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r0054 宋高僧傳-宋-贊寧 (master)




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宋左街天壽寺通慧大師
賜紫沙門贊寧等奉 勅撰


感通篇第六之一正傳十五人附見三人



後魏西涼府檀特師傳



釋檀特師者。一名慧豐。不知何許人也。身
雖剃染率略無檢制。飲酒啖肉語默無常。
逆論來事後必如言。居于武威肆意狂逸。
時宇文仲和為刺史。請之入州。歷觀厩
庫乃云。何意畜他官物邪。仲和不諭其旨。
怒之不令在城。未幾仲和拒不受代。朝
延令獨孤信擒之。仲和身死資財沒官。周
文聞之降書召之。檀特至岐州。會齊神武
來寇玉壁。檀特曰。狗豈能到龍門邪。神武
果不至龍門而還。侯景未叛。東魏之前忽
捉一杖。杖頭刻為獼猴形。令其面常向西
日夜弄旃。又索一角弓牽挽之。俄而侯景
啟降。尋復背叛歸梁。皆可徵驗。至大統十
七年春初。忽著一布帽。周文左右驚問之。
檀特曰。汝亦著王亦著也。至三月而魏文帝
崩。復取一白絹帽戴之。左右復問之。檀特
曰。汝亦著王亦著也未畿丞相夫人薨。後復
戴問對同前。尋丞相第二子武邑公薨。其事
驗多如此也。俄而病卒。周文命葬之。


後魏晉陽河禿師傳


[018-0820c]


釋河禿師者。不詳何許人也。魏孝昌中於
晉陽市肆間行往。乍愚乍智。作沙門形。時
人不測。止呼為河禿師。及齊神武誕第二
子洋。文宣帝也。武明太后見家貧甚。與親
戚言及家計。正憂飢凍死耳。洋方生數月
尚未能言。欻言曰得活。二字分明。太后左
右大驚而不敢言。謂為妖怪。時傳禿師神異
射事多中。巧誘而至。太后意占其兒子早言
為怪。乃遍見諸子。文襄魏永熙后旁以祿
位歷問之。至洋再三舉手指天而已。口無
所言。若諸子皆別無舉措矣。後不測其
終。


陳新羅國玄光傳



釋玄光者。海東熊州人也。少而頴悟頓厭俗
塵。決求名師專修梵行。迨夫成長願越滄
溟求中土禪法。於是觀光陳國利往衡山。
見思大和尚開物成化。神解相參。思師察
其所由。密授法華安樂行門。光利若神錐
無堅不犯。新猶劫貝有染皆鮮。稟而奉行
勤而罔忒。俄證法華三昧。請求印可。思為
證之。汝之所證真實不虛。善護念之令法
增長。汝還本土施設善權。好負螟蛉皆成
蜾蠃。光禮而垂泣。自爾返錫江南。屬本國
舟艦附載離岸。時則綵雲亂目雅樂沸空。
絳節霓旌傳呼而至。空中聲云。天帝召海東
玄光禪師。光拱手避讓。唯見青衣前導。少
選入宮城。且非人間官府。羽衛之設也。無
非鱗介。參雜鬼神。或曰。今日天帝降龍王
宮請師說親證法門。吾曹水府蒙師利益。
[018-0821a]
既登寶殿次陟高臺。如問而談略經七日。
然後王躬送別。其船泛洋不進。光復登船。
船人謂經半日而已。光歸熊州翁山。卓錫
結茅乃成梵剎。同聲相應得法者蟄戶爰
開。樂小迴心慕羶者螘連倏至。其如升堂
受莂者一人。入火光三昧一人。入水光三
昧二人。互得其二種法門。從發者彰三昧
名耳。其諸門生譬如眾鳥附須彌山皆同
一色也。光末之滅罔知攸往。南嶽祖構
影堂。內圖二十八人。光居一焉。天台國清
寺祖堂亦然。


系曰。夫約佛滅後驗入道之人。以教理行
果四法明之則無逃隱矣。去聖彌近者修
行成果位證也。去聖稍遙者學教易見理
親也。其更綿邈者學教不精見理非諦。夫
一念不生前後際斷。斯頓心成佛也。理佛具
足行布施行。曾未嘗述行佛。具體而微。
東夏自六祖已來。多談禪理少談禪行
焉。非南能不說行。且令見道如救頭然。
之故。南岳思師切在兼修乘戒俱急。是以學
者驗諸行果。其如入火光三昧者。處胎經
中以禪定攝意入火界三昧剎土洞然。愚
夫謂是遭焚。若入水界三昧。愚夫見謂為
水投物于中。菩薩心如虛空不覺觸嬈者。
此非二乘所能究盡也。斯乃急於行果焉
無令口說而身意不修何由助道耶。


隋江都宮法喜傳



釋法喜。南海人也。形容寢陋短弱迂疎。可年
四十許。嶺表耆老咸言。兒童時見識之顏貌
[018-0821b]
如今無異。蠻蜒間相傳云。已三百歲矣。亦自
言。舊識廬山慧遠法師。說晉宋朝事歷歷
如信宿前耳。平素時悄然見人必語語必
含深意。吉凶之徵有如影響。人亦不欲與
喜相見。懼直言災惡忤逆意也。陳朝馬靜
為廣州刺史。方上任喜直入州上廳事。畫
地作馬頭形。以示其子而去。靜本扶風名
族。雄勇多武略。不閑事體。及臨州也每
出行部從甲士數萬。旌旗劍戟若虹霓映
乎霜雪。言以此可用威邊徼。其奢僣過度。
王者之不若。被人誣告謀反。靜懼即遣妻
子百餘人入朝示無圖變。陳主猶惑遣臨
汝侯觀其形勢。曰必有反狀便可行戮。實
無逆謀直往代之。臨汝利其財產至州不
驗是非。靜恃心無異束手詣臨汝。便叱
左右擒而斬之。此畫地之明効矣。喜之先
見皆同此類。煬帝聞之追來揚州。未久宮
內樹一堂新成。喜怱怱升堂。觀覽俄驚走
下階唱言。幾壓殺。其日夜闌大雨堂崩。斃者
數人。其後又於宮內環走言索羊頭帝聞
惡之責以狂言。勅鎖著一室數日。三衛於
市見喜坦率遊行。還奏勅所司覆驗禁閉
之處。門鎖如故。守當者云喜見在室內。於
是開戶見袈裟覆一聚白骨。其鎖貫項骨
不脫。帝甚驚怪。勅遣長史王恒疾往驗之。
袈裟覆白骨骨皆鉤鎖相連。鐵鎖縻其項
骨。帝聞愕然稱歎。尤增信重。勅令勿輕搖
蕩。曰聖者神變無方。至暮喜還在室。或言
或笑。守門復奏。帝令脫鎖縱其所適。有於
[018-0821c]
一日赴數家齋食。或時飲酒啖肉都無拘
忌。俄而有疾。常所臥床自撤薦席。[打-丁+親]簀而
欹寢。令人於下鋪炭甚熾。數日而終。半身
焦爛。葬于香山寺側。後四年南海郡奏。喜
見還在郡。勅遣開棺空無所有矣。


隋洺州欽師傳



釋欽師者。不知何許人也。大業中至廣平
形神乖謬造次難知。發語不常既往爰中。
見靈通寺樹甎浮圖五級。欲務高敞工作
殽雜。欽望而笑。謂寺眾曰。造此奚為。眾曰。
功德佛事須用壯觀。法師何斯怪問耶。笑
曰。造烽火樓也。當時緇伍互相非之曰。風
狂輩言何可取。至九年塔尚未成。賊寇四
起州官警嚴。於浮圖上置候望烽火。方信
欽言不妄矣。在所耆舊亦不知欽從何而
來。止宿之處亦無蹤跡。然則時時變身在
豕彘之牢。即隨㹠狶群隊童子。馬世達等
數人覩欽始變之時。乃停留伺察意更觀其
復人形也。後果忽復形。却於看人之後大叫
曰。爾輩欲何所觀耶。群人驚愕合掌拜之
其變無常皆若此也。及天下喪亂。亦失欽
聲迹矣。


系曰。魏隋之僧且多應現者何。通曰。菩薩
作用隨類化身。以神通為遊戲耳。於遊
戲而利益世主焉。或曰。魏齊陳隋與宣師
耳目相接。胡不入續傳耶。通曰。有所不
知蓋闕如也。亦猶大宋文軌既同土疆斯廣。
日有奇異良難遍知。縱有某僧也其奈史
氏未編傳家無據。故亦闕如弗及錄者。留
[018-0822a]
俟後賢者也。


唐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傳木叉慧儼慧岸



釋僧伽者。葱嶺北何國人也。自言俗姓何氏。
亦猶僧會本康居國人便命為康僧會也。然
合有胡梵姓名。名既梵音。姓涉華語。詳其
何國在碎葉國東北。是碎葉附庸耳。伽在本
土少而出家。為僧之後誓志遊方。始至西
涼府。次歷江淮。當龍朔初年也。登即隷名
於山陽龍興寺。自此始露神異。初將弟子
慧儼同至臨淮。就信義坊居人乞地下標。
誌之言。決於此處建立伽藍。遂穴土獲古
碑。乃齊國香積寺也。得金像衣葉刻普照王
佛字。居人歎異云。天眼先見。吾曹安得不捨
乎。其碑像由貞元長慶中兩遭災火。因亡
蹤矣。嘗臥賀跋氏家。身忽長其床榻各三尺
許。莫不驚怪。次現十一面觀音形。其家舉
族欣慶倍加信重。遂捨宅焉。其香積寺基。
即今寺是也。由此奇異之蹤旋萌不止。中宗
孝和帝景龍二年遣使詔赴內道場。帝御法
筵言談造膝。占對休咎契若合符。仍褒
飾其寺曰普光王。四年庚戌示疾。勅自內
中往薦福寺安置。三月二日儼然坐亡。神彩
猶生止瞑目耳。俗齡八十三。法臘罔知。在
本國三十年。化唐土五十三載。帝慘悼黯
然。于時穢氣充塞。而形體宛如。多現靈迹。
勅有司給絹三百疋俾歸葬淮上。令群官
祖送。士庶填𨶮。五月五日抵于今所。帝以
仰慕不忘。因問萬迴師曰彼僧伽者。何人
也。對曰。觀音菩薩化身也。經可不云乎。應
[018-0822b]
以比丘身得度者。故現之沙門相也。初伽
化行江表止嘉禾靈光寺。彼澤國也。民家
漁梁矰弋交午。伽苦敦喻。其諸殺業陷墮於
人。宜疾別圖生計。時有裂網折竿者多
矣。伽閑而宴息。見神告曰。天方亢陽百姓苗
死。身胡藏其懶龍耶。伽曰。為之奈何。神曰。
若今夕但小指出窓隙外。其如人何。伽依
之。其夜霆擊異常。質明視指微有紅線脈
焉。伽曰。吾與此壤無緣。乃行抵晉陵。見
國祥寺荒廢。乃留衣於殿梁而去。後人聞
異香芬馥。伽嘗記之曰。伊寺有人王重興
去。三十年後果有僧。俗姓全為檀那矣。通
天萬歲中於山陽眾中。懸知嫌鄙伽者。乃
昌言曰。吾有五十萬錢奉助功德。勿生橫
議。伽於淮岸招呼一船曰。汝有財施吾可
寬刑獄。汝所載者剽略得耳。盜依言盡捨。
佛殿由是立成。無幾盜敗拘於揚子縣獄。
伽乘雲下慰喻言無苦。不日果赦文至免
死矣。昔在長安。駙馬都尉武攸暨有疾。伽
以澡罐水噀之而愈。聲振天邑。後有疾者
告之。或以柳枝拂者。或令洗石師子而
瘳。或擲水缾。或令謝過。驗非虛設功不
唐捐。却彼身災則求馬也。警其風厄則索
扇歟。或認盜夫之錢或咋黑繩之頸。或尋
羅漢之井。或悟裴氏之溺。或預知大雪。或
救旱飛雨。神變無方測非恒度。中宗勅恩
度弟子三人慧岸慧儼木叉各賜衣盂令嗣
香火。洎乎已滅多歷年所。甞現形往漢南
市漆器。及商人李善信船至寺覓買齋器。
[018-0822c]
僧忽見塔中。形像凝然而指曰。正唯此僧來
求買矣。遠近嗟歎。又甞於洪井化易材木。結
筏而至焉。大曆中州將勒寺知十驛。俾出
財供乘傳者。至十五年七月甲夜。現形于
內殿乞免郵亭之役。代宗勅中官馬奉誠宣
放。仍齎捨絹三百疋雜綵千段金澡罐皇太
子衣一襲。令寫貌入內供養。又乾元中州
牧李亡名有推步者。云為土宿加臨災當惡
弱。伽忽現形撫李背曰。吾來福至汗出災
銷。後無他咎。甞於燕師求氈罽。稍是泗州
寺僧燕使齎所求物到認塔中形信矣。遂
圖貌而歸。自燕薊展轉傳寫無不遍焉。長
慶元年夜半於州牧蘇公寢室前。歌曰。淮南
淮北自此福焉。自東自西無不熟矣。其年
獨臨淮境內有年耳。二年寺塔皆焚。唯伽遺
形儼若無損。咸通中龐勛者。本徐州戍卒。擅
離桂管。沿路劫掠。而攻泗州圍逼其城。伽
於塔頂現形。外寇皆睡。城中偶出擊之。驚
竄而陷宿州以事奏聞。仍錫號證聖大師也
文德元年外寇侵軼。州將嬰城拒敵。伽現
形於城西北隅。寇見知堅壘難下。駭而宵
遁。大順中彭門帥時溥。令張諫攻于北城。
除勦戮外有五百餘人。拘鞠場中。諫凭桉
恍惚間見僧衣紫。誨之曰。此輩平人何可
殺耶。不如捨之。言畢不見。諫遂縱之而
逸。乾寧元年太守臺蒙夢伽云。寒東南少備。
蒙不喻旨。以綿衾法服施之。十二月晦夜
半。有兵士踰壘而入蒙初不知。復夢一僧
以錫杖置于心上。冷徹心骨驚起。蒙令
[018-0823a]
動鼓角。賊驚奔獲首領姓韓。至是方曉矣。
由此多於塔頂現小僧狀。傾州瞻望。然有
吉凶表兆于時乞風者分風。求子者得子。
今聞有躬禮者。往往有全不見伽形相者。
或見笑容者吉。不然則凶。其不可爰度者
如此。泊乎周世宗有事于江南。先攻取泗
上伽寄夢於州民言。不宜輕敵。如是達
于州牧皆未之信。自爾家家夢同告之。遂
降全一郡生民。賴伽之庇矣。天下凡造精
廬必立伽真相。牓曰大聖僧伽和尚。有所
乞願多遂人心。李北海邕胡著作浩各為碑
頌德。今上御宇也留心于此。其年三月有
尼遊五臺山迴。因見伽於塔頂作孾孩相。
遂登剎柱捨身命供養。太平興國七年勅
高品白承睿。重蓋其塔。務從高敞。加其累
層。八年遣使別送舍利寶貨。同葬于下基
焉。其日有僧懷德。預搆柴樓自持蠟炬焚
身供養。災燎之中經聲不絕。又將欲建浮
圖。有巨木三根沼淮而下。至近浮橋且止。
收為塔心柱焉。續勅殿頭高品李庭訓主
之。先是此寺因竁中金像刻其佛曰普照
王。乃以為寺額。後避天后御名。以光字代
之。近宣索僧伽實錄。上覽已勅還其題額
曰普照王寺矣。弟子木叉者。以西域言為
名。華言解脫也。自幼從伽為剃䰂弟子。
然則多顯靈異。中和四年刺史劉讓厥父中
丞忽夜夢一紫衣僧云。吾有弟子木叉。葬
寺之西。為日久矣。君能出之。仍示其葬所。
初夢都不介意。再夢如初。中丞得夢中所
[018-0823b]
示之處欲施斷之。見有二姓占居。於是
饒錢市焉。開穴可三尺許乃獲坐函。遂啟
之。於骨上有舍利放光。命焚之收舍利
八百餘顆。表進上僖宗皇帝。勅以其焚之
灰塑像。仍賜謚曰真相大師。于今侍立于
左。若配饗焉。弟子慧儼。未詳氏姓生所。恒
隨師僧伽執侍缾錫。從楚州發至淮陰。同
勸東海裴司馬妻悋白金沙羅。而墮水抵
盱眙開羅漢井。宿賀跋玄濟家。儼侍十一
面觀音菩薩旁。自爾詔僧伽上京師中宗
別勅度儼并慧岸木叉三人。各別賜衣鉢焉。


唐嵩嶽少林寺慧安傳



釋慧安。姓衛氏。荊州支江人也。其貌端雅紺
䰂青目。降神乃隋開皇初年也。安受性寬裕
不染俗塵。修學法門無不該貫。文帝十七
年勅條括天下私度僧尼。勘安云。本無名
姓亡入山谷。大業中開通濟渠追集夫丁。
飢殍相望。安巡乞多鉢食救其病乏。存濟
者眾。煬帝聞之詔安。遂潛入太和山。至帝
幸江都海內擾攘。乃杖錫登衡嶽寺行頭
陀法。貞觀中。至蘄州禮忍大師。麟德元年
遊終南山石壁而止。時所居原谷之間早霜
傷苗稼。安居處獨無。四十里外皆苦青女之
災矣天皇大帝聞而召焉。安不奉詔。永淳
二年至滑臺草亭居止。中坐繩床四方坦
露。勅造寺以處之。號招提是也。如是却
還家鄉玉泉寺。時神秀禪師新歸寂。咸請住
持安弗從命。天后聖曆二年四月告門人
學眾曰。各歸閉戶。至三更有神人至。扈
[018-0823c]
衛森森和鈴鉠鉠。風雨偕至。其神旋繞其院
數遭。安與之語丁寧教誡再拜而去。或問其
故曰。吾為嵩山神受菩薩戒也。天后甞問
安甲子。對曰。不記也。曰何不記耶。乃曰。生
死之身如循環乎。環無起盡何用記為。而
又此心流注中間無閒。見漚起滅者亦妄想
耳。從初識至動相滅時。亦只如此。何年月
可記耶。天后稽顙焉。聞安闕井。勅為鑿焉。
安曰。此下有赤祥慎其傷物。將及泉見蝦
䗫金色。蠢然出沮洳間。合其懸記。帝倍加
欽重。殆中宗神龍二年九月勅令中官賜紫
袈裟并絹。度弟子二七人。復詔安并靜禪
師入中禁受供施。三年賜摩納一副。便辭
歸少林寺。至景龍三年三月三日囑門人
曰。吾死已將屍向林間待野火自焚之。勿
違吾願。俄爾萬迴和尚來。見安猖狂執手
言論移刻。旁侍傾耳都不體會。至八日閉
戶偃身而寂。春秋一百三十許歲。起開皇
二年至景龍三年故也。火焚屍畢收舍利
八十粒。內五粒紅紫色進內。餘散施。隨力
造塔。先天二年。門人建浮圖焉。


唐虢州閿鄉萬迴傳



釋萬迴。俗姓張氏。虢州閿鄉人也。年尚弱齡
白癡不語。父母哀其濁氣。為隣里兒童所
侮。終無相競之態。然口自呼萬迴。因爾字
焉且不言寒暑。見貧賤不加其慢富貴
不足其恭。東西狂走終日不息。或笑或哭
略無定容。口角恒滴涎沫。人皆異之。不好
華侈尤少言語。言必讖記事過乃知。年始十
[018-0824a]
歲兄戍遼陽。一云安西久無消息。母憂之
甚。乃為設齋祈福。迴倏白母曰。兄安極易
知耳。奚用憂為。因裹齋餘出門徑去。際晚
而歸。執其兄書云。平善。問其所由默而無
對。去來萬里。後時兄歸云。此日與迴言適
從家來。因授餅餌其啗而返。舉家驚喜。自
爾人皆改觀。聲聞朝延。中宗孝和皇帝。詔
見崇重。神龍二年勅別度。迴一人而已。自
高宗末天后時。常詔入內道場。賜綿繡衣
裳。宮人供事。先為兒時。於閿鄉興國寺累
瓦石為佛塔入內之後其塔遂放光明。因
建大閣而覆之。然其施作皆不可輒量。出
言則必有其故。勅賜號為法雲公。外人莫
可得見。先是天后朝任酷吏行羅織事。官
稍高隆者日別妻子。博陵崔玄暐位望俱極。
其母廬氏賢而憂之曰。汝可一日迎萬迴。此
僧寶誌之流。以可觀其舉止知其禍福也。
乃召到家。母垂泣作禮兼施中金匕筯一雙。
迴忽下階擲其匕筯向堂屋上。掉臂而去。
一家謂為不祥。經數日令升屋取之。匕筯
下得書一卷。觀之乃讖緯書也。遽令焚之。
數日有司忽來其家大索圖讖。不獲得雪。
時酷吏多令盜投蠱道物。及偽造祕讖用
以誣人。還令誣告得實屠戮。籍沒其家
者多。崔氏非聖人擲匕筯何由知其偽圖
讖也。中宗末甞罵韋后為反悖逆。斫爾頭
去尋而誅死太平公主為造宅於懷遠坊中
與主宅前後爾。又孝和親送金城公主出
降吐蕃幸始平迴出迎駕。時崔日用武平
[018-0824b]
一宋之問沈佺期岑羲薛稷。皆肅揖鄭重。問
訊諸公曰。各欲求聖人一言以定吉凶。摭
沈背曰。汝真才子。沈不勝其喜。曰聖人與
我受記。諸子不可更爭。又謂武曰。與汝作
名佛童。當無憂也。目羲稷有不善之色。
岑以馬避之。目稷云。此多是野狐。其言何
足懼也。乃顧云。汝亦不免及羲稷之誅。人
益貴重。同時有僧伽化迹不恒。中宗問迴
曰。此何人也。迴曰。觀音之化身也。貞觀中三
藏奘師西歸云。天竺有石藏寺。奘入時見一
空房。有胡床錫杖而已。因問此房大德咸
曰。此僧緣闕法事罰在東方國名震旦。地
號閿鄉。于茲萬迴矣。奘歸求見迴。便設禮
問西域。宛如目矚。奘將訪其家。迴謂母曰。
有客至請備蔬食俄而奘至神異之迹多此
類也。正諫大夫明崇儼者。道術之士。謂人
曰。萬迴神僧也。玄宗潛龍時。與門人張暐
等同謁。迴見帝甚至褻黷。將漆杖呼且逐
之。同往者皆被驅出。曳帝入反扃其戶。悉
如常人更無他重。摭背曰。五十年天子自
愛。已後即不知也。張公等門外歷歷聞其
言。故傾心翼戴焉。五十年後蓋指祿山之禍
也。睿宗在邸時。或遊行人間。迴於聚落街
衢中高聲曰。天子來。或曰聖人來。其處信宿
閒。帝必經過徘徊也。惠莊太子乃睿宗第二
子也。天后曾抱示迴曰。此兒是西域大樹精
養之。宜兄弟也。安樂公主玄宗之季妹。附
會韋后。熱可炙手。道路懼焉。迴望車騎
連唾之曰。腥腥不可近也。不旋踵而禍滅。
[018-0824c]
及之帝愈知迴非常人也。出二官人日
夕侍奉之。特勅於集賢院圖形焉。暨迴垂
卒。而大呼遣求本鄉河水。門人徒侶求覓
無所。迴曰。堂前即是河水。何不取耶。眾於
階下掘井。河水湧出。飲畢而終。迴宅坊中
井皆醎苦。唯此井甘美。後有假託或稱小
萬迴。以惑市里多至誅死焉。至于終後右
常侍徐彥伯為碑。立閿鄉玉㵎西路矣。


系曰。日行萬里非人必矣。為鬼神邪。為仙
術邪。通曰。觀行知人。迴無邪行。非鬼神
也。無故作意。非仙術也。此得通耳。故智度
論中此通有四。一身能飛行如鳥無礙。二
移遠令近不往而到。三彼沒此出。四一念
能至。或曰。四中迴具何等。通曰。俱有哉。故
號如意通矣。瑜伽論神境同也。云或羅漢
有大堪能現三神變焉。


唐齊州靈巖寺道鑒傳



釋道鑒。姓馮氏。吳郡人未知從來。而居歷
下靈巖山寺。蹤迹神異不測僧也。元和中有
馮生者。亦吳郡人也。以明經調選未捷。因
僑寄長安。一日見老僧來詣。馮居謂之曰。
汝吾姓也。因相與往還。僅于歲餘遂注擬
作尉于東越。方務治裝。鑒負錫來告去。
馮問師去安所詣乎。鑒曰。吾廬在齊州靈巖
之西廡下。薄遊神京至今正十年矣。幸得
與子遊。今歸舊所。故來相別。然吾子尉于
越鄉。道出靈巖寺下。當宜一訪我也。馮諾
之曰。謹受教矣。數日馮出關東之赴任。
至靈巖寺門立馬望曰。豈非鑒師所居寺
[018-0825a]
乎。即入訪之。時一僧在庭。馮問。道鑒上人
廬舍安在。僧曰。此寺無道鑒。馮疑異默而計
曰。鑒公純直豈欺我乎。於是獨遊寺中。行
至西廡下。忽見壁畫一僧與鑒師貌同。馮
大驚嗟。鑒師果異人歟。且能降神與我交。久
之視其真相旁題云 馮氏子吳郡人也。年
十歲學浮圖法。以道行有聞。卒年七十八。
馮閱其題方悟云。汝吾姓也。言非謬矣一
說蘇州西去城二十許里。有靈巖山寺西北
廡下畫沙門形云。是梁天監十五年作遊方
居士狀。經過山寺寓過宵宿。而於僧厨借
筆硯。僧眾皆不留意。詰旦僧遍搜索而亡
有客。見殿隅畫一梵僧。面骨權奇膚色皴
黑。眉長且垂眸子電轉。眥間青白。昂鼻方
口。張脣露齒擎拳倚右肩之上。身屈可長一
丈五寸。衣麁衲袈裟臂擐大珠徒跣。眾見
驚懾莫測其來。遠近咸格有焚香禮歎者。
有請福禳災者。或於晴夜殿中析窣聞有
行道之聲。由是鳥雀不敢污踐簷楹之間
矣。然則鄉人謂之靈巖和尚。或云靈巖聖僧。
甞見形謂一老姥曰。貧道好食茭粽。疑是
聖者。翌日持簟入殿供養。乞今年別三月
三日民競送之。以菰蔣葉角黍米[卄/瀹]之。吳
人謂之茭粽也。唐先天二年陸魯公子疾。醫
工未驗。公憂慮增劇。門遇一僧分衛屈入。
遂索水器含噀之即時病間。魯公喜贈物頗
豐。了不迴視。遂問和尚居處何寺。答曰。貧
道住蘇州吳縣西靈巖寺。郎君為官江表望
入寺相尋。斯須已去。未久調補尚書刑部
[018-0825b]
郎。續遷桂州廉使。常念當年救病之僧。迂
路姑蘇入靈巖寺覓焉。乃說其形貌。合寺
僧云。非此所有。陸盡日徘徊不忍去。忽於
殿中見聖者形曰。往年療某者此僧也。寺
僧說其由致通感難知。陸捨錢數萬備香
火之資。却留旬日供養方去。又寺中淨人每
於像前占燭燈。添油助燼意盜油塗髮
耳。居無何其髮焦卷而墮。傍人勸令禮懺。
別買麻膏增炷平復如初。又武宗將廢佛
教也。近寺有陸宣者夢聖者云。受弟子
供施年深今來相別。且歸西天去也。宣急
命畫工圖寫真貌。至會昌五年毀拆寺宇。
方知告別之意焉。距咸通七年蝗災。爾時
彌空亘野食人苗稼。至于入人家食繒帛
之物。百姓徬徨莫能為計。時民人吳延讓
等。率耆艾數十百人。詣像前焚香泣告。即
日蟲飛越境焉。乾符五年寺眾當詣闕乞
鐘歸寺。差僧選日登途。聖者先入右神策
軍本局。預陳囑託。及正請鐘僧到見。司吏
怪問。數日前有僧來云。隷蘇州靈巖山寺。
其僧曰某。行無伴侶。後右軍胥因事遊吳。
見壁畫云。此是七月中曾來司內計會鐘
僧也。然吳中極彰靈異。且不測厥由。曾有
梵僧來禮畫像云。智積菩薩何緣在此。歎
嗟彌久。而自此號智積應身也。


系曰。同異之說史氏多之。今詳寺曰靈巖。僧
畫像此為同也。州曰歷下始蘇。遇者曰陸與
馮。此為異焉。斯蓋見聞不齊記錄因別也。
原夫聖人之應身也。或南或北。或漢或胡。或
[018-0825c]
平常之形。或怪差之質。故令聞見必也有
殊。復使傳揚自然多說。譬猶千里之外望
日月。以皆同其時。邊旁雲物狀貌有異耳。
既是不思議應現矣。則隨緣赴感。肆是難
同可發例云。所傳聞異辭也。


唐武陵開元寺慧昭傳



釋慧昭。未詳何許人。其為僧也。性僻而高。
恒修禪定。貌頗衰羸。好言人之休戚。而皆
必中。與人交言且不馴狎。閉關自處左右
無侍童。每日乞食。里人有八十餘者云。昭
居此六十餘年。其容貌無異於少時昔日
也。但不知其甲子。元和中有陳廣者。由孝
廉調為武陵官。而酷好浮圖氏。一日因詣
寺盡訪諸僧。昭見廣且悲且喜曰。陳君何
來之晚乎。廣愕然自揣。平生不識此僧。何
言來晚。乃曰未甞與師遊。何責遲暮。昭曰。
此非倉卒可言。當為子一夕靜話方盡此
意。廣甚驚異。後時詣昭宿。因請其事。昭曰。
我劉氏子。宋孝文帝之玄孫也曾祖鄱陽王
休業祖士弘。並詳於史氏。先人文學自負。
為齊竟陵王子良所知。子良招集賢俊文學
之士。而先人預焉。後仕齊梁之間為會稽
令。吾生於梁普通七年夏五月。年三十方仕
於陳。至宣帝時為卑官。不為人知。徒與
沈彥文為詩酒之交。後長沙王叔堅與始興
王叔陵。皆多聚賓客大為聲勢。各恃權寵
有不平心。吾與彥文俱在長沙之門下。及
叔陵被誅。吾懼不免。因皆銷聲。匿跡於
林谷。拾橡栗而食。掬溪㵎而飲。衣一短
[018-0826a]
褐雖寒暑不易。以待所憂之所定。無何
有一老沙門至吾所居曰。子骨法甚奇當
無疾耳。彥文再拜請其藥曰。子無劉君之
壽奈何。雖服吾藥亦無所補遂。告別將
去。復謂我曰。塵俗以名利相勝。竟何有
哉。唯釋氏可以捨此矣。恭納其言。自是不
知人事。凡十五年。又與彥文俱至建業。時
陳氏已亡宮闕盡毀。臺城牢落荊榛蔽路。景
陽并塞結綺基頹。文物衣冠蕩然而盡。故老
相遇相携而泣。且曰。一人無良已至於是。
隋氏所滅良可悲乎。又聞後主及諸王皆入
長安。乃率沈挈一囊。乞食於路以至關中。
吾長沙王之故客也。恩遇甚厚。聞其遷往瓜
州。則徑往就謁。長沙王長於綺紈而早貴盛。
雖流放之際尚不事生業。時方與沈妃酣
飲。吾與沈再拜於前。長沙悲慟久之。瀝泣
而起乃謂吾曰。一日家國淪亡骨肉播遷。豈
非天乎。吾自此且留晉昌氐羌之塞數年。
而長沙殂又數年彥文亡。吾因剔䰂為僧。
遁跡會稽山佛寺。凡二十年。時已百歲矣。
雖容體枯瘠而筋力不衰。尚日行百里。因
與一僧同至長安。時唐高祖已有天下。建
號武德。至六年吾自此或居京洛或遊江
左至於三蜀五嶺無不住焉。殆今二百九
十年矣。雖烈寒酷熱未甞有微恙。貞元末
於此寺夢一丈夫。衣冠甚盛。熟視乃長沙
也。吾迎延坐話舊。傷感如平生時。而謂吾
曰。後十年我之六世孫廣當官於此郡。師其
念之。乃問之曰。王今何為。曰冥官極尊。既
[018-0826b]
而又泣曰。師存而我之六世矣悲夫。吾夢覺
因紀君之名於經笥中。至去歲凡十年。乃
以君之名氏訪於郡人。尚怪君之未至。昨
因乞食里中。遇邑吏訪之。果得焉及君之
來。又依然長沙之貌也。然自夢及今十一年
矣。故訝君之晚也。已而悲惋泣下數行。因
出經笥示之。廣再拜願執屨錫為弟子。
昭曰。君且去。翌日當再來。廣受教而還。明
日至其居。昭已遁去莫知其適時。元和十
一年也。至大和初廣為巴州掾。於山南道
路逢昭。驚喜再拜曰。願棄官請從師為物
外之遊。昭亦許之。其夕偕舍于逆旅。至天
將曙。廣早起而省昭已去矣。廣茫然若有
所喪。神情沮敗。自是盡不知所往也。然
則昭自梁普通七年生。于時歲在丙午。下
至唐元和十年乙未。凡二百九十年。則與昭
言如合符契焉。


系曰。慧昭既三百年住世也。前不可測後未
可涯。與夫賓頭羅睺尊者一貫。胡不念恩
地之裔孫邪。通曰。神仙隔一塵。猶未可與
之遊。且廣是具縛凡夫。昭為度世上士。飛
鳶與淵魚蹤跡相遠。此何怪歟。


唐岸禪師傳



釋岸禪師。并州人也。約淨土為真歸之地。
行方等懺服勤無缺。微有疾作禪觀不虧。
見觀音勢至二菩薩現於空中持久不滅。
岸召境內畫人無能畫者。忽有二人云。從
西京來欲往五臺。自樂輸工畫菩薩形相
繢事畢贈鞵二緉。忽隱無蹤。岸知西方緣
[018-0826c]
熟。告諸弟子云。吾今往生。誰可偕行。有小
童子稽顙曰。願隨師去。乃令往辭父母父
母謂為戲言。而令沐浴著淨衣入道場念
佛。須臾而終。岸責曰。何得前行。時岸索筆
讚二菩薩曰。觀音助遠接。勢至輔遙迎。寶
瓶冠上顯。化佛頂前明。俱遊十方剎。持華
候九生。願以慈悲手。提獎共西行。述讚已
別諸弟子入道場。命門徒助吾念佛。端坐
而終。春秋八十。時垂拱元年正月七日也。


唐會稽永欣寺後僧會傳



釋後僧會者。本康居國人也。以吳赤烏年中
謁大帝。初吳人未識僧形。止曰胡人入
境。乃祈舍利。已令帝開悟末主天紀四年。
會尸解真身隱焉。至唐高宗永徽中見形于
越。稱是遊方僧。而神氣瓌異眉高隆準。頤峭
眸碧而瘦露奇骨。真梵容也。見者悚然罔知
階位。時寺綱紏詰其厥由。罵而驅逐會行及
門。乃語之曰。吾康僧會也。苟能留吾真體
福爾伽藍。躧步之間立而息絕。既而青目
微瞑精爽不銷舉手如迎揖焉。足跨似欲
行焉。眾議偃其靈軀窴於窀穸。人力殫矣
略不傾移。雖色身堅牢而彊事膠漆。遷于
勝地別立崇堂。時越人競以香華燈明。繒
綵旛蓋果實衣器。請祈心願。多諧人意。初
越之軍旅多寓永欣。其婦女生產兵士葷血
觸污僧藍。人不堪其淹穢。會乃化形往謁
閩廉使李若初。且曰。君侯即領越之藩條。
託為遷之軍旅語罷拂衣而去。尋失蹤跡。
李公喜而駭。且記其言。後果赴是郡。及上
[018-0827a]
事訖便謁靈跡認于時言者則斯僧也。命
撤軍家勒就營幕。又疋婦夜臨蓐席。且無
脂爥。隣無隙光。俄有一僧秉爥自牖而入。
其夫旦入永欣。認會貌即是授火救產厄
之僧。自爾民間多就求男女焉。屬會昌毀
永欣也。唯今大善獨留號開元矣。遂移會
身入是寺中。大中之後有曇休律師。為會
別創堂宇廣其供具。又甞就閭閻家求草
屨。至今越人多以芒鞵油旛上獻。感應[月*夸-大+八]
蠁。各赴人家不可周述。今號超化大師。
從永徽至今未甞闕其供施焉。沙門虛受
為碑紀述焉。


系曰。蔡邕是張衡後身。智威本徐陵前事。驗
皆昭晰理且弗虛。至於聖人功用自在此亡
彼出。利見無方。僧會捐世既遐唐來化越。
立逝屹然異中之異。苟非應物現形如水
中月。孰能預於是乎。


唐京兆法海寺道英傳



釋道英。不知何許人也。戒德克全名振天
邑。住寺在布政坊。咸亨中見鬼物寺主慧
簡。甞曰。曉見二人行不踐地。入英院焉。
簡怪而問之。英曰。向者秦莊襄王使使傳語。
飢虛甚久。以師大慈欲望排食并從者三
百人。勿辭勞也。吾以報云。後日曉具饌。可
來專相候耳。簡聞之言。以酒助之及期果
來。侍從甚嚴。坐食倉黃謂英曰。弟子不食
八十年矣。英問其故。答曰。吾生來不無故
誤其如滅東周絕姬祀。或責以功德。吾平
日未有佛法可以懺度。唯以赦宥矜恤惸
[018-0827b]
獨塞之。終為未補。以福少罪多受對未
畢。今此一飡。更四十年方復得食。因歷指
座上云。此是白起王翦。為殺害多罪報未
終。又云。此陳軫以虛詐故。英曰。王何不從
人索食而甘虛腹。此奚可忍乎。王曰。慈心
人少。餘人不相見。吾緣貴人不可妄行
崇禍。所以然也。英指酒曰。寺主簡公將獻。
深有所愧。垂去謂英曰。甚感此行傷費。饜
飫可知。弟子有少物即送相償。城東通化
門外尖塚。以其銳上而高大。是吾棲神之所。
世人不知妄云呂不韋墓耳。英曰。往遭赤
眉開發何有物來。曰賊取不得。英曰。貧道
非發丘中郎。是出家人無用物所。必勿將
來。言訖長揖而去。英感下趣如此。罔知終
畢。


唐京兆法秀傳



釋法秀者未詳何許人也。居于京寺遊遊
咸鎬之間。以勸率眾緣多成善務。至老未
嘗休懈。開元末夢人云。將手巾袈裟各五百
條。可於迴向寺中布施。覺後問左右。並云
無迴向寺。及募人製造巾衣。又遍詢老舊
僧俗。莫有此伽藍否。時有一僧。形質魁梧
人都不識。報云。我知迴向寺處。問要何所
須并人伴等。答曰。但齎所施物名香一斤
即可矣。遂依言授物。與秀偕行。其僧徑入
終南山。約行二日至極深峻。初無所覩復
進程見碾石一具。驚曰。此人迹不到何有
此物。乃於其上焚所齎香。再三致禮。哀訴
從午至夕谷中霧氣彌浸。咫尺不辨。逡巡開
[018-0827c]
霽。當半崖間有朱門紛壁綠牖琁題。剎飛
天矯之旛。樓直觚稜之影。少選見一寺分
明雲際。三門而懸巨牓曰迴向寺。秀與僧
喜甚。攀陟遂到。時已黃昏。而聞鐘磬唱薩之
聲。門者詰其所從。遲迴引入見一老僧。慰
問再三倡言曰。唐皇帝萬福否。處分令別僧
相隨歷房散手巾袈裟。唯餘一分。指一房
空榻。無人有衣服坐席。似有所適者。既而
却見老僧。若綱任之首。曰其往外者當已
來矣。其僧與秀復欲至彼授手巾等。一房
但空榻者。亦無人也。又具言之。者僧笑令
坐。顧彼房內取尺八來。至乃玉尺八也。老
僧曰。汝見彼胡僧否。曰見已。曰此是將來
權代汝主者。京師當亂人死無數。此胡名
磨滅王。其一室是汝主房也。汝主在寺以愛
吹尺八。罰在人間。此常所吹者也。今限將
滿。即却來矣。明日遣就齋。齋訖曰。汝當迴
可將此尺八并袈裟手巾與汝主自收也。
秀禮拜而還。童子送出。纔數十步雲霧四合。
則不復見寺矣。乃持手巾袈裟玉尺八進
上玄宗。召見具述本末。帝大感悅凝神久
之。取笛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後數年果有
祿山之禍。秀所見胡僧即祿山也。秀感其所
遇精進倍切。不知所終。世傳終南山聖寺
又有迴向也。


系曰。昔梁武遣送袈裟入海上山。法秀詣
迴向寺燕師命使尋竹林聖寺。此三緣者名
殊而事一。莫是互相改作同截鶴續鳧否。
通曰。聖人之作。猶門內造車門外合轍。雖
[018-0828a]
千萬里之遠事亦符合者。蓋無異路。故如
樵子觀仙棊爛柯。非止王質。有多人遇棊
且姓名不同為爛斧柯者不一。今送衣入
聖寺。多者亦如此也。


唐滑州龍興寺普明傳



釋普明。不知何許人也。或云西域之僧。每
談禪法舉攉玄微。莫可測其沈寥之高遠
歟。大曆初年受胙縣人請居阿蘭若。學者
螘聚塵中往來。白衣禮而施之。日以千計。
或一覩相自然懲忿窒慾。食葚懷音沿善
革惡。以歲計無央數也。右僕射義成軍節
度使賈耽者本謫仙也。優游道學率略空
門。纔覿明也若羊祜之識舊環。蔡順之見
慈母焉。降心延請住州寺。迎引傾郭巷無
居人。由是為人說法。雖老不疲行疾如
風。質貌輕壯。以貞元八年壬申閏十二月十
日。囑付門徒奄然坐滅。生年或云三百歲。
以其年百歲者見之。顏容不易之故。依天
竺法火化。收舍利二七粒。竪固圓明。群信
於明所居禪庭立塔一所。後遷座於塔下
焉。明亡之後十年王師西征安靜邊塞。滑人
有材勇者柴清。因覘獫狁深入虜庭。巡邏
者多乃晝伏夜動。迷方失路迂直不分。清
見明在前導若老馬之先驅焉。及抵漢
城忽然不見。歸州就塔作禮。遐邇傳之。
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018-08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