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286 北溪大全集-宋-陳淳 (master)


[019-1a]
  欽定四庫全書


  北溪大全集巻十九


  宋 陳淳 撰


  講義


  原畫


  伏羲作易根原備見於先天一圖世傳是圖出於邵康
節以爲得之陳希夷穆伯長而來而其實固已具於繫
辭傳易有太極章及說卦傳天地定位章矣蓋昔者伏
[019-1b]
羲仰觀俯察灼見夫隂陽二氣錯綜流行生生而不窮
於是作書以配之而名之曰易取其有交易變易之義
今按繫辭傳攷之所謂太極云者象數未形而其理已
具之稱形器已具而其理無朕之目蓋兆於萬古無極
之前而貫乎萬古無極之後立於天地萬物之表而行
乎天地萬物之中也自其始之動而生陽靜而生隂也
以隂陽有奇耦之數故畫一奇以象陽畫一耦以象隂
而爲一畫者二是謂太極生兩儀其位則陽先而隂後
[019-2a]
其數則陽一而隂二於兩儀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
爲二畫者四是謂兩儀生四象太陽位乎一而含數九
以奇圓一而圍三三各一奇參天而爲三本體畫奇通
所從生位一奇乃三其圍三而得之也少隂位乎二而
含數八以耦方一而圍四四合二耦兩地而爲二本體
一畫耦一畫奇通所從生位一奇乃一其圍四兩其圍
三而得之也少陽位乎三而含數七以本體一畫奇一
畫耦通所從生位一耦乃一其圍三兩其圍四而得之
[019-2b]
也太隂位乎四而含數六以本體二畫耦通所從生位
一偶乃三其圍四而得之也於四象之上又各生一奇
一耦而爲三畫者八於是三才略具而八卦之名立是
謂四象生八卦其位則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
艮七坤八而謂之經卦於八卦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
而爲四畫者十六是八卦復爲太極而復生兩儀於四
畫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爲五畫者三十二是八卦
之兩儀復生四象於五畫之上又各生一奇一耦而爲
[019-3a]
六畫者六十四則兼三才而兩之是八卦之四象復生
八卦於是六十四卦之名立而謂之重卦是於乾一兑
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上復以乾一兌二
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者循序而重加之也故
始自重乾以及夬大有大壯小畜需大畜泰八卦則爲
乾一之所生次自履兌睽歸妹中孚節損臨八卦則爲
兌二之所生次自同人革離豐家人既濟賁明夷八卦
則爲離三之所生次自無妄隨噬嗑震益屯頥復八卦
[019-3b]
則爲震四之所生次自姤大過鼎恒巽井蠱升八卦則
爲巽五之所生次自訟困未濟解渙坎䝉師八卦則爲
坎六之所生次自遯咸旅小過漸蹇艮謙八卦則爲艮
七之所生次自否萃晉豫觀比剥以終於重坤則爲坤
八之所生次第相承條理不紊由本而榦由榦而枝皆
其勢之所自然而不容已特假聖人之手以畫之而非
人力所能安排布置者自八卦之立即具六十四卦而
非八卦之後旋生六十四卦也自六十四卦之成即是
[019-4a]
八卦而非六十四卦之外復有八卦也就中平分之爲
兩截而按說卦對待之位相接爲圓圖則虚中者爲太
極自内而外第一畫分爲兩儀則陽儀居左隂儀居右
第二畫分爲四象則太陽居左之前少隂居左之後少
陽居右之前太隂居右之後第三畫分爲八卦則乾一
兑二居左之前離三震四居左之後巽五坎六居右之
前艮七坤八居右之後第四畫至第六畫則八卦乘八
卦而六十四卦整整成列在乾一位之中内之八乾實
[019-4b]
不離乎一乾而爲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悔而重乾復
居乾一位之一在兌二位之中内之八兑實不離乎一
兌而爲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悔而重兌復居兌二位
之二在離三位之中内之八離實不離乎一離而爲貞
外自乾一至坤八爲坤而重離復居離三位之三在震
四位之中内之八震實不離乎一震而爲貞外自乾一
至坤八爲悔而重震復居震四位之四在巽五位之中
内之八巽實不離乎一巽而爲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
[019-5a]
悔而重巽復居巽五位之五在坎六位之中内之八坎
實不離乎一坎而爲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悔而重坎
復居坎六位之六在艮七位之中内之八艮實不離乎
一艮而爲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悔而重艮復居艮七
位之七在坤八位之中内之八坤實不離乎一坤而爲
貞外自乾一至坤八爲悔而重坤復居坤八位之八


  第一畫則一隂一陽相間第二畫則二隂二陽


  相間第三畫則四隂四陽相間第四畫則八隂八陽相
[019-5b]
間第五畫則十六隂十六陽相間第六畫則三十二隂
三十二陽相間統而言之則左者皆爲陽右者皆爲隂
而各有界分故自復至乾凡百一十二陽而又有八十
隂者陽中之隂也自姤至坤凡百一十二隂而又有八
十陽者隂中之陽也迭而言之則陽往交隂隂往交陽
而互爲其根故陽在陽中陽順行陽在隂中則逆行隂
在隂中隂順行隂在陽中則逆行即卦氣流行之序而
言之則復居子半以應冬至一陽之生積而二陽臨三
[019-6a]
陽泰四陽大壯五陽夬至乾居午半而爲六陽之極陽
爲隂之父故乾父又生長女而爲姤焉姤居午半以應
夏至一隂之生積而二隂遯三隂否四隂觀五隂剥至
坤盡子半而爲六隂之極隂爲陽之母故坤母又孕長
男而爲復焉離則盡夘中以應春分坎則盡酉中以應
秋分即卦一定之分而言之則乾居南坤居北以應天
地闢闔而辨上下之位是謂天地定位離居東坎居西
以應日月出入而列左右之門是謂水火不相射艮居
[019-6b]
西北兌居東南以應山高西北澤傾東南是謂山澤通
氣震居東北巽居西南以應雷啓羣蟄風養萬物是謂
雷風相薄無非與造化自然之易相脗合於以教民占
筮揲蓍布卦以斷吉凶每一卦之中其變又各六十四
蓋有變易無窮之用也是乃所以通天下之志定天下
之業而妙開物成務之道也


  原辭


  伏羲之易本無文字始於乾而終於坤每卦惟有六畫
[019-7a]
而已蓋是時太朴未散世質民淳凡有動作莫識是非
利害因即隂陽逆順消息之大分而示之使占者於是
玩焉以決吉㓙而不至於迷茫爾是乃首闢渾淪其爲
旨蓋甚坦易明直而非有淵微𤣥妙之意也降及中古
民僞日滋易道微矣文王於羑里中爲斯世患乃取伏
羲之易而衍之既改八卦之位以乾居西北坤居西南
退處不用之地而任六子以爲天地用離居南坎居北
震居東兌居西巽居東南艮居東北所謂帝出乎震齊
[019-7b]
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
言乎艮是謂後天之學又六十四卦  於乾坤
  既濟未濟若今所傳




  然已非伏羲之舊


  矣周公繼        分别爻義而繫之爻
辭以斷六爻之吉㓙若初九潛龍勿用之類是也隨事
丁寜始爲纎悉  占法加密矣以文字始著於
[019-8a]
文王周公因謂之周易又以簡帙重大分爲上下經兩
篇上經止坎離而下經首咸恒條理昭晰已如星日迨
周之衰淫于術數而易道復不明矣孔子乃黜八索而
作十翼以贊之曰彖上傳曰彖下傳所以釋文王所繫
彖上下經爻之辭若大哉乾元以下等是也曰象上傳
曰象下傳所以釋伏羲卦之上下兩象若天行健等類
及周公所繫兩象六爻之辭若潛龍勿用陽在下也等
類是也曰繫辭上傳曰繫辭下傳所以述文王周公所
[019-8b]
繫卦爻辭之傳而通論一經之大體上自天尊地卑以
下自八卦成列以下是也曰文言傳所以申言乾坤彖
象之旨而爲諸卦之例若元者善之長以下是也曰說
卦傳所以詳其所未盡之意若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
贊於神明而生蓍以下是也曰序卦傳所以序其先後
若有天地然後萬物盈焉以下是也曰雜卦傳所以錯
雜而言之若乾剛坤柔比樂師憂以下是也是十篇者
亦無非推廣圖象卦爻之蘊以著明羲文周公之法然
[019-9a]
專以理義發明占意使人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
觀其變而玩其占以求免於㓙咎校之羲文周公之舊
雖其爲言縱横反覆窮深極微與初旨已大相異而其
所以爲理則實不越乎圖象卦爻之中而非從外得實
不離乎天道人事之常而非可以詭異過求也自秦以
來書幸全於遺燼道則晦而不章卑者泥於窮象數而
穿鑿附會為災異之流高者溺於談性命而支離放蕩
爲虚無之歸至我朝程子蓋深病焉於是作傳以明之
[019-9b]
一掃諸儒之陋見而專即日用事物之著發明人心天
理之實奥旨宏綱昭然在目視孔子所發又加詳且明
焉學者於是始知易爲人事切近之書而云爲踐履可
以無所往而不在是也然易之起原於象數自象數之
既形則理又具於理數之中而不可以本末二其觀也
易之作本於占筮自占筮之既立則理又寓於占筮之
内而不可以精粗二其用也此正程子所謂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者若偏于象占而不該夫理義則孔子之意
[019-10a]
泯一於理義而不及乎象占則羲文周公之心亦幾乎
息矣此朱文公本義之書作所以必表伏羲圖象冠諸
篇端以明作易根原之所自來一出於天理之自然而
爲智巧之私又古經傳次序推原四聖所以成


         而惟占法之明隨人取決而無偏
辭之滯而天下義理爲之磨刮精明依然涵萃於其中
本末精粗兼該具舉近以補程傳之所不足而上以承
四聖之心所謂開物成務之大用至是又益周備而易
[019-10b]
道之盛於此無餘蘊矣學者當因是書各就四聖一賢
本義稍詳果能知其因時設教所以爲心者蓋並行而
不相悖然後於易學可進而易書之廣大悉備有天道
焉有人道焉始可與提綱張目徧觀而盡識至所謂和
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者其根原脈
絡歸宿皆由是其可通乎


  原旨


  列禦冦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
[019-11a]
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
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視之不見聴之不
聞循之不得故曰易此異端之說非儒者之所宜言自
唐孔氏引之爲疏義而後之學易者遂祖之吁是豈羲
文周孔四聖之旨哉蓋昔者聖人之作易也本就隂陽
而取名以隂陽交錯而理流行不容以一定拘故以易
命之其爲字從日從月亦隂陽之謂也而其所以爲義
則代換變易之稱即生生之謂者不惟天地造化之爲
[019-11b]
然而在書之爲蓍卦辭義及人事之理莫不皆然也今
以造化而言太極動而生陽動極復靜靜而生隂靜極
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子月六隂極而退於上也而
一陽復生於下焉午月六陽極而退於上也而一隂復
生於下焉晝陽之盛也而隂已生於午焉夜隂之盛也
而陽已生於子焉其代換有如此者二氣交感化生萬
物自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復元自春而夏夏而
秋秋而冬冬而復春一闢一闔一消一息循環而無端
[019-12a]
周流而不窮其變化有如此者即所謂天地設位而易
行乎其中者是也在書之所謂卦者而言自一奇一耦
而爲兩儀加倍而爲四象又加倍而爲八卦又加倍而
爲六十四卦陽奇交乎隂隂耦交乎陽互相參錯而成
其代換有如此者自乾至泰由一乾而變自履至臨由
一兌而變自同人至明夷由一離而變自無妄至復由
一震而變自姤至升由一巽而變自訟至師由一坎而
變自遯至謙由一艮而變自否至坤由一坤而變其變
[019-12b]
化有如此者即所謂聖人之作易也觀變於隂陽而立
卦者是也以蓍而言自一變所歸有奇耦而爲兩儀自
三變奇耦有多少而爲四象至十八變而後卦成則亦
不外乎四十九䇿更互分合往來而爲之其代換有如
此者或得一爻而變或得二爻而變或得三爻而變或
得四爻而變或得五爻而變或得六爻而變六十四卦
能變之所之其變化有如此者即所謂四營而成易者
是也以辭義而言或剛上而柔下或柔上而剛下
[019-13a]
或内健而外順或内柔而外剛或柔進而上行
或剛自外來而爲主於内无妄或柔外而文剛或剛上而
文柔賁其代換有如此者卦各隨時爲義不同如泰君
子道長小人道消之時則其進爲亨吉否小人道長君
子道消之時則其進爲不利而六爻於其中又各隨位
取義不一如泰之初九羣陽始進則拔茅茹征吉九二
以剛中爲立信任則治泰之道得尚于中行九三泰將
極而過乎中則以艱貞爲戒六四泰已極而入乎隂類
[019-13b]
則以翩翩其鄰爲警六五爲泰主能任九二成治泰之
功則有帝乙歸妹之祉上六泰極而復否則有城復于
隍之吝凡卦爻之例皆然其變換有如此者即所謂六
爻之義易以貢者是也在人事之理而廣推之凡日用
動靜語黙屈伸進退大小粗精隱顯等類應一切相對
待者皆莫不各有隂陽分屬如張忠定公所謂公事未
判者屬陽巳判者屬隂二端常相因相禪而無窮雖極
千條萬緒之不齊而莫不各有當然一定之則參錯於
[019-14a]
其間惟當與之相爲流通爾方其成已爲仁成物爲智
則仁主内而智主外矣及學不厭爲智教不倦爲仁則
又智主内而仁主外焉方其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則義
主先而禮主後矣及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則又禮
主先而義主後焉其代換有如此者當揖遜則揖遜當
征伐則征伐當與賢則與賢當與子則與子在禹稷之
地則當出在顏子之地則當處在曽子之地則當去在
子思之地則當守在三仁之地當去者去當奴者奴當
[019-14b]
死者死在孔子之地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可久則久可
速則速於鄉黨則當恂恂於朝廷則當便便與上大夫
言則當誾誾與下大夫言則當侃侃而皆不可以一律
定焉其變化有如此者即所謂易窮則變變則通者是
也而總皆不離乎隂陽之所爲也此聖人於繫辭傳必
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高卑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
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
地成形變化見矣所以取造化隂陽之實與卦爻無二
[019-15a]
致也又曰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隂陽之義配日月
易簡之善配至德又所以即卦爻隂陽之旨與天地人
同一揆也故莊周謂易以道隂陽亦窺見乎此矣然合
而言之所謂太極者常流行通貫皆無不在焉在造化
則隂陽二氣之中各具一太極在書則六十四卦之中
每象每爻亦各具一太極也四十九䇿之中每揲每變
亦各具一太極也在人事千條萬緒之中無小無大又
無不各具一太極也即所謂易有太極及三極之道也
[019-15b]
故占者於此必各隨卦爻隂陽奇偶與太極周流以決
吉凶悔吝之幾而不滯於一隅如程子所謂隨時變易
以從道聖人有聖人之用賢人有賢人之用衆人有衆
人之用學者有學者之用君有君用臣有臣用無所不
通若拘於一則三百八十四爻但爲三百八十四事而
止也在學者之學易必平心以觀其象而玩其辭如筮
者之筮事每虚心以觀其變而玩其占於逐位之下視
隂陽消息盈虚以察其所值之時又於逐爻之中視剛
[019-16a]
柔進退偏正以攷其所主之義使萬理粲然一定如森
如列脈絡不亂而分毫不差然後能體之在我而動靜
無非易於寂然不動之時則合萬殊爲一本而渾然太
極之全體常昭融於方寸間及感而遂通之際則散一
本爲萬殊而縱横曲直莫非太極大用之所流行又何
有一物之不會于極哉故曰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
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黙而成之不言而信存
乎德行至是則羲文周孔之傳始知其真不吾欺矣


[019-16b]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此象傳之辭夫子所以釋伏羲之卦象也夫乾六畫純
陽上下皆乾爲重乾之卦陽之性健其成象之大者曰
天天一而已何以見其爲重義蓋天行一日一夜三百
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爲之一周今以行而言則見其
日日一周若重復之象焉非至健不能也君子法天
行之象而必自强不息者何也此正夫子示人以體道
之要而非姑爲是區區之法也蓋是道流行乎天地之
[019-17a]
間亘古窮今無一息之停凡天之所以爲天運行旋轉
終古而無息者乃與道爲體也故盈乎天地之間如日
往則月來寒往則暑來星辰之回旋風雷之鼔舞木生
而不窮水流而不息自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復
元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復春凡大化流行循
環而無端者皆與道爲體也而其在人則總會於吾心
天理本體亦常生生而無一息之已而其大用亦無一
息不流行乎日用之間故孩童之良知良能無不愛敬
[019-17b]
見赤子入井者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見牛觳&KR1100則爲之
不忍嘑爾蹴爾之與行道乞人皆有所不屑是雖於窮
㓙縱欲昏迷陷溺之極而所謂降衷秉彞亦終有不可
得而殄㓕者惟聖人純乎天德爲能全體之而無一息
間斷故仁則徹終始皆仁而無一息之不仁義則徹終
始皆義而無一息之不義禮智則徹終始純乎禮智而
無一息之不禮智此正所謂至誠無息之地配天悠久
無疆之境而詠文王之詩者有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
[019-18a]
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純亦不已又曰穆穆文王於
緝熈敬止又曰亹亹文王令聞不已是文王正有以全
體乎此而與天相爲不已也古之聖人莫不皆然堯舜
之所以兢業禹之所以克勤湯之所以日新又新武王
所以終身佩服丹書敬勝怠之訓周公所以拳拳於無
逸之書皆以此也吾夫子於此素行尤爲與天無間其
曰爲之不厭誨人不倦又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
老之將至云爾正其天行之健雖欲已而有所不能已
[019-18b]
也葢嘗於川上發不舍晝夜一節以示人已爲精切矣
今此適贊重乾之象有契於其中是安得不爲學者一
言哉夫道體本無窮天德本無疆聖心本不已在君子
誠不可不深有以體之而自强不息也一事之不强則
天德便息於一事之下一刻之不强則天理便息于一
刻之中私事之一萌則天理即爲私意息而不能以自
强矣人欲之一間則天理即爲人欲息而不復以自强
矣夫惟卓然有清明剛健之資者既能致知至極有以
[019-19a]
見夫道體之所以然乂能克己淨盡無以害乎天德之
所本然則將見志氣日强俛焉日有孜孜不能以自息
如顔子之惟見其進未見其止矣雖然其所以爲存養
之要者又在主敬而爲省察之要者又在謹獨蓋敬者
貫動靜一終始之功天理之所以生生而獨者又幾微
方動而未形之初於是而不謹則私欲行而天理爲之
間斷矣此又學者所當盡心也


[019-19b]









  北溪大全集巻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