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9 大易擇言-清-程廷祚 (master)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擇言卷八
上元程廷祚撰
離下乾上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正義衡水孔氏曰同人謂和同于人野是廣逺之處借其
野名喻其廣逺言和同于人必須寛廣无所不同
用心无私乃得亨通故云同人于野亨與人同心
[008-1b]
足以渉難故曰利涉大川與人和同易涉邪僻故
利君子貞也
伊川程子曰為卦乾上離下以二象言之天在上者
也火之性炎上與天同也故為同人以二體言之
五居正位為乾之主二為離之主二爻以中正相
應上下相同同人之義也野謂曠野取逺與外之
義夫同人者以天下大同之道則聖賢大公之心
也常人之同者以其私意所合乃暱比之情耳故
[008-2a]
必于野謂不以暱近情之所私而于郊野曠逺之
地既不繫所私乃至公大同之道无逺不同也其
亨可知能與天下大同是天下皆同之也天下皆
同何險阻之不可濟何艱危之不可亨故利涉大
川利君子貞上言于野止謂不在暱比此復言宜
以君子正道君子之貞謂天下至公大同之道故
雖居千里之逺生千歲之後若合符節推而行之
四海之廣兆民之衆莫不同小人則唯用其私意
[008-2b]
所比者雖非亦同所惡者雖是亦異故其所同者
則為阿黨蓋其心不正也故同人之道利在君子
之貞正
紫陽朱子曰同人與人同也以離遇乾火上同于天
六二得位得中而上應九五故為同人于野謂曠
逺而无私也有亨道矣以健而行故能涉川為卦
内文明而外剛健六二中正而有應則君子之道
也占者能如是則亨而又可涉險然必其所同合
[008-3a]
于君子之道乃為利也
通論雲峰胡氏曰同人于野其同也大利君子貞其同也
正與人大同亨道也雖大川可涉然有所同者大
而不出于正者故又當以正為本
虚齋蔡氏曰大人之道豈必人人而求與之同哉亦
惟以正而已正也者人心之公理也不期同而自
无不同者也若我既得其正而彼或不我同則彼
之悖矣吾何計哉然同我者已億萬而不同者僅
[008-3b]
一二亦不害其為大同也
次崖林氏曰序卦傳曰與人同者物必歸之同人于
野則物无不應人无不助而事无不濟故亨雖大
川之險亦利于涉矣然必所同者合于君子之正
道乃為于野而亨且利涉使不以正雖所同滿天
下竟是私情之合不足謂之于野又何以致亨而
利涉哉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程傳此三
[008-4a]
字衍文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
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正義伊川程子曰至誠无私可以蹈險難者乾之行也无
私天徳也○天下之志萬殊理則一也君子明理
故能通天下之志聖人視億兆之心猶一心者通
于理而已文明則能燭理故能明大同之義剛健
則能克己故能盡大同之道然後能中正合乎乾
行也
[008-4b]
紫陽朱子曰通天下之志乃為大同不然則是私情
之合而已何以致亨而利涉哉
通論平菴項氏曰同人以一柔為主徒柔不能以同乎人
也必以天徳行之故雖得位得中而必應乎乾乃
可謂之同人至于利涉大川則又曰此乾行也明
非柔之所能辦也凡卦之以柔為主者皆然履之
六三不能以自亨也必曰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
咥人亨小畜之六四不能以自亨也必曰剛中而
[008-5a]
志行乃亨大有之六五不能以自亨也必曰應乎
天而時行是以元亨凡此皆柔為卦主而其濟也
必稱乾焉此乾之所以為大與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正義會稽虞氏曰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君子和而不同故
于同人以類族辨物也
伊川程子曰不云火在天下天下有火而云天與火
者天在上火性炎上火與天同故為同人之義君
[008-5b]
子觀同人之象而以類族辨物若君子小人之黨
善惡是非之理物情之離合事理之異同凡異同
者君子能辨明之故處物不失其方也
紫陽朱子曰天在上而火炎上其性同也類族辨物
所以審異而致同也
草廬吳氏曰天之所生各族殊分法乾覆之无私者
于殊分之族而類聚其所同異中之同也火之所
及凡物均照法離明之有别者于均照之物而辨
[008-6a]
析其所異同中之異也
辨正愚案類族辨物即方以類聚物以羣分之意自宜判
為二項程傳謂各以其類族辨物之同異殊无分
曉且于大象之以字别生一例尤為未確也朱子
又嘗云類族以人言辨物以物言其論復失之泥
吳氏說可從
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通論王氏伯厚曰同人之初曰于門隨之初曰出門謹于
[008-6b]
出門之初則不茍同不詭隨
愚案門者所以限物同人于門言能自立限制則无
同流合汚之行于初九言之欲人之謹其始也象
傳言出門謂宜出所當出之門也王氏說最為得
之然未悉于門字之義
餘論建安邱氏曰兩户為門陰畫偶有門之象同人與隨
之初九節之九二皆前遇偶故謂之門一扇為户
陽畫奇有户之象節之初九亦前遇奇故謂之户
[008-7a]
戸一而門二也案明夷六四于出門庭亦前遇偶邱氏言若有理
存疑伊川程子曰九居同人之初而无擊應是无偏私同
人之公者也故為出門同人其同博而公如此則
无過咎也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通論紫陽朱子曰易中所謂又誰咎也自有三箇而其義
則有兩樣如不節之嗟與自我致㓂言之則咎謂
皆由已不可咎諸人如出門同人言之則謂人誰
[008-7b]
有咎之者矣以此見古人立言有用字雖同而其
義則不同
六二同人于宗吝
正義山陽王氏曰用心偏狹鄙吝之道
莆陽張氏曰親其所親則疎者隔矣黨其所黨則逺
者疑矣不亦吝乎
縉雲馮氏曰以卦體言之則有大同之義以爻義言
之則示阿黨之戒
[008-8a]
辨正愚案同人之二曰于宗睽之六五曰厥宗謂之宗者
離為依附之義二卦皆離體也又獨于同人與睽
言之者此二卦物我之離合存焉于依附之義尤
切故也然同人吝而睽則无咎者爻位不侔而所
宗之大小異也舊說于此爻皆以二五相應為言
似未達此意而于彖傳之㫖亦覺未安既云中正
而應則不得又謂之擊于私蓋二以柔附剛而偏
于内則不逺處于下則不廣實有礙于卦之大義
[008-8b]
故曰吝而豈應于五之謂乎不可以不辨
存疑伊川程子曰二與五為正應故曰同人于宗宗謂宗
黨也同于所繫應是有所偏與在同人之道為私
狹矣故可吝
紫陽朱子曰宗黨也六二雖中且正然有應于上不
能大同而擊于私吝之道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諸卦以中正相應為善而在同人則為
[008-9a]
可吝故五不取君義蓋私比非人君之道相同以
私為可吝也
草廬吳氏曰六二一爻衆陽之所與而獨同于五所
同者私狹而不公廣其為道可吝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髙陵三歳不興
辨正愚案九三居離體之終无所依附而過剛不中動生
猜忌不與人同伏戎于莽内含芒刺之意下藏一隂之象
升其髙陵俯視一切之意居内卦之上之象其違理任情
[008-9b]
如此而能為天之所祐乎故曰三歲不興也三之
不美于本爻具見之說者乃舎旃而獨支離于爻
之上下謂三欲攘二而畏五以此為解不无可疑
然先儒說易如是者甚多未知其所由來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同人之時志在于同卦唯一陰諸陽之
志皆欲同之三又與之比然二以中正之道與五
相應三以剛强居二五之間欲奪而同之然理不
直義不勝故不敢顯發伏藏兵戎于林莽之中懷
[008-10a]
惡而内負不直故又畏懼時升髙陵以顧望如此
至于三歲之久終不敢興此爻深見小人之情狀
然不曰凶者既不敢發故未至凶也
紫陽朱子曰剛而不中上无正應欲同于二而非其
正懼九五之見攻故有此象
又曰三四皆為剛盛而髙三欲同于二而懼九五之
見攻故升髙伏戎欲敵之而五陽方剛則不可奪
故三歲不興而象言不能行也四欲同于二而為
[008-10b]
三所隔故乗墉攻之而以居柔遂自反而弗克故
象曰義弗克也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存疑伊川程子曰所敵者五既剛且正其可奪乎故畏憚
伏藏也至于三歲不興矣終安能行乎
愚案剛者天徳謂上卦也敵剛者言三之違理任情
如此是不知有天徳而顯與天抗其可行乎未知
何故而以為敵五也
[008-11a]
九四乗其墉弗克攻吉
辨正
折中曰案卦名同人而三四兩爻所以有乖爭之象者
蓋人情同極必異異極乃復于同正如治極則亂亂
極乃復于治此人事分合之端易道循環之理也卦
之内體自同而異故于門于宗同也至三而有伏戎
之象則不勝其異矣外體自異而同故乘墉而弗克
攻大師而克相遇漸反其異也至上而有于郊之象
[008-11b]
則復歸于同矣三四兩爻正當同而異異而同之際
故聖人因其爻位爻徳以取象以為爭六二之應而
與九五相敵相攻似非卦意也
愚案九四亦剛而不中故不明于大同之理然已交
乾體而近于天徳故又有弗克攻之象象傳所謂
反則則即天徳乾之謂也三四雖有爭奪之象亦
但宜以虚象觀之必曰與某爻爭與某爻奪亦安
見其必然乎
[008-12a]
餘論吳園張氏曰不曰悔亡而曰吉聖人貴遷善如此
存疑伊川程子曰四剛而不中正其志欲同二亦與五為
仇者也墉垣所以限隔也四切近于五如隔墉耳
乗其墉欲攻之知義不直而不克也苟能自知義
之不直而不攻則為吉也若肆其邪欲不能反思
義理妄行攻奪則其凶大矣三以剛居剛故終其
强而不能反四以剛居柔故有困而能反之義能
反則吉矣畏義而能改其吉宜矣
[008-12b]
紫陽朱子曰剛不中正又无應與亦欲同于六二而
為三所隔故為乗墉以攻之象然以剛居柔故有
自反而不克攻之象占者如是則能改過而得吉

象曰乗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所以乗其墉而弗克攻者以其義之弗
克也以邪攻正義不勝也其所以得吉者由其義
不勝困窮而反于法則也
[008-13a]
紫陽朱子曰乗其墉矣則非其力之不足也特以義
之弗克而不攻耳能以義斷困而反于法則故吉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辨正愚案九五本乎天徳以通天下之志先號咷而後笑
者先之以至誠惻怛而後乃相視以莫逆也如此
則无形骸之隔物我之間迹泯而天見私去而公
存天下莫能禦之人之同也似用大師以相克而
[008-13b]
相遇者也此正得大同之道者彖辭之于野蓋在
于此而大師相遇亦即利涉大川之意矣舊解謂
五下欲同二而為三四所隔以附會所謂號咷大
師之說其言未為雅馴
存疑伊川程子曰九五同于二而為三四二陽所隔五自
以義直理勝故不勝憤抑至于號咷然邪不勝正
雖為所隔終必得合故後笑也大師克相遇五與
二正應而二陽非理隔奪必用大師克勝之乃得
[008-14a]
相遇也云大師云克者見二陽之强也九五君位
而爻不取人君同人之義者蓋五專以私暱應于
二而失其中正之徳人君當與天下大同而獨私
一人非君道也又先隔則號咷後遇則笑是私暱
之情非大同之體也二之在下尚以同于宗為吝
況人君乎
紫陽朱子曰五剛中正二以柔中正相應于下同心
者也而為三四所隔不得其同然義理所同物不
[008-14b]
得而間之故有此象然六二柔弱而三四剛强故
必用大師以勝之然後得相遇也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辨正愚案中直猶言中正叶韵故耳困九五同
存疑伊川程子曰先所以號咷者以中誠理直故不勝其
忿切而然也雖其敵剛强至用大師然義直理勝
終能克之故言能相克也相克謂能勝見二陽之
强也
[008-15a]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正義龜山楊氏曰同人于野亨上九同人于郊止于无悔
而已何也蓋以一卦言之則于野无䁥比之私焉
故亨上九居卦之外而无應不同乎人人亦无同
之者則靜而不通乎物也故无悔而已
紫陽朱子曰居外無應物莫與同然亦可以无悔故
其象占如此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008-15b]
正義紫陽朱子曰居逺莫同故終无所悔然而在同人之
時求同之志不得遂雖无悔非善處也
乾下離上
大有元亨
正義伊川程子曰為卦火在天上火之處髙其明及逺萬
物之衆无不照見為大有之象又一柔居尊衆陽
並應居尊執柔物之所歸也上下應之為大有之
義大有盛大豐有也由剛健文明應天時行故能
[008-16a]
元亨也
紫陽朱子曰大有所有之大也離居乾上火在天上
无所不照又六五一陰居尊得中而五陽應之故
為大有乾健離明居尊應天有亨之道占者有其
徳則大善而亨也
通論東谷鄭氏曰陽為大陰為小一陰居尊而為五陽所
歸所有者大也大非陰柔所能有也必冲虚不自
滿者能有之六五明體而虚中所以為大有所以
[008-16b]
為元亨若直以大有為富有盛大則失其義矣
建安邱氏曰一陰在上卦之中而五陽宗之諸爻之
有皆六五之有也豈不大哉惟其所有者大故其
亨亦大也
折中曰案比以九居五視大有之六五為優矣然比之
應之者五陰也則民庶之象也大有之應之者五陽
也則賢人之象也賢人應之所有孰大于是哉故大
有之柔中雖不如比之剛中而比之吉无咎則不如
[008-17a]
大有之直言元亨也彖辭直言元亨更无他辭者惟
此與鼎卦而已皆以尚賢養賢之故也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其徳剛
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
正義伊川程子曰言卦之所以為大有也五以陰居君位
柔得尊位也處中得大中之道也為諸陽所宗上
下應之也夫居尊執柔固衆之所歸也而又有虚
中文明大中之徳故上下同志應之所以為大有
[008-17b]
也卦之徳内剛健而外文明順應乾行順乎天時
也故曰順乎天而時行其徳如此是以元亨也
東坡蘇氏曰謂五也大者皆見有于五故曰大有
通論兼山郭氏曰柔得尊位大中謙以居之不自滿假者
也以一柔而應五剛所謂所寶惟賢光天之下萬
邦黎獻共惟帝臣不如是不足以為尚賢也
誠齋楊氏曰同人大有一柔五剛均也柔在下者曰
得位曰得中曰應乎乾而為同人我同乎彼之辭
[008-18a]
也柔在上者曰尊位曰大中曰上下應而為大有
我有其大之辭也
平菴項氏曰一陰在下勢不足以有衆能推所以同
乎人者也故名曰同人一陰在上人同乎我為我
所有者也故名曰大有彖于同人曰應乎乾明我
應之也于大有曰上下應之明人應我也履卦柔
在下亦曰應乎乾小畜柔在上亦曰上下應之此
可以推卦例矣
[008-18b]
又曰同人大有兩卦皆以離之中爻為主而以乾為
應者也同人離在下以徳為主故曰應乎乾者應
其徳也大有離在上以位為主故曰應乎天而時
行者應其命也履兌在下曰應乎乾大畜艮在上
曰應乎天亦卦例也
愚案離之為卦柔麗乎剛本取依附天徳之意若同
人大有之所以别者同人離在乾下明不足以見
天徳之全大有離在乾上則統天徳而有之矣彖
[008-19a]
傳雖若指定二五兩爻者仍宜據離卦之全體而
言即尊位大中亦未可僅以為執柔守中也學者
當善觀先儒之說
餘論洓水司馬氏曰夫柔而不明則前有讒而不見後有
賊而不知明而不健則知善而不舉知惡而不去
二者皆亂亡之端也明以燭之健以決之居不失
中行不失時是以元亨也
雲峰胡氏曰文明以健自明而誠之事剛健而文明
[008-19b]
自誠而明之事又若有聖賢之等焉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正義山陽王氏曰大有包容之象也故遏惡揚善成物之
性順天休命順物之命
洓水司馬氏曰火在天上明之至也至明則善惡无
所逃善則舉之惡則抑之慶賞刑威得其當然後
能保有四方所以順天休命也
伊川程子曰火髙在天上照見萬物之衆多故為大
[008-20a]
有君子觀大有之象以遏絶衆惡揚明善類以奉
順天休美之命萬物衆多則有善惡之殊君子享
大有之盛當代天工治養庶類治衆之道在遏惡
揚善而已惡懲善勸所以順天命而安羣生也
誠齋楊氏曰天討有罪吾遏之以天天命有徳吾揚
之以天吾何與焉此舜禹有天下而不與也故曰
順天休命同人離在下而權不敢專故止于類而
辨大有離在上而權由己出故極于遏而揚
[008-20b]
紫陽朱子曰火在天上所照者廣為大有之象所有
既大无以治之則釁孽萌于其間矣天命有善而
无惡故遏惡揚善所以順天反之于身亦若是而
已矣
初九无交害匪咎艱則无咎
正義承菴姚氏曰交即出門交之交害謂害于大有者也
大有之時當慎所交而勿貽其害初以陽居下无
交其害于有者咎于何生然又必操以其難其慎
[008-21a]
之心无敢戯渝而後可終免于咎也故曰匪咎又
曰艱則无咎
厚菴李氏曰卦之六爻皆大有者也在卦之下處事
之外无所承任則惟勿䘮其所有者而已如仁義
之心廉恥之行我所固有也交于物而害之則所
有者䘮矣剛徳居初為能不失其本素之象故其
辭為能无交于害固非咎也然又必艱以處之然
後終保其所有而无咎
[008-21b]
愚案舊說以无交害為无上下之交傳義謂上无係
應而未涉乎害義皆未確蓋爻之在初者多不得
盡謂其无交而剛健文明之大有亦不可遽謂其
有害也今存姚氏李氏二說以待後之君子採擇

存疑伊川程子曰九居大有之初未至于盛處卑无應與
未有驕盈之失故无交害未涉于害也大凡富有
鮮不有害以子貢之賢未能盡免況其下者乎匪
[008-22a]
咎艱則无咎言富有本匪有咎也人因富有自為
咎耳若能享富有而知難處則自无咎也處富有
而不能思艱兢畏則驕侈之心生矣所以有咎也
紫陽朱子曰雖當大有之時然以陽居下上无係應
而在事初未涉乎害者也何咎之有然亦必艱以
處之則无咎戒占者宜如是也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通論陸氏庸成曰保終之道慎于厥始必有克艱于初而
[008-22b]
後有天祐于終故初曰大有初九上曰大有上吉
獨本末見大有焉
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无咎
正義山陽王氏曰任重不違致逺不泥故可以往而无咎

紫陽朱子曰剛中在下得應乎上為大車以載之象
有所往而如是可以无咎矣占者必有此徳乃應
其占也
[008-23a]
象曰大車以載積中不敗也
正義會稽虞氏曰體剛履中可以任重
白雲郭氏曰道積于中无所往而不利如大車之不
可敗也案此解得之致逺任重尚屬浮游之見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正義紫陽朱子曰亨春秋傳作享謂朝獻也九三居下之
上公侯之象剛而得正上有六五之君虚中下賢
故為享于天子之象占者有其徳則其占如是
[008-23b]
小人无剛正之徳則雖得此爻不能當也
辨正紫陽朱子曰古文无享字亨享烹並通用如公用亨
于天子解作亨字便不是○又曰亨享二字據說
文本是一字故易中多互用如王用亨于岐山亦
當為享如王用享于帝之云也字畫音韻是經中
淺事故先儒得其大者多不留意然不知此等處
不理會却枉費了无限辭說牽補而卒不得其大
義亦甚害事也
[008-24a]
愚案朱子讀亨為享甚是考陸徳明曰衆家並香兩
切京房云獻也干寶云宴也虞翻亦曰二變得位
體鼎象故公用亨于天子惟王輔嗣以為亨通之
亨而伊川承而用之○以他卦之用享例之當為
諸侯享天子之義如依春秋傳卜偃所云則當為
天子享諸侯彼自有所取非易之本㫖也
通論臨川王氏曰易之辭有王有先王有帝有后有大君
王以徳業言先王以垂統言帝以主宰言天子以
[008-24b]
正位言后天子諸侯通稱大君天子專稱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通論方氏孟旋曰爻言小人弗克傳言小人害弗克則必
至于害矣
九四匪其彭无咎
正義伊川程子曰九四居大有之時已過中矣是大有之
盛者也過盛則凶咎所由生也故處之之道匪其
彭則得无咎謂能謙損不處其太盛則得无咎也
[008-25a]
彭盛多之貌詩載驅云汶水湯湯行人彭彭行人
盛多之狀雅大明云駟騵彭彭言武王戎馬之盛

紫陽朱子曰彭字音義未詳程傳曰盛貌理或當然
六五柔中之君九四以剛近之有僭偪之嫌然以
其處柔也故有不極其盛之象而得无咎戒占者
宜如是也
龍氏觀復曰匪其彭猶言未嘗彭也
[008-25b]
愚案陸氏釋文引干寶云彭亨驕滿貌又王肅云壯
也此程傳盛大之訓所本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能不處其盛而得无咎者蓋有明辨之
智也晳明智也賢智之人明辨物理當其方盛則
知咎之將至故能損抑不敢至于滿極也
石門梁氏曰謂之明辨而又謂之晳者見其明智之
極也
[008-26a]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正義山陽王氏曰居尊以柔處大以中无私于物上下應
之信以發志故其孚交如也夫不私于物物亦公
焉不疑于物物亦誠焉既公且信何難何備不言
而敎行何為而不威如為大有之主而不以此道
吉可得乎
餘論伊川程子曰六五當大有之時居君位虚中為孚信
之象人君執柔守中而以孚信接于下則下亦盡
[008-26b]
其信誠以事于上上下孚信相交也以柔居尊位
當大有之時人心安易若專尚柔順則陵慢生矣
故必威如則吉威如有威嚴之謂也既以柔和孚
信接于下衆志說從又有威嚴使之可畏善處有
者也吉可知矣
紫陽朱子曰大有之世柔順而中以處尊位虚已以
應九二之賢而上下歸之是其孚信之交也然君
道貴剛太柔則廢當以威濟之則吉故其象占如
[008-27a]
此亦戒辭也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發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備也
正義侯氏行果曰其體文明其徳中順信發乎志以覃于
物物懷其徳以信應于君厥孚交如也為卦之主
有威不用唯行簡易无所防備物感其徳翻更畏
威威如之吉也
衡水孔氏曰信以發志者釋厥孚交如之義由已誠
信發起其志故上下應之與之交接也易而无備
[008-27b]
者釋威如之吉之義所以威如者以己不私于物
惟行簡易无所防備物自畏之故云易而无備
餘論伊川程子曰下之志從乎上者也上以孚信接于下
則下亦以誠信事其上故厥孚交如由上有孚信
以發其下孚信之志也威如之所以吉者謂若无
威嚴則下易慢而无戒備也
紫陽朱子曰太柔則人將易之而无畏備之心
愚案六五據天徳之全一卦之統領在此所謂剛健
[008-28a]
而文明者于是兼之交如之孚恐亦不獨指應九
二威如之吉尤不當謂其太柔則廢也王氏以為
不言而敎行侯氏孔氏以為唯行簡易可謂得爻
辭象傳之正解然則以古註為无所用者其亦未
得為篤論與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通論白雲郭氏曰繫辭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
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六五之
[008-28b]
君實盡此而言于上九者蓋言大有之吉以此終
也故象曰大有上吉則知此吉大有之吉也非止
上之吉也
東谷鄭氏曰履信思順又以尚賢蓋言五也五厥孚
交如履信也居尊用柔思順也上九在上尚賢也
五獲天之祐吉无不利由其有是也言五而繫之
上何也五成卦之主上其終也五之徳宜獲是福
于終可驗也易之取義若是者衆
[008-29a]
童溪王氏曰六五以一柔有五剛上九獨在五上五
能尚之繫辭傳所謂又以尚賢則上九是也祐之
自天吉无不利謂大有至此愈有隆而无替也然
則當大有之極莫大于得天而所以得天又莫大
于尚賢也
折中曰傳義皆以履信思順尚賢為上九之事然易中
以上爻終五爻之義者甚多如師之大君有命離之
王用出征解之公用射隼皆非以上爻為王公也蒙
[008-29b]
五爻而終其義爾
存異伊川程子曰上九在卦之終居无位之地是大有之
極而不居其有者也處離之上明之極也唯至明
所以不居其有不至于過極也有極而不處則无
盈滿之災能順乎理者也五之孚信而履其上為
蹈履誠信之義五有文明之徳上能降志以應之
為尚賢崇善之義其處如此合道之至也自當享
其福慶自天祐之行順乎天而獲天祐故所往皆
[008-30a]
吉无所不利也
紫陽朱子曰大有之世以剛居上而能下從六五是
能履信思順而尚賢也滿而不溢故其占如此
愚案通論中諸說以上九為終一卦之辭甚為有理
若謂繫辭傳之履信思順尚賢定屬六五而非上
九之事亦未見其必然惟傳義以尚賢為上九下
從六五則斷不可信耳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008-30b]
通論平菴項氏曰象傳曰大有上吉明事關全卦非止上
爻也此猶師之上六論師之事至此而終其言大
君蓋指六五非謂上六為大君也
大易擇言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