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1 畿輔通志-清-唐執玉 (master)


[105-1a]
  欽定四庫全書


  畿輔通志卷一百五


  傳


  明


  朱之馮金鉉史可法傳   本朝張 烈


  巡撫宣府右僉都御史朱之馮以甲申三月十一日
死宣府兵部車駕清吏司主事金鉉以十九日死玉
河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以順治乙酉死揚州三人
[105-1b]
生同里朱與金又世姻也史貎寢寡言金好劇談諧
笑朱髙冠方履危坐巖巖不可狎然同志相得為性
命交己夘可法之馮皆憂歸鉉亦家居時天下已不
可為三人益淬礪躊躇國事語或竟夜至相持哭鉉
父顯名嘆曰三子皆殉國鬼也卒如其言里中故老
有能言其事者次為傳


  朱之馮原名之裔字徳止號勉齋順天大興人其先
世沛人居京師五世至乾亨嘉靖辛丑進士為懐慶
[105-2a]
知府又二世至之裔天啟乙丑進士授戸部主事𣙜
河西務却羨金辭魏忠賢殿工加級謫理問遷行人
司副刑部主事員外郎郎中陞浙江僉事清軍山東
㕘議賫表入京頓家屬於濟南俄城陷母妻自殺之
裔廬墓三年服闋改名補山西副使進㕘政壬午應
詔陳利弊十二月陞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嚴核將
士劾庸懦補虚伍時坐明倫堂召諸生講學以激𤼵
忠義鎮兵譁辱餉司之馮出即撫定誅首惡七人尋
[105-2b]
推晉督秦督不果甲申嵗賊氛漸徧所至皆迎降兵
部主事金鉉上疏謂宣府京師屏蔽請亟徹内監掣
肘專任之馮忠勇必足辦也不報二月太原寧武大
同相繼陷巡撫蔡懋徳衛景瑗總兵周遇吉兵備朱
家仕皆死之人心大震之馮率文武紳士設明太祖
位於城樓慟哭誓以死守諭軍民毋聽賊誘終淫掠
汝前降者可鑒也督標兵禦賊砲矢相加兩晝夜内
監杜勲總兵王承廕開南門迎賊入之馮轉砲内擊
[105-3a]
賊已大至左右擁之行叱曰離此一步非死所遂易
公服登北城樓縊死諸生姚師中者篤學知大節儀
範修整知監鎮有二心嘆曰以死勤事者獨朱中丞
耳吾當從其後至是亦死之之馮豫具遺疏勸亟收
人心培節義收人心在愛民力愛民力在拔亷官又
作書與金鉉别且戒子弟當讀經世書吕新吾呻吟
語不可不讀疏上二日而都城陷之馮天性篤摯深
心世務母死以正月二日自是每元旦後守母位哭
[105-3b]
涕啜粥飲水過十五日葢痛母露骸半月方葬也妻
馮氏死不復娶為監司所至絶饋遺捕姦猾滌寃滯
修城墩練卒伍薦者謂其作用本涵養忠孝出性成
是也自言弱冠得羅近溪集始發憤為聖人之學㕘
之河東姚江復閱大慧語録皆有省然所見尚虚堅
忍磨鍊又二年至可離非道始廢然而返雜念頓除
嘗曰天地人物祗此生也全體仁也大用禮也金鉉
稱之曰勉齋得六字曰盡人倫體天理可謂力行知
[105-4a]
要矣然尤自嫌心粗悠忽廬墓時益知變化氣質之
學筆其躬行自得者為在疚記其言性天多苦思力
詣之語所論兵法時政不盡可行然矻矻勤苦忍嗜
欲任綱常死生以之亦可槩見其志云


  金鉉字伯玉號一箴大興人先世居武進郯村永樂
七年以留守前衛軍籍隨至北京十世而至鉉鉉之
祖汝升萬厯壬辰進士由教職歴官南京户部郎中
祀樂安名宦父顯名萬厯戊午順天舉人亦以教職
[105-4b]
歴汀州知府祀鄉賢鉉十八嵗舉天啟丁卯順天第
一次年成進士乞教授楊州進國子監博士工部主
事時有詔命太監張彜憲總理戸工二部且建署鉉
曰是將部堂自處以我曹為之屬耶吾生平見閹輩
輒如千虱萬蚤不可忍寧不官奈何為之頫上疏極
論不報已而署成彜憲將上檄兩部司官以屬禮見
鉉曰言驗矣復疏爭謂彜憲受勅總理與巡視等耳
非堂屬也奈何妄自尊大以朝廷迪簡之臣子舍自
[105-5a]
有之堂屬而趨蹌於刀鋸刑餘之前輕朝廷而辱當
世之士此日諂彼日驕且干交結近侍之條詔謂不
必借題沽激有事自宜禮見其餘不必通謁鉉乃約
兩部諸寮有敢私謁閹者非人也吾且以鞋底撻其
面於是諸司無一至者閹大慙恚乃以試火器不適
用坐鉉罪除名是時鉉年二十三直聲震天下一時
人望黄道周劉宗周陳龍正等皆願交鉉乃益肆力
學問研究六經及宋元明儒折衷其學久益有得歸
[105-5b]
於切實後學或問宗旨正色曰日用躬行未之有得
何宗旨為家居十餘年薦章屢上弗允鉉孝友雍容
天性自樂人皆羨之初鉉鄉試文父不謂善深督過
之及舉首父終不許曰爾勿自以為足也服官以後
仍孺子畜之見父執侍立逡巡父不命坐不敢坐父
卒甲申二月服闋起兵部主事巡視皇城時流賊已
長驅向闕鉉與朱之馮相期致命俄聞之馮死率弟
輩哭之曰今與若哭勉齋復數日若哭我矣賊入都
[105-6a]
鉉拜辭母囑諸弟奔赴皇城投河死年三十五弟鏡
等衛其母避匿母不可投井死鉉妾王氏及弟錝皆
死鏡有學行集鉉詩文語録年譜共八卷行世鏡嘗
見孫之獬獬問鉉死狀瞑目咤曰爾兄何為死如崇
禎者亦為之死耶聞者掩耳獬魏閹黨也順治十年
十月


  世祖章皇帝命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髙珩致祭於鉉


  賜諡曰忠潔


[105-6b]
  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大興人先世自祥符遷京師
六世至應元萬厯甲午順天舉人仕至沁州黄平知
州祀鄉賢名宦應元居官廉子從質貧甚授䝉閭塾
自給生可法聰穎異常數嵗時短衣無火寒涕交頤
然好誦讀受書輒求益數倍常兒稍長從師林某為
執葢行道中惟謹抵客舍侍立移日不敢動受知於
督學御史左公光斗一見決其為擔當名教人戊辰
成進士可法為人軀小貌寢不稱其服語不能出口


[105-7a]
  然有大志好經世方畧初授陜西西安府推官監司
為洪承疇大得軍民心可法慕之每倣效其所為治
聲起召為戸部雲南司主事山西司員外郎郎中尚
書深器之使掌本科尋陞安池兵備道江西右參議
兼僉事協理剿寇軍務才望益著擢都察院右僉都
御史巡撫安徽廉公勤果信賞必罰將士皆用命數
與流賊戰賊輒奔避當是時史都堂之兵號稱强在
軍中與士卒同甘苦臨陣以身先之矢必死所衣布
[105-7b]
袍徧書己姓名曰戰歿後易識也丁父憂讀書城外
遇者不知其為貴人或竊聽所誦朗朗多匡濟天下
語竟不知其何書也服闋起總督漕運侍郎瀕河豪
戸多竊引水漕易涸可法一切繩以法漕賴以濟尋
進南京兵部尚書時天下岌岌人才盡矣東南半壁
無可倚者亟以㕘贊機務畀可法後卒畢命維揚承
疇語人曰彼事事學我我乃不能學彼也


  論曰三君子可謂信友矣相期殉國終各捐軀所謂
[105-8a]
久要不忘者耶夫士必有志然後終身以之無志則
無事又何踐焉傳曰君子務在逺者大者聲音笑貌
衣食之間欲以相人難矣


  張羅彦張羅俊金毓峒傳  本朝張 烈


  甲申春流寇犯闕所過爭迎降其力戰不屈者惟寧
武闗固守不下者惟保定府京城既陷保定猶死守
六日督師大學士李建泰導賊入城乃破士民死無
筭其主議殉城者鄉紳光禄寺少卿張羅彦進士張
[105-8b]
羅俊御史金毓峒


  張羅彦字仲美號二酉清苑人崇禎戊辰進士由行
人歴吏部文選司郎中擢光禄寺少卿庚辰謫歸羅
彦素剛果有氣槩少從父都督僉事純臣歴行間習
戎事每家居城守郡中輒推羅彦主之給事中時敏
奉勅保定夜半呼城門不納敏怒劾羅彦擅司城鑰
詔勿問及李自成陷全陜而東紳士爭為亂首相與
稱仁誦義曰迎真主羅彦聞之不勝憤與兄羅俊計
[105-9a]
今久無保督新太守未至鎮帥又盡挈其兵以去我
鄉紳猶不主其事奈天子何於是約署印同知邵宗
元合官紳士民望闕拜誓為死守計鄉兵僅二千捐
私財激以忠義㑹正定兵反殺巡撫人心愈危羅彦
壅兩城門不必死衆始定賊劉宗亮既下河間欲北
向京師聞保定固守遂移向保定適李建泰兵至建
泰有二志故以勒餉激散其衆獨以百餘人入城而
劉宗亮亦傅東城下使人誘降羅彦曰是必斃其來
[105-9b]
誘者人始絶觀望懸重賞購先擊者人爭用砲擊賊
賊怒攻城羅彦宻遣人突出擊之賊敗益治攻具城
下人大訽時都城已陷羅彦氣彌厲賊百道急攻累
日夜不能破賊傷衆宗亮自殺其禆將數人期必拔
而建泰隂與賊約項上揷小白旗為號遂舉火城西
南隅馳殺鄉兵城上亂而賊入時三月二十四日也
羅彦見勢不可為急歸家悉驅婦女宋氏錢氏等入
井題官爵姓名於井亭縊死


[105-10a]
  張羅俊字元美羅彦兄也同生兄弟六人不析産少
娶雙瞽女終身不置妾年五十登崇禎癸未進士家
居候選與弟羅彦等倡郡人城守撰城守日記擒誘
降賊於東城督鄉兵擊賊者即羅俊也城既陷獨出
衆中擊賊賊仆羅俊憤甚扼賊之吭而齕其面竟嚼
一耳賊乃共前擊殺羅俊


  張羅善縣學生羅彦弟同兩兄死羅輔亦羅彦弟崇
禎癸未武進士多力善射城陷猶巷戰射賊矢盡提
[105-10b]
刀下馬砍賊擊殺甚衆賊共圍擊殺之時張氏闔門
兄弟婦女同死者二十三人


  金毓峒字鶴沖完縣人父萬厯庚辰進士户部郎中
毓峒以萬厯乙夘鄉薦攻苦又二十年崇禎甲戌成
進士授中書舎人辛巳召對陳漕運利弊擢御史上
疏請寛畿輔征徭言兵事請飭大法按諸將帥觀望
嘗試取敗者又因恩詔乞寛復社之獄謂標榜譏評
誠處士之大戒而語言文字非聖賢所深求愛惜人
[105-11a]
才培養士氣誠今所宜加意也頗見采納毓峒當按
甘肅因全秦勢急特以按秦命之歴二年乃代方是
時總督孫傅廷練兵於秦廷議催戰之檄屢下毓峒
疏爭謂秦兵驕悍將跋扈倉卒出戰勝負未可知禍
且延秦秦去而天下去矣疏奏不允傅廷潰賊入闗
中甲申春李建泰受命督師以毓峒監軍賊已北向
畿輔毓峒同張羅彦定計守郡城李建泰故毓峒座
主至是隂於賊招毓峒峒叱其使與之絶盡捐家財
[105-11b]
激厲勇敢率姪振孫輩死守力竭城陷投三皇廟井
死振孫亦戰死賊索其家僅幼子免


  論曰彦俊非守土臣也發憤拒賊不共戴天區區抱
一木於大厦既傾之後驅全家以殉之此豈有為而
為哉忠義勃發誠不可遏也嗟乎悲夫督撫稽顙而
廢臣奮臂有壯士不以守四方而投之草野其何以
使人邦之傾覆有自來矣毓峒監軍莫由遂志馮城
效死幾致殄宗與彦俊並稱云


[105-12a]
  孝子王原傳       本朝李光地


  王原直隸文安人也父珣於明正徳中苦嵗荒役重
不能支辭其妻曰我去則呼者不及門庶嫠婦孤兒
猶可安也遂逃出不復返是時原方在抱稍長從羣
兒學有嘲其無父者原歸問母故而悲曰我當求父
母曰兒幼不能也原慧甚為母計䇿移居邑治中開
設酒飯店舍多作袜屨諸行色所需物遇他方逺客
至則或資以袜屨或雞黍厚欵之不受直問所欲曰
[105-12b]
吾父姓某身貌若何亡出有年矣倘所寄寓若道塗
邂逅者客幸為兒跡訪相告生死不忘酬也居久之
無得既娶婦乃復辭母覔父去母泣留曰年逺父存
亡不可知且若父甿耳流落何處誰知名者無為父
子相繼作羈鬼使我無依原痛哭曰不得父兒不歸
也幸有婦陪母母毋以兒為念遂遍走尋覔足迹幾
半天下日乞食充腹跣步重趼至於見骨南北去來
雖距家百里不歸望積十餘年無倦色一日渡海至
[105-13a]
田横島假寐神祠中夢至一寺當午僧炊莎根食之
味苦以細肉為湯和之乃甘適一老父入而驚寤老
父曰孺子頓憊若此何為者原以情愬且語之夢老
父曰吾試為子占之午者正南位也莎根附子泥肉
和之附子膾也求之南方父子其㑹乎原喜拜謝去
而返南踰洺漳向洛汝而行所厯寺刹皆遍已而至
輝縣帶山者有寺曰夢覺原心動曰吾夢豈至是徴
耶天雨雪寒甚卧寺門外有僧徒見之詰知其為尋
[105-13b]
父也憐之導見其師而與之食師曰子何貫曰文安
曰吾徒舊有文安人者盍出與敘鄉井乎相問姓名
則即其父也乃相抱持慟哭嗚呼世果有鬼神乎無
鬼神也茍有鬼神則一念之孝為宜捷於枹鼓何乃
淹歴時嵗無歿存之問者十有餘年始告以兆哉夫
惟神不能離人而孤行故必待其力之盡誠之極然
後幽明響應此鬼神之情狀也父猶未肻即歸曰吾
棄家絶意久矣無顔復返原牽衣哭不止寺僧莫不
[105-14a]
感動相與勸其父曰若不歸子必死子死妻媳必繼
死奈何忍滅一家親也於是相將還里門夫妻子母
復聚鄉人為之嗟嘆至於今宅里墳墓必指孝子名
之父子並登大夀比孫而顯貴族氏科名繁盛迄易
代不絶


  贊曰孝子生不識父稍長而哀慕不已匍匐顦顇百
身殉之此天常之厚義合古人非習於名教勉强者也
近年浙人有兄亦因貧去不返後其弟成家辭妻子
[105-14b]
單身尋覔南北東西所涉萬里數年而得之黔中其
事可與孝子作配忘為何人所記異日當檢出與孝
子同傳庶幾頑者感薄者愧百世之風豈必夷惠哉


  宋登春傳          徐學謨


  鵞池生者姓宋名登春字應元趙郡新河人生壯嵗
顱髪即衰白因自號海翁人咸以海翁稱之晚居江
陵之天鵞池更號鵞池生宋氏故新河農家其先嘗
累髙貲生少失父母以亡貲省家益貧然性嗜酒家
[105-15a]
貧不能長得酒則時時發憤讀古人書見前世結纓
射書擊筑棄印諸賢豪竒節未嘗不慷慨悲歌泣數
行下也生始慕俠能挽彊馳騎間出其餘智為小詩
輒自喜不欲以示人又稍通繪事沈酣落魄里中目
為狂生年三十㑹一嵗間妻子女五人俱相繼死生
仰天嘆曰咄嗟天乎將驅我於埃壒之外乎遂屏家
於其兄而自囊書逺遊至博陵有故所善客餼之塾
舍二年生黙黙不自得竟謝去跨一蹇驢行長安道
[105-15b]
中往來覔詩方是時臨淄布衣謝榛以詩遊公卿間
聲籍甚生唾其詩曰作詩何為者而令七尺軀津津
諛貴人丐活耶居京師月餘無所遇又去之渤海入
兖州登嶧山觀秦皇帝遺碑還居長白山一蕭寺出
囊中故所貯漢魏盛唐名家詩閉闗揣摩者三年頗
窺作者之户遂大放厥詞賦於五言尤工又去而浮
淮海渡揚子江登北固山以望金陵鍾山紫氣過雲
陽匍伏延陵季子祠下涉吳㑹訪錢塘天竺靈隠諸
[105-16a]
峯已復走徐青歸新河數日又去出居庸循太行山
而西窮闗陜澤潞諸邊塞其在井陛嘗居龍窩寺瓶
粟罄矣寺僧厭苦之生曰僧母窘我試繪一小圖持
至市中當得粟而市人爭欲得生繪則日擔粟詣寺
門相聒生不能堪乃避至城外一山樓樓依阻陡絶
樵蘇所不至山鬼晝出侮人生坐卧其中第繙華嚴
經數卷足不履戸外者累月山中人疑為逋客將逐
之而生遂遊太原逆旅人以生衣垢敝不為禮㑹旁
[105-16b]
舍賈欲覔詩為其長者夀逆旅人以試生生與之詩
逆旅人始恨知生之晚而賈更製鮮好衣數襲遺生
生佯受之而轉投其逆旅人逆旅人愈慙感生復自
衣其垢敝者長揖逆旅人去也已由棧道入西川遊
峩眉山遡巫巴下荆郢將達於潯陽返於黄迂雲夢
而北走大梁偶憩鈞州酒肆而鈞州有黨中丞者得
其所題酒肆中絶句詩强致之家留數月復自宛涉
襄過京山生所跨驢蹶於唐氏之淖傾其囊中書曝
[105-17a]
之衢唐氏異生所為要與之飲食歡相得也遂主唐
氏一嵗而行唐氏為刻其詩傳荆郢間生乃轉江陵
登王粲樓讀其賦感昔賢流寓地有終焉之志始生
數年前常至江陵居城西開元觀故遼王竒其詩召
謁便殿語不合一夕遁去去數年復來生老矣乃依
其兄子宋鯨耕天鵞池之石田嵗穫菽十斛生以其
半易米雜菽炊日度一餐稍羨則盡以給酒費晝夜
賦詩不絶口是時吳人徐學謨為荆州守聞生髙自
[105-17b]
往物色之生始匿不欲見守至再始見明日生戴紫
籜冠衣皁繒衫報謁踞守上座守侍人竊竊私語曰
客顓妄亡知守奈何輕威也久之往來廨中而守之
寮吏奉守意皆浮慕生為謬恭延致之生揣其無實
終不肻一往守為生授室城中從天鵞池徙之居約
以他日見訪是日守偶先有所往經其門而遲及之
生恚曰守胡紿我也比臨其室生已鍵扉卧不欲内
守守令人穴其垣入見生方科跣席一藁僵偃壁下
[105-18a]
守笑曰若欲為龎萌耶瑯琊人將捕汝矣生起謝曰
室無儿榻難淹尊官耳因索酒飲之薄暮而罷其後
數年守坐廢家居生在江陵念守憔悴業欲從之遊
而貧不能促裝齎乃詭為羽人裝手持一鉢裹敗衲
而行乞於途自江陵繭步千里來海上海上人以為
守客逺來爭勞苦之而日持河豚酒享生生一嚼而
盡明日見持河䐁酒者不為謝亦不知為誰其後持
河豚酒者遂不復至而海上主帥郭公者亦以守客
[105-18b]
故遣人遺之金為生夀生揮之曰將軍以貧士為金
遊耶東海若笑我矣幸使者謝將軍時守欲買田舎
生於海上而廉其性骯髒不能偕時俗人不復强也
居三月别歸江陵生歸守囑之曰江陵難將作矣盍
定計審處之生頷之而去其後二年遼王果廢為庶
人比奏當成而庶人之客亡得脱者生嘗為庶人上
客而又為人倨衆將甘心焉始守所授生室故宗人
産貨之直四十金守以生羈旅恐後或攘之為宻署
[105-19a]
數語於契尾鈐識而歸生至是宗人乗庶人之隙誣
其奪而與生訟之官官覆契尾鈐迹驗白乃以室還
給生生久在庶人所絶不與用事者比庶人常召生
遊别宫聲妓滿前他客或故為調笑以悦庶人生端
坐竟日夜即飲至大醉目不流睨庶人益敬憚生每
見輒為斂容生之不及於難以此自庶人廢生不樂
居江陵乃轉鬻其室以分溉宋鯨而自㩦少貲逍遥
七澤間最後遊石首石首士人喜生來與之結社為
[105-19b]
詩少年張氏某者豪有力而佯以詩為名髙生不少
與可少年銜之㑹他處召客少年故與生爭席伏奴
箠擊幾死尋賂縣官賈某械而出諸境石首士人避
少年亡賴而又懾慴令威莫敢救生比出境而隂行
賄疎其械縱之逸生又還江陵遍謝其故所往來人
而斥二童子姑去乃自童髪為頭陀不知其所之萬
厯初守復起為楚行省右丞行部江陵宋鯨方為人
傭作於野識故守跪而陳石首事云徐子曰昔孟襄
[105-20a]
陽以詩窮顧籍與荆州張長史藍田王右丞游二人
嘗薦之於朝即不用而襄陽之名益髙生五言詩有
逼類孟襄陽者如閒居云平生欵段馬不識孟嘗門
清明日海上云一盂寒食酒東海弔田横其清婉悲
激非近嵗布衣詩可儷也及考其遊跡幾遍天下囊
中亡一錢自隨以是所至數窮餓即窮餓不肻輕見
一貴人意稍咈竟掉頭去不復顧世方指為異物誰
復傳其詩至石首之事厄彌甚矣然徒以羈旅故為
[105-20b]
少年所乗此韓淮隂他日召而賞之者也何遂憤懣
逃世太史公稱獨行之士空室蓬戸咀藜裋褐不厭
死而後已者豈斯人之謂與


  樊夢斗傳        本朝湯 斌


  樊夢斗字北一號文成崇禎壬午鄉貢廷試第二人
嘗上書闕庭請為國家効力封疆奉㫖報可稱隠君
者從君晚志也其先小興州人明成祖時奉詔遷文
安遂為文安人髙祖諱瑀成化甲辰進士筮仕淅川
[105-21a]
令為刑部曹郎日逆瑾用事平反主事安奎獄面折
瑾因忤㫖酷暑跪正陽門三日㑹瑾敗轉四川順慶
府知府稱名臣瑀生繽繽生潤皆長厚有隠德潤生
効才萬厯癸巳恩貢入太學葉文忠公為大司成歎
賞其文與閩漳蔡震湖大名成文穆公髙陽孫文正
公名相埒除知文縣調静海教諭陞河南府學教授
致仕隠君之父也君少潁敏年十二補博士弟子員
於書無所不讀著中庸講義原性道究天人精義入
[105-21b]
微桐城左忠毅公見之曰此洙泗真傳也當君應廷
試時國事孔棘自以累世受君恩且才可濟時欲効
尺寸力率同貢十餘人上書將授職矣無何以内艱
歸君至性過人平日事親色養甚篤至是慟哭出都
門跣行三百里襄大事誠信備至撫兄子愛而能勞
舉人王膺其姪婿也殉宼難遺孤呱呱君收養之使
與子翰同寢食學同師兩姊貧無所倚生死周恤不
遺餘力論者以為内行純篤彷彿陽亢宗云邑中築
[105-22a]
城濬河復役鹽鐡諸大議人所畏葸不敢言者輒言
之鑿鑿可見諸行事其屯海八議侍御吳公稱為國
碩畫將上之朝㑹亂不果值明末都城之變俯仰唏
嘘既力不能為遂絶意仕進攜家入桐栢山中偕二
三老友攀枯藤捫蒼壁翠屏玉女龍潭石門號淮源
勝地無不窮極幽絶詩成放歌呼白慨然有超世之
概病中遺命子翰曰死即葬我山中百嵗後樵採兹
土者指某邱某水為隠君樊某遊釣賦詩處足矣所
[105-22b]
著有駐槎亭詩集若干卷子翰順治甲午拔貢康熙
丙午京闈鄉薦今任睢州學正以文章行誼著陞廣
東三水縣令


  湯子曰余官京師與同門髙君遊詢其鄉里故實輒
娓娓談樊氏世事不衰云後過蘇門孫徴君先生授
以髙陽文正公蔵稿復得讀其所為樊氏家傳葢自
順慶公以直道著於𢎞正之間二百年來家學不替
三輔世族莫敢望焉隠君明經好古博極羣書孝友
[105-23a]
篤行内外無間言若夫磊落大節旴衡時事鬱鬱未
能表見於世者時人未能盡識也後之君子好學深
思讀其遺集亦可慨然太息想其為人矣


  節孝聞見録并序     本朝李鍾僑
紀載之有傳所以襃揚善人之功迹使不沒於
後世而又以使後之人觀其行事而嘆興於為
善無貴賤長幼男女一也然而節孝之編於他
紀載尤難而所繫亦尤重何也薦紳先生良有
[105-23b]
司與夫通儒學士達節偉人其姓字既已顯於
人間功業既已著於當世故傳之為易惟夫節
孝之行或出於幽閨婦女閭巷匹夫名姓未嘗
越鄉邑雖有竒偉卓絶之行其姻婭族黨聞而
知之者固希矣況於鄉國天下哉是以採摭有
所不及則湮沒於無聞斯其所以難也然而其
事存乎家庭之中伉儷之近人人之所可為非
如葢世及物之勲名借於位而後顯待於權而
[105-24a]
後行者也是以其迹既著其書既其則足使聞
而見之者興起感奮而無間於貴賤長幼男女
此所繫之所以尤重也以其傳之之難若彼而
有功於世教又若此則惡可以接於目入於耳
而任其終於湮沒哉余行四方凡聞見所及必
約言以志之葢欲營度為文則力有不暇給而
不忍其終冺也其或已見於他人之文則薙其
蔓語而以類入焉積日而多乃各以地别其部
[105-24b]
分而不次以時葢所録方多而未已其得之傳
聞者時之先後固不可得而次也傳曰言之不
文行而不逺所以感動人之善心者雖主於事
之信而亦恃乎言之文後之君子或因余所録
即事而文其言以垂於永久則尤余之所厚望
也夫


  智懷行


  智懷行者内邱增廣生員也少貧傭以養親同邑王
[105-25a]
氏嘉其孝以女妻之嫂殁遺孤生令妻乳之致己子
以分乳死無怨言後生四子皆偉器父病瘟思甘泉
時久旱澤涸非數里外不可得而生方侍病不敢逺
離拜求於家之舊井清泉迸溢鄰人張永貧鬻妻生
母憐之生為典衣以贖明末流寇攻城蜂附城下而
生以母兄在外欲出城守陴者嘉其志書硃票與之
生以帕裹票繫腕縋城而下為寇所獲令與一生扛
釡供水其一生忽落肩破釡卒怒抽刀刺心死之旋
[105-25b]
向生生衣厚呵令袒胸受刺甫脱袖見腕擕有物解
帕視之則片紙朱書數行不能辨執以見帥帥孰視
票謂曰汝生員耶曰然汝尋母與兄耶曰然帥再問
再自囓其指葢壯生之志且為生危也又問城中有
兵否曰有糧多否曰多乃仍以帕裹票還生且授以
半矢曰持此則吾軍無害汝者既出營行數里得母
驚喜仆地扶入郭復出尋兄則兄方縳樹受射生伏
地請代得并釋頃之賊以城中兵糧多解圍去葢見
[105-26a]
生貌質厚信其語也生既全其母兄又救一邑之生
靈云生父母歿廬墓三年邑諸生鳴於有司乞免地
一頃以示奬勵邑令邵嗣堯傳


  劉憲


  劉憲者字君式世為曲梁人邑庠生後輸粟入太學
操行剛直不少有所屬然善治家家益饒重義喜施
好士恤貧如恐不及性至孝未嘗少有違忤父母疾
衣不解帶湯藥必親嘗病革願以身代父母歿哀毁
[105-26b]
逾常遂病痿痺及葬負土築墳髙二丈許結庵廬墓
側者三年致白兔馴鳩之祥先是孝子病不能履母
將合葬於父墓且有日其夜夢羽衣道士為醫之隨
愈邑令張侯請於朝詔旌其門寵以八品文職復其
身以終方逢時為之傳


  張進寳


  張進寳者南宫東八里王村民也傭於恭憲孫公家
遇兵亂隨主人子姪匿城東隠僻地一日寳以事出
[105-27a]
兵突至有識寳者向之索主人寳不應兵刃亂下寳
囓其指曰死則死耳不知主所在兵以刃裂其口逹
耳斷其舌刺之洞胸而死邑舉人張從善傳其事


  長垣王氏


  王氏者長垣板邱里李増妻也增負疾已四年王既
歸垢面惡衣凡粧奩之屬悉易之為藥餌費增疾革
五日不食王亦五日不食雖翁姑勸之不少替侍疾
者五年衣笥俱罄獨留紅紵衣一襲於母氏至是歸
[105-27b]
省乃衣之以還増卒觸首號泣絶不飲食至三日乃
衣紅紵覆以素衣縊死於柩前始知前之留紅紵衣
者為此也同時有生員唐詩妻者不知何地人也詩
死妻王氏死之教諭岳木俱為之傳


  三烈婦


  長垣三烈婦者王允妻王氏生四子元爵卓結元早
卒結娶魏氏于歸雅執婦道正徳辛未薊賊劉六自
東明屠裴子岩死者枕籍時允出賈於外姑王氏年
[105-28a]
七十餘魏同兩妯娌徐氏苗氏負姑走結等三人後
至大呼曰汝三婦人安能為乃遞負其母奔河南間
道疾走僅得渡魏與兩妯娌且哭且奔匐匍不能前
及河日已暮魏度不免乃揮淚顧二妯娌曰天乎吾
三人之不濟此命也第恨不得終事吾老姑遂踴身
赴河死徐氏苖氏從之俱死於河焉賊稍平結等徬
徨河上募善泅者求其屍卒不可得乃招魂而葬傳
其事者邑人趙浩也


[105-28b]
  王節婦馮氏


  馮氏者東明長&KR1278里民王鎮妻也年十五適王氏居
八年夫亡姑及伯姪相繼淪沒止存六十嵗翁及馮
氏而巳馮氏誓死不嫁其翁以衰老不更娶氏諫翁
繼娶陳氏洎三年生二子長顯次惠翁又沒氏勸姑
同守困苦不變氏善持家久而漸就豐盈族人有利
其資者謀不利於二子氏飲食行步不離人莫得其
間二子成立皆為之娶妻數年間兒女成行氏乃曰
[105-29a]
吾初心遂矣顯惠及所生七子皆事之如母卒年九
十顯惠為服三年以報云傳者訓導潘尚也


  劉烈婦馬氏


  馬氏寧晉劉六指妻也十七嵗歸劉盡禮於夫劉甚
敬之一日因省母道遇屠人子李雄馬四欲犯之不
從殺而投尸禾中田主識之與鄉老奔告邑令何廷
魁往驗尸畢即抵劉六指家六指見令猝至倉皇無
措又壁上鐮故有割雞血漬令見之疑六指殺妻遂
[105-29b]
逮六指鞠之鄉老劉陞素剛直抗言辨曰劉六指夫
婦和睦願勿寃平民令不信六指不勝刑遂誣服死
獄中嵗餘二屠者飲酒市中忽躍起狂呼曰殺人賊
在此宜速捉市人大驚縳送公庭言其狀令以為醉
語又不信久之何令去官樞部邑人馮潤華登進士
往謁之何於坐談間慘然曰吾為令時馬氏一事實
為吾終身悔云及後宰寧邑者江右萬某修邑乗諸
生孫芝發夢有人自言吾何廷魁也有烈婦宜誌是
[105-30a]
時何公已宣力巖疆遇難全節視勘馬氏事時相去
七十餘年幽冥之中猶悔不能忘何公固君子而馬
氏之烈為何如哉邑人馮桓傳之


  王節婦蔡氏


  蔡氏者故城諸生王汝礪之妻也歸王生生兩男一
女王生且死持其妻與之訣氏悲絶不能言已而欷
歔語生曰君其善持病不可復念思也即有不諱我
何獨生為生聞妻語意感甚生死氏絶飲食舅姑不
[105-30b]
能强男女環泣其父往勸之曰而為夫死何如為而
夫事舅姑養教孤子乎氏曰始夫以男女屬我而我
以死許夫夫心知之矣我寧負夫言不忍負夫心終
不食死時年三十二嵗為之傳者餘姚譚京也


  田烈婦成氏


  成氏者安州諸生田之龍妻也明崇禎丙子秋城陷
氏即囑之龍擕兒廣智奉老母去勿顧我須臾兵至
之龍急扶母隨大小他奔氏獨迷失道果為兵驅同
[105-31a]
他婦閉一室氏急投繯者三以衆婦救不得死已忽
驅以騎行氏又急投水水淺又不得死已復驅以刀
促之出氏罵曰我成貢士女田秀才妻死則死此耳
斷不肯隨汝曹行一步且罵且手掬泥沙撲兵兵怒
羣箭射之氏罵不絶口兵復以刀砍之碎頭顱而死
兵退之龍就衣履認之及歛目忽大張烈烈有生氣
見者皆驚異大學士孫承宗為之傳


  邢烈婦李氏


[105-31b]
  李氏者南宫邢鑣妻也年十三歸鑣鑣潁慧幼能文
與氏同年生順治己亥六月鑣得暴疾時氏在父所
聞變奔歸足甫及門而鑣瞑矣年僅十五氏一慟遂
絶左右扶救之踰夜乃蘇自是每號輒絶誓以死相
從姑從旁解之曰吾夫婦老矣業失子詎堪更失婦
且寧知亡者意不以父母遺汝而汝棄之耶氏曰諾
稍就食然形已骨立久之鑣既葬舅察知氏志甚堅
難以口舌爭因李翁病遣氏歸寧未幾即以還邢氏
[105-32a]
為言母勉留之未果有乗間以他詞進者輒痛哭詬
其人不已積久憤甚遂成疾舅姑不得已迎之歸氏
既至邢舍呼姑至榻前語諄諄不能了疾益篤遂卒
年方十有八連嘉允傳之


  朱烈婦劉氏


  劉氏者流寓劉宗仁女也年十八歸朱孔思為繼室
孔思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曽為陜西平涼府鎮原
縣縣丞僑居於薊時食貧年五十餘矣娶劉氏僅八
[105-32b]
載而疾作氏初進粥不啖繼進藥不愈再割股以進
竟不起氏慟甚引繩不遂遂以刀自剄死伏於夫側
時士民觀者如堵當事者奏聞如例旌之時李之芬
為之傳


  張烈婦王氏


  王氏者新安張復振妻也年十八歸復振孝事祖母
舅姑相夫恭順惟謹夫讀氏手女紅伴夜分雞鳴而
起先臧獲操作績紡無暫廢夫有疾氏朝夕供湯藥
[105-33a]
晝夜焚香祝天願促己夀以益夫每祝泣數行下夫
疾篤氏語人曰吾夫似無起色矣無遺孤不如相從
地下潛匿練袖中夫病革將屬纊氏巳水漿不入口
者三日血淚如注猶覔夫巾服伺人著之倏忽匿跡
姑驚疑急促人徧索之氏已扄扉别室自縊急救解
之氣猶奄奄復息夫聞之哭無聲涙張口氣絶氏亦
溘然逝矣夫婦並襲於床各瞑一目若相顧握一手
若相携觀者驚異邑令胡士棟請旌邑人白瑀傳其
[105-33b]


  曹女伊婦雙烈


  阜城雙烈者曹端女春桃生員伊汝儼妻倪氏也曹
烈女於正徳庚午遇流賊變罹刃死伊烈婦於嘉靖
辛酉值汝儼卒不食死有司兩奏兩旌表之立祠南
郭題曰雙烈及後知縣鞏邦固咨於伊婦舅鈍翁曹
女弟曹實庀材鳩工而充擴之仍復其供役者二家
礱石為文記焉


[105-34a]
  張貞女


  張氏者樂城學博李廷實冡婦也實冡子曰鯨聘張
氏未娶而夭氏赴弔哀毁不欲生父母將偕之歸氏
不肻遂止於李門謀自盡者再公姑泣諭之曰鯨死
墜厥宗又以鯨故誤他人女鬼其餒矣氏益哀泣誓
衰絰稱未亡人代鯨事公姑終其身廷實後舉子名
有根入庠李氏系得不斬廷實謂人曰微氏以節孝
慰公姑吾之命不可知活吾命而存李氏宗者張之
[105-34b]
力也直指聞其事於上得旌閭焉邑人袁佑為之傳


  温烈女


  温氏者交河泊頭鎮温欽第三女未字正徳六年有
流賊至鎮民皆竄去女偕伯母劉氏不及避為賊驅
至西郊楊鶴夀園其魁見女姿色即持刀欲嚇汙之
女乃大罵曰賊奴敢辱我耶賊屢窘之不從㑹官軍
迫追將女擄馬上輒自投於地仍罵賊不置賊猶貪
色未已也復擄馬上解帶縳之腰女投地不得以手
[105-35a]
反掣抉傷賊一目血流不禁賊知終不可得取利匕
解其十指劈其面及肩碎棄去一時鄉士人盡駭悼
爭傳頌之嘉靖元年詔近年諸被流賊殘磔有志節
不屈形蹟彰灼者撫按勘覈俱與旌表有司始建廟
祀之通判陳相傳


  賈烈女


  賈氏者河間明進士賈太初女也壬午之變太初讀
禮里門身殉城難女年十三抗節不辱與父同死其
[105-35b]
事未有傳者弟雒英痛念前烈為立石以紀之馮賁
徵傳


  張貞女


  張氏者南宫進士張庚次女也母馮早世育於祖母
素習内則女誡列女傳諸書祖母竒之許嫁鴻臚楊
若柏長子之玉之玉病死訃至氏涕涙沾襟扃戸自
縊家人排闥救不死祖母及父苦慰之不聽偃卧不
食者累日父再諭之則請詣楊門奔喪父不得已從
[105-36a]
之時之玉已葬氏衰服至墓所呼搶痛絶者再以手
穵墓欲就殉狀時里閭聞其事者環墓外無不悽惋
感嘆祖母等百方慰諭曰但求兒生任從兒志氏曰
許我易髻歸楊門乎父及祖母舅姑憐而從之氏守
制惟日進疏食再盂僅延喘息及大祥遂絶粒死年
十有九李文星傳


  張貞女


  張氏者廣宗人父奉先母劉氏奉先夫婦雙亡二子
[105-36b]
長友才方六嵗次得春在懷抱零丁無依倚氏頓踊
號呼哀徹天地誓不出嫁以撫二子保家業自任勞
力焦思日夜紡績數載及二弟長成為娶妻氏自居
一室鍵閉中門二弟出入必咨教戒二婦處中饋敬
慎唯諾無敢慢恭勤儉約白首不易卒老於室葬邨
東古路之北姪孫張守禮自永和解綬歸省其墓恨
當時無旌表故為之傳云


  髙節婦傳        本朝湯 斌


[105-37a]
  節婦段氏宛平民髙位妻也京師俗早嫁娶位之死
也節婦年十七有二子矣髙氏無宗親依兄以居喪
期畢數喻以更嫁節婦曰吾不識兄意何居吾非難
死也無如二子何其兄曰我正無如二子何也我力
食能長為妺贍二甥乎節婦曰易耳自今日即無累
兄但望毋羞我貧暇則頻過我使人知我尚有兄足
矣方是時節婦嫁時物僅餘一箱值二千取置門外
索半值立售即日移居小市板屋中京師地貴或作
[105-37b]
板屋於中衢婦人貧無依者多僦居為市人縫紉節
婦以此為生幾二十年二子長始能僦屋以居二子
幼時節婦艱衣食不能使就學長子市販中年歿次
子為小吏以罪謫遼左節婦復撫諸孫又十餘年孫
裔發憤成進士贖其父以歸而節婦年九十矣節婦
性嚴毅常早起子婦雖老終日侍立不命不敢坐裔
之母谷氏性篤孝雞初鳴起洒掃奉匜侍盥就竈下
作羮食親上之食畢然後退率以為常及貴盛姻黨
[105-38a]
皆曰世有太夫人年七十而執僕婢之役者乎將公
為節婦言之谷氏曰若母言吾與姑故寒苦姑習我
非我供事姑終不適我皤然白髪身無疾洒掃盥饋
以事吾姑此日可多得耶節婦以康熙戊辰卒年九
十六距位之死七十有九年始節婦所僦板屋在珠
市西及孫貴卜居正當其地家僮數十出入呼擁節
婦時指示子孫姻黨京師之人亦以為美談云
贊曰吾里中某氏子兄弟各傭身兄老請於主人求
[105-38b]
舍之節衣食以奉焉而兄忭急小失意即數罵或奮
挺以扶終無恚色余嘗謂非獨其弟賢也而兄固無
鄙心也京師人多以谷氏之事為難然以節婦之風
義則子婦之承而化也曷足異乎


  康烈女傳        本朝郭 琇


  烈女康氏通州人也其父兄以糶糴為業女未嘗知
詩書獨聞世俗人所道古忠孝節烈事輒徬徨追慕
時時誦述之幼許嫁鄰家張氏子京時張氏尚富饒
[105-39a]
後遷京師益衰落京父素無行京長市肆材故庸下
又貧不能自存康氏戚黨轉相傳説聞於女女坦然
無怨尤其父兄私謀奪女不與張氏女乃正色持大
義詰責其父兄久之乃止一夕女夢張氏使至若將
致命者不知何祥私以告其母時兩家絶聞問已數
年忽京父至通訃京已死叩之即女感夢夕也女乃
於邑悲哀素服號泣請於母曰兒聞古之女子有未
嫁為夫守義者後世以為賢兒身雖未歸心屬張氏
[105-39b]
久矣願母載兒從夫喪其父兄大駭斥之曰女乃狂
耶凡女所稱皆古事豈今人所為因環向女女因掩
涕弛素服更容貌以前言動如平時其家人稍稍皆
散去夜半乃閉戸悉焚所製巾帶綦履素服以練自
結而死女有妺與同卧起女死妺寐未覺也兩家議
論者皆曰以合葬為宜其父母乃持女喪自通如京
師歸張氏與京合葬郭西白石橋時康熙三十一年
初張氏家微細至京父轉貧薄又無行其鄉人戚黨
[105-40a]
羞齒之自貞女之死京師皆竦動薦紳士君子多為
歔欷里巷感傷好事者傳之圖謳歌其事喧騰兒童
女婦間於時京師之人咸知東門張氏云


  贊曰六經所著女子以節完者於詩則衛共姜於春
秋則紀叔姬外此無有余嘗怪古者聖人賢人至於
倜儻怪偉非常之材不可勝紀何獨其時女子之少
竒也余嘗過金陵聞楊生瑞三妻方氏溧陽唐生岸
妻某氏皆未嫁為夫守義而康女志不得伸遂﨑嶇
[105-40b]
不負其義以死以余所聞見如此是何竒女子之衆
與昔震川歸有光著論以謂未嫁死夫於禮為非取
曾子孔子所問答女未廟見而死之禮以斷其辭辨
矣雖然中庸不可能世之不賊於徳者幾何哉以孔
氏之道衡之女其今之狂獧也與


  辛氏孫氏雙烈      本朝劉 捷


  辛氏者新安諸生李壤妻也壤為今比部如璐公第
三子于歸後賢淑著聲甫半載壤病脾泄旋患臟毒
[105-41a]
氏日不一餐夜則叩天願以身代時氏父至都怪其
癯氏猶託不服水土以安親心而其實心力交瘁矣
敷藥澣垢久而益勤壤溽暑煩躁或過為苛責氏曲
意承順不少忤及病益篤氏心知不治乃言曰婦人
能守節固善不如相從地下心更安耳及壤死氏一
慟幾絶再拜請於比部公願以身殉比部再三勸之
不聽則囑氏之叔父陳大義為慰解且告以舅言不
可違氏唯唯不置一詞明日詣夫前獻食興復如禮
[105-41b]
視含後解佩囊係夫臂呼搶聲不絶比部喻女奴防
䕶黄昏後竟乗隙投繯死衆急踪跡救之已不及矣
翌日而殮面色如生


  孫氏者容城縣貢生李煥元之繼妻即辛氏之姨母
也煥元病血増劇氏歸甫閲月許以死殉及煥元卒
吞蓮珠數十粒未絶登床取帕自經死時康熙庚辰
年也是年辛氏始生迨康熙辛丑年辛氏復殉節次
嵗康熙壬寅年學使陳世倌以貞媛並烈上其事於
[105-42a]
朝得


  㫖旌表


  本朝


  宋永譽傳          魏象樞


  公諱永譽字葆祉汗驦其别號也中前明崇禎壬午
科鄉試父學韶萬厯壬午科舉人伯學道萬厯庚戌
科進士世為廣平府永年人其事蹟載在家乗者不
復贅公家學淵源淹貫博洽性復豪爽不事生業闢
[105-42b]
精舍於洺水聰明山下寓意詩酒雅有范希文先憂
後樂之志人未之知也


  本朝定鼎乙酉嵗入都謁選授鳯翔府郿縣令受命之
日單車就任郿俗素悍且近終南稱盜藪頗難治公
蒞任後日夜焦勞感以誠人皆勸凡征輸斷獄課士
諸務雖倥傯搶攘中井井有條本年分校秋闈得士
六人極一時之選人望歸焉時賀逆蓄異志久公憂
之豫戒城守具躬率邑之慕義有膽識者畫戰守策
[105-43a]
紳士謂邑無重兵度不能禦公曰臣子之義誓與此
土共存亡戰或不克守則無虞也亡何賀逆令賊黨
持牌誘降紿以重禄公立碎其牌禁錮賊役次夕賊
遂薄城下攻五日夜公多方禦之勢不支城陷賊執
公不忍殺復温言勸公降公挺立罵不絶口索縣印
不予賊怒手刃公督府孟公喬芳稱其一死盡節忠
烈可憫撫軍雷公興稱其為國盡忠死賢於生㑹議
上其事請


[105-43b]
  䘏典得


  㫖追贈陜西按察司僉事廕一子入監讀書


  東安尉陶𢎞才傳       陶自新


  公諱𢎞才字君實越之㑹稽人也生四嵗遭父喪貧
無以斂公母欲雉經公持裾大號母獲救伏父屍哭
越晝夜不勺飲氣絶母抱而慟有間甦宗人憐其母
節子孝啟宗祠召父老謀所以送死全生者諸父老
咸於邑競賻之奉母十餘年以孝稱母卒公孑處草
[105-44a]
廬哀毁壁立見人讀書輒慚慕曰𢎞才力不能為親
竭身不能為君致有志就傳而乏脯脩柰何父老素
信公至性為言於蕺山劉先生先生壯之列門下因
得涉獵經史曉大義公狀貌偉傑鐵眉上指目光爍
爍如炬性壯烈優藝勇少時善手搏强者罕與敵受
學後抑損若懦夫嘗之野為牧奴詈塗人為不平激
公鬬曰陶郎故勇何在而忍辱至斯公曰吾雖弱奴
豈我敵哉顧欲養吾勇為國家用耳兩應童子試不
[105-44b]
售遂北上由三考出尉東安遇事敢為令屠公應旂
器重之順治五年秋賊劉東坡勇悍倍常有邪術能
作霧盤踞渾河左右荐食都鄙官軍莫敢近冬十月
虐延東邑民汹汹令時詣㑹城未還攻城急公掀髯
嘆曰此吾致身時矣厲兵戎服升縣堂鳴鼓集衆誓
曰𢎞才受


  國恩義當死爾曹亦


  天子民將何為衆皆泣曰公蒞東安適嵗侵民饑且死㑹
[105-45a]
大尹卧病公慨然身任狀民疾苦伏撫轅三日獲請
向微我公東民尚有遺孑耶生屬公生死隨公死戰
守惟公命公身率軍民三百餘闢西門大呼驟出奮
勇擊賊賊敗斬首數十級公生擒賊將四人以旋軍
民咸鼓舞賊益兵攻城不克乃詭挑公戰綏甫交遽
佯北躡至落岱村西圾忽黑霧彌天並轡不相見衆
潰公知中術策馬突陣當者披靡以後勁無人遂被
執賊慕公藝勇手釋公縳公喻以大義使歸命賊笑
[105-45b]
舉酒夀公穢誘百端公瞋目喊詈眥裂血濺賊面奪
刀刺賊不中殺侍賊數人而公身已無完膚矣遂自
剄賊憾甚解其肢而醢剜肺肝生食之懸頭於纛掛
腸於竿以示城中民民皆慟哭聲震地塞門増堞以
死誓年十六以上者爭持瓦石登陴投賊令亦請兵
來賊宵遁邑賴以寧東安之有滿兵駐防實始於此
公卒年三十八苦貧未娶署惟一僕力不能


  上聞䝉


[105-46a]
  䘏典士民私祀之嵗時布奠鮮不涕零迄今猶欷歔稱道
公忠烈弗衰事詳東安縣志又其時有一少年聞公
被害悼甚操戈馳奔欲復仇㑹門塞不得出乃呼號
從城上躍下腸迸手捫腹躑躅數武仆地死後收其
屍淚痕塵膩手不去戈亦義士也惜姓名不傳恐同
公湮没故并誌之


  陳浵傳           郝 林


  孝廉姓陳氏名浵字半千直隸安州人性倜儻負不
[105-46b]
羈才少好浮屠説嘗與僧達如往來不數月盡殫其
藴既而覺其誤遂謝去不復與通聞容城孫徵君講
學蘇門往從之遊徵君深引重之一時居門下者皆
莫能先值明季之亂盜賊蠭起崇禎十七年春有賊
自山東掠婦女百數十人流入州境州民驚潰而婦
女往往從賊中逃出賊亦多有徑棄之去者流離相
屬於路君悉收養於州城朝陽觀中給以飲食問其
里居姓氏多兖州士夫家及事定悉遣人送歸其里


[105-47a]
  又遍收途次棄兒令家人飼養之全活者甚衆避地
完縣髙士趙受繩稔其貧以金餽之君謝不受曰辱
君誼良厚然於義無所處非敢安也時際喪亂有人
携金二十鎰倉皇置君寓中以去君為緘蔵之逾年
事平訪其人與之取視其故所封識猶完好如初友
人張聚五嘗假舎於君及君他出輒私鬻之而取其
直君知之不問曰朋友之誼固然此戔戔者何較焉
遊大名有州人史姓者以事繫於官君察其無辜為
[105-47b]
一言于太守因得解史謝去後一日擕其女至欲以
為君媵妾而逡巡未敢言微語以逆君意君正色曰
吾所以急汝難者以汝負深怨而力不能自達故不
惜援手以拯汝豈其有利之之心耶且使心於利則
亦無恤於汝矣因一言之徳利其子女以為報汝其
以我為何如人疾驅之去順治庚子舉順天鄉試刻
苦力行年既耋而學不倦於宋元以來諸儒先書靡
不淹貫而陽明傳習録及鹿忠節公尋樂大㫖等篇
[105-48a]
則尤其所得力焉年七十五以疾卒於家子鶴齡博
學志行能世其業


  陳鶴齡傳          王安國


  先生姓陳氏諱鶴齡字鳴九直隸安州人父諱浵倜
儻好義負海内重望從容城孫徵君遊先生少承庭
訓以故有得於濂洛之緒好讀河津姚江二子書及
其鄉鹿忠節公論學等編而以身體認之父沒家業
中落故舊有某某者巧奪其産先生恬然予之弗與
[105-48b]
校事母以至孝聞啜菽飲水外内無間言康熙甲子
舉於鄉髙陽相國李文勤公夙重先生之為人至是
延至京師館於其家先生念母篤老輒謝歸設教家
塾從遊者數十人每秋冬篝燈夜讀聲滿里巷母殁
選授正定縣教諭效胡文定公法舉行條約教諸生
孝弟力田治經史暇則習射以文藝進者先生反覆
指畫懇懇無倦色士咸悦服依歸之郡屬三十二城
爭聞風請益焉正定學宫舊粗完厯嵗為風雨所摧
[105-49a]
傾圮殆盡先生蒿目憂之毅然謀修葺鳩工之始醵
金無幾而先生獨以力任邑人重先生之義羣輸資
以助踰年落成勒石以紀其事滹沱泛溢嘗奉檄視
沿河村堡水灾有宻授意謂宜以不成灾報者先生
詣其地蹙然曰百姓嗷嗷待哺吾目擊情形而諱不
以告負此心矣卒以灾報䝉賑恤全活者數千家又
太守命督隆平寧晉諸邑民蝗時捕蝗令急所在騷
擾先生旬日歸太守問狀先生曰蝗不食苖苖已盡
[105-49b]
民不畏蝗官即蝗也太守迂其言然終以此重之既
遷順天府武學教授掌義學事其訓迪一如真定雍
正四年以疾卒於官先生表裏粹然踐履篤實素精
制舉業六試於禮部凡五薦皆不第而經先生講授
者率列庠序及獲掇科名者指不可勝屈教人務盡
其誠而行之以恕聞人片善輒奬勵不置有不率者
以理婉諭之久乃薫之而化在家在官凡涉人身名
事以言語扶持愛䕶者甚夥嘗對人曰某生平不道
[105-50a]
人非樂成人美黙黙此心天鑒之矣歿之日逺近之
士咸聞而悲之赴葬者數百人其門人李鈞張誌請
於其友李塨方苞私謚為懿長先生子三惪榮悳華
悳正悳華登上第悳榮悳正俱成進士





[105-50b]








  畿輔通志卷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