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1 周易傳義附錄-宋-董楷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𫝊義附録卷四上   宋 董楷 撰
上經
坤下/震上
  傳豫序卦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承二卦
  之義而為次也有既大而能謙則有豫樂也豫者
  安和說樂之義為卦震上坤下順動之象動而和
  順是以豫也九四為動之主上下羣隂所共應也
[008-1b]
  坤又承之以順是以動而上下順應故為和豫之
  義以二象言之雷出於地上陽始潛閉一作/閉潛於地
  中及其動而出地奮發其聲通暢和豫故為豫也
   程氏附録豫者備豫也逸豫也事豫故逸樂其
   義一也
豫利建侯行師
  傳豫順而動也豫之義所利在於建侯行師夫建
  侯樹屏所以共安天下諸侯和順則萬一作/兆民說
[008-2a]
  服兵師之興衆心和說則順從而有功故說豫之
  道利於建侯行師也又上動而下順諸侯從王師
  衆順令之象君萬邦聚大衆非和說不能使之服
  從也
  本義豫和樂也人心和樂以應其上也九四一陽
  上下應之其志得行又以坤遇震為順以動故其
  卦為豫而其占利以立君用師也
   朱氏附録建侯行師順動之大者立箇國君非
[008-2b]
   舉動而何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
  傳剛應謂四為羣隂所應剛得衆應也志行謂陽
  志上行動而上下順從其志得行也順以動豫震
  動而坤順為動而順理順理而動又為動而衆順
  所以豫也
  本義以卦體卦徳釋卦名義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
[008-3a]
  傳以豫順而動則天地如之而弗違況建侯行師
  豈有不順乎天地之道萬物之理唯至順而已大
  人所以先天後天而不違者亦順乎理而已
  本義以卦徳釋卦辭
 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
 則刑罰清而民服
  傳復詳言順動之道天地之運以其順動所以日
  月之度不過差四時之行不愆忒聖人以順動故
[008-3b]
  經正而民興於善刑罰清簡而萬民服也
 豫之時義大矣哉
  傳既言豫順之道矣然其二日味淵永言盡而意有
  餘也故復賛之云豫之時義大矣哉欲人研味其
  理優柔涵泳而識之也時義謂豫之時義諸卦之
  時與義用大者皆賛其大矣哉豫以下十一卦是
  也豫遯姤旅言時義坎睽蹇言時用頤大過解革
  言時各以其大者也
[008-4a]
  本義極言之而賛其大也
   朱氏附録刑罰不清民不服只為舉動不順了
   致得民不服便是徒配了他亦不服○豫之時
   義言豫之時㡳道理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徳殷薦之上帝以
 配祖考
  傳雷者陽氣奮發隂陽相薄而成聲也陽始潛閉
  地中及其動則出地奮震也始閉鬱及奮發則通
[008-4b]
  暢和豫故為豫也坤順震發和順積中而發於聲
  樂之象也先王觀雷出地而奮和暢發於聲之象
  作聲樂以襃崇功徳其殷盛至於薦之上帝推配
  之以祖考殷盛也禮有殷奠謂盛也薦上帝配祖
  考盛之至也
  本義雷出地奮和之至也先王作樂既象其聲又
  取其義殷盛也
   朱氏附録問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徳曰
[008-5a]
   象其聲者謂雷取其義者謂和崇徳謂著其徳
   作樂所以發揚其徳也○先王作樂其功徳便
   自不可掩也○問作樂崇徳是自崇其徳如大
   韶大武之類否曰是○先王作樂无處不用如
   燕享飲食之時无不用樂然用樂之大者尤在
   於薦上帝配祖考也
初六鳴豫凶
  傳初六以隂柔居下四豫之主也而應之是不中
[008-5b]
  正之小人處豫而為上所寵其志意滿極不勝其
  豫至發於聲音輕淺如是必至於凶也鳴發於聲
  也
  本義隂柔小人上有強援得時主事故不勝其豫
  而以自鳴凶之道也故其占如此卦之得名本為
  和樂然卦辭為衆樂之義爻辭除九四與卦同外
  皆為自樂所以有吉凶之異
   朱氏附録問豫卦初六與九四為應九四由豫
[008-6a]
   大有得本亦自好但初六恃有強援不勝其豫
   至於自鳴所以凶否曰九四自好自是初六自
   不好怎奈他何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
  傳云初六謂其以隂柔一无/柔字處下而志意窮極不
  勝其豫至於鳴也必驕肆而致一作/至凶矣
  本義窮謂滿極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008-6b]
  傳逸豫之道放則失正故豫之諸爻多不得正才
  與時合也唯六二一爻處中正又无應為自守之
  象當豫之時獨能以中正自守可謂特立之操是
  其節介如石之堅也介于石其介如石也人之於
  豫樂心悦之故遲遲遂至於耽戀不能已也二以
  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終日故貞正
  而吉也處豫不可安且久也久則溺矣如二可謂
  見幾而作者也夫子因二之見幾而極言知幾之
[008-7a]
  道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
  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
  不俟終日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
  用終日斷可識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
  之望夫見事之幾微者其神妙矣乎君子上交不
  至於諂下交不至於瀆者蓋知幾也不知幾則至
  於過而不已交於上以恭巽故過則為諂交於下
  以和易故過則為瀆君子見於幾微故不至於過
[008-7b]
  也所謂幾者始動之微也吉凶之端可先見而未
  著者也獨言吉者見之於先豈復至有凶也君子
  明哲見事之幾微故能其介如石其守既堅則不
  惑而明見幾而動豈俟終日也斷别也其判别可
  見矣微與彰柔與剛相對者也君子見微則知彰
  矣見柔則知剛矣知幾如是衆所仰也故賛之曰
  萬夫之望
  本義豫雖主樂然易以溺人溺則反而憂矣卦獨
[008-8a]
  此爻中而得正是上下皆溺於豫而獨能以中正
  自守其介如石也其徳安靜而堅確故其思慮明
  審不俟終日而見凡事之幾微也大學曰安而後
  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正如此占者如是則正而吉
  矣
 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傳能不終日而貞且吉者以有中正之徳也中正
  故其守堅而能辯之早去之速爻言六二處豫之
[008-8b]
  道為教之意深矣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盱香/于反
  傳六三隂而居陽不中不正之人也以不中正而
  處豫動皆有悔盱上視也上瞻望於四則以不中
  正不為四所取故有悔也四豫之主與之切近茍
  遲遲而不前則見棄絶亦有悔也蓋處身不正進
  退皆有悔吝當如之何在正身而已君子處已有
  道以禮制心雖處豫時不失中正故无悔也
[008-9a]
  本義盱上視也隂不中正而近於四四為卦主故
  六三上視於四而下溺於豫宜有悔者也故其象
  如此而其占為事當速悔若悔之遲則必有悔矣
   朱氏附録盱豫悔言覷着六四之豫便當速悔
   遲時便有悔盱豫是句悔遲有悔○問六三云
   上視於四而下溺於豫下溺之義未曉曰此如
   人趨時附勢以得富貴而自為樂者也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008-9b]
  𫝊自處不當失中正也是以進退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傳豫之所以為豫者由一无/由字九四也為動之主動
  而衆隂說順為豫之義四大臣之位六五之君順
  從之以陽剛而任上之事豫之所由也故云由豫
  大有得言得大行其志以致天下之豫也勿疑朋
  盍簪四居大臣之位承柔弱之君而當天下之任
  危疑之地也獨當上之倚任而下无同德之助所
[008-10a]
  以疑也唯當盡其至誠勿有疑慮則一有/其字朋類自
  當合聚夫欲上下之信唯至誠而已茍盡其至誠
  則何患乎其一无乎字/一无其字无助也簪聚也簪之名簪
  取聚髪也或曰卦唯一陽安得同德之助曰居上
  位而至誠求助理必得之姤之九五曰有隕自天
  是也四以陽剛迫一作/逼近君位而專主乎豫聖人
  冝為之戒而不然者豫和順之道也由和順之道
  不失為臣之正也如此而專主於豫乃是任天下
[008-10b]
  之事而致時於豫者也故唯戒以至誠勿疑
  本義九四卦之所由以為豫者也故其象如此而
  其占為大有得然又當至誠不疑則朋類合而從
  之矣故又因而戒之簪聚也又速也
   朱氏附録由豫猶言由頤○豫四以震體之陽
   為隂主如大臣轉天下之危為安上无為而下
   佚樂故曰豫此等處孔子分明說順以動豫理
   甚分明
[008-11a]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傳由已而致天下於樂豫故為大有得謂其志得
  大行也
六五貞疾恒不死
  傳六五以隂一无/隂字柔居君位當豫之時沈溺於豫
  不能自立者也權之所主衆之所歸皆在於四四
  之陽剛得衆非耽惑柔弱之君所能制也乃柔弱
  不能自立之君受制於專權之臣也居得君位貞
[008-11b]
  也受制於下有疾苦也六居尊位權雖失而位未
  亡也故云貞疾恒不死言貞而有疾常疾而不死
  如漢魏末世之君也人君致危亡之道非一而以
  豫為多在四不言失正而於五乃見其强逼者四
  本无失故於四言大臣任天下之事之義於五則
  言柔弱居尊不能自立威權去已之義各據爻以
  取義故不同也若五不失君道而四主於豫乃是
  任得其人安享其功如太甲成王也䝉亦以一无/以字
[008-12a]
  隂居尊位二以陽為䝉之主然彼吉而此疾者時
  不同也童䝉而資之於人冝也耽豫而失之於人
  危亡之道也故䝉相應則倚任者也豫相逼則失
  權者也又上下之心專歸於四也
  本義當豫之時以柔居尊沈溺於豫又乗九四之
  剛衆不附而處勢危故為貞疾之象然以其得中
  故又為恒不死之象即象而觀占在其中矣
 象曰六五貞疾乗剛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008-12b]
  傳貞而疾由乗剛為剛所逼也恒不死中之尊位
  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傳上六隂柔非有中正之德以隂居上不正也而
  當豫極之時以君子居斯時亦當戒懼況隂柔乎
  乃耽肆於豫昬迷不知反者也在豫之終故為昬
  𠖇已成也若能有渝變則可以无咎矣在豫之終
  有變之義人之失茍能自變皆可以无咎故𠖇雖
[008-13a]
  已成能變則善也聖人發此義所以勸遷善也故
  更不言冥之凶專言渝之无咎
  本義以隂柔居豫極為昬㝠於豫之象以其動體
  故又為其事雖成而能有渝之象戒占者如是則
  能補過而无咎所以廣遷善之門也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傳昬冥於豫至於終極災咎行及矣其可長然乎
  當速渝也
[008-13b]
震下/兊上
  傳隨序卦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夫說豫之道物
  所隨也隨所以次豫也為卦兊上震下兊為說震
  為動說而動動而說皆隨之義女隨人者也以少
  女從長男隨之義也又震為雷兊為澤雷震於澤
  中澤隨而動隨之象也又以卦變言之乾之上來
  居坤之下坤之初往居乾之上陽來下於隂也以
  陽下隂隂必說隨為隨之義凡成卦既取二體之
[008-14a]
  義又有取爻義者復有更取卦變之義者如隨之
  取義尤為詳備
   朱氏附録伊川說說而動動而說不是不當說
   說而動凡卦皆從内說出去蓋卦自内生動而
   說郤是若說說而動郤是自家說他後他動不
   成隨了我動彼說此之謂隨○動而說成隨巽
   而止成蠱
隨元亨利貞无咎
[008-14b]
  傳隨之道可以致大亨也君子之道為衆所隨與
  已隨於人及臨事擇所隨皆隨也隨得其道則可
  以致大亨也凡人君之從善臣下之奉命學者之
  徙義臨事而從長皆隨也隨之道利在於貞正隨
  得其正然後能大享而无咎失其正則有咎矣豈
  能亨乎
  本義隨從也以卦變言之本自困卦九來居初又
  自噬嗑九來居五而自未濟來者兼此二變皆剛
[008-15a]
  來隨柔之義以二體言之為此動而彼說亦隨之
  義故為隨已能隨物物來隨已彼此相從其通易
  矣故其占為元亨然必利於正乃得无咎若所隨
  不正則雖大亨而不免於有咎矣春秋傳穆姜曰
  有是四德隨而无咎我皆无之豈隨也哉今按四
  徳雖非本義然其下云云深得占法之意
 彖曰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大亨貞无咎而天下
 隨時下遐嫁反/說音恱
[008-15b]
  傳卦所以為隨以剛來而下柔動而說也謂乾之
  上九來居坤之下坤之初六往居乾之上以陽剛
  來下於隂柔是以上下下以貴下賤能如是物之
  所說隨也又下動而上說動而可說也所以隨也
  如是則可一有/以字大亨而得正能大亨而得正則為
  无咎不能亨不得正則非可隨之道豈能使天下
  隨之乎天下所隨者時也故云天下隨時
  本義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以卦變卦徳釋卦名
[008-16a]
  義大亨貞无咎而天下隨時王肅本時作之今當
  從之釋卦辭言能如是則天下之所從也
 隨時之義大矣哉
  傳君子之道隨時而動從冝適變不可為典要非
  造道之深知幾能權者不能與於此也故賛之曰
  隨時之義大矣哉凡賛之者欲人知其義之大玩
  而識之也此賛隨時之義大與豫等諸卦不同諸
  卦時與義是兩事一作與豫卦以下諸卦不同時/義是兩事一作與豫等諸卦不
[008-16b]
  同時與義/是兩事
  本義王肅本時字在之字下今當從之
 象曰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宴烏練反/一為顯反
  傳雷震於澤中澤隨震而動為隨之象君子觀象
  以隨時而動隨時之冝萬事皆然取其最明且近
  者言之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君子晝則自强不息
  及嚮昬晦則入居於内宴息以安其身起居随時
  適其宜也禮君子晝不居内夜不居外隨時之道
[008-17a]
  也
   程氏附録凡易卦有就卦才而得其義者亦有
   舉兩體便得其義者隨剛來而下柔動而說隨
   此是就卦才而得隨之義澤中有雷隨此是就
   象上得隨之義也
  本義雷藏澤中隨時休息
   朱氏附録問程先生云澤隨雷動君子當隨時
   宴息是否曰既曰雷動何不言君子以動作郤
[008-17b]
   言宴息蓋其卦震下兊上乃雷入地中之象雷
   隨時藏伏故君子亦嚮晦入宴息此是某所見
   如此不知舊人曽如此看否
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
  傳九居隨時而震體且動之主有所隨者也官主
  守也既有所隨是其所主守有變易也故曰官有
  渝貞吉所隨得正則吉也有渝而不得正乃過動
  也出門交有功人心所從多所親愛者也常人之
[008-18a]
  情愛之則見其是惡之則見其非故妻孥之言雖
  失而多從所憎之言雖善為惡也茍以親愛而隨
  之則是私情所與豈合正理故出門而交則有功
  也出門謂非私暱交不以私故其隨當而有功
  本義卦以物隨為義爻以隨物為義初九以陽居
  下為震之主卦之所以為隨者也既有所隨則有
  所偏主而變其常矣惟得其正則吉又當出門以
  交不私其隨則有功也故其象占如此亦因以戒
[008-18b]
  之
   朱氏附録問初九官有渝貞吉官是主字之義
   是一卦之主首變得正便吉不正便凶曰是如
   此又曰這必是變了只要出門交有功郤是變
   ○官有渝隨之初主有變動然尚未深
 象曰官有渝從正吉也
  傳既有隨而變必所從得正則吉也所從不正則
  有悔吝
[008-19a]
 出門交有功不失也
  傳出門而交非牽於私其交必正矣正則无失而
  有功
六二係小子失丈夫
  傳二應五而比初隨先於近柔不能固守故為之
  戒云若係小子則失丈夫也初陽在下小子也五
  正應在一作/居上丈夫也二若志係於初則失九五
  之正應是失丈夫也一无/也字係小子而失丈夫捨正
[008-19b]
  應而從不正其咎大矣二有中正之德非必至如
  是也在隨之時當為之戒也
  本義初陽在下而近五陽正應而遠二隂柔不能
  自守以須正應故其象如此凶吝可知不假言矣
 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傳人之所隨得正則逺邪從非則失是无兩從之
  理二茍係初則失五矣弗能兼與也所以戒人從
  正當專一也
[008-20a]
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
  傳丈夫九四也小子初也陽之在上者丈夫也居
  下者小子也三雖與初同體而切近於四故係於
  四也大抵隂柔不能自立常親係於所近者上係
  於四故下失於初舍初從上得隨之冝也上隨則
  善也如昬之隨明事之從善上隨也背是從非舎
  明逐暗下隨也四亦无應无隨之者也近得三之
  隨必與之親善故三之隨四有求必得也人之隨
[008-20b]
  於上而上與之是得所求也又凡所求者可得也
  雖然固不可非理枉道以隨於上茍取愛說以遂
  所求如此乃小人邪諂趨利之為也故云利居貞
  自處於正則所謂有求而必一无/必字得者乃正事君
  子之隨也
  本義丈夫謂九四小子亦謂初也三近係四而失
  於初其象與六二正相反四陽當任而已隨之有
  求必得然非正應故有不正而為邪媚之嫌故其
[008-21a]
  占如此而又戒以居貞也
   朱氏附録小子丈夫程說是
 象曰係丈夫志舍下也舍音/捨
  傳既隨於上則是其志舎下而不從也舎下而從
  上舎卑而從髙也於隨為善矣
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傳九四以陽剛之才處臣位之極若於隨有獲則
  雖正亦凶有獲謂得天下之心隨於已為臣之道
[008-21b]
  當使恩威一出於上衆心皆隨於君若人心從己
  危疑之道也故凶居此地者奈何唯孚誠積於中
  動為合於道以明哲處之則又何咎古之人有行
  之者伊尹周公孔明是也皆徳及於一无/於字民而民
  隨之其得民之隨所以成其君之功致其國之安
  其至誠存乎中是有孚也其所施為无不中道在
  道也唯其明哲故能如是以明也復何過咎之有
  是以下信而上不疑位極而无逼上之嫌勢重而
[008-22a]
  无專强一作/權之過非聖人大賢則不能也其次如
  唐之郭子儀威震主而主不疑亦由中有誠孚而
  處无甚失也非明哲能如是乎
  本義九四以剛居上之下與五同徳故其占隨而
  有獲然勢淩於五故雖正而凶惟有孚在道而明
  則上安而下從之可以无咎矣占者當時之任宜
  審此戒
 象曰隨有獲其義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008-22b]
  傳居近君之位而有獲其義固凶能有孚而在道
  則无咎蓋明哲之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傳九五居尊得正而中實是其中誠在於隨善其
  吉可知嘉善也自人君至于庶人隨道之吉唯在
  隨善而已下應二之正中為隨善之義
  本義陽剛中正下應中正是信于善也占者如是
  其吉宜矣
[008-23a]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傳處正中之位由正中之道孚誠所隨者正中也
  所謂嘉也其吉可知所孚之嘉謂六二也隨以得
  中為善隨之所防者過也蓋心所說隨則不知其
  過矣
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亨許庚反/一許兩反
  傳上六以柔順而居隨之極極乎隨者也拘係之
  謂隨之極如拘持縻係之乃從維之又從而維繋
[008-23b]
  之也謂隨之固結如此王用亨于西山隨之極如
  是昔者太王用此道亨王業于西山大王避狄之
  難去豳來岐豳人老稚扶攜以隨之如歸市蓋其
  人心之隨固結如此用此故能亨盛其王業於西
  山西山岐山也周之王業蓋興於此上居隨極固
  為太過然在得民一有/心字之隨與隨善之固如此乃
  為善也施於它則過矣
   程氏附録隨之上六才與位皆隂柔隨之極也
[008-24a]
   故曰拘係之乃從維之又從而維之王用亨于
   岐山唯太王之事民心固結而不可解者也其
   他皆不可如是之固也
  本義居隨之極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誠意之
  極可通神明故其占為王用亨于西山亨亦當作
  祭享之享自周而言岐山在西凡筮祭山川者得
  之其誠意如是則吉也
   朱氏附録王用亨于西山言誠意通神明神亦
[008-24b]
   隨之如況於鬼神乎之意
 象曰拘係之上窮也
  傳隨之固如拘係一无/係字維持一无/持字隨道之窮極也
  本義窮極也
巽下/艮上
  傳蠱序卦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承二
  卦之義以為次也夫喜說以隨於人者必有事也
  无事則何喜何隨蠱所以次隨也蠱事也蠱非訓
[008-25a]
  事蠱乃有事也為卦山下有風風在山下遇山而
  回則物亂是為蠱象蠱之義壞亂也在文為蟲皿
  皿之有蟲蠱壞之義左氏傳云風落山女惑男以
  長女下於少男亂其情也風遇山而回物皆撓亂
  是為有事之象故云蠱者事也既蠱而治之亦事
  也以卦之象言之所以成蠱也以卦之才言之所
  以治蠱也
蠱元亨利涉大川
[008-25b]
  傳既蠱則有復治之理自古治必因亂亂則開治
  理自然也如卦之才以治蠱則能致元亨也蠱之
  大者濟時之艱難險阻也故曰利渉大川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先息薦反後/胡豆反彖同
  傳甲數之首事之始也如辰之甲乙甲第甲令皆
  謂首也事之端也治蠱之道當思慮其先後三日
  蓋推原先後為救弊可乆之道先甲謂先於此究
  其所以然也後甲謂後於此慮其將然也一日二
[008-26a]
  日至於三日言慮之深推之逺也究其所以然則
  知救之之道慮其將來則知備之之方善救則前
  弊可革善備則後利可久此古之聖王所以新天
  下而垂後世也後之治蠱者不明聖人先甲後甲
  之誡慮淺而事近故勞於救亂而亂不革功未及
  成而弊已生矣甲者事之首庚者變更之首制作
  政敎之類則云甲舉其首也發號施令之事則云
  庚庚猶更也有所更變也
[008-26b]
   程氏附録先甲三日以窮其所以然而處其事
   後甲三日以究其將然而為之防甲者事之始
   也庚者有所革也自甲乙至于戊巳春夏生物
   之氣已備庚者秋冬成物之氣也故有所革别
   般氣
  本義蠱壞極而有事也其卦艮剛居上巽柔居下
  上下不交下卑巽而上苟止故其卦為蠱或曰剛
  上柔下謂卦變自賁來者初上二下自井來者五
[008-27a]
  上上下自既濟來者兼之亦剛上而柔下皆所以
  為蠱也蠱壞之極亂當復治故其占為元亨而利
  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後甲
  三日丁也前事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為後事
  之端而不使至於大壞後事方始而尚新然更當
  致其丁寧之意以監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於速
  壞聖人之戒深也
   朱氏附録皿蟲為蠱言器中盛那蟲敎他自相
[008-27b]
   併便是積蓄到那壞爛底意思一似漢唐之衰
   弄得來到那極弊大壞時所以言元亨蓋極弊
   則將復興故言元亨○問蠱是壞亂之象雖亂
   極必治如何便㑹元亨曰亂極必治天道循環
   自是如此五胡亂華以至於隋亂必有唐太宗
   者出又如五季必生太祖若不如此便无天道
   了所以彖只云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問先甲
   辛也後甲丁也辛有新意丁有丁寧意其說似
[008-28a]
   出月令注曰然但古人祭祀亦多用先甲
 彖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
  傳以卦變及二體之義而言剛上而柔下謂乾之
  初九上而為上九坤之上六下而為初六也陽剛
  尊而在上者也今往居於上隂柔卑而在下者也
  今來居於下男雖少而居上女雖長而在下尊卑
  得正上下順理治蠱之道也由剛之上柔之下變
  而為艮巽艮止也巽順也下巽而上止止於巽順
[008-28b]
  也以巽順之道治蠱是以元亨也
  本義以卦體卦變卦徳釋卦名義蓋如此則積弊
  而至於蠱矣
   朱氏附録問剛上柔下有數義剛在上而柔在
   下為卦體下卑巽而上苟止所以為蠱此卦義
   又自卦變言之自賁井既濟來皆剛上而柔下
   此卦變曰是○巽而止蠱猶順以動豫動而說
   隨皆言卦義其本義之說蓋是趙徳莊說○巽
[008-29a]
   而止蠱郤不是巽而止能治蠱巽而止所以為
   蠱趙德莊說下面人只務巽上面人又懶惰不
   肯向前上面一向剛下面一向柔倒塌了這便
   是蠱㡳道理○先生說汪聖錫曽言某人别龜
   山往赴召龜山送之云且緩下手莫去拆倒人
   屋子謂屋弊不可大段整理他只得且撑拄過
   因言龜山解蠱卦以巽而止為治蠱之道所以
   有此說大凡看易須先看成卦之義險而健則
[008-29b]
   成訟巽而止則成蠱蠱艮上而巽下艮剛居上
   巽柔居下上髙亢而不下交下卑巽而不能救
   此所以蠱壞也巽而止只是巽順便止了便无
   所施為如何治蠱蠱元亨而天下治須是大善
   以亨方能治蠱也○易要分内外卦看伊川郤
   不甚理㑹如巽而止則成蠱止而巽便不同蓋
   先止後巽郤是有根株了方巽將去故為漸
 蠱元亨而天下治也
[008-30a]
  傳治蠱之道如卦之才則元亨而天下治矣夫治
  亂者茍能使尊卑上下之義正在下者巽順在上
  者能止齊安定之事皆止於順則何蠱之不治也
  其道大善而亨也如此則天下治矣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傳方天下壞亂之際冝涉艱險以往而濟之是往
  有所事也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008-30b]
  傳夫有始則必有終既終則必有始天之道也聖
  人知終始之道故能原始而究其所以然要終而
  備其將然先甲後甲而為之慮所以能治蠱而致
  元亨也
  本義釋卦辭治蠱至於元亨則亂而復治之象也
  亂之終治之始天運然也
   朱氏附録蠱元亨而天下治言蠱之時如此必
   須是大善亨通而後天下治
[008-31a]
 象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徳
  傳山下有風風遇山而回則物皆散亂故為有事
  之象君子觀有事之象以振濟於民養育其徳也
  在已則養徳於天下則濟民君子之所事无大於
  此二者
   程氏附録須是就事上學蠱振民育徳然有所
   知後方能如此何必讀書然後為學
  本義山下有風物壞而有事矣而事莫大於二者
[008-31b]
  乃治已治人之道也
   朱氏附録問蠱之象君子以振民育徳如何曰
   當蠱之時必有以振起聳動民之觀聽而在已
   進徳不已必須有此二者則可以治蠱矣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傳初六雖居最下成卦由之有主之義居内在下
  而為主子幹父蠱也子幹父蠱之道能堪其事則
  為有子而其考得无咎不然則為父之累故必惕
[008-32a]
  厲則得終吉也處卑而尸尊事自當兢畏以六之
  才雖能巽順體乃隂柔在下无應而主幹非有能
  濟之義若以不克幹而一无/而字言則其義甚小故專
  言為子幹蠱之道必克濟則不累其父能厲則可
  以終吉乃備見為子幹蠱之大法也
  本義幹如木之幹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蠱者前
  人已壞之緒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子能幹之則
  飭治而振起矣初六蠱未深而事易濟故其占為
[008-32b]
  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无咎然亦危矣戒占者冝
  如是又知危而能戒則終吉也
   朱氏附録問程傳云初居内而在下故取子幹
   父蠱之象本義云蠱者前人已壞之事故諸爻
   皆以子幹父蠱為言竊謂若如此說惟初爻為
   可通若他爻則說不行矣本義之說則諸爻皆
   可通也曰是○問有子考无咎與意承考之考
   皆是指父在父在而得云考何曰古人多通言
[008-33a]
   如康誥大傷厥考心可見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傳子幹父蠱之道意在承當於父之事也故祗敬
  其事以置父於无咎之地常懷惕厲則終得其吉
  也盡誠於父事吉之道也
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傳九二以剛陽為六五所應是以剛陽之才在下
  而幹夫在上隂柔之事也故取子幹母蠱為義以
[008-33b]
  剛陽之臣輔柔弱之君義亦相近二巽體而處柔
  順義為多幹母之蠱之道也夫子之於母當以柔
  巽輔導之使得於義一有/母字不順而致敗蠱則子之
  罪也從容將順豈无道乎以婦人言之則隂柔可
  知若伸已剛陽之道遽然矯拂則傷恩所害大矣
  亦安能入乎在乎屈已下意巽順將承使之身正
  事治而已故曰不可貞謂不可貞固盡其剛直之
  道如是乃中道也又安能使之為甚髙之事乎若
[008-34a]
  於柔弱之君盡誠竭忠致之於中道則可矣又安
  能使之大有為乎且以周公之聖輔成王成王非
  甚柔弱也然能使之為成王而已守成不失道則
  可矣固不能使之為羲黄堯舜之事也二巽體而
  得中是能巽順而得中道合不可貞之義得幹母
  蠱之道也
  本義九二剛中上應六五子幹母蠱而得中之象
  以剛承柔而治其壞故又戒以不可堅貞言當巽
[008-34b]
  以入之也
   朱氏附録幹母之蠱伊川說得是
 象曰幹母之蠱得中道也
  傳二得中道而不過剛幹母蠱之善者也
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傳三以剛陽之才居下之上主幹者也子幹父之
  蠱也以陽處剛而不中剛之過也然而在巽體雖
  剛過而不為无順順事親之本也又居得正故无
[008-35a]
  大過以剛陽之才克幹其事雖以剛過而有小小
  之悔終无大過咎也然有小悔已非善事親也
  本義過剛不中故小有悔巽體得正故无大咎
 象曰幹父之蠱終无咎也
  傳以三之才幹父之蠱雖小有悔終无大咎也蓋
  剛斷能幹不失正而有順所以終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傳四以隂居隂柔順之才也所處得正故為寛裕
[008-35b]
  以處其父事者也夫柔順之才而處正僅能循常
  自守而已若往幹過常之事則不勝而見吝也以
  隂柔而无應助往安能濟
  本義以隂居隂不能有為寛裕以治蠱之象也如
  是則蠱將日深故往則見吝戒占者不可如是也
   朱氏附録問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言
   小有悔則无大悔矣言无大咎則不免有小咎
   矣但象曰終无咎則以九三雖過剛不中然在
[008-36a]
   巽體不為无順而得正故雖悔而无咎至六四
   則不然以隂居柔不能有為寛裕以治蠱則蠱
   將日深而不可治故往則見吝言自此以往則
   有吝也曰此兩爻說得悔吝二字最分明九三
   有悔而无咎由凶而趨吉也六四雖目下无事
   然郤終吝由吉而趨凶也元祐閒劉莘老劉器
   之之徒必欲盡去小人卻是未免有悔至其它
   諸公欲且寛裕无事莫大叚整頓不知目前遮
[008-36b]
   掩拖延得過後面憂吝卻多可見聖人之深戒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傳以四之才守常居寛裕之時則可矣欲有所往
  則未得也加其所任則不勝矣
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傳五居尊位以隂柔之質當人君之幹而下應於
  九二是能任剛陽之臣也雖能下應剛陽之賢而
  倚任之然已實隂柔故一作/固不能為創始開基之
[008-37a]
  事承其舊業則可矣故為幹父之蠱夫創業垂統
  之事非剛明之才則不能繼世之君雖柔弱之資
  茍能一有/信字任剛賢則可以為善繼而成令譽也太
  甲成王皆以臣而用譽者也
  本義柔中居尊而九二承之以徳以此幹蠱可致
  聞譽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幹父用譽承以徳也
  傳幹父之蠱而用有令譽者以其在下之賢承輔
[008-37b]
  之以剛中之徳也
上九不事王侯髙尚其事
  傳上九居蠱之終无係應一无/應字於下處事之外无
  所事之地也以剛明之才无應援而處无事之地
  是賢人君子不偶於時而髙潔自守不累於世務
  者也故云不事王侯髙尚其事古之人有行之者
  伊尹太公望之始曽子子思之徒是也不屈道以
  徇時既不得施設於天下則自善其身尊髙敦尚
[008-38a]
  其事守其志節而已士之自髙尚亦一无/亦字非一道
  有懷抱道徳不偶於時而髙潔自守者有知止足
  之道退而自保者有量能度分安於不求知一无/知字
  者有清介自守不屑天下之事獨潔其身者所處
  雖有得失小大之殊皆自髙尚其事者也象所謂
  志可則者進退合道者也
  本義剛陽居上在事之外故為此象而占與戒皆
  在其中矣
[008-38b]
   朱氏附録不事王侯无位之地如何出得來更
   幹箇甚麽○問不事王侯髙尚其事占與戒皆
   在其中如何曰有此象則其占當如此又戒其
   必如此乃可也若得此象而不能從則有凶矣
   當此時節若能斷然不事王侯髙尚其事不半
   上落下或出或入則其志眞可法則矣只為人
   不能如此也○問蠱傳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
   者與量能度分安於不求知者何以别曰知止
[008-39a]
   足是能做底量能度分是不能做㡳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傳如上九之處事外不累於世務不臣事於王侯
  蓋進退以道用舍隨時非賢者能之乎其所存之
  志可為法則也
兊下/坤上
  傳臨序卦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
  蠱者事也有事則可大矣故受之以臨也韓康伯
[008-39b]
  云可大之業由事而生二陽方長而盛大故為臨
  也為卦澤上有地澤上之地岸也與水相際臨近
  乎水故為臨天下之物密近一作/邇相臨者莫若地
  與水故地上有水則為比澤上有地則為臨也臨
  者臨民臨事凡所臨皆是在卦取自上臨下臨民
  為義
臨元亨利貞
  傳以卦才言也臨之道如卦之才則大亨而正也
[008-40a]
至于八月有凶
  傳二陽方長於下陽道嚮盛之時聖人豫為之戒
  曰陽雖方盛至於八月則其道消矣是有凶也大
  率聖人為戒必於方盛之時方盛而慮衰則可以
  防其滿極而圖其永久若既衰而後戒亦无及矣
  自古天下安治未有久而不亂者蓋不能戒於盛
  也方其盛而不知戒故狃安富則驕侈生樂舒肆
  則綱紀壞忘禍亂則釁孽萌是以浸淫不知亂之
[008-40b]
  至也
   程氏附録臨言八月有凶謂至八月是遯也當
   其剛浸長之時便戒以隂長之意
  本義臨進而淩逼於物也二陽浸長以逼於隂故
  為臨十二月之卦也又其為卦下兊說上坤順九
  二以剛居中上應六五故占者大亨而利於正然
  至于八月當有凶也八月謂自復卦一陽之月至
  于遯卦二隂之月隂長陽遯之時也或曰八月謂
[008-41a]
  夏正八月於卦為觀亦臨之反對也又因占而戒
  之
   朱氏附録問臨字不特是上臨下之謂凡進而
   迫近者皆謂之臨曰然此是二陽自下而進上
   則知凡相逼近者皆為臨也○問至于八月有
   兩說前說自復一陽之月至遯二隂之月隂長
   陽遯之時後説自泰至觀觀二陽在上四隂在
   下與臨相反亦隂長陽消之時二說孰長曰前
[008-41b]
   説是周正八月後説是夏正八月恐文王作卦
   辭時只用周正紀之不可知也
 彖曰臨剛浸而長説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
 道也長丁丈反說音/悦後以意讀之
  傳浸漸也二陽長於下而漸進也下兊上坤和說
  而順也剛得中道而有應助是以能大亨而得正
  合天之道剛正而和順天之道也化育之功所以
  不息者剛正和順而已以此臨人臨事臨天下莫
[008-42a]
  不大亨而得正也兊為說說乃和也夬彖云決而
  和
  本義臨剛浸而長以卦體釋卦名說而順剛中而
  應又以卦徳卦體言卦之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當剛長之時又有此善故其占如此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傳臨二陽生陽方漸盛之時故聖人為之戒云陽
  雖方長然至于八月則消而凶矣八月謂陽生之
[008-42b]
  八月陽始生於復自復至遯凡八月自建子至建
  未也二隂長而陽消矣故云消不久也在隂陽之
  氣言之則消長如循環不可易也以人事言之則
  陽為君子隂為小人方君子道長之時聖人為之
  誡使知極則有凶之理而虞備之常不至於滿極
  則无凶也
  本義言雖天運之當然然君子宜知所戒
   朱氏附録剛浸而長以下三句解臨字大亨以
[008-43a]
   正便是天之道也解亨字亦是惟其如此所以
   如此須用說八月有凶者蓋要反那二陽○易
   中言天之命也天之道也義只一般但取其成
   韻耳不必强分析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思/息
 吏/反
  傳澤之上有地澤岸也水之際也物之相臨與含
  容无若水之在地故澤上有地為臨也君子觀親
[008-43b]
  臨之象則教思无窮親臨於民則有一无/有字教導之
  意思也无窮至誠无斁也觀含容之象則有容保
  民之心无疆廣大无疆限也含容有廣大之意故
  為无窮无疆之義
  本義地臨於澤上臨下也二者皆臨下之事教之
  无窮者兊也容之无疆者坤也
初九咸臨貞吉
  傳咸感也陽長之時感動於隂四應於初感之者
[008-44a]
  也比他卦相應尤重四近君之位初得正位與四
  感應是以正道為當位所信任得行其志獲乎上
  而得行其正道是以吉也他卦初上爻不言得位
  失位蓋初終之義為重也臨則以初得位居正為
  重凡言貞吉有既正且吉者有得正則吉者有貞
  固守之則吉者各隨其事一作/時
  本義卦唯二陽徧臨四隂故二爻皆有咸臨之象
  初九剛而得正故其占為貞吉
[008-44b]
   朱氏附録問程易作咸感之義如何曰隂必從
   陽謂咸為感亦是但覺得牽強些此等處皆曉
   未得如至臨與敦臨亦相似難分别今只得如
   此說此易所以未易看也
 象曰咸臨貞吉志行正也
  傳所謂貞吉九之志在於行正也以九居陽又應
  四之正其志正也
九二咸臨吉无不利
[008-45a]
  傳二方陽長而漸盛感一作/咸動於六五中順之君
  其交之親故見信任得行其志所臨吉而无不利
  也吉者已然如是故吉也无不利者將然於所施
  為无所不利也
  本義剛得中而勢上進故其占吉而无不利也
 象曰咸臨吉无不利未順命也
  傳未者非遽之辭孟子或問勸齊伐燕有諸曰未
  也又云仲子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樹與抑亦盜蹠
[008-45b]
  之所樹與是未可知也史記侯嬴曰人固未易知
  古人用字之意皆如此今人大率用對已字故意
  似異然實不殊也九二與五感應以臨下蓋以剛
  徳之長而又得中至誠相感非由順上之命也是
  以吉而无不利五順體而二說體又隂陽相應故
  象特明其非由說順也
  本義未詳
六三甘臨无攸利旣憂之无咎
[008-46a]
  傳三居下之上臨人者也隂柔而說體又處不中
  正以甘説臨人者也在上而一无/而字以甘説臨下失
  徳之甚无所利也兊性既説又乘二陽之上陽方
  長而上進故不安而益甘既知危懼而憂之若能
  持謙守正至誠以自處則无咎也邪説由己能憂
  而改之復何咎乎
  本義隂柔不中正而居下之上為以甘說臨人之
  象其占固无所利然能憂而改之則无咎也勉人
[008-46b]
  遷善為教深矣
 象曰甘臨位不當也旣憂之咎不長也
  傳隂柔之人處不中正而居下之上復乘二陽是
  處不當位也既能知懼而憂之則必强勉自改故
  其過咎不長也
六四至臨无咎
  傳四居上之下與下體相比是切臨於下臨之至
  也臨道尚近故以比為至四居正位而下應於剛
[008-47a]
  陽之初處近君之位守正而任賢以親臨於下是
  以无咎所處當也
  本義處得其位下應初九相臨之至宜无咎者也
   朱氏附録問六四以隂居正柔順臨下又有正
   應臨之極善故謂之至臨曰至臨无咎未是極
   好只是與初相臨得切至故謂之至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傳居近君之位為得其任以隂處四為得其正與
[008-47b]
  初相應為下賢所以无咎蓋由位之當也
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知音/智
  傳五以柔中順體居尊位而下應於二剛中之臣
  是能倚任於二不勞而治以知臨下者也夫以一
  人之身臨乎天下之廣若區區自任豈能周於萬
  事故自任其知者適足為不知唯能取天下之善
  任天下之聦明則无所不周是不自任其知則其
  知大矣五順應於九二剛中之賢任之以臨下乃
[008-48a]
  己以明知臨天下大君之所宜也其吉可知
  本義以柔居中下應九二不自用而任人乃知之
  事而大君之宜吉之道也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
  傳君臣道合蓋以氣類相求五有中徳故能倚任
  剛中之賢得大君之宜成知臨之功蓋由行其中
  徳也人君之於賢才非道同徳合豈能用也
上六敦臨吉无咎
[008-48b]
  傳上六坤之極順之至也而居臨之終敦厚於臨
  也與初二雖非正應然大率隂求於陽又其至順
  故志在從乎二陽尊而應卑髙而從下尊賢取善
  敦厚之至也故曰敦臨所以吉而无咎隂柔在上
  非能臨者宜有咎也以其敦厚於順剛是以吉而
  无咎六居臨之終而不取極義臨无過極故止為
  厚義上无位之地止以在上言
  本義居卦之上處臨之終敦厚於臨吉而无咎之
[008-49a]
  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朱氏附録上六敦臨自是積累至極處有敦篤
   之義艮上九亦謂之敦艮復上六爻不好了所
   以只於五爻謂之敦復居臨之時二陽得時上
   進隂不敢與之爭而志與之應所謂在内者非
   謂正應只是卦内與二陽應也
 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内也
  傳志在内應乎初與二也志順剛陽而敦篤其吉
[008-49b]
  可知
   朱氏附録二陽在下四五皆以正應臨之上无
   所臨郤還去臨那二陽三近二陽也去臨它如
   小人在上位郤把甘言好語臨在下之君子至
   臨言其相臨之切敦臨有敦厚之意○此便是
   好卦不獨説道理自是好讀所謂卦有小大辭
   有險易此便是大底卦
 周易傳義附録卷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