不合有纔聞即悟久習無成者也既其兩異豈非祖
師依心以立言學者體言而了心又了之有明昧故
悟之有前後也何言不立文字耶今之舉揚假言句
以詮心是非譬諸因其苗以辨地之肥瘠也故禪者
以舉揚言句為苗稼焉請以此觀之達磨之來豈離
聲教耳根乎但令達文字即解脫故言不立文字爾
惑者欣然再拜僕也而今而後請從事於斯矣不亡
羊於岐道矣欲報之恩浩劫難詶對曰噫經有言曰
如為一人眾多亦然故吾之說也不獨在於子之一
人焉將欲使於如來末法之中一切有緣知乎一切
行門一切諸經無不為觀音所攝也子宜命之曰觀
音行門統攝眾行論可也有以見觀音於二十五聖
中圓通最為第一也又知禮覲供養其福與六十二
億河沙菩薩正等良由娑婆修法垂範導利有緣凡
六十二億而諸大士皆於餘法開悟不在耳根及其
[007-0877b]
化人還談所證以約化它之多少利物之淺深是故
觀音之一乃敵諸聖之多也故知法華六十二億皆
楞嚴二十四聖之流類焉論其所證一體無殊故經
曰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又見娑婆一切眾生咸
稱念於觀世音者猶其根性同故觀音總攝眾行其
昭昭乎其昭昭乎無致惑也常如是流通之使夫一
切眾生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者則我願畢矣惑者曰
唯唯受教庶斯達焉誓分光於無盡也再拜于堂下
循墻而出。


思益十誡并序



東方有梵天曰思益者欲來娑婆彼佛以十法誡之
蓋寄聖以訓凡也吾甞命為思益十誡書之座右以
自勉復欲後學知之遂章句出焉亟命剞劂以工庶
有益於代也。


思益經曰東方之國佛號日月光有菩薩梵天曰思
益白佛我欲詣娑婆世界佛言便往汝應以十法遊
於彼土於毀於譽心無增減聞毀而怒則釆讒聞讚而喜則招佞君子用心
尚須深戒況乎大士達法本空豈由毀讚而增減其心耶聞善聞惡心無分別彼善
彼惡由彼心起復由我心計彼異相心本自無從心所現一切不實以此觀之豈有分別於諸愚

智等以悲心不重智而偏與不輕愚而不救等以悲心皆救其苦於上中下眾
生之類冤親各有三類心常平等於輕毀供養心無有二於
他闕失莫見其過無求備於一人也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可以過怒而輕之雖或
加折伏必以慈濟為心與見種種乘皆是一乘大小雖殊同歸心性不黨已學而蔑
彼宗大論偈云自法愛染故毀訾他人法雖持戒行人不脫地獄苦聞三惡道亦莫驚

[007-0877c]
雖五無間皆解脫相心苟無瑕何憂何懼於諸菩薩生如來想敬仞學如極果
佛出五濁生希有想梵天當以十法遊彼世界時有
菩薩白佛我得大利不生如是惡眾生中佛言勿作
是語所以者何於此國中百千劫修梵行不如彼土
從旦至食無瞋礙心。


閑居編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