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q0002 祖堂集-南唐- (ZHW)


[s5-112a]

[s5-113a]



祖堂集卷第二十江西下卷第七曹溪第六代法孫
238 瑞雲寺和尚



五冠山瑞雲寺和尚,嗣仰山寂禪師。師諱順之,俗姓朴氏,浿江人也。祖考並家業雄豪,世為邊將,忠勤之譽遺慶在鄉。母昭氏,柔範母儀,芬芳閭里。懷娠之日,頻夢吉祥,免腹之時,即多異瑞。昔賢知此,今又徵焉。及乎竹馬之期,漸有牛車之量,凡為嬉戲,必表殊常。已至十歲,精勤好學,屬詞詠志,即見凌雲;剖義談玄,如同照鏡。既登弱冠,道牙早熟,猒處喧華之地,長遊靜默之中。遂乃懇告二親,將隨緇侶,志不可奪,所天容許,便投五冠山剃髮,仍適俗離山,受具足戒,行同結草,心比護鵝。


因遊公岳,忽遇神人邀請,化成宮闕若兜率天,說法應緣,倏焉殄滅,若非德至
行圓,孰能致感如此也?洎乎大中十二年,私發
[s5-114a]

誓願,擬遊上國,隨入朝使利涉雲溟,乘一隻之船,過萬重之浪,曾無懼念,不動安禪,逕到仰山慧寂和尚處,虔誠禮足,願為弟子。和尚寬爾笑曰:「來何遲!緣何晚!既有所志,任汝住留。」
禪師不離左右,諮稟玄宗,若顏回於夫子之下,如迦葉於釋尊之前,彼中禪侶皆增歎伏。乾符初,松岳郡女檀越元昌王后及子威武大王施五冠山龍嚴寺,便往居焉,今改瑞雲寺也。
師有時表相現法示徒證理遲疾,此中四對八相:
,此相者,所依涅槃相,亦名理佛性相。與群生眾聖皆依
此相,相雖不異,迷悟不同,故有凡夫、有聖。謂識此相者,名為聖人;迷此相者,名為凡流。是故龍樹在南印土則為說法,對諸大眾而現異相,身如月輪,當於坐上,唯聞說法,不見其形
[s5-115a]

。彼眾之中,有一長者,名曰提婆,謂諸眾曰:「識此瑞不?」
眾曰:「非其長聖,誰能辯耶?」
爾時提婆心根宿靜,亦見相,默然契會,乃告眾曰:「今此瑞者,師現佛性,非師身者,無相三昧,形如滿月,佛性之義。」


語猶未訖,師現本身座上,偈曰:
身現圓月相,以表諸佛體。
 說法無其形,
 用辯非聲色。
若有人將此月輪相來問,相中心著牛字對也。
牛,此相者,牛食忍草相,亦名見性成佛相。何以故?經云:「雪山有草,名為忍辱,牛若食者,則出醍醐。」又云:「眾生若能聽受,諮啟大涅槃,則見佛性。」故當知草喻妙法,牛喻頓機,醍醐喻佛。如是,則牛若食草,則出醍醐;人若解法,則成正覺。故云牛食忍草相,亦名見性成佛相也。
,此相者,三乘求空相。何以故?三乘人聞說真空,有心趣
[s5-116a]

向,未證入真空,故表圓相下畫三牛也。若將此相來問,以漸次見性成佛相對之。
牛,此相者,露地白牛相。謂露地者,佛地,亦名第一義空;白牛者,諮法身之妙慧也,是故表一牛入圓相也。
問:「何故月輪相下著三獸?又月輪相中心著牛字對之耶?」
答:「月輪相下三獸是表三乘,月輪相中心一牛是表一乘,是故舉權乘來現實入證對之。」


問:「向前已說月輪相中心著牛,是牛食忍草相,何故又言月輪相中心著牛者,露地白牛相也?兩處皆是同相同牛,何故說文不同耶?」
答:「說文雖別,相及牛則不異。」
問:「若也不異,何故兩處各現同相同牛耶?」
答:「雖相及牛則不異,見性遲
疾不同,故兩處各現同相同牛。」
問:「若論見性遲疾各別者,食忍草牛與露地白牛,誰遲?誰疾耶?」


[s5-117a]

答:「食忍草牛,則明華嚴會中頓見實性之牛,故疾;露地白牛,則明法華會中會三歸一牛,故是。故說文雖則不同,證理不異,故舉同相同牛明理智不異,不言來處全同也。」
牛,此相者,契果修因相。何以故?初發心住,雖成正覺而不眾行,慧等佛地,行不過位,故表此相也。古人云:「履踐如來所行之跡。」則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又作月輪相中心著卍字對之。
,此相者,因圓果滿相也。


問:「何故月輪相上頭著牛字來,月輪相中心著卍字對之?」
答:「月輪相上頭著牛者,契果修因相;日輪相中心著卍字者,因圓果滿相。舉因來現果對之。」
牛,此相者,求空精行相。謂門前草庵菩薩求空故,經云:「三僧祇修菩薩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求心不歇。」故表此相也。
[s5-118a]

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月輪相中心著王字對之。
王,此相者,漸證實際相。何以故?若有菩薩經劫修行,壞四魔賊,始得無漏真智,證入佛地,更無餘習所恒;似聖王降伏群賊,國界安寧,更無怨賊所怛,故表此相也。
此下兩對四相遣虛指實:


牛人,此相者,想解遣教相。謂若有人依佛所說一乘普法,善能討尋,善能解脫
,實不錯謬,而不了自己理智,全依他人所說,故表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則袪上頭牛字對之。
人,此相者,識本還源相。經云:「神住空窟,降伏難調伏,解脫魔所縛,超然露地坐。」識陰般涅槃者,即此相也。
問:「何故袪上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耶?」
答:「圓相中心人字者,表理智;上頭牛字者,喻人想解。若有人雖依教分析三藏教典,而未顯自
[s5-119a]

己理智者,盡是想解;想解不生,則理智現前。故袪上
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是故經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問:「何故不許凡人依教學法耶?」
答:「若是智者,依教何用識心?凡人依教無益。」
問:「諸佛所說三藏經典,有所用不?」
答:「不是不許依教悟入,依教想解祇是虛妄。是故佛告阿難,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戲論,當知依教想解無益。」
問:「何故教云『聞佛教者,盡成聖果』,又云『一毫之善,發跡駐佛』?」


答:「約上恨人,依教便悟,直現理智,決定明了;若約下根,依教不悟,想解無益。此下根人依教勳種待後世者,誰言無益?聞佛教者,盡成聖果,一毫之善,發跡駐佛,何況廣學經論及講說者。」
人牛,此相者,迷頭認影相。何以故?若有人不了自己
[s5-120a]

佛及淨土,信知他方佛、淨土,一心專求往生淨土,見佛聞法,故勤修善行,念佛名號及淨土名相,故表此相也。志公笑云「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者,即此相也。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則袪圓相下牛字對之。
人,此相者,背影認頭相。
問:「何故袪下頭牛字,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耶?」
答:「眾生未發真智,未達真空,故專求他方淨土及佛,往生淨土,見佛聞法。眾生若迴光發智,達得真空,自己佛及淨土一時齊現,不求心外淨土佛。故不袪圓相中心人字,袪下牛字也。」


問:「如何是自己佛及自己淨土?」
答:「眾生若發真智,達得真空,即真智是佛,空是淨土。若能如是體會,何處更求他方淨土及佛也?是故經云:『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又此下四對五相:
,此相者,舉函
[s5-121a]

索蓋相,亦名半月待圓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更添半月對之。此則問者舉函索蓋,答者將蓋著函,函蓋相稱,故已現圓月相也。圓相則表諸佛體也。
,此相者,把玉覓契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圓月中心著某
對之。此則問者把玉覓契,故答者識珠便下手。
,此相者,釣入索續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某字邊添著人字對之。此則問者釣入索續,故答續成寶器也。
佛,此相者,已成寶器相。若有人將此相來問,又作圓月相中心著土字對之。

土,此相者,玄印旨相。迥然超前現眾相,更不屬教意所攝。若有人似个對面付,果然不見,故三祖云:「毫釐有錯,天地玄隔。」然不無玄會之,誰能識此相也?若是其人見而諳會,如子期聽百牙之琴,提婆見龍樹之相,不是其
[s5-122a]

人對面不識,似巴人聞白雪之歌,鶖子入淨名之會。假使後學根機玄利,將是則頓曉,如把卵,啐啄同時相;性遲鈍者,學而難曉,似盲人相色而轉錯耳。
師有時說三遍成佛篇,於中有三意,云何為三?一者證理成佛,二者行滿成佛,三者示顯成佛。
言證理成佛者,知識言下,迴光返照自己心原,本無一物,便是成佛,不從萬行漸漸而證,故云證理成佛。是故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又古人云:「佛道不遠,迴心即是。」即此義也。此證理成佛中,若說體性,都無一物,通論三身,不無一佛二菩薩,雖有三人,而今見性成佛,故得成佛,功在文殊,故古人云:「文殊是諸佛母。」所謂諸佛從文殊生,故言文殊者,即實智也。一切諸佛因其
[s5-123a]

實智而證菩提,是故文殊是諸佛母耳。


言行滿成佛者,雖已窮其真理,而順普賢行願曆位,廣修菩薩之道,所行周備,悲智圓滿,故云行滿成佛也。故古人云:「行到處即是從來處。」是故明知所行已周,還至本處,本處者即理也。此行滿成佛所證之理,不異於前證理成佛之理,理雖不異,行因至果,故云行滿成佛也。此行滿成佛中,若舉果德,但以普賢行成佛道,論三身,亦有一佛二菩薩,雖有三人,而今別取行滿成
佛,故得成佛,功在普賢,故古人云:「普賢是諸佛父也。」所謂諸佛從普賢生,故言普賢者,即萬行也。一切諸佛因其萬行而證菩提,是故普賢是諸佛父耳。
言一佛二菩薩者,遮那是理,文殊是智,普賢是
[s5-124a]

行,此理、智、行三人同體,故一不可捨也。又一佛二菩薩互為主伴,以本體無上遮那為主,以見性智功文殊為主,以萬行福力普賢為主,是故李玄通云:「一切諸佛皆以文殊、普賢二大士成佛菩提也。」又云:「文殊、普賢為諸佛作少男、長子。」故知三人互為主伴耳。
言示顯成佛者,如前證理、行滿自行成佛已畢,今為眾生示顯成佛八相成道矣。言八相者,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涅槃等八相成佛,故云示顯成佛,當知八相成道是報化非真,是故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以本願力故,示顯自在法。」此經報化佛中指真佛也。又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故知釋迦如來無量劫前,已成行滿大覺,而
[s5-125a]

為眾生故,示顯始成正覺,今此釋迦是賢劫千佛之中第四佛也。過去莊嚴劫中一千佛,現在賢劫中一千佛,未來星宿劫中一千佛,如是三劫中一切諸佛出現於世,攝化群生,相傳授記,分毫不錯矣。歡看教典,推尋古跡,通觀一人成佛方樣,應知三遍成佛耳。伏請欲磨
佛位者,略看筌蹄,卻自思惟,前佛後佛皆同此路,如人行路,新舊同轍,故記而之也。


師有時說三篇,於中有三意:第一、頓證實際篇;第二、漸證實際篇;第三、漸證實際篇。
廣野中有一仙人,名曰該通,為大眾說:「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迴三界,隨緣受報,忽遇智者演說真教,頓悟性地,便成正覺,不依漸次,故名為頓證實際,是故經云『雪山有草,名曰
[s5-126a]

忍辱,牛若食者,即出醍醐』,是其意也。」

眾中有一隱士,名曰智通,啟仙人曰:「信知群品自有性地,又一切智者演說真教不為一人。何以故?同聞真教,悟與不悟,各各不同。」


仙人告隱士言:「眾生雖有自性清淨圓明之體,背本逐末,多劫多時受別異身,根性利鈍不等,故同聞真教,悟與不悟各各不同,不是智者說真教禍,故經云:『猶如明淨日,瞽者莫能見。』無有智慧心,終不能見。」
隱士啟仙人曰:「諦觀高指,旦尋來言,智者說法,不為一人,悟與不悟,唯在愚智。然則愚智本來各各不同,說法有何所用?」
仙人告隱士言:「汝今諦聽!吾為汝說,智人不是本悟,愚人不是長迷;愚人忽悟真說,智人不是外來。若也不用真教,愚爭成智人?若也不用真教,何處辯得利鈍?是故眾
[s5-127a]

生若是根鈍者,再聞真教不曉性地;眾生若是利根者,忽聞真教頓曉性地,便是智人也,何處愚智有隔?是故當知凡聖不隔,根有利鈍,智者說法,亦不為一人。猶如母抱卵,眾卵皆發,贊窠不發,可即母唯不愛眾卵愛贊窠?是則發與不發,唯在卵性,不是母抱卵之禍。一切智者亦復如是,廣為大眾演說真教,根利者頓曉,根鈍者不曉,可則智者唯愛利根,不愛鈍根?是即曉與不曉,唯在根性,不是智者說教之禍,是故經云:『所有聞法不由他悟,然即知假方便。』智者常說妙法,悟與不悟,此在學人,不在智者。」
隱士問曰:「眾生若是利根,忽聞真教,言下慧發,頓悟性地,此是何人?」


仙人答曰:「此是智照文殊。」
隱士問曰:「文殊智照在何處?」
仙人答曰:「文殊智
[s5-128a]

照是在性之。」
隱士問曰:「照智與性地,同異若何?」
仙人答曰:「智照與性地不同不異。」
隱士問曰:「智照與性地不同不異,其義如何?」
仙人答曰:「智照是能證之人,性地是所證之法,故不無能所,是故古人云『以此無知之般若,證彼無相之真諦』,故智與性不同。又能證智照,無知所證,性地無體,不有能所,是故古人云『智窮真際,能所兩亡』,故智照與性地不異照。」隱士智通聞仙人說,奉契高指,頓決疑網也。
于時,該通仙人為大眾說:「先為智通已說見性,若論眾行,不必如此。」
此眾中有遊子,名曰行通,啟仙人曰:「見性如此,眾行若何?」
仙人告遊子言:「若有眾生忽聞真教,頓見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自利利他悲智,故名為眾行。」


遊子啟仙人曰:「我等曾聞仙人演說法,忽
[s5-129a]

聞真教,頓悟性地,名為智照文殊;今承仙人說『頓悟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自利利他悲智,故名為眾行』,行此行者,此是何人?」
仙人答曰:「行此行者,寄位普賢。」
遊子問曰:「普賢大士寄何等位?」
仙人答言:「寄因五位,不至果位。雖寄此位,不住此位。眾行行時,三等普賢。」
遊子問曰:「寄位於因位,乃至果位,何等名為三等普賢?」
仙人答曰:「一者出纏普賢,二者入纏普賢,三者果後普賢。」
遊子問曰:「此三普賢勝劣等級,其義如何?」
仙人答言:「此三普賢勝劣等級,其義不同。謂所言出纏普賢者,見性之後,行於眾行,對前万境不無瞥起之心,已達心源,不滯幻化之境,故古人云:『不無所斷之障,還有能斷之智。』」
遊子問曰:「古人云:『若發能證之智,全無所斷之障。』其義如何?」


仙人答
[s5-130a]

曰:「若發能證之智,全無所斷之障者,此是文殊斷惑。何以故?文殊當性之時,體中不有異相故。今言不無所斷之障,還有能斷之智,此是普賢斷惑。何以故?普賢歷位之時,不無斷惑成德故,是故兩人斷惑成德不同。不會兩人斷惑成德,相諍斷惑成德之義。」
遊子問曰:「已知文殊斷惑如此,若論普賢斷惑,斷現行耶?斷習氣耶?」
仙人答言:「若言普賢位中全無現行煩惱,普賢寄位斷惑,此是習氣煩惱。」
遊子問:「現行與習氣,如何普賢全無現行之惑,唯有習氣之障?」
仙人答言:「凡夫對境起心,不識前境後境作業,即是現行。智者對境起心,知境虛幻,不滯前境,習氣故。是普賢是見性之後行行之人,故全無現行之惑,唯
有習氣之障。若無習氣可斷,何用難忍能忍?
[s5-131a]

若無悲智成佛,何用難行能行?雖行悲智二門,所作依體成行,是故古人云:所作皆依性,修成功德林。終無取寂意,唯有濟群心。行悲悲廣大,用智智能深。利他兼自利,少聖詎能任?然即知出纏普賢眾行悲智,而依體修行。又細說普賢眾行即行布圓融,齊現斷惑成德,俱有自利利他,雙修智門、悲門,並成言行也。繁興大用,起必全真,言行相也,不無依位斷惑,位高則習氣漸薄,行廣則悲智增深,從十住乃至十地,出纏菩提已滿也。」

所言入纏普賢者,一切群品中,同類大悲是,前出纏普賢位中,廣行悲智而自利利他行故,不無斷惑成德之功。雖斷惑成德之功,出纏已滿,而不信出纏無患之處,故於四生六趣廣行大悲,同斷化物之,名入纏普賢。此以入纏
[s5-132a]

化物之德,與前出纏成行之功,二心功齊平等,故名為等覺。悲智圓滿,故名為等覺;不取出纏、入纏,不取大智、大悲,故名為妙覺。雖不取悲、智、出纏、入纏,若論果德,無行不取,無位不收也。」
「所言果後普賢者,遍行三昧是也。謂妙覺位中,雖不取出纏、大智、大悲,而不住此,還向出纏、入纏、大智、大悲,逆順蹤橫,於諸位中同類同心,亦不定守一位,隨緣任運,廣作大悲。於諸類中,何位定不受?於能作能受,不作不受,故名為果後普賢也。若取此人所行者,未會此人行處也。」
「所言
三等普賢者,不是三人。一人行,行依行勝、劣、大義,三等普賢也。所言一人者,初頓證實際之時,即文殊;今隨緣行行之時,即普賢,故名為一人也,此是通取內證外化也。若以內證外化不同,
[s5-133a]

故文殊、普賢兩人;若以通取能證、所證及眾行不同,即為三人也。此大教意說也。謂大經題云:大方廣者,所說之法,故即遮那是也;佛者,能證之人也,故即文殊是也;華嚴者,隨緣之行,故普賢是也。此旦一佛二菩薩,即為三人也。若欲修行普賢行者,先窮真理,隨緣行行,即今行與古跡相應,如似閉門造車,出門合轍耳。」

漸證實際篇第二
時該通仙人為大眾說法:「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迴三界,聞三乘漸教,悟三乘法。三界患故,有三乘人,此忽聞真教,成妙惠,窮證實際,故名為迴漸證實際也。是故古人云:『門前三駕車是權乘,露地白牛方明實證。』即其意也。」
隱士智通啟仙人曰:「此迴漸證實際之者,與彼頓證實際之人,同異如何?」


[s5-134a]

仙人答曰:「雖先已落三乘,不在三乘,故來處玄殊;而今迴漸證實際故,與彼頓證實際者不異,是故古人云:『百川歸大海,無百川名;三乘歸一乘,無三乘名也。』然即知此迴漸證實際之人,與彼頓證之人不異也。莫愁迴漸與頓證同異,自隨緣之心,還照實際之理也。」隱士智通奉領真說,寂然無言也。
于時,遊子行通啟仙人曰:「我等曾聞仙人演說:『若有眾生頓證悟性地,不住此處,隨緣行行,名為眾行行,此行者名為普賢。』今此漸證實之後,有人行眾行耶?無人行眾行耶?」
仙人答曰:「不無行眾行者。所以者何?迴漸證實者,即露地白牛,故白牛運轉,不住露地,故不無行眾行人。所言露地白牛者,露地是所證之法,故即遮那是也;白牛是能證之人,故即
[s5-135a]

是文殊是也;白牛運轉,不住此處,故即普賢是也,普賢所行即是眾行也。二篇大意如此,汝自諦觀,同異自看耳。」
漸證實際篇第三


時該通仙人為大眾說:「若有眾生無始已來不悟性地,輪三界,隨緣受報,忽聞漸教,信解漸發,寄因六位,經三祇劫,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斷惑成德,始得無漏真智,露現法身,故名為漸證實際也。是故古人云『信根生一念,諸佛盡應知。修因於此日,證果未來時。三大僧祇劫,六度久安施。薰成無漏種,方號不思議』,是其意也。」
時隱士智通啟仙人曰:「今此漸證實際之人、頓悟實際之人,同異如何?」
仙人告隱士言:「雖漸頓不同,而終歸一耳。所以者
何?小川歸海,全同一味;漸解歸源,豈有兩般也?是故漸頓雖異,歸源無二耳。」隱士智[s5-136a] 通奉仙人教,不生異解,退身默然也。
于時,遊子行通啟仙人曰:「於前篇中,聞仙人說頓證實際,後有行人;此篇所明漸證實際之者,漸證實際已後有行人耶?」
仙人答曰:「雖不無行行,不同前篇所明者,頓證實際已後,隨位行時,出纏、入纏,乃至果後三等普賢行。今此漸證實際篇意者,依漸教方便,經三僧祇修菩薩行,始得無漏真智,以此無漏真智,露現法身,故名為漸證實際。漸證實際已後,雖不無行行,而全依位等級故,是故不同前篇所明也。」
遊子問曰:「曾聞前兩篇中,俱明能證之人,所證之法,乃至隨緣行人,各各有名。此篇中還有能證所證及隨緣行人名耶?請為指出。」
仙人答曰:「不無能證所證及隨緣行人名也。謂能證之人者,即是無漏真智,亦報
[s5-137a]

身佛是也。所證之法者,即是實際,亦名法身佛是也。行之人,即是無漏真智,不守果位,隨緣利物,名為行人,亦名化身佛是也。」
和尚亨年六十五遷化也,謚號了悟禪師真原之塔。
239 米和尚




米和尚,嗣襄州王敬初常侍,在西京。未睹行錄,莫窮氏族。師因教僧問仰山:「今時還假悟也無?」
仰山云:「悟則不無,爭奈落第二頭何!」師肯之。
有老宿屈師齋,師來,不排座位,老宿在一邊坐,師便展座具禮拜老宿,老宿便起,師便坐,老宿都不作聲,乃展席地上而坐。到夜間,告眾曰:「他家若在佛法中用心,三日便合見,若不見
則不知。」
師到三日後,來云:「前日著賊。」
僧問鏡清:「米和尚意如何?」


云:「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平。」
臨濟問師:「十二面觀音豈不是聖?」
師云:「是也。作摩生是本
[s5-138a]

來面?」臨濟一摑。
師云:「長老且寬寬。」濟側掌。
師歸受業寺,有老宿問:「月中斷井索,時人喚作,未審吾師喚作甚摩?」
師云:「若有佛見,則同眾生見。」
其老宿云:「千年桃核。」
240 寶壽和尚



寶壽和尚,嗣臨濟。師諱沼,在鎮州。未睹行錄,不決化緣終始。師問胡釘鉸:「見說解釘鉸,是不?」
對曰:「是也。」
師曰:「還解釘鉸得虛空摩?」
對曰:「請和尚打破將來。」師便打之。
對曰:「莫錯打甲。」


師云:「向後有多口阿師與你點破在。」
有人舉似趙州,趙州云:「只者一縫,尚不奈何。」
東山代第一云:「若是某甲手裏,阿那个縫閉不釘?」
師初開堂時,三聖推出一僧,師便打之。三聖云:「長老與摩識弁人,瞎卻鎮州城裏人眼去在。」
241 灌溪和尚



灌溪和尚,嗣林濟,在潭州。師諱志閑,未睹行錄,不決
[s5-139a]

化緣始終。後道吾參師,不禮拜便問:「什摩生?」
師云:「無位。」
吾云:「與摩則同空去也。」
師云:「咄!這屠兒!」
吾云:「有生可殺則不倦。」

師到末山師姑處,師姑問:「從什摩處來?」
師云:「露口來。」


師姑云:「何不蓋覆?」
師卻問:「如何是末山?」
師姑云:「不露頂。」
進曰:「如何是末山中人?」
姑云:「非男非女相。」
進曰:「還變也無?」
姑云:「不是鬼神,變什摩?」師肯之。
洞山問夾山:「作摩生?」
對云:「只與。」洞山肯之。
有人舉似師,師云:「金打金,水洗水。」
雲門拈問僧:「作摩生是金打金,水洗水?」


僧云:「喫餬餅。」
「與摩道,還得摩?」
僧云:「搥了莫鬧。」雲門肯之。
問:「如何是不傷之句?」
師云:「滿口道不觸。」
師初住灌溪山,次化嶽麓,每有一言:「五陰山中古佛堂,毗盧晝夜放圓光。」塔于嶽麓山。
242 興化和尚



興化和尚,嗣林濟。師在魏府,師諱存獎,未睹行
[s5-140a]

錄,莫決終始。謚廣濟大師通寂之塔。
師問僧:「甚摩處來?」
對云:「崔禪師處來。」
師云:「還將得喝來也無?」
對云:「不將來。」


師云:「與摩則不從崔禪師處來。」僧便喝,師便棒打。
師又時喚僧,應喏,師云:「點則不到。」
又喚別僧,僧云:「作摩?」
師云:「到則不點。」
問:「國師喚侍者,意作摩生?」
師云:「一盲引眾盲。」
怡山拈問眾:「什摩處是國師盲處?」
自代云:「他家欠少甚摩?」

同光帝問師:「朕昨來河南,取得一个寶珠,無人著價。」
師云:「請皇帝寶珠看。」帝以兩手撥開襆頭角。
師云:「皇帝是万代之寶珠,誰敢著價?」
243 後魯祖和尚



後魯祖和尚,嗣灌溪,在鄧州。問:「如何是雙林樹?」
師云:「有相身中無相身。」


進曰:「如何是無相身?」
師云:「金香爐下鐵崙。」
問:「如何是高峰獨宿底人?」
師云:「夜半日頭明,午時打三更。」
問:「格外事如何?」


[s5-141a]

師云:「化道緣終後,虛空更那邊?」
僧問:「進向無門時如何?」
師云:「太鈍生!」
進曰:「不是鈍生,直下進向無門時如何?」
師云:「靈機未曾論邊際,執法來在暗中。」
問:「如何是學人著力處?」
云:「春來草自青,日上已天明。」
進曰:「如何是不著力處?」
云:「山頭石崩落,平川燒火行。」
244 隱山和尚




隱山和尚。洞山行腳時,迷路入山,恰到師處。師問:「此山無路,從什摩處來?」
對云:「來處則不無,和尚從什摩處入此山?」
隱山云:「我不從雲水來。」
「和尚是先住?此山是先住?」
云:「不知。」
「和尚為什摩不知?」
云:「春秋不到來。」
洞山便問:「如何是賓中主?」
云:「白雲蓋青山。」
「如何是主中主?」
云:「長年不出戶。」
「賓主
相去幾何?」


云:「長江水上波。」
「賓主相見,有何言說?」
云:「清風拂白月。」
又偈曰:
青山白雲父,白雲青
[s5-142a]

山兒。
 白雲終日依,
 青山都不知。
欲知此中意,寸步不相離。
洞山因此頌曰:
道無心合人,人無心合道。
 欲知此中意,
 一老一不老。
因此龍牙大師造頌曰:
 心空不及道空安,
 道與心空狀一般。
參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
因此曹山大師造頌曰:
 
今年田不熟,
 來年種有期。
愛他年少父,須得白頭兒。
245 興平和尚



興平和尚。洞山禮拜,師云:「莫禮老朽。」
洞云:「禮非老朽者。」
師云:「他不受禮。」
洞山云:「亦未曾止。」
洞又辭,師云:「何處去?」
云:「沿流無所止。」
師云:「法身沿流?報身沿流?」
云:「總不作如是見解。」師拍掌訝之。
保福云:「覓不得幾个。」
又問:「如何是古佛心?」
師云:「即汝心是。」

雖然如此,猶未是甲問處。」
師云:「若與摩,問取木人去。」
「甲有一句子,不借諸聖口。」

[s5-143a]

云:「汝試道看。」

洞山云:「不是甲。」
246 米嶺和尚



有人問米嶺和尚,問:「如何是納衣下事?」
師云:「醜陋任君嫌,不掛雲霞色。」
祖堂集卷第二十
[s5-1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