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8 欽定皇朝通志-清-高宗弘曆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十七
  七音畧四/
   康熙字典
聖祖仁皇帝御製序曰古文篆隸隨世遞變至漢許氏始
 有説文然重義而畧於音故世謂漢儒識文字而不識
 子母江左之儒識四聲而不識七音七音之傳肇自西
 域以三十六字為母從為四聲横為七音而後天下之
[017-1b]
 聲總於是焉嘗考管子之書所載五方之民其聲之清
 濁髙下各象其川原泉壤淺深廣狹而生故於五音必
 有所偏得則能全備七音者鮮矣此歴代相傳取音者
 所以不能較若畫一也
 又曰經傳至博音義繁賾據一人之見守一家之説未
 必能㑹通罔缺也爰命儒臣悉取舊籍次第排纂切音
 解義一本説文玉篇兼用廣韻集韻韻㑹正韻其餘字
 書一音一義之可採者靡有遺逸至諸書引證未備者
[017-2a]
則自經史百子以及漢晉唐宋元明以來詩人文士所
述莫不旁羅博證使有依據然後古今形體之辨方言
聲氣之殊部分班列開卷了然無一義之不詳一音之
不備矣
  九音
  見溪羣疑牙/音   端透定泥舌頭/音
  知徹澄孃舌上/音  幫滂並明重脣/音
  非敷奉㣲輕唇/音  精清從心邪齒頭/音
[017-2b]
  照穿床審禪正齒/音 影曉喻匣喉/音
  來日半舌半/齒音
  十二攝
  迦  結  岡  庚  裓  髙
  該  傀  根  干  鈎  歌
  等韻切音
  果假二/攝     梗曽通三/攝
  止蟹遇三/攝    山咸二/攝
[017-3a]
   深臻二/攝     江宕二/攝
   効一/攝      流一/攝
   臣/等謹按天地之元音發於人聲人聲之象形寄
   於㸃畫前聖作書江从工河从可霜从相䨮从彗
   即韻之萌芽古人命物日者實月者缺水者準準/古
   音之/水切火者毁火古音/虎偉切亦韻之寄寓自古韻失傳正
   字通率用音和而於字母淵源茫然未解以致幫
   滂莫辨曉匣不分貽誤後學為害匪淺我
[017-3b]
聖祖仁皇帝以字學並闗切要
特命纂集字典一書所用翻切悉依唐韻廣韻集韻韻㑹
   正韻為主同則合見異則分載其或此數書中所
   無則參以玉篇類篇五音集韻等書又或韻書所
   無而經傳史漢老莊諸書音釋所有者亦行采入
   如字有兼數音則先詳正音次列轉音再次列以
   叶音或某字通及某字同者無不臚陳訓義辨析
   微芒集古今切韻之大成合天地中和之元氣後
[017-4a]
   之言音切者莫能出乎範圍己
   音韻闡微
世宗憲皇帝御製序曰聲音之道微矣天地有自然之聲
 人聲有自然之節古之聖人得其節之自然者而為之
 依永和聲至於八音諧而神人和胥是道也文字之作
 無不講求音韻顧南北異其風土古今殊其轉變喉舌
 唇齒清濁輕重之分辨在毫釐動多訛舛樊然淆混不
 可究極自西域梵僧定字母為三十六分五音以總天
[017-4b]
 下之聲而翻切之學興儒者司馬光鄭樵皆宗之其法
 有音和類隔互用借聲類例不一後人苦其委曲繁重
 難以驟曉往往以類隔互用之切改從音和而終莫能
 得其原也我
聖祖仁皇帝亶聰首出天地萬物之奥律厯象數之秘靡
 不心解神㑹洞徹本原以國書合聲之法出於自然足
 以盡括漢文翻切之要妙也
 又曰唐僧守温以牙舌脣齒喉定三十六字母括天下
[017-5a]
 之音然尚有音和類隔互用借聲設例繁難得音非易
聖祖仁皇帝欽定音韻闡微依國書合聲之法上一字取
 能生本音下一字取能收本韻二字合讀便得本音簡
 易精妙為從來翻切家所莫及
   十二字頭對音
   歌麻支微齊魚虞收本字/喉音  阿額伊一部對
   佳灰與支微齊同收聲/衣字   愛□□一部對
   蕭肴豪尤與魚虞同收聲/烏字  傲歐優一部對
[017-5b]
   東冬江陽庚青蒸收鼻/音  昻鞥英一部對
   真文元寒刪先收舌/齒音   安恩音一部對
   侵覃鹽咸收唇/音     穆字收聲對
   屋沃覺藥陌錫職收鼻/音  克字收聲對
   質物月曷黠屑收聲/舌齒   特字收聲對
   緝合葉洽收脣/音     補字收聲對
   十二字頭之收聲於勒於斯於哷者其音為漢
    文所無則不對
[017-6a]
  古今部分隨韻異音
  江韻音古與東冬近/今與陽近
  殷韻音唐與真同用宋/後與文同用
  古今部分隨母異音
  知徹澄古音與端透定相近/今音與照穿床相近
  泥孃非敷古音異讀/今音同讀
  南北部分隨母異音
  疑微喻南音各異/北音相同
[017-6b]
  合聲切音
  公舊古紅切/今姑翁切 巾舊居銀切/今基因切 牽舊苦堅切/今欺煙切
  蕭舊蘇彫切/今西腰切
  同母異韻翻切但換下一字音
  公姑翁/切 歸姑威/切 闗姑灣/切 光姑汪/切
  巾基因/切 堅基煙/切 驕基腰/切 鳩基優/切
  同韻異母翻切但換上一字音
  堅基煙/切 牽欺煙/切 天梯煙/切 邊卑煙/切
[017-7a]
   䖍竒延/切 纒池延/切 綿彌延/切 錢齊延/切
   臣/等謹按
御製音韻闡微一書平上去各分六部而入分三部皆與
  國書十二字頭之部分相對韻中同音之字每音第
   一字注明其音將舊翻切列於前所擬合聲切列
   於後其有係以今用二字者因本母本呼於支微
   魚虞數韻中無字者則借仄聲或别部之字以代
   之但開齊合撮之類不使相淆遇本韻影喻二母
[017-7b]
   無字者則借本韻旁近之字以代之於清母濁母
   之分不使或紊其取音比舊稍近也有再借鄰韻
   影喻二母中字以協其聲者則係以協用二字有
   雖借鄰韻并非影喻二母中字其聲為近而亦不
   甚協者則係以借用二字葢漢文有音無字者多
   又支微魚虞數韻并各韻影喻二母皆單音之字
   不能合聲欲得正音必婉轉以求其相近至於按
   韻分音在於字母三十六母内有一十三母重列
[017-8a]
   者故縱分二十三行横分四等平上去入以聲相
   符唇喉齒舌以類相從凡經史韻書中有音有字
   者皆足以包之各省風土之殊古今音韻之變亦
   有以界之
聖人之所以和順於道徳而理於義豈僅為漢文審音之
   樞要哉
   叶韻彚輯
 皇上御製叶韻彚輯序曰叶韻非古也而即古也有今韻
[017-8b]
  而後有叶韻叶韻者以古韻而協之於今故曰非古
  然以今視之則用叶以合異以古視之則非叶而本
  同故曰即古
 又曰三代而上言律吕言諧聲言書名其於音韻當必
  審清濁别唇齒喉舌有一定之部分勒之簡䇿與律
  度量衡象魏之法同為當世所遵守而惜其世逺而
  不傳也好古之士欲忖而求之其道無由宋吳棫本
  易詩史漢諸書為韻補子朱子嘗取以釋毛詩楚辭
[017-9a]
 明楊慎廣之為古音號稱淵博及證之羣籍其疎略
 不備者則已多矣因於幾暇指授儒臣博考經史諸
 子以及唐宋大家之文所用古韻舉而列之疏其所
 出次於今韻之後臨文索句就考焉可以恢見聞可
 以益思致
  諧聲不拘字義如詩以不知徳行叶/何用不臧是/用
  去聲敬韻之行作杭音/與陽韻行列之行迥別
  四聲通用而律以今韻必變音以叶如喜起南風
[017-9b]
  行露蔓草皆是
  彼此互叶如周易艮其限危薰心也艮其身止諸
  躬也或讀心為思容切以叶躬/或讀躬為姑宏切以叶心毛詩其命匪諶鮮
  克有終或讀諶為市隆切以叶終/或讀終為諸深切以叶諶
  一字兩叶如毛詩于嗟乎騶虞一讀虞為牛加切/以叶葭豝一讀虞
  為五紅切/以叶蓬豵
  臣/等謹按
欽定叶韻彚輯用吳棫韻補例専論叶音但廣韻集韻
[017-10a]
  等書字數多於今韻逺甚如一東内有蟊窽衆梵
  等字江韻牕降等字集韻亦直列東韻内此等既
  係本韻則無待於通更不必列為轉叶是書悉以
  佩文詩韻為斷凡屬佩文詩韻所不收者總次於
  轉叶之列入聲緝合葉洽四韻本通必須轉讀始
  叶惟洽部并入業韻一部遂覺音韻聱牙有礙通
  轉按廣韻以二十六緝二十七合二十八盍二十
  九葉三十帖三十一洽三十二狎三十三業乏同/用
[017-10b]
  三十四乏為序集韻及禮部韻畧皆以二十九葉
  韻畧與/帖業通三十帖三十一業三十二洽韻畧與/狎乏通三十
  三狎三十四乏為序至韻㑹依平水韻併通用之
  韻乃以十四緝十五合十六葉十七洽為序而業
  與帖同併葉韻佩文詩韻亦依廣韻序次併業於
  洽是書本集韻韻畧及韻㑹通併次第将洽韻中
  業韻一部提入緝葉韻内以便轉通更覺界限截
  然其餘改正舊本小誤者如晨風之詩云未見君
[017-11a]
  子憂心靡樂吳棫韻補櫟字叶藥韻注乃引作旣
  見君子云何不樂邵長蘅古今韻畧亦然韻補境
  字叶敬韻注引三國志楊戲季漢輔臣贊以魏文
  長為李正方端字叶陽韻注又以李正方為秦子
  敕之類有刪去舊本大誤者如漢郊祀歌云精建
  日月星辰度理隂陽五行周而復始本是四言四
  句兩用紙韻邵長蘅韻畧乃引作六言兩句云精
  建日月星辰度理隂陽五行而増注於真先叶韻
[017-11b]
  内行字之下陳琳大暑賦云氣變志遷韻補讀遷
  為雌人切以叶真文韻而書遷作隸體□字邵長
  蘅誤認作興遂改陳賦為氣變志興而増一興字
  作雌人切以叶真文韻甚至於巧字叶有韻注引
  司馬遷傳亦書作司馬興之類有似誤而疑有別
  本姑仍其舊者如仲長統詩請用從火與㳺心海
  左叶韻補乃作請用從大而以大字叶哿韻太元
  出險登邱莫之伐也與道不得也叶韻補乃作莫
[017-12a]
  之代也而以代字叶職韻史記滑稽傳漆城蕩蕩
  楊慎轉注古音畧乃作漆城光光而以光字叶深
  韻劉向九歎捐林薄而菀死本與上文美夷為韻
  夷讀為雉轉注古音畧乃引作菀菀而以菀字叶
  下文赴淵隠山之類其餘轉叶之韻必引韻語或
  古書正文先儒音讀為證通叶之例彼此不能一
  律原本舊聞以為引證俾讀者於通韻自可類推
  於叶韻亦無嫌闕畧酌古準今昭然明備一洗從
[017-12b]
  來通叶支離之説於數百年講古韻者誠為獨酌
  其中矣
  音韻述微
皇上御製序曰國書以阿字為首梵經亦謂阿字能括
 天下之音其生生之序出於自然今以人之始生證
 之雖各國各地殊語至其孩啼音皆出於阿則阿字
 之為諸方聲韻之源綜其異而得其同從可知矣字
 母既源出西域則國書之阿字實㑹通梵華字母之
[017-13a]
  樞紐以立義所以得天地之元聲不獨梵音藉國書
  而明即華音之字母亦因國書而愈明也
 又曰從來韻書主音字書主義二者不能兼賅而審音
  與分韻又岐而為兩夫輕重清濁音也平上去入韻
  也韻顯而易明音微而難察詩賦家所用惟韻可不
  必審音至詩餘詞曲則兼辨音而於平上去韻轉得
  通用此唐宋及今音韻之大畧也是書翻切悉遵
闡微凡古今音韻之奥華梵㑹歸之故以國書為樞紐無
[017-13b]
  不一以貫之而於古人韻書義訓未詳者則加推廣
  發明焉其訓釋古無今有者量加増訂期於字義明
  而字音悉協四聲準而等韻貫通皆即
皇祖宣暢中聲嘉惠藝林之意纘述而引伸之
   元音
   阿烏椏/切
   臣/等謹按阿字古讀若娿而開口呼之即為本音
   其音在喉而清乃天地之中聲古來韻書未有拈
[017-14a]
   出者
  國書字母以此為首與歌韻屋韻義並異考古音麻
   韻中字皆與魚虞相從如&KR1431本作/荼與虞韻之荼各
   自為音蒩柤並收虞韻䶥又收語韻等類自字母
   入中國始有麻韻一呼遂不能不增此一韻
 聖天子聲律身度於繩
武之中寓考文之治真萬世音學之極也
   古音表
[017-14b]
   臣/等謹按古音表二卷
  國朝顧炎武撰音學五書之一也其書凡分十部以
   東冬鍾江為第一支脂之㣲齊佳皆灰咍為第二
   魚虞模侯為第三真諄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刪山
   先仙為第四蕭宵肴豪幽為第五歌戈麻為第六
   陽唐為第七耕清青為第八蒸登為第九侵覃談
   鹽添咸銜凡為第十皆以平聲為部首而三聲隨
   之其移入之字與割併之部即附見其中考以古
[017-15a]
  法多相脗合惟入聲割裂分配其説甚辨而論者
  終不能無異議焉
  唐韻正
  臣/等謹按唐韻正二十卷亦即顧炎武所撰音學
  五書中之一也是編大㫖凡韻中之字其有今音
  與古音同者即不復注其不同者乃韻補相傳之
  誤則注云古音某並引經傳之文以正之其一韻
  皆同而中有數字之誤則止就數字注之一東是
[017-15b]
  也一韻皆誤則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不同
  者半則同者注其畧不同者注其詳且明其本二
  韻而誤併為一五支是也一韻皆同無誤則不注
  二冬三鍾是也餘如此例其考訂頗精審亦足以
  有禆於音學也
  音論
  臣/等謹按五方之音有遲疾輕重之不同淮南子
  云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清水音小濁水音大陸法
[017-16a]
  言切韻序曰吳楚則時傷輕淺燕趙則多傷重濁
  秦隴則去聲為入梁益則平聲似去約而言之一
  人之身而出詞吐氣先後之間已有不能齊者其
  重其疾則為入為去其輕其遲則為平遲之又久
  則一字而為二字茨為蒺藜椎為終葵是也故注
  家多有疾言徐言之解而劉勰文心雕龍謂疾呼
  中宫徐呼中徵夫一字而可以疾呼徐呼此一字
  兩音三音之所由昉也
[017-16b]
 國朝顧炎武著音論三卷亦音學五書之一上卷三
  篇一古曰音今曰韻二韻書之始三唐宋韻譜異
  同中卷六篇一古人韻緩不煩改字二古詩無叶
  音三四聲之始四古人四聲一貫五入為閏聲六
  近代入聲之誤下卷分六篇一六書轉注之解二
  先儒兩聲各義之説不盡然三反切之始四南北
  朝反語五反切之名六讀若共十五篇皆引據古
  人之説以相證驗中惟所論入聲變亂舊法未為
[017-17a]
  甚確餘皆源源本本足以訂俗學之訛盖五書之
  綱領也
  易音
  臣/等謹按是書亦顧炎武所著音學五書之一炎
  武嘗考正三代以上之音注易為易音三卷盖即
  周易以求古音上卷為彖辭爻辭中卷為彖傳象
  傳下卷為繋辭文言説卦其音往往與詩不同又
  或往往不韻故炎武所注凡與詩音不同者皆以
[017-17b]
  為偶用方言而不韻者則闕其論以古者卜筮之
  書多用音和以便人之玩誦雖夏商之易不傳於
  世然意其不始於文王也易彖文王所作其用音
  止此必欲連比象占牽合上下以就其音則聖人
  之意荒矣論極堅卓一洗訓詁家附㑹穿鑿之病
  詩本音
  臣/等謹按是書亦顧炎武所著音學五書之一炎
  武嘗自述曰三百五篇古人之音書魏晉而降去
[017-18a]
  古日逺至宋周顒梁沈約始有四聲之譜然秦漢
  之文其音已漸戾於古至東京益甚休文作譜不
  能上據雅南旁摭騷子以成不刊之典而僅按班
  張以下諸人之賦曹劉以下諸人之詩所用之音
  撰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為音學之一變
  其所著詩本音十卷大抵主陳第詩無叶音之説
  即本經所用之音互相㕘考證以他書明古音原
  作是讀非由遷就故曰本音第有求之太過反生
[017-18b]
  葛藤如一章平上去入各用韻或兩部相近之音
  各用韻率謂通為一韻恐亦非古人之意
  古今通韻
  臣/等謹按古今通韻
 國朝毛竒齡撰韻中字概本禮部韻亦有禮部韻所
  無而増以廣韻字者如同增桐公増蚣崇増饛通
  増蓪之類有今本禮部韻所無而仍增以舊禮部
  諸韻字者如風之渢翁之螉籠之蘢崇之娀之類
[017-19a]
  隨音收入不注出處惟夢字衆字類在去送韻皆
  舊禮部所無而禮韻續降與毛晃禮部韻増入之
  者在唐律既未嘗用而古韻又三聲通轉竟從刪
  例至韻中有數音者各以一字領之如東韻中有
  東同終蟲等音而以東字為凍蝀之首同字為桐
  童之首所謂領音亦謂音紐今有刪去韻名及音
  紐者如灰韻咍字東韻㟅字之類並補之東部舊
  三十四紐毛晃禮部韻増一濃紐按濃字本屬鍾
[017-19b]
  部唐律雖有押入東部者要是偶然惟宗農二紐
  在唐人東韻甚多故有疑是東部字者然三唐出
  韻詩比比皆有觀平聲三十韻盡然豈必偶刪此
  二字耶若中終皆照母風豐皆非母公宫皆見母
  自可併紐而隋陸法言作切韻時早已分列其中
  有禮部改紐與舊本互異仍依禮部本為主音紐
  下原有翻切昔人謂切韻以翻切得名者是也若
  五音集韻毎部首皆加切音竟稱徳紅東第一都
[017-20a]
  宗冬第二未免過當考舊韻有懸頭字如枇杷之
  枇徘徊之徘有截脚字如徚之為行逕之為走有
  兩形字如戎之古為&KR1967悤之俗為忩有兩音字如
  侗列同音又列通音潨列終音又列叢音有希見
  字如東之有&KR0008支之有&KR3372有轉見字如夢之列䝉
  頌之列容是書皆不録而於兩音之字如兹有龜
  兹竒有數竒音義並殊仍為各出兩形之字如同
  一筒字而有吹筩有郵筒同一同字而有鄭同有
[017-20b]
  盧仝則亦擇其出處稍異者兩存之以備用者之
  採擇至於本字有義如同為酒尊通為樂器之類
  皆節録以為通押之用其他宋米元章謂韻有五
  聲沈隠侯求宫商而不得於是分平聲為二徐景
  安著樂書直曰宫為上平商為下平角為入徵為
  上羽為去即本晉吕静五音之説然而五音集韻
  分卷又有中平未知中屬何音程元初律古曲韻
  通云上平者以其聲氣從咢上出下平者以其聲
[017-21a]
  氣從舌上出按咢與舌為商角之分與上下平聲
  諸部相校殊為不合至舉要所載七音韻鑑上平
  以東為首山為末謂日出於東而沒於山下平以
  先為首凡為末謂先輩傳於後輩一切影響不經
  之説概置弗道其作書大㫖在排斥顧炎武音學
  五書而㕘取諸家蒐採極博可與炎武之書並資
  考證
  唐韻考
[017-21b]
  臣/等謹按
 國朝紀容舒作唐韻考一書據徐鉉校定説文本所
  載翻切以存唐韻之梗概自隋陸法言撰切韻唐
  天寶中孫愐增定其書名曰唐韻後宋陳彭年等
  重修廣韻丁度等又作禮部韻畧為一代場屋程式而
  孫氏之書遂微考古韻者謂廣韻之二百六部即
  陸法言所定部分之舊然魏了翁已疑其前後㕘
  差今據夏竦古文四聲韻所列部分與廣韻小異
[017-22a]
  則二百六部未可信為法言之舊本也容舒以徐
  鉉於雍熙三年校定説文在大中祥符重修廣韻
  以前所用翻切一從唐韻見於鉉等進書表乃取
  説文所載唐韻翻切排比分析各歸其類其部分
  則仍廣韻之舊所收之字有唐韻收而廣韻不收
  者如東部詷字㒻字㤨字之類是也有唐韻在此
  部而廣韻在彼部者如賨字廣韻作蔵宗切在冬
  部唐韻作徂紅切則在東部瓏字廣韻作盧紅切
[017-22b]
  在東部唐韻作力鍾切則在鍾部之類是也其餘
  㕘互離合時有異同比覈精審議論俱有根據将
  使人由廣韻以証唐韻由唐韻以考古音則音聲
  遞變之故可得其大要焉
  古韻標準
  臣/等謹按
 國朝江永撰古韻標準一書平上去三聲分十二部
  入聲分八部每部首先列韻目一韻岐分兩部者
[017-23a]
  曰分某韻韻本不通而有字當入此部者曰別收
  某韻四聲異者曰別收某聲某韻大率本顧炎武
  採明陳第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謂古無叶音
  之説詩之韻即是本音此説始於焦竑陳氏闡明
  之焦氏為之序其書列五百字以詩為本證他書
  為旁證是編即從此例以詩為主經傳騷子為證
  詩未用而古今韻異者采他書附益之於陳氏説
  之善者則多采録有舛誤處亦間摘一二其於古
[017-23b]
  韻無書則借今韻離合以求古音今韻有隋唐相
  傳二百六部之韻顧炎武所著音學五書悉以唐
  韻為準是編本之而于音變源流及詩外之字亦
  多採顧説第顧氏詩本音欲改正舊叶之誤而有
  求之太過反生葛藤如一章平上去入各用韻或
  兩部相近之音各用韻率謂通為一韻恐非古人
  之意小戎二章以合軜邑叶驂以念字叶合軜邑
  尤失之甚者不得不為辨正若朱子取吳棫韻補
[017-24a]
  釋詩以便學者誦讀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
  于歸宜其室家晝爾于茅宵爾索綯其桐其椅其
  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此類今音可讀即不
  復加叶音其意在辨古音凡吳氏之叶音集傳從
  之而不安者亦行改正審其流變晰其是非自詡
  識斷精審此外尚有四聲切韻表細區今韻歸之
  字母音等及詩韻舉例一卷均有功於音學者
 
[017-24b]
 
 
 
 
 
 
 
皇朝通志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