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59 水經注集釋訂訛-清-沈炳巽 (master)


[028-1a]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集釋訂訛卷二十八
             歸安沈炳巽撰
  沔水中
又東過堵陽縣堵陽縣今為河南南陽府裕州故城在/今湖廣襄陽府鄖縣及南陽府之裕州
界/堵水出焉自上粉縣北流注之錐指引作堵水入焉/堵水在襄陽竹山縣
南源出陜西平利縣界下/流過竹山縣東入漢水
 堵水自建平郡界故亭谷東歴新城郡郡故漢中之
[028-1b]
 房陵縣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鄧晨為侯國也按後漢/書鄧晨
 傳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注云房子今趙州縣漢志/房子屬常山郡通典趙州臨城縣注云舊是房子天
 寳中改曰臨城今屬直𨽻正定府非沔水經行之地/房陵今為襄陽府房縣又非鄧晨所封之國奈何以
 常山之房子譌作漢中/之房陵耶所不解矣漢末以為房陵郡魏文帝合
 房陵上庸西城立以為新城郡以孟達為太守治房
 陵故縣有粉水縣居其上故曰上粉縣也上粉縣在/今房縣境
 堵水之傍有别溪岸側土色鮮黄乃云可噉有言飲
 此水者令人無病而夀豈其信乎又有白馬山山石
[028-2a]
 似馬望之逼真側水謂之白馬塞孟達為守登之而
 歎曰劉封申眈據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為上堵吟
 音韻哀切有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堵水又東北逕
 上庸郡故庸國也春秋文公十六年楚人秦人巴人
 滅庸庸小國附楚楚有災不救舉羣蠻以叛故滅之
 以為縣屬漢中郡漢末又分為上庸郡今石泉竹/山二縣地
 三面際水堵水又東逕方城亭而東北歴嵾山下而北
 逕堵陽縣南北流注于漢謂之堵口漢水又東謂之
[028-2b]
 澇灘冬則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為淨灘夏水急盛
 川多湍洑行旅苦之故諺曰冬澇夏淨斷官使命言
 二灘阻礙
又東過鄖鄉縣南今鄖陽/府治
 漢水又東逕鄖鄉縣南之西山山上有石蝦蟇倉卒
 看之與真不别
漢水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
 謂之鄖鄉灘縣故黎也即長利之鄖鄉矣地理志曰
[028-3a]
 鄖有關李竒以為鄖子國晉太康五年立以為縣鄖/郷
 本漢錫縣唐屬均州元改鄖縣元和志鄖鄉縣漢水/西自豐利縣界流入南去縣三里豐利今白河也
漢水又東逕琵琶谷口
 梁益二州分境於此故謂之琵琶界也
又東北流又屈東南過武當縣東北今為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
里西去興安/州七百里
 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雝漢記
 謂之千齡洲非也是世俗語訛音與字變矣地説曰
[028-3b]
 水出荆山東西胡引/作南流為滄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漁
 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我足余按尚書禹貢言導漾水東流為漢又
 東為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為者明非他水決入也
 葢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耳纒絡鄢郢胡引/作鄀地連
 紀郢咸楚都矣漁父歌之不違水地滄浪洲傳朱箋/滄浪
 洲傳宋本作按考洲傳但洲字恐/亦譌當作按考經傳差為得耳宜以尚書為正耳
 自均州以至漢陽皆名滄/浪之水故曰是近楚都
[028-4a]
  禹貢錐指曰以今輿地言之漢水自南鄭縣南又
  東逕城固縣南城固在漢中府東少北七十里水/去縣四里舊志云縣東二里有飲
  馬灘每子午二時潮響如雷又五里為上濤/下濤龍亭廢縣在縣東龍亭山下即龍下也又東
  逕洋縣南洋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水去縣二里又東逕西鄉縣東
  北西鄉在府東南/二百二十里又東南逕石泉縣南石泉在興/安州西二
  百五十里水/去縣五十步又東逕漢隂縣南漢隂在州西少北/一百六十里水去
  縣八/十里又東逕紫陽縣南紫陽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州志云有怯灘在縣西
  十五里水陡如鬭又大力灘在縣西八里兩岸夾/石左右有兩石觜最為舟楫患又石梁灘在縣西
[028-4b]
  當任河水口中宫灘在縣東南一里極髙險中流/有柱石怒濤之聲如雷長灘在縣東四里近汝河
  灘不甚險商舟停集漁/火絡繹皆漢水所經也又東北逕興安州北州志/云州
  境漢江多灘麩灘串灘二郎灘為險而神灘尤甚/明成化十三年知州鄭福於沍冬時用火燒石疏
  鑿以殺其勢舟行利焉州東一里有長春隄成化/八年為水衝壊十五年鄭福增築髙堅萬厯二十
  年復加/修築又東逕洵陽縣南旬陽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水在縣南門外
  東逕白河縣北白河在州東南/一百七十里又東逕鄖西縣南
  鄖西在湖廣鄖陽府西一/百四十里水去縣五十里又南逕鄖縣南明成化/十二年
  置鄖陽府治鄖縣舊志云漢江自城西/遶城南寳葢天馬諸山皆錯列漢濵又東逕均
[028-5a]
  州北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里水去州四十里經所謂又東為滄
  浪之水者也
漢水又東為很子潭
 潭中有石磧洲長六十丈廣十八丈世亦以此洲為
 很子塟父於斯故潭得厥目焉所未詳也
漢水又東南逕武當縣故城北
 世祖封鄧晨子堂按晨傳/當作棠為侯國内有一碑文字磨
 滅不可復識俗相傳言是華君銘亦不詳華君何代
[028-5b]
 之士
漢水又東平陽川水注之
 水出縣北伏親山南歴平陽川逕平陽故城下平陽/故城
 在今均/州界又南流注于沔
沔水又東南逕縣城東
 又東曾水注之水導源縣南武當山一曰太和山亦
 曰嵾上山山形特秀又曰仙室明一統志太和山在/均州南一百二十里
 山有二十七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澗五臺五井三泉/三潭初名仙室山又名太嶽山正武奉元君之言遊
[028-6a]
 覽至此改名太和其中一峰最髙者舊為天柱峰亦/曰紫霄峰因棲止修煉後人謂非正武不足以當之
 又更名/武當山荆州啚副記曰山形特秀異於衆嶽峰首狀
 博山香爐亭亭逺出藥食延年者萃焉晉咸和中歴
 陽謝允捨羅邑宰隠遁斯山故亦曰謝羅山曾水發
 源山麓逕越山隂東北流注于沔謂之曾口
沔水又東逕龍巢山下
 山在沔水中髙十五丈廣員一里二百三十步山形
 峻峭其上秀林茂木隆冬不凋
[028-6b]
又東南逕涉都縣東宋本/作城
 故鄉名也按郡國志筑陽縣有涉都鄉者也漢武帝
 元光元年按史表是/元封元年封南海守降侯子嘉為侯國均
 水於縣入沔謂之均何氏云圴當作/汋詳汋水下口也涉都城在/今穀城縣
 界均水自南陽府淅川縣流逕/均州至榖城入漢今故道已湮
又東南過鄼縣之西南
 縣治故城南臨沔水謂之鄼頭漢髙帝五年封蕭何
 為侯國也薛瓉曰今南鄉鄼頭是也茂陵書曰在南
[028-7a]
 陽王莽更名南庾者也今光化縣有/鄼縣故城
又南逕榖城東又南過隂縣之西今榖城縣北有故榖/城隂縣故城在今光
化縣/東北
 沔水東逕榖城南而不逕其東矣城在榖城山上春
 秋榖伯綏之邑也墉闉頽毁基塹亦存沔水又東南
 逕隂縣故城西故下隂也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
 赤遷隂于下隂是也縣東有縣令濟南劉熹字德怡
 魏時宰縣雅好博古學教立碑載生徒百有餘人不
[028-7b]
 終業而夭者因塟其地號曰生墳
沔水又東南得洛溪口
 水出縣西北集池陂東南流逕洛陽城何氏云洛陽/疑作筑陽
 北抗洛溪溪水東南注沔水也
又南過筑陽東筑陽廢縣在今/榖城縣東四里筑水出自房陵縣東過
其縣南流注之
 沔水又南汎水流注之水出梁州閬陽縣魏遣夏侯
 淵與張郃下巴西進軍宕渠劉備軍汎口即是水所
[028-8a]
 出也張飛自别道襲張郃於此水郃敗棄馬升山走
 還漢中汎水又東東下疑/冇逕字巴西歴巴渠北新城上庸
 東逕汎陽縣故城南晉分筑陽立自縣以上山深水
 急狂渚崩湍水陸徑絶閬陽汎陽/未詳所在
又東逕學城南
 梁州大路所由也舊説昔者有人立學都於此值世
 荒亂生徒㒺依遂共立城以禦難故城得厥名矣汎
 水又東流注于沔謂之汎口也沔水又南逕闕胡云/一作
[028-8b]
 開/林山東在穀城縣/西北四里本郡陸道之所由山東有二碑
 其一即記闕林山文曰君國者不躋髙堙下先時或
 斷山罡宋本/作岡以通平道民多病守長冠軍張仲瑜乃
 與邦人築斷故山道於當是作或當/作於此立銘此銘其一郭先
 生碑先生名輔字甫成有孝友悅學之羙其女為立
 碑於此葢宋本/作並無年號皆不知何代人也
沔水又南逕筑陽縣東
 又南筑水注之杜預以為彭水也水出梁州新城郡
[028-9a]
 魏昌縣界縣以黄初中分房陵立筑水東南流逕筑
 陽縣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時有見此石根如
 竹根而黄色見者多凶相與號為受疑/譌酉陽雜俎/引此事作
 承受/石所未詳也筑水又東逕筑陽縣故城南縣故楚
 附庸也秦平鄢郢立以為縣王莽更名之曰宜禾也
 建武元年世祖封吳財為侯國後漢書吳漢傳建武/二十八年封漢子旴
 為筑陽侯今云/元年吳財並誤筑水又東流注于沔謂之筑口沔水
 又南逕髙亭山東山有靈焉士民奉之所請有驗今/南
[028-9b]
 陽府榖城縣治即筑陽故城/筑水在縣南髙亭山在縣北
沔水又東為漆灘
 新野郡山都縣與順陽筑陽分界於斯灘矣
又東過山都縣東北今襄陽縣西北/有山都故城
 沔南有固城城側沔川即新野山都縣治也舊南陽
 之赤鄉矣秦以為縣漢髙后四年封衛將軍王愪為
 侯國按史表作王恬漢表/作恬啓今云王愪誤沔北有和城即郡國志所
 謂武當縣之和城聚山都縣舊嘗治此故亦謂是處
[028-10a]
 為故縣灘沔水北岸數里有大石激疑作礉/下同名曰五
 女激或言女父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復父怨故
 立激以攻城城北今淪於水亦云有人塟沔北墓宅
 將為水毁其人五女無男皆悉巨富共修此激似今
 墳宅然激作甚工又云女嫁為隂縣很子家貨萬金
 而自少小不從父語父臨亡意欲塟山上恐兒不從
 故命言塟我著渚下石磧上很子曰我由來不奉教
 今從語遂盡散家財作石塚積土繞之成一洲長數
[028-10b]
 百步元康中始為水所壊今石皆如半榻許數百枚
 聚在水中佷子是前漢人襄陽太守胡烈有恵化補
 塞隄決民賴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刋石銘之樹
 碑於沔水又東偏淺冬月可涉渡謂之交湖兵戎之
 交多自此濟晉太康中得鳴石於此水撞之聲聞數
 里
沔水又東逕樂山北今襄陽西北六十/里獨樂山是也
 昔諸葛亮好為梁甫吟每所登遊故俗以樂山為名
[028-11a]
沔水又東逕隆中今襄陽府西三十里隆中山是也山/下有諸葛亮宅宅西有避暑臺三顧
門/
 歴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云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
 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
 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云
 天子命我于沔之陽聽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遺光
 後六十餘年永平之五年習鑿齒又為其宅銘焉
 
[028-11b]
 
 
 
 
 
 
 
 水經注集釋訂訛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