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一十八條/<
疏義曰衛禁律者秦漢及魏未有此篇晉太宰賈充
等酌漢魏之律隨事増損創制此篇名為宫衛律自
宋洎于後周此名並無所改至于北齊将闗禁附之
更名禁衛律隋開皇改為衛禁律衛者言警衛之法
[007-1b]
禁者以關禁為名但敬上防非於事尤重故次名例
之下居諸篇之首
䦨入太廟門
諸闌入太廟及山陵兆域門者徒二年<闌謂
疏義曰太者大也廟者貌也言皇祖神主在於中故
名太廟山陵者三秦記云秦謂天子墳云山漢云陵
亦通言山陵言髙大如山如陵兆域門者孝經云卜
其宅兆既得吉兆周兆以為塋域皆置宿衛防守應
[007-2a]
入出者悉有名籍不應入而入為䦨入各得二年徒
坐其入太廟室即條無罪名依下文廟減宫一等之
例減御在所一等流三千里若無故登山
室之坐
越垣者徒三年太社各減一等守衛不覺減二等<守衛/謂持
時専/當者
疏義曰不從門為越垣者墻也越太廟山陵垣者各
徒三年越太社垣及䦨入門皆減太廟一等守衛謂
[007-2b]
軍人於太廟山陵太社防守宿衛者若不覺越垣及
䦨入各減罪人罪二等守衛謂防守衛士晝夜分時
専當者非持時者不坐
疏義曰主帥謂領兵宿衛太廟山陵太社三所者但
當檢校即坐不限官之髙下又減守衛人罪一等唯
坐親監當者
故縱者各與同罪餘條守衛及/監門各凖此
[007-3a]
疏義曰故縱者謂知其不合入而聴入或知越垣而
不禁並與犯法者同罪餘條守衛宫殿及諸防禁之
處皆有監門及守衛故縱不覺得罪各凖此
諸䦨入宫門徒二年<闌入宫城門亦同餘/條應坐者亦凖此
疏義曰宫門皆有籍禁不應入而入者得徒二年嘉
徳等門為宫門順天等門為宫城門䦨入得罪並同
餘條應坐者亦凖此宫門得罪謂越垣及防禁違式
[007-3b]
冒代之類
殿門徒二年半持杖者各加二等<仗謂兵器杵棒之/屬餘條稱仗凖此<
疏義曰太極等門為殿門䦨入者徒二年半持仗各
加二等謂將兵器杵棒等䦨入宫門
殿門得流二千里兵器謂弓箭刀矟之類杵棒或鐵
或木為之皆是故云之屬餘條謂下文持仗及至御
在所者并持仗强盗者並凖此
入上閣内者絞<若有仗衛同闌入殿門法其宫内<諸/門不立籍禁而得通内者亦准此
[007-4a]
疏義曰上閣之内謂太極殿東為左上閣殿西為右
上閣其門無籍應入者凖勑引入䦨入者絞若有仗
衛者上閣之中不立仗衛内
不應入而入者同䦨入殿門徒二年半持仗者流二
千里其宫内諸門不立籍禁謂肅章䖍化等門而得
通内而輙闌入者並得絞罪若有仗衛亦同殿門法
若持仗及至御在所者斬迷誤者/上請<
疏義曰謂持仗入上閣及通内諸門并不持仗而至
[007-4b]
御在所者各斬迷誤謂非故闌入者上請聴勑
即應入上閣内但仗不入而持寸刃入者亦以
疏義曰應入上閣内者謂奉勑喚仗隨仗引入者得
帶刀子之屬若仗不在内而持寸刃入者即以闌入
論若非兵器杵棒之屬止得絞刑持仗者斬
仗雖入不應帶横刀而帶入者減二等
疏義曰仗雖入上閣内不應帶横刀而輙帶入者減
罪二等合徒三年
[007-5a]
即䦨入御膳所者流三千里入禁苑者徒一年
而入者流三千里䦨入禁苑者徒一年禁苑謂御苑
其門有籍禁御膳以下闌入雖即持仗及越垣罪亦
不加
䦨入踰閾為限
諸䦨入者以踰閾為限至閾未踰者宫門杖八十殿門
以内逓加一等
[007-5b]
疏義曰閾者謂内門限闌入之人行至門限未踰過
若至宫門得杖八十宫内人不應入殿門至殿門閾
未踰者杖九十殿内宿衛人至
百
其越殿垣者絞宫垣流三千里皇城減宫垣一等京城
又減一等
疏義曰越過殿垣者無問出入俱至絞刑宫垣流三
千里皇城謂朱雀等門之垣合徒三年京城謂明徳
[007-6a]
等門之垣又減一等合徒二年半
宫殿門無籍
諸於宫殿門無籍及冐承人名而入者以闌入論
疏義曰應入宫殿在京諸司皆有籍其無籍
皆引入其無籍不得人引而詐言有籍及冒承人名
而入者宫門徒二年殿門徒二年半持仗者各加二
等
守衛不知冒名情宫門杖八十殿門以内逓加一等
[007-6b]
疏義曰守衛謂持時専當親主籍者應入者唱名始
過不知冒名情者不識其人無心私許宫門杖八十
殿門以内逓加一等但云不知冒情不云不知無籍
而入者但冒承人名
無籍而入者凖䦨入不覺故縱法
非應宿衛自代
諸宿衛者以非應宿衛人名名自代及代之者入宫内
流三千里殿内絞
[007-7a]
疏義曰宿衛者謂大將軍以下衛士以上以次當上
宿衛宫殿上畨之日皆據籍書若以非應宿衛人謂
非諸衛大將軍軍人以外冐名自代及代之者入宫
内並流三千里殿内並絞
疏義曰應宿衛人謂諸衛所管應入宫殿上畨者注
云謂已下直者未當上畨人之色自代及代之者彼
此各以䦨入罪論闌入之罪一准上法
[007-7b]
主司不覺減二等知而聴行與同罪主司謂應判遣及/親<監當之官餘條
主司/准此<
疏義曰主司謂折衝府及諸衛判兵之官不
名自代及代之者減所犯人罪二等若知相代之情
而聴行者各與同罪若冒代之事從府而來即以府
官所由為首餘官節級為從坐衛官不覺逓減府官
一等如相冒之罪由衛即以衛官所由為首餘官節
級為罪府司不坐及親監當之官者諸衛當上人兵
[007-8a]
各有本部主帥雖從别團配隸亦是監當之限餘條
主司准此者謂一部律内但言主司並不覺減二等
知而聴行與同罪
諸因事得入宫殿而輙宿及容止者各減闌入二等
疏義曰因事得入宫殿者謂朝叅辭見迎輸造作之
類不合宿者而輙宿及宿止所宿之人各減闌入罪
二等在宫内徒一年殿内徒一年半
[007-8b]
即將領人入宫殿内有所迎輸造作門司未受文牒而
聴入及人數有剰者各以闌入論至死者加役流
宫内營造門司皆須得牒然後聴入若未受文牒而
輙聴入及所入人數有剰者門司各以闌入論若入
上閣内及御在所應至死者門司各加役流
將領主司知者各減䦨入罪一等入者知又減五等不
知者不坐
[007-9a]
疏義曰將領主司謂領人迎輸造作知門司未受文
牒及人數有剰而領入者各減䦨入
一年半殿内徒二年入上閣内及至御在所流三千
里入者知又減五等稱又者謂減將領者罪五等不
知情入者不坐
問曰將領主司知者減䦨入罪一等不言不知若有
不知而領入者合得何罪
答曰上條冒名相代各以䦨入罪論主司不覺減二
[007-9b]
等注云餘條主司凖此明將領主司不知得減知情
二等上既有例故不生文
無著籍入宫殿
諸應入宫殿未著門籍而入雖有長籍但當下
入者各減䦨入五等
疏義曰應入宫殿在京諸司入宫殿者皆著門籍若
未著門籍而輙入或雖有長籍謂宿衛長上人雖一
日上兩日下皆有長籍當下之日未合入宫殿但當
[007-10a]
下直而輙入各減䦨入罪五等
即宿次未到而輙宿及籍在東門而從西門入者又減
二等
疏義曰即宿次未到者謂應供奉之官及内
各有宿次其宿次未到而輙宿及籍在東門而從西
門入者依令非應從正門入者各從便門著籍假如
西門有籍而從東門入或側門有籍而從正門入各
又減罪二等謂減䦨入罪七等
[007-10b]
宫殿作罷不出
諸在宫殿内作罷而不出者宫内徒一年殿内徒二年
御在所者絞<闢仗應出而/不出者亦同
疏義曰在宫殿内作罷者丁夫雜匠之徒作了其有
應出不出者宫内徒一年殿内徒二
若有闢仗應出者並即須出有不出者得罪與御在
所同
問曰在宫殿内及御在所作罷不出律有正文若在
[007-11a]
上閤内不出律既無文若為處斷
答曰上閤之内例與闢仗所同應出不出此條無文
者為上文注云闢仗應出不出與御在所同上閤内
有宫人同御在所合絞御不在又無宫人減二等
不覺及迷誤者上請
錯向别門非故不出皆得上請
將領主司知者與同罪不知者各減一等闢仗主司<搜/人不盡者各
[007-11b]
准/此<
疏義曰將領主司謂領人入者若知有人不出不即
言者與不出人同罪其不知有人不出者各減一等
謂御所宫殿内各得減一等闢仗主司謂領人搜索
闢仗者其闢仗内有人不出各凖將領主司之罪故
云各凖此
疏義曰闢仗之内人皆出盡所有兵器亦不合留或
[007-12a]
有誤遺兵仗者合杖一百兵仗之法應須堪用或遺
弓無箭或遺箭無弓俱不得罪故云弓箭相須乃坐
問曰誤遺弩弓無箭或遺箭無弩或有楯而無矛各
得何罪
答曰弓箭相須乃坐弩箭無弓與常箭不别有弩弓
無箭亦非兵仗之限楯則獨得無用
義同
登髙臨宫中
[007-12b]
諸登髙臨宫中者徒一年殿中加二等
疏義曰宫殿之所皆不得登髙臨視若視宫中徒一
年視殿中徒二年
若於宫殿中行御道者徒一年<有横道及門仗/外越過者非
疏義曰宫殿中當正門為御道人臣並不得行其在
宫殿中及宫城中而行御道者各徒一年若有横道
殿前即有横堦殿内亦有横道殿門宫門内外立仗
之處仗外雖無横道
[007-13a]
宫門外者笞五十誤者各減二等
疏義曰嘉徳等門為宫門順天等門為宫城門凖例
宫城門有犯與宫門同今云宫門外者即順天門外
行御道者得笞五十誤者各減二等謂從殿中至宫
門外誤行御道者各得減二等其登髙臨宫殿中有
誤者亦減罪二等
宿衛被奏劾
諸宿衛人被奏劾者本司先收其仗違者徒一年謂在/宫殿
[007-13b]
中直/者
疏義曰宿衛人謂衛士以上諸衛大將軍以下有犯
法被奏劾者本司謂當衛主司及主帥等先收其仗
違而不収者得徒一年本司及主帥各以所管應収
仗而不収者一人得罪謂在宫殿中當上直者宫外
宿不在此限
應出宫殿輙留
諸應出宫殿而門籍已除輙留不出及被告劾已有公
[007-14a]
文禁止籍雖未除不得輒入宫殿犯者各以䦨入論
令門籍當日即除門籍已除其人輙留不出雖無假
患等事及被告劾已有文牒令禁止籍雖未除皆不
得輙入宫殿如有犯者各以䦨入論
䦨入非御在所
諸犯䦨入宫殿非御在所者各減一等無宫人處又減
一等<入上閤内有/宫人者不減
[007-14b]
疏義曰諸條稱䦨入宫殿得罪者其宫殿之所御若
不在各得減䦨入罪一等雖是宫殿
減罪一等假若在外諸宫有宿衛人防守而䦨入合
徒一年之類若入上閤内有宫人雖非御在所亦合
絞無宫人處亦減二等
即雖非䦨入輙私共宫人言語若親為通傳書信及衣
物者絞
疏義曰文云雖非闌入即是得應入宫之人不得私
[007-15a]
與宫人言語其親為通傳書信衣服者謂親於宫人
處領得書信衣物將出及將
人訖者並得絞坐
已配仗衛迴改
諸宿衛人已配仗衛而官司輙迴改者杖一百若不依
職掌次第擅配割及别驅使者罪亦如之
疏義曰依式衛士以上應當畨宿衛者皆當衛見在
長官割配於職掌之所各依仗衛次第坐立此即職
[007-15b]
掌已定若官司無故輙迴改者合杖一百應須迴改
者不坐若不依職掌次第而擅配隸乖於式文及將
别處驅使者亦各杖一百其有私使計庸重者從重
論
諸奉勑以合符夜開宫殿門符雖合不勘而開者徒三
年若勘符不合而為開者流二千里其不承勑而擅開
閉者絞
[007-16a]
疏義曰奉勑以合符夜開宫殿門依監門式受勑人
具録湏開之門并入出人帳宣勑送中書中書宣送
門下其宫内諸門城門即與見直諸衛及監門大將
軍將軍中郎將郎將折衝果毅内各一人俱詣閤覆
奏御注聴即請合符門鑰監門官司先嚴門仗所開
之門
合不勘而開者徒三年若勘符不合即合執奏不奏
而為開者流二千里其不承勑而擅開閉者俱合絞
[007-16b]
罪
若錯符錯下鍵及不由鑰而開者杖一百即應閉忘誤
不下鍵應開毁管鍵而開者徒一年
疏義曰若錯符謂非所開閉之符及錯下鍵謂不依
常法及不由鑰而開謂不用鑰而得閉者此三事各
合杖一百即應閉忘誤不下
者各徒一年謂牝者為管牡者為鍵
其皇城門減宫門一等京城門又減一等
[007-17a]
疏義曰皇城門謂朱雀等門從合符夜開以下得罪
各減宫門一等其京城門謂明徳等門亦從合符夜
開以下得罪各減皇城門一等
即宫殿門閉訖而進鑰違遲者殿門杖一百經宿加一
等每經一宿又加一等宫門以外逓減一等其開門出
鑰遲又各逓減進鑰一等
每去夜八刻出閉門二更二㸃進入京城門鑰每去
[007-17b]
夜十三刻出閉門二更二㸃進入違此不進是名進
鑰違遲殿門杖一百經宿加一等合徒一年每經一
宿又加一等既無罪止之文加至流三千里宫門以
外逓減一等者即宫門及宫城門進鑰違遲亦合杖
九十經宿杖一百每經一宿又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皇城門杖八十罪止徒二年半京
徒二年其開門出鑰遲者依監門式宫城門及皇城
門四更二㸃出鑰開門京城門四更一㸃出鑰開門
[007-18a]
違式出鑰遲者各逓減進鑰一等即是殿門杖九十
宫門及宫城門杖八十皇城門杖七十京城門杖六
十駕在大明興慶宫及東都進請鑰匙依式各有時
刻違者並依此科罪
夜禁宫殿出入
諸於宫殿門雖有籍皆不得夜出入若夜入者以䦨入
論無籍入者加二等即持仗入殿門者
十
[007-18b]
疏義曰於宫殿門有籍之人唯合晝曰入出若因夜
開閉而輙入者以䦨入論無籍夜入者加二等即持
仗入殿門者絞有籍無籍等夜出宫殿門俱杖八十
若得出入者剰將人出入各以其罪罪之被將者知情
各減一等不知情不坐
疏義曰謂奉勑聴入出之人剰將人入出者各以其
罪罪之有籍者以䦨入論無籍者加
八十被將者知情謂被將之人知剰將之情各減前
[007-19a]
所將罪一等不知情者不坐
向宫殿射問答一/
諸向宫殿内射<謂箭力/所及者宫垣徒二年殿垣加一等箭入
者各加一等即箭入上閤内者絞御在所者斬
疏義曰射向宫垣得徒二年殿垣徒二年半箭入者
宫内徒二年半殿内徒三年即箭入上閤内者絞御
在所者斬謂御在所宫殿若
宫人處又減一等皆謂箭及宫殿垣者若箭力應及
[007-19b]
宫殿而射不到者從不應為重不應及者不坐
問曰何以知是御在所宫殿
答曰向宫垣射得徒二年殿垣徒二年半凖其得罪
與䦨入正同上條䦨入宫殿非御在所各減一等無
宫人又減一等即驗車駕不在又無宫人䦨入上閤
者合徒三年此條箭入上閤絞御在所斬得罪既同
䦨入明為御
宫中徒一年半殿中徒二年入上閤内徒三年
[007-20a]
放彈及投瓦石者各減一等亦謂人力/所及者<
疏義曰放彈及投瓦石比箭罪輕放向宫垣徒一年
半向殿垣徒二年入宫内徒二年殿内徒二年半入
上閤内及御在所流三千里是為各減一等亦謂人
力所及者據彈及投瓦石及宫殿方始得罪如應及
不到亦從不應為重上減一等
疏義曰射及放彈若投瓦石有殺傷人者以故殺傷
[007-20b]
論殺人者斬傷人者加鬭殺傷一等
即宿衛人於御在所誤㧞刀子者絞左右並立人不即
執捉者流三千里
疏義曰宿衛人常執兵仗得帶刀子若在御所者非
勑遣用不得輙㧞刀子其有誤㧞者絞左右並立人
見其誤㧞皆須執捉不即執捉者流三千里若有别
勑處分令用及仗内
者明餘人在御所亦不得誤㧞刀子其有誤㧞及傍
[007-21a]
人不即執捉一凖宿衛人罪
車駕行衝隊
諸車駕行衝隊者徒一年衝三衛仗者徒二年<謂入仗/隊間者
疏義曰車駕行幸皆作隊仗若有人衝入隊間者徒
一年衝入仗間徒二年其仗衛主司依上例故縱與
同罪不覺減二等
誤者各減二等
[007-21b]
一年
若畜産唐突守衛不備入宫門者杖一百衝仗衛者杖
八十
疏義曰畜産唐突謂走逸入宫門守衛不備者杖一
百入宫城門罪亦同若入殿門律更無文亦同宫門
之坐衝仗衛者杖八十仗衛者在宫殿及駕行所得
罪並同
宿衛上畨不到問答二/
[007-22a]
諸宿衛人應上畨不到及因假而違者一日笞
日加一等過杖一百五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疏義曰宿衛人應上畨而不到及因得假而違者一
日笞四十三日加一等滿十九日合杖一百若過杖
一百五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計三十四日即當罪
止
問曰假有宿衛人畨期五日未滿因一日假遂違不
上為當止得四日違罪唯復累至罪止而科
[007-22b]
答曰畨期有限限内有故須請假日滿即須赴畨違
假不上凖日科斷其人四日之外即當下直下日不
勞請假豈合計日累科四日之外明知不坐
又問應上不到因假而違者並罪止得徒二年若凖
三十四日罪止便是月畨之外今解下畨之日不坐
恐理未盡
答曰依式三衛去京二千里外六十日上嶺南為季
上三十四日罪止為包逺道生文
[007-23a]
[007-23b]
唐律疏義卷七
[008-1a]
欽定四庫全書
唐律疏義卷八
唐 長孫無忌等 撰
衛禁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