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1 周易傳義附錄-宋-董楷 (master)


[013-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傳義附録卷七上   宋 董楷 撰
下經
兊下/離上
  傳睽序卦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家
  道窮則睽乖離散理必然也故家人之後受之以
  睽也為卦上離下兊離火炎上兊澤潤下二體相
  違睽之義也又中少二女雖同居而所歸各異是
[013-1b]
  其志不同行也亦為睽義
睽小事吉
  𫝊睽者睽乖離散之時非吉道也以卦才之善雖
  處睽時而小事吉也
   程氏附録睽卦不見四德蓋不容著四德繇言
   小事吉者止是方睽之時猶足以致小事之吉
   不成終睽而已須有濟睽之道
  本義睽乖異也為卦上火下澤性相違異中女少
[013-2a]
  女志不同歸故為睽然以卦德言之内說而外明
  以卦變言之則自離來者柔進居三自中孚來者
  柔進居五自家人來者兼之以卦體言之則六五
  得中而下應九二之剛是以其占不可大事而小
  事尚有吉之道也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傳彖先釋睽一无/睽字一作/意字次言卦才終言合睽之
  道而賛其時用之大火之性動而上澤之性動而
[013-2b]
  下二物之性違異故為睽義中少二女雖同居其
  志不同行亦為睽義女之少也同處長則各適其
  歸其志異也言睽者本同也本不同則非睽也
  本義以卦象釋卦名義
 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
 吉
  傳卦才如此所以小事吉也兊說也離麗也又為
  明故為說順而附麗於明凡離在上而彖欲見柔
[013-3a]
  居尊者則曰柔進而上行晉鼎是也方睽乖之時
  六五以柔居尊位有說順麗明之善又得中道而
  應剛雖不能合天下之睽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
  小濟是於小事吉也五以明而應剛不能致大吉
  何也曰五隂柔雖應二而睽之時相與之道未能
  深固故二必遇主于巷五噬膚則无咎也天下睽
  散之時必君臣剛陽中正至誠協力而後能合也
  本義以卦德卦變卦體釋卦辭
[013-3b]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
 其事𩔖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傳推物理之同以明睽之時用乃聖人合睽之道
  也見同之為同者世俗之知也聖人則明物理之
  本同所以能同天下而和合萬𩔖也以天地男女
  萬物明之天髙地下其體睽也然陽降隂升相合
  而成化育之事則同也男女異質睽也而相求之
  志則通也生物萬殊睽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稟隂
[013-4a]
  陽之氣則相𩔖也物雖異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
  羣生之衆睽散萬殊而聖人為能同之處睽之時
  合睽之用其事至大故云大矣哉
  本義極言其理而賛之
   朱氏附録問程傳物雖異而理本同之㫖曰天
   施地生男倡女隨此感彼應蓋不能以相无也
   非理之本同何以如此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013-4b]
  傳上火下澤二物之性違異所以為睽離之象君
  子觀睽異之象於大同之中而知所當異也夫聖
  賢之處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於世俗所同者
  則有時而獨異蓋於秉彞則同矣於世俗之失則
  異也不能大同者亂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
  隨俗習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異耳中庸曰和而
  不流是也
  本義二卦合體而性不同
[013-5a]
   朱氏附録問睽卦大象君子以同而異曰此是
   取兩象合體為同而其性各異在人則是和而
   不同之意蓋其趣則同而所以為同則異如伯
   夷栁下惠伊尹三子所趣不同而其歸則一彖
   辭言睽而同大象言同而異在人則出處語黙
   雖不同而同歸於理講論文字為說不同而同
   於求合義理立朝論事所見不同而同於忠君
   本義所謂二卦合體者言同也而性不同者言
[013-5b]
   異也以同而異語意與用晦而明相似大凡讀
   易到精熟後顚倒說來皆合不然則是死說耳
   ○問睽君子以同而異作理一分殊看如何曰
   理一分殊是理之自然如此這處又就人事之
   異同上說蓋君子有同處有異處如所謂周而
   不比羣而不黨是也大抵易中六十四象下句
   皆是就人事之近處說不必深去求它此處伊
   川說得甚好
[013-6a]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喪息/浪反
  傳九居卦初睽之始也在睽乖之時以剛動於下
  有悔可知所以得亡者九四在上亦以剛陽睽離
  无與自然同𩔖相合同是陽爻同居下又當相應
  之位二陽本非相應者以在睽故合也上下相與
  故能亡其悔也在睽諸爻皆有應夫合則有睽本
  異則何睽唯初與四雖非應而同德相與故相遇
  馬者所以行也陽上行者也睽獨无與則不能行
[013-6b]
  是喪其馬也四既與之合則能行矣是勿逐而馬
  復得也惡人與巳乖異者也見者與相通也當睽
  之時雖同德者相與然小人乖異者至衆若棄絶
  之不幾盡天下以仇君子乎如此則失含𢎞之義
  致凶咎之道也又安能化不善而使之合乎故必
  見惡人則无咎也古之聖王所以能化姦凶為善
  良革仇敵為臣民者由弗絶也
  本義上无正應有悔也而居睽之時同德相應其
[013-7a]
  悔亡矣故有喪馬勿逐而自復之象然亦必見惡
  人然後可以辟咎如孔子之於陽貨也
   朱氏附録馬是行底物初間行不得後來卻行
   得大率睽之諸爻都如此多說先異而後同
 象曰見惡人以辟咎也辟音/避
  傳睽離之時人情乖違求和合之且病其不一作/未
  能得也若以惡人而拒絶之則將衆仇於君子而
  禍咎至矣故必見之所以免辟怨咎也无怨咎則
[013-7b]
  有可合之道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𫝊二與五正應為相與者也然在睽乖之時隂陽
  相應之道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學易者識此則
  知變通矣故二五雖正應當委曲以相求也二以
  剛中之德居下上應六五之君道合則志行成濟
  睽之功矣而居睽離之時其交非固二當委曲求
  於相遇覬其得合也故曰遇主于巷必能合而後
[013-8a]
  无咎君臣睽離其咎大矣巷者委曲之塗也遇者
  㑹逢之謂也當委曲相求期於㑹遇與之合也所
  謂委曲者以善道宛轉將就使合而已非枉已屈
  道也
  本義二五隂陽正應居睽之時乖戾不合必委曲
  相求而得㑹遇乃為无咎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傳當睽之時君心未合賢臣在下竭力盡誠期使
[013-8b]
  之信合而已至誠以感動之盡力以扶持之明義
  理以致其知杜蔽惑以誠其意如是宛轉以求其
  合也遇非枉道迎逢也巷非邪僻由徑也故夫子
  特云遇主于巷未失道也未非必也非必謂失道
  也
  本義本其正應非有邪也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曳以制反/象同掣昌
逝反劓/魚器反
[013-9a]
  𫝊隂柔於平時且不足以自立況當睽離之際乎
  三居二剛之間處不得其所安其見侵陵可知矣
  三以正應在上欲進與上合志而四阻於前二牽
  於後車牛所以行之具也輿曳牽於後也牛掣阻
  於前也在後者牽曳之而已當前者進者之所力
  犯也故重傷於上為四所傷也其人天且劓天髠
  首也劓截鼻也三從正應而四隔止之三雖隂柔
  處剛而志行故力進以犯之是以傷也天而又劓
[013-9b]
  言重傷也三不合於二與四睽之時自无合義適
  合居剛守正之道也其於正應則睽極有終合之
  理始為二陽所戹是无初也後必得合是有終也
  掣從制從手執止之義也
  本義六三上九正應而三居二陽之間後為二所
  曳前為四所掣而當睽之時上九猜狠方深故又
  有髠劓之傷然邪不勝正終必得合故其象占如
  此
[013-10a]
   朱氏附録天合作而剃鬚也篆文天作□而作
   而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傳以六居三非正也非正則不安又在二陽之間
  所以有如是艱戹由位不當也无初一有/而字有終者
  終必與上九相遇而合乃遇剛也不正而合未有
  久而不離者也合以正道自无終睽之理故賢者
  順理而安行智者知幾而固守
[013-10b]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
  傳九四當睽時居非所安无應而在二隂之間是
  睽離孤處者也以剛陽之德當睽離之時孤立无
  與必以氣𩔖相求而合是以遇元夫也夫陽稱元
  善也初九當睽之初遂能與同德而亡睽之悔處
  睽之至善者也故目之為元夫猶云善士也四則
  過中為睽已甚不若初之善也四與初皆以陽處
  一卦之下居相應之位當睽乖之時各无應援自
[013-11a]
  然同德相親故㑹遇也同德相遇必須至誠相與
  交孚各有孚誠也上下二陽以至誠相合則何時
  之不能行何危之不能濟故雖處一无/處字危厲而无
  咎也當睽離之時孤居二隂之間處不當位危且
  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得无咎也
  本義睽孤謂无應遇元夫謂得初九交孚謂同德
  相信然當睽時故必危厲乃得无咎占者亦如是
  也
[013-11b]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傳初四皆陽剛君子當睽乖之時上下以至誠相
  交協志同力則其志可以行不止无咎而已卦辭
  但言无咎夫子又從而明之云可以行其志救時
  之睽也蓋以君子陽剛之才而至誠相輔何所不
  能濟也唯有君則能行其志矣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徃何咎
  傳六以隂柔當睽離之時而居尊位有悔可知然
[013-12a]
  而下有九二剛陽之賢與之為應以輔翼之故得
  悔亡厥宗其黨也謂九二正應也噬膚噬齧其肌
  膚而深入之也當睽之時非入之者深豈能合也
  五雖隂柔之才二輔以陽剛之道而深入之則可
  徃而有慶一有/也字復何過咎之有以周成之㓜稚而
  興盛王之治以劉禪之昬弱而有中興之勢蓋由
  任聖賢之輔而姬公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
  本義以隂居陽悔也居中得應故能亡之厥宗指
[013-12b]
  九二噬膚言易合六五有柔中之德故其象占如
  是
   朱氏附録宗如同人于宗之宗
 象曰厥宗噬膚徃有慶也
  傳爻辭但言厥宗噬膚則可以徃而无咎象復推
  明其義言人君雖巳才不足若能信任賢輔使以
  其道深入於已則可以有為是徃而有福慶也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
[013-13a]
寇㛰媾徃遇雨則吉說吐活始/銳二反
  傳上居卦之終睽之極也陽剛居上剛之極也在
  離之上用明之極也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
  躁暴而不詳明極則過察而多疑上九有六三之
  正應實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如人雖有
  親黨而多自疑猜妄生乖離雖處骨肉親黨之間
  而常孤獨也上之與三雖為正應然居睽極无所
  不疑其見三如豕之汚穢而又背負泥塗見其可
[013-13b]
  惡之甚也既惡之甚則猜成其罪惡如見載鬼滿
  一車也鬼本无形而見載之一車言其以无為有
  妄之極也物理極而必反以近明之如人適東東
  極矣動則西也如升髙髙極矣動則下也既極則
  動而必反也上之睽乖既極三之所處者正理大
  凡失道既極則必反正理故上於三始疑而終必
  合也先張之弧始疑惡而欲射之也疑之者妄也
  妄安能常故終必復於正三實无惡故後說弧而
[013-14a]
  弗射睽極而反故與三非復是寇讎乃㛰媾也此
  匪寇㛰媾之語與它一作/屯卦同而義則殊也隂陽
  交而和暢則為雨上於三始疑而睽睽極則不疑
  而合隂陽合而益和則為雨故云徃遇雨則吉徃
  者自此以徃也謂既合而益和則吉也
   程氏附録睽之上九離也離之為德在諸卦莫
   不以為明獨於睽便變為惡以陽在上則為亢
   以剛在上則為很以明在上變而為察以很以
[013-14b]
   察所以為睽之極也故曰見豕負塗載鬼一車
   皆自任已察之所致然徃而遇雨則吉遇雨者
   睽解也睽解有二義一是物極則必反故睽極
   則必通若睽極不通卻終於睽而已二是所以
   能解睽者卻是用明之功也
  本義睽孤謂六三為二陽所制而巳以剛處明極
  睽極之地又自猜很而乖離也見豕負塗見其汚
  也載鬼一車以无為有也張弧欲射之也說弧疑
[013-15a]
  稍釋也匪寇㛰媾知其非寇而實親也徃遇雨則
  吉疑盡釋而睽合也上九之與六三先睽後合故
  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載鬼一車等語所以差異者為它這
   般事是差異㡳事所以卻把世間差異㡳明之
   世間自有這般差異㡳事
 象曰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傳雨者隂陽和也始睽而能終和故吉也所以能
[013-15b]
  和者以羣疑盡亡也其始睽也无所不疑故云羣
  疑睽極而合則皆亡也一作則疑/皆亡矣
   朱氏附録問睽卦无正應而同德相應者何曰
   无正應所以為睽當睽之時當合者既離其離
   者卻合也○問睽卦本不好爻中取卻好如六
   五對九二處非其位九四對初九本非相應都
   成好爻不知何故曰易之取爻多為占者而言
   占法取變爻便是到此處變了所以困卦雖是
[013-16a]
   不好然其間利用祭祀之屬卻都好問此正與
   見羣龍无首吉利永貞一般曰然卻是變了故
   如此
艮下/坎上
  傳蹇序卦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
  難也睽乖之時必有蹇難蹇所以次睽也蹇險阻
  之義故為蹇難為卦坎上艮下坎險也艮止也險
  在前而止不能進也前有險陷後有峻阻故為蹇
[013-16b]
  也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傳西南坤方坤地也體順而易東北艮方艮山也
  體止而險在蹇難之時利於順處平易之地不利
  止於危險也處順易則難可紓止於險則難益甚
  矣蹇難之時必有聖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故
  利見大人也濟難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
  故貞則吉也凡處難者必在乎一无/乎字守貞正一无/正字
[013-17a]
  設使難不解不失正德是以吉也若遇難而不能
  固其守入於邪濫雖使茍免亦惡德也知義命者
  不為也
  本義蹇難也足不能進行之難也為卦艮下坎上
  見險而止故為蹇西南平易東北險阻又艮方也
  方在蹇中不冝走險又卦自小過而來陽進則徃
  居五而得中退則入於艮而不進故其占曰利西
  南而不利東北當蹇之時必見大人然後可以濟
[013-17b]
  難又必守正然後得吉而卦之九五剛健中正有
  大人之象自二以上五爻皆得正位則又貞之義
  也故其占又曰利見大人貞吉蓋見險者貴於能
  止而又不可終於止處險者利於進而不可失其
  正也
   朱氏附録蹇利西南是說坤卦分曉但不知從
   何插入這坤卦來此須是箇變例聖人到這裏
   看見得有箇做坤㡳道理大率陽卦多自隂來
[013-18a]
   隂卦多自陽來震是坤第一畫變坎是第二畫
   變艮是第三畫變易之取象不曽確定了它○
   蹇无坤體只取坎中爻變如沈存中論五姓一
   般蹇利西南謂地也據卦體艮下坎上无坤而
   繇辭言地者徃徃只取坎中爻變變則為坤矣
   沈存中論五姓自古无之後人既如此呼喚即
   便有義可推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難乃/旦反
[013-18b]
  傳蹇難也蹇之為難如乾之為健若易之為難則
  義有未足一作/盡蹇有險阻之義屯亦難也困亦難
  也同為難而義則異屯者始難而未得通困者力
  之窮蹇乃險阻艱難之義各不同也險在前也坎
  險在前下止而不得進故為蹇
 見險而能止知矣哉知音/智
  傳以卦才言處蹇之道也上險而下止見險而能
  止也犯險而進則有悔咎一作/吝故美其能止為知
[013-19a]
  也方蹇難之時唯能止為善故諸爻除五與二外
  皆以徃為失來為得也
  本義以卦德釋卦名義而賛其美
 蹇利西南徃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
  傳蹇之時利於處平易西南坤方為順易東北艮
  方為險阻九上居五而得中正之位是徃而得平
  易之地故為利也五居坎險之中而謂之平易者
  蓋卦本坤由五徃而成坎故但取徃而得中不取
[013-19b]
  成坎之義也方蹇而又止危險之地則蹇益甚矣
  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謂蹇之極也
 利見大人徃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
  傳蹇難之時非聖賢一有大/人字不能濟天下之蹇故
  利於見大人也大人當位則成濟蹇之功矣徃而
  有功也能濟天下之蹇者唯大正之道夫子又取
  卦才而言蹇之諸爻除初外餘皆當正位故為貞
  正而吉也初六雖以隂居陽而處下亦隂之正也
[013-20a]
  以如一作/如以此正道正其邦可以濟於蹇矣
 蹇之時用大矣哉
  傳處蹇之時濟蹇之道其用至大故云大矣哉天
  下之難豈易平也非聖賢不能其用可謂大矣順
  時而處量險而行從平易之道由至正之理乃蹇
  之時用也
  本義以卦變卦體釋卦辭而賛其時用之大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013-20b]
  傳山之峻阻上復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險
  阻故為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脩德君
  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已而益自脩孟子曰行有
  不得者皆反求諸已故遇艱蹇必自省於身有失
  而致之乎是反身也有所未善則改之无歉於心
  則加勉乃自脩其德也君子脩德以俟時而巳
   朱氏附録或言蹇與困相似君子致命遂志與
   君子反身脩德亦一般曰不然澤无水困是盡
[013-21a]
   乾燥處困之極事无可為者故只得致命遂志
   若山上有水蹇則猶可進歩如山上之泉曲折
   多艱阻然猶可行故教以反身脩德豈可與困
   為比只觀澤无水困山上有水蹇兩句便全然
   不同
初六徃蹇來譽
  傳六居蹇之初徃進則益入於蹇徃蹇也當蹇之
  時以隂柔无援而進其蹇可知來者對徃之辭上
[013-21b]
  進則為徃不進則為來止而不進是有見幾知時
  之美來則有譽也
  本義徃遇險來得譽
   朱氏附録問徃蹇來譽曰來徃二字唯程傳言
   上進則為徃不進則為來說得極好今人或謂
   六四徃蹇來連是來就三九三徃蹇來反是來
   就二上六徃蹇來碩是來就五亦說得通但初
   六來譽則位居最下无可來之地其說不得通
[013-22a]
   矣故不若程傳好只是不徃為佳耳不徃者守
   而不進故不進則為來
 象曰徃蹇來譽冝待也
  傳方蹇之初進則益蹇時之未可進也故冝見幾
  而止以待時可行而後行也諸爻皆蹇徃而善來
  然則无出蹇之義乎曰在蹇而徃則蹇也蹇終則
  變矣故上巳一作/六有碩義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013-22b]
  傳二以中正之德居艮體止於中正者也與五相
  應是中正之人為中正之君所信任故謂之王臣
  雖上下同德而五方在大蹇之中致力於蹇難之
  時其艱蹇至甚故為蹇於蹇也二雖中正以隂柔
  之才豈易勝其任所以蹇於蹇也志在濟君於蹇
  一作/艱難之中其蹇蹇者非為身之故也雖使不勝
  志義可嘉故稱其忠藎不為巳也然其才不足以
  濟蹇也小可濟則聖人當盛稱以為勸矣
[013-23a]
  本義柔順中正正應在上而在險中故蹇而又蹇
  以求濟之非以其身之故也不言吉凶者占者但
  當鞠躬盡力而巳至於成敗利鈍則非所論也
 象曰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傳雖艱一作/蹇戹於蹇時然其志在濟君難雖未能
  成功然一无/然字終无過尤也聖人取其志義而謂其
  无尤所以勸忠藎也
  本義事雖不濟亦无可尤
[013-23b]
九三徃蹇來反
  傳九三以剛居正處下體之上當蹇之時在下者
  皆柔必依於三是為下所附者也三與上為正應
  上隂柔而无位不足以為援故上徃則蹇也來下
  來也反還歸也三為下二隂所喜故來為反其所
  也稍安之地也
  本義反就二隂得其所安
 象曰徃蹇來反内喜之也
[013-24a]
  傳内在下之隂也方蹇之時隂柔不能自立故皆
  附於九三之陽而喜愛之九之處三在蹇為得其
  所也處蹇而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故以來為反猶
  春秋之言歸也
六四徃蹇來連
  傳徃則益入於坎險之深徃蹇也居蹇難之時同
  處艱戹者其志不謀而同也又四居上位而與在
  下者同有得位之正又與三相比相親者也二與
[013-24b]
  初同𩔖相與者也是與下同志衆所從附也故曰
  來連來則與在下之衆相連合也能與衆合得處
  蹇之道也
  本義連於九三合力以濟
 象曰徃蹇來連當位實也
  傳四當蹇之時居上位不徃而來與下同志固足
  以得衆矣又以隂居隂為得其實以誠實與下故
  能連合而下之二三亦各得其實初以隂居下亦
[013-25a]
  其實也當同患之時相交以實其合可知故來而
  連者當位以實也處蹇難非誠實何以濟當位不
  曰正而曰實上下之交主於誠實用各有其所也
九五大蹇朋來
  傳五居君位而在蹇難之中是天下之大蹇也當
  蹇而又在險中亦為大蹇大蹇之時而二在下以
  中正相應是其朋助之來也方天下之蹇而得中
  正之臣相輔其助豈小也得朋來而无吉何也曰
[013-25b]
  未足以濟蹇也以剛陽中正之君而方在大蹇之
  中非得剛陽中正之臣相輔之不能濟天下之蹇
  也二之中正固有助矣欲以隂柔之助濟天下之
  難非所能也自古聖王濟天下之蹇未有不由賢
  聖之臣為之助者湯武得伊吕是也中常之君得
  剛明之臣而能濟大難者則有矣劉禪之孔明唐
  肅宗之郭子儀德宗之李晟是也雖賢明之君茍
  无其臣則不能濟於難也故凡六居五九居二者
[013-26a]
  則多由助而有功蒙泰之𩔖是也九居五六居二
  則其功一作/助多不足屯否之𩔖是也蓋臣賢於君
  則輔君以君所不能臣不及君則賛助之而巳故
  不能成大功也
  本義大蹇者非常之蹇也九五居尊而有剛健中
  正之德必有朋來而助之者占者有是德則有是
  助矣
   朱氏附録問蹇九五何故為大蹇曰五是為蹇
[013-26b]
   主凡人臣之蹇只是一事至大蹇須人主當之
   ○問大蹇朋來之義曰處九五尊位而居蹇之
   中所謂遺大投艱于朕身人君當此之時須屈
   羣䇿用羣力乃可濟也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𫝊朋者其朋𩔖也五有中正之德而二亦中正雖
  大蹇之時不失其守蹇於蹇以相應助是以其中
  正之節也上下中正而弗濟者臣之才不足也自
[013-27a]
  古守節秉義而才不足以濟者豈少乎漢李固王
  允晉周顗王導之徒是也
上六徃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𫝊六以隂柔居蹇之極冒極一作/隂一作/蹇而徃所
  以蹇也不徃而來從五求三得剛陽之助是以碩
  也蹇之道戹塞窮蹙碩大也寛裕之稱來則寛大
  其蹇舒矣蹇之極有出蹇之道上六以隂柔故不
  得出一作/能耳得剛陽之助可以舒蹇而已在蹇極之
[013-27b]
  時得舒則為吉矣非剛陽中正豈能出乎蹇也利
  見大人蹇極之時見大德之人則能一作/利有濟於
  蹇也大人謂五以相比發此義五剛陽中正而居
  君位大人也在五不言其濟蹇之功而上六利見
  之何也曰在五不言以其居坎險之中无剛陽之
  助故无能濟蹇之義在上六蹇極而見大德之人
  則能濟於蹇故為利也各爻取義不同如屯初九
  之志正而於六二則目之為寇也諸爻皆不言吉
[013-28a]
  上獨言吉者諸爻皆得正各有所善然皆未能出
  於蹇故未足為吉唯上處蹇極而得寛裕乃為吉
  也
  本義巳在卦極徃无所之益以蹇耳來就九五與
  之濟蹇則有碩大之功大人指九五曉占者冝如
  是也
   朱氏附録諸爻皆不言吉蓋未離乎蹇中也至
   上六徃蹇來碩吉卻是蹇極有濟之理既是不
[013-28b]
   徃惟守於蹇則必得見九五之大人與共濟蹇
   而有碩大之功矣
 象曰徃蹇來碩志在内也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傳上六應三而從五志在内也蹇既極而有助是
  以碩而吉也六以隂柔當蹇之極密近剛陽中正
  之君自然其志從附以求自濟故利見大人謂從
  九五之貴也所以云從貴恐人不知大人為指五
  也
[013-29a]
   程氏附録蹇以反身脩德故徃者在外也在外
   必蹇來者在内也在内則有譽无尤來連朋來
   來碩皆反身脩德之謂也蹇蹇不暴進内顧之
   象也暴進出外則无事矣連音平連則无窮也
   朋來則衆來言朋來未免於有思也至於來碩
   則來處於大人之事也故曰從貴
坎下/震上
  傳解序卦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
[013-29b]
  物无終難之理難極則必散解者散也所以次蹇
  也為卦震上坎下震動也坎險也動於險外出乎
  險也故為患難解散之象又震為雷坎為雨雷雨
  之作蓋隂陽交感和暢而緩散故為解解者天下
  患難解散之時也
解利西南无所徃其來復吉有攸徃夙吉解音蟹彖傳/大象並同
  傳西南坤方坤之體廣大平易當天下之難方解
  人始離艱苦不可復以煩苛嚴急治之當濟以寛
[013-30a]
  大簡易乃其冝也如是則人心懐而安之故利於
  西南也湯除桀之虐而以寛治武王誅紂之暴而
  反商政皆從寛易也无所徃其來復吉有攸徃夙
  吉无所徃謂天下之難已解散无所為也有攸徃
  謂尚有所當解之事也夫天下國家必紀綱法度
  廢亂而後禍患生聖人既解其難而安平无事矣
  是无所徃也則當脩復治道正紀綱明法度進復
  先代明王之治是來復也謂反正理也天下之吉
[013-30b]
  也其發語辭自古聖王救難定亂其始未暇遽為
  也既安定則為可久可繼之治自漢以下亂既除
  則不復有為姑隨時維持而已故不能成善治蓋
  不知來復之義也有攸徃夙吉謂尚有當解之事
  則早為之乃吉也當解而未盡者不早去則將復
  盛事之復生者不早為則將漸大故夙則吉也
  本義解難之散也居險能動則出於險之外矣解
  之象也難之既解利於平易安靜不欲久為煩擾
[013-31a]
  且其卦自升來三徃居四入於坤體二居其所而
  又得中故利於西南平易之地若无所徃則冝來
  復其所而安靜若尚有所徃則冝早徃早復不可
  久煩擾也
   朱氏附録舉解卦云无所徃其來復吉程傳以
   為天下之難巳解而安平无事則當修復治道
   正紀綱明法度進復先代明王之治夫禍亂既
   平正合脩治道求復三代之規模卻只便休了
[013-31b]
   兩漢以來人主還有理㑹正心誠意否須得人
   主如窮閻陋巷之士治心脩身講明義理以此
   應天下之務用天下之才方見次第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
  傳坎險震動險以動也不險則非難不動則不能
  出難動而出於險外是免乎險難也故為解
  本義以卦德釋卦名義
 解利西南徃得衆也
[013-32a]
  傳解難之道利在廣大平易以寛易而徃濟解則
  得衆心之歸也
 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傳不云无所徃省文爾救亂除難一時之事未能
  成治道也必待難解无所徃然後來復先王之治
  乃得中道謂合冝也
 有攸徃夙吉徃有功也
  傳有所為則夙吉也早則徃而有功緩則惡滋而
[013-32b]
  害深矣
  本義以卦變釋卦辭坤為衆得衆謂九四入坤體
  得中有功皆指九二
 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
 時大矣哉
  傳既明處解之道復言天地之解以見解時之大
  天地之氣開散交感而和暢則成雷雨雷雨作則
  萬物皆生發甲坼天地之功由解而成故賛解之
[013-33a]
  時大矣哉王者法天道行寛宥施恩惠養育兆民
  至於昆蟲草木乃順解之時與天地合德也
  本義極言而賛其大也
   朱氏附録隂陽之氣閉結之極忽然迸散出做
   這雷雨只管閉結了若不解散如何㑹有雷雨
   作小畜所以不能成雷雨者畜不極也雷便只
   是如今一箇爆杖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013-33b]
  傳天地解散而成雷雨故雷雨作而為解也與明
  兩而作離語不同赦釋之宥寛之過失則赦之可
  也罪惡而赦之則非義也故寛之而巳君子觀雷
  雨作解之象體其發育則施恩仁體其解散則行
  寛釋也
初六无咎
  傳六居解初患難既解之時以柔居剛以隂應陽
  柔而能剛之義既无患難而自處得剛柔之冝一/有
[013-34a]
  也/字患難既解安寧无事唯自處得冝則為无咎矣
  方解之初冝安靜以休息之爻之辭寡所以示意
  本義難既解矣以柔在下上有正應何咎之有故
  其占如此
 象曰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𫝊初四相應是剛柔相際接也剛柔相際為得其
  冝難既解而處之剛柔得冝其義无咎也
九二田獲三狐得黄矢貞吉
[013-34b]
  傳九二以陽剛得中之才上應六五之君用於時
  者也天下小人常衆剛明之君在上則明足以照
  之威足以懼之剛足以斷之故小人不敢用其情
  然猶常存警戒慮其有間而害正一作/政也六五以
  隂柔居尊位其明易蔽其威易犯其斷不果而易
  惑小人一近之則移其心矣況難方解而治之初
  其變尚易二既當用必須能去小人則可以正君
  心而行其剛中之道田者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
[013-35a]
  獸三狐指卦之三隂時之小人也獲謂能變化除
  去之如田之獲狐也獲之則得中直之道乃貞正
  而吉也黃中色矢直物黃矢謂中直也羣邪不去
  君心一入則中直之道无由行矣桓敬之不去武
  三思是也
  本義此爻取象之意未詳或曰卦凡四隂除六五
  君位餘三隂即三狐之象也大抵此爻為卜田之
  吉占亦為去邪媚而得中直之象能守其正則无
[013-35b]
  不吉也
 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傳所謂貞吉者得其中道也除去邪惡使其一无/其字
  中直之道得行乃正而吉也
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
  傳六三隂柔居下之上處非其位猶小人冝在下
  以負荷而且乘車非其據也必致寇奪之至雖使
  所為得正亦可鄙吝也小人而竊盛位雖勉為正
[013-36a]
  事而氣質卑下本非在上之物終可吝也若能大
  正則如何曰大正非隂柔所能也若能之則是化
  為君子矣三隂柔小人冝在下而反處下之上猶
  小人冝負而反乘當致寇奪也難解之時而小人
  竊位復致寇矣
  本義繫辭備矣貞吝言雖以正得之亦可羞也唯
  避而去之為可免耳
 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013-36b]
  傳負荷之人而且乘載為可醜惡也處非其據德
  不稱一作/勝其器則寇戎之致乃巳招取將誰咎乎
  聖人又於繫辭明其致寇之道謂作易者其知盗
  乎盜者乘釁而至茍无釁隙則盜安能犯負者小
  人之事乘者君子之器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非
  其所能安也故盜乘釁而奪之小人而居君子之
  位非其所能堪也故滿假而陵慢其上侵暴其下
  盜則乘其過惡而伐之矣伐者聲其罪也盜橫暴
[013-37a]
  而至者也貨財而輕慢其藏是教誨乎盜使取之
  也女子而夭冶其容是教誨滛者使暴之也小人
  而乘君子之器是招盜使奪之也皆自取之之謂
  也
   朱氏附録六居三大率少有好㡳負且乘聖人
   到這裏又見得有箇小人乘君子之器㡳象故
   又於此發出這箇道理來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解佳買反拇/茂后反象同
[013-37b]
  傳九四以陽剛之才居上位承六五之君大臣也
  而下與初六之隂為應拇在下而微者謂初也居
  上位而親小人則賢人正士逺退矣斥去小人則
  君子之黨進而誠相得也四能解去初六之隂柔
  則陽剛君子之朋來至而誠合矣不解去小人則
  已之誠未至安能得人之孚也初六其應故謂逺
  之為解
  本義拇指初初與四皆不得其位而相應應之不
[013-38a]
  以正者也然四陽而初隂其𩔖則不同矣若能解
  而去之則君子之朋至而相信也
   朱氏附録四與初皆不得正四能解其拇者以
   四雖隂位而才則陽與初六隂柔則為有間所
   以能解去其拇故得陽剛之朋𩔖至而相信矣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傳四雖陽剛然居隂於正疑不足若復親比小人
  則其失正必矣故戒必解其拇然後能來君子以
[013-38b]
  其處未當位也解者本合而離之也必解拇而後
  朋孚蓋君子之交而小人容於其間是與君子之
  誠未至也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解音蟹/象同
  傳六五居尊位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子通
  言之君子所親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者必小人
  也故君子維有解則吉也小人去則君子進矣吉
  孰大焉有孚者世云見驗也可驗之於小人小人
[013-39a]
  之黨去則是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則君子自進
  正道自行天下不足治也
  本義卦凡四隂而六五當君位與三隂同𩔖者必
  解而去之則吉也孚驗也君子有解以小人之退
  為驗也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傳君子之所解者謂退去小人也小人去則君子
  之道行是以吉也
[013-39b]
上六公用射隼于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射食亦反/隼荀尹反
  傳上六尊髙之地而非君位故曰公但據解終而
  言也隼鷙害之物象為害之小人墉牆内外之限
  也害若在内則是未解之時也若出墉外則是无
  害矣復何所解故在墉上離乎内而未去也云髙
  見防限之嚴而未去者上解之極也解極之時而
  獨有未解者乃害之堅強者也上居解極解道巳
  至器巳成也故能射而獲之既獲之則天下之患
[013-40a]
  解巳盡矣何所不利夫子於繫辭復伸其義曰隼
  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
  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
  語成器而動者也鷙害之物在墉上茍无其器與
  不待時而發則安能獲之所以解之之道器也事
  之當解與已解之之道至者時也如是而動故无
  括結發而无不利矣括結謂阻礙聖人於此發明
  藏器待時之義夫行一身至於天下之事茍无其
[013-40b]
  器與不以時而動小則括塞大則喪敗自古喜有
  為而无成功或顚覆者皆由是也
  本義繫辭備矣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解佳/買反
  傳至解終而未解者悖亂之大者也射之所以解
  之也解則天下平矣
兊下/艮上
  傳損序卦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縱
[013-41a]
  緩則必有所失失則損也損所以繼解也為卦艮
  上兊下山體髙澤體深下深則上益髙為損下益
  上之義又澤在山下其氣上通潤及草木百物是
  損下而益上也又下為兊說三爻皆上應是說以
  奉上亦損下益上之義又下兊之成兊由六三之
  變也上艮之成艮自上九之變也三本剛而成柔
  上本柔而成剛亦損下益上之義損上而益於下
  則為益取下而益於上則為損在人上者施其澤
[013-41b]
  以及下則益也取其下以自厚則損也譬諸壘土
  損於上以培厚其基本則上下安固矣豈非益乎
  取於下以増上之髙則危墜至矣豈非損乎故損
  者損下益上之義益則反是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徃
  傳損減損也凡損抑其過以就義理皆損之道也
  損之道必有孚誠謂至誠順於理也損而順理則
  大善而吉所損无過差可貞固常行而利有所徃
[013-42a]
  也人之所損或過或不及一有或/常字或不常一作/當
  不合正理非有孚也非有孚則无吉而有咎非可
  貞之道不可行也
  本義損減省也為卦損下卦上畫之陽益上卦上
  畫之隂損兊澤之深益艮山之髙損下益上損内
  益外剥民奉君之象所以為損也損所當損而有
  孚信則其占當有此下四者之應矣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013-42b]
  傳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聖人以
  寧儉為禮之本故為損發明其義以享祀言之享
  祀之禮其文最繁然以誠敬為本多儀備物所以
  將飾其誠敬之心飾過其誠則為偽矣損飾所以
  存誠也故云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之約可用
  享祭言在乎誠而已誠為本也天下之害无不由
  末之勝也峻宇彫牆本於宫室酒池肉林本於飲
  食淫酷殘忍本於刑罰窮兵黷武本於征討凡人
[013-43a]
  欲之過者皆本於奉養其流之逺則為害矣先王
  制其本者天理也後人流於末者人欲也損之義
  損人欲以復天理而已
  本義言當損時則至薄无害
   朱氏附録二簋與簋貳字不同可見其義亦不
   同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上行時/掌反
  傳損之所以為損者以損於下而益於上也取下
[013-43b]
  以益上故云其道上行夫損上而益下則為益損
  下而益上則為損損基本以為髙者豈可謂之益
  乎
  本義以卦體釋卦名義
 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徃
  傳謂損而以至誠則有此元吉以下四者損道之
  盡善也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有時應/如
[013-44a]
 字舊應/對之應
  傳夫子特釋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卦辭簡直謂當
  損去浮飾曰何所用哉二簋可以享也厚本損末
  之謂也夫子恐後人不達遂以為文飾當盡去故
  詳言之有本必有末有實必有文天下萬事无不
  然者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父子主恩必有嚴順之
  體君臣主敬必有承接之儀禮讓存乎内待威儀
  而後行尊卑有其序非物采則一作/而无别文之與
[013-44b]
  實相須而不可闕也及夫文之勝末之流逺本喪
  實乃當損之時也故云曷所用哉二簋足以薦其
  誠矣謂當務實而損飾也夫子恐人之泥言也故
  復明之曰二簋之質用之當有時非其所用而用
  之不可也謂文飾未過而損之與損之至於過甚
  則非也損剛益柔有時剛為過柔為不足損益皆
  損剛益柔也必順時而行不當時而損益之則非
  也
[013-45a]
 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傳或損或益或盈或虚唯隨時而巳過者損之不
  足一作/及者益之虧者盈之實者虚之與時偕行也
  本義此釋卦辭時謂當損之時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慾
  傳山下有澤氣通上潤與深下以增髙皆損下之
  象君子觀損之象以損於已在脩身之道所當損
  者唯忿與慾故以懲戒其忿怒窒塞其意慾也
[013-45b]
  本義君子脩身所當損者莫切於此
   朱氏附録懲忿如摧山窒慾如塡壑○觀山之
   象以懲忿觀澤之象以窒慾慾如汙澤然其中
   穢濁解汙染人須當塡塞了問觀山之象以懲
   忿是如何曰人怒時自是恁突兀起來故孫權
   曰令人氣湧如山○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
   窒慾必是降下山以塞其澤便是此象六十四
   卦象皆如此○懲忿如救火窒慾如放水○問
[013-46a]
   懲忿窒慾忿怒易發難制故曰懲懲是戒於後
   慾之起則甚微漸漸到熾處故曰窒窒謂塞於
   初古人說情竇竇是罅隙須是塞其罅隙曰懲
   也不專是戒於後若是怒時也須去懲治它始
   得懲者懲於今而戒於後耳窒亦非是眞有箇
   孔穴去塞了但遏絶之使不行耳○問何以窒
   慾伊川曰思此莫是言慾心一萌當思禮義以
   勝之否曰然
[013-46b]
初九巳事遄徃无咎酌損之遄市/專反
  傳損之義損剛益柔損下益上也初以陽剛應於
  四四以隂柔居上位賴初之益者也下之益上當
  損已而不自以為功所益於上者事既巳則速去
  之不居其功乃无咎也若享其成功之美非損已
  益上也於為下之道為有咎矣四之隂柔賴初者
  也故聽於初初當酌度其宜而損已以益之過與
  不及皆不可也
[013-47a]
  本義初九當損下益上之時上應六四之隂輟所
  為之事而速徃以益之无咎之道也故其象占如
  此然居下而益上亦當斟酌其深淺也
   朱氏附録在損之初下猶可以斟酌也○問損
   卦三陽皆能益隂而二上爻則弗損益之初則
   曰酌損之何邪曰這一爻難解只得用伊川說
   又曰易解得處少難解處多今且恁地說去到
   那占時又自别消詳有應處難與為定說也
[013-47b]
 象曰巳事遄徃尚合志也
  傳尚上也時之所崇用為尚初之所尚者與上合
  志也四賴於初初益於四與上合志也
  本義尚上通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
  傳二以剛中當損剛之時居柔而說體上應六五
  隂柔之君以柔說應上則失其剛中之德故戒所
  利在貞正也征行也離乎中則失其貞正而凶矣
[013-48a]
  守其中乃貞也弗損益之不自損其剛貞則能益
  其上乃益之也若失其剛貞而用柔說適足以損
  之而巳一无而/巳字非損已而一有/以字益上也世之愚者
  有雖无邪心而唯知竭力順上為忠者蓋不知弗
  損益之之義也
  本義九二剛中志在自守不肯妄進故占者利貞
  而征則凶也弗損益之言不變其所守乃所以益
  上也
[013-48b]
 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傳九居二非正也處說非剛也而得中為善若守
  其中德何有不善豈有中而不正者豈有中而有
  過者二所謂利貞謂以中為志也志存乎中則自
  正矣大率中重於正中則正矣正不必中也能守
  中則有益於上矣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
  傳損者損所餘也益者益不足也三人謂下三陽
[013-49a]
  上三隂三陽同行則損九三以益上三隂同行則
  損上六以為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也上以柔易剛
  而謂之損但言其減一耳上與三雖本相應由二
  爻升降而一卦皆成兩相與也初二二陽四五二
  隂同德相比三與上應皆兩相與則其志專皆為
  得其友也三雖與四相比然異體而應上非同行
  者也三人則損一人一人則得其友蓋天下无不
  二者一與二相對待生生之本也三則餘而當損
[013-49b]
  矣此損益之大義也夫子又於繫辭盡其義曰天
  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
  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絪緼交
  密之狀天地之氣相交而密則生萬物之化醇醇
  謂醲厚醲厚猶精一也男女精氣交構則化生萬
  物唯精醇專一所以能生也一隂一陽豈可二也
  故三則當損言專致乎一也天地之間當損益之
  明且大者莫過此也
[013-50a]
   程氏附録道二仁與不仁而巳自然理如此道
   无无對有隂則有陽有善則有惡有是則有非
   无一亦无三易曰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
   得其友只是二也○絪緼隂陽之感○天地之
   大德曰生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生之謂性告子/此言
   是謂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則非也萬物之生意最可觀
   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人與天地一物
   也而人特自小之何邪
[013-50b]
  本義下卦本乾而損上爻以益坤三人行而損一
  人也一陽上而一隂下一人行而得其友也兩相
  與則專參則雜而亂卦有此象故戒占者當致一
  也
   朱氏附録伊川就六爻上說得好
 象曰一人行三則疑也
  傳一人行而得一人乃得友也若三人行則疑所
  與矣理當損去其一人損其餘也
[013-51a]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遄市/專反
  傳四以隂柔居上與初之剛陽相應在損時而應
  剛能自損以從剛陽也損不善以從善也初之益
  四損其柔而益之以剛損其不善也故曰損其疾
  疾謂疾病不善也損於不善唯使之遄速則有喜
  而无咎人之損過唯患不速速則不至於深過為
  可喜也
  本義以初九之陽剛益已而損其隂柔之疾惟速
[013-51b]
  則善戒占者如是則无咎矣
 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傳損其所疾固可喜也云亦發語辭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傳六五於損時以中順居尊位虛其中以應乎二
  之剛陽是人君能虚中自損以順從在下之賢也
  能如是天下孰不損已自盡以益之故或有益之
  之事則十朋助之矣十衆辭龜者決是非吉凶之
[013-52a]
  物衆人之公論必合正理雖龜筴不能違也如此
  可謂大善之吉矣古人曰謀從衆則合天心
  本義柔順虛中以居尊位當損之時受天下之益
  者也兩龜為朋十朋之龜大寶也或以此益之而
  不能辭其吉可知占者有是德則𫉬其應矣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傳所以得元吉者以其能盡衆人之見合天地之
  理故自上天降之福祐也
[013-52b]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徃得臣无家
  傳凡損之義有三損已從人也自損以益於人也
  行損道以損於人也損已從人徙於義也自損益
  人及於物也行損道以損於人行其義也各因其
  時取大者言之四五二爻取損已從人下體三爻
  取自損以益人損時之用行損道以損天下之當
  損者也上九則取不行其損為義九居損之終損
  極而當變者一无/者字也以剛陽居上若用一有/其字剛以
[013-53a]
  損削於下非為上之道其咎大矣若不行其損變
  而以剛陽之道益於下則无咎而得其正且吉也
  如是則冝有所徃徃則有益矣在上能不損其下
  而益之天下孰不服從從服之衆无有内外也故
  曰得臣无家得臣謂得人心歸服无家謂无有逺
  近内外之限也
  本義上九當損下益上之時居卦之上受益之極
  而欲自損以益人也然居上而益下有所謂惠而
[013-53b]
  不費者不待損已然後可以益人也能如是則无
  咎然亦必以正則吉而利有所徃惠而不費其惠
  廣矣故又曰得臣无家
   朱氏附録得臣无家猶言化家為國相似得臣
   有家其所得也小矣无家則可見其大
 象曰弗損益之大得志也
  傳居上不損下而反益之是君子大得行其志也
  君子之志唯在益於人而已
[013-54a]
   朱氏附録問損卦下三爻皆是損己益人四五
   兩爻是損己從人上爻有為人上之象不待損
   己而自有以益人曰三爻无損已益人㡳意只
   是盛到極處去不得自是損了四爻損其疾只
   是損了那不好了便自好五爻是受益也无損
   已從人㡳意
 
 
[013-54b]
 
 
 
 
 
 
 
 周易傳義附録卷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