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34-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續集巻六     明 楊士竒 撰
  序
   送貴州按察使胡士璉先生致事詩序
士誠志于道凡存諸心見諸行皆天理之公而不累於
外物惟其皆天理之公故為子得乎親為臣得乎君䖏
朋友而朋友信治民而民服表物而物化惟其不累於
外物故富貴貧賤憂患之來一無足以動其中無所徃
[034-1b]
而弗得焉古之君子達乎道皆能於此後之欲學古人
亦必造乎此而後可以為君子觀於清江胡士璉先生
其今之君子者歟先生家於儒平居素守不求一毫於
義命之外入仕至今四十六七年歴州郡長外憲驅馳
萬里邉徼跋渉嵗月夷險一心泊焉休焉所至其士服
之其民戴之未知由於善者化之聖賢論感人之道誠
而已先生其有誠者歟聖明在上樂得老成重厚端潔
之士天官卿雅知先生將奏而進用之先生春秋時七
[034-2a]
十餘以老病固辭遂命致仕歸先生悠然川泳雲飛之
意易曰介于石不終日先生之謂哉於是朝之學士大
夫相率分題賦詩送之而太子少保金公屬余言弁簡
端嗟乎余愧先生多矣尚奚言嘗聞玉之所藏其山川
草木咸被光潤清江碧嶂之間將必有占光氣之復還
者乎吾又以為其鄉之人之賀也詩凡若干篇
   贈周用珍詩序
余初至北京解翰林之職為春坊公務甚簡所居城西
[034-2b]
僻逺隘巷中達官貴人車輪馬跡之所不及毎朝退閉
户静䖏不與俗接其意氣放曠翛然如林野人而清尚
之士無所慕乎外者時過余譚論乆之余亦欣然不厭
也吴中周用珍時以善書授官選在中祕所居城東距
余十里而稍暇輙見過用珍闓䟽恭慎有務尚之志其
言依於禮其才盖適於用尤善說醫理娓娓有造詣余
與用珍言灑然相得也仁宗皇帝既嗣位余復入翰林
至于今職務日殷旦暮在公雖於用珍居舍益邇而晤
[034-3a]
聚益踈矣用珍父母俱在喜其子之效用於時也然用
珍念其親南北相隔數千里定省曠逺不能以朝夕寧
也一日請於朝歸省焉太子少傅建安楊先生少保臨
江金先生及縉紳君子之素重用珍者皆為詩送之非
用珍之有諸躬其何以得此於當世賢卿大夫哉孔子
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又以謂何有於我公卿賢
而在位者也聖人豈徒為自謙以立訓哉誠以事雖至
近而欲盡其職而無怍斯亦難矣用珍内而得於其親
[034-3b]
外而得於賢卿大夫其可為有誠也殆孔子之所予哉
其歸也余亦不能無言故書其所為可重者以冠諸篇
什之首
   送陳孟旦赴江隂教諭詩序
陳氏余外家孟旦海桑先生之孫太華先生之子於余
為弟余少從學海桑先生側其諸孫多同筆硯孟旦最
幼少余十有六嵗初入小學也嘗從余里塾警敏清重
特異諸兄諸兄今皆謝世獨孟旦在而有子與孫駸駸
[034-4a]
非復少壯時然則余曷為不衰且老哉其諸兄雖今皆
有子及孫然詩書之習無聞獨孟旦父子克紹其先而
弗墜殆黄文節公所云中和之氣萃於此一枝耶孟旦
明六義之學西昌邑大夫聘佐教事所造就學者成績
焯焯觀今之佐教如孟旦者寡矣今考最陞江隂教諭
江隂三吴文物之邦太伯延陵髙風之所被者逺矣徃
焉盡為師之道將其學者有成豈下西昌也孟旦勉之
又念陳氏之先詩書科目之榮達自宋迨今累累不乏
[034-4b]
也而吾外祖一派自其髙曾以來緼仁施義雄文奥學
表表名鄉郡而宦達未盛有聞徃年孟潔孟京皆以乙
科進士擢官翰林余揆造物者之報施其將在此而不
及展其分寸相繼皆沒盖余竊悲其命也尚惟孟旦在
夫天於為善之應必不爽也修於身應於天如執陽燧
求火無弗得者顧在天者有乆速之異耳惟致力徳義
以俟焉可也孟旦勉之詞林學士君子有賦詩贈之行
者書余之所望者為之序
[034-5a]
   送郭鼎貞詩序
臨江郭鼎貞為南京刑部主事九年考最陞郎中復之
南京刑部鼎貞為人温厚簡静不為氣勢崖岸而有執
守出言率由夫理盖篤實士也今外百司之務皆上計
北京而南京所治惟應天一郡其政務視昔裁千百之
什一公庭清虚吏牘簡静鼎貞之官可謂稱其資也吾
識鼎貞於太學於秋官將二十年其履坦如一日此
其福固安静和平之行有以承藉之歟彼有霑一命承
[034-5b]
一官傲然自得而竊威福之柄磨淬鋒利欲以畏懾一
世曾不幾日而遂僨覆者使其少知以徳義自裁以庶
幾鼎貞之為豈不可以免哉吾聞鼎貞淦故家世積厚
徳固其來也逺乎士君子相率賦詩贈鼎貞行而給事
中蕭廸哲以屬余序余固重鼎貞亦因有所警焉
   贈蕭生序
里生蕭仲敬有司以材舉於朝歴事夏官嵗餘擢令歸
善縣里人之在京師者皆為之喜盖令者古子男之爵
[034-6a]
而百里之宰也古之君子有愽學惇徳懷負利器而終
其身跼蹐丞尉盖望令之位而不能至焉者矣仲敬一
出而遂得之固各有命歟令亦難為也矣凡百里之内
民之休戚善惡皆於我乎致也有一人焉或淪於凍餒
而失其所或困於横逆而不獲安或䘮其良心而䧟於
刑辟亦皆發諸我者於道有所未盡也况又有大府尊
官之臨乎其上命使過客之出入其境出内聴斷簿書
期㑹之紛然雜出於前事之皆欲盡其禮為之皆欲盡
[034-6b]
其誠也一有所未盡毁與敗且及之矣令豈易能者乎
古之為丞尉猶必務盡其職而况令之所係者重乎歸
善蘓文忠公過化之地也其嘉言懿行邑人耆老有能
言者矣禮其賢者而訪之宜有益焉毋徒自足乎已也
余既喜仲敬得官又欲其宜於官也書此以贈其行云
   送郭先生詩序
吾友郭彦鉉先生歴官將三十年今年七十且病朝廷
命致其事歸四十強仕七十致事古之制也盖用之於
[034-7a]
道明徳立之後而佚之於精力衰疲之餘先王待賢仁
義之兼盡也聖天子於敬徳優老尤隆恩意臨御以來
士大夫耄疾者率得請而去既適所願欲歡喜舞抃以
為衰老之幸先生年踰四十始出分教鄉校歴三考用
最陞教諭安吉又三考用最陞教授順徳在順徳四年
其習俗樸陋人不知重士士不知惇學道徳禮樂之意
漠如也先生既戚其教之不易入又其家之來順徳者
數有疾疢死喪之嬰于心居恒鬱鬱乃今遂釋而去歸
[034-7b]
于鄉其為喜幸何啻什百常情哉凡於先生有游從之
雅者亦皆為之喜翰林侍讀學士王君直相率為詩送
之謂余當序之余竊念童冠時與先生者十數人為莫
逆友里巷旦暮相聚講學道論古今為文章娱嬉陶然
自足無務外之意睨眎流俗人不直草芥盖共相謂以
此終其身無憾也後十餘年各東西散去不能得如意
或出或䖏動累歳不一聞問今忽忽四十年向之十數
人者淪謝殆盡獨吾兩人在又皆有官守而南望鄉國
[034-8a]
於六七千里外盖其心未嘗不惓惓也今幸遭聖明而
士竒以恩遇隆厚義不得顧其私先生獨返初服以遂
放其志意於山水雲林之間盛哉乎其遲莫之適也然
山有玉焉則草木巖石皆將増其光潤孔子稱子賤必
本於魯之君子先生之歸吾又以為鄉人後進喜矣
   送禮部侍郎儀公致事序
禮部侍郎有恒先生髙宻儀公今年八十上憫其老賜
璽俾致事歸盖特恩也禮曰大夫七十而致事䟽曰七
[034-8b]
十有徳君不許我國家法古制治優老敬賢著于令甲
然有未及七十而衰病不任者亦聴解職盖憫下之仁
也有踰七十而不聴去者好徳之義也仁義兼盡聖人
之政也先生起自學官嘗為寳慶知府陞通政兼春坊
中允又陞湖廣布政入為禮部侍郎奉詔授皇太孫經
先生雖不得以七十之年謝事而璽書之褒極其優老
重徳之意先生何自而得此哉有恒者其齋居之名先
儒曰貞而不已之謂恒此非先生之徳歟先生天禀淳
[034-9a]
篤表裏洞達而直諒之節剛方之氣端實之行自少壯
至老如一日豈非貞而不已者乎故所至以為教則學
者皆曰得賢師資以為政則民皆曰得賢父母在朝廷
則衆皆曰此賢輔弼也是宜其得乎上而必踰八十之
年然後得去也今歸榮鄉邦撫其曽孫消揺山水之間
而茂膺康寧和平之福古人所謂超然者也然古之君
子其身雖退而心未嘗一日忘君故富文忠趙清獻之
致仕也孜孜忠君愛國之誠未嘗已於言焉推先生貞
[034-9b]
而不已之心將必有同於此哉先生嘗屬余記有恒齋
而未有以復也故述其躬行所得及所以名齋之㫖以
為榮歸之祝
   送劉鼎序
為學能自知不足而反求諸己不累乎外此賢人君子
之事也世固不多見焉今年春天下貢士㑹試京師者
幾三千人余奉命主文衡凡得士二百人而閩人陳中
第一吾邑曽鶴齡第二又選可以為校官者三百人既
[034-10a]
而二百人入對大廷上親擢鶴齡第一於是公卿大夫
皆欣喜慶告曰天下之大公也而吾邑就試之士惟羅
敬劉鼎郭紹寧王鉞不與五百人之數四人者皆以父
執見余恭然其儀怡然其容無幾㣲不得之意余主文
方愧失士而合辭謝曰生之業未至不能迯夫明有司
之公幸獲退而學焉受賜侈矣已而數過余求益無倦
色其視世之有小失輙惨沮忿怨畜於中形於外者霄
壤矣夫人一得一失皆有命惟知道者安乎命焉耳今
[034-10b]
吾邑之士得於命者可謂特出矣其未得於命而能反
求乎中不累乎外如鼎之四人者其所存謂非特出可
乎敬援例入太學而鼎三人者皆歸吾少識鼎之大父
愚村翁忠厚恂恂於鄉黨之間諸孫多讀書業儒咸渙
皆明經擢第今咸為河南按察僉事渙為兵科給事中
將繼今而起者非鼎乎固本其大父之積歟其大母今
年八十餘康寧和豫而鼎二親具慶兄弟怡怡歸而樂
天倫之樂益求諸已進進而不已所造詣可量哉鼎父
[034-11a]
仲髙吾童弁與之同學相别二十餘年矣故於鼎既喜
其能特出於流俗又喜故人之有子也特贈以言且期
望於他日云
   送葛主事還鄉詩序
廬陵葛氏世儒家嘗有科名於宋清隠自少寄跡老子
法中洪武中以樂舞生舉送京師十餘年擢為山川祠
祭署奉祀又十年皇上龍飛之初陞太常寺丞又十六
年調禮部儀制主事今滿一考盖年七十有二矣奉命
[034-11b]
致仕歸清隠為人温厚篤實不茍其行居常閉戸焚香
坐詠道徳經南華篇不與俗人接翛然自得也而名儒
碩士方聞愽雅之流相好而過之者或留寓至累月而
不厭非清尚不群者歟其治職事也明於典常之故達
乎節文數度之詳歳國家有事天地宗社百神清隠秉
䖍相事嚴恭對越雖籩豆罍洗之末必躬蒞潔之詩云
濟濟多士秉文之徳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清隠可謂
無忝者矣今歸榮於鄉瞻桑梓而致敬樂山川之仍舊
[034-12a]
忘機鷗鳥之群游趣烟霞之表遺榮名於外物頥天和
之自然豈非盛福歟非自其脩諸躬者得之乎於是大
夫士有賦詩榮其歸者余為叙諸簡首
   贈太學賀生序
元太學生山西賀永中積三仕而至正平縣尹既内附
以故官舉又積三仕而至泰和淘金驛丞官滿遂留家
泰和余猶及識永中於士君子間其意度閒雅其詞氣
簡重其儀矩整肅盖未嘗以一毫之微而妄取敏其冡
[034-12b]
孫也秀頴務學自縣學生陞國學踰年矣時初建北京
學舍未備郡縣學生貢至者日益衆禮部奏請以南籍
者分䖏南京國學詔可於是諸生之急於仕者多不樂
逺去敏獨曰吾求進於學耳怡然以行余聞而韙之告
之曰世所謂學者文辭而已求其力學躬行無幾也工
文辭可以資進取致顯榮惇徳行者顧獨不可耶古之
人脩天爵而人爵至故學貴先本而後末敏徃朂哉為
學必有師今司業吴先生吾嘗同為史官其篤行勁操
[034-13a]
毅然如嵗寒松栢之不變助教歐陽先生與吾同邑而
少相講學其為人温然方正而坦亮兩人者其言皆本
道義而樂於教人而今皆子之師也徃焉親炙於朝夕
之間涵濡於歳月之乆子惡得乎無進也敏聞余言喜
躍然則又告之曰未也京師者勢利之所聚四方之人
雜䖏其巧偽百出可以頃刻致重貲中人以下之心豈
能確然不奪乎外故有遇端人正士則改顔從事及退
而群居浸漬乎便佞邪辟之說而䧟於小人之行卒不
[034-13b]
能以自拔者故於取友尤不可不慎朂哉敏也敏惕然
起拜曰敢不刻厲以敬承先生之教請遂書於簡以時
自省因併述其祖徳使圖無忝云
   贈蕭汝堅序
今嵗禮部㑹試天下貢士三千人申選者二百人又選
其次三百人為副榜例授府州縣教官吾泰和中副榜
九人而蕭鈺三人者自言於吏部學未至未可以為人
師願卒業於太學吏部以聞詔從之居兩月禮部言太
[034-14a]
學生益衆學舍不能容請令嘗中鄉選者蹔歸自進以
俟再試詔從之鈺行求余贈言余少於鈺父所耕居同
里巷又嘗小學同師今其子志於學如此何愛一言嗟
乎汝堅勉之哉世之得一名者徃徃安於小成不復有
自進意甚者昧其固陋放言訾古人議前軰遇賢而長
者不知禮下之有能如汝堅之不自滿而求自進盖尠
矣汝堅庶幾漆雕子之志乎書有之滿招損謙受益茍
自足之心窒乎其中蔽乎其前見善而不能知知而不
[034-14b]
能入雖有欲以善及之者亦且歛而去矣由是㝠焉肆
行偭焉背趍乆而併其所得者喪之矣損孰大焉如持
不足之心恒以不若人為耻以無諸内為歉汲汲焉惟
憂善之不在已惟恐人之不已吿也則有欲以善及人
者皆將輕千里而來告之故日進月長其所得沛乎莫
之能禦矣益孰大焉勉哉汝堅又當慎擇所從也子居
太學有徳義儒者為之師今之歸也文溪武山之間徳
義之儒有如吾行儉者乎子誠以求之虗以承之後三
[034-15a]
年遇汝堅必浩乎乘長風凌青雲而髙舉哉汝堅勉之
   送蕭郎中序
臨江蕭伯辰事太祖髙皇帝為衛經歴事上為泰州知
州又改深州凡衞之政無鉅細必由經歴而泰深二
州皆畿内民衆務殷不與他州等伯辰為之盖上下皆
歸其材且良既去則皆思之不忘伯辰儒者明乎理道
有忠厚惻怛之誠和平闓敏之資而又行之以勤慎斯
其所為達於政而得於人者歟今深州滿三考書最陞
[034-15b]
南京禮部祠祭郎中國家建兩京其官府之制同今外
之庶務皆上計北京繁於此必簡於彼故南京之官守
優逸多矣而宗伯典禮其優逸加多焉宗伯領四屬惟
祠祭典常祀歳時有事伯辰為其長推其所負蓄且練
習之乆宜綽乎有餘矣今年六十餘而進進於榮且逸
如此亦晩節之福哉余聞伯辰有素今嵗始邂逅北京
其姻家大學士金公屬為文贈其行故為書此
   送廖子謨序
[034-16a]
翰林庶吉士廖子謨既授潁上知縣告别將之官廖氏
之先與余同里巷余少猶及趍走其曾大父愚寄先生
徳輝之下長而與其父潜仲相好也而子謨從余於翰
林六年志同而道契矣余素寡合於流俗而今益就衰
邁方資二三賢俊朝夕聚䖏以適而子謨遽有數千里
之别能無情乎子謨行念無以助益之則告之曰君子
之長民也求其安而已惟令於民最近其道易行而功易
成也子謨懐安民之心有素矣有是心或上而郡府下
[034-16b]
而佐貳其心異焉勢猶有所沮此必致誠以格之也誠
可以通天地孚豚魚有不能格人者乎而非謙虗以承
之優柔以將之雖誠未易以格也勉哉子謨子之所脩
能行於家有不能行於官乎潁上俗淳而務簡撫字之
暇日求前言徃行以自益焉豈徒足於百里之治哉
   贈胡敬同序
亷者士君子當然之行非峻絶卓異之事也㢘非一義
其於行則不貪之謂唯君子則必㢘不㢘則非君子孔
[034-17a]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義利君子小人之判也
君子居則脩其義於身出則施其義於人盖視人猶己
憂人之憂樂人之樂無一毫自私之心小人者反是知
有己不知有人損人以自益瘠人以自肥惟已之肆無
所不至焉故為天下國家者必擇君子付之以養民之
寄君子知義必㢘㢘必公公必明而民安政理矣然君
子有其徳徑情直道持重不謟而衆率忌之小人有其
才㨗給柔媚屈已趣合而衆率樂之於是有君子而屈
[034-17b]
小人而伸者盖係乎所與者之衆寡也其亦係於命乎
豐城胡軫敬同家貧有志節初擢第雖得禄以供養外
服用類寒士而怡然自適授兵部主事勤於職務確於
自守不茍取一毫而自用如初第時陞䕫州知府孜孜
以愛民為政其守益確其禄僅給奉養自用益儉而民
戴之如父母後為同官所累司法者不為之辨左遷兩
浙鹽運司同知賢士君子皆枉之而咎司法者敬同既
不自白後數年凡自浙來道浙之仕者有守有為十數
[034-18a]
人而譽道敬同者極口不置且恨其不為郡為藩以施
恵於民也敬同見枉於司法又未見知於司銓固其命
矣古之君子不以挫於外者而變易其中嵗寒之操敬
同有焉敬同於余徃還二十年知之有素今考績來京
師一見遂别不能無嘅於君子也故書此為贈
   送楊脩撰致事詩序
翰林脩撰建安楊君壽夫致事戒行有日其學者連智
時亦為脩撰在翰林求同官諸公賦詩贈之又求余序
[034-18b]
智之言曰少之日學于鄉校也實從楊先生先生教誨
飲食之如父母智㣲先生不有今日願一言以華其歸
余聞而歎曰壽夫之樂成學者與智之不忘其師皆今
所罕見也前二十年余在南京耳熟壽夫名心慕之永
樂辛丑考禮部㑹試與壽夫同事一見如平生親時車
&KR1741郊外鎻院數旬既竣事多暇所與六七人旦夕聚
嬉甚樂壽夫䆳春秋兼書淵源有自明於鑒别平居言
論温恭謙下至辨析是非枉直斷斷焉雖賁育不能奪
[034-19a]
也宣徳中詔廷臣舉賢才余與今少師建安楊公同舉
三人壽夫預焉既至授翰林編脩在館閣七年褎然老
成人也預脩宣廟實錄陞脩撰於是其年七十得請而
歸夫士君子出䖏進退從容合義固自其志盖必有聖
明在上使臣以禮而然後志可遂也壽夫亦榮遇矣其
去也吾蓋為同官惜然念崑岡有璞玉焉山林卉木
咸被光潤今使丹山碧水之間學者得所師善人得所
恃守令之政有所咨過使客之尚賢也有所致禮光潤
[034-19b]
所被豈直山林卉木也哉吾又為建安賀遂以書於群
玉之首
   送龔憲使致事詩序
宣宗皇帝臨御深惟安民之道詔吏部凡布政司按察
司正貳及府州正闕令京官三品以上奏舉必取㢘公
端厚識達大體能為國為民者如所舉後受賕并罰舉
者皇上嗣統申飭舊章而加嚴焉繇是被命之臣咸顓
顓不敢以忽凡所奏舉十率七八稱得人於時按察使
[034-20a]
尤難其選吾友豫章龔鐩子諌起科目初擢給事中陞
雲南僉憲改廣西又改廣東用少保東莱黄公奏陞四
川按察使命初下中外忻忻喜朝廷官人之當於其職
且重黄公之明知人也嵗餘子諌聲譽益起盖士大夫
公議今憲使之賢子諫表表在甲乙數子諫宋吏部侍
郎竹鄉先生之後篤志而清脩耿介而直諒有學術明
大體嘗言事過直雖忤不悔所至不尚威嚴而政紀清
肅除害興利具有成績如在雲南為法教屯兵引水灌
[034-20b]
田嵗免夏旱之虞廣西叛猺猖獗都司不能制子諫親
督官兵進討擒戮猺冦二千餘生縶兇渠送京師斬於
都市悉還所掠良民男女數百人四川時釋平人死罪
於十年之乆未决者五十餘人皆著人耳目其所建議
便民尤多盖其心夙夜在民所歴官或萬里或七八千
里䟦渉險逺而氷檗之操乆益確仕四十餘年貧如家
食時園田無寸尺之益而視舊加損此其人豈貴富之
能累其心哉今年七十有一言於朝乞致事歸天官卿
[034-21a]
言鐩雖老尚堪事事未應退盖重賢者之去也上念其
渉歴之乆且艱竟從之優老之仁也子諌既拜命過余
曰故人能無一言識别乎嗟乎乆勞懐逸人人同情何
獨子諌哉故賦近體詩二章寄乆要之情云耳
   送尹道充南還序
前三十年嘗與道充甫一見於吾邑清節書院書院者
邑蕭氏作之以祀其族祖宋子荆先生道充甫蕭氏子
壻也余見之時財四十瑩然其姿恭然其儀温然其詞
[034-21b]
也今復邂逅京師則昔之恭然温然者固在獨其瑩然
者變為蒼然盖乆而後能識也道充甫洪武中嘗舉賢
良為虞官於沔陽典郡幕於檇李行端操潔有政譽於
時今閒居且老執守如一日間以其子監察御史循迎
養為此來循起科第任風紀能持身奉職無忝崑岡之
産也然余竊聞其父旦夕勵之於道者猶惓惓不置嗚
呼世之人倖有子弟在當路率憑籍聲勢偃蹇宗族鄉
黨之間甚者貪猥淟涊無所不至有如道充甫吾見盖
[034-22a]
尠矣道充甫念其先人桑梓之逺違也又將别余南歸
歸而日與二三耆俊小車徃還逍遥觴詠以樂聖朝太
平之澤且使鄉人後進瞻仰老成以興於仁義忠厚之
習者豈非盛致哉而將有望徳星占賢人者亦不在是
歟尚見楊嗣慶先生道余嚮徃之意
 
 
 
[034-22b]
 
 
 
 
 
 
 
 東里續集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