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1 周易傳義附錄-宋-董楷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傳義附錄卷九上   宋 董楷 撰
下經
離下/震上
  傳豐序卦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物所歸
  聚必成其大故歸妹之後受之以豐也豐盛大之
  義為卦震上離下震動也離明也以明而動動而
  能一本无/能字明皆致豐之道明足以照動足以亨然
[017-1b]
  陵能致豐大也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假庚白/反彖同
  傳豐為盛大其義自亨極天下之光大者唯王者
  能至之假至也天位之尊四海之富羣生之衆王
  道之大極豐之道其唯王者乎豐之時人民之繁
  庶事物之殷盛治之豈易周為可憂一作/患慮宜如
  日中之盛明廣照无所不及然後无憂也
  本義豐大也以明而動盛大之勢也故其占有亨
[017-2a]
  道焉然王者至此盛極當衰則又有憂道焉聖人
  以為徒憂无益但能守常不至於過盛則可矣故
  戒以勿憂宜日中也
   朱氏附録須是王假之了方且勿憂宜日中若
   未到這箇田地更憂甚㡳王亦未有可憂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
  傳豐者盛大之義離明而震動明動相資而成豐
  大也
[017-2b]
  本義以卦德釋卦名義
 王假之尚大也
  傳王者有四海之廣兆民之衆極天下之大也故
  豐大之道唯王者能致之所有既大其保之治之
  之道亦當大也故王者之所尚至大也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傳所有既廣所治既衆當憂慮其不能周及宜如
  日中之盛明普照天下无所不至則可勿憂矣如
[017-3a]
  是然後能保其豐大豈小才小知之所能也
  本義釋卦辭
   朱氏附録王假之尚大也只是王者至此一箇
   極大㡳時節所尚者皆大事○問宜日中宜照
   天下人君之德如日之中乃能盡照天下否曰
   易如此看不得只是如日之中則自然照天下
   不可將作道理解他又曰宜照天下是貼㡳閑
   句
[017-3b]
 日中則&KR0628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而況於人
 乎況於鬼神乎
  傳既言豐盛之至復言其難常以為誡也日中盛
  極則有&KR0628迭月既盈滿則有虧缺天地之盈虚尚
  與時消息況人鬼神乎盈虛謂盛衰消息謂進退
  天地之運亦隨時進退也鬼神謂造化之迹於萬
  物盛衰可見其消息也於豐盛之時而為此誡欲
  其守中不至過盛處豐之道豈易也哉
[017-4a]
  本義此又發明卦辭外意言不可過中也
   朱氏附録豐卦彖許多言語其實則在日中則
   昊月盈則食天地盈虚與時消息數語上這盛
   得極常須謹保守得日中時候方得不然則便
   是偃仆傾壞了又曰這處去危亡只一間耳又
   曰這便是康節所謂酩酊離披時候如何不憂
   危謹畏○問程子曰鬼神者造化之迹今既言
   天地而復言鬼神何也曰天地舉全體而言鬼
[017-4b]
   神指其功用之迹似有人所為者以謙卦彖辭/推之尤明白
   又曰天地是舉其大體而言鬼神是舉其中運
   動變化者通上徹下而言如雨風露雷草木之
   𩔖皆是○驟雨不終朝自不能久而況其小者
   乎○物事到盛時必衰雖鬼神有不能違也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折之/舌反
  傳雷電皆至明震並行也二體相合故云皆至明
  動相資成豐之象離明也照察之象震動也威斷
[017-5a]
  之象折獄者必照其情實惟明克允致刑者以威
  於一作/其姦惡唯斷乃成故君子觀雷電明動之象
  以折獄致刑也噬嗑言先王飭法豐言君子折獄
  以明在上而麗於威震王者之事故為制刑立法
  以明在下而麗於威震君子之用故為折獄致刑
  旅明在上而云君子者旅取愼用刑與不留獄君
  子皆當然也
  本義取其威照並行之象
[017-5b]
   朱氏附録問雷電噬嗑與雷電豐亦一同曰噬
   嗑明在上是明得事理先立這法在此未有犯
   㡳人留待異時之用故云明罰敕法豐威在上
   明在下是用這法時須是明見下情曲折方得
   不然威動於上必有過錯也故云折獄致刑此
   是伊川之意其說極好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傳雷電皆至成豐之象明動相資致豐之道非明
[017-6a]
  无以照非動无以行相須猶形影相資猶表裏九
  明之初四動之初宜相須以成其用故雖旬而相
  應位則相應用則相資故初謂四為配主已所配
  也配雖匹稱然就之者也如配天以配君子故初
  於四云配四於初云夷也雖旬无咎旬均也天下
  之相應者常非均敵如隂之應陽柔之從剛下之
  附上敵則安肯相從惟豐之初四其用則相資其
  應則相成故雖均是陽剛相從而无過咎也蓋非
[017-6b]
  明一本明字/上有剛字則動无所之非動則明无所用相資
  而成用同舟則胡越一心共難則仇怨協力事勢
  使然也往而相從則能成其用矣故云有尚有嘉
  尚也在他卦則不相下而離隙矣
  本義配主謂四旬均也謂皆陽也當豐之時明動
  相資故初九之遇九四雖皆陽剛而其占如此也
   朱氏附録問動非明則无所之明非動則无所
   用曰徒行不明則行无所向冥行而已徒明不
[017-7a]
   行則明无所用空明而巳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傳聖人因時而處宜隨事而順理夫𫝑均則不相
  下者常理也然有雖敵而相資者則相求也初四
  是也所以雖旬而无咎也與人同而力均者在乎
  降巳以相求協力一作/心以從事若懷先一作/先懐巳之
  私有加上之意則患當至矣故曰過旬災也均而
  先巳是過旬也一求勝則不能同矣
[017-7b]
  本義戒占者不可求勝其配亦爻辭外意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徃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傳明動相資乃能成豐二為明之主又得中正可
  謂明者也而五在正應之地隂柔不正非能動者
  二五雖皆隂而在明動相資之時居相應之地五
  一作/乃才不足一有/耳字既其應之才一无/才字不足資則獨
  明不能成豐既不能成豐則喪其明功故為豐其
  蔀日中見斗二至明之才以所應不足與而不能
[017-8a]
  成其豐喪其明功无明功則為昬暗故云見斗斗
  昏見者也蔀周匝之義用障蔽之物掩晦於明者
  也斗屬隂而主運平象五以隂柔而當君位日中
  盛明之時乃見斗猶豐大之時乃一作/而遇柔弱之
  主斗以昏見言見斗則是明喪一作/喪明而暗矣二雖
  至明中正之才所遇乃柔暗不正之君既不能下
  求於巳若徃求之則反得疑猜忌疾暗主如是也
  然則如之何而可夫君子之事上也不得其心則
[017-8b]
  盡其至誠以感發其至意而巳茍誠意能動則雖
  昬蒙可開也雖柔弱可輔也雖不正可正也古人
  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巳之誠意一无/意字
  達而君見信之篤耳管仲之相桓公孔明之輔後
  主是也若能以誠信發其志意則得行其道乃為
  吉也
  本義六二居豐之時為離之主至明者也而上應
  六五之柔暗故為豐蔀見斗之象蔀障蔽也大其
[017-9a]
  障蔽故日中而昏也徃而從之則昏暗之主必反
  見疑惟在積其誠意以感發之則吉戒占者宜如
  是也虚中有孚之象
 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傳有孚發若謂以巳之孚信感發上之心志也茍
  能發則其吉可知雖柔一作/昏暗有可發之道也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沬字作昧亡大/反子夏傳云昧
星之/小者
[017-9b]
  傳沛字古本有作旆字者王弼以為幡幔則是旆
  也幡幔圍蔽於内者豐其沛其暗更甚於蔀也三
  明體而反暗於四者所應隂暗故也三居明體之
  上陽剛得正本能明者也豐之道必明動相資而
  成三應於上上隂柔又无位而處震之終既終則
  止矣不能動者也它卦至終則極震至終則止矣
  三无上之應則不能成豐沬星之微小无名數者
  一有/是字見沬暗之甚也豐之時而遇上六日中而見
[017-10a]
  沬者也右肱人之所用乃折矣其无能為可知賢
  智之才遇明君則能有為於天下上无可賴之主
  則不能有為如人之折其右肱也人之為有所失
  則有所歸咎曰由是故致是若欲動而无右肱欲
  為而上无所賴則不能而巳更復何言无所歸咎
  也
  本義沛一作旆謂幡幔也其蔽甚於蔀矣沬小星
  也三處明極而應上六雖不可用而非咎也故其
[017-10b]
  象占如此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傳三應於上上應而无位隂柔無𫝑力而處既終
  其可共濟大事乎既无所賴如右肱之折終不可
  用矣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傳四雖陽剛為動之主又得大臣之位然以不中
  正遇隂暗柔弱之主豈能致豐大也故為豐其蔀
[017-11a]
  蔀周圍掩蔽之物周圍則不大掩蔽則不明日中
  見斗當盛明之時反昏暗也夷主其等夷也相應
  故謂之主初四皆陽而居初是其徳同又居相應
  之地故為夷主居大臣之位而得一作徳大/有同字在下
  之賢同徳相輔其助豈小也哉故吉也如四之才
  得在下之賢為之助則能致豐大乎曰在下者上
  有當位為之與在上者下有賢才為之助豈无益
  乎故吉也然而致天下之豐有君而後能也五隂
[017-11b]
  柔居尊而震體无虛中巽順下賢之象下雖多賢
  亦將何為蓋非陽剛中正不能致天下之豐也
  本義象與六二同夷等夷也謂初九也其占為當
  豐而遇暗主下就同徳則吉也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
  傳位不當謂以不中正居髙位所以一作/非闇而不
  能致豐一有/乎字
 日中見斗幽不明也
[017-12a]
  傳謂幽暗不能光明君隂柔而臣不中正故也
 遇其夷主吉行也
  傳陽剛相遇吉之行也下就於初故云行下求則
  為吉也
   朱氏附録問豐九四近昏暗之君所以有豐其
   蔀日中見斗之象亦是它本身不中正所致故
   象云位不當也先生曰也是如此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017-12b]
  傳五以隂柔之才為豐之主固不能成其豐大若
  能來致在下章美之才而用之則有福慶復得美
  譽所謂吉也六二文明中正章美之才也為五者
  誠能致之在位而委任之可以致豐大之慶名譽
  之美故吉也章美之才主二而言然初與三四皆
  陽剛之才五能用賢則彚征矣二雖隂有文明中
  正之徳大賢之在下者也五與二雖非隂陽正應
  在明動相資之時有相為用之義五若能來章則
[017-13a]
  有慶譽而吉也然六五无虛已下賢之義聖人設
  此義以為教耳
  本義質雖柔暗若能來致天下之明則有慶譽而
  吉矣蓋因其柔暗而設此以開之占者能如是則
  如其占矣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傳其所謂吉者可以有慶福及於天下也人君雖
  柔暗若能用賢才則可以為天下之福唯患不能
[017-13b]
  耳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戸闃其无人三歲不覿凶闃/苦
鵙反/象同
  傳六以隂柔之質而居豐之極處動之終其滿假
  躁動甚矣處豐大之時宜乎謙屈而處極高致豐
  大之功在乎剛健而體隂柔當豐大之任在乎得
  時而不當位如上一无/上字六者處无一當其凶可知
  豐其屋處太髙也蔀其家居不明也以隂柔居豐
[017-14a]
  大而在无位之地乃高亢昬暗自絶於人人誰與
  之故闚其戸闃其无人也至於三歲之久而不知
  變其凶宜矣不覿謂尚不見人蓋不變也六居卦
  終有變之義而不能遷是其才不能也
  本義以隂柔居豐極處動終明極而反暗者也故
  為豐大其屋而反以自蔽之象无人不覿亦言障
  蔽之深其凶甚矣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闚其戸闃其无人自藏也
[017-14b]
  傳六處豐大之極在上而自高若飛翔於天際謂
  其高大之甚闚其戸而无人者雖居豐大之極而
  實无位之地人以其昬暗自髙大故皆棄絶之自
  藏避而弗與親也
  本義藏謂障蔽
   朱氏附録豐其屋天際翔也似是說如翬斯飛
   樣言其屋之大障蔽闊○天際翔也是其屋高
   大至於天際卻只是自障蔽○問此卦後靣諸
[017-15a]
   爻不甚好曰是它忒豐大了這物事盛極去不
   得了必衰人君於此之時當如奉盤水戰兢自
   持方无傾側滿溢之患
艮下/離上
  傳旅序卦豐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豐盛至於窮極則必失其所安旅所以次豐也為卦
  離上艮下山止而不遷火行而不居為去而不處
  之象故為旅也又麗乎外亦旅之象
[017-15b]
旅小亨旅貞吉
  傳以卦才言也如卦之才可以小亨得旋之貞正
  而吉也
  本義旅羈旅也山止於下火炎於上為去其所止
  而不處之象故為旅以六五得中於外而順乎上
  下之二陽艮止而離麗於明故其占可以小亨而
  能守其旅之正則吉旅非常居若可茍者然道无
  不在故自有其正而不可須臾離也
[017-16a]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順乎剛止而麗乎明是
 以小亨旅貞吉也
  傳六上居五柔得中乎外也麗於上下之剛順乎
  剛也下艮止上離麗止而麗於明也柔順而得在
  外之中所止能麗於明是以小亨得旅之貞正而
  吉也旅困之時非陽剛中正有助於下不能致大
  亨也所謂得在外之中中非一揆旅有旅之中也
  止麗於明則不失時宜然後得一作/能處旅之道
[017-16b]
  本義以卦體卦徳釋卦辭
 旅之時義大矣哉
  傳天下之事當隨時各適其宜而旅為難處故稱
  其時義之大
  本義旋之時為難處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畱獄
  傳火之在高明无不照君子觀明照之象則以明
  慎用刑明不可恃故戒於慎明而止亦慎象觀火
[017-17a]
  行不處之象則不留獄獄者不得巳而設民有罪
  而入豈可畱滯淹久也
  本義慎刑如山不留如火
   朱氏附録明慎用刑而不畱獄卻只是火在山
   上之象又不干旅事
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傳六以隂柔在旅之時處於卑下是柔弱之人處
  旅困而在卑賤所存汚下者也志卑之人既處旅
[017-17b]
  困鄙猥瑣細无所不至乃其所以致悔辱取災咎
  也瑣瑣猥細之狀當旅困之時才質如是上雖有
  援无能為也四陽性而離體亦非就下者也又在
  旅與它卦為大臣之位者異矣
  本義當旅之時以隂柔居下位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旅瑣瑣志窮災也
  傳志意窮迫益自取災也災眚對言則有分獨言
  則謂災患耳
[017-18a]
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
  傳二有柔順中正之徳柔順則衆與之中正則處
  不失當故能保其所有童僕亦盡其忠信雖不若
  五有文明之徳上下之助亦處旅之善者也次舎
  旅所安也財貨旅所資也童僕旅所賴也得就次
  舎懷畜其資財又得童僕之貞良旅之善也柔弱
  在下者童也强壯處外者僕也二柔順中正故得
  内外之心在旅所親比者童僕也不云吉者旅寓
[017-18b]
  之際得免於災厲則巳善矣
  本義即次則安懷資則裕得其童僕之貞信則无
  欺而有賴旅之最吉者也二有柔順中正之徳故
  其象占如此
 象曰得童僕貞終无尤也
  傳羈旅之人所賴者童僕也既得童僕之忠貞終
  无尤悔矣
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喪息浪/反下同
[017-19a]
  傳處旅之道以柔順謙下為先三剛而不中又居
  下體之上與艮之上有自髙之象在旅而過剛自
  高致困災之道也自高則不順於上故上不與而
  焚其次失所安也上離為焚象過剛則暴下故下
  離而喪其童僕之貞信謂失其心也如此則一作/者
  危厲之道也
  本義過剛不中居下之上故其象占如此喪其童
  僕則不止於失其心矣故貞字連下句為義
[017-19b]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傷矣以旅與下其義喪也
  傳旅焚失其次舎亦以困傷矣以旅之時而與下
  之道如此義當喪也在旅而以過剛自髙待下必
  喪其忠貞謂失其心也在旅而失其童僕之心為
  可危也
  本義以旅之時而與下之道如此義當喪也
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
  傳四陽剛雖不居中而處柔在上體之下有用柔
[017-20a]
  能下之象得旅之宜也以剛明之才為五所與為
  初所應在旅之善者也然四非正位故雖得其處
  止不若二之就次舎也有剛明之才為上下所與
  乃旅而得貨財之資器用之利也雖在旅為善然
  上无剛陽之與下唯隂柔之應故不能伸其才行
  其志其心不快也云我者據四而言
  本義以陽居隂處上之下用柔能下故其象占如
  此然非其正位又上无剛陽之與下唯隂柔之
[017-20b]
  應故其心有所不快也
   朱氏附録資斧有做齎斧說底這資斧在巽上
   說也自分曉然而旅中亦豈可无備禦底物事
   次第這便是
 象曰旅于處未得位也得其資斧心未快也
  傳四以近君為當位在旅五不取君義故四為未
  得位也曰然則以九居四不正為有咎矣曰以剛
  居柔旅之宜也九以剛明之才欲得時而行其志
[017-21a]
  故雖得資斧於旅為善其心志未快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射食/亦反
  傳六五有文明柔順之徳處得中道而上下與之
  處旅之至善者也人之處旅能合文明之道可謂
  善矣羈旅之人動而或失則困辱隨之動而无失
  然後為善離為雉文明之物射雉謂取則於文明
  之道而必合如射雉一矢而亡之發无不中則終
  能致譽命也譽令聞也命福禄也五居文明之位
[017-21b]
  有文明之徳故動必中文明之道也五君位人君
  无旅旅則失位故不取君義
  本義雉文明之物離之象也六五柔順文明又得
  中道為離之主故得此爻者為射雉之象雖不无
  亡矢之費而所喪不多終有譽命也
   朱氏附録亡字正如秦无亡矢遺鏃之亡不是
   如伊川之說易中凡言終吉者皆是初不甚好
 象曰終以譽命上逮也
[017-22a]
  傳有文明柔順之徳則上下與之逮與也能順承
  於上而上與之為上所逮也在上而得乎下為下
  所上一无/上字逮也在旅而上下與之所以致譽命也
  旅者困而未得所安之時也終以譽命終當致譽
  命也已譽命則非旅也困而親寡則為旅不必在
  外也
  本義上逮言其譽命聞於上也
   朱氏附録上逮也不得如伊川說
[017-22b]
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易以䜴/反或曰
與大/壯同
  傳鳥飛騰處髙者也上九剛不中而處最高又離
  體其亢可知故取鳥象在旅之時謙降柔和乃可
  自保而過剛自髙失其所安宜矣巢鳥所安止一/有
  上/字焚其巢失其所安无所止也在離上為焚象陽
  剛自處於至髙始快其意故先笑既而失安莫與
  故號咷輕易以喪其順徳所以凶也牛順物喪牛
[017-23a]
  于易謂忽易以失其順也離火性上為躁易之象
  上承鳥焚其巢故更加旅人字不云旅人則是鳥
  笑哭也
  本義上九過剛處旅之上離之極驕而不順凶之
  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以旅在上其義焚也喪牛于易終莫之聞也
  傳以旅在上而以尊高自處豈能保其居其義當
  有焚巢之事方以極剛自高為得志而笑不知喪
[017-23b]
  其順徳於躁易是終莫之聞謂終不自聞知也使
  自覺知則不至於極而號咷矣陽剛不中而處極
  固有高亢躁動之象而火復焚上則又甚焉
巽上/巽下
  傳巽序卦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羈
  旅親寡非巽順何所取容茍能巽順雖旅困之中
  何徃而不能入巽所以次旅也為卦一隂在二陽
  之下巽順於陽所以為巽也
[017-24a]
巽小亨利有攸徃利見大人
  傳卦之才可見小亨利有攸徃利見大人也巽與
  兊皆剛中正巽說一作/兊義亦相𩔖而兊則亨巽乃
  小亨者兊陽之為也巽隂之為也兊柔在外用柔
  也巽柔在内性柔也巽之亨所以小也
  本義巽入也一隂伏於二陽之下其性能巽以入
  也其象為風亦取入義隂為主故其占為小亨以
  隂從陽故又利有所徃然必知所從乃得其正故
[017-24b]
  又曰利見大人也
   朱氏附録巽有入之義巽為風如風之入物只
   為巽便能入義理之中无細不入
 彖曰重巽以申命
  傳重巽者上下皆巽也上順道以出命下奉命而
  順從上下皆順重巽之象又重為重復之義君子
  體重巽之義以申復其命令申重復也丁寧之謂
  也
[017-25a]
  本義釋卦義也巽順而入必究乎下命令之象重
  巽故為申命也
   朱氏附録巽卦是於重巽上取義重巽所以為
   申命○問重巽以申命重字之義如何曰只是
   重卦故曰重巽八卦之象皆是如此問申字是
   兩畨降命令否曰非也只是丁寧反復說便是
   申命○巽風也風无所不入如命令丁寧告戒
   无所不至又曰風之吹物无處不入无物不鼓
[017-25b]
   動詔令之入人淪肌浹髓亦如風之動物也
 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是以小亨
  傳以卦才言之陽剛居巽而得中正巽順於中正
  之道也陽性上其志在以中正之道上行也又上
  下之柔皆巽順於剛其才如是雖内柔可以小亨
  也
 利有攸徃利見大人
  傳巽順之道无徃不能入故利有攸徃巽順雖善
[017-26a]
  道必知所從能巽順於陽剛中正之大人則為利
  故利見大人也如五二之陽剛中正大人也巽順
  不於大人未必不為過也
  本義以卦體釋卦辭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指九五
  柔謂初四
 象曰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傳兩風相重一作/從隨風也隨相繼之義君子觀重
  巽相繼以順之象而以申命令行政事隨與重上
[017-26b]
  下皆順也上順下而出之下順上而從之上下皆
  順重巽之義也命令政事順理則合民心而民順
  從矣
  本義隨相繼之義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傳六以隂柔居卑巽而不中處最下而承剛過於
  卑巽者也隂柔之人卑巽太過則志意恐畏而不
  安或進或退不知所從其所利在武人之貞若能
[017-27a]
  用武人剛貞之志則為宜也勉為剛貞則无過卑
  恐畏之失矣
  本義初以隂居下為巽之主卑巽之過故為進退
  不果之象若以武人之貞處之則有以濟其所不
  及而得所宜矣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傳進退不知所安者其志疑懼也利用武人之剛
  貞以立其志則其志治也治謂修立也
[017-27b]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傳二居巽時以陽處隂而在下過於巽者也牀人
  之所安巽在牀下是過於卑過所安矣人之過於
  卑巽非恐怯則諂說皆非正也二實剛中雖巽體
  而居柔為過於巽非有邪心也恭巽之過雖非正
  禮可以遠恥辱絶怨咎亦吉道也史巫者通誠意
  於神明者也紛若多也茍至誠安於謙巽能使通
  其誠意者多則吉而无咎謂其誠足以動人也人
[017-28a]
  不察其誠意則以過巽為諂矣
  本義二以陽處隂而居下有不安之意然當巽之
  時不厭其卑而二又居中不至巳甚故其占為能
  過於巽而丁寧煩悉其辭以自道逹則可以吉而
  无咎亦竭誠意以祭祀之吉占也
   朱氏附録九二得中所以過於巽為善
 象曰紛若之吉得中也
  傳二以居柔在下為過巽之象而能使通其誠意
[017-28b]
  者衆多紛然由得中也陽居中為中實之象中既
  誠實則一无/則字人自當信之以誠意則非諂畏也所
  以吉而无咎
九三頻巽吝
  傳三以陽處剛不得其中又在下體之上以剛亢
  之質而居巽順之時非能巽者勉而為之故屢失
  也居巽之時處下而上臨之以巽又四以柔巽相
  親所乗者剛而上復有重剛雖欲不巽得乎故頻
[017-29a]
  失而頻巽是可吝也
  本義過剛不中居下之上非能巽者勉為屢失吝
  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九三頻巽不比頻復復是好事所以
   頻復為无咎巽不是大做好底事九二别无伎
   倆只管今日巽了明日又巽自是可吝
 象曰頻巽之吝志窮也
  傳三之才質本非能巽而上臨之以巽承重剛而
[017-29b]
  履剛勢不得行其志故頻失而頻巽是其志窮困
  可吝之甚也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傳隂柔无援而承乗皆剛冝有悔也而四以隂居
  隂得巽之正在上體之下居上而能下也居上之
  下巽於上也以巽臨下巽於下也善處如此故得
  悔亡所以得悔亡以如田之𫉬三品也田𫉬三品
  及於上下也田獵之𫉬分三品一為乾豆一供賔
[017-30a]
  客與充庖一頒徒御四能巽於上下之陽如田之
  𫉬三品謂徧及上下也四之地本有悔以處之至
  善故悔一无/悔字亡而復有功天下之事茍善處則悔
  或可以為功也
  本義隂柔无應承乗皆剛宜有悔也而以隂居隂
  處上之下故得悔亡而又為卜田之吉占也三品
  者一為乾豆一為賔客一以充庖
   朱氏附録卜田之吉占特於巽之六四言之此
[017-30b]
   等處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只得虛心玩味闕
   其所疑不可强穿鑿也○田𫉬三品伊川主張
   作巽於上下說得較牽强
 象曰田獲三品有功也
  傳巽於上下如田之獲三品而徧及上下成巽之
  功也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
先西薦反/後胡豆反
[017-31a]
  傳五居尊位為巽之主命令之所出也處得中正
  盡巽之善然巽者柔順之道所利在貞非五之不
  足在巽當戒也既貞則吉而悔亡无所不利貞正
  中也處巽出令皆以中正為吉柔巽而不貞則有
  悔安能無所不利也命令之出有所變更也无初
  始未善也有終更之始善也若巳善則何用命也
  何用更也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出命更改一作/故
  之道當如是也甲者事之端也庚者變更之始也
[017-31b]
  十干戊巳為中過中則變故謂之庚事之改更當
  原始要終如先甲後甲之義如是則吉也解在蠱
  卦
  本義九五剛健中正而居巽體故有悔以有貞而
  吉也故得亡其悔而无不利有悔是无初也亡之
  是有終也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
  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
  於其變之後有所變更而得此占者如是則吉也
[017-32a]
   朱氏附録无初有終也髣髴是伊川說始未善
   是无初更之而善是有終自貞吉悔亡以下都
   是這一箇意思一如坤卦先迷後得以下都只
   是一箇意思○先庚後庚是說那後更變了底
   一截○先庚三日後庚三日不知是如何㸔來
   又似設此為卜是吉模様蠱之先甲三日是辛
   後甲三日是丁此庚先庚三日亦是丁丁與辛
   皆是古人祭祀之日但癸日不見用處
[017-32b]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傳九五之吉以正中也得正中之道則吉而其悔
  亡也正中謂不過无不及一作无/過不及正得其中也處
  柔巽與出命令唯得中為善失中則悔矣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
  傳牀人所安也在牀下過所安之義也九居巽之
  極過於巽者一无/者字也資所有也斧以斷也陽剛本
  有斷以過巽而失其剛斷失其所有喪資斧也居
[017-33a]
  上而過巽至於自失在正道為凶也
  本義巽在牀下過於巽者也喪其資斧失所以斷
  也如是則雖正亦凶矣居巽之極失其剛陽之徳
  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巽在牀下上窮也喪其資斧正乎凶也
  傳巽在牀下過於巽也處巽之上巽至於窮極也
  居上而過極於巽至於自失得為正乎乃凶道也
  巽本善行故疑之曰得為正乎復斷之曰乃凶也
[017-33b]
  本義正乎凶言必凶
兊下/兊上
  傳兊序卦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兊兊
  者說也物相入則相說相說則相入兊所以次巽
  也
兊亨利貞
  傳兊說也說致亨之道也能說於物物莫不說而
  與之足以致亨然為說之道利於貞正非道求說
[017-34a]
  則為邪諂而有悔咎一作/吝故戒利貞也
  本義兊說也一隂進乎二陽之上喜之見乎外也
  其象為澤取其說萬物又取坎水而塞其下流之
  象卦體剛中而柔外剛中故說而亨柔外故利於
  正蓋說有亨道而其妄說不可以不戒故其占如
  此又柔外故為說亨剛中故利於正亦一義也
   朱氏附録川壅為澤坎為川兊為澤澤是水不
   流底坎下一畫閉合時便成兊卦便是川壅為
[017-34b]
   澤之象
 彖曰兊說也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以順乎天而
 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難民忘其死說
 之大民勸矣哉先西薦反又如/字難乃旦反
  傳兊之義說也一隂居二陽之上隂說於陽而為
  陽所說也陽剛居中中心誠實之象柔爻在外接
  物和柔之象故為說而能貞也利貞說之道宜正
  一作/貞也卦有剛中之徳能貞者也說而能貞是以
[017-35a]
  上順天理下應人心說道之至正至善者也若夫
  違道以干百姓之譽者茍説之道違道不順天干
  譽非應人茍取一時之說耳非君子之正道君子
  之道其說於民如天地之施感於其心而說服无
  斁故以之先民則民心說隨而忘其勞率之以犯
  難則民心一无/心字說服於義而不恤其死說道之大
  民莫不知勸勸謂信之而勉力順從人君一作/君人
  道以人心說服為本故聖人賛其大
[017-35b]
  本義兊說也釋卦名義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是
  以順乎天而應乎人說以先民民忘其勞說以犯
  難民忘其死說之大民勸矣哉以卦體釋卦辭而
  極言之
   朱氏附録兊說若不是剛中便成邪媚下面許
   多道理都從這箇剛中柔外來說以先民如利
   之而不庸順天應人革卦就革命上說兊卦就
   說上說後人都做應天順人說了到了順天應
[017-36a]
   人是言順天理應人心胡致堂管見中辨這箇
   也好○說若不剛中便是違道干譽
 象曰麗澤兊君子以朋友講習
  傳麗澤二澤相附麗也兩澤相麗交相浸潤互有
  滋益之象故君子觀其象而以朋友講習朋友講
  習互相益也先儒謂天下之可說莫若朋友講習
  朋友講習固可說之大者然當明相益之象
   程氏附録天下之說不可極惟朋友講習雖過
[017-36b]
   說无害兊澤有相滋益處一本注云兊澤有/自相滋益之意
  本義兩澤相麗互相滋益朋友講習其象如此
初九和兊吉
  傳初雖陽爻居說體而在最下无所係應是能卑
  下和順以為說而无所偏私者也以和為說而无
  所偏一无/偏字私說之正也陽剛則不卑居下則能巽
  處說則能和无應則不偏處說如是所以吉也
  本義以陽爻居說體而處最下又无係應故其象
[017-37a]
  占如此
 象曰和兊之吉行未疑也
  傳有求而和則渉於邪諂初隨時順處一作/處順心无
  所係无所為也以和而已是以吉也象又以其處
  說在下而非中正故云行未疑也其行未有可疑
  謂未見其有失也若得中正則无是言也說以中
  正為本爻直陳其義象則推而盡之
  本義居卦之初其說也正未有所疑也
[017-37b]
九二孚兊吉悔亡
  傳二承比隂柔隂柔小人也說之則當有悔二剛
  中之徳孚信内充雖比小人自守不失君子和而
  不同說而不失剛中故吉而悔亡非二之剛中則
  有悔矣以自守而亡也
  本義剛中為孚居隂為悔占者以孚而說則吉而
  悔亡矣
 象曰孚兊之吉信志也
[017-38a]
  傳心之所存為志二剛實居中孚信存於中也志
  存誠信豈至說小人而自失乎是以吉也
六三來兊凶
  傳六三隂柔不中正之人說不以道者也來兊就
  之以求說也比於在下之陽枉已非道就以求說
  所以凶也之内為來上下俱陽而獨之内者以同
  體而隂性一作/性隂下也失道下行也
  本義隂柔不中正為兊之主上无所應而反來就
[017-38b]
  二陽以求說凶之道也
 象曰來兊之凶位不當也
  傳自處不中正无與而妄求說所以凶也
九四商兊未寧介疾有喜
  傳四上承中正之五而下比柔邪之三雖剛陽而
  處非正三隂柔陽所說也故不能决而商度未寜
  謂擬議所從而未決未能有定也兩間謂之介分
  限也地之界則加田義乃同也故人有節守謂之
[017-39a]
  介若介然守正而疾逺邪惡則有喜也從五正也
  說三邪也四近君之位若剛介守正疾逺邪惡將
  得君以行道福慶及物為有喜也若四者得失未
  有定係所從耳
  本義四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故
  不能決而商度所說未能有定然質本陽剛故能
  介然守正而疾惡柔邪也如此則有喜矣象占如
  此為戒深矣
[017-39b]
 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
  傳所謂喜者若守正而君說之則得行其剛陽之
  道而福慶及物也
九五孚于剥有厲
  傳九五得尊位而處中正盡說道之善矣而聖人
  復設有厲之戒蓋堯舜之盛未嘗无戒也戒所當
  戒而已雖聖賢在上天下未嘗无小人然不敢肆
  其惡也聖人亦說其能勉而革面也彼小人者未
[017-40a]
  嘗不知聖賢之可說也如四凶處堯朝隱惡而順
  命是也聖人非不知其終惡也取其畏罪而强仁
  耳五若誠心信小人之假善為實善而不知其包
  藏則危道也小人者備之不至則害於善聖人為
  戒之意深矣剥者消陽之名隂消陽者也蓋指上
  六故孚于剥則危也以五在說之時而密比於上
  六故為之戒雖舜之聖且畏巧言令色安得不戒
  也說之感人易入而可懼也如此
[017-40b]
  本義剥謂隂能剥陽者也九五陽剛中正然當說
  之時而居尊位密近上六上六隂柔為說之主處
  說之極能妄說以剥陽者也故其占但戒以信于
  上六則有危也
 象曰孚于剥位正當也
  傳戒孚于剥者以五所處之位正當戒也密比隂
  柔有相說之道故戒在信之也
  本義與履九五同
[017-41a]
上六引兊
  傳它卦至極則變兊為說極則愈說上六成說之
  主居說之極說不知巳者也故說既極矣又引而
  長之然而不至悔咎何也曰方言其說不知巳未
  見其所說善惡也又下乘九五之中正无所施其
  邪說六三則承乘皆非正是以有凶
  本義上六成說之主以隂居說之極引下二陽相
  與為說而不能必其從也故九五當戒而此爻不
[017-41b]
  言其吉凶
 象曰上六引兊未光也
  傳說既極矣又引而長之雖說之之心不巳而事
  理巳過實无所說事之盛則有光輝既極而强引
  之長其无意味甚矣豈有光也未非必之辭象中
  多用非必能有光輝謂不能光也
坎下/巽上
  傳渙序卦兊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說
[017-42a]
  則舒散也人之氣憂則結聚說則舒散故說有散
  義渙所以繼兊也為卦巽上坎下風行於水上水
  遇風則渙散所以為渙也
渙亨王假有廟利渉大川利貞假庚白/反下同
  傳渙離散也人之離散由乎中人心離則散矣治
  乎散亦本於一作/必由中能一有利/貞字收合人心則散可
  聚也故卦之義皆主於中利貞合渙散之道在乎
  正固也
[017-42b]
  本義渙散也為卦下坎上巽風行水上離披解散
  之象故為渙其變則本自漸卦九來居二而得中
  六徃居三得九之位而上同於四故其占可亨又
  以祖考之精神既散故王者當至於廟以聚之又
  以巽木坎水舟楫之象故利渉大川其曰利貞則
  占者之深戒也
   朱氏附録此卦只是卜祭吉又更宜渉川○問
   萃言王假有廟是卦中有萃聚之象故可以為
[017-43a]
   聚祖考之精神而亨祭之吉占渙卦既散而不
   聚本象不知何處有立廟之義恐是卦外立意
   謂渙散之時當聚祖考之精神邪為是下卦是
   坎有幽隂之義因此象而設立廟之義邪曰坎
   固是有鬼神之義然此卦未必是因此為義且
   作因渙散而立廟說大抵這處都見不得
 彖曰渙亨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上如字/又時掌
 反/
[017-43b]
  傳渙之能亨者以卦才如是也渙之成渙由九來
  居二六上居四也剛陽之來則不窮極於下而處
  得其中柔之徃則得正位於外而上同於五之中
  巽順於五乃上同也四五君臣之位當渙而比其
  義相通同五乃從中也當渙之時而守其中則不
  至於離散故亨也
  本義以卦變釋卦體
   朱氏附録問剛來而不窮窮是窮極來處乎中
[017-44a]
   不至窮極否曰是居二為中若在下則是窮矣
   ○剛來不窮是九三來做二柔得位而上同是
   六二上做三此說有些不穩卻為是六三不喚
   做得位然而某這箇例只是一爻互換轉移无
   那隔驀兩爻底○九二渙奔其机是以卦變言
   之自三來居二得中而不窮所以為安如机之
   安也六三是自二徃居三未為得位以其上同
   於四所以為得位彖辭如此說得密若云上應
[017-44b]
   九為上同恐如此跳過了不得此亦是依文解
   義説終是不見得三來居二之為安二之於三
   為得位是如何
 王假有廟王乃在中也
  傳王假有廟之義在萃卦詳矣天下離散之時王
  者收合人心至於有廟乃是在其中也在中謂求
  得其中攝其心之謂也中者心之象剛來而不窮
  柔得位而上同卦才之義皆主於中也王者拯渙
[017-45a]
  之道在得其中而巳孟子曰得其民有道得其心
  斯得民矣亨帝立廟民心所歸從也歸人心之道
  无大於此故云至于有廟拯渙之道極於此也
  本義中謂廟中
   朱氏附録王乃在中是指廟中言宜在廟祭祀
   伊川先生說得那道理多了它見得許多道理
   了不肯自做它說須要寄搭放在經上易不須
   說得深只是輕輕地說過
[017-45b]
 利渉大川乘木有功也
  傳治渙之道當濟於險難而卦有乘木濟川之象
  上巽木也下坎水大川也利渉險以濟渙也木在
  水上乗木之象乗木所以渉川也渉則有濟渙之
  功卦有是義有是象也
 象曰風行水上渙先王以亨于帝立廟
  傳風行水上有渙散之象先王觀是象救天下之
  渙散至於亨帝立廟也收合人心无如宗廟祭祀
[017-46a]
  之報出於其心故亨帝立廟人心之所歸也係人
  心合離散之道无大於此
   程氏附録萃渙皆亨於帝立廟因其精神之聚
   而形於此為其渙散故立此以收之
  本義皆所以合其散
初六用拯馬壯吉
  傳六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始渙而拯之又得馬壯
  所以吉也六爻獨初不云渙者離散之勢辨之宜
[017-46b]
  早方始而拯之則不至於渙也為教深矣馬人之
  所托也托於壯馬故能拯渙馬謂二也二有剛中
  之才初隂柔順兩皆无應无應則親比相求初之
  柔順而託於剛中之才以拯其渙如得壯馬以致
  遠必有濟矣故吉也渙拯於始為力則易時之順
  也
  本義居卦之初渙之始也始渙而拯之為力既易
  又有壯馬其吉可知初六非有濟渙之才但能順
[017-47a]
  乎九二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初六之吉順也
  傳初之所以吉者以其能順從剛中之才也始渙
  而用拯能順乎時也
九二渙奔其机悔亡机音/几
  傳諸爻皆云渙謂渙之時也在渙離之時而處險
  中其有悔可知若能奔就所安則得悔亡也机者
  俯慿以為安者也俯就下也奔急徃也二與初雖
[017-47b]
  非正應而當渙離之時兩皆無與以隂陽親比相
  求則相賴者也故二目初為机初謂二為馬二急
  就於初以為安則能亡其悔矣初雖坎體而不在
  險中也或疑初之柔微何足賴蓋渙之時合力為
  一作/而勝先儒皆以五為机非也方渙離之時二陽
  豈能同也若能同則成濟渙之功當大一有/吉字豈止
  悔亡而已机謂俯就也
  本義九而居二宜有悔也然當渙之時來而不窮
[017-48a]
  能亡其悔者也故其象占如此蓋九奔而二机也
   朱氏附録人事上說時是來就那安處
 象曰渙奔其机得願也
  傳渙散之時以合為安二居險中急就於初求安
  也賴之如机而亡其悔乃得所願也
六三渙其躬无悔
  傳三在渙時獨有應與无渙散之悔也然以隂柔
  之質不中正之才上居无位之地豈能拯時之渙
[017-48b]
  而及人也止於其身可以无悔而巳上加渙字在
  渙之時躬无渙之悔也
  本義隂柔而不中正有私於巳之象也然居得陽
  位志在濟時能散其私以得无悔故其占如此大
  率此上四爻皆因渙以濟渙者也
 象曰渙其躬志在外也
  傳志應於上在外也與上相應故其身得免於渙
  而无悔悔亡者本有而得亡无悔者本无也
[017-49a]
   朱氏附録六三渙其躬志在外也是舎巳從人
   意思
六四渙其羣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
  傳渙四五二爻義相須故通言之彖故曰上同也
  四巽順而正居大臣之位五剛中而正居君位君
  臣合力剛柔相濟以拯天下之渙者也方渙散之
  時用剛則不能使之懷附用柔則不足為之依歸
  四以巽順之正道輔剛中正之君君臣同功所以
[017-49b]
  能濟渙也天下渙散而能一无/能字使之羣聚可謂大
  善之吉也渙有丘匪夷所思賛美之辭也丘聚之
  大也方渙散而能致其大聚其功甚大其事甚難
  其用至妙夷平常也非平常之見所能思及也非
  大賢智孰能如是
  本義居隂得正上承九五當濟渙之任者也下无
  應與為能散其朋黨之象占者如是則大善而吉
  又言能散其小羣以成其大羣使所散者聚而若
[017-50a]
  丘則非常人思慮之所及也
   朱氏附録老蘓云渙之六四曰渙其羣元吉夫
   羣者聖人之所欲渙以混一天下者也此說雖
   程傳有所不及如程傳之說則是羣其渙非渙
   其羣也蓋當人心渙散之時各相朋黨不能混
   一惟六四能渙小人之私羣成天下之公道此
   所以元吉也又曰渙其羣言散小羣做大羣如
   將小物事幾把解來合做一大把東坡說這一
[017-50b]
   爻最好緣它㑹做文字理㑹得文勢故說得合
   ○渙有丘之義但不知六四爻如何當得此義
   又曰六四一爻未見有大好處今爻辭郤說得
   恁地浩大皆不可曉
 象曰渙其羣元吉光大也
  傳稱元吉者謂其功徳光大也元吉光大不在五
  而在四者二爻之義通言也於四言其施用於五
  言其成功君臣之分也
[017-51a]
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无咎
  傳五與四君臣合徳以剛中正巽順之道治渙得
  其道矣唯在浹洽於人心則順從也當使號令洽
  一作/浹於民心如人身之汗浹於四體則信服而從
  矣如是則可以濟天下之渙居王位為稱而无咎
  大號大政令也謂新民之大命救渙之大政再云
  渙者上謂渙之時下謂處渙如是則无咎也在四
  已言元吉五唯言稱其位也渙之四五通言者渙
[017-51b]
  以離散為害拯之使合也非君臣同功合力其得
  濟乎爻義相須時之宜也一作/而巳
  本義陽剛中正以居尊位當渙之時能散其號令
  與其居積則可以濟渙而无咎矣故其象占如此
  九五巽體有號令之象汗謂如汗之出而不反也
  渙王居如陸贄所謂散小儲而成大儲之意
   朱氏附録渙汗其大號聖人當初就人身上說
   一汗字為象不為无意蓋人君之號令當出乎
[017-52a]
   人君之中心由中而外由近而遠雖至幽至逺
   之處无不被而及之亦由人身之汗出乎中而
   浹乎四體也○渙汗其大號號令當散如汗之
   出千毛百竅中迸散出來這箇物出不㑹反郤
   不是說到號令不當反只是取其如汗之散出
   自有不反底意思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傳王居謂正位人君之尊位也能如五之為則居
[017-52b]
  尊位為稱而无咎也
   朱氏附録散居積須是在它正位方可五象王
   居无咎只是節做四字句伊川尼其句所以說
   得王居无咎差了如上九象亦同
上九渙其血去逖出无咎
  傳渙之諸爻皆无係應亦渙離之象唯上應於三
  三居險陷之極上若下從於彼則不能出於渙也
  險有傷害畏懼之象故云血惕然九以陽剛處渙
[017-53a]
  之外有出渙之象又居巽之極為能巽順於事理
  故云若能使其血去其惕出則无咎也其者所有
  也渙之時以能合為功獨九居渙之極有係而臨
  險故以能出渙遠害為善也
  本義上九以陽居渙極能出乎渙故其象占如此
  血謂傷害逖當作惕與小畜六四同言渙其血則
  去渙其惕則出也
 象曰渙其血遠害也逺袁/萬反
[017-53b]
  傳若如象文為渙其血乃與屯其膏同也義則不
  然蓋血字下脫去字血去惕出謂能遠害則无咎也
   朱氏附録渙卦亦不可曉只以大意看則人之
   所當渙者莫甚於已私其次便渙散其它羣隊
   合以成大其次便渙散其號令與其居積以周
   於人其次便渙去患害
 
 周易傳義附録卷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