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1 畿輔通志-清-唐執玉 (master)


[017-1a]
  欽定四庫全書


  畿輔通志卷十七


  山川


  古者建國邑必依於山川葢以天地成而聚於髙歸
物於下髙者山之聚下者川澤之歸材用於是乎出
衣食於是乎生故曰水土演而民用也原有小大氣
有厚薄聚有衆寡故自古帝王之都必擇形勝而無
若渤碣之間為兩戒山川所總㑹者其山則大行東
[017-1b]
來環神京之北而恒山鎮其西二山連延限河北道
之東西以為天下脊信乎其天作而地成也其川則
衛白二河為要合衛之川滹沱為大合白之川桑乾
為大而漳滏入於滹沱滋沙滱易濡淶徐雹並入於
桑乾灤河及寛渝恒漆諸川自入於海其澤則在畿
南者為廣阿即禹貢之大陸也土人呼為泊泊之南
羣水入焉者十泊之北羣水入焉者十有二近海有
東西二淀或云即古笥溝舊有九十九澱支相灌輸
[017-2a]


  京畿州縣諸沽淀是也粤稽禹貢大河北條之山自岍
岐至於碣石而川澤隨之史記天官書亦曰海内山
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終於渤碣而伏讀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深究地絡泰山實發源於長白三江貫
海鐵山皇成鼉磯脊脈時現伏於海中至登州福山
丹崖而陸起西南八百餘里結為太山以擁


  神京之左豈惟兩戒山川總會於是哉抑乃四海地絡
[017-2b]
所周環也是以五種咸宜六擾並碩轉漕便利百貨
阜通誠所謂原大則饒氣厚而聚多者歟謹備列支
山支川陂池澤藪以備山師川師之籍俾後有考焉


  順天府


  西山 宛平縣西三十里太行山首起河内北至幽
州第八陘在燕羣峯秀拔若龍翔鳯舞雲連星拱


[017-3a]
  皇都之右


  西山蒼蒼上干雲霄重岡叠阜來朝皇闕金李晏碑記
太行首於濟源伏於河折北而尊為恒山支巒複
岡畢赴於燕復纚屬以東數千百里入於海上土
人以其西來號曰西山元袁桷集


  西山自太行聨亘起伏數百里東入於海而都城
受其朝靈秀之所㑹明李東陽遊西山記


  内接太行外屬諸邊磅礴數千里林麓蒼黝溪澗
[017-3b]
鏤錯神臯奥區也張鳴鳯西山記


  都城之西有山焉蜿蜒磅礴首太行尾居庸東向
而北繞實京師雄觀也喬宇遊西山記


  西山神京右臂亦名小清凉諸蘭若白塔與山隈
青藹相間疏泉滿道或注荒池或伏草徑或散漫
塵沙間春夏之交晴雲碧樹花香鳥聲秋則亂葉
飄丹冬則積雪凝素信足賞心而雪景尤勝長安遊記
北都惟西山為最竒峰怪石幽泉邃壑茂林澄湖
[017-4a]
與夫琳宫仙梵輝映金碧誠天府之佳麗一方之
竒觀矣圖書編


  大雪初霽千峰萬壑積素凝華若畫圖然為京師
八景之一曰西山霽雪名山記


  翠微山 宛平縣西三十里脈自香山分兩支而東
其上平原百里烟雲樹石皆稱竒勝明成化中車
駕嘗幸此山


  山上有圓通寺葢舊平坡寺也姚少師嘗言平坡
[017-4b]
最幽勝學佛者所宜居山半有平地故名洪熙初
始改今名天府廣記


  寺一閣庋山顛於逺眺猶勝同上


  盧師山 宛平縣西三十里


  安禮寨西北有盧師神祠桑乾水出山之口東及
幽州四十餘里宋史宋琪傳


  山半為秘魔巖巖石嵌空幾二丈傳隋末有沙門
曰盧師居此山能馴伏大青小青二龍故名巖下
[017-5a]
一池二青蟄處視之若不甚深然探入不可窮天府
廣記


  盧師山與平坡山並峙諸刹鱗次皆古刹也長安遊記


  覺山 宛平縣西三十里


  覺山有五華一名夀安雙泉翠峰仰山諸峰環之
如屏燕都遊覧記


  懸崖之上與盧師平坡鼎峙西有三泉曰清冷曰
清旨曰洊至天府廣記


[017-5b]
  聚寳山宛平縣西三十里


  玉泉西南行數里度兩石橋循溪轉至卧佛寺復
二里為碧雲寺巖下有泉從石罅中出有亭曰聽
水佳處亭前小池種白蓮百本池邊修竹成林康
熙十七年


  聖祖御書激湍二字


  碧雲金碧鮮妍宛一天界巖下一泉石渠導之過
齋厨繞長廊匯於殿前石池泉傍一栁人呼癭栁


[017-6a]
  栁左堂三楹明萬厯御題水天一色前臨荷沼沼
南修竹成林巖下一亭曰嘯雲天府廣記


  頃至碧雲下窺巖洞松風如沸颯有竒趣明陸釴春遊西
山記


  盤龍山 宛平縣西三十五里


  韓家山 宛平縣西三十六里


  山隂有漢左馮翊韓延夀墓韓世居於此俗呼罕
山又呼黒山匯天府廣記


[017-6b]
  罕山志稱韓家山韓延夀家焉罕韓音訛也俗呼
黑山匯黒罕音又訛也山陽有二寺曰雲福曰延
帝京景物畧


  石徑山一名石景山 宛平縣西三十七里


  大徳六年修盧溝上流石徑山河隄元史河渠志
石徑山孤峰特立洞皆鑿石而成最上金閣寺有
塔宜逺眺東南行至林衡署古松數百株參錯平
野間明阮旻錫紀遊


[017-7a]
  金閣寺逺望蒼黄一道如帶南綴者渾河也渾河
古桑乾水萬厯戊子九月幸石徑山觀渾河顧問
侍臣水從何來申時行對曰從大漠經居庸下天
津則朝宗於海矣因勑河臣亟修隄岸帝京景物畧


  五峰山 宛平縣西四十里五峰秀峙宛若列屏土
人每望此山之雲氣以驗晴雨


  雙泉山 宛平縣西四十里山有二泉故名其南有
兩家山東北二里許有黒龍灣


[017-7b]
  戒壇山 宛平縣西五十里有戒壇甃石為之中置
髙座相傳創自隋唐間遼金時所植松具在殿外
遼金碑各一


  本朝康熙十七年


  聖祖賜御書清戒二字山有極樂三慧朝陽觀音龎涓孫臏
等洞山之東南有獅子巖自巖而上十八折始及
戒壇東去渾河二十里兩岸壁立中通一徑多林
木泉澗之勝上為極樂峰


[017-8a]
  都城中西望一山髙秀如駝脊上峰如側方山冠
者戒壇後五里極樂峰也逺黛有増近翠不減帝京
景物畧


  萬安山一名垣墻山 宛平縣西五十里山有鐵鼎其下
有舊置冶處


  翠峰山一名遮風嶺 宛平縣西五十里


  馬鞍山 宛平縣西六十里


  鳯凰山 宛平縣西七十里


[017-8b]
  潭柘山 宛平縣西八十里西山諸峰連綿而西潭
柘為尤勝山有潭柘寺相傳本青龍潭開山時潭
平為寺晉曰嘉福唐曰龍泉


  山磅礴連擁三峰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一株形
曲如虬因名明統志


  潭柘以一培塿當羣山心九峰扆而立焉志所謂
老柘羙竹者烏有矣而兩殿鴟工絶則金元故物
也寺後故有龍潭今已甃為池而其支委尚濶去
[017-9a]
山數里泉走石崖壁間聲甚怒春明夢餘録


  諺曰先有潭柘後有幽州寺莫先焉矣寺碑七金
碑二明昌五年僧重玉詩大定十三年楊節度記
元碑二至正八年葛天麟記至正某年危素記明
碑三正統某年胡濙記𢎞治十年謝遷記萬厯中
紫栢送龍子歸潭文也帝京景物畧


  龍鱗山 宛平縣西八十里又西有九渠山大駝山
管山


[017-9b]
  九龍山 宛平縣西九十里


  西湖山 宛平縣西百里


  太山 宛平縣西二百里


  史家營太山有石如臼昔有仙人居此臼巾日産
米隨寺衆多少取給不乏後有僧畏其險峻鑿穴
通之穴成而米遂絶燕山叢録


  馬蘭山 宛平縣西二百里


  出沿河守禦城西門渡石澗進馬蘭山曲折上坂
[017-10a]
石子磊磊難步陟至法幢菴又五里至馬蘭村登
三大士閣一松髙十丈餘厯磴上三里許翠峰壁


  千佛山一名黑風山 宛平縣西二百里


  觀音山 去千佛山數里


  觀音山舊有菩提樹仙人望海石帝京景物畧


  鶴子山 宛平縣西二百里


  觀音山再上為大悲閣又上為望海石嶔崟巉削
[017-10b]
踰嶺凡七有石壁削立為鶴子山怪石攢簇多似
人形坐視觀音山如在懐抱間長安遊記


  百花山 宛平縣西二百里


  度閻王&KR2988是百花山腰也紅紫翠黄不可凡數即
一色中瓣蕚跗異不可槩之行百花中一里進籬
門石洞登菩薩頂累石凡三峰坐立頂上俯諸山
搢如圭東西二靈山也帝京景物畧


  百花陀京城西王平口四圍皆山中有平川約數
[017-11a]
十畝産杉漆藥草春夏之交百花爛然有金章宗
石牀今存天府廣記


  小五臺山 在百花山西北數里


  小五臺山花多目所未覩有名天花者尤嬌豔可
長安遊記


  顔老山 宛平縣西二百二十里西南有石青洞東
北有栁林泉


  甕山 宛平縣西北二十里


[017-11b]
  甕山即通惠河上源之所出也元史河渠志


  山在玉泉之東西湖當其前金山拱其後明倪岳遊甕山
詩序


  西湖方十餘里有山趾其涯曰甕山其寺曰圓静
左田右湖近山之境於是始勝又三里為功徳寺
洪波衍其東幽林出其南路盡叢薄始達於野李東
陽遊西山記


  稻畦千畝接於甕山之麓上有寺曰圓淨絶頂有
[017-12a]
屋曰雪洞俯面西湖之曲由中而瞰如駕逺翮凌
長空平田逺村綿亘無際羣峰拱乎北衆水宗乎
東盪胸釋形將與寥廓者㑹喬宇遊西山記


  山麓魁大而凹秀帝京景物畧


  甕山在海淀西五里土色純盧其南巖若洞而圮
者少鬲仙室也人家傍山小具池亭桔橰鋤犁咸
置垣下酷似江南風景長安遊記


  畫眉山 宛平縣西北二十里有黒龍潭上建龍王
[017-12b]


  聖祖御製黒龍潭重建龍玉廟碑文


  御書喜雨匾額雍正三年


  特勅重修


  御製碑文


  玉泉山 宛平縣西北二十五里山前


  御園錫名曰澄心


  宛平有玉泉山行宫明昌元年八月幸玉泉山金史


[017-13a]
  至元十五年禁玉泉樵采漁弋元史世祖紀


  玉泉出於山噴薄轉激散為溪池池有亭宣宗駐
蹕處也又一里為華嚴寺有洞三其南為吕公洞
明李東陽遊西山記


  華嚴拾級升有平臺望湖焉洞在壁間四丈而修
廣丈有竒左石右牀最裏見石龕也兩石壁詩自
元丞相嘉哩以來其上又有洞其頂有故金芙蓉
宫址章宗避暑宫也山之右曰金山寺朱長春西山遊記
[017-13b]
玉泉側出石罅中鑿石為龍吻吐之前為石橋水
從橋下出為長溪流三百步許瀦為西湖秋髙氣
清泓澂渟滀水光浮天浩然一白錢習禮玉泉山記
穿青龍橋而西得玉泉山土紋隠起作蒼龍鱗其
下為池亭曰望湖王衡集


  玉泉形如規瑩澈深靚掬飲甚甘其東石梁横跨
泉由之東流入湖經大内注都城東南至大通河
為京師八景之一 西山為京師之勝而玉泉又
[017-14a]
西山之勝葢其潤澤滋溉溥及天下固國脈之所
在也都穆遊西山記


  山頂懸崖舊刻玉泉二字水自石罅中出鳴如雜
天府廣記


  香山 宛平縣西北三十里有香山寺


  聖祖御書普照乾坤四大字香山寺即金章宗㑹景樓也金
明昌承安泰和間屢幸焉大定中詔經營香山行
宫及佛舍寺成賜名大永安寺元皇慶元年重修
[017-14b]
後有藏經閣鬱秀清雅望都三亭又有葛稚川丹
井金章宗祭星臺䕶駕峰夢感泉碁盤石蟾蜍石
明昌四年三月幸香山永安寺金史章宗記
香山有乳峰石時噓雲霧類匡廬香爐峰長安遊記
香山在碧雲南二里許有永安寺舊名甘露其制
一如碧雲而饒古色最勝者來青軒香山上有二
大石狀如香爐蝦蟆有泉出自山腹下注溪谷曰
小清凉西行數百步至洪光寺殿圓製極工天府廣記


[017-15a]
  洪光寺入石門古柏夾之人行道上蒼翠撲衣可
數百步復折而上如是者凡十有一每登一折必
右俯木末左瞰絶壁壁皆甃石為之嵗乆若天造
柏從石罅出多類鬼工初登一二盤竒在柏稍上
諸山如螺髻自柏外見則又竒至七八盤山盡在
下精藍名墅棊布繡錯盤窮為山門甚精麗天府廣記
香山一徑幽遐青松夾道流泉下注朱闌上引依
巖為刹髙傑整麗袁宏道集


[017-15b]
  香山夾道盡白楊青檜流憇亭在山半灌木中來
青軒前兩山相距而虚其襟以捧帝城自無量殿
前折而至洪光寺皆短垣疎柏白石為堦其浄若
王衡香山記


  過香山流泉茂樹一着屐即有軒軒白雲之氣於
西山中當據上座登來青軒峰皆下蒼翠盤鬱大
撮山河之勝黄汝亨遊西山記


  百望山 宛平縣西北四十里


[017-16a]
  青龍橋北斜界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
去者百里猶見其峰故名長安遊記


  仰山 宛平縣西北七十里


  仰山村曲折上而北一峰東南有瀑練下澗水源
也又上為仰山山上棲隠寺金大定寺也峰五亭
八章宗數遊有詩刻石斷石三其一山塲榜上刻
大興府西連山等字宣徳間重修之又蓮花峰下
有小釋迦塔帝京景物畧


[017-16b]
  仰山峰巒拱秀中有平頂如蓮花心旁有五峰曰
獨秀翠微紫葢妙髙紫微中多禪刹名山記


  雅思山 宛平縣西北八十餘里


  百望山北四十里入南谷有聚名漆園園南雅思
山有池曰露池又自漆園西出十里許有蘭若二
上曰松陽下曰金鴈金鴈下控大巖巖吐百穴匯
而為湖決而東流是為清水之源有髙崖下有泉
繞之又西北十里為清水澗兩山如門行可二十
[017-17a]
里山皆竒峭巃嵸飛泉彪灑聲激巖穴客話


  枊山 宛平縣西北八十里


  白鐵山 宛平縣西北一百八十里山多白石其堅
如鐵故名


  龍泉山 良鄉縣西十五里山下石龍口出泉東流
入鹽河


  黄土山 香河縣北二里


  孤山 通州東二十里四靣平曠一峰挺秀故名


[017-17b]
  聖水山 三河縣西北三十五里


  上有聖水泉可愈眼疾明統志


  蔣福山 三河縣東北十五里


  靈山 三河縣北十五里


  山足三面有泉清洌可愛明統志


  華山一名兔耳山三河縣北二十里


  石城山 三河縣北五十里上有石城故名


  駝山 三河縣北六十里


[017-18a]
  五百溝水出駝山北東經平谷縣紻城南東入泃
水經注


  亢山一名亢家山 昌平州東二里


  影山 昌平州東六里西北為東山口小山逺望之
其影先見


  平臺山 昌平州東六里


  東山口内一里水中有小山曰平臺山明成祖嘗
駐蹕焉嘉靖中作亭於上名曰聖蹟州志


[017-18b]
  綿山一名宜山 昌平州東十五里


  蔣山 昌平州東二十里


  白石山 昌平州東二十里


  湯山 昌平州東三十里下有温泉


  聖祖駐蹕之所


  行宫在焉


  大駝寨山 昌平州東四十五里山崖陡峻而頂平
漫少東有石洞十數洞内有泉


[017-19a]
  龍泉山 昌平州東南五里


  山之巔有龍王祠祠西下有洞梯石而下初狹漸
敞行里許水聲洶湧山之北麓有龍潭潭之東有
數泉清冽可濯禱雨輙應州志


  白浮山 昌平州東南十里


  白浮即通惠河上源白浮泉水在昌平縣界西折
而南經甕山泊自西水門入都城焉元史河渠志
白浮山有二龍潭流經白浮村元郭守敬引此水
[017-19b]
西折而南經甕山流入積水潭以通漕運守敬所
築堰起白浮村至青龍橋延袤五十餘里以障雙
塔神山諸水名白浮堰天府廣記


  牛山 昌平州西南五十里


  雪山 昌平州西九里


  駐蹕山 昌平州西二十五里


  駐蹕山髙十餘丈西北袤二十里金章宗遊此鐫
駐蹕字上有臺章宗自題棲雲嘯臺四字天府廣記
[017-20a]
駐蹕石皆壁立嶟沓欹危如墜如挽山下石牀石
釡俱存明王嘉謨集


  鶴頂山 昌平州西三十里


  尖山 昌平州西五十里


  小金山 昌平州西北六里


  駐蹕山之西曰虎峪其旁土岡名小金山山在西
山口内日午人過山下光影人衣如金色然客話


  積粟山 昌平州西北十里相傳元時積粟於此


[017-20b]
  大峪山 昌平州西北十五里


  照壁山 昌平州西北十五里


  虎峪山 昌平州西北十八里


  巍峩雄壯如虎踞然畿輔舊志


  西山口西四里有虎峪山又三里有大虎峪山山水


  小峪山 昌平州西北十八里


  軍都山 昌平州西北二十里


[017-21a]
  昌平漢軍都縣以山名也後漢盧植隠居上谷昭
烈微時修弟子禮焉彼時軍都縣屬上谷郡又名
居庸山太行山第八陘也天府廣記


  寳山 昌平州西北二十五里


  湯峪山 昌平州西北二十五里下有温泉上有佛
巖寺


  石門山 昌平州西北二十五里


  回回駝山 昌平州西北二十八里居庸八景一曰
[017-21b]
駝山香霧


  石縫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里


  幽都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里


  古幽州葢因山為名明統志


  柏齡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里


  蓮華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五里


  羅漢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五里


  白馬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五里


[017-22a]
  翠屛山 昌平州西北三十九里


  紅門之西翠屛山下出泉九穴為池名九龍池池
上亭臺金碧輝映夐若仙都天府廣記


  羊兒駝山 昌平州西北四十里


  狼山 昌平州西北四十里其東北有陽負川


  牛心山 昌平州西北七十里


  城後山 昌平州北三里


  饅頭山 昌平州北十二里


[017-22b]
  天夀山 昌平州北十八里舊名黄土山明永樂七
年卜建山陵因賜今名厯朝陵寢皆在焉


  山自西山一帶東折而至此羣峰聳抜其旁諸山
則玉帶軍都連亘環抱銀山神嶺羅列拱䕶名山記
舊名東山明成祖閲陵時稱觴於此因名天夀畿輔
舊志


  天夀山環山凡十口紅門東三里曰中山口又東
北六里曰東山口又北而西十里曰老君堂又西
[017-23a]
十五里曰賢莊口又西三里曰灰嶺口又西十二
里曰錐石口又南十二里曰雁子口又西南三里
曰徳勝口又東南十里曰西山口又東二里曰榨
子口山水記


  五鳯山 昌平州北二十五里


  黑山 昌平州北六十里


  為黄花鎮之通衢山如列屏下有泉澌州志


  金櫃山 昌平州北居庸關城西形如金櫃故名


[017-23b]
  望兒山 昌平州東北六里


  蟒山 昌平州東北八里


  綿亘舒長如蟒之伏居紅門之左州志


  玉帶山 昌平州東北十五里


  山腰白石周圍如帶又五里為筆架山三峰並列
逈出雲表明太宗陵在焉南則曰鳯凰山北則曰
虎峪山又十里曰照壁山正方如屏以作南障州
東影山是為東山口州西小金山為西山口又皆
[017-24a]
陵園諸山之䕶翼天府廣記


  筆架山 昌平州東北二十里


  雙鎖山 昌平州東北二十里


  翠嶺山 昌平州東北二十里


  玉華山 昌平州東北二十里


  蓬山 昌平州東北二十五里在黄山之北


  銀山 昌平州東北七十里


  峰巒髙峻冰雪層積色白如銀故名麓有石崖皆
[017-24b]
成黑色又名鐵壁頂為中峰逈出雲霄縁石梯上
五里許下視梵刹如彈丸刹乃唐時建領七十二
菴沙門鄧隠峰藏修之所有浸月泉天清橋巨虎
石誦經臺諸勝天府廣記


  銀山度嶺數折峰漸分為三左一峰石卓立如錐
峰下有塔凌空為法華寺寺後為古佛巖再上為
鄧隠峰説法臺復躡危磴五六里為中峰頂峰石
鋭如斧刄一石臺方丈許翼以扶欄中一石龕供
[017-25a]
石佛寺塔七各髙數丈燕山記遊


  鄧隠峰道塲八角亭東北有鐵崖壁立石色熒然
月出爛如銀界登頂由閻王鼻行山脊僅容一足
長約十歩兩旁如削下臨萬仭不可凝視登山頂
長城外關鎮皆在烟光㣲茫中明李元陽記


  玉峰山 昌平州東北銀山之北


  山盡石石盡白樹盡蘋婆果入山者取道二從白
泛嶺入者壁竒松栢竒而路險難從三思嶺牛蹄
[017-25b]
嶺入者路則平木石亦平帝京景物畧


  峪口山 昌平州東北七十里


  大羊山 昌平州東北七十里


  小羊山 昌平州東北七十二里


  橋山 昌平州東北七十二里


  福山 順義縣南五里


  龍山 順義縣南二十里以山上出泉亦曰龍泉山


  孔山 順義縣南二十餘里


[017-26a]
  孔山即水經注所云山有洞穴開明者也天府廣記
縣南平岡分三支無崇阜俗稱三山不見山即此
縣志


  桃山 順義縣西北三十五里


  開元二十五年徙燕州治於幽州北桃峪山唐書地理


  山有五峰如桃花瓣巨石錯落横亘數畝方輿紀要


  史山 順義縣北三十五里


[017-26b]
  山石戴土髙百餘丈狀如眠弓南望京師城闕金
碧耀目寺宇皆唐時建名勝志


  牛欄山 順義縣北二十里


  置牛欄都統領司遼史百官志


  牛欄山改名順義山明統志


  山上有洞俗傳金牛出焉洞前石壁為小槽形名
曰飲牛池山北里許有小山昔有仙人騎牛來遊
因名靈蹟山宋王曽上契丹事曰順州至檀州牛
[017-27a]
欄當其要路山之東麓潮白二河合焉山水記
牛欄靈蹟二山一脈前山石身負土後山土身戴
石前大後小行人總以牛欄名長安客話


  呼奴山 順義縣東北二十五里亦名狐奴山狐奴
漢縣以山而名


  沽水西南流經狐奴山西又南經狐奴縣故城西
漁陽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植種水經注
水不流曰奴葢以山前瀦澤名也其北麓鳥道而
[017-27b]
上里許漸濶漸平有寺寺後小石城山下有龍潭
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漢狐奴縣址魏文帝黄初二
年省山水記


  山麓有慈濟張真人祠舊傳漢鄧訓與上谷太守
任興屯兵於此以防烏桓訓開水田二千餘頃今
尚存縣志


  鞋山 順義縣北二十五里


  在呼奴山西百步許孤峰竦峙踵趾如舄故名縣志


[017-28a]
  鐵鑛山 密雲縣東三十里


  漁陽有鐵官亦名大谷錐山漢書地理志


  至元十三年霧靈山伐木官言檀州大谷錐山出
鐵鑛有司覆視之尋立四冶元史五行志


  元時炒鐵於此明永樂間廢縣志


  龍門山 密雲縣東六十里


  山内有聖泉菴黄崖洞泉湧如瀑布聲如雷時有
五色雲氣内有天然石燈臺石獅蹟尚存縣志


[017-28b]
  鎚山 密雲縣東七十里


  聖水山 密雲縣南十里上有龍女廟下有龍泉寺
山下出泉環抱而流為邑之勝


  密雲山一名横山 密雲縣南十五里山藏雲霧故名大
黄崖關外有横山蘇家谷三鎮邊務總要


  銀冶山一名銀冶嶺 密雲縣南十五里舊出銀鑛
白檀山 密雲縣南二十里山之陽有白檀栁因名
曹魏破烏桓於栁城城在山曲


[017-29a]
  隗山 密雲縣南三十里山下即密雲故縣


  密雲有隗山唐書地理志


  天門山一名天盆山 密雲縣西南三十里


  鳯山 密雲縣西北十五里下有元石佛寺


  平頂山 密雲縣西北三十里


  水峪山 密雲縣西北四十里


  駝骨山 密雲縣北七十里山左右有西駝骨關東
駝骨闗


[017-29b]
  黑松山 密雲縣北七十里志載元時有黑松林今


  窟窿山 密雲縣北百里下有一孔前後通明


  火突山一名火炎山 密雲縣東北二十五里巖谷峻削
色如火熖


  清都山 密雲縣東北五十里舊有清都觀


  清洞山一名三教山 密雲縣東北五十里中有仙洞下
有三教寺


[017-30a]
  印靈山 密雲縣東北六十二里


  冶山 密雲縣北八十里


  上有磚塔及冶山院旁有石洞深逺不可測中有
水四時不竭俗傳有冶仙居其上時放仙燈縣志


  五峰山 密雲縣東北八十里五峰聳列如指亦名
五指山


  四稜山 密雲縣東北百里


  香陘山 密雲縣東北百餘里産藳本香故名


[017-30b]
  霧靈山 密雲縣東北一百六十里本名伏凌山
伏凌山山甚髙峻巖障寒深陰崖積雪凝冰夏結
事同離騷峩峩之詠世人因以名山也後訛為霧
靈山水經注


  白河發源於霧靈山漕河考


  山每於六月六日現祥光如霧土人如期候之上
多竒花又名萬花臺一名孟廣硎下有廣硎水出
天府廣記


[017-31a]
  山上常有雲霧䝉之四時不絶山之左右峰巒攢
立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有霧靈山伐
木官縣舊志


  霧靈髙峻為一邑諸山之冠上有雲峰寺中峰寺
下峰寺今不存縣志


  陳宫山 密雲縣東北一百八十里


  觀雞山 密雲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有觀雞仙人祠
仙雞寺西有觀雞水飛仙峰


[017-31b]
  黍谷山一名燕谷山又名寒谷 懐柔縣東四十里


  北過寒谷吳越春秋


  山在懐柔縣東跨密雲界劉向云燕有谷地寒不
生黍稷鄒衍吹律以温其氣故名山曰黍谷山堂肆考
黍谷山有風洞洞口風氣凉冽盛夏人不敢入山水


  鴉髻山 懐柔縣東南七十五里兩峰髙聳形如鴉
髻故名上有碧霞元君祠


[017-32a]
  栲栳山 懐柔縣東南八十六里山前有雲巖寺乂
有砙堂寺


  龍王山 懐柔縣西半里舊城環其上下有龍潭


  石塘山 懐柔縣西三里明設工部石厰今廢
懐柔西石厰山石盧色方圓細鉅無所不有供欄
柱磚砌之用石厰記


  玉泉山一名紅石山 懷柔縣西北三里山頂有泉出石
窟中瑩潔如玉故名


[017-32b]
  紅螺山 懐柔縣北二十里髙二百餘仭下有潭潭
中常有二螺色殷紅夕吐光焰因名


  檀州有螺山遼史地理志


  順州有螺山金史地理志


  紅螺山有泉一線以珍珠名其水湧如噴珠客話


  山麓有資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創於金皇統初年
縣志


  金燈山 懐柔縣東北十七里相傳頂常有光如燈
[017-33a]
因名


  象山 懐柔縣東北四十里


  獨鹿山 涿州西十五里有鳴澤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囘中道遂北
出蕭關厯獨鹿鳴澤註服䖍曰獨鹿山名也鳴澤
澤名也皆在涿郡遒縣北界漢書武帝紀


  龍安山 涿州西五十里


  龍安回巒繚繞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堂有紀雨
[017-33b]
過則嵐光絢爛洗滌如圖涿鹿紀


  石虎山 涿州西五十里


  大房山一名大防山 房山縣西北二十五里


  良鄉有大房山魏書地形志


  防山上有仙人玉臺隋圖經


  大防山在良鄉縣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
有小房山與大防山相近又曰大房嶺太平寰宇記
房山在涿郡西北五十里北接居庸東抵漁陽西
[017-34a]
連紫荆所謂幽燕奥室也涿鹿記


  出房山縣西六十里所過村落曰瓦井曰天光曰
孤山口皆與山勢為升降過此則崇山如環幽溪
如帶涉溪沿壁乃至山麓巉巖兩壁中開一線鳥
道盤旋五里至石梯僅容半跬髙數百磴左右鐵
絙長百尺陟者縁之梯盡處折而東北可一里入
山門見諸菴稠叠獨上方寺正中旁有兩磵流下
聞而不見水又東折巖下有泉山下有洞如一城僧
[017-34b]
依洞為窟第一洞猶隠隠見影二洞即黯黑無光
三洞是一小竇圍可三四尺深五六尺入三洞倐
髙廣燎炬不見頂旁有一潭抵九洞無路有穴如
井霧氣蓊塞履滑衣濕不易前進至十三洞路尚
不窮云大抵一曲為一洞十三洞約六七里洞中
之石玉白鏡瑩其境之最者曰蓮華山片片如青
蓮瓣曰龍虎宛肖其狀曰長眉祖師儼然道者衣
冠曰石塔層層筆立曰石鐘鼓扣之作鐘鼓聲又
[017-35a]
其最者曰須彌山曰雪山曰萬花樓山之上有重
樓焉吐花如靈芝數萬朶曰仙人橋跨清溪而渡
曰十八羅漢為修短欹正各狀貎曰接引旛從頂
倒懸縹緲若拂出洞之後依然天光迴若隔世曹學
佺房山記畧


  大房山有聖水泉西南有伏龍穴一名龍城峪湯
泉出焉又有連泉頂大房山之巔也縣志


  房山峰巒洞壑夙稱名勝雍正八年正月二十日
[017-35b]
卯時有鳯凰集於石梯兒溝山峰之上髙約五六
尺尾長丈許五色具備文彩絢爛竚立踰時向東
北翺翔而去衆目共覩葢


  盛世之祥非偶然也


  上方山 在大房山西


  循孤山口而西峰横澗束上側徑如古墻址行十
二三里過兜率門一里得石級以升再行三里許
至上方寺左一峰下有一斗泉帝京景物畧


[017-36a]
  留臺尖山 房山縣西二里


  塔兒山 房山縣西十里相近有鳯凰山


  茶樓頂山 房山縣西二十二里其相近有十畝平


  平峪山 房山縣西三十里


  黄山 房山縣西南三十里


  一堵牆山 房山縣西南四十里


  石壁巉峭髙三百餘尋長五百餘步儼若版築縣志


[017-36b]
  黄龍山 房山縣西少南四十二里山下有大石&KR2217
前産青白石後産白玉石可供堦礎之用


  般州山 房山縣西南四十里


  般州山有二寨石室環列涿州志


  樂&KR2217山 房山縣西南五十五里其南又有猴兒山
石經山 房山縣西南五十里


  智泉寺僧靜琬見白帶山有石室遂發心書經十
二部刋石為碑隋圖經


[017-37a]
  石經貯於巖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門閉之穴
以浮圖鎮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逃虛子集


  房山縣西南有山曰白帶山生&KR2007題草又曰&KR2007
山藏石經者千年矣故曰石經山亦曰小西天云
北齊南嶽慧思大師發願刻石藏座下靜琬承師
囑自隋大業迄唐貞觀大湼槃經成其夜山吼生
香樹三十餘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搆雲
居寺焉唐金仙公主修之山上雷音洞髙丈餘四
[017-37b]
壁刻經四柱刻像前有石扉几案瓶罏皆石臺有
欄横與堂亘堂左洞二右洞三堂下洞二皆經唐
迄元代有續刻經目列石幢山下左右東峪寺西
峪寺西峪寺後琬公㙮也萬歴壬辰逹觀和尚啟
洞拜石經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業
十二年嵗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於此函
内安置佛舍利三粒願住持永刦三十六字山多
石碑隋碑二唐碑五遼碑二元碑二山半有菴曰
[017-38a]
半山菴帝京景物畧


  隋沙門靜琬始以經刻未成而化唐貞觀後其徒
道公等繼續成之至遼統和及金明昌之際有沙
門留公順公亦增刻之前後納於洞中者通十餘
卷石凡七百餘條有石幢記其目周忱集


  五指巖山 房山縣西南六十五里有五峰髙峻如


  歡峪山 房山縣西南七十里


[017-38b]
  白雲山 房山縣西南八十里絶頂曰白雲&KR2217
七斗泉山 房山縣北二十五里下有泉曰七斗泉
半壁山 房山縣北三十二里壁立千仭其西山半
一竇曰辟榖洞北為背隂洞


  荆子山 房山縣西北八里


  三盆山 房山縣西北十五里山嶺平廣約十餘畝
下有流泉三曲狀如仰盆


  三峰山 房山縣西北二十里三峰矗立髙插雲霄
[017-39a]
六聘山一名緑屏山 房山縣西北三十里


  國門之西兩舍之地有山曰六聘中有伽藍曰天
開燕易間一巨刹也自後漢迄有唐經五代厯遼
金廢興難具載云天開者以寺前山谷天然開闢
僧福珪天開寺碑記


  榖積山 房山縣西北五十里峰巒突起形如積榖
大安山 房山縣西北八十里


  大安山甚髙險幽州西名山也方輿紀要


[017-39b]
  大安山龍泉河在焉名勝志


  臺山 覇州東二十里舊為九河所經臺基有三如
鼎峙


  沙城臺山二村皆平壤也土人云臺山無臺沙城
無城客話


  南山 覇州東七十里


  喬林修竹周匝十數里内有亭臺為一州之勝明統


[017-40a]
  雁頭山 覇州東南二十五里宋時有雁頭寨


  莫金山 覇州東南二十二里宋設莫金寨於此


  神山 薊州東南八里餘相傳金章宗觀獵於此其


  後峰有浮圖


  别山 薊州東南三十里


  西臨沽水東據無終行旅所出雖有山名而無髙
方輿紀要


  螺山 薊州東南四十里


[017-40b]
  大定二十九年十月獵次螺山金史世宗紀


  漁水西南入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合水出漁陽
城南小山魏氏土地記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
西南入沽水水經注


  甘泉山一名石獒山 薊州西五十里山頂有石獒土人
呼為石狗中有寺曰普濟盤山志


  薊州甘泉寺有蛇與人馴狎時盤宿僧榻禱之能
致雨燕山叢録


[017-41a]
  岢嵐山一名窠羅山 薊州西六十里山勢險峻周圍壁


  漁山 薊州西北三里許郡名漁陽以州在山之陽


  漁山髙百餘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漁陽
水繞山下故曰漁水圖經


  漁山在盤山東南二十里山多泉冬夏濆湧成湖
居民因之開為稻田菰蒲荇藻宛似江南


[017-41b]
  盤山 薊州西北二十五里康熙十四年十月十三


  聖祖幸盤山諸寺皆賜金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幸盤山古中盤


  御書門外一峰四字


  御製詩一首命僧超正賦詩又雲罩寺


  御書盤山秀峰四字又衛公菴


  御書樂天真三字二十五年十二月一日


[017-42a]
  幸盤山青溝禪院


  御書唐詩一首二十八字又書山從人面起雲向馬頭生十


  賜僧智朴并命賦詩


  盤山水出山上山峻險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望
山上水可髙二十餘里素湍浩然頺波歴谿沿流
而下自西北轉注於泃水水經注


  盤山箕尾之巨鎮也深維地軸髙逼天門暖碧凝
[017-42b]
霄寒青壓海絶頂有龍池焉旱嵗能興雲雨巖下
有潮井焉旦暮不虧盈縮李仲宣祐唐寺碑


  盤山外骨而中膚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劍㦸
熊虎之林中膚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鏬出者嶔
崎斜曲與石爭怒石之尤怪特者為鯨甲石石平
坦可容十百人羣崖飛瀑至此勢忽奔㵼聲如震
霆與松韵互答又盤山之石皆鋭下而豐上故多
飛動崖前有懸空石石粘空而立青削到地客話


[017-43a]
  盤山一名東五臺自來峰北臺也先師臺南臺也
紫葢峰中臺也九華峰東臺也舞劍臺西臺也鯨
甲石為下盤古中盤為中盤雲罩寺為上盤上盤
之勝以松中盤以石下盤以水清明榖雨時萬壑
青松十里紅杏天然圖畫山居志


  盤山一名盤龍山山北數峰林立如削曰紫葢曰
宿猿尤為竒特其最髙者曰上盤頂有巨石以指
□之輙動上有二龍潭下有潮井又有澤鉢泉稍
[017-43b]
下者曰中盤東行十餘里鬱然深秀怪石突起是
曰白巖日暮山光嵐氣濛濛如雨上有古寺名勝志
盤山舊名四正山一名徐無山魏田疇隠居於此
故名田盤山今不曰田盤而曰盤山者亦猶匡廬
之謂廬山也其山南距滄溟西連太行東放碣石
北負長城瓣襲蠭攢面面開生實仙佛之勝區乃
天壤之大觀也盤山志


  五名山一名興隆頂 盤山東南十五里


[017-44a]
  無終山 薊州北五里


  崆峒山一名翁同山 薊州城北五里


  稽之爾雅北戴斗極為空桐莊子云空桐當斗之
山又寰宇記薊縣有雞頭山空桐雞頭相去不逺
日下舊聞


  黄花山 薊州東北六十里


  泉水山 平谷縣南八里山下有泉逆流河發源處
也灌田數十頃民頼其利


[017-44b]
  峩嵋山 平谷縣北二十二里


  瑞屏山 平谷縣北二十里連峰聳㧞秀列若屏上
有石臺下有興隆寺


  漁子山 平谷縣東北十五里


  世傳黄帝陵在漁子山其下有軒轅廟客話


  妙峰山 平谷縣東北二十五里下有九沽泉


  雞足山 平谷縣東北三十里下有三泉寺


  碣山 平谷縣東北四十里上有雙泉寺金明昌中
[017-45a]


  城山 平谷縣東北五十里四山髙聳中寛平如城


  昌瑞山 遵化州西北七十里本名豐臺嶺


  孝陵在其山麓


  賜名鳯臺康熙二年又封為昌瑞山


  鐵山 遵化州東五里髙三十仭横亘南北中斷如
峽山石黝黑每朝日射峽口一縷如虹石色俱殷


  蘿蔔山 遵化州東南三十里


[017-45b]
  香爐山 遵化州東南四十里


  磨臺山 遵化州東南四十里髙百仭


  山髙漫而頂圓如磨方輿紀要


  上有禪刹姚萇建有龜鏡出池中寺曰龜鑑州志


  龍山 遵化州南八里曰南龍山其北有北龍山


  鼓山 遵化州南十里


  釣臺山 遵化州南十里髙百餘仭下有溪潭可釣


  華山 遵化州南十三里


[017-46a]
  清風山 遵化州南十七里


  山髙三百餘仭明統志


  明月山 遵化州南二十里


  髙百餘仭上有石穴南北相通穴口望之若明月
山堂肆考


  山石竦削瘦勁如南粤英州石狀髙數百仭綿十
里衆峰稜稜嵌空處筍乳具見峰下一洞如月故
謂之明月山州志


[017-46b]
  文明山 遵化州南三十里


  香玉山 遵化州南四十五里


  白冶山 遵化州南五十里俗傳上有白冶子鑄劍


  靈靈山 遵化州南五十里髙九百仭上有靈靈寺
山髙九百餘丈為州境羣山之冠方輿紀要


  五華山 遵化州西南二十六里


  摩旗山 遵化州西南四十五里


[017-47a]
  夾山 遵化州西南四十里兩山相夾髙數百仭山
東面懸崖為水門口峽州境諸水滙流其前為金
星山一峰突起後為分守嶺東西環峙


  山中有寺曰慈應山口有石曰試杵名勝志


  三尖山 遵化州西南十五里


  蒼山 遵化州西南六十五里梨河及諸水滙流於
山前


  大撰山 遵化州西南七十里


[017-47b]
  關山 遵化州西二十里


  以山近邊關故名明統志


  野狐山 遵化州西北七十里下有澄潭


  天台山 遵化州西北六十里


  成月山 遵化州西北六十二里


  瑞雲山 遵化州東北二十五里有五峰瑞雲其南


  鳯山 遵化州東北二十五里其形如鳯


[017-48a]
  瑶峰山 遵化州東北三十里白石璀璨如列瓊瑶


  乳山 遵化州東北三十里山形如乳州治發脉於


  茂陵山 遵化州東北四十里


  三臺山 遵化州東北九十里山盤曲三層故名


  大團亭山 遵化州東北百十里其北又有小團亭
山皆州境之險要也


  松亭山 遵化州東北百二十里上多古松


[017-48b]
  中峰 宛平縣西北


  在香山之後以其居諸峰之中故名山之隂有晏
公祠翠巖寺永夀菴之陽有𢎞教寺俱稱名勝天府
廣記


  挂月峰 在盤山


  峰上鋭下削為盤山之最髙者定光佛塔累其上
自來峰與挂月峰相連一名北臺舊有黄龍祖師
殿盤山志


[017-49a]
  蓮花峰 盤山東臺也即九華峰一名削玉峰


  聖祖御製詩有中盤遥望蓮花峰之句因名又嶕嶢峰上方
寺主山壁立千尺青削到地翠屏峰在天成寺後
王緱山云乃山之曲室殆非人間錐峰紫葢北過
峽處獬豸峰在黑龍潭東南三里碎玉峰在鴈兒
嶺北


  半天雲嶺 宛平縣西三十里


  鳥龍潭度髙嶺即臥佛寺嶺名半天雲圓如髻度
[017-49b]
一嶺一髻復起如是者十三始登其巔四面無草
石最可觀宋彦山行雜記


  分水嶺 宛平縣西四十里形勢廣濶山澗諸水至
此為二一為盧溝河一入房山縣界


  羅㬋嶺 宛平縣西六十里徑道極險行可二十里
望潭柘寺


  十八盤嶺 宛平縣西北八十里


  山縈曲十八折天府廣記


[017-50a]
  鰲魚嶺 宛平縣西北百餘里


  漆園西北清水澗兩山如門行可二十里竒峭巃
嵸有嶺曰鰲魚王嘉謨集


  大寒嶺 宛平縣西一百四十里


  青山嶺 宛平縣西一百五十里山谷幽邃下臨清


  旛竿嶺 宛平縣西一百八十里勢極孤峭


  摘星嶺 宛平縣西二百餘里


[017-50b]
  在府西髙入雲霄紀纂淵海


  度盧溝循房山而西到接待亭一望皆丹崖翠壁
峰最尊者為摘星嶺阮旻錫上方山記


  綢兒嶺 宛平縣西北五十里


  孟嘗嶺 宛平縣西北七十里


  牛角嶺 宛平縣西北八十里


  叚家嶺 三河縣東二十里


  白泛嶺 昌平州東二十餘里


[017-51a]
  神嶺 昌平州南三十五里


  神嶺一名三思嶺以髙峻故名燕都遊覧記


  唐家嶺 昌平州南三十餘里


  長城嶺 昌平州西少南


  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嶺曰長城嶺上有方堞遺
址傳是秦皇所築有泉曰馬跑又西二里有了思
臺下臺而西又十里皆峻嶺也曰灰嶺者險倍於
長城又西八里有城是曰鎮邊兩旁皆山圍之南
[017-51b]
曰碧駕曰通明北曰鷹揚曰岑落鎮邊西十里有
堠曰唐耳其南皆山中為衢路東曰六華之巖西
曰小神之山曰青利之山南有聚曰長峪又西五
里有巖曰徳勝亦名鳯凰山西有觀音洞一名孤
松巖山南嶺曰西峪出山而北曰白鶴峰又折而
東曰青華山髙矗雲漢人跡不到薊邱集


  黄山一嶺 昌平州西北二十二里又西北里許為
黄山二嶺


[017-52a]
  八達嶺 昌平州西北六十五里


  蘇嶺 昌平州北四里


  黄坎嶺 昌平州東北七十二里


  梯子嶺 密雲縣東南十五里其形如梯


  九莊嶺 密雲縣北三十里


  鮑邱水逕九莊嶺水經


  北屋嶺 懐柔縣東五十里有清風臺


  大嵎嶺 涿州西三十里


[017-52b]
  殺虎嶺 保定縣南髙岡


  沙嶺 薊州西北三十里盤山南麓也髙一百餘仭
周六里泉水沿石竇而下滙為沙河


  大嶺 薊州西北六十五里


  鐵嶺 薊州北十里有羣岡稠叠懸澗深險上有石
色如鐵


  鞍子嶺 薊州東北五十里


  氣鼓嶺 平谷縣南十五里山形如鼓上常有雲氣


[017-53a]
  蘆兒嶺 遵化州東五十里梨河出此


  將邱嶺 遵化州南三十里


  臥龍岡 宛平縣西北四十五里


  石堅白蜿蜒如卧龍天府廣記


  遼石岡 良鄉縣治東金史作料石岡上有佛㙮天府
廣記


  黄猶岡 保定縣西南多林木可登眺旁有清泉環


[017-53b]
  滴水巖 宛平縣西四十里


  滴水巖在萬山中懸崖千仭巖洞皆削成無縫燕山
紀遊


  度仰嶺十八盤上黄牛岡口左萬丈溪右千仭壁
徑斷處架以棧過張公洞即滴水巖矣長安遊記


  風口巖 宛平縣西百餘里


  風口巖兩山崌之如門踰磴數里折而西為王平
長安遊記


[017-54a]
  白鹿巖 宛平縣西北二十里


  甕山西北越嶺嶺外連峰不斷一峰最異白鹿巖
也巖髙數十丈嵌空欲墮中虚可旋兩車左隙如
櫺下視深窅不知所際遼時有仙人騎白鹿往來
斯巖故名陳衎集


  瀑水巖 房山縣東北三里


  秘魔崖 宛平縣西三十里


  秘魔崖一名避魔崖大石嵌空幾二丈王直集
[017-54b]
秘魔崖中空如室石如偃芝客話


  菩薩崖 宛平縣西二百里山畔有三石佛像


  &KR1174&KR1174一名溝溝崖 昌平州西徳勝口西三里元時梵
宇綿亘凡七十有二入明僅存其五崖有八景曰
飛瀑垂簾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風磴道穿
雲松橋隠霧南川午月西寺子鐘


  □&KR1174崖下有菴曰瑞峰崖甚髙危菴逼其踵崖有
三峰每峰一菴樹石皆甚竒帝京景物畧


[017-55a]
  中峰位乎乾東峰位乎艮西峰位乎坤三峰左右
環拱為峰者二十有二所謂仙人玉女將軍步虚
玻璃五雲金華紫極皆以意名者也肅松録


  溝溝崖深山叠障秀石縁空三十餘里悉履石攀
葛始達山巔清流繚繞竒樹揚芬旁有蘭若數區
王嘉謨集


  又有寒崖在灌石村西南觀音崖在渤海所搶風
崖在白羊城外琵琶崖在鎮邊城州志


[017-55b]
  棒棰崖 密雲縣東北


  鹿皮崖 密雲縣西北五十四里


  鸚鵡崖 密雲縣西北五十五里


  彈琴峽 昌平州西北居庸關内


  居庸關有彈琴峽水流石罅聲若調琴獅子掌録


  天門峽 昌平州西北徳勝口


  梯雲峽 昌平州西北&KR1174&KR1174


  龍門峽 遵化州南十里舊名獨固門


[017-56a]
  沽水南出峽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
憑固易為依据兼壁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水經注


  獨固門一名龍門上合下開開處髙六丈許水自
懸崖傾瀉而下觸石成井奔盪之聲轟然若雷名勝


  鸕鷀谷 宛平縣西甕山


  退谷 宛平縣西香山東北


[017-56b]
  至水源頭一澗最深退谷在焉谷中小亭翼然曰
退翁亭亭前水可流觴東上則石門巍然曰烟霞
天府廣記


  桃花谷 宛平縣西四十里


  寛佃谷 在薊州


  駱駝谷 在房山縣


  漿水峪 昌平州東二十里


  長水峪 昌平州西北十六里


[017-57a]
  水峪 昌平州西北十九里


  湯峪 昌平州西北二十里


  養馬峪 昌平州西北二十五里


  晏磨峪 昌平州北二十里相近有大峪小峪


  麻峪 昌平州東北二十五里


  桃峪 昌平州東北三十五里


  赤菴峪 昌平州東北七十里


  挂甲峪 懐柔縣東北三十二里舊傳宋楊延朗北
[017-57b]
征嘗挂甲於此天府廣記


  石盆峪 密雲縣東北五十里有龍潭狀如石盆


  崿峪 涿州西北五十里


  寨峪 房山縣西南二十里


  賈島峪 房山縣西十五里


  島初祝髪於瀛州法善寺後居房山西峪峪有石
菴是島故宅


  峩眉峪 房山縣西二十里


[017-58a]
  長溝峪 房山縣西二十里


  羊耳峪 房山縣西北十二里


  石門峪 房山縣西北十五里


  中和峪 房山縣北十八里


  川方峪 薊州東二十五里一名禪房峪峪中龍泉
屈曲南流入沽河


  黑塔峪 在薊州西北盤山


  龍虎峪 遵化州南六十里


[017-58b]
  片石峪 遵化州東北十二里


  吕公洞 在宛平縣西玉泉山


  玉泉山有吕公洞下臨一潭廣丈餘山上有看花
臺卷幔樓燕都遊覽記


  七真洞 在宛平縣西玉泉山


  寳珠洞 在宛平縣西翠㣲山


  洞石黑白㸃滲珠名以此帝京景物畧


  寳珠洞山右有龍泉菴龍廣寺再右接待寺下山
[017-59a]
西入谷有證果寺再右有清凉寺山行雜記


  太古洞 宛平縣西戒壇


  太古洞最勝列炬而入百乳千螺俱成佛像不知
其深幾里也燕都遊覧記


  龎涓洞 宛平縣西六十里


  馬鞍山龎涓洞兩壁石乳瀝成物狀如畫旁扄石
門啟門以火燭之有石如龍沙擁為洲一井絶深
相傳與渾河通客話


[017-59b]
  仙人洞 昌平州北中山口北一里


  仙人洞在紅門内東山腰躡蹬而上洞口僅容一
人内若大厦石皆倒垂燕都遊覧志


  又有神仙洞在州東北蔣山中清凉洞在黄泉峪
口重石洞華嚴洞思義洞俱在銀山井兒洞在妙
峰菴後朝陽洞一在銀山一在鎮邊城南門外天
橋洞在西山仙居洞在&KR1174&KR1174崖蓮花洞在妙峰菴
南黄花洞在蘇林口内握雲洞在虎峪山後石青
[017-60a]
洞在顔老山州志


  寒崖洞 昌平州西南駐蹕山之西


  寒崖勢如奥邃中多異草竒石灌木隨風揚芬王嘉
謨集


  金洞 密雲縣東八里元時嘗採金於此


  廣慧洞 密雲縣西北二十五里


  冶仙洞 密雲縣東北二十里地名驚破羅


  山崖間有石門二扇不可開内有潺湲之聲客話


[017-60b]
  漿水洞 懐柔縣東北百餘里深山中洞有水色白
如漿汲之不絶不汲亦不溢


  孔水洞 房山縣大房山東北


  房山東北懸崖間有石竇如門中有積水人往往
聞絲竹音燕山叢錄


  雷音洞 在房山縣石經山


  朝陽洞 在房山縣


  畿輔通志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