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k0061 格致鏡原-清-陳元龍 (master)


[009-1a]
欽定四庫全書
 格致鏡原卷九     大學士陳元龍撰
  坤輿𩔖五/
   井
總論 周書黄帝始穿井 呂氏春秋伯益作井 淮
南子伯益作井而龍登𤣥雲神棲崑崙註龍恐害故登
雲去棲其神於崑崙也 白六帖神農造井井有九所
汲一井餘井悉動在鄧州 河渠書武帝鑿井深四十
[009-1b]
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 續漢書夏至日浚井
改水 白虎通冬祭井井者水之生藏在地中冬亦水
王萬物伏藏 易傳井通也物所通用也 風俗通井
者法也節也言法制居人令節其飲食無窮極也 初
學記久不渫滌為井泥不停汚曰井渫音/洩滌井曰浚井
水清曰冽 爾雅井一有水一無水為瀱汋註山海經
云天井夏有水冬無水即此𩔖也 戴侗六書故眢眸
子枯陷也井枯無水亦謂之眢井左傳宣十二年楚莊
[009-2a]
王圍蕭蕭還無社謂楚申叔展曰目於眢井而出之
演繁露鮑照井謎曰一八五八飛泉仰流飛泉仰流也
者垂綆取水而上之故曰仰流也一八者井字八角也
五八者析井字而四之則其字為十者四也四十即五
八也 玉厯凡欲穿井處於夜氣清明時置水數盆於
其地看何盆星光最大而明定必有甘泉 五雜俎凡
出師遇深山無泉之處掘井一二丈不得水者可束藴
火薫之而密覆其上火烟不得出必尋泉脉隙處潛通
[009-2b]
即他山數里外泉皆能引而致之烟通則泉流矣 煮
泉小品井味鹹色緑者其源通海舊云東風時鑿井則
通海脉理或然也 陸樹聲清暑筆談晨起取井水新
汲者傅浄器中熟數沸徐啜徐潄以意下之謂之眞一
飲子葢天一生水人夜氣生於子平旦糓氣未受胃臟
冲虚服之能蠲宿滯痰滲以滋化源 潘自牧紀纂淵
海井上種桃花落井不祥 葛洪方深井多有毒氣五
月五日以雞毛試投井中毛直下無毒若廻四邉不可
[009-3a]
入 楊愼外集余嘗侍先人知汝州見州治諸井皆以
夾錫錢鎭之每井率數十千問其故一老兵曰此邦饒
風沙沙入井中人飲之則成癭夾錫錢所以制沙土也
 南史梁普通二年始平郡石鼓村地自開成井方六
尺六寸深三十二丈 異苑謝晦宅南路上有古井以
元嘉二年汲者忽見三龍甚分明行道往觀莫不嗟異
有人入井始知是塼𨼆起作龍形 吳均齊春秋齊荆
州城東天子井出錦於時士女取用與常錦不異經月
[009-3b]
乃歇 緝栁編少昊母皇娥宫側有井曰盤靈帝與皇
娥宴於宫帝子命江妃歌沖景旋歸之曲盤靈之神吹
簫以和之故至今號井神曰吹簫女子 酉陽雜俎井
鬼名瓊 白澤圖故井之精曰觀狀如美女以其名呼
之即去 初學記井甃聚磚修井也 顏師古漢書注
井幹者井上木欄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 王鳳稑名
物通銀牀井欄也古詩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缾素綆汲
寒漿 水經注華林園中有古井悉以珉玉為之繢石
[009-4a]
為口工作精宻 魚豢魏略明帝九龍殿前為玊井綺
欄 伽藍記河間王琛置玉井金幹以五色縷為繩
唐書王鉷以寶鈿為井幹 五代史補髙郁用銀葉䕶
井其四方内外皆然謂之拓裏 庶物異名疏梁元帝
文玉臯不汲而銀甕滿玊臯井上桔橰也 説文轆轤
井上圓轉木收綆者也
諸井 博物志火井一所縱廣五尺深二三丈在蜀郡
者時以竹板木投之以取火諸葛丞相往觀後而火轉
[009-4b]
盛熱以盆著井上煮鹽得鹽後人以家燭火投井中即
滅息至今不復然也 楊升菴集火井在蜀之臨卭今
嘉定地有之其泉皆油熱之則燃人取為燈燭 郡國
志連渾府遥火山西有火井深不可見底炎氣上升常
若微電以草㸑之則烟騰火𤼵故名熒臺 春秋潛潭
巴火從井出有賢士從人起 水經注銅雀臺北曰冰
井臺髙八丈上有冰室有數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焉 元和志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綿歴古今沙塡不滿
[009-5a]
水極甘美 嵩山記少室山有雲母井出雲母 羊頭
山記月支有井色如酒因名酒井 廣志臨卭有粉井
得水汰粉則益光 漢書蜀多鹽井 郭氏𤣥中記東
方有柴都焉在齊國之山山有井深不測至春夏時雹
從井中出出則敗五榖人常以柴塞之不塞則雹為患
故號柴都 洞冥記長安東七萬里有雲山山頭有井
雲從中出若土德王則黄雲出火德王則赤雲出水德
王則黑雲出金德王則白雲出木德王則青雲出 安
[009-5b]
成記羅霄山有石井天旱祠之以木投井中即雨至井
溢木出雨乃止也 荆州記宜都有風井夏則風出冬
則風入 南康記雩都盤固山其峯有井大銅人常守
之五十年一涌水起數十丈銅人每以手掩之 拾遺
記頻斯國有丹石井非人之所鑿下及漏泉水常沸涌
中有白蛙兩翅常去來井上 後漢書東沃沮耆老説
海中女國有神井視之輙生子 嶺表録異綠珠井在
白州雙角山下昔梁氏女有容貌石季倫以珍珠三斛
[009-6a]
買之傳云飲此水者誕女多美麗閭里謂美色無益以
巨石塡之爾後生女雖端嚴形體不完 採蘭雜志卓
文君庭内有井文君手汲則甘香他人汲之與常井等
至今尚存即文君井也 廣州記鬱林郡有石井半甘
半淡潛通江波冬夏常盈名曰司命井 異物志廬陵
城中有一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黄黄者灰汁取作糜
粥皆作金色土人名灰汁為金因名金井 南史昇明
二年冬延陵縣季子廟之北忽聞金石聲疑其異鑿深
[009-6b]
三尺得沸井奔湧若浪其地又響即復鑿之復得一井
涌沸亦然井中得一木簡長一尺廣二分上有𨼆起字
曰廬山道人張陵再拜詣闕起居簡文堅白字色乃黄
瑞應圖云浪井不鑿自成王者清静則仙人主之 演
繁露陳後主入景陽井隋軍出之因號其井為辱井井
口石欄有鐫字曰辱井在斯可不戒哉其石理光瑩可
鑑仍有淡紅漫布其上略如朝霞建康圖經謂此之紅
者乃張孔二宫人脂澤所染也 酉陽雜俎景公寺前
[009-7a]
街中舊有巨井俗呼為八角井唐元和初有公主夏中
過見百姓方汲令從婢以銀稜碗就井承水誤墜碗經
月餘碗出於渭河 元氏掖庭記有龍泉井瑪腦石為
井牀雨花臺石為井甃香檀為葢離朱錦為索雲母石
為汲缾
   橋
王應麟玉海古者辰角見而雨畢則除道天根見而水
涸則成梁者造舟為之未有橋之名也 朱弁橋記造
[009-7b]
舟為梁見於詩而杠榷徛彴雜出於子史若橋之為名
則始于商而獨著於周書逮秦漢乃各冠以地或因水
而稱 三輔黄圖横橋以象牽牛 説文橋水梁也榷
水上横木所以度也亦曰彴今謂之畧彴東楚謂橋為
圯 詩大雅造舟為梁注造至也謂從舟至舟相編為
橋即今浮橋 廣志獨木橋曰榷 爾雅疏隄一名梁
一云即橋也以木為之一云以石絶水石杠一名徛聚
石水中以為歩渡彴也廣雅云徛歩橋也或曰今之石
[009-8a]
橋一石絶水者為梁 名物攷説文云石矼石橋也俗
作杠從木十月成津梁則梁為在津之橋梁也今云輿
梁者葢橋上横架之板若車輿者故謂之輿 山堂肆
考繩橋以竹索為橋駕虚而渡名曰繩橋又曰笮橋
李膺笮橋贊複引一索飛縆杙閣其名曰笮人懸半空
渡彼絶壑 詞林海錯太公六韜天浮鐵螂用以飛江
謂飛橋也 段國沙州記吐谷渾於河上作橋謂之河
厲長一百五十歩勾欄甚嚴飾 事始橋上級謂之鴈
[009-8b]
齒 雜志橋柱下横木入沙中者謂之蹲鴟 晉書成
都王頴屯河南阻清水為壘造浮橋以通河北以木函
盛石沈之以繫橋名曰石鼈 漢文帝紀誹謗之木注
服䖍曰堯作之橋梁交午柱頭也應劭曰橋梁邊板所
以書政治之愆失也 啓䝉記注天台山去天不逺路
楢溪溪水險清冷前有石橋路徑不盈尺數千丈下臨
絶冥之澗唯忘其身然後能濟 三齊要略秦皇於海
中作石橋非人功所建海神為之𥪡柱 三輔舊事秦
[009-9a]
造横橋漢承秦制廣六丈三百八十歩置都水令以掌
之號為石柱橋 三輔黄圖秦始皇造渭橋重不能勝
乃刻石作力士孟賁等像祭之乃可動 夷堅續志趙
州石橋為魯班手造極為堅固意謂今古無第二橋矣
有張神乘驢過橋動欲傾魯班在下以兩手托定而堅
如初至今橋上有張神乘驢痕橋下有魯班兩手托迹
 朝野僉載趙州石橋甚工磨礲宻緻如削焉望之如
初日出雲長虹飲澗上有勾欄皆石也勾欄竝有石獅
[009-9b]
子龍朔年中髙麗諜者盗二獅子去後復募匠修之莫
能相𩔖者至天后大足年黙啜破趙定州賊欲南過至
石橋馬跪地不進但見一青龍卧橋上奮迅而怒賊乃
遁去 泉南雜志泉州萬安渡洛陽橋案址于淵釃水
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
翼以扶欄如其長之數又盤光橋自洛陽橋東接鳳嶼
嶼在江中央上多腴田稠民居舊有石路潮落路出行
者病之宋寶祐中僧道詢募貲作石橋長四百餘丈廣
[009-10a]
一丈六尺比蔡端明所造洛陽橋長多四百餘尺闊多
一尺世知洛陽而不知盤光者葢以人重也 因話錄
尚書省東南隅通衢有小橋相目為拗項橋言侍御史
及殿中久次者至此必拗項南望南宫也 開元遺事
長安東㶚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地為離别之地故
人呼之為銷魂橋也 初學記注上方有鬼橋陜城有
鴨橋 合璧事𩔖杜重威朔州人契丹㓂鎭定重威用
三脚木為橋過河擊賊 事物紺珠壕橋橋以壕為準
[009-10b]
下施兩巨輪推入壕輪䧟則橋平可渡又摺疊橋壕闊
用之兩橋相接中施轉軸
   城
羅泌路史史記言黄帝為五城軒轅本紀言黄帝築城
邑而汜勝之書記神農之敎雖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
然而無粱則不能守也是炎黄已城池矣石城之制既
自神農則土城之作有不自伏羲乎 初學記淮南子
鮌作城吳越春秋曰鮌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城
[009-11a]
郭之始也 博物志禹作城彊者攻弱者守敵者戰城郭
自禹始也 月令孟秋之月補城郭仲秋之月築城郭
 左𫝊三堵為雉長三丈髙一尺 公羊傳方丈而堵
又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考工記城隅九雉
以為都城之制 五經異義天子之城髙九仞公侯七
仞伯五仞子男三仞 公羊傳注天子之城千雉髙七
雉公侯百雉髙五雉子男五十雉髙三雉 春秋説文
天子周城諸侯軒城軒城者缺南面以受過也 白虎
[009-11b]
通天子曰崇城言崇髙也諸侯曰干城言不敢自專禦
於天子也 輿地提綱城為保民為之也城之制三堵
曰雉長三丈而髙一丈也城上垣曰堞樓曰麗譙下門
曰譙門無覆屋曰櫓城外河曰池池無水曰隍城之小
者曰堡或曰鄣曰壘有軍屯處曰壁 釋名城盛也盛
受國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風俗通郭或謂之
郛郛者亦大也 釋名方城上垣謂之睥睨言於孔中
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裨助城之髙也亦曰女牆言其
[009-12a]
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於丈夫也 唐書馬燧傳設
一門為譙櫓注櫓城上守禦樓 三輔黄圖長安城南
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舊京為斗城 崔
豹古今注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 吳地記吳羅城作
亞字形 南史梁武帝攻郢城夜郢城有數百毛人踰
堞且泣因投黄鵠磯葢城之精也 梁四公記扶桑王
宫内有水精城天未曉而明如晝城忽不見其月便蝕
 大志經大意初入海中至白銀城次至黄金城次至
[009-12b]
水精城次至琉璃城龍王各與明月珠
   墓附碑/ 華表/
名義考古者墓而不墳墳土起也亦謂之封封土陪益
也檀弓若堂若防若覆夏屋若斧皆封之形也四周而
平曰堂長而如隄曰防如大俎而垂曰覆夏屋仄而上
鋭曰斧亦曰馬鬛今亦多𩔖是 白虎通天子墳髙三
仞樹以松諸侯半之樹以栢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
樹以槐庻人無墳樹以楊栁 公羊傳宰上之木拱矣
[009-13a]
注宰冢也 楊愼外集國語管仲曰定民之居成民之
事陵為之終是民之墓亦稱陵也周顯王三十四年趙
起夀陵秦惠文王以後始稱陵而民不得稱 漢書注
夀藏謂冢墳也稱夀者取其久逺之意 後漢中山王
傳墓門前開道建石柱為梁乃謂之神道 西京雜記
羡門葢冢中之門 物原伊尹始造墓宫 炙轂子秦
漢以來帝王陵前有石麟石象辟邪石馬之屬人臣墓
前石虎石羊石人石柱之𩔖皆以飾壠如生前之儀衛
[009-13b]
 五雜組自周以後始有堪輿之説然皆用之建都邑
耳如書所謂逹觀于新邑營卜瀍澗之東西詩所謂考
卜維王宅是鎬京者而葬之求吉地則自秦樗里始然
漢時尚不甚談至郭璞始以其術顯 廣博物志墓銘
或謂晉以前無有顔延年始為其制按吳志淩統卒權
聞流涕使張承作銘誄則是三國時事也又漢西都時
南宫寢殿内有醇儒王史長銘漢杜子夏臨終作文命
刋石埋墳前 廣博物志齊武帝欲為裴后立石誌墓
[009-14a]
中王儉以為非古或以為宋元嘉中顔延之為王球作
墓誌有銘自宋始隋得王戎墓銘為自晉始亦非是今
世有崔子玊書張衡墓銘則墓有銘自東漢有之 白
澤圖故廢墓之精名元狀如老役夫操杵好舂呼之使
人宜禾榖 水經注六安縣故咎陶國也夏禹封其少
子奉其祀今縣都陂中有大冢民傳曰公琴者即臯陶
冢也楚人謂冢為琴 述異記闔閭墓中石銘云吳王
之夜室也 雜記夏侯嬰封滕公嘗至東都門馬悲鳴
[009-14b]
踣地不前使人掘之得石槨一枚皆科斗書以今文寫
之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舊
唐書天寶十一載六月閿鄉縣黄河中女媧墓因大雨
晦冥失所在至乾元二年六月瀕河人聞有風雷曉見
其墓湧出下有巨石上有䨇栁時號風陵堆 春明退
朝録唐内人墓謂之宫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 唐書
姚朂自作夀藏於萬安山南原署兆曰寂居穴墳曰復
眞堂剟土為牀曰化臺而刻石告後世 路史於藍田
[009-15a]
得尊盧之埰於衡山得祝融之&KR0034於長安得隂康之冢
於肺山得華胥之封於峨嵋得黄帝之&KR0833於雍得帝鴻
之坋於雲陽得少昊之堬於城陽得慶都之䈀於陳倉
得娥眉之埭於商於得女英之壟
碑 劉熈逸雅碑被也此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
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
上後人因焉故每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
謂之碑也 歐陽修集古録後漢以後始有碑文欲求
[009-15b]
前漢時碑碣不可得是則冢墓碑自後漢以來始有也
 物原晉武帝始置神道碑 禮祭儀麗於碑註君牽
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 李綽尚書故實古碑皆有
圓空音/孔葢碑者悲也本墟墓間物每一墓有四焉初葬
穿繩於空以下棺乃古懸窆之禮禮曰公室視豐碑三
家視桓楹人因就紀其德由是遂有碑表數十年前有
樹德政碑亦設圎空不知根夲甚矣後有悟之者遂改
焉 宋祁筆記碑者施於墓則下棺施於廟則繫牲古
[009-16a]
人因刻文其上今佛寺揭大石鏤文士大夫皆題曰碑
銘何也 名義考今世所謂碑古無之七十二家封禪
言勒石穆天子傳言為名迹於弇兹石上可見者惟此
而已士昏禮入門當碑揖則廟内之碑用以麗牲者喪
大記天子用大木為碑謂之豐碑諸侯樹兩大木謂之
桓楹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諸侯四繂二碑士二繂無
碑則方上之碑用以下棺者臣子因於其上紀述功德
今廟堂墓隧及諸創建碑林立而不知非古也 後漢
[009-16b]
書方者為碑圓者為碣 研北雜志北碑刻深謂之溝
道 唐六典五品以上立碑螭首龜趺趺上髙不過九
尺七品以上立碑圭首方趺趺上不過四尺若𨼆淪道
素孝義著聞雖不仕亦立碣金石例三品以上神道碑
五品以下不銘碑謂之墓碣 明㑹典五品以上許用
碑六品以下許用碣庶人止用壙誌公侯及一品碑螭
首龜趺二品碑葢用麒麟三品碑葢用天禄辟邪竝龜
趺四品以下竝圓首方趺髙低各有尺寸 洛中紀異
[009-17a]
絳州龍興宫有碧落碑碑文成而未刻有二道士來請
刻閉戸三日不聞人聲人怪而破戸有二白鴿飛去而
篆刻宛然 珍珠船筝殿側有魏泉堂碑其石瑩徹宫
中號玻璃碑 羣碎録宋太宗立郡國戒碑爾俸爾禄
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乃景煥野人閒語書中
語也又云摘蜀王孟㫤之文按歐陽集古録戒碑起唐
明皇特不見其詞耳又云宋髙宗頒是黄庭堅書 魏
志繁昌縣授禪石碑中生金表送上羣臣盡賀 王𨼆
[009-17b]
晉書永嘉初陳國項縣賈逵石碑中生金人盜鑿取賣
賣已復生此江東之瑞也 晉書戴逵總角時取鷄卵
汁溲白瓦屑作鄭𤣥碑復為文自鐫之詞麗器妙人皆
驚異 李延夀北史秦王俊府僚佐請立碑帝曰欲求
名一卷史書足矣何用碑為若子孫不能保家徒與人
作鎭石耳
華表 物原周公始為華表 禮記公室視桓楹注桓
墓前表柱也 説文桓亭郵表也徐鉉曰表雙立為桓
[009-18a]
今郵亭立木交於其端或謂之華表 集韻牴&KR0008二獸
名秉心甚靈葢忠直獸也今華表頂上者是 丹鉛録
華表漢書注作和表字林作桓表
 
 
 
 
 
[009-18b]
 
 
 
 
 
 
 
 格致鏡原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