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1a]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五十四
翰林院檢討朱彝尊撰
易五十三/
徐氏體乾/周易不我解
六卷
闕
體乾自序曰楊龜山有云由漢魏以來以易名者殆
[054-1b]
數千百人予乃徧求之得五百餘家皆無當孔子之
義至京口靈峰陳氏授以青山易半卷希夷易一卷
覽其辭闡揚十翼率以天象言易言約而㫖深遂以
一圖懸諸室久之三垣七耀若指諸掌夫星辰體附
於地精耀於天凡地之一切有形天皆有象人變其
常象即有以示之於先聖人觀象畫卦辨時叙事欲
親萬民先時示勸舍此何從焉故曰天垂象見吉凶
聖人象之易義悉矣輒不自量為書六卷纖毫不敢
[054-2a]
以我與也故定其名曰周易不我解解不以我寧不
可證之斯人哉萬厯庚戌陽生月
黄百家曰徐體乾字行健長淮衛人嘉靖癸未進士
其易學自言本陳希夷趙青山用天星配四時謂法
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卦爻不合天文不
配四時則孔子繫辭皆無著落故其詮乾龍云春秋
傳土功龍見而畢務言九十月之交龍星朝見于東
方而農人土功之務畢矣梓慎曰龍宋鄭之星也魏
[054-2b]
獻子問龍于蔡墨蔡墨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濳
龍勿用坤之剝曰龍戰于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左氏言周易實以星為龍矣龍非星豈得朝夕見乎
史云杓攜龍角角在斗前為蒼龍之首杓建子丑龍
亦旋于子丑之下隠而未見故曰濳龍勿用杓建寅
夘龍亦躍于寅夘之方實在天淵之分故曰或躍在
淵杓建辰巳龍亦見于辰巳之方懸于天田星下故
曰見龍在田杓建午未龍適當中天之上故曰飛龍
[054-3a]
在天杓建申酉龍夕惕于西南故曰夕惕若杓建戌
亥龍朝見于東北晝晦其形故曰亢龍有悔按此而
知履之虎尾遯之尾晉之角姤之角中孚之翰音俱
取象于星可以類而推矣其説具有神解是編流傳
者寡余家止存乾坤一卷後五卷訪之不得惜非完
書矣
李氏舜臣/愚谷易解
二卷
[054-3b]
未見
易卦辱言
一卷
存
舜臣自序曰唐初考定易注惟存王輔嗣易吉凶悔
吝僉曰吉善也凶羞也輔嗣或曰吝恨辱也則恨辱
云或得今吾卦言存豈不辱哉然而自不可已勉
吾於易讀也卦各一首惟坤二首明夷五首
[054-4a]
姓譜舜臣字懋欽一字夢虞樂安人嘉靖癸未進士
官至太僕寺卿
潘氏恩/周易緝義
三卷
未見
公自序曰唐李鼎祚集虞翻荀爽等三十餘家刋輔
嗣之文補康成之象昔儒有云隋唐以前易家諸書
逸不復傳賴李氏集解猶見一二然則古易師諸説
[054-4b]
胡可廢哉予濳心易學取古今人之論著反覆攷觀
因憶昔儒吳立夫之論易云談理致者多溺於空虚
守象數者或流於讖緯乃以斯語定為折衷去浮文
存本實芟煩雜畧𤣥虚錄其發明象義有裨經學者
櫽括成編一得之愚偶有見聞不揆淺陋亦以附入
名曰緝義説文緝者繼也續也亦叶也謂其繼續前
聞叶和易義云耳錄藏家塾朝夕覽觀思繇潔靜精
微之教以造致用崇徳之階未能也貽示同志蘄就
[054-5a]
正焉
人物考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癸未進士歷官南京
工部尚書改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諡恭定
李氏義壯/周易或問
未見
義壯自序曰天下之道正而已矣天下之正中而已
矣中正也者所以貫天下之道也易也者易也隨時
變易以從道也道也者中正之謂也古今之學易者
[054-5b]
率皆以隂陽各得其位為正而二五為中一三四六
則非中也陽而之隂隂而之陽則非正也噫嘻其然
豈其然哉夫進退存亡位不同也吉凶悔吝時不同
也盈虚消息道不同也膠於道則有病於時膠於時
則有病於位膠於位則有病於易故聖人精義致用
變通隨時凡求其所謂中正者從之而已不然其何
以為易哉予嘗有志於此沈濳反覆四十餘年而未
之有得一日讀至小畜卦一道也彖又一道也象一
[054-6a]
道也爻又一道也恍然若有悟焉然後知孔子之易
非周公之易周公之易非文王之易文王之易非伏
羲之易數聖人者其所以為天下後世慮其將各有
攸當乎故讀伏羲者如未嘗知有文王也讀文王者
如未嘗知有周公也讀周公者如未嘗知有孔子也
此善學易者也彼不知者乃欲求中正於二五隂陽
之間則其執一亦甚矣其又何以為易哉故曰所惡
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間嘗執此求之
[054-6b]
天下不姍笑而置疑者亦鮮矣未有脱然以為是者
乃退而求諸先儒之緒言或有契焉積之嵗月類以
成書其間微辭隠義訓釋明備可以擴四聖所未發
者亦并從而錄之惟求以極斯理之所至盡吾心之
所知以不背於中正之歸則已他非所敢知也
葉氏良珮/周易義叢
十六卷
存
[054-7a]
良珮自序曰自漢至今專門易學不啻百有餘家或
傳象數或明義理或推之互體卦變五行求其真有
以見天下之賾之動得四聖人所不傳之秘者什無
二三焉乃於百有餘家内摘取精要者彚為是編仍
以子朱子本義冠之端首蓋以其兼明象占故也至
若程傳則備書而不敢有所刪節釐為若干卷不
自量輒綴測語附之章末名曰周易義叢用傳同好
聊備千慮一得之採擇云嘉靖二十六年秋九月
[054-7b]
台州府志葉良珮字敬之浙江太平人嘉靖癸未進
士仕止刑部郎中
豐氏坊/古易世學
十五卷
存
易辨
一卷
存
[054-8a]
陳子龍曰豐坊字存禮鄞縣人嘉靖二年進士除禮
部主事以吏議免官家居坐法竄呉中改名道生字
人翁年老貧病以死存禮髙才博學下筆数千言立
就於十三經皆别為訓詁鈎新索異每托名古本或
外國本今所傳石經大學子貢詩傳皆其偽撰也
陸元輔曰豐氏古易世學本坊一人所作而偽托於
逺祖稷曽祖慶父熈而以己承其學真狂易者所為
也
[054-8b]
按豐坊易辨以孔子授易於商瞿故其説文
言傳凡云何謂也言是瞿所問凡云子曰則
夫子答之之辭
蔡氏潤宗/易學正言
未見
閩書蔡潤宗字克昌晉江人嘉靖乙酉舉人除餘杭
知縣以易學正言教士
陳氏深/周易然疑
[054-9a]
佚
長興縣志陳深字子淵嘉靖乙酉舉人知歸州調荆
門
蔣氏經/易經講義
佚
兩浙名賢錄蔣經字引之開化人嘉靖乙酉領鄉薦
知昌平州
鄒氏守愚/易釋義
[054-9b]
未見
黄虞稷曰守愚莆田人嘉靖丙戌進士
唐氏樞/易修墨守
一卷
存
陸元輔曰唐樞字子鎮歸安人嘉靖丙戌進士官刑
部主事易修墨守一卷王思宗序之
劉氏邦采/易藴
[054-10a]
二篇
未見
黄虞稷曰邦采字君亮南昌人嘉靖戊子舉人官嘉
興府同知從學王陽明
鄭氏守道/易解
未見
閩書鄭守道字用行福州人嘉靖戊子舉人嘗主白
鹿洞教事著太極圖説并易乾坤上下繫辭解能闡
[054-10b]
周程之秘知夏津縣遷徽州府通判
羅氏洪先/易解
一卷
存
范路曰羅洪先字逹夫吉水人嘉靖己丑賜進士第
一除翰林修撰以言事削籍為民學者稱念菴先生
隆慶元年詔贈光禄卿諡文恭
楊氏爵/周易辨錄
[054-11a]
四卷
存
爵自序曰予乆蒙幽繫自以負罪深重憂患驚惕之
念即夙夜而恒存也困病中日讀周易以自遣或有
所得筆之以備遺忘嵗月既乆六十四卦之説略具
矣因名曰周易辨錄繫曰困徳之辨也吾以驗吾心
之所安力之所勝何如耳若以為實有所見而求法
於古人焉則吾死罪之餘萬萬所不敢也時嘉靖二
[054-11b]
十四年乙巳九月
姓譜爵字伯修富平人嘉靖己丑進士歴御史直言
下獄釋為民隆慶元年贈大理丞
林氏性之/易經淺説
未見
人物考林性之字師吾晉江人嘉靖己丑進士官南
京户部廣西司郎中
薛氏甲/易象大㫖
[054-12a]
八卷
存
張衮序曰古者聖人之作易也與天地凖設卦明象
觀爻立辭而隂陽之賾剛柔之變盡矣薛君應登生
千載之下有志於聖人之學覃思研精深於易解每
卦之下列傳與爻證以文言言必有斷斷必有義或
以類求或以出於其類之外錯綜交互而變化行於
其中爻以二五為中為正有得其時則位皆不當而
[054-12b]
曰中行曰可貞下得其時則位皆中矣而曰貞凶曰
貞厲神而明之時之義大矣薛君讀易十有餘年蚤
夜以作食寢與俱始克成編刻而傳之自題曰易象
大㫖曰象者易所自有非有加也曰大㫖者括其諸
説讚以微言止以明象而已矣此薛君之志也
人物考薛甲字應登江隂人嘉靖己丑進士歴江西
按察副使
黄氏光昇/讀易私記
[054-13a]
未見
姓譜光昇字明舉晉江人嘉靖己丑進士歴刑部尚
書
熊氏過/周易象㫖決録
七卷
存
楊慎曰叔仁易象㫖一書多以易數為主而引伸觸
類繼絶表微條貫葉分可謂擇之精而語之詳矣
[054-13b]
過自序曰易之始終獨有象爾學者猥稱畫前易豈
非祗以為異哉昔者聖人類萬物之情象其物宜物
有萬不出隂陽奇偶之畫也是謂儀象故生八卦以
象吉凶是故易者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奚啻天
地風雷山澤水火哉即隂陽消長盛衰之間觀其所
乗而吉凶大業莫能違也樸斵風漓後聖乃廣為之
象以開物開而當名辨物因其自然故曰象者像也
象有数故曰極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象有辭故曰彖
[054-14a]
者言乎其象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是数與辭皆出
於象也辭有吉凶悔吝皆謂之象吉凶者得失之象
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彖爻所同也四者不為象而
為占何其不察聖人之言耶其所謂變化者進退之
象也其所謂剛柔者晝夜之象也爻所獨也異哉後
世之説曰此為象此為占既又曰戒占嘻亦已支矣
或又曰此為意此為言為象為数豈不益甚哉昔韓
宣子適魯見易象明古綂彖爻為象也居則觀其象
[054-14b]
而玩其辭居則本卦不變言故曰所居而安者易之
象古為象今為序繇字誤也動則觀變玩占動謂之
卦故曰所變而玩爻之辭亦縁字誤轉變為樂矣得
其不變者則占彖得其變者則占爻辭皆象也象皆
占也占皆象也又可分象占哉有不得其説者則曰
有占無象象在占中有象無占占在象中嘻支矣是
故易非獨言與数其意亦皆生於象而已故得稱象
之意象之言象之数書不能盡言言不能盡意立象
[054-15a]
盡意則辭可略矣今夫象㫖者猶為因辭求象之道
耳是故有一卦之象有一爻之象自其變者觀剝彖
傳曰觀象觀也者觀卦也二陽之卦剝五所自變也
一卦論變之例也䝉六五童蒙之吉順以巽也㢲者
㢲卦也五變則上體㢲一爻論變之例也在履而當
夬位曰夬履在兑而當剝位曰孚剝否九五稱大人
與乾同中孚九五稱攣孚與小畜同此四爻者皆曰
位正當兼取兩卦相當之例也歸妹以恒用恒之道
[054-15b]
以初三易位者也乾九四乾之小畜小畜之中又有
兑離故曰革是變之又變也萃六三上㢲三五互一
卦之例也泰六五歸妹中四爻互二體之例也雜物
撰徳非其中爻不備之謂也於是而正名百物亦足
矣商瞿始受易孔子瞿所為學今即無知者史稱瞿
後有数家皆以象数為宗而王同始為書丁寛服生
皆著象数篇亦以費氏廢矣惜哉王弼尚名理隋興
遂為中原師邢恕等益欲忘卦棄畫王濟有言弼所
[054-16a]
誤者多何能頓廢先儒濟言是矣然本先儒自淮南
九師虞荀崔陸之徒煩瑣猥曲億而時獲非能盡合
卦爻隂陽之義顔氏庭誥乃云馬陸得其象數此亦
耳食何異李鼎祚集解及釋文詩二禮春秋義疏後
漢書文選注康成説往往散見朱子發郭子和丁易
東呉㓜清及道者流周易鈎深圖等世多傳有其書
皆得失參半黄楚望最後出最以象學自名其言曰
古者占筮書即卦爻取物類象懸虚其義以斷吉凶
[054-16b]
上古聖神所為自然之理也立辭者時取以明教九
簭法亡簭人所掌者不復可見而象義遂不可復通
如楚望言是古未嘗無類例矣今沿辭而求翼説廣
八卦之象具在在學者引信觸類耳雙湖胡氏乃云
孔子取八卦象有括文王周公彖爻例者有自括大
象例者又有於説卦别取者胡氏於象豈可謂㑹通
於簭人所掌之遺乎若楚望象外之象竊意謂隂陽
盛衰即所乗而生大業者本無言之易葢今象之源
[054-17a]
亦時露其微不欲比同而語使讀者更増塗轍程朱
易學官盛行童而習之當二先生時其為工力深矣
要其舍象非易之全也豈惟非易之全將使人如燕
相説郢書者矣故在讀焉而擇之或云象一定則裁
成何寓哉曰天人一也鄭顓天王乃顓人學徒病之
久矣有能類萬物之情㑹其一源出入以度外内而
知懼者是易之道斯其為已易也道術裂百家出多
緣起於隂陽可推而通易為無害也者與始近而末
[054-17b]
遂逺者亦間附焉以見易藴猶曰在學者引信觸類
以辨之耳乃若道器太極説有不同古先者約文申
奥據易証焉庻明逹省之有以相發其要不越乎類
物之情象其物宜云爾其升陽子数四則本易外别
傳然道貫物我施由身始亦不可廢也援類例推而
麗之共諸里師具訓蒙士有罪我者期其諒只若俟
來今以求知則默而成之非夫古人其孰能獲我心
者乎嘉靖辛亥二月
[054-18a]
劉愭曰象㫖多聖賢所未發如形而上形而下道器
之辨迥異於古大抵折衷羣言㑹歸一綂
姓譜熊過字叔仁四川富順人嘉靖己丑進士
胡氏經/易演義
十八卷
存
張雲章曰經號前岡廬陵人嘉靖己丑進士其説好
與朱子異
[054-18b]
黄氏中/易經記蒙
未見
括蒼彚紀黄中字文卿遂昌人嘉靖辛夘舉人除知
鉛山縣入為御史遷天津兵備副使
董氏燧/周易問答
未見
陸元輔曰燧號蓉山撫州人嘉靖辛夘鄉舉歴官刑
部郎中師王心齋鄒文莊講學不倦嘗同陳惟濬商
[054-19a]
訂疑義著周易問答
蔡氏元偉/易經聚正
未見
閩書蔡元偉字伯瞻晉江人嘉靖辛夘領鄉薦除知
徳安縣事遷杭州府通判撫州府同知有四書折衷
易經聚正各若干卷
王氏畿/大象義述
一卷
[054-19b]
存
人物考畿字汝中山隂人學者稱龍谿先生嘉靖壬
辰進士歴兵部主事
呉氏悌/易説
十卷
未見
曹溶曰悌金谿人嘉靖壬辰進士歴官南京刑部右
侍郎
[054-20a]
洪氏垣/周易玩辭
未見
黄虞稷曰垣婺源人嘉靖壬辰進士
周氏滿/易象㫖
五卷
未見
楊時喬曰受庵自序言程子傳義精矣獨象未具故
説容有出入朱子義既専宗程子而别無所發明又
[054-20b]
槩以占括之而象㫖益晦然二先生傳義其説皆正
是書以象為説未有實見皆訓詁之訓詁也
張雲章曰周滿字謙之廣漢人嘉靖壬辰進士師事
涇野吕氏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贑
米氏榮/易説
未見
邵武府志米榮字仁夫三井瑕人嘉靖壬辰進士除
太平府推官陞職方員外郎歴官湖廣布政使司左
[054-21a]
叅議
吕氏光洵/易箋
未見
紹興府志吕光洵字信卿新昌人嘉靖壬辰進士仕
至南京工部尚書
盧氏翰/古易中説
四十四卷
存
[054-21b]
鄭玥曰翰字子羽潁川人嘉靖甲午舉人司理兖州
其書有王道増張鶴鳴二序刋板杭州府學已亦有
序
何氏維柏/易學義
未見
姓譜維柏字喬仲南海人嘉靖乙未進士歴南京禮
部尚書
馬氏森/周易説義
[054-22a]
十二卷
未見
姓譜森字孔養懐安人嘉靖乙未進士歴户部尚書
昝氏如思/古易便覽
一卷
未見
姓譜昝如思字子學三原人嘉靖乙未進士官御史
胡氏賓/易經全圖
[054-22b]
一卷
未見
曹溶曰光州人嘉靖乙未進士
陳氏言/易疑
四卷
存
言自序曰易非聖人卜筮之書也卜筮以聖人之書
爾伏羲畫卦原神於太乙起數於隂陽類象於萬物
[054-23a]
通幽於神明和順於道徳性命無乎弗括文王於卦
為之辭以明其象類周公於爻為之辭以盡其變化
孔子於卦爻為之彖象文言繫辭説序雜卦以闡羲
文周公之義理使學者修此而吉悖此而凶淵乎廣
矣而非作之以卜筮也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辭
象變占是也孔子見卦爻之有辭象變占言焉而廣
大動焉而吉凶制器焉而網罟舟楫之用卜筮焉而
神物大衍之䇿斯遍舉之矣而未嘗専於卜筮也夫
[054-23b]
易何止五經之原天地神化之奥而於卜筮之技精
之則末矣秦漢諸儒考象辭則泥術数論義理則淪
空寂而不知孔子之易先義理而托象数者也葢伏
羲之畫文王之辭其数其理占之卜筮則人事之吉
凶見焉用之作為則天理之吉凶隨焉體其卦爻之
藴察乎辭象變占之理通乎言動制器卜筮之用吉
凶得失用之所向即理也理之所恊即占也占之所
利即用也是孔子之易也而非専於卜筮明矣是故
[054-24a]
學者索卜筮於卦爻之外㕘程傳於本義之中斯孔
子之易備矣作易疑 又自述曰易何疑乎吾疑於
庖犧之卦非使人卜筮也吾疑乎卜筮之因卦而作
也吾又疑乎文王周公卦爻之辭未有占也卜筮者
占之也吾疑乎卦辭論卦之吉凶爻辭論爻之得失
而已也吾又疑乎繫辭之傳不必上下其為章不必
皆十有二也吾又疑乎卦爻之辭間有未安者也
吾又疑乎馬鄭王弼孔頴逹輩明其義而疎希夷康
[054-24b]
節精矣而一於數伊川得易之用紫陽得易之深吾
又疑乎羲文之一理而通之者也繫辭悉矣或曰子
是之疑其無疑乎則吾豈敢
錢士升序曰鹽官陳仲修與弟則梁刻其王父東涯
先生所著易疑而問序於余余不知易安能言易然
竊觀先生序疑之㫖矣以為重卜筮推象数者朱子
之易隨時易事隨事盡理者程子之易而通卜筮於
卦爻之外㕘程傳於本義之中斯為孔子之易然則
[054-25a]
程朱於孔子將無有合而離離而合者乎錢子曰此
陳先生所以深於易也夫易者天地之藏萬物之契
五經之原也吾夫子四十而不惑及晚而好易韋編
三絶鐵鏑三折而猶不敢自信謂假我数年以學易
可無大過葢易之難窺如此其説易也曰易有聖人
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
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象也變也占也辭也皆君
子所觀而玩者也而後之學者就其見之所及以成
[054-25b]
一先生之言不乃執一而廢百乎漢初言易者本田
何立於學官者有施孟梁丘京氏之學嗣後鄭王兩
家頗行於代其説各有詆諆弼之譏𤣥也曰互體不
足遂及卦變變又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源巧喻彌
甚而譏弼者復謂六爻變化羣象所效日時嵗月五
氣相推多所不關將泥大道李鼎祚云鄭㕘天象王
釋人事易豈偏滯於天人哉至宋程氏傳邵氏説出
而易義愈精矣乃陳瑩中舉邵説似劉器之劉不其
[054-26a]
然朱子亦以必見意象方可説理而本義則又觭重
卜筮夫作易以前民用固也而易豈止為占設哉先
生童而好易覃思旁摭筆注手疏三十年始成此書
而猶以疑名此先生所以深於易也
胡震亨序曰獻可陳先生湛深儒術嘗悉取五經為
之説而名之曰疑年三十有二春秋疑成又三嵗詩
疑成而易疑之成時年四十有三為易簀前一嵗先
生之為易疑也前後凡二十餘年藁不啻三四易生
[054-26b]
平精力似尤獨注此書者今觀所為説大都因象以
顯理不援占以傳象撮紫陽氏之勝而絀其主卜筮
者成為一家言則作者大指云爾先生歿後是書家
户爭傳寫之而世本多所訛謬學者患焉聞孫仲修
氏則梁氏取先生手藁再四校讐授梓以副士林求
蓋先生是書八十年而始大顯也
曹樹聲曰東涯先生討論六經原原本本開千古絶
學於易尤精
[054-27a]
俞汝言曰言字獻可海鹽人嘉靖丁酉舉人
吳氏紳/易通
未見
閩書紳字克服仙遊人嘉靖丁酉舉人由徳興儒學
教諭遷知桐廬縣事歴常州府通判歸講學於鳳山
寺
王氏春復/周易疑略
未見
[054-27b]
陸元輔曰春復字學樂晉江人嘉靖戊戌進士初令
泰和質學於羅整庵歐陽南野累官廣西布政使㕘
政遷按察使未仕卒著有周易四書疑畧
游氏震得/周易傳義㑹通
未見
人物考游震得字汝濳婺源人嘉靖戊戌進士歴僉
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宗姚江良知之學學者稱為
讓溪先生
[054-28a]
[054-28b]
經義考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