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08 古今律歷考-明-邢雲路 (WYG)


[021-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今律厯考卷二十一  明 邢雲路 撰
  歴代日食二
   歴代日食厯
東漢
光武建武二年丙戌歲正月甲子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五一
正月朔初日五十八刻甲子未時
[021-1b]
赤道危八度九五
推得漢光武建武二年丙戌歲正月甲子朔未正初刻
合朔日食在危八度宿度既合以/後不復推又考古今注載光武
建武元年乙酉歲即更始三年正月庚午朔日食以法
推元年正月初一己巳日亥時合朔日食在夜夜食不
書無乃漢史誤布應食及期見其不食也而遂削之耶
建武三年丁亥歲五月乙卯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三日八二
[021-2a]
六月朔五十一日三六乙卯辰時
是六月乙卯朔辰時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四年戊子歲五月乙卯晦日食見古/今注
推得是年六月庚戌朔入食限加時在夜丑無乙卯則
古今注之載食非也厯推史無而古今注有者多不食
其誤可知
建武六年庚寅歲三月晦日食見漢/秘史
四月交一十三日三三
[021-2b]
四月朔五日四六己巳午時
考漢唐秘史載建武六年三月晦日食大雨連月昔稼
更生鼠巢樹上乃邪隂掩太陽之象夫漢唐秘史一
書乃我太祖西宮命弟肅王等兄弟五王奉勅大
索羣典編集成書其間事實多内府秘書出於史鑑之
外者漢史古今注文獻通考通鑑綱目諸書俱不載是
食而秘史有之余以法布筭四月初一己巳朔去交分
入食限巳時食甚與秘史合盖四月朔即三月晦也縁
[021-3a]
漢史歩厯乖次多以朔為晦耳且以斯日食滛雨邪隂
掩陽之大變必當時大庭之上衆目所視載在秘册藏
諸金匱歴代流傳至今者也何當時厯官既不能推乃
見其食也而又恐彰已過隠之不書於史册可恨也夫
建武六年九月丙寅晦日食史官不見郡以聞
十月交初日○二
十月朔二日二四丙寅夘時初三刻
推得十月丙寅朔夘初刻合朔食甚非九月丙寅晦是
[021-3b]
時日出夘正刻初刻食甚所以洛陽不見若郡之偏東
者日出差早合朔亦早則食甚復圓之間正其所及見
者然則郡以聞者其必偏東之郡乎
建武七年辛卯歲三月癸亥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五十九日四八癸亥午時
是四月癸亥朔午時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六年庚子歲三月辛丑晦日食
[021-4a]
四月交二十六日三六
四月朔三十七日三辛丑辰時
是四月辛丑朔辰時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十七年辛丑歲二月乙未晦日食
三月交二十六日九七
三月朔三十一日五七乙未未時
是三月乙未未時日食非二月晦
建武二十二年丙午歲五月乙未晦日食
[021-4b]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九
六月朔三十一日四乙未巳時
是六月乙未朔巳時日食非五月晦
建武二十五年己酉歲三月戊申晦日食
四月交一十三日九
四月朔四十四日六九戊申申時
是四月戊申朔申時日食非三月晦
建武二十九年癸丑歲二月丁巳朔日食
[021-5a]
二月交一十四日○一
二月朔五十三日四二丁巳巳時
是二月丁巳朔巳時日食
建武三十一年乙卯歲五月癸酉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六月朔九日四癸酉巳時
是六月癸酉朔巳時日食非五月晦
中元元年丙辰嵗十一月甲子晦日食
[021-5b]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二月朔○日四十一刻甲子巳時
是十二月甲子朔巳時日食非十一月晦
明帝永平三年庚申歲八月壬申晦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二四
九月朔八日五八壬申申時
是九月壬申朔申時日食非八月晦
永平四年辛酉歲八月丙寅時加未日食古今/注載
[021-6a]
八月交一十四日八不入食限
推不應食古今注載食非
永平五年壬戌歲二月乙未晦日食京師候之不覺汝
南五郡國三十一上古今注/載史無
三月交二十六日
三月朔三十一日二六乙未卯時
推得三月乙未朔卯時日食非二月晦古今注載河南
郡上食是也
[021-6b]
永平六年癸亥歲六月庚辰晦日食時雒陽候者不見
古今注/載史無
七月交二十二日四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古今注載食非
永平八年乙丑歲十月壬寅晦日食古今注云/十二月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五六
十一月朔三十八日四四壬寅巳時
是十一月壬寅朔巳時日食非十一月晦古今注云十
[021-7a]
二月亦非
永平十三年庚午歲十月甲辰晦日食古今注云八月/文獻通考云十
一月/晦
十一月交四日一不入食限
推不宜食盖原無是食所以漢史古今注文獻通考各
載不一
永平十六年癸酉歲五月戊午晦日食
閏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九
[021-7b]
閏六月朔五十四日七二戊午酉時
是閏六月戊午朔酉時日食非五月晦
永平十八年乙亥歲十一月甲辰晦日食
十二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二月朔四十○日四甲辰巳時
是十二月甲辰朔巳時日食非十一月晦
章帝建初五年庚辰歲二月庚辰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一
[021-8a]
二月朔一十六日六庚辰未時
是二月庚辰朔未時日食
建初六年辛巳歲六月辛未晦日食
八月交一十三日七一
八月朔七日三三辛未辰時
是八月辛未朔辰時日食非六月晦盖是年應閏八月
而漢厯誤先置一閏故差
元和元年甲申嵗八月乙未晦日食史官不見佗官以
[021-8b]

推無是食查通鑑綱目亦無是食
章和元年丁亥歲八月乙未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六四
十月朔三十一日六六乙未申時
是十月乙未朔申時日食非八月晦盖是年應閏正月
而漢厯未閏故以九月晦為八月晦也查元和元年八
九月之交無乙未亦不入食限而是年乙未之食適合
[021-9a]
漢史無章和元年食而通鑑綱目有之無乃章和之章
字誤記為元和耶
和帝永元二年庚寅歲二月壬午日食史官不見涿郡
以聞漢史無晦朔/秘史云晦
二月交一十四日五五
二月朔一十八日三三壬午辰時
是二月壬午朔辰時日食秘史云晦非
永元四年壬辰嵗六月戊戌朔日食
[021-9b]
閏六月交一十五刻
閏六月朔三十四日五五戊戌未時
是閏六月戊戌朔未時日食非六月朔盖是年閏六月
而漢厯不知也
永元七年乙未歲四月辛亥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六
四月朔四十七日四六辛亥午時
是四月辛亥朔午時日食
[021-10a]
永元十二年庚子歲七月辛亥朔日食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八
八月朔四十七日三六辛亥辰時
是八月辛亥朔辰時日食非七月朔盖是年八月方閏
而漢史誤先置一閏故以八月為七月差矣
永元十五年癸卯歲四月甲子晦日食
閏五月交一十三日七九
閏五月朔五十六刻未時
[021-10b]
是閏五月甲子朔未時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應閏五
月漢厯誤先置一閏故以閏五月朔作四月甲子晦差
矣與永元庚子同
安帝永初元年丁未歲三月二日癸酉日食秘史云三/月晦通鑑
綱目不書日古/今注亦不書日
三月經朔八日七六
加差五十六刻五
三月交一十三日九
[021-11a]
三月定朔九日三十三刻二得癸酉日辰初四刻合朔
推得是年三月癸酉朔辰初四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
日亦非三月晦盖漢厯不知天日之差即以天度為日
度於月止以章月歩朔一經朔且未定安論盈縮與遲
疾且是年三月之厯以經朔歩之得八日壬申酉正一
刻加以盈遲相併加差之五十餘刻遂至九日癸酉辰
初四刻合朔食甚矣盖經朔者論其泛行之度也盈縮
遲疾者則日月由闊入狹由狹入闊南北運行平立積
[021-11b]
差參差不齊之數也漢人烏得而知之漢厯目為朔二
日秘史目為晦古今注暨通鑑則不敢書日嗟嗟天道
雖聞天眼未晣空令人左遮右掩迷亂而不敢定則何
惑乎世遂視羲和為絶學噤不敢言畏不敢近而抑知
日之食也人皆見之千歲之日可坐而致其如燭照數
計示諸掌之易易也
永初五年辛亥歲正月庚辰朔日食
正月交一十四日○二
[021-12a]
正月朔一十六日五一午時
是正月庚辰朔午時日食
永初七年癸丑歲四月丙申晦日食
五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五月朔三十二日七七丙申酉時
是五月丙申朔酉時日食非四月晦
元初元年甲寅歲三月日食一云五月晦日食漢史則
不書食
[021-12b]
閏餘二十五日五閏三月
四月交二十二刻
四月朔二十七日三六辛卯辰時
是四月辛卯朔辰時日食非三月日食亦非五月晦日
食盖是年閏三月而漢史不知想推以為前又推以為
後不知閏在何月及見其食也遂訛記之既而恐彰已
過遂復削之所以史無是食通鑑綱目則載三月日食
而不書朔秘史則載五月晦日食皆循漢史訛記之舊
[021-13a]
也豈知閏在三月而四月朔實有是食乎
元初元年十月戊子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一三
十月朔二十四日五四戊子未時
是十月戊子朔未時日食
元初二年乙卯歲九月壬午晦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四
十月朔一十八日五三壬午午時
[021-13b]
是十月壬午朔午時日食非九月晦
元初三年丙辰歲三月二日辛亥日食史官不見遼東
以聞
三月經朔四十六日六六庚戌申初三刻
盈遲相併七度七六
加差五十八刻
三月交二十六日三三
三月朔四十七日二四辛亥卯初三刻
[021-14a]
是三月初一日辛亥卯時初三刻合朔日食非三月二
日也漢厯止以章月歩朔罔知加減故朔失之前則晦
失之後則二日矣豈知是月推經朔四十六日六十六
刻得庚戌日申初三刻推定朔四十七日二十四刻則
辛亥日卯初三刻也以盈遲相併之七度七十六分應
加五十八刻加之則移庚戌之暮為辛亥之旦矣史官
不見遼東以聞者天下日出分不同遼東偏東日出最
早雒陽天中日出稍遲故是日夘初日出而食遼東僅
[021-14b]
及見之少頃復圓而雒陽日方出則不及見也此天運
自然豈容假借者耶漢史書二日綱目不書日秘史書
晦日胥失之即此一事足證漢厯之失
元初四年丁巳歲二月乙亥朔日食史官不見七郡以

二月交二十六日九四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八乙巳巳時
是二月乙巳朔巳時日食非乙亥朔也盖是年應閏十
[021-15a]
二月漢厯未閏誤以正月朔之乙亥作二月朔過此覺
差方補一閏然乙亥之文則仍舊未改故也
元初五年戊午歲八月丙申朔日食史官不見張掖以

八月交一十四日二五
八月朔三十二日六九丙申申正二刻
是八月丙申朔申末合朔日食張掖聞之是也何乃史
官不見乎想東京以申酉之時夕陽西下偶蔽於游氣
[021-15b]
而不見張掖以極西見也
元初六年己未歲十二月戊午朔日食㡬盡地如昏狀
十二月交二十六日四五
十二月朔五十四日四五戊午巳時
是十二月戊午朔巳時日食
永寧元年庚申歲七月乙酉朔日食史官不見酒泉以

六月交一十三日一五
[021-16a]
六月朔五十一日八乙卯戌初
是六月乙卯朔戌時初刻合朔日食非七月乙酉朔也
漢厯歩朔無次常乖一閏以卯為酉與元初丁巳二月
朔之以巳作亥同然史官不見酒泉以聞者酒泉地偏
極西寅餞納日日入差遲以六月朔戌初刻食甚况在
極西則日尚未入也由虧至甚豈不悉見若雒陽天中
則日入差早或日暮重以遊氣無惑乎不見也此與元
初三月朔遼東以聞之厯互相發明盖日之出入隨地
[021-16b]
不同此二者極東極西早晚異焉明乎二厯千古之疑
破矣
延光三年甲子歲九月庚寅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七日一七
十月朔五十六日三六庚申辰時
是十月庚申朔辰時日食非九月庚寅晦
延光四年乙丑歲三月戊午朔日食隴西酒泉朔方各
以狀上史官不覺
[021-17a]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七
三月朔六十五刻戊午申時
是三月戊午朔申時日食隴西酒泉朔方各以狀上是
也何史官不覺耶
順帝永建二年丁卯歲七月甲戌朔日食
八月交二十六日六八
八月朔一十○日六一甲戌未時
是八月甲戌朔未時日食非七月甲戌朔漢厯誤
[021-17b]
陽嘉四年乙亥嵗閏月丁亥朔日食史官不見零陵以

九月交一十三日六
九月朔二十三日三五丁亥辰時
是九月丁亥朔辰時日食非閏月丁亥朔也盖是年閏
餘不及閏限一十八日有竒不應閏至冬十二月方閏
漢厯不知而預閏八月遂以九月丁亥朔為閏八月丁
亥朔過此見其差也遂亦不敢書閏八月而但曰閏月
[021-18a]
茫無措矣是日食在辰刻非卯酉之難見也零陵以聞
良是胡史官不見耶
永和三年戊寅歲十二月戊戌朔日食史官不見㑹稽
以聞
十二月交二十七日○二
十二月朔三十四日四九戊戌午時
是十二月初一戊戌日午時合朔食甚夫午時天中食
甚人皆見之㑹稽以聞是也何史官昏迷不見耶
[021-18b]
永和五年庚寅歲五月己丑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三三
六月朔二十五日三九己丑巳時
是六月己丑朔巳時日食非五月晦
永和六年辛巳歲九月辛亥晦日食
十月交二十六日五三
十月朔四十七日六二辛亥申時
是十月辛亥朔申時日食非九月晦也按通鑑綱目載
[021-19a]
永和六年春閏正月鞏唐羌冦三輔燒園陵以法推是
年閏餘二十三日八十六刻以減朔實餘五日六十六
刻以月閏九十刻有竒去之應閏六月漢史不知而妄
閏正月先天五其月矣閏且差至五月則何惑乎以十
月冬為九月秋以朔日吉為晦日昧也傳曰歸餘於終
事則不悖政典曰先時者殺無赦然則不治先時之罪
欲冬之不秋吉之不昧事之不悖得乎
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嵗正月辛亥朔日食史官不見郡
[021-19b]
國以聞
正月交一十三日九五
正月朔四十七日二二辛亥卯初一刻
是正月辛亥朔卯初刻日食史官不見郡國以聞者正
月日出卯正而是食在卯初地之偏東者日出差早卯
初及見其食洛陽天中食至卯正則將復圓不見其食
也此之郡國以聞者其必偏東之郡國乎
建和三年己丑歲四月丁卯晦日食
[021-20a]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六
六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時
是六月丁卯朔辰時日食非四月晦盖是年六月方閏
而漢史先閏故以六月朔為四月晦非
元嘉二年壬辰歲七月二日庚辰日食史官不見廣陵
以聞
七月交八日二四不入食限
七月朔一十五日五七己卯未時
[021-20b]
推是年七月一日己卯未時合朔二日庚辰朔交汎八
日不入食限史官不見是廣陵以聞非
永興二年甲午歲九月丁卯朔日食
九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九月朔三日三五丁卯辰時
是九月丁卯朔辰時日食
永壽三年丁酉歲閏四月庚辰晦日食史官不見郡國
以聞
[021-21a]
七月交一十三日六八
七月朔一十六日三七庚辰辰時
是七月庚辰朔辰時日食非閏四月庚辰晦史官郡國
皆非也何者盖是年閏八月非閏四月推四五月晦朔
之間俱無庚辰不入食限故也
永壽三年丁酉歲十二月壬戌月蝕非其月
十一月望交一十二日八三
十一月望五十八日八五
[021-21b]
推得是年十一月十五日壬戌戌時正一刻合望月食
非十二月壬戌月食非其月盖漢厯於是年七月日食
妄歩閏四月故於十一月壬戌之月食茫無著落而但
曰月食非其月也嗟嗟在天月食是其月若等歩天非
其月而反&KR1138&KR1138自是詆天曰非其月也可恨也夫
延熹元年戊戌歲五月甲戌晦日食
六月交一十四日二九
六月朔一十○日六八甲戌申時
[021-22a]
是六月甲戌朔申時日食非五月晦
延熹八年乙巳歲正月辛巳月食非其月
正月望交二十六日三六
正月望一十八日二八壬午卯正三刻
推得是年正月十五日辛巳夜至曉壬午卯正三刻合
望月食甚正月望日出卯正二刻食甚在卯正三則初
虧在寅末卯初也其食無疑何漢史不知而目為月食
非其月耶
[021-22b]
延熹八年乙巳歲正月丙申晦日食
二月交一十三日九一
二月朔三十二日五七丙申未時
是二月丙申朔未時日食非正月晦
延熹九年丙午歲正月辛卯朔日食史官不見郡國以

正月交一十四日五二
正月朔二十七日三四辛卯卯初三刻
[021-23a]
推得是年正月辛卯朔卯初三刻食甚則復圓在辰也
然正月初日出卯正二刻若偏東之地則日出差早洛
陽天中則日出差遲所以史官不見而其郡國以聞者
必偏東之郡國乎
永康元年丁未歲五月壬子晦日食
六月交二十六日七二
六月朔四十八日六三壬子申時
是六月壬子朔申時日食非五月晦
[021-23b]
靈帝建寧元年戊申歲五月丁未朔日食
六月交○日一十二刻
六月朔四十三日四二丁未巳時
是六月丁未朔巳時日食非五月朔盖是年七月方閏
而漢史豫閏故以六月朔為五月朔非
建寧元年十月甲辰晦日食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三
十一月朔四十○日五五甲辰未時
[021-24a]
是十一月甲辰朔未時日食非十月晦
建寧二年己酉歲十月戊戌晦日食右扶風以聞
十一月交一十四日六三
十一月朔三十四日五六戊戌未時
是十一月戊戌朔未時日食非十月晦右扶風以聞是

建寧三年庚戌歲三月丙寅晦日食梁相以聞
四月交二十六日二三
[021-24b]
四月朔三日一七丁夘寅初三刻
推四月丁夘朔寅正初刻日食四月日出夘初一刻寅
正食甚則卯初尚未復圓地之偏東者日出差早猶及
少見其虧然則梁相以聞者毋乃居東乎
建寧四年辛亥歲三月辛酉朔日食
閏三月交二十六日八三
閏三月朔五十七日三四辛酉辰時
是閏三月辛酉朔辰時日食非三月辛酉朔盖漢史於
[021-25a]
未三月先置一閏故以閏三月為三月耳
熹平二年癸丑歲十二月癸酉晦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三四
正月朔一十○日五三甲戌午時
是熹平三年正月甲戌朔午時日食非二年十二月癸
酉晦所關元旦日食其誤大
熹平四年乙卯歲正月朔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五
[021-25b]
正月朔五日二二己巳夘初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己巳朔卯時日食
考漢史蔡邕上書曰熹平四年正月朔日體微傷羣臣
服赤幘赴宫門之中無救乃各罷歸天有大異隠而不
宣求御過是已事之甚者夫元旦日食變之最大者也
伯喈親見日體微傷同羣臣服赤幘赴宫門以無救而
罷歸乃漢之羲和尸厥官罔聞知則焉用羲和為法推
是年正月己巳朔卯初一刻合朔食甚正月日出卯正
[021-26a]
二刻則伯喈所見日體微傷正食甚已過尚未復圓時
也伯喈同羣臣欲救不得上書譏日官不報君臣泄泄
其柰之何幸伯喈一疏昭在簡册使余千載而下得以
援此証據按策歩厯以正千古之謬則伯喈有功於厯
大矣
熹平六年丁巳歲十月癸丑朔日食趙相以聞
十一月交二十六日四六
十一月朔一十八日二九壬午辰時
[021-26b]
是十一月壬午朔辰時日食非十月癸丑朔必漢厯置
閏遷就之過
光和元年戊午歲二月辛亥朔日食
推二月朔不入交無是食至五月朔方入交食在半夜
漢史載二月朔日食不書宿度不言事應是必誤歩是
食及期候之不食遂削去宿度事應而猶存其名也
光和元年十月丙子晦日食
十一月交二十七日○六
[021-27a]
十一月朔一十二日三九巳初一刻
是十一月丙子朔巳時日食非十月晦盖每歲六月一
交即此十一月食而知前之交五月也其二月不食明
矣考漢史本傳載盧植上書是日丙子食自巳過午陳
八事以諫蔡邕對詔問云云觀此日食自巳過午當時
羣臣所目覩者余歩巳初一刻合朔食甚則復圓過午
明矣以今考古千嵗可致他又何疑
光和二年己未嵗四月甲戌朔日食
[021-27b]
五月交一十三日七六
五月朔一十○日五五甲戌未時
是五月甲戌朔未時日食非四月甲戌朔盖是年五月
方閏漢史先閏誤以五月朔為四月朔
光和四年辛酉歲九月庚寅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五七
九月朔二十六日六三庚寅申時
是九月庚寅朔申時日食
[021-28a]
中平三年丙寅歲五月壬辰晦日食
六月交○日○八
六月朔二十八日六○九壬辰未時
是六月壬辰朔未時日食非五月晦
中平六年己巳歲四月丙午朔日食
四月交二十六日八
四月朔四十二日六三丙午申時
是四月丙午朔申時日食
[021-28b]
獻帝初平四年癸酉歲正月甲寅朔日食
正月交二十六日九一
正月朔五十○日五四五甲寅未正一刻
推得是年正月甲寅朔未正一刻合朔日食考漢史載
袁宏紀曰未蝕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過度無有
變也於是朝臣皆賀帝宻令尚書候正未晡一刻而食
尚書賈翊奏曰立伺候不明疑誤上下大尉周忠職所
典掌請皆治罪詔曰天道遠事驗難明且災異應政而
[021-29a]
至雖探道知幾焉能無失而欲歸咎史官益重朕之不
德也弗從於是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夫尚書候正
未晡一刻而食是未初刻食起也余推未正初刻合朔
則食甚在未正初之前復圓在未正刻之末正合袁宏
所紀未蝕八刻與尚書所候之的期也以元旦日食大
變而王立既不能推又奏云無變朝臣遂賀皆逢君之
為也帝令尚書宻候得實賈翊正言劾奏帝即引為已
過避殿寢兵克謹天戒而於厯官特優容之咄咄王立
[021-29b]
周忠典掌謂何縱免𦙍侯之誅能不内愧於心乎
興平元年甲戌歲六月乙巳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二二
七月朔四十一日二八乙巳卯時
是七月乙巳朔卯時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五年庚辰歲九月庚午朔日食
九月交二十六日一四
九月朔六日三四庚午辰時
[021-30a]
是九月庚午朔辰時日食
建安六年辛巳歲十月癸未朔日食
推是年無癸未朔三月十月皆不入食限閏二月八月
入食限則皆夜食史載十月癸未朔食通鑑綱目載三
月朔食皆非也
建安十三年戊子歲十月癸未朔日食
十月交一十四日○七
十月朔一十九日四一巳時
[021-30b]
是十月癸未朔巳時日食
建安十五年庚寅歲二月乙巳朔日食
二月交二十六日二七
二月朔四十一日三一乙巳辰時
是二月乙巳朔辰時日食
建安十七年壬辰歲六月庚寅晦日食
七月交一十四日一八
七月朔二十六日五九八庚寅未時
[021-31a]
是七月庚寅朔未時日食非六月晦
建安二十一年丙申歲五月己亥朔日食
五月交一十四日三二
五月朔三十五日三四己亥辰時
是五月己亥朔辰時日食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歲二月壬子晦日食
三月交一十三日八
三月朔四十八日五九壬子未時
[021-31b]
是三月壬子朔未時日食非二月晦
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嵗二月朔日食見通鑑綱目
閏二月交一十四日四一
閏二月朔四十三日二九三丁未辰時
是閏二月丁未朔辰時日食非二月朔史漏
凡漢中興十二世百九十六年史書日蝕七十二朔三
十二晦二十七月二日三以法算之其晦與二日皆朔
也盖東漢日官歩氣仍用四分度之一歩朔仍用章月
[021-32a]
並無盈縮遲疾加減故其差忒猶之乎西漢也且終東
漢之世二百年間日官歩得兩月蝕非其月以為在天
月之亂行與已所算不合有此兩異也故特記之而豈
知兩月俱應蝕乃若等寃天而亂道也即熹平四年正
月朔蔡邕親見日虧抗章上表而不報初平四年正月
朔賈翊親候日食奏請治罪而不理夫以三朝大變朝
臣公議而猶泄泄然若此盖由漢室日官挾權太重且
自知多漏難補故百計彌縫寃天以實已之短昧心拒
[021-32b]
衆罔上行私牢不可破耳
 
 
 
 
 
 
 古今律歴考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