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1 畿輔通志-清-唐執玉 (master)


[046-1a]
  欽定四庫全書


  畿輔通志巻四十六


  水利營田


  雍正三年秋直𨽻水既賑既貸烝民既乂


  天子乃臨軒而咨命怡賢親王曰畇畇畿甸非三代井畝
之區乎平衍千里率多淤下而無一溝一澮流行而
翕注之不逹於川乃瀦在田非地利之異於古乃人
事之未修也夫水聚之則為害而散之則為利用之
[046-1b]
則為利而棄之則為害倣遂人之制以興稻人之稼
無欲速無惜費無阻於浮議於是以大學士臣朱軾
為輔行徧歴三輔所以為疏㵸排決計者甚偹事具
河渠志中而於其間經度髙下酌畫蓄洩一切引水
溉田之法課導補助旌叙鼓舞之方咸條列以請


  指授乃遵而行之四年先之灤玉諸州邑濬流圩岸建閘
開渠皆官為經理而工本之費借帑以給嵗納什一
焉是秋田成嵗稔凡一百五十頃有竒而民間之聞
[046-2a]
風興起自行播種者若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新安安
州任邱共七百一十四頃有竒皆於積潦停洳中随
方揷蒔盡獲収穫於是争求節水疏流以成永利而
四局之設自茲起矣一曰京東局統轄豐潤玉田薊
州寳坻平谷武清灤州遷安自白河以東凡可營田
者咸𨽻焉一曰京西局統轄宛平涿州房山淶水慶
都唐縣安肅新安霸州任邱定州行唐新樂滿城自
苑口以西凡可營田者咸𨽻焉一曰京南局統轄正
[046-2b]
定平山井陘邢臺沙河南和磁州永年平鄉任縣自
滹滏以西凡可營田者咸𨽻焉一曰天津局統轄天
津静海滄州暨興國富國二塲自苑口以東凡可營
田者咸𨽻焉局各有長有副有効力委員凡相度
估料開築建造皆委員與地方官偕而查報地數
花名給發農本則專責之地方官田成工訖工程
工本胥令守土者遵前規而以時逹之水利營田府當
是時


[046-3a]
  上方以和𠂻協助期地方文武之吏而


  特諭賢王舉劾之故以勤於田功立膺顯擢者有矣一時
守令皆慕而思奮夫官之所先民罔敢後是故事易
集而功易成自五年分局至於七年營成水田六千
頃有竒天心助順嵗以屢豐&KR1469秸積於塲圃秔稻溢
於市㕓


  上念北人不慣食稻恐運糶不時售大賈居積則賤而傷
農於毎嵗秋冬發帑収糴民獲厚利向所稱淤萊沮
[046-3b]
洳之鄉率富完安樂豳吹蜡鼓相聞可謂極一時之
盛矣八年 賢王薨司局者無所承禀令不行於令
牧又各以私意為舉廢九年大學士臣朱軾河道總
劉於義


  奏請遣太僕卿顧琮乗傳稽覈之除距水較逺地勢
稍髙湏車戽而升者聼民随便種植外其餘水足地
平無煩汲升之處取地方官永逺可為水田結状著
籍存戸部荒廢者查叅如例議設觀察使二員兼以
[046-4a]
憲職分轄京東西督率州縣開營可田地畝無力者
貸以牛種之費秋収扣還所有舊田圍渠閘洞修治
俾無壊又設副使二員出資經理以為民倡我


  皇上愛養元元與之圖萬世之安則營田樂利之政必將
垂裕無疆所謂盡溝洫之利以佐平成之績者與神
禹比隆不可以不紀也故於河渠之後别志水利營
田以著其實效云


  京東局


[046-4b]
  京東輔郡負山控海負山則泉深而土澤控海則潮
淤而壌沃諸州邑泉從地湧一決即通水與田平一
引即至具可疏鑿成田明臣徐尚寳貞明詳哉其言
之矣萬歴中申相國時行特主其説以貞明兼憲職
董其事乃之薊州招南兵之習農者畫地耕作墾田
以億計畝収一鍾撫臣及司道方次第開報而中官
在上左右者争言水田不便御史王之棟疏請罷役
時行上疏極陳利便竟不可回而垂成之功廢於一
[046-5a]
旦議者惜之雍正四年春怡賢親王奉


  命查修水利徧歴諸邑陟巘降原尋泉[瓜*見]土以貞明之言
為信而有徴


  奏請委員營治為農民倡畝収三四石不等五年遂開
局經理并及京西京南天津等處畫界分督次第開
種而肇端試可則自京東始


  玉田縣


  袁家莊馬營曲河頭羅畢窩等處營田引小泉
[046-5b]
煖泉孟家泉黄家山泉藍泉等河之水仍洩水於
本河按邑境北靣負山湧泉成河明臣徐貞明謂
後湖莊疏湖可田小泉山引泉可田而瀦潦泥塗
乆為棄壌今委員築圍濬淤多建閘座以禆節宣
田成一萬八千餘畝俱嵗獲豐収古稱種玉近頌
成金良有以也


  雍正四年縣治東北袁家莊西南曲河頭等處營治
稻田共七十六頃五十三畝農民自營稻田共三
[046-6a]
頃五十五畝


  雍正五年縣治東南韓家莊西南邢家樓等處營治
稻田共三十九頃五十畝農民自營稻田九十八


  雍正六年縣治西南曲河頭等處營治稻田共五十
八頃四十五畝農民自營稻田共二頃五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四頃


  雍正十一年縣治東南羅畢窩等處營治稻田共二
[046-6b]
百三頃十三畝九分


  豐潤縣


  横沽王蘭莊刁家窩曹家泊盧各莊車道舖望林
泊梁家灣胡家泊等處營田引陡河泥河黒龍潭
楊家汫等泉之水仍洩水於本河按豐潤負山帯
水湧地成泉疏河引流随取而足徐貞明指為土
膏腴而人曠棄可修舉以兆其端者今委員築圩
開渠閘蓄洞引次第就理咸嵗獲豐稔從此擴充
[046-7a]
務極水力潤澤豐羙之名洵不虚也


  雍正四年縣治正西髙麗舖盧各莊等處營治稻田
共一十六頃二十五畝一分


  雍正五年縣治西南曹家泊等處營治稻田共一十
八頃二畝二分農民自營稻田共三十五頃二十
八畝


  雍正七年縣治正南王蘭莊刁家窩等處營治稻田
共二十七頃八十一畝農民自營稻田共四十頃
[046-7b]
二十九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十一頃五十四畝


  雍正十年縣治正南王蘭莊車道舖望林泊老潭等
處營治稻田共一百一十九頃七十八畝


  又王蘭莊菱角泊三家淀等處營田副使光禄寺
卿王鈞建閘築圍營治稻田共五十頃


  雍正十一年縣治正南梁家灣胡家泊等處營治稻
田共一百七頃六十七畝九分四釐


[046-8a]
  遷安縣


  徐流營三里河泉莊等處營田引徐流河三里河
黄山泉河之水仍洩水於夲河按灤河入口邑首
受之源髙勢猛引用為難然各屬支河藉以滙歸
故少漲溢之患而涓滴皆農田之資徐流營山下
湧出五泉合流入桃林河三里橋湧泉流出灤河
又黄山之麓清泉噴湧俱夾岸可田前人論列甚
悉今委員相度圍堰渠閘随宜布列分引灌溉田
[046-8b]
成千六百畝次第擴充人力修而地利可盡矣


  雍正四年縣治東北三里河徐流營西北雲峰寺等
處營治稻田共一十二頃七十八畝四分


  雍正五年縣治西北泉莊營治稻田共二頃五十畝
東南丁家泉平坡營盧溝堡磨眼泉等處農民自
營稻田九十九畝


  灤州


  冉各莊孟家店黄家莊等處營田引泝河煖泉暨
[046-9a]
福山泉舘水仍洩水於本河按灤州地平而潤水
清而駛泉流縈帯土岡環遶無處非火耕水耨之
區今先於其易者設閘疏渠萊蕪悉成稉稻若逐
加搜滌壅節宣播其利不可勝窮也


  雍正四年州治墖河沿王家店老新莊蘓家莊等處
營治稻田共八頃十一畝農民自營稻田二頃十
九畝州牧朱煌營稻田十三頃五畝三分


  雍正六年州治梅莊營治稻田二頃七十七畝農民
[046-9b]
自營稻田五十畝


  雍正七年州治西北孟家店等處營治稻田共三頃
十九畝七分


  雍正九年改旱田五頃三十八畝二分


  平谷縣


  龍家務水峪寺等處營田引泃河及山泉之水仍
洩水於夲河明臣徐貞明歴指京東州邑以龍家
務水峪寺為著今按其所指委員相度置閘疏渠
[046-10a]
果成膏壌而相近之東髙村稻地莊亦有山泉次
第營治以収其利昔之托諸空言者今則徴其實
效矣


  雍正五年縣治正東龍家務東北水峪寺等處營治
稻田共五頃三十五畝農民自營稻田共七十六
畝五分


  雍正九年改旱田三頃五十畝


  薊州


[046-10b]
  山岡莊鄭各莊馬伸橋等處營田引大小海子等
泉之水洩水於淋河按淋河納州北各山泉至白
龍港會泃河為溵流河源逺流長可資灌溉故後
魏裴延雋修漁陽堰前明徐貞明指鎮國莊水利
亦可概見今先自州城東西附近沮洳之壌疏導
山泉置閘開渠田成已五千餘畝由此而南漸次
營治利尤數倍


  雍正五年州治正東大屯莊三家店正西山岡莊等
[046-11a]
處營治稻田共二十頃六十四畝五分農民自營
稻田共二十九頃四十二畝


  雍正六年州治正東三家店丁家莊正西夏各莊等
處營治稻田共四頃五十四畝七分農民自營稻
田共一頃九十四畝八分


  雍正九年改旱田十三頃四十一畝


  寳坻縣今分𨽻寧河縣


  八門城尹家圏下汪各莊等䖏營田引薊運河潮
[046-11b]
水仍洩水於本河按明臣袁黄為寳坻令開疏沽
道引戽潮流於壼盧窩等邨教民種稻刋書一卷
詳言揷蒔之法載全集中盖潮水性温發苖最沃
一日再至不失晷刻雖少雨之嵗灌溉自饒浙閩
所謂潮田也今委員疏滌舊渠建置閘洞汲引澆
灌瀕海㵼鹵漸成膏腴但水湏車戽而升北農以
挽溉為苦改為蔬圃者六七現存者十之三耳


  雍正五年縣治東南尹家圈八門城等處營治稻田
[046-12a]
共二十五頃五十三畝九分五釐五毫農民自營
稻田共三十四頃二十八畝七分九釐三毫


  雍正七年縣治東南下王各莊等處營治稻田共四
十四頃七十九畝四釐農民自營稻田共七頃五
十八畝七分四釐


  雍正九年改旱田四十六頃五十三畝四分


  寧河縣


  東窩莊南窩莊岳旗莊江潢口林家莊張家莊齊
[046-12b]
家沽田家莊等䖏暨本城營田引薊運河潮水仍
洩水於本河按寧河縣本寳坻縣屬梁城所舊治
改置也薊運河自北來至此分流環繞縣治復會
為一涯廣流深潮汐最盛沽道頗多民間引戽以
灌畦蔬因其地形濬渠置牐用極水利沿河數十
村俱成稻田溝塍繡錯阡陌交通宛似江鄉風景
而蘆臺一帯民利魚鹽不以沾塗自給多改為旱
田近縣營田存者尚二十七莊皆獲豐稔焉


[046-13a]
  雍正五年縣治西闗東闗暨東窩莊南窩莊岳旗莊
江潢口崔成莊齊家沽等處共營治稻田三十三
頃四十五畝農民自營稻田四十九頃八十一畝
一分五釐三毫


  雍正七年本城及蘆臺等處農民自營稻田共二十
頃三十九畝九分六釐


  雍正九年改旱田三十七頃一十畝七分四釐
武清縣


[046-13b]
  桐林等處營田引鳯河之水仍洩水於本河按鳯
河自


  南苑流出涓涓一帯迤邐而東南至武清之堠上村
斷流河身淤為平地一遇雨潦瀰漫四野運河堤
岸亦受侵嚙 怡賢親王親歴相度將𢎞仁橋之
凉水河於髙各莊分引而南至堠上村循鳳河故
道開挖入淀俾積澇有歸即於桐林等村疏渠分
引以資灌溉田成一千八百畝


[046-14a]
  苑囿以南淀河以北行潦順流秔稻葱郁從前所未有


  雍正五年縣治西北桐林村等處營治稻田共十八頃
二畝五分一釐


  京西局


  京西諸河皆滙於西淀淀葢宋人塘濼之遺也六宅使
何承矩於雄鄚霸州平永順安等軍築隄六百里置
斗門引水種稻經始之秋以霜早不熟浮言滋起承
[046-14b]
矩不顧卒成之次年大稔輦秷秸進於闕下衆乃皆
服自是軍糈取給水田而邉民因以富實後人言水
利於畿甸者多稱之然其遺跡已湮没無可尋求獨
以地多沮洳居民於雨多之嵗秧種洿澤以希幸獲
而已雍正四年 賢王親蒞相度一切疏泉引流壅
淀事宜


  奏請報可次年開局新安始自大溵淀漸及諸邑東至
霸州西抵滿城北自宛平南及新樂凡可成田者次
[046-15a]
第就理町畦溝澮宛似江南風景


  新安縣


  大溵淀太平莊趙家莊等處營田引雹河依城河
及淀河之水洩水於應家淀馬村河按新安三靣
皆積淀唯城北陸居而大溵等淀地勢低窪容城
雨潦之水滙注為壑嵗失耕稼閭閻凋敝雍正
四年 賢王奏開新河一道上分雹水溢流下
歸焼車淀南岸築堤以資捍禦隣水循河入淀
[046-15b]
永不為災大溵等淀沮洳遂為膏壌五年委員營
治外作圍圩内疏溝渠建閘六座引用河淀之流
秔稻徧野所収既多官為購買獲利常倍貧瘠
之區皆烝烝殷富矣


  雍正五年縣治西北大溵淀營治稻田共一百三十
三頃三十五畝九分三釐農民自營稻田共一十
四頃四畝三分


  雍正六年縣治東北宋家莊東南劉家莊等處農民
[046-16a]
自營稻田共五百五十九頃六十六畝九分九釐


  雍正七年縣治西南太平莊趙家莊西北大溵淀營
治稻田共一百五十六頃五十九畝九分農民自
營稻田共二十七頃八十八畝


  安州


  東西壘頭南北馮村等處營田引依城河及淀河
之水仍洩水於本河按安州居新安上游積淀環
繞地多圩萊自開局營田新民坐獲羙利州人羡
[046-16b]
之相率墾洿澤引河流自行揷蒔營田一千六百
三十餘畝収穫甚豐雖經畫未施而聞風興起亦
足騐輿情之忻躍云


  雍正六年州治西壘頭東壘頭邉村南曲堤同口郝
官南馮村北馮村韓堡村等處農民自營稻田
共十六頃三十八畝


  安肅縣


  白塔舖古莊頭髙林莊南梨園等處營田引督亢
[046-17a]
陂及雹河之水仍洩水於本河考督亢之名見於
史記北魏裴延雋營督亢渠溉田為利十倍則督
亢疏渠引溉之利由來己乆邑志稱後周以易水
東分為梁門按雹河為南易水則梁門為雹水所
逕可資灌溉又確然可稽今開渠設閘之所即其
處也營田以後屢慶豐登是督亢原田膴膴梁
門水勢沄沄以今方昔不啻過之


  雍正五年縣治東南南梨園等處營治稻田共四十
[046-17b]
一頃二十一畝四分農民自營稻田共三十九頃
一十畝二分


  雍正六年縣治西北白塔舖古莊頭髙林荘等處營
治稻田共二十六頃四十七畝二分五釐農民自
營稻田共七十八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八十頃三十一畝六分


  唐縣


  明伏莊大洋村温家莊等處營田引唐河之水
[046-18a]
仍洩水於本河前金尹劉弁明令楊一桂俱開渠
溉田民資其利嵗乆廢弛今相度地勢疏渠設閘
俾山麓平原髙下承接遞相灌輸數十里町畦相
望較前經理大為詳偹北山秔稻西嶺雲霞不惟
景物適觀亦且豐年屢慶矣


  雍正五年縣治西北明伏莊大洋村西雹水村等處
營治稻田共七十頃三十五畝七分五毫農民自
營稻田共一十一頃三十三畝五分五釐


[046-18b]
  雍正九年改旱田四十八頃八十一畝七分五釐五


  慶都縣


  髙嶺村侯坨村等處營田引隍池北隆堅功湧魚
等泉之水仍洩於本泉河溝渠閘座随宜疏引雖
細流涓涓而良苖懐新亦各得潤物之功焉


  雍正五年縣治正東髙嶺村營治稻田共一十二頃
五十三畝五分


[046-19a]
  雍正九年改旱田一十頃四十三畝五分


  淶水縣


  赤土村八岔溝等處營田引淶河之水仍洩於本
河土人亦時引水藝稻故於拒馬河自鐵鎻厓向
南分支者名之曰稻子溝河葢縁稻得名也猶經
理未廣今相度地勢開渠設閘疏引以極水力我
疆我理南東其畝俾舊治新營咸資灌溉之利焉


  雍正五年縣治東北赤土村八岔溝水北村等處營
[046-19b]
治稻田共二十二頃二十八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一十二頃四十四畝


  房山縣


  廣運莊高家莊南良莊長溝村等處營田引拒馬
河挾河之水仍洩於本河土人於邑西南玉塘泉
引水藝稻但泉力無多而拒馬河自鐵鎻厓以東
水勢順流兼挾河東南貫注源流盛大引用不窮
開渠設閘随取而足十餘里畦塍相望較玉塘泉
[046-20a]
之利更廣矣


  雍正五年縣治西南廣潤莊髙家莊等處營治稻田
共二十頃四十二畝六分農民自營稻田共二頃
七十二畝八分


  雍正六年縣治西南南良家莊長溝村營治稻田共
二頃八十九畝農民自營稻田共四十畝


  涿州


  茂林莊毛家屯普利莊北魯坡等處營田引拒馬
[046-20b]
河胡良河之水仍洩於本河按明臣徐光啟言西
北水利以涿州拒馬河水可引用又拒馬之北胡
良挾河之水亦可引又州南海龍寺有督亢亭舊
跡皆土壌膏腴之証土人於夾河引水藝稻溝渠
圩岸且有條理今推廣營治三千畝若復能擴充
規畫其利可勝言耶


  雍正五年州治西北茂林莊毛家屯藍家營等處營
治稻田共十九頃五十二畝農民自營稻田共四
[046-21a]
十八畝


  雍正六年州治西北普利莊北魯坡泗各莊等處營
治稻田共七頃五十一畝農民自營稻田共二頃
五十五畝


  覇州


  魚厰村髙各莊臺山平口等處營田引中亭之水
洩村北橋下仍入於本河按州南玉帯河統滙衆
流汪洋浩瀚蓄洩維艱惟中亭支河湏水則引之
[046-21b]
水足則止圍埝渠閘經理有法浸灌所及己獲豐
収漸次推廣其利自普也


  雍正六年州治東南魚厰村髙各莊徐各莊等處營
治稻田共二十九頃二十三畝二分農民自營稻
田共一十二頃一十二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四十一頃三十五畝二分


  雍正十一年州治東南臺山村小圏内營治稻田十
頃又十間房平口等村營田觀察副使光禄寺卿
[046-22a]
王鈞建閘築圍營治稻田共五十頃


  任邱縣


  闗城村營田引白洋淀之水洩於村後溝内按白
洋淀為衆水所滙本村舊設涵洞引以灌溉復築
月堤以偹不虞但地勢低窪野水過多前令許毓
芳築堰捍禦稱為許公堰嵗乆廢弛田半荒蕪今
復整理完固併為疏濬溝渠令自近而逺遞相貫
注不惟水盈畦隴抑且潤及隣疆稻麥芃芃共戴


[046-22b]
  皇仁於不朽矣


  雍正六年縣治西北闗城村營治稻田共四十五頃
八十畝農民自營稻田共四十頃


  雍正九年改旱田二十四頃五十九畝二分


  文安縣


  蒼耳淀李齊淀流河淀等處營田引會同河子牙
河之水洩水於淀池按文安縣為七十二河滙聚
之區會同河自西而東子牙河自南而北至縣治
[046-23a]
東北合流於積淀之内土人毎於瀕河傍淀之處
芟刈茭蘆揷蒔稉稻多穫豐収然淀河水漲嘗苦
淹沒營田觀察副使劉勷革職効力員外
嶠等奉


  命代民修築於蒼耳李齊等淀立圍建閘疏渠設洞以防
以灌俾節俾宣遂成永利焉


  雍正十一年縣治西北蒼耳淀營治稻田一百五十
四頃四十畝


[046-23b]
  雍正十二年縣治東北李齊淀流河淀營治稻田三
百五頃


  大城縣


  李齊流河等淀營田引子牙河水洩水於淀池按
縣境為子牙河所經即滹沱下流也於治東北王
家口入淀而會同清流自西來會之餘波倒漾滙
為李齊流河諸淀縱廣數千頃内邨落以數十計
跨文大二邑之間居民每於平灘淺瀬栽種秧田
[046-24a]
水小則收穫倍常水大則沒無遺粒然其地三靣距
堤勢如環衛而土性膏腴最為宜稻之區唯北連
巨淀防禦闕如故不能免於墊沒雍正十一年營
田觀察使顧琮議令効力革職員外秦嶠建築
北堤一道以資捍禦是嵗淀内營田即獲豐収次
年觀察使臣陳時夏


  奏請於南靣建閘引子牙河流疏渠引灌仍以秦嶠任
其事而副使臣王鈞臣劉勷各捐貲築圍重加保
[046-24b]
障又於北堤開設涵洞以偹宣洩厝置得宜秋収大
稔從此以漸開築數十里皆稻鄉也


  雍正十一年李齊淀營治稻田三十二頃九十七畝四


  雍正十二年李齊淀流河淀營治稻田三百頃


  定州


  呉家莊曹家莊等處營田引小清河馬跑泉之水仍
洩於本河圍埝渠閘随宜布置而以均水為先務小
[046-25a]
清河源發隍池滌其淤塞水勢較盛自西而東唐
家莊先受之置閘停蓄次及呉家莊而以州南馬
跑泉水濟其不及定為限期以次啟閉厥利均焉
他若尭城等村引白龍泉張謙等村亦引馬跑泉
疏引頗易毋煩區畫也


  雍正五年州治東南呉家莊等處營治稻田共一十
五頃八十八畝農民自營稻田共一頃三十四畝


  雍正六年州治東南唐家莊曹家莊等處營治稻田
[046-25b]
共二十二頃三十六畝五分農民自營稻田共二
十二頃八十八畝八分


  行唐縣


  河合村歡同村等處營田引蓮花池及龍泉之水
仍洩水於本泉河按蓮花池週圍泉從地湧寛以
畝計迤邐東南流龍泉自西北來會之倚橋為閘
随塍為溝數里皆稻鄉從前所未有也


  雍正五年縣治東北河合村塞里賈莊歡同村等處
[046-26a]
營治稻田共一十四頃一十二畝


  新樂縣


  大流村牛家溝等處營田引海泉湧泉之水仍洩
水於本泉河按湧泉源發邑西伏羲廟迤邐東南
流海泉自南來會之嵗久淤塞今具疏濬通暢俾
溝渠承接遞相灌注雖畦塍無多而水利俱歸實
用矣


  雍正五年縣治東南大流村牛家溝等䖏營治稻田
[046-26b]
共三頃五畝五分農民自營稻田三十一畝


  雍正九年改旱田一頃九十八畝


  滿城縣


  一畝泉北竒村等處營田引一畝鷄距等泉之水
仍洩水於本泉河按一畝泉源發邑之東南涌地
噴珠澄𢎞盈溢鷄距紅花等泉亦連綿相接今委
員勸諭令民間随宜置閘引入畦塍灌溉優沃嵗
獲豐稔云


[046-27a]
  雍正六年縣治東南一畝泉北竒村尹家莊孫家塘
等處農民自營稻田共二頃二十一畝九分


  宛平縣


  盧溝橋西北修家莊三家店等處營田引永定河
之水洩水於村南沙溝内按永定河即桑乾水也
明臣徐貞明言桑乾水經保安州境上有用土牛
逼水成田者今保安懐來諸州縣稻田最盛皆於
上流疏引随髙下以作溝洫淤泥停壅不糞而肥
[046-27b]
茁發頴栗所収倍於他水今委員勸諭地戸踴躍
從事營治將及二千畝盡獲倍収是亦桑乾可田
之明證也


  雍正六年縣治西南永定河上流修家莊三家店等
處農民自營稻田共一十六頃




  畿輔通志巻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