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90 東里集-明-楊士奇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里文集巻九     明 楊士竒 撰
  題䟦
   䟦趙子昻書東坡定恵院海棠詩後
定惠院在黄州海棠在院東小山之上公初謫黄每嵗
花盛時必擕客載酒徃㳺公未去黄而園巳易主然至
于今讀此詩者如親㳺其䖏物因人而傳信哉評者謂
此詩海棠千載所無此紙又趙文敏公所書豈非二妙
[009-1b]
而宋學士梁石門表然人望皆有題焉可寶也巳
   書掲學士楊氏忠節祠記後
按楊氏自唐天祐中刑部員外郎承休使江南楊行宻
亂不得歸遂家焉此楊莊湴塘之祖也自唐祭酒膳從
僖宗入蜀者安成之祖也雖皆居廬陵而所從来者實
異掲文安公爲此記稱廬陵之楊自蜀徙蓋公止見安
成之譜以為楊莊湴塘皆同出此故誤耳安成之族正
議大夫知肇慶府事仲謹乏嗣以其先與楊莊湴塘同
[009-2a]
出漢太尉乃之湴塘求叔先之子珪孫爲嗣更名孖仕
爲贑州路總管吏部侍郎孖之子知崑山州事學文不
忘其父所生以私錢復文節故居又割田百畝建忠節
祠故孖學文皆得列祠祀中而求記者實學文之子元
正也孖之所生雖出扵江南而所爲後者則出扵蜀元
正之所藏文安之所見者蓋蜀之譜此記之所以誤也
今東平知州瑒字季琛楊莊之出也往年来京師過余
語其故甚悉近其子監察御史黻爲余致此記謹備識
[009-2b]
扵後以示来者
   䟦與友蘭生徃復詩後
右詩三十六首昔余客武昌時與友人陸伯陽徃復之
作也伯陽卒今二十年其子琇稡而録之求識一言夫
敬父執者敬父之推也余奚辭苐念余初至武昌與伯
陽一見相好如平生或數日不見輙奔走相覔各出所
爲文章相䃺切常延余坐友蘭軒置酒㵸茗相譚論為
樂忘爾汝有過失相規無所顧避蓋相聚七年而别别
[009-3a]
踰年復見之京師相握手累日綢繆不巳然猶相責善
不減武昌時也既别數月寓書貺余余得書三日則聞
卒是日余始授官賀客滿座而余悲發扵中隕涕不已
嗚呼惜哉余平生交友多矣或亡沒或散處獨伯陽
至今常徃來扵懐也伯陽名闓揚州興化人洪武中仕
爲楚府伴讀爲人端直脩潔敦行義然嚴於是非邪正
之辨不少假借以是寡合盡武昌士樂交之者不數人
而與之交者必相輔以道其文章長扵詩古體宗魏晉
[009-3b]
宋近體主盛唐兼工書法極力鍾元常王逸少父子嘗
曰去此非第一義畫山水木石亦爲當時所重蓋髙尚
絶俗之士也世何可多得哉其卒時琇始數歲未有知
也今頎然能卓立知所重矣故述其父文行之槩使圖
無忝焉
   書宋髙宗手詔後
右宋思陵賜吕忠穆公頥浩手詔一道公九世孫今福
建按察僉事升之所藏也升前官江西時嘗倉卒失焉
[009-4a]
後二十有三年廼復求得之間以示余詔紹興五年所
賜盖紹興三年公罷左僕射爲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
霄宫居台州五年起知潭州兼帥即此詔所命也是年
夏岳武穆平湖冦楊太此命當在初平冦之後公至潭
適大旱究心荒政盡力拯濟所全活甚衆而明年冬遂
改浙西安撫制置大使判臨安府在潭朞歲而已夫以
公平生愛君憂國之切而此詔詞㫖深厚誠要義激庻
幾可爲上下交而其志同者也然公之大忠在扵力排
[009-4b]
和議以圖恢復之績以雪君父之耻而當時文武大臣
斷斷同公此志者如李張韓岳諸公可爲衆矣然卒不
能以勝一逆檜之邪致宋終以不振嗚呼天下國家以
衆君子興之而不足以一小人敗之而有餘此聖人扵
坤之初六所以深致夫履霜之戒也歟三復感歎志其
後以歸之
   題歐陽文忠公誥命後
此宋慶歴三年歐陽公脩知諫院所受誥也誥辭孫抃
[009-5a]
行時公自滑州召還是年三月與余公靖王公素蔡公
襄俱爲諌官號四諌四月夏竦吕夷簡皆罷而杜韓范
富諸公相繼入兩府想見其一時公道昭明善類鬯達
天下日躋扵治盛矣哉扵今三百八十年此誥今藏扵
公之十四世孫齊又以見名賢之後能永保之也余與
齊邂逅北京獲拜觀焉敬志其左
   題宋歐陽脩譔告身後
宋陳東歐陽澈皆以忠言見殺髙宗朝後髙宗悔之此
[009-5b]
誥其褒恤之命也盖初爲小人所蔽追悔之詞雖切無
及然覆轍尚可以戒後而無幾胡銓韓紃言和議何兊
言馬伸存趙之功梁勛言金兵必至宜有備皆逺竄雖
不死死等耳惡睹其克戒也哉嗚呼爲國之患莫大扵
殺忠言為臣之禍莫慘扵以忠言見殺此誥至今三百
九十年矣雖傳之千載不能使人讀之不興慟也
   題歐陽文忠公墨跡後
右歐陽文忠公手書三道皆䘮母時所作前後二書無
[009-6a]
所與者姓字當是徐無黨其第二書盖與十四弟名煥
者公之母夫人皇祐四年三月卒明年八月自潁歸葬
吉水𦵏畢復至潁前後二書皆未發穎所作其云七月
行者盖前期之云也第三書則皇祐六年在潁所作公
䘮母踰年而始克葬觀所以盡衆人之意致其詳愼而
後卒以禮自斷之前軰君子扵大事不敢忽易如此哉
   題夏少保家藏麥舟圖
先儒論觀人當於其氣象文正公所存藹然物我之無
[009-6b]
間豈非仁者氣象哉忠宣蓋有父風者也麥舟之事此
其端耳嗟夫使范氏父子之志得盡施諸當時斯民之
被福何如哉
   書吕少卿所藏戒石銘後
右宋黄文節公庭堅書戒石銘有吕忠穆公頥浩題識
戒石銘本蜀王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中四句令天下
郡縣皆刻石寘公署之前覆以小亭長吏坐則正對之
此盖髙宗紹興二年六月復頒庭堅所書摹本扵郡縣
[009-7a]
命長吏刻石置坐右是時軍旅之務方殷廟堂曰不暇
給而能用意扵此可見君相急扵所重而民心所以不
去宋也忠穆前年九月自開府儀同三司拜少保尚書
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宻院事是年四月
奉詔都督江淮荆浙諸軍事如鎮江開府七月召還此
當是還朝後所題扵今二百九十有五年矣當時郡縣
所刻石者今多不存余猶及見士大夫家所藏建康及
紹興石刻拓本此本莫究所出而忠穆九世孫大理少
[009-7b]
卿升間以見示爲書其後以歸之
   題晦庵先生墨跡後
右晦庵先生書小宛詩夙興夜寐四大字今兵部尚書
錢唐方公之所藏也先生上承周孔道統之傳故凡一
言皆將爲天下後世之法而亦皆本扵聖人之經此四
言與易之自彊不息書之無逸同理盖人無貴賤大小
未有不由斯理而能有成至於爲子爲臣其宜務於此
加切故曰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又曰夙夜匪懈以事
[009-8a]
一人公今為國大臣承寵眷之隆二親具慶躋耄期之
夀爲天下所歆羨仰望而惓惓於寶此書者其將佩古
人之格言䔍忠孝之大節將以示法天下之爲臣子者
乎此公之所宜勉也因拜觀此巻謹識其後而歸之
   題劉士皆所藏時賢翰墨後
士皆好書集今翰苑諸公之善書者爲一巻介余評一
言余不善書何言然頗識其理盖其爲法與爲人同道
體貴端而不肆韻貴清而不俗貴沉著而不揚貴蕭散
[009-8b]
而不滯貴内剛而外和貴神完而理備隨吾心之所欲
而不越乎古之人矩度斯善矣士皆以是求之則其髙
下深淺可得而言焉
   題贈劉士皆詩巻後
朝之公卿大夫賦詩以贈其友之行者始見扵周之崧
髙烝民皆尹吉甫所作也舊序以爲美宣王之詩說者
謂人君委任得人而寮友賦詩以相娛樂則人君之美
亦可見矣士皆起科第任風憲此巻賦詩贈之者十有
[009-9a]
四人首序一人皆翰苑名流也其人名位大小古今不
可槩論而詩之㫖或舉其職或勉其徳以及夫徒御之
光華逺行之懷思皆兼而有之其庻幾孔碩清風之作
歟士皆雖去此有離羣之念而時一展翫亦可以自慰

   題陳仲易先生墨跡後
右豫章陳仲易先生示教學者數事本末有序精粗畢
舉窮理爲先涵養為要皆原古人之意非獨以資科舉
[009-9b]
之學也盖前軰大儒君子施教皆如此今其法雖在而
從事者鮮士習之不古非由教道之不明哉士竒考家
集先祖金洲府君兄弟皆出吳文正公之門而其初皆
自陳先生今景陵教諭熊子維出示此巻盖先生手筆
再拜端誦起敬起歎謹録一本藏於家而識其後以歸

   題誠齋楊公易傳藁後
吾鄉楊文節公著易傳二十巻宋理宗甞詔給札其家
[009-10a]
録進宣付秘閣當時已板行而其藁前百餘年尚藏楊
氏元季之亂所存無幾矣此小畜同人大有三卦公族
孫黻所藏皆公手筆其中有一二處竄定而重録者至
今二百餘年楮墨如新誠可寶也公與晦庵先生交㳺
有講論之益先生平居論人物於公極推重而未嘗及
此書者盖書成於先生既沒之後也此書本程子其扵
說理粹然而多引史傳爲證程子以易爲人事之書晦
庵先生甞論之矣而公自序此書惟中能中天下之不
[009-10b]
中惟正能正天下之不正中正立而萬變通至矣哉其
不易之言也因黻出示此巻拜觀之餘謹志所聞扵後
   題顧知州墓銘後
吉太和州知州顧侯墓志銘亡友翰林侍讀兼右春坊
賛善梁潜用之所作其藁尚藏吾家用之沒後六年侯
孫壻刑部主事陳亢宗得録本而題云翰林侍讀林環
作非也林莆田人與余同官十餘年其扵侯及侯之子
若孫蓋未嘗相聞也非傳録之誤耶余與用之皆太和
[009-11a]
人侯爲州時余兩人生數歲耳侯後遷廣東徃來過太
和戀戀不忍去其民亦如太和之人之不忍去侯也故
侯之本末非太和之人莫能悉而此文髙古亦非用之
莫之能爲也國家初平海内吾州之守最賢且勞者吳
侯去疾及顧侯耳吳侯之後無聞矣顧侯有後在吳中
及番禺又有用之爲述其平生可以無憾然太和之人
道顧侯善政不止扵用之所述州治之東瀕大江有傑
閣二侯閒暇所登臨而適也其題詠皆刻石存焉至今
[009-11b]
父老過之徘徊而不忍去又有至扵流涕如襄陽之人
之於羊叔子故者用之此文太和之人固傳之豈獨侯
之子孫親戚哉因亢宗求題故為明白而歸之
   書沈學士所藏胡學士草書杜詩後
三十年来士大夫以書名家者光大之行草民則之八
分皆獨歩當世兩人時同在禁林亦交相推慕甞出所
有以易所無此詩光大爲民則書跌宕雄偉得意之迹
也作書必盡臨池之工而非天趣自得不臻於妙二公
[009-12a]
皆有蕭閒簡逺之趣故髙出衆作光大謝世己一紀民
則間出此書見示昔人有言懐舊惟顧念之悽愴盖僕
於光大亦然
   書伊蒿子傳後
永樂中朝廷初建北京作宫殿百工所用一賦於民而
分命京官督辦於郡邑是時將命者能務公戒私不貪
黷厲民者殆十之一二而能視爲當然不自矜衒名譽
者盖百之一二焉此非審扵義而篤行有素者不能扵
[009-12b]
時吾得刑部主事嚴本志道其百之一二者歟志道奉
命在太平府時奉命督辦於太平者非一人公舘不能
容則分寓僧寺寓寺亦非一人而僧獨禮重志道曰君
子人也一日民有懐白金數十兩詣寺賂他督辦者而
誤詣志道既而民驚愕失措欲引去不能志道詢之具
以實對志道即日徙寓學舍寺僧初莫知其由自疑有
所失禮而見逺也懇留之且謝過志道笑曰吾欲就儒
者談耳既絕口不自言人莫或知者志道竣事去懐白
[009-13a]
金者乃顯言其事一府之人嘆曰君子哉嚴君君子哉
嚴君時督辦後期者例罰工作志道不忍急責民或曰
獨不慮罰工乎曰吾巳辦之盖先寓書其子鬻田爲工
作費後監察御史尹崇髙太平還語余其事繼數遇太
平士人語其事加悉余以告刑部侍郎張公公曰志道
言行皆儒者且其明法律得古人精意扵今鮮比余時
侍仁廟監國南京甞閒暇顧問京官之賢者余以志道
對暨仁廟嗣統褒勑羣臣扵志道有操履之潔之語盖
[009-13b]
上知之有素也初余求識志道未得來北京因段時舉
始識之其後一再徃還方圖託晚歳之契而志道引疾
南歸矣間得張宗海胡敏徳周恂如所爲伊蒿子傳讀
之歎服不巳敬附此于後以補傳之闕云
   恭題仁廟御製詩後
永樂丁酉太宗皇帝復廵狩北京仁宗皇帝監國當時
留侍監國之臣悉簡敦厚而恭愼者而文臣之預宻務
者三人吏部尚書兼詹事蹇義翰林學士兼諭徳楊士
[009-14a]
竒翰林侍讀兼賛善梁潜仁廟好文重士樂善有誠時
節宴羣臣間賜詩奬諭而三人者所得為多右詩二前
賜臣士竒臣潜凡書二紙悉識以東宫圖書而分賜之
盖同侍晏也後詩亦識圖書而專賜潜其詩一書侍讀
一書賛善者從畧而互見也觀於此詩則知上之所以
重潜潜之所以事上交得其道矣明年潜卒時無强壯
子弟在側所得奬諭詩文好事者知其爲寳率持去其
子楘能記憶二詩比求善書者録爲巻以臣士竒先朝
[009-14b]
舊人且其父同寮也求識之臣侍仁廟監國最久仰窺
聖志盖未嘗一曰不在君父不在生民不在求道而咨
賢也仁明之徳從古鮮儷焉潜卒後七年宫車上賔想
見明良神靈感㑹今侍龍御扵三光之表而臣衰病餘
息徒抱烏號而永慟獲覩此巻拜稽三復老淚横流謹
識嵗月如左
   題朱文公墨跡後
古人於墓銘碑誌雖細㣲事必謹然紀名臣鉅公之事
[009-15a]
無小失者亦難矣韓忠獻誌歐陽文忠之墓其序文忠
與尹師魯余安道坐論范文正公被黜與文忠所自志
先後不合盖功績繁重當時止據其家子弟所述書之
不及詳考也韓歐同朝最乆最相知猶不免此失況文公
爲張公後軰於追述能免無小失哉而公常以為愧此
大賢君子之心也以文公之學之識著一書歴十餘年
義例始定而猶汲汲求正於人此皆後學所當師者因
拜觀此書扵京口何彦澄所敬識其後又録以藏于家
[009-15b]

   題蕭氏瑞芝詩文後
桃源蕭惪聚以運賦来京師將歸持鄉先生所爲其家
瑞芝詩文十首屬余題其末盖舊簡歲乆不存其九首
出於廼父安正所記憶瑞芝記一首先伯祖主簿公所
作則余録諸家集以授之者也當元季兵亂四方塗炭
之際安正之父斯和富而好禮積而能施屹然以保障
其鄉自任卒之其鄉無㓂盜攻剽之為父子夫婦相保
[009-16a]
聚如平時此芝所以發祥而先生君子所以作爲文章
稱述詠嘆累累其盛如此也其光逺而信後豈有窮㢤
夫事以文顯文以人傳不知其人讀其文而欲信之不
疑難矣當是時江右文物盛扵吾州諸先生君子或仕
而既退或隠而未出旦暮聚䖏相與磨切頡頏所自樹
皆不肯茍且在古人下姑即是集所存者而䟽其畧焉
康先生字宗武從㳺吳文正公爲髙弟學行醇實爲慶
洲書院山長齊魯關陜之士多從之㳺傳其學者徃徃
[009-16b]
去掇髙科爲顯官學者稱匡山先生主簿公字公望先
待制冢嗣學者稱望之先生當時文學之髙古操行之
峻潔表然鄉邦不可以第二在朝如虞文靖公歐陽楚
文公叅政相臺許公皆甚推重自劉先生以下逮際皇
明混一海宇始出仕劉先生字子髙後更名崧起家職
方郎中再陞至禮部侍郎權吏部尚書致仕又起爲國
子司業其盡誠敬以事上謹於職任務當大體其卒也
髙廟爲文祭之兩王先生實伯仲沂字子與甞以說書
[009-17a]
徴授同知福建鹽運司未赴以老罷歸矩度嚴肅辭氣
温裕學者敬而親之稱竹亭先生佑字子啟初爲監察
御史陞廣西按察僉事知崇慶州所至鋤奸植善風槩
凛然歐陽先生字日新爲臨淄令其政寛簡而重禮教
有古循吏風楊先生字自立羅先生字子理鄧先生字
崇志三先生布衣時為金石交時稱楊羅鄧砥礪踔絶
氷蘗不過其將仕也相與約曰吾徒幸獲事明天子行
或纎芥有怍古人復何顔相見哉其後楊先生自吏部
[009-17b]
主事四遷通判杭州府羅先生爲惪安府同知鄧先生
爲四川鹽運司經歴三先生居官雖造次隱㣲之際必
在扵所學其卒也皆不畜一錢以遺其家張先生字子
召差後出為丞於蜀其治民以平易而持己介然嗚呼
之數先生者其所樹卓卓如此夫惟不言言必有徴蕭
氏斯文之著夫豈偶然之故哉余少時親睹劉先生以
下數君子與安正徃還契好甚厚毎㳺桃源山中必過
凌雲軒留止數日極懽然後去要之不獨文字之交而
[009-18a]
已然則覽斯文者蕭氏先徳之徴西昌名賢之衆安正
交㳺之盛槩可見矣蕭氏之子孫其世世寶此勿壞哉
    䟦黄檢法告身後
右宋御史臺檢法官永嘉黄衮歴官告身三通公七世孫
性什襲唯謹性之子今右春坊大學士淮以示余求題余考
其時其人不能無嘅焉者第一通紹興八年公爲饒州司法
叅軍時所授是年三月秦檜自樞宻使拜右僕射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仍兼摳宻使五月王倫使金還檜力勸思陵屈巳主
[009-18b]
和議左僕射趙鼎持不可叅政劉大中附鼎議扵是檜使臺
臣劾大中十月罷知䖏州鼎亦繼罷為兩浙東路安撫制置大
使兼知紹興府十一月樞宻院編修官胡銓以上疏極論和議不
便乞斬檜等遂逺竄侍郎曾開亦以論和議被黜而刑部尚
書胡交脩先以母老求去皆在八年鼎以下諸賢當時
國家所恃以爲元氣者一旦盡逐之盖自是和議遂定
而天下之事變矣後兩通皆不完有月日而無紀年第
二通改左宣教郎充光州學教授考之當是紹興十六
[009-19a]
年盖前年十月以樞宻都承㫖兼侍讀李若谷僉書樞
宻院事兼權叅知政事十七年正月罷僉樞而真為叅
政苐三通權通判均州轉左承議郎時所授當是紹興
廿三年盖廿二年十月始以御史中丞宋樸僉書樞宻
院事次年十月遂罷至是而天下之事愈變矣若谷與
樸柔佞檜㧞之散地取其易制二人拱黙扵位無足論
林一飛兄弟黨檜靡所不為周三畏親佐檜殺岳飛小
人之尤無忌憚者而皆柄用之賢者如吳表臣正直敢
[009-19b]
言志同趙鼎陳槖薛徽言皆以非和議見嫉於檜用未
久而輙斥於戲親小人逺賢臣宋之不復振豈待他日
而後見哉此余所以爲深嘅者也然當檜勢燄赫奕時
奸邪阿附之徒一言茍合自散冗超躋華要如鄭仲熊
軰者多矣黄公以紹興壬子張九成榜進士與仲熊同
年歴官廿餘年猶卑卑以權州判轉承議郎終其身不
過檢法官檢法在御史臺與主簿皆從七品非公自重
難進而若此乎繇紹興廿二年至今二百六十有一年
[009-20a]
性恂恂篤行以承家啟後爲務用淮貴封奉議大夫右
春坊大學士淮起科目登清華駸駸光榮未可量也賢
者必有後撫巻三嘆遂為題此
   恭題國史院編脩官廖賜所受勑命後
國初循元之舊翰林有國史院院有編脩官階九品而
無定員多或至五六十人若翰林學士待制等官兼史
事則帶兼脩國史御其後更定官制罷國史院不復設
編修官而以脩撰編修檢討專爲史官隷翰林翰林自
[009-20b]
侍讀侍講以下爲屬官官名雖異然實不分職史官皆
預講讀講讀官亦預史事所兼預職事不以書御近年
官翰林者多循國初之制書兼修國史甚者編修巳陞
爲七品正員而仍書國史院編修官亦有書經筵檢討
官者盖仍襲舊制故也廖賜吾邑鄉先生字伯先舉明
經擢此官此其所受勑命也國朝以來西昌之士入翰
林自先生始然僅歲餘改五河縣主簿卒扵官後五十
年其從曾孫謨爲翰林庶吉士出此勑求余題謹拜手
[009-21a]
恭題於後
   題胡學士遺墨
此亡友贈禮部尚書文穆胡公爲翰林學士時送進士
劉咸士皆爲四川僉憲近體詩一首忠愛之意溢乎辭
氣之表君子之於人其道固如此也古稱仁者贈人以
言言茍不出於忠愛可以為仁乎公爲人簡肅不茍
交䖏與余同郡又同在翰林十七年交好最厚余齒少
長然余有過舉公未甞不言余或有言於公亦未甞不
[009-21b]
欣然見納也兩人者恒以此相親蓋公於交際必欲彼
此相益故爲文章亦務進人扵善道嘗曰吾不能效俗
軰爲損友矣與公永别今四年三復此詩追念平昔不
覺涕泪之交頥也士皆寶藏此詩其愛重公之意固與
余同夫重其人而不違其言庶幾幽明之良友哉
   題絳帖後
右法帖十巻第一巻帝王書二巻至四巻秦漢晋唐間
人書五巻至七巻羲之書八巻至十巻獻之書盖刻石
[009-22a]
在絳州世所稱絳帖者也宋太宗購求古法書刻板藏
禁中大臣登二府者得賜墨本吾郡劉沆嘗位宰相以
賜本摹刻傳於世自是士大夫又有摹刻以傳者南渡
之前有六本而絳本在焉其後摹刻以傳者益多前三
十年存者獨潭絳泉汝四帖泉汝不及潭絳今潭帖己
燬而泉帖歸秘府此帖雖在太原亦不易得矣行人史
常家藏此本誠可寶也然有志書學者尚以米南宫黄
伯思所論考之
[009-22b]
 
 
 
 
 
 
 
 東里文集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