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1 畿輔通志-清-唐執玉 (master)


[100-1a]
  欽定四庫全書


  畿輔通志卷一百


  序


  北周


  趙國公集序         庾 信


  竊聞平陽擊石山谷為之調大禹吹筠風雲為之動
與夫含吐性靈抑揚詞氣曲變陽春光廻白日豈得
同年而語哉柱國趙國公發言為論下筆成章逸態
[100-1b]
横生新情振起風雨爭飛魚龍各變方之珪璧塗山
之會萬重譬似雲霞赤城之巖千丈文參歴象即入
天官之書韻涉絲桐咸歸總章之觀論其壯也則鵬
起半天語其細也則鷦巢蚊睫豈直熊熊旦上增城
抱日月之光燄燄宵飛南斗觸蛟龍之氣昔者屈原
宋玉始於哀怨之深蘇武李陵生於别離之世自魏
建安之末晉太康以來雕蟲篆刻其體三變人人自
謂握靈虵之珠抱荆山之玊矣公斟酌雅頌諧和律
[100-2a]
吕若使言乖節目則曲臺不顧聲止操縵則成均無
取遂得棟梁文囿冠冕詞林大雅扶輪小山承葢


  唐


  清明日南皮泛舟序      蕭頴士


  昔建安中魏文為王太子與朋友諸彦有南皮之遊
颺鳴葭浮甘瓜清泉奫淪千古一色此城隅託勝之
舊也由小而方大則貴賤之懽可齊以今而喻古則
風流之事不易矧乃日清明時升平甿庶阜海濵之
[100-2b]
利謳吟動齊右之曲亦明代一方之樂也邑宰東海
徐君洎英僚二三皆人傑秀出吏能髙視郊驛繼當
時之懽濠梁重莊叟之興相與矯翠帟騰清波紅粧
屢舞緑醑徐進管絃迎風以響亮士女環岸而攢雜
可以娯聖澤表人和也層城影移碧潭隂起蕩暄妍
之氣色縱魚鳥之游泳其思夫闕塞崇崒昆池清冷
關河千里帝京不見斯興情之極致也爰命墨客紀
他鄉之勝事云爾


[100-3a]
  崔文貞公文集序       權德輿


  昔舜禹之代股肱昌言以祗承於帝修六府叙九功
曰都曰俞殷周之際有伊訓説命太保太師旅獒金
縢之書以戴翼其代皆有大烈格於皇天自三代以
還君臣感會何嘗不經緯斯文裁成百度太傅文貞
公寅亮天工致建中之理左輔右弼緝熈光明居中
一歲以至大病愍䇿尊名為唐宗臣公薨二十九嵗
天子命公嗣子植為右拾遺植乃捧公遺文三十編
[100-3b]
見咨論敘德輿以為君子消長之道値乎其時而文
亦隨之得其時則章明事業以宣利澤不得其時則
放言寄意以攄志氣公自門閥秀士被服薦紳至於
登朝宰政四十年間作為文章以修人紀以達王事
懼喜怒之不中節故有作威誡懲茍得之害正故有
重請鐘銘恐匪人之干紀故有與永王璘牋書誚時
宰之不能上廣聰明故有台封説悼谷風之詩廢故
有僚友箴慮法吏邉吏之失其官守故有貓䑕議是
[100-4a]
惟無作作則有補於時以至於修事功斷國論導志
通理昭明易直施於名命為雅誥刻於金石無愧辭
康莊逸軌卓犖濬發九流六藝鼓舞奔走陳思王所
謂儼乎若崇山㪍乎若蒸雲惟公信然公姓崔氏諱
祐甫字貽孫博陵安平人先孝公之清德與公始中
終之盛烈勒於帝籍藏在惇史升公堂奥之君子多
為之譔録大較以同人之中正大有之剛健中庸之
明誠洪範之攸好德艱貞踐履出入光大皆充其義
[100-4b]
如其文嘗試言之天下公器也匪皇極不乂操柄者
務廣通則其弊以流縱私囘則其弊以没以是至於
紀綱淆亂官職耗廢敗壞凌夷而不可為務守者弊
以隘則窘若梏拲於是才滯而不發事壅而不宣其
於病王猷盩大倫一也及公平衡宰物為之折衷使
文皇明皇之風粲然復興崇起教化萬方同軌道協
氣宣臻至理而無癘疵為仁由已善善若不及溯其
心源存乎斯文君子曰觀文貞之文而知其道知其
[100-5a]
道然後知其理世之易易也昔公能修先孝公之志
類其文章趙郡李公遐叔實為之序今植亦能修公
之志而德輿無似懼辱命焉凡九百二十篇以為一
家之言云爾


  送高陽齊皥下第序      韓 愈


  古之所謂公無私者其取舍進退無擇於親踈遠邇
惟其宜可焉其下之視上也亦惟視其舉黜之當否
不以親踈遠邇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擇誼
[100-5b]
坦乎其無憂於下也下之人克己愼行確乎其無惑
於上也是故為君不勞而為臣甚易見一善焉可得
詳而舉也見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及道之衰上
下交疑於是乎舉讐舉子之事載之傳中而稱美之
而謂之忠見一善焉若親與邇不敢舉也見一不善
焉若疎與遠不敢去也衆之所同好焉矯而黜之乃
公也衆之所同惡焉激而舉之乃忠也於是乎有違
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媿之名若然者俗所謂良
[100-6a]
有司也膚受之訴不行於君巧言之誣不起於人矣
嗚呼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
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
之過也則曰有司焉則非有司之過也則曰今舉天
下人焉則非今舉天下人之過也葢其漸有因其本
有根生於私其親成於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謂人
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實難非百年必世不
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
[100-6b]
終能復古乎若高陽齊生者其起予者乎齊生之兄
為時名相出藩於南朝之碩臣皆其舊交齊生舉進
士有司用是連枉齊生齊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
也有司其枉我哉吾將利吾器而俟其時耳抱負其
業東歸於家吾觀於人有不得志則非其上者衆矣
亦莫計其身之短長也若齊生者既至矣而曰我未
也不以閔於有司其不亦鮮乎哉吾用是知齊生後
日誠良有司也能復古者也公無私者也知命不惑
[100-7a]
者也


  送幽州李端公序       韓 愈


  元年今相國李公為吏部員外郎愈嘗與偕朝道語
幽州司徒公之賢曰某前年被詔告禮幽州入其地
迓勞之使里至每進益恭及郊司徒公紅袜首鞾袴
握刀左右雜佩弓韔服矢揷房俯立迎道左某禮辭
曰公天子之宰禮不可如是及府又以其服即事某
又曰公三公不可以將服承命卒不得辭上堂即客
[100-7b]
階即坐必東嚮愈曰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夫十
日十二子相配數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幽州始
亂之所出也今天子大聖司徒公勤於禮庶幾帥先
河南北之將來覲奉職如開元時乎李公曰然今李
公既朝夕左右必數數為上言元年之言殆合矣端
公嵗時來壽其親東都東都之士大夫莫不拜於門
其為人佐甚忠意欲司徒公功名流千萬嵗請以愈
言為使歸之獻


[100-8a]
  送董邵南序         韓 愈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
於有司懐抱利器鬱鬱適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
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彊仁者皆愛惜
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
移易吾烏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
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之有所感矣為我弔望諸
君之墓而觀於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吾謝曰
[100-8b]
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李補闕文集序        梁 肅


  文之作上所以發揚道德正性命之紀次所以裁成
典禮厚人倫之義又所以昭顯義類立天下之中三
代之後其流派别炎漢制度以霸王道雜之故其文
亦二賈生馬遷劉向班固其文博厚出於王風者也
枚叔相如揚雄張衡其文雄富出於霸塗者也其後
作者理勝則文薄文勝則理消理消則言愈繁斯亂
[100-9a]
矣文薄則意愈巧斯弱矣故文本於道失道則摶之
以氣氣不足則餙之以辭葢道能兼氣氣能兼辭辭
不當則文斯敗矣唐有天下幾二百載而文章三變
初則廣漢陳子昂以風雅革浮侈次則燕國張公説
以宏茂廣波瀾天寳以還則李員外蕭功曹賈常侍
獨孤常州比肩而作故其道益熾若乃辭源辯博馳
騖古今之際髙步天地之間則有左補闕李君君名
翰趙郡贊皇人也天姿朗秀率性聰達博涉經籍其
[100-9b]
文尤工故其作叙治亂則明白坦蕩衍餘條暢端如
貫珠之可觀也陳道義則游泳性情探㣲豁㝠渙乎
春冰之將泮也廣勸戒則得失相維吉凶相追焯乎
元龜之在前也頌功美則温直顯融協於大中穆如
清風之中人也議者又謂君之才若崇山出雲神禹
導河觸石而彌六合隨山而注巨壑葢無物足以道
其氣而閲其行者也世所謂文章之雄捨君其誰歟
弱冠進士登科解褐衛縣尉其後以書記再叅淮南
[100-10a]
節度軍謀累遷大理司直天子聞其才召拜左補闕
俄加翰林學士君之處世用舍關乎才進退牽乎時
始居筮仕値蔽善者當路故屈於下位中歲多難時
方用武故委於外藩及夫入宣室而揮宸翰也方用
人文以飾王度則因疾罷免嘻昔君子賢人運與事
并得信其志者寡矣其餘屬雅道䘮缺黄鐘毁棄若
孟子轗坷士安多病亦何可勝論惟斯文足以振當
世餘烈足以遺後嗣此之謂不朽君既退歸居於河
[100-10b]
南之陽翟家愈貧而祿不及志愈邁而文益壯暇日
以嘗所述作三十卷目為前集命余序之君與余實
有伯喈仲宣之義故書於篇


  李衛公會昌一品制集序    鄭 亞


  綸綍之興載籍之始先王發號施令明罰勅法葢本
於此也唐虞之盛二典存焉夏殷之隆厥有訓誥自
𦙍征甘誓乃有誓命之書皆三代之文一王之法也
虞夏之際代祀綿遠其代工掌制之名氏莫得而知
[100-11a]
至於成湯太甲則有仲虺伊尹為之訓誥高宗得傅
説則有説命之篇周公召公相成王則有洛誥酒誥
周官顧命秦始皇帝并一區宇丞相李斯實掌其言
漢興當秦焚書之後侍從之臣皆不習文史蕭曹之
輩又乏儒墨之用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辭多天子為
之縱委於執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武帝使司馬
相如視草率皆文章之流以相如非將相器也厥後
寖㣲寖長下於魏晉亦代有其人我高祖革隋文物
[100-11b]
大備在貞觀中則顔公師古岑公文本興焉在天后
時則李公嶠崔公融出焉燕許角立於𤣥宗之朝常
楊繼美於代宗之世洎憲宗皇帝英武啟運雄圖赫
張中興之業高映前古其時則先太師忠公翺翔内
署有密勿贊佐之績平呉定蜀實惟其功及登樞衡
作霖雨尊王室卑諸侯圖蔡料齊外定内理顯王言
於典誥彰帝範於圖籍紀在徽冊播於無窮特進太
子少保分司東都衛公長慶中事惠皇為翰林學士
[100-12a]
訓誥之業彰於傳聞昭肅皇帝統握乾符寤寐良弼
詔自淮海復升台庭盡付元機允厭神度每彤墀奏
罷别承天眷帝亦講伊訓説命之㫖定元首股肱之
契以太平之制度上古之文敎咸屬於公焉會先太
后懿號未立帝明發有永懐之痛公述沙麓神井之
瑞贊繞樞懐日之慶懋遵聖緒光慰孝思於是承命
有宣懿祔廟之制及武宗郊昊天拜清廟文物胥備
朝廷有禮華夷述職河朔修貢乃顯神休薦徽號奉
[100-12b]
揚一德以示萬方於是撰仁聖文武至神大孝之冊
封域無虞天子翛然有求元之思乃範貞金模聖表
隆凖日角燭於宫庭中外臣寮咸欲以頌山河而褒
日月也公於是有聖客之贊天街之北獯鬻攸居因
饑憑凌怙衆强禦嚴之以刁斗而勃爾無懼申之以
文告又腆然不率天子震怒旋命征之公獨運沈機
上資宸斷萬里勝負决於帷中雷霆既振犬羊遂潰
疣贅披拽腥膻解離遁其名王復我貴主公於是有
[100-13a]
討北狄之詔天寶末薊門為首亂之地瘡痏榛棘襲
世未平至是漁陽帥仲武掃除妖孽臧獲仇讐奉揚
威神乃底康靖仍願勒石於盧龍之塞以敘聖功飛
章上聞帝用允若公祗應明命舒展格言呼嘯神祗
吐納嵩華當晝而文星現下寐而白鳳來成諸侯不
朽之勲尊元后無私之化公於是有幽州紀聖功之
碑潞帥劉從諫死其子因關河之險恃甲兵之衆請
爵爭地屢聞王庭中外疑迷互撓天聴帝將耀神武
[100-13b]
公累獻忠謀且言曰重耳在䘮不聞利父雄渠受戮
秪以拒君况明皇舊宫天井内地跨連河北脅倚山
東豈可行有匪人坐為汙俗若是可忍孰不可容沃
心無疑躡足乃定又曰上黨居天下之脊當河朔之
喉今漳水雄兵常山勁卒是為脣齒實懼因依不若
乘於未萌制其將動帝俞其奏乃妙選使臣以勞諭
之嚴立刑賞以勸戒之魏侯鎭侯勠力從命絶壺關
之右臂收沍水之上游獲兹渠魁在此成算又轅門
[100-14a]
叛將横水餘兇竊上相之旌旗盗晉陽之管鑰帝怒
斯赫人心愈疑咸以師老於郊梟巢尚固議罷兵者
蚊聚請宥過者雷同公又揚笏而言曰彼地則義師
介宗室是元祖勤商之邑后稷造周之邦瓜瓞具存
堂構斯在茍虧䇿畫不襲仇讐則是將彌牟逐主之
風長冒頓射親之俗詩稱築室於道書謂疑謀勿成
由是洞啟宸𠂻大破羣議運籌制勝舉無遺䇿防微
慮遠必契神機授鉞之臣服膺承命謝安之圍棊尚
[100-14b]
拗曹參之飲酒方酣果有軍書繼聞戎㨗砥磨周鉞
兵淬鄭刃萬里來袁紹之頭顱二冡葬蚩尤之肩髀
歡聲雖震於朝市喜氣不見於形容何其纂立功勲
鎭定風俗若是之重公於是有伐上黨之制平晉陽
之勅宗英可汗獻琛輸賮越自絶域通於本朝文畢
伯士之胄呼韓鹿蠡之師或執玉而朝靈囿或請吏
而拜甘泉並垂於冊書光彼明命公於是有諭囘鶻
之命五慰豎昆之書四文章等於訓傳機事出於神
[100-15a]
明固將偃仰邳石之符傲倪鬼箝之録聞之者可以
袪聾瞶得之者可以弼邦國每牙管既拔芝泥將熟
嘗於前席親授筆札公亦分隂可就落簡如飛時有
急宣關於密畫内廷外制皆不與聞或勢切疾雷機
難終日宣室未召武帳莫開公則疏於封章達於旒
袞當乙夜觀書之際未嘗不稱美再三此又豈可與
傳洞簫而諷於後庭聞子虚而嗟不同世者論功較
德邪歲在乙丑羣公常伯以天子之道貫於神祗一
[100-15b]
年而風雨攸序災沴不作二年殲醜虜興北伐之討
四年誅狡童詠東征之歌而又伐摩尼之風壞浮圖
之俗偃兵返樸四海胥定思欲增鴻名光下武公乃
觀東序之圖按西崑之牒舖舒名實藻縟文采類於
上帝為唐神宗公於是纂章天成功神德明道之冊
文號位既畢華夷會同方將命禮官召儒者訪匡衡
后土之儀採公玉明堂之圖考肆覲之禮於梁生取
封禪之書於天子盡皇王之盛事極臣子之殊功而
[100-16a]
軒鼎將成禹書就掩然猶進先嘗之藥獻高手之醫
藏周旦請代之書追漢宣易名之美作於大誥祈於
昊天始終一朝紹續九德其攻伐也既如彼其制作
也又如此故合武宗一朝冊命典誥奏議碑贊軍機
羽檄凡兩帙二十卷輒署曰會昌一品制集紀年追
聖德也書位旌官業也歲丁卯亞自左掖出為桂林
九月公書至自洛以典誥制命示於幽鄙且使為序
以集成書尋𤣥珠不究於倪域聽希聲莫窮於髙下
[100-16b]
承命震惴幾移朝夕援筆而復止者三四伏念江陸
修盪辭讓不及因齋潔以叙焉夫全功難持大名難
兼日赫於晝而乏清媚月皎於夜而無温煦冬之為
候也則雪霜飄暴凍入肌髪夏之為用也則金流石
鑠火走膚脉如陽春髙秋者稀焉南則瘴風毒虺之
為厲也北則獯戎黠虜之為患也如雒邑咸秦者幾
焉鵰鷲不傅之以馳騁驊騮不授之以騫翥如應龍
者鮮焉仲尼聖賢之宗也位不過司冦師聃道德之
[100-17a]
祖也官不過柱史如姬旦者幾焉是以保衡傅説佐
佑殷宗召公畢公寅亮周室咸著大訓克為元龜書
契以來未之多有李斯以刻石紀號之文勝而不在
休明之運又何足數哉周勃霍光雖有勲伐而不知
儒術枚臯嚴忌善為文筆而不至巖廟自是以降其
類實繁惟君藴開物致君之才居元弼上公之位建
靖難平戎之業垂經天緯地之文粹於厥躬慶是全
德葢四序之陽春九州之咸雒品彚之應龍人倫之
[100-17b]
姬旦後之學者其景行之


  宋


  定州閲古堂序        富 弼


  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軍就其中
又析大名府定州眞定府髙陽關為四路惟定州最
要定為一路治所實天下衝要之最知是州者兼本
路兵馬都部署居則治民出則治兵非夫文武全才
望傾於時者不能安疆場屏王室也然自國初以來
[100-18a]
專以武臣帥諸路慶厯七年甘陵妖賊據城叛河北
妖黨相摇以謀應卒驕將愞人心大震天子悟始議
選儒臣帥四路以督諸將廼起知鄆州資政殿學士
給事中昌黎韓公帥眞定以遏亂萌明年春賊誅人
安既而夏大雨河决商胡東北入於海河北災人復
不寧流徙失業者四出咸不啻千里僵殍滿道天子
恤然且虞他姦遂以公帥定定既要重天下宿兵素
多屬傷殘之後官民枵困征賦逋逃無幾而兵不少
[100-18b]
減兵襲舊幸歉益驕以悍公夙夜裁整以威以懐兵
之驕不從令者捽其首惡斬以徇畧為條敎餘帖帖
就約不敢諠譁及至有調發者遠而彌戢如公親臨
已而招集逋亡四流爭還如啼孩奔父母惟恐其後
至則充然各得其欲農無廢隴賦有餘粒不旁誅横
斂而上下足堙漏補罅一面完固公既擊强梗之兵
又育彫瘵之民左行斧鉞右哺飲食亂者畢治亡者
畢存禮法政教向之人所不得聞者今漸濡酣飫無
[100-19a]
不貫徹自是邊人革其耳目新其肝腸優為而樂從
故人易治而功成速也又明年秋天子圖公之功詔
加大學士公先嘗表其志幸終三年不願亟易也至
是天子抑騎召而使即以授姑遂公請亦以慰斯人
愛公之心也公惕寵處官雖無事未嘗輙自豫念兵
與民之急宜無過者矧臨要重之路憂虞所繫凡事
計畫不可以無法乃擇取厯代賢守良將總若干人
行事創大屋以類相次繪於周壁榜之曰閲古堂葢
[100-19b]
欲閲古之人所為而為之法也噫公雅文傑武自當
視乎古人且天下方冀公入輔以致太平若其安疆
場屏王室豈庸考古而後能哉實公冲然不自有其
有而歸乎古人也其懸示來者不師繪事而公是師
也雖然榻古蒐善惠人警已之意其至矣乎公郵問
索詩因粗序所致之㫖以誌其始而示於後詩曰朔
方之兵勁於凡土尤勁而要粤惟定武兵勁在馭用
則熊虎失馭而勁驕不可舉曰保曰貝閉壁連阻武
[100-20a]
爵斯守束手就虜皇帝曰咨汝武曷取有敝必革以
儒于撫公來帥定始以威武有兵悍横一用於斧連
營聞之膽栗腰傴既懼而教如脂如孔以利以射以
鉦以鼔無一不若師師旅旅列城自刺靡不和附隂
沴為梗降此大雨大河被洩在河之滸民被昏墊田
入汙莽流離蕩析不得其所公慼曰吁予敢寧處廼
大招徠廼大保聚乃營帛粟寒衣饑茹民歸而安水
下孰禦彊弱死生由公復慮曰義曰仁震肅春煦合
[100-20b]
和蒸天天順以序公境獨稔爰麥爰黍公俗獨樂夫
耕婦杼人雖曰康公亦奚豫謂此一方民與兵具務
劇任重稽古人裕人皆謂公與古為伍公文化民公
武禦侮何思古人公不自許遂擇竒將繪於堂宇列
其行事指掌可數前有古人在我門户後有來者依
我墻堵斯堂勿壞有堂有故堂之不存來者曷覩宏
乎煥乎千載是矩


  贈清河先生序        文彦博


[100-21a]
  秘校清河君器識淹雅文行淵懿學有師法名髙士
林游五經之郛超然深詣馳六藝之駕邈矣遠至載
丁家艱未充英彀濡滯之歎有識所同天聖初某始
到都下接諸公游首得清河君以文相會以道相合
行藏游息相得甚歡未幾予忝榮名則霧露之潤朋
友之益從可知矣予仲弟彦若嘗師於清河君授以
經義敎之藝文雖未能傳其家法亦庶幾得其一枝
前年春彦若復忝科級旋為外諸侯奉辭總郡學講
[100-21b]
授之職則清河君之善教又可知矣今予之季弟彦
伯又得師事君一日彦伯謂余曰某依張先生之門
垂三年矣愚㝠之識頗有開悟嘗於羣弟子之末預
聞先生之言夫業文者必始於通經通經者必在乎
講貫故先師曰學而不講是吾憂也以是羣弟子嘗
請於先生願聞講習始則講大戴禮終則講左氏春
秋論叙精敏曉譬詳明學者所疑渙然開釋先生之
於五經無不通者將與羣弟子請於先生願講尚書
[100-22a]
一經以重煩而未白也予應之曰昔與清河游亟聞
其談經也於典謨訓誥誓命之文禹貢洪範之説尤
所精達余遇有所疑就而質問若叩洪鐘大小必應
未嘗不虚往而實歸一行為吏十歲於兹不聞益友
之髙論久矣今將與爾偕就學焉翌日躬請於清河
君君亦重違余之勤請㢲辭以從曰虞夏商周之書
厯代寶以為訓昔嘗學於斯文勉與諸君評之莫逆
於心可知也將布席以發論當聞善而相告好古博
[100-22b]
雅與我同志者願聞來學年月日太常博士文某白


  安先生文集序        虞 集


  晦菴集者詩文凡若干篇槀城安君敬仲之所作與
門人趙郡蘇天爵之所輯録者也既繕寫乃來告曰
昔容城劉静修先生得朱子之書於江南因以之溯
乎周邵程張之傳以求達夫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之
説古所謂聞而知之者此其人歟聞其風而慕焉者
[100-23a]
敬仲也與靜修之居間數百里耳然而未嘗見焉徒
因其門人烏叔備承問其説以為學則是敬仲之於
靜修葢亦聞而知之者乎願序而傳焉嗟乎知之為
知有未易一概言者聖賢之道大矣世之豪傑能因
其才識之所至而知其所及者其人豈易得哉昔者
天下方一朔南會同縉紳先生固有得朱子之書而
尊信表章之者今其言衣被四海家藏而人道之其
功固不細矣而靜修之言曰老氏者以術欺世而自
[100-23b]
免者也隂用其説者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而節量天
下之休戚其終必至於誤國而害民然而特立於萬
物之表而不受其責焉而自以孔孟之時義程朱之
名理自居而人莫知奪之也觀其考察於異端幾微
之辨其精如此則其下視一世之茍且汙濁者不啻
蠛蠓之細犬彘之穢豈不信然敬仲氏終身師慕之
則其所見何可量哉然靜修門人嘗有與余同為國
學官者從問其師説不予告也退而求諸其書見其
[100-24a]
告先聖文曰因蚤躁狂若將有志中實脆屈未立已
頺揆厥無成實由貪懦時馳意去凛不自容顧念初
心怳焉如失觀乎此言則靜修道德之所至可見矣
噫吾道之大豈委靡不振鹵莽依託者所可竊假於
斯哉其必有振世之豪傑而後可也以予觀於國朝
混一之初北方之學者髙明堅勇孰有過於靜修者
哉誠使天假之年遜志以優入不然使得親炙朱子
以極其變化充擴之妙則所以發揮斯文者當不止
[100-24b]
是哉又嘗求敬仲於其書矣其告先聖文曰追憶舊
聞卒究前業灑掃應對謹行信言餘力學文窮理盡
性循循有序發軔聖途以存諸心以行諸已以及諸
物以化於鄉然則敬仲得於朱子之端緒平實切宻
何可及哉誠使得見靜修廓之以髙明厲之以奮發
則劉氏之學不既昌大於時已乎惜乎靜修既不見
朱子而敬仲又不獲親於靜修二君子者皆未中壽
而卒豈非天乎予與敬仲年相若也少則持未成之
[100-25a]
學以出及粗聞用力之要而血氣尚衰凛然有不及
之歎視敬仲之蚤有譽於當世寧無慨然者乎若蘇
生之拳拳於其師之遺書如此亦可見其取友之端
矣是皆予之所敬畏而感發者故題以為序也


  明


  贈太學生石大用序      陳敬宗


  大學生石大用薊州豐潤縣人自邑庠登太學有年
處六館諸生間恂恂謹飭惟强力植志務學不少自
[100-25b]
衒故自祭酒司業以下皆不甚知其為人正統甲子
夏祭酒李先生坐困首木於太學三日不解炎暑蒸
欝先生耄昏不能勝大用蹙然號於衆曰師猶父也
父師罹難而弟子奚忍坐視大用察衆志不與己合
乃退去閉户疏奏懇請自代先生亟遣人止之弗聽
同輩亦沮之大用奮然作色言朋友急難詩歌鶺鴒
况師乎亦弗聽竟挾所奏走謁銀臺銀臺難之且懼
之以法大用曰生以義死亦以義何懼之有銀臺知
[100-26a]
其不可抑遏遂以其請聞於上䝉並釋之於是在廷
文武縉紳莫不歎息曰此前代之所僅有而近世之
所絶無者也爭欲求識其靣予聞唐德宗貞元十四
年國子司業陽城坐送薛約貶道州刺史太學生何
蕃季償王魯卿李讜等二百人頓首闕下請留城守
闕數日為吏遮抑不得上蕃等皆涕泣餞送立石紀
德集賢正字栁宗元致書蕃等賀之以為昔李膺嵇
康時太學諸生叩闕執訴僕謂訖千百年不可復見
[100-26b]
乃在今日今大用卓卓如此予亦謂自蕃後訖千年
不可復見乃在今日也以蕃等伏闕數日卒不得通
與大用誠意悃愊能感動天聽排釋難困於時刻之
頃則其賢似有過古之人也夫師固不與於五倫而
五倫弗得弗明故於三事之道均焉凡天下之為師
為弟子莫不知有是道也而謂訖千百年不可復見
者葢以師之為教無實德弟子之為學無實心上下
名分依稀典故而已而於三事之道視之為虚器焉
[100-27a]
固無怪其不可復見也先生秉仁廸義凡所以施敎
於太學無非實德太學生恒三千人而陶鑄醇懿涵
煦粹美者甚衆大用至是發其所積奮勇不顧利害
惟義是蹈此固出於大用之素稟然亦先生訓廸漸漬
之極致然也先生之於陽公大用之於蕃等皆可無
愧而凡天下之為師弟子者豈不亦有聞風而興起
者哉是嵗大用以書經顯擢京闈鄉試髙等説者咸
以為積善理或然矣是用播諸歌詠以為後世名敎
[100-27b]
勸詩曰有偉石生義激於衷陳厥悃愊徹聽宸聰帝
曰釋兹復厥章服用顯名敎維新化育簪纓貂璫爰
及儒紳合詞贊誦卓哉斯人棫樸菁莪多士攸同翹
楚錯薪頴脱奏功惟初倡議衆且望望爰播頌聲能
弗泚顙三事道均云胡弗尊兹焉弗篤慚負聖門師
道岌圯延乎植之陶煦醇懿明效在兹左右髙徒前
後國士衆人之中大用崛起山有鉅材羣木蔽之貢
珍明堂公輸忸怩天佑善類靡德弗報顯擢髙科斯
[100-28a]
文有耀昌黎紀傳集賢致書我作詩歌永揚令譽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眞定序   歸有光


  余讀史觀項羽救趙諸侯兵軍鉅鹿下者十餘壁莫
敢縱兵諸將皆從壁上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
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韓信以兵數萬
東下井陘建大將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與趙大戰破
虜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楚威振天下及漢破楚垓
下以得淮隂侯而淮隂之功始此皆在今真定之境
[100-28b]
嘗欲一至觀其戰處而不可得眞定本古中山國趙
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北畧地其事固已偉矣典午之
南劉石慕容苻秦繼起燕趙而慕容道明建國都於
此固亦一代之雄也唐自大厯貞元以後强藩不制
而成德一軍尤為驍悍天下視河北若囘鶻吐蕃然
葢不為王土者百年宋因石晉失山後諸州則眞定
遂與契丹為境其後金人䧟兩河二路尋亦不守而
國事不可為矣國家今為畿輔重地而太平二百年
[100-29a]
議者以為其悲歌慷慨之習已大變於古而不知燕
趙之人出於其性然者獨以朝廷威靈有所俛首畏
伏而終不能以帖然也葢古所謂驍悍不可制者其
平時未嘗不俛首畏伏及其一旦激於其所不可忍
而驍悍之性乃得而見耳夫以中山之地為古豪傑
力戰之區而姦雄竊據之所都唐失河北勢日陵夷
宋沒兩路國遂南渡况今翼衛神京為萬世帝王之
業此古京兆馮翊扶風之地非得良有司拊循敎化
[100-29b]
無以使安土樂業而壯國家之藩衛也今使驛之所
出兵調之所加坐派日增民生蹙耗甚矣而議者徒
思重三關之戍守煩邊徼之供億謂燕趙之民荏弱
屏息而可怵者亦未之思也欒城韓山童之事可以
鑒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獄然常為監御史之所委寄
而監御史實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為光君告焉君
與余同年進士今選為眞定府推官者也奥學通才
為人聰明仁恕犴獄之事余無足以為君贅矣


[100-30a]
  楊忠愍公集序        汪道昆


  嘉靖中大將軍仇鸞主市議幾誤國楊忠愍力言其
謬不可鸞間入貶臨洮無何族鸞召還忠愍忠愍則
又極言大學士嚴嵩不法狀嵩主吏議傅上刑會縣
官欲論他囚忠愍不免其後七年而嵩敗嵩子世蕃
伏誅今上奉先帝遺詔䘏諸直臣首忠愍先帝操下
廪廪其明日月其威雷霆兩䟽較若丹書聞者可立
辨已一不入則貶再不入則刑之何急也諸先後言
[100-30b]
事者率皆骨鯁之臣要以得罪狀而務盡言宜莫如
忠愍當忠愍抗䟽豈不當先帝心無亦視將相若股
肱將藉之以奉社稷投䑕猶然忌器况社稷乎衣不
敝不新成股肱謂何耳故寧失藥石無失股肱彼一
時也及庸人上變而鸞族諫者後至而籍嵩家藉苐
令能言何有加於疇昔卒之一怒而罪無赦則忠愍
先入之日更而明雷伏而震其所由來者漸也夫兵
莫憯於志無論鏌鋣忠愍起牧䜿間居常不忘溝壑
[100-31a]
方其討罪君側其志不萬死豈發哉縱彼反戈中之
業已剚刃於其腹然則忠愍所被其殷帝之含光邪
後之人言聽而法行則鏌鋣之屬也人謂忠愍以直
言死明主未之前聞即二氏殲曾何足以當忠愍夫
鸞跋扈嵩父子為邪憂在社稷忠愍以身當社稷身死
而社稷無憂得死所矣先帝不舍忠愍而卒用其言
死且不朽天王聖明猶將報恩地下忠愍豈虚語哉
初忠愍當大辟王元美抵嵩客説嵩會嵩黨格客議
[100-31b]
不行遂甘心忠愍元美從徐子與及諸郎哭忠愍郊
外治其喪嚴氏跡之螫諸哭郊外治喪者於是元美
首及難子與亦行乃今詔下九原二大夫遞起元美
自魏為忠愍狀籍其遺書傳魏都子與分部漢陽則
以籍授孫漢陽傳之楚余入楚子與屬余序之當二
大夫哭忠愍時余在告往余欲為忠愍立傳會有詔
録先帝故實亡敢侵官元美有良史才狀備矣孫漢
陽為大宗伯公子余從忠愍元美後皆公門下士云


[100-32a]
  孝友堂讌語序      鹿善繼


  孝友堂者吾友孫君兄弟之所搆以觴客客就
諸大夫表閱之文而名之也堂嵗集勝友不啻
如雲戊午仲冬之集則長君崇我之立嗣也昆玉
四人長崇我次相我次鍾元次思皇今嗣崇我
者鍾元之㓜子望雅也崇我未嗣諸弟欲推以嗣
之者心所同也而獨取鍾元㓜子者以鍾元方歌
鼓盆㓜子失恃而徐嫂願為之母也㓜子失母而
[100-32b]
得母崇我乏嗣而得嗣鍾元得遂其嗣兄之心而
相我思皇於兄若弟若侄三處繫情一朝釋然所
稱一事而衆美具也墓側六載草木盡枯四君
所同也鍾元君苦節凌霜昆仲嘉與共為固窮
則弟有志而兄所成也即今之立嗣兄為弟耶
弟為兄耶總之互相為而非各自為也天下事
相為則治自為則亂故四君懿美未易更僕即立
嗣一端亦見全體也


[100-33a]
  本朝


  畿輔人物志序          王崇簡


  畿輔人物志徵君孫北海先生所論著也先生自予告
歸第閉門養重擁萬卷書搜討古人予時一過之深
堂蘿徑之中几榻蕭然圖書在列未嘗不相對忘反
復營退谷於西山當松粒春新柿林霜老先生携笈
其間輙經時月數年如一日也撰述既多以斯志屬
予序之予既得卒業而歎曰此非先生閒居自適之
[100-33b]
作乎抑何義正而例嚴也止於幾輔以其近而易稽
斷自明初不事久遠而不可考其有書有不書不以
所不知而失實也昔龍門著史記所稱嘗過某處見
長老云云或稱予於某善故得聞之予於某之子之
孫善之類皆據其實而書之以傳信昔者先生出宰
大邑入為諫官留心人物諮諏中外之間其公卿大
夫賢否是非之實與夫前哲流風遺事之在人耳目
者皆日屬月累而識之今復博綜前人所載以及章
[100-34a]
奏誌表諸文或得諸後昆遺裔之所傳説詳論約取
俾其人瑕瑜不相掩雖貴顯而無稱不以録有一言
一行之可傳即山澤布衣之倫汲汲焉採之而不遺
嗚呼時代遷流昔之人得喪毁譽久而不傳或傳而
譌易世而後浸以零落有不能知其姓字者况乎是
非之隱邪正之微乎記事之書葢可少乎哉先生之
勤勤斯志亦懼其久而失實湮没而不可復求也其
於甲申之變冦偪城下守禦之䇿百僚不得與聞獨
[100-34b]
二三閹人哃喝要挾遂致君崩國䘮此先生之所見而
知之尤不能已於欷歔太息而三致意者焉予以為
斯志也非惟可以藏之名山大壑之間方當


  聖天子博覽典故嘉意於前世將立一代之史旁羅遺乘
取其因人而可以知其事因事而可以論其世聞見
眞而鑒戒正者莫善於此矣以之備纂述成全史所
益固不大哉豈獨為先生閒居論著以自適之書與


  楊忠愍先生家訓序      刁 包


[100-35a]
  嘗讀魏鄭公傳而深有感於良臣忠臣之分也忠愍
楊先生所遭遇者聖明也而乃同龍逢比干不獲為
良臣尚論者未嘗不悲其遇而憐其才陳幾亭曰國
朝人才自王文成而外莫若楊忠愍噫知人哉雖然
幾亭之知先生也以才愚之知先生也以學學以濟
才然後臨大事而不亂葢徵諸家訓矣家訓者先生
臨命之前一日援筆直書以訓其家者也方是時係
徽墨而寘叢棘明知旦夕人耳而從容暇豫為忠臣
[100-35b]
若無以異於為良臣豈非其學有大過人者與先生
之學本苑洛韓先生韓先生遠祖横渠近宗涇野其
學得關中嫡派在留都為大司馬時先生以屬吏北
靣焉其於朝聞夕可之道講習葢有日矣夫朝聞夕
可其道莫著於易繋辭云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説
此太極圖所為以此終篇者也先生從苑洛先生受
樂書而知六律之理與八卦相通遂玅契乎始終之
㫖始若終豈有他哉生死而已矣生若死豈有他哉
[100-36a]
晝夜而已矣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是故可生亦可死
其從容暇豫為忠臣無以異於為良臣者有以也然
則天假之年先生之學何必不嫓美文成而豈徒以
其才與之相頡頏哉昔文信國凛凛大節日星為昭
而弔古者未免以夷齊之志掩程朱之學愚於斯文
正統中備言之先生成孔之仁取孟之義與信國異
世合符人皆知之至於淵源所自則未之或知也故
特表而出之使天下後世知先生一代才人亦一代
[100-36b]
學人也先生有孫諱遠條字蕃升英年稱選士克世
其家常繇金容詣祁出家訓問序言愚於先生曾孫
為十世之好義不可辭故因幾亭陳先生之言而進


  楊婦貞烈序         刁 包


  楊氏婦徵君先生之仲女也歸范陽楊士𢎞丙子城
䧟率其子若女暨乳母王氏投井死或以貞名或以
烈名表其實也然則貞與烈異乎曰否貞固所以烈
[100-37a]
也貞之説莫備於易而發明妻道則專在坤卦坤之
彖曰利牝馬之貞又曰安貞吉楊氏婦能以貞為安
故不以井為危其烈烈而死不冺冺而生也豈非牝
馬柔順健行之義乎吾嘗仰稽六經春秋詩節婦各
一若烈婦則詩不經見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惟宋
伯姬一人而已伯姬死於火楊氏死於水或以此疑
於貞吉之説是又不然何也聖人以道義配吉凶婦
得正而斃何吉如之若虧體辱親凶莫甚焉是故貞
[100-37b]
然後烈烈然後吉趨吉避凶之道可以觀矣雖然文
姬辱蔡氏中郎以失身倡也楊婦光孫氏徵君以守
身倡也詩云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教誨爾子式穀似
之吾於訓女亦云


  故太傅孫文正公集序     魏象樞


  傳謂頌詩讀書論世三者於尚友古人之法備矣然
必其人之文若行有足以為法傳世者始從而歌咏
之玩索之流連不能去懐往復不忍釋手咨嗟憑弔
[100-38a]
之下寤寐羔墻之間彷彿其人正襟端坐伸紙急書
與夫侃侃言天下事也雖相去幾千百載如或見之
矧近在數十年中時地非遠隔也髙山景行又當何
如乎余蚤嵗即稔聞故太傅愷陽孫先生名時於碑
版中見所為詩古文詞竊自念曰此特其一臠顧安
得全鼎而嘗之迨釋褐登朝先生已駕尋虹長往垂
十年所先生浩氣雖無日不流行天壤至欲求其遺
文如曩所謂全鼎者杳不可得又自念曰豈兵燹之
[100-38b]
餘殘闕無存耶抑其家人欲秘為藏書耶否則其子
孫或無力表章之耶倘亦余偶未之見也我


  國家褒忠之典不遺往代如甲申死事諸臣


  賜諡


  予祭尤千古曠典又常下購書之


  詔以備採擇如先生所撰著要皆館閣時經世垂敎之言
詎同草莽之管窺蠡測者比且今海内澄平凡名山
其人之鴻文奥論當與孔壁汲冡漸次以出無寧先


[100-39a]
  生遺稿終銷沉於斷碣焦棃已哉及余得請里將母
又十年所無何苫塊餘息中公孫太學□自髙陽寄
聲不孝曰從來乞言難為先公乞言尤難若夫品行
事業文章其人一出於眞而不獲其言以光先集是
□生平一大闕失也惟先生序之余未敢任又越三
年所余罷讀禮廼出所寄家刻五種詳披閲焉得睹
大學士李坦園先生所搆先生全集續集兩序始豁
然曰曩固謂嘗厥一臠兹即非全鼎其鼎中之椒馨
[100-39b]
津津有味乎其言之也計公先後著述亡慮數百卷
其得梓者卷僅五十許披覽太學所續上下二卷若
序記誌誄及雜著之微言緒論藻語韻辭與古風近
體諸詩靡不本英分攄雄才即文章寓經濟無隻字
單句不髙步古作者之林而究無泥乎古者是乃深
於古今是以髣髴先生全集或庶幾有當於萬一然
余固猶執一臠以概全鼎且終未敢任屬序意也嗟
乎先生身厯将相璫焰方熾獨有以折其氣义不附
[100-40a]
東林介然孤立以身係一代安危三十餘年孟氏所謂豪
傑非歟余謬於頌詩讀書之餘論及其世如此餘詳具
孫徴君所為墓誌與大學士魏栢鄉先生所撰墓表中


  重修鹿忠節祠序       張 岊


  前讀定興志載忠節祠祀太常伯順先生也再讀徵
君昔年建祠小引云以靜修養髙尚志之心蹈椒山
殺身成仁之事兩言可盡先生矣吾鄉自文靖而後
斯學中絶越二百有餘年先生生於江村德鄰相距
[100-40b]
可四十餘里深慨夫子臣弟友之道遭蝕而晦名教
不大著於時起而修明以倡導之爰著四書説約一
編直進而探源洙泗俾後之讀是書者身體而力行
則升堂入室兹有階矣紹往開來攸賴不在河津新
建之後也先生没後迄今五十餘載祠亦中圯有心
者能無對茂草而隕涕乎安可不大啟其宇以矜式
夫諸大夫國人也哉噫嘻是祠也葢昔之創之者因
忠節今之葺之也由理學忠節之表章其褒嘉在一
[100-41a]
時在朝廷理學之尊崇其淵源在萬世在吾儒也凡
我同人身子臣弟友之倫豈可不為子臣弟友之道
惜為子臣弟友之道惜烏得不重念夫修明倡導之
人將矻矻焉欲升之堂欲入之室而忍荆棘夫門墻
也歟幸今先生之曾孫賔追念前徽不匱孝思同人
推之操持其事而謀丹雘之嗟嗟斯輪斯奐吾輩之
責也若夫先生之風山髙水長奚藉於是


  孫北海近刻序        李光地


[100-41b]
  余始讀書翰林問舊人舊事於師友間或告之曰此
地北海孫先生前朝遺獻也年八十矣而論道著書
不息子其見之乎先生與蔚州環極魏公厚余於是
修後輩禮從公謁見望其神氣清健如五六十歲人
獨兩耳偏塞然有所問叩輙酬酢如應響葢所謂能
以目聽者古之眞人與先生在前代遍友天下士所
與深契則劉念臺黄石齋蔣八公數人爾故余之假
歸也先生以書送之曰某平生師友盡在閩中謂黄
[100-42a]
蔣也顧明之季年學無師法横騖别驅議論大駁其
宗指皆與程朱相觝排雖劉黄諸君子不免先生獨
斷然以洛閩為宗尋其厲階戎首以為異學蠭興姚
江倡之也故於伯安學術言行擿抉批繩無所假借
晩於諸經皆有著述而斷斷然朱子是翼曰吾翼朱
者所以翼孔也


  畿内學者其後如魏柏鄉張武承皆能確守朱學柏鄉
盡讀宋人書而武承攘斥餘姚不遺餘力其端皆自
[100-42b]
先生發之余視學時其孫琰以敎職日進見慨念前
輩期待之敦喟然懷舊又十餘年以其家刻請序適


  聖天子昌明正學之會而邦畿首善之區諸君子殆應候
之先聲而先生尤為剝盡之碩果余固亦受


  天子之道化而與聞於斯者於是乎書




  畿輔通志卷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