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63-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續集巻三十五   明 楊士竒 撰
  墓誌銘
   兵科給事中胡端禎墓誌銘
數年来吾郡吉水舉進士升者胡端禎王欽正皆温厚
謹靜言動循禮余心重之皆期逺且大也上屢勑廷臣
舉賢才余未嘗不意在兩人屬例不應而止未幾兩人
者皆以病卒余皆悲悼久之盖悲夫賢者之難得而易
[063-1b]
喪也欽正卒於北京其喪之歸也予為之志墓端禎以
病歸卒於途故未及也今年其學者餘杭丞貴溪丘熈
岳具禮幣以英山教諭徐鼎所具事狀求余著葬銘按
狀胡邑東故家盖宋剛簡公夢昱之後曽祖抃祖義賢
父希亮始徙邑仁夀鄉之南華母金塘里王氏端禎諱
祥以字行天資淳實自少喜學問從明師治經術以易
經舉登宣徳五年進士第既第而歸從學者日衆有千
數百里負箧至者八年被召至偕至者六十餘人上親
[063-2a]
命題合試之文淵閣下拔其尤得七人端禎與焉改翰
林庶吉士明年擢户科給事中無幾得疾歴數醫弗效
已而小瘥請於朝乞歸治從之歸過南京疾復作竟卒
和州西梁山下其妻之弟羅昭問以其櫬歸其家葬之
黄桐坑之原端禎為人學廣識明言簡志正舉錯當義
不茍止隨内篤孝弟之行外崇友朋之信和厚平直博
愛有容盖以施無徃不可惜乎其遂止於斯也享年三
十有八平生所為詩文藏於家娶羅氏惟女子二人長
[063-2b]
許嫁王某次尚幼身後之祀尤可歎也若熈岳之惓惓
圖不泯其師亦足以敦薄夫而表端禎之明於取友也
銘曰
徳之茂而施弗究存之厚而遏厥後嗚呼端禎吾奚歸

   故翰林庶吉士曽君墓誌銘
吾友曽君與賢自吾布衣時與之好後同在翰林五年
徃還意益厚其沒三十年矣墓未有銘余未嘗忘與賢
[063-3a]
屢欲銘之輒牽於事或病不果今年䝉上恩歸展先墓
其子詡踵門拜曰先子之銘文企佇久矣迺按詡所述
世家序而銘之序曰曽之先居金陵唐末稱朴者生三
子其季延構當五代之亂来徙泰和其後子孫之盛累
累有科名十四世至如驥登宋淳祐十年第累官寳慶
府通判兵亂死節贈敷文閣待制諡忠愍生昌端昌端
生以立以立生子述皆儒業教授里中子述娶劉二子
長與畊次與賢也與賢自幼淳厚端謹從學蕭尚仁先
[063-3b]
生父子之門治書經邑大夫簡充學弟子員登永樂甲
申進士第為翰林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寅出酉歸恭
勤職務時四方博聞宿學多在咸重與賢而期其逺且
大也書未進以疾卒於官戊子嵗三月十五日云享年
四十有一京師薦紳大夫咸悼惜之與賢儀貌豐偉面
潔白如玉氣宇温裕坦夷家居篤孝友之行初雖出為
贅壻飲食衣服所以佐其兄奉養皆備已而還侍下朝
夕益盡愛敬及仕得禄一味之甘必先寓奉親然後及
[063-4a]
已兄弟相親愛不間如一體處朋友以誠有急必赴同
學湯如川既仕同年同官且居同舎有無共之無彼此
之異如川病極力扶持調䕶及卒與其弟協力經營歸
其喪及其孥而悲傷憂鬱久不衰隣有數犯之不校與
賢有愷悌慈恵之徳使之為政必有以及人惜乎未見
諸用也其配蕭側室劉相親愛如同産姊妹至于今益
篤世盖絶無而僅有又可以觀與賢徳之刑於家者矣
子男二詡京女四皆有歸其仲之壻龍粲今為禮部祠
[063-4b]
祭主事孫男五鑑翰海鉉鑰其葬在龍池之原銘曰
允矣君子其徳令嘉未究于施匪命則那粤昔徳人善
應多有有不于躬必于厥後龍池之漘勒銘其藏振振
子孫来将有徴
   伊允徳墓誌銘
翰林庶吉士伊侃既奉命觀政禮部聞其父喪将歸縗
絰齎翰林編修徐珵所具事狀謁余求葬銘其父諱宗
肇字允徳伊之先家海州沐陽宋南渡始徙蘇之吳縣
[063-5a]
自始徙至允徳九世矣曽祖諱元裕祖諱嗣賢考諱服
皆隠居不仕妣朱氏父母二子長宗啓次允徳也允徳
自少喜讀書多識典故有咨之能悉舉本末前輩文章
之雋永者亦多所推讓蚤喪父事母與兄以孝友稱弱
冠兄坐累闔家徙鳯陽之定逺久乃獨奉母還母沒葬
祭如禮兄尚留定逺嵗時厚資給之一味之甘必致兄
乃食平素所接率端士不肯茍近富貴人居鄉敬老尊
賢恤貧窘急患難所交李克明者夫婦老且貧館糓之
[063-5b]
終其身比卒皆為歛葬遇為不義者其可與語必婉辭
導之改不然輒引避之所居隣府治未甞一涉跡甞寓
南京夜雪有騎士葉英醉馳馬過其門墜仆卧雪上馬
已逸允徳掖徙葉卧門下葉醒失馬虓叫急索門外人
語葉允徳徙若葉遂持允徳索馬且欲訴官允徳不得
解勉酬之直既解葉歸馬已歸其家櫪上葉大感悔走
詣允徳拜内直謝曰公仁人活我我則負公願自今父
事公終身幸公不我絶允徳慰遣之但戒其繼此節飲
[063-6a]
允徳素不喜浮圖人有及門者一切卻之曰吾不能有
益汝臨卒猶戒家人毋信用流俗言以異端汙我可謂
不惑也已卒於正統己未八月二十五日享年七十元
配毛繼袁及蔡皆先卒子男四訓亦先卒次任次侃正
統丙辰進士次俊女二長亦先卒次嫁王澤孫男二女
一諸子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其邑查山先塋之次
銘曰
善篤于家孚于鄉夀而全歸此其藏後有續承世其昌
[063-6b]
   陳徳遜墓誌銘
陳之先見余所叙其譜牒徳遜之曽大父碧潭大父觀
定父彦和贈翰林侍講學士母曽氏繼母胡氏鍾氏曽
及胡皆贈宜人徳遜其名既冠遂以為字自童丱端重
温粹從余外兄陳孟省學在諸生中獨靜而専為老長
所愛蚤喪母幾冠喪父能自卓立有孝友之行兩事繼
母皆盡愛敬弟徳遵喪父時始齔長育教訓之用意周
悉凡於事不肯茍且惇義薄利而有恒心閭巷愚劣徂
[063-7a]
詐之徒旦起而夕仆者比比徳遜獨謹守先人田廬終
其身不銖寸虧益而坦然如履康莊盖無所騖乎外也
閒居手不釋巻作室數楹積書其中題曰靜脩非其人
不處雖縣長貳或其行弗臧而欲邀致徳遜必以事辭
所居近市而甞入南山中講授自適徳遵第一人進士
及第累官至學士衆皆為徳遜榮徳遜泊然而愈執謙
下且數寓書勵其弟敬慎聞弟疾甚匍匐走北京視之
留數月疾已即歸徳遵固留之歎曰吾老矣人世幾何
[063-7b]
寧不懐兄弟同處哉所中心不忘者去鄉久諸兒或一
背訓教将不可追改盖其於教子尤切云既歸再嵗而
卒正統丙辰閏六月七日也享年六十娶羅氏子男四
&KR2011璧瓄女四皆有歸孫男若干徳遜之卒也朝之傅
保尚書學士以下聞徳遵之賢兄歿皆致賻祭亦有為
文章哀輓之者余昔與徳遜同里閈其從父一敬於余
交莫逆家居時屢從一敬過徳遜愛徳遜和厚愿慤言
必在義今十數年来里故舊亡歿已盡毎念幸獲歸休
[063-8a]
可相與譚論者惟徳遜而徳遜北京臨别亦為余言當
豫作草亭於鷗江之上以待先生嗚呼今則已矣徳遵
求余銘徳遜之墓遂述余所望於徳遜者為辭銘之曰
蕭散兮容與懐思兮偕處子期余兮鷗之渚余行未旋
兮子逝何所嗟余旋兮其誰與
   張則善墓誌銘
秀水丞張僉謁選京師主吾家近喪其父處士君僉聞
訃號慟擗踊不能勝予弔之既成服将歸自述事狀求
[063-8b]
予誌墓張故西昌巨室田廬貲産鄉甲乙數元季之亂
銷落奄盡里老長率能道其家盛時後生少年聞者皆
歆動嗟歎不及目見于時張之子孫皆逢掖治詩書鄉
稱善人如處士是已處士諱則善字嗣騫自少志不務
外學通尚書嗜毛詩手録口誦不倦成童父母皆喪辛
勤渉囏苦卓立闢塾舘教子及里中子弟廣田園以殖
家婣戚隣比能急其急氣和色温於物無忤無間愚良
少長皆樂親之正統五年正月某日卒春秋七十有四
[063-9a]
元配彭里名家繼羅皆先卒子男二長坦選鄉貢入胄
監甘貧力學其卒也大司成以下惜之次僉永樂辛丑
進士擢四川道監察御史能持身勤職三載坐微累左
遷秀水女三廖祥仲劉暉陳叔慶其壻也孫男六朴巽
彖渙䝉觀曽孫男四處士及其二配皆葬里命華山之
原某仕兩京不至鄉四十年與處士相聞未相識也去
年奉命歸親過處士之廬時處士寢疾已久不遂一晤
語以出頗用悵惘而竟以是病不起惜哉銘曰
[063-9b]
恬澹幽貞避榮與名既夀全歸来嗣有興
   贈文林郎四川道監察御史歐陽君改厝誌銘
監察御史歐陽洙既陞四川按察副使瀕行請於余曰
先考之沒而葬也甞有銘矣洙忝官於朝得賜勑推恩
贈考文林郎四川道監察御史封母孺人洙又得吉卜
改厝先考於某原改厝之銘願徼恵於執事歐陽氏蜀
江里名家其先與宋文忠公同所自出入國朝階儒學
登仕籍累累不乏歐陽氏於吾家相望半舎許吾少交
[063-10a]
允堅允清而尤宻者允賢於允俊允和廣哲廣湯廣洙
皆相厚余甞銘三峯先生及允賢之葬矣於洙之請宜
無辭洙考諱正字允端幼孤卓然有立志不與羣童狎
嬉辛勤植門户敬事其母孝於奉先處宗戚鄉黨咸當
其分而持身謹飭家距縣城甚邇非公事不輒至平居
澹然日與族父兄弟宴聚相娛樂於禮接賢士大夫無
厭倦意出言人率信服於教子最為要務宣徳五年十
一月十八日卒享年五十有五其曽祖覺先祖以吾父
[063-10b]
子廉母某氏其娶某氏子男四長即洙永樂某年進士
發身入風憲次淘次洛次汴孫男八璲琢琦珉珂其改
厝以某年月日銘曰
維歐陽氏之宗毓慶垂祉學古入仕連續興起維允端
甫徳善有紀弗騫弗揚丘園樂只身沒名榮歸寧在此
   李子懐墓誌銘
廬陵李子懐之子子潭㓜䘮母戴氏鞠於其舅遂冒戴
姓既長明經為國子生中鄉貢選請于朝願復李姓以
[063-11a]
求養其父命下而喪父之訃至矣子潭銜哀茹苦将奔
喪而歸自為狀来乞文銘墓且曰不肖不孝生不能供
吾親一日之養吾親沒又無以慰之於地下不孝益大
矣幸必賜之銘辭弗獲按狀予懐諱衷其先出唐西平
忠武王晟曽祖雲隠祖慶可父景琳母歐陽氏景琳三
子予懐其季也自幼失怙事母兄能盡愛處族姻有義
叔祖明叔天麟天瑞皆官於貴播在夷獠之間鬱鬱乎
羈旅無聊也君走數千里徃省慰之既歸叔祖叔相繼
[063-11b]
死皆有遺孤子不能歸且貧無以自活君又槖資走數
千里徃給之又撫之皆有立然後歸甞贅同里戴庭芳
氏庭芳早世撫其孤穉子如同産昆季卒大起其家然
終不私一錢鄉鄰有急奔走赴助之未甞以私廢平居
尤以教子為務嵗時闢塾舘延明師禮意曲盡甞語其
子曰吾生長兵戈之際不得從事於學今且老矣若等
幸生遭明時毋徒視我自棄也嵗永樂乙酉二月某日
以疾卒享年若干子二人長子泉次即子潭女二某某
[063-12a]
其壻也孫男若干嗚呼若予懐可謂善人也已銘曰
慤乎内不飾乎外樂乎義弗徇乎利弗融於世而止於
是以昌其嗣
   羅處士墓誌銘
廬陵羅處富既登進士第歴事秋官秋官卿上其能擢
知隨州且行持鍾子温所狀乃祖處士之行示余且言
元大父沒㡬二十年惟窀穸弗獲永固也家父將卜改
葬焉而幽堂之銘未有所屬敬命不肖以請於執事余
[063-12b]
交處富久而銘其祖之墓又出其父之命也則按狀叙
而銘之處士諱思成字存中號天存世家廬陵業儒其
先甞以科第顯於宋曽祖某祖某父獨清福建儒學提
舉與劉申齋劉桂隠齊名母尹氏處士質直温厚尚端
潔敦孝弟之行家四世同居爨愉愉然和也處士博學
强記尤深於詩書少時屢聚試郡學皆出諸生上甞挾
所業謁歐陽楚文公虞文靖公皆愛重之一時名人如
進士劉聞薩都刺皆與之交而尤與豫章辛敬襄城楊
[063-13a]
士宏暨劉尚書崧厚善甞一就試于有司不偶遂隠居
不出務以善導人鄉閭悍暴化其徳者多矣遇有急難
趨赴之惟恐後皇明混一海宇數下詔求賢時年巳六
十餘不果上蒼顔鶴髪逍遙青林白石之間日引子若
孫與其鄉人少俊講說聖賢道徳之懿暇則登髙臨清
觴詠以為樂年八十一一日具酒殽召親友告曰吾明
日且與諸君别及期正襟危坐索紙筆賦詩翛然而沒
時洪武戊辰四月十二也娶蕭氏先十九年卒子男三
[063-13b]
人長于邦亦先卒次于京来求銘者次于同女一人適
左子聲孫男女皆六人始葬于所居之後今將以某月
日改葬吉水縣麻坑之原夫士挾一才一藝無不欲見
用於世至其用之未必皆能有所自見也處士雖未用
然平居所及若此孔子曰奚其為為政處士之謂乎銘

其畜也富而不顯其遇其處也庳而弗遏其施躋于耄
期昌其本支天之報之其不在兹乎
[063-14a]
   鄉貢進士羅仲弁墓誌銘
吾邑羅孟昭之冢子曰&KR0722以易經中永樂九年江西鄉
試明年會試下第為國學生又明年冬得疾又明年其
父走千里視之既見疾小間數月更劇遂不起其父哭
之慟其所相知在京師者皆徃弔之於是其父將以其
喪歸葬西昌屬前溧陽縣學教諭梁本之述其世次行
誼以屬余為銘余受而讀之曰嗚呼孟昭之愛其子與
&KR0722之克敬承其父之愛皆余所知而今已矣其可悲哉
[063-14b]
&KR0722髫齔已俊爽異常兒是時蕭尚仁謝子方兩先生
皆鄉郡之通儒孟昭延致蕭先生家塾以教&KR0722蕭先生
沒又延致其子靖江府長史用道用道出仕謝先生方
分教郡庠則厚幣遣&KR0722徃從之嵗時備事師之禮謝先
生沒又禮致今廣西按察僉事陳公延教之而遇縉紳
儒者之徃来其家孟昭皆極意隆奉庶&KR0722之益得師也
&KR0722如此&KR0722亦勉勉敬承其父之愛夙夜飭勵自力於
學不懈邑大夫舉充博士弟子員未㡬選中鄉試其會
[063-15a]
試京師也余時奉命主文衡盖竊意&KR0722褎然遂升也既
拆名而&KR0722不與余方内愧失士而&KR0722數過余怡然益恭
下無幾微不得之意余又竊歎&KR0722之中有過人者其所
就未可量也既入太學太學生時數千人祭酒胡公課
試之得&KR0722所作文大喜寘第一明日告余曰西昌後来
之俊不乏也其所可望成立如此嗚呼豈謂一旦而遂
已也是豈不可悲乎&KR0722字仲弁一字崇弁事父母甚孝
惟一弟篤愛之惓惓焉引之於道所得一錢以上皆歸
[063-15b]
父母恣弟妹所取未甞以入私室於族姻長者盡敬愛
幼者皆有恩意凡所交㳺有急盡力赴之慮事精宻雖
微細必審而後動閒居手未甞釋巻率甞至夜分始罷
在太學有暇輙来余家甞謂余曰蘧伯玉至老不忘省
已以此為君子又曰人卑卑不出閭巷以日親乎賢士
君子惡能知其行之非哉嗚呼使&KR0722而假之年所至可
量乎惜㦲母胡氏配陳氏皆名族子男一某始五嵗&KR0722
卒以永樂十二年五月四日得年二十有七將以某年
[063-16a]
某月日葬某鄉某原銘曰
梅溪之涯羅世所家遷邑城西源流之支既續而蕃益
阜以殷&KR0722也不羣縝栗秀文績粲翹英衆望其騫孰其
遏之弗舉而捐命也柰何其藏在此史氏銘之庶其不

   蕭吾幼墓誌銘
洪武癸酉冬十二月泰和蕭吾幼卒權厝其居之西偏
又七年之十月十五日子建平改葬于千秋鄉髙富里
[063-16b]
田北之原既葬屬余為銘按吾幼諱某祖明叔考志可
皆有隠徳母劉氏吾幼為人悃愊不譁事親誠至處族
人兄弟周恩義與朋友恂恂人未甞見其有艴容厲氣
所資度可寒暑朝夕而足不求有餘有餘遇所識窮乏
輟分之凡所為一出乎天資庶幾古所謂善人者矣享
年七十有一初娶劉氏繼彭氏子二人長某兵亂被俘
不知所鄉次建平也温厚謙謹類其父豈天所以報施
善人者耶銘曰
[063-17a]
一世之人為善幾何為之自我有弗至耶彼弗為者自
淪泥汙嗚呼吾幼善則既多百嵗之後髙墳峩峩鄉人
銘之永終不磨
   吳處士墓誌銘
永樂丁酉某月某日南昌處士吳孔昭卒其孤頴領預
頻卜明年某月某日葬其邑南山之原先事遣預之子
某奉刑部主事劉全節所述事狀走京師介翰林庶吉
士黄瓛求余為銘按狀處士諱嗣麟孔昭其字也其先
[063-17b]
有諱誦義者始自番昜来徙而後益盛誦義六世至茂
翁茂翁子存拙為新建縣學教諭處士之祖也父本立
母張氏處士自幼喪父母教養於其祖其天資端重聰
敏讀書日强記數千言稍長而記覽益富為祖所愛恒
慟不及事父母事其祖尤篤孝敬有盜入室縶其祖索
貨財不得將加害之處士哀叩乞以身代寇怒刃之流
血滂然而容色不變寇驚異併舎其祖而去祖卒哀毁
不勝而葬祭一以禮甞同從父本謙長繇役里中屬有
[063-18a]
令下長里者驗民無常産者遣出戍既遣而有不樂戍
者後誣本謙為已親告牒取代戍本謙時已卒其子當
徃初未甞誣及處士也而處士忿曰當遣民戍時我實
同之柰何獨誣叔而貽禍其子乎毅然白其事於官竟
直之待弟孔哲盡友愛孔哲死撫其遺孤尤厚從弟孔
性闔家病疫莫或過問者獨處士日數過饋藥餌病已
乃罷於族婣有匱乏及喪不能舉者皆賙之治家教子
一本於倫誼閒居手不釋巻與人交始終一致所居有
[063-18b]
竹數百挺名竹亭日與賢士君子宴㳺其間鄉先生傅
拱辰熊伯機皆與徃還熊先生甞以正徳題所居之室
又為文記之葢年七十有五而卒娶陳氏子男五頴領
預碩熲預永樂乙未進士某官碩先處士卒女一嫁李
伯希孫男十有一人銘曰
孝友好義身之章兮茹澹履潔含幽光兮服蘭與茝㳺
相羊兮鬱乎崇丘返兹藏兮述行琢銘後之彰兮
   宋東齋墓誌銘
[063-19a]
嗚呼前二十年西昌老師宿儒凋喪盡矣獨邑之西城
有宋東齋袁顔樂梁畦樂三先生者皆教授里中其年
相若其居相邇其出入相偕其鄉衣冠之會必皆正賔
位其邑大夫政有所疑必皆見諮决居數嵗袁梁兩先
生相繼沒矣獨宋先生巋然在也其鄉衣冠之所敬禮
其邑大夫之所諮疑猶繫於宋先生而宋先生尤好賢
重士如安城劉雲章東昌謝子方兩先生皆經師之巨
擘来學之宗範其過西昌也皆甞主宋氏孔子曰觀近
[063-19b]
臣以其所為主宋先生豈易得哉而今又沒矣斯豈獨
鄉之衣冠及其邑之大夫所戚將他處先生賢者之過
是邦皆思宋先生豈易得也宋先生之沒且葬其子刑
部檢校琮以海康文學廖潛仲所述事狀屬士竒銘謹
叙而銘之叙曰先生諱禮字學聞一字伯循宋之先居
常州江隂後徙臨江之新喻至邦傑又徙廬陵熂下世
業儒術邦傑四世至敬仲又徙居泰和之登科里子應
徴宋大理司正司正生叙平先生曽祖也祖仁逺考日
[063-20a]
新皆蓄厚徳先生自幼聰敏母曽氏始教以孝經小學
輒能成誦稍長好讀書有志卓立成童喪其考妣葬祭
能不違於禮撫育二穉弟盡友愛時丁元季之亂挈家
避兵禍趨山谷中季弟文濟失足墜崖下碎首血霶然
流幾絶先生冒險赴救裂衣裹負而走久乃甦國朝既
平定天下先生亦壯日勵志問學受詩於雲章先生會
有詔下郡縣立社學縣令丞請為社學師篤於訓導作
東齋於秀漢之上講授之暇藏脩其中是時鄉先生海
[063-20b]
桑陳公竹亭王公及其弟崇慶太守愚寄廖公國録蕭
公尚皆無恙先生數延致觴詠齋中于于然樂也先生
天資剛果是是非非不為容恱不揚已以掩人有匱乏
者輒賙之娶劉氏生女一人無子以文濟子為嗣即琮
也甚鍾愛甞曰愛子不教之學不可謂愛教而不授之
經不可謂學然經必得明師遂遣從學海桑陳先生海
桑先生卒又遣從謝先生琮竟以易經領薦會試禮部
第一賜進士出身歴官監察御史給事中皆以能稱得
[063-21a]
以禄就家養親為先生榮然其初授御史先生為詩五
十韻勉之清忠勤慎既而累累詩勉之臨沒又為長詩
誠之可為篤乎愛子者也女適曽子沂孫男三䝉謙旅
女一曽孫女一先生贍詞章嗜草書閒暇吟詠以自適
自號歪吟翁所著有東齋集艮安别墅集藏于家其卒
以永樂丙申五月丙午夀八十有五以卒之嵗某月某
日葬邑某鄉某原銘曰
以學植身爰暨嗣人蓄焉弗施其嗣發之既夀考終以
[063-21b]
復於是無替引之永昌来裔
   故武畧將軍吉安守禦副千户王君墓誌銘
吉安守禦千户王業以工部侍郎周公所狀其考君事
行求著墓銘余家吉之泰和業祖母實泰和人其考之
甫齓也延余舅氏陳孔立先生教之家塾余甞造塾中
愛其考岐嶷不凡知其必將有立盖舅氏亦然余之鑒
也及余出仕徃往聞郡人道其行事為之喜及聞其卒
又為之悼歎故於銘不辭按狀其考君諱成字仁美王
[063-22a]
氏世居髙郵之興化初諱國安者生諱祥元季祥從軍
淛西國朝兵初下臨安祥率先歸附授仁和衛千户屬
中山武寧王麾下從定中原還調守禦衢州洪武丙辰
調守禦吉安子斌襲職甞假守廣東之長樂討東莞山
寇力戰敗之其配泰和義山蕭氏宦族賢而敦禮實生
君自幼秀朗闓敏九嵗喪父其母教之於内能専意以
聽外則從陳先生授讀講說日擴其聰明陳先生去復
從謝子方先生於郡學盖見聞益廣趣向益端矣時雖
[063-22b]
久襲職年十五始理公務而端重謹恪發言處事屹然
類老成人僚屬不敢忽也公暇披閱載籍涉知其大㫖
慕爼豆之事郡行鄉飲請於太守願得躬效執事守為
設觀禮一位於側以處之嵗壬午吉山谷窮民素為富
家所困者有司不能戢無所訴告則相率火富民之廬
以快忿焉有司遂以作亂上聞三司即建議發兵討之
和者森立君力言此不過愚民復私怨有司遣人持牒
召至庭下明其枉直懲之而已發兵即各圖功利而濫
[063-23a]
及無辜矣議未决朝命下三司止發兵惟執其首謀者
罪之餘悉不問盖如君之意永樂初朝廷嚴屯田之令
計所入多寡行賞罰君奉都司檄専督之廉公而勤教
率有方軍士咸奮連嵗以贏受賚後建北京率軍士採
宫殿材於衡湘善撫綏均勞逸而事蚤集平居事親孝
處族婣有恩能矜恤無告盖寒餒死喪賴其濟者亦多
喜從賢士大夫㳺以聞善道精武事方志於逺大未巳
也而春秋三十有四遽卒衆咸惜之生於洪武丙寅正
[063-23b]
月十日卒於永樂己亥十一月十九日葬廬陵城北大
塘之原元配胡繼李咸克内助子男二長曰業次曰通
女四臧安百户麻斌蕭本茂羅勉暹其壻也孫男四昭
曜某某女三業既襲職正統初以討安樂鄉寇功陞武
徳将軍吉安守禦正千户可為有子亦繇其考君所存
之厚之所及歟銘曰
世有乘一障守一陴懵厥徳善肆逞毒威僨覆隨之曽
不幾時嗟嗟王氏作善有源肇祖歴考暨其子孫咸奮
[063-24a]
于庸式大其門式用作銘俾刻于墳俾其後昆益勵于

   張宗武合葬墓誌銘
永樂廿一年元氏縣主簿華亭張君以疾致其事歸歸
之又四年為宣徳二年三月初十日終於家春秋六十
有九合葬余山其元配章氏之墓其孤某奉右春坊庶
子沈君所狀事行介庶子君求文刻墓石張之先世見
前江西儒學提舉楊維禎先生所著通波阡表盖出宋
[063-24b]
商英之後始来居杭君之八世祖某㳺淞江樂其風土
遂擇勝于干山之櫻珠灣買田築室居焉六世祖千一
居士又徙居鳯凰山之祥澤匯千一曽孫諱俊君曽祖
也祖諱瑤號後山居士務善好施鄉人有佛子之號考
諱麒字國祥號靜鑑居士善行行如其父而靜鑑以上
數世咸享髙年母某氏君諱桓字宗武資稟敦厚自少
不尚華靡服用儉約治家事有條緒秩然孝友有誠母
甞病劇醫不能措手焚香籲天潛刲股煑粥以進母食
[063-25a]
之愈事兄宗文盡恭愛公私之務皆身任之不以煩兄
敦睦宗族敬父之執始終一致延禮師儒相與講學不
倦志存濟物有司甞驗産推長萬石區嵗董輸賦民貧
不能輸者率代之輸而不責償饑嵗恒出糓貸匱乏久
不能償者率歸其劵平素濟人之急如不及葺鄉校及
祀典祠又作義井石梁渡舟用便行路求醫方製善藥
用濟疾疢率以為當然兼志釋典施經延納方外之流
靡有虚日於為善若渇饑於飲食洪武中以稅户徴至
[063-25b]
當除官援例辭永樂壬辰復徴至除元氏縣主簿授將
仕郎公直廉勤得其民心一日進賀箋京師行次沙河
水暴漲覆舟舟中人皆溺君漂流四十餘里恍若有人
舉之者及其僕馬皆獲濟人以為好善之應既謝官歸
益廣濟利之施他無所營疾且革顧其子若孫曰仁義
忠信人道之本亦不及他事配章氏繼趙氏子男二暐
娶陸氏暕娶顧氏女一歸沈懋孫男六疇畦畯疄畹菑
曽孫男一鏐女二銘曰
[063-26a]
遡張累葉履仁厚繇髙暨元咸耄夀逮宗武君隆孝友
振窮賑匱恐或後厥施孔博譽孔茂蹔佐邑理恪慎守
翩然辭榮返林藪猗嗟善仁時鮮偶勒銘其藏昭永久
 
 
 
 
 
[063-26b]
 
 
 
 
 
 
 
 東里續集巻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