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8 欽定皇朝通志-清-高宗弘曆 (master)


[040-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四十
  禮畧
  吉禮五/
 上

   臣/等謹按鄭志上陵一門載於吉禮之次以事係
   祭祀與山陵之典有别也我
[040-1b]
 皇朝尊
祖敬
宗典章詳審超軼徃代謁
陵大禮憲古準今尤為隆備謹述鉅典載於篇中以彰
 聖朝誠孝之上儀焉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040-2a]
顯祖宣皇帝陵曰
永陵
原皇后
直皇后
翼皇后
宣皇后各合葬在
  興京西北十里啓運山
   臣/等謹按
[040-2b]
肇祖原皇帝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陵舊在
  興京共一山天命九年建都
  東京奉移
景祖
顯祖陵於遼陽順治十五年奉移
[040-3a]
景祖
顯祖陵仍祔于
  興京
祖陵稱
四祖陵十六年尊為
永陵云
太祖高皇帝陵曰
福陵
[040-3b]
孝慈高皇后合葬在
  盛京城東北二十里天柱山
太宗文皇帝陵曰
昭陵
孝端文皇后合葬在
  盛京城西十里隆業山
孝莊文皇后陵曰
昭西陵在遵化州昌瑞山
[040-4a]
孝陵之南
世祖章皇帝陵曰
孝陵
孝康章皇后合𦵏
端敬皇后祔𦵏在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昌瑞山
孝恵章皇后陵曰
孝東陵在
孝陵之東
[040-4b]
聖祖仁皇帝陵曰
景陵
孝誠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合葬
 敬敏皇貴妃從葬在
孝東陵之東
[040-5a]
世宗憲皇帝陵曰
泰陵
孝敬憲皇后合葬
 敦肅皇貴妃從葬在易州西三十里永寧山
孝聖憲皇后陵曰
泰東陵在
泰陵之東
 孝賢皇后陵
[040-5b]
  慧賢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從𦵏在遵化州昌瑞山
孝陵之西
   天聰六年十二月
太宗文皇帝率諸貝勒大臣詣
太祖陵行時享禮八年十二月
上率諸貝勒大臣詣
[040-6a]
太祖陵行禮十年三月清明節
上率諸貝勒大臣親祭
太祖山陵崇徳元年四月以營建
太廟遣官捧祝文祭告
太祖山陵時定嵗除日清明日祭
陵用牛一遣守
陵官行禮
  東京
[040-6b]
陵用牛二遣宗室覺羅大臣行禮
福陵用牛一羊二遣大臣一人行禮忌辰孟秋望日
 萬夀聖節上香燭獻酒果均遣大臣一人奠帛讀祝行
   禮每月朔望致祭用牛一不讀祝奠帛遣守
陵官行禮四年四月以征明大㨗祭告
福陵
 上親詣行禮
   順治元年七月以中原平定遷都於燕遣官告祭
[040-7a]
福陵二年正月定
萬夀節應遣官祭
福陵
昭陵止上香燭供酒果不讀祝八年六月定
諸陵祭典
四祖陵於冬至嵗暮清明中元十月朔俱遣宗室覺羅大
   臣致祭每月朔望獻熟羊一令守
陵章京致祭祭
[040-7b]
福陵
昭陵
上躬徃自左門入若遣官自右門入祭文祭品悉由中門
   入除清明中元嵗暮照常致祭外每嵗十月朔冬
   至亦各致祭一次凡和碩親王以下文武三品官
   以上或専往
  盛京或道過俱先謁
福陵
[040-8a]
昭陵於二門外行三跪九叩禮及還辭
陵禮如前十一年九月遣輔國公班布爾善等恭代祭
福陵
昭陵十五年十二月禮部議凡官員有以他事赴
  盛京者三品以上官於
皇陵城門外行禮遇祭祀日二品以上大臣許入門同守
陵各臣侍班從之十七年派宗室覺羅數人居
  盛京每祭
[040-8b]
陵日令其行禮
   康熙二年十一月禮部題
福陵
昭陵
孝陵四季大祭恭奉
神牌安設寳座致祭至
聖誕忌辰十月朔及每月朔望祭祀既無祝帛應不必恭移
神牌掲幔祭獻從之八年停止宗室覺羅居住
[040-9a]
  盛京每年
四陵四時大祭遣多羅貝勒以下奉國將軍覺羅男爵以
   上前往致祭九年八月
聖祖仁皇帝奉
太皇太后
皇太后啟行恭謁
孝陵至日行祗謁禮次日
上詣
[040-9b]
隆恩殿大祭又次日詣
寶城前致祭
   臣/等謹案康熙九年以後
聖祖仁皇帝恭謁
孝陵二十七年以後恭謁
孝莊文皇后暫安奉殿皆嵗或一行或至再至三兹惟謹
   載歴年以来禮儀初定或以事特舉者餘年均不備叙至
世宗憲皇帝恭謁
[040-10a]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皇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040-10b]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聖相承覲揚
光烈
至孝肫誠禮文賅洽不能盡述敬從前例約著於編
   十年九月
[040-11a]
聖祖仁皇帝詣
  盛京恭謁
福陵
昭陵啟行前一日
上躬詣
太廟行祇告禮次日
啟鑾設騎駕鹵簿不作樂至日恭謁
福陵行禮畢隨恭謁
[040-11b]
昭陵行禮次日恭謁
福陵
昭陵隆恩殿行大饗禮又次日於
福陵
昭陵隆恩殿前設黄幄焚楮帛行讀文致祭禮先期遣王
   暨内大臣前詣
永陵致祭祭
福陵
[040-12a]
昭陵時
 諸妃園寢亦照常致祭諸親王功臣墓各遣大臣奠酒及
回鑾率王以下各官恭詣
福陵
昭陵行告成禮
聖駕回鑾設儀仗作樂經過地方官咸朝服跪迎
聖祖仁皇帝往返均詣
孝陵奠酒行禮至京日恭詣
[040-12b]
太廟行祗告禮畢還宫次日王以下文武各官進表慶賀
頒詔天下十五年定
陵寢祭品祭儀詳見
 大清㑹典二十年三月奉移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梓宫安葬
上謁
孝陵行禮次至
[040-13a]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陵命
  皇子等行禮奠酒自是年始
聖駕謁
孝陵畢次至
皇后陵奠酒儀並同十一月
上以雲南報㨗恭謁
孝陵行禮次日行大祭禮二十一年二月
[040-13b]
上以雲南底定親詣
永陵
福陵
昭陵告祭行禮啟行前一日祗告
奉先殿過遵化州親詣
孝陵奠酒三月恭謁
福陵
昭陵儀與康熙十年同
[040-14a]
駕至
  興京展謁
永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
福陵
昭陵同四月以
回鑾恭詣
福陵
昭陵奠酒五月至遵化州復詣
[040-14b]
孝陵奠酒
聖駕回京祗告
奉先殿其王以下文武各官行禮奉
㫖停止二十七年四月奉移
太皇太后梓宫於
暫安奉殿五月
上謁
暫安奉殿行禮奠酒次謁
[040-15a]
孝陵行禮次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陵奠酒自是年始
聖駕謁
暫安奉殿次謁
孝陵儀並同二十八年十月奉安
孝懿皇后梓宫於陵寢
上詣
[040-15b]
暫安奉殿
孝陵奠酒又至
仁孝皇后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舉哀三十六年十月奉

暫安奉殿非係山陵地方既近嗣後凡忌辰致祭著照四
 時大饗禮行三十七年七月
[040-16a]
上以親征平定噶爾丹恭奉
皇太后詣
  盛京謁
陵告祭
啟鑾出古北口經䝉古諸部落至松花江及吉林烏拉地方九月
駕至
  興京展謁
永陵行禮至
[040-16b]
  盛京展謁
福陵
昭陵次日大祭儀並與二十一年同
回鑾入山海闗十一月謁
暫安奉殿
孝陵奠酒禮成回京六十年正月
上以御極六十年大慶命
皇四子和碩雍親王憲皇帝世宗/ 廟諱
[040-17a]
  皇十二子固山貝子允祹世子𢎞晟恭代祭告
永陵
昭陵
福陵二月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次至
仁孝皇后
[040-17b]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奠酒次日行大祭禮
   雍正元年四月
世宗憲皇帝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次詣
仁孝皇后
[040-18a]
孝昭皇后
孝懿皇后陵行禮是日奉安
聖祖仁皇帝梓宫於
景陵饗殿八月
上恭謁
暫安奉殿
孝陵
孝東陵行禮遂至
[040-18b]
景陵饗殿行禮三年二月恭移
孝莊文皇后梓宫安奉於
昭西陵饗殿遣官致祭十一月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嗣是謁
[040-19a]
陵禮儀同四年十一月
諭逢
聖祖仁皇帝每年忌辰遵照周年例舉行十三年十月更定
列祖
列后忌辰致祭
陵寢儀王大臣遵
 㫖議奏各
陵寢四時大祭牲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致祭於
[040-19b]
隆恩殿具朝服行禮與各
陵忌辰祭祀之禮不同嗣後恭遇
列祖
列后忌辰致祭
陵寢均照四時大祭禮舉行從之
   乾隆元年正月
 皇上恭謁
昭西陵
[040-20a]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奠酒舉哀並
 命修葺
山陵廟貌
永陵
福陵
昭陵殿宇一體修繕二月
[040-20b]
 特遣宗室將軍六人徃駐
  盛京給以田廬永逺承奉
三陵祭祀二年十月以修理
陵寢工竣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日遣官致祭
[040-21a]
 上親詣
景陵行禮三年二月
 上以清明節恭詣
泰陵展謁行禮是日
 駕未至碑亭即降輦慟哭步入
隆恩門至
寳城前行禮奠酒哀慟良久次日
 躬祭
[040-21b]
泰陵未至碑亭即下輦步入
隆恩門至
隆恩殿行禮畢復詣
寳城前奠酒舉哀嗣後
 聖駕謁
陵祭
陵儀並同八年七月
 上奉
[040-22a]
皇太后駕徃
  盛京恭謁
祖陵啟行前一日
 親詣
奉先殿祗告九月
 駕至
  興京恭謁
永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康熙二十一年同
[040-22b]
 駕至
  盛京恭謁
福陵次日行大饗禮儀與康熙十年同禮畢即往謁
昭陵儀與謁
福陵同禮成乃
 親臨功臣之墓遣官往祭
 長白山
 北鎮醫巫閭山及遼太祖陵
[040-23a]
 回鑾次日
 皇上親詣
奉先殿告祭越二日禮部奏請行慶賀禮儀與三大節朝
   賀同十四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上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040-23b]
景陵行禮次詣
泰陵行禮十七年十月奉安
 孝賢皇后梓宫於陵寢嗣是
 聖駕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禮畢至
[040-24a]
 孝賢皇后陵奠酒儀並同十九年七月
 上奉
皇太后自避暑山莊啟行
 駕徃
  盛京恭謁
祖陵禮儀均與乾隆八年同是年議准展謁
祖陵之日
 皇上素服行禮大祭日
[040-24b]
 皇上禮服陪祀及執事大臣咸朝服二十年五月以平
   定準噶爾遣
  皇子代行祭告
山陵二十五年二月以回部平定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詣
[040-25a]
泰陵行禮
  盛京
三陵遣親王前往恭代行禮四十一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恭謁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畢次詣
[040-25b]
泰陵行禮四十二年三月奉安
孝聖憲皇后梓宫於
泰東陵恭奉
神位升祔
太廟禮畢
 皇上恭謁
泰東陵慟哭行禮如謁
泰陵之儀四十三年七月
[040-26a]
 上三詣
  盛京恭謁
祖陵如十九年之儀四十八年八月
 上四詣
  盛京恭謁
祖陵如四十三年之儀凡
 皇帝恭謁
祖陵儀嵗清明中元冬至除夕
[040-26b]
列聖
列后忌辰及
  國有大慶大饗儀朔望謁奠儀及因事遣官祗告儀
   皆具載
 大清通禮
   五祀
   臣/等謹按鄭志載天子七祀一門本諸周制王為
   羣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泰
[040-27a]
   厲曰户曰竈洎乎漢晉以後惟祭五祀唐開元禮
   有祭七祀之儀後亦旋罷我
  朝祀事之隆折衷古今典制大備五祀之禮惟順治
   年中行之即于十八年停止盖以
太廟階下合祭既停因並罷其専祀也惟是曽經舉行宜
   存故典謹編次於此以備考
   順治八年定制每嵗致祭
  五祀之神禮臣議奏以正月祭
[040-27b]
  司户之神於
  宫門外道左南向以四月祭
  司竈之神於
  大内大庖前中道南向以六月祭
  中霤之神於文樓前西向以七月祭
  司門之神於
  午門前西角樓東向以十月祭
  司井之神於
[040-28a]
  内府大庖井前南向中霤門二祀太常寺掌之户竈
   井三祀内務府掌之先是於嵗暮合祭是年停止
   十五年十二月復嵗暮合祭
  五祀之禮十八年正月奉
諭㫖户竈井神停其祭祀又奉
諭中霤門神停其祭祀是嵗王大臣奏罷
太廟階下合祭之祀從之
 歴代帝王廟
[040-28b]
   順治二年三月增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禮部言三月三日例祭歴代帝王請
   以遼太祖及功臣耶律赫嚕金太祖世宗及功臣
   完顔尼瑪哈完顔沃哩布元太祖及功臣穆呼哩
   巴延明太祖及功臣徐達劉基並宜增祀用彰
皇上追崇至意從之是月遣官致祭諸帝王祀以太牢筵
   各一品俱二十四功臣祀以少牢二位筵共一品
   俱十自後嵗以春秋仲月諏吉遣官致祭著為定
[040-29a]
   典十四年正月定
親祭
 歴代帝王廟儀二月
世祖章皇帝親祭
 歴代帝王廟六月改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時臺臣奏請以歴代守成令主入廟
   並祭又奏請罷宋臣潘美張浚從祀禮部議覆得
㫖商中宗髙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俱入
[040-29b]
 廟致祭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原未混一天下不宜與
 祭著停止
   康熙元年二月復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大學士等議覆歴代帝王祀典如遼
   太祖金太祖元太祖俱係開創之君仍宜入廟崇
   祀至商中宗髙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
   孝宗守成七帝應照㑹典在各陵廟致祭從之三
   年
[040-30a]
詔修
 歴代帝王廟六十年四月
詔增定
 歴代帝王廟祀典
諭大學士等朕披覽史冊於前代帝王每加留意書生輩
 但知譏評往事前代帝王雖無過失亦必刻意指摘論
 列短長全無公是公非朕觀歴代帝王廟崇祀者每朝
 不過一二位或廟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享其臣而
[040-30b]
 不及其君皆因書生妄論而定甚未允當况前代帝王
 曾為天下主後世之人俱分屬臣子而可輕肆議論定
 其崇祀與不崇祀乎今宋明諸儒尚以其宜附孔廟奏
 請前代帝王既無後裔後之君天下者繼其統緒即當
 崇其祀典朕君臨宇内不得不為前人言也朕意以為
 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弑亡國之主外盡應入廟崇祀爾
 等公同詳議具奏六十一年禮部疏覆
上諭大學士等曰此所議應崇祀處皆是但其中尚有宜
[040-31a]
 詳細斟酌者從前所定配享功臣大概開國元勲居多
 如明之徐達不過一草莽武夫劉基係元之進士遭遇
 成功遂以元勲配享其治安之世輔佐太平有功軍國
 者反不得與配享列是皆未為允當也又如有明天下
 皆壊於萬厯泰昌天啟三朝愍帝即位未嘗不勵精圖
 治而所值事勢無可如何明之亡非愍帝之咎也愍帝
 不應與亡國之君同論萬厯泰昌天啟實不應入崇祀
 之内爾等㑹同九卿分别確議具奏六十一年十二月
[040-31b]
   禮部遵
大行皇帝諭㫖議覆
 歴代帝王廟原祀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金天氏髙陽
   氏髙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
   漢髙祖世祖唐太宗遼太祖宋太祖金太祖世宗
   元太祖世祖明太祖二十一位今擬增夏啟仲康
   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扄厪孔甲臯發商太甲沃丁
   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
[040-32a]
  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
  甲廪辛庚丁太丁帝乙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
  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荘王僖王恵王
  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敬王元
  王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漢
  恵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
  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冲帝桓帝靈帝昭烈
  帝唐髙祖髙宗睿宗元宗肅宗代宗徳宗順宗穆
[040-32b]
  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遼太宗景宗聖宗興
  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髙宗孝
  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
  太宗定宗憲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寧宗
  明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景帝憲宗孝宗武宗世宗
  穆宗愍帝凡一百四十三位其從祀功臣原祀黄
  帝臣風后力牧唐虞臣臯陶夔龍伯夷伯益商臣
  伊尹傅説周臣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
[040-33a]
   漢臣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
   唐臣房元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張巡許逺李晟
   宋臣曹彬韓世忠岳飛遼臣耶律赫嚕金臣尼瑪
   哈沃哩布元臣穆呼哩巴延明臣徐達劉基三十
   九人今擬増黄帝臣倉頡商臣仲虺周臣畢公髙
   吕侯仲山甫尹吉甫漢臣劉章魏相丙吉耿弇馬
   援趙雲唐臣狄仁傑宋璟姚崇李泌陸贄裴度宋
   臣吕蒙正李沆冦準王曾范仲淹富弼韓琦文彦
[040-33b]
   博司馬光李綱趙鼎文天祥金臣斛羅元臣博果
   宻托克托明臣常遇春李文忠楊士竒楊榮于謙
   李賢劉大夏凡四十人
世宗憲皇帝諭是依議速行十二月增設
 歴代帝王廟牌位遣官致祭
   雍正二年三月
親祭
 歴代帝王廟七月
[040-34a]
諭禮部嗣後親祭時鹵簿大駕俱由廟門映壁外行三年
   九月四年二月五年三月七年二月皆
親祭行禮
   乾隆元年九月
 詔追諡明建文皇帝為恭閔惠皇帝入祀
 歴代帝王廟三年九月
 皇上親祭
 歴代帝王廟九年二月
[040-34b]
 皇上親祭
 歴代帝王廟二十九年重修
 歴代帝王廟
 詔改葢黄瓦以崇典禮三月工竣
 皇上親詣致祭四十年三月四十八年三月皆
 親祭
 歴代帝王廟四十九年七月奉
 上諭朕因覽四庫全書内大清通禮一書所列廟祀歴
[040-35a]
  代帝王位號乃因舊㑹典所定有所弗惬於心敬憶
皇祖實錄有飭議增祀之諭令查取禮部原議紅本則係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内具題爾時諸臣不能仰體
聖懷詳細討論未免因陋就簡我
皇祖諭㫖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無道被弑亡國之主此
  外盡應入廟即一二年者亦應崇祀煌煌
聖訓至大至公上自羲軒下至勝國其間聖作明述之君
  守文繼體之主無不馨香妥侑不特書生臆論無能
[040-35b]
  仰喻
髙深即歴代以來升歆議禮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
  㑹議疏内聲明偏安亡弑不入祀典而仍入遼金二
  朝不入東西晉元魏前後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視若
  仰承
聖意而實顯與
聖訓相背朕意若謂南北朝偏安不入正統則遼金得國
  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適足啟後人之訾議
[040-36a]
 即因東西晉前後五朝有因簒得國擯而不列如操
 丕不得為正統之例殊不知三國時正統在昭烈故
 雖以陳夀三國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奪萬世之
 公評至司馬氏簒竊以還南朝神器數易如宋武帝
 崛起丹徒手移晉祚自不能掩其簒奪之罪其他雖
 祖宗得國不正而子孫能繼緒承休即為守文中主
 亦不可概從缺略况自漢昭烈以至唐髙祖統一區
 夏時之相去三百餘年其間英毅之辟節儉之主史
[040-36b]
 不絶書又安可置而不論至於後五代如朱温以至
 郭威或起自冦竊或身為叛臣五十餘年更易數姓
 中華統緒不絶如綫然周世宗承藉郭氏餘業凴有
 疆域尚不失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則東西晉前後
 五代數百年間創守各主祀典缺如何以協千秋公
 議他如元魏雄據河北地廣勢强太武道武勤思政
 理講學興農亦可為偏安英主並當量入祀典以示
 表章朕前命館臣録存楊維禎正統辨諭内詳晰宣
[040-37a]
  論以維禎所辨正統在宋不在遼金之説為是所以
  存春秋綱目之義見人心天命之攸歸且檢閲孫承
  澤春明夢餘録所載明代崇祀古帝王位號原未列
  遼金二朝今通禮内崇祀遼金而不入東西晉前後
  五代似此互相入主出奴伊于何底此皆議禮諸臣
  有懷偏見明使後世臆説之徒謂本朝於歴代帝王
  未免區分南北意存軒輊甚失
皇祖降諭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國由於神熹二宗紀綱隳
[040-37b]
  而法度弛愍帝承統時國事己不可為雖十七年身
  歴勤苦不能補救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與荒淫
  失國者一例而論是以
皇祖睿裁將神熹二宗撤出而愍帝則特令廟祀
褒貶予奪毫釐不爽實千古大公定論乃諸臣於定議時
  轉復將漢之桓靈增入豈未思炎漢之亡亡於桓靈
  而不亡於獻帝乎從前定議未將東漢全局詳審論
  斷轉使昏闇之君濫叨廟食所議未為允協夫自古
[040-38a]
  帝王統緒相傳易代以後饗祀廟庭原以報功崇徳
  至于嚴簒竊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或奪要必出於
  至當而無所容心於其間方協彰癉之義所有歴代
  帝王廟祀典著大學士九卿更行悉心詳議具奏並
  著於定議後交四庫館恭録
皇祖諭㫖並朕此㫖於通禮廟饗首卷以昭殷鑒歴朝垂
  示萬年之至意尋遵
 㫖議奏請增入廟祀晉元帝康帝明帝穆帝成帝哀帝
[040-38b]
   簡文帝宋文帝孝武帝明帝齊武帝陳文帝宣帝
   元魏道武帝明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
   宣武帝孝明帝唐明宗周世宗共二十三帝至漢
   之桓帝靈帝應遵
 㫖撤出又奏請唐憲宗金哀宗應否増祀伏候
 訓示遵行得
 㫖大學士九卿等㑹議増祀兩晉元魏前後五代各帝
  王一摺並聲請唐憲宗金哀宗應否一體增祀等語
[040-39a]
 憲宗處唐中葉各鎮節度憑陵跋扈僣叛不臣憲宗
 命將専征削平淮西厥功頗偉在有唐一代中尚屬
 英主其末年被弑係禍變猝乗與荒亂失徳召變致
 叛者不同至金哀宗處衰弱之時國勢已不可問推
 其致敗之由實因熙宗海陵淫虐階厲哀宗自縊殉
 國與明之愍帝事同一例自應一體增祀餘俱著照
 所奏行五十年四月安奉
歴代帝王廟神位工竣
[040-39b]
皇上親詣致祭行禮如儀
 
 
 
 
 
 
皇朝通志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