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63 補續高僧傳-明-明河 (master)



補續高僧傳卷第二十
明吳門華山寺沙門 明河 撰


遺身篇



宋 喻彌陀傳附淨真



思淨。錢塘喻氏子。好畫阿彌陀佛臻其妙。楊無為。呼
為喻彌陀。世因以稱焉。或者問。師能畫彌陀。何不參
禪。師答曰。平生只解念彌陀。不解參禪可奈何。但得
五湖風月。在太平何用動干戈。師兒時。遊西湖多寶
山。輒作念曰。異時當鐫此石為佛。後果為彌勒像。侍
郎薛公問。彌勒。見在天宮說法。鑿石奚為。師答曰。咄
[020-0506c]
哉頑石頭。全憑巧匠修。只今彌勒佛。莫待下生求。其
應對機辯如此。師平生務實。不事虗飾。甞就北關。僦
舍飯僧。不二十年。及三百萬。移妙行額。廣所居為寺。
屬離亂。寺獨不焚。師造賊壘。願以一身。代一城之命。
賊竦然。為之少戢。全活者眾。紹興七年冬。趺坐而逝。
侍郎張無垢九成。銘其塔。


其後嘉熈中。有曰淨真者。
亦捐身益物。有淨師造壘代命之風。真。初禮吳松興
聖寺若平為師。遊講肆。得賢首宗旨。至錢塘。適江水
大溢。塘崩壞。居民相顧。倉皇無所措手足。真以偈呈
安撫趙端明曰。海沸江河水接連。居民衝蕩益憂煎。
投身直入龍宮去。要止驚濤浪拍天。遂投身於海。三
日而返。謂眾曰。我在龍宮說法。龍神聽受。此塘不復
崩矣。語訖復入于海。事聞於朝。敕賜護國法師。立祠
於會靈。祀焉。


化僧傳附吉祥.慈濟



化僧者。初不識其誰何。蒼顱黧面。去來[郫-卑+白-日+田/廾]繁間。甚熟
帀人。蓋多見之。而無相問訊者。崇寧五年十二月二
日晨。從外來乞食城中。如故甞洋洋也。眡日欲昃。輒
囊其衣。若將去者。行次廛東。小息於逆旅馬氏。乞漿
焉。斂裓趺坐。漿未饋而告寂。玉骨山峙。不杌不倚。人
皆聚觀羅拜。迎歸北溪。龕而奉之。至今真身儼然如
生。宋楊天惠。作文記之曰。異哉。我昔未之見也。是導
師者。不離闤闤喧閧。而示靜便。不鄙屠沽垢紛。而示
精潔。不舍生死濁惡。而示究竟。不樂相好設飾。而示
[020-0507a]
堅固。其音制和軟。類近里社。而莫知其名氏。其膚臞
勁。類七十許人。而莫知其壽臘。其衣履簡野。類空林
衲子。而莫知其居止。嗚呼。生吾不知從師遊。沒吾徒
知志其跡。是刻舟之說也。雖然。繇吾之說。瞷師之相。
起欣慕想。成淨信行。庶其有從入哉。


又僧。曰吉祥。甞寓東川解魔寺。魁梧多力。一飯五鉢。
日夜誦經五函。寺前有池畜魚。祥。盡知其數。以名詔
之。皆次第出水面。若受祥話言。靡靡而去。


滇有僧。曰慈濟。甞在洱海東北青顛山險石上。禮迦
葉佛。日課百拜。人名其石。名禮拜石。下臨不測之淵。
後即於石立化。今無能躡其石者。示現難思。皆化僧
之流亞也。


咸平府大覺寺法慶禪師傳



法慶嗣。佛國白禪師。甞掌書記。初住泗州普炤。後遷
嵩少。汴破被虜。收牛于北方。惟一講僧識之。次居東
京。因侍者讀洞山錄。作愚癡齋。者云古人甚奇。師云
我化後。汝可喚之。若能復來。是有道力也。後預知時
至。乃作頌云。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將離本主。白骨當
風颺却。免占檀那地土。衣物。盡付侍者。飯僧。始聞初
夜鐘聲。坐逝。侍者如約喚之。師睜眼應曰。爭麼。者曰
和尚何裸跣而去。師曰。來時何有。者欲強穿衣。師曰。
休留與後人。者曰。正恁麼時如何。師曰。也只恁麼。復
書一偈云。七十三年如掣電。臨行為君通一線。鐵牛
𨁝跳過新羅。撞破虗空七八片。壽七十三。皇統三年
[020-0507b]
五月五日也。


元 覺慶.德林二師傳



覺慶。號壽堂。四明毛氏子。弱歲禮壽梅峰為落髮。師
精戒律。遊戲人間。脫然無碍。凡可以澤物利人之事。
至於甃衢。鑿井。施湯。茗行。鍼藥。事無鉅細。靡不鼓勇
直前。見人行之。如出乎巳。助成益力。至正間。至雲間
隨喜。普炤佛會。忻然欲就。會入滅期。以正月二十三
日。預作書。別四明及杭之麴院道友。附偈曰。無量劫
來元有我。無有有我我亦無。無我無人無覔處。蕩蕩
光明耀太虗。人皆止之。不聽。有陳源堅者。迎歸其家。
越二日。師曰。月明立到三更後。徹骨寒來有幾人。既
云歸去。胡顏復留。言巳寂然。探之巳逝矣。大眾奔赴。
舁於西延恩。茶毗。而遍體汗下。復迎歸。是夕紅光燭
天。停十日顏貌如生。鬚髮自長。源堅深信。捨所居為
菴而祠之。加髹漆焉。


德林者。東甌人也。至正間。挂錫上海之柘澤廢寺。饑
寒弗嬰其心。歲夏五。忽語人曰。疇能施我一龕。九月
一日。焚却此身。人以為欺。不之信。至期。空鉢囊易薪
樵自環。趺坐合掌云。二十七年學無為。信手拈來獲
得渠云云。火從身起。觀者始矍然。膜拜請曰。活燒人
地里不祥。師火中應曰。雨過無妨。


明 落魄僧附雪梅



永隆。姑蘇施氏子。在襁褓。即不茹葷血。惟佛法是慕。
年逾冠。白父母求出家。遂舍入尹山崇福寺。落髮為
[020-0507c]
僧。受具戒。志力苦澹。耿耿與甞人殊。偶夜坐。聞空中
天神報曰。此寺創於梁天監。燬於元末。逮今三十年。
吾受佛囑。衛此伽藍。師能重建。當陰相之。師乃感天
神之言。遂鳴眾檀。即剌指血書華嚴法華二大經。以
立願。書時。筆端出舍利。燁然有光。人罔不駭異敬信。
師裒資庀材。先剏大雄殿。舟往三衢。搆大木過錢塘
江。颶風飄筏將入海。舟之眾皆歎泣。師曰。吾之所為。
皆神所警發。神寧食言者乎。俄頃風轉。回筏抵江岸。
木商黃有亮異之。與同友曰。奇哉。殿成當為造大佛
像以報。以 洪武辛未八月。殿乃成。二十五年壬申。
朝廷度僧。師引其徒赴京師。試經請牒。時沙彌三千
餘人。其中多有不能記經欲冐請者。於是 上怒。送
錦衣衛。皆籍為軍。師慈憫無可救。遂詣奉天門。奏聞
欲焚身以求免。 上允。以二月二十五日。 敕內臣。
以武士嚴衛其龕。至雨華臺。師出龕望闕拜辭。入龕
索楮。書偈曰。三十三年一幻身。洞然性火見全真。
 大明佛法興隆日。永祝皇圖億萬春。又取香一瓣。書
風調雨順四字。語內臣曰。煩奏 上。遇旱以此香祈
雨必驗。須臾秉炬自焚。烟𦦨凌空。異香撲人。羣鶴飛
翔於龕頂。良久。火餘斂舍利無算。於是。三千餘人悉
宥罪。給牒為僧。皆師賜也。時大旱。 上召僧錄司官。
迎師所遺之香。到天禧寺。率眾祈雨。以三日為期。至
夜即降大雨。 上喜而謂羣臣曰。此真永隆雨耳
 上親製落魄僧詩。以彰之。是年八月。弟子奉骨歸。葬
[020-0508a]
於尹山。而塔焉。


雪梅。不知何許人。止天禧寺。甞遊雨華臺。性宕不覊。
出言無度。解詩清奇。人爭傳誦之。數年後。行歌於市。
命童子圍繞踏歌曰。老雪梅。今日不歸。幾時歸。輒自
答曰。歸歸。三答端坐而逝。


明 祖遇傳



祖遇。不知何許人。自稱慈海舟之徒。自金陵來遠安。
縛禪於法琳洞。跏趺而坐。足跡未甞及山下。又服水
齋。不粒食惟飲水。如此者四十九日。每歲率以為甞。
成化十五年。提學副使薛綱。督學至遠安。至洞見遇
癯瘦若有病者。因謂之曰。巖岡僻寂。非人所居。何乃
自苦如此。遇曰。不如此不能成正覺。又問曰。人七日
不食則死。聞汝水齋四十九日。何術致然耶。遇曰。吾
知傳吾師之教。無他術也。但先三五日。為饑火所燒。
體熱而倦。力不能支。越六七日之後。飲水透徹。覺清
爽如甞。薛歎慕而去。十八年。薛再過洞。遇尚無恙。見
菴之西檻。為巖之墜石所毀。去禪所僅丈許。薛詰之
曰。汝能先知巖石之墜。而不懼乎。曰。不知也。薛曰。石
無慧眼。汝非金身。若一夕再墜。汝其虀粉矣乎。聖賢
有戒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汝宜識之慎之。遇微
笑而不答。至二十年五月初二夜半。雷雨大作。巖石
亂墜。其聲動地。遇壓焉遂寂。年纔四十。其立志之堅。
至死不變如此。


明河曰。無論世出世法。辦志如此。何事不辦。死生
[020-0508b]
浮幻。有道者。視之如戲。處之若無。薛告語諄諄。何
異對醒人說夢。宜乎。遇笑而不答也。


善信.大雲傳



善信。字無疑。蘇州嘉定吳氏子也。年二十九。削染為
僧。不識一字。惟事禪那入玄墓。參萬峰和尚。忽有得。
謂眾曰。我自出家以來。脇不至席。今日始了當矣。未
幾。示微疾。索浴入龕。畢於彈指間。歘然火起。自焚其
身。是蓋得道急於入滅者也。或贊之以偈曰。一念纔
空萬境忘。更無餘事可商量。翻身永入火光定。驚倒
靈山老藥王。出輪迴又入輪迴。究竟何曾有去來。昨
夜冰河中發𦦨。虗空燒作一堆灰。


大雲。襄陽人。初為北京吉祥寺僧。大極之弟。性敏重。
通內外學。戒律清苦。嘉靖中。住廣德寺。律身事眾。人
無間然。偶二僧相閧不巳。雲作齋。為之釋憤。因謂曰。
昔吾兄大極在京中。一日試合掌。自誦云。願生西方
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即坐化。我今為汝解紛。亦
當學吾兄自便耳。因趺坐合掌。誦前二句。言訖化去。


廣玉.寧義傳



廣玉。字無瑕。蜀資中紅蓮池人。在俗為孟居士。因覩
世相無甞。感焉而出家。一衲入九峰山。山最高處。為
雷音寺。玉居寺九年。習枯安靜。霍然有得。萬曆甲申
歲。忽告眾曰。三月七日。貧道與諸君別矣。自是水漿
不入口者二十餘日。而神氣益王。膜拜求法語者。日
甞數百人。悉煦婉酬答。如輪轉水注。絫絫不絕口。而
[020-0508c]
聞之者。無弗感激發心。至期沐浴升座。忽天盡暝。雷
大震。檐瓦欲飛。眾皆慄伏。不敢仰視。少選日霽。師乃
慈音慰眾。且云。吾之遺骸。如澄過白蠟。隨汝輩意置
之。言訖而化。初厝骸於桶。三期開之。顏貌如生。彭之
士民。舉銅萬觔。剏塔殿於峰頂。漆而奉之。


寧義。亦資人。初居三堆山。後雲遊遇知識。命事苦行
法門。因茹菜㗖豆。兀坐精練。人有致譏者。義曰。我業
障深重。非如此不可。久之有所得。萬曆癸未。積薪自
焚。纔舉炬若朽株。斯須而盡。識者謂。入火光三昧矣。


夜臺.秋月傳



夜臺者。西蜀人。少習引導辟穀之術。遇大智師於峨
眉。薙髮受戒。辭師至終南伏牛。又至五臺多服水齋。
日則靜坐。夜則遊臺。人因呼為夜臺。五臺方圓五百
里。暴風怒號。走大石。吹騾馬。如掃葉。師棕衣棕帽。手
握鐵杖。遇風則止。風止則行。有時昏黑。墮入坑谷中。
鐵杖垂卷。而師無恙。遇虎即投身。示之曰。汝噉我結
一小緣。遇鑛賊。振錫環響。賊遙呼曰。夜臺師懾伏不
敢動。大雪滿山。眾負鍤迹師雪中。師巳僵槁。雪埋腰
膝間。眾舁歸。置熱火土銼上。沃以湯。稍久乃甦。復夜
行如前矣。師夜中時見燈光野火。猛獸鬼怪。親見文
殊。或為老比丘。或為美好婦女。抱嬰兒赤裸下體。頃
刻不見。如是夜遊。二十餘年。歲癸卯。入京師。 慈聖
太后。賜鉢杖及紫襴袈裟一襲。師先。于塔院寺。設千
盤會。于龍泉寺。設龍華會。皆四十九日。又于峨眉五
[020-0509a]
臺。各鑄幽冥鐘一口。重萬三千觔。又于普陀峨眉。請
藏經二部。又于九華。設水陸道場。其餘鏹粟。分施靜
室及諸貧僧。銖兩尺寸。不入私槖。故久而緇素益信
之。師往反四大名山。精神尫頓。繇蜀至廣陵。忽病作。
道人某。斷指入糜。冀療師疾。師訶曰。出世人。豈效兒
女子所為。吾期巳近矣。是時疾巳瘳。買一巨舫。設水
陸像。放𦦨口不絕。庚戌十月。繇通州渡海。過福山。忻
然欲留。先遣散諸弟子。獨留老道人自隨。登舟將行。
有新安二賈客。懇附舟。師曰。此有緣人許諾。揚帆甚
駛。問日中乎。曰中矣。命作飯。飯二客。復出襯錢授之。
因禮十方諸佛曰。我欲歸海。眾驚曰。今巳在海中。復
何歸。師曰。我聞。解脫菩薩。臨命終時。戒其弟子。分身
為三。一施鳥獸。一施魚鱉。一施螻蟻。我今亦爾。眾哀
號牽挽。師出一紙授客。即解脫菩薩語也。眾方哀挽
不巳。師曰。汝為我禮佛。皆拜。師一躍入海。眾欲收帆
援師。師端坐水浪上。搖手曰。帆一下。汝曹皆覆矣。須
臾白黃霧擁師而去。時萬曆庚戌十月二十五日也。
老道人。歸言之人。華亭陳眉公。作文記其事。


秋月者。蘇州玄墓山老僧也。精戒律。勤禮誦。以茗飲
作佛事。過玄墓者。必訪秋月。然非高雅之士。秋月不
與之見。見亦不與茗飲。方時禪期講席。四至轟然。師
恬如不聞。或勸之一出隨喜。笑而弗答。天啟改元之
歲。別山中道侶。朝南海。從蓮華洋。忽起至船頭禮拜。
高聲稱佛名。即奮身下水。眾急出扳挽。巳無及矣。時
[020-0509b]
風浪大作。師出沒浪間。猶合掌稱佛。聲舟漸遠乃失。


系曰。夜臺。走四大名山。足跡徧海內。秋月靜閉一室。
不知戶外事。夜臺廣修福業。秋月一事弗為。二公之
平生。判然如此。至末後一著子。則無少異。葢夜臺藏
靜於動。秋月寓動於靜。動靜二公之跡。脫然生死之
際。而無絲毫罣閡者。二公之心。實不可得而優劣之
也。


補續高僧傳卷第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