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宋 姚鉉 編
議丙摠十二首/
諡議十一
唐丞相太保贈太師苖晉卿諡議獨孤及/
唐丞相諡文貞楊綰諡議梁肅/
唐丞相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諡議獨孤及/
[041-1b]
駮議吕諲嚴郢/
重議吕諲獨孤及/
唐丞相贈司空李揆諡議權徳輿/
唐隴右節度經略大使郭知運諡議獨孤及/
駮議郭知運崔厦/
重議郭知運獨孤及/
唐御史中丞盧奕諡議獨孤及/
唐常州刺史獨孤及諡議權徳輿/
[041-2a]
古諸侯世子諡議一
唐丞相故太保贈太師苖晉卿諡議
獨孤及
太師稟天純懿為唐股肱兩朝當國庶績惟允論道賦
政送往事居叶恭秉彞動罔違徳恵和以懋其事明哲
以保其身昔嘗懸衡九流剖竹四郡刀尺之下無滯用
襦袴之内無貧人洛陽居守東夏輯睦天寶之季二京
[041-2b]
為戎皇輿西狩億兆左祍太師踐危機不易心處横潰
不忘國奮身拔跡於豺狼之口道不汙而節不奪忠之
大者至徳乾元中天下多敬皇綱未張肅宗修漢宣故
事用刑名繩下而太師以曺㕘為師持清静守職勵翼
王度將順事典人亦寧一厥猷茂焉能知人能官人慎
選乃僚言刈其楚至有拔羣萃而取公器不五六年比
肩衮職者光映冊府當代榮之漢史稱胡廣與故吏陳
蕃並為三司太師有焉夫九徳咸事寛為之首百工惟
[041-3a]
時哲則能恵宜其享天眉夀為國元老古者生以行觀
其志沒以諡易其名字之美惡視行之大小後代或三
字以表徳貞恵
文成侯是也蓋其跡大名盛則禮優諡崇太師徳冠搢
紳位侔周召將加誄諡之制宜以鄼留為凖謹按大戴
禮體和居中曰懿文賢有成曰獻稽千載之令典合二
名以配徳請諡曰懿獻謹議
唐丞相諡文貞楊綰諡議代太常荅蘇端駮議
[041-3b]
梁 肅
議曰有國之典存以位敘其徳沒以諡易其名名之小
大視徳之美惡蓋書其著而略其微要其終而明其義
故曰諡以尊名節以一恵恥名之浮於行也楊文貞體
淳素之質協時中之徳爰自下列至於宰司秉心不渝
動必由道與夫立功立事開物濟衆不同日語矣而清
儉厲俗明哲保身曰文曰貞在我惟允秉公議者其誰
曰不然今奉符謂公與元載交游嘗為載薦引載之咎
[041-4a]
惡悉歸於公斯乃昧於觀行定諡之義且非君子成人
之美也請區而評之昔荀爽為董卓所舉致位三公及
卓斁亂漢政可謂甚矣而漢
明晏子陳氏俱事齊侯陳志邪而晏志正春秋亦不以
陳之惡延於平仲是知道不必合事不必同則載之於
公其事可見況當載秉鈞而公不㕘大政載以時望慕
我我則静而守中因疎為簡適見清節又有發載之惡
皆漏泄之辭患自掇也庸可救乎及夫載覆其餗公膺
[041-4b]
大任任職月淺屢以疾辭位且不安安可以寂寥啟悟
而責之乎昔季文子相三君無食粟之馬衣帛之妾君子
以為忠楊公以大名厚位出入三朝無宅一區無馬一
駟志於清白交不諂瀆可不謂貞乎掌訓誥秉銓衡處
成均貳宗伯潤色王度無替厥美加以敏而好學見善
如不及可不謂文乎謹按諡法貞之例有三清白守節
曰貞大憲克就曰貞憂國忘死曰貞文之義有六經緯
天地曰文道徳博聞曰文愍人接禮曰文不恥下問曰
[041-5a]
文慈恵愛人曰文修徳來逺曰文名既不備事亦殊貫
又安可以二王三恪私廟家祭之闕併責於一名哉若
具美果在一名則士文伯孔文子且無經緯天地之文
孟武伯寗武子
名則臧孫辰縱逆祀不得諡文管夷吾臺門反坫不得諡
敬是知議名之道取其所長則捨其所短志其大行則
遺其小節使善惡決於一字褒貶垂於將來蓋先王制
諡之方也若綜覈名實形於公論宜取坦然明白彰於
[041-5b]
遐邇者今或乗人之意肆誣謗之辭所謂抉瑕刺骨之
說非正議也且聖無全能才不必備以鄭公徵立言正
色恥君不如堯舜其節大矣而昧於知人許公瓌固執
遺詔廷沮邪計其志明矣終不能守故春秋為賢者諱
過傳稱不以一眚掩大徳語曰無求備於一人蓋二公
所以為文貞也若曰百行所歸九徳咸事如周公之文
宣武之徳然後擬議則千古莫嗣而諡典絶矣安在一
二蘇魏足為定制乎謹上㕘典禮近考故事楊公之名
[041-6a]
請如前議云爾
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諲諡議
獨孤及
吕諲任職従政聰敏肅給能以才智潤飾吏道至徳中
與三司同鞫大獄獨引律文附會經義而平反之當時
卒用中典諲㕘其論
章法度守而勿失其為荆州一年有成號令明具賦斂
均一物有制而事有倫大抵以威信為主戮陳希昻按
[041-6b]
申太芝之奸而三楚之人恱服厥功茂焉自至徳以來
荷推轂受賑之寄處方面者數十輩而將不驕卒不墮
政修人和如諲者蓋鮮矣豈不以兵散久矣而兵未戢
挹濁流者難俟清整棼絲者難為功諲當此時能以慈
恵易其疾苦且訓其三軍如臂使指闔境無拔葵啗棗
之盜而楚人到于今猶歌詠之其識略必有過人者雖
勿褒之其可乎按諡法威徳克就曰肅禁暴威也愛人
徳也考禮議名而擬諸其形容請諡曰肅謹議
[041-7a]
駮議吕諲 嚴 郢
伏以故相國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贈吏部尚書吕公諲
昔事先朝累當大任至徳之初天步艱難公首披荆榛
扈蹕靈武忘軀進忠一日三接先朝察匪躬之節納沃
心之議爰立作相弼諧神人其嘉謀嘉猷獻可替否之
跡入則造膝出則詭辭温樹不言難可得
爛焉明白欲蓋而彰者請區而載之乾元收復之際兩
都衣冠多繫於三司詔獄御史中丞崔良器議事失入
[041-7b]
時宰苗太師崔趙公等雖廷諍之然未堅決公有犯無
隠引經正辭上是其言刑為之省所全活者蓋數百人
明主收雷電之威聖朝行寛大之典者繄公之力也古
者進賢受上賞書不云乎咎繇曰都在知人公踐台衡
専以推賢任人為務故相國房公琯故吏部侍郎韋公
陟入登右職皆公之由今相國黄門侍郎杜公之蒞江
陵也公薦在方面之任今相國中書侍郎元公之在度
支也公咨以幕府之政曽未數嵗而二相接武於上台
[041-8a]
天地交泰聖賢相得庶績咸熙五典克従者兹公之舉
善也則子皮之舉子産鮑叔之舉管仲蕭何之舉曺㕘
武侯之舉蔣琬方之前人我有餘地其在荆南也戢兵
和衆令行禁止理績為天下最雖古之羊杜無得而踰
今太常議荆南之政詳矣而曰在台司齪齪無匪躬之
能者乃抉瑕掩瑜之論非中適之言也國家故事宰臣
之諡皆有二字以彰善
能禁暴貞則幹事忠則利人盛烈𢎞規不可備舉傳敘
[041-8b]
八元之徳曰忠肅恭懿若以美諡擬於形容請諡吕公
曰忠肅謹議
重議吕諲 獨孤及
博士獨孤及議曰吕諲任宰相日淺當時會肅宗躬親
萬務庶政羣臣畏威奉職而已雖有謨謀於巖廊之上
莫由有知之者其荆門之政為仁由巳略見於事其恩
恵被於物風謡存乎人故人得而稱之議名之際敢不
闕其所疑而錄其尤者著者有司之職也其閱實訟獄
[041-9a]
在未執政之前前議之詳矣敢辱再告至若推進名賢
使登大任既同温室之樹且行狀所不載孔子曰君子
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故不書今奉符令必用二字且
以忠配肅謹按舊儀凡殁者之故吏得以行狀請諡於
尚書省而考行定諡則有司存廷辯可否宜在衆議今
駮議撰諡異同之說並故吏專之伏恐亂庖人尸祝之
分違公器不私之誡且非唐虞師錫僉曰之道昔
衰孔子作春秋以繩當代而亂臣賊子懼諡法亦春秋
[041-9b]
之微㫖也在懲惡勸善不在哀榮在議美惡不在字多
文王伐崇周公殺三監誅淮夷晉重耳一戰而霸諸侯
武功盛矣而皆諡曰文以兾缺之恪徳臨事寗俞之忠
於其國隨會之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其文徳
豈不優乎而並諡曰武固知書法者必稱其大而略其
細故言文不言武言武不言文三代已下朴散禮壊乃
有二字之諡二字諡非古也其源生於衰周施及戰國
之君漢興蕭何張良霍去病霍光俱以文武大略佐漢
[041-10a]
時致太平其事業不一謂一名不足以紀其善於是乎
有文終文成景桓宣成之諡雖瀆禮甚矣然猶褒不失
人唐興㕘用周漢之制謂魏徵以王道佐時近文直言
極諫愛君而忘身近貞二徳並優廢一莫可故曰文貞
公謂蕭瑀端直鯁亮近貞性多猜貳近褊言褊則失其
謇正稱貞則遺其吝狹非一言所能名故曰貞褊公其
餘舉凡推類大抵准此皆有為之也若跡無殊途事歸
一貫則直以一字目之故杜如
[041-10b]
珪諡懿陳叔達諡忠温彦博諡恭岑文本諡憲韋巨源
諡昭唐休璟諡忠魏知古諡忠崔日用諡昭其流不可
悉數此並當時赫赫以功名居宰相位者諡不過一字
不聞其子孫佐吏有以字少稱屈者由此言之二字不
必為褒一字不必為貶若褒貶果在字數則是堯舜禹
湯文武成康不如周威烈王慎靚王也齊桓晉文不如
趙武靈魏安釐秦莊襄楚考烈也杜如晦王珪已下或
成或明或懿或憲不如蕭瑀之貞褊也歴考古訓及貞
[041-11a]
觀以來制度似皆不然今奉所議云國家故事宰相必
以二字諡未知出何品式請具諲當以為按據若忠者
臣事君之常道苟靖恭于位誰則非忠非有炳然之異
則不以為諡如議獄緩死任賢舉善徳之美者然肅者
威徳克就之名足以表之矣月令曰孟秋天氣始肅詩
曰曷不肅雍又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肅嚴也敬也忠
之屬也天地不肅則嵗不成宗廟不肅則禮不立軍旅
不肅則人不服肅之時義大矣哉以諲之従政也威能
[041-11b]
閑邪徳可
寗俞之不稱文豈必因而重之然後為美魏晉以來以
賈詡之籌筭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
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鑒裁庾翼之志略彼八
君子者方之東平宜無慙徳死之日並諡曰肅當代不
以為貶何嘗徵一字二字為之升降乎謹上稽前典下
據甲令㕘之禮經而究其行事請依前諡曰肅謹議
唐丞相贈司空李揆諡議 權徳輿
[041-12a]
將仕郎守太常博士臣權徳輿議曰李揆端莊粹温潔
廉淑慎用文章術學資適逢時奮其英華以取貴達如
良庖投刃無復肯綮歴諫曺左史司王言貳春官以至
于平章大政在帝左右必以文誼藩身奉法遵職官曺
無粃政姻族無倖人束帶山立敷陳前志儼然而温有
碩儒大臣之度或起或廢其道甚夷昔觀射父能作訓
辭以行事於諸侯左史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揆實
有之建中中西戎乞盟以舊齒宿望將命殊俗結華夷
[041-12b]
之信董衣裳之會
池而殁追錫司空恩禮有加按諡法曰率事以信曰恭
不懈于位曰恭揆果行求已致位台司歴官陟降十有
八次周旋敬慎以揚職業不曰率事以信乎及逾懸車
之年奉絶域之使受詔即路視險若夷貞厲盡瘁復於
左轂不曰不懈于位乎昔韋𤣥成翟方進以經明為漢
相而皆諡曰恭述揆所履節以一恵勤官死事炳然昭
明有司易名請以恭諡
[041-13a]
故左武衛大將軍持節隴右節度經略大使兼鴻
臚卿御史中丞贈涼州都督太原郡開國公郭知
運諡議 獨孤及
郭知運驍勇有謀善於用兵起行間為唐上將當時唐
興百餘載矣天下充富太倉有二十年之蓄𤣥宗循漢
武故事方銳意拓土知運適與時會遂扶乗天威奮其
材力敢與虜确故能破黙啜可汗以靖北庭敗吐蕃誅
康待賓隴底以西烽火為息慰薦麾下吏士任必以材
[041-13b]
往往超倫績用茂著王君以果勇代處分閫之寄
仙客出將入相以清幹信謹稱斯义奨拔之明也當時
議者謂知運與郭虔瓘王晙薛訥並為中興名將至今
隴上將士思之或有起祠宇於故城遺壘尸而祝之者
上元中肅宗加太公望以武成王之號知運列於配食
之位則其勲伐事業宜有以美稱易其名者謹按諡法
服叛懐逺曰威易曰厥孚威如繫辭曰弧矢之利以威
天下虞書曰董之用威傳曰非威非懐何以示徳則威
[041-14a]
者聖人所以佐仁義以齊天下者也施於名號可以表
將帥之徳請諡知運曰威謹議
駮議郭知運 崔 厦
左司員外郎崔厦議曰郭知運承恩詔葬向五十年今
請易名竊恐非禮謹按禮記云禮時為大又曰過時不
為禮也昔衛公叔文子卒將葬其子戍請諡於君曰日
月有時將𦵏矣請易其名者蓋時不可踰也節度既名
不浮行數紀之前門生故吏巳合謀諡今乃申請竊將
[041-14b]
有為而作節度嗣子英乂頃屬多故屢制方隅朝廷
勲位表端揆附従者竊不中之禮會無妄之求況節度
當開元初賵贈特加碑誌逾等皆出恩命追悼之遇亦
巳當矣今又鹵莽外於典章追送往之闕遺啟將來之
冒昧況今裂土者接畛専征者百輩若率而行之誰曰
無請不惟有司疲於簡牘抑恐名器等於草芥雖欲曲
全竊將不可又禮經云已孤暴貴不為父作諡若節度
合諡而不以其時則嗣子廢先君之徳若不合諡而苟
[041-15a]
遂其志則先君因嗣子而見尊以僕射而言恐貽越禮
之議以國家而言又殊旌善之體請下太常重議謹議
重議郭知運 獨孤及
博士獨孤及議曰禮時為大順次之將次葬易名時也
有故闕禮追逺請諡順也假如諸侯五月而葬魯恵公
之薨也有宋師至隠公元年十月而改葬不以踰時廢
禮又公叔戍請諡適當葬前謹按禮經曽不言巳葬則
不可追諡況帝王殊塗不相沿襲新禮則死必有諡不
[041-15b]
云日月有時今請易名者五家無非葬後苗太師一
矣吕諲四年矣盧奕五年矣顔杲卿八年矣並荷褒寵
無異時之論獨知運以其子不幸遂以過時見抑苟必
以己葬未葬為例則八年與五十年其緩一也而與奪
殊制無乃不可乎議云巳孤暴貴不為父作諡此謂其
父無位而子居大官不當以已之貴加榮於父也禮不
云乎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耳若知運者處方面之
寄位列九卿茂勲崇名與衛霍侔飾終之禮宜加於他
[041-16a]
將一等豈待因依嗣子然後作諡今之專征者率多起
屠販皂隷之中雖逢風雲化為侯王其祖父爵位與知
運齒者鮮矣奈何懼名器等於草芥以是殺禮竊謂近
誣乾元以來累有詔追贈百官祖父内外文武具僚之
先悉䝉恩錫或音徽乆没或墓木己拱受大名貴位於
九原者以萬數未嘗以殁代逺近為限夫贈諡一也贈
者一時之寵諡者不刋之令今以嵗久而廢易名是王
澤浹於天下而獨隔於一人也當開元二年吐蕃以舉
[041-16b]
國之師入五原塞擊柝之聲聞於秦雍知運典郭虔瓘
討平之以張王室當時微知運則汧隴之西左袵是懼
今
兵者安可以葬久而廢大典況夫諡法者蓋考其言行
事業之邪正必以字褒貶之使生者聞美諡而慕覩惡
諡而懼不待賞罰而賢不肖皆勸是一字之諡賢於三
千之刑本非為殁者之子孫以為哀榮寵贈之具假令
知運無子且未嘗立勲苟位至上將則諡不可廢豈以
[041-17a]
其子之存亡為請諡之可否竊稽載籍徵諸舊章易名
之禮請如前議謹議
唐故御史中丞盧奕諡議 獨孤及
盧奕剛毅而忠直方而清勵精吏事所居可紀天寶十
四載洛陽覆沒于時東都人士狼狽鹿駭猛虎磨牙而
爭其肉居位者皆欲保性命而完妻子或先策髙足争
脱羿彀或不恥苟活甘飲盜泉奕獨正身守位蹈義不
去以死全節誓不辱勢窘力屈以朝服就執猶慷慨數
[041-17b]
賊梟獍之罪觀者股慄奕不變其色西向而辭然後受
害雖古烈士方之者鮮矣或曰洛陽之存亡操兵者實
任其咎非執法吏所能抗師將奔去之可也委身寇讎
以
則死生以之危而去之是智免也於忠何有蓋荀息殺
身於晉不食其言也仲由結纓於衛不避其難也𤣥冥
勤其官而水死守位而忘軀也伯姬待保姆而火死先
禮而後身也彼四人者死之日皆於事無補夫豈愛死
[041-18a]
而賈禍也以為死輕於義故蹈義而捐生古人書之使
事君者勸然則祿山之亂大於里丕孔悝廉察之任切
於𤣥冥之官分命所繫不啻保姆逆黨兵威烈於水火
于斯時也能與執干戈者同其勠力挽之不來推之不
去豈不以師可虧義不可苟身可殺節不可奪故全其
持操于白刃之下孰與懐安偷生者同其風哉謹按諡
法圖國忘死曰貞秉徳遵業曰烈奕執憲戎馬之間志
藩王室可謂圖國矣國危不能拯而繼之以死可謂忘
[041-18b]
死矣歴官十一任言必正事必果而清節不撓去之若
始至可謂秉徳矣先黄門以直道佐時奕嗣之以忠純
可謂遵業矣請諡曰貞烈謹議
將仕郎守太常博士權徳輿議曰獨孤及剛方直清根
於性術其修身蒞官確乎處中立言遣辭有古風格辯
論裁正昭徳塞違濬波瀾而去流蕩得菁華而無枝葉
其摳衣入室之徒皆足以賞賛書而秉方冊則及之為
[041-19a]
文可徵矣其為博士時有上議景皇帝不宜為太祖者
詔下庶官及舉夏殷周漢之故事尊祖配天之大㫖以
為景皇帝始封於唐天所命也於是定議為一代典法
新平長公主之子裴倣尚永清公主欲以他族主婚及
相禮上陳不可竟得以裴僕射遵慶為主當時稱之定
吕諲盧奕郭知運之諡用禮文憲度得褒貶之正凡所
往復詞㫖堅明其理舒州屬嵗饑旱鄰郡庸亡什四己
上而舒人生聚恱安不知凶年優詔褒異就賜金紫其
[041-19b]
初在濠其後在常皆因俗為理人用愛戴雖不得居公
卿長帥之任然其奉常議論三郡績用亦足以列於文
苑附於循吏按諡法曰博文多能曰憲獻可替否曰憲
及酌三王四代之典訓作
位㕘中外必以稱職聞是為多能定宗廟之饗為獻可
正婚姻之主為替否有司稽美行而易其名者請諡之
曰憲謹議
晉諡恭世子議 白居易
[041-20a]
晉侯以驪姬之惑殺太子申生或謂申生得殺身成仁
之道是以晉人諡為恭世子載在方冊古今以為然居
易獨以為不然大凡恭之義有三以孝保身子之恭以
正承命臣之恭以道守嗣君之恭若棄嗣於非禮不可
謂道受命於非義不可謂正殺身以非罪不可謂孝三
者率非恭也申生有焉而諡曰恭不知其可若垂之來
代以為訓誡居易懼後之臣子有失大義守小節者將
欲商確敢徵義類在昔虞舜父頑母嚚舜既克諧瞽亦
[041-20b]
允若申生父之昏姬之惡誠宜率子道以幾諫感君心
以至誠雖申生之孝不侔於舜而獻公之頑亦不逮於
瞽盍以烝烝之乂俾不格於姦乎故咎之始形則齋慓
祇載而為虞舜可也若不能及禍之將兆
為吳太伯可也若又不能及難之既作則全身逺害為
公子重耳可也三失無一得於是乎致身於不義不祇
陷父於不徳不慈負罪被名以至於死臣子之道不其
惑歟夫以堯之聖書美曰允恭舜之孝書美曰温恭今
[041-21a]
以申生之失道亦謂曰恭庸可稱乎周之衰也楚子以
霸王之器奄有荆蠻光啟土宇赫赫楚國由之而興諡
之為恭猶曰薄徳今申生徇其死不顧其義輕其身不
圖其君俾死之後弑三君奚齊卓/子懐公殺十有五臣荀息里/克丕鄭
祁舉共華賈華叔堅騅歂纍虎/持宫山祁慶鄭狐突瑕生郤芮實啟禍先大亂晉國則
楚恭之得也如彼申生之失也如此異徳同諡無乃不
可乎左氏修魯史受經於仲尼蓋仲尼之志丘明従而
明之無善惡無小大莫不㣲婉而發揮焉至於申生之
[041-21b]
死也之諡也略而無譏何其謬哉何以覈諸且仲尼修
春秋明則有凡例幽則有微㫖其有君不君臣不臣父
不父子不子者率書名以貶之故書曰晉侯殺其太子
申生不言晉人而書晉侯且名太子者蓋明晉侯不道
且罪申生陷君父於不
貶可知矣以凡例推之則左氏之闕文可知矣嗚呼先
王之制諡豈容易哉蓋善惡始終必褒貶於一字所以
彰明往者而勸沮來者故君子於其諡無所苟而己矣
[041-22a]
繇是而言則恭世子之諡不亦誣乎不亦誣乎
[041-22b]
唐文粹卷四十一
[042-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文粹卷四十二
宋 姚鉉 編
議丁摠一十二首/
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