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1 周易傳義附錄-宋-董楷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傳義附録卷九下   宋 董楷 撰
下經
兊下/坎上
  傳節序卦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
  物既離散則當節止之節所以次渙也為卦澤上
  有水澤之容有限澤上置水滿則不容為有節之
  象故為節
[018-1b]
節亨苦節不可貞
  傳事既有節則能致亨通故節有亨義節貴適中
  過則苦矣節至於苦豈能常也不可固守以為常
  不可貞也
  本義節有限而止也為卦下兊上坎澤上有水其
  容有限故為節節固自有亨道矣又其體隂陽各
  半而二五皆陽故其占得亨然至於大甚則苦矣
  故又戒以不可守以為正也
[018-2a]
 彖曰節亨剛柔分而剛得中
  傳節之道自有亨義事有節則能亨也又卦之才
  剛柔分處剛得中而不過亦所以為節所以能亨
  也
  本義以卦體釋卦辭
 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傳節至於極而苦則不可堅固常守其道巳窮極
  也
[018-2b]
  本義又以理言
 說以行險當位以節中正以通
  傳以卦才言也内兊外坎說以行險也人於一作/之
  所說則不知巳遇艱險則思止方說而止為節之
  義當位以節五居尊當位也在澤上有節也當位
  而以節主節者也處得中正節而能通也中正則
  通過則苦矣
  本義又以卦徳卦體言之當位中正指五又坎為
[018-3a]
  通
   朱氏附録說以行險伊川之説是也說則欲進
   而有險在前進不得故有止節之義○問節卦
   大體以當而通為善觀九五中正而通本義云
   坎為通豈水在中間必流而不止邪曰然
 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傳推言節之道天地有節故能成四時无節則失
  序也聖人立制度以為節故能不傷財害民人欲
[018-3b]
  之无窮也茍非節以制度則侈肆至於傷財害民
  矣
  本義極言節道
   朱氏附録天地節而四時成天地轉來到這裏
   相節了更没去處今年冬盡了明年又是春夏
   秋冬到這裏厮匝了更去不得這箇折做兩截
   兩截又折做四截便是春夏秋冬它是自然之
   節初无人使它聖人則因其自然之節而節之
[018-4a]
   如修道之謂教天秩有禮之𩔖皆是天地則和
   這箇都无只是自然如此聖人法天做這許多
   節掯出來
 象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徳行行下/孟反
  傳澤之容水有限過則盈溢是有節故為節也君
  子觀節之象以制立數度凡物之大小輕重髙下
  文質皆有數度所以為節也數多寡度法制議徳
  行者存諸中為徳發於外為行人之徳行當議則
[018-4b]
  中節議謂商度求中節也
初九不出戸庭无咎
  傳户庭戸外之庭門庭門内一作/外之庭初以陽在
  下上復有應非能節者也又當節之初故一无/故字
  之謹守至於不出戸庭則无咎也初能固守終或
  渝之不謹於初安能有卒故於節之初為戒甚嚴
  也
  本義戸庭户外之庭也陽剛得正居節之初未可
[018-5a]
  以行能節而止者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傳爻辭於節之初戒之謹守故云不出戸庭則无
  咎也象恐人之泥於言也故復明之云雖當謹守
  不出戸庭又必知時之通塞也通則行塞則止義
  當出則出矣尾生之信一无/信字水至不去不知通塞
  也故君子貞而不諒繫辭所解獨以言者在人所
  節唯言與行節於言則行可知言當在先也
[018-5b]
九二不出門庭凶
  傳二雖剛中之質然處隂居說而承柔處隂不正
  也居說失剛也承柔近邪也節之道當以剛中正
  二失其剛中之徳與九五剛中正異矣不出門庭
  不之於外也謂不從於五也二五非隂陽正應故
  不相從若以剛中之道相合則可以成節之功唯
  其失徳失時是以凶也不合於五乃不正之節也
  以剛中正為節如懲忿窒慾損過抑有餘一作益/不及
[018-6a]
  是也不正之節如嗇節於用懦節於行是也
  本義門庭門内之庭也九二當可行之時而失剛
  不正上无應與知節而不知通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戸庭是初爻之象門庭是第二爻之
   象戸庭未出去在門庭則已稍出矣就爻位上
   推户庭主心門庭主事○問君子之道貴乎得
   中節之過雖非中道然亦愈於不節者如何便
   㑹凶如九二不出門庭雖是失時亦未失為恬
[018-6b]
   退守節者乃以凶何也先生沉思良久曰這處
   便局定不得若以占言之且只寫下少間自有
   應處眼下皆未見得若以道理言之則有可為
   之時乃不出而為之這便是凶之道不是别更
   有凶
 象曰不出門庭凶失時極也
  傳不能上從九五剛中正之道成節之功乃係於
  私暱之隂柔是失時之至極所以凶也失時失其
[018-7a]
  所宜也
六三不節若則嗟若无咎
  傳六三不中正乗剛而臨險固宜有咎然柔順而
  和說若能自節而順於義則可以无過不然則凶
  咎必至可傷嗟也故不節若則嗟若已所自致无
  所歸咎也
  本義隂柔而不中正以當節時非能節者故其象
  占如此
[018-7b]
 象曰不節之嗟又誰咎也
  傳節則可以免一作/无過而不能自節以致可嗟將誰
  咎乎
  本義此无咎與諸爻異言无所歸咎也
六四安節亨
  傳四順承九五剛中正之道是以中正為節也以
  隂居隂安於正也當位為有節之象下應於初四
  坎體水也水上溢為无咎就下有節也如四之義
[018-8a]
  非强節之安於節者也故能致亨節以安為善强
  守而不安則不能常豈能亨也
  本義柔順得正上承九五自然有節者也故其象
  占如此
 象曰安節之亨承上道也
  傳四能安節之義非一象獨舉其重者上承九五
  剛中正之道以為節足以亨矣一作是/以亨也餘善亦不
  出於中正也
[018-8b]
九五甘節吉徃有尚
  傳九五剛中正居尊位為節之主所謂當位以節
  中正以通者也在巳則安行天下則說從節之甘
  美者也其吉可知以此而行其功大矣故往則有
  可嘉尚也
  本義所謂當位以節中正以通者也故其象占如
  此
   朱氏附録安節是安穩自在甘節是不辛苦喫
[018-9a]
   力底意思甘便對那苦甘節與禮之用和為貴
   相似不成人君得甘節吉時也要節天下大率
   人一身上各自有箇當節底
 象曰甘節之吉居位中也
  傳既居尊位又得中道所以吉而有功節以中為
  貴得中則正矣正不能盡中也
上六苦節貞凶悔亡
  傳上六居節之極節之苦者也居險之極亦為苦
[018-9b]
  義固守則凶悔則凶亡悔損過從中之謂也節之
  悔亡與它卦之悔亡辭同而義異也
  本義居節之極故為苦節既處過極故雖得正而
  不免於凶然禮奢寧儉故雖有悔而終得亡之也
 象曰苦節貞凶其道窮也
  傳節雖苦而貞固守之則凶蓋節之道至於窮極
  矣
兊下/巽上
[018-10a]
  傳中孚序卦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節者為之
  制節使不得過越也信而後能行上能信守之下
  則信從之節而信之也中孚所以次節也為卦澤
  上有風風行澤上而感于水中為中孚之象感謂
  感而動也内外皆實而中虚為中孚之象又二五
  皆陽一有/而字中實亦為孚義在二體則中實在全體
  則中虚中虚信之本中實信之質
   朱氏附録一念之間中无私主便謂之虚事皆
[018-10b]
   不妄便謂之實不是兩件事又曰敬則内欲不
   萌外誘不入自其内欲不萌而言則曰虚自其
   外誘不入而言故曰實只是一時事不可作兩
   截看
中孚豚魚吉利渉大川利貞
  傳豚躁魚𡨕物之難感者也孚信能感於豚魚則
  无不至矣所以吉也忠信可以蹈水火況渉川乎
  守信之道在乎堅正故利於貞也
[018-11a]
  本義孚信也為卦二隂在内四陽在外而二五之
  陽皆得其中以一卦言之為中虚以二體言之為
  中實皆孚信之象也又下説以應上上巽以順下
  亦為孚義豚魚无知之物又木在澤上外實内虚
  皆舟楫之象至信可感豚魚渉險難而不可以失
  其正故占者能致豚魚之應則吉而利渉大川又
  必利於貞也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剛得中
[018-11b]
  傳二柔在内中虚為誠之象二剛得上下體之中
  中實為孚之象卦所以為中孚也
 說而巽孚乃化邦也
  𫝊以二體言卦之用也上巽下說為上至誠以順
  巽於下下有孚以說從其上如是其孚乃能化於
  邦國也若人不說從或違拂事理豈能化天下乎
  本義以卦體卦徳釋卦名義
   朱氏附録柔在内剛得中這箇是就全體看則
[018-12a]
   中虚就二體看則中實它都見得有孚信之意
   故喚作中孚伊川此二句說得好
 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傳信能及於豚魚信道至矣所以吉也
 利渉大川乗木舟虚也
  傳以中孚一作/虚渉險難其利如乗木濟川而以虚
  舟也舟虚一有/中字則无沈覆之患一无之/患二字卦虚中為
  虚舟之象
[018-12b]
  本義以卦𧰼言
 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傳中孚而貞則應乎天矣天之道孚貞而已
  本義信而正則應乎天矣
 象曰澤上有風中孚君子以議獄緩死
  傳澤上有風感于澤中水體虛故風能入之人心
  虚故物能感之風之動乎澤猶物之感于中故為
  中孚之象君子觀其象以議獄與緩死君子之於
[018-13a]
  議獄盡其忠而已於決死極於惻而已故誠意常
  求於緩緩寛也於天下之事无所不盡其忠而議
  獄緩死最其大者也
  本義風感水受中孚之象議獄緩死中孚之意
   朱氏附録問澤上有風中孚風之性善入水虚
   而能順承波浪洶湧惟其所感有相信從之義
   故為中孚曰也是如此風去感它它便相順有
   相孚之象○澤上有風中孚須是澤中之水海
[018-13b]
   即澤之大者方能相從乎風若溪湍之水則其
   性急流就下風又不奈它何○議獄緩死只是
   以誠意求之澤上有風感得水動議獄緩死則
   能感人心○問中孚是誠信之義議獄緩死是
   誠信之事故君子盡心於是曰聖人取象有不
   端確處如此之𩔖今也只恁地解但是不甚親
   切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018-14a]
  傳九當中孚之初故戒在審其所信虞度也度其
  可信而後從也雖有至信若不得其所則有悔咎
  故虞度而後信則吉也既得所信則當誠一若有
  它則不得其燕安矣燕安裕也有它志不定也人
  志不定則惑而不安初與四為正應四巽體而居
  正无不善也爻以謀始之義大故不取相應之義
  若用應則非虞也
  本義當中孚之初上應六四能度其可信而信之
[018-14b]
  則吉復有它焉則失其所以度之之正而不得其
  所安矣戒占者之辭也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變也
  傳當信之始志一无/志字未有所從而虞度所信則得
  其正是以吉也蓋其志未有變動志有所從則是
  變動虞之不得其正矣在初言求所信之道也
九二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和胡/卧反
象同靡/亡池反
[018-15a]
  傳二剛實於中孚之至者也孚至則能感通鶴鳴
  於幽隱之處不聞也而其子相應和中心之願相
  通也好爵我有而彼亦係慕說好爵之意同也有
  孚於中物无不應誠同故也至誠无逺近幽深之
  間故繫辭云善則千里之外應之不善則千里之
  外違之言誠通也至誠感通之理知道者為能識之
  本義九二中孚之實而九五亦以中孚之實應之
  故有鶴鳴子和我爵爾靡之象鶴在隂謂九居二
[018-15b]
  好爵謂得中靡與縻同言懿徳人之所好故好爵
  雖我之所獨有而彼亦係戀之也
   朱氏附録九二爻自不可曉看來我有好爵吾
   與爾靡之是兩箇都要這物事所以鶴鳴子和
   是兩箇中心都愛所以相應如此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願也
  傳中心願謂誠意所願也故通而相應
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罷如字/又音皮
[018-16a]
  𫝊敵對敵也謂所交孚者正應上九是也三四皆
  以虚中為成孚之主然所處則異四得位居正故
  亡匹以從上三不中失正故得敵以累志一作/心
  柔說之質既有所係唯所信是從或鼓張或罷廢
  或悲泣或歌樂動息憂樂皆係乎所信也唯係所
  信故未知吉凶然非明達君子之所為也
  本義敵謂上九信之窮者六三隂柔不中正以居
  說極而與之為應故不能自主而其象如此
[018-16b]
   朱氏附録問中孚六三大義是如何曰所以說
   中孚小過皆不可曉便是如此依文解字看來
   只是不中不正所以歌泣喜樂都无常也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傳居不當位故无所主唯所信是從所處得正則
  所信有方矣
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幾音/機
  傳四為成孚之主居近君之位處得其正而上信
[018-17a]
  之至一作/位當孚之任者也如月之幾望盛之至也
  巳望則敵矣臣而敵君祸敗必至故以幾望為至
  盛馬匹亡四與初為正應匹也古者駕車用四馬
  不能備純色則兩服兩驂各一色又小大必相稱
  故兩馬為匹謂對也馬者行物也初上應四而四
  亦進從五皆上行故以馬為象孚道在一四既從
  五若復下係於初則不一而害於孚為有咎矣故
  馬匹亡則无咎也上從五而不係於初是亡其匹
[018-17b]
  也係初則不進不能成孚之功也
  本義六四居隂得正位近於君為月幾望之象馬
  匹謂初與巳為匹四乃絶之而上以信於五故為
  馬匹亡之象占者如是則无咎也
 象曰馬匹亡絶𩔖上也上時/掌反
  傳絶其𩔖而上從五也𩔖謂一作/相應也
九五有孚攣如无咎
  傳五居君位人君之道當以至誠感通天下使天
[018-18a]
  下之心信之固結如拘攣然則為无咎也人君之
  孚不能使天下固結如是則億兆之心安能保其
  不離乎
  本義九五剛健中正中孚之實而居尊位為孚之
  主者也下應九二與之同徳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傳五居君位之尊由中正之道能使天下信之如
  拘攣之固乃稱其位人君之道當如是也
[018-18b]
上九翰音登於天貞凶
  傳陽性上進風體飄颺九居中孚之時處於最上
  孚於上進而不知止者也其極至於羽翰之音登
  聞于天貞固如此而不知變凶可知矣夫子曰好
  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固守而不通之謂也
  本義居信之極而不知變雖得其正亦凶道也故
  其象占如此雞曰翰音乃巽之象居巽之極為登
  于天雞非登天之物而欲登天信非所信而不知
[018-19a]
  變亦猶是矣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傳守孚至於窮極而不知變豈可長久也固守而
  一无/而字不通如是則凶也
   朱氏附録問中孚孚字與信字恐亦有别否曰
   伊川云存於中為孚見於事為信說得極好因
   舉字說孚字從爪從子如鳥抱子之象今之乳
   字也一邊從孚蓋中所抱者實有物也中間實
[018-19b]
   有物所以人自信之○中孚與小過都是有飛
   鳥之象中孚是箇卵象是鳥之未出殻底孚亦
   是那字膜意思所以卦中都說鳴鶴翰音之𩔖
   翰音登天言不知變者蓋說一向恁麽去不知
   道去不得這兩卦十分解不得且依稀地說豚
   魚吉這卦中它須見得有箇豚魚之象今不可
   考占法則莫須是見豚魚則吉如鳥占之意象
   若十分理㑹著便須穿鑿
[018-20a]
艮下/震上
  傳小過序卦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人
  之所信則必行行則過也小過所以繼中孚也為
  卦山上有雷雷震於髙其聲過常故為小過又隂
  居尊位陽失位而不中小者過其常也蓋為小者
  過又為小事過又為過之小
小過亨利貞
  𫝊過者過其常也若矯枉而過正過所以就正也
[018-20b]
  事有時而當然有待過而後能亨者故小過自有
  亨義利貞者過之道利於貞也不失時宜之謂正
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𫝊過所以求就中也所過者小事也事之大者豈
  可過也於大過論之詳矣飛鳥遺之音謂過之不
  逺也不宜上宜下謂宜順也順則大吉過以就之
  蓋順理也過而順理其吉必大
  本義小謂隂也為卦四隂在外二陽在内隂多於
[018-21a]
  陽小者過也既過於陽可以亨矣然必利於守正
  則又不可以不戒也卦之二五皆以柔而得中故
  可小事三四皆以剛失位而不中故不可大事卦
  體内實外虚如鳥之飛其聲下而不上故能致飛
  鳥遺音之應則宜下而大吉亦不可大事之𩔖也
   朱氏附録問小過飛鳥遺音本義謂致飛鳥遺
   音之應如何曰看這象以有羽蟲之孽之意如
   賈誼鵩鳥之𩔖是也
[018-21b]
 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
  𫝊陽大隂小隂得位剛失位而不中是小者過也
  故為小事過過之小小者與小事有時而當過過
  之亦小故為小過事固有待過而後能亨者過之
  所以能一作/求亨也
  本義以卦體釋卦名義與其辭
 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傳過而利於貞謂與時行也時當過而過乃非過
[018-22a]
  也時之宜也乃所謂正也
 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
 事也有飛鳥之象焉
  傳小過之道於小事有過則吉者而彖以卦才言
  吉義柔得中二五居中也隂柔得位能致小事吉
  耳不能濟大事也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
  大事非剛陽之才不能濟三不中四失位是以不
  可大事小過之時自不可大事而卦才又不堪大
[018-22b]
  事與時合也有飛鳥之象焉此一句不𩔖彖體蓋
  解者之辭誤入彖中中剛外柔飛鳥之象卦有此
  象故就飛鳥為義
  本義以三四言
 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順也
  傳事有時而當過所以從宜然豈可甚過也如過
  恭過哀過儉大過則不可所以在小過也所過當如
  飛鳥之遺音鳥飛迅疾聲出而身巳過然豈能相
[018-23a]
  逺也事之當過者亦如是身不能甚逺於聲事不
  可逺過其常在得宜耳不宜上宜下更就鳥音取
  宜順之義過之道當如飛鳥之遺音夫聲逆而上則
  難順而下則易故在髙則大山上有雷所以為過
  也過之道順行則吉如飛鳥之遺音宜順也所以
  過者為順乎宜也能順乎宜所以大吉
  本義過以利貞與時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
  以二五言剛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以
[018-23b]
  三四言有飛鳥之象焉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
  大吉上逆而下順也以卦體言
 象曰山上有雷小過君子以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
 過乎儉
  傳雷震於山上其聲過常故為小過天下之事有
  時當過而不可過甚故為小過君子觀小過之象
  事之宜過者則勉之行過乎恭喪過乎哀用過乎
  儉是也當過而過乃其宜也不當過而過則過矣
[018-24a]
  本義山上有雷其聲小過三者之過皆小者之過
  可過於小而不可過於大可以小過而不可甚過
  彖所謂可小事而宜下者也
   朱氏附録山上有雷小過是聲在高處下來飛
   鳥遺之音也是髙處聲下來為小過○君子行過恭
   喪過哀用過儉皆是宜下之意○小過是過於慈
   惠之𩔖大過則是剛嚴果毅㡳氣象○小過者
   小者過而亨不知小者是指箇甚物事○小過
[018-24b]
   大率是過得不多如大過便說獨立不懼小過
   只説這行喪用都只是這般小事
初六飛鳥以凶
  傳初六隂柔在下小人之象又上應於四四復動
  體小人躁易而上有應助於所當過必至過甚況
  不當過而過乎其過如飛鳥之迅疾所以凶也躁
  疾如是一有/則字所以過之速且逺救止莫及也
  本義初六隂柔上應九四又居過時上而不下者
[018-25a]
  也飛鳥遺音不宜上宜下故其象占如此郭璞洞
  林占得此者或致羽蟲之孽
 象曰飛鳥以凶不可如何也
  傳其過之疾如飛鳥之迅豈容救止也凶其宜矣
  不可如何无所用其力也
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傳陽之在上者父之象尊於父者祖之象四在三
  上故為祖二與五居相應之地同有柔中之徳志
[018-25b]
  不從於三四故過四而遇五是過其祖也五隂而
  尊祖妣之象與二同徳相應在它卦則隂陽相求
  過之時必過其常故異也无所不過故二從五亦
  戒其過不及其君遇其臣謂上進而不陵及於君
  適當臣道則无咎也遇當也過臣之分則其咎可
  知
  本義六二柔順中正進則過三四而遇六五是過
  陽而反遇隂也如此則不及六五而自得其分是
[018-26a]
  不及君而適遇其臣也皆過而不過守正得中之
  意无咎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三父四祖五便當妣過祖而遇隂然
   而隂不可過則不能及六五卻反回來六二上
   面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過也
  傳過之時事无不過其常故於上進則戒及其一/作
   君臣不可過不可過臣之分也
[018-26b]
  本義所以不及君而還遇臣者以臣不可過故也
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
  傳小過隂過陽失位之時三獨居正然在下无所
  能為而為隂所忌惡故有一作/所當過者在過防於
  小人若弗過防之則或從而戕害之矣如是則凶
  也三於隂過之時以陽居剛過於剛也既戒之過
  防則過剛亦在所戒矣防小人之道正已為先三
  不失正故无必凶之病能過防則免矣三居下之
[018-27a]
  上居上為下皆如是也
  本義小過之時事每當過然後得中九三以剛居
  正衆隂所欲害者也而自恃其剛不肯過為之備
  故其象占如此若占者能過防之則可以免矣
 象曰從或戕之凶如何也
  傳隂過之時必害於陽小人道盛必害君子當過
  為之防防之不至則為其所戕矣故曰凶如何也
  言其甚也
[018-27b]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徃厲必戒勿用永貞
  傳四當小過之時以剛處柔剛不過也是以无咎
  既弗過則合其宜矣故云遇之謂得其道也若徃
  則有危必當戒懼也徃去柔而以剛進也勿用永
  貞陽性堅剛故戒以隨宜不可固守也方隂過之
  時陽剛失位則君子當隨時順處不可固守其常
  也四居髙位而无上下之交雖比五應初方隂過
  之時彼豈肯從陽也故徃則有厲
[018-28a]
  本義當過之時以剛處柔過乎恭矣无咎之道也
  弗過遇之言弗過於剛而適合其宜也徃則過矣
  故有厲而當戒陽性堅剛故又戒以勿用永貞言
  當隨時之宜不可固守也或曰弗過遇之若依六
  二爻例則當同此說若依九三爻例則過遇當如
  過防之義未詳孰是當闕以俟知者
   朱氏附錄九四弗過遇之過遇猶言加意待之
   也上六弗遇過之疑亦當作弗過遇之與九三
[018-28b]
   弗過防之文體正同
 象曰弗過遇之位不當也徃厲必戒終不可長也
  傳位不當謂處柔九四當過之時不過剛而反居
  柔乃得其宜故曰遇之遇其宜也九居四位不當
  也居柔乃遇其宜也當隂過之時陽退縮自保足
  矣終豈能長而盛也故徃則有危必當戒也長上
  聲作平聲則大失易意以夬與剥觀之可見與夬
  之象文同而音異也
[018-29a]
  本義爻義未明此亦當闕
   朱氏附錄此爻小象恐不得如伊川說以長字
   為上聲勿用永貞更是不可長久勿用永貞是
   莫常恁地又曰莫一向要進
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傳五以隂柔居尊位雖欲過為豈能成功如密雲
  而不能成雨所以不能成雨自西郊故也隂不能
  成雨小畜卦中巳解公弋取彼在穴弋射取之也
[018-29b]
  射止是射弋有取義穴山中之空中虚乃空也在
  穴指六二也五與二本非相應乃弋而取之五當
  位故云公謂公上也同𩔖相取雖得之兩隂豈能
  濟大事乎猶密雲之不能成雨也
  本義以隂居尊又當隂過之時不能有為而弋取
  六二以為助故有此象在穴隂物也兩隂相得其
  不能濟大事可知
   朱氏附錄密雲不雨大槩做不得事㡳意思○
[018-30a]
   弋是俊壯㡳意卻只弋得這般物事
 象曰密雲不雨巳上也
  𫝊陽降隂升合則和而成雨隂已在上雲雖密豈
  能成雨乎隂過不能成大之義也
  本義已上太髙也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
  𫝊六隂而動體處過之極不與理遇動皆過之其
  違理過常如飛鳥之迅速所以凶也離過之逺也
[018-30b]
  是謂災眚是當有災𤯝也災者天殃眚者人為既
  過之極豈惟人眚天災亦至其凶可知天理人事
  皆然也
  本義六以隂居動體之上處隂過之極過之已髙
  而甚逺者也故其象占如此或曰遇過恐亦只當
  作過遇義同九四未知是否
   朱氏附録疑弗遇過之皆當作弗過遇之猶言
   加意待之也與九三弗過防之文體正同
[018-31a]
 象曰弗遇過之已亢也
  傳居過之終弗遇於理而過之過已亢極其凶宜
  也一作/矣
   朱氏附録中孚有卵之象小過中間二畫是鳥
   腹上下四隂為鳥翼之象鳥出乎卵此小過所
   以次中孚也○中孚小過兩卦鶻突不可曉小
   過尤甚如云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則只是不能
   過防之四字只是一句至弗過遇之與弗遇過
[018-31b]
   之皆是兩字為絶句意義更不可曉
離下/坎上
  傳既濟序卦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能過
  於物必可以濟故小過之後受之以既濟也為卦
  水在火上水火相交則為用矣各當其用故為既
  濟天下萬事巳濟之時也
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
  𫝊既濟之時大者既已亨矣小者尚有一有/未字亨也
[018-32a]
  雖既濟之時不能无小未亨也小字在下語當然
  也若言小亨則為亨之小也利貞處既濟之時一/无
  之時/字利在貞固以守之也初吉方濟之時也終亂
  濟極則反也
  本義既濟事之既成也為卦水火相交各得其用
  六爻之位各得其正故為既濟亨小當為小亨大
  抵此卦及六爻占辭皆有警戒之意時當然也
   朱氏附録亨小當作小亨大率到那既濟了時
[018-32b]
   便有不好去所以說小亨如唐時貞觀之盛便
   有那不好處又曰既濟是已濟了大事都巳亨
   過了只小小底正在亨通若能戒謹恐懼得常
   似今猶自得不然便一向不好去了伊川之意
   亦是如此但要說做亨小所以不分曉又曰若
   將濟便是好今巳濟便只是不好去了又曰初
   吉終亂便有不好在末後底意思
 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
[018-33a]
  傳既濟之時大者固一无/固字已亨矣唯有小者一有/未字
  亨也時既濟矣固宜貞固以守之卦才剛柔正當
  其位當位者其常也乃正固之義利於如是之貞
  一有/正字也隂陽各得正位所以為既濟也
  本義既濟亨小者亨也濟下疑脱小字利貞剛柔
  正而位當也以卦體言
 初吉柔得中也
  傳二以柔順文明而得中故能成既濟之功二居
[018-33b]
  下體方濟之初也而又善處是以吉也
  本義指六二
 終止則亂其道窮也
  傳天下之事不進則退无一定之理濟之終不進
  而止矣无常止也衰亂至矣蓋其道已窮極也九
  五之才非不善也時極道窮理當必變也聖人至
  此奈何曰一无/曰字唯聖人為能通其變於未窮不使
  至於極也堯舜是也故有終而无亂
[018-34a]
 象曰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傳水火既交各得其用為既濟時當既濟唯慮患
  害之生故思而豫防使不至於患也自古天下既
  濟而致禍亂者蓋不能思患而豫防也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无咎
  傳初以陽居下上應於四又火體其進之志銳也
  然時既濟矣進不巳則及於悔咎一作/吝故曳其輪
  濡其尾乃得无咎輪所以行倒曳之使不進也獸
[018-34b]
  之渉水必揭其尾濡其尾則不能濟方既濟之初
  能止其進乃得无咎不知巳乃至於咎也
  本義輪在下尾在後初之象也曳輪則車不前濡
  尾則狐不濟既濟之初謹戒如是无咎之道占者
  如是則无咎矣
   朱氏附録曳輪濡尾是只爭些子時候是欲到
   與未到之間不是不欲濟是要濟而未敢輕濟
   如曹操臨敵意思安閑如不欲戰老子所謂猶
[018-35a]
   若冬渉川之象渉則畢竟渉只是畏那寒了未
   敢便渉
 象曰曳其輪義无咎也
  傳既濟之初而能止其進則不至於極其義自无
  咎也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喪息浪反/茀方弗反
  傳二以文明中正之徳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君
  宜得行其志也然五既得尊位時已既濟无復進
[018-35b]
  而有為矣則於在下賢才豈有求用之意故二不
  得遂其行也自古既濟而能用人者鮮矣以唐太
  宗之用賢尚怠於終況其下者乎於斯時也則剛
  中反為中滿坎離乃為相戾矣人能識時知變則
  可以言易矣二隂也故以婦言茀婦人出門以自
  蔽者也喪其茀則不可行矣二不為五之求用則
  不得行如婦之喪茀也然中正之道豈可廢也時
  過則行矣逐者從物也從物則失其素守故戒勿
[018-36a]
  逐自守勿失則七日當復得也卦有六位七則變
  矣七日得謂時變也雖不為上所用中正之道无
  終廢之理不得行於今必行於異時也聖人之一/有
  為/字勸戒深矣
  本義二以文明中正之徳上應九五剛陽中正之
  君宜得行其志而九五居既濟之時不能下賢以
  行其道故二有婦喪其茀之象茀婦車之蔽言失
  其所以行也然中正之道不可終廢時過則行矣
[018-36b]
  故又有勿逐而自得之戒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傳中正之道雖不為時所用然无終不行之理故
  喪茀七日當復得謂自守其中異時必行也不失
  其中則正矣
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傳九三當既濟之時以剛居剛用剛之至也既濟
  而用剛如是乃髙宗伐鬼方之事髙宗必商之髙
[018-37a]
  宗天下之事既濟而逺伐暴亂也威武可及而以
  救民為心乃王者之事也唯聖賢之君則可若騁
  威武忿不服貪土地則殘民肆欲也故戒不可用
  小人小人為之則以貪忿私意也非貪忿則莫肯
  為也三年克之見其勞憊之甚聖人因九三當既
  濟而用剛發此義以示人為法為誡豈淺見所能
  及也
  本義既濟之時以剛居剛髙宗伐鬼方之象也三
[018-37b]
  年克之言其久而後克戒占者不可輕動之意小
  人勿用占法與師上六同
   朱氏附録髙宗伐鬼方疑是髙宗舊日占得此
   爻故聖人引之證此爻之吉凶如此如箕子之
   明夷利貞帝乙歸妹皆恐是如此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憊蒲/拜反
  傳言憊以見其事之至難在髙宗為之則可无髙
  宗之心則貪忿以殃一作/殘民也
[018-38a]
   朱氏附録問三年克之憊也以言用兵是不得
   已之事以髙宗之賢三年而克鬼方亦不勝其
   憊矣曰言不可輕用也
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
  傳四在濟卦而水體故取舟為義四近君之位當
  其任者也當既濟之時以防患慮變為急繻當作
  濡謂滲漏也舟有罅漏則塞以衣袽有衣袽以備
  濡漏又終日戒懼不怠慮患當如是也不言吉方
[018-38b]
  免於患也既濟之時免患則足矣豈復有加也
  本義既濟之時以柔居柔能預備而戒懼者也故
  其象如此程子曰繻當作濡衣袽所以塞舟之罅
  漏
   朱氏附録六四以柔居柔能慮患預防蓋是心
   低小底人便能慮事柔善底人心不麤慮事細
   密剛果之人心麤不解如此
 象曰終日戒有所疑也
[018-39a]
  傳終日戒懼常疑患之將至也處既濟之時當畏
  慎如是也
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傳五中實孚也二虚中誠也故皆取祭祀為義東
  鄰陽也謂五西鄰隂也謂二殺牛盛祭也禴薄祭
  也盛不如薄者時不同也二五皆有孚誠中正之
  徳二在濟下尚有進也故受福五處濟極无所進
  矣以至誠中正守之茍未至於反耳理无極而終
[018-39b]
  不反者也巳至於極雖善處无如之何矣故爻象
  唯言其時也
  本義東陽西隂言九五居尊而時已過不如六二
  之在下而始得時也又當文王與紂之事故其象
  占如此彖辭初吉終亂亦此意也
   朱氏附録問九五爻以言紂雖貴為天子祭祀
   之盛而不若文王薄祭卻可以福祐蓋時之興
   衰自是如此曰揚子雲云云十六日月雖缺未
[018-40a]
   多更圓似生明之時必竟是漸缺去月初雖小
   於生魄時必是長底時節問占得此爻則如何
   曰這當看所值之時何如大意大㡳不得便宜
 象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時也實受其福吉大來
 也
  傳五之才徳非不善不如二之時也二在下有進
  之時故中正而孚則其吉大來所謂受福也吉大
  來者在既濟之時為大來也亨小初吉是也
[018-40b]
上六濡其首厲
  傳既濟之極固不安而危也又隂柔處之而在險
  體之上坎為水濟亦取水義故言其窮至於濡首
  危可知也既濟之終而小人處之其敗壞可立而
  待也
  本義既濟之極險體之上而以隂柔處之為狐涉
  水而濡其首之象占者不戒危之道也
 象曰濡其首厲何可久也
[018-41a]
  傳既濟之窮危至於濡首其能長久乎
   朱氏附録問既濟上三爻皆漸漸不好蓋出明
   而入險四有衣袽之象曰有所疑也便是不美
   之端倪自此已露五殺牛則太自過盛上濡首
   則極而亂矣不知如何曰然時運到那時都過
   了康節所謂飲酒酩酊看花離披時節所以有
   這様不好㡳意思出來○初九義无咎也咎字
   上聲六二以中道也道亦上聲音斗九三換平
[018-41b]
   聲憊字通入備字改作平聲則音皮六四有所
   疑九五不如西鄰之時又吉大來也來字音黎
   上六何可久也久與已通巳字平聲為朞
䷿坎下/離上
  傳未濟序卦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既
  濟矣物之窮也物窮而不變則无不巳之理易者
  變易而不窮也故既濟之後受之以未濟而終焉
  未濟則未窮也未窮則有生生之義為卦離上坎
[018-42a]
  下火在水上不相為用故為未濟
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无攸利汔許訖/反下同
  傳未濟之時有亨之理而卦才復有致亨之道唯
  在順處狐能度水濡尾則不能濟其老者多疑畏
  故履冰而聽懼其䧟也小者則未能畏愼故勇於
  濟汔當為仡壯勇之狀書曰仡仡勇夫小狐果於
  濟則濡其尾而不能濟也未濟之時求濟之道當
  至愼則能亨若如小狐之果則不能濟也既不能
[018-42b]
  濟无所利矣
  本義未濟事未成之時也水火不交不相為用卦
  之六爻皆失其位故為未濟汔幾也幾濟而濡尾
  猶未濟也占者如此何所利哉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
  傳以卦才言也所以能亨者以柔得中也五以柔
  居尊位居剛而應剛得柔之中也剛柔得中處未
  濟之時可以亨也
[018-43a]
  本義指六五言
 小孤汔濟未出中也
  傳據二而言也二以剛陽居險中將濟者也又上
  應於五險非可安之地五有當從之理故果於濟
  如小狐也既果於濟故有濡尾之患未能出於險
  中也
   朱氏附録未出中不獨是說九二爻通卦之體
   皆是未出乎坎險所以未濟
[018-43b]
 濡其尾无攸利不續終也
  傳其進鋭者其退速始雖勇於濟不能繼續而終
  之无所徃而利也
   朱氏附録不續終也是首濟而尾濡不能濟不
   相接續去故曰不續終也狐尾大濡其尾則濟
   不得矣
 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傳雖隂陽不當位然剛柔皆相應當未濟而有與
[018-44a]
  若能重愼則有可濟之理二以汔濟故濡尾也卦
  之諸爻皆不得位故為未濟雜卦云未濟男之窮
  也謂三陽皆失位也斯義也聞之成都隱者
   程氏附録先生過成都坐於所館之堂讀易有
   造桶者前視之指未濟卦問先生曰何也曰三
   陽皆失位先生異之問其姓與居則失之矣易
   傳曰聞之成都隱者西室所聞云田/夫釋耒者誤
   朱氏附録見張欽夫説伊川之在涪也方讀易
[018-44b]
   有篐桶人以此問伊川不能荅其人云三陽失
   位伊川謂是不知此語火珠林上已有蓋伊川
   未曽看雜書所以被他說動了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
  傳水火不交不相濟為用故為未濟火在水上非
  其處也君子觀其處不當之象以愼處於事物辨
  其所當各居其方謂止於其所也
  本義水火異物各居其所故君子觀象而審辨之
[018-45a]
初六濡其尾吝
  傳六以隂柔在下處險而應四處險則不安其居
  有應則志行於上然巳既隂柔而一无/而字四非中正
  之才不能援之以濟也獸之濟水必揭其尾尾濡
  則不能濟濡其尾言不能濟也不度其才力而進
  終不能濟可羞吝也
  本義以隂居下當未濟之初未能自進故其象占
  如此
[018-45b]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傳不度其才力而進至於濡尾是不知之極也
  本義極字未詳考上下韻亦不叶或恐是敬字今
  且闕之
   朱氏附録極字猶言極則又曰猶言界至之謂
   或云當作拯字
九二曳其輪貞吉
  傳在它卦九居二為居柔得中无過剛之義也於
[018-46a]
  未濟聖人深取卦象以為戒明事上恭順之道未
  濟者君道艱難之時也五以柔處君位而二乃剛
  陽之才而居相應之地當用者也剛有陵柔之義
  水有勝火之象方艱難之時所賴者才臣耳尤當
  盡恭順之道故戒曳其輪則得正而吉也倒曳其
  輪殺其勢緩其進戒用剛之過也剛過則好犯上
  一无/上字而順不足唐之郭子儀李晟當艱危未濟之
  時能極其恭順所以為得正而能保其終吉也於
[018-46b]
  六五則言其貞吉光輝盡君道之善於九二則戒
  其恭順盡臣道之正盡上下之道也
  本義以九二應六五而居柔得中為能自止而不
  進得為下之正也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坎有輪象所以說輪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
  傳九二得正而吉者以曳輪而得中道乃正也
  本義九居二本非正以中故得正也
[018-47a]
六三未濟征凶利渉大川
  傳未濟征凶謂居險无出險之用而行則凶也必
  出險而後可征三以隂柔不中正之才而居險不
  足以濟也未有可濟之道出險之用而征所以凶
  也然未濟有可濟之道險終有出險之理上有剛
  陽之應若能渉險而徃從之則濟矣故利渉大川
  也然三之隂柔豈能出險而往非時不可才不能
  也
[018-47b]
  本義隂柔不中正居未濟之時以征則凶然以柔
  乘剛將出乎坎有利渉之象故其占如此蓋行者
  可以水浮而不可以陸走也或疑利字上當有不
  字
 象曰未濟征凶位不當也
  傳三征則凶者以位不當也謂隂柔不中正无濟
  險之才也若能渉險一无/險字以從應則利矣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
[018-48a]
  傳九四陽剛居大臣之位上有虚中明順之主又
  巳出於險未濟巳過中矣有可濟之道也濟天下
  之艱難非剛健之才不能也九雖陽而居四故戒
  以貞固則吉而悔亡不貞則不能濟有悔者一无/者字
  也震動之極也古之人用力之甚者伐鬼方也故
  以為義力勤而逺伐至于三年然後成功而行大
  國之賞必如是乃能濟也濟天下之道當貞固如
  是四居柔故設此戒
[018-48b]
  本義以九居四不正而有悔也能勉而正則悔亡
  矣然以不正之資欲勉而正非極其陽剛用力之
  久不能也故為伐鬼方三年而受賞之象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傳如四之才與時合而加以貞固則能行其志吉
  而悔亡鬼方之伐貞之至也
六五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傳五文明之主居剛而應剛其處得中虚其心而
[018-49a]
  陽為之輔雖以柔居尊處之至正至善无不足也
  既得貞正故吉而无悔貞其固有非戒也以此而
  濟无不濟也五文明之主故稱其光君子徳輝之
  盛而功實稱之有孚也上云吉以貞也柔而能貞
  徳之吉也下云吉以功也既光而有孚時可濟也
  本義以六居五亦非正也然文明之主居中應剛
  虚心以求下之助故得正而吉且无悔又有光輝
  之盛信實而不妄吉而又吉也
[018-49b]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傳光盛則有暉暉光之散也君子積充而光盛至
  於有暉善之至也故重云吉
  本義暉者光之散也
上九有孚于飲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傳九以剛在上剛之極也居明之上明之極也剛
  極而能明則不為躁而為決明能燭理剛能斷義
  居未濟之極非得濟之位无可濟之理則當樂天
[018-50a]
  順命而巳若否終則有傾時之變也未濟則无極
  而自濟之理故止為未濟之極至誠安於義命而
  自樂則可无咎飲酒自樂也不樂其處則忿躁隕
  穫入于凶咎矣若從樂而耽肆過禮至濡其首亦
  非能安其處也有孚自信于中也失是失其宜也
  如是則於有孚為失也人之處患難知其无可奈
  何而放意不反者豈安於義命者哉
  本義以剛明居未濟之極時將可以有為而自信
[018-50b]
  自養以俟命无咎之道也若縱而不反如狐之渉
  水而濡其首則過於自信而失其義矣
   朱氏附録時運既當未濟雖有陽剛之才亦无
   所用況又不得位所以如此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傳飲酒至於濡首不知節之甚也所以至如是不
  能安義命也能安則不失其常矣
   朱氏附録濡首分明是狐過溪而濡其首今象
[018-51a]
   卻云飲酒濡首皆不可曉○取狐為象上象頭
   下象尾○大槩未濟之下卦皆是未可進用濡
   尾曳輪皆是此意六三未離坎體便也不好到
   四五已出乎險方好六又不好了○未濟九四
   與上九有字皆不可曉○未濟看來只陽爻便
   好隂爻便不好但六五上九二爻不知是何
   如蓋五以得中故吉上九有可濟之才又當未
   濟之極可以濟矣亦云不吉更不可曉○未濟
[018-51b]
   與既濟諸爻頭尾相似中間三四兩爻如損益
   模様顚倒了它曳輪濡尾在既濟為无咎在此
   卦則或吝或貞吉這便是不同了○兩卦各自
   說濡首濡尾不必拘説在此言首在彼言尾大
   槩是那日中衙晡時候盛了只是向衰去未濟
   是那五更初時只是向明去聖人當初見這箇
   爻裏有這箇意思便說出這一爻來或是從隂
   陽上説或是從卦位上說這箇說得散漫不恁
[018-52a]
   地逼桚它它這箇説得疏到它密時盛水不漏
   到得疏時疏得无理㑹若只是要就名義上求
   它便是今人説易了大失它易底本意它周公
   做這爻辭只依稀地見這箇意便說這箇事出
   來大段散漫
 
 
 
[018-52b]
 
 
 
 
 
 
 
 周易傳義附録卷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