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89 古今說海-明-陸楫 (master)


[139-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今説海卷一百三十九
             明 陸楫 編
 説纂二十三雜纂十一/
  備遺録明張芹/
   太常寺卿黄公
公諱子澄江西分宜人初名湜以字行博學多才洪武
癸亥貢入太學明年京闈鄉試第二乙丑㑹試第一進
[139-1b]
士及第第三授翰林院修撰尋兼春坊官侍東宫講讀
累遷太常寺卿太孫立諸王多不心服一日太孫坐東
角門召子澄告曰諸王尊屬各擁重兵何以制之澄以
漢平七國事為對太孫喜曰得先生謀吾無慮矣及即
位有言周齊湘代岷五府為變者朝罷召子澄謂曰先
生憶昔東角門之言乎子澄曰不敢忘也遂與齊泰謀
遣李景隆往執周王徙代王于邊以兵圍湘王于荆王
自焚死執齊王囚之京師岷王降為庶人燕邸亦加
[139-2a]
誚讓朝廷以子澄為功褒賞之己卯七月靖難兵起移
檄誅子澄及齊泰等耿炳文既敗詔李景隆率兵百萬
以往景隆自負文武材子澄授以指畫景隆依違而已
子澄甚憂之未㡬景隆戰敗奔還京師赦不誅子澄哭
諫曰景隆出師無紀意在觀望不誅之以謝宗社何以
懲將士不聽已而徐凱盛庸繼踵敗衂顧成等皆降子
澄撫膺慟曰大事去矣萬死不足贖誤國之罪矣乃賦
詩以志痛詩曰仗鉞曽登大將壇貂裘逺賜朔風寒出
[139-2b]
師無律真児戲負國全身獨汝安論將每時悲趙括攘
夷何日見齊桓尚方有劒憑誰借哭向蒼天㡬墮冠聞
者哀之尋用廷臣議謫子澄及泰于逺方以快敵意其
實隂使之募兵也時諸將猶守淮南而文廟之師渡江
矣京城破子澄死之宗黨連坐者甚衆
   兵部尚書齊公
公諱泰應天府溧水人洪武丁卯鄉貢進士始名徳後
受知於髙廟改賜今名筮仕禮部主事一日雷震謹身
[139-3a]
殿上躬禱於天擇九年無過官陪禮泰與焉乙亥為兵
部左侍郎戊寅進本部尚書嘗被召問邊將姓名泰厯
數無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冊以進自是益承
眷遇及上棄羣臣泰與受顧命輔嗣君日見倚重遂與
黄子澄議削弱諸藩邸及靖難兵起泰主用兵之䇿命
將出師多其籌畫嗣君惟召學士輩討論周官法度處
便殿弄翰墨而已閫外事一以付泰泰遂移檄指斥親
王或難之泰怒曰名正言順敵乃可服是何言邪語聞
[139-3b]
泰罪遂重泰以谷王漏師遁還慮遼寧二府為變召還
京師寧王與靖難師合惟遼王至始與北兵戰猶互有
勝負及勢不可支乃謫其官以求解兵時二年七月也
李景隆奉書文皇謂齊黄皆已屏竄遐荒可息兵矣文
皇不信進兵益急尋召泰還而京城已定嗣君出走泰
追之不及至廣徳州時翰林修撰王叔英在州募兵以
泰為貳令州人執之既至泰告之故乃釋與圗再舉後
被執不屈而死親黨連及者數百人或云泰之脱走也/其所乗白馬極駿
[139-4a]
慮人識之乃以墨塗黒焉既而行/逺馬汗流墨脱竟為人所蹤跡
   翰林侍講方公
公諱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别號遜志浙江寧海人父
克勤為濟寧太守子三人公其仲也生之夕有大星墮
於其所自㓜精敏絶倫雙瞳炯炯如電日讀書積寸年
十四五侍父北遊歴齊魯故墟覽周公孔子之廟宅求
七十子之遺蹤慨然以為彼七十子縱顔閔未可㡬及其
餘若樊遲冉求輩使與之同時豈皆讓之但今世無孔
[139-4b]
子者出不得所依歸耳自是精思力踐進修不已弱冠
從學宋濂時濂所收皆天下名士公五經百家皆已藴
藉凡理學淵源之統人物絶續之紀盛衰㡬微之載名
物度數之詳靡不研精離析而㑹歸於大通謂化民必
自正家始作宗範九篇以告宗人嘗卧病絶糧家人以
報輒曰古人有三旬九食甑無儲粟者窮豈獨我哉因
相與大笑而止父嘗被誣謫戌江浦上疏乞代役不報
洪武十五年吳沉揭樞等薦公可大用聘至入見稱㫖
[139-5a]
上謂太孫曰此莊士也當老其才以輔汝試靈芝甘露
論諭遣還家丁卯復召至上方重賞罰以其志存教化
謂左右曰今非用孝孺時乃擢將仕佐郎漢中府學教
授蜀獻王延之處以賔師使之講經論文無虚晷當時
蜀治依於禮樂公之功也丙子校文應天府戊寅太孫
即位召為翰林侍講學士每臣僚奏事必命公就扆前
批答言聽諫行近古所無公嘗作書事詩曰斧扆臨軒
几硯間春風和氣滿龍顔細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
[139-5b]
兩袖還風軟彤庭尚薄寒御爐香繞玉闌干黄門忽報
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其相與如此時朝議削弱諸
藩公與其謀靖難師起移檄誅姦臣公名與焉姚廣孝
嘗啓文廟曰殿下入京慎勿殺方孝孺殺此人天下讀
書種子絶矣至是勢迫公自分必死乃作絶命詞其畧
曰天降喪亂兮莫知其由姦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
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死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
庶不我尤既而文廟踐阼求代草者廣孝薦公召之數
[139-6a]
回乃以衰服入見慟哭不止授以筆投之地文廟曰吾
效周公輔成王而來公曰既稱周公輔成王今成王安
在且成王既没當立成王之子因有滅十族等語文廟
大怒命割其舌乃含血犯御座語極不遜磔之至死乃
已遂誅其宗親八百四十七人焚夷其先人墓後仁廟
嘗與近臣論及曰孝孺是箇忠臣永樂二十二年十一
月御劄禮部建文中姦臣正犯已受顯戮家屬初發教
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并習匠及功臣家為奴今有存者
[139-6b]
既經大赦可宥為民給還田宅於是惟一子婦魏氏得
歸即其故居立祠祀之所著遜志齋集行於世或云初/李景隆
父子好賢下士與公交誼甚篤景隆之帥師北伐由公/薦之既而兵敗不誅漸有異志人多知之以告建文建
文雅信公遂不復疑卒開/門以降盖不免於誤國也
   副都御史練公
公諱安字子寧以字行江西新淦人父伯尚洪武間為
起居注以直言忤㫖謫歸徳州同知後遷臨安鎮江二
府通判卒于官公性資英邁志操不凡㓜從鄉長者竹
[139-7a]
莊先生遊竹莊命賦水竹村居有千山暮雨石泉通一
夜春雷籜龍長之句竹莊甚奇之後遊邑庠與金公幼
孜相友善嘗謂之曰子異日必為良臣我當為忠臣洪
武甲子領鄉薦明年入對大廷極言朝廷用人狥其名
而不求其實以小善而迅進之以小過而迅戮之因歴
陳古人所以教養任用之道言甚剴切髙廟嘉之擢第
二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公益以名節自礪於是
聲望藹然未㡬以母喪去位力行古喪禮服闋陞吏部
[139-7b]
左侍郎尋遷御史臺左副都御史革除間與方公孝孺
等特見信用靖難師起公極論曹國公李景隆姦邪不
忠一日於朝班内執景隆數其罪奏請誅之不聽公憤
激稽首請先伏誅遂罷朝師既渡淮靖江府長史蕭用
道衡府紀善周是修上書論大計指斥用事者罪書下
羣臣及兩人議用事者怒盛氣以詬兩人公言國事至
此尚不容言者乎顧所論吾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詬
者愧而止文廟繼統召公責問公不屈而死婣親被逮
[139-8a]
戍邊徼者甚衆惟吉水錢氏得免及錢公習禮仕於朝
為鄉人所持恒懐不安以告少保楊公榮楊公乗間以
聞文廟欣然曰使練子寧今日在此朕固當用之耳後
同知王佐輯公遺文一帙序之曰金川玉屑集提學副
使李夢陽立金川書院祀公父子名其堂曰浩然而刻
石記焉
   禮部右侍中黄公
公諱觀字瀾伯一字尚賔池州貴池人父贅于同邑許
[139-8b]
氏從其姓公既仕始復姓公自㓜頴異長受業於元翰
林待制黄公殷士天兵入大都殷士死之公益砥礪以忠
義自許洪武庚午領鄉薦辛未入對禦戎䇿大要以天
道福善禍淫之機人事練兵講武之法為言髙廟嘉之
擢狀元及第授官翰林尋陞禮部右侍郎革除年間改
官制増侍中員次尚書以公為之與方公孝孺等日見
親用靖難師既渡淮公徴兵上游率諸郡入援奮不顧
家且行且募兵至安慶聞京城已定痛哭謂人曰吾妻
[139-9a]
素有志節必不受辱遂招魂𦵏之江上明日家僮自京
逃來果言夫人翁氏暨二女俱被執有象奴得之叱取
釵釧出市酒殽夫人遂攜二女率家屬十人赴淮清橋
下溺焉公舟至李陽河度大事已去不可為乃東向再
拜於羅汊磯湍水急迅紿舟人奮櫂遂自溺焉郡人柯
暹嘗為傳其事匿不示人後知縣清江龔守愚於公所
居故址學宫之西立祠祀之
   禮部尚書陳公
[139-9b]
公諱迪字景道寧國宣城人曽祖巨卿元江州路總管
祖宥賢父仲康撫州守禦千户所百户公自㓜倜儻有
志操洪武初辟郡學訓導己未以通經召除翰林編修
乙丑陞侍講預修大典辛未陞山東布政司左參議捕
蝗弭盜民甚徳之甲戌丁内艱奪情起服辭不允乙亥
陞雲南左布政使時曲靖烏撒烏蒙等處苗賊猖獗公
帥師擊破之獻俘於朝有白金綵幣之賜戊寅陞禮部
尚書革除二年水旱求言公條陳清刑獄恤流民等事
[139-10a]
多見采納尋加太子少保辭所兼俸不受靖難師起公
與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等上疏陳大計文
廟繼統召公責問公不屈與子丹山鳯山等六人同磔
于市丹山等哭呌曰父親累我輩也迪曰今日休説這/話一云迪之臨刑也文皇命割其子肉塞入迪口
令自啖之因問曰好喫否迪曰/這是忠臣孝子底肉香美好喫初廷臣同約死義者二
十五人惟鄭賜黄福尹昌隆歸附後數十年有司於公
故居立祠祀之
   户部侍郎卓公
[139-10b]
公諱敬字惟恭浙江瑞安人後徙滄州博學多能談論
英發天文律厯地理兵刑皆造其奥十五六嵗時讀書
寳香山嘗夜歸值風雨路得一牛騎以行及門縱之則
虎也洪武戊辰由進士為給事中嘗言諸王服飾踰制
髙皇笑而納之厯宗人府經厯進户部侍郎革除初文
廟入朝敬密奏曰燕王智慮絶人酷類先帝夫北平者
强幹之地金元所由興也宜徙燕封南昌以絶禍萌夫
萌而未動者㡬也量時而為者勢也勢非至剛莫能斷
[139-11a]
㡬非至明莫能察疏上建文君大驚袖而入事竟寢後
靖難兵入有執敬數之曰此得非前日奏我諸王者耶
敬厲聲對辭不遜且曰用敬言王何能至此上怒欲殺
之繫之獄使人諷之受官不屈姚廣孝乃借吳不殺范
蠡而蠡卒滅吳王衍不殺石勒而勒終滅衍夫敬言誠
見用陛下豈有今日於是斬敬夷三族
   左拾遺戴公
公諱徳彛浙江奉化人洪武甲戌進士第三授翰林編
[139-11b]
修甫三載陞侍講上諭之曰官翰林者雖以論思為職
然既列近侍旦夕在朕左右凡國家政治得失生民利
病當知無不言昔唐陸贄崔羣李絳之徒在翰林皆能
正言讜論補益當時顯名後世爾盍以古人自期待哉
公與侍讀張信皆頓首謝由是感奮思所以稱上意拾
遺補闕直聲振於朝改監察御史益善于其職革除間
改左拾遺靖難師既迫與黄子澄齊泰方孝孺練子寧
胡閏宋徴韓永等日夜畫䇿防禦後俱死難
[139-12a]
   都給事中龔公
公諱泰字叔安浙江義烏人九嵗而孤母傅氏躬教之
洪武丙子領鄉薦入太學授户科給事中辛巳遷都給
事中壬午六月靖難師駐金川門與妻傅訣曰顧事至
此吾分死矣爾齎勑攜幼穉以歸否則俱溺于井辱可
免矣言未竟火起内廷公馳赴之道為兵校所執見上
於門外命非姦籍者釋之公亦釋遂從城上投下而死
時年三十六
[139-12b]
   太常寺少卿廖公
公諱昇洪武中為五軍都督府斷事二十九年六月遷
太常寺少卿革除中修太祖實録與侍讀學士髙巽志
俱為副總裁壬午六月京師平自縊死
   副都御史陳公
公諱性善初名復以字行浙江山隂人洪武丁丑進士
授行人司副遷翰林檢討動止安雅書法精研上嘉悦
之超拜禮部左侍郎革除間以副都御史監李景隆軍
[139-13a]
北伐白溝河之敗朝服躍馬入河以死
   大理寺少卿胡公
公諱閏字松友江西鄱陽人嘗題竹詩于吳芮祠壁間
太祖征陳友諒時見之深加歎賞隂記其姓名詩云幽/人無俗
懐寫此蒼龍骨九天/風雨来飛騰作靈物後以薦至闕上識之曰此題詩鄱
陽廟者也授都督府經歴革除間累遷大理寺左少卿
靖難兵入京師死之
   宗人府經歴宋公
[139-13b]
公諱徴革除間建議親藩不順削其屬籍故靖難之兵
討焉事平就戮其詳不可考
   翰林修撰王公
公諱叔英字原采號靜學浙江黄巖人洪武中為漢陽
縣知縣革除初召為翰林修撰上資治八䇿曰務學問
曰謹好惡曰辨邪正曰納諌諍曰審才否曰慎刑賞曰
明利害曰定法制皆援古證今鑿鑿可行且曰太祖皇
帝除姦剔穢抑强鋤梗如醫者之去疾農夫之去草然
[139-14a]
急於去疾則或傷其體膚嚴於去草則或損於禾稼固
自然之勢今體膚疾去之餘則宜調變其血氣禾稼草
去之後則宜培養其根苗亦宜然之理也識者知公有
經濟逺畧靖難師起公奉命募兵廣徳知事不可為乃
沐浴具衣冠書絶命辭曰人生穹壤間忠孝貴克全嗟
予事君父自昔多過愆有志未及竟竒疾忽見纒肥甘
空在案對之不能咽意者造化神有命歸九泉嘗聞夷
與齊餓死首陽巔周粟豈不佳所見良獨偏髙蹤逺難
[139-14b]
繼偶爾無足傳千秋史臣筆慎勿稱希賢又書於案曰
生既久矣愧無補於當時死亦徒然庶無慚於後世遂
自經而死公將死以書抵祠山道士盛希年曰可𦵏我
祠山之麓希年卒收𦵏之後廣徳知州莆田周瑛重修
公墓立石為記
   兵部尚書鐵公
公諱鉉河南鄧州人洪武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
一云初為都督府斷事奏對詳明髙廟喜之字之曰鼎
[139-15a]
石嘗有訴藩府違法狀者召至屬法司鞫之數日獄未
成髙廟怒屬公鞫之片時而成自是益見愛重凡法司
有疑獄必以屬公未㡬擢山東布政司參政靖難師起
曹國公李景隆奉命出師駐徳州公督漕運飛芻挽粟
水陸並進未嘗乏缺俄軍敗南奔公與斷事髙公巍相
遇於臨邑遂協謀募兵固守濟南既而被圍相持不下
城有攻破者輒完之受圍既久乃伏兵門内開門詐降
欲誘文皇入城下閘板閉之幾中其計已而出兵戰城
[139-15b]
下靖難師大敗奔還凡三月圍始釋事聞賜金幣封三
代入謝陞右布政使尋陞兵部尚書佐大將軍歴城侯
盛庸總天下兵北伐文皇繼統以計擒之械至京師責
問不屈而死
   刑部尚書侯公
公諱泰不知何/所人革除間為刑部尚書靖難師起公主抗
禦之䇿壬午二月運糧至濟寧諸郡五月復運糧至淮
安時京師已告急六月赴京行至髙郵被執七月十日
[139-16a]
就戮
   户部主事巨公
公諱敬山西平凉人革除間為户部主事與陳迪等俱
被責問不屈而死
   監察御史甘公
公諱霖安慶懐寧人洪武丁卯領鄉薦為監察御史持
正不靡及文皇即位執迷不從被執求死乃伏誅
   鄒魏二公
[139-16b]
鄒公諱公瑾魏公諱公冕俱江西永豐人鄒為大理寺
丞魏為監察御史靖難師駐金川門有約開門迎納者
二公率同僚十八人即殿前毆之㡬死其日輟朝二公
大呼曰請速加誅臣等義不與同生不聽次日宫中自
焚走文廟繼統二公俱自殺
   僉都御史景公
公諱清陕西真寧人革除間為僉都御史以剛直聞文
皇入南都清死之一云文皇既即位清陽臣服而隂懐/豫讓之志文皇夜夢有紅衣人挟刃
[139-17a]
圖不軌者遂驚覺明日視朝令遍搜羣臣清果衣紅而/潛挾利刃詰之對曰欲為故主報讐耳乃用鐵箒刷其
肉至盡親屬/連坐者尤衆
   給事中陳公
公諱繼之福建莆田人登革除二年進士授户科給事
中以江南僧道多占腴田蠶食百姓乃奏請僧道人給
五畝餘以賦民從之靖難師起公累有建明因肆指斥
文廟繼統召公責問不屈而死
   吏部尚書張公
[139-17b]
公諱紞字昭季别號鷃菴陕西富平人父號月川文行
知名公噐識通敏洪武間由明經舉歴雲南布政司右
參政進左布政使凡雲南土地貢賦法令條格祀神壇
祠公署廨宇與夫上下典儀公用程度悉公裁定夷民
心孚逺近奠安洪武三十年三月入覲考最為天下第
一三十一年為吏部尚書文廟繼統命公與户部尚書
王鈍俱以半俸致仕公遂自經于部之後堂
   監察御史曽公
[139-18a]
公諱鳯韶江西廬陵人洪武末年進士革除間為監察
御史嘗侍朝班彈劾無所避忌聞者駭愕靖難師起議
遣使致書請罷兵歸國無敢行者公獨請行至軍前不
納公取竹通節入書鼓風達之亦不報文廟繼統嘉
其直復以御史召不赴尋加侍郎召又不赴乃刺血書
憤詞於襟其畧曰予生居廬陵忠節之邦素負骨鯁之
強讀書而登進士第仕宦而至繡衣郎慨一死之得宜
可以含笑於地下而不愧吾天祥囑妻李氏子公望勿
[139-18b]
易衣遂自殺時年二十九李氏亦死於節
   副都御史茅公
公諱大芳泰州人洪武間以儒士應辟典教淮南考績
入朝髙廟召對悦之擢秦府長史且勉以董子輔相之
業公以特受隆遇懼無以稱益自感激諫諍彌縫得大
臣體踰年秦國稱治革除間累官副都御史靖難師起
公以詩寄淮南守將梅殷曰幽燕消息近如何聞説將
軍志不磨縱有火龍翻地軸莫教鐵騎渡天河闗中事
[139-19a]
業蕭丞相塞上功名馬伏波老我不才無寸補西風一
慟一悲歌聞者壯之文廟繼統不屈而死
   刑部侍郎胡公
公諱子韶字仲常一字伯尚舊名志髙方孝孺之教授
漢中也公從之遊後以儒士薦至京師髙廟重之革除
間為史官歴山東按察僉事遷刑部侍郎壬午九月十
一日受戮四川嘉定/州榮縣人
   户科給事中黄公
[139-19b]
公諱鉞字叔揚蘇州常熟人洪武初以太學生授典史
後登革除庚辰進士遷户科給事中以憂家居壬午嵗
自投琴川橋下死
   兵科給事中韓公
公諱永陜西西安人一云山西/孚山人革除中為兵科給事中
一云/户科與陳迪巨敬戴徳彛等俱被責問不屈而死
   監察御史王公
公諱度字子中恵州歸善人由明經儒士授山東道監
[139-20a]
察御史有直聲嘗監革除二年㑹試壬午七月以姦黨
發賀縣千户所充軍後出不遜語坐族誅
   監察御史髙公
公諱翔陕西朝邑人有文學洪武中以明經薦授監察
御史所論奏皆闗國家機事文廟素聞公名及繼統召
公將用之公喪服入見語又忤㫖乃坐族誅
   翰林修撰王公
公諱艮字敬止江西吉水人庚辰進士初取狀元將傳/臚以貌不反胡
[139-20b]
廣乃以廣易之公次焉遂遵洪武乙/丑事例首甲三人皆授翰林修撰聞靖難師起憂怛
不食日就羸憊以辛巳九月卒革除君閔之遣禮部侍
郎黄觀諭祭于家吉安志云文廟繼統羣臣多往迎附/公慟哭與妻子訣是夜服腦子死非
實/
   散騎舍人廖公
公諱鏞無為州巢縣人徳慶侯權之子革除間以元勲
後任散騎舍人見用癸未四月十日就戮母湯氏東甌/王長女也入
浣衣局弟銘/鉞俱充軍
[139-21a]
   浙江按察使王公
公諱良字天性河南開封人居常以忠孝自許建文辛
巳坐事以刑部侍郎左遷浙江按察使謁岳飛墓誓曰
茍愧武穆非人也壬午六月聞難慟哭誓必死㑹命使
召公公集本司及各道印于私第嗟歎者久之妻問故
公曰我分應死顧思所以處汝未決耳妻曰我則不難
處君為男子乃為婦人謀乎遂投池水而死公即列薪
于户命妾抱㓜子往某僉事家以宗祀為託遂闔室自
[139-21b]
焚事聞上曰死自其分燬印可罪耳徙其家于邊
   江西按察副使程公
公諱本立字原道别號巽隱族出伊川逺祖杞自開封
徙杭曽祖鵬自杭徙秀州崇徳父徳剛生公於鳯鳴里
公少有大志聞金華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學於許文
懿公乃往就學造詣日深洪武丙辰舉明經秀才擢秦
府引禮舍人召見奉天門下賜馬匹楮幣在任五月以
母艱去庚申服除補周府禮官從王之國大梁丁卯春
[139-22a]
從王朝京師被累謫雲南馬龍他郎甸長官司吏目留
家大梁以一僕之任所部百夷叛逆公單騎深入為書
諭以禍福諸夷感悦邊事以息時西南當王師初靖餘
孽尚驕長官不能戢遂屢生變公因創為賑濟安撫之
計身歴艱險自楚雄姚安以逮大理鶴慶麗江永昌咸
賴其撫綏由是軍民得安戊寅奏計京師府尹向寶學
士董倫交章薦其文行乃徴入翰林纂修髙廟實録陞
左僉都御史辛巳嵗以失誤陪祀調除仍留翰林纂修
[139-22b]
明年實録完調江西按察副使未及行適靖難兵渡江
公有所見而遂自盡實壬午六月十三日也官因追其
恩典家無遺貲時稱為清御史所著有巽隱集四卷藏
于家
   徽州府知府陳公
公諱彦回福建莆田人父諱立誠洪武間歴仕州縣以
罪被誅家屬發戍雲南之臨安多道卒比至蜀惟公與
祖母郭氏存既而遇赦無資以還乃依定逺知縣鄉人
[139-23a]
黄積良以居遂從其姓更名禮未㡬積良亦謫去公轉
依南充縣丞于中和其後閬中教諭嚴徳政以明經薦
公為保寧府學訓導九載考績髙廟親擢為平江知縣
明年髙廟晏駕公捧香入臨給事中楊惟中等薦陞知
徽州府明年朝覲考覈稱職賞賚甚厚其年冬丁郭氏
憂徽民詣闕奏留未報革除己卯春公乃疏其改姓歴
官情罪乞正名籍乃罷為民尋命復官留治郡事公復
上疏乞終制得許歸𦵏𦵏畢即回郡供職明年復涖徽
[139-23b]
州㑹靖難師起公募義勇赴援文廟繼統械至京師不
屈而死
   寧府左長史石公
公諱撰山西平定州人洪武中為寧府左長史太宗靖
内難諸郡縣皆下撰在大寧獨為守備上怒攻拔之得
撰不為屈遂支解而死
   遼府左長史程公
公諱通字彦亨績溪人祖平素業儒洪武初謫戍延安
[139-24a]
有同謫而旅死者平遣子以誠負遺骨歸其家其家以
貧故不納又買地𦵏之公少有至性動必遵禮以縣學
生貢入太學聞父喪徒歩歸𦵏廬墓下三年哀慟毁瘠
妻子至不相識時平已老公上書言臣壯而無父祖猶
父也臣祖老而無子孫猶子也更相為命願代其役辭
極懇切上歎曰孝哉若人命兵部除其籍驛送平還鄉
後舉應天府鄉試授遼王府紀善以祖喪免歸復廬墓
三年服闋進左長史從王之國靖難師起朝廷遣人告
[139-24b]
急通草上封事數千言進之文皇入繼大統知公有封
事詔械詣京師死之家人戍邊録其家得田數十畆遺
書數十百卷而已公初讀書即勵志聖賢之學故所立
如此
   衡府紀善周公
公諱以徳字是修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洪武間為霍丘
訓導入見髙廟問曰汝年㡬何對曰年四十四又問曰
家居何事曰導人為善而已髙廟喜擢周府奉祠正革
[139-25a]
除初年有訴王府不法者官屬皆下吏公以嘗諫得免
改衡府紀善任編纂於翰林靖難師起公數論國家大
計及指斥用事者誤國用事者怒共挫折之公不為動
師入金川門公留書别友人江仲隆解縉胡光大蕭
用道楊士奇且付後事暮入應天府學自經死越數月
御史言公不順天命請加追戮文廟曰彼食其禄自盡
其心耳置不問公平生負氣節嘗曰忠臣不以得失為
憂故其言無不直貞女不以死生為慮故其行無不果
[139-25b]
卒能償其志云
   沛縣知縣顔公
公諱瓌字伯瑋江西廬陵人唐魯公真卿之後以賢良
徴授徐州沛縣知縣未㡬靖難師起所過郡縣皆歸附
公獨以死自誓時曹國公出師駐徳州公督民給軍餉
措畫有方未嘗闕乏辛巳六月靖難師直擣濟寧過沛
沛民竄匿公招来之九月設沛豐軍民指揮司集民壯
五千人築堡備禦壬午正月靖難師駐沙河二十二日
[139-26a]
攻沛公遣縣丞胡先詣徐州告急既而度不能支預送
其子有為出走吿之曰汝還家白大人子職弗克盡矣
題察院壁曰太守諸君監此情只因國難未能平丹心
不改人臣節青史誰書縣尹名一木豈能支大厦三軍
空擬築長城吾徒雖死終無憾望采民艱達聖明夜二
鼓師入東門指揮王顯迎降公冠帶升堂南拜大哭曰
臣無以報國矣乃自經死其子不忍去復還公已死矣
遂自刎以從俄擒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謙至亦死之縣
[139-26b]
丞胡先收公父子屍𦵏沛南闗題曰顔公墓
   前斷事髙公
公諱巍字不危山西遼州人洪武十五年應貢入太學
十七年以孝行被旌表尋授前軍都督府試左斷事十
八年上疏欲墾河南山東北平兵後荒田及抑末役慎
選舉惜名器數事髙廟深嘉納之後因斷事不稱㫖當
罪以議賢謫戍貴州闗索嶺仍許以姪代役革除初年
上疏陳情乞歸田里許之既而遼守王欽辟送赴銓曹
[139-27a]
靖難師起公建議乞效主父偃下推恩之令分封藩王
子弟以少其力遂命公從曹國公李景隆出師參贊軍
務公累上書文廟請罷兵歸國不報俄而戰敗隨景隆
南奔遇督餉參政鐵鉉於臨邑遂與協謀固守濟南頗
著勞績後從征晉陽鴈門等處既而聞京城已定乃縊
死驛舍
   北平左布政使張公
公諱昺山西澤州人國初舉人材革除間為禮部侍郎
[139-27b]
時欲削弱諸藩凡王封所在悉更置守臣以素負重望
者居之乃以公為北平左布政使公察文廟必起兵遂
與都指揮謝貴以在城七衛及屯田軍士列九門防守
掾吏李友直泄其謀㑹朝廷遣内官逮護衛官屬文皇
召公及貴入府執之皆不屈而死己卯七月六日/也昺得屍還𦵏及繼
統族誅其家後上屢夢公等被髮為厲命出其屍焚而
棄之面猶如生
   濟陽教諭王公
[139-28a]
公諱省字子職江西吉水人洪武壬子領鄉薦明年詔
免㑹試命吏部次第擢用之公以親老乞歸養復以文
學應徴髙廟親試稱㫖例當殊擢公以才薄力弱親老
乞便遂授浮梁教諭尋丁外艱起改睢陽八年改濟陽
靖難師至濟陽公為遊軍所獲從容引譬辭義慷慨衆
舍之公乃陞明倫堂召諸生謂曰若等知此堂何以名
明倫今日且都不説只説君臣之義一節如何遂大哭
諸生亦哭遂以頭觸堂柱而死後有司立祠學宫祀之
[139-28b]
其子禎為䕫州通判亦死于賊
   蘇州府知府姚公
公諱善字克一湖廣安陸州人初姓李後復今姓志行
純實學識髙逺工詩洪武中由鄉舉歴祁門丞同知廬
州重慶所至有能聲三十年擢知蘇州治為列郡最隱
士王賔獨居陋巷公往候見舍車騎詣門賔問為誰應
曰姚善乃開門延語及賔報謁面府門再拜而去公自
邀還賔辭曰非公事不敢入也又將候韓奕奕避入太
[139-29a]
湖公歎曰韓先生可謂名可得聞面不可得見也己卯
靖難師起公畫䇿勤王與有勞焉壬午京師平時黄子
澄朝廷索之急避於公所約與航海公曰在公則可在
善則不可善守土之臣當與城存亡子澄去善竟仗節
而死或記云當時燕師日迫建文君與方孝孺用漢破/七國之䇿貶齊黄于外善言于朝曰有文武才略
可以扶顛濟危者反置之散地不用今事狼狽須急召/之詢其姓名不對再三詢之則曰於今人才豈有過於
黄太卿哉遂復召二人不至則是/善嘗在朝也然其詳不可考矣
   燕府長史葛公
[139-29b]
公諱誠不知其所以進靖難師未起時文皇嘗病中暑
布政使張昺偕三司官入問疾見文皇四圍皆着火爐
猶自呼寒皆懼危篤獨誠密語云非病也不得于上故
耳因令人上變㑹文皇遣人至京奏事齊泰等言于建
文君執之既成獄即發符逮王府官屬後謀不果見殺
族其家
   教授俞公
公諱逢辰南陽鎮平人兵起時以泣諫被戮
[139-30a]
   陜西按察僉事林公
公諱嘉猷本名鼎以字行浙江寧海人洪武中以儒士
校文四川後入史館累遷陕西僉事嘗得燕邸密事以
吿方孝孺壬午九月丁亥被戮時遣錦衣千户張安齎/書許世子襲封公謀也
   寧波知府王公
公諱璡字器之莒州日照人學通經史長於春秋初任
教授謫逺方洪武末以賢能薦授寧波知府清儉律己
平易近民杜私謁革吏弊政教兼舉而自奉儉約一日
[139-30b]
見饌有魚肉大怒命撤而瘞之號埋羮太守惟痛繩武
人之不法者以故軍衛銜之靖難兵迫方造船航海勤
王為軍衛縛送京師文皇問造舟何為對曰由海趨𤓰
州以截來路耳上義而釋之得還田里
   蕭縣知縣鄭公
公諱恕台州仙居人由訓導遷蕭縣知縣靖難師至竭
力拒守被擒而死時年五十六二女當給配亦死之子
濂湜皆從坐
[139-31a]
   東平州判官鄭公
公諱華台州臨海人洪武丙子貢士授行人革除間謫
東平州判官將赴任聞靖難師至以妻子託其友人馳
至東平力疾戰死
   岳池縣教諭程公
公諱濟陕西朝邑人洪武間以明經為四川岳池縣儒
學教諭公有法術岳池去朝邑數千里寢食俱在朝邑
而日治岳池學事不廢革除間上書言某月某日西北
[139-31b]
方兵起朝廷以為非所宜言繫至京召入將殺之公叩
頭曰陛下幸囚臣期而無兵臣死未晩也遂繫公獄已
而兵果起乃赦出公更以為軍師護諸將北伐與靖難
兵先鋒戰于徐州大捷㑹曹國公師退文皇至江上公
逃去不知所終初徐州捷時諸將樹碑載戰功及統軍
者姓名公忽夜往祭碑人莫測其故後文皇過徐州望
見碑問知之大怒趣左右碎碑方一再椎命止勿擊録
其碑文遂按碑族誅諸將無得脱者公姓名正在擊處
[139-32a]
遂免往日之祭盖禳之也
   北平都指揮使謝公
公諱貴革除間議削諸藩文皇稱疾齊泰謀以備邊為
名以貴為北平都指揮使與張昺潜通王府官屬覘察
動靜貴等謀欲先發同官張信與布政司吏李友直入
王府吿變遂與昺同召入端禮門伏發就擒而死
   㕘將宋公
公諱忠革除間朝議欲削燕邸命公為㕘將以備邊為
[139-32b]
名練兵北方守懐来靖難師至公帥兵拒敵將士多北
平人對陣時見其父兄子弟皆無鬭志遂大潰公被執
而死
   都指揮馬公
公諱宣奉命守薊州靖難兵起朱能張玉来戰公與鎮
撫曽濬等閉城堅守玉等反覆諭之不下遂擁衆急攻
宣率兵出拒玉遣精鋭衝敗之遂與濬皆被執而死事
聞革除君褒䘏之
[139-33a]
   都指揮朱公
公諱鑑提兵守大寧靖難師至拒戰而死事聞革除君
閔之䘏典加厚相傳鑑與馬宣之死皆畧無巽辭云當/時用兵累年武臣死事者甚衆不能悉
紀/
   魏國公徐公
公諱輝祖中山王達之子襲封魏國公髙廟崩諸王世子
及郡王多在京遺命三年喪畢遣還時仁廟漢庶人趙
王皆留遺詔至北平文皇有疾遣人扶掖哭臨語莫能
[139-33b]
辨如是數月乃乞仁廟及漢趙視疾朝廷以遺詔不許
既而屢請益哀懇建文君將許之輝祖不可乃止明年
文皇疾愈入朝復申前請建文不忍違召輝祖及弟都
督増夀議増夀獨以百口保無他虞於是仁廟及漢趙
遂得還國盖文皇后中山王女也故朝廷謀必及之靖
難師將起輝祖復與齊黄隂謀加兵於燕及文皇即位
齊黄輩皆死獨輝祖以中山王子赦不誅革爵閒住尋
繫獄而卒永樂五年八月朔日奉聖㫖比先徐輝祖與
[139-34a]
黄子澄齊泰盧振張昺葛誠等通同謀危社稷以後事
𤼵黄子澄等伏誅徐輝祖是中山王男因念中山王比
先平定天下有大功於國家以此不曽罪他只著在閒
今病故了中山王的功不可忘如今着他嫡長男還襲
中山王原封魏國公爵中山王没後的禄米户部查了
都還他
  已上五十五人
黄公彦清不知何/所人革除間巡撫某地文皇即位頒詔至
[139-34b]
不受命謀欲起兵其下皆已歸附力寡而死
劉公諱政字仲理蘇州人父以禮洪武中薦授沛縣教
諭公聰敏好學平生以忠義自許革除己卯中應天鄉
試第一不知曽/授某官壬午嵗不食而死
彭公諱二北平都指揮己卯七月與張昺謝貴同死
盧公諱原質浙江寧海人洪武戊辰進士第二歴翰林
編修陞太常寺少卿
葉公諱惠仲浙江寧海人嘗以知縣充修史官為庚辰
[139-35a]
㑹試考官後陞知府
牛公諱景先不知何/所人革除間嘗抗禦靖難師京師平逃
難出走而死
周公諱璿青州諸城人曽與抗禦靖難師壬午内難平
戮死不知為/某官
謝公諱昇不知何/所人曽犯靖難之師壬午嵗伏誅父旺子
咬兒俱發金齒衛充軍
郭公諱任鎮江丹徒人户部侍郎一云定/逺人
[139-35b]
盧公諱迥台州仙居人户部侍郎
毛公諱泰吏部侍郎
黄公諱魁禮部侍郎
暴公諱昭刑部侍郎
董公諱庸監察御史
盧公諱振
  已上一十五人事迹未詳
附録永樂二十二年仁宗即位御劄付禮部尚書吕震/曰建文中姦臣其正犯已悉受顯戮家屬初𤼵教
[139-36a]
坊司錦衣衛浣衣局并習匠及功臣家為奴/今有存者既經大赦可宥為民給還田土
 
 
 
 
 
 
 
[139-36b]
 
 
 
 
 
 
 
 古今説海卷一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