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106 文編-明-唐順之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文編巻十五
            明 唐順之 編
  移滄州過闕上殿劄子曾鞏/
臣聞基厚者埶崇力大者任重故功徳之殊埀光錫祚
舄奕繁衍久而彌昌者蓋天人之理必至之符然生民
以來能濟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夫禹之績大矣
而其孫太康乃墜厥緒湯之烈盛矣而其孫太甲既立
[015-1b]
不明周自后稷十有五世至於文王而大統未集武王
成王始收太平之功而康王之子昭王難於南狩昭王
之子穆王殆於荒服暨於幽厲陵夷盡矣及秦以絫世
之智并天下然二世而亡漢定其亂而諸呂七國之禍
相尋以起建武中興然沖質以後世故多矣魏之患天
下為三晉宋之患天下為南北隋文始一海内然傳子
而失唐之治在於正觀開元之際而女禍世出天寳以
還綱紀㣲矣至於五代葢五十有六年而更八姓十有
[015-2a]
四君其廢興之故甚矣宋興太祖皇帝為民去大殘致
更生兵不再試而粤蜀吳楚五國之君生致闕下九州
來同復禹之跡内輯師旅而齊以節制外卑藩服而約
以繩墨所以安百姓禦四夷綱理萬事之具雖創始經
營而彌綸巳悉莫貴於為天子莫富於有天下而舎子
傳弟為萬世策造邦受命之勤為帝太祖功未有高焉
者也太宗皇帝遹求厥寧既定晉疆錢俶自歸作則埀
憲克紹克類保世靖民丕丕之烈為帝太宗悳未有高
[015-2b]
焉者也真宗皇帝繼統遵業以涵煦生養蕃息齊民以
并容徧覆擾服中外葢自天寳之末宇内板蕩及真人
出天下平而西北之國猶間入闚邊至於景悳二百五
十餘年契丹始講和好悳明亦受約束而天下銷鋒灌
燧亡鷄鳴犬吠之警以迄于今故於是時遂封泰山禪
社首薦告功悳以明示萬世不祧之廟所以為帝者宗
仁宗皇帝寛仁慈恕虚心納諫慎注措謹規矩早朝晏
退亡一日之懈在位日久明於羣臣之賢不肖忠邪選
[015-3a]
用政事之臣委任責成然公聽並觀以周知其情偽其
用舎之際一稽于衆故任事者亦皆警愳否輙罷免世
以謂得馭臣之體春秋未高授立有悳傳付惟允故傳
天下之日不陳一兵不宿一士以戒非常而上下晏然
殆古所未有其愷悌之行足以附衆者非家施而人悦
之也積之以誠心民皆有父之尊有母之親故棄羣臣
之日天下聞之路祭巷哭人人感動歔欷其得人之深
未有知其所繇然者故皇祖之廟為宋仁宗英宗皇帝
[015-3b]
聰明睿智言動以禮上帝眷相大命所集而稱疾遜避
至於絫月自踐東朝淵黙恭慎亡所言議施為而天下
傳頌稱說徳號彰聞及正南面勤勞庶政毎延見三事
省決萬幾必咨詢舊章考求古義聞者惕然皆知其志
在有為雖早遺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識大畧
足以克配前人之休故皇考之廟為宋英宗陛下神聖
文武可謂有不世出之姿仁孝恭儉可謂有君人之大
悳憫自晚周秦漢以來世主不能獨見於衆人之表其
[015-4a]
政治所出大扺踵襲卑近因於世俗而已於是慨然以
上追唐虞三代荒絶之迹修列先王法度之政為其任
在已可謂有出於數千載之大志變易因循號令必信
使海内觀聽莫不奮起羣下遵職以後為羞可謂有能
行之効今斟酌損益革敝興壞制作法度之事日以大
備非因陋就寡拘牽常見之世所能及也繼一祖四宗
之緒推而大之可謂至矣蓋前世或不能附其民者刑
與賦役之政暴也宋興以來所用者鞭朴之刑然猶詳
[015-4b]
審反覆至于緩故縱之誅重誤入之辟葢未嘗用一暴
刑也田或二十而税一然嵗時省察數議寛減之宜下
蠲除之令蓋未嘗加一暴賦也民或老死不知力政然
猶憂憐惻怛常謹復除之科急擅興之禁葢未嘗興一
暴役也所以附民者如此前世或失其操柄者天下之
埶或在於外戚或在於近習或在於大臣宋興以來戚
里宦臣曰將曰相未嘗得以擅事也所以謹其操柄者
如此而况輯師旅於内天下不得私尺兵一卒之用卑
[015-5a]
藩服於外天下不得專尺土一民之力其自處之埶如
此至於畏天事神仁民愛物之際未嘗有須臾懈也其
憂勞者又如此蓋不能附其民而至於失其操柄又怠
且忽此前世之所以危且亂也民附於下操柄謹於上
處埶甚便而加之以憂勞此今之所以治且安也故人
主之尊意諭色授而六服震動言傳號渙而萬里奔走
山岩窟穴之氓不待期㑹而時輸嵗送以供其職者惟
恐在後航浮索引之國非有發召而籯齎槖負以致其
[015-5b]
贄者惟恐不及西北之戎投弓縱馬相與袨服而戲豫
東南之夷正冠束衽相與挾册而吟誦至於六府順叙
百嘉鬯遂凡在天地之内含氣之屬皆裕如也蓋逺莫
懿於三代近莫盛於漢唐然或四三年或一二世而天
下之變不可勝道也豈有若今五世六聖百有二十餘
年自通邑大都至於荒陬海聚亡變容動色之慮萌於
其心亡援枹擊柝之戒接於其耳目臣故曰生民以來
未有如大宋之隆也竊觀於詩其在風雅陳太王王季
[015-6a]
文王致王迹之所由與武王之所以繼伐而成王之興
則美有假樂鳬鷖戒有公劉泂酌其所言者蓋農夫女
工築室治田師旅祭祀飲尸受福委曲之常務至於兔
罝之武夫行修於隱牛羊之牧人愛及㣲物亡不稱紀
所以論功徳者由小以及大其詳如此後嗣所以昭先
人之功當世之臣子所以歸美其上非徒薦告鬼神覺
悟黎庶而已也書稱勸之以九歌俾勿壊葢歌其善者
所以起其嚮慕興起之意防其怠廢難久之情養之於
[015-6b]
聽而成之於心其於勸帝者之功美昭法戒於將來聖
人之所以列之於經埀為世教也今大宋祖宗興造功
業猶太王王季文王陛下承之以徳猶武王成王而羣
臣之於考次論撰列之簡册被之金石以通神明昭法
式者闕而不圖此學士大夫之過也蓋周之徳盛於文
武而雅頌之作皆在成王之世今以時考之則祖宗神
靈固有待於陛下臣誠不自揆輙冐言其大體至於尋
類取稱本隠以之顯使莫不究悉則今文學之臣充於
[015-7a]
列位惟陛下之所使至若周之積仁累善至成王周公
為最盛之時而泂酌言皇天親有悳嚮有道所以為成
王之戒葢履極盛之埶而動之以戒愳者明之至智之
盡也如此者非周獨然唐虞至治之極也其君臣相飭
曰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則處至治之極而保之以
秖慎唐虞之所同也今陛下履祖宗之基廣太平之祚
而世世治安三代所不及則宋興以來全盛之時實在
今日陛下仰探皇天所以親有悳嚮有道之意而奉之
[015-7b]
以寅畏俯念一日二日萬幾之不可以不察而處之以
兢兢使休光美實日新嵗益閎逺崇侈循之亡窮至千
萬世永有法則此陛下之素所蓄積臣愚區區愛君之
心誠不自揆欲以庶幾詩人之義也惟陛下之所擇
  論美人張氏恩寵宜加裁損劄子歐陽修/
臣近風聞禁中因皇女降生於左藏庫取綾羅八千疋
染院工匠當此大雪苦寒之際敲氷取水染練供應頗
甚艱辛臣伏思陛下恭儉勤勞愛民憂國以此勞人枉
[015-8a]
費之事必不肯為然外議相傳皆云見今染練未絶臣
又見近日内降美人張氏親戚恩澤太頻臣忝為諫官
毎聞小有虧損聖悳之事須合力言難避天譴臣竊見
自古帝王所寵嬪御若能謙儉柔善不求恩澤則可長
保君恩或恣意驕奢多求恩澤則皆速致禍敗臣不敢
逺引古事只以今宫禁近事言之陛下近年所寵尚氏
楊氏余氏苖氏之類當其被寵之時驕奢自恣不早裁
損及至滿盈今皆何在况聞張氏本良家子昨自修媛
[015-8b]
退為美人中外皆聞以謂與楊尚等不同故能保寵最
久今一旦宫中取索頓多恩澤日廣漸為奢侈之事以
招外人之言臣不知陛下欲愛惜保全張氏或欲縱恣
而敗之若欲保全則須常令謙儉不至驕盈臣料八千
疋綾羅豈是張氏一人獨用不過支散與衆人而已乃
是枉費財物盡為衆人至於中外譏議則陛下自受以
此而言廣散何益昨正月一日曹氏封縣君至初五日
又封郡君四五日間兩度封拜又聞别有内降應是疎
[015-9a]
逺親戚盡求恩澤父母因子而貴可矣然名分亦不可
太過其他疎逺皆可減罷臣謂張氏未入宫之前疎逺
親戚各皆何在今日富貴何必廣為閒人自招謗議以
絫聖悳若陛下只為張氏計亦宜如此况此事不獨為
張氏大凡後宫恩澤太多宫中用度奢侈皆是虧損聖
悳之事繫於國體臣合力言伏望聖慈防㣲杜漸早為
裁損取進止
  奏内中車子爭道亂行劄子蘇軾/
[015-9b]
元祐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南郊鹵簿使龍圖閣學士左
朝奉郎守兵部尚書兼侍讀蘇軾劄子奏臣謹按漢成
帝郊祠甘泉泰畤汾隂后土而趙昭儀常從在屬車間
時揚雄待詔承明奏賦以諷其略曰想西王母欣然而
上壽兮屏玉女而却虙妃言婦女不當與齋祀之間也
臣今備位夏官職在鹵簿准故事郊祀既成乘輿還齊
宫改服通天冠絳紗袍教坊鈞容作樂還内然後后妃
之屬中道迎謁巳非典禮而况方當祀事未畢而中宫
[015-10a]
掖庭得在勾陳豹尾之間竊見二聖崇奉大祀嚴恭寅
畏度越古今四方來觀莫不悦服今車駕方宿齋太廟
而内中車子不避仗衛爭道亂行臣愚竊恐於觀望有
損不敢不奏乞賜約束仍乞取問隨行合干勾當人施
行取進止
  論任人之體不可疑劄子歐陽修/
臣近見淮南按察使邵飾奏為體量知潤州席平為政
不治及不教閲兵士等朝廷以飾為未足信又下提刑
[015-10b]
司再行體量臣竊以轉運提刑俱領按察然朝廷寄任
重者為轉運其次乃提刑爾今寄任重者言事反不信
又質於其次者而決疑臣不知邵飾果是才與不才可
信與不可信如不才不可信則一路數十州事豈宜委
之若果才而可信又何疑焉又不知為提刑者其才與
飾優劣如何若才過於飾尚可取信萬一不才於飾見
事相背却言席平為才邵飾合有罔上之辠矣若反以
辠飾臣料朝廷必不肯行若舎飾與席平俱不問則善
[015-11a]
惡不辨是非不分况席平曽作臺官立朝亡狀只令制
勘亦不能了尋為御史中丞以不才奏罷朝廷兩府而
下誰不識乎其才與不才人人盡知何必更令提刑體
量然後為定今外議皆言執政大臣託以審慎為名其
寔不肻主事而當怨須待言事者再三陳述使被黜者
知大臣迫於言者不得已而行只圖怨不歸已茍誠如
此豈有念民疾苦澄清官吏之意哉若亡此意是好疑
不決則尤是朝廷任人之失自去年以為轉運使不察
[015-11b]
官吏特出詔書加以使名責其按察今按察使依禀詔
書舉其本職又却疑而不聽今後朝廷命令誰肻信之
凡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寧可艱於擇人不可輕任而不
信若無賢不肖一例疑之則人各心闌誰肻辦事今邵
飾言一不才顯者所貴朝廷肻行然後部下振竦官吏
畏服今反為朝廷不信却委别人則飾之使威誰肻信
服飾亦慙見其下今後見事不若不為不獨邵飾一人
臣竊聞諸處多有按察官吏皆為朝廷不行人各嗟慙
[015-12a]
以謂任以事權反加沮惑朝廷之意不可諭也伏望聖
慈特勑其邵飾所奏特與施行又令今後按察使奏人
如不才老病灼然不疑者不必更委别官示以不信所
貴不失任人之道而令臣下盡心取進止
  論乞令百官議事劄子歐陽修/
臣伏見祖宗時猶用漢唐之法凡有軍國大事及大刑
獄皆集百官叅議葢聖人慎於臨事不敢專任獨見欲
採天下公論擇其所長以助不逮之意也方今朝廷議
[015-12b]
事之體與祖宗之意相背毎有大事秘不使人知之惟
小事可以自決者却送兩制定議兩制知非急務故忽
略拖延動經年嵗其中時有一兩事體大者亦與小事
一例忽之至於大事秘而不宣此尤不便當處事之始
雖侍從之列皆不與聞已行之後事須彰布縱有乖誤
却欲論列則追之不及况外庭百官疎逺者雖欲有言
陛下豈得而用哉所以兵興數年西北二方累有事宜
處置多繆者皆由大臣自亡謀慮而杜塞衆見也臣今
[015-13a]
欲乞凡有軍國大事度外廷須知而不可秘宻者如契
丹去年有請合從與不合從西戎今嵗求和當許與不
當許凡如此事之類皆下百官廷議隨其所見同異各
令署狀而陛下擇其長者而行之不惟慎重大事廣採
衆見兼又於庶官寒賤疎逺人中時因議論可見其高
材敏識者國家得以用之若百官都亡所長則自用廟
堂之議至於小事並乞只令兩府自定其錢糓合要見
本末則召三司官吏至兩府討尋供析而使大臣自擇
[015-13b]
至於禮法亦可召禮官法官詢問如此則事之大小各
得其體如允臣所請且乞將西戎請和一事先集百官
廷議取進止
  論按察官吏劄子歐陽修/
臣伏見天下官吏貟數極多朝廷無由徧知其賢愚善
惡審官三班吏部等處又只主差除月日人之能否都
不可知諸路轉運使等除有贓吏自敗者臨時舉行外
亦别無按察官吏之術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材
[015-14a]
者或貪殘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縣並無黜陟因循
積弊冗濫者多使天下州縣不治者十有八九今兵戎
未息賦役方煩百姓嗷嗷瘡痍未復捄其疾苦擇吏為
先臣今欲乞特立按察之法於内外朝官中自三丞以
上至郎官中選强幹廉明者為諸路按察使自來雖差
安撫使縁管他事不專按察今請令進奏院各録一州
官吏姓名為空行簿以授之使至州縣遍見官吏其公
廉才幹明著實狀及老病不才顯有不治之迹者皆以
[015-14b]
朱書於姓名之下其中材之人别亡竒効亦不至曠敗
者則以墨書之又有雖是常材能専長於一事亦以朱
書别之使還具奏則朝廷可以坐見天下官吏賢愚善
惡不遺一人然後别議黜陟之法如此足以澄清天下
年嵗之間可望至治只勞朝廷精選二十許人充使别
亡難行之事取進止
  論學士不可令中書差除劄子歐陽修/
臣近見翰林學士蘇紳葉清臣等相繼解職風聞侍從
[015-15a]
之臣内有姦憸小人頗急經營爭先進用至有喧忿之
語傳聞中外者既虧廉讓之風又損朝廷之體臣伏思
翰林之職重於唐世乃是天子親信朝夕謀議内助之
臣當時號為内相故其進用尤極精選只用材識不限
資品往往自州縣官而拜者國朝近歲於此一職頗非
其人既見其材識愚下不足以備訪問人主因之薄其
待遇迹漸疎外同於冗官遂容小人得以濫進臣思其
弊葢由不合令中書依資差除且學士之職本要内助
[015-15b]
天子講論外朝闕失今若却令中書除人致於内則是
恩出中書之人雖在天子左右與無同也伏乞自今後
翰林學士不必足員用人不限資品但擇有才望正人
堪充者出自上意擢用以杜小人爭進之端而天子左
右更無奸邪之人庶清侍臣之列取進止
  論館職劄子王安石/
臣伏見今館職一除乃至十人此本所以儲公卿之材
也然陛下試求以為講官則必不知其誰可試求以為
[015-16a]
諌官則必不知其誰可試求以為監司則必不知其誰
可此患在於不親考試以實故也孟子曰國人皆曰賢
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今所除館職將一二大臣
以為賢而巳非國人皆曰賢國人皆曰賢尚未可信用
必躬察見其可賢而後用况於一二大臣以為賢而已
何可遽信而用也臣願陛下察舉衆人所謂材良而行
美可以為公卿者召令三館祇候雖已帶館職亦可令
兼祇候事有當論議者召至中書或召至禁中令具條
[015-16b]
奏利害及所當施設之方及察其才可以備任使者有
四方之事則令往相賛襄左右又或令各陳其所言是
非利害其所言是非利害雖不盡中義理可施用然其
於相視問察能詳盡而不為蔽欺者即皆可以備任使
之材也其有經術者又令講説如此至於數四則材否
畧見然後罷其否者而召其材者更親訪問以事訪問
以事非一事而後可以知其人之實也必至於期年所
訪一二十事則其人之賢不肖審矣然後隨其材之所
[015-17a]
宜任使其尤材良行美可與謀者雖常令備訪問可也
此與用一二大臣薦舉不考試以實而加以職固萬萬
不侔然此説在他時或難行今陛下有堯舜之明洞見
天下之理臣度亡實之人不能蔽也則推行此事甚易
既因考試可以出材實又因訪問可以知事情所謂敷
納以言明試以功用人惟已闢四門明四目達四聰者
葢如此而已以今在位乏人上下壅隔之時恐行此不
宜在衆事之後也然巧言令色孔壬之人能伺人主意
[015-17b]
所在而為傾邪者此堯舜之所畏而孔子之所欲逺也
如此人當知而逺之使不得親近然如此人亦有數陛
下博訪於忠臣良士知其人如此則逺而弗見誤而見
之以陛下之仁聖以道揆之以人參之亦必知其如此
知其如此則宜有所懲如此則巧言令色孔壬之徒消
而正論不蔽於上今欲廣聞見而使巧言令色孔壬之
徒得志乃所以自蔽畏巧言令色孔壬之徒為害而一
切疎逺羣臣亦所以自蔽葢人主之患在不窮理不窮
[015-18a]
理則不足以知言不知言則不足以知人不知人則不
能官人不能官人則治道何從而興乎陛下堯舜之主
也其所明見秦漢以來欲治之主未有能彷彿者固非
羣臣所能窺望然自堯舜文武皆好問以窮理擇人而
官之以自助其意以為王者之職在於論道而不在於
任事在於擇人而官之而不在於自用願陛下以堯舜
文武為法則聖人之功必見於天下至於有司叢脞之
務恐不足以弃日力勞聖慮也以方今所急為在如此
[015-18b]
敢不盡愚臣愚才薄然䝉㧞擢使豫聞天下之事聖㫖
宣諭富弼等欲於講筵召對輔臣討論時事顧如臣者
材薄不足以望陛下之清光然陛下及此言也實天下
幸甚自備位政府毎得進見所論皆有司叢脞之事至
於大體粗有所及則迫於日晷已復旋退而方今之事
非博論詳説令所改更施設本末先後小大詳略之方
巳熟於聖心然後以次奉行則治道終無由興起然則
如臣者非䝉陛下賜之從容則所懐何能自竭葢自古
[015-19a]
大有為之君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逸樂今陛下仁
聖之質秦漢以來人主未有企及者也於天下事又非
不憂勤然所操或非其要所施或未得其方則恐未能
終於逸樂亡為而治也則於博論詳説豈宜緩然陛下
欲賜之從容使兩府並進則論議者衆而不一有所懐
者或不得自竭謂宜使中書宻院迭進則人各得盡其
所懐而陛下聽覽亦不至於煩陛下即以臣言為可乞
明喻大臣使各舉所知無限人數皆實封以聞然後陛
[015-19b]
下推擇召置以為三館祇候其不足取者旋即罷去則
所置雖多亦亡所害也
臣伏見某人云云皆衆人所謂材良行美宜䝉陛下訪
問任使者凡此九人臣或熟聞而未識或熟識而未敢
任或敢任其可以為公卿臣雖未識然衆人之所謂賢
臣不敢蔽也臣雖敢任其可以為公卿然陛下不親見
其可賢亦難遽信而用若陛下以臣前所論奏為合於
義理即乞悉置此九人者以為三館祇候親考試其材
[015-20a]
行若不可用旋即罷去若其可用然後留備訪問任使
如此則所置雖多未有濫得官職者然此但臣一人所
聞所知恐執政大臣各有所聞所知陛下若令各舉所
聞所知而如此考試庶幾人材亡所遺逸經曰舉逸民
天下之民歸心焉善人君子者天下之民心所願舉欲
其延問視其所在而從之者也陛下自即位以來以在
事之人或乏才能故所㧞用者多士之有小材而無行
義者此等人得志則風俗壊風俗壊則朝夕左右者皆
[015-20b]
懐利以事陛下而不足以質朝廷之是非使於四方者
皆懐利以事陛下而不可以知天下之利害其弊巳効
見於前矣恐不宜不察也欲救此弊惟日親近忠良而
巳伏惟陛下仁聖已深察此理臣愚猶欲及此者忠臣
惓惓之義也
  論䑓諫官唐介等宜早牽復劄子歐陽修/
臣材識庸暗碌碌於衆人中䝉陛下不次拔擢置在樞
府其於報効自宜如何而自居職以來已逾半歲凡事
[015-21a]
闗大體必須衆議之協同其餘日逐進呈皆是有司之
常務至於謀猷啓沃蔑爾亡聞上辜聖恩下愧清議人
雖未責臣豈自安所以夙夜思惟願竭愚慮茍有可採
冀禆萬一臣近見諌官唐介臺官范師道等因言陳旭
事得辠或與小郡或竄逺方陛下自臨御以來擢用諍
臣開廣言路雖言者時有中否而聖慈毎賜優容一旦
臺諫聨翩被逐四出命下之日中外驚疑臣雖不知臺
諫所言是非但見唐介范師道皆久在言職其人立朝
[015-21b]
各有本末前後補益甚多豈於此時頓然改節故為欺
罔上昧聖聰在於人情不宜有此臣竊以謂自古人臣
之進諫於其君者有難有易各因其時而巳若剛暴猜
忌之君不欲自聞其過而樂聞臣下之過人主好察多
疑於上大臣側足畏辠於下於此之時諫人主者難而
言大臣者易若寛仁恭儉之主動遵禮法自聞其失則
從諫如流聞臣下之過則務為優容以保全之而為大
臣者外秉國權内有左右之助言事者未及見聽而怨
[015-22a]
仇巳結於其身故於此時諫人主者易言大臣者難此
不可不察也自古人主之聽言也亦有難有易在知其
術而已夫忠邪並進於前而公論與私言交入於耳此
所以聽之難也若知其人之忠邪辨其言之公私則聽
之易也凡言拙而直逆耳違意初聞若可惡者此忠臣
之言也言婉而順希㫖合意初聞若可喜者邪臣之言
也至於言事之官各舉其職或當朝正色顯言於廷或
連章列署共論其事言一出則萬口爭傳衆目共視雖
[015-22b]
欲為私其勢不可故凡明言於外不畏人知者皆公言
也若非其言職又不敢顯言或宻奏乞留中或面言乞
出自聖斷不欲人知言有主名者葢其言涉傾邪懼遭
彈劾故凡隂有奏而畏人知者皆挾私之説也自古人
主能以此術知臣下之情則聽言易也伏惟陛下仁聖
寛慈躬履勤儉樂聞諫諍容納直言其於大臣尤所優
禮常欲保全終始思與臣下愛惜名節尤慎重於進退
故臣謂方今言事者規切人主則易欲言大臣則難臣
[015-23a]
自立朝耳目所記景祐中范仲淹言宰相吕夷簡貶知
饒州皇祐中唐介言宰相文彥博貶春州别駕至和初
呉中復呂景初馬遵言宰相梁適並罷職出外其後趙
抃范師道言宰相劉沆亦罷職出外前年韓絳言富弼
貶知蔡州今又唐介等五人言陳旭得罪自范仲淹貶
饒州後至今凡二十年間居臺諫者多矣未聞有規諫
人主而得罪者臣故謂方今諫人主則易言大臣則難
陛下若推此以察介等所言則可知其用心矣昨所罷
[015-23b]
黜臺諫五人惟吕誨入臺未久其它四人出處本末
迹狀甚明可以歴數也唐介前因言文彦博逺竄廣西
烟瘴之地頼陛下仁恕哀憐移置湖南得存性命范師
道趙抃並因言忤劉沆罷臺職守外郡連延數年然後
一有/來字復今三人者又以言樞臣罷黜然則介不以前蹈
必死之地為愳師道與抃不以中滯進用數年為戒遇
事必言得罪不悔葢所謂進退一節終始不變之士也
至如王陶者本出孤寒只因韓絳薦舉始得臺官及絳
[015-24a]
為中丞陶不敢内顧私恩與之爭議絳終得罪夫牽顧
私恩人之常情爾斷恩以義非知義之士不能也以此
言之陶可謂徇公滅私之臣矣此四人者出處本末之
迹如此可以知其為人也就使言雖不中亦其情必亡
他議者或謂言事之臣好相朋黨動搖大臣以作威埶
臣竊以謂不然至於去歲韓絳言富弼之時介與師道
不與絳為黨乃與諸臺諫共論絳為非然則非相朋黨
非欲動搖大臣可明矣臣固謂未可以此疑言事之臣
[015-24b]
也况介等比者雖為謫官幸䝉陛下寛恩各得為郡未
至失所其可惜者斥逐諫臣非朝廷美事阻塞言路不
為國家之利而介等盡忠守節未䝉憐察也欲望聖慈
特賜召還介等置之朝廷以勸守節敢言之士則天下
幸甚今取進止
  論賈昌朝除樞密使劄子歐陽修/
臣伏見近降制書除賈昌朝為樞宻使旬日以來中外
人情莫不疑懼縉紳公議漸以沸騰蓋縁昌朝稟性囘
[015-25a]
邪執心傾險頗知經術能文飾姦言好為隂謀以陷害
良士小人朋附者衆皆樂為其用前在相位絫害善人
所以聞其再來望風恐畏陛下聰明仁聖勤儉憂勞毎
於用人尤所審慎然而自古毁譽之言未嘗不並進於
朝而聽察之際人主之所難也臣以謂能知聽察之要
則不失之矣何謂其要在先察毁譽之人若所譽者君
子所毁者小人則不害其進用矣若君子非之小人譽
之則可知其人不可用矣今有毅然立於朝危言讜論
[015-25b]
不阿人主不附權臣其直節忠誠為中外素所稱信者
君子也如此等人皆以昌朝為非矣宦官宫女左右使
令之人往往小人也如此等人皆以昌朝為是矣陛下
察此則昌朝為人可知矣今陛下之用昌朝與執政大
臣謀而用之乎與立朝忠正之士謀而用之乎與左右
近習之臣謀而用之乎或不謀於臣下斷自聖心而用
之乎昨聞昌朝隂結宦豎搆造事端謀動大臣以圖進
用若陛下與執政大臣謀之則大臣埶在嫌疑必難啓
[015-26a]
口若立朝忠正之士則亡不以為非矣其稱譽昌朝以
為可用者不過宦官左右之人爾陛下用昌朝為天下
而用之乎為左右之人而用之乎臣伏思陛下必不為
左右之人而用之也然左右之人謂之近習朝夕出入
進見亡時其所讒諛能使人主不覺其漸昌朝善結宦
官人人喜為稱譽朝一人進一言暮一人進一説亡不
稱昌朝之善者陛下視聽漸熟遂簡在於聖心及將用
之時則不必與謀也蓋稱薦已漸久巳熟於聖聰矣是
[015-26b]
則陛下雖斷自聖心不謀臣下而用之亦左右之人積
漸稱譽之力也陛下常患近嵗以來大臣體輕連為言
事者彈擊蓋由用非其人不叶物議而然也今昌朝身
為大臣見事不能公論乃結交中貴因内降以起獄以
此規圖進用竊聞臺諫方欲論列其過惡而忽有此命
是以中外疑愳物論喧騰也今昌朝未來議論已如此
則使其在位必不免言事者上煩聖聴若不爾則昌朝
得遂其志傾害善人壊亂朝政必為國家生事臣愚伏
[015-27a]
望聖慈抑左右陰薦之言採縉紳公正之論早罷昌朝
還其舊鎮則天下幸甚臣官為學士職號論思見聖心
求治甚勞而一旦用人偶失而外廷物議如此既有見
聞合思裨補取進止
  論狄青劄子歐陽修/
臣聞人臣之能盡忠者不敢避難言之事人主之善馭
下者常欲聞難言之言然後下亡隠情上亡壅聴姦宄
不作禍亂不生自古固有伏藏之禍未發之機天下之
[015-27b]
人皆未知而有一人能獨言之人主又能聴而用之則
銷患於未萌轉禍而為福者有矣若夫天下之人共知
而獨人主之不知者此莫大之患也今臣之所言者乃
天下之人皆知而惟陛下未知也今士大夫亡貴賤相
與語于親戚朋友下至庶民亡愚智相與語於閭巷道
路而獨不以告陛下也其故何哉蓋其事伏而未發言
者難於指陳也臣竊見樞宻使狄青出自行伍號為武
勇自用兵陜右巳著名聲及捕賊廣西又薄立勞効自
[015-28a]
其初掌機宻進列大臣當時言事者巳為不便今三四
年間雖未見其顯過然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推其所
因蓋由軍士本是小人面有黥文樂其同類見其進用
自言我輩之内出得此人既以為榮遂相悦慕加之青
之事業實過於人比其輩流又粗有見識是以軍士心
共服其材能國家從前難得將帥經略招討常用文臣
或不知軍情或不閑訓練自青為將領既能自以勇力
服人又知訓練之方頗以恩信撫士以臣愚見如青所
[015-28b]
為尚未得古之名將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慣見如此等
事便謂須是我同類中人乃能知我軍情而以恩信撫
我青之恩信亦豈能徧及於人但小人易為扇誘所謂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遂皆翕然喜共稱説且武臣掌機
宻而得軍情不唯於國家不便亦於其身未必不為害
然則青之流言軍士所喜亦其不得巳而埶使之然也
臣謂青不得巳而為人所喜亦將不得已而為人所禍
者矣為青計者宜自退避事權以止浮議而青本武人
[015-29a]
不知進退近日以來訛言益甚或言其身應圖讖或言
其宅有火光道路傳説以為常談矣而惟陛下猶未聞
也且唐之朱泚本非反者倉卒之際為軍士所迫爾大
扺小人不能成事而能為患者多矣泚雖自取族滅然
為徳宗之患亦豈小哉夫小人陷於大惡未必皆其本
心所為直由漸積以至蹉跌而時君不能制患於未萌
爾故臣敢昧死而言人之所難言者惟願陛下早聞而
省察之耳如臣愚見則青一常才未有顯過但為浮議
[015-29b]
所喧埶不能容耳若如外人衆論則謂青之用心有不
可知者此臣之所不能決也但武臣掌機宻而為軍士
所喜自於事體不便不計青之用心如何也伏望聖慈
深思逺慮戒前世禍亂之迹制於未萌宻訪大臣早決
宸㫁罷青機務與一外藩以此觀青去就之際心迹如
何徐察流言可以臨事制變且二府均勞逸而出入亦
是常事若青之忠孝出處如一事權既去流議漸消則
其誠節可明可以永保終始夫言未萌之患者常難於
[015-30a]
必信若俟患之已萌則又言亡及矣臣官為學士職號
論思聞外議喧沸而事繫安危臣言狂計愚不敢自黙
取進止
  論張子奭恩賞太頻劄子歐陽修/
臣風聞知汝州范祥為相度陜西青白鹽勅差張子奭
權知汝州子奭自選入二年内遷至貟外郎朝廷之意
雖曰賞勞而天下物議皆云僥倖葢以子奭宣勞絶少
止兩次而遷官恩賜已數重自古賞功不過一次賞之
[015-30b]
不巳故難弭人言初自選人改京官曰賞勞未及二嵗
改秘書丞又曰賞勞賜以章服又曰賞勞秘書丞不久
又轉官又曰賞勞合得太常博士超遷貟外郎又曰賞
勞後行祠部為名曹又曰賞勞作京官合作知縣而作
僉判又曰賞勞一任未滿合更有一任知縣又超通判
差遣又曰賞勞此所以外人之議不允也况范祥暫出
勾當只合交割以次官貟或轉運司自差人權今朝廷
差人已是失體又於子奭為此僥倖今朝臣待闕在京
[015-31a]
者甚衆豈亡一人堪權知州者朝廷毎用一人必當使
天下人服今每一差遣則物議沸騰累日不息昔五代
桑維翰為晉相一夕除節度使十五人為將而人皆服
其精今中書差一權知州而不能免人譏議者蓋事亡
大小當與不當而巳其張子奭伏乞追寢權差之命仍
乞今後外處差出知州只委本路轉運使差官權至於
賞罰之柄貴在至公今莫大之罪不過一刑而止豈有
勞者終身行賞而不已亦乞今後有勞効之人量其大
[015-31b]
小一賞而止若其别著能効則拔擢自可不次人亦自
然亡言伏以朝廷用人惟患守例而不能不次選任但
不涉於僥倖寔有材藝之人誰敢有言子奭作使西鄙
不謂亡勞但恩典已優於賞巳足可惜令天下指為僥
倖之人而掩其前効况又上虧朝政不可不思取進止
  代滕甫辨謗乞郡劄子蘇軾/
臣聞人情不問賢愚莫不畏天而嚴父然而疾痛則呼
父窮窘則號天葢情發於中言亡所擇豈以號呼之故
[015-32a]
謂亡嚴畏之心今臣之所患不止於疾痛而所憂有甚
於窮窘若不號呼於君父更將趨赴於何人伏望聖慈
少加憐察中謝臣本亡學術亦亡材能惟有忠義之心
生而自許昔季孫有言見有禮於其君者事之如孝子
之養父母也見亡禮於其君者誅之如鷹鸇之逐鳥雀
也臣雖不肖允蹈斯言但信道直前謂人如巳既䝉深
知於聖主肻復借交於衆人任其惷愚稍成仇怨一自
離去左右十有二年浸潤之言何所不有至謂臣陰黨
[015-32b]
反者故縱辠人若依斯言死未塞責竊伏思宣帝漢之
英主也以臣言而誅楊惲太宗唐之興王也以單詞而
殺劉洎自古忠臣烈士遭時得君而不免於禍者何可
勝數而臣獨䝉皇帝陛下始終照察愛惜保全則陛下
聖度已過於宣帝太宗而臣之遭逢亦古人所未有日
月在上更何憂虞但念世之憎臣者多而臣之賦命至
薄積毁銷骨巧言鑠金市虎成於三人投杼起於屢至
倘因疑似復致人言至時雖欲自明陛下亦難屢赦是
[015-33a]
以及今亡事之日少陳危苦之詞晉王導乃王敦之弟
也而不害其為元臣崔造源休之甥也而不廢其為宰
相臣與反者義同路人獨於寛大之朝為臣終身之累
亦可悲矣凡今游宦之士稍與貴近之人有葭莩之親
半面之舊則所至便䝉異待人亦不敢交攻况臣受知
於陛下中興之初効力於衆人未遇之日而乃毁訾不
忌踐踏亡嚴臣何足言有辱天眷此臣所以涕泣而自
傷者也今臣既安善地又忝清班非敢别有僥求更思
[015-33b]
録用但患難之後積憂傷心風波之間怖畏成疾敢望
陛下憫餘生之亡幾究前日之異恩或乞移臣淮浙間
一小郡稍近墳墓漸謀歸休異日復得以枯朽之餘仰
瞻天日之表然後退伏田埜自稱老臣追叙始終之遭
逢以詫郷鄰之父老區區志願永畢於斯伏願陛下憐
其志察其愚而赦其罪臣亡任感恩知罪激切屏營之

 文編巻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