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6 文編-明-唐順之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編巻十二
            明 唐順之 編
  司馬相如諫獵書漢書/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
賁育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今陛下好陵
阻險射猛獸卒然遇逸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
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䝉之技不
[012-1b]
得用枯木朽株盡為難矣是戈矛起于轂下而羌夷接
軫也豈不殆哉雖萬全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况乎
涉豐草騁丘虛前有利獸之樂而内亡存變之意其為
害也不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萬有一
危之塗以為娯臣竊為陛下不取也葢明者逺見於未
萌而知者避危於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
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
[012-2a]
喻大臣願陛下留意幸察
  壺闗三老上救太子書漢書/
臣聞父者猶天母者猶地子猶萬物也故天平地安隂
陽和調物乃茂成父慈母愛室家之中子乃孝順隂陽
不和則萬物夭傷而父子不和則室家喪亡故父不父
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昔
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于瞽叟孝已被謗伯竒放流
骨肉至親父子相疑何者積毁之所生也由是觀之子
[012-2b]
亡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子為漢適嗣承萬世之業體
祖宗之重親則皇帝之宗子也江充布衣之人閭閻之
𨽻臣耳陛下顯而用之銜至尊之命以迫蹵皇太子造
飾奸詐羣邪錯謬是以親戚之路隔塞而不通太子進
則不得上見退則困于亂臣獨寃結而亡告不忍忿忿
之心起而殺充恐愳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難自免耳臣
竊以為亡邪心詩曰營營青蠅止于藩愷悌君子無信
讒言讒言罔極交亂四國往者江充讒殺趙太子天下
[012-3a]
莫不聞其辠固宜陛下不省察深過太子發盛怒舉大
兵而求之三公自將智者不敢言辨士不敢説臣竊痛
之臣聞子胥盡忠而忘其號比干盡仁而遺其身忠臣
竭誠不顧鈇鉞之誅以陳其愚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詩
云取彼譛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寛心慰意少察所親毋
患太子之非亟罷甲兵無令太子久亡臣不勝惓惓出
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闕下
  公乗興訟王尊書漢書/
[012-3b]
尊治京兆功効日著往者南山盗賊阻山横行剽刦良
民殺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門至以警戒步兵校尉使逐
捕暴師露衆曠日煩費不能禽制二卿坐黜羣盗寖彊
吏氣傷沮流聞四方為國家憂當此之時有能捕斬不
愛金爵重賞闗内侯寛中使問所徵故司𨽻校尉王尊
捕羣盗方畧拜為諫大夫守京輔都尉行京兆尹事尊
盡節勞心夙夜思職卑體下士厲奔北之吏起沮傷之
氣二旬之間大黨震壞渠率效首賊亂蠲除民反農業
[012-4a]
拊循貧弱鉏耘豪傑長安宿豪大猾東市賈萭城西萭
章箭張禁酒趙放杜陵楊章等皆通邪結黨挾養奸軌
上干王法下亂吏治并兼役使侵漁小民為百姓豺狼
更數二千石二十年莫能禽討尊以正法案誅皆伏其
辜奸邪銷釋吏民說服尊攘劇整亂誅暴禁邪皆前所
希有名將所不及雖拜為真未有殊絶褒賞加于尊身
今御史大夫奏尊傷害隂陽為國家憂亡承用詔書之
意靖言庸違象恭滔天原其所以出御史丞楊輔故為
[012-4b]
尊書佐素行隂賊惡口不信好以刀筆陷人于法輔常
醉過尊大奴利家利家捽搏其頰兄子閎㧞刀欲剄之
輔以故深怨疾毒欲傷害尊疑輔内懷怨恨外依公事
建畫為此議傅致奏文浸潤加誣以復私怨昔白起為
秦將東破韓魏南拔郢都應侯譛之賜死杜郵呉起為
魏守西河而秦韓不敢犯讒人間焉斥逐奔楚秦聽浸
潤以誅良將魏信讒言以逐賢守此皆偏聽不聰失人
之患也臣等竊痛傷尊修身潔已砥節守公刺譏不憚
[012-5a]
將相誅惡不避豪强誅不制之賊解國家之憂功著職
修威信不廢誠國家爪牙之吏折衝之臣今一旦亡辜
制于仇人之手傷于詆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
得䝉棘木之聽獨掩怨讐之偏奏猥被共工之大惡亡
所陳怨愬罪尊以京師廢亂羣盜並興選賢徵用起家
為卿賊亂既除豪猾伏辜即以佞巧廢黜一尊之身三
期之間乍賢乍佞豈不甚哉孔子曰愛之欲其生惡之
欲其死是惑也浸潤之譛不行焉可謂明矣願下公卿
[012-5b]
大夫博士議郎定尊素行夫人臣而傷害隂陽死誅之
罪也靖言庸違放殛之刑也審如御史章尊乃當伏觀
闕之誅放於亡人之域不得茍免及任舉尊者當獲選
舉之辜不可但已即不如章飾文深詆以愬亡罪亦宜
有誅以懲讒賊之口絶詐欺之路惟明主參詳使白黑
分别
  谷永等救劉輔書漢書/
臣聞明王垂寛容之聽崇諫爭之官廣開忠直之路不
[012-6a]
罪狂狷之言然後百僚正位竭忠盡謀不懼後患朝廷
無讇諛之士元首無失道之諐竊見諫大夫劉輔前以
縣令求見擢為諫大夫此其言必有卓詭切至當聖心
者故得拔至於此旬日之間収下袐獄臣等愚以為輔
幸得託公族之親在諫臣之列新從下士來未知朝廷
體獨觸忌諱不足深過小罪宜隱忍而已如有大惡宜
暴治理官與衆共之昔趙簡子殺其大夫鳴犢孔子臨
河而還今天心未豫災異屢降水旱迭臻方當隆寛廣
[012-6b]
問褒直盡下之時也而行慘急之誅於諫爭之臣震驚
羣下失忠直心假令輔不坐直言所坐不著天下不可
户曉同姓近臣本以言顯其於治親養忠之義誠不宜
幽錮于掖庭獄公卿以下見陛下進用輔急而折傷之
暴人有懼心精銳銷耎莫敢盡節正言非所以昭有虞
之聽廣德美之風臣等切深傷之惟陛下留神省察
  梅福論王氏書漢書/
臣聞箕子佯狂於殷而為周陳洪範叔孫通遁秦歸漢
[012-7a]
制作儀品夫叔孫通非不忠也箕子非䟽其家而畔親
也不可為言也昔髙祖納善若不及從諫若轉圜聽言
不求其能舉功不考其素陳平起于亡命而為謀主韓
信拔于行陳而建上將故天下之士雲合歸漢爭進竒
異知者竭其策愚者盡其慮勇士極其節怯夫勉其死
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舉秦如鴻毛取楚若拾
遺此高祖所以亡敵于天下也孝文皇帝起于代谷非
有周召之師伊吕之佐也循高祖之法加以恭儉當此
[012-7b]
之時天下幾平由是言之循高祖之法則治不循則亂
何者秦為亡道削仲尼之迹滅周公之軌壞井田除五
等禮廢樂崩王道不通故欲行王道者莫能致其功也
孝武皇帝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慶賜不須顯
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厲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
可勝數漢家得賢於此為盛使孝武皇帝聴用其計升
平可致于是積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王安縁間而
起所以計慮不成而謀議泄者以衆賢聚於本朝故其
[012-8a]
大臣埶陵不敢和從也方今布衣乃窺國家之隙見間
而起者蜀郡是也及山陽亡徒蘇令之羣蹈藉名都大
郡求黨與索隨和而亡逃匿之意此皆輕量大臣亡所
畏忌國家之權輕故匹夫欲與上爭衡也士者國之重
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詩云濟濟多士文王以寧廟堂
之議非草茅所當言也臣誠恐身塗埜草尸并卒伍故
數上書求見輒報罷臣聞齊桓之時有以九九見者桓
公不逆欲以致大也今臣所言非特九九也陛下距臣
[012-8b]
者三矣此天下士所以不至也昔秦武王好力任鄙叩
闗自鬻繆公行霸繇余歸徳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
書求見者輒使詣尚書問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以升
斗之禄賜以一束之帛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
言嘉謀日聞于上天下條貫國家表裏爛然可睹矣夫
以四海之廣士民之數能言之類至衆多也然其雋桀
指世陳政言成文章質之先聖而不繆施之當世合時
務若此者亦亡幾人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
[012-9a]
所以厲世摩鈍也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
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敺除倒持太阿授楚其
柄故誠能勿失其柄天下雖有不順莫敢觸其鋒此孝
武皇帝所以辟地建功為漢世宗也今不循霸者之道
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世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
騏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故高祖弃陳平之過而
獲其謀晉文召天王齊桓用其讐亡益于時不顧逆順
此所謂霸道者也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黒雜合謂之駁
[012-9b]
欲以承平之法治暴秦之緒猶以鄉飲酒之禮理軍市
也今陛下既不納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䳒鵲遭害則
仁鳥增逝愚者䝉戮則知士深退間者愚民上疏多觸
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衆自陽朔以來天下以言
為諱朝廷尤甚羣臣皆承順上指莫有執正何以明其
然也取民所上書陛下之所善試下之廷尉廷尉必曰
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一矣故京兆尹王章資質
忠直敢面引廷爭孝元皇帝擢之以厲其臣而矯曲朝
[012-10a]
及至陛下戮及妻子且惡惡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
辜而殃及家折直士之節結諫臣之舌羣臣皆知其非
然不敢爭天下以言為戒最國家之大患也願陛下循
髙祖之軌杜亡秦之路數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
除不急之法下亡諱之詔博覽兼聽謀及䟽賤令深者
不隱遠者不塞所謂辟四門明四目也且不急之法誹
謗之微者也往者不可反來者猶可追方今君命犯而
主威奪外戚之權日以益隆陛下不見其形願察其景
[012-10b]
建始以來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水災亡與比
數隂盛陽微金鐵為飛此何景也漢興以來社稷三危
呂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親親之道全之為右當與之
賢師良傅教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寵其位授以魁柄使
之驕逆至於夷滅此失親親之大者也自霍光之賢不
能為子孫慮故權臣易世則危書曰毋若火始燄燄埶
陵于君權隆于主然後防之亦亡及已
  鮑宣論丁傅董賢書漢書/
[012-11a]
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
廷妨賢人路濁亂天下奢泰亡度窮困百姓是以日蝕
且十彗星四起危亡之徵陛下所親見也今奈何反覆
别于前乎朝臣亡有大儒骨鯁白首耆艾魁壘之士論
議通古今喟然動衆心憂國如饑渴者臣未見也敦外
親小童及幸臣董賢等在公門省户下陛下欲與此共
承天地安海内甚難今世俗謂不智者為能謂智者為
不能昔堯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衆皆惑古刑
[012-11b]
人尚服今賞人反惑請寄為奸羣小日進國家空虚用
度不足民流亡去城郭盗賊並起吏為殘賊歲增于前
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縣官重責更
賦租税二亡也貪吏並公受取不已三亡也豪彊大姓
蠶食亡厭四亡也苛吏繇役失農桑時五亡也部落鼔
鳴男女遮迣六亡也盗賊刼畧取民財物七亡也七亡
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毆殺一死也治獄深刻二死也寃
陷亡辜三死也盗賊横發四死也怨仇相殘五死也歲
[012-12a]
惡饑餓六死也時氣疾疫七死也民有七亡而無一得
欲望國安誠難民有七死而無一生欲望刑措誠難此
非公卿守相貪殘成化之所致邪羣臣幸得居尊官食
重禄豈有肻加惻隱於細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志但
在營私家稱賓客為奸利而已以茍容曲從為賢以拱
黙尸禄為智謂如臣宣等為愚陛下擢臣岩穴誠冀有
益毫毛豈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髙門之地哉天下乃
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為皇天子下為黎庶父母為天
[012-12b]
牧養元元視之當如一合尸鳩之詩今貧民菜食不厭
衣又穿空父子夫婦不能相保誠可為酸鼻陛下不救
將安所歸命乎奈何獨私養外親與幸臣董賢多賞賜
以大萬數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致富
非天意也及汝昌侯傅商亡功而封夫官爵非陛下之
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
天悦民服豈不難㢤方陽侯孫寵宜陵侯息夫躬辨足
以移衆彊可用獨立奸人之雄惑世尤劇者也宜以時
[012-13a]
罷退及外親㓜童未通經術者皆宜令休就師傅急徵
故大司馬傅喜使領外親故大司空何武師丹故丞相
孔光故左將軍彭宣經皆更博士位皆厯三公智謀威
信可與建教化圖安危龔勝為司直郡國皆慎選舉三
輔委輸官不敢為姦可大委任也陛下前以小不忍退
武等海内失望陛下尚能容亡功徳者甚衆曾不能忍
武等邪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為心不得自專快意
而已也上之皇天見譴下之黎庶怨恨次有諫爭之臣
[012-13b]
陛下茍欲自薄而厚惡臣天下猶不聽也臣雖愚戅獨
不知多受禄賜美食大官廣田宅厚妻子不與惡人結
仇怨以安身邪誠迫于大義官以諫爭為職不敢不竭
愚惟陛下少留神明覽五經之文原聖人之至意深思
天地之戒臣宣呐鈍於辭不勝惓惓盡死節而已
  鮑宣論董賢書漢書/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養黎民即位以來父虧明母震
動子訛言相驚恐今日食于三始誠可畏懼小民正月
[012-14a]
朔日尚恐毁敗器物何况于日虧乎陛下深内自責避
正殿舉直言求過失罷退外親及旁仄素餐之人徵拜
孔光為光禄大夫發覺孫寵息夫躬過惡免官遣就國
衆庶歙然莫不説喜天人同心人心說則天意解矣乃
二月丙戌白虹虷日連陰不雨此天有憂結未解民有
怨望未塞者也侍中駙馬都尉董賢本亡葮莩之親但
以令色諛言自進賞賜亡度竭盡府藏并合三第尚以
為小復壤暴室賢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將作治第行夜
[012-14b]
吏卒皆得賞賜上冡有會輒大官為供海内貢獻當養
一君今反盡之賢家豈天與民意邪天不可久負厚之
如此反所以害之也誠欲哀賢宜為謝過天地解讐海
内免遣就國収乘輿器物還之縣官如此可以父子終
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孫寵息夫
躬不宜居國可皆免以視天下復徵何武師丹彭宣傅
喜曠然使民易視以應天心建立大政以興太平之端
高門去省户數十步求見出入二年未省欲使海瀕仄
[012-15a]
陋自通遠矣願賜數刻之閒極竭毣毣之思退入三泉
死亡所恨
  師丹論封拜丁傅書漢書/
古者諒闇不言聽于冡宰三年亡改于父之道前大行
尸柩在堂而官爵臣等以及親屬赫然皆貴寵封舅為
陽安侯皇后尊號未定豫封父為孔鄉侯出侍中王邑
射聲校尉王邯等詔書比下變動政事卒暴亡漸臣縱
不能明陳大義復曾不能牢讓爵位相隨空受封侯增
[012-15b]
益陛下之過間者郡國多地動水出流殺人民日月不
明五星失行此皆舉錯失中號令不定法度失理陰陽
溷濁之應也臣伏惟人情無子年雖六七十猶博取而
廣求孝成皇帝深見天命燭知至徳以壯年克己立陛
下為嗣先帝暴棄天下而陛下繼體四海安寧百姓不
懼此先帝聖徳當合天人之功也臣聞天威不違顔咫
尺願陛下深思先帝所以建立陛下之意且克己躬行
以觀羣下之從化天下者陛下之家也肺腑何患不富
[012-16a]
貴不宜倉卒先帝不量臣愚以為太傅陛下以臣託師
傅故亡功徳而備鼎足封大國加賜黄金位為三公職
在左右不能盡忠補過而令庶人竊議災異數見此臣
之大罪也臣不敢言乞骸骨歸于海濱恐嫌于偽誠慙
負重責義不得不盡死
  何武言傅喜書漢書/
喜行義修潔忠誠憂國内輔之臣也今以寢病一旦遣
歸衆庶失望皆曰傅氏賢子以論議不合於定陶太后
[012-16b]
故退百寮莫不為國恨之忠臣社稷之衛魯以季友治
亂楚以子玉輕重魏以無忌折衝項以范增存亡故楚
跨有南土帶甲百萬鄰國不以為難子玉為將則文公
側席而坐及其死也君臣相慶百萬之衆不如一賢故
秦行千金以間廉頗漢散萬金以疏亞父喜立于朝陛
下之光輝傅氏之廢興也
  論䑓諫官言事未蒙聽允書歐陽修/
月日具官臣歐陽修謹昧死再拜上書于體天法道欽
[012-17a]
文聰武聖神孝徳皇帝闕下臣聞自古有天下者莫不
欲為治君而常至于亂莫不欲為明主而常至于昏者
其故何㢤患於好疑而自用也夫疑心動於中則視聽
惑於外視聽惑則忠邪不分而是非錯亂是非錯亂則
舉國之臣皆可疑盡疑其臣則必自用其所見夫以疑
惑錯亂之意而自用則多失失則其國之忠臣必以理
而爭之爭之不切則人主之意難回爭之切則激其君
之怒心而堅其自用之意然後君臣爭勝于是邪佞之
[012-17b]
臣得以因隙而入希㫖順意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惟人
主之所欲者從而助之夫為人主者方與其臣爭勝而
得順意之人樂其助已而忘其邪佞也乃與之并力以
拒忠臣夫為人主者拒忠臣而信邪佞天下亡不亂人
主亡不昏也自古人主之用心非惡忠臣而喜邪佞也
非惡治而好亂也非惡明而欲昏也以其好疑自用而
與下爭勝也使為人主者豁然去其疑心而回其自用
之意則邪佞遠而忠言入忠言入而聰明不惑而萬事
[012-18a]
得其宜使天下尊為明主萬世仰為治君豈不臣主俱
榮而樂哉與其區區自執而與臣下爭勝用心益勞而
事益惑者相去逺矣臣聞書載仲虺稱湯之徳曰改過
不吝又戒湯曰自用則小成湯古之聖人也不能亡過
而能改過此其所以為聖也以湯之聰明其所為不至
于繆戾矣然仲虺猶戒其自用則自古人主惟能改過
而不敢自用然後得為治君明主也臣伏見宰臣陳執
中自執政以來不叶人望累有過惡招致人言而執中
[012-18b]
遷延尚玷宰府陛下憂勤恭儉仁愛寛慈堯舜之用心
也推陛下之用心天下宜至于治者久矣而紀綱日壞
政令日乖國日益貧民日益困流民滿埜濫官滿朝其
亦何為而致此由陛下用相不得其人也近年宰相多
以過失因言者罷去陛下不悟宰相非其人反疑言事
者好逐宰相疑心一生視聽既惑遂成自用之意以謂
宰相當由人主自去不可因言者而罷之故宰相雖有
大惡顯過而屈意以容之彼雖惶恐自欲求去而屈意
[012-19a]
以留之雖天災水旱饑民流離死亡道路皆不暇顧而
屈意以用之其故非他直欲沮言事者爾言事者何負
于陛下哉使陛下上不顧天災下不恤人言以天下之
事委一不學亡識諂邪狠愎之執中而甘心焉言事者
本欲益于陛下而反損聖徳者多矣然而言事者之用
心本不圖至于此也由陛下好疑自用而自損也今陛
下用執中之意益堅言事者攻之愈切陛下方思有以
取勝于言事者而邪佞之臣得以因隙而入必有希合
[012-19b]
陛下之意者將曰執中宰相不可以小事逐不可使小
臣動揺甚者則誣言事者欲逐執中而引用他人陛下
方患言事者上忤聖聰樂聞斯言之順意不復察其邪
佞而信之所以拒言事者益峻用執中益堅夫以萬乘
之尊與三數言事小臣角必勝之力萬一聖意必不可
回則言事者亦當知難而止矣然天下之人與後世之
議者謂陛下拒忠言庇愚相以陛下為何如主也前日
御史論梁適辠惡陛下赫怒空臺而逐之而今日御史
[012-20a]
又復敢論宰相不避雷霆之威不畏權臣之禍此乃至
忠之臣也能忘其身而愛陛下者也陛下嫉之惡之拒
之絶之執中為相使天下水旱流亡公私困竭而又不
學亡識憎愛挾情除改差繆取笑中外家私穢惡流聞
道路阿意順㫖專事逢君此乃諂上傲下愎戾之臣也
陛下愛之重之不忍去之陛下睿知聰明羣臣善惡亡
不照見不應倒置如此直由言事者太切而激成陛下
之疑惑爾執中不知廉恥復出視事此不足論陛下豈
[012-20b]
忍因執中上累聖徳而使忠臣直士巻舌于明時也臣
願陛下廓然回心釋去疑慮察言事者之忠知執中之
過惡悟用人之非法成湯改過之聖遵仲虺自用之戒
盡以御史前後章疏出付外廷議正執中之過惡罷其
政事别用賢材以康時務以拯斯民以全聖徳則天下
幸甚臣以身叨恩遇職在論思意切言狂罪當萬死臣
昧死再拜
  論包拯除三司使書歐陽修/
[012-21a]
臣聞治天下者在知用人之先後而巳用人之法各有
所宜軍旅之士先材能朝廷之士先名節軍旅主成功
惟恐其不趨賞而爭利其先材能而後名節者亦埶使
之然也朝廷主教化風俗之薄厚治道之汙隆在乎用
人而教化之於下也不能家至而諄諄諭之故常務尊
名節之士以風動天下而聳勵其媮薄夫所謂名節之
士者知廉恥修禮讓不利於茍得不牽於茍隨而惟義
之所處白刃之威有所不避折枝之易有所不為而惟
[012-21b]
義之所守其立于朝廷進退舉止皆可以為天下法也
其人至難得也至可重也故其為士者常貴名節以自
重其身而君人者亦常全名節以養成善士伏見陛下
近除前御史中丞包拯為三司使命下之日中外喧然
以謂朝廷貪拯之材而不為拯惜名節然猶冀拯能執
節守義堅讓以避嫌疑而為朝廷惜事體數日之間遂
聞拯已受命是可惜也亦可嗟也拯性好剛天姿峭直
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至如逐其人而代其
[012-22a]
位雖初亡是心然見得不能思義此皆不足怪若乃嫌
疑之迹常人皆知可避而拯豈獨不思哉昨聞拯在臺
日常自至中書詬責宰相指陳前三司使張方平過失
怒宰相不早罷之既臺中寮屬相繼論列方平由此罷
去而以宋祁代之又聞拯亦曾彈奏宋祁過失自其命
出臺中寮屬又交章力言而祁亦因此而罷而拯遂代
其任此所謂蹊田奪牛豈得亡過而整冠納履當避可
疑者也如拯材能資望雖别加進用人豈為嫌其不可
[012-22b]
為者惟三司使爾非惟自涉嫌疑其於朝廷所損不細
臣請原其本末而言之國家自數十年來士君子務以
恭謹靜慎為賢及其弊也循黙茍且頽惰寛弛習成風
俗不以為非至于百職不修紀綱廢壞時方亡事固未
覺其害也一旦强敵犯邊兵出亡功而財用空虚公私
困弊盗賊並起天下騷然陛下奮然感悟思革其弊進
用三數大臣鋭意于更張矣於此之時始增置諫官之
貟以寵用言事之臣俾之舉職由是修紀綱而繩廢壞
[012-23a]
遂欲分别賢不肖進退材不材而久弊之俗驟見而駭
因共指言事者而非之或以為好訐陰私或以為公相
傾陷或謂沽激名譽或謂自圖進取羣言百端㡬惑上
聽上賴陛下至聖至明察見諸臣本以忘身徇國非為
己利讒間不入遂荷保全而中外之人久而亦漸為信
自是以來二十年間臺諫之選屢得讜言之士中間斥
去奸邪屛絶權倖拾遺救失不可勝數是則納諫之善
從古所難自陛下臨御以來寔為盛徳于朝廷補助之
[012-23b]
効不為亡功今中外習安上下已信纎邪之人凡所舉
動每畏言事之臣時政亡巨細亦惟言事官是聽原其
自始開發言路至于今日之成効豈易致㢤可不惜㢤
夫言人之過似於激訐逐人之位似于傾陷而言事之
臣得以自明者惟亡所利於其間爾而天下之人所以
為信者亦以其亡所利焉今拯併逐二臣自居其位使
將來奸佞者得以為説而惑亂主聽今後言事者不為
人信而亡以自明是則聖明用諫之功一旦由拯而壞
[012-24a]
夫有所不取之謂廉有所不為之謂恥近臣舉動人所
儀法使拯於此時有所不取而不為可以風天下以廉
恥之節而拯取其所不宜取為其所不宜為豈惟自薄
其身亦所以開誘他時言事之臣傾人以覬得相習而
成風此之為患豈謂小哉然拯所恃者惟以本亡心耳
夫心者藏于中而人所不見迹者示于外而天下所瞻
今拯欲自信其不見之心而外掩天下之迹是猶手探
其物口云不欲雖欲自信人誰信之此臣所謂嫌疑之
[012-24b]
不可不避也况如拯者少有孝行聞于鄉里晚有直節
著在朝廷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
亦可惜也伏望陛下别選材臣為三司使而處拯他職
置之京師使拯得避嫌疑之迹以解天下之惑而全拯
之名節不勝幸甚臣叨塵侍從職號論思昔嘗親見朝
廷致諫之初甚難今又復見陛下用諫之效已著實不
欲因拯而壞之者為朝廷惜也臣言狂計愚伏俟誅戮
  通進司上書歐陽修/
[012-25a]
十二月二十四日宣徳郎守太子中允充館閣校勘臣
歐陽脩謹昧死再拜上書于皇帝闕下臣伏見國家自
元昊叛逆關西用兵以來為國言事者衆矣臣初竊為
二策以料賊情然臣迂儒不識兵之大計始猶遲疑未
敢自信今兵興既久賊形已露如臣素料頗不甚逺故
竊自謂有可以助萬一而塵聽覽者謹條以聞惟陛下
仁聖寛其狂妄之誅幸甚夫關西弛備而民不見兵者
二三十年矣使賊萌亂之初藏形隱計卒然而來當是
[012-25b]
時吾之邊屯寡弱城堡未完民習久安而易警將非素
選而敗怯使其羊驅豕突可以奮然而深入然國威未
挫民力未疲彼得城而居不能久守擄掠而去可邀擊
其歸此下策也故賊知而不為之戎狄侵邊自古為患
其攻城掠埜敗則走而勝則來葢其常事此中策也故
賊兼而用之若夫假僣名號以威其衆先擊吾之易取
者一二以恱其心然後訓養精鋭為長久之謀故其來
也雖勝而不前不敗而自退所以誘吾兵而勞之也或
[012-26a]
擊吾東或擊吾西乍出乍入所以使吾兵分備多而不
得減息也吾欲速攻賊方新鋭坐而待戰彼則不來如
此相持不三四歲吾兵已老民力已疲不幸又遇水旱
之災調歛不勝而盗賊羣起彼方奮其全鋭擊吾困弊
可也使吾不堪其困忿而出攻决於一戰彼以逸而待
吾勞亦可也幸吾苦兵計未知出遂求通聘以邀歲時
之賂度吾困急不得不從亦可也是吾力一困則賊謀
亡施而不可此兵法所謂不戰而疲人兵者上策也而
[012-26b]
賊今方用之今三十萬之兵食于西者二歲矣又有十
四五萬之鄉兵不耕而自食其民自古未有四五十萬
之兵連年仰食而國力不困者也臣聞元昊之為賊威
能畏其下恩能死其人自初僣叛嫚書已上逾年而不
出一出則鋒不可當執刼蕃官獲吾將帥多禮而不殺
此其兇謀所畜皆非倉卒者也奈何彼能以上策而疲
吾吾不自知其已困彼為久計以撓我我亡長策而制
之哉夫訓兵養士伺隙乘便用間出竒此將帥之職也
[012-27a]
所謂閫外之事而君不御者可也至于外料賊謀之心
内察國家之埶知彼知此因謀制敵此朝廷之大計也
所謂廟算而勝者也不可以不思今賊謀可知以久而
疲我耳吾埶可察西人已困也誠能豐財積粟以紓西
人而完國壯兵則賊謀沮而廟筭得矣夫兵攻守而已
然皆以財用為彊弱也守非財用而不久此不待言請
試言攻昔秦席六國之彊資以事邊卒困天下而不得
志漢因文景之富力三舉而纔得河南隋唐突厥吐蕃
[012-27b]
常與中國相勝敗擊而勝之有矣未有舉而滅者秦漢
尤彊者其所攻今元昊之地是也况自劉平陷沒賊鋒
熾銳未嘗挫衂攻守之計非臣所知天威所加雖終期
於掃盡然臨邊之將尚未聞得賊釁隙挫其兇鋒是攻
守皆未有休息之期而財用不為長久之計臣未見其
可也四五十萬之人坐而仰食然關西之地物不加多
闗東所有莫能運致掊克細碎既以亡益而罷之矣至
於鬻官入粟下亡應者改法𣙜貨而商旅不行是四五
[012-28a]
十萬之人惟取足于西人而已西人何為而不困困而
不起為盗者須水旱爾外為賊謀之所疲内遭水旱而
多故天下之患可勝道哉夫關西之物不能加多則必
通其漕運而致之漕運已通而闗東之物不充則亡得
而西矣故臣以謂通漕運盡地利榷商賈三術並施則
財用足而西人紓國力完而兵可久以守以攻惟上所
使夫小瑣目前之利既不足為長久之謀非旦夕而可
効故為長久而計者初若迂愚而可笑在必而行之則
[012-28b]
其利博矣故臣區區不敢避迂愚之責請上便宜三事
惟陛下裁擇其一曰通漕運臣聞今為西計者皆患漕
運之不通臣以謂但未求之耳今京師在汴漕運不西
而人之習見者遂以為不能西不知秦漢隋唐其都在
雍則天下之物皆可致之西也山川地形非有變易于
古其路皆在昔人可行今人胡為而不可漢初歲漕山
東粟數十萬石是時運路未修其漕尚少其後武帝益
修渭渠至漕百餘萬石隋文帝時沿水為倉轉相運置
[012-29a]
而闗東汾晉之粟皆至渭南運物最多其遺倉之迹往
往皆在然皆尚有三門之險自唐裴耀卿又尋隋迹於
三門東西置倉開山十八里為陸運以避其險卒泝河
而入渭當時歲運不減二三百萬石其後劉晏遵耀卿
之路悉漕江淮之米以實闗西後世言能經財利而善
漕運者耀卿與晏為首今江淮之米歲入于汴者六百
萬石誠能分給闗西得一二百萬石足矣今兵之食汴
漕者出戍甚衆有司不惜百萬之粟分而及之其患者
[012-29b]
三門阻其中爾今宜浚治汴渠使歲運不阻然後按求
耀卿之迹不憚十許里陸運之勞則河漕通而物可致
且紓闗西之困使古亡法今有可為尚當為之况昔人
行之而未逺今人行之而豈難哉耀卿與晏初理漕時
其得尚少至其末年所入十倍是可久行之法明矣此
水運之利也臣聞漢高祖之入秦不由東闗而道南陽
過酈析而入武闗曹操等起兵誅董卓亦欲自南陽道
丹析而入長安是時張濟又自長安出武闗奔南陽則
[012-30a]
自古用兵往來之徑也臣嘗至南陽問其遺老云自鄧
西北至永興六七百里今小商賈往往行之初漢祖入
關其兵十萬夫能容十萬兵之路宜不甚狹而險也但
自雒陽為都行者皆趨東闗其路久而遂廢今能按求
而通之則武昌漢陽郢復襄陽梁洋金商均房光化沿
漢之地十一二州之物皆可漕而頓之南陽自南陽為
輕車人輦而逓之募置遞兵為十五六舗則十餘州之
物日日入闗而不絶沿漢之地山多美木近漢之民仰
[012-30b]
足而有餘以造舟車甚不難也前日陛下深恤有司之
勤内賜禁錢數十萬以供西用而道路艱逺輦運逾年
不能畢至至于軍裝輸送多苦秋霖邊州已寒冬服尚
滯于路其艱如此夫使州縣綱吏逺輸京師轉冐艱滯
然後得西豈若較南陽之旁郡度其道里入于武闗與
至京師逺近等者與其尤近者皆使直輸于闗西京師
之用有不足則以禁帑出賜有司者代而充用其迂曲
簡直利害較然矣此陸運之利也其二曰盡地利臣聞
[012-31a]
昔之畫財利者易為工今之言財利者難為術昔者之
民賦稅而已故其不足則鑄山煮海𣙜酒與茶征闗市
而筭舟車尚有可為之法以茍一時之用自漢魏迄今
其法日增其取益細今取民之法盡矣昔者賦外之征
以備有事之用今盡取民之法用於亡事之時悉以冗
費而糜之矣至卒然有事則亡法可增然獨猶有可為
者民作而輸官者已勞而游手之人方逸地之産物者
耕不得代而不墾之土尚多是民有遺力地有遺利此
[012-31b]
可為也况厯視前世用兵者未嘗不先營田漢武帝時
兵興用乏趙過為畎田人犂之法以足用趙充國攻西
羌議者爭欲出擊而充國深思全勝之策能忍而待其
敝至違詔罷兵而治屯田田于極邊以遊兵而防鈔宼
則其理田不為易也猶勉為之後漢之時曹操屯兵許
下彊敵四面以今視之疑其旦夕戰爭而不暇然用棗
祗韓浩之計建置田官募民而田近許之地歲得穀百
萬石其後郡國皆田積穀亡數隋唐田制尤廣不可勝
[012-32a]
舉其埶艱而難田莫若充國迫急而不暇田莫如曹操
然皆勉焉不以迂緩而不田者知地利之博而可以紓
民勞也今天下之土不耕者多矣臣未能悉言謹舉其
近者自京以西土之不闢者不知其數非土之瘠而棄
也葢人不勸農與夫役重而逃爾久廢之地其利數倍
於營田今若督之使勤與免其役則願耕者衆矣臣聞
鄉兵之不便於民議者方論之矣充兵之人遂弃農業
託云教習聚而飲博取資一有/於字其家不顧亡有官吏不
[012-32b]
加禁父兄不敢詰家家自以為患也河東河北闗西之
鄉兵此猶有用若京東西者平居不足以備盗而水旱
適足以為盗其尤可患者京西素貧之地非有山澤之
饒民惟力農是仰而今三夫之家一人五夫之家三人
為游手凡十八九州以少言之尚可四五萬人不耕而
食是自相糜耗而重困也今誠能盡驅之使耕于棄地
官貸其種歲田之入與中分之如民之法募吏之習田
者為官田優其課而誘之則民願田者衆矣太宗皇帝
[012-33a]
時嘗貸陳蔡民錢使市牛而耕真宗皇帝時亦用耿望
之言買牛湖南而治屯田今湖南之牛歲賈于北者皆
出京西若官為買之不難得也且鄉兵本農也籍而為
兵遂弃其業今幸其去農未久尚可復驅還之田畝使
不得羣游而飲博以為父兄之患此民所願也一夫之
力以逸而言任耕縵田一頃使四五萬人皆耕而久廢
之田利又數倍則歲穀不可勝數矣京西之分北有大
河南至漢而西接闗若又通其水陸之運所在積穀惟
[012-33b]
陛下詔有司而移用之耳其三曰權商賈臣聞秦廢王
法啟兼并其上侵公利下刻細民為國之患久矣自漢
以來嘗欲為法而抑奪之然不能也葢為國者興利日
繁兼并者趨利日巧至其甚也商賈坐而權國利其故
非他由興利廣也夫興利廣則上難專必與下民共之
然後通流而不滯然為今議者方欲奪商之利一歸于
公上而專之故奪商之謀益深則為國之利益損前日
有司屢變其法法每一變則一歲之間所損數百萬議
[012-34a]
者不知利不可專欲專而反損但云變法之未當變而
不已其損愈多夫欲十分之利皆歸于公至其虧少十
不得三不若與商共之常得其五也今為國之利多者
茶與鹽耳茶自變法已來商賈不復一歲之失數年莫
補所在積朽棄而焚之前日議者屢言三説之法為便
有司既以詳之矣今誠能復之使商賈有利而通行則
上下濟矣解池之鹽積若山阜今宜暫下其價誘羣商
而散之先為令曰三年將復舊價則貪利之商爭先而
[012-34b]
凑矣夫茶者生於山而亡窮鹽者出於水而不竭賤而
散之三年十未減其一二夫二物之所以貴者以能為
國資錢幣爾今不散而積之是惜朽壞也夫何用哉夫
大商之能蕃其貨者豈其錙銖躬自鬻於市哉必有販
夫小賈就而分之販夫小賈無利則不為故大商不妬
販夫之分其利者恃其貨博雖取利少貨行流速則積
少而為多也今為大國者有亡窮不竭之貨反妬大商
之分其利寧使亡用而積為朽壞何哉故大商之善為
[012-35a]
術者不惜其利而誘販夫大國之善為術者不惜其利
而誘大商此與商賈共利取少而致多之術也若乃縣
官自為鬻市之事此大商之不為臣謂行之難久者也
誠能不較錙銖而思逺大則積朽之物散而錢幣通可
不勞而用足矣臣愚不足以知時事若夫堅守以扞賊
利則出而擾之凡小便宜願且委之邊將至于積穀與
錢通其漕運不二三歲而國力漸豐邊兵漸習賊鋭漸
挫而有隙可乘然後一舉而滅之此萬全之策也願陛
[012-35b]
下以其小者責將帥謀其大計而行之則天下幸甚臣
修昧死再拜
  鼂錯言兵事書漢書/
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
利高后時再入隴西攻城屠邑敺畧畜産其後復入隴
西殺吏卒大㓂盗竊聞戰勝之威民氣百倍敗兵之卒
沒世不復自髙后以來隴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氣破傷
亡有勝意今兹隴西之吏賴社稷之神靈奉陛下之明
[012-36a]
詔和輯士卒底厲其節起破傷之民以當乘勝之匈奴
用少擊衆殺一王敗其衆而大有利非隴西之民有勇
怯乃將吏之制巧拙異也故兵法曰有必勝之將亡必
勝之民由此觀之安邊境立功名在于良將不可不擇
也臣又聞用兵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
卒服習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溝漸車之水山林
積石經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車騎二不當
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屬平原廣埜此車騎之地也步兵
[012-36b]
十不當一平陵相遠川谷居間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
也短兵百不當一兩陳相近平地淺草可前可後此長
㦸之地也劒楯三不當一雈葦竹蕭草木䝉蘢支葉
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長㦸二不當一曲道相伏險阸
相薄此劒楯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士不選練卒不服
習起居不精動靜不集趨利弗及避難不畢前擊後解
與金鼔之音相失此不習勒卒之過也百不當十兵不
完利與空手同甲不堅宻與袒裼同弩不可以及逺與
[012-37a]
短兵同射不能中與亡矢同中不能入與亡鏃同此將
不省兵之禍也五不當一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
予敵也卒不可用以其將予敵也將不知兵以其主予
敵也君不擇將以其國予敵也四者兵之至要也臣又
聞小大異形彊弱異埶險易異備夫卑身以事彊小國
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
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藝與中國異上下山阪出入溪
澗中國之馬弗與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
[012-37b]
與也風雨罷勞饑渴不困中國之人弗與也此匈奴之
長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輕車突騎則匈奴之衆易撓亂
也勁弩長㦸射疏及逺則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堅甲利
刃長短相襍遊弩往來什伍俱前則匈奴之兵弗能當
也材官騶發矢道同的則匈奴之革笥木薦弗能支也
下馬地鬭劒㦸相接去就相薄則匈奴之足弗能給也
此中國之長技也以此觀之匈奴之長技三中國之長
技五陛下又興數十萬之衆以誅數萬之匈奴衆寡之
[012-38a]
計以一擊十之術也雖然兵凶器戰危事也以大為小
以彊為弱在俛仰之間耳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
則悔之亡及也帝王之道出於萬全今降胡義渠蠻夷
之屬來歸誼者其衆數千飲食長技與匈奴同可賜之
堅甲絮衣勁弓利矢益以邊郡之良騎令明將能知其
習俗和輯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約將之即有險阻以此
當之平地通道則以輕車材官制之兩軍相為表裏各
用其長技衡加之以衆此萬全之術也傳曰狂夫之言
[012-38b]
而明主擇焉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惟陛下財擇
  鼂錯上守邊備塞事漢書/
臣聞秦時北攻胡貉築塞河上南攻揚粤置戍卒焉其
起兵而攻胡越非以衛邊地而救民死也貪利而欲廣
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亂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埶戰則
為人禽屯則卒積死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
寸氷厚六尺食肉而飲酪其人密理鳥獸毳毛其性能
寒揚粤之地少隂多陽其人疏理鳥獸希毛其性能暑
[012-39a]
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邊輸者僨于道秦民
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讁發之名曰讁戍先發吏有讁及
贅壻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
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發之不順行者深怨有背畔之
心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也故戰勝守
固則有拜爵之賞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以富家室故
能使其衆䝉矢石赴湯火視死如生今秦之發卒也有
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死事之後不得一筭之復天
[012-39b]
下明知禍烈及已也陳勝行戍至于大澤為天下先倡
天下從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刼而行之之敝也胡人衣
食之業不著于地其埶易以擾亂邊竟何以明之胡人
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
於廣埜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以是觀之往來
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而中國之所以離南畮
也今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于塞下或當燕代或當上
郡北地隴西以候備塞之卒卒少則入陛下不救則邊
[012-40a]
民絶望而有降敵之心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
至則胡又已去聚而不罷為費甚大罷之則復入如此
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矣陛下幸憂邊竟遣將吏
發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今遠方之士戍塞一嵗而更
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以
便為之高城深塹具藺石布渠答復為一城其内城間
百五十步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為
中周虎落先為室屋具田器乃募辠人及免徒復作令
[012-40b]
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贖辠及輸奴婢欲以拜爵者
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賜高爵復其家予冬夏衣廪
食能自給而止郡縣之民得買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
夫若妻者縣官買予之人情非有匹敵不能久安其處
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難之地胡人入驅
而能止其所驅者以其半予之縣官為贖其民如是則
邑里相救助赴敵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親戚而利
其財也此與東方之戍卒不習地埶而心畏敵者功相
[012-41a]
萬也以陛下之時徙民實邊使逺方亡屯戍之事塞下
之民父子相保亡繫虜之患利施後世名稱聖明其與
秦之行怨民相去遠矣
  鼂錯上募民徙塞下事漢書/
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實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輸將之
費益寡甚大惠也下吏誠能稱厚惠奉明法存恤所徙
之老弱善遇其壯士和輯其心而勿侵刻使先至者安
樂而不思故鄉則貧民相募而勸往矣臣聞古之徙遠
[012-41b]
方以實廣虚也相其隂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
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然後營邑立城製里割宅通田
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先為築室家有一堂二内門户之
閉置器物焉民至有所居作有所用此民所以輕去故
鄉而勸之新邑也為置醫巫以救疾病以修祭祀男女
有昏生死相䘏墳墓相從種樹畜長室屋完安此所以
使民樂其處而有長居之心也臣又聞古之制邊縣以
備敵也使五家為伍伍有長十長一里里有假士四里
[012-42a]
一連連有假五百十連一邑邑有假候皆擇其邑之賢
材有䕶習地形知民心者居則習民于射法出則教民
於應敵故卒伍成于内則軍正定于外服習以成勿令
遷徙㓜則同遊長則共事夜戰聲相知則足以相救晝
戰目相見則足以相識驩愛之心足以相死如此而勸
以厚賞威以重罰則前死不還踵矣所徙之民非壯有
材力但費衣糧不可用也雖有材力不得良吏猶亡功
也陛下絶匈奴不與和親臣竊意其冬來南也一大治
[012-42b]
則終身創矣欲立威者始于折膠來而不能困使得氣
去後未易服也愚臣亡識惟陛下財察
  主父偃諫伐匈奴書漢書/
臣聞明主不惡切諫以博觀忠臣不避重誅以直諫是
故事亡遺策而功流萬世今臣不敢隱忠避死以效愚
計願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
天下雖平忘戰必危天下旣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
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且夫怒者逆徳也兵
[012-43a]
者凶器也爭者末節也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
聖王重行之夫務戰勝窮武事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
帝任戰勝之威蠶食天下并吞戰國海内為一功齊三
代務勝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諫曰不可夫匈奴亡城郭
之居委積之守遷徙鳥舉難得而制輕兵深入糧食必
絶運糧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為利得其民不
可調而守也勝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國甘心匈奴
非完計也秦皇帝不聽遂使䝉恬將兵而北攻胡却地
[012-43b]
千里以河為竟地固澤鹵不生五穀然後發天下丁男
以守北河暴兵露師十有餘年死者不可勝數終不能
踰河而北是豈人衆之不足兵革之不備哉其埶不可
也又使天下飛芻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
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糧餉女子
紡績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死
者相望葢天下始叛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邊
聞匈奴聚代谷之外而欲擊之御史成諫曰不可夫匈
[012-44a]
奴獸聚而鳥散從之如搏景今以陛下盛徳攻匈奴臣
竊危之高帝不聽遂至代谷果有平城之圍高帝悔之
乃使劉敬往結和親然後天下亡干戈之事故兵法曰
興師十萬日費千金秦常積衆數十萬人雖有覆車殺
將係虜單于適足以結怨深讐不足以償天下之費夫
匈奴行盗侵敺所以為業天性固然上自虞夏殷周固
不程督禽獸畜之不比為人夫不上觀虞夏殷周之統
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且
[012-44b]
夫兵久則變生事苦則慮易使邊竟之民靡敝愁苦將
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成其私而秦政不行權
分二子此得失之效也故周書曰安危在出令存亡在
所用願陛下孰計之而加察焉
  嚴安論征伐書漢書/
臣聞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餘歲成康其隆也刑錯四十
餘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餘歲故五伯更起伯者
常佐天子興利除害誅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五
[012-45a]
霸既沒賢聖莫續天子孤弱號令不行諸侯恣行彊陵
弱衆暴寡田常簒齊六卿分晉並為戰國此民之始苦
也于是彊國務攻弱國備守合從連横馳車轂擊介冑
生蟣蝨民亡所告愬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國稱
號曰皇帝一海内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鐘
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
以為更生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歛省徭役貴仁義賤
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于海内則世世必安
[012-45b]
矣秦不行是風而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篤厚忠
信者退法嚴政峻諂諛者衆日聞其美意廣心軼欲肆
威海外乃使䝉恬將兵以北攻胡辟地進境戍于北河
蜚芻輓粟以隨其後又使尉佗屠睢將樓船之士南攻
百越使監禄鑿渠運糧深入越地越人遁逃曠日持久
糧食乏絶越人擊之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
越當是時秦禍北搆於胡南挂於越宿兵于亡用之地
進而不得退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
[012-46a]
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陳勝呉
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
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
然皆非公侯之後非長史之吏亡尺寸之埶起閭巷杖
棘矜應時而皆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壤長地進
至于霸王時數使然也秦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滅世絶
祀者窮兵之禍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彊不變之患也
今欲招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畧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
[012-46b]
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也非天下之長策也
今中國亡狗吠之警而外累于逺方之備靡敝國家非
所以子民也行亡窮之欲甘心快意結怨于匈奴非所
以安邊也禍結而不解兵休而復起近者愁苦逺者驚
駭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鍛甲砥劒矯箭控弦轉輸軍
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夫兵久而變起事煩
而慮生今外郡之地或㡬千里列城數十形束壤制旁
脅諸侯非公室之利也上觀齊晉之所以亡者公室卑
[012-47a]
削六卿大盛也下觀秦之所以滅者嚴法刻深欲大亡
窮也今郡守之權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幾千里非特閭
巷之資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遭萬世之變
則不可稱諱也
  揚雄諫不受單于朝書漢書/
臣聞六經之治貴於未亂兵家之勝貴於未戰二者皆
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單于上書來朝國家
不許而辭之臣愚以為漢與匈奴從此隙矣匈奴本北
[012-47b]
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
明臣不敢逺稱請引秦以來明之以秦始皇之彊䝉恬
之威帶甲四十餘萬然不敢窺西河乃築長城以界之
會漢初興以高祖之威靈三十萬衆困于平城士或七
日不食時竒譎之士石畫之臣甚衆卒其所以脫者世
莫得而言也又高皇后嘗忿匈奴羣臣庭議樊噲請以
十萬衆横行匈奴中季布曰噲可斬也妄阿順指于是
大臣權書遺之然後匈奴之結解中國之憂平及孝文
[012-48a]
時匈奴侵暴北邊候騎至雍甘泉京師大駭發三將軍
屯細栁棘門霸上以備之數月乃罷孝武即位設馬邑
之權欲誘匈奴使韓安國將三十萬衆徼于便墬匈奴
覺之而去徒費財勞師一虜不可得見况單于之面乎
其後深惟社稷之計規恢萬載之策乃大興師數十萬
使衛青霍去病操兵前後十餘年于是浮西河絶大幕
破寘顔襲王庭窮極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山禪于
姑衍以臨瀚海虜名王貴人以百數自是之後匈奴震
[012-48b]
怖益求和親然而未肻稱臣也且夫前世豈樂傾亡量
之費役亡罪之人快心于狼望之北哉以為不一勞者
不久佚不暫費者不永寧是以忍百萬之師以摧餓虎
之喙運府庫之財填盧山之壑而不悔也至本始之初
匈奴有桀心欲掠烏孫侵公主乃發五將之師十五萬
騎獵其南而長羅侯以烏孫五萬騎震其西皆至質而
還時鮮有所獲徒奮揚威武明漢兵若風雷耳雖空行
空反尚誅兩將軍故北狄不服中國未得高枕安寢也
[012-49a]
逮至元康神爵之間大化神明鴻恩博洽而匈奴内亂
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死扶伏稱臣然尚羈
縻之計不顓制自此之後欲朝者不距不欲者不彊何
者外國天性忿鷙形容魁健負力怙氣難化以善易𨽻
以惡其彊難詘其和難得故未服之時勞師逺攻傾國
殫貨伏尸流血破堅拔敵如彼之難也既服之後慰薦
撫循交接賂遺威儀俯仰如此之備也往時嘗屠大宛
之城蹈烏桓之壘探姑繒之壁藉蕩姐之場艾朝鮮之
[012-49b]
旃拔兩越之旗近不過旬月之役逺不離二時之勞固
已犂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雲徹席巻後亡餘菑惟
北狄為不然真中國之堅敵也三垂比之縣矣前世重
之兹甚未易可輕也今單于歸義懷欵誠之心欲離其
庭陳見于前此乃上世之遺策神靈之所想望國家雖
費不得已者也奈何拒以來厭之辭疏以亡日之期消
往昔之恩開將來之隙夫欵而隙之使有恨心負前言
緣往辭歸怨于漢因以自絶終亡北面之心威之不可
[012-50a]
諭之不能焉得不為大憂乎夫明者視于亡形聰者聽
于亡聲誠先于未然即䝉恬樊噲不復施棘門細栁不
復備馬邑之策安所設衛霍之功何得用五將之威安
所震不然一有隙之後雖智者勞心于内辨者轂擊于
外猶不若未然之時也且往者圖西域制車師置城郭都
䕶三十六國費歲以大萬計者豈為康居烏孫能踰白
龍堆而宼西邊哉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勞之一日失
之費十而愛一臣竊為國不安也惟陛下少畱意于未
[012-50b]
亂未戰以遏邊萌之禍
  魏相諫擊匈奴書漢書/
臣聞之救亂誅暴謂之義兵兵義者王敵加于已不得
已而起者謂之應兵兵應者勝爭恨小故不忍憤怒者
謂之忿兵兵忿者敗利人土地貨寶者謂之貪兵兵貪
者破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衆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
兵兵驕者滅此五者非但人事乃天道也間者匈奴嘗
有善意所得漢民輒奉歸之未有犯于邊竟雖爭屯田
[012-51a]
車師不足致意中今聞諸將軍欲興兵入其地臣愚不
知此兵何名者也今邊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
萊之實常恐不能自存難以動兵軍旅之後必有凶年
言民以其愁苦之氣傷隂陽之和也出兵雖勝猶有後
憂恐災害之變因此以生今郡國守相多不實選風俗
尤薄水旱不時按今年計子弟殺父兄妻殺夫者凡二
百二十二人臣愚以為此非小變也今左右不憂此乃
欲發兵報纎介之忿于逺夷殆孔子所謂吾恐季孫之
[012-51b]
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内也願陛下與平昌侯樂昌
侯平恩侯及有識者詳議乃可
  耿育上訟陳湯書漢書/
延壽湯為聖漢揚鉤深致遠之威雪國家累年之恥討
絶域不羈之君繫萬里難制之虜豈有比哉先帝嘉之
仍下明詔宣著其功改年垂厯傳之亡窮應是南郡獻
白虎邊垂亡警備會先帝寢疾然猶垂意不忘數使尚
書責問丞相趣立其功獨丞相匡衡排而不予封延壽
[012-52a]
湯數百户此功臣戰士所以失望也孝成皇帝承建業
之基乘征伐之威兵革不動國家亡事而大臣傾邪讒
佞在朝曾不深惟本末之難以防未然之戒欲專主威
排妬有功使湯塊然被寃拘囚不能自明卒以亡罪老
棄燉煌正當西域通道令威名折衝之臣旋踵及身復
為郅支遺孽所笑誠可悲也至今奉使外蠻者未嘗不
陳郅支之誅以揚漢國之盛夫援人之功以懼敵弃人
之身以快讒豈不痛哉且安不忘危盛必慮衰今國家
[012-52b]
素亡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畜又亡武帝薦延梟俊禽
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假使異世不及陛下尚望國家
追錄其功封表其墓以勸後進也湯幸得身當聖世功
曾未久反聽邪臣鞭逐斥逺使亡逃分竄死無處所逺
覽之士莫不計度以為湯功累世不可及而湯過人情
所有湯尚如此雖復破絶筋骨暴露形骸猶復制于唇
舌為嫉妬之臣所繫虜耳此臣所以為國家尤戚戚也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蘇軾/
[012-53a]
臣聞好兵猶好色也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賊
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夫惟聖
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勝也享安全之福其不勝
也必亡意外之患後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故其勝也
則變遲而禍大其不勝也則變速而禍小是以聖人不
計勝負之功而深戒用兵之禍何者興師十萬日費千
金内外騷動殆于道路者七十萬家内則府庫空虚外
則百姓窮匱饑寒逼迫其後必有盜賊之憂死傷愁怨
[012-53b]
其終必致水旱之報上則將帥擁衆有跋扈之心下則
士衆久役有潰叛之志變故百出皆由用兵至于興事
首議之人㝠謫尤重葢以平民亡故緣兵而死怨氣充
積必有任其咎者是以聖人畏之重之非不得已不敢
用也自古人主好動干戈由敗而亡者不可勝數臣今
不敢復言請為陛下言其勝者秦始皇既平六國復事
胡越戍役之患被于四海雖拓地千里遠過三代而墳
土未乾天下怨叛二世被害子嬰被禽滅亡之酷自古
[012-54a]
所未嘗有也漢武帝承文景富溢之餘首挑匈奴兵連
不解遂使侵尋及于諸國歲歲調發所向成功建元之
間兵禍始作是時蚩尤旗出長與天等其春戾太子生
自是師行三十餘年死者無數及巫蠱事起京師流血
僵尸數萬太子父子皆敗班固以為太子生長于兵與
之終始帝雖悔悟自克而殁身之恨已無及矣隋文帝
既下江南繼事夷狄煬帝嗣位此心不衰皆能誅滅彊
國威震萬里然而民怨盗起亡不旋踵唐太宗神武無
[012-54b]
敵尤喜用兵既已破滅突厥高昌吐谷渾等猶且未厭
親駕遼東皆志在立功非不得已而用其後武氏之難
唐室陵遲不絶如綫葢用兵之禍物理難逃不然太宗
仁聖寛厚克己裕人㡬至刑措而一傳之後子孫塗炭
此豈為善之報也哉由此觀之漢唐用兵於寛仁之後
故其勝而僅存秦隋用兵于殘暴之餘故其勝而遂滅
臣每讀書至此未嘗不掩巻流涕傷其計之過也若使
此四君者方其用兵之初隨即敗衂惕然戒愳知用兵
[012-55a]
之難則禍敗之興當不至此不幸每舉輒勝故使狃于
功利慮患不深臣故曰勝則變遲而禍大不勝則變速
而禍小不可不察也昔仁宗皇帝覆育天下無意于兵
將士惰偷兵革朽鈍元昊乘間竊發西鄙延安涇原麟
府之間敗者三四所喪動以萬計而海内晏然兵休事
已而民無怨言國無遺患何者天下臣庶知其無好兵
之心天地鬼神諒其有不得已之實故也今陛下天錫
勇智意在富彊即位以來繕甲治兵伺候鄰國羣臣百
[012-55b]
寮窺見此指多言用兵其始也弼臣執國命者無憂深
思逺之心樞臣當國論者無慮害持難之識在臺諫之
職者無獻替納忠之議從微至著遂成厲階既而薛向
為横山之謀韓絳効深入之計陳升之呂公弼等隂與
之協力師徒喪敗財用耗屈較之寶元慶厯之敗不及
十一然而天怒人怨邊兵皆叛京師騷然陛下為之旰
食者累月何者用兵之端陛下作之是以吏士無怒敵
之意而不直陛下也尚賴祖宗積累之厚皇天保佑之
[012-56a]
深故使兵出亡功感悟聖意然淺見之士方且以敗為
恥力欲求勝以稱上心于是王韶搆禍于熙河章惇造
釁于横山熊本發難于渝瀘然此等皆戕賊已降俘纍
老弱困弊腹心而取空虚亡用之地以為武功使陛下
受此虛名而忽于實禍勉强砥礪奮于功名故沈起劉
彛復發于安南使十餘萬人暴露瘴毒死者十而五六
道路之人斃于輸送貲糧器械不見敵而盡以為用兵
之意必且少衰而李憲之師復出于洮州矣今師徒克
[012-56b]
捷鋭氣方盛陛下喜于一勝必有輕視四夷陵侮敵國
之意天意難測臣寔畏之且夫戰勝之後陛下可得而
知者凱旋捷奏拜表稱賀赫然耳目之觀耳至于逺方
之民肝腦塗于白刃筋骨絶于饋餉流離破産鬻賣男
女薰眼折臂自經之狀陛下必不得而見也慈父孝子
孤臣寡婦之哭聲陛下必不得而聞也譬猶屠殺牛羊
刳臠魚鼈以為膳羞食者甚美死者甚苦使陛下見其
號呼於挺刃之下宛轉于刀几之間雖八珍之美必將
[012-57a]
投筯而不忍食而况用人之命以為耳目之觀乎且使
陛下將卒精彊府庫充實如秦漢隋唐之君既勝之後
禍亂方興尚不可救而况所在將吏罷軟凡庸較之古
人萬萬不逮而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内府累世之積掃
地亡餘州郡征税之儲上供殆盡百官俸廩僅而能繼
南郊賞給久而未辦以此舉動雖有智者無以善其後
矣且饑疫之後所在盗賊&KR1123起京東河北尤不可言若
軍事一興横歛隨作民窮而亡告其埶不為大盗無以
[012-57b]
自全邊事方深内患復起則勝廣之形將在于此此老
臣所以終夜不寐臨食而歎至于慟哭而不能自止也
且臣聞之凡舉大事必順天心天之所向以之舉事必
成天之所背以之舉事必敗葢天心向背之迹見於災
祥豐歉之間今自近歲日蝕星變地震山崩水旱癘疫
連年不解民死將半天心之向背可以見矣而陛下方
且斷然不顧興事不已譬如人子得過于父母惟有恭
順靜思引咎自責庶幾可解今乃紛然詰責奴婢恣行
[012-58a]
箠楚以此事親未有見赦於父母者故臣願陛下遠覽
前世興亡之迹深察天心向背之理絶意兵革之事保
疆睦鄰安靜亡為固社稷長久之計上以安二宫朝夕
之養下以濟四方億兆之命則臣雖老死溝壑瞑目于
地下矣昔漢祖破滅羣雄遂有天下光武百戰百勝祀
漢配天然至白登被圍則講和親之議西域請吏則出
謝絶之言此二帝者非不知兵也葢經變既多則慮患
深逺今陛下深居九重而輕議討伐老臣庸懦私竊以
[012-58b]
為過矣然人臣納説于君因其既厭而止之則易為力
迎其方鋭而折之則難為功凡有血氣之倫皆有好勝
之意方其氣之盛也雖布衣賤士有不可奪自非智識
特達度量過人未有能勇于奮發之中舎己從人惟義
是聽者也今陛下盛氣于用武埶不可回臣非不知而
獻言不已者誠見陛下聖徳寛大聽納不疑故不敢以
衆人好勝之常心望于陛下且意陛下他日親見用兵
之害必將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嘗一言臣亦
[012-59a]
將老且死見先帝于地下亦有以藉口矣惟陛下哀而
察之
  路温舒上尚徳緩刑書漢書/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
公用霸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由是
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
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文帝永思至徳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闗梁一逺
[012-59b]
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内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
海内是以囹圄空虚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
舊之恩此聖賢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亡嗣
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
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亂之故乃皇天之所
以開至聖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决
大計黜亡義立有徳輔天而行然後宗廟以安天下咸
寧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
[012-60a]
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滌煩文除民
疾存亡繼絶以應天意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
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
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王
不用於世忠良切言皆鬱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耳虚
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
賴陛下厚恩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
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
[012-60b]
者不可復生&KR1247者不可復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
經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敺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
平者多後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
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
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此仁聖之所以傷也太平之
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
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
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郤則鍛鍊而周内之葢奏
[012-61a]
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何則成鍊者衆
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
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
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此皆疾吏之風悲痛之辭也故
天下之患莫深于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
之吏此所謂一尚存者也臣聞烏鳶之卵不毁而後鳳
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後良言進故古人有言山藪藏
疾川澤納汙瑾瑜匿惡國君含詬惟陛下除誹謗以招
[012-61b]
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
徳省法制寛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可興于世永
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
 
 
 
 
 文編巻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