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f0016 天原發微--鮑雲龍 (master)


[001-001a]
天原發微卷之一情一
    魯齋鮑雲龍景翔編著
    虚谷方回萬里校正
太極元名冲漠
 太極者無聲無臭之中有箇至極之理是
 為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在天地則天
 地中有太極如户有樞如衣有紐挈其綱
 也在萬物則萬物中有太極如木有根如
 榦有柢立其本也謂之無邪沖漠無朕之
 中萬象森然已具謂之有邪當初元無一
[001-001b]
 物而不可究詰其為理也至高而不遺於
 卑至妙而不離於徼至精而不雜於氣至
 神而不滯於物天地間未生者生未發者
 發無不生死於其間也如北辰居所而經
 星七政晝夜環繞其所以動者一係於此
 而所以然者則未嘗動也
 易大傳曰易有太極
 朱子答蔡西山曰所以闔闢往來而無窮
 者以其有是理爾有是理則天地設位而
 易行乎其中兩生四四生八至於八則三
[001-002a]
 變相因而三才可見聖人因之畫為八卦
 以形變易之妙而定吉凶此後方可以書
 言此易字不可以書言也易變易也陰陽
 交錯千變萬化皆從此出此夫子所謂無
 體之易言變易無體而有至極之理兼指
 一動一静已發未發而言太極者性情之
 妙乃一動一静已發未發之理太極中全
 是一箇善若三百八十四爻有善有惡皆
 是陰陽變化已後方有通書曰誠無為太
 極也幾善惡陰陽也德曰仁義禮智信五
[001-002b]
 行也皆就圖上說朱漢上謂易有太極太
 虚也陰陽者太虚聚而有氣柔剛者氣聚
 而有體仁義生於太虚見於氣體而動於
 知覺也分而二則為陰陽分而五則為五
 行分而萬事萬物皆同此一原則謂之性
 南軒謂太極者萬理總會之名所以形性
 之妙若只曰性不曰太極只去未發上認
 不見功用曰太極則性之妙見自禀賦觀
 之謂之命自通天地人觀之謂之理萬物
 各具一理是物物一太極也萬理同出一
[001-003a]
 原是萬物統體一太極也愚曰極無不
 在民極則有總會之義北極則有樞紐之
 義皇極則有標準之義謂之太極則是源
 頭只有此理立乎二氣五行萬物之先而
 行乎二氣五行萬物之内無總會之形而
 實為萬物之總會無樞紐之形而實為萬
 物之樞紐無標準之形而實為萬物之標
 準
○周子曰無極而太極
 愚按程子謂此句即冲漠無朕萬象淼然
[001-003b]
 已具之理蔡節齋謂此所以發明易有太
 極之語是其無極之真實有得於夫子易
 之一言或以為妄加者謬今舉朱子六條
 以釋此一句其主太極而言者有三一曰
 象數未形而理已具二曰未有天地毕竟
 是有此理三曰無極者只是說當初元無
 一物只有此理便會動静生陰陽主陰陽
 言者亦有三一曰從陰陽處看太極便在
 陰陽裏今人說陰陽上别有一箇無形無
 影底是太極非也二曰太極只是天地萬
[001-004a]
 物之理其中各有一箇太極三曰非有以
 離乎陰陽即陰陽而指其本體不雜陰陽
 而為言爾主太極而言太極在陰陽之先
 陰陽未生也生陰陽而言太極在陰陽之
 内陰陽既生也謂陰陽之外别有太極常
 為其主者固陷乎列子不生不化之謬獨
 執太極在陰陽之中之說者又昧乎大本
 所在或曰陽前是陰陽前又是陽以陰陽
 未生而言則可疑也若截自一陽初動處
 前謂之陰陽未生亦可也然陰陽雖未生
[001-004b]
 而生陰陽之理則已具在人心為未發之
 中總名曰太極
○朱子曰太極所以指天地萬物之根無極
 所以著無聲無臭之妙以其無器與形而
 天地萬物之理無不在是故曰無極而太
 極以其具天地萬物之理而無器與形故
 曰太極本無極以其在無物之前而未嘗
 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爲在陰陽之外而未
 嘗不行於陰陽之中以爲通貫全體無乎
 不在則又無聲臭影響之可言其高極乎
[001-005a]
 無極太極之妙而實不離乎日用之間又
 曰上天之載是就有中說無無極而太極
 是就無中說有無極所以狀夫無聲無臭
 之妙太極是名此理之極致
 自無極太極推而下之則萬一各正小大
 有定一物各具一太極自太極本無極推
 而上之則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物統體
 一太極雖二氣五行生人生物紛糾錯揉
 萬變不齊而太極行乎其中自有條理自
 有間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外邊纔
[001-005b]
 感中間便應眼前觸著撞著都是這道理
 大小大快活愚聞之師曰周子無極而太
 極一句是順說太極本無極一句是倒說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猶周子所謂無極而
 太極也若移詩之二句倒言之曰無聲無
 臭上天之載亦何不可所謂無極而太極
 也非是以無極加於太極之上也象山不
 肯拈太極本無極一句只攻上句徒肆强
 辨某若得見象山敢問晚學未通請公將
 太極來看一看象山必太怒曰太極是無
[001-006a]
 形之物是大地所根本之理如何將來看
 我無可將爾無可看即是無極也然則周
 子無極而太極太極本無極真千古攧撲
 不破之議論也
○又曰自太極以至萬物化生只是一箇圈
 子
 周子於第二圈中分出一圈在上以見太
 極渾淪極至之理而無形爾只這圈子自
 有天地便只是這箇物事在這裏流轉賦
 在萬物一物之中天理完具不相假借不
[001-006b]
 相陵奪渾然太極之全體無乎不在此無
 極二五所以妙合而凝也故曰人人有太
 極物物有太極皆自然而然第人物本同
 氣禀有異爾朱子解剥圖體示人以一身
 所自來惟人也以下示人以人道所由立
 使知人所以為人聖所以為聖君子小人
 所以各有氣禀而不同爾或曰太極圖前
 一叚如棊盤後一叚如人下棊愚謂上一
 圈是天地之性下一圈分陰分陽便有箇
 氣質之性在裏
[001-007a]
○邵子曰道爲太極
 朱子曰此指天地萬物自然之理而為言
 愚謂道即太極無二理也或謂道别是一
 箇懸空底物在太極之先則道與太極為
 二矣太極豈出於道之外哉以其通行而
 言則曰道以其極至而言則曰極太極是
 渾淪底道是極中分𣲖條理隨分𣲖條理
 去皆是道如穿牛鼻絡馬首皆隨他通處
 極與道豈有二理耶
○又曰心爲太極
[001-007b]
 朱子曰此指人得是理以為一身之主而
 言愚謂心者虚靈之物即性之郛郭也極
 者至善之理即性之形體也心統乎理即
 渾然太極出應萬事則一物各貝一極矣
 故游氏曰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
 此心昭然靈源不昧是太極也若於寂然
 之中有一念之動則是動静為陰陽也
○朱子曰伏羲作易自一畫以下文王演易
 自乾元以下未嘗言太極而孔子言之孔
 子賛易自太極以下未嘗言無極而周子
[001-008a]
 言之伏羲文王就陰陽以下說孔子文就
 陰陽以上發出太極來
 蔡季通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天先
 生羲文矣後不生孔子不得三千年後不
 生周程亦不得愚按有羲文之易無夫子
 太極之說則人不知易之本知本矣無周
 子無極之說則人不知太極之本易一太
 極也太極本無極也本本原原之妙既明
 則千萬世人心皆知有所歸宿之地朱子
 嘗曰周子說無極而太極最好又舉程子
[001-008b]
 論横渠清虚一大之說使人句别處走其
 意深矣愚嘗參之先儒質之師友而得其
 說曰易有太極一句羲文而後非孔子無
 人道得出孔子而後千五百年無人識得
 破至康節始識其為作易根本至濂溪始
 以無極而發明其㫖聖賢以道相傳漸說
 到親切處爾千古已往萬古未來終易此
 一句不得其於太極上加易有二字便見
 太極之有根源不比異端之入於虚無也
 此易字最為微密乃是陰陽變化妙處所
[001-009a]
 謂無體之易是也在兩儀萬化之先而具
 兩儀萬化之體此時雖不明為陰陽而必
 指太極之出於此者欲明其無非虚無而
 有至實之理在其中故曰易曰有曰太極
 字字有歸夫子恐人不曉此理而的言之
 也若把易作一部書看即便差了周子恐
 人不曉太極之理故曰無極而太極只將
 無極二字解易之一字而太極之本意始
 明朱子又恐人將無極而太極一句分言
 之故曰一物各具一太極知此則知二氣
[001-009b]
 五行千變萬化而為易而一物之中各具
 一天然完渾之太極而不可易也此理充
 塞宇宙在在皆是人自不曉爾生生之謂
 易便是易有太極之易下面便生出兩儀
 四象八卦來不獨一部易中只說此簡道
 理在陰陽在男女在人心在庶類莫不各
 各以此推出皆是此理而不可易此易所
 以生陰陽離陰陽而言易固不可拘於陰
 陽以為易尤不可其以陰陽變易而言易
 者陰陽非易陰陽變易而無體者易也吾
[001-010a]
 故曰易有太極易無體也無思無為易之
 本也設位成列易立易行易之用也在人
 曰易在人曰性莫匪一太極也夫子之易
 而曰有周子之易而曰無與邵子晝前之
 旨是或一道也後世惑於列易太始太素
 之說遂失易之一字而以有物混成為太
 極之單傳者其說與聖人之言相去不遠
 矣



[001-010b]
天原發微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