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6 文編-明-唐順之 (master)


[02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編巻二十五
            明 唐順之 編
  非十二子茍子/
假今之世飾邪說文奸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𤨏使天
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縱情性安恣
睢禽獸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
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它囂魏牟也忍情性綦谿利
[025-1b]
跂茍以分異人為髙不足以合大衆明大分然而其持
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陳仲史鰌也不
知一天下建國家之權稱上功用大儉約而僈差等曾
不足以容辨異懸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足以欺惑愚衆是墨翟宋鈃也尚法而無法下脩而好
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及紃
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然而其持之
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慎到田駢也不法
[025-2a]
先王不是禮義而好治怪說玩琦辯甚察而不恵辯而
無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為治綱紀然而其持之有故
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衆是恵施鄧析也畧法先王
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
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
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眞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
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
而傳之以為仲尼子㳺為兹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
[025-2b]
之罪也若夫總方畧齊言行一統類而羣天下之英傑
而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順奥窔之間簟席之上歛然
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說者不能入
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
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
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之不得勢者也
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財萬物養長生民兼利天下通
達之屬莫不服從六說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
[025-3a]
之得勢者舜禹是也今夫仁人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
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
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
  八奸韓非子/
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術一曰在同牀何謂同牀
曰貴夫人愛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
處之虞乘醉飽之時而求其所欲此必聽之術也為人
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謂同牀二曰在旁
[025-3b]
何謂在旁曰優笑侏儒左右近習此人主未命而唯唯
未使而諾諾先意承㫖觀貌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
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為人
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
此之謂在旁三曰父兄何謂父兄曰側室公子人主之
所親愛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與度計也此皆盡力畢
議人主之所必聽也為人臣者事公子側室以音聲子
女收大臣廷吏以辭言處約言事事成則益爵益禄以
[025-4a]
勸其心使犯其主此之謂父兄四曰養殃何謂養殃曰
人主樂羙宫室臺池好飾子女狗馬以娛其心此人主
之殃也為人臣者盡民力以美宫室䑓池重賦歛以飾
子女狗馬以娛其主而亂其心從其所欲而樹私利其
間此謂養殃五曰民萌何謂民萌曰為人臣者散公財
以說民人行小恵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勸譽巳以
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謂民萌六曰流行何謂流行
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談希於聽論議易移以辨說為人
[025-4b]
臣者求諸侯之辯士養國中之能說者使之以語其私
為巧文之言流行之辭示之以利勢懼之以患害施屬
虚辭以壊其主此之謂流行七曰威强何謂威强曰君
人者以羣臣百姓為威强者也羣臣百姓之所善則君
善之非羣臣百姓之所善則君不善之為人臣者聚帶
劍之客養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為已者必利不為已
者必死以恐其羣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謂威强八曰
四方何謂四方曰君人者國小則事大國兵弱則畏强
[025-5a]
兵大國之所索小國必聽強兵之所加弱兵必服為人
臣者重賦歛盡府庫虚其國以事大國而用其威求誘
其君甚者舉兵以聚邊境而制歛於内薄者數内大使
以震其君使之恐懼此之謂四方凡此八者人臣之所
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刼失其所有也
  行軍孫子/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絶山依谷視生處髙戰隆無登此
處山之軍也絶水必逺水客絶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内
[025-5b]
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髙
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絶斥澤唯亟去無留若交
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衆樹此處斥澤之軍也
平陸處易右背髙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
軍之利黄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凡軍好髙而惡下貴陽
而賤隂養生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丘陵隄防必處
其陽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渉
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絶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
[025-6a]
亟去之勿近也吾逺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軍旁有
險阻潢井蒹葭林木蘙薈者必謹覆索之此伏奸之所
也近而静者恃其險也逺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
居易者利也衆樹動者來也衆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
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髙而鋭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
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益
備者進也辭强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其側者陳也
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
[025-6b]
誘也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
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
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懸缻不
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衆也數賞
者窘也數罰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衆者不精之至也
來委謝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乆而不合又不相去
必謹察之兵非益多也雖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
而巳夫唯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卒未親附而罰之
[025-7a]
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
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
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衆相得

  詭使韓非子/
聖人之所以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
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
也非此三者雖有不急矣今利非無有也而民不化上
[025-7b]
威非不存也而下不聽從官非無法也而治不當名三
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亂者何也夫上之所貴賞與
其所以為治相反也夫立名號所以為尊也今有賤名
輕實者世謂之髙設爵位所以為賤貴基也而簡上不
求見者世謂之賢威利所以行令也而無利輕威者世謂
之重法令所以為治也而不從法令為私善者世謂之
忠官爵所以勸民也而好名義不進仕者世謂之烈士
刑罰所以擅威也而輕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謂
[025-8a]
之勇夫民之急名也甚其求利也如此則士之飢餓乏
絶者焉得無巖居苦身以爭名於天下哉故世之所以
不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也常貴其所以亂而賤其
所以治是故下之所欲常與上之所以為治相詭也今
下而聽其上上之所急也而惇慤純信用心壹者則謂
之窶守法固聽令審則謂之愚敬上畏罪則謂之怯言
時莭行中適則謂之不肖無二心私學聽吏從教者則
謂之陋難致謂之正難予謂之廉難禁謂之齊有令不
[025-8b]
聽從謂之勇無利於上謂之愿少欲寛恵行徳謂之仁
重厚自尊謂之長者私學成羣謂之師徒閒静安居謂
之有思損人逐利謂之疾險躁佻反覆謂之智先為人
而後自為類名號言汎愛天下謂之聖言大本稱而不
可用行而乖於世者謂之大人賤爵禄不撓上者謂之
傑下漸行如此入則亂民出則不便也上宜禁其欲滅
其迹而不止也又從而尊之是教下亂上以為治也凡
所治者刑罰也今有私行義者尊社稷之所以立者安
[025-9a]
静也而躁險讒䛕者任四封之内所以聽從者信與徳
也而陂知傾覆者使令之所以行威之所以立者恭儉
也不聽上而巖居非世者顯倉廪之所以實者耕農之
本務也而綦組錦繡刻書為末作者富名之所以成城
池之所以廣者戰士也今死戰之孤飢餓乞子道而優
笑酒徒之屬乘車衣絲賞禄所以盡民力易下死也今
戰勝攻取之士勞而賞不霑而卜筮視手理狐虫為順
辭於前者日賜上握度量所以擅生殺之柄也今守度
[025-9b]
奉量之士欲以忠嬰上而不得見巧言利辭行奸軌以
倖偷世者數御據法直言名刑相當循䋲墨誅奸人所
以為上治也而愈䟽逺謟施順意從欲以危世者近習
悉租稅專民力所以備難充倉府也而士卒之逃事伏
匿附託有威之門以避徭賦而上不得者萬數夫陳善
田利宅所以戰士卒也而斷頭裂腹播骨乎平原曠野
者無宅容身身死田奪而女妹有色大臣左右無功者擇
宅而受擇田而食賞利一從上出所擅制下也而戰介之
[025-10a]
士不得職而閒居之士尊顯上以此為教名安得無卑
位安得無危夫卑名位者必下之不從法令有二心無
私學反逆世者也而不禁其行不破其羣以散其黨又
從而尊之用事者過矣上世之所以立廉恥者所以屬
下也今士大夫不羞汙泥醜辱而宦女妹私義之門不
待次而宦賞賜之所以為重也而戰鬬有功之士貧賤
而便辟優徒紹級名號誠信所以通威也而主揜障近
習女謁並行百官主爵遷人用事者過矣大臣官人與
[025-10b]
下先謀比周不法行威利在下則主卑而大臣重矣立
法令者以廢夫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矣私者所以亂
法也而士有二心私學巖居窞處託伏深慮大者非世
細者惑下上不禁又從而尊之以名化之以實是無功
而顯無勞而富也如此則士之有二心私學者焉得無
深慮勉知詐與誹謗法令以求索與世相反者也凡亂
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學者也故本言曰所以治者
法也所以亂者私也法立則莫得為私矣故曰道私者
[025-11a]
亂道法者治上無其道則智者有私詞賢者有私意上
有私恵下有私欲聖智成羣造言作辭以非法措於上
上不禁塞又從而尊之是教下不聽上不從法也是以
賢者顯名而居奸人頼賞而富賢者顯名而居奸人頼
賞而富是以上不勝下也
  說難韓非子/
凡說之難非我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
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横佚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
[025-11b]
難在如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說出於為名髙者
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莭而遇卑賤必棄逺矣所說
出於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髙則見無心而逺事情必
不收矣所說隂為厚利而顯為名髙者也而說之以名
髙則陽收其身而實䟽之說之以厚利則隂用其言顯
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夫事以宻成語以泄敗未必
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顯有所
出事而乃以成它故說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
[025-12a]
所以為如此者身危規異事而當知者揣之外而得之
事泄於外必以為已也如此者身危周澤未渥也而語
極知説行而有功則徳忘説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
者身危貴人有過端而説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
者身危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説者與知焉如此
者身危强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
危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已與之論細人則以為賣
重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已徑省
[025-12b]
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之
畧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則曰草野而倨
侮此說之難不可不知也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
矜而滅其所耻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强之其意
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為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其
心有髙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
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
之地使之資說於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欲内相存之
[025-13a]
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見其合於私利也欲陳危害之
事則顯其毁誹而㣲見其合於私患也譽異人與同行者
規異事與同計者有與同汙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
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
難概之也自勇其斷則毋以其謫怒之自智其計則毋以
其敗窮之大意無所拂忤辭言無所繫縻然後極騁智辯
焉此道所得親近不疑而得盡辭也伊尹為宰百里奚為
虜皆所以千其上也此二人者皆聖人也然猶不能無役
[025-13b]
身以進如此其汙也今以吾言為宰虜而可以聽用而振
世此非能仕之所耻也夫曠日彌乆而周澤未渥深計而不
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其
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昔者鄭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女
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於羣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
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
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已遂不備鄭鄭人襲胡
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壊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盗其鄰
[025-14a]
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隣
人之父此二人說者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
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故繞朝之言當矣其為聖於晉
而為戮於秦也此不可不察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
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毋病人間往夜告彌
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
忘其刖罪異日與君㳺於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
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
[025-14b]
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㗖吾以餘桃
故彌子之行未變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
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於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於
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踈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
愛憎之主而後說焉夫龍之為虫也柔可狎而騎也然
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
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㡬矣
  王覇篇荀子/
[025-15a]
國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勢也得道以
持之則大安也大榮也積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則
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無之有也及其綦也索為匹
夫不可得也齊湣宋獻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勢也然
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將道也故用國者義立而王
信立而覇權謀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
所務白也故挈國以呼禮義而無以害之行一不義殺
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櫟然扶持心國且若是
[025-15b]
其固也之所與為之者之人則舉義士也之所以為布
陳於國家刑法者則舉義法也主之所極然帥羣臣而
首嚮之者則舉義志也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其綦
定也綦定而國定國定而天下定仲尼無置錐之地誠
義乎志意加義乎身行著之言語濟之日不隱乎天下
名垂乎後世今亦以天下之顯諸侯誠義乎志意加義
乎法則度量著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貴賤殺生使襲
然終始猶一也如是則夫名聲之部發於天地之間也
[025-16a]
豈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國齊義一日而白湯
武是也湯以亳武以鎬皆百里之地天下為一諸侯為
臣通達之屬莫不從服無它故焉以濟義矣是所謂義
立而王也徳雖未至也義雖未濟也然而天下之理畧
奏矣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臣下曉然皆知其可要也
政令已陳雖覩利敗不欺其民約結已定雖覩利敗不
欺其與如是則兵勁城固敵國畏之國一綦明與國信
之雖在僻陋之國威動天下五覇是也非本政教也非
[025-16b]
致隆髙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鄉方畧審勞佚
謹畜積修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故齊
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勾踐是皆僻陋之國也威動天
下强殆中國無它故焉畧信也是所謂信立而覇也絜
國以呼功利不務張其義齊其信唯利之求内則不憚
詐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則不憚詐其與而求大利焉内
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則臣下百姓莫
不以詐心待其上矣上詐其下下詐其上則是上下析
[025-17a]
也如是則敵國輕之與國疑之權謀日行而國不免危
削綦之而亡齊閔薛公是也故用强齊非以修禮義也非
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綿綿嘗以結引馳外為務
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詘秦北足以敗燕中足以舉
宋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國亡為天下
大戮後世言惡則必稽焉是無它故焉唯其不由禮義
而由權謀也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仁人之所務白也
善擇者制人不善擇者人制之國者天下之大器也重
[025-17b]
任也不可不善為擇所而後錯之錯險則危不可不善
為擇道然後道之塗薉則塞危塞則亡彼國錯者非封
焉之謂也何法之道誰子之與也故道王者之法與王
者之人為之則亦王道覇者之法與覇者之人為之則
亦霸道亡國之法與亡國之人為之則亦亡三者明主
之所謹擇也而仁人之所務白也故國者重任也不以
積持之則不立故國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憚憚非變也
改玉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厭焉有
[025-18a]
千歳之國何也曰援夫千歳之信法以持之也安與夫
千歳之信士為之也人無百歳之壽而有千歳之信士
何也曰以夫千歳之法自持者是乃千歳之信士矣故
與積禮義之君子為之則王與端誠信全之士為之則
霸與權謀傾覆之人為之則亡三者明主之所謹擇也
仁人之所務白也善擇之者制人不善擇之者人制之
彼持國者必不可以獨也然則强國榮辱在於取相矣
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懼而求能者如是强
[025-18b]
身不能不知恐懼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親比已者
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國者巨用之則大小用之
則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者存巨用之者先
義而後利安不䘏親踈不䘏貴賤唯誠能之求夫是之
謂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後義安不恤是非不治曲
直唯便僻親比已者之用夫是之謂小用之巨用之者
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若彼也亦一若
此也故曰粹而王駮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之謂也國無
[025-19a]
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衡之於輕重也猶
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故錯之而人莫
能誣也詩云如霜雪之將將如日月之光明為之則存
不為之則亡此之謂也國危則無樂君國安則無憂民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今君人者急逐樂而緩治國豈不
過甚矣哉譬之是猶好聲色而恬無耳目也豈不哀哉
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聲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
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養五綦者有具
[025-19b]
無具則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萬乗之國可謂廣大富
厚矣加有治辯强固之道焉若是則恬愉無患難矣然
後養五綦之具具也故百樂者生於治國者也憂患生
於亂國者也急逐樂而緩治國者非知樂者也故明君
者必將先治其國然後百樂得其中闇君者必將荒逐
樂而緩治國故憂患不可勝校也必至於身死國亡然
後止也豈不哀哉將以為樂乃得憂焉將以為安乃得
危焉將以為福乃得死亡焉豈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
[025-20a]
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國有道人主有軄若夫貫日而治
詳一日而曲列之是以所使夫百吏官人為也不足以
是傷逰玩安燕之樂若夫論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
吏莫不宿道鄉方而務是夫人主之軄也若是則一天
下名配堯禹之主者守至約而詳事至佚而功垂衣裳
不下簟席之上而海内之民莫不願得以為帝王夫是
之謂至約樂莫大焉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
以自能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為之匹夫則無所移之
[025-20b]
百畆一守事業窮無所移之也今以一人兼聽天下日
有餘而治不足者使人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國必
自為之然後可則勞苦耗悴莫甚焉如是則雖臧獲不
肻與天子易勢業以是縣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為之
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説也論徳使能而官施之
者聖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傳曰農分田而耕賈分
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軄而聽建國諸侯之
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共已而已矣出若
[025-21a]
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辯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
法之大分也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虚其難者在
人主之知之也取天下者非負其土地而從之之謂也
道足以一人而已矣彼其人茍一則其土地且奚去我
而適它故百里之地其等位爵服足以容天下之賢士
矣其官軄事業足以容天下之能士矣脩其舊法擇其
善者而明用之足以順服好利之民矣賢士一焉能士
官焉好利之民服焉三者具而天下盡無有是其外矣
[025-21b]
故百里之地足以竭勢矣致忠信著仁義足以竭人矣
兩者合而天下取諸侯後同者先危詩曰自西自東自
南自北無思不服一人之謂也羿蠭門者善服射者也
王良造父者善服馭者也聰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人
服而勢從之人不服而勢去之故王者已於服人矣故
人主欲得善射射逺中㣲則莫若羿蠭門矣欲得善馭
及速致逺則莫若王良造父矣欲調一天下制秦楚則
莫若聰明君子矣其用知甚簡其為事不勞而功名致
[025-22a]
大甚易處而綦可樂也故明君以為寳而愚者以為難
夫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名為聖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
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
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財而制之合天下而君之飲食甚
厚聲樂甚大䑓榭甚髙園囿甚廣臣使諸侯一天下是
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禮制如是者也制度以
陳政令以挾官人失要則死公侯失禮則幽四方之國
有侈離之徳則必滅名聲若日月功積如天地天下之
[025-22b]
人應之如影嚮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
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羙焉耳好聲而聲
樂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婦女莫衆焉形體好佚
而安重間静莫愉焉心好利而糓祿莫厚焉合天下之
所同願兼而有之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人茍不
狂惑戇陋者其誰能睹是而不樂也哉欲是之主並肩
而存違是之士不世絶千歳而不合何也曰人主不公
人臣不忠也人主則外賢而偏舉人臣則争軄而妬賢
[025-23a]
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不廣焉無恤親踈無偏
貴賤唯誠能之求若是則人臣輕軄業讓賢而安隨其
後如是則禹舜還至王業還起功一天下名配禹舜物
由有可樂如是其羙者乎嗚呼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
矣楊朱哭衢塗曰此夫過舉蹞歩而覺跌千里者夫哀
哭之此亦榮辱安危存亡之衢已此其為可哀甚於衢
塗嗚呼哀哉君人者千嵗而不覺也無國而不有治法
無國而不有亂法無國而不有賢士無國而不有罷士
[025-23b]
無國而不有愿民無國而不有悍民無國而不有羙俗
無國而不有惡俗兩者並行而國在上偏而國安在下
偏而國危上一而王下一而亡故其治法其佐賢其民
愿其俗美而四者齊夫是之謂上一如是則不戰而勝
不攻而得甲兵不勞而天下服故湯以亳武王以鎬皆
百里之地也天下為一諸侯為臣通達之屬莫不服從
無他故焉四者齊也桀紂即序於有天下之勢索為匹
夫不可得也是無它故焉四者並亡也故百王之法不
[025-24a]
同若是所歸者一也上莫不致愛其下而制之以禮上
之於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
理者如豪末則雖孤獨鰥寡必不加焉故下之親上歡
如父母可殺而不可使不順君臣上下貴賤長㓜至於
庶人莫不以是為隆正然後皆内自省以謹於分是百
王之所以同也而禮法之樞要也然後農分田而耕賈
分貨而販百工分事而勸士大夫分軄而聽建國諸侯
之君分土而守三公總方而議則天子共已而正矣若
[025-24b]
出若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辯是百王之所同而禮
法之大分也若夫貫日而治平權物而稱用使衣服有
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數䘮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挾
於萬物尺寸尋丈莫得不脩乎制數度量然後行則是
官人使吏之事也不足數於大君子之前故君人者立
隆政本朝而當所使要百事者誠仁人也則身佚而國
治功大而名羙上可以王下可以覇立隆政夲朝而不
當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則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
[025-25a]
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之樞機者也故能當一人而天
下取失當一人而社稷危不能當一人而能當千人百
人者説無之有也既能當一人則身有何勞而為垂衣
裳而天下定故湯用伊尹文王用吕尚武王用召公成
王用周公且卑者五霸齊桓公閨門之内懸樂奢泰游
抏之修於天下不見謂修然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五
霸長是亦無它故焉知一政於管仲也是君人者之要
守也知者易為之興力而功名綦大舍是而孰足為也
[025-25b]
故古之有大功名者必道是者也䘮其國危其身者必
反是者也故孔子曰知者之知固以多矣有以守少能
無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無狂乎此之
謂也治國者分已定則主相臣下百吏各謹其所聞不
務聽其所不聞各謹其所見不務視其所不見所聞所
見誠以齊矣則雖幽閒隠僻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
化其上是治國之徴也主道治近不治逺治明不治幽
治一不治二主能治近則逺者理主能治明則幽者化
[025-26a]
主能當一則百事正夫兼聽天下日有餘而治不足者
如此也是治之極也既能治近又務治逺既能治明又
務見幽既能當一又務正百是過者也過猶不及也辟之
是猶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也不能治近又務治逺不
能察明又務見幽不能當一又務正百是悖者也辟之
是猶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故明主好要而闇主好
詳主好要則百事詳主好詳則百事荒君者論一相陳
一法明一指以兼覆之兼炤之以觀其盛者也相者論
[025-26b]
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
其功勞論其慶賞嵗終奉其成功以效於君當則可不
當則廢故君人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
  解蔽篇茍子/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
矣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
必或是或非或理或亂亂國之君亂家之人此其誠心
莫不求正而以自為也妬繆於道而人誘其所迨也私
[025-27a]
其所積唯恐聞其惡也倚其所私以觀異術唯恐聞其
美也是以與治雖走而是已不輟也豈不蔽於一曲而
失正求也哉心不使焉則白黒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
側而耳不聞况於使者乎徳道之人亂國之君非之上
亂家之人非之下豈不哀哉數為蔽欲為蔽惡為蔽始
為蔽終為蔽逺為蔽近為蔽傳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
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昔人
君之蔽者夏桀殷紂是也桀蔽於末喜斯觀而不知關
[025-27b]
龍逄以惑其心而亂其行紂蔽於妲己飛亷而不知㣲
子啓以惑其心而亂其行故羣臣去忠而事私百姓怨
非而不用賢良退處而隠逃此其所以䘮九牧之地而
虛宗廟之國也桀死於亭山紂懸於赤斾身不先知又
莫之諫此蔽塞之祸也成湯鑒於夏桀故主其心而慎
治之是以能長用伊尹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夏王
而受九有文王鑒於殷紂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
長用呂望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逺
[025-28a]
方莫不致其珍故目視備色耳聽備聲口食備味形居
備宫名受備號生則天下歌死則天下哭夫是之謂至
盛詩曰鳯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鳯有凰樂帝
之心此不蔽之福也昔人臣之蔽者唐鞅奚齊是也唐
鞅蔽於欲權而逐載子奚齊蔽於欲國而罪申生唐鞅
戮於宋奚齊戮於晉逐賢相而罪孝兄身為刑戮然而
不知此蔽塞之禍也故以貪鄙背叛争權而不滅亡者
自古及今未嘗有之也鮑叔寗戚隰朋仁智且不蔽故
[025-28b]
能持管仲而名利福禄與管仲齊召公吕望仁智且不
蔽故能持周公而名利福禄與周公齊傳曰知賢之謂
明輔賢之謂强勉之强之其福必長此之謂也此不蔽
之福也昔賔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
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
蔽於勢而不知知恵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
而不知人故由用謂之道盡利也由俗謂之道盡嗛也
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數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
[025-29a]
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而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
也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舉之曲知之人觀於
道之一隅猶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内以自亂
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孔子仁
智且不蔽故學亂術足以為先王者也一家得周道舉
而用之不蔽於成積也故徳與周公齊名與三王並此
不蔽之福也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祸故無欲無
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逺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
[025-29b]
而中懸衡焉是故衆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何謂衡曰
道故心不可不知道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人
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以禁其所可以其不可道之
心取人則必合於不道人而不知合於道人以其不可
道之心與不可道之人論道亂之本也故曰心知道然後
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
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與
道人論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存於知道
[025-30a]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静心者形之君
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
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刼而使墨云形可
刼而使詘申心不可刼而使易意是之則受非之則辭
故曰心容其擇也無禁必自見其物也雜博其情之至
也不貳詩云采采巻耳不盈頃筐嗟我懐人寘彼周行
頃筐易滿也巻耳易得也然而不可以貳周行故曰心
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賛稽之萬物可兼知
[025-30b]
也身盡其故則羙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一焉農
精於田而不可以為田師賈精於市而不可以為賈師
工精於器而不可以為器師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
使治三官曰精於道者也精於物者也精於物者以物
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一於道而以賛稽物一於
道則正以賛稽物則察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昔
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詔而萬物成處一之危其榮
滿側飬一之㣲榮矣而未知故道經曰人心之危道心
[025-31a]
之㣲危㣲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人心譬如槃
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則足以見鬚
眉而察理矣㣲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
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𨗳之以理養之以清
物莫之傾則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則其正
外易其心内傾則不足以决粗理也故好書者衆矣而
蒼頡獨傳者一也好稼者衆矣而后稷獨傳者一也好
樂者衆矣而夔獨傳者一也好義者衆矣而舜獨傳者
[025-31b]
一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奚仲作車乘杜作
乘馬而造父精於御自古及今未嘗有兩而能精者也
曾子曰視其庭可以搏鼠惡能與我歌乎空石之中有
人焉其名曰觙其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則
敗其思蚊虫之聲聞則挫其精是以闢耳目之欲而逺
蚊䖟之聲閒居静思則通思仁若是可謂㣲乎孟子惡
敗而出妻可謂能自强矣有子惡卧而焠掌可謂能自
忍矣未及好也闢耳目之欲可謂能自强矣未及思也
[025-32a]
蚊䖟之聲聞則挫其精可謂危矣未可謂㣲也夫㣲者
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濁明外景清明内景
聖人縱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
故仁者之行道也無為也聖人之行道也無疆也仁者
之思也恭聖人之思也樂此理心之道也凡觀物有疑
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吾慮不清則未可定然否也㝠
㝠而行者見寢石以為伏虎也見植林以為後人也㝠
㝠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歩之溝以為&KR0008歩之澮俯而出
[025-32b]
城門以為小之閨也酒亂其神也厭目而視者視一以
為兩掩耳而聽者聽漠漠以為㕼㕼勢亂其官也故從
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逺蔽其大也從
山下望木者十仭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髙蔽
其長也水動而影搖人不以定羙惡水勢𤣥也瞽者仰
視而不見星人不以定有無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時
定物則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
當夫茍不當安能無過乎夏首之南有人焉曰㳙蜀梁
[025-33a]
其為人也愚以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
也仰視其髪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
豈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間疑𤣥之時
正之此人之所以無有而有無之時也而已以正事故
傷於溼而撃鼓鼓痺則必有蔽鼓䘮豚之費矣而未有
俞疾之福也故雖不在夏首之南則無以異矣凡以知
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知人之性求可知物
之理而無所疑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徧也其所以貫
[025-33b]
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與愚者若一學老
身長子而與愚者若一猶不知錯夫是之謂妄人故學
也者固學止之也惡乎止之曰止諸至足曷謂至足曰
聖也聖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
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聖王為師案以聖王之制為法
法其法以求其統類以務象效其人嚮是而務士也類
是而幾君子也知之聖人也故有知非以慮是則謂之
懼有勇非以持是則謂之賊察孰非以分是則謂之簒
[025-34a]
多能非以修蕩是則謂之知辯利非以言是則謂之詍
傳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謂合王制與不合王制
也天下有不以是為隆正也然而猶有能分是非治曲
直者耶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辯治亂非治人道
雖能之無益於人不能之無損於人案直將治怪說玩
竒辭以相撓滑也案强鉗而利口厚顔而忍詬無正而
恣睢妄辯而幾利不好辭讓不敬禮節而好相推擠此
亂世奸人之說也則天下之治說者方多然矣傳曰析
[025-34b]
辭而為察言物而為辯君子賤之博聞强志不合王制
君子賤之此之謂也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
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克之矣不以自妨也
不少頃干之胷中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
動動至而應事起而辯治亂可否昭然明矣周而成泄
而敗明君無之有也宣而成隠而敗闇君無之有也故
君人者周則讒言至矣而直言反矣小人邇而君子逺
矣詩曰墨以為明狐狸而蒼此言上幽而下險也君人
[025-35a]
者宣則直言至矣而讒言反矣君子邇而小人逺矣詩
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性惡篇荀子/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
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
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滛
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
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
[025-35b]
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
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故构木必將待櫽
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
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
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人以人之性
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
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道
之也使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人化師法積文學道
[025-36a]
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慢禮義者為小人用此
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孟子曰人之學
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性偽
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
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
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在人者謂
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
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
[025-36b]
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之人性善將皆失䘮其性故也
曰若是則過矣今之人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失而
䘮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
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使夫資朴之於美心
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
耳故曰目明而耳聰也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
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飢見長而不敢先食者
將有所讓也勞而不敢求息者將有所代也夫子之讓
[025-37a]
乎父弟之讓乎兄子之代父弟之代兄此二行者皆反
於性而悖於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禮義之文理也故順
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則悖於情性矣用此觀之然則
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問者曰人之性惡則禮義
惡生應之曰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
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偽非
故生於人之性也故工人斵木而成器然則器生於工
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
[025-37b]
禮義而起法度然則禮義法度者是生聖人之偽非故
生於人之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
體膚理好愉怢是皆生於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
事而後生之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後然者
人之生於偽是性偽之所生其不同之徴也故聖人化
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然則禮義
法度者是聖人之所生也故聖人之所以同於衆其不
異於衆者性也所以異而過衆者偽也夫好利而欲得
[025-38a]
者此人之情性也假之有弟兄資財而分者且順情性
好利而欲得若是則兄弟相拂奪矣且化禮義之文理
若是則讓乎國人矣故順性情則弟兄爭矣化禮義則
讓國人矣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
美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茍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故富
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勢茍有之中者不及於外用此觀
之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强
學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
[025-38b]
性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則亂不知禮
義則悖然則性而已則悖亂在已用此觀之人之性惡
明矣其善者偽也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
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是善惡之分也已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
惡用聖王惡用禮義矣哉雖有聖王禮義將曷加於正
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人以人之性
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勢
[025-39a]
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
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聖王之治而禮義之化
也今當試去君上之勢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
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强者害弱
而奪之衆者暴寡而譁之天下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
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故善言
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徴於人凡論者貴其
有辯合其符騐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今
[025-39b]
孟子曰人之性善無辨不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
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故性善則去聖王息
禮義矣性惡則興聖王貴禮義矣故櫽栝之生為构木
也䋲墨之起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為性惡也用此
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直木不待櫽栝
而直者其性直也构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後直者以
其性不直也今人之性惡必將待聖王之治禮義之化
然後皆出於治合於善也用此觀之則人之性惡明矣
[025-40a]
其善者偽也問者曰禮義積偽者是人之性故聖人能
生之也應之曰是不然夫陶人埏埴而生瓦然則瓦埴
豈陶人之性也哉工人斵木而生器然則器木豈工人
之性也哉夫聖人之於禮義也辟亦陶埴而生之也然
則禮義積偽者豈人之性也哉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
桀跖也其性一也君子之與小人其性一也今將以禮
義積偽人之性耶然則有曷貴堯禹曷貴君子矣哉凡
所貴堯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然則
[025-40b]
聖人之於禮義積偽也亦陶埏而生之也用此觀之然
則禮義積偽豈人之性也哉所賤於桀跖小人者從其
性順其情安恣睢以出乎貪利爭奪故人之性惡明矣
其善者偽也天非私曾騫孝己而外衆人也然則曾騫
孝己獨厚於孝之實而全於孝之名者何也以綦禮義
故也天非私齊魯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於父子之義
夫婦之别不如齊魯之孝具敬文者何也以秦人之從
情性安恣睢慢於禮義故也豈其性異矣哉塗之人可
[025-41a]
以為禹曷謂也曰凡禹之所以為禹者以其為仁義法
正也然則仁義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塗之人也
皆有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皆有可以能仁義法正之
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
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
也將使塗之人固無可以知仁義法正之質而固無可
以能仁義法正之具邪然則塗之人也且内不可以知
父子之義外不可以知君臣之正不然今塗之人者皆
[025-41b]
内可以知父子之義外可以知君臣之正然則其可以
知之質可以能之具其在塗之人明矣今使塗之人者
以其可以知之質可以能之具本夫仁義可知之理可
能之具然則其可以為禹明矣今使塗之人伏術為學
專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縣乆積善而不息則通於神
明叅於天地矣故聖人者人之所積而致也曰聖可積
而致然而皆不可積何也曰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
可以為君子而不肻為君子君子可以為小人而不肻
[025-42a]
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嘗不可以相為也然而不相為
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塗之人可以為禹則然塗之人
能為禹未必然也雖不能為禹無害可以為禹足可以
徧行天下然而未嘗有能徧行天下者也夫工匠農賈
未嘗不可以相為事也然而未嘗能相為事也用此觀
之然則可以為未必能也雖不能無害可以為然則能
不能之與可不可其不同逺矣其不可以相為明矣堯
問於舜曰人情何如舜對曰人情甚不美又何問焉妻
[025-42b]
子具而孝衰於親嗜欲得而信衰於友爵禄盈而忠衰
於君人之情乎人之情乎甚不美又何問焉唯賢者為
不然有聖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
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則文而類終日議其所以言之千
舉萬變其統類一也是聖人之知也少言則徑而省論
而法若佚之以䋲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謟其行也
悖其舉事多侮是小人之知也齊給便敏而無類雜能
旁魄而毋用折速粹熟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論曲直以
[025-43a]
期勝人為意是役夫之知也有上勇者有中勇者有下
勇者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
於亂世之君下不俗於亂世之民仁之所在無貧窮仁
之所亡無富貴天下知之則欲與天下同苦樂之天下
不知之則傀然獨立天地之間而不畏是上勇也禮恭
而意儉大齊信焉而輕貨財賢者敢推而上之不肖者
敢援而廢之是中勇也輕身而重貨恬禍而廣解茍不
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勝人為意是下勇也繁弱鉅
[025-43b]
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桓公之葱
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君之&KR1544闔閭干將莫邪鉅闕辟
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礪則不能利不得人
力則不能斷驊騮騏驥纎離綠耳此皆古之良馬也然
而前必有衘轡之制後有鞭䇿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馭
然後一日而致千里也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
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賢友而友之得賢師而事之則所
聞者堯舜禹湯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則所見者忠信
[025-44a]
敬讓之行也身日進於仁義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
今與不善人處則所聞者欺誣詐偽也所見者汗漫滛
邪貪利之行也身且加於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
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靡而已矣
  正名篇荀子/
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凡語
治而待寡欲者無以節欲而困於多欲者也有欲無欲
異類也生死也非治亂也欲之多寡異類也情之所也
[025-44b]
非治亂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
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乎心也故欲過之而動不及
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則欲雖多奚傷於治欲不及
而動過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則欲雖寡奚止於
亂故理亂在於心之所可亡於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
在而求之其所亡雖曰我得之失之矣性者天之就也
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欲為可得而求之情
之所必不免也以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雖為守
[025-45a]
門欲不可去性之具也雖為天子欲不可盡欲雖不可
盡可以近盡也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所欲雖不可盡
求者猶近盡欲雖不可去所求不得慮者欲節求也道
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也凡人莫不從其
所可而去其所不可知道之知莫之若也而不從道者
無之有也假之有人而欲南無多而惡北無寡豈為夫
南者之不可盡也離南行而北走也哉今人所欲無多
所惡無寡豈為夫欲之不可盡也離得欲之道而取所
[025-45b]
惡也哉故可道而從之奚以損之而亂不可道而離之
奚以益之而治故知者論道而已矣小家珎說之所願
皆衰矣凡人之取也所欲未嘗粹而來也其去也所惡
未嘗粹而徃也故人無動而不與權俱衡不正則重懸
於仰而人以為輕輕懸於俛而人以為重此人所以惑
於輕重也權不正則祸託於欲而人以為福福託於惡
而人以為祸此亦人所以惑於祸福也道者古今之正
權也離道而内自擇則不知祸福之所託易者以一易
[025-46a]
一人曰無得亦無䘮也以一易兩人曰無䘮而有得也
以兩易一人曰無得而有䘮也計者取所多謀者從所可
以兩易一人莫之為明其數也從道而出猶以一易兩
也奚䘮離道而内自擇是猶以兩易一也奚得累百年
之欲易一時之嫌然且為之不明其數也有嘗試深觀
其隠而難其察者志輕理而不重物者無之有也外重
物而不内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
也外危而不内恐者無之有也心憂恐則口衘芻豢而
[025-46b]
不知其味耳聽鍾鼓而不知其聲目視黼黻而不知其
狀輕煖平簟而體不知其安故嚮萬物之羙而不能嗛
也假問而嗛之則不能離也故嚮萬物之羙而盛憂兼
萬物之利而盛害如此者其求物也飬生也粥夀也故
欲飬其欲而縱其情欲飬其性而危其形欲飬其樂而
攻其心欲飬其名而亂其行如此者雖封侯稱君其與
盗無以異雖乘軒戴絻其與無足無以異夫是之謂以
已為物役矣心平愉則色不及傭而可以飬目聲不及
[025-47a]
傭而可以飬耳蔬食菜羔而可以飬口麄布之衣麄紃
之履而可以飬體屋室廬庾葭藁辱尚几筵而可以飬
形故無萬物之羙而可以飬樂無勢利之位而可以飬
名如是而加天下焉其為天下多其和樂少矣夫是之
謂重已役物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025-47b]
 
 
 
 
 
 
 
 文編巻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