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6 東坡全集-宋-蘇軾 (master)


[036-1a]
欽定四庫全書
 東坡全集巻三十六    宋 蘓軾 撰
  記十四首
   超然臺記
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竒瑋麗者
也餔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
吾安徃而不樂夫所為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
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羙
[036-1b]
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
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
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逰於物之内而不逰於物之
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觀之未有不髙且大者也
彼挾其髙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鬬
又烏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横生而憂樂出焉可不
大哀乎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釋舟楫之安而服車馬之
勞去雕墻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觀而行桑麻
[036-2a]
之野始至之日歳比不登盗賊滿野獄訟充斥而齋厨
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樂也處之朞年而貌加
豐髪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樂其風俗之淳而其吏民
亦安予之拙也於是治其園圃潔其庭宇伐安丘髙密
之木以脩補破敗為苟完之計而園之北因城以爲臺
者舊矣稍葺而新之時相與登覽放意肆志焉南望馬
耳常山出沒隠見若近若逺庻幾有隠君子乎而其東
則盧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隠然如城郭
[036-2b]
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
思淮隂之功而弔其不終臺髙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
温雨雪之朝風月之夕余未嘗不在客未嘗不從擷園
蔬取池魚釀秫酒㵸脱粟而食之曰樂哉遊乎方是時
余弟子由適在濟南聞而賦之且名其臺曰超然以見
余之無所徃而不樂者蓋逰於物之外也
   雩泉記
常山在東武郡治之南二十里不甚髙大而下臨城中
[036-3a]
如在山下雉堞樓觀髣髴可數自城中望之如在城上
起居寢食無徃而不見山者其神食於斯民固宜也東
武濵海多風而溝瀆不留故率常苦旱禱於兹山未嘗
不應民以其可信而恃蓋有常徳者故謂之常山熈寜
八年春夏旱軾再禱焉皆應如響乃新其廟廟門之西
南十五歩有泉汪洋折旋如車輪清凉滑甘冬夏若一
餘流溢去逹于山下兹山之所以能常其徳出雲為雨
以信於斯民者意其在此而號稱不立除治不嚴農民
[036-3b]
易之乃琢石為井其深七尺廣三之二作亭於其上而
名之曰雩泉古者謂吁嗟而求雨曰雩今民吁嗟其所
不獲而呻吟其所疾痛亦多矣吏有能聞而哀之荅其
所求如常山雩泉之可信而恃者乎軾以是愧於神乃
作吁嗟之詩以遺東武之民使歌以祀神而勉吏云吁
嗟常山東武之望匪石巖巖惟徳之常吁嗟雩泉維山
之滋維水作聰我民所噫我歌雲漢于泉之側誰其尸
之涌溢赴節堂堂在位有號不聞我愧于中何以籲神
[036-4a]
神尸其昧我職其著各率爾職神不汝棄酌山之泉言
採其蔬跪以薦神神其吐之
   醉白堂記
故魏國忠獻韓公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
樂天池上之詩以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於樂天而
不及者天下之士聞而疑之以爲公既已無愧於伊周
矣而猶有羡於樂天何哉軾聞而笑曰公豈獨有羡於
樂天而巳乎方且願為尋常無聞之人而不可得者天
[036-4b]
之生是人也將使任天下之重則寒者求衣飢者求食
凡不獲者求得苟有以與之將不勝其求是以終身處
乎憂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塗豈其所欲哉夫忠獻公
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將歸老於家而天下共挽
而留之莫釋也當是時其有羡於樂天無足怪者然以
樂天之平生而求之於公較其所得之厚薄淺深孰有
孰無則後世之論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亂畧
謀安宗廟而不自以為功急賢才輕爵禄而士不知其
[036-5a]
恩殺伐果敢而六軍安之四夷八蠻想聞其風采而天
下以其身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樂天之所無也乞身
於强健之時退居十有五年日與其朋友賦詩飲酒盡
山水園池之樂府有餘帛廪有餘粟而家有聲伎之奉
此樂天之所有而公之所無也忠言嘉謀效於當時而
文采表於後世死生窮逹不易其操而道徳髙於古人
此公與樂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
其所無自少將推其同者而自託焉方其寓形於一醉
[036-5b]
也齊得䘮忘禍福混貴賤等賢愚同乎萬物而與造物
者逰非獨自比於樂天而已古之君子其處已也厚其
取名也亷是以實浮於名而世誦其美不厭以孔子之
聖而自比於老彭自同於丘明自以為不如顔淵後之
君子實則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為聖白圭
自以為禹司馬長卿自以為相如揚雄自以為孟軻崔
浩自以為子房然世終莫之許也由此觀之忠獻公之
賢於人也逺矣昔公嘗告其子忠彦將求文於軾以為
[036-6a]
記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軾以為義不得辭也乃泣而
書之
   蓋公堂記
始吾居鄉有病寒而欬者問諸醫醫以為蠱不治且殺
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飲以蠱藥攻伐其腎腸燒灼其體
膚禁切其飲食之美者朞月而百疾作内熱惡寒而欬
不已纍然真蠱者也又求於醫醫以為熱授之以寒藥
旦朝吐之暮夜下之於是始不能食懼而反之則鍾乳
[036-6b]
烏啄雜然並進而瘭疽癰疥眩瞀之狀無所不至三易
醫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醫之辠藥之過也子何
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氣為主食為輔今子終日藥不釋
口臭味亂于外而百毒戰于内勞其主隔其輔是以病
也子退而休之謝醫却藥而進所嗜氣完而食美矣則
夫藥之良者可以一飲而效從之朞月而病良已昔之
為國者亦然吾觀夫秦自孝公以來至于始皇立法更
制以鐫磨鍛鍊其民可謂極矣蕭何曹參親見其斵䘮
[036-7a]
之禍而收其民於百戰之餘知其厭苦憔悴無聊而不
可與有為也是以一切與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參為齊
相召長老請先生問所以安集百姓而齊故諸儒以百
數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黄老言
使人請之蓋公為言治道貴清淨而民自定推此類具
言之參於是避正堂以舍蓋公用其言而齊大治其後
以其所以治齊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稱賢焉吾為膠西
守知公之為邦人也求其墳墓子孫而不可得慨然懐
[036-7b]
之師其言想見其為人庻幾復見如公者治新寢於黄
堂之北易其弊陋逹其壅蔽重門洞開盡城之南北相
望如引繩名之曰蓋公堂時從賓客僚吏逰息其間而
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夫曹參為漢宗臣而蓋公爲之
師可謂盛矣而史不記其所終豈非古之至人得道而
不死者歟膠西東並海南放于九仙北屬之牢山其中
多隠君子可聞而不可見可見而不可致安知蓋公不
徃來其間乎吾何足以見之
[036-8a]
  李氏山房藏書記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於人之耳目而不適於用金
石草木絲麻五糓六材有適於用而用之則弊取之則
竭恱於人之耳目而適於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
賢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見各随其分才分
不同而求無不獲者惟書乎自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
觀書當是時惟周之柱下史聃為多書韓宣子適魯然
後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聘於上國然後得聞詩之風
[036-8b]
雅頌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
之生於是時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
習於禮樂深於道徳非後世君子所及自秦漢以來作
者益衆紙與字畫日趨於簡便而書益多世莫不有然
學者益以苟簡何哉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
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
讀惟恐不及近歳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
萬紙學者之於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術當倍蓰
[036-9a]
於昔人而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逰談無根此又
何也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峯下白石庵
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
山房藏書凢九千餘巻公擇既已渉其流探其源採剥
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巳有發於文詞見於行事
以聞名於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
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
於家而藏於其所故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余既衰
[036-9b]
且病無所用於世惟得數年之間盡讀其所未見之書
而廬山固所願逰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
拾其餘棄以自補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
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
書而不讀為可惜也
   寳繪堂記
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
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
[036-10a]
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然聖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劉備之雄才
也而好結氂嵇康之逹也而好鍛鍊阮孚之放也而好
蠟屐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凢物之
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
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鍾繇至以此嘔血
發塜宋孝武王僧䖍至以此相忌桓𤣥之走舸王涯之
[036-10b]
複壁皆以兒戯害其國凶其身此留意之禍也始吾少
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
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於書輕死生
而重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
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
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復念也
於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駙馬都尉王
君晉卿雖在戚里而其被服禮義學問詩書常與寒士
[036-11a]
角平居攘去膏梁屏逺聲色而從事於書畫作寳繪堂
於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恐其不幸而
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逺其病
也熈寜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眉州逺景樓記
吾州之俗有近古者三其士大夫貴經術而重氏族其
民尊吏而畏法其農夫合耦以相助蓋有三代漢唐之
遺風而他郡之所莫及也始朝廷以聲律取士而天聖
[036-11b]
以前學者猶襲五代文弊獨吾州之士通經學古以西
漢文詞為宗師方是時四方指以為迂闊至於郡縣胥
史皆挾經載筆應對進退有足觀者而大家顯人以門
族相上推次甲乙皆有定品謂之江鄉非此族也雖貴
且富不通婚姻其民事太守縣令如古君臣既去輒畫
像事之而其賢者則記録其行事以為口實至四五十
年不忘富商小民常儲善物而别異之以待官吏之求
家藏律令徃徃通念而不以為非雖薄刑小罪終身有
[036-12a]
不敢犯者歳二月農事始作四月初吉糓稚而草壯耘
者畢出數十百人為曹立表下漏鳴鼓以致衆擇其徒
為衆所畏信者二人一人掌鼓一人掌漏進退作止惟
二人之聴鼓之而不至至而不力皆有罰量田計功終
事而㑹之田多而丁少則出錢以償衆七月既望榖艾
而草衰則仆鼓決漏取罰金與償衆之錢買羊豕酒醴
以祀田祖作樂飲食醉飽而去歳以為常其風俗蓋如
此故其民皆聰明才智務本而力作易治而難服守令
[036-12b]
始至視其言語動作輒了其為人其明且能者不復以
事試終日寂然苟不以其道則陳義秉法以譏切之故
不知者以為難治今太守黎侯希聲軾先君子之友人
也簡而文剛而仁明而不苛衆以為易事既滿將代不
忍其去相率而留之上不奪其請既留三年民益信遂
以無事因守居之北墉而增築之作逺景樓日與賔客
僚吏㳺處其上軾方為徐州吾州之人以書相徃來未
嘗不道黎侯之善而求文以為記嗟夫軾之去鄉久矣
[036-13a]
所謂逺景樓者雖想見其處而不能道其詳矣然州人
之所以樂斯樓之成而欲記焉者豈非上有易事之長
而下有易治之俗也哉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
馬者借人乘之今亡巳夫是二者於道未有大損益也
然且錄之今吾州近古之俗獨能累世而不遷蓋耆老
昔人豈弟之澤而賢守令撫循教誨不倦之力也可不
錄乎若夫登臨覽觀之樂山川風物之美軾將歸老於
故丘布衣幅巾從邦君於其上酒酣樂作援筆而賦之
[036-13b]
以頌黎侯之遺愛尚未晩也元豐元年七月十五日記
   滕縣公堂記
君子之仕也以其才易天下之養也才有大小故養有
厚薄苟有益於人雖厲民以自養不為泰是故飲食必
豐車服必安宫室必壯使令之人必給則人輕去其家
而重去其國如使衣食菲惡不如吾私宮室弊陋不如
吾廬使令之人朴野不足不如吾僮奴雖君子安之無
不可者然人之情所以去父母捐墳墓而逺㳺者豈厭
[036-14a]
安逸而思勞苦也哉至於宫室蓋有所從受而傳之無
窮非獨以自養也今日不治後日之費必倍而比年以
來所在務為儉陋尤諱土木營造之功欹仄腐壊轉以
相付不敢擅易一椽此何義也滕古邑也在宋魯之間
號為難治庭宇陋甚莫有葺者非惟不敢亦不暇自天
聖元年縣令太常博士張君太素實始改作凢五十有
二年而賛善大夫范君純粹自公府掾謫為令復一新
之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間髙明碩大稱子男邦君
[036-14b]
之居而寢室未治范君非嫌於奉已也曰吾力有所未
暇而已昔毛孝先崔季珪用事士皆變易車服以求名
而徐公不改其常故天下以為泰其後世俗日以奢靡
而徐公固自若也故天下以為嗇君子之度一也時自
二耳元豐元年七月二十二日尚書祠部員外郎直史
舘權知徐州軍事蘇軾記
   莊子祠堂記
莊子䝉人也嘗為䝉漆園吏没千餘歳而䝉未有祀之
[036-15a]
者縣令祕書丞王兢始作祠堂求文以為記謹按史記
莊子與梁恵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要本歸
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
父盜蹠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此知莊
子之粗者余以為莊子蓋助孔子者要不可以為法耳
楚公子微服出亡而門者難之其僕操箠而罵曰𨽻也
不力門者出之事固有倒行而逆施者以僕為不愛公
子則不可以為事公子之法亦不可故莊子之言皆實
[036-15b]
予而文不予陽擠而隂助之其正言蓋無幾至於詆訾
孔子未嘗不微見其意其論天下道術自墨翟禽滑釐
彭䝉慎到田駢闗尹老聃之徒以至於其身皆以為一
家而孔子不與其尊之也至矣然余嘗疑盗蹠漁父則
若真詆孔子者至於讓王説劒皆淺陋不入於道反復
觀之得其寓言之意終曰陽子居西逰於秦遇老子老
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誰與居太白若辱盛徳若不足
陽子居蹵然變容其徃也舍者將迎其家公執席妻執
[036-16a]
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竈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去
其讓王説劔漁父盜蹠四篇以合於列禦寇之篇曰列
禦寇之齊中道而反曰吾驚焉吾食於十漿而五漿先
餽然後悟而笑曰是固一章也莊子之言未終而昩者
勦之以入其言余不可以不辨凢分章名篇皆出於世
俗非莊子本意元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記
   放鶴亭記
熈寜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
[036-16b]
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髙而望
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隠然如大環
獨缺其西南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
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
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
所如或立於陂田或翔於雲表莫則傃東山而歸故名
之曰放鶴亭郡守蘇軾時從賔客僚吏徃見山人飲
酒於斯亭而樂之揖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隠居之樂乎
[036-17a]
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隂其子和之詩
曰鶴鳴于九臯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逺閒放超然于
塵垢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隠徳之士狎而玩
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
作酒誥衛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
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嗟夫南面之君雖
清逺閒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
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况於鶴乎
[036-17b]
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忻然而笑
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髙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歛翼
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
兮琢蒼苔而履白石鶴歸來兮東山之隂其下有人兮
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歸來
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
   思堂記
[036-18a]
建安章質夫築室於公堂之西名之曰思曰吾將朝夕
於是凡吾之所為必思而後行子為我記之嗟夫余天
下之無思慮者也遇事則發不暇思也未發而思之則
未至已發而思之則無及以此終身不知所思言發於
心而衝余口吐之則逆人茹之則逆余以為寜逆人也
故卒吐之君子之於善也如好好色其於不善也如惡
惡臭豈復臨事而後思計議其美惡而避就之哉是故
臨義而思利則義必不果臨戰而思生則戰必不力若
[036-18b]
夫窮逹得䘮死生禍福則吾有命矣少時遇隠者曰孺
子近道少思寡欲曰思與欲若是均乎曰甚於欲庭有
二盎以畜水隠者指之曰是有蟻漏是日取一升而棄
之孰先竭曰必蟻漏者思慮之賊人也微而無間隠者
之言有㑹於余心余行之且夫不思之樂不可名也虛
而明一而通安而不懈不處而靜不飲酒而醉不閉目
而睡將以是記思堂不亦繆乎雖然言各有當也萬物
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以質夫之賢其所謂
[036-19a]
思者豈世俗之營營於思慮者乎易曰無思也無為也
我願學焉詩曰思無邪質夫以之元豐元年正月二十
四日記
   㳺桓山記
元豐二年正月已亥晦春服既成從二三子㳺於泗之
上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
之遺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馬桓魋之墓也或曰鼓琴
於墓禮歟曰禮也季武子之䘮曾㸃倚其門而歌仲尼
[036-19b]
日月也而魋以為可得而害也且死為石椁三年不成
古之愚人也余將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齒既已化為飛
塵蕩為冷風矣而况於椁乎况於從死之臣妾飯含之
貝玉乎使魋而無知也余雖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
知也聞余鼓琴而歌知哀樂之不可常物化之無日也
其愚豈不少瘳乎二三子喟然而嘆乃歌曰桓山之上
維石嵯峨兮司馬之惡與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維水瀰
瀰兮司馬之藏與水皆逝兮歌闋而去從㳺者八人畢
[036-20a]
仲孫舒煥㓂昌朝王適王遹王肄軾之子邁煥之子彦

   靈壁張氏園亭記
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黄塵陂田蒼莽行者勌厭
凢八百里始得靈壁張氏之園於汴之陽其外脩竹森
然以髙喬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餘浸以為陂池取
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栢
有山林之氣竒花美草有京洛之態華堂厦屋有呉蜀
[036-20b]
之巧其深可以隠其富可以養果蔬可以飽隣里魚鼈
筍茹可以餽四方之賔客余自彭城移守呉興由宋登
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輿叩門見張氏之子碩碩求余文
以記之維張氏世有顯人自其伯父殿中君與其先人
通判府君始家靈壁而為此園作蘭臯之亭以養其親
其後出仕於朝名聞一時推其餘力日增治之於今五
十餘年矣其木皆十圍岸谷隠然凢園之百物無一不
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
[036-21a]
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君譬之飲食適
於飢飽而已然士罕能蹈其義赴其節處者安於故而
難出出者狃於利而忘返於是有違親絶俗之譏懐禄
苟安之弊今張氏之先君所以為其子孫之計慮者逺
且周是故築室蓺園於汴泗之間舟車冠蓋之衝凢朝
夕之奉燕逰之樂不求而足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
跬歩市朝之上閉門而歸隠則俯仰山林之下於以養
生治性行義求志無適而不可故其子孫仕者皆有循
[036-21b]
吏良能之稱處者皆有節士亷退之行蓋其先君子之
澤也余為彭城二年樂其土風將去不忍而彭城之父
老亦莫余厭也將買田於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靈壁
雞犬之聲相聞幅巾杖屨歳時徃來於張氏之園以與
其子孫逰將必有日矣元豐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記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自蜩腹虵蚹以至
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
[036-22a]
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
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
所見如兎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
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
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凢有見於
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䘮之豈
獨竹乎子由為墨竹賦以遺與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
養生者取之輪扁斵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今夫夫子
[036-22b]
之託於斯竹也而予以為有道者則非耶子由未嘗畫
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與可
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請者足相躡於
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而罵曰吾將以為韈士大夫傳
之以為口實及與可自洋州還而余為徐州與可以書
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徃求之
韈材當萃於子矣書尾復寫一詩其畧曰擬將一段鵞
谿絹掃取寒稍萬尺長予謂與可竹長萬尺當用絹二
[036-23a]
百五十匹知公倦於筆硯願得此絹而已與可無以荅
則曰吾言妄矣世豈有萬尺竹哉余因而實之荅其詩
曰世間亦有千尋竹月落庭空影許長與可笑曰蘇子
辯則辯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將買田而歸老焉因以所
畫篔簹谷偃竹遺予曰此竹數尺耳而有萬尺之勢篔
簹谷在洋州與可嘗令予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
也予詩云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料得清
貧饞太守渭濱千畆在胸中與可是日與其妻㳺谷中
[036-23b]
燒筍晩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元豐二年正月二
十日與可没於陳州是歳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書畫
見此竹廢巻而哭失聲昔曹孟徳祭橋公文有車過腹
痛之語而予亦載與可疇昔戲笑之言者以見與可於
予親厚無間如此也
 
 
 東坡全集巻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