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6 文編-明-唐順之 (master)


[007-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編卷七
            明 唐順之 編
  韓安國王恢議擊匈奴漢書/
大行王恢燕人數為邊吏習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
率不過數嵗即復背約不如勿許舉兵擊之安國曰千
里而戰兵不獲利今匈奴負戎馬足懐鳥獸心遷徙烏
集難得而制得其地不足為廣有其衆不足為彊自上
[007-1b]
古弗屬漢數千里争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埶必
危殆臣故以為不如和親羣臣議多附安國于是上許
和親明年雁門馬邑豪聶一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
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上乃
召問公卿曰朕飾子女以配單于幣帛文錦賂之甚厚
單于待命加嫚侵盜亡已邊境數驚朕甚閔之今欲舉
兵攻之何如大行恢對曰陛下雖未言臣固願效之臣
聞前代之時北有彊胡之敵内連中國之兵然尚得養
[007-2a]
老長幼種樹以時倉廪常實匈奴不輕侵也今以陛下
之威海内為一天下同任又遣子弟乗邊守塞轉粟輓
輸以為之備然匈奴侵盜不已者亡他以不恐之故耳
臣竊以為擊之便御史大夫安國曰不然臣聞髙皇帝
嘗圍於平城匈奴至者投鞍髙如城者數所平城之飢
七日不食天下歌之及解圍反位而亡忿怒之心夫聖
人以天下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傷天下之公故乃遣
劉敬奉金千斤以結和親至今為五世利孝文皇帝又
[007-2b]
嘗一擁天下之精兵聚之廣武常谿然終亡尺寸之功
而天下黔首亡不憂者孝文寤於兵之不可宿故復合
和親之約此二聖之迹足以為效矣臣竊以為勿擊便
恢曰不然臣聞五帝不相襲禮三王不相復樂非故相
反也各因時宜也且髙帝身被堅執鋭䝉霧露沐霜雪
行幾十年所以不報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
下之心也今邊境數驚士卒傷死中國槥車相望此仁
人之所隠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曰不然臣聞利不十
[007-3a]
者不易業功不百者不變常是以古之人君謀事必就
祖發政占古語重作事也且自三代之盛夷狄不與正
朔服色非威不能制彊弗能服也以為逺方絶地不牧
之民不足煩中國也且匈奴輕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炎
風去如收電畜牧為業弧弓射獵逐獸隨草居處亡常
難得而制今使邊郡久廢耕織以支胡之常事其埶不
相權也臣故曰勿擊便恢曰不然臣聞鳯鳥乗于風聖
人因於時昔秦穆公都雍地方三百里知時宜之變攻
[007-3b]
取西戎辟地千里并國十四隴西北地是也及後䝉恬
為秦侵胡辟數千里以河為境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
奴不敢飲馬於河置㷭㸂然後敢牧馬夫匈奴獨可以
威服不可以仁畜也今以中國之盛萬倍之資遣百分
之一以攻匈奴譬猶以彊弩射且潰之癰也必不留行
矣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臣故曰擊之便安國
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飢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
待其勞故接兵覆衆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聖人
[007-4a]
之兵也且臣聞之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力
不能入魯縞夫盛之有衰猶朝之必莫也今將卷甲輕
舉深入長敺難以為功從行則廹脇衡行則中絶疾則
糧乏徐則後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
意者有他繆巧可以禽之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
入之利也臣故曰勿擊便恢曰不然夫草木遭霜者不
可以風過清水明鏡不可以形逃通方之士不可以文
亂今臣言擊之者固非發而深入也將順因單于之欲
[007-4b]
誘而致之邊吾選梟騎壯士陰伏而處以為之備審遮
險阻以為其戒吾埶已定或營其左或營其右或當其
前或絶其後單于可禽百全必取上曰善廼從恢議
  蕭望之入粟贖罪議漢書/
民函陰陽之氣有仁義欲利之心在教化之所助堯在
上不能去民欲利之心而能令其欲利不勝其好義也
雖桀在上不能去民好義之心而能令其好義不勝其
欲利也故堯桀之分在於義利而已道民不可不慎也
[007-5a]
今欲令民量粟以贖罪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獨死是
貧富異刑而法不一也人情貧窮父兄囚執聞出財得
以生活為人子弟者將不顧死亡之患敗亂之行以赴
財利求救親戚一人得生十人以䘮如此伯夷之行壊
公綽之名滅政教一傾雖有周召之佐恐不能復古者
臧於民不足則取有餘則與詩曰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上恵下也又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急上也今有西
邊之役民失作業雖户賦口歛以贍其困乏古之通義
[007-5b]
百姓莫以為非以死救生恐未可也陛下布徳施教教
化既成堯舜亡以加也今議開利路以傷既成之化臣
竊痛之
  侯應罷邊備議漢書/
周秦以來匈奴暴桀㓂侵邊境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
邊塞至遼東外有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
本冐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㓂是其苑囿
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
[007-6a]
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幕
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㓂少所蔽隠從塞以南
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
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
今聖徳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䝉全活之恩稽首來臣
夫夷狄之情困則卑順彊則驕逆天性然也前以罷外
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
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義之教刑罰之誅愚民猶尚
[007-6b]
犯禁又况單于能必其終不犯約哉三也自中國尚建
闗梁以制諸侯所以絶臣下之覬覦也設塞徼置屯戍
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
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與漢人交通吏民貪利
侵盜其畜産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絶今罷
乗塞則生嫚易分争之漸五也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
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戚六也又邊人奴婢愁苦
欲亡者多日聞匈奴中樂無柰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
[007-7a]
塞者七也盗賊桀黠羣輩犯法如其窘廹亡走北出則
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
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
久逺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欲以一切省
繇戍十年之外百嵗之内卒有他變障塞破壊亭隧滅
絶當更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復九也如罷戍卒
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禦必深徳漢請求無已小失
其意則不可測開夷狄之隙虧中國之固十也非所以
[007-7b]
永持至安威制百蠻之長策也
  谷永受伊邪莫演降議漢書/
漢興匈奴數為邊害故設金爵之賞以待降者今單于
詘體稱臣列為北藩遣使朝賀亡有二心漢家接之宜
異於往時今既享單于聘貢之質而更受其逋逃之臣
是貪一夫之得而失一國之心擁有罪之臣而絶慕義
之君也假令單于初立欲委身中國未知利害私使伊
邪莫演詐降以卜吉凶受之虧徳沮善令單于自疏不
[007-8a]
親邊吏或者設為反間欲因而生隙受之適合其策使
得歸曲而直責此誠邊境安危之原師旅動静之首不
可不詳也不如勿受以昭日月之信抑詐諼之謀懐附
親之心便
  劉歆毁廟議漢書/
臣聞周室既衰四夷並侵獫狁最强於今匈奴是也至
宣王而伐之詩人美而頌之曰薄伐獫狁至于太原又
曰嘽嘽焞焞如霆如雷顯允方叔征伐獫狁荆蠻來威
[007-8b]
故稱中興及至幽王犬戎來伐殺幽王取宗器自是之
後南夷與北夷交侵中國不絶如綫春秋紀齊桓南伐
楚北伐山戎孔子曰㣲管仲吾其被髪左衽矣是故棄
桓之過而録其功以為伯首及漢興冐頓始彊破東國
禽月氏并其土地地廣兵彊為中國害南越尉佗總百
粤自稱帝故中國雖平猶有四夷之患且亡寕嵗一方
有急三面救之是天下皆動而被其害也孝文皇帝厚
以貨賂與結和親猶侵暴無已甚者興師十餘萬衆近
[007-9a]
屯京師及四邊嵗發屯備敵其為患久矣非一世之漸
也諸侯郡守連匈奴及百粤以為逆者非一人也匈奴
所殺郡守郡尉畧取人民不可勝數孝武皇帝愍中國
罷勞亡安寕之時乃遣大將軍驃騎伏波樓船之屬南
滅百粤起七郡北攘匈奴降昆邪十萬之衆置五屬國
起朔方以奪其肥饒之地東伐朝鮮起𤣥菟樂浪以斷
匈奴之左臂西伐大宛并三十六國結烏孫起敦煌酒
泉張掖以鬲婼羌裂匈奴之右臂單于孤特逺遁於幕
[007-9b]
北四垂亡事斥地逺境起十餘郡功業既定乃封丞相
為富民侯以大安天下富實百姓其規模可見又招集
天下賢俊與恊心同謀興制度改正朔易服色立天地
之祠建封禪殊官號存周後定諸侯之制永亡逆争之
心至今累世賴之單于守藩百蠻服從萬世之基也中
興之功未有髙焉者也髙帝建大業為太祖孝文皇帝
徳至厚也為文太宗孝武皇帝功至著也為武世宗此
孝宣帝所以發徳音也禮記王制及春秋穀梁傳天子
[007-10a]
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此
喪事尊卑之序也與廟數相應其文曰天子三昭三穆
與太祖之廟而七諸侯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故
徳厚者流光徳薄者流卑春秋左氏傳曰名位不同禮
亦異數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七者其正法數可常
數者也宗不在此數中宗變也茍有功徳則宗之不可
預為設數故於殷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曰髙
宗周公為無逸之戒舉殷三宗以勸成王繇是言之宗
[007-10b]
亡數也然則所以勸帝者之功徳博矣以七廟言之孝
武皇帝未宜毁以所宗言之則不可謂亡功徳禮記祀
典曰夫聖王之制祀也功施於民則祀之以勞定國則
祀之能救大災則祀之竊觀孝武皇帝功徳皆兼而有
焉凡在於異姓猶將特祀之况於先祖或説天子五廟
亡見文又説中宗髙宗者宗其道而毁其廟名與實異
非尊徳貴功之意也詩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
茇思其人猶愛其樹况宗其道而毁其廟乎迭毁之禮
[007-11a]
自有常法亡殊功異徳固以親疏相推及至祖宗之序
多少之數經傳亡明文至尊至重難以疑文虚説定也
孝宣皇帝舉公卿之議用衆儒之謀既以為世宗之廟
建之萬世宣布天下臣愚以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
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毁上覽其議而從之制曰太
僕舜中壘校尉歆議可
  師丹為共皇立廟議漢書/
聖王制禮取法於天地故尊卑之禮明則人倫之序正
[007-11b]
人倫之序正則乾坤得其位而陰陽順其節人主與萬
民俱䝉祐福尊卑者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亂也今定
陶共皇太后共皇后以定陶共為號者母從子妻從夫
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后並非所以明尊
卑亡二上之義也定陶共皇號謚已前定義不得復改
禮父為士子為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服子亡爵
父之義尊父母也為人後者為之子故為所後服斬衰
三年而降其父母朞明尊本祖而重正統也孝成皇帝
[007-12a]
聖恩深逺故為共王立後奉承祭祀今共皇長為一國
太祖萬世不毁恩義已備陛下既繼體先帝持重太宗
承宗廟天地社稷之祀義不得復奉定陶共皇祭入其
廟今欲立廟于京師而使臣下祭之是無主也又親盡
當毁空去一國太祖不墮之祀而就無主當毁不正之
禮非所以尊厚共皇也
  禘祫議韓愈/
伏以陛下追孝祖宗肅敬祀事凡在擬議不敢自専聿
[007-12b]
求厥中延訪羣下然而禮文繁漫所執各殊自建中之
初迄至今嵗屢經禘祫未合適從臣生遭聖明涵泳恩
澤雖賤不及議而志切効忠今輙先舉衆議之非然後
申明其説一曰獻懿廟主宜永蔵之夾室臣以為不可
夫祫者合也毁廟之主皆當合食于太祖獻懿二祖即
毁廟主也今雖蔵于夾室至禘祫之時豈得不食于太
廟乎名曰合祭而二祖不得祭焉不可謂之合矣二曰
獻懿廟主宜毁之瘞之臣又以為不可謹按禮記天子
[007-13a]
立七廟一壇一墠其毁廟之主皆蔵于祧廟雖百代不
毁祫則陳于太廟而饗焉自魏晉以降始有毁瘞之議
事非經據竟不可施行今國家徳厚流光創立九廟以
周制推之獻懿二祖猶在壇墠之位况於毁瘞而不禘
祫乎三曰獻懿廟主宜各遷于其陵所臣又以為不可
二祖之祭於京師列於太廟也二百年矣今一朝遷之
豈惟人聽疑惑抑恐二祖之靈眷顧依遲不即饗于下
國也四曰獻懿廟主宜附於興聖廟而不禘祫臣又以
[007-13b]
為不可傳曰祭如在景皇帝雖太祖其於屬乃獻懿之
子孫也今欲正其子東向之位廢其父之大祭固不可
為典矣五曰獻懿二祖宜别立廟於京師臣又以為不
可夫禮有所降情有所殺是故去廟為祧去祧為壇去
壇為墠去墠為鬼漸而之逺其祭益稀昔者魯立煬宫
春秋非之以為不當取已毁之廟既蔵之主而復築宫
以祭今之所議與此正同又雖違禮立廟至于禘祫也
合食則禘無其所廢祭則於義不通此五説者皆所不
[007-14a]
可故臣博采前聞求其折中以為殷祖𤣥王周祖后稷
太祖之上皆自為帝又其代數已逺不復祭之故太祖
得正東向之位子孫從昭穆之列禮所稱者盖以紀一
時之宜非傳於後代之法也傳曰子雖齊聖不先父食
盖言子為父屈也景皇帝雖太祖也其於獻懿則子孫
也當禘祫之時獻祖宜居東向之位景皇帝宜從昭穆
之列祖以孫尊孫以祖屈求之神道豈逺人情又常祭
甚衆合祭甚寡則是太祖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
[007-14b]
多比於伸孫之尊廢祖之祭不亦順乎事異殷周禮從
而變非失禮也臣伏以制禮作樂者天子之職也陛下
以臣議有可采粗合天心斷而行之是則為禮如以為
猶或可疑乞召臣對面陳得失庶有發明謹議
  復讐議韓愈/
右伏奉今月五日勑復讐據禮經則義不同天徵法令
則殺人者死禮法二事皆王教之端有此異同必資論
辯宜令都省集議聞奏者朝議郎行尚書職方員外郎
[007-15a]
上騎都尉韓愈議曰伏以子復父讐見於春秋見於禮
記又見周官又見諸子史不可勝數未有非而罪之者
也最宜詳於律而律亡其條非闕文也盖以為不許復
讐則傷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訓許復讐則人將倚法
専殺亡以禁止其端矣夫律雖本於聖人然執而行之
者有司也經之所明者制有司者也丁寕其義於經而
深沒其文於律者其意將使法吏一斷於法而經術之
士得引經而議也周官曰凡殺人而義者令勿讐讐之
[007-15b]
則死義宜也明殺人而不得其宜者子得復讐也此百
姓之相讐者也公羊傳曰父不受誅子復讐可也不受
誅者罪不當誅也誅者上施于下之辭非百姓之相殺
者也又周官曰凡報仇讐者書于士殺之亡罪言將復
讐必先言于官則亡罪也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
惜有司之守憐孝子之心示不自専訪議羣下臣愚以
為復讐之名雖同而其事各異或百姓相讐如周官所
稱可議於今者或為官所誅如公羊所稱不可行于今
[007-16a]
者又周官所稱將復讐先告于士則亡罪者若孤稚羸
弱抱㣲志而伺敵人之便恐不能自言于官未可以為
斷於今也然則殺之與赦不可一例宜定其制曰凡有
復父讐者事發具其事申尚書省尚書省集議奏聞酌
其宜而處之則經律亡失其指矣謹議
  駁復讐議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尉
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讐束身歸罪當時諫臣陳子
[007-16b]
昻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於令永為國典臣竊
獨過之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若曰無為賊虐凡為
子者殺無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亂也若曰無為賊虐凡
為治者殺無赦其本則合其用則異旌與誅莫得而並
焉誅其可旌兹謂濫黷刑甚矣旌其可誅兹謂僣壊禮
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傳于後代趨義者不知所向違
害者不知所立以是為典可乎盖聖人之制窮理以定
賞罰本情以正褒貶統於一而已矣嚮使刺讞其誠偽
[007-17a]
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則刑禮之用判然離矣何
者若元慶之父不陷於公罪師韞之誅獨以其私怨奮
其吏氣虐於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問上下䝉冐
籲號不聞而元慶能以戴天為大恥枕戈為得禮處心
積慮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無憾是守禮而行
義也執事者宜有慙色將謝之不暇而又何誅焉其或
元慶之父不免於罪師韞之誅不愆於法是非死於吏
也是死於法也法其可讐乎讐天子之法而戕奉公之
[007-17b]
吏是悖驁而凌上也執而誅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
焉且其議曰人必有子子必有親親親相讐其亂誰救
是惑於禮也甚矣禮之所謂讐者盖以寃抑沉痛而號
亡告也非謂抵罪觸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殺之我乃殺
之不議曲直暴寡脅弱而已其非經背聖不亦甚哉周
禮調人掌司萬人之讐凡殺人而義者令勿讐讐之則
死有反殺者邦國交讐之又安得親親相讐也春秋公
羊傳曰父不受誅子復讐可也父受誅子復讐此推刃
[007-18a]
之道復讐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斷兩下相殺則合於禮
矣且夫不忘讐孝也不愛死義也元慶能不越于禮服
孝死義是必逹理而聞道者也夫逹理聞道之人豈其
以王法為敵讐者哉議者反以為戮黷刑壊禮其不可
以為典明矣請下臣議附于令有斷斯獄者不宜以前
議從事謹議
 
 
[007-18b]
 
 
 
 
 
 
 
 文編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