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h0081 元文類-元-蘇天爵 (master)


[040-1a]
國朝文類卷第四十
 雜著
  經丗大典序録
欽惟
欽天統聖至德誠功大文孝皇帝以上聖之資纂
承大統聡眀睿知度越古今至讓之誠格于上下
重登大寳天命以凝於是闢延閣以端居守中心
之至正慨念 祖宗之基業旁觀載籍之傳聞思
輯典章之大成以示治平之永則廼天暦二年冬
有㫖命奎章閣學士院與翰林國史院參酌唐宋
[040-1b]
㑹要之體㑹稡國朝故實之文作爲成書賜名
皇朝經丗大典眀年二月以國史自有著述命閣
學士專率其属而爲之太師丞相答刺罕太平王
臣燕帖木兒捴監其事翰林學士承㫖大司徒臣
阿隣帖木兒奎章閣大學士臣忽都魯䔍爾彌實
奎章閣大學士中書右丞臣撒迪奎章閣大學士
太禧宗禋使臣阿榮奎章閣承制學士僉樞宻院
事臣朶來並以耆舊近臣習於國典任提調焉中
書左丞臣張友諒御史中丞臣趙丗安等以省臺
之重表率百司簡牘具來供給無匱至於執筆纂
[040-2a]
脩則命奎章閣大學士中書平章政事臣趙丗延
而貳以臣虞集與學士院藝文監官属分局脩撰
又命禮部尚書臣巙巙擇文學儒士三十人給以
筆札而繕冩之出内府之鈔以充用是年四月十
六日開局倣六典之制分天地春夏秋冬之别用
國史之例别置蒙古局於其上尊國事也其書悉
取諸有司之掌故而脩飾潤色之通國語於爾雅
去吏牘之䌓辭上送者無不備書遺亡者不敢擅
補於是定其篇目凡十篇曰君事四臣事六君臨
天下名號㝡重作帝號第一 祖宗勲業具在史
[040-2b]
䇿心之精微用言以宣詢諸故老求諸紀載得其
一二於千萬作帝訓第二風動天下莫大於制誥
作帝制第三大宗其本也藩服其支也作帝系第
四皆君事也蒙古局治之設官用人共理天下治
其事者冝録其成故作治典第五疆理廣袤古昔
未有人民貢賦國用繫焉作賦典第六安上治民
莫重於禮朝廷郊廟損益可知作禮典第七肇基
建業至于混一告成有績垂逺有規作政典第八
政刑之設以輔禮樂仁厚爲本眀愼爲要作憲典
第九六官之軄工居一焉國財民力不可不愼作
[040-3a]
工典第十皆臣事也以至順二年五月一日草具
成書繕冩呈上臣集等皆以空踈之學謬叨委属
之隆才識旣凡見聞非廣㦯踈逺不知於避忌㦯
草茅不識於憂虞諒其具藁之誠實𣣔更求是正
踈略之罪所不敢逃竊觀唐㑹要創於蘇冕續於
崔鉉至宋王溥而後成書宋㑹要始於王洙續於
王珪至汪大猷虞允文二百年間三脩三進竊惟
祖宗之事業豈唐宋所可比方而國家萬萬年之
基方源源而未巳今之所述粗立其綱廼若國初
之舊文以至四方之續報更加搜訪以待增修重
[040-3b]
惟纂述之初猷實出聖眀之獨斷假之以歲月豐
之以廪餉給之以官府之書勞之以諸司之宴禮
意優渥聖謨孔彰而纂脩臣僚貪冐恩私不稱㫖
意不勝兢懼之至惟 陛下矜而恕之謹序
 帝號
臣聞我國家之有天下也上配邃古之聖神繼天
立極非若後丗之興者也堯以唐侯興虞夏禪殷
周繇契稷起蓋有所因而進者也三代而下莫盛
於漢唐宋漢起亭長則巳微矣唐啓晋陽之謀宋
因陳橋之變得國之故其亦未盡善者乎其餘紛
[040-4a]
然竊㩀一隅妄立名字以相侵奪歴年不多者何
足算哉惟我 聖朝則不然
聖祖之生受命自天肇基朔土龍奮虎躍豪傑雲
附歴艱難而志愈厲處髙逺而氣彌昌神眀恊符
以聖繼聖至我
太祖皇帝而大命彰大號著大位正矣於是東征
西伐莫敢不庭大王小侯稽首奉命而聖子神孫
德日以隆業日以盛靈旗所向如草偃風至於
丗祖皇帝天經地緯聖武神文無敵於天下矣試
甞論之金在中原加之以天討一鼓而取之得九
[040-4b]
州之腹心宋寓江南責之以失信數道而舉之致
四海之混一若夫北庭囬紇之部白霫髙麗之族
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蠭屯蟻聚俯伏内
嚮何可勝數自古有國家者未若我朝之盛大者
矣蓋聞
丗祖皇帝初易大蒙古之號而爲大元也以爲昔
之有國者㦯以所起之地㦯因所受之封爲不足
法也故謂之元焉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盡之而
謂之元者大之至也嗚呼制作若此所以啓萬萬
年之基詎不信歟
[040-5a]
成宗皇帝繼統於大成 武宗皇帝恢宏於盛業
仁宗皇帝慈祥之政 英宗皇帝神眀之姿海内
晏然衆庶寜一晉邸信用姦謀違於祖訓天怒人
怨遂終厥身我 今上皇帝應天順人義師克捷
朞月之間正位凝命而又克讓 眀宗皇帝出於
至誠凡属有生莫不感恱重居大寳誕受尊號於
是任賢輔治崇德報功體大臣而禮羣臣親九族
而恊黎庶人文備舉天道益彰頌聲作於朝廷泰
和浹於荒裔治平之迹蓋有不勝其紀者嗚呼今
天下垂黄戴白之民年七八十至於百歳者皆生
[040-5b]
於聖元有天下之日矣含哺鼓腹長子老孫至於
丗丗長戴聖元日月之照臨長樂聖元雨露之涵
育何其盛哉編年之書具載國史夫大天下之統
壹天下之心莫重於號著帝號篇
 帝訓
臣聞
聖祖神宗之盛德大業著在簡冊昭如日星矣惟
聖心精微因言以宣者有不得而具聞焉采諸大
臣故家有因事而親蒙教誠或傳誦而得諸見聞
及以文書來上者悉輯而錄之以發其端後有可
[040-6a]
攷者得以次第而補之矣
帝制
臣聞古者典謨訓誥誓命之文㦯岀於一時帝王
之言㦯出於史臣之所脩潤其來尚矣 國朝以
國語訓勑者曰聖㫖史臣代言者曰詔書謹列著
于篇
帝系
臣聞自三皇五帝以來莫不衆建同姓以作藩輔
詩曰本支百丗蓋重之也國家宗系外廷無得而
聞焉者諸簡牘而可見者謹著之篇
[040-6b]
 帝系附録
自古國家别本支樹藩屏以爲國家長乆之計然
維持之道蓋必有禮法存乎其間 聖朝宗藩之蕃
且大自古莫及而累朝爲之法制以保之者有分
地人民賜予之厚有車服官府符信封諡之貴有
使命徃來之禮有奉命征討之事有訓敕防閑之
禁事在簡牘可録而傳者次第歳月而著之篇
 治典緫叙
書曰冡宰掌邦治天子擇宰相宰相擇百執事此
爲治之本也故作治典其目則有官制沿革以見
[040-7a]
其名位品秩禄食之差有補吏入官之法以見用
人之序附之以臣事者則居其官行其事其人其
蹟之可述者也
 官制
國家肇基朔方輔相之臣與凡百執事惟上所命
其名官皆因其事而命之方事征討重在軍旅之
事故有萬户千户之目而治政刑則有斷事之官
可謂簡要者矣旣取中原定四方豪傑之來歸者
或因其舊而命官若行省領省大元帥副元帥之
属者也或以上㫖命之或諸王大臣捴兵政者承
[040-7b]
制以命之若郡縣兵民賦稅之事外諸侯亦得自
辟用盖隨事創立未有定制
丗祖皇帝建元中統以來始采取故老諸儒之言
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輔相者曰中書
省本兵者曰樞宻院主彈紏者曰御史臺以次建
置内外百司庶府各因其事而舉矣其在内者廢
置陞降之因革政治之所繫也故不得不備考而
紀之若夫宗戚之重莫重於宗正府今宗正所隷
特重於姦盜詐僞之刑稼穡之本莫重於司農今
勸樹藝者歲受其成目宣政捴佛事而西域邊事
[040-8a]
之重係焉至於内廷東宫之官属若國史翰林集
賢之治文書宣徽之治玉食將作之治營繕如此
之類皆以重臣領之盖國家盛大庶事浩繁其軄
掌之事視古昔㡬至倍蓰故其官府之陞至於重
大而其属亦已繁多日益月增其勢然也其後頗
以官冗吏繁爲言數有詔裁減而卒未遑及亦有
不得巳者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逺者則鎭之以行
中書省郡縣又逺於省若有邊&KR1522之事者則置宣
慰司以逹之鹽鐡之類又别置官有軍旅之事分
布於外者則置萬户府有大征討則置行樞宻院
[040-8b]
無則廢舉刺之事則有行御史臺領監察御史肅
政廉訪司以治之此其大凡也其詳各著于篇
 三公
古者三公官不必備惟其人其軄則寅亮天地燮
理隂陽以論道經邦者也我國家以太師太傅太
保爲三公自木華黎國王始爲太師凡爲三公者
皆國之重臣而漢人惟劉秉忠爲太保其後鮮有
聞惟贈官或有之又有所謂大司徒司徒太尉司
空之属或置或否其置者或開府或不開府而東
宫甞置三師三少不恒有也又有所謂開府儀同
[040-9a]
三司儀同三司者因金舊制謂之散官實無開府
之儀云凡開府者則有參軍長史之属附見于篇
宰臣年表
宰相者上承天子下統百司以治民庶治體之得
失國勢之安否繫焉國初將相大臣年月䟽闊簡
牘未詳者則闕之中統建元以來執政之官其拜
罷歳月之可考列表而書之政事因可得而見矣
 各行省
國初分任軍民之事或稱行省無定制旣立都省
車駕行幸都省官從而留都者亦謂之行省有征
[040-9b]
伐之事則或置行省與行樞宻院迭爲廢置中統
至元間始分立行中書省有尚書省則爲行尚書
省尚書廢則行省仍稱中書初以行省爲稱者雖
有便冝承制之權而無軄名留都所謂行中書省
者不别設官因都省之留者而已其各處立行中
書省因事設官官不必備皆以省官出領其事或
才置參政僉省同僉之類其後至於設丞相其官
皆以宰執行某處省事繫銜旣而嫌於外重改爲
某處行中書省平章若右丞左丞參政而其軆始
不與都省侔矣參政之下又甞再置僉省後亦廢
[040-10a]
今天下行省凡十而有廢置遷革者著于篇
 入官
天子擇宰相宰相擇百官治天下之要用人而巳
建官之法有天下者之所愼也我國家之初任人
惟其材能卒獲豪傑之用及得中原損益古今之
制度而行之而用人之途不一親近莫若禁衛之
臣所謂怯薛者然而任使有親踈軄事有繁易歴
時有乆近門第有貴賤才器有大小故其得官也
㦯大而宰輔㦯小而冗散不可齊也國人之備宿
衛者浸長其属則以自貴不以外官爲逹方天下
[040-10b]
未定軍旅方興介胄之士莫先焉故攻取有功之
士皆丗有其軍而官之事在樞府不統於吏部惟
簿書期㑹金糓營造之事供給應對惟習於刀筆
者爲適用於當時故自宰相百執事皆由此起而
一時號稱人才者亦出於其間而政治繫之矣擇
吏之初頗由於儒而所謂儒者姑貴其名而存之
爾其自學校爲教官顯逹者盖鮮獨國學初以貴
近就學而用之無常制其後歳有貢法而&KR0906失初
意矣其以文學見用於朝廷則時有尊異者不皆
然也至元以來數𣣔以科舉取進士議輙中止延
[040-11a]
祐始力置進士科三年 取不及百人爾
丗祖皇帝置國字以通語言其用人略如儒學之
制而加逹矣至於奉上官之任使奔走服役嵗月
旣乆亦皆得官雖細大有殊要皆爲正流矣乃宗
王之有分地官府而保任之者與夫治酒漿飲食
者執樂伎者爲弓矢衣甲車廬者治暦數隂陽醫
藥者岀納財賦者逺夷掌其部落者㦯身終其官
或丗守其業不得遷他官而有恩幸遭遇驟至貴
近者有之非有司所得制而陳言獻䇿納粟捕盜
與勲舊之後裔權要之引進皆有其人焉而不常
[040-11b]
也凡入官之途大槩如此云
 補吏
國朝入官之制自吏業進者爲多卿相守令於此
焉岀故補吏之法尤爲詳宻今别而録之雖有舊
例也衝改者簡牘尚存則亦存之以備沿革之考
譯史宣使通事知印奏差附見
 儒學教官
丗祖皇帝旣立國子學以教國人及公卿大夫之
子取其賢能俊秀而用之又推其法於天下而郡
縣皆立學其司儒之命於朝廷者曰儒學教授路
[040-12a]
府上州則置焉蒙古字行則置蒙古字教授考满
皆入流而隂陽醫學亦倣置教授不與流選之考
 軍官
武臣之入官也其始以功其子孫以丗繼兹著其
大槩詳在軍旅之典矣
 錢糓官
國家旣有中原國用所繫賦稅爲重而内附諸侯
之取諸民者寛急豐約各唯其意莫能一也
丗祖皇帝始制宣課官多擇眀敏忠厚之士用之
民用稍舒方是時郡縣之間唯利權爲要官及好
[040-12b]
聚歛者見用紛然建置官府民用弗堪今數十年
之間稍有定制故凡錢糓之任有可考者則備書
之以見其沿革云
 投下
古者諸侯分國而治天子命卿之外大夫士以下
其君皆得而命之今制郡縣之官皆受命於朝廷
惟諸王邑司與其所受賜湯沐之地得自舉人然
必以名聞諸朝廷而後授軄不得通於他官盖愼
之也
封贈
[040-13a]
至元中追贈之制唯一二勲舊之家以特㤙見褒
雖略有成例未行也至大初始行定制課忠責孝
之意備矣其沿革著于篇
 承廕
聖王之制賞延于丗是以國家有承廕之法辨嫡
庶謹嗣續推㤙致儆之法意備焉
 臣事
維我 祖宗聖德神功至盛極大如天地之不可計
度如日月之不可繪畫 聖上詔脩此書實以顯謨
承烈爲重然求事蹟於吏牘則文繁者不足以得
[040-13b]
其㫖意事簡者又不足以見其始末於是神聖思
慮之精微誥訓之詳委攻取之機略法令之制作
㡬不得其什一焉以爲宗藩大臣中外文武百僚
有近侍帷幄逺將使㫖内議典則外授征討或各
有所授而傳焉因得以考其續餘之所在故從而
求之朞月之間其以書來告者旣取其大係諸聖
典而其事有不可棄遺者著臣事之篇
 賦典揔序
傳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
此有用兹古令不易之論也粤若皇元肇基朔方
[040-14a]
神功大業混一華夏好生之仁如天地無不覆載
此聖德之昭著也今賦典之目有曰版籍户口八
紘萬國文軌攸同緫緫林林重譯歸化此有人也
曰都邑曰經理始自建邦設都分疆畫界置郡邑
以聚烝民經田野以均稅役次而大封同姓以厚
親親之義此有土也曰農桑曰賦稅曰鈔法曰海
運曰金銀珠玉曰銅鐵鉛錫曰鹽法曰茶法曰酒
課曰商稅曰市舶均其貢賦遷其有無糓貨流通
富民利國此有財也曰宗親歳賜曰百官俸秩曰
公用錢曰常平義倉曰惠民藥局曰市糴粮草曰
[040-14b]
賑糶賑貸曰恤惠鰥寡歳有經費制之以節出納
稽㑹有司具焉此有用也於乎我祖宗創業守成
艱難勤儉亦豈易言哉大率以脩德爲立國之基
以養民爲生財之本布諸方䇿昭示後裔以垂憲
萬丗者寜有旣乎
 都邑
惟我
太祖皇帝開創中土而大業旣定
丗祖皇帝削平江南而大統始一輿地之廣古所
未有遂分天下爲十一省以山東西河北之地爲
[040-15a]
腹裏隷都省餘則行中書省治之下則以宣慰司
轄路路轄府州若縣星羅棊布粲然有條至元間
甞命祕書少監虞應龍等修大一統志書在官府
可考焉若夫地名沿革之有異城邑建置之不常
歸附之期設官之所皆必有徵所以紀疆理之大
彰王化之逺也猗歟大哉
 附録安南
我國家始定雲南即岀師取安南事見征伐篇及
其來朝事見朝貢遣使等篇今黎崱所撰安南志
畧沿革地理山川物産風俗略備取以著此篇其
[040-15b]
封爵有王侯官稱有御史輿服法令之類僣擬於
天朝朝廷寛仁待以逺人而闊略之而不可載於
此故不書
 版籍
洪惟我
太祖皇帝龍飛朔方開天建極以生民爲心繼惟
太宗皇帝纂承天緒迨歳甲午滅金於蔡眀年乙
未始下詔籍民數時方兵革之餘自燕亰順天等
三十餘路得户八十餘萬屢敕撫民之官勞來安
集増羨者賞逃亡者罰歳壬子欲驗户口登耗復
[040-16a]
下詔籍之視乙未之數増二十餘萬户欽惟
丗祖皇帝其仁如天丗治時雍黎民丕變至元七
年有司請大比民數復増三十餘萬户十一年
上命丞相伯顔伐宋諭之曰昔曹彬不嗜殺人一舉
而江南定汝其體朕心法彬事毋使吾赤子横罹
鋒刃聖人如天之仁於玆見矣迨南北混一越十
有五年再新亡宋版籍又得一千一百八十四萬
八百餘户南北之户緫書于冊者計一千三百一
十九萬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萬四
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其山澤溪洞之氓又不與焉
[040-16b]
上視漢唐極盛之數無以加此夫天地之道生生
不息推之以祖宗厚澤深仁洪昌繁衍聿有以隆
我皇元萬丗無疆之丕基
 經理
履畒而稅者亦田制之一法也故有國家者必善
治之則人不擾而賦有恒否則未見其利也夫民
間强者田多而稅少弱者産去而稅存固在所當
治也延祐初章閭倡經理之議期限猝迫貪刻並
用官府震動人不聊生富民黠吏並縁爲姦盜賊
並起田菜荒蕪其弊有甚於在前者至降眀詔以
[040-17a]
撫慰之而後定故才臣計吏之有欲爲者可不熟
慮而愼行之哉
農桑
農桑者王政之本也可不重哉我
丗祖皇帝從左丞張文謙之請立司農官頒農政
化天下以敦本就實之道老者得其所養少者有
以自力教之蓄積之方申之學校之義牧民之官
法其勤墯風紀之司嚴其體察歳終以爲殿最其
法可謂至矣迨夫列聖相承綸音誕布必諄諄以
勸農爲言皆所以爲生民之命而開太平之基者
[040-17b]
也今悉著于篇
 賦稅稅粮
太宗皇帝詔有曰依倣唐租康調之法其地稅量
土地之冝大朝開創之始務從寛大此丙申嵗詔
㫖之節文也
丗祖皇帝至元十七年申眀舊制而加宻焉則送
納之期收受之式封完之禁㑹計之法於是乎大
備矣
 賦稅夏稅
成宗皇帝時丞相完澤等以江南科稅之未有定
[040-18a]
例也於是參稽亡宋之制定夏秋二稅則輸以木
綿布絹絲綿等物秋止徴其粮稅視其粮以爲差
㦯一石輸稅三貫二貫一貫㦯一貫五伯文一貫
七伯文因其地利之冝人民之衆酌其中數而取
之盖經乆之道也然稅隨地出有産去而稅存者
貧弱㦯不給焉守土之吏可不體其立法之意也哉
賦稅科差
國家之得中原也納差之名有二曰絲科曰包銀
各驗其户而上下科取之中統建元以來始有定
制歲終中書則㑹計其出入揔數而奏焉年糓不
[040-18b]
登則有減免之恩所以息民方也及得江南其制
益廣國家殷冨人物阜康則王者輕徭薄賦之效焉
 海運
惟我
丗祖皇帝至元十二年旣平宋始運江南粮以河
運弗便至元十九年用丞相伯顔言初通海道漕
運抵直沽以逹亰城立運粮萬户府三以南人朱
清張瑄羅壁爲之初歲運四萬餘石後累増及二
百萬石今増至三百餘萬石春夏分二運至舟行
風信有時自浙西不旬日而逹於亰師内外官府
[040-19a]
大小吏士至于細民無不仰給於此於戯
丗祖之德淮安王之功逮今五十餘年𥙿民之澤
曷窮極焉
鈔法
丗祖皇帝中統元年七月創造通行交鈔以絲爲
本以革諸路行用鈔法之弊也行用鈔之法文牘
莫稽交鈔則以銀五十兩易絲鈔一千兩是年十
月又印造諸路通行中統元寳每一貫同交鈔一
兩兩貫同白銀一兩又以文綾織爲中統銀貨毎
一兩同白銀一兩而銀貨未及行焉印造支發歲
[040-19b]
有經數用乆而弊者則赴官換易除以工墨稱物
貨之平通貿易之便爲利愽矣其法之弊也鈔輕
而物重子母不能相權故至元尚書省折以中統
之五倍至大尚書省又折以至元之五倍每加愈
重而中統至元之相兼迄於今而見用其可稽者
皆録焉
 附録錢法
周禮九府圜法其來尚矣 聖朝造交鈔寳鈔以
權錢鈔有錢文銅有禁法是
丗祖皇帝有意於圜法乆矣特未遑鼓鑄流通耳
[040-20a]
至大三年詔有司行用銅錢四年詔罷之錢雖不
行而議者甚衆間有論辯確至隨章具録以備舉
行雖然資丗之寳廢興亦有數存乎其間云
 金銀珠玉銅鐡鉛錫礬鹻竹木等課
山林川澤之産皆天地自然之利也可以冨國而
或以病民我國家皆因土人呈獻願輸之課其多
者不盡收其少者不强取故享其利於莫窮焉凡
州郡所入之數登於王府爲國經賦者則載之而
好功興利之徒時立說以自售其事之虚實言之
用否則在朝廷也
[040-20b]
 鹽法
國初以酒醋鹽稅河泊金銀鐡冶取課於民歳定
白銀萬定六色均辦之
太宗皇帝歳庚寅始行鹽法立河間山東平陽四
川課稅所四每鹽一引須重四百斤其價銀一十兩
丗祖皇帝中統二年減銀爲七兩至元十三年旣
取宋立兩淮兩浙福建運司三每引改中統鈔九
貫二十六年増爲五十貫凡天下緫設運司七分
辦歳課然難易各不同有因自凝結而取者觧池
之顆鹽也有煑海而後成者河間山東兩淮兩浙
[040-21a]
福建之末鹽也惟四川之鹽出於井深者數百尺
汲水煑之井亦多不同徃徃在萬山之中觧鹽之
外工力勞費竈户凋弊課額漸増本末均困此其
難者也元貞丙申每引増課鈔爲六十五貫至大
己酉至延祐乙卯七年之間累増爲一百五十貫
泰定乙丑減去二十五貫天暦巳巳復増爲一百
五十貫凡今天下歳辦正餘鹽以引計者二百五
十六萬四千有竒以課鈔計者嵗入之數七百六
十六萬一千餘定噫視中統至元之數已増㡬二
十倍矣然而國用益不給何哉司財用者不可不
[040-21b]
察也
 茶法
皇朝至元六年始以興元交鈔同知運使白賡言
初榷成都茶課十三年江南平左丞吕文煥首以
主茶稅爲言以宋㑹五十貫準中統鈔一貫次年
定長引短引是歳征一千二百餘定十七年置榷
茶都轉運使司于江州路緫江淮荆湖福廣之稅
而遂除長引專用短引二十一年免食茶稅以益
正稅二十三年以李起南言増引稅爲五貫二十
六年丞相桑哥増爲一十貫延祐五年用江西茶
[040-22a]
運副法忽魯丁言減引添錢每引再增爲一十二
兩五錢次年課額遂增爲二十八萬九千二百餘
文逮天暦己巳罷榷司而歸諸州縣按茶之榷始
于唐德宗宋遂爲國賦額今國家茶課由約而博
原委有自云
 酒醋
國初有徴收課稅所而州縣酒醋悉隷後大都則
立酒課提舉司外而路府州縣皆著課額爲國賦
之一其利亦云厚矣
 商稅
[040-22b]
國家始得中原賦諸民者未有定制歳甲午始立
徴收課稅所以徴商賈之稅初無定額至元七年
立法始以三十分取一每歳隨路通收稅課以銀
四萬五千定爲額禁毋多取以紓民力逮二十六
年桑哥爲丞相遂重增其稅自是以來漸以增益
視其初倍蓰十百不侔矣
 市舶
皇朝平定江南幅貟旣廣貢賦益夥於是泉州上
海澉浦温州慶元廣東杭州隣海諸郡與逺夷蕃
國徃復互易舶貨因宋制細物十分而取一麤物
[040-23a]
十五分而取一以市舶官主之其發舶其回㠶必
著其所至之地驗其所博之物給以公文爲之期
日而所入之貨甞以萬計其法至詳宻矣㦯者以
損中國無用之貲易逺方難致之物爲說而不思
夫國家聲教綏懐無逺不及之效孰謂知所當寳
者哉
 宗親歳賜
國朝諸宗戚勲臣食采分地凡路府州縣得薦其
私人以爲監秩禄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歳月通
選調其賦則每五户出絲一斤不得私徴之皆輸
[040-23b]
諸有司之府視所當得之數而給予之其歳賜則
銀幣各有差始定於
太宗之時而増於 憲宗之日其文牘可稽也至
丗祖平定江南各益以民户時科差未定皆折支
以鈔而 成廟復加賜焉於戯入統有宗而事權
不紊分支有則而恩澤不遺規摹宏逺哉
 俸秩
國初在官未置禄秩至
丗祖皇帝中統建元始著給禄之令内而朝臣百
司外而路府州縣微而府史胥徒莫不有禄大德
[040-24a]
中以外有司之有職田也故益之以米焉 朝廷
之歲費重矣而官吏之奉職者可不思所以報稱
之哉
 公用錢
在官者月給廪禄亦旣周矣而隨朝諸大夫多貴
官時有賀上燕集交好之禮取俸給以備用則吏
属多不給廼賜之錢使得貸諸人入其子息以給
其用自至大二年始賜左右司六部後諸司援例
以請者皆頒賜焉多寡無定制云
 常平義倉
[040-24b]
國朝自至元六年詔立義倉于鄉社又置常平倉
于路府使饑不損民豐不傷農粟直不低昻而民
無菜色誠救荒之良法也今名雖存而實廢焉申
眀舉行則在乎人耳
 惠民藥局
聖朝自
太宗皇帝九年丁酉始立惠民藥局自燕亰至南
亰凡一十路逮大德三年詔各路分置之官給鈔
本各有差月營子錢脩備藥物仍擇良醫主典救
療貧民俾無疾痛之患大哉 列聖大德好生之
[040-25a]
心無所不用其極
市糴粮草
天食者民之所急故八政以食爲先況邊庭所需
軍儲尤不可一日闕者自中統二年省臣奉㫖命
户部發鈔或鹽引令有司増其市直於上都北亰
西亰等處募客旅和糴粮以供軍需以待歉年歳
以爲常又在亰飼馬之芻惟用河間鹽令有司以
五月預給亰畿郡縣之民至秋成各驗鹽數以輸
之名曰鹽折草每鹽二斤折草一束須重一十斤
計歳用草八百萬束折鹽四萬引此國家市糴之
[040-25b]
大略也
 蠲免恩免差稅
古者府藏有積乃與民休息或復其租我朝治厎
隆平時因慶遇或行幸所過恒賜差稅由是宻邇
如大興開平興和畿内諸縣賦稅屢免垂白之老
不識公吏熈熈陶陶咸樂太平之丗吁亦盛矣
 蠲免災傷免差稅
民者國之本賦者民之力我國家常以薄稅歛寛
督責思與民同樂乎雍熈故於耕也勸其惰勞其
勤惟恐民之不足㦯有災沴詔書迭下除其賦稅
[040-26a]
以優民力俾無流移之患曰徯有年皆吾
皇之賜也
 賑貸亰師賑糶粮/紅帖粮
亰師乃天下之都㑹人物繁輳逐末者多仰給海
運粮至元二十二年兩城設鋪分遣官吏下其市
直賑糶歳以爲常間爲豪强嗜利之徒巧取弗能
周及貧民大德五年省臣奏㫖令有司取㑹兩城
貧乏户口之數置立半印號簿文帖各書其姓名
口數逐月對帖以給之其視賑糶之價三分常減
去其一名曰紅帖粮遂與賑糶並行焉
[040-26b]
 賑貸各處災傷賑濟
周禮救荒之政十有二凶荒凶札皆有蓄積以備
不虞漢髙就食之令文帝發倉之政亦其次也我
國家每下詔必以鰥寡孤獨不能自存為念特加
優䘏官爲廩贍或不幸而遇水旱蟲螟之災即遣
使存問安撫戒飭官吏廩粟庫幣不吝其岀凡在
民者閉糴者罪出粟者官視之如赤子惟恐有凍
餒焉斯民何其幸也
國朝文類卷第四十
[040-2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