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1 畿輔通志-清-唐執玉 (master)


[037-1a]
  欽定四庫全書


  畿輔通志卷三十七


  鹽政


  課額


  額徵綱引課銀三十四萬七千二百五兩三錢八分
一毫計引七十四萬四千四百五引每引應徵銀四
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


  額徵大宛兩縣分銷餘引課銀一萬六千四百七十
[037-1b]
兩六錢八分九釐四毫六絲計引三萬五千三百一
十三道每引應徵銀四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
額徵薊引課銀八千九百七十二兩八錢九釐一毫
四絲八忽四微計引二萬一千一百八十道每引應
徵銀四錢二分三釐六毫四絲五忽三微八纎
額徵永引課銀五千八百一十五兩三錢八分一毫
三絲一忽二微六纎計引一萬三千七百二十七引
每引應徵銀四錢二分三釐六毫四絲五忽三微八
[037-2a]


  額徵正引課銀一萬二千三百六兩八錢九分八釐
二毫八絲九忽計引二萬九千五十引每引應徵銀
四錢二分三釐六毫四絲五忽三微八纎


  額徵采育引課銀八百四十七兩二錢九分七毫六
絲計引二千道每引應徵銀四錢二分三釐六毫四
絲五忽三微八纎


  額徵河引課銀一千八百二十六兩七錢五分八釐
[037-2b]
八毫七絲八忽五微六纎計引四千三百一十二引
每引應徵銀四錢二分三釐六毫四絲五忽三微八


  額徵儀封引課銀六千一百五十一兩六錢一分三
釐三毫八絲計引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九引每引應
徵銀四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


  額徵懷慶引課銀一萬七千四百三十五兩七錢五
分八釐九毫三絲六忽五微計引三萬七千二百五
[037-3a]
十一引每引應徵銀四錢六分八釐六絲一忽五微
額徵陳州引課銀九千五百二十三兩八錢二分九
釐九毫八絲計引二萬四百一十九道每引應徵銀
四錢六分六釐四毫二絲


  額徵天津引課銀二百九十六兩五錢五分一釐七
毫六絲六忽計引七百道每引應徵銀四錢二分三
釐六毫四絲五忽三微八纎


  宣化府屬包課銀二千五百九十四兩四錢三分二
[037-3b]
釐七絲計引五千七百道


  延慶州包課銀九百七十九兩四錢八分二釐計引
二千一百道


  保安州包課銀五百二十二兩三錢九分四毫計引
一千一百二十道以上三宗每引照綱引算課


  宣化縣包課銀四十二兩三錢六分四釐五毫三絲
八忽計引一百道每引照正引算


  懷來縣包課銀五百八十四兩一錢八分五釐二毫
[037-4a]
一絲四忽計引一千二百八十道内九百八十引照綱引算其餘照正
引算


  西寧縣包課銀四百六十六兩九釐九毫一絲八忽
計引一千一百道每引照河引算


  以上各項嵗徵課銀共四十二萬九千四百四十
七兩三錢九分二釐八毫九絲九忽七微二纎共
計引九十二萬七千二百四十六引


  引目


[037-4b]
  順治元年計正引七十一萬九千五百五十道應徵
課銀一十九萬一千二百二十兩四錢一分二釐五


  又按鹽法考順永正河四府并采育營地連邊海私
販盛行以致課派地畝人丁後召募土商包納課銀
給引認地行鹽順天府屬之薊州遵化豐潤玉田寳
坻平谷香河三河八州縣嵗改行引八千七百六十
三引永平府屬之灤州盧龍遷安撫寧樂亭昌黎六
[037-5a]
州縣嵗改行引五千八十七引正定府屬之冀州深
州南宫武强饒陽安平衡水武邑八州縣嵗改行引
一萬五千九百引河間府屬之滄州獻縣静海青縣
鹽山慶雲六州縣嵗行引三千七百零三引采育營
嵗行二千引共計三萬五千四百五十三道嵗徵課
銀一萬一千一百十九兩六錢六分九釐六毫五絲
七忽一微四纎每引徵銀三錢一分三釐六毫四絲
五忽三微八纎


[037-5b]
  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河南道御史髙而明題増永平
六州縣薊遵八州縣共引三千六百道


  康熈元年七月御史髙而明題准照兩淮附銷積引
例納三引之課行二引之鹽每三引銃毁一引存司
繳部内包課改引三萬五千四百五十三引仍照舊
例一引一鹽其正引七十一萬九千五百五十引至
康熙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限滿仍行一引一鹽
康熙五年三月御史李粹然題開封府屬儀封杞縣
[037-6a]
通許太康蘭陽五縣向食河東之鹽請改歸長蘆每
年増課銀一千六百四十餘兩計引一萬三千一百
八十九道


  康熈九年御史呉賽余縉題明懸引四萬三千七十
九引又康熙十二年御史哲備題明懸引四萬六千
三百三十九引二項共八萬九千四百一十八引康
熙十七年御史邁色題准各商分認行銷於十八年
起将此項入各州縣額引每年奏銷册内考成
[037-6b]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直𨽻廵撫于成龍䟽稱長蘆
新増引八萬六千九百六十二引内三萬三千二百
六十三道課銀一萬五千三百七兩二分八釐七毫
七絲八忽三微八纎詳請題豁部議不准奉


  㫖豁免計免趙州滑縣寧津灤城棗强晉州藁城元城東
明南樂清河内黄祁州肅寧十四州縣綱引二萬八
千四百一十二道減課銀一萬三千二百五十一兩
九錢二分五釐四絲南宫鹽山慶雲三縣正河引四
[037-7a]
千八百五十一道減課銀二千五十五兩一錢三釐
七毫七絲八忽三微八纎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直隸廵撫于成龍㑹同御史江
蘩䟽稱十七年天津新設鹽引四千道内酌留七百
道應徵課銀二百九十六兩三錢五分一釐七毫六
絲六忽外三千三百道課銀一千三百九十八兩二
錢九分七釐五毫五絲題請豁除奉


  㫖豁免


[037-7b]
  康熙四十二年直𨽻廵撫李光地疏請停止大宛二
縣代銷之例增引三萬五千三百一十三道以符舊
額一十萬五千九百三十七引之數嵗徵兩縣餘引
課銀一萬六千四百七十兩六錢八分九釐四毫六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御史桑格㑹同直隸廵撫趙𢎞
爕議増薊遵等八州縣引課銀四千二百三十六兩
零計引一萬道又七月戸部行令將永屬火鹽改斗
[037-8a]
為秤准用筐籃委員監收餘鹽報部因永平府鹽商
王謙吉多收耗鹽照數合引每年加五百七十二引
課銀二百四十二兩零自四十七年為始入額徵收


  貢鹽額例


  天下産鹽之省八兩淮兩浙山東河東福建廣東四
川雲南而貢鹽獨責之長蘆者以長蘆屬京師内地
就近取給故明制於每年正課一十八萬餘引内進
五十三萬四千六百六十九觔零二兩計二千六百
[037-8b]
七十三引零竈丁之煎辦白鹽其勞倍於青鹽必十
餘丁始能煎辦一包在南北場則有往來運載看守
伺候交納等費其總催解京交納又有沿途起運車
船大小使用長蘆土地瘠薄各竈差役浩繁故竈丁
所出解京脚價曽經題准盡數蠲免又議僉審丁糧
近上之家充當各場白鹽上戸於本司所轄場分每
丁派白銀六分共銀二千四十兩每年三月内依限
徵完解司貯庫呈詳廵鹽御史委首領官一員場官
[037-9a]
二員動支前銀南場一千三百二十引每引銀六錢
五分該銀八百五十八兩北場一千三百五十三引
每引銀五錢五分該銀七百四十四兩一錢五分給
與首領官責令利民富國等場見年總催南赴海豐
嚴鎮等場北赴蘆臺越支等場買鹽築包運赴小直
沽批驗所坨内聽掣一應蘆蓆繩索僱船搬運包築
看守人工俱取足前銀數内其運鹽脚價併赴京上
納費用即於司貯庫銀内動支銀一千七百七十四
[037-9b]
兩六分給總催等役同委官解京上納外給總解官
路費銀四十兩分解官各給銀十兩一應常例盡行
裁革餘銀三百九十三兩八錢五分每總催解鹽一
引補給銀一錢以賠補不敷之數再有多餘存作都
察院食鹽動支其各竈該辦額鹽仍派與引商闗支
即後到之商亦一體支課無致拖欠此前明貢鹽舊
制也我


  朝定鼎順治元年八月户部請定


[037-10a]
  御用鹽斤數目行文長蘆運使每年解納鹽斤供用庫
青白鹽二十四萬一千六百六十六斤内官監青白
鹽一十三萬四千五百斤光禄寺青鹽一十二萬斤
内鹽磚二百七十七塊每塊重十五斤白鹽三萬二
千斤滷水二千四百斤神樂觀食鹽六千五百二斤
務於九月中旬解納以供


  御用順治七年題准光禄寺鹽交本寺收貯順治十五
年題准供用庫鹽歸併宣徽院收貯康熈元年題准
[037-10b]
各監庫鹽仍交戸部收貯三年題准光禄寺鹽仍交
戸部收貯二十八年議准長蘆運司煎辦貢鹽九十
餘萬觔内務府光禄寺每年取用三十餘萬觔自二
十八年為始止令煎辦四十萬觔其餘五十餘萬觔
停其煎辦每包折價銀七錢五分報部三十三年覆
准将長蘆三十三年三十四年額解鹽觔停止俟用
完再照例移解五十一年議准長蘆運司解送備用
青白鹽十萬觔磚鹽一萬觔於五十一年起至五十
[037-11a]
五年止停止解送折價解部俟五年後每年止解青
白鹽六萬觔磚鹽四千觔交光禄寺仍將每年應折
價銀報部查核


  食鹽額例


  明初在京府部院寺科監等衙門俱有食鹽至萬歴
八年盡數裁革惟戸部堂上及十三司官吏都察院
堂道官吏併鹽院書吏尚有嵗支食鹽多寡不等俱
以六百觔浄鹽為一包候部院劄到本司差官下場
[037-11b]
支領於庫貯私鹽銀内動支夫馬脚價等費給與差
委解官装運至京各衙門交納我


  朝順治元年八月題定


  御用鹽觔行司納解部院等衙門食鹽仍照前數每年
辦解戸部官吏食鹽四萬九千一十六觔都察院堂
道官吏食鹽一十五萬六千九百四十觔鹽院官吏
食鹽三千二百五十觔交納戸部查收貯庫給散各
旗順治四年題定給發宗室及官員兵匠人役鹽觔
[037-12a]
額數順治十一年題准諸王各旗官員按俸銀每兩
給鹽一斤


  供用庫原額白鹽二十四萬一千六百六十六觔每
百觔加耗鹽三十觔該耗鹽七萬二千四百九十九
觔十二兩八錢


  内官監原額白鹽六萬二千觔青鹽七萬二千五百
觔每百觔加耗鹽三十觔該耗鹽四萬三百五十觔
光禄寺原額青白鹽一十五萬二千觔内扣鹽磚一萬觔
[037-12b]
青白鹽十四萬二千觔每百觔加耗鹽三十觔共該
耗鹽四萬二千六百觔


  神樂觀食鹽六千五百二觔每百觔加耗鹽三十觔
該耗鹽一千九百五十觔九兩六錢


  戸部官吏食鹽四萬九千九百一十六觔每百觔加
耗鹽十觔該耗鹽四千九百九十一觔九兩六錢
都察院堂道官吏食鹽一十五萬六千九百四十觔
每百觔加耗鹽十觔該耗鹽一萬五千六百九十四
[037-13a]


  鹽院官吏食鹽三千二百五十觔每百觔加耗鹽十
觔該耗鹽三百二十五觔


  閏月加食耗鹽一萬九千二百九十七觔十一兩二


  雍正五年議准天津駐劄水師營官兵所食鹽觔商
人將就近灘場生鹽百包運至該處交與該同知呈
明都統按名分給以濟官兵食鹽每包定價銀五錢
[037-13b]
其鹽價銀兩官兵初到令該同知於俸餉内照數扣
交鹽法道庫至明嵗官兵駐劄已定令該御史照依
天津附近軍民食鹽之例行文該都統将官兵水手
人等查明戸口若干應用鹽觔若干造具清册飭令
分司聽其自備鹽價買食如有不肖兵丁混雜灘場
偷竊以及串通商人夾帶行私等弊該御史即行查
拏治罪


  白鹽折價


[037-14a]
  順治十八年八月起至康熙元年八月止一年之内


  内庭各處用鹽僅十萬觔今現在貯庫鹽觔尚足取用
令長蘆運司額解内官監供用庫正耗等鹽照依時
價併脚價自康熙元年為始改折三年以充兵餉至
三年之後該運司聽候部文取用本色照數解納轉
送内務府以供


  内庭之用其餘下剰鹽觔仍行改折每年將改折銀兩
照時價併脚價先行報部酌定數目以便載入年額
[037-14b]
考成如起解稽延照鹽課未完例叅處


  康熙八年以後長蘆嵗辦貢鹽照例奉文煎辦餘鹽
折價解部其煎辦鹽觔除奉文取解本色外所有存
剰餘鹽收貯津坨來年額辦鹽觔或徵本色或徵折
色咨部酌定


  嵗辦貢鹽正耗原額共九十一萬三千一百八十五
觔每年照例煎辦解赴津坨候部文取解如有餘剰
存坨鹽觔久貯不免消耗照依時價併脚價每包重
[037-15a]
二百二十五觔改折價銀七錢五分發商變賣今除
光禄寺内務府鹽二十六萬觔外共該徵解折價銀
二千三百七十七兩二錢八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
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三埃三𣺌三漠三糊載入年額
考成一體奏銷


  閠月白鹽折價銀六十四兩三錢二分五釐六毫六
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六𣺌六漠六糊


  鹽磚折價


[037-15b]
  鹽法考載前明鹽磚二百七十六塊每塊重十五觔


  本朝順治五年因不足用行令運司添造鹽磚三百九
十一塊連前共六百六十七塊共計一萬觔自順治
二年起至十六年止每年照額徵解本色順治十七
年分光禄寺題請每塊鹽磚折價銀二錢八分共折
價銀一百八十六兩七錢六分


  滷水折價


[037-16a]
  長蘆貢鹽則例光禄寺定額鹽滷二千四百觔俱行
折價明制已然


  本朝因之每年鹽滷二千四百觔每百觔折價銀一錢
六分共折銀三兩八錢四分運司捐解奏銷


  貢鹽節省


  康熙四十年六月戸部准據光禄寺呈稱額解鹽十
八萬四千六百觔一年所用不至十萬觔嗣後每年
只解送十萬觔以備應用減省鹽八萬四千六百觔
[037-16b]
每年折價倘有賔客多來鹽觔不敷應用酌量移取


  鹽觔變價


  康熙四十一年六月戸部題准四十年分鹽觔煎辦
三十萬觔備用餘鹽六十餘萬觔已經折價解部除
解過鹽二十二萬五千七十觔零尚餘鹽七萬四千
九百二十觔零應變價送部其康熙四十一年分鹽
觔仍令煎辦三十萬觔備用餘鹽照例變價至每年
額解鹽磚光禄寺庫存無㡬不敷應用仍解本色


[037-17a]
  康熙五十一年六月題准光禄寺每年長蘆鹽運司
解送備用青白鹽十萬觔磚鹽一萬觔一年各處只
用青白鹽五萬二千餘觔鹽磚三千餘觔歴年除用
下存青白鹽三十二萬四千十六觔零鹽磚四萬四
千十五觔零因省存剰鹽觔将長蘆鹽運司每年所
解鹽觔暫停五年此停解五年青白鹽五十萬觔鹽
磚五萬觔折價交部俟五年後每年解送十萬斤青
白鹽内減去四萬觔止解六萬觔鹽磚一萬觔内減
[037-17b]
去六千觔止解四千觔備用此減去四萬觔青白鹽
六千觔鹽磚亦應折價交部


  康熙六十一年七月戸部議准長蘆廵鹽御史孫塔
自康熙五十二年起至康熙六十年止尚有存剰鹽
八十餘萬觔尚未變價解部應將康熙六十一年分
應辦鹽觔毋庸煎辦俟有咨取即將歴年存剰鹽觔
解送其康熙六十一年應煎辦鹽觔照例折價解部
雍正二年三月戸部議覆長蘆廵鹽御史莽鵠立雍
[037-18a]
正元年分煎辦内務府鹽二十萬觔内除雍正元年
三月至十一月奉文取解内務府交送和碩怡親
王多羅果郡王多羅理郡王借商舖鹽四項共計一
十一萬七千五十觔續即差官起解補還商舖外其
餘存剰鹽八萬二千九百五十觔計築三百六十八
包一百五十八觔應否照例變價查長蘆運司每年
額解本寺青白鹽六萬觔鹽磚四千觔貯庫備用今
雍正三年分額解鹽觔應作速解送


[037-18b]
  雍正三年二月戸部議准長蘆廵鹽御史莽鵠立雍
正二年煎辦本色鹽二十萬觔内除雍正二年八月
十月兩次取解内務府借商舖鹽觔共計九萬四千
五十觔續即批解補還商舖餘剰鹽十萬五千九百
五十觔計築鹽四百七十包二百觔飭商照例領運
變價其雍正三年分内務府鹽觔遵照舊例煎辦


  邊布銀兩


  鹽之有邊名也昉于宋雍熙間其法募商輸芻粟塞
[037-19a]
下而官給之鹽明代循之成化以後稍更矣使商人
於邊代間輸芻粟與金各半報中給引是曰邊鹽成
化六年御史林誠以深州海盈及益民阜財富民富
國海豐海阜海潤越支濟民石碑恵民歸化十三場
陸路窵逺商人不支鹽課遂致鹽觔堆積年久消折
請自本年為始每鹽二大引合為四小引共重八百
觔折濶白布一疋長三丈二尺議價銀三錢徵解通
州通濟庫交納以備折俸支用是曰布鹽此邊布所
[037-19b]
由名也至嘉靖九年御史傅炯題請青州分司所屬
濟民石碑恵民歸化四場離小直沽批驗所窵逺商
人支掣實難請將本色盡行折價每引折銀一錢嘉
靖二十九年御史趙鏜援例議將深州海盈場除鹽
山縣近場一十三戸照舊辦納本色其餘居住正定
府衡水縣等戸照例折色每引納銀一錢折色貯庫
本色入坨俱聽倉勘到日支給計每丁納鹽四引二
十觔此又邊布折價之所由來也我


[037-20a]
  朝因之每年實徵邊布銀六千三百三十七兩九錢八
分八釐三毫一絲七忽三微一纎四沙一埃三渺三
漠入册奏銷照額徵解新増邊布銀十五兩二錢五
分二釐四絲二忽四微六纎三沙一塵七埃七渺五
漠六糊


  京山


  京山者乃前明京山順慶柘城汝寧嘉定新昌太和
景寧建德太康陽夏徳平榮陽慶雲十四藩府每年
[037-20b]
各給鹽若干引每引折銀一兩三錢三分三釐派於
長蘆運司按年徵給我


  朝定長蘆鹽法課額廵鹽御史王秉乾以此項原係舊
例正名京山每年應徵銀七百五十四兩六錢九分
八釐派各場地丁


  灘價鍋價


  長蘆之鹽有由煎而成者其舊有四場曰阜民曰石
碑曰濟民曰歸化是也今則阜民場荒矣有由晒而
[037-21a]
成者其舊有九場曰興國曰利民曰富國曰富民曰
海豐曰深州海盈曰阜財曰利國曰嚴鎮是也今則
富國富民深州海盈亦荒矣若豐財越支蘆臺三場
其舊半煎而半晒今則蘆臺如故而豐財晒越支煎
矣煎者何竈丁秋日採草於所分場中至十一月間
鑿海氷蔵之春暖以後淋其滷於鍋煎之週十二時
為一伏火凡乾六鍋每鍋約得鹽百觔詰旦出坑灰
晒於亭場俟鹽花浸入灰内仍實灰於坑以取滷其
[037-21b]
試滷也投石蓮滷中沉而下者為淡滷浮而横側者
鹽淡半焉煎之則耗薪必浮而立於滷面者乃為鹽
滷以此入鍋可頃刻成鹽将成時又須投皂角數片
鹽始凝至於積灰則以年久者為良滷水浸潤其成
鹽尤多久旱則潮氣下降土燥而鹽不生花久雨則
客水浸滛亭場沾濕晒之反致銷蝕故以灰取滷必
雨𤾉時若而鹽乃豐也晒者何竈丁於近海之區預
掘土溝以待海潮浸入復於溝旁堅築晒池九層或
[037-22a]
七層自髙而低俟潮退後兩人繩繫栁兜輓溝中鹽
水傾入最髙一層池中注滿晒之然後放入第二池
又灌髙池使滿逐層放至末池投石蓮試之鹹矣於
是趂晴曝一日以木扒把起堆貯池旁隙地如髙墉
然泥封覆其上待商至而批發之凡鹽由晒成者其
形顆名曰盬鹽由煎成者其形散名曰末鹽末味髙
而盬次之晒必資於灘故灘有價煎必資於鍋故鍋
有價半煎半晒則灘鍋兼徵焉若今之不煎不晒而
[037-22b]
聽其荒者務别業以包課課則仍其舊名明時徵法
每灘一畝科鹽三引每引折價三分五釐補給逃亾
額數及給與各竈償其排濬等費餘銀解司報部


  本朝則照舊額徵價而聽各場竈戸自為批發其批發
也南北之場不同南場以四百二十觔重為一包其
價随時低昻每包約略一錢以外北場以二百四十
觔重為一包其價至八九分而止南場之運鹽也由
陸而至滄州北場之運鹽也由水而至天津未運入
[037-23a]
坨之先曰生鹽既運入坨之後曰熟鹽熟鹽改包另
築以三百觔為度轉運各商行鹽地方運司每年額
徵灘價銀六百兩解部至於鍋價則自順治十二年
廵鹽御史題請清查各場鍋面分别逺近以上下其
科則每年額徵鍋價銀四十五兩七錢八分解部


  各場錢糧額徵


  興國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一十六兩二錢三分


[037-23b]
  額徵新増邊布銀八分一釐五毫二絲二忽


  額徵京山銀一十七兩一錢五釐


  額徵灘價銀六兩九錢六分六釐


  額徵白鹽八千九百五觔


  額徵白鹽折價銀七十四兩五錢六分六釐三毫
三絲三忽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二埃八渺七漠六
糊遇閏加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七兩六錢三分八釐


[037-24a]
  額徵俸糧銀四十五兩二錢三分二釐遇閠加銀
一兩七錢一分六釐二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厚財場歸併興國場


  額徵邊布銀一百六兩五錢三分二釐二毫三絲
一忽一微七纎


  額徵新増邊布銀一錢五分六釐八毫二微


  額徵京山銀二十三兩三錢三分九釐


[037-24b]
  額徵灘價銀六兩四錢八分


  額徵白鹽四千九十九觔八兩八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三十四兩三錢三分五釐一毫
六絲三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四渺六漠七
糊遇閠加銀一兩六錢五分


  額徵鹽磚折價銀六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三十八兩七錢九分遇閠加銀一兩
四錢一分五釐九毫


[037-25a]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額徵裁併青衣工食銀十四兩四錢


  富國場


  額徵邊布銀三百七十四兩六錢四分


  額徵新増邊布銀二兩三錢八分八釐七毫七絲
九微一纎八沙四塵


  額徵京山銀四十一兩六錢九分


  額徵灘價銀二兩一錢八分六釐


[037-25b]
  額徵白鹽一萬七千一百四觔一兩六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四十三兩二錢三分六釐
三毫三絲三忽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二埃四渺五
漠六糊遇閠加銀四兩一錢二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八十九兩四錢九分九釐一毫遇閏
加銀五兩九錢四分四釐三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037-26a]
  豐財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四十五兩五錢一釐


  額徵新増邊布銀七分一釐四毫四絲八忽


  額徵京山銀五十五兩九分四釐


  額徵灘價銀一百四兩三錢九分二釐六毫六絲


  額徵鍋價銀二兩八錢


  額徵白鹽九千六百七十三觔四兩八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八十一兩五釐六毫六絲六忽
[037-26b]
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一渺七漠二糊遇閏加
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六十七兩三錢四分七釐遇閏加銀
二兩八錢二分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蘆臺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八十七兩四錢四分八釐五毫
[037-27a]
額徵新増邊布銀一兩六分九釐六毫八絲一忽
二微


  額徵京山銀六十一兩一錢二分四釐


  額徵灘價銀二百一兩三錢九分三釐三絲


  額徵鍋價銀二兩一錢七分


  額徵白鹽九千二百二十四觔十二兩八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七十七兩二錢五分六毫六絲
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一渺九漠五糊遇
[037-27b]
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六十七兩九錢一分七釐遇閏加銀
二兩五錢八分六釐七毫九絲二忽七微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濟民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二十九兩四錢一分三釐三毫


  額徵京山銀四十二兩九錢一分


[037-28a]
  額徵鍋價銀一十一兩五錢五分


  額徵白鹽七千七百五十一觔四兩


  額徵白鹽折價銀六十四兩九錢一分二釐四毫
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九埃六渺三糊遇
閏加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銀九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四十四兩九錢七分五釐遇閏加銀
一兩八錢六分七釐七毫


[037-28b]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越支場


  額徵邊布銀三百五十三兩六錢二分六釐三毫
五絲


  額徵京山銀一百七十三兩六錢七分


  額徵灘價銀三十五兩三錢五分八釐六毫六絲


  額徵鍋價銀六兩八錢六分


  額徵白鹽三萬二千七百三十九觔十三兩六錢


[037-29a]
  額徵白鹽折價銀二百七十四兩一錢六分七釐
一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七塵八埃三渺三
糊遇閠加銀六兩六錢四分


  額徵鹽磚折價銀五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一百八十三兩六錢四分七釐遇閏
加銀八兩四錢三分八釐四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豐潤縣


[037-29b]
  額徵邊布銀一百一十九兩四分


  額徵新増邊布銀八錢七分四毫七絲九忽九微
九纎九沙三塵五埃六渺五漠


  石碑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九十一兩三錢三分八毫五絲


  額徵京山銀七十六兩三錢四釐


  額徵鍋價銀六兩五錢八分


  額徵白鹽一萬一千五百三十一觔


[037-30a]
  額徵白鹽折價銀九十六兩五錢六分三釐三毫
三絲三忽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二埃七渺四漠一
糊遇閏加銀二兩五錢八分五釐六毫六絲六忽
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六渺六漠七糊


  額徵鹽磚折價銀五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九十三兩三錢二分七釐八毫遇閏
加銀四兩六分七釐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037-30b]
  歸化場


  額徵邊布銀八十四兩五錢七分九釐七毫


  額徵京山銀二十兩七錢一分


  額徵鍋價銀八兩三錢三分


  額徵白鹽二千六百九十觔五兩六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二十二兩五錢三分二釐一毫
六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五渺二漠九
糊遇閏加銀一兩六錢五分


[037-31a]
  額徵鹽磚折價銀九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四十九兩六錢一分二釐遇閏加銀
一兩七錢七分二釐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恵民場歸併歸化場


  額徵邊布銀八十五兩九錢三分八釐三毫


  額徵京山銀二十七兩六錢六分


  額徵鍋價銀七兩四錢九分


[037-31b]
  額徵白鹽四千一百觔三兩二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三十四兩三錢三分二釐六毫
六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四𣺌五漠七
糊遇閏加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銀七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四十八兩六錢二分八釐遇閏加銀
二兩四分六釐六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037-32a]
  額徵裁併青衣工食銀十四兩四錢


  利民場


  額徵邊布銀八百一十八兩七錢九分三釐九毫


  額徵新増邊布銀五兩八分七釐四毫三絲七忽
三微六纎四沙八塵八埃三𣺌五漠


  額徵京山銀一十九兩九錢一分一釐


  額徵灘價銀四十兩六錢五分一釐六毫九絲五


[037-32b]
  額徵白鹽一萬九千七百三十六觔九兩六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六十五兩二錢七分七釐
九毫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八埃九渺八
漠九糊遇閏加銀三兩四錢五分八釐三毫三絲
三忽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三埃三渺三漠三糊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一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九十二兩三錢八分一釐六毫七忽
遇閏加銀三兩八錢五釐五毫


[037-33a]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阜民場


  額徵邊布銀四百一十六兩八錢二分二釐九毫
九絲六忽九微七纎五沙七塵一埃三渺


  額徵新増邊布銀六錢七釐二絲九忽九微一纎
四沙二塵五埃


  額徵京山銀一十七兩九錢九分二釐


  額徵白鹽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二觔十三兩六錢


[037-33b]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一十五兩三錢四分四毫
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九埃二渺九漠四
糊遇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七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九十二兩九錢五分五釐三毫遇閏
加銀三兩七錢八分九釐三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利國場


[037-34a]
  額徵邊布銀三百二兩六錢八分九毫八絲九忽
一微六纎八沙三塵三漠


  額徵新増邊布銀一兩三錢五分五毫一絲八忽
一微六纎六沙八塵五埃二渺五漠


  額徵京山銀一十一兩六錢七分


  額徵灘價銀五兩三錢一釐


  額徵白鹽一萬四千七百三十四觔三兩二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二十三兩三錢八分五釐
[037-34b]
九毫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九埃二渺四
漠五糊遇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一十一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八十七兩一錢六分六釐三毫二絲
三忽遇閏加銀三兩二錢七分七釐五毫


  額徵裁減書辦工食銀六兩


  海豐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三十六兩九錢六分七釐四毫


[037-35a]
  額徵新増邊布銀五錢二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


  額徵京山銀一十三兩七錢九分三釐


  額徵灘價銀三十五兩六分二釐六毫五忽


  額徵白鹽八千七百七十六觔四兩八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七十三兩四錢九分五釐六毫
六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二渺一漠七
糊遇閏加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銀七兩六錢三分八釐


[037-35b]
  額徵俸糧銀八十一兩四錢七分六釐遇閏加銀
三兩五錢一分六釐五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海盈場歸併海豐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一十九兩六錢二釐四毫九絲
一忽四微


  額徵京山銀一十五兩八錢七分


  額徵灘價銀一十一兩五錢二分六釐三毫


[037-36a]
  額徵白鹽一萬一千五百九十五觔五兩六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九十七兩九分八釐八毫三絲
三忽三微三纎三沙三塵二埃七渺三漠八糊遇
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九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七十八兩四錢二分七釐遇閏加銀
三兩四分四釐四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037-36b]
  額徵裁併青衣工食銀十四兩四錢


  富民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九十一兩四錢六分五釐一毫


  額徵新増邊布銀三錢八毫七絲八忽五微


  額徵京山銀一十六兩一錢七分


  額徵灘價銀一十九兩八錢四毫五絲


  額徵白鹽二萬九百四十八觔三兩二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七十五兩四錢二分二釐
[037-37a]
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五埃五渺九
漠三糊遇閏加銀四兩一錢二分五釐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一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一百一十一兩二錢三分一釐遇閏
加銀四兩五錢一分一釐八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深州海盈場


  額徵邊布銀三百一十一兩五錢九分三釐三毫


[037-37b]
  額徵新増邊布銀七分九釐一毫四絲七忽一微
九纎五沙五塵七埃八渺


  額徵京山銀四十四兩六錢七分四釐


  額徵灘價銀四兩六錢三分五釐


  額徵白鹽九千五百四十五觔四兩


  額徵白鹽折價銀七十九兩九錢三分二釐四毫
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九埃五渺一漠一
糊遇閏加銀二兩四錢七分五釐


[037-38a]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六十二兩四錢二分九釐遇閏加銀
二兩三錢七分五釐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阜財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六十二兩三錢七分五釐七毫
額徵新増邊布銀七錢一分七釐一毫八絲四忽
四微一纎六沙一塵七埃七渺六糊


[037-38b]
  額徵京山銀一十兩九錢七分四釐


  額徵灘價銀五錢四分


  額徵白鹽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一觔十四兩四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一兩九錢二分六釐九毫
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九埃三渺七漠七
糊遇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八十九兩三錢七分五釐八毫遇閏
[037-39a]
加銀三兩六錢六分三釐三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海潤場歸併阜財場


  額徵邊布銀二百七十二兩七錢三分九釐一毫


  額徵新增邊布銀三錢五分三釐三絲八忽九微
八纎七沙六塵八埃


  額徵京山銀一十一兩九錢八釐


  額徵灘價銀四十五兩六錢九分三釐


[037-39b]
  額徵白鹽一萬四千四百一十三觔十二兩


  額徵白鹽折價銀一百二十兩七錢四釐一毫六
絲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五埃九渺二漠八糊
遇閏加銀三兩三錢


  額徵鹽磚折價銀九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七十六兩二錢四分遇閏加銀三兩
二錢六分六釐九毫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037-40a]
  額徵裁併青衣工食銀十四兩四錢


  嚴鎭場


  額徵邊布銀八百一十兩六錢六分七釐一毫八
忽六微


  額徵新増邊布銀一兩五錢九分六釐三毫一絲
三忽六微


  額徵京山銀五十二兩一錢三分


  額徵灘價銀八十兩一分三釐六毫


[037-40b]
  額徵白鹽二萬六千四百八十六觔三兩二錢


  額徵白鹽折價銀二百二十一兩七錢九分五釐
九毫九絲九忽九微九纎九沙九塵八埃六渺四
漠二糊遇閏加銀四兩六錢一分六釐六毫六絲
六忽六微六纎六沙六塵六埃六渺六漠六糊


  額徵鹽磚折價銀十一兩六錢三分八釐


  額徵俸糧銀一百六十六兩一錢一分五釐四毫
遇閏加銀七兩五錢九分一釐六毫


[037-41a]
  額徵裁汰書辦工食銀六兩


  部運


  舊例部運銀四百八十四兩一錢四分南北各場額
編有鹽磚銀一百八十六兩七錢六分如不奉文提
取鹽磚則將此銀解部如奉文提取鹽磚即将此銀
發蘆臺場焼造委官領解所有運送水旱脚價等費
南北各場共解銀四百八十四兩一錢四分給發解
官收領名曰部運康熙三十年八月運司李法祖念
[037-41b]
竈戸苦累倡先捐銀八十兩青州分司捐銀六十兩
滄州分司捐銀十兩經知各捐銀五兩共銀一百六
十兩給發解官以為運脚將部運名色永逺革除


  幫包


  南北各場每年煎辦内務府光禄寺鹽解官每鹽一
包給脚價使用等銀一兩名曰幫包出之塲中致吏
胥朦朧滋弊雍正十一年鹽道彭家屏詳請本道自
行捐給永逺通飭不得派累竈户


[037-42a]
  黒土課米


  明萬歴二十二年戸部題黒土課米各運司所無惟
長蘆有之初以刮取黒土淋煎成鹽工力極省後海
潮往來俱為水窟乃捨鹽而漁洪武永樂間查出近
海場分船隻供辦近在通州武清縣者撥入該縣徑
自辦納嘉靖二十九年御史題准長蘆運司利國等
場先年奉例認納課米嵗徵本色赴各原定倉口輸
納近年徵收屢後應將利國等場原徵天津等倉課
[037-42b]
米每石折徵銀五錢司收解部至我


  朝則歸天津清軍同知每年徵收銀二百一十七兩八
錢六分四釐七毫五絲轉解布政司交納


  關請引目


  明制長蘆引目每年五月運使委官赴部闗引領回
驗發


  本朝順治元年令寳泉局刊鑄銅板刷印鹽引每引納
紙硃銀三釐共銀二千七百六十四兩六錢三分八
[037-43a]
釐附同正課解交以供刷印各商赴部先納課而後
領引御史未出亰之先運司差管引經承赴京候御
史出具印領到部闗引領回收貯俟各商領運順治
十六年御史田六善題請照淮浙例先發引而後納
課順治十七年科臣蔣䕃修因逋欠愈多疏請仍舊
赴部先納課銀後按銀給引康熙四年戸部題定長
蘆引目仍照淮浙例先發運司給商納課永為定例
十二年定長蘆每年四季鹽引豫支户部庫銀刷印
[037-43b]
交新差御史帶往俟解到紙硃銀補庫項三十五年
覆准鑄銅板刷印長蘆十一塊


  支買鹽觔


  明制中鹽於邊其鎭有三曰宣府鎭曰大同鎭曰薊
州鎭宣府倉厫五十二大同倉厫十八薊州倉厫十
一各商赴各邊鎭報中鹽引撥派倉場納完米麥豆
粟草束各該倉場出給倉鈔場鈔實收將收過糧草
數目申報該鎭管糧郎中随將各商報到倉鈔場鈔
[037-44a]
比對勘合皆同聽商支運


  本朝引不邊中各商領引赴批驗所截去右邊第二角
封固具申運司運司又截去右邊第一角左邊第二
角印葢付商支運運司又出結支單内開某商派支某
場鹽若干限以入場出場月日送院印發給商入場
支鹽行文場官稽查買鹽數目出場日期行文批驗
所稽查入坨數目務要依限築運如過期不繳支單
併出入違限指名報院将引目銷毁入官仍治以罪
[037-44b]
在場支買謂之生鹽到坨築包謂之熟鹽聽候秤掣


  秤掣鹽觔


  舊制商鹽堆垜在坨赴司告掣運司發批驗所查驗
果與引目相同即具結申司呈驗聽掣南所有内外
兩坨北所有新舊兩坨未掣者在外坨舊坨已掣者
在内坨新坨南所六引為一堆北所九引為一堆每
堆為之一□十□謂之一垜南所秤掣鹽觔自外坨
擡入内坨謂之旱掣北所秤鹽觔自舊坨擡入新坨
[037-45a]
謂之水掣其秤掣之法各商引鹽少者㡬次多者㡬
十次每掣一包過小籌一根掣二十包過大籌一根
是為一次委官就籖筒二十根内信手掣一籖係第
㡬號則掣第㡬號包若額外多出鹽觔作多出數算
原每引共二百二十五觔康熙十六年部議将割沒
等名攤入正項每引加鹽二十五觔加課七分每引
共二百五十觔雍正元年九月部議将長蘆現行鹽
觔每包再加鹽五十觔以三百觔為一包加鹽而不
[037-45b]
加課長蘆積欠一百數十餘萬新舊錢糧乃得按限
徵收報部


  水程驗單


  舊制凡行鹽地方該運司備查州縣里分嵗用食鹽
若干開申廵鹽衙門照數批行運司塡給水程行令
各商前往行鹽地方發賣賣完之日同引目一併繳
部存查


  本朝定例商人運賣官鹽本商先行具呈鹽院掛號半
[037-46a]
印給發某字某號水程驗單運司開塡引數商名印
盖付與商人某夥計某運赴地方發賣鹽包到日該
管官司将商人所執水程引目及驗單查對原闕
名與水程印盖原闕同方許發商自行貨原闕
  盡價足畢日該州縣即将引目截去
一角同水程一併繳司驗單繳院查銷以定考成如
有留匿舊引夹帶影射及無運司印盖水程并無鹽
院驗單或鹽觔號名不同或越境貨賣等弊即係私
[037-46b]
鹽地方官即行申報治罪至所在官司若有抽取引
牙給票繳引等稅淹滯鹽貨與賣畢不繳退引者俱
以違法科斂論


  循單環照


  往例京鹽係商人各自領引運京照依時價發賣後
在京議立長蘆館挨賣名曰輪勾日久司事不均課
欠纍纍康熙五十四年覆准将長蘆京館永行禁革
令合綱保老成之商在廣渠門張灣催課登賬又委
[037-47a]
員發鹽收課設立循單環照循單給發京商凡遇舖
戸買鹽即将某縣舖戸某於本年某月某日某商某
字㡬號引鹽若干包塡注明白給與該舖戸收執前
赴張灣委官處投換環照䕶鹽由廣渠門掛號進京
循單交委員收繳運司環照給發委員凡有舖戸執
循單領鹽者該員驗收仍照單開商舖姓名鹽包號
數塡明環照内換給舖戸䕶鹽進京該員照單查發
速催起運不許停留亦不得借端掯延該舖戸若無
[037-47b]
環照或繞道進城并鹽包號數不符者即屬私販沿
途廵役人等查拏解赴運司按律治罪其環照著舖
戸即呈該縣限月終彚繳運司


  閱坨放闗


  舊例四季秤掣後因夏水漲而冬水涸改為春秋二
闗春闗不過三月秋闗不過八月故廵鹽差期例於
九月二十三日更替舊院差滿封關直待新院涖任
批驗所備具各商在坨引鹽清册申送運司轉呈鹽
[037-48a]
院示期閱坨親行秤掣如有多出鹽觔當即懲治各
商於秤掣後将水程先赴天津道及清軍㕔掛號然
後赴運司及北分司批驗所掛號仍造册呈送鹽院
聽候親臨鹽關開放船隻間或抽包秤掣重輕有無
私弊近日司鹽政者随時驗放不拘春秋二闗商尤
稱便


  徵收起解


  明制徵收錢糧上有限期每限庫大使照部頒法馬
[037-48b]
同交課商人當堂估兌貯庫其起解錢糧分作上下
半年兩次先期運司擬定解員呈請鹽院委令解納
其經過地方廵捕官督兵䕶送出境其解費商人於
交課時即照引數每年帶輸銀一分五釐先期完足
貯庫以為正兌添兌解官解吏盤費鞘木鐵篐鑿字
工價併僱車騾等用計引派徵所徵即供所解


  本朝因之惟徵解随時不立限期至於追比逋課乃立
限期如起解若干運司委官一員備具連環批廻詳
[037-49a]
請鹽院掛號起解報明天津總鎭撥兵䕶送出境沿
途州縣亦各撥兵遞相䕶送到京赴戸部交納領回
批文運司驗明呈鹽院銷號如奉部文提解某省某
處兵餉若干兩限何月何日起解則赴直𨽻廵撫衙
門請領勘合報眀鹽院具題即遵照部限起解某處
交納亦領取批廻勘驗附卷


  奏銷限期


  鹽法定例按年銷引完課每年奏銷限以五月爲期
[037-49b]
設有未完有司按分數議處至於嵗有豐歉或至鹽
壅課逋又或御史更替不克依限奏銷題請展限


  繳銷殘引


  各商引鹽賣完督銷之州縣将引目拆封截去左邊
第二角封固同水程申繳運司驗單申繳鹽院運司
將殘引發該吏查明仍貯架閣庫俟一年殘引催齊
運司具批差役仍繳戸部掣批附卷存案康熙十四
年部咨題報銷引之日務將節年殘引查明年分已
[037-50a]
未繳數目盡行彚同奏銷册解部


  通融代銷


  康熙二十九年議准長蘆廵鹽御史江蘩直𨽻廵撫
于成龍㑹題各商積引難銷情願告運别屬易銷之
處通融代銷康熙四十二年直𨽻廵撫李光地題近
來積鹽銷完請停代銷雍正元年議准長蘆廵鹽御
史莽鵠立題長蘆商人行鹽地方苦樂未均仍照代
銷之例通融運賣


[037-50b]
  分年帶徵


  康熙三十五年覆准将三十四年運米朝鮮海船給
與長蘆綱商運鹽使用其造船帑本五萬六千五百
有零自三十六年為始分作五年帶徵三十七年覆
准三十三三十四年運送


  盛京米石商人急公将二年水脚盡行捐助又不得行
鹽殊為竭力本年鹽課銀十九萬八百餘兩分為四
年於明年為始每年帶徵一分四十三年題准将衆
[037-51a]
商應交四十三年鹽課銀四十四萬兩分為五年帶
徵五十年題准本年引課二十一萬二千六百四十
八兩零亦分作五年帶徵五十四年覆准将歴年商
欠五十四萬餘兩分作十年帶徵又五十九年商欠
九萬五千七百九十餘兩自六十年起亦分為十年
帶徵六十年議准嵗旱鹽船阻運本年課餉暫行停
徵雍正元年題准自康熙五十四年起至六十一年
止商欠一百一十七萬六千兩零又本年應徵課銀
[037-51b]
四十三萬二千餘兩共一百六十萬九千餘兩将本
年正課照例完納其歴年積欠分作十二年帶徵自
雍正二年起每年應完銀九萬八千餘兩


  京城引窩


  康熙五十八年覆准商欠課銀現在徵解京城窩引
商人歴年積欠向有該御史衙門餘銀每年捐出補
還其包課餘引著落長蘆衆商綱均匀分認行銷至
五十九年間題准宛大兩縣包課餘引三萬五千三
[037-52a]
百一十三道令衆綱商分認行銷六十一年覆准宛
平八州縣引窩價值銀兩分作九年帶完


  收買場鹽


  雍正元年題准長蘆課銀留官本五萬兩委滄州分
司收買場鹽陸續發商告運官本随課兼收按年造
報所得羡餘銀令運司詳明接濟京引窮商


  場竈由單


  康熙十六年題准將長蘆各場竈戸地丁錢糧十八
[037-52b]
年為始刋刻由單分送戸部戸科查驗給散各竈戸
二十八年議准場竈向無全書刊刻易知由單易於
稽核不必改造賦役全書


  贓罰


  贓罰之設因各商所掣鹽包内有額外多築者割其
鹽而沒於官復計其贓罰之其贓罰分數酌量地方
大小納贖多寡為定長蘆贓罰有二一曰廵鹽贓罰
一曰開歸贓罰明萬歴九年戸部議覆長蘆御史曹
[037-53a]
一䕫題稱本衙門例有贓罰銀兩解部舊額新加共
解銀三千四百兩此廵鹽贓罰也萬歴十七年河東
御史秦大䕫題稱河南開歸所屬三十七州縣原隷
河東者俱改食蘆鹽原額解部贓罰銀一千七百兩
所属州縣已分割强半贓罰亦應照數減半部議将
河南贓罰銀一千七百兩内九百兩仍歸河東其八
百兩行令長蘆御史照數解部此開歸贓罰也其後
廵鹽衙門贓罰歴年増減不一開歸贓罰止八百兩


[037-53b]
  本朝順治十二年廵鹽御史王秉乾題定廵鹽衙門贓
罰銀二千三百兩開歸贓罰銀仍舊八百兩共贓罰
銀三千一百兩


  坨租


  坨租者堆鹽地租也南北場皆有坨地南場坨地在
滄州西門外西北隅有鹽坨一區界址相連而坨分
内外凡各商在場做築生鹽運赴鹽坨謂之外坨各
商将生鹽改築熟鹽配引掣出堆貯鹽坨謂之内坨
[037-54a]
南場坨地向係各商自買非官地也故無地租北場
坨地在天津河口有新舊兩坨立石碑為界石碑以
南至李家樓止謂之舊坨各商從場運到生鹽堆貯
舊坨石碑以北至鹽闗口止謂之新坨各商告運秤
掣熟鹽提貯新坨此坨租在順治年間原係鑾儀衛
庭燎厰所徵金燈火把葦地錢糧後庭燎厰裁葦地
交與商人堆鹽於康熙元年改作坨租銀四千零二
兩其徵收坨租順治九年令青州分司管理續改歸
[037-54b]
天津餉司又改歸天津道康熙六年七月戸部議准
青州分司掣運放闗無時不涖於坨應仍歸青州分
司徵收解部


  皇鹽厰房租


  皇鹽厰在天津城北前明堆貯貢鹽之地原有官㕔數
間因此地與鹽關相隔缷運不便凡運到貢鹽本司
自行捐資就近賃卸商坨堆貯此地遂廢而屋亦傾
至順治十三年有窮民小脚人等搭葢草棚棲身康
[037-55a]
熙八年附近居民相續築草房一百二十間每年官
收租銀五十八兩五錢以為賃坨堆鹽之用


  西沽白鹽厰房租


  白鹽厰官基一段在西沽地方前濶五丈二尺後濶
六丈長二十七丈原係堆貯


  御用白鹽之地日久不用為正藍旗佐領下侵佔前後
盖房三十間又佔空地一塊康熙二十五年運司楊
霖查出照天津官地民人盖房納租之例前面門房
[037-55b]
每間租銀九錢後面住房每間租銀七錢空地一塊
租銀二兩共租銀二十五兩三十二年燒毁門面房
五間後面房七間應除收租銀九兩四錢尚有房一
十八間至今徵收租十五兩六錢


  私鹽贖變


  私鹽贖變原係州縣廵役現獲私販鹽徒招擬定罪
許其納贖并鹽物變價銀兩貯庫抵解更名食鹽變
價以及支發門皂工食如其不敷運司捐足若有餘
[037-56a]
銀則另解刑部


  更名食鹽變價


  更名食鹽原係前明趙藩食鹽也因康熙八年御史
孟戈爾代題本内有趙府二字奉


  㫖飭行故改為更名食鹽字様應變價銀一百零六兩六
錢四分八釐八毫


  昌平牙稅


  昌平房山良鄉順義懷柔密雲延慶七處之鹽先年
[037-56b]
俱在通州發賣前明定額每引納牙稅二分一釐六
毫小餘鹽銀五毫共二分二釐一毫年終彚解後因
小民不便聽商人徑装昌平等處自行發賣不納牙
稅萬歴年間戸部題請七處之鹽仍歸通州發賣行
之未㡬諸商苦告不便於是戸部據廵鹽御史條議
七處之鹽仍聽商運其牙稅悉照舊額責令運司徵
收解部濟邊


  本朝順治六年起定額昌平等七處牙稅應徵銀三百
[037-57a]
兩仍照舊徵解永為定例


  懷屬賑濟鹽丁


  河南懷慶府屬河内濟源修武武陟孟縣温縣原食
河東之鹽其賑濟鹽丁銀數即照額引多寡為定自
康熙二十四年戸部奏請懷慶六屬俱改食蘆鹽其
賑濟鹽丁每引納銀一分二釐四毫三絲九忽四微
三纎六屬共納課銀一萬七千四百三十五兩七錢
五分八釐九毫三絲六忽五微應該納賑濟鹽丁銀
[037-57b]
四百六十三兩三錢八分一釐二毫六忽九微三纎
俱令長蘆新招商人照河東引課認行


  陳西輸租


  河南陳州西華項城沈邱舞陽商水等六州縣原食
淮鹽後因淮運維艱引壅課絀於康熙二十七年改
食蘆鹽随經河撫咨稱懷慶等屬向食河鹽於康熙
二十四年改食蘆鹽仍照開封之例入店輸租今陳
西等屬改食蘆鹽亦因照開懷二府一例由衛輝輸
[037-58a]
租康熙二十九年議准陳西等屬向食淮鹽原無輸
租之例應由濬縣立厰不便强其繞道衛輝以輸額
外之租仍令該商照額輸租就近納於運庫以裕國
賦陳西等屬共額引二萬四百十九引照衛輝輸租
之例每引該徵銀八釐共該徵銀一百六十三兩三
錢五分二釐徵收報部


  裁汰俸工規例


  長蘆運司各官俸糧銀兩自順治十四年裁其所裁
[037-58b]
之銀每年徵解一百九十一兩四錢一分二釐至運
司各衙門書辦工食銀兩自康熙元年裁其所裁之
銀每年徵解銀二百四十兩雍正元年都察院題准
長蘆鹽差筆帖式竝無繕寫事件應照闗差例停其
差遣将伊分内應得銀兩交與運司解送廣儲司


  裁汰俸糧心紅紙張工食


  康熙七年四月戸部題定鹽院運司運同運副運判
心紅紙張銀及門皂等役工食銀量留足用其餘全
[037-59a]
裁康熙十四年戸部奉


  㫖将運司運判俸銀心紅紙張銀并各役工食銀暫行減
半至康熙十六年戸部刊刻由單内開南北十六場
額徵俸糧心紅紙張裁汰工食等銀一千九百五十
九兩五錢七分二釐遇閏外加俸銀六十九兩七分
九釐六毫九絲二忽七微照額彚徵解部


  吏班銀


  吏班銀兩原係候缺吏典所出後本司吏典俱係遵
[037-59b]
例召募並無候缺者順治十二年廵鹽御史王秉乾
題定吏班銀三十六兩每年遵俸徵收解部


  銅觔脚價


  康熙十八年九卿㑹議各省鹽差闗差一體買銅長
蘆派二十五萬觔動支課銀一萬兩採買十九年御
史羅秉倫條奏停止四十一年部議准照十八年舊
例動支課銀辦買每銅一觔開銷銀一錢外脚價照
各闗例出銀五分長蘆派銅二十五萬觔廵鹽御史


[037-60a]
  按引均派長蘆派認三分之二山東派認三分之一
長蘆派銅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觔應捐脚價銀
八千三百三十三兩三錢鹽院運司青滄兩分司同
捐四十三年部議増派各省鹽差長蘆派銅十五萬
觔廵鹽御史亦照前按引均派長蘆派銅十萬觔應
捐脚價銀五千兩鹽院運司青滄兩分司公捐四十
五年部議索柱等買銅銀兩准於江蘇安徽布政司
庫支領採買其各鹽差應捐脚價銀兩俱入正項錢
[037-60b]
糧額内奏銷五十二年部議分派各省鹽差長蘆派
銅十七萬觔廵鹽御史亦照前按引均派長蘆派銅
十一萬三千三百三十三觔應捐脚價銀五千六百
六十六兩六錢五分以上前後共捐脚價銀一萬八
千九百九十九兩九錢五分鹽院捐銀九千一十一
兩一錢八分運司捐銀三千八百六十五兩八錢一
分青州分司捐銀五千四百二兩六錢二分滄州分
司捐銀七百二十兩三錢四分


[037-61a]
  解送河工銀兩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總河于成龍大學士伊桑阿等


  上諭兩淮長蘆兩廣河東福建各鹽運使每年應得者儘
足用度存留餘銀著解送河工若伊不將餘銀交出濫
派商人從重治罪本年長蘆運使靳襄解餘銀一萬兩


  捐除重耗


  長蘆等處各鹽場大使從前分要簡缺以給養亷有
[037-61b]
三百兩二百兩不等其銀無别項可充俱取足於火
耗在場官胥以火耗既抵養亷借詞舞弊任意加増
每兩有重至二錢三錢者雍正十一年鹽道彭家屏
親歴各場訪查確實念民竈俱


  朝廷赤子徵收火耗竈戸豈得獨重因為畫一每兩止
許加耗銀一錢五分違禁私増按律叅治重耗既除
竈戸獲甦而場員之養亷無給不得不别為區畫除
各場員養亷銀有在商人領引運鹽交課時支收可
[037-62a]
足三百二百兩之額無庸别議外其蘆臺海豐嚴鎭
三要缺興國富國越支濟民石碑歸化等六簡缺共
該養亷銀二千一百兩並無别項補充惟本道養亷
原銀一萬兩分司養亷原銀五千兩在各商完課及
引鹽過闗時交納行之已久家屏與分司運同委曲
酌量於此一萬五千兩内每年共除銀二千一百兩
以足九場員養亷之數重耗永革詳請鹽院鄂禮


  題逹於本年三月十四日奉


[037-62b]
  㫖是欽此


  計典考成


  定例直省鹽課每年廵鹽御史及兼理鹽法廵撫開
列屬官職名分數具奏其州縣原額竝完欠細數運
司及管鹽法司道彚造清册送部查核


  康熙七年題准廵鹽御史所轄官員如有貪酷不時
糾叅外其舉劾一年一次 長蘆所轄方面官三十
七員應薦一員有司官三百四十四員應薦五員如


[037-63a]
  但有薦舉而無叅劾者将所薦之官不准如薦舉過
額及濫舉貪酷官員並不干鹽政而舉者或有錢糧
盗案未結而薦舉者照例分别降調康熙十五年題
准長蘆運同運判首領屬官止從本衙門運使註考
徑送撫按


  雍正元年吏部題定嗣後大計之期除卓異八法仍
照舊例舉行其不入舉劾各官知縣知州運同運判
係經徵錢糧之員註其管收除在實數若干委無虧
[037-63b]
空居官註其操守才具若何年力政事若何該管上
司遵照新頒考語册式出具並無虧空印結報部


  御史運使分司及各州縣考成興販私鹽各官失
察均有定例不備載


  鹽禁


  定例凡場竈照額煎鹽大使親驗按月開報運司如
有𨼆匿以通同治罪其商人不許混派雜役行鹽水
程塡明賣銷地方完日同引繳查不得告改或鹽引
[037-64a]
焚溺取具地方印結察實補買


  順治十七年題准鹽場設立公垣場官專司唘閉凡
竈戸煎鹽俱令堆貯垣中與商交易如藏私室及垣
外者即以私鹽論商人領引赴場亦在垣中買築場
官驗明放行倘有私販夾帶等弊該場官役一并重


  順治十八年題准廵鹽御史親歴場分清丈竈地歸
還竈戸不許豪右隠佔


[037-64b]
  又題准夷鹽不許侵入長蘆行鹽之地如有違越照
私鹽叅處


  康熙五年題准天津大沽鹽船出口廵鹽御史印給
號票填明人數地方防汛官查驗放行如無印票及
人數不符並夾帶違禁貨物者拿獲治罪地方文武
官疎縱者照所定出境例處分康熙十五年題准各
官該管界内有私煎販買者係衙役革職係軍民人
等降三級調用如旗下人私鹽販賣本主自行拿獲
[037-65a]
者免議


  康熙六年閠四月戸部覆准装鹽船隻别無小河可
通必從天津大沽出口由海邊行走仍照順治十三
年定例令船戸領廵鹽御史印票赴海防大沽營将
驗明出入船到東省令海豐縣掛號并㑹東省河口
汛防官兵廵檢司查驗放行如無印票及夾帶私貨
等弊嚴查拿解治以重罪該管文武各官不能查獲
者俱照順治十八年所定出境之例處分


[037-65b]
  康熙五十一年戸部覆准長蘆廵鹽御史穆哈連疏
稱每嵗回空糧船買載私鹽自徳州直抵江南任意
售賣請


  勅漕運督臣遴選能員協同徳州衛弁専司盤查私鹽如
有夾帶事發将地方官即行題叅送部照新例嚴處
雍正元年八月廵鹽御史莽鵠立等遵


  㫖㑹議小民興販私鹽其始不過希圖小利或十餘人或
二三十人結伴興販原無强横迨至日久利之所在


[037-66a]
  即有地方光棍出為幫頭或稱将頭将人鹽引入村
荘按戸口大小灑派約時收價肆行無忌人愈衆而
鹽愈多地方文武各官雖嚴行廵緝莫可如何今欲
絶私鹽必先令地方官密訪本地為首之人緝拿務
獲按法重處餘皆開釋既無領袖則所販私鹽不過
零星分賣其勢已孤斯緝獲自易部覆允行


  私煎攙和私販拒捕等俱有定例不備載


[037-66b]









  畿輔通志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