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61 周易傳義附錄-宋-董楷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周易傳義附録卷八下  宋 董楷 撰
下經
震下/震上
  傳震序卦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鼎者器
  也震為長男故取主器之義而繼鼎之後長子傳
  國家繼位號者也故為主器之主序卦取其一義
  之大者為相繼之義震之為卦一陽生於二隂之
[016-1b]
  下動而上者也故為震震動也不曰動者震有動
  而奮發震驚之義乾坤之交一索而成震生物之
  長也故為長男其象則為雷其義則為動雷有震
  奮之象動為驚懼之義
震亨
  傳陽生於下而上進有亨之義又震為動為恐懼
  為有主震而奮發動而進懼而修有主而保大皆
  可以致亨故震則有亨
[016-2a]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虩許逆反/啞烏客反
  傳當震動之來則恐懼不敢自寧旋顧周慮一作/周旋
  顧/慮虩虩然也虩虩顧慮不安之貌蠅虎謂之虩者
  以其周環顧慮不自寧也處震如是則能保其安
  裕故笑言啞啞啞啞言笑和適之貌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喪息浪反/卦内並同
  傳言震動之大而處之之道動之大者莫若雷震
  為雷故以雷言雷之震動驚及百里之遠人无不
[016-2b]
  懼而自失雷聲所及百里也唯宗廟祭祀執匕鬯
  者則不至於喪失人之致其誠敬莫如祭祀匕以
  載鼎實升之於俎鬯以灌地而一无/而字降神方其酌
  祼以求神薦牲而祈饗盡其誠敬之心則雖雷震
  一作/霆之威不能使之懼而失守故臨大震懼能安
  而不自失者唯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卦才无
  取故但言處震之道
  本義震動也一陽始生於二隂之下震而動也其
[016-3a]
  象為雷其屬為長子震有亨道震來當震之來時
  也虩虩恐懼驚顧之貌震驚百里以雷言匕所以
  舉鼎實鬯以秬黍酒和鬱金所以灌地降神者也
  不喪匕鬯以長子言也此卦之占為能恐懼則致
  福而不失其所主之重
   朱氏附録震來虩虩是震之初震得來如此○
   言人常似那震來時虩虩地便能笑言啞啞到
   得震驚百里也不喪匕鬯這箇相連做一串説
[016-3b]
   下來○震未便説到誠敬處只是説臨大震懼
   而不失其常主器之事未必彖辭便有此意看
   來只是傳中方説○問伊川言臨大震懼能安
   而不自失惟誠敬而已處震之道固當如此若
   出於不測驚動莫不害事否曰若誠敬至自是
   不驚驚則自是有間斷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傳震自有亨之一无/之字義非由卦才震來而能恐懼
[016-4a]
  自修自慎則可反致福吉也笑言啞啞言自若也
  一作啞啞笑/言自若也由能恐懼而後自處有法則也有則
  則安而不懼矣處震之道也
  本義震亨震有亨道不待言也震來虩虩恐致福
  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恐致福恐懼以致福也則
  法也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
  傳雷之震及於百里遠者驚邇者懼言其威遠大
[016-4b]
  也
 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
  傳彖文脱不喪匕鬯一句卦辭云不喪匕鬯本謂
  誠敬之至威懼不能使之自失彖以長子宜如是
  因一有/以字承上文用長子之義通解之謂其誠敬能
  不喪匕鬯則君出而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也
  長子如是而後可以守世祀承國家也
  本義程子以為邇也下脱不喪匕鬯四字今從之
[016-5a]
  出謂繼世而主祭也或云出即鬯字之誤
   朱氏附録震亨至不喪匕鬯作一項看後靣出
   可以為宗廟社稷又做一項看震便自是亨震
   來虩虩是恐懼顧慮而後便笑言啞啞震驚百
   里便也不喪匕鬯文王語以是解震亨了孔子
   又自説長子事文王之語簡重精切孔子之言
   方始條暢須拆開看方得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洊在/薦反
[016-5b]
  傳洊重襲也上下皆震故為洊雷雷重仍則威益
  盛君子觀洊雷威震之象以恐懼自脩飭循省也
  君子畏天之威則修正其身思省其過咎而改之
  不唯雷震凡遇驚懼之事皆當如是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
  傳初九成震之主致震者也在卦之下處震之初
  也知震之來當震之始若能以為恐懼而周旋顧
  慮虩虩然不敢寧止則終必保其安吉故一作/然
[016-6a]
  笑言啞啞也
  本義成震之主處震之初故其占如此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傳震來而能恐懼周顧則无患矣是能因恐懼而
  反致福也因恐懼而自修省不敢違於法度是由
  震而後有法則故能保其安吉而笑言啞啞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傳六二居中得正善處震者也而乘初九之剛九
[016-6b]
  震之主震剛動而上奮孰能禦之厲猛也危也彼
  來既猛則已處危矣億度也貝所有之資也躋升
  也九陵陵之高也逐往追也以震來之厲度不能
  當而必喪其所有則升至高以避之也九言其重
  崗陵之重高之至也九重之多也如九天九地也
  勿逐七日得二之所貴者中正也遇震懼之來雖
  量勢巽避當守其中正无自失也億知必喪也故
  遠避以自守過則復其常矣是勿逐而自得也逐
[016-7a]
  即物也以己即物失其守矣故戒勿逐避遠自守
  處震之大方也如二者當危懼而善處者也卦位
  有六七乃更始事既終時既易也不失其守雖一
  時不能禦其來然時過事已則復其常故云七日
  得
  本義六二乘初九之剛故當震之來而危厲也億
  字末詳又當喪其貨貝而升於九陵之上然柔順
  中正足以自守故不求而自𫉬也此爻占具象中
[016-7b]
  但九陵七日之象則未詳耳
   朱氏附録六二不甚可曉大槩是喪了貨貝又
   被人趕上高處去只當固守便好○有以億作
   噫字解底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
  傳當震而乘剛是以彼厲而已危震剛之來其可
  禦乎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
[016-8a]
  傳蘇蘇神氣緩散自失之狀三以隂居陽不正處
  不正於平時且不能安況處震乎故其震懼而蘇
  蘇然若因震懼而能行去不正而就正則可以无
  過眚過也三行則至四正也動以就正為善故二
  勿逐則自得三能行則无眚以不一有/中字正而處震
  懼有眚可知
  本義蘇蘇緩散自失之象以隂居陽當震時而居
  不正是以如此占者若因懼而能行以去其不正
[016-8b]
  則可以无眚矣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傳其恐懼自失蘇蘇然由其所處不當故也不中
  不正其能安乎
九四震遂泥泥乃計/反象同
  傳九四居震動之時不中不正處柔失剛健之道
  居四无中正之德陷溺於重隂之間不能自震奮
  者也故云遂泥泥滯溺也以不正之陽而上下重
[016-9a]
  隂安能免於泥乎遂无反之意處震懼則莫能守
  也欲震動則莫能奮也震道亡矣豈復能光亨也
  本義以剛處柔不中不正陷於二隂之間不能自
  震也遂者无反之意泥滯溺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傳陽者剛物震者動義以剛處動本有光亨之道
  乃失其剛正而陷於重隂以致遂泥豈能光也云
  未光見陽剛本能震也以失德故泥耳
[016-9b]
六五震往來厲億无喪有事
  傳六五雖以隂居陽不當位為不正然以柔居剛
  又得中乃有中德者也不失中則不違於正矣所
  以中為貴也諸卦二五雖不當位多以中為美三
  四雖當位或以不中為過中常重於正也蓋中則
  不違於正正不必中也天下之理莫善於中於六
  二六五可見五之動上往則柔不可居動之極下
  來則犯剛是往來皆危也當君位為動之主隨宜
[016-10a]
  應變在中而已故當億度无喪失其所有之事而
  已所有之事謂中德苟不失中雖有危一有/終字不至
  於凶也億度謂圖慮求不失中也五所以危由非
  剛陽而无助若以剛陽有助為動之主則能亨矣
  往來皆危時則甚難一作/艱但期於不失中則可自
  守以柔主動固不能致亨濟也
  本義以六居五而處震時无時而不危也以其得
  中故无所喪而能有事也占者不失其中則雖危
[016-10b]
  无喪矣
   朱氏附録六五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喪也
  傳往來皆厲行則有危也動皆有危唯在无喪其
  事而已其事謂中也能不失其中則可自守也大
  无喪以无喪為大也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无咎婚
媾有言索桑洛反象/同矍俱縳反
[016-11a]
  傳索索消索不存之狀謂其志氣如是六以隂柔
  居震動之極其驚懼之甚志氣殫索也矍矍不安
  定貌志氣索索則視瞻徊徨以隂柔不中正之質
  而處震動之極故征則凶也震之及身乃于其躬
  也不于其躬謂未及身也鄰者近於身者也能震
  懼於未及身之前則不至於極矣故得无咎苟未
  至於極尚有可改之道震終當變柔不固守故有
  畏一作/見鄰戒而能變之義聖人於震終示人知懼
[016-11b]
  能改之義為勸深矣婚媾所親也謂同動者有言
  有怨咎之言也六居震之上始為衆一作/震動之首
  今乃畏鄰戒而不敢進與諸處震者異矣故婚媾
  有言也
  本義以隂柔處震極故為索索矍矍之象以是而
  行其凶必矣然能及其震未及身之時恐懼修省
  則可以无咎而亦不能免於婚媾之有言戒占者
  當如是
[016-12a]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雖凶无咎畏鄰戒也
  傳所以恐懼自失如此以未得於中道也謂過中
  也使之得中則不至於索索矣極而復征則凶也
  若能見鄰戒而知懼變於未極之前則无咎也上
  六動之極震極則一作/之終有變義也
  本義中謂中心
艮下/艮上
  傳艮序卦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
[016-12b]
  以艮艮者止也動靜相因動則有靜靜則有動物
  无常動之理艮所以次震也艮者止也不曰止者
  艮山之象有安重堅實之意非止義可盡也乾坤
  之交三索而成艮一陽居二隂之上陽動而上進
  之物既至於上則止矣隂者靜也上止而下靜故
  為艮也然則與畜止之義何異曰畜止者制畜之
  義力止之也艮止者安止之義止其所也
   程氏附録看一部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經只
[016-13a]
   言一止觀○一本云周茂叔謂一部法華經只
   消一箇艮卦可了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
  傳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於欲也欲牽於前
  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其背所見者
  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於所不見則无
  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
  忘我也无我則止矣不能无我无可止之道行其
[016-13b]
  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
  見謂不交於物也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是而止
  乃得止之道於止為无咎也一无/也字
  本義艮止也一陽止於二隂之上陽自下升極上
  而止也其象為山取坤地而隆其上之狀亦止於
  極而不進之意也其占則必能止于背而不有其
  身行其庭而不見其人乃无咎也蓋身動物也唯
  背為止艮其背則止於所當止也止於所當止則
[016-14a]
  不隨身而動矣是不有其身也如是則雖行於庭
  除有人之地而亦不見其人矣蓋艮其背而不𫉬
  其身者止而止也行其庭而不見其人者行而止
  也動靜各止其所而皆主夫靜焉所以得无咎也
   朱氏附録人之四體皆能動惟背不動取止之
   義各止其所則廓然而大公○艮其背便不獲
   其身不𫉬其身便不見其人行其庭對艮其背
   只是對得輕身是動物不道動都是妄然而動
[016-14b]
   斯妄矣不動自无妄○艮其背一句是腦故彖
   中言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四句只
   略對○艮其背渾只見得道理合當如此入自
   家一分不得着一些私意不得不𫉬其身不干
   自家事這四句須是説艮其背了靜時不𫉬其
   身動時不見其人所以彖辭傳中説是以不𫉬
   其身至无咎也周先生所以説定之以中正仁
   義而主靜這依舊只是就艮其背邊説下來○
[016-15a]
   此段分作兩截卻是艮其背不𫉬其身為靜之
   止行其庭不見其人為動之止總説則艮其背
   是止之時當其所止了所以止時自不𫉬其身
   行時自不見其人此三句乃艮其背之效騐○
   艮其背不𫉬其身是只見箇道理不見自家行
   其庭不見其人是只見箇道理不見箇人也○
   因説不𫉬其身曰如君止於仁臣止於忠但見
   得事之當止不見此身之為利為害纔將此身
[016-15b]
   預其間則道理便壤了古人所以殺身成仁舎
   生取義者只為不見此身方能如此○不𫉬其
   身不得其身也猶言討自家身已不得○欲出
   於身人才要一件物事便須以身已去對副它
   若无所欲則只恁地平平過便似无此身一般
   ○行其庭不見其人一似不曾見人一般○問
   不獲其身不見其人莫是舜有天下而不與之
   意否曰不相似如所謂百官萬民金革百萬之
[016-16a]
   衆飲水曲肱樂在其中萬變皆在人其實无一
   事○伊川謂艮其背為止於所不見竊恐未然
   據彖辭自解得分曉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上句
   止字便是背字故下文便繼之云是以不𫉬其
   身更不再言艮其背也止是當止之處下句止
   字是解艮字所字是解背字蓋云止於所當止
   也所即至善之地如君之仁臣之忠之𩔖大槩
   看易須謹守彖象之言聖人自解得精密平易
[016-16b]
   ○伊川説艮其背是止於所不見其意如説閑
   邪如所謂制之於外以安其内如所謂姦聲亂
   色不留於聰明淫樂慝禮不接於心術此意亦
   自好但易之本意未必是如此○問伊川艮其
   背傳云止於所不見又云不交於物則是无所
   見无所交方得其所止而安若有所見有所交
   時全无可止之處矣曰這處无不見底意思周
   先生也恁地説是它偶看這一處錯了相傳如
[016-17a]
   此語録中有云周茂叔謂看一部華嚴經不如/看一艮卦注云各止其所又看得止字好
   ○明道曰與其非外而是内不若内外之兩忘
   也説得最好便是不𫉬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不見有物不見有我只見所當止也如為人君
   止於仁不知下靣道如何只是我當止於仁為
   人臣止於敬不知上靣道如何只是我當止於
   敬只認我所當止也以至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大事小事莫不皆然從伊川之説到不𫉬其身
[016-17b]
   處便説不來至行其庭不見其人越難説只是
   止其所止更不費力○問伊川云内欲不萌外
   物不接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似只説得靜中
   之止否曰然○問外物不接内欲不萌竊恐外
   物无有絶而不接之理若拘拘然務絶乎物而
   求以不亂其心是在我都无所守而外為物所
   動則奈何曰此一段亦有可疑外物豈能不接
   但當於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四者用力
[016-18a]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
 道光明
  傳艮為止止之道唯其時行止動靜不以時則妄
  也不失其時則順理而合義在物為理處物為義
  動靜合理義不失其時也乃其道之光明也君子
  所貴乎時仲尼行止久速是也艮體篤實有光明
  之義
  本義此釋卦名艮之義則止也然行止各有其時
[016-18b]
  故時止而止止也時行而行亦止也艮體篤實故
  又有光明之義大畜於艮亦以輝光言之
   朱氏附録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行固非止然行
   而不失其理乃止也○問止有兩義得所止之
   止是止義理之極行止之止則就人所為而言
   曰然時止之止止字小得其所止之止止字大
   ○問艮之象何以為光明曰定則明凡人胷次
   煩擾則愈見昏昧中有定止則自然光明莊子
[016-19a]
   所謂泰宇定而天光發是也
 艮其止止其所也
  傳艮其止謂止之而止也止之而能止者由止得
  其所也止而不得其所則无可止之理夫子曰於
  止知其所止謂當止之所也夫有物必有則父止
  於慈子止於孝君止於仁臣止於敬萬物庶事莫
  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聖人所以
  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之各於其
[016-19b]
  所而已
   程氏附録艮思不出其位乃止其所也動靜不
   失其時皆止其所也艮其背乃止也背无欲无
   思也故可止○艮其止止其所也各止其所父
   子止於恩君臣止於義之謂艮其背止於所不
   見也○艮卦只明使萬物各有止分便定艮其
   背不𫉬其身不見其人○艮其背止欲於无見
   若欲見於彼而止之所施各異若艮其止止其
[016-20a]
   所也止各當其所也聖人所以應萬變而不窮
   一作/勞者事各止當其所也若鑒在此而物之妍
   媸自見於彼也聖人不與焉時止則止時行則
   行時行對時止而言亦止其所也○艮其止止
   其所也八元有善而舉之四凶有罪而誅之各
   止其所也釋氏只曰止安知止乎呉本罪作/惡誅作去
   釋氏多言定聖人便言止且如物之好須道是
   好物之惡須道是惡物自好惡關我這裏甚事
[016-20b]
   若説道我只是定更无所為然物之好惡亦自
   在裏故聖人只言止所謂止如人君止於仁人
   臣止於敬之𩔖是也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
   止止其所也言隨其所止而止之人多不能止
   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
   互而出纔見得這事重便有這事出若能物各
   付物便自不出來也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016-21a]
  傳以卦才言也上下二體以敵相應无相與之義
  隂陽相應則情通而相與乃以其敵故不相與也
  不相與則相背為一作/與艮其背止之義一有/同字
 是以不𫉬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无咎也
  傳相背故不𫉬其身不見其人是以能止能止則
  无咎也
  本義此釋卦辭易背為止以明背即止也背者止
  之所也以卦體言内外之卦隂陽敵應而不相與
[016-21b]
  也不相與則内不見已外不見人而无咎矣晁氏
  云艮其止當依卦辭作背
   朱氏附録程傳云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
   則也惟止之各於其所而已此意卻最解得分
   明艮其背恐只當如此説艮其止便是艮其背
   經文或背字誤作止字或止字誤作背字或以
   止字解背字不可知○艮背之用固在止其所
   然能止其所乃知至物格以後事○上下敵應
[016-22a]
   不相與猶言各不相管只是各止其所○這兩
   卦各是一箇物不相偢睬○八純卦都不相與
   只是艮卦是止尤不相與内不見已是内卦外
   不見人是外卦兩卦各自去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傳上下皆山故為兼山此而并彼為兼謂重復一/作
  複/也重艮之象也君子觀艮止之象而思安所止
  不出其位也位者所處之分也萬事各有其所得
[016-22b]
  其所則止而安若當行而止當速而久或過或不
  及皆出其位也況踰分非據乎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貞
  傳六在最下趾之象趾動之先也艮其趾止於動
  之初也事止於初未至失正故无咎也以柔處下
  當止之時也行則失其正矣故止乃无咎隂柔患
  其不能常也不能固也故方止之初戒以利在常
  永貞固則不失止一作/正之道也
[016-23a]
  本義以隂柔居艮初為艮趾之象占者如之則无
  咎而又以其隂柔故又戒其利永貞也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傳當止而行非正也止之於初故未至失正事止
  於始則易而未至於失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腓符/非反
  傳六二居中得正得止之道者也上无應援不獲
  其君矣三居下之上成止之主主乎止者也乃剛
[016-23b]
  而失中不得止之宜剛止於上非能降而下求二
  雖有中正之德不能從也二之行止繫乎所主非
  得自由故為腓之象股動則腓隨動止在股而不
  左腓也二既不得以中正之道拯救三之不中則
  必勉而隨之不能拯而唯隨也雖咎不在已然豈
  其所欲哉言不聽道不行也故其心不快不得行
  其志也士之處高位則有拯而无隨在下位則有
  當拯有當隨有拯之不得而後隨
[016-24a]
  本義六二居中得正既止其腓矣三為限則腓所
  隨也而過剛不中以止乎上二雖中正而體柔弱
  不能往而拯之是以其心不快也此爻占在象中
  下爻放此
   朱氏附録問艮六二不拯其隨程子謂二不得
   以拯三之不中則勉而隨之不拯而惟隨也恐
   惟字未的當若不拯而惟隨則如樂正子之於
   子敖冉求之於季氏也當只言不拯其所隨故
[016-24b]
   其心不快如孔孟之於時君諫不行言不聽則
   去而已勉而隨之恐非時止之義曰得之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傳所以不拯之而唯隨者在上者未能下從也退
  聽下從也
  本義三止乎上亦不肯退而聽乎二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薫心夤引/真反
  傳限分隔也謂上下之際三以剛居剛而不中為
[016-25a]
  成艮之主決止之極也已在下體之上而隔上下
  之限皆為止義故為艮其限是確乎止而不復能
  進退者也在人身如列其夤夤膂也上下之際也
  列絶其夤則上下不相從屬言止於下之堅也止
  道貴乎得宜行止不能以時而定於一其堅强如
  此則處世乖戾與物睽絶其危甚矣人之固止一
  隅而舉世莫與宜者則艱蹇忿畏焚撓其中豈有
  安裕之理厲薫心謂不安之一作/其𫝑薰爍其中一/有
[016-25b]
  心/字
  本義限身上下之際即腰胯也夤膂也止于腓則
  不進而已九三以過剛不中當限之處而艮其限
  則不得屈伸而上下判隔如列其夤矣危厲薰心
  不安之甚也
   朱氏附録艮其限是截做兩段去
 象曰艮其限危薫心也
  傳謂其固止不能進退危懼之慮常薫爍其中心
[016-26a]
  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傳四大臣之位止天下之當止者也以隂柔而不
  遇剛陽之君故不能止物唯自止其身則可无咎
  所以能无咎者以止於正也言止其身无咎則見
  其不能止物施於政則有咎矣在上位而僅能善
  其身无取之甚也
  本義以隂居隂時止而止故為艮其身之象而占
[016-26b]
  得无咎矣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傳不能為天下之止能止於其身而已豈足稱大
  臣之位也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傳五君位艮之主也主天下之止者也而隂柔之
  才不足以當此義故止以在上取輔一有/之字義言之
  一无/之字人之所當慎而止者唯言行也五在上故以
[016-27a]
  輔言輔言之所由出也艮於一作/其輔則不妄出而
  有序也言輕發而无序則有悔止之於輔則一作/故
  悔亡也有序中節有次序也輔與頰舌皆言所由
  出而輔在中艮其輔謂止於中也
  本義六五當輔之處故其象如此而其占悔亡也
  悔謂以隂居陽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傳五之所善者中也艮其輔謂止於中也言以得
[016-27b]
  中為正止之於輔使不失中乃得正也
  本義正字羨文協韻可見
上九敦艮吉
  傳九以剛實居上而又成艮之主在艮之終止之
  至堅篤者也敦篤實也居止之極故不過而為敦
  人之止難於久終故節或移於晚守或失於終事
  或廢於久人之所同患也上一无/上字九能敦厚於終
  止道之至善所以吉也六爻之德唯此為吉
[016-28a]
  本義以陽剛居止之極敦厚於止者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傳天下之事唯終守之為難能敦於止有終者也
  上之吉以其能厚於終也
   朱氏附録艮卦是箇最好底卦動靜不失其時
   其道光明又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皆艮之
   彖也艮居外卦者八而皆吉惟蒙卦半吉半凶
   如賁之上九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大畜上九何
[016-28b]
   天之衢道大行也蠱上九不事王侯志可則也
   頤上九由頤厲吉大有慶也損上九弗損益之
   大得志也艮卦敦艮之吉以厚終也蒙卦上九
   擊蒙不利為宼利禦宼雖小不利然卦爻亦自
   好○蒙學者之事始之之事也艮成德之事終
   之之事也○復卦靜中有動艮卦又是動中要
   靜復卦便是一箇大飜轉底艮卦艮卦便是兩
   箇飜轉底復卦復是五隂下一陽艮是二隂上
[016-29a]
   一陽陽是動底物事隂是靜底物事凡陽在下
   便是震動意思在中便是陷在二隂之中如人
   陷在窟裏相似在上則没去處了只得止故曰
   艮其止隂是柔媚底物事在下則巽順隂柔不
   能自立須附於陽在中則是附麗之象在上則
   說蓋柔媚之物在上則歡説○餘見咸卦
艮下/巽上
  傳漸序卦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
[016-29b]
  漸者進也止必有進屈伸消息之理也止之所生
  亦進也所反亦進也漸所以次艮也進以序為漸
  今人以緩進為漸進以序不越次所以緩也為卦
  上巽下艮山上有木木之高而因山其高一有/而字
  因也其高有因乃其進有序也所以為漸也
漸女歸吉利貞
  傳以卦才兼漸義而言也乾坤之變為巽艮巽艮
  重而為漸在漸體而言中二爻交也由二爻之交
[016-30a]
  然後男女各得正位初終二爻雖不當位亦陽上
  隂下得尊卑之正男女各得其正亦得位也與歸
  妹正相對女之歸能如是之正則吉也天下之事
  進必以一作/有漸者莫如女歸臣之進於朝人之進
  於事固當有序不以其序一作/漸則陵節犯義凶咎
  隨之然以義之輕重亷恥之道女之從人最為大
  也故以女歸為義且男女萬事之先也一有利/貞字
  卦多有利貞而所施或不同有涉不正之疑而為
[016-30b]
  之戒者有其事必貞乃得宜者有言所以利者以
  其有貞者所謂涉不正之疑而為之戒者損之九
  二是也處隂居說故戒以宜貞也有其事必貞乃
  得宜者大畜是也言所畜利於貞也有言所以利
  者以其有貞者漸是也言女歸之所以吉利於如
  此貞正也蓋其固有非設戒也漸之義宜能亨而
  不云亨者蓋亨者通達之義非漸進之義也
  本義漸漸進也為卦止於下而巽於上為不遽進
[016-31a]
  之義有女歸之象焉又自二至五位皆得正故其
  占為女歸吉而又戒以利貞也
 彖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傳如漸之義而進乃女歸之吉也謂正而有漸也
  女歸為大耳它進亦然
  本義之字疑衍或是漸字
 進得位往有功也
  傳漸進之時而隂陽各得正位進而有功也四復
[016-31b]
  由上進而得正位三離下而為上遂得正位亦為
  進得位之義一有是往而/有功也六字
 進以正可以正邦也
  傳以正道而進可以正邦國至於天下也凡進於
  事進於德進於位莫不皆當以正也
  本義以卦變釋利貞之意蓋此卦之變自渙而來
  九進居三自旅而來九進居五皆為得位之正
 其位剛得中也
[016-32a]
  傳上云進得位往有功也統言隂陽得位是以進
  而有功復云其位剛得中也所謂位者五以剛陽
  中正得尊位也諸爻之得正亦可謂之得位矣然
  未若五之得尊位故特言之
  本義以卦體言謂九五也
 止而巽動不窮也
  傳内艮止外巽順止為安靜之象巽為和順之義
  人之進也若以欲心之動則躁而不得其漸故有
[016-32b]
  困窮在漸之義内止靜而外巽順故其進動不有
  一作/有不困窮也
  本義以卦德言漸進之義
 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傳山上有木其高有因漸之義也君子觀漸之象
  以居賢善之德化美於風俗人之進於賢德必有
  其漸習而後能安非可陵節而遽至也在已且然
  敎化之於人不以漸其能入乎移風易俗非一朝
[016-33a]
  一夕所能成故善俗必以漸也
  本義二者皆當以漸而進疑賢字衍或善下有脱
  字
   朱氏附録山上有木木漸長則山漸高所以為
   漸
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
  傳漸諸爻皆取鴻象鴻之為物至有時而羣有序
  不失其時序乃為漸也干水湄水鳥止於水之湄
[016-33b]
  水至近也其進可為漸矣行而以時乃所謂漸一/无
  漸/字進不失漸得其宜矣六居初至下也隂之才至
  弱也而上无應援以此而進常情之所憂也君子
  則深識逺照知義理之所安時事之所宜處之不
  疑小人幼子唯能見已然之事從衆人之一有/所字
  非能燭理也故危懼而有言蓋不知在下所以有
  進也用柔所以不躁也无應所以能漸也於義自
  无咎也若漸之初而用剛急進則失漸之義不能
[016-34a]
  進而有咎必矣
  本義鴻之行有序而進有漸干水涯也始進於下
  未得所安而上復无應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則為
  小子厲雖有言而於義則无咎也
 象曰小子之厲義无咎也
  傳雖小子以為危厲在義理實无咎也
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衎苦旦/反象同
  傳二居中得正上應於五進之安裕者也但居漸
[016-34b]
  故進不速磐石之安平者江河之濵所有象進之
  安自干之磐又漸進也二與九五之君以中正之
  道相應其進之安固平易莫加焉故其飲食和樂
  衎衎然吉可知也
  本義磐大石也漸遠於水進於干而益安矣衎衎
  和樂意六二柔順中正進以其漸而上有九五之
  應故其象如此而占則吉也
 象曰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016-35a]
  傳爻辭以其進之安平故取飲食和樂為言夫子
  恐後人之未喻又釋之云中正君子遇中正之主
  漸進于上將行其道以及天下所謂飲食衎衎謂
  其得志和樂不謂空飽飲一无/飲字食而已素空也
  本義素飽如詩言素飱得之以道則不為徒飽而
  處之安矣
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宼孕以/證反
  傳平高曰陸平原也三在下卦之上進至於陸也
[016-35b]
  陽上進者也居漸之時志將漸進而上无應援當
  守正以俟時安處平地則一无/則字得漸之道若或不
  能自守欲有所牽志有所就則失漸之道四隂在
  上而密比陽所説也三陽在下而相親隂所從也
  二爻相比而无應相比則相親而易合无應則无
  適而相求故為之戒夫陽也謂三三若不守正而
  與四合是知征而不知復征行也復反也不復謂
  不反顧義理婦謂四若以不正而合則雖孕而不
[016-36a]
  育蓋非其道也如是則凶也三之所利在於禦宼
  非理一作/禮而至者宼也守正以閑邪所謂禦宼也
  不能禦宼則自失而凶矣
  本義鴻水鳥陸非所安也九三過剛不中而无應
  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夫征則不復婦孕則不育凶
  莫甚焉然以其過剛也故利禦宼
   朱氏附録漸之九三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卻利
   禦宼今術家言宜婚姻日不利出師征伐宜征
[016-36b]
   伐日不利婚姻蓋其日有宜和合爭鬬之不同
   兵家多遵用之○卦中有兩箇孕婦字不知如
   何取象不可曉
 象曰夫征不復離羣醜也婦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
 禦宼順相保也離力/智反
  傳夫征不復則失漸之正從欲而失正離叛其羣
  𩔖為可醜也卦之諸爻皆无不善若獨失正是離
  其羣𩔖婦孕不由其道所以不育也所利在禦宼
[016-37a]
  謂以順道相保君子之與小人比也自守以正豈
  唯君子自完其已而已乎亦使小人得不陷於非
  義是以順道相保禦止其惡故曰禦宼
   朱氏附録順相保也言須是上下同心協力相
   保聚方足以禦宼
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傳當漸之時四以隂柔進據剛陽之上陽剛而上
  進豈能安處隂柔之下故四之處非安地如鴻之
[016-37b]
  進一作/漸于木也木漸高矣一无/矣字而有不安之象鴻
  趾連不能握枝故不木棲桷横平之柯唯平柯之
  上乃能安處謂四之處本危或能自得安寧之道
  則无咎也如鴻之於木本不安或得平柯而處之
  則安也四居正而巽順宜无咎者也必以得失言
  者因得失以明其義也
  本義鴻不木棲桷平柯也或得平柯則可以安矣
  六四乘剛而順巽故其象如此占者如之則无咎
[016-38a]
  也
 象曰或得其桷順以巽也
  傳桷者平安之處求安之道唯順與巽若其義順
  正其處卑巽何處而不安如四之順正而巽乃得
  桷也
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
  傳陵高阜也鴻之所止最高處也象君之位雖得
  尊位然漸之時其道之行固亦非遽與二為正應
[016-38b]
  而中正之德同乃隔於三四三比二四比五皆隔
  其交者也未能即合故三歲不孕然中正之道有
  必亨之理不正豈能隔害之故終莫之能勝但其
  合有漸耳終得其吉也以不正而敵中正一時之
  為耳久其能勝乎
  本義陵高阜也九五居尊六二正應在下而為三
  四所隔然終不能奪其正也故其象如此而占者
  如是則吉也
[016-39a]
 象曰終莫之勝吉得所願也
  傳君臣以中正相交其道當行雖有間其間者終
  豈能勝哉徐必得其所願乃漸之吉也
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傳安定胡公以陸為逵逵雲路也謂虚空之中爾
  雅九達謂之逵逵通達无阻蔽之義上九在至高
  之位又益上進是出乎位之外在它時則為過矣
  於漸之時居巽之極必有其序如鴻之離所止而
[016-39b]
  飛于雲空在人則超逸乎常事之外者也進至於
  是而不失其漸賢達之高致也故可用為儀法而
  吉也羽鴻之所用進也以其進之用況上九進之
  道也
  本義胡氏程氏皆云陸當作逵謂雲路也今以韻
  讀之良是儀羽旄旌纛之飾也上九至高出乎人
  位之外而其羽毛可用以為儀飾位雖極高而不
  為无用之象故其占為如是則吉也
[016-40a]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傳君子之進自下而上由微而著跬步造次莫不
  有序不失其序則无所不得其吉故九雖窮高而
  不失其吉可用為儀法者以其有序而不可亂也
  本義漸進愈高而不為无用其志卓然豈可得而
  亂哉
兊下/震上
  傳歸妹序卦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
[016-40b]
  妹進則必有所至故漸有歸義歸妹所以繼漸也
  歸妹者女之歸也妹少女之稱為卦震上兊下以
  少女從長男也男動而女説又以説而動皆男説
  女女從男之義卦有男女配合之義者四咸恒漸
  歸妹也咸男女之相感也男下女二氣感應止而
  説男女之情相感之象恒常也男上女下巽順而
  動隂陽皆相應是男女居室夫婦唱隨之常道漸
  女歸之得其正也男下女而各得正位止靜而巽
[016-41a]
  順其進有漸男女配合得其道也歸妹女之嫁歸
  也男上女下女一无/女字從男也而有説少之義以説
  而動動以説則不得其正矣故位皆不當初與上
  雖當隂陽之位而陽在下隂在上亦不當位也與
  漸正相對咸恒夫婦之道漸歸妹女歸之義咸與
  歸妹男女之情也咸止而説歸妹動於説皆以説
  也恒與漸夫婦之義也恒巽而動漸止而巽皆以
  巽順也男女之道夫婦之義備於是矣歸妹為卦
[016-41b]
  澤上有雷雷震而澤動從之象也物之隨動莫如
  水男動於上而女從之嫁歸從男之象震長男兊
  少女少女從長男以説而動動而相説也人之所
  説者少女故云妹為女歸之象又有長男説少女
  之義故為歸妹也
歸妹征凶无攸利
  傳以説而動動而不當故凶不當位不當也征凶
  動則凶也如卦之義不獨女歸无所往而利也
[016-42a]
  本義婦人謂嫁曰歸妹少女也兊以少女而從震
  之長男而其情又為以説而動皆非正也故卦為
  歸妹而卦之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
  以柔乘剛故其占征凶而无所利也
 彖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
  傳一隂一陽之謂道隂陽交感男女配合天地之
  常理也歸妹女歸於男也故云天地之大義也男
  在女上隂從陽動故為女歸之象
[016-42b]
 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傳天地不交則萬物何從而生女之歸男乃生生
  相續之道男女交而後有生息有生息而後其終
  不窮前者有終而後者有始相讀不窮是人之終
  始也
  本義釋卦名義也歸者女之終生育者人之始
   朱氏附録兩終字伊川説未安
 説以動所歸妹也征凶位不當也
[016-43a]
  傳以二體釋歸妹之義男女相感説而動者少女
  之事故以説而動所歸者妹也所以征則凶者以
  諸爻皆不當位也所處皆不正何動而不凶大率
  以説而動安有不失正者
 无攸利柔乘剛也
  傳不唯位不當也又有乘剛之過三五皆乘剛男
  女有尊卑之序夫婦有唱隨之禮此一无/此字常理也
  如恒是也苟不由常正之道徇情肆欲唯説是動
[016-43b]
  則夫婦瀆亂男牽欲而失其剛婦狃説而忘其順
  如歸妹之乘剛是也所以凶无所往而利也夫隂
  陽之配合男女之交媾理之常也然從欲而流放
  不由義理則淫邪无所不至傷身敗德豈人理哉
  歸妹之所以一有/征字凶也
  本義説以動所歸妹也又以卦德言之征凶位不
  當也无攸利柔乘剛也又以卦體釋卦辭男女之
  交本皆正理惟若此卦則不得其正也
[016-44a]
   朱氏附録歸妹未有不好只是説以動帶累它
 象曰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傳雷震於上澤隨而動陽動於上隂説而從女從
  男之象也故為歸妹君子觀男女配合生息相續
  之象而以永其終知有蔽也永終謂生息嗣續永
  久其傳也知敝謂知物有敝壞而為相繼之道也
  女歸則有生息故有永終之義又夫婦之道當常
  永有終必知其有敝壞之理而戒慎之敝壞謂離
[016-44b]
  隙歸妹説以動者也異乎恒之巽而動漸之止而
  巽也少女之説情之感動動則失正非夫婦正而
  可常之道久必敝壞知其必敝則當思永其終也
  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終者也不獨夫婦之道
  天下之事莫不有終有敝莫不有可繼可久之道
  觀歸妹則當思永終之戒也
  本義雷動澤隨歸妹之象君子觀其合之不正知
  其終之有敝也推之事物莫不皆然
[016-45a]
初九歸妹以娣跛能履征吉娣大計反跛/波我反象同
  傳女之歸居下而无正應娣之象也剛陽在婦人
  為賢一作/堅貞之德而處卑順娣之賢正者也處説
  居下為順義娣之卑下雖賢何所能為不過自善
  其身以承助其君而已如跛之能履言不能及遠
  也然在其分為善故以是而行則吉也
  本義初九居下而无正應故為娣象然陽剛在女
  子為賢正之德但為娣之賤僅氣承助其君而巳
[016-45b]
  故又為跛能履之象而其占則征吉也
 象曰歸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傳歸妹之義以説而動非夫婦能常之道九乃剛
  陽有賢一作/堅貞之德雖娣之微乃能以常者也雖
  在下不能有所為如跛者之能履然征而吉者以
  其能相承助也能助其君娣之吉也
  本義恒謂有常久之德
九二𦕈能視利幽人之貞
[016-46a]
  傳九二陽剛而得中女之賢正一作/貞者也上有正
  應而反隂柔之質動於説者也乃女賢而配不良
  故二雖一作/之賢不能自遂以成其内助之功適可
  以善其身而小施之如𦕈者之能視而已言不能
  及遠也男女之際當以正禮五雖不正二自守其
  幽靜貞正乃所利也二有剛正之德幽靜之人也
  二之才如是而言利貞者一无此/五字利言宜於如是
  之貞一无之/貞字非不足而為之戒也
[016-46b]
  本義𦕈能視承上爻而言九二陽剛得中女之賢
  也上有正應而反隂柔不正乃女賢而配不良不
  能大成内助之功故為𦕈能視之象而其占則利
  幽人之貞也幽人亦抱道守正而不偶者也
 象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
  傳守其幽貞未失夫婦常正之道也世人以媟狎
  為常故以貞靜為變常不知乃常久之道也
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
[016-47a]
  傳三居下之上本非賤者以失德而无正應故為
  欲有歸而未得其歸須待也待者未有所適也六
  居三不當位德不正也柔而尚一作/上剛行不順也
  為説之主以説求歸動非禮也上无應无受之者
  也无所適故須也女子之處如是人誰取之不可
  以為人配矣當反歸而求為娣媵則可也以不正
  而失其所也
  本義六三隂柔而不中正又為説之主女之不正
[016-47b]
  人莫之取者也故為未得所適而反歸為娣之象
  或曰須女之賤者
 象曰歸妹以須未當也
  傳未當者其處其德其求歸之道皆不當故无取
  之者所以須也
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遲雉夷反/一直冀反
  傳九以陽居四四上體地之高也陽剛在女子為
  正德賢明者也无正應未得其歸也過時未歸故
[016-48a]
  云愆期女子居貴高之地有賢明之資人情所願
  娶故其愆期乃為有時蓋自有待非不售也待得
  佳配而後行也九居四雖不當位而處柔乃婦人
  之道一有/也字以无應故為愆期之義而聖人推理以
  女賢而愆期蓋有待也
  本義九四以陽居上體而无正應賢女不輕從人
  而愆期以待所歸之象正與六三相反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016-48b]
  傳所以愆期者由已而不由彼賢女人所願娶所
  以愆期乃其志欲有所待待得佳配而後行也
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
幾音/機
  傳六五居尊位妹之貴高者也下應於二為下嫁
  之象王姬下嫁自古而然至帝乙而後正婚姻之
  禮明男女之分雖至貴之女不得失柔巽之道有
  貴驕之志故易中隂尊而謙降者則曰帝乙歸妹
[016-49a]
  泰六五是也貴女之歸唯謙降以從禮乃尊高之
  德也不事容飾以説於人也娣媵者以容飾為事
  者也衣袂所以為容飾也六五尊貴之女尚禮而
  不尚飾故其袂不及其娣之袂良也良美好也月
  望隂之盈也盈則敵陽矣幾望未至於盈也五之
  貴高常不至於盈極則不亢其夫乃為吉也女之
  處尊貴之道也
  本義六五柔中居尊下應九二尚德而不貴飾故
[016-49b]
  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无以加
  此故又為月幾望之象而占者如之則吉
 象曰帝乙歸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貴
 行也
  傳以帝乙歸妹之道言其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尚
  禮而不尚飾也五以柔中在尊高之位以尊貴而
  行中道也柔順降屈尚禮而不尚飾乃中道也
  本義以其有中德之貴而行故不尚飾
[016-50a]
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刲苦/圭反
  傳上六女歸之終而无應女歸之无終者也婦者
  所以承先祖奉祭祀不能奉祭祀則不可以為婦
  矣筐篚之實婦職所供也古者房中之俎葅歜一/作
  醓/之𩔖后夫人職之諸侯之祭親割牲卿士大夫
  皆然割取血以祭禮云血祭盛氣也女當承事筐
  篚而无實无實則无以祭謂不能奉祭祀也夫婦
  共承宗廟婦不能奉祭祀乃夫不能承祭祀也故
[016-50b]
  刲羊而无血亦无以祭也謂不可以承祭祀也婦
  不能奉祭祀則當離絶矣一无/矣字是夫婦之无終者
  也何所往而利哉
  本義上六以隂柔居歸妹之終而无應約婚而不
  終者也故其象如此而於占為无所利也
 象曰上六无實承虚筐也
  傳筐无實是空筐也空筐可以祭乎言不可以奉
  祭祀也女不可以承祭祀則離絶而已是女歸之
[016-51a]
  无終者也
 
 
 
 
 
 
 
[016-51b]
 
 
 
 
 
 
 
 周易傳義附録卷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