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j0189 古今說海-明-陸楫 (master)


[107-1a]
欽定四庫全書
 古今說海卷一百七
             明 陸楫 編
 說畧二十三雜記二十三/
  文昌雜録闕名/
禮部侍郎謝公言有一養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擇光瑩
圓潤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伺其口開急以珠投
之頻換清水夜置月中蚌蛤采玩月華比經兩秋即成
[107-1b]
眞珠矣
禮部王員外言昔在金陵有一士子為魚鯁所苦累日
不能飲食忽見賣白餳者因買食之頓覺無恙然後知
餳能治鯁也後見孫眞人書已有此方矣余知安州有
鼎州通判栁應辰為余傳治魚鯁法以倒流水半盞先
問其人使之應吸其氣入水中面東誦元亨利貞七遍
吸氣入水飲少許即差亦嘗試之甚驗
禮部謝侍郎言乾山藥法刮去皮以厚紙裹掛於風中
[107-2a]
最良又置焙籠中下鋪茅數寸以㣲火烘之亦佳作湯
㸃如新者乳香最難研先置璧罅中半日許入鉢乃不
粘祠部趙郎中亦云研乳香取指甲三兩片置鉢中尤
易末爾
禮部王貟外言今謂面油為玉龍膏太宗皇帝始合此
藥以白玉碾龍合子貯之因以名焉
禮部王貟外言崔豹古今注蛺蝶大者名鳯子然詞人
罕用余讀韓偓詩有鵝兒唼啑雌黄觜鳳子輕盈膩粉
[107-2b]
腰正為蝶也
元微之詩云松門待制應全逺藥樹監捜可得知蓋有
唐宣政殿為正衙殿廷東西有四松松下待制官立班
之地舊圖至今猶存
 按開成元年正月詔以入閤日次對官班退立於東
 階松樹下俟宰臣奏事畢齊至香桉前各言本司事
 雖紫宸殿亦有松樹為待對官立位云殿門外有藥
 樹監察御史監捜之位在焉唐制百官入宫殿門必
[107-3a]
 捜監察所掌也太和元年下詔曰自魏晉以降參用
 霸制虗儀捜索因習尚存朕方推表大信寘人心腹
 况吾台宰又何間焉自今已後坐朝衆寮既退宰臣
 復進奏事其監捜宜停
禮部王員外言昔見朝議大夫李冠卿說揚州所居堂
前杏一株極大花多而不實適有一媒姥見如此笑謂
家人曰來春與嫁了此杏冬深忽攜酒一尊來云是婚
家撞門酒索處子裙一腰繫杏上已而奠酒辭祝再三
[107-3b]
家人莫不笑之至來春此杏結子無數江淮亦多有嫁
橘法不知是何術也
國子朱司業言南方柑橘雖多然亦畏霜毎霜時亦不
甚收惟洞庭霜雖多亦無所損詢彼人云洞庭四面皆
水也水氣上騰尤能辟霜所以洞庭柑橘最佳歲收不
耗正為此爾
司門范郎中云叔父蜀郡公鎭近居許昌作高菴以待
司馬公累招未至菴極髙在一臺基上司馬公居洛作
[107-4a]
地室隧而入以避暑熱故蜀公作高菴以為戲也北京
留守王宣徽洛中園宅尤勝中堂七間上起髙樓更為
華侈司馬公在陋巷所居才能庇風雨又作地室常讀
書於其中洛人戲云王家鑽天司馬家入地然而道徳
之尊彼亦不知顔氏子之樂也
元豐三年髙麗國遣使栁洪副朴寅亮朝貢且獻日本
國車一乗洪云諸侯不貢車服誠知非禮本國所以上
進者欲中朝見日本工拙爾朝廷為留之髙麗本箕子
[107-4b]
之國其知禮如此
熈寧中福建賊廖恩聚羣黨於山林招撫久之方出降
朝廷赦其罪授右班殿直既至有司供脚色一項云歴
任以來並無公私過犯見者無不笑之
淳化中有司言油衣帟幙損弊者萬數欲毁棄詔令煑
而浣之命尚方染以雜色刺為旗幟焉
晉志云袴褶之制未詳所起近代車駕親戎中外戒嚴
則服之唐制三品已上紫褶五品已上緋褶通用細綾
[107-5a]
七品已上緑褶九品已上碧褶通用小綾玉藻云襌為
音/扃急引也帛為褶今袷也鄭云禪為絅有衣裳而無裏
者也帛為褶有表裏而無著者也周遷輿服雜事云趙
武靈王縵胡之纓戎服有袴褶之制始自漢武近世服
以從戎隋制纘嚴文武百官咸服之車駕親戎則縛袴
使不舒散皇朝導駕官袴褶盖馬上之服也
通典梁御史中丞給威儀十人其八人武冠絳韝一人
緗衣執鞭杖依行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音/横至階一
[107-5b]
人執青儀囊不喤國朝故事御史中丞涖官呵引至朝
堂門兩朱衣吏雙引入朝堂至文徳殿門止蓋亦引喤
之比也
唐徳宗貞元十年七月賜故唐安公主諡曰莊穆蓋公
主賜諡始於此也
杜甫紫宸退朝詩云香飄合殿春風轉花覆千官淑景
移又晩出左掖云退朝花底散歸院栁邊迷乃知唐朝
殿前種花栁今殿庭惟對植槐楸鬱鬱然有嚴毅之氣
[107-6a]
世言市井市㕓未曉其義如何因讀風俗通曰市亦謂
之市井言人至市有鬻賣者當於井上洗濯令香潔然
後到市或曰古者二十畆為井田因井為市故云又市
中空地謂之㕓顔師古乃云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處
井共汲之所總而言也
契丹謂住坐處曰巴納四時皆然如春巴納之類是也
不曉其義近者彼國中書舍人王師儒來修祭奠余充
接伴使因以問師儒答云是契丹家語猶言行在也
[107-6b]
梁沈約有修竹彈甘蕉文其畧曰渭川長兼淇園貞幹臣
修竹稽首言切尋姑蘇臺前甘蕉一叢宿漸雲露荏苒嵗
月今月某日有臺西階澤蘭萱草到園同訴自稱今月
某日巫岫歛雲秦樓開照乾光𢎞普罔幽不燭而甘蕉
攢莖布影獨見障蔽雖處臺隅遂同幽谷臣謂偏辭難
信取察以情登攝甘蕉左近杜若江蘺依原辨覆兩草
各處異列同欵既有証據差非風聞妨賢敗類孰過於
此而不除戮憲章何用請以見事徙根翦葉斥出臺隅
[107-7a]
庶懲彼將來謝此衆屈歴觀自昔文集未嘗有此類者
雖曰新竒蓋亦有所寓託也
史記趙同漢書同作談蓋司馬遷以父名故改之今人
與父同名者改曰同為是也
 
 
 
 
[107-7b]
 
 
 
 
 
 
 
 古今說海卷一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