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文集巻十八    明 楊士竒 撰
  墓誌銘
   王竹亭先生墓誌銘
國朝混一之初天下耆儒碩師徃徃多在徴詔數下或
進而階顯融佐化理或退而信亷節成後進皆卓然有
益扵世也是時泰和王竹亭及其弟子啟兩先生正學
篤行髙風直節表表乎大江之西洪武二年子啟先生
[018-1b]
首舉明經爲監察御史明年竹亭先生以說書徴既至
上書論事更授福建鹽運副使以老得辭子啟先生後
陞廣西按察僉事又擢知崇慶州政治赫赫已而罷歸
時竹亭先生春秋六十餘子啟先生亦幾六十伯仲恭
愛隆然居必一堂出必鴈行長身玉立儼乎端恪巍冠
褒衣襜襜甚偉盖望之如神人無不肅然起敬畏者
至其接人色莊氣温雍容怡如語簡理盡無不樂就之
焉竹亭先生諱沂字子與竹亭其别號㓜讀孟子即知
[018-2a]
辨扵義利稍長刻厲學問嘗從元進士楊升雲彭復初
治周易造其突奥自六經至于周程朱張之書靡不深
究及子史百氏咸旁通愽考盖扵天人之㣲聖賢之藴
徃古治亂成敗之故蓄之富察之審言之的而履之確
也嘗一試有司不合即不復出教授扵其鄉而所交㳺
徃還皆當世名人元季江西叅政沁布阿咱爾守贑州
禮遇先生辟爲行省照磨又承制授吉安路治中俱不
受逮皇明龍興洪武三年廣東行省聘考貢士試是年
[018-2b]
侍御史吳去疾言泰和王沂經學操行宜在侍近遂徴
爲說書至未幾而歸益以成就後進爲務從學者愈衆
傾竭底裏隨其材而篤之而皆有成先生資識髙明内
貞外和器度𢎞偉䂓範自然安成進士劉雲章嘗賛之
曰淵乎𤣥酒之在尊凛乎太阿之未出匣皭乎其清而
挹之弗竭薫乎其和而即之弗可狎又曰使及門孔氏
則風雩之詠歸端章甫之禮樂固將進退綽然而特視
其所合蓋確論也先生孝友篤志歲時塟祭循古禮燕
[018-3a]
䖏必嚴未嘗啟口及人過失有文集若干巻承㫖宋公
濓爲之序詩若干巻襄城楊伯謙序之洪武十六年某
月某日卒年六十有七王氏世有徳義其先出晉司徒
導之後由金陵來徙至宋户部侍郎贄顯于仁宗朝事
載郡志又若干世至圭爲榮王府賔客與周文忠楊文
節皆善學者稱虹溪先生虹溪若干世至性夫性夫子
以道元季韓公復嘗薦之以親老辭二子先生兄弟也
先生娶陳氏繼李氏皆有賢徳子男一伯貞舉明經累
[018-3b]
官瓊州知府女一嫁嚴𤣥齡孫男二信直直舉進士為
翰林修撰曾孫男八女三先生初塟千秋鄉大徑之原
至是瓊州公丁李夫人憂改塟先生新山之原使直屬
士竒銘墓士竒盖生晚不足究知萬一然念鄉人老長
識先生者盡矣當時門人親受教者亦多不在將使後
之學者有志乎先進其何所考法也且士竒扵王氏重
世好又少嘗侍敎先生兄弟及瓊州公矣故不敢辭不
敏不銘謹述其所知大槩而爲銘曰
[018-4a]
奕奕王山澄江洋洋猗歟先生邦人之望江山出雲雨于
下土君子之道有蓄不施道之傳矣孰不為材佐理于
隆濟濟偕来世其逺矣後來何師猗歟先生曷究予思
   歐陽三峰墓誌銘
永樂癸巳七月甲申西昌歐陽三峰卒歐陽氏之宗及
其戚婣皆哭失所庇頼鄉之士君子皆嗟悼出涕曰善
人已矣邑大夫亦嘆息言繼自今䖏士之廬奚所致禮
乎三峰諱某字以忠三峰其號也歐陽氏出唐吉州刺
[018-4b]
史琮與宋少師文忠公同祖琮之後居廬陵十四世徙
萬安之常溪又七世徙泰和又六世至元國子學録徳
髙生覺先三峰之考也妣韋氏三峰自㓜淳厚噐宇凝
重知力於學家族故饒裕少壯者競侈靡爲豪三峰獨
執儉約澹然布素自得也既壯踰淮渉汴以逰乎齊魯
趙魏之間縱覽山川交其豪俊而見聞廣矣歸而益從
鄉先生講說以求歸宿之地㑹元季盗起所在充斥三
峯彂帑廪聚義勇保障其鄉族鄉族有窮乏者皆賑給
[018-5a]
之國朝既平僣亂定天下三峰老不堪事則聚其子孫
暨族之人告之曰吾不幸丁世變﨑嶇兵亂數十年幸
脱一生扵萬死得復見太平然吾老矣汝曹于今得逸
居優逰嬉適不知有强凌衆暴之患者非上所賜耶不
盡學問以冀効用一官報大徳且增輝于前人乃齪齪
與草木同朽腐哉遂禮致明經師教授塾中旦暮則三
峯程督于内數年歐陽氏之文學日益盛歌鹿鳴而升
者前後相望佐政典教者皆有聞于時焉三峯持身治
[018-5b]
家悉以禮䘮祭不用浮屠老子法遺戒子孫世世勿變
脩宗譜以示族人曰毋忘本也嘗有盜刼里中舉族倉
卒出避三峯獨入取家乗及先世告身懷之然後去曰
他可復致也雖耄期春秋必親率子弟謁先墓其孝敬
盖出天性外氏有先墓里豪以計奪之外氏子孱弱不
敢言三峯毅然白其事于官卒還之又為刻石表諸
墓道所爲義舉多類此與人交表裏一致遇族人及鄉
人之子弟必勉以孝弟忠信歳邑大夫舉鄉飲禮賔必
[018-6a]
於三峯朝廷行養老之典使者屢即其家賜酒肉帛享
年百有二嵗可謂福酬于徳者矣娶韋氏有淑徳先一
年卒子男二子瞻子宗皆先卒女一嫁劉敬先孫男三
允宣先卒允成俊永樂二年進士由翰林庻吉士擢禮
部儀制清吏司主事女五張叔倫劉俊秀宋平原蕭可
嗣蕭礎紳其壻也曾孫男七澄□沛淵瀚渤潘女若干俊
聞訃請于朝將歸以翰林庻吉士余學䕫所述世系行
實來求銘嗚呼三峯士竒祖父行也表先進以儀後人
[018-6b]
其可以辭謹按狀叙而銘之銘曰
温其如玉兮徳孔良來祉福兮夀而康後有敬承兮百世其昌
   元龍興路儒學正楊公墓誌銘
宋忠臣建康通判贈徽猷閣待制諡忠襄吉水楊公之
七世孫曰伯恭倜儻魁偉有才畧敦大義元季爲龍興
路儒學正時陳友諒兵掠江西諸郡皆無守備伯恭首
上書藩憲大臣陳用兵理財數事其言闓切又言宜宿
重兵江州扼漢沔之咽喉固江右之藩屏衆迂視之既
[018-7a]
而朝命劉鶚守江州中道聞警止龍興未進伯恭爲畫
計募蘄黄丁民之奔來者給兵仗使隨行既行又數貽
書促鶚曰及今尚可爲不可緩也又數數以䇿干藩憲
獨憲使韓凖與伯恭意合而典兵者不見聼用友諒既
連陷諸郡伯恭以義勸率諸大姓之奔竄在外者出壯
勇捐金帛為尅復計事集輙爲典兵者所沮遂罷歸不
出未㡬而龍興亦陷矣友諒既敗死江西内附詔舉故
官有材幹者用之伯恭以疾辭伯恭諱謙風采凝重孝
[018-7b]
友出扵天性少受經于鄉先生劉粹衷其學務實踐後
補國子生用前代忠賢之後特賜出身得學正首上言
建忠節祠扵鄉郡以勵風俗朝廷從之在官創學規及
課試法以勉學子先聖殿學舍書籍禮器有敝者皆
完葺如新廣學田以饍士居家不問有無傾貲復忠
襄賜田扵異姓曰棄此則棄先徳矣以詩振起族人平
生與人言忠義事尤懇切云祖某考某妣某氏娶某氏
子男二旭昶昶甞舉賢良以親老辭女三皆適宦族
[018-8a]
孫男若干其卒以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享年若干其塟
某原既塟廿有幾年孫尚節以余同宗譜奉事狀屬為
銘夫忠節人道之大端也士食國家之祿不幸而丁艱
難危急之際懐負器能有所格不得展其分寸鬰鬰焉抱忠蓄
憤而不能自已者非其命也夫若伯㳟可謂無忝其家者矣銘曰
渥洼之出卓犖超逸不疾而速千里一息胡羈弗乗而
驂駑駘卒蹶以仆嗚呼昌追奕奕楊氏忠節興家厥後
䋲䋲襲芳趾華偉歟先生一命在下君臣之義允執惟固
[018-8b]
材與志偕孰抳其行吾殫吾心卒遏其成亦既全歸從
我先祖先徳世承式觀來者
   蕭伯玉墓誌銘
夫孝百行之先也孝可以通天地格鬼神而所願必遂
者誠之至也有天下國家必重乎此有卓然躬履斯行
于下必紀諸史氏傳諸後來者世教之所繫也然考歴
代所紀率皆不過十數人豈以其道雖易實難而由之
者鮮歟抑有之或處乎幽夐寂寞之濵世莫得聞之故
[018-9a]
隐而弗見歟若今撫之樂安蕭巗伯玉其行有誠其既
䖏乎幽夐寂寞之濵矣宜世之知者寡也方伯玉喪父
時生四閲月其母育之稍長能服母之教以有立十餘
嵗即躬任繇役詣京師不以公事憂其母甫冠坐累謫
戍萬里東海外且行辭其母跽曰男子出門行四方無
不可如意非有所患苦惟大人善自怡勿以兒故戚戚
自損顧其妻董負二嵗子儀在傍戒之曰離别常事耳
惟盡力恭事老母長育㓜兒使不失儒業足矣妻應曰
[018-9b]
諾伯玉雖外爲好言壮色以寛母意實中心悲念逺去
母不自堪也即日素食仰天而誓冀復生還見母有如
不生還見母終身不復飲酒食肉幸復生還見母即死
不恨既及戍所久益顛沛艱難而持行愈厲恒曰吾不
孝不獲侍吾母又可倍其敎而貽其憂乎戍之長官察
其賢皆禮重之遣子弟從之學問有過愛之具醴饌强
進之者曰非飲食莫養身體愛身即愛母矣不聼而泣
下澘然酸楚不已左右皆爲感動蓋其心旦暮動息無
[018-10a]
斯湏不在母側後二十有七年竟以公命得過家省母
時其母已七十餘尚康寧無恙母子相見懽如更生焉
書有之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夫惟欲之出乎不善者不
可以望得扵天茍善矣無弗得者伯玉是已無幾伯玉
以疾卒于家永樂乙未十一月也享年四十有九伯玉
自㓜嗜學博渉書史喜爲謌詩而性耿介不肯枉已徇
人急人之急雖處窮阨屢斥所有濟人匱乏未嘗有顧
惜意祖自新考體仁母張氏其配董氏先卒繼王氏子
[018-10b]
一人即儀永樂乙未進士孫男若干儀卜其卒之明年
某月塟于樂安之某鄉某原先事奉狀請余銘余既得
其行又考知其世所由來爲之銘曰
有儒其宗世澤孔厚遷自吉陽自其鄂守𣲖于蕭坊益衍益蕃
春秋經師山彎復遷歴其曾𤣥迨伯玉甫繇孤奮興卒鬱於
下嗟伯玉甫允篤孝思孰其遂之匪天矜之故鄉之園孝子有
墳孝有錫類來來無替
   御醫趙彦如墓誌銘
[018-11a]
太醫院御醫趙友同字彦如大臣甞言其文學扵上時
方脩永樂大典即用爲副總裁後脩五經四書及性理
大全書又用為纂修書成皆被寵賜扵是知彦如者皆
為之喜且意其將有詞林翰苑之遷也而彦如亦兾得
一職於此為其親榮未幾以母喪去又未幾以病不起
嗚呼惜哉彦如沉實温雅有行義自其少篤志學問手
一巻祁寒盛暑不釋嘗授經前翰林承㫖金華宋先生
為文章貫穿經史優柔縝栗或豐或約必歸宿于理今
[018-11b]
祭酒胡公教諭華亭時首舉為訓導既而淛江布政司
聘考鄉試華亭滿九載天官考最當陞太子少師姚公
言其䆳醫詔陞太醫院御醫㑹浙西水有言彦如知水
事者又奉詔從今户部尚書夏公徃治之士恒患有所
負挾無所遇而不見試也若彦如所長數數見用于世
彰明如此其可謂榮遇而無憾也矣彦如系出宋南陽
侯仲鑛仲鑛生士翮爲武節大夫䖏州兵馬軡轄因家
䖏州士翮生武義郎不玷官浦江子孫又徙家焉曾祖
[018-12a]
崇傒祖必俊父良仁又徙蘇之長洲故彦如今爲長洲
人母鄭氏彦如卒扵永樂十六年四月一日春秋五十
有五所著有存齋集若干巻藏于家娶邵氏子男三季
珣季諒季成女二華信張瑜其壻也孫男一人同文其
子卜以卒之嵗十二月某日塟某鄉某原先事以治命
賫監察御史張循理所具事狀來求銘盖余知彦如者
銘曰
士之所貴實有諸内有蘊而竒貴弗時遺崑岡之産用則為寳
[018-12b]
為瓉為圭彼此奚較嗚呼彦如既試有聞肆余作銘慰其九原
    王䖏士墓誌銘
禮部儀制郎中安成王芳蓀既迎其父䖏士君就養京
師永樂十三年三月芳蓀扈從北京其弟瀘汀奉䖏士
歸故鄉四月六日泝小孤山中流暴風覆舟舟中人皆
溺死獨瀘汀附片木漂泛數十里得濟而求其父屍及
舟數日不復有蹤跡矣七月芳蓀始克聞訃奔歸道出
南京過余哭且拜曰不肖孤不孝不幸罪逆深重不自
[018-13a]
殞禍延先父至扵大故重不幸不得奉遺體復土世之
為人子其重不幸豈有如不肖孤者號天叩地無所逮
及惟昔之人有取冠衣而葬之者孤不自揆輙循斯義
庶以繋吾後之人無窮之思惟塟必有銘幸哀而畀之
余惟聖人制塟以藏體魄者也既泯沒無所事乎藏矣
而必有事於藏者孝子之心也禮有以義起者冠衣吾
親之所遺也其氣澤存焉其沒也神將依之故祭禮有
設裳衣之制則墓而藏之從而識之曰此吾親之藏也
[018-13b]
其扵義可也扵是得監察御史胡啟先所狀䖏士世次
行誼為序而銘之叙曰王氏世居廬陵郡北棟頭里後
遷安成連嶺數世至宋敷文閣學士瀘溪先生庭珪又
數世遷䝉岡而族益盛後至希旦及其子所安家富扵
扵貲而皆有善行䖏士之大父父也䖏士諱緝字思學
自㓜敦厚頴敏有志學問稍長益通經史百氏之說喜
賦詩興之所至援筆立就徃徃為人傳誦善譚論毎據
事推理娓娓聽者傾服恬于利惟以畜書教子爲務或
[018-14a]
勸廣生産以貽後者曰非遺安之術也享年六十娶劉氏子
男六瀘源起家鄉貢進士杭州府儒學教授禮部儀制
司郎中即芳蓀也瀘湍瀘沄瀘潨瀘汀瀘濟女四劉守經
姚明哲戴躍淵姚某其壻也孫男若干女若干銘曰
化機之運始必有終終底乎盡衆萬斯同孰後孰先孰
毁孰全孰知森焉不為平原斯以逹觀任之自然鬱鬱
髙墳必有封之惟義之推孝子之思
   周仲舉墓誌銘
[018-14b]
永樂十五年十月十八日巢縣丞周仲舉卒又明年翰
林編脩周孟簡以其兄侍讀崇述所為仲舉事狀致其
孤之意請為墓銘屬余久未暇崇述扈從北京又以書
來趣銘崇述孟簡皆仲舉從弟仲舉吾郡之彦也其出
也人皆謂其必將有立及其卒也人皆以為世道惜之
盖仲舉學足以為政才足以濟務行足以仁民而厚俗
且素于余徃還此其余之所宜銘也仲舉諱綱以字行
少孤其家故饒貲産旦出理繇賦暮歸讀書為學有志
[018-15a]
世用永樂初偕崇述孟簡中江西鄉試部使者表其所
居坊曰三桂明年仲舉病未上四年中㑹試廷試賜進
士出身賜勑奬勵加道里費俾歸益進其學六年召至
命觀政都察院都御史言其能擢廣西道監察御史持
大體推明致公辦理被誣者百數十人歲餘坐失覺察
降昌平縣丞到官悉心訪民所欲惡建罷十數事令與
簿皆敬服自是事可否皆惟丞之聽仲舉臨事恕而䖏
已嚴吏民恱服稍暇進諸生與論學業諸生人人喜得
[018-15b]
師益務自進邑人長老亦皆私竊稱丞之賢曰前此未
嘗有也已而丁内艱去㑹詔有司舉賢才昌平鄆城兩
縣令交章舉仲舉服闋至猶以御史時事止改巢縣丞
凡所持身治民一如昌平郡檄督運諸邑竹木詣北京
且行而病作或曰曷俟少間乎仲舉曰臣子之事君父
可顧已利害耶遂行至邳州而卒其友李兼善官邳學
具棺歛殯之明年其孤至邳啟殯以歸易棺容色如生
仲舉為人温厚簡重出䖏一致不以窮達有所加損與
[018-16a]
人交必誠不爲表襮而其所有諸中宜諸用者自不可
掩惜乎遽止扵是也蓋年四十有五其先自吳太尉瑜
之子都鄉侯𦙍廢徙廬陵始家焉後又徙吉水今居吉
水桑園里髙祖希賢宋咸淳進士曾祖方大祖仁逺元
太子說書考子敬妣劉氏永豐名族娶傅氏子男七頴
顒頎顥頔頊頥頊蚤卒女三李鼎新黄修爵其壻也季
未行孫男若干其葬在某鄉某原銘曰
茅蕭之莛以為桴乎纂組之華以飾襦乎紛其集荂獨
[018-16b]
於枯乎嗟若君子恒于于乎
   翰林庶吉士陳孟潔墓誌銘
余㓜失怙寡兄弟依學外家孟潔少余一嵗余兩人自
五六歳狎居相得如同産至于今四十年出入相輔講
學相資憂患相卹如一日余豈謂遽銘孟潔之塟耶始
余入翰林之四年孟潔與其從弟孟京同登第為翰林
庻吉士余三人者同官相聚䖏甚樂也又四年余與孟
潔哭孟京而余銘其塟夫孰計踰年又哭孟潔而銘之
[018-17a]
哉孟潔陳氏諱亷以字行其先避五代之亂繇金陵徙
泰和詩書科第連續之盛甲他族曾祖主一祖心吾為
江以西大儒學者稱海桒先生父孔碩皆有厚徳母羅
氏邑䖏士晋用之子䖏士節義凛然孟潔㓜時親承海
桒先生與䖏士之教又頴敏過人讀書日千餘言通其
大義十二治詩經下筆爲文章粲然有聲譽扵先生長
者其事親能適其心未嘗得一錢以入私室孔碩公從
子孟省有怨家欲報孟省孟省已卒則搆誣詞嫁禍孔
[018-17b]
碩公孟潔憤曰無父焉用我為伏訴闕下孔碩公得
白不陷于誣孔碩公沒撫育弟妹甚厚長悉力爲畢嫁
娶皆備扵禮宗戚故舊有急趨赴之恒恐不及平生爲
人排難觧紛不可數計而不爲榮磊落豁逹喜交際四
方賢士大夫過泰和者必造其廬傾倒而後去永樂乙
酉以國子生中應天府鄉試明年中㑹試禮部遂擢林
環榜第二甲進士授翰林庻吉士與修永樂大典爲校
正官性嗜酒雖紛冗不廢甞曰王猷愛竹豈比我哉
[018-18a]
竟坐是致疾疾革壺觴猶在床榻間卒扵永樂八年十
一月十三日享年四十有五娶蕭氏子一人年將歸其
喪塟故鄉時羅孺人方就養來京師孟潔遽不起恒晝
夜哭已而呼余曰甥宜銘亷其毋使遂泯無聞嗚呼余
雖不忍銘而義宜銘矧孺人命之爲之銘曰
其為人也急義其發身以進士庶光紹乎先世其弗階
扵顯融也殆將以遺于來裔乎
   故翰林侍講承直郎王君墓誌銘
[018-18b]
宣徳元年三月二日翰林侍講王進汝嘉卒舘閣自大
學士而下咸走㑹哭已而共嗟咨歎曰當國家用儒
之際奈何其喪賢者且兩朝史事方嚴柰何喪文學老
成人相與悼惜不已汝嘉爲人惇實内貞外和行修識
明學該博尤熟書春秋爲文章和平寛厚一傅於理勤
職務雖老不倦雖風雨寒暑不自逸而折衷羣議辭氣
雍容簡而適當故所爲悼惜之者非徒以寮寀之故交
㳺之私也既卒之兩月其子箎奉櫬歸塟其鄉以翰林
[018-19a]
脩撰張洪所述事狀求塟銘余扵汝嘉有斯文之契廿
又六年義宜銘故序而銘之序曰王氏其先京兆人唐
大理卿藻從僖宗幸蜀家蜀之遂寧九世至拯事宋理
宗爲吏部侍郎遂家蘇之長洲生矩之元温州路總管
總管生光祖常熟縣尉縣尉生平孫黄巖鹽場司令司
令生立中松江府知府知府三子璉洪武中吏部主事
汝玉右春坊右賛善兼翰林編修季汝嘉也自㓜喜學
問穎敏異羣兒十歲從師受經下筆敷繹義理已津津
[018-19b]
動其長者侍松江君宦逰浙東西所親炙日廣造詣曰
深矣平居孝親敬兄一本于至性嘗坐累謫戍五開後
舉明經為武昌府學訓導歴九年陞大庾縣學敎諭所
至盡心啟廸學者率見成效初被召脩永樂大典爲副
總裁又召脩四書五經性理大全書成皆受重賜遂陞
翰林五經博士授廸功郎秩滿陞侍講授承直郎永樂
中考鄉試應天府廣西廣東各一考會試禮部三無敢
干以私者洪熈初建𢎞文閣時翰林學士楊君溥偕汝
[018-20a]
嘉四人者受命曰直其中禮遇甚厚汝嘉與人交久而
敬澹而可親扵義當然未嘗有所不盡一時王氏之盛
汝玉汝嘉先後入翰林汝玉文名聞天下而士君子論
行已有道盖扵汝嘉無間言云汝嘉䝉恩贈其父爲翰
林侍講承直郎母任生母黄皆爲安人封其妻葛安人
二男子節箎皆好學有立箎選永樂二十一年鄉貢二女子皆有
歸一孫欽汝嘉沒時春秋七十有二庶幾可無遺憾者歟銘曰
介如石温如玉嗟君子兮不可復兮
[018-20b]
    沈生墓誌銘
生名潮翰林侍講學士華亭沈公之冢孫永樂十九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卒年十八内之爲祖及母以下皆哭
之慟外之爲沈氏戚姻朋友而知生者皆走弔為之悼
惜流涕嗚呼生果不可多得哉生天禀端粹悟觧穎敏
初入小學喪其父時學士公扈從在北京其叔教之授
讀數過輙能成誦學書輙有可觀而教之事遵而行之
未甞違居家孝友如成人雖家人不見其率易一言既
[018-21a]
出就外傅日務自進盛暑雨雪不廢數年學士公奉詔
歸方慟不復見冢子而見生如此更大慰喜遂以至北
京益自䇿勵從明經師晝夜自力母憂其過勤數止之
則退而潜爲之病猶不輟蓋病數月而卒既卒家人探
其箧得所爲五七言古體近體詩千餘首四書尚書義
累帙手録近代名人詩文及臨寫古法書尤多而其讀
書為文作字率有日程初皆未有知之者嗚呼生扵勤
學慎行固天性歟一時士大夫子弟亦有如生者乎且
[018-21b]
生學士公所望承家而亢宗又生之父母其子男惟生
一人今死矣豈獨爲生之不幸哉生父孟芹母髙氏吉
安府學教授士謙之孫學士公將歸塟生於其鄉求余
銘余與學士公鄰居十年實知生爲之銘曰
玉毁于璞蘭折于萌不及其成于嗟乎沈生
   故左春坊左賛善徐公墓誌銘
永樂甲申春詔簡東宫官屬時詹事春坊司經其長貳
以廷臣兼之次簡六科中書及太學郡縣學官陞而用
[018-22a]
之自太學陞者兩人博士天台徐善述好古陞左司直
郎助教鄆城晁鑄景範陞右司直郎其學問之正操履
之篤温厚而簡静皆為縉紳君子所重以爲輔臣之良
也後十年景範年八十奉命致事歸好古陞左賛善永
樂己亥九月景範卒於家十月己亥好古亦卒扵官蓋
縉紳君子又皆嗟咨悼傷老成之喪也好古一志儒者
之學尤䆳書經其講說及作爲經義皆精確非衆所及
少爲郡學生已有聲譽洪武中初行嵗貢法首充貢入
[018-22b]
太學六舘之士皆推之祭酒宋納嚴不可近獨禮接好
古歲餘詔選太學生為州縣敎官好古爲首授桂陽州
學正賜勑符後丁父憂服闋改和州學正用薦陞國子
博士經其教者率有成嘗預纂脩翰林者累年考鄉試
者一考會試者二士服其公其在春坊一用所學進對
之際簡明質直必據正理故尤見禮遇而卒之日皇太
子親爲文祭之極褒惜之意好古平居寡言其中所執
確然未嘗枉已徇人性澹泊寡交䖏家貧于于自足手
[018-23a]
一巻雖老不釋可謂貞而絶俗者矣年六十有七而卒
徐世家天台宋之亡其㓜主趍慶元南奔元兵追之徐
氏有為進義副尉者率鄉兵扼闗嶺之險元兵不能度
宋主得浮海去元兵既入天台徐氏無少長皆被害獨
乳媪負所乳兒脫走得全好古髙祖也自髙祖至其父
皆業儒好古娶朱氏邑名家有婦徳先卒子男二行衍
女四長適翰林庶吉士永嘉王道次適同邑朱䕫二未
行孫男三光孝光竒光茂女一既卒之明年行衍奉柩
[018-23b]
歸卜某月某日啟其妣之竁而合塟焉先事以庶吉士
葉頴所述行狀請銘士竒初被徴與好古同事翰林及
其擢春坊又同寮相與二十年知之深矣為之銘曰
忠信以為車兮廉潔以為旟兮道乎平直之衢兮確乎
不可以渝兮展乎君子之儒兮
   龍仁安墓誌銘
龍氏故吾邑名族其先在宋有諱納者自永新烟岡徙
居邑西甘溪之上世畜鉅貲而服詩書至登舉淳祐四
[018-24a]
年進士爲亷州推官及弟際爲臨江教授而聲望益著
教授仁安之幾世祖也而自仁安之曽大父以下皆退
伏不仕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母彭氏仁安諱居自少
務學問年十八出授徒里社爲養親計縣大夫起前國
子學録蕭執先生授諸生經又選仁安補諸生其學日
益進矣卒白歸養其親扵事親友諸弟皆盡其心扵宗
姻鄉䣊緩急必赴輟有餘濟匱乏靡間扵䟽戚閒暇放
意山水之間臨清䕃茂竟日忘返或稍出為逺逰務自
[018-24b]
歛閉喜爲詩有永言集未甞輙示人永樂癸夘十二月
十三日以疾卒春秋五十有九娶湯氏子男五粲璣暄
珌旦孫男九某某粲舉鄉貢今為國子生聞訃縗絰奉
翰林脩撰陳循所述事狀詣余哭拜請塟銘將歸而納
諸墓仁安扵余所居東西相距僅半舍然生平鄉里裁
一再相見前二十六七年邂逅武昌挽余入舟釃酒膾
魚仁安性不飲而舉大爵飲余不已夜半忘醉相與抵
掌劇譚余戯之曰以子之材少自見綰銀黄垂三組顧
[018-25a]
不易耶乃俛俛黙黙如此乎仁安亦囅然咲謂余曰子
自恃其終扵此乎居不足以睎子將子欲晞居亦易得
耶忽忽如昨日語而仁安已矣嗟乎仁安豈有睎扵余
哉而余之欲睎仁安者仁安亦惡足以知之乎銘曰
孰不于馗而㳺于艽孰不于昭而恬于幽莫之匹休亦
孰與仇終之優優歸妥乎斯丘
 
 
[018-25b]
 
 
 
 
 
 
 
 東里文集巻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