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s0133 高麗國新雕大藏校正別錄-高麗-守其 (master)


高麗國新雕大藏挍正別錄卷第十九 
沙門 守其等奉 勑挍勘


籍凾 本事經第三卷



此一卷經國宋則同同有四十三叚
丹本唯有十八叚耳多少如是不同
文義始終逈異如何去取今撿國宋
本經有四大錯丹有二事以知其正
何則此卷品名既是二法則應始終
唯說二法而國宋本經四十三叚皆
是一法則名義不相當是一錯也又
國宋本卷初二叚及第三叚前六行
文即是諸本初卷三幅心意經一叚十
二行耳國宋於此三重重寫是二錯
也第三叚中一類有情巳下即是諸
本初卷七幅破僧經一叚十七行耳國
本於此重重寫之其乃至於四十一
重是三錯也其卷末頌云貪欲瞋恚
癡覆藏及惱忿不恨嫉與慳躭嗜慢
將害者即是諸本第二卷九幅結經頌
正云貪恚及愚癡覆藏惱忿恨嫉慳
與貪嗜慢害將一切之小訛變耳宋
本於此閑重寫之是四錯也故知大
錯耳今此丹本十八叚經始終成就
[019-0640a]
二分終至二果二緾皆是二法即與
品目名義相當是一正也又按諸本
第四卷中七幅有結頌云為通達律儀
猒知不淨果緾覺悟宴坐愧所作尋
求者則結十二經為一頌其覺悟巳
下五經即是諸本第四卷卷初五經
其緾經果經巳上七經即是丹本此
卷卷末七經耳則列結相應是二正
也餘本則非故今取此丹本為正又
為看舊國宋藏者具錄正經于左。


本事經卷第三     籍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二法品第二之一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苾蒭成就二分於現法中多諸憂苦
無喜樂住有災有患有惱有燒有罪
有責為諸有情同梵行者之所訶毀
身壞命終生諸𢙣趣云何為二一於
根門不能守護二於飲食不善知量
諸有苾蒭成就此二於現法中多諸
憂苦無喜樂住有災有患有惱有燒
有罪有責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
訶毀身壞命終生諸𢙣趣尒時世尊
[019-0640b]
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若不能守護
 眼等六根門
 飲食不知量
 成不信懈怠
 彼於現法中
 身心多受苦
 及有災有患
 有惱有燒然
 行住與坐臥
 若覺若夢中
 由彼二因緣
 恒有罪有責
 居聚落空閑
 眾中及靜處
 有智常訶責
 當生𢙣趣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苾蒭成就二分於現法中多諸喜樂
無憂苦住無災無患無惱無燒無罪
無責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稱讚
身壞命終生諸善趣云何為二一於
根門能自守護二於飲食能善知量
諸有苾蒭成就此二於現法中多諸
喜樂無憂苦住無災無患無惱無燒
無罪無責為諸有智同梵行者之所
稱讚身壞命終生諸善趣尒時世尊
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若自能守護
 眼等六根門
 飲食善知量
 成就信精進
 彼於現法中
 身心多受樂
 及無災無患
 無惱無燒然
 行住與坐臥
 若覺若夢中
 由彼二因緣
 恒無罪無責
 居聚落空閑
 眾中及靜處
 有智常稱讚
[019-0640c]
 當生善趣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有二
種法能生焦惱云何為二謂有一類
補特伽羅唯造眾𢙣唯作凶狂唯起
雜穢不修眾善不習調柔不救怖畏
彼於後時身嬰重疾遍體發生增上
猛利嚴切苦受楚毒垂終不可毉療
受此苦時呻吟怨歎作是念言我從
昔來唯造眾𢙣唯作凶狂唯起雜穢
不修眾善不習調柔不救怖畏若諸
有情唯造眾𢙣唯作凶狂唯起雜穢
不修眾善不習調柔不救怖畏彼之
所趣我定當徃彼由唯造眾𢙣等故
心生焦惱及以不修眾善等故心生
焦惱如是名為有二種法能生焦惱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有二法能生
 愚者心焦惱
 謂唯作罪業
 及不修福因
 後遭病苦時
 呻吟而怨歎
 恨有罪無福
 心悔惱焦然
 有罪無福人
 所生諸𢙣趣
 我亦當隨徃
 决定無有疑」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有二
種法心不焦惱云何為二謂有一類
補特伽羅唯修眾善唯習調柔唯救
[019-0641a]
怖畏不造眾𢙣不作凶狂不起雜穢
彼於後時身嬰重疾遍體發生增上
猛利嚴切苦受楚毒垂終不可毉療
受此苦時雖有呻吟而無怨歎作是
念言我從昔來唯修眾善唯習調柔
唯救怖畏不造眾𢙣不作凶狂不起
雜穢若諸有情唯修眾善唯習調柔
唯救怖畏不造眾𢙣不作凶狂不起
雜穢彼之所趣我定當徃彼由唯修
眾善等故心不焦惱及以不造眾𢙣
等故心不焦惱如是名為有二種法
心不焦惱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
頌曰。


「 有二法能生
 智者心歡喜
 謂唯修福業
 及不作罪因
 後遭病苦時
 呻吟無怨歎
 慶有福無罪
 不悔惱焦然
 有福無罪人
 所生諸善趣
 我亦當隨徃
 决定無有疑」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為汝
略說二速通行云何為二一者樂行
二者苦行謂由樂行證彼速通及由
苦行證彼速通所修加行無歰難故
所得諸根皆猛利故是則名為樂速
通行所修加行有歰難故所得諸根
[019-0641b]
皆猛利故是則名為苦速通行是名
略說二速通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 今為汝略說
 二種速通行
 謂樂行苦行
 因斯證速通
 無歰難加行
 有猛利諸根
 由是大仙尊
 名樂速通行
 有歰難加行
 有猛利諸根
 由是大仙尊
 名苦速通行」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為汝
略說二遲通行云何為二一者樂行
二者苦行謂由樂行證彼遲通及由
苦行證彼遲通所修加行無歰難故
所得諸根皆羸鈍故是則名為樂遲
通行所修加行有歰難故所得諸根
皆羸鈍故是則名為苦遲通行是名
略說二遲通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 今為汝略說
 二種遲通行
 謂樂行苦行
 因此證遅通
 無歰難加行
 有羸鈍諸根
 由是大仙尊
 名樂遅通行
 有歰難加行
 有羸鈍諸根
 由是大仙尊
 名苦遅通行」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二法不能發生
白淨善法設已發生不能决定設巳
[019-0641c]
决定不能圓滿彼於如是白淨善法
能為障礙能作衰損能生憂悔身壞
命終如棄重擔墮於地獄受諸劇苦
云何為二一者𢙣戒二者𢙣見諸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如是所說二法
定不能生白淨善法設復巳生不能
决定廣說乃至身壞命終如棄重擔
墮於地獄受諸劇苦尒時世尊重攝
此義而說頌曰。


「 若成就二法
 謂𢙣戒𢙣見
 彼人終不能
 生白淨善法
 雖生而不定
 設定不圓滿
 於白淨善法
 能衰損障礙
 彼臨命終時
 有憂悔悲惱
 如棄捨重擔
 定生地獄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二法定能發生
白淨善法若先巳生能令决定若先
巳定能令圓滿彼於如是白淨善法
不為障礙不作衰損不生憂悔身壞
命終如棄重擔生天趣中受諸快樂
云何為二一者善戒二者善見諸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如是所說二法
决定能生白淨善法若先巳生能令
决定廣說乃至身壞命終如棄重擔
[019-0642a]
生天趣中受諸快樂尒時世尊重攝
此義而說頌曰。


「 若成就二法
 謂善戒善見
 彼人終定能
 生白淨善法
 若生而决定
 决定必圓滿
 於白淨善法
 不衰損障礙
 彼臨命終時
 無憂悔悲惱
 如棄捨重擔
 定生天趣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二法臨命終時
能生憂悔身壞命終墮諸𢙣趣生地
獄中云何為二謂作不作云何為作
謂身𢙣行語𢙣行意𢙣行是名為作
云何不作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是名不作諸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
如是所說二法臨命終時能生憂悔
身壞命終墮諸𢙣趣生地獄中尒時
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諸有愚癡人
 作三種𢙣行
 不作三妙行
 引餘過令生
 彼臨命終時
 决定有憂悔
 死墮諸𢙣趣
 生於地獄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一類補特伽羅成就二法臨命終時
不生憂悔身壞命終昇於善趣生天
界中云何為二謂作不作云何為作
[019-0642b]
謂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是名為作
云何不作謂身𢙣行語𢙣行意𢙣行
是名不作諸有一類補特伽羅成就
如是所說二法臨命終時不生憂悔
身壞命終昇於善趣生天界中尒時
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諸有智慧人
 作三種妙行
 不作三𢙣行
 引餘德令生
 彼臨命終時
 决定无憂悔
 死昇諸善趣
 生於天界中」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有二
妙智應修令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
正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云何為二
一者法智二者類智法智生時便能
無倒遍知有為於有為法既遍知巳
便能令彼感後有因不得生起增長
廣大類智生時便能如實断滅無明
滅無明故便無戲論無戲論故便無
尋伺無尋伺故便無樂欲無樂欲故
便無愛憎無愛憎故便無慳嫉無慳
嫉故便無種種執持刀杖違害闘諍
㸦相罵辱不真實語相離間語諸雜
穢語及餘無量𢙣不善法無彼諸𢙣
[019-0642c]
不善法故感後有業便不增長感後
有業不增長故諸業滅盡業滅盡故
眾苦滅盡苦滅盡故生死路絕此路
絕巳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
所作巳辦不受後有如是名為有二
妙智應修令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
正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尒時世尊
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有二種妙智
 應修習令生
 能得未得等
 謂法智類智
 若法智生時
 遍知有為法
 便能令後有
 因不生不增
 若類智生時
 無明便断滅
 由此展轉法
 絕生死輪迴
 自知我生盡
 及梵行巳立
 所作皆巳辦
 更不受後有」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有二
妙智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
能得未得能觸未觸能證未證能超
愁歎能滅憂苦能會正理能獲甘露
能證涅槃云何為二謂世間智及出
世智世間智者謂於色蘊能正了知
此為色蘊於受想行及識蘊中亦復
如是於其地界能正了知此為地界
[019-0643a]
於水火風及空識界亦復如是於其
眼界能正了知此為眼界於其色界
及眼識界亦復如是於其耳界能正
了知此為耳界於其聲界及耳識界
亦復如是於其鼻界能正了知此為
鼻界於其香界及鼻識界亦復如是
於其舌界能正了知此為舌界於其
味界及舌識界亦復如是於其身界
能正了知此為身界於其觸界及身
識界亦復如是於其意界能正了知
此為意界於其法界及意識界亦復
如是於如此等世俗法中如是如是
如實了知智見通慧現觀等覺周遍
照了名世間智諸聖弟子於此所說
世間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
觀察此世間智正修習時為能令彼
生法有情永脫生不為能令彼老法
有情永脫老不病法死法愁法歎法
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既審
察巳能正了知此世間智正修習時
不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於生不能
令彼老法有情永脫於老病法死法
愁法歎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
[019-0643b]
如是所以者何此世間智非賢聖法
非能永出非趣涅盤非能永猒非能
永離非能永滅非能永寂非真通慧
非正等覺不證涅槃是感生法是感
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歎法憂法苦法
不安隱法彼於如是尋思稱量審觀
察時於世間法住怖畏想於出世法
住安靜想以於世間生怖畏故都無
執受無執受故不生渴愛不渴愛故
便自內證究竟涅槃證涅槃巳便自
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受後有是名於此世間智中應正
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出世智者
謂於一切蘊界處中能正了知如是
諸法是無常性苦性病性㿈性箭性
惱性害性怖性熱性壞性滅性災性
橫性有疫癘性虛性偽性空性妄性
無實我性難保信性於如是等諸法
性中如實了知智見通慧現觀等覺
周遍照了名出世智諸聖弟子於此
所說出世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
應審觀察此出世智正修習時為能
令被生法有情永脫生不為能令彼
[019-0643c]
老法有情永脫老不病法死法愁法
歎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亦復如是
既審察巳能正了知此出世智正修
習時定能令彼生法有情永脫於生
定能令彼老法有情永脫於老病法
死法愁法歎法憂法苦法不安隱法
亦復如是所以者何此出世智是賢
聖法是能永出是趣涅槃是能永猒
是能永離是能永滅是能永寂是真
通慧是正等覺能證涅盤非感生法
非感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歎法憂法
苦法不安隱法彼於如是尋思稱量
審觀察時於出世法生珍寶想於世
間法生下賤想以於出世生珍寶故
便生歡喜生歡喜故其心安適心安
適故身得輕安身輕安故便受恱樂
受恱樂故心得寂定心寂定故能實
知見實知見故能深猒背深猒背故
能正離欲正離欲故能得解脫得解
脫巳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是名於此出世
智中應正尋思應善稱量應審觀察
如是名為有二妙智應正尋思應善
[019-0644a]
稱量應審觀察能得未得能觸未觸
能證未證能超愁歎能滅憂苦能會
正理能獲甘露能證涅槃尒時世尊
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有二種妙智
 知者應尋思
 謂世出世間
 能正盡眾苦
 應觀世間智
 發生怖畏想
 都無有執受
 展轉證涅槃
 應觀出世智
 發生珍寶想
 由此生歡喜
 便得身輕安
 輕安故恱樂
 恱樂故心定
 由心得定故
 便能生覺支
 覺支觀聖諦
 永断諸疑網
 無疑無所取
 永脫眾苦邊」



重攝前經嗢柁南曰。


「 二根二焦惱
 二行二戒見
 二作及不作
 二智有二種」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苾蒭為欲矯誑諸眾生故為求名譽
遠所聞故為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
家者不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若有苾蒭為通達故為遍知故而出
家者是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所以者何是諸苾蒭為通達故為遍
知故而出家巳便能如實通所通達
知所遍知既能如實通所通達知所
[019-0644b]
遍知便能如實断所應断修所應修
證所應證既能如實断修證巳便自
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受後有如是若有為通達故為遍
知故而出家者是名真實於如來所
修行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
頌曰。


「 為矯誑名譽
 利養及恭敬
 非真修梵行
 是虛妄出家
 為通達遍知
 速證最上義
 是真修梵行
 非虛妄出家」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苾蒭為欲矯誑諸眾生故為求名譽
遠所聞故為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
家者不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若有苾蒭為律儀故為正断故而出
家者是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所以者何是諸苾蒭為律儀故為正
断故而出家已便能如實守護六根
不虧禁戒及能速證最上正断既能
如實守護六根不虧禁戒及能速證
最上正断便能如實断所應断修所
應修證所應證既能如實断修證巳
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已立所作
[019-0644c]
巳辦不受後有如是若有為律儀故
為正断故而出家者是名真實於如
來所修行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
而說頌曰。


「 為矯誑名譽
 利養及恭敬
 非真修梵行
 是虛妄出家
 為正断律儀
 速證最上義
 是真修梵行
 非虛妄出家」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若有
苾蒭為欲矯誑諸眾生故為求名譽
遠所聞故為求利養及恭敬故而出
家者不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若有苾蒭為求猒背為求離欲而出
家者是名真實於如來所修行梵行
所以者何是諸苾蒭為猒背故為離
欲故而出家巳便能如實猒背離欲
既離欲已便得解脫既解脫巳便自
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受後有如是若有為猒背故為離
欲故而出家者是名真實於如來所
修行梵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
頌曰。


「 為矯誑名譽
 利養及恭敬
 非真修梵行
 是虛妄出家
 為猒背離欲
 速證最上義
[019-0645a]
 是真修梵行
 非虛妄出家」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一切
如來應正等覺所說法門略有二種
云何為二一者於𢙣應正了知二者
於𢙣應深猒背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略說如是二種法門所以者何諸修
行者於諸𢙣法應正了知既於𢙣法
正了知巳便能猒背既猒背巳便能
離欲既離欲巳便得解脫得解脫巳
便自了知我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
巳辦不受後有如是行者永断諸愛
及眾結縛無倒現觀正盡苦邊尒時
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當知諸如來
 應正等覺者
 哀愍眾生故
 說二種法門
 於眾𢙣正知
 及猒背離欲
 心解脫自在
 正盡眾苦邊」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有二
種法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断二法
云何二法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断
二法謂不淨觀及慈悲觀能断貪欲
及與瞋恚所以者何一切巳貪現貪
當貪皆由作意思惟淨相一切已瞋
現瞋當瞋皆由作意思惟怨相一切
[019-0645b]
巳断現断當断所有貪欲皆由作意
修不淨觀一切巳断現断當断所有
瞋恚皆由作意修慈悲觀於不淨觀
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决定能断一切
貪欲於慈悲觀若修若習若多修習
決定能断一切瞋恚若欲决定断貪
欲者當勤精進修不淨觀若欲决定
断瞋恚者當勤精進修慈悲觀修不
淨觀無有貪欲而不能断修慈悲觀
無有瞋恚而不能断如是名為有二
種法若修若習若多修習能断二法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修習多修習
 二法断二法
 謂不淨慈悲
 断貪欲瞋恚
 是故有智者
 當觀自饒益
 修不淨慈悲
 断貪欲瞋恚」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其涅
槃界略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有餘
依涅盤界二者無餘依涅盤界云何
名為有餘依涅盤界謂諸苾蒭得阿
羅漢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巳辦
巳捨重擔已證自義巳盡有結巳正
解了心善解脫巳得遍知宿行為緣
所感諸根猶相續住雖成諸根現觸
[019-0645c]
種種好醜境界而能猒捨無所執著
不為愛恚緾繞其心愛恚等結皆永
断故彼於諸色求欲見時雖復以眼
觀於諸色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
有眼及好醜色而無貪欲亦無瞋恚
所以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断故彼於
諸聲求欲聞時雖復以耳聽於諸聲
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有耳及好
醜聲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
愛恚等結皆永断故彼於諸香求欲
嗅時雖復以鼻齅於諸香而不發起
貪瞋癡等雖復有鼻及好醜香而無
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愛恚等結
皆永断故彼於諸味求欲嘗時雖復
以舌嘗於諸味而不發起貪瞋癡等
雖復有舌及好醜味而無貪欲亦無
瞋恚所以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断故
彼於諸觸求欲覺時雖復以身覺於
諸觸而不發起貪瞋癡等雖復以身
及好醜觸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
者何愛恚等結皆永断故彼於諸法
求欲知時雖復以意知於諸法而不
發起貪瞋癡等雖復有意及好醜法
[019-0646a]
而無貪欲亦無瞋恚所以者何愛恚
等結皆永断故乃至其身相續住世
未般涅盤常為天人瞻仰禮拜恭敬
供養是名有餘依涅盤界云何名為
無餘依涅盤界謂諸苾蒭得阿羅漢
諸漏已盡梵行巳立所作已辦巳捨
重擔已證自義巳盡有結巳正解了
巳善解脫巳得遍知彼於今時一切
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
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唯由
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
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
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唯可說為
不可施設究竟涅盤是名無餘依涅
盤界苾蒭當知如是名為略有二種
涅盤之界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
頌曰。


「 漏盡心解脫
 任持最後身
 名有餘涅盤
 諸行猶相續
 諸所受皆滅
 寂靜永清涼
 名無餘涅盤
 眾戲論皆息
 此二涅盤界
 最上無等倫
 謂現法當來
 寂靜常安樂」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蒭當知由二
纏故令諸天人一類怯劣一類勇猛
[019-0646b]
有慧眼者能正觀察云何二緾謂有
見緾無有見緾云何天人一類怯劣
謂有天人愛有樂有欣有喜有為滅
有故說正法時不能恭敬攝耳聽受
亦復不能住奉教心不能隨順修如
實見唯生怯劣退轉驚怖我等尒時
當何所有我等尒時當如何有如是
天人一類怯劣云何天人一類勇猛
謂有天人怖有猒有欣求無有彼彼
苦法所逼切故攝受執著如是如是
諸𢙣見趣作是念言我若断壞隱沒
不現尒時乃名寂靜微妙如是天人
一類勇猛云何名為有慧眼者能正
觀察謂聖聲聞如實觀察既觀察已
不於如實而生憍慢不依如實而生
憍慢不因如實而生憍慢不恃如實
而生憍慢如實見已便生猒背既猒
背巳便能離欲既離欲已便得解脫
得解脫已便自了知我生已盡梵行
巳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作是思惟
世尊為彼喜樂諸有阿賴耶者恒為
常見所繫縛者令滅有故所說正法
微細甚深難見難悟寂靜勝妙非諸
[019-0646c]
尋思所行境界是諸審諦慧者所證
一切世間真實對治謂能除滅憍慢
渴愛害阿賴耶断諸徑路證其空性
離諸貪欲證得究竟寂滅涅盤作是
思惟世尊為彼怖畏諸有阿賴耶者
恒為断見所繫縛者令知業果無失
壞故所說正法現見應時易見饒益
智者內證一切世間真實對治謂能
除滅憍慢渴愛害阿賴耶断諸徑路
證真空性離諸貪欲證得究竟寂滅
涅盤如是名為有慧眼者能正觀察
如是名為由二緾故令諸天人一類
怯劣一類勇猛有慧眼者能正觀察
尒時世尊重攝此義而說頌曰。


「 由二緾所緾
 令諸天人眾
 一類有怯劣
 一類有勇猛
 有慧眼聲聞
 能如實觀察
 能除慢猒離
 究竟證涅盤
 復如實了知
 佛所說正法
 能滅断常見
 及二愛無餘
 有慧眼龍王
 能普雨法雨
 滅諸煩惱熖
 令證大清涼」



本事經卷第三


高麗國新雕大藏挍正別錄卷第十九 二十二張
[019-064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