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6 東坡全集-宋-蘇軾 (master)


[000-1a]
御製蘇軾御書頌論
蘇軾此頌蓋因仁宗為太子時書賜張士遜而作也其
文其書固美而其事則有大謬者是以叙而論之
夫太子者儲貳之君易所謂潛龍勿用也茲公然曰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又曰日新其徳夫日新其徳猶可寅
亮天地弼予一人則真天子也將置其父于何地且仁
宗固為天子矣士遜亦為丞相矣即位之後書以賜之
則可未即位不可為此言亦不當存此心也夫蘇軾固
[000-1b]
通古今達時務之人幸其時無江充李林甫之流設有
之則太子危矣尚何徳之可頌而軾乃頌之乎然考仁
宗以十二嵗即位則在東宫時甫十歲十一之間亦不
能知此文義書以賜人若果知此文義出於自為則是
志大言侈昧勿用之理更爲不當其即位之後必大有
更張見長之事仁宗無之也蓋仁宗不過温柔忠厚之
人亦不能為此予以為此事出於士遜之偽為欲以榮
曜炫世彼固依違曹利用之流耳但考軾為此頌乃因
[000-2a]
士遜之曽孫欽臣之請作於元豐七年去仁宗時六十
餘年矣其真其偽皆不可知抑亦如昌黎䛕墓之為乎
是以君子立言不可不慎也
[000-3a]
御製讀蘇軾范增論
蘇軾著范增論而引史記之言曰漢用陳平計間踈楚
君臣云云夫軾逹理識時務之人也陳平他計固多竒
兹不具論若夫始進太牢繼持去以惡食進以為待亞
父項王使者厚薄之異此直誑嬰兒稚子之為而謂項
王即信之以疑范増有是理乎夫増之去當於羽殺卿
子冠軍時軾固言之矣豈不以疑增之本伏於是㢤不
用其言而殺其所立羽之疑増必自是始又痛快言之
[000-3b]
此非逹理識時務之人不能及此則引陳平之事軾将
信之乎抑不信之而漫舉以申已説乎夫不合理之事
則申已説以斥其非可也而軾也猶為兩可之説於其
間則學不如軾而為史遷所誤者益不足怪矣
[000-4a]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三
 東坡全集       别集類二宋/
  提要
    臣/等謹案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巻宋蘇軾撰
    軾有易傳已著録蘇轍作軾墓誌稱軾所著
    有東坡集四十巻後集二十巻奏議十五巻
    内制十巻外制三巻和陶詩四巻晁公武讀
    書志陳振孫書録解題所載並同而别増應
[000-4b]
    詔集十巻合為一編即世所稱東坡七集者
    是也宋史藝文志則載前後集七十巻巻數
    與墓誌不合而又别出奏議補遺三巻南征
    集一巻詞一巻南省説書一巻别集四十六
    巻黄州集二巻續集二巻北歸集六巻儋耳
    手澤一巻名目頗為叢碎今考軾集在宋世
    原非一本邵博聞見後録稱京師印本東坡
    集軾自校其中香醪字誤者不更見于他書
[000-5a]
    殆燬于靖康之亂陳振孫所稱有杭本蜀本
    又有軾曽孫嶠所刋建安本又有麻沙書坊
    大全集本又有張某所刋吉州本蜀本建安
    本無應詔集麻沙本吉州本兼載志林雜説
    之類不加考訂而陳鵠耆舊續聞則稱姑胥
    居英刋東坡全集殊有序又絶少舛謬極可
    賞是當時以蘇州本為最善而今亦無存葉
    盛水東日記又云邵復儒家有細字小本東
[000-5b]
    坡大全文集松江東日和尚所藏有大本東
    坡集又有小字大本東坡集盛所見皆宋代
    舊刻而其錯互已如此觀捫蝨新話稱葉嘉
    傳乃其邑人陳元規作和賀方回青玉案詞
    乃華亭姚晉作集中如睡鄉醉鄉記鄙俚淺
    近决非坡作今書肆往往増添改換以求速
    售而官不知禁云云則軾集風行海内傳刻
    日多而紊亂愈甚固其所矣然傳本雖夥其
[000-6a]
    體例大要有二一為分集編訂者乃因軾原
    本原目而後人稍増益之即陳振孫所云杭
    本當軾無恙之時已行于世者至明代江西
    刋本猶然而重刻久絶其一為分類合編者
    疑即始于居世英本宋時所謂大全集者類
    用此例迄明而傳刻尤多有七十五巻者號
    東坡先生全集載文不載詩漏畧尤甚有一
    百十四巻者號蘇文忠全集板稍工而編輯
[000-6b]
    無法此本乃
   國朝蔡士英所刋盖亦據舊刻重訂世所通行
    今故用著録集首舊有年譜一巻乃宋南海
    王宗稷所編邵長蘅查慎行補註軾詩稱其
    于作詩嵗月編次多誤以原本所有今並存
    焉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臣/陸 費 墀
[000-7a]
東坡全集序
成一代之文章必能立天下之大節立天下之大節非
其氣足以髙天下者未之能焉孔子曰臨大節而不可
奪君子人與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
害則塞乎天地之間盖存之於身謂之氣見之於事謂
之節節也氣也合而言之道也以是成文剛而無餒故
能參天地之化開盛衰之運不然則雕蟲篆刻童子之
事耳焉足與論一代之文章哉故贈太師諡文忠蘇軾
[000-7b]
忠言讜論立朝大節一時廷臣無出其右負其豪氣志
在行其所學放浪嶺海文不少衰力斡造化元氣淋漓
窮理盡性貫通天人山川風雲草木華實千彚萬狀可
喜可愕有感於中一寓之於文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
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朕萬㡬餘暇紬繹詩書他人之
文或得或失多所取舍至於軾所著讀之終日亹亹忘
倦常寘左右以為矜式信可謂一代文章之宗也歟乃
作賛曰
[000-8a]
維古文章言必己出綴詞緝句文之蟊賊手抉雲漢斡
造化機氣髙天下乃克為之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忠言
讜論不顧身害凛凛大節見於立朝放浪嶺海侣於漁
樵嵗晩歸來其文益偉波瀾老成無所附麗昭晰無疑
優游有餘跨唐越漢自我師模賈馬豪竒韓桞雅健前
哲典型未足多羨敬想髙風恨不同時掩巻三歎播以
聲詩乾道九年閏正月望選徳殿書賜蘇嶠
[000-9a]
宋贈蘇文忠公太師勅文
朕承絶學於百聖之後探微言於六籍之中將興起於
斯文爰緬懷於故老雖儀刑之莫覿尚簡䇿之可求揭
為儒者之宗用錫帝師之寵故禮部尚書端明殿學士
贈資政殿學士諡文忠蘇軾養其氣以剛大尊所聞而
髙明博觀載籍之傳㡬海涵而地負逺追正始之作殆
玉振而金聲知言自况於孟軻論事肯卑於陸贄方嘉
祐全盛嘗膺特起之招至熙寜紛更迺陳長治之䇿歎
[000-9b]
異人之間出驚讒口之中傷放浪嶺海而如在朝廷斟
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奪者嶤然之節莫之致者自
然之名經綸不究於生前議論常公於身後人傳元祐
之學家有眉山之書朕三復遺編乆欽髙躅王佐之才
可大用恨不同時君子之道闇而章是以論世儻九原
之可作庶千載以聞風惟而英爽之靈服我衮衣之命
可特贈太師餘如故
[000-10a]
東坡全集凡例
 一長公全集舊惟江西京本二刻行世其間魯魚亥
  豕之訛互有短長今酌其善者從之其他意義深
  逺不可强通者並存其舊以示闕疑之意
 一江西本舊作前後續奏議應詔内外制六集既非
  編年殊乖類聚今並細為分類以便覽者云
 一詩不細類者以集中有一題而衆體悉具者析之
  恐失當日作者之意故不細類
[000-10b]
 一舊本脱謬如十八阿羅漢賛頌强半雷同子石硯
  銘有序不録其間數行之誤句字之訛不可枚舉
  今並多方㕘訂以求其當
 一世本所傳武王秦始皇帝伍子胥范蠡等論原屬
  志林中論古十三條甚有一條而割作二論者今
  皆改正又有原屬記而强作碑原屬碑而强作記
  者今並細詳其體以正其謬
 一今刻較之舊本所增不啻十之二第長公生平所
[000-11a]
  作甚富海外之文當時已不能盡收何况今日耳
  目之外所遺應多博雅君子幸不吝教助成續刻
  亦千古之快事也
 一長公家藏未刻者尚有易解書傳論語解烏䑓詩
  案指掌輿地圖説以其自為種類故俱俟續刻
[000-12a]
東坡全集本傳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
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
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
數千言好賈誼陸䞇書既而讀莊子歎曰吾昔有見口
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
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
[000-12b]
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寘第
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
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譁不厭乆
乃信服丁母憂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
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
文義粲然復對制䇿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䇿入三等
惟吳育與軾而已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闗中
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嵗輸南山木栰自渭入河經
[000-13a]
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使自擇
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
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
相韓琦曰軾之才逺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
朝廷培養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
用然後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詞矣今驟用之則天
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與修注
如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為隣未可遽授不若於館閣中
[000-13b]
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英宗曰試之未知其能否如
軾有不能邪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
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徳矣㑹洵卒賻以金帛辭
之求贈一官於是贈光禄丞洵將終以兄太白早亡子
孫未立妹嫁杜氏卒未𦵏屬軾軾既除喪即塟姑後官
可䕃推與太白曾孫彭熙寜二年還朝王安石執政素
惡其議論異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變科舉興學
校詔兩制三館議軾上議曰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
[000-14a]
之法在於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責實之政
則胥史皂隷未嘗無人而况於學校貢舉乎雖因今之
法臣以為有餘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責實則公卿侍
従常患無人而况學校貢舉乎雖復古之制臣以為不
足夫時有可否物有廢興方其所安雖暴君不能廢及
其既厭雖聖人不能復故風俗之變法制隨之譬如江
河之徙移彊而復之則難為力慶厯固嘗立學矣至于
今日惟有空名僅存今將變今之禮易今之俗又當廢
[000-14b]
民力以治宫室斂民財以食游士百里之内置官立師
獄訟聴於是軍旅謀于是又簡不率教者屏之逺方則
無乃徒為紛亂以患苦天下邪若乃無大更革而望有
益於時則與慶厯之際何異故臣謂今之學校特可因
仍舊制使先王之舊物不廢於吾世足矣至於貢舉之
法行之百年治亂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視祖宗之世貢
舉之法與今為孰精言語文章與今為孰優所得人才
與今為孰多天下之事與今為孰辦較此四者之長短
[000-15a]
其議决矣今所欲變改不過數端或曰鄉舉徳行而略
文詞或曰専取䇿論而罷詩賦或欲兼采譽望而罷彌
封或欲經生不貼墨而考大義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
者也願陛下留意於逺者大者區區之法何預焉臣又
切有私憂過計者夫性命之説自子貢不得聞而今之
學者恥不言性命讀其文浩然無當而不可窮觀其貌
超然無著而不可挹此豈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於
放而樂於誕耳陛下亦安用之議上神宗悟曰吾固疑
[000-15b]
此得軾議意釋然矣即日召見問方今政令得失安在
雖朕過失指陳可也對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不
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斷但患求治太急聴言太廣
進人太鋭願鎮以安静待物之來然後應之神宗悚然
曰卿三言朕當熟思之凡在館閣皆當為朕深思治亂
無有所隠軾退言於同列安石不悦命權開封府推官
將困之以事軾决㫁精敏聲聞益逺㑹上元勅府市浙
燈且令損價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悦此不過以奉二
[000-16a]
宫之歡耳然百姓不可户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翫奪
其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即
詔罷之時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曰臣之所
欲言者三言而已願陛下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人主
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燈之有膏魚之有水
農夫之有田商賈之有財失之則亡此理之必然也自
古及今未有和易同衆而不安剛果自用而不危者陛
下亦知人心之不悦矣祖宗以來治財用者不過三司
[000-16b]
今陛下不以財用付三司無故又創制置三司條例一
司使六七少年日夜講求於内使者四十餘輩分行營
幹於外夫制置三司條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與
使者四十餘輩求利之器也造端宏大民實驚疑創法
新竒吏皆惶惑以萬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
財論説百端喧傳萬口然而莫之顧者徒曰我無其事
何恤於人言操網罟而入江湖語人曰我非漁也不如
捐網罟而人自信驅鷹犬而赴林藪語人曰我非獵也
[000-17a]
不如放鷹犬而獸自馴故臣以為消讒慝而召和氣則
莫若罷條例司今君臣宵旰㡬一年矣而富國之功茫
如捕風徒聞内帑出數百萬緍祠部度五千餘人耳以
此為術其誰不能而所行之事道路皆知其難汴水濁
流自生民以來不以種稻今欲陂而清之萬頃之稻必
用千頃之陂一嵗一淤三嵗而滿矣陛下遂信其説即
使相視地形所在鑿空訪尋水利妄庸輕剽率意争言
官司雖知其疎不敢便行抑退追集老少相視可否若
[000-17b]
非灼然難行必須且為興役官吏苟且順従真為陛下
有意興作上靡帑廩下奪農時隄防一開水失故道雖
食議者之肉何補於民臣不知朝廷何苦而為此哉自
古役人必用鄉户今者徒聞江浙之間數郡顧役而欲
措之天下單丁女户盖天民之窮者也而陛下首欲役
之富有四海忍不加恤自楊炎為兩税租調與庸既兼
之矣奈何復欲取庸萬一後世不幸有聚斂之臣庸錢
不除差役仍舊推所従來則必有任其咎者矣青苗放
[000-18a]
錢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嵗常行雖云不許抑
配而數世之後暴君汙吏陛下能保之與計願請之户
必皆孤貧不濟之人鞭撻已急則繼之逃亡不還則均
及鄰保勢有必至異日天下恨之國史記之曰青苗錢
自陛下始豈不惜哉且常平之法可謂至矣今欲變為
青苗壞彼成此所喪逾多虧官害民雖悔何及昔漢武
帝以財力匱竭用賈人桑羊之説買賤賣貴謂之均輸
于時商賈不行盜賊滋熾㡬至於亂孝昭既立霍光順
[000-18b]
民所欲而予之天下歸心遂以無事不意今日此論復
興立法之初其費已厚縦使薄有所獲而征商之額所
損必多譬之有人為其主畜牧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
失則隠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今壞常平而言
青苗之功虧商税而取均輸之利何以異此臣竊以為
過矣議者必謂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故陛下堅執不
顧期於必行此乃戰國貪功之人行險僥倖之説未及
樂成而怨已起矣臣之所願陛下結人心者此也國家
[000-19a]
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徳之淺深不在乎强與弱厯數之
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薄厚不在乎富與貧人主知此
則知所輕重矣故臣願陛下務従道徳而厚風俗不願
陛下急於有功而貪富强愛惜風俗如䕶元氣聖人非
不知深刻之法可以齊衆勇悍之夫可以集事忠厚近
於迂濶老成初若遲鈍然終不肯以彼易此者知其所
得小而所喪大也仁祖持法至寛用人有叙専務掩覆
過失未嘗輕改舊章考其成功則曰未至以言乎用兵
[000-19b]
則十出而九敗以言乎府庫則僅足而無餘徒以徳澤
在人風俗知義故升遐之日天下歸仁焉議者見其末
年吏多因循事不振舉乃欲矯之以苛察齊之以智能
招來新進勇鋭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澆
風巳成多開驟進之門使有意外之得公卿侍従跬步
可圖俾常調之人舉生非望欲望風俗之厚豈可得哉
近嵗樸拙之人愈少巧進之士益多惟陛下哀之救之
以簡易為法以清浄為心而民徳歸厚臣之所願陛下
[000-20a]
厚風俗者此也祖宗委任䑓諌未嘗罪一言者縦有薄
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言及乘輿則天子改
容事闗廊廟則宰相待罪臺諌固未必皆賢所言亦未
必皆是然須養其鋭氣而借之重權者豈徒然哉將以
折奸臣之萌也今法令嚴密朝廷清明所謂奸臣萬無
此理然養猫以去䑕不可以無䑕而養不捕之猫畜狗
以防盜不可以無盜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
宗設此官之意下為子孫萬世之防臣聞長老之談皆
[000-20b]
謂䑓諌所言常隨天下公議公議所與䑓諌亦與之公
議所擊䑓諌亦擊之今者物論沸騰怨讟交至公議所
在亦知之矣臣恐自兹以往習慣成風盡為執政私人
以致人主孤立紀綱一廢何事不生臣之所願陛下存
紀綱者此也軾見安石賛神宗以獨㫁専任因試進士
發䇿以晉武平吳以獨㫁而克苻堅伐晉以獨㫁而亡
齊桓専任管仲而霸燕噲専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
為問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温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
[000-21a]
軾遂請外通判杭州髙麗入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
甲子軾却之曰髙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
受使者易書稱熙寜然後受之時新政日下軾於其間
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
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
廷誰敢不従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
姑徐之未㡬朝廷知法害民罷之有盜賊發安撫司遣
三班使臣領悍卒來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誣民入
[000-21b]
其家争鬬殺人且畏罪驚潰將為亂民奔訴軾軾投其
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散卒聞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滙于城
下漲不時洩城將敗富民争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
動摇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
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
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
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䑓尾屬于城雨日
[000-22a]
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
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嵗夫増築故城為水岸
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徙知潮州上表以謝又以事
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託諷庶有補於國御史李定舒
亶何正言摭其表語並媒蘖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䑓
獄欲寘之死鍜錬乆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黄州團練
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従溪山間築室於東坡自
號東坡居士三年神宗數有意復用輒為當路者沮之
[000-22b]
神宗嘗語宰相王珪蔡確曰國史至重可命蘇軾成之
珪有難色神宗曰軾不可姑用曽鞏鞏進太祖總論神
宗意不允遂手札移軾汝州有曰蘇軾黜居思咎閲嵗
滋深人材實難不忍終棄軾未至汝上書自言饑寒有
田在常願得居之朝奏夕報可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
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
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起大獄公獨無一言
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恵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
[000-23a]
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
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
曰安石須説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
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
之君子争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言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
軾舊善司馬光章惇時光為門下侍郎惇知樞密院二
人不相合惇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惇曰司馬君
[000-23b]
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虚名無實見鄙於蜀先主法正
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先主
納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况君實乎惇以為
然光賴以少安遷起居舍人軾起於憂患不欲驟履要
地辭於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乆矣朝中無出公右者
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確曰希固當先公邪卒
不許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
書舍人初祖宗時差役行乆生弊編户充役者不習其
[000-24a]
役又虐使之多致破産狹鄉民至有終嵗不得息者王
安石相神宗改為免役使户産髙下出錢顧役行法者
過取以為民病司馬光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
復差役差官置局軾與其選軾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斂聚於上而下有錢荒
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専力於農而貪吏猾胥
得縁為奸此二害輕重盖略等矣光曰於君何如軾曰
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三代之法兵農為
[000-24b]
一至秦始分為二及唐中葉盡變府兵為長征之卒自
爾以來民不知兵兵不知農農出穀帛以養兵兵出性
命以衛農天下便之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
法實大類此公欲驟罷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罷長征而
復民兵盖未易也光不以為然軾又陳於政事堂光忿
然軾曰昔韓魏公刺陜西義勇公為諌官争之甚力韓
公不樂公亦不顧軾昔聞公道其詳豈今日作相不許
軾盡言耶光笑之尋除翰林學士二年兼侍讀每進讀
[000-25a]
至治亂興衰邪正得失之際未嘗不反覆開導覬有所
啟悟哲宗雖恭黙不言輒首肯之嘗讀祖宗寳訓因及
時事軾歴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又黄河勢方
北流而彊之使東夏人入鎮戎殺掠數萬人帥臣不以
聞每事如此恐寖成衰亂之漸軾嘗鎖宿禁中召入對
便殿宣仁后問曰卿前年為何官曰臣為常州團練副
使曰今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學士曰何以遽至此
曰遭遇太皇太后皇帝陛下曰非也曰豈大臣論薦乎
[000-25b]
曰亦非也軾驚曰臣雖無狀不敢自他途以進曰此先
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竒才竒才但未及進
用卿耳軾不覺哭失聲宣仁后與哲宗亦泣左右皆感
涕已而命坐賜茶徹御前金蓮燭送歸院三年權知禮
部貢舉㑹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寛其禁約
使得盡技巡舖内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曖昧單詞誣以
為罪軾盡奏逐之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
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未行諌官言前相
[000-26a]
蔡確知安州作詩借郝處俊事以譏太皇太后大臣議
遷之嶺南軾密疏朝廷若薄確之罪則於皇帝孝治為
不足若深罪確則於太皇太后仁政為小累謂宜皇帝
勅置獄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詔赦之則於仁孝兩得矣
宣仁后心善軾言而不能用軾出郊用前執政恩例遣
内侍賜龍茶銀合慰勞甚厚既至杭大旱饑疫並作軾
請於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
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藥劑遣使
[000-26b]
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衆軾曰杭水陸之㑹疫死比他
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槖中黄金五千兩以作
病坊稍畜錢糧待之杭本近海地泉鹹苦居民稀少唐
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於水白居易又浚
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頃民以殷富湖水
多葑自唐及錢氏嵗輒浚治宋興廢之葑積為田水無
㡬矣漕河失利取給江湖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
洶為民大患六井亦㡬於廢軾見茅山一河専受江潮
[000-27a]
鹽橋一河専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造堰牐以為
湖水蓄洩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
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吳人種
菱春輒芟除不遺寸草且募人種菱湖中葑不復生收
其利以備修湖取救荒餘錢萬緡糧萬石及請得百僧
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楊栁其上望之如畫圖杭
人名為蘇公堤杭僧浄源舊居海濱與舶客交通舶至
髙麗交譽之元豐末其王子義天來朝因往拜焉至是
[000-27b]
浄源死其徒竊持其像附舶往告義天亦使其徒來祭
因持其國母二金塔云祝兩宫夀軾不納奏之曰髙麗
乆不入貢失賜予厚利意欲來朝未測吾所以待之厚
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夀之禮若受而不答將生怨心
受而厚賜之正墮其計今宜勿與知従州郡自以理却
之彼庸僧猾商為國生事漸不可長宜痛加懲創朝廷
皆従之未㡬貢使果至舊例使所至吳越十州費二萬
四千餘緡軾乃令諸州量事裁損民獲交易之利無復
[000-28a]
侵撓之害矣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
於江中與漁浦諸山大牙相錯洄洑激射嵗敗公私船
不可勝計軾議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門並山而東鑿為
漕河引浙江及谿谷諸水二十餘里以達於江又並山
為岸不能十里以達龍山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嶺鑿
六十五丈以達嶺東古河浚古河數里達於龍山漕河
以避浮山之險人以為便奏聞有惡軾者力沮之功以
故不成軾復言三吳之水瀦為太湖太湖之水溢為松
[000-28b]
江以入海海日兩潮潮濁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
而江水清駛隨輒滌去海口常通則吳中少水患昔蘇
州以東公私船皆以篙行無陸挽者自慶厯以來松江
大築挽路建長橋以扼塞江路故今三吳多水欲鑿挽
路為十橋以迅江勢亦不果用人皆以為恨軾二十年
間再莅杭有徳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生作祠以
報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承
㫖轍辭右丞欲與兄同備従官不聴軾在翰林數月復
[000-29a]
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先是開封諸縣
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恵民河河不能勝
致陳亦多水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並且鑿黄堆欲注
之於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凖之淮之漲水髙於新
溝㡬一丈若鑿黄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軾言於朝従
之郡有宿賊尹遇等數刼殺人又殺捕盜吏兵朝廷以
名捕不獲被殺家復懼其害匿不敢言軾召汝隂尉李
直方曰君能擒此當力言於朝乞行優賞不獲亦以不
[000-29b]
職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與母訣而後行乃緝知盜
所分捕其黨與手㦸刺遇獲之朝廷以小不應格推賞
不及軾請以己之年勞當改朝散郎階為直方賞不従
其後吏部為軾當遷以符㑹其考軾謂已許直方又不
報七年徙揚州舊發運司主東南漕法聴操舟者私載
物貨征商不得留難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為家補
其弊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載率皆速達無虞近嵗一
切禁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饑寒公私皆
[000-30a]
病軾請復舊従之未閲嵗以兵部尚書召兼侍讀是嵗
哲宗親祀南郊軾為鹵簿使導駕入太廟有赭繖犢車
并青盖犢車十餘争道不避儀仗軾使御營巡檢使問
之乃皇后及大長公主時御史中丞李之純為儀仗使
軾曰中丞職當肅政不可不以聞之純不敢言軾於車
中奏之哲宗遣使齎疏白太皇太后明日詔整肅儀衛
自皇后而下皆母得迎謁尋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
讀兩學士為禮部尚書髙麗遣使請書朝廷以故事盡
[000-30b]
許之軾曰漢東平王請諸子及太史公書猶不肯予髙
麗所請有甚於此其可予乎不聴八年宣仁后崩哲宗
親政軾乞補外以兩學士出知定州時國是將變軾不
得入辭既行上書言天下治亂出於下情之通塞至治
之極小民皆能自通迨於大亂雖近臣不能自達陛下
臨御九年除執政諫䑓外未嘗與羣臣接今聴政之初
當以通下情除壅蔽為急務臣日侍帷幄方當成邉顧
不得一見而行况疎逺小臣欲求自通難矣然臣不敢
[000-31a]
以不得對之故不效愚忠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
晦而觀明處静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于前陛下聖
智絶人春秋鼎盛臣願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為黙觀
庶事之利害與羣臣之邪正以三年為期俟得其實然
後應物而作使既作之後天下無恨陛下亦無悔由此
觀之陛下之有為惟憂太蚤不患稍遲亦已明矣臣恐
急進好利之臣輒勸陛下輕有改變故進此説敢望陛
下留神社稷宗廟之福天下幸甚定州軍政壞弛諸衛
[000-31b]
卒驕惰不教軍校蠶食其廩賜前守不敢誰何軾取貪
汙者配𨽻逺惡繕修營房禁止飲博軍中衣食稍足乃
部勒戰法衆皆畏伏然諸校業業不安有卒史以贓訴
其長軾曰此事吾自治則可聴汝告軍中亂矣立决配
之衆乃定㑹春大閲將吏乆廢上下之分軾命舉舊典
帥常服出帳中將吏戎服執事副總管王光祖自謂老
將恥之稱疾不至軾召書吏使為奏光祖懼而出訖事
無一慢者定人言自韓琦去後不見此禮至今矣契丹
[000-32a]
乆和邉軍不可用惟沿邉弓箭社與冦為鄰以戰射自
衛猶號精鋭故相龎籍守邉因俗立法嵗乆法弛又為
保甲所撓軾奏免保甲及兩税折變科配不報紹聖初
御史論軾掌内外制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
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寜逺軍節度副使恵州
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蔕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
貶瓊州别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藥餌皆
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
[000-32b]
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
従其父老游若將終身徽宗立移亷州改舒州團練副
使徙永州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
祐以來未嘗以嵗課乞遷故官止於此建中靖國元年
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軾舉弟轍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
於天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
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詞皆可書而誦
之其體渾潤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盖亦鮮矣洵
[000-33a]
晩讀易作易傳未究命軾述其志軾成易傳復作論語
説後居海南作書傳又有東坡集四十巻後集二十巻
奏議十五巻内制十巻外制三巻和陶詩四巻一時文
人如黄廷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舉世未之識軾
待之如朋儔未嘗以師資自予也自為舉子至出入侍
従必以愛君為本忠規讜論挺挺大節羣臣無出其右
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髙宗即位贈
資政殿學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寘左右
[000-33b]
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製集賛賜其曾孫嶠
遂崇贈太師謚文忠軾三子邁迨過俱善為文邁駕部
員外郎迨承務郎
過字叔黨軾知杭州過年十九以詩賦解兩浙路禮部
試下及軾為兵部尚書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知英
州貶恵州遷儋耳漸徙亷水獨過侍之凡生理晝夜寒
暑所須者一身百為不知其難初至海上為文曰志隠
軾覽之曰吾可以安於島夷矣因命作孔子弟子别傳
[000-34a]
軾卒於常州過塟軾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營
湖隂水竹數畝名曰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卒年五十
二初監太原府税次知潁昌府郾城縣皆以法令罷晩
權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巻其思子臺賦颶風賦
早行於世時稱為小坡盖以軾為大坡也其叔轍每稱
過孝以訓宗族且言吾兄逺居海上惟成就此兒能文
也七子籥籍節笈篳篴箾
論曰蘇軾自為童子時士有傳石介慶厯聖徳詩至蜀
[000-34b]
中者軾歴舉詩中所言韓富杜范諸賢以問其師師怪
而語之則曰正欲識是諸人耳盖已有頡頏當世賢哲
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師一日而聲名赫然動於四
方既而登上第擢詞科入掌書命出典方州器識之閎
偉議論之卓犖文章之雄儁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
特立之志為之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故意之所向言
足以達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為至於禍患之來節義
足以固其有守皆志與氣所為也仁宗初讀軾轍制䇿
[000-35a]
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
宫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竒才二君皆有以知軾
而軾卒不得大用一歐陽修先識之其名遂與之齊豈
非軾之所長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
焉嗚呼軾不得相又豈非幸歟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
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
為軾哉
 
[000-35b]
 
 
 
 
 
 
 
 東坡全集本傳
[000-36a]
東坡先生墓誌銘
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
内澤及鳥獸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舟至淮浙
秋七月被病卒於毘陵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
相弔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太學之士數
百人相率飯僧恵林佛舍嗚呼斯文墜矣後生安所復
仰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塟我嵩山下子為我銘轍
執書哭曰小子忍銘吾兄公諱軾姓蘇氏字子瞻一字
[000-36b]
和仲世家眉山曽大父諱杲贈太子太保妣宋氏追封
昌國太夫人大父諱序贈太子太傅妣史氏追封嘉國
太夫人考諱洵贈太子太師妣程氏追封成國太夫人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
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嘗讀東漢史至范滂傳慨然
太息公侍側曰軾若為滂夫人亦許之否乎太夫人曰
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
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嘉
[000-37a]
祐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
有以救之梅聖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
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曽子固所為子固文
忠門下士也乃寘公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
中乙科以書謝諸公文忠見之以書語聖俞曰老夫當
避此人放出一頭地士聞者始譁不厭乆乃信伏丁太
夫人憂終喪五年授河南福昌主簿文忠以直言薦之
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公始具草文義
[000-37b]
粲然時以為難比答制䇿蕩入三等除大理評事簽書
鳳翔判官長吏意公文人不以吏事責之公盡心其職
老吏畏伏闗中自元昊叛命人貧役重岐下嵗以南山
木栰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前以破産者相繼也公
徧問老校曰木栰之害本不至此若河渭未漲操栰者
以時進止可無重費也患其乘河渭之暴多方害之耳
公即修衙規使衙前得自擇水工栰行無虞乃言於府
使得係籍自是衙前之害減半治平二年罷還判登聞
[000-38a]
鼓院英宗在藩聞公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限
以近例欲召試秘閣上曰未知其能否故試如蘇軾有
不能耶宰相猶不可及試二論皆入三等得直史館丁
先君憂服除時熙寜二年也王介甫用事多所建立公
與介甫議論素異既還朝寘之官告院四年介甫欲變
更科舉上疑焉使兩制三館議之公議上上悟曰吾固
疑此得蘇軾議意釋然矣即日召且問何以助朕公辭
避乆之乃曰臣竊意陛下求治太急聴言太廣進人太
[000-38b]
鋭願陛下安静以待物之來然後應之上竦然聴受曰
卿三言朕當詳思之介甫之黨皆不悦命攝開封推官
意以多事困之公決斷精敏聲聞益逺㑹上元有㫖市
浙燈公密疏舊例無有不宜以玩好示人即有㫖罷殿
前初䇿進士舉子希合争言祖宗法制非是公為考官
退擬答以進深中其病自是論事愈力介甫愈恨御史
知雜事者為誣奏公過失窮治無所得公未嘗以一言
自辯乞外任避之通判杭州是時四方行青苗免役市
[000-39a]
易浙西兼行水利鹽法公於其間常因法以便民民賴
以少安髙麗入貢使者淩蔑州郡押伴使臣皆本路筦
庫乘勢驕横至與鈐轄亢禮公使人謂之曰逺夷慕化
而來理必恭順今乃爾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也不悛
當奏之押伴者懼為之小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
子公却之曰髙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
使者亟易書稱熙寜然後受之時以為得體吏民畏愛
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自杭徙知密州時方行
[000-39b]
手實法使民自疏財産以定戸等又使人得告其不實
司農寺又下諸路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公謂提舉常
平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従今出於司農是
擅造律也若何使者驚曰公姑徐之未㡬朝廷亦知手
實之害罷之密人私以為幸郡嘗有盜竊發而未獲安
撫轉運司憂之遣一二班使臣領悍卒數十人入境捕
之卒凶暴恣行以禁物誣民入其家争鬭至殺人畏罪
驚散欲為亂民訴之公投其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潰卒
[000-40a]
聞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自密徙徐是嵗河決曹村
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兩山環繞吕梁百步扼
之滙于城下漲不時洩城將敗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
民若出民心動摇吾誰與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敗城驅
使復入公履屨杖䇿親入武衛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
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卒長呼曰太守猶
不避塗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挺入火伍中率其
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
[000-40b]
屬於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
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沈者三板公廬於城上過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復請調來嵗夫增築故
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訖事詔褒之徐人
至今思焉従知湖州以表謝上言事者擿其語以為謗
遣官逮赴御史獄初公既補外見事有不便於民者不
敢言亦不敢黙視也縁詩人之義託事以諷庶㡬有補
於國言者従而媒蘖之上初薄其過而浸潤不止至是
[000-41a]
不得已従其請既付獄吏必欲寘之死鍜鍊乆之不决
上終憐之促具獄以黄州團練副使安置公幅巾芒屩
與田父野老相従溪谷之間築室于東坡自號東坡居
士三年上有意復用而言者沮之上手札徙汝州略曰
蘇軾黜居思咎閲嵗滋深人材實難不忍終棄未至上
書自言有饑寒之憂有田在常願得居之書朝入夕報
可士大夫知上之卒喜公也㑹晏駕不果復用至常以
哲宗即位復朝奉郎知登州至登召為禮部郎中公舊
[000-41b]
善門下侍郎司馬君實及知樞密院章子厚二人氷炭
不相入子厚每以謔侮困君實君實苦之求助於公公
見子厚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虚名無實見
鄙於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
以賤賢為累先主納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
况君實乎子厚以為然君實賴以少安既而朝廷縁先
帝意欲用公除起居舍人公起於憂患不欲驟履要地
力辭之見宰相蔡持正自言持正曰公徊翔乆矣朝中
[000-42a]
無出公右者公固辭持正曰今日誰當在公前者公曰
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持正曰希固當先公耶卒不
許然希亦由此繼補記注元祐元年公以七品服入侍
延和即改賜銀緋二月遷中書舍人時君實方議改免
役為差役差役行於祖宗之世法乆多弊編户充役不
習官府吏虐使之多以破産而狹鄉之民或有不得休
息者先帝知其然故為免役使民以户髙下出錢而無
執役之苦行法者不揭上意於雇役實費之外取錢過
[000-42b]
多民遂以病若量出為入母多取於民則足矣君實為
人忠信有餘而才智不足知免役之害而不知其利欲
一切以差役代之方差官置局公亦與其選獨以實告
而君實始不悦矣嘗見之政事堂條陳不可君實忿然
公曰昔韓魏公刺陜西義勇公為諫官争之甚力魏公
不樂公亦不顧軾昔聞公道其詳豈今日作相不許軾
盡言耶君實笑而止公知言不用乞補外不許君實始
怒有逐公意矣㑹其病卒乃已時臺諫官多君實之人
[000-43a]
皆希合以求進惡公以直形己争求公瑕疵既不可得
則因緣熙寜謗訕之説以病公公自是不安於朝矣尋
除翰林學士二年復除侍讀每進讀至治亂盛衰邪正
得失之際未嘗不反覆開導覬上有所覺悟上雖恭黙
不言聞所論説輒肯首喜之三年權知禮部貢舉㑹大
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言公寛其禁約使得盡其技
而巡鋪内臣伺其坐起過為凌辱公以其傷動士心虧
損國體奏之有㫖送内侍省撻而逐之士皆悦服嘗侍
[000-43b]
上讀祖宗寳訓因及時事公歴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
所勸沮又黄河勢方西流而强之使東夏人冦鎮戎殺
掠㡬萬人帥臣揜蔽不以聞朝廷亦不問事每如此恐
寖成衰亂之漸當軸者恨之公知不見容乞外任四年
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時諫官言前宰相蔡持正知安
州作詩借郝處俊事以譏刺時事大臣議逐之嶺南公
宻疏言朝廷若薄確之罪則於皇帝孝治為不足若深
罪確則於太皇太后仁政為小累謂宜皇帝降勅置獄
[000-44a]
逮治而太皇太后内出手詔赦之則仁孝兩得矣宣仁
后心善公言而不能用公出郊未發遣内侍賜龍茶銀
合用前執政恩例所以慰勞甚厚及至杭吏民習公舊
政不勞而治嵗適大旱饑疫並作公請於朝免本路上
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貴復得賜度僧牒百易米以救
饑者明年方春即減價糶常平米民遂免大旱之苦公
又多作饘粥藥劑遣吏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衆公曰
杭水陸之㑹因疫病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
[000-44b]
復發私槖得黄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以待之
至于今不廢是秋復大雨太湖汎溢害稼公度來嵗必
饑復請于朝乞免上供米半又多乞度牒以糴常平米
并義倉所有皆以備來嵗出糶朝廷多従之由是吳越
之民復免流散杭本江海之地水泉鹹苦居民稀少唐
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於水故井邑日富
及白居易復浚西湖放水入運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
頃然湖水多葑自唐及錢氏嵗輒開治故湖水足用近
[000-45a]
嵗廢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田積二十五萬餘丈而水無
㡬矣運河失湖水之利則取給于江潮潮渾濁多淤河
行闤闠中三年一淘為市井大患而六井亦㡬廢公始
至浚茅山鹽橋二河以茅山一河専受江潮以鹽橋一
河専受湖水復造堰間以為湖水畜洩之限然後潮不
入市且以餘力復完六井民稍獲其利矣公間至湖上
周視良乆曰今欲去葑田葑田如雲將安所寘之湖南
北三十里環湖往來終日不達若取葑田積之湖中為
[000-45b]
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吳人種菱春輒
芟除不遺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種菱取其利以備修湖
則湖當不復堙塞乃取救荒之餘得錢糧以貫石數者
萬復請於朝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楊栁
其上望之如圖畫杭人名之蘇公堤杭僧有浄源者舊
居海濱與舶客交通牟利舶至髙麗交譽之元豐末其
王子義天來朝因往拜焉至是源死其徒竊持其畫像
附舶往告義天亦使其徒附舶來祭祭訖乃言國母使
[000-46a]
以金塔二祝皇帝太皇太后夀公不納而奏之曰髙麗
乆不入貢失賜予厚利意欲來朝矣未測朝廷所以待
之薄厚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夀之禮禮意尠薄盖可見
矣若受而不答則逺夷或以怨怒因而厚賜之正墮其
計臣謂朝廷宜勿與知而使州郡以理却之然庸僧猾
商敢擅招誘外夷邀求厚利為國生事其漸不可長宜
痛加懲創朝廷皆従之未㡬髙麗貢使果至公按舊例
使之所至吳越七州實費二萬四千餘緡而民間之費
[000-46b]
不在乃令諸郡量事裁損北至民獲交易之利而無侵
撓之害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於中
與漁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嵗敗公私船不可勝
計公議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門並山而東鑿為運河引
浙江及谿谷諸水二十餘里以達于江又並山為岸不
能十里以達于龍山之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嶺鑿嶺
六十五丈以達於嶺東古河淩古河數里以達于龍山
運河以避浮山之嶮人皆以為便奏聞有惡公成功者
[000-47a]
㑹公罷歸使代者盡力排之功以不成公復言三吳之
水潴為太湖太湖之水溢為松江以入海海日兩潮潮
濁而江清潮水嘗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駛隨輒滌去
海口常通則呉中少水患昔蘇州以東公私船皆以篙
行無陸挽者自慶厯以來松江大築挽路建長橋以扼
塞江路故今二吳多水欲鑿路為十橋以迅江勢亦不
果用人皆恨之公二十年間再莅此州有徳於其人家
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以報六年召入為翰林承
[000-47b]
㫖復侍邇英當軸者不樂風御史攻公公之自汝移常
也授命於宋㑹神考晏駕哭於宋而南至揚州常人為
公買田書至公喜作詩有聞好語之句言者妄謂公聞
諱而喜乞加深譴然詩刻石有時日朝廷知言者之妄
皆逐之公懼請外補乃以龍圖閣學士守潁先是開封
諸縣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恵民河河不
能勝則陳亦多水至是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並且鑿
黄堆注之於淮議者多欲従之公適至遣吏以水平凖
[000-48a]
之淮之漲水髙於新溝㡬一丈若鑿黄堆淮水顧流浸
州境决不可為朝廷従之郡有宿賊尹遇等數人羣黨
驚刼殺變主及捕盜吏兵者非一朝廷以名捕不獲被
殺者噤不敢言公召汝隂尉李直方謂之曰君能此當
力言於朝乞行優賞不獲亦以不職奏免君矣直方退
緝知羣盜所在分命弓手往捕其黨而躬往捕遇直方
有母年九十母子泣别而行手㦸刺而獲之然小不應
格推賞不及公為言於朝請以年勞改朝散郎階為直
[000-48b]
方賞朝廷不従其後吏部以公當遷以符㑹公考公自
謂已許直方卒不報七年徙揚州發運司舊主東南漕
法聴操舟者私載物貨征商不得留難故操舟者富厚
以官舟為家補其弊漏而周船夫之乏困故其所載率
無虞而速達近嵗不忍征商之小失一切不許故舟弊
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饑寒公私皆病公奏乞復故朝廷
従之未閲嵗以兵部尚書召還兼侍讀是嵗親祀南郊
為鹵簿使導駕入太廟有貴戚以其車従争道不避仗
[000-49a]
衛公於車中劾奏之明日中使傳命申勅有司嚴整仗
衛尋遷禮部復兼端明殿翰林侍讀二學士髙麗遣使
請書於朝朝廷以故事盡許之公曰漢東平王請諸子
及太史公書猶不肯予今髙麗所請有甚於此其可予
乎不聴公臨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隨俗乞守郡自效八
年以二學士知定州定乆不治軍政尤弛武衛卒驕墮
不教軍校蠶食其廩賜故不敢何問公取其貪汙甚者
配𨽻逺惡然後繕修營房禁止飲博軍中衣食稍足乃
[000-49b]
部勒以戰法衆皆畏伏然諸校多不自安者卒史復以
贓訴其長公曰此事吾自治則可汝若得告軍中亂矣
亦决配之衆乃定㑹春大閲軍禮乆廢將吏不識上下
之分公命舉舊典元帥常服坐帳中將吏戎服奔走執
事副總管王光祖自謂老將恥之稱疾不出公召書吏
作奏將上光祖震恐而出訖事無敢慢者定人言自韓
魏公去不見此禮至今矣北人乆和邉兵不試臨事有
不可用之憂惟沿邉弓箭社兵與冦為鄰以戰射自衛
[000-50a]
猶號精鋭故相龎公守邉因其故俗立隊伍將校出入
賞罰緩急可使嵗乆法弛復為保甲所撓漸不為用公
奏為免保甲及兩税折變科配長吏以時訓勞不報議
者惜之時方例廢舊人公坐為中書舍人日草責降官
制直書其罪誣以謗訕紹聖元年遂以本官知英州尋
復降一官未至復以寜逺軍節度副使安置恵州公以
侍従齒嶺南編户獨以少子過自隨瘴癘所侵蠻蜑所
侮胸中泊然無所蔕芥人無賢愚皆得其驩心疾苦者
[000-50b]
畀之藥殞斃者納之竁又率衆為二橋以濟病涉者恵
人愛敬之居三年大臣以流竄者為未足也四年復以
瓊州别駕安置昌化昌化非人所居食飲不具藥石無
有初僦官屋以庇風雨有司猶謂不可則買地築室昌
化士人畚土運甓以助之為屋三間人不堪其憂公食
芋飲水著書以為樂時従其父老遊亦無間也元符三
年大赦北還初徙亷再徙永已乃復朝奉郎提舉成都
玉局觀居従其便公自元祐以來未嘗以嵗課乞遷故
[000-51a]
官止於此勲上輕車都尉封武功縣開國伯食邑九百
户將居許病暑暴下中止於常建中靖國元年六月請
老以本官致仕遂以不起未終旬日獨以諸子侍側曰
吾生無惡死必不墜慎無哭泣以怛化問以後事不答
湛然而逝實七月丁亥也公娶王氏追封通義郡君繼
室以其女弟封同安郡君亦先公而卒子三人長曰邁
雄州防禦推官知河間縣事次曰迨次曰過皆承務郎
孫男六人簟符箕籥筌籌明年閏六月癸酉𦵏於汝州
[000-51b]
郟城縣釣臺鄉上瑞里公之於文得之於天少與轍皆
師先君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
讀莊子喟然歎息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
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論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甞
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耳既而謫居
於黄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
瞠然不能及矣先君晩嵗讀易玩其爻象得其剛柔逺
近喜怒逆順之情以觀其詞皆迎刃而解作易傳未完
[000-52a]
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書然後千載之微
言煥然可知也復作論語説時發孔氏之秘最後居海
南作書傳推明上古之絶學多先儒所未達既成三書
撫之曰今世要未能信後有君子當知我矣至其遇
事所為詩騷銘記書檄論譔率皆過人有東坡集四十
巻後集二十巻奏議十五巻内制十巻外制三巻公詩
本似李杜晩喜陶淵明追和之者㡬遍凡四巻幼而好
書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晉人至唐禇薛顔栁髣髴近之
[000-52b]
平生篤於孝友輕財好施伯父太白早亡子孫未立杜
氏姑卒未𦵏先君没有遺言公既除喪即以禮𦵏姑及
官可䕃補復以奏伯父之曾孫彭其於人見善稱之如
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
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孔子謂伯夷叔齊
古之賢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銘曰
蘇自欒城西宅于眉世有潜徳而人莫知猗歟先君名
施四方公幼師焉其學以光出而従君道直言忠行險
[000-53a]
如夷不謀其躬英祖擢之神考試之亦既知矣而未克
施晩侍哲皇進以詩書誰實間之一斥而疏公心如玉
焚而不灰不變生死孰為去來古有微言衆説所䝉手
發其樞恃此以終心之所涵遇物則見聲融金石光溢
雲漢耳目同是舉世畢知欲造其淵或眩以疑絶學不
繼如已斷絃百世之後豈其無賢我初従公頼以有知
撫我則兄誨我則師皆遷于南而不同歸天實為之莫
知我哀
[000-53b]
 
 
 
 
 
 
 
 東坡先生墓誌銘
[000-54a]
東坡先生年譜
仁宗皇帝景祐三年丙子
 先生生於是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夘時按先生送沈
 逵詩云嗟我與君皆丙子又有贈長蘆長老詩云與
 公同丙子三萬六千日又按玉局文云十二月十九
 日東坡生日置酒赤壁磯上又按志林云退之以磨
 蝎為身宫而僕以磨蝎為命若以磨蝎為命推之則
 為夘時生議者以先生十二月為辛丑十九日為癸
[000-54b]
 亥日丙子癸亥水向東流故才汗漫而澄清子夘相
 刑晩年多難
四年丁丑
寳元元年戊寅
二年己夘
康定元年庚辰
慶厯元年辛巳
二年壬午
[000-55a]
 是年先生七嵗已知讀書按先生上韓魏公梅直講
 書云自七八嵗知讀書又按先生長短句集洞仙歌
 自序云僕七嵗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年九十餘能知
 孟昶宫中事又考冷齋夜話載先生云某七八嵗時
 常夣游陜右
三年癸未
 是年先生八嵗入小學按志林云吾八嵗入小學以
 道士張易簡為師師獨稱吾與陳太初者又按先生
[000-55b]
 作范文正公文集序云慶厯三年某始入鄉校士有
 自京師來以魯人石守道慶厯聖徳詩示鄉先生某
 従旁竊觀問先生十一人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
 知之某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
 不可
四年甲申
五年乙酉
 按子由作先生墓誌云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
[000-56a]
 太夫人親授以書問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太夫人
 讀東漢史至范滂傳慨然太息公侍側曰某若為滂
 夫人亦許之否乎夫人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
 母耶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又
 按大全集載東坡少時語云秦少章言東坡十來嵗
 蘇曾令作夏侯太初論有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
 失聲於破釜能摶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之語老
 蘇愛此論年少所作故不傳又按趙徳麟所編侯鯖
[000-56b]
 録云東坡年十嵗在鄉里見老蘇誦歐公謝宣名赴
 學士院仍謝賜對衣金帶及馬表老蘇令坡擬之其
 間有匪伊垂之帶有餘非敢後也馬不進老蘇喜曰
 此子他日當自用之
六年丙戌
七年丁亥
 先生年十二按先生所作天石硯銘曰某年十二時
 於所居紗縠行宅隙地中與羣兒鑿地為戲得異石
[000-57a]
 鏗然扣之有聲又按先生作鍾子翼哀詞云某年十
 二先君宫師歸自江南又按先生與曾子固書云祖
 父之没某年十二矣
八年戊子
皇祐元年己丑
二年庚寅
三年辛夘
四年壬辰
[000-57b]
 先生年十七按長短句滿庭芳序云余年十七始與
 劉仲達往來於眉山
五年癸巳
至和元年甲午
 先生年十九始娶眉州青神王方女按先生作王氏
 墓誌云生十有六嵗而歸于某至治平二年王氏卒
 年二十有七以王氏年數考之則甲午年歸于先生
 明矣
[000-58a]
二年乙未
 是嵗先生年二十游成都謁張安道按先生作樂全
 先生文集序云某年二十以諸生見公成都一見待
 以國士有晁美叔是年求交於先生按送美叔詩云
 我生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君來扣門若有
 求
嘉祐元年丙申
 先生年二十一舉進士按鳳鳴驛記云始余丙申嵗
[000-58b]
 舉進士過扶風求舍於館人不可而出次於逆旅又
 有寫老蘇送石舍人序
二年丁酉
 先生年二十二赴試禮部館于興國寺浴室院按先
 生作興國六祖畫贊云余嘉祐初舉進士館于興國
 浴室院時歐陽文忠公考試得先生刑賞忠厚之至
 論以為異人欲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
 下士也乃寘先生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及殿
[000-59a]
 試章衡牓中進士乙科始見知於歐陽公及韓魏公
 富鄭公皆待以國士又按先生作太息一篇送秦少
 章歸京云昔吾舉進士試名於禮部歐陽文忠公見
 吾文且曰此我輩人也吾當避之是時士以剽裂為
 文訕公者成市又有上韓太尉書云某年二十有二
 矣及有上梅直講書是年先生登第之後四月丁太
 夫人武陽君程氏憂按司馬温公作程夫人墓誌云
 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終於鄉里又按老蘇寄
[000-59b]
 文忠公書云一子不免丁憂今巳到家
三年戊戌
四年己亥
 是嵗先生年二十四服除十二月侍老蘇舟行適楚
 按先生南行前集序云己亥之嵗侍行適楚舟中無
 事雜然有觸於中而發於詠嘆盖家君之作與弟轍
 之文皆在焉謂之南行集
五年庚子
[000-60a]
 是嵗先生年二十五授河南府福昌縣主簿有新渠
 詩其序云庚子正月子過唐州太守趙侯始復之陂
 疏召渠為新渠詩五章以告于道路致侯之意
六年辛丑
 是年先生二十六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有應制科上
 兩制書及上富丞相書又有謝應中制科啟授大理
 評事鳳翔府簽判按先生有感舊詩序云嘉祐中予
 與子由奉制䇿寓居懷逺驛時年二十六子由年二
[000-60b]
 十三耳是年十二月赴鳳翔任與子由别馬上賦詩
 到任有石鼓詩云冬十二月嵗辛丑我初従政見魯
 叟又有鳳翔八觀及鳳鳴驛記
七年壬寅
 先生年二十七官于鳳翔二月有詔郡吏分往屬外
 決囚作詩五百言寄子由又有壬寅重九不預㑹逰
 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詩及按志林有論太白山舊
 封公爵為文記之是嵗嘉祐七年也又有記嵗暮鄉
[000-61a]
 俗三首以子由和守嵗詩考之云顧兔追龍蛇子由
 注云是嵗壬寅乃知記嵗暮鄉俗三詩作于壬寅嵗
 矣
八年癸夘
 先生年二十八官于鳳翔作詩治論
英宗皇帝治平元年甲辰
 先生年二十九官于鳳翔
二年乙巳
[000-61b]
 先生年三十自鳳翔罷任按子由作先生墓誌云治
 平二年罷還判登聞鼓院英宗皇帝在藩邸聞先生
 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宰相限以近例召試秘閣
 皆入三等得直史館是年通義郡君王氏卒於京師
三年丙午
 先生年三十一在京師直史館丁老蘇憂扶䕶歸蜀
 按歐陽文忠公作老蘇墓誌云明允太常因革禮書
 一百巻書成方奏未報君以疾卒實治平三年四月
[000-62a]
 戊申也又按張安道作老蘇文安先生墓表云太常
 禮書成未報以疾卒實治平三年四月也英宗皇帝
 聞而傷之命有司具舟載其喪歸塟于蜀
四年丁未
 先生年三十二居服制中以八月壬辰塟老蘇於眉
 州
神宗皇帝熙寜元年戊申
 先生年三十三免喪按四菩薩閣記云載四菩薩版
[000-62b]
 以歸既免喪嘗與往來浮屠人勸某為先君捨施為
 大閣以藏之作記乃熙寜元年十月
二年己酉
 先生年三十四還朝監官告院按烏䑓詩話云熙寜
 二年某在京授差遣與王詵寫詩賦及蓮華經
三年庚戌
 先生年三十五監官告院有送章子平詩其序云熙
 寜三年子平自右司諫直集賢院出牧鄭州賦詩餞
[000-63a]
 之又有送錢藻知婺州詩分韻得英字送曾子固倅
 越詩分韻得燕字烏䑓詩話云舊例館閣補外同舍
 餞送必分韻又有寄劉貢甫詩是年范景仁嘗舉先
 生充諌官
四年辛亥
 先生年三十六任監官告院兼判尚書祠部王荆公
 欲變科舉上疑焉使兩制三館議之先生獻三言荆
 公之黨不悦命攝開封府推官有奏罷買燈疏御史
[000-63b]
 知雜事誣告先生過失未嘗一言以自辯乞外任避
 之除通判杭州有赴任過揚州與劉貢甫孫巨源劉
 莘老相聚數月用逐人字作詩十一月到任有初到
 杭州寄子由兩絶除夕先生以通判職事直都㕔日
 暮返舍題一詩于壁
五年壬子
 先生年三十七在杭州通判任是嵗有牡丹記其序
 云熙寜五年三月二十三日余従太守沈公觀花於
[000-64a]
 吉祥寺是年科塲先生監試有呈試官詩及試院煎
 茶詩催試官考較戲作八月十七日登望湖樓是日
 榜出與試官兩人復留有五絶句又有送杭州進士
 詩序云熙寜五年錢塘之士貢於禮部者九人十月
 乙酉宴于中和堂作是詩以勉之十二日運司差先
 生往湖州相度堤垾利害與湖州太守孫莘老相見
 有贈莘老七絶及作山村五絶是嵗又作送杜子方
 詩及臘月逰孤山訪恵勤恵恩二僧有詩
[000-64b]
六年癸丑
 先生年三十八在杭州通判任有八月十五觀湖詩
 寫于安濟亭上及作仁宗皇帝飛白記其畧云熙寜
 六年冬以事至姑蘇安簡王公子誨出所賜公端敏
 二字又有作錢塘六井記其畧云熙寜五年太守陳
 公述古至問民之利病明年春六井畢修故詳其語
 以告後人運司又差先生往潤州道出秀州錢安道
 送茶和詩是嵗有次韻章傳道詩和劉貢甫秦字韻
[000-65a]
 詩寄劉道原詩及和陳述古冬日牡丹詩四絶又有
 題贈法恵師小童思聰
七年甲寅
 先生年三十九在杭州通判任正月逰風水洞推官
 李泌先行三日留風水洞相待有詩題壁是年納侍
 妾朝雲墓誌云朝雲姓王氏錢塘人事先生二十有
 三年紹聖三年卒于恵州年三十四以嵗月考之熙
 寜之甲寅至紹聖之丙子恰二十三年乃知納朝雲
[000-65b]
 在是年明矣朝雲年三十四是為癸夘生來事先生
 方十二云先生以子由在濟南求為東州守按子由
 超然臺賦序云子瞻通守餘杭三年不得代以轍之
 在濟南也求為東州守既得請髙宻五月乃有移知
 宻州之命按先生作勤上人詩集序云熙寜七年余
 自錢塘赴髙宻又按先生辛未别天竺觀音詩序云
 余昔通守錢塘移莅膠西以九月二十日來别南北
 山道友乃知先生以秋末去杭按先生記逰松江説
[000-66a]
 云吾昔自杭移髙宻與楊元素同舟而陳令舉張子
 野皆従余過李公擇於湖遂與劉孝叔俱至松江夜
 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詞聞於
 天下作定風波令及道過常州為錢公輔作哀辭及
 有與段屯田詩云龍鍾三十九勞生已强半嵗暮日
 斜時還為昔人嘆是年又作鳬繹先生文集序又有
 師子屏風賛云潤州甘露寺有唐李衛公所留陸探
 微畫師子版余自錢塘移守膠西過而觀焉是年先
[000-66b]
 生在潤州道上過除夜則師子賛必在是年矣又有
 潤州道上過除夜詩兩絶
八年乙夘
 先生年四十到宻州任有上韓丞相論災傷書其到
 郡二十餘日矣又論宻州鹽税又作後杞菊賦其序
 云予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移守膠西而齋厨索
 然按先生丁酉年登第至是恰十九年矣是年有送
 劉孝叔吏部詩及和李公擇來字韻詩及常山祈雨感
[000-67a]
 應立雩泉
九年丙辰
 先生年四十一在宻州任作刻秦篆記云熙寜九年
 丙辰蜀人蘇某等守髙宻是年中秋歡飲達旦作水
 調歌頭懷子由及作薄薄酒二章又寫超然䑓記寄
 李清臣又祭常山神文書膠西葢公堂照壁畫賛及
 作山堂銘作表忠觀碑
十年丁巳
[000-67b]
 先生年四十二在宻州任就差知河中府已而改知
 徐州四月赴徐州任有留别釋迦院牡丹呈趙倅詩
 按子由作先生墓誌云自宻徙徐是嵗河決曹村乃
 知是丁巳自宻改東徐又與子由相㑹於澶濮之間
 相約赴彭城留百餘日宿於逍遙堂子由有兩絶先
 生和之徐州水患大作七月十七日河決澶州曹村
 埽八月二十一日及徐州城下先生治水有功至十
 月五日水漸退城以全朝廷降詔奬諭作河復詩韓
[000-68a]
 幹畫馬歌司馬君實獨樂園詩及送范蜀公往西京
 詩又有和子由水調歌頭詞及有與王定國顔長道
 泛舟詩有回頭四十二年非之句
元豐元年戊午
 先生年四十三在徐州任適值春旱徐州城東二十
 里有石潭置虎頭其中可致雷雨作起伏龍行是年
 三月始識王迥子髙聞與仙人周瑶英遊作芙蓉城
 詩二月有㫖賜錢二千四百一十萬起夫四千二十
[000-68b]
 三人及發常平錢米改築徐州外小城創木岸四以
 奬諭勅記併刻諸石為熙寜防河録云迺即徐州城
 之東門為大樓堊以黄土名之曰黄樓以土實勝水
 故也子由作黄樓賦先生跋云元豐元年八月癸丑
 樓成九月庚辰大合樂以落之又有中秋月三首云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别先生注云中秋有月凡六
 年矣惟去嵗與子由㑹於此去嵗之㑹乃逍遥堂和
 詩之時也又有九日黄樓作古詩一首云去年重陽
[000-69a]
 不可説南城夜半千&KR1764發之句以去年九月大水未
 退故有是語又作放鶴亭記滕縣公堂記鹿鳴燕詩
 序和魯直古風二首及次韻潜師放魚和舒堯文祈
 雪詩祭文與可及作石炭詩又作日喻一篇
二年巳未
 先生年四十四在徐州任正月已亥同畢仲孫舒煥
 八人游泗之上登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琴先
 生有記按玉局文云僕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館於
[000-69b]
 官舍而蜀人張師厚來過二王方年少吹洞簫飲酒
 杏花下三月自徐州移知湖州按先生作張氏園亭
 記云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記
 乃三月二十七日所作乃知三月移湖州明矣是年
 以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任作送通教大師還杭州
 序及為章質夫作思堂記王定國作三槐堂記跋歐
 陽文忠公家書後在湖州王子立子敏皆従先生作
 子立墓誌云子立子敏皆従余學於吳興學道日進
[000-70a]
 東南之士稱之有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
 花登峴山亭晩入飛英寺分韻得月明星稀四首又
 有泛舟城西㑹者五人分韻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又
 作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末云元豐二年七月
 七日予在湖州曝書見畫廢巻而哭失聲是嵗言事
 者以先生湖州到任謝表以為謗七月二十八日中
 使皇甫遵到湖追攝按子立墓誌云予得罪於吳興
 親戚故人皆驚散獨兩王子不去送予出郊曰死生
[000-70b]
 禍福天也公其如天何返取予家致之南都又按先
 生上文潞公書云某始就逮赴獄有一子稍長徒步
 相隨其餘守舍皆婦女幼稚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
 取書州郡望風遣吏發卒圍船搜取長幼㡬怖死既
 去婦女恚罵曰是好著書書成何所得而怖我如此
 悉取焚之八月十八日赴臺獄中有寄子由詩二首
 及賦榆槐竹栢四詩又有十二月二十日恭聞太皇
 太后升遐吏以某罪人不許成服欲哭則不可欲泣
[000-71a]
 則不敢作挽詩二首已而獄具十二月二十九日責
 授黄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是年子由聞先生下獄
 上書乞以見任官職贖先生罪責筠州酒官出獄再
 次寄子由二詩韻有百日歸期恰及春之句先生自
 八月坐獄至是踰百日矣
三年庚申
 先生年四十五責黄州自京師道出陳州子由自南
 郡來陳相見三日而别先生有古詩有便為齊安民
[000-71b]
 之句又與文逸民飲别携手河堤上作詩與子由别
 乃正月十有四日也至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有次
 子由韻古詩二首過新息縣有示鄉人任師中一首
 任伋字師中眉州人嘗倅黄州卜居新息先生以詩
 示之又有過淮詩㳺浄居寺詩至岐亭訪故人陳慥
 季常為留五日賦詩一首而去乃以二月一日至黄
 州寓居定恵院有初到黄州詩按先生别王文甫子
 辯云僕以元豐三年二月一日到黄州家在南都獨
[000-72a]
 與兒子邁來是年五月子由來齊安先生有詩迎之
 又有曉至巴河迎子由詩乃與子由同逰武昌西山
 寒溪寺有古詩一首定恵顒師為先生竹下開嘯軒
 作詩記其事又作五禽言又有定恵寺寓居月夜偶
 出詩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對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
 州見花發小院閉門風露下盖懷在徐州與張師厚
 王子立子敏飲酒杏花下時也定恵有海棠一株土
 人不知其貴先生作詩有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
[000-72b]
 人在幽谷之句按近日黄州東坡圖云先生寓居定
 恵未乆以是春遷臨皋亭乃舊日之回車院也又有
 遷居臨皋亭詩先生就臨皋亭立南堂有詩五絶又
 有讀戰國䇿及作石芝詩先生是嵗又有答秦太虚
 書借得本州天慶觀道士堂冬至後坐四十九日先
 生乳母王氏八月卒于臨皋亭按先生上文潞公書
 云到黄州無所用心覃思易論語若有所得由是言
 之先生到黄定居之後即作易傳九巻論語五巻必
[000-73a]
 始於是嵗矣
四年辛酉
 先生年四十六在黄州寓居臨皋亭正月往岐亭訪
 陳季常以岐亭五首考之云元豐三年正月岐亭為
 留五日明年正月復往見之過古黄州獲一鑑周尺
 有二寸有鑑銘云元豐四年正月余自齊安往岐亭
 泛舟而還過古黄州獲一鑑周尺有二寸是年先生
 請故營地之東名之以東坡考東坡八首序云余至
[000-73b]
 黄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予乏食於郡請故
 營地使躬耕其中盖先生庚申來黄至辛酉為二年
 矣以東坡圖考之辛酉方營東坡次年始築雪堂以
 贈孔毅甫詩觀之去年東坡拾瓦礫今年刈草盖雪
 堂則雪堂作於壬戌嵗明矣又有中秋日飲酒江亭
 上有贈鄭君求字及記㳺松江説聞捷説按大全集
 雜説云元豐辛酉冬至僕在黄州姪安節逺來飲酒
 樂甚以識一時盛事又有冬至贈安節詩云平生㡬
[000-74a]
 冬至少小如昨日又有與安節夜坐賦檠字韻詩三
 首及正月過岐亭作應夣羅漢記
五年壬戌
 先生年四十七在黄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築雪堂
 自號東坡居士以東坡圖考之自黄州門南至雪堂
 四百三十步雪堂問云蘇子得廢圃於東坡之脇號
 其正曰雪堂以大雪中為之因繪雪於四壁之間無
 容隙其名盖起於此先生自書東坡雪堂四字以榜
[000-74b]
 之試以東坡圖考雪堂之景堂之前則有細栁前有
 浚井西有微泉堂之下則有大冶長老桃花茶巢元
 脩菜何氏叢橘種秔稌蒔棗栗有松期為可斵種麥
 以為竒事作陂塘植黄桑皆足以供先生之嵗用而
 為雪堂之勝景云耳以長短句擬斜川觀之元豐壬
 戌之春予躬耕東坡築雪堂以居之南挹四望亭之
 後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歎此亦斜川之逰也作
 江城子詞是年三月先生以事至蘄水觀悼徐徳占
[000-75a]
 詩序云元豐五年三月余以事至蘄水徳占恵然見
 訪又有春夜行蘄水過酒家飲酒乘月至一橋上曲
 肱少休作西江月詞又㳺蘄水清泉寺作浣溪沙詞
 又作寒食詩二首云自我來黄州巳見三寒食先生
 庚申二月來黄至是三寒食矣太守徐君猷分新火
 先生有詩謝之有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
 火之句七月遊赤壁有赤壁賦云壬戌之秋七月既
 望蘇子與客泛舟逰于赤壁之下十月又逰之有後
[000-75b]
 赤壁賦以東坡圖考之後赤壁賦云十月既望蘇子
 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則壬戌之冬未遷而先生以
 甲子六月過汝則居雪堂止年餘由是推之先生自
 臨皋遷雪堂必在壬戌十月之後明矣又有和孔毅
 甫乆旱己其雨二首云去年太嵗空在酉乃知指去
 年辛酉而言之也又按長短句有飲王文甫家集古
 句作墨竹定風波及夢扁舟望樓霞作鼓笛慢及記
 單驤孫兆事迹作怪石供及重九作醉蓬莱示黄守
[000-76a]
 徐君猷有羇旅三年之句先生庚申來黄至是恰三
 年矣
六年癸亥
 先生年四十八在黄州為通判孟亨之跋子由君子
 泉銘及有題唐林父筆文閏八月有詩與武昌主簿
 吳亮工又有記承天夜逰云十月十二夜至承天寺
 尋張懷民相與步於中庭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
 荇盖竹栢影也及作一絶送曹煥往筠州序云明年
[000-76b]
 余過圓通始得其詳先生甲子嵗自黄之江遊廬山
 則送曹煥詩必在是年矣又夢中作祭春牛文云元
 豐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欲明夢數吏人持紙請
 祭春牛文予取筆疾書其上
七年甲子
 先生年四十九在黄州二月與徐得之參寥子步自
 雪堂至乾明寺有師中庵題名又有記定恵寺海棠
 説四月乃有量移汝州之命按先生長短句滿庭芳
[000-77a]
 序云四月一日余將自黄移汝留别雪堂鄰里二三
 君子李仲覽來書以遺之詞中有坐見黄州再閏之
 句按東坡圖云郡人潘邠老及弟大觀俱以詩知名
 多従先生游先生去以雪堂付之邠老因以居焉四
 月六日又作安國寺記有别黄州詩有過江夜行武
 昌山上聞黄州鼓角詩黄州送先生者皆至於慈湖
 陳季常獨至九江既到江州和李太白潯陽官詩其
 序云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因游廬山有記游
[000-77b]
 廬山説云僕初入廬山山谷竒秀平生所欲見應接
 不暇不欲作詩已而山中僧俗皆曰蘇子瞻來矣不
 覺作一絶入開先寺主僧求詩作瀑布一絶往來十
 餘日作潄玉亭三峽橋詩與總老同遊西林有贈總
 老及題西林壁皆絶句也又有寫寳盖頌與僊長老
 其序云圓通禪院先君舊遊也四月二十四日晩至
 宿焉明日先君忌日寫寳盖頌以贈長老僊公盖先
 生端午已在筠州計程必作宫師忌日之後即為髙
[000-78a]
 安之行矣途中又有題李公擇山房及過建昌李野
 夫公擇故居有古詩一首按跋李志中文云元豐七
 年某舟行赴汝乃自富州陸走髙安别家弟子由以
 冷齋夜話考之子由在筠州雲庵居洞山聰禪師亦
 蜀人居夀聖寺一夕三人同夢迎五祖戒和尚拊手
 大笑曰世間果有同夢者異哉乆之東坡書至曰已
 至奉新旦夕相見三人同出二十里建山寺而東坡
 至各追繹所夢坡曰某年七八嵗時常夢某身是僧
[000-78b]
 往來陜右雲庵驚曰戒陜右人也暮年棄五祖來遊
 髙安終於大愚逆數葢五十年而坡時年四十九矣
 又以先生古詩考之有自興國往筠宿石田驛詩及
 將至筠州先寄遲适逺三猶子詩端午遊真如寺及
 别子由三首在筠州為留十日又有初别子由至奉
 新作皆先生筠州之作也七月過金陵有與葉致逺
 唱和詩途中又有送沈逵赴廣南詩云嗟我與君皆
 丙子四十九年窮不死又云我方北渡脱重江君復
[000-79a]
 南行輕萬里逼嵗到泗州十二月十八日浴雍熙塔
 下作如夢令兩闋又作滿庭芳與劉元達序云余年
 十七與仲達往來於眉山四十九相逢於泗上晦日
 同遊南山話舊感嘆又有跋李志中文天石硯銘又
 作水龍吟及有謝黄師是除夜送酥酒詩先生上表
 乞於常州居住其畧云今雖巳至泗州而貲用罄竭
 見一面前去南京聴候朝㫖又考騾䭾鐸試筆云正
 月四日離泗州則是除夜在泗州明矣
[000-79b]
八年乙丑
 先生年五十按大全集雜説騾䭾鐸試筆云今日離
 泗州然吾方上書求居常州乃正月四日書及到南
 京有放歸陽羨之命遂居常州五月内復朝奉郎知
 登州再過宻州有贈太守霍翔詩云十年不赴竹馬
 約葢先生丁巳嵗去宻至是以成數為十年矣過海
 州嘆髙麗館壯麗作一絶到郡五日以禮部郎官召
 到省半月除起居舍人在登州有海市詩又有别登
[000-80a]
 州舉人詩有嫌五日怱怱守之句又有贈杜介詩及
 題楞伽跋多寳院文又有題登州蓬萊閣及跋起居
 錢公文後
哲宗皇帝元祐元年丙寅
 先生年五十一以七品服入侍延和改賜銀緋尋除
 中書舍人按志林云元祐元年余為中書舍人復遷
 翰林學士知制誥是年有法雲寺鍾銘又作真相院
 釋迦舍利塔銘及作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
[000-80b]
 又有内中告遷神御於添脩殿奉安祝文及奉告天
 地社稷宗廟宫觀寺院祈雪祝文五嶽四瀆祈雪祝
 文及任中書舍人日舉江寜府司理周穜充學官及
 除内翰又有舉魯直自代狀
二年丁夘
 先生年五十二為翰林學士復除侍讀有書石舍人
 北使序後及有與喬同寄賀君詩其序云元祐二年
 仝來京師十數日予留之不可又有二月八日朝退
[000-81a]
 起居院感申公故事作一絶又有書子由日本扇後
 及作祭王宜甫文又作興國寺六祖畫賛至嘉祐初
 舉進士館於興國浴室院予去三十一年而中書舍
 人彭器資亦館於是余往見之按先生嘉祐丁酉舉
 進士至元祐丁夘恰三十一年矣是年又作西京應
 天院脩神御畢告遷諸神祝文及奉安神宗皇帝神
 御祝文及景靈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
 五嶽四瀆祈雨祝文天地宗廟社稷祈雨祝文景靈
[000-81b]
 宫天興殿開淘井眼祭告里域真官祝文
三年戊辰
 先生年五十三任翰林學士有和子由元日省宿致
 齋有白髪蒼顔五十三之句是年省試先生知貢舉
 開院日有與李方叔詩序云僕與李廌方叔相知乆
 矣僕領貢舉事李不得第愧甚作詩謝之又和錢穆
 父雪中見及有行避門生時小飲之句又充館伴北
 使按先生與陳傳道書云某頃伴北使頗能誦某文
[000-82a]
 乃知先生髙文大冊傳播中外又豈止及於鷄林行
 賈而已哉是年作吕大防范純仁左右相制端午帖
 子詞元祐三年六月徳音赦文及作西路闕雨祈雨
 祝文按趙徳麟侯鯖録云東坡云元祐三年二月二
 十一日與魯直蔡天啓㑹于伯時舍録鬼仙詩文有
 議論作詩付過又有論樂等説及與王晉卿論雪堂
 義墨及為文驥作字説又十二月二十一日立延和
 殿中論盛度誥詞
[000-82b]
四年已巳
 先生年五十四任翰林學士有東太一宫脩殿告卜
 神太一真君祝文三月内累章請郡除龍圖閣學士
 知杭州按子由作先生墓誌云宣仁心善先生辯蔡
 持正之謗出郊遣内侍賜龍茶銀合用前執政恩例
 先生以七月三日到杭州任謝表云江山故國所至
 如歸父老遺民與臣相問以先生去杭州十六年故
 有是語爾到任有謁文宣王廟祝文云昔自太史通
[000-83a]
 守是邦今由禁林出使浙右又有謁諸廟祝文先生
 之帥杭也賛林子中先生有和子中詩有江邉遺愛
 啼班白之句是年過吳興又作定風波為六客詞作
 范文正公文集序及跋邢惇夫賦書米元章又有巳
 巳重九和蘇伯固㸃絳唇是嵗子由使契丹先生有
 詩送之有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之句
 先生出牧餘杭子由代先生為學士
五年庚午
[000-83b]
 先生年五十五在杭州任有論西湖狀及論髙麗公
 案有謝元祐五年厯日表有與劉景文蘇伯固遊七
 寳寺題竹上絶句又有庚午重九㸃絳唇十月二十
 六日與晦老全翁元之敦夫逰南屏寺記㸃茶試墨
 説十二月逰小靈隠聴林道人彈琴及有乞僧子珪
 師號狀除夜有和熙寜中題都㕔詩序云熙寜中某
 通守此邦除夜題一詩于壁今二十年矣盖熙寜辛
 亥至元祐庚午恰二十年是年又有書朱象先畫後
[000-84a]
 及問淵明説
六年辛未
 先生年五十六在杭州任被召按先生作别天竺觀
 音三絶序云以三月九日被㫖赴闕又按先生作參
 寥泉銘云予以寒食去郡又上元作㑹有獻剪綵花
 者作浣溪沙寄袁公濟先生之去杭也林子中復來
 替先生是以先生與子中啟有適相先後之説過潤
 州作臨江仙别張秉道既到京師除翰林承㫖復侍
[000-84b]
 邇英按子由所作潁濵遺老傳云先生召還本除吏
 部尚書復以臣故改翰林承㫖臣之私意元不遑安乞
 寢臣新命與兄同備従官不報六月作上清儲祥宫
 碑其畧云元祐六年六月丙午制詔臣某上清儲祥
 宫成當書之石臣待罪北門記事之成職也按趙徳
 麟侯鯖録云先生元祐中再召入院作承㫖乃益舊
 擬作衣帶馬表云枯羸之質匪伊垂之帶有餘斂退
 之心非敢後也馬不進數月以弟嫌請郡復以舊職
[000-85a]
 知潁州按先生懷舊别子由詩云元祐六年子自杭
 州召還寓居子由東府數月復出領汝隂時予年五
 十六矣到任有謁文宣王及諸廟文有祭歐陽文忠
 文及有到潁未㡬公帑巳竭齋厨索然戲作數句按
 趙徳麟侯鯖録云元祐六年冬汝隂乆雪人饑一日
 天未明東坡先生簡召議事曰某一夕不寐念潁人
 之饑欲出百餘千造炊餅救之老妻謂某曰子昨過
 陳見傳欽之言簽判在陳賑濟有功不問其賑濟之
[000-85b]
 法某遂相招令畤面議曰已備之矣今細民之困不
 過食與火耳義倉之積糓數千石便可支散以救下
 民作院有炭數萬秤酒務有柴數十萬秤依元價賣
 之可濟中民先生曰吾事濟矣遂草放積乆賑濟奏
 陳履常有詩先生次韻有可憐擾擾雪中人之句為
 是故也由此觀之先生善政救民之饑真得循吏之
 體矣又有聚星堂雪詩祭辯才文跋張乖崖文後及
 志林載夢中論左傳説及論子厚瓶賦又有十二月
[000-86a]
 二日與歐陽叔弼季黙夜坐記道人問真説是年潁
 州災傷先生奏乞罷黄河夫萬人開本州溝瀆従之
七年壬申
 先生年五十七在頴州任按趙徳麟侯鯖録云元祐
 七年正月東坡在汝隂州堂前梅花大開月色鮮霽
 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勝如秋月色秋月令人慘悽
 春月令人和悦何如召趙徳麟輩來飲此花下先生
 大喜曰吾不知子亦能詩耶此真詩家語耳遂召與
[000-86b]
 二歐飲先生用是語作減字木蘭花有不似秋光只
 與離人照斷腸之句已而改知揚州先生之在潁也
 與趙徳麟同治西湖未㡬有維揚之命三月十六日
 湖成徳麟有詩見懷先生次韻又再和之及作雙石
 詩示僚友按冷齋夜話云東坡鎮維揚幕下皆竒豪
 一日石塔長老求解院歸西湖坡與僚佐袖中出疏
 使晁無咎讀之其詞有為東坡而少留之句已而以
 兵部尚書召有召還至都門先寄子由詩有一味豐
[000-87a]
 年説淮潁之句復兼侍讀是年南郊先生為鹵簿使
 尋遷禮部尚書遷端明侍讀學士有讀朱暉傳題文
 潜語後及作醉翁操任兵部尚書日有薦趙徳麟狀
八年癸酉
 先生年五十八任端明侍讀二學士是年先生繼室
 同安郡君王氏卒於京師按先生作西方阿彌陀賛
 序云蘇某之妻王氏元祐八年八月一日卒于京師
 謹按先生初娶通義郡君王氏乃同安之堂姊也先生
[000-87b]
 祭王君錫丈人云某始婚姻公之猶子允有令徳天
 閼莫遂惟公幼女嗣執罍篚由是推之通義為同安
 之堂姊明矣但未能究先生再娶之嵗月耳又有八
 月二十七日建隆章浄館成一絶有坐待宫人畫詔
 回之句復以二學士出知定州九月十四日東府雨
 中作示子由云去年秋雨時我在廣陵歸今年中山
 去白首歸無期葢定州之除必在九月内矣到定州
 任有祭韓魏公文書定州學生硯盖作山中松醪賦
[000-88a]
 是年又作杜輿子師字説及論子方蟲有夢南軒語
紹聖元年甲戌
 先生年五十九知定州就任落兩職追一官知英州
 有辭宣聖文行至滑州有乞舟行赴英州狀云帶家
 屬數人前去汴泗之間乘舟泛江倍道而行至南康
 軍出陸赴任未到任間再貶寜逺軍節度副使恵州
 安置過䖍州有記真君籖説云八月二十一日過䖍
 州與王巖翁同謁祥符宫又有鬱孤臺游字韻詩與
[000-88b]
 霍守李倅更和數首又有初入贛作又有題天竺樂
 天石刻余年幼時先君自䖍州歸言天符有樂天詩
 今四十七年矣盖先生年十二老蘇歸自江南至是
 恰四十七年矣是年以十月三日到恵州寓居嘉祐
 寺有初到恵州詩當月十二日與幼子過同遊白水
 佛迹浴於湯池有古詩又按長短句浣溪沙序云紹
 聖元年十月十三日與程鄉令侯晉叔歸善簿覃汲
 游大雲寺野飲松下設松黄湯作此闋余家近釀酒
[000-89a]
 名曰萬家春時有䖍州鶴田處士王原子直不逺千
 里來訪先生留七十日而去至十一月有戯贈朝雲
 詩朝雲先生侍妾也又録三十九嵗潤州道上過除
 夜雨絶付過及有跋朱表臣藏文忠公帖又有與吳
 秀才書吳乃子野之子其書云過廣州買得檀香數
 斤定居之後杜門燒香深念五十九年之非矣是年
 九月過廣州訪道士何徳順又有記仙帖又作雪浪
 石盆銘又就嘉祐寺所居立思無邪齋有賛乃紹聖
[000-89b]
 元年十月二十日所作也
二年乙亥
 先生年六十在恵州有恵州上元夜詩詩云去年中
 山府老病亦宵興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以嵗月
 考之去年甲戌上元先生知定州今嵗乙亥寓嘉祐
 僧舍故有雲房寄山僧之句是年遷居于合江亭以
 先生别王子直語觀之紹聖三年十月三日始至恵
 州寓於嘉祐寺明年遷於合江之行館得江樓豁徹
[000-90a]
 之觀忘幽谷窈窕之趣乃知乙亥嵗遷居合江樓明
 矣仍有松江亭上賦梅花詩三首及有先生行年六
 十化之句三月四日同太守詹範器之柯常林柞王
 原賴仙芝同遊白水山又有與陳季常書云到恵州
 將半年矣先生以去年十月三日到恵州三月恰半
 年矣又有九月二十七日恵州星華館思無邪齋書
 記外祖程公逸事又有朝斗記讀管幼安傳書魯直
 跋逺景圖北齋校書圖後又有為幼子過書金光明
[000-90b]
 經後及付僧恵誠遊吳中代書及祭妹徳化縣君文
 有塟枯骨銘時詹守議塟暴骨先生詩有江干白骨
 已銜恩之句
三年丙子
 先生年六十一在恵州有和陶淵明移居詩云余去
 嵗三月自水東嘉祐寺遷去合江樓迨今一年得歸
 善後隙地數畝父老云古白鶴觀也意欣然居之營
 白鶴新居始於是矣詩中乃有葺思無邪齋之句先
[000-91a]
 生甲戌寓居嘉祐寺巳有思無邪齋賛矣乙亥遷合
 江樓先有書程公逸事于星華館思無邪齋今丙子
 欲營新居又曰葺思無邪齋雖三年之間遷居不常
 意其思無邪齋之名亦隨寓而安矣當年恵州脩東
 西新橋先生助以犀帶而子由亦以史夫人頃入内
 所賜金錢數千為助及橋成日先生有詩落之乃有
 嘆我捐腰犀及有探囊賴故侯寳錢出金閨之句又
 有曇秀道人來訪先生而先生題其詩巻云予在廣
[000-91b]
 陵曇秀作詩予和之後五年曇秀來恵州見予且先
 生以壬申知揚州至是恰五年矣時吳逺遊陸道士
 客於先生嵗暮以無酒為嘆先生和淵明和張常侍
 詩云我年六十一頽景薄西山是年又有丙子重九
 詩二首及書東皋子傳後祭寳月大師文七月朝雲
 卒先生有詩悼之及作墓誌又於恵州栖禪寺大聖
 塔塟處作亭覆之名之六如亭又除夜前雨日與吳
 逺遊有記食芋説按先生和淵明時運詩丁丑二月
[000-92a]
 十四日白鶴峯新居成計其營新居之棟宇必在丙
 子秋冬之交有白鶴峯上梁文
四年丁丑
 先生年六十二在恵州正月六日有題劉景文詩後
 按先生和淵明時運詩云丁丑二月十四日白鶴峯
 新居成又按先生與張天和長官書云賤累閏月初
 可到又云承問賤累正月末已到贛上矣閏月上旬
 到此也又按先生丙子年與毛澤民書云長子授韶
[000-92b]
 州仁化令中冬當挈家至此某已買得數畝地在白
 鶴峯上古白鶴觀基也已令斫木陶瓦作屋二十間
 以此考之先生長子自冬挈家至閏二月方到恵州
 按和時運詩序長子邁與子别三年矣般挈諸孫萬
 里逺來不能無欣然先生長子挈家必於丁丑閏二
 月上旬到恵州明矣所謂二月十四日新居成必閏
 二月也三月先生作三馬圖及作陸道士墓誌五月
 先生責授瓊州别駕昌化軍安置按志林云余自恵
[000-93a]
 州忽被命責儋耳太守方子容自携告身來弔余曰
 此固前定吾妻沈事僧伽甚誠一夕夢和尚來辭云
 當與蘇子瞻同行後七十二日有命今適七十二日矣
 豈非前定乎遂寄家于恵州獨與幼子過渡海按子
 由作先生追和淵明詩序云東坡先生謫居儋耳寘
 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過海又至梧州寄子
 由詩序云吾謫雷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其
 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至五月間果遇子由於藤州
[000-93b]
 有藤州城下夜起望月寄邵道士詩自藤出陸六月
 與子由相别按先生和淵明移居詩序云丁丑嵗余
 謫海南子由亦謫雷州五月十一相遇於藤同行至
 雷六月十一日相别渡海有雷州詩八首有行瓊州
 儋耳肩輿坐睡中得句而遇清風急雨故作是詩有
 古詩一首以七月十三日到儋州有儋州謝表按先
 生夜夢詩序云七月十三日至儋州十餘日矣按子
 由作先生墓誌云紹聖四年先生安置昌化初僦官
[000-94a]
 屋以庇風雨有司猶謂不可則買地築室昌化士人
 畚土運甓以助之為屋三間又按先生與程全父推
 官書云初至僦官屋數椽近復遭迫逐不免買地結
 茒又按先生與程儒書云近與兒子結茒數椽居之
 勞費不貲矣賴十數學者助作躬泥水之役又云新
 居在軍城南極湫隘以意測之先生居在軍城南鄰
 於天慶觀以先生天慶觀乳泉賦考之吾索居儋耳
 卜築城南鄰於司命之宫先生又有桄榔庵銘云東
[000-94b]
 坡居士謫居儋耳無地可居偃息於桄榔林中摘葉
 書銘以記其處是嵗又過海得子由書律詩一首
元符元年戊寅
 先生年六十三在儋州有過子上元夜赴郡㑹守舍
 作違字韻詩及有讀晉書隠逸傳嶺南氣候説録温
 嶠問郭文語又於九月四日遊天慶觀有信道法智
 説是年吳子野來訪先生而先生以詩贈之其序云
 去嵗與子野逰逍遥堂因往西山叩羅浮道院宿于
[000-95a]
 西堂今嵗索居儋耳子野復來相見作詩贈之又有
 記筮卦云戊寅十月五日以乆不得子由書憂不去
 心以周易筮之得渙六三又有記藷説云海南以藷
 為糧㡬米之十六今嵗藷菜不熟以客舶方至市有
 米也乃戊寅十月二十一日書又有戊寅十一月一
 日記海漆説
二年己夘
 先生年六十四在儋州有己夘正月十三日録盧仝
[000-95b]
 杜子美詩遣懣是時乆旱無雨隂翳未快至上元夜
 老書生數人相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先生
 欣然従之步城西入僧舍歴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
 然歸舍已三鼓矣歸録其事為己夘夜書又有二月
 望日書蒼耳説又有儋州詩二首有萬户不禁酒三
 年夷識翁之句先生丁丑來儋至是將三年矣是嵗
 閏九月有瓊州進士姜君弼唐佐自瓊州來儋耳従
 先生學又有作墨説及題程全父詩巻後及有辟穀
[000-96a]
 説又有與姜唐佐簡云已取天慶觀乳泉潑建茶之
 精者念非君莫與共之又有十月十五日與姜君簡
三年庚辰
 先生年六十五嵗在儋州人日聞黄河復作詩二首
 至上元又和戊寅違字韻詩題後云戊寅上元余在
 儋耳過子夜出守舍作違字韻詩今庚辰上元巳再
 期矣家在恵州白鶴峯下過子并婦從余來此又有
 五穀耗地説記唐村老人言及養黄中説姜君弼去
[000-96b]
 年閏九月自瓊州來從先生學三月還瓊州有跋姜
 君弼課䇿及有書栁子厚飲酒讀書二説以贈姜君
 之行按子由欒城集有贈姜君詩序云子瞻嘗贈姜
 君弼兩句詩云滄海何曾㫁地脉白袍端為破天荒
 它日登科當為子足之必是行以遺之也五月大赦
 量移亷州安置且先生之在儋也食芋飲水著書以
 為樂作書傳以推明上古之絶學又且謙沖下士情
 及疎賤日與諸黎遊無間也嘗與軍使張中同訪黎
[000-97a]
 子雲欲醵錢作屋名之曰載酒堂矣又嘗上已日尋
 諸生皆出獨與老符秀才飲矣又嘗用過韻與諸生
 冬至飲酒有愁顔解符老夀耳鬬吳公之句矣注云
 符吳皆坐客必老符秀才與吳子野也又嘗以詩紀
 春夢婆矣按趙徳麟侯鯖録云東坡老人在昌化嘗
 負大瓢行歌田畝間所歌者葢哨遍也饁婦年七十
 云内翰昔日富貴一塲春夢坡然之里人呼此媪為
 春夢婆坡一日被酒獨行遍至子雲諸黎之舍作詩
[000-97b]
 云符老風流可奈何朱顔減盡鬢絲多投梭每困東
 鄰女換扇惟逢春夢婆是日復見老符秀才言此春
 夢婆之實也凡此數事皆先生海外之逸事也雖三
 年居儋耳未知在甚年中今附于庚辰之嵗庶以備
 觀閲云耳又有儋州與姜君弼書某已得合浦文字
 又有與少游書自儋之瓊作峻靈王廟碑云元符三
 年有詔徙亷州向西而辭六月過瓊州作恵通泉記
 遂渡海有過海詩又有烏喙詩序云余來儋耳得犬
[000-98a]
 曰烏喙予遷合浦過澄邁泅而濟戲作是詩渡海到
 亷州謝表有許承恩而内徙之句在亷州有亷州龍
 眼質味殊絶可敵荔枝詩又有題少游學書乃云庚
 辰八月二十四日書于合浦清樂軒及記蘇佛兒語
 别㢘守張左藏詩此皆在亷州所作之詩也又有瓶
 笙詩序云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劉㡬仲餞别東坡中
 觴聞笙簫聲又有與鄭靖老書云到亷亷守云公已
 行矣志林未成草得書傳十三巻某留此過中秋或
[000-98b]
 至月末乃行作木栰下水歴容藤至梧與邁約般家
 至梧相㑹迨亦至恵矣是嵗又有移永州之命按先
 生謝提舉成都府玉局觀表云先自昌化貶所移亷
 州又自亷州移舒州節度副使永州居住行至英州
 復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局觀任便居住經由廣州
 有將至廣州用過字韻寄迨邁二子詩時朱行中舍
 人知廣州先生有簡與朱行中云欲服帽請見先令
 咨禀廣州少留而行考先生題廣慶寺云東坡居士
[000-99a]
 渡海北還吳子野何崇道頴堂通三長老黄明達李
 公弼林子中自畨禺追餞至清逺峽同遊廣陵寺乃
 元符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自此舟行清逺見顧秀才
 談恵州之美遂作詩過英州拜玉局之除有何公橋
 詩過韶州有次韻狄守李倅詩及作九成臺銘是年
 過嶺作詩二首寄子由有七年來往我何堪之語盖
 先生甲戌責恵州已而過海至是為七年矣次年正
 月五日過南安軍計先生渡嶺必已嵗除
[000-99b]
徽宗皇帝建中靖國元年辛巳
 先生年六十六度嶺北歸作南華長老題名記按題
 中載石鐘山記云建中靖國元年正月五日自南陵
 還過南安軍舊法掾吳君示舊所作石鐘山銘為題
 其末乃知先生首正過南安必矣又有過嶺至南安
 作一首正月到䖍州有與錢濟明書云某已到䖍州
 二月十間方離此又和舊所作鬱孤䑓詩有䖍州士
 人孫志舉従先生游先生有和遲韻贈志舉先輩云
[000-100a]
 我従海外歸喜及崆峒春又有和志舉見贈云洒掃
 古玉局香火通帝闉又用前韻謝崔次之見過云自
 我遷嶺外七見槐火春及發䖍州過吉州永和鎮清
 都觀有謝道士自言丙子生求詩為賦一首及為作
 賛并寫清都臺三字中途又為南安軍作學記寫海
 外所作天慶觀乳泉賦四月舟行至豫章彭蠡之間
 遇成國程夫人忌日迺寫圓通偈云行當施廬山有
 道者又有與胡仁脩書云旦夕到儀真暫令邁一至
[000-100b]
 常五月行至真州瘴毒大作病暴下中止於常州按
 先生寄朱行中詩有至今不貪寳凜然照塵寰之句
 先生注云前一日夢中作此詩寄行中覺而記之自
 不曉按近日曽端伯百家詩選至朱行中事迹云東
 坡夢中寄朱行中一篇南遷絶筆也嗟呼先生之文
 如萬斛泉源而乃止於夢中寄行中之作此正絶筆
 獲麟之義惜哉六月上表請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丁
 亥卒於常州實七月二十八日也子由作先生墓誌
[000-101a]
 云先生七月被病卒於毘陵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
 其君子相與弔於家訃聞於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
 涕太學之士數百人相率飯僧恵林佛舍嗚呼先生
 文章為百世之師而忠義尤為天下大閑加之好賢
 樂善常若不及是宜訃聞之日士民惜哲人之萎朝
 野嗟一鑑之逝皆出於自然之誠不可以强而致也
 以次年閏六月塟於汝州郟城縣釣臺鄉上瑞里
 
[000-101b]
 
 
 
 
 
 
 
 東坡先生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