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159 大易擇言-清-程廷祚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大易擇言卷五
上元程廷祚撰
坎下坤上
師貞丈人吉无咎
正義山陽王氏曰興役動衆无功罪也故吉乃无咎
伊川程子曰以二卦之義言之内險外順險道而以
順行師之義也以爻言之一陽而為衆隂之主統
[005-1b]
衆之象也 又曰師之道以正為本興師動衆以
毒天下而不以正民弗從也强驅之耳故師以貞
為主其動雖正也帥之者必丈人則吉而无咎也
葢有吉而有咎者有无咎而不吉者吉且无咎乃
盡善也丈人者尊嚴之稱帥師總衆非衆所尊信
畏服則安能得人心之從
紫陽朱子曰師兵衆也下坎上坤坎險坤順坎水坤
地古者寓兵于農伏至險于大順藏不測于至靜
[005-2a]
之中又卦惟九二一陽居下卦之中為將之象上
下五隂順而從之為衆之象九二以剛居下而用
事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為人君命將出師之象
故其卦之名曰師丈人長老之稱用師之道利于
得正而任老成之人乃得吉而无咎戒占者亦必
如是也
又曰吉无咎謂如一件事自家作出來好方得无罪
咎若作得不好雖是好事也則有咎
[005-2b]
辨正崔氏曰子夏傳作大人
資州李氏曰子夏傳是也王氏曲解大人為丈人臆
云嚴莊之稱宜改正
馮氏曰易經无作丈人者丈字必誤古者行師諸侯
躬親帥師然必惟有大徳之人至公无我然後可
正天下自大人訛為丈人説者不勝其異祇見其
曲也
通論涑水司馬氏曰師貞丈人吉无咎難之也
[005-3a]
伊川程子曰比以一陽為衆隂之主而在上君之象
也師以一陽為衆隂之主而在下將帥之象也
龜山楊氏曰自昔先王之制民居則為比閭族黨州
鄉故比則衆在内一陽在上為之主君象也伍兩
卒旅軍師之制則衆在外一陽在下為之主將帥
之象也
彖曰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
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005-3b]
正義伊川程子曰能使衆人皆正可以王天下矣得衆心
服而歸正王道止于是也剛中而應言九二以剛
處中剛而得中道也六五之君為正應信任之專
也雖行險道而以順動所謂義兵王者之師也上
順下險行險而順也師旅之興不无傷財害人毒
害天下然而民心從之者以其義動也古者東征
西怨民心從也如是故吉而无咎吉謂必克无咎
謂合義又何咎矣其義故一作固无咎也
[005-4a]
廣平㳺氏曰用師之道將以正天下之不正也故師
謂之征已則不正其能正人乎剛中而應任將之
道也行險而順興師之義也仰順乎天无違天以
干時俯順乎人无咈人以從欲興師之順如此故
能以衆正以衆正之則人皆知其欲正己而已天
下孰不趨于正哉
紫陽朱子曰此以卦體釋師貞之義以謂能左右之
也一陽在下之中而五隂皆為所以也能以衆正
[005-4b]
則王者之師矣又以卦體卦徳釋丈人吉无咎之
義剛中謂九二應謂六五應之行險謂行危道順
謂順人心此非有老成之徳者不能也毒害也師
旅之興不无害于天下然以其有是才徳是以民
悦而從之也
西溪李氏曰王者之兵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
下不為故曰能以衆正可以王矣
辨正愚案毒字多訓害之義似于行險為切然師之體險
[005-5a]
而順者也順矣而何言害乎考王之邕讀毒為育
崔氏憬以為亭毒之毒亭毒字見老子毒與育音
義同又陸氏曰役也馬氏又云治也當考
餘論雲峰胡氏曰毒之一字見得王者之師不得已而用
之如毒藥之攻病非有沉疴堅癥不輕用也其指
深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
正義紫陽朱子曰水不外于地兵不外于民故能養民則
[005-5b]
可以得衆矣
紫峰陳氏曰地中有水猶民中有兵非師之象乎君
子觀師之象必容保其民畜其兵衆焉葢田以民
分兵以賦出故當无事之時必制田里敎樹畜使
比閭族黨州鄉之民无不各得其養民既有養則
所謂伍兩卒旅軍師之衆以為他日折衝禦侮之
用者皆畜于此矣茍平時誨之无其方則緩急誰
復為之用哉
[005-6a]
通論紫陽朱子曰易有精有藴如師貞丈人吉此聖人之
精畫前之易不可易之妙理至于容民畜衆等處
因卦以發皆其蘊也
東萊吕氏曰地中有水則容畜而不散可以聨什伍
而成軍地上有水則浸灌旁及可以交四鄰而脩

隆山李氏曰于師得古人井田之法于比得古人封
建之法
[005-6b]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正義山陽王氏曰為師之始齊師者也齊衆以律失律則

紫陽朱子曰律法也否臧謂不善也晁氏曰否字先
儒多作不是也在卦之初為師之始出師之道當
謹其始以律則吉不臧則凶戒占者當謹始而守
法也
雲峰胡氏曰初六才柔故有否臧之戒然以律不言
[005-7a]
吉否臧則言凶者律令謹嚴出師之常其勝負猶
未可知也故不言吉出而失律凶立見矣
通論伊川程子曰初師之始也故言出師之義乃行師之
道在邦國興師一作動衆而言合義理則是以律法也
謂以禁亂誅暴而動茍動不以義則雖善亦凶道
也善謂克勝凶謂殃民害義也在行師而言律謂
號令節制行師之道以號令節制為本所以統制
于衆不以律則雖善亦凶雖使勝㨗猶凶道也制
[005-7b]
師无法幸而不敗且勝者時有之矣聖人之所戒

又曰律有二義有出師不以義者有行師而无號令
節制者皆失律也師出當以律不然雖臧亦凶
愚案程子謂律有二義于理雖當于辭則費否臧之
讀亦與諸家不同參考可也
存異鄭氏曰北方之坎黄鍾之本也黄鍾之律起度量權
衡故言律律者法度之所從出也
[005-8a]
胡氏曰周禮註太師吹律合音商則戰勝軍士强角
則軍擾多失士心宫則軍和士卒同心徴則將急
數怒軍士勞羽則兵弱少威明此雖聽律以定吉
凶亦見律于師尤切也
龍氏曰易非徒占筮教戒在焉音律之義狹不若法
律之義廣從程朱為是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通論虚齋蔡氏曰不曰否臧凶而曰失律凶者明否臧之
[005-8b]
為失利也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
正義衡水孔氏曰承上之寵為師之主任大役重无功則
凶故吉乃无咎王三錫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
錫命
伊川程子曰師卦惟九二一陽為衆隂所歸五居君
位是其正應二乃師之主專制其事者也在師專
制而得中道故吉而无咎葢恃專則失為下之道
[005-9a]
不專則无成功之理故得中為吉既處之盡其善
則能成功而安天下故王錫寵命至于三也
紫陽朱子曰在師中吉言以剛中之徳在師中所以
為吉
通論雲峰胡氏曰卦辭師貞丈人吉无咎爻在師中吉无
咎即卦辭意也中則无過不及所以為貞在師而
中所以為丈人故師六爻惟九二吉无咎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懐萬邦也
[005-9b]
正義潁川荀氏曰王謂二也三者陽徳成也徳純道盛故
能上居王位而行錫命羣隂歸之故曰王三錫命懐
萬邦也
建安邱氏曰王者用兵非得已嗜殺豈其本心故三
錫之命惟在于懐綏萬邦而已
谷氏拙侯曰不曰威而曰懐見王者用師之本心
辨正愚案重卦之義有取諸上下者有取諸内外者取諸
上下者若蠱與恒之剛上而柔下是也取諸内外
[005-10a]
者若泰否之内陽外隂内柔外剛是也例本不一
唯義所在易中五隂一陽之卦師陽在二比陽在
五葢皆君象也故此兩爻皆以王稱後之説者專
以為命將出師之卦又傅㑹彖辭丈人之説于是
九二但為將帥矣不知師乃一人統萬方之象比
乃萬國奉一人之象以一人統萬方故九在内居
中制外之義也以萬國奉一人故九五在上居上
臨下之義也如以九二為將帥則剛反為臣柔反
[005-10b]
為君將顧在内君顧在外有是理乎此不明于師
之重卦義不取諸上下而取諸内外者疑不能无
誤也詳玩象傳有偃武修文内寧外安之意舊説
惟荀氏得之或疑承天豈非謂奉天子之命乎案
易中凡言天者皆直指上天例不指君承天寵正
言王者奉天命以寵綏下民也
六三師或輿尸凶
正義紫陽朱子曰輿尸謂師徒橈敗輿尸而歸也
[005-11a]
厚齋馮氏曰一陽上載有輿之象叠羣隂于上有尸
之象
存異伊川程子曰師旅之事任當專一二既以剛中之才
為上信任必專其事乃有成功若或更使衆人主
之凶之道也輿尸衆主也
愚案程傳之説雖亦有理然于六三取象之義未見
精切至于信任宜專六五自著其指矣亦不待改
輿尸為衆主也
[005-11b]
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正義盧氏曰失位乗剛内外无應以此帥師必大敗故有
輿尸之凶䘮其功業也
六四師左次无咎
正義伊川程子曰四以柔居隂非能進而克㨗者也知不
能進而退故左次左次退舍也量宜進退乃所當
也故无咎
紫陽朱子曰全師以退賢于六三逺矣
[005-12a]
餘論隆山李氏曰坤體平陸而无險左旋其斾下以坎水
之阻而止軍者也軍事出則尚右旋斾則為左
草廬呉氏曰案兵家尚右右為前左為後故八陣圖
天前衝地前衝在右天後衝地後衝在左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正義龜山楊氏曰師以右為主常也左次則失常矣然四
以柔順之資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㑹退而左次
未為失常也
[005-12b]
紫陽朱子曰知難而退師之常也
餘論誠齋楊氏曰善戰者不必進而退亦進也禹之班師
晉文之退舍是已使髙帝不至白登太宗不渡鴨
綠咎于何有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
正義衡水孔氏曰隂不先唱柔不犯物犯而後應故徃即
有功猶如田中有禽而來犯苗若徃獵之則无咎

[005-13a]
伊川程子曰師之興必以蠻夷猾夏冦賊姦宄為生
民之害不可懐來然後奉辭以誅之若禽獸入于
田中侵害稼穡于義宜獵取則獵取之如此而動
乃得无咎若輕動以毒天下其咎大矣執言奉辭
也明其罪而討之也
紫陽朱子曰六五用師之主柔順而中不為兵端者
也敵加于己不得已而應之故為田有禽之象而
其占利以搏執而无咎也言語辭也長子九二也
[005-13b]
弟子三四也又戒占者専于委任若使君子任事
而又使小人參之則是使之輿尸而歸故雖貞而
亦不免于凶也
辨正郭氏曰利執之之字誤作言字案定本之字行書
遂誤
通論語類問易爻取義如師之五長子帥師乃是本爻有
此象又却説弟子輿尸何也朱子曰此假設之辭
也言若弟子輿尸則凶矣問此例恐與家人嗃嗃
[005-14a]
而繼以婦女嘻嘻同曰然
雲峰胡氏曰長子即彖所謂丈人也自衆尊之則曰
丈人自君稱之則曰長子皆長老之稱
餘論紫巖張氏曰正辭伐罪為天下止暴興利是亦足矣
而爻辭止曰无咎何邪夫徳政衰而後有兵兵凶
器聖人不得己用之用得其人雖足以致大利而
征役之起疾病之作創疫之傷財用之費所損和
氣固多矣
[005-14b]
林氏曰易于取之小者以戈為象取之大者以田為
象取之尤大者以狩為象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正義衡水孔氏曰以中行是九二居中也使不當謂六三
失位也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正義伊川程子曰上師之終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賞
有功也開國封之為諸侯也承家以為卿大夫也
[005-15a]
承受也小人者雖有功不可用也故戒使勿用此
専言師終之義不取爻義葢以其大者
紫陽朱子曰師之終順之極論功行賞之時也坤為
土故有開國承家之象然小人則雖有功亦不可
使之得有爵土但優以金帛可也戒行賞之人于
小人則不可用此占而小人遇之亦不得用此爻

通論紫陽朱子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舊時説只作論功
[005-15b]
行賞之時不可及小人今思他既一例有功如何
不及他看來開國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
别君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則是勿用他與之謀議
經畫耳漢光武能用此義自定天下之後一例論
功行封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則鄧禹耿弇賈復
數人他不與焉此義方思量得如此未曽改入本
義且記取
雲峰胡氏曰初師之始故紀其出師而有律上師之
[005-16a]
終故紀其還師而賞功六爻中將兵將將伐罪賞
功靡所不載末曰小人勿用則又戒辭也雖然亦
在于謹其始焉耳曰丈人曰長子用以行師者得
其人及其開國承家自不至于用小人矣
次崖林氏曰小人立功不得一例賞以爵邑若一例
賞以爵邑又恐播惡于衆不若于行師之初不用
之為愈也故象傳謂其必亂邦彖辭于師貞之下
即言宜用丈人五爻之辭又戒用弟子即此意也
[005-16b]
師之始既言之師之終而復言正戒人當謹于其
始也
折中曰小人勿用非既用而不封亦非既封而不用乃
是從初不用所謂丈人吉弟子凶者自其出師之始
而已然也胡氏林氏之説皆合卦意但此處小人勿
用小人二字又似所包者廣葢非専論在師立功之
人乃是謂亂定之後建官惟賢不可復用小人恐為
他日之亂本爾如解卦難既平矣必曰小人退既濟
[005-17a]
卦三年克之矣又必曰小人勿用皆是意也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通論慈湖楊氏曰師之終功成大君有命所以賞功也正
功言賞必當功不可差失也開國承家之始其初
不可用小人也于此始言勿用者因此賞功原其
始也用小人為將帥幸而成功則難于不賞使之
開國成家則害及民必亂邦也去一害民者又用
一害民者以亂易亂必不可
[005-17b]
雲峰胡氏曰王三錫命命于行師之始大君有命命
于行師之終懐邦亂邦大人小人之所以分比固
聖人之所深慮逺戒也
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正義涑水司馬氏曰原筮者比不可以茍合也比之道不
可以不善也不可以不長久也不可以不正也故
曰元永貞无咎
[005-18a]
伊川程子曰人相親比必有其道茍非其道則有悔
吝故必推原占決其可比者而比之筮謂占決卜
度非謂以蓍龜也程子以原為推原與諸家不同
紫陽朱子曰比親輔也九五以陽剛居上之中而得
其正上下五隂比而從之以一人而撫萬邦以四
海而仰一人之象故筮者得之則當為人所親輔
然必再筮以自審有元善長永正固之徳然後可
以當衆之歸而无咎其未比而有所不安者亦將
[005-18b]
皆來歸之若又遲而後至則此交已固彼來已晚
而得凶矣若欲比人則亦以是而反觀之耳
通論林氏黄中曰書云卜不習吉初筮之謂也又云一習
吉原筮之謂也
平菴項氏曰屯之初九動乎坎中故為宜建侯而不
寧比之九五居坎而下比故為不寧方來皆以坎
為不寧也坎險而多憂故為不寧之象
厚菴馮氏曰萃與比下體坤順同上體水澤不相逺
[005-19a]
惟九四一爻有分權之象故元永貞言于五比下
无分權者故元永貞言于卦義各有在也
雙湖胡氏曰六十四卦惟蒙比以筮言蒙貴初而比
貴原者葢發蒙之道當視其初筮之専誠顯比之
道當致其原筮而謹審所以不同也
雲峰胡氏曰蒙比卦辭特發兩筮字以示占者之通
例筮得蒙卦辭蒙求亨者與亨蒙者皆可用筮得
比卦辭為人所比與求比者皆可用顧其所處所
[005-19b]
存者何如爾蒙之筮問之人者也不一則不專比
之筮問其在我者也不再則不審不寧方來指下
四隂而言來者自來後者自後吾惟問我之可比
不可比彼之來比不來比吾不問也此固王者大
公之道而為九五之顯比者也
餘論或問比卦大抵占得之多是人君為人所比之象朱
子曰也不必拘若三家村中惟一箇人作頭目也
是為人所比也須自審自家才徳可以為之比否
[005-20a]
所以原筮元永貞也
進齋徐氏曰後夫凶如萬國朝禹而防風後至天下
歸漢而田横不來隗囂公孫述之徒皆是也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
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正義衡水孔氏曰比吉也者言相親比而得吉也比輔也
者釋比所以得吉下順從者謂衆隂順從九五也
伊川程子曰比吉也物相親比乃吉道也比輔也下
[005-20b]
順從也五以陽居尊位羣下順從以親輔之所以
為比也推原筮決相比之道得无永貞而後可以
无咎所謂元永貞如五是也以陽剛居中正盡比
道之善者也民不能自保故戴君以求寧君不能
獨立故保民以為安不寧而來比者上下相應也
衆必相比而後能遂其生若相從之志不疾而後
无所親比困屈以致凶窮之道也
楊氏文源曰下順從以卦體言實則兼上下衆隂不
[005-21a]
曰上下而曰下者以九五為主也至不寧方來則
曰上下應前是尊上之辭後是舉衆之辭
辨正郭氏曰比吉吉下誤增也字凡彖先舉繫辭後以
義結下皆有也字繫辭下並无也字
通論石澗俞氏曰坤順也初至四皆坤畫有衆皆順從之
象上六不與焉今但曰下順從而不及上葢斥上
六在外也
餘論伊川程子曰以聖人之公言之因至誠求天下之比
[005-21b]
以安民也以後王之私言之不求下民之附則危
亡至矣故上下之志必相應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正義南陽何氏曰水性潤下今在地上更相浸潤比之義

伊川程子曰夫物相親比而无間者莫如水在地上
所以為比也先王觀比之象以建萬國親諸侯建
立萬國所以比民也親撫諸侯所以比天下也
[005-22a]
紫巖張氏曰水行地上小大相比率以歸東先王法
之建萬國以下比其民親諸侯以上比其君若身
使臂臂使指小大相維順以聽命制得其道也
縉雲馮氏曰地上之水異源同流畎澮相比以比于
川九川相比以比于海如萬國諸矦大小相比而
方伯連帥率之以比于天子也
紫陽朱子曰地上有水水比于地不容有間建國親
矦亦先王所以比于天下而无間者也彖意人來
[005-22b]
比我此取我徃比人
通論雲峰胡氏曰師之容民畜衆井田法也可以使民自
相合而无間比之建國親矦封建法也可使君與
民相合而无間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正義伊川程子曰初六比之始也相比之道以誠信為本
中心不信而親人人誰與之故比之始必有孚誠
乃无咎也孚信之在中也有孚盈缶誠信充實干
[005-23a]
内若物之盈滿于缶中也缶質素之器此言本王輔嗣
若缶之盈實其中外不加文飾則終能來有它吉
也物无不信豈用飾外以求比乎孚信比之本也
紫陽朱子曰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无咎矣若其
充實則又有他吉也
秋山王氏曰孚信之在中者也初居比之始故言彼
此相比之道有孚比之孚之在人者也人有孚誠
而後已徃比之故无咎有孚盈缶孚之在已者也
[005-23b]
已有孚誠則人來親比故又吉焉
通論紫陽朱子曰孚有在陽爻者有在隂爻者伊川謂中
虚信之本中實信之質是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比之初六者比之道在乎始也始能有
孚則終致有他之吉其始不誠終焉得吉上六之
凶由无首也
蔣氏仁敬曰爻辭有孚凡兩更端及盈缶等語象傳
[005-24a]
皆畧之直舉初六為言可見比之要道在乎始先
此義與卦辭後夫凶之意相發明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
正義伊川程子曰二與五為正應皆得中正以中正之道
相比者也二處于内自内謂由己也擇才而用雖
在乎上而以身許國必由于己己以得君道合而
進乃得正而吉也以中正之道應上之求乃自内
而不自失也汲汲以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
[005-24b]
自失也
餘論雲峰胡氏曰初不係四之應而五應之故曰他四不
係初之應而應乎五故曰外惟二本與五應故曰
比之自内而又以正故吉凡卦以外卦為内上卦
為外比六二言内六四言外内外卦之分見于此
愚案舊説六爻取應為義率多附㑹胡氏所論此卦
之應近似有理然亦偶合者爾如謂初本與四應
今與五應而曰有它則大過之九四中孚之初九
[005-25a]
皆曰有它其説何也且比雖取四隂來比而六三
之比匪已出其間又安見初之吉必為應乎五耶
謂二五本相應而曰比之自内宜矣如謂四不應
初而應五曰外比則泰之初九咸之初六象傳皆
曰志在外猶可曰指所當應之爻而言益之上九
象傳曰自外來又何説乎葢此之外比與渙六三
爻象傳曰志在外正同以卦屬坎體而此二爻適
能去其陷溺之性以從陽剛故也非特為外卦也
[005-25b]
應之為説于易理不為无礙明者當有以辨之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守己中正之道以待上之求乃不自失
也易之為戒嚴宻二雖中正質柔體順故有貞吉
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无乃涉後凶乎
曰士之修己乃求上之道降己辱身非自重之道
也故伊尹武侯救天下之心非不切必待禮至然
後出也
[005-26a]
漢上朱氏曰六二柔也恐其自失也二處乎内待上
之求然後應之比之自内者也故曰不自失也
紫陽朱子曰得正則不自失矣
六三比之匪人
正義紫陽朱子曰隂柔不中正承乗應皆隂所比皆非其
人之象其占大凶不言可知
愚案六三體本柔暗而處重隂之間故為比之匪人
易之取象不過如是或謂三以上應无首而為比
[005-26b]
匪者其義狹陋不若本義所言為切于教戒也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正義伊川程子曰人之相比求安吉也乃比于匪人必將
反得悔吝其亦可傷矣深戒失所比也
六四外比之貞吉
正義伊川程子曰親賢從上比之正也故為貞吉
紫陽朱子曰以柔居柔外比九五為得其正吉之道
也占者如是則正而吉矣
[005-27a]
象曰外比于賢以從上也
正義伊川程子曰外比謂從五也五剛明中正之賢又居
君位四比之是比賢且從上所以吉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正義紫陽朱子曰一陽居尊剛健中正卦之羣隂皆來比
已顯其比而无私如天子不合圍開一面之綱來
者不拒去者不追故為用三驅失前禽而邑人不
誡之象葢雖私屬亦喻上意不相警備以求必得
[005-27b]
也凡此皆吉之道占者如是則吉也
又曰邑人不誡如有聞无聲言其自不消相告誠又
如歸市者不止耕者不變相似
石門梁氏曰九五陽剛中正為比之主陽剛則明而
不暗中正則公而不私此其所以為顯比也以象
言之如田狩而用三驅失前禽來者不拒去者不
追此上之比下也固顯比也比下既得其道則雖
私屬亦喻上意而不待告誡此下之比上也亦顯
[005-28a]
比也上下之相比同一顯明之道又安有不吉乎
陸氏庸成曰三驅失禽置失得于勿惜者狀蕩平之
王心邑人不誡泯知識于大順者狀熙皥之王化
折中曰案本義解邑人不誡謂不相警備以求必得似
以為求所失之前禽也然語類只作有聞无聲之意
尤為精切葢言王者田獵而近郊之處畧不驚擾耳
本義係朱子未修改之書故其後來講論每有不同
者皆此類也
[005-28b]
通論伊川程子曰天子之畋圍合其三面前開一路使之
可去不忍盡物好生之仁也只取其不用命者不
出而反入者也禽獸前去者皆免矣故曰失前禽
也王者顯明其比道天下自然來比來者撫之固
不煦煦然求比于物若田之三驅禽之去者從而
不追來者則取之也此王道之大所以其民皥皥
而莫知為之者也
誠齋楊氏曰王者之比天下去妙巧捐䇿謀昭示之
[005-29a]
以至正大中之道而己可以比天下而不可以示
天下王者不由也故曰顯比
雲峰胡氏曰諸隂爻皆言比之隂比陽也五言顯比
陽為隂所比也師比之五皆取田象師之田有禽
害物之禽也比之失前禽背已之禽也在師則執
之王者之義也在此能失之王者之仁也
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
誡上使中也
[005-29b]
正義紫陽朱子曰上之徳使不偏也
建安邱氏曰舍逆謂舍上一隂隂以乗陽為逆也取
順謂取下四隂隂以承陽為順也失上一隂故曰
失前禽
愚案王輔嗣云三驅之禮禽逆來趣已則舍之背已
而走則射之愛于來而惡于去故常失前禽又毛
公詩傳面傷不獻踐毛不獻孔疏云面傷不獻者
謂當面射之翦毛不獻謂在旁而逆射之二者皆
[005-30a]
為逆射嫌誅降之義也今程傳以不去反入者為
當取以前去者為失前禽與先儒之論不合且誠
如其言是取逆舍順矣然細玩經文舊解亦有未
安然則何説曰象統言王者大公之心既不可拘
于禮文亦不得泥順逆取舍等字而求其義也夫
舍逆主于言縱可以為上六之象矣若取順乃借
象于下之四隂以為主于言殺可乎讀者不以辭
害意則善矣
[005-30b]
辨正郭氏曰失前禽舍逆取順也今本誤倒其句小象
並係先舉爻辭後以義結此獨先申義而後舉爻
辭三百八十三爻並无此例誤亦明矣
通論白雲郭氏曰民心罔中惟爾之中其使中之謂乎
雲峰胡氏曰師之使不當誰使之五也比之使中誰
使之亦五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正義山陽王氏曰无首後也處卦之終是後夫也為時所
[005-31a]
棄宜其凶也
汴水趙氏曰首為上為陽九五之象自六四以下奉
之為首者也上六居九五之上猶人而无首安得
不凶
秋山王氏曰五以一陽居尊四隂比之于下故彖傳
曰下順從也而上六孤立于外而不從豈非後夫
之象
存疑伊川程子曰六居上比之終也首謂始也凡比之道
[005-31b]
其始善則其終善矣有其始而无其終者或有矣
未有无其始而有終者也故比之无首至終則凶

紫陽朱子曰隂柔居上无以比下凶之道也故為无
首之象而其占則凶也此説又别亦不可用
東萊吕氏曰上六比之无首凶上居卦之終不曰无
終凶而曰无首凶何也見其无終則知其必无首
矣治疾者必推其致疾之由也
[005-32a]
愚案象傳之无所終即彖傳之其道窮上六即後夫
无疑也无首以不能承陽為正義程吕謂始交之
不善朱子謂隂柔不足為首訓俱未諦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正義臨川王氏曰隂之為物以陽為首而比之者也乗九
五而不承比之无首者也以陽為首則有所終先
陽則迷而失道况无首乎
白雲郭氏曰上六非天下之所比又不能比人為臣
[005-32b]
而无君與无元首何異哉是以凶而无所終也
紫陽朱子曰以上下之象言之則為无首以終始之
象言之則為无終无首則无終矣
蔣氏仁敬曰即卦辭後夫凶之義
大易擇言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