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7 欽定皇朝通典-清-高宗弘曆 (master)


[065-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
  樂三/
   臣/等謹按杜典所列十二律五聲八音旋宫相生
   諸門皆以闡發樂律精微然自漢唐以來誤以絃
   音度分牽合管音遂致隂陽紊雜我
  朝考訂中聲定清濁分均之法一洗千古相沿之謬
   兹所登載與杜典所列逈乎不同
[065-1b]
  昇平制作天地為昭逺非前代所可比擬也
   十二律
   康熙五十二年
詔修輯律吕數理諸書五十三年律吕正義書成嗣後各
   祭祀朝㑹典禮並用新定樂律
   臣/等謹按漢後言律吕者皆以隂陽相雜為言黄
   鍾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蕤賔為變徴林鍾為
   徴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其餘各宫以類從焉
[065-2a]
聖祖仁皇帝製器審音定為陽純用律隂純用吕俾清濁
   隂陽不相紊雜足訂歴世相沿之誤其精意悉載
   律吕正義一書我
 皇上心通天矩重纂律吕正義後編以抉前書之藴奥
   今謹從二書中備輯其闡發改定律吕精義者詳
   著於篇以昭古樂昌眀立隆千古之盛
   律吕正義黄鍾理數篇曰按律吕新書黄鍾九寸
   空圍九分積八百一十分註曰天地之數始於一
[065-2b]
   終於十其一三五七九為陽九者陽之成也其二
   四六八十為隂十者隂之成也黄鍾陽聲之始陽
   氣之動也故其數九分寸之數具於聲氣之元不
   可得而見及斷竹為管吹之而聲和候之而氣應
   而後數始形焉均其長得九寸審其圍得九分積
   其實得八百一十分長九寸圍九分積八百一十
   分是為律本度量權衡於是而受法十一律由是
   而損益焉朱子以為本原第一章是最大節目葢
[065-3a]
  上古聖人心通造化黙㑹中聲製為黄鍾適符天
  地自然之數漢晉而後凡究心於律吕者因未詳
  考黄鍾之真度是以中聲無由而得今欲定黄鍾
  之管必先定黄鍾之度既得黄鍾之度乃攷其周
  徑面羃積實之相生而較以容黍之多寡然後製
  以器審以音一一脗合則理之出於自然者無不
  歸於大同矣 律吕正義後編律由數起篇曰問
  漢志言度量衡皆起於律又曰推厯生律律吕新
[065-3b]
  書則曰分寸之數具於聲氣之元不可得而見及
  截竹為管吹之而聲和候之而氣應而後數始形
  焉然則數由律起乎抑律由數起乎曰律由數起
  也漢志曰推厯生律制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
  繩嘉量探賾索𨼆鈎深致逺莫不用焉度長短者
  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
  絫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大於千衍於萬其法在
  算術觀志所言是律生於數而度量衡又起於律
[065-4a]
  也後漢志曰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
  有數天地初形人物既著則算數之事生記稱大
  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二者既立以比日表以管
  萬事一十百千萬所同用也律度量衡厯其同用
  也是又言律與度量衡同起於數也蔡元定曰律
  未成之前有數而未見律成而後數形焉度之成
  在律後度之數在律前故律之長短圍徑以度之
  分寸之數而定是又言律起於數度成於律而律
[065-4b]
  又定於度也凡此皆律由數起之義也 律吕正
  義後編律吕分均篇曰周禮太師掌六律六同以
  合隂陽之聲陽聲黄鍾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隂聲大吕夾鍾仲吕林鍾南吕應鍾皆文之以五
  聲宫商角徴羽夫既曰合隂陽之聲矣而又分别
  之曰若者陽聲若者隂聲明乎隂陽之可合而不
  可雜也且曰皆文之以五聲明乎陽律隂吕各有
  五聲也向使律吕而可相雜則周禮何不直云十
[065-5a]
  二律又何不渾言之曰律吕而必條分縷晰曰六
  律六同隂聲陽聲云爾哉且周禮大司樂之用六
  樂也所奏者黄鍾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所歌
  者大吕應鍾南吕林鍾仲吕夾鍾倘律吕之可雜
  用何不於所奏者一㕘以吕或於所歌者而一錯
  之於律乎是其奏與歌有相合無相混也國語伶
  州鳩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聲而
  量之以制夫黄國語本作六/依朱子作黄中之色也故名之曰
[065-5b]
  黄鍾二曰太蔟三曰姑洗四曰蕤賔五曰夷則六
  曰無射為之六間以揚沈伏而黜散越也元間大
  吕二間夾鍾三間仲吕四間林鍾五間南吕六間
  應鍾律吕不易無姦物也彼其於律吕也既分别
  次第而數之又各自連類而數之未嘗曰一黄鍾
  二大吕三太蔟四夾鍾云云也且其曰律吕不易
  云者言其各有條理不相互易夫而後乃無姦物
  也按杜典於十二律備言律吕分屬隂陽此條論/清濁分均正深明律吕隂陽不相紊雜之義故
[065-6a]
  謹録於此不贅列/於旋宫法内云
  五聲八音名義
  律吕正義後編中聲篇曰問宫最濁商次濁角居
  中徵次清羽最清然則角乃中聲樂不以角為君
  而以宫為君何也曰沈括曰濁為宫稍清為商最
  清為角清濁不常為徴羽斯言最是夫音大則濁
  小則清自宫以下清至於羽而止自羽以上濁至
  於宫而止然管子言五聲數徴羽大於宫然則宫
[065-6b]
  之上有徴羽猶夫角之下有徴羽也羽之下不容
  復有聲必轉而之乎宫之上乃可是以沈括曰徴
  羽清濁不常夫徴羽必轉而之乎宫之上乃可然
  則宫乃中聲正聲君聲而不可以紊歟按此條本/論中聲以
  證旋宫必用倍律然正發明/五聲清濁之㫖故列於此 律吕正義八音樂
  器總説篇曰八音之樂各從其類而制器尤宜探
  其體要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
  克諧無相奪倫盖生於人聲成於樂器而宫調運
[065-7a]
  於其中所以節人聲而裁樂器也古聖人初制律
  吕以和五聲然後被之八音金石有厚薄輕重之
  差刳竹有空竅短長之别絲音則徽柱散實以分
  聲調土樂則中空容積以較度分革木雖止一聲
  亦皆有所由起要之莫不以律吕五音之倍半準
  其損益葢絲與金石為一類假人力以生聲者也
  竹與匏土為一類假人氣以生聲者也革與木為
  一類所以為樂之節奏者也然八音之中備律吕
[065-7b]
  隂陽之體叶宫調聲字之全惟絲竹為最要何也
  金石之器以律吕實積容受分量較其厚薄輕重
  其為體也雖各不同而為用則一器獨限一聲而
  已匏土之器其聲生於空竅其分定於容積與竹
  音同革木之器雖不以律吕之法為準則而其度
  分亦皆依黄鍾而得數要之皆所以應和樂之始
  終節奏耳夫六經所載八音備具然堂上之樂貴
  人聲而以絲音為主堂下之樂貴人氣而以竹音
[065-8a]
  為主竹之聲在虚虚之多者聲濁少者聲清而多
  少之數定於中空之圍徑短長絲之聲在實實之
  多者聲濁少者聲清而多少之數定於絲綸之巨
  細分度所以然者竹音之樂十二律吕為之本相
  與比例推求而取其聲由於比例推求而得其數
  其圍徑長短加分减分總不越乎十二律吕之範
  圍大者用其大體本形之度分小者用其小體本
  形之度分而後竹音諸樂之聲字各歸於律吕之
[065-8b]
  位而各應於律吕之宫調焉葢竹音諸樂依人之
  氣而生聲故本之中空容積之多寡而無與乎形
  體厚薄之度分也絲音之樂五聲二變為之本相
  與比例折取而察其聲由於比例折取而得其分
  其絲綸巨細徽柱逺近總不越乎五聲二變之範
  圍大者用其大體本絃之度分小者用其小體本
  絃之度分而後絲音諸樂之聲字各得五聲二變
  之位而各應於律吕之宫調焉葢絲音諸樂依人
[065-9a]
  之力而生聲故本之絲綸之巨細長短而無與乎
  形質之大小也必使絲竹之器一皆協於十二律
  吕五聲二變之正而衆音之器所應宫調聲字又
  皆協於絲竹之音然後諸樂之大本可得而論焉
   律吕正義後編八風篇曰問史記以八風協十
  二律始於不周風終於閶闔風始於應鍾之吕終
  於無射之律風何以不始廣莫而始不周律何以
  不始黄鍾而始應鍾遂使十二辰以亥始以戌終
[065-9b]
  亦有說乎抑傳述之誤也曰天地之本固如是也不
  觀諸易乎易曰乾知大始又曰乾西北方之卦也
  若是乎十二律吕雖始於黄鍾十二辰雖始於子
  而言其大始固必在西北也西北者戌亥之交不
  周風居焉故風始不周也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
  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故以四序言之則十一
  月一陽生而為十二辰之始以二氣言之九月之
  剥而為純坤則陽已生焉何也無乾則不能成坤
[065-10a]
  坤畫斷處即乾之充塞于其内已全其純乾之體
  也則知非陽之絶而復續直是未嘗絶也有表裏
  而無絶續此隂陽之情狀也曰史記之義亦精矣
  而他書無以戌亥為始終之㑹者何也曰黄帝素
  問言五運六氣以戌亥為天門五運六氣皆八風
  之所為故必以戌亥為終始十二律吕亦八風之
  所應故律書所言與素問相表裏也曰六經中猶
  有可證佐者歟曰文王後天之卦固如是矣乾坎
[065-10b]
  艮震巽離坤兌豈非始于乾而終于兊乎乾者亥
  也兌者酉也兌乾之交戌亥之㑹也
  五聲十二律旋相為宫
  律吕正義十二律吕五聲二變篇曰言樂者皆知
  三分損益隔八相生然此二者義各有在不可一
  概而論三分損益乃制律之則也古聖人立為算
  術以别十二律吕相生之度凡金石之厚薄絲竹
  之長短皆依以定焉隔八相生乃審音之法也審
[065-11a]
  音之法必取首音與第八音叶和同聲以為之準
  即首音八音之間區而别之以為五聲二變則清
  濁之相應髙下之相宣皆賴以生焉但五聲二變
  有施於管律者有施於絃度者其生聲取分各有
  不同自漢唐以後皆宗司馬氏淮南子之說以三
  分損益之術誤為管音五聲二變之次復執管子
  絃音五聲度分而牽合於十二律吕之中故管律
  絃度俱不可得而明如旋宫圖黄鍾為宫太蔟為
[065-11b]
  商姑洗為角蕤賔為變徴林鍾為徴南吕為羽應
  鍾為變宫至半黄鍾復為清宫大吕為宫夾鍾為
  商仲吕為角林鍾為變徴夷則為徴無射為羽黄
  鍾為變宫而半大吕復為清宫夫正律為宫至半
  律而仍為宫正律為商至半律而仍為商則宫商
  一定而旋宫之義已失且陽律而雜以隂吕隂吕
  而雜以陽律隂陽相雜而取聲之原亦未為得是
  葢各守所傳固執一理而未始備制律吕之管以
[065-12a]
  審音也間嘗截竹為管詳審其音黄鍾之半律不
  與黄鍾合而合黄鍾者為太蔟之半律則倍半相
  應之説在絃音而非管音也明矣又黄鍾為宫其
  徴聲不應於林鍾而應於夷則則三分損益宫下
  生徴之說在絃度而非管律也明矣是知古聖人
  審定律吕隂陽各六陽則為律隂則為吕意固有
  在也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鄭康成大司
  樂注六律合陽聲六吕合隂聲國語以六吕為六
[065-12b]
  間非隂陽分用之證耶吕氏春秋以三寸九分之
  管為聲中黄鍾之宫非半太蔟合黄鍾之義耶是
  以即隂陽之分者言之則陽律從陽隂吕從隂
  各成一均而不相紊故今所定黄鍾為首音宫聲
  次太蔟為二音以商聲應姑洗為三音以角聲應
  蕤賔為四音以變徴聲應夷則為五音以徴聲應
  無射為六音以羽聲應半黄鍾為七音以變宫聲
  應此陽律之五聲二變也至半太蔟為清宫而與
[065-13a]
  黄鍾應則陽律旋宫之義見焉如定大吕為首音
  宫聲則夾鍾為二音以商聲應仲吕為三音以角
  聲應林鍾為四音以變徴聲應南吕為五音以徴
  聲應應鍾為六音以羽聲應半大吕為七音以變
  宫聲應此隂吕之五聲二變也至半夾鍾為清宫
  而與大吕應則隂吕旋宫之義見焉所謂隂陽以
  類相從而不雜者此也若夫以隂陽唱和而合用
  之則一律一吕折中取聲使隂陽之氣得以相兼
[065-13b]
  故黄鍾之宫為濁宫大吕之宫為清宫濁者不得
  掲之使髙清者不得抑之使下惟定宫聲在黄鍾
  大吕之間而可濁可清始能兼律吕之用黄鍾大
  吕既合而為宫則太蔟夾鍾合而為商姑洗仲吕
  合而為角蕤賔林鍾合而為變徴夷則南吕合而
  為徴無射應鍾合而為羽至半黄鍾半大吕合而
  為變宫是又隂陽唱和律吕合用者也騐之於樂
  器排簫鍾磬各一十有六正隂陽之分用者也今
[065-14a]
  簫與笛一孔而兼律吕一音而能髙下正隂陽之
  合用者也至於簫笛之最上一孔適當出音孔上
  第一孔之半而聲低一字即宫聲之半不應宫聲
  而為變宫者也按其體推其數製以器審以音莫
  不確然有據而無纎毫之可疑則五聲二變運於
  十二律吕之中誠有一定不易之至理也按杜典/旋宫法
  以隂陽相雜者為言盖沿後漢書之誤用樂於聖/祖仁皇帝心通天矩審定元音知古人 清
  濁隂陽有相合而無相雜迺以清濁分均使陽純/用律隂純用吕定論攸昭洵足以袪萬世之惑矣
[065-14b]
   律吕正義後編律吕分均篇曰問後漢書以黄鍾
  為宫太蔟為商姑洗為角蕤賓為變徵林鍾為徵
  南吕為羽應鍾為變宫其餘各宫以類從焉國語
  七律韋昭註遵用其説歴代因之朱子亦曰七律
  自成一均其聲自相協應江隣幾雜志六律為宫
  則商角以律應徴羽以吕應六吕為宫則商角以
  吕應徴羽以律應律應律吕應吕為從聲律應吕
  吕應律為變聲然則一均之内律吕互用由來舊
[065-15a]
   矣今鍾磬排簫以六律加二倍律為陽均六吕加
   二倍吕為隂均陽純用律隂純用吕則前古未之
   有聞自律吕正義創之果可為萬世法乎曰音之
   有七也以第八音與首音同故左傳有七音國語
   有七律七增一為八然後還宫之用足故周禮鍾
   磬各八為堵十六為肆此古今之所同而人之所
   共知也然則絃則半分與全分應自首音至第八
   音計得六分五聲各得一分二變各得半分在管
[065-15b]
   則半律不與全律應而下律之半乃與本律應自
   首音至第八音計得七分五聲二變各得一分故
   黄鍾為宫則徵聲不與林鍾應而與夷則應羽聲
   不與南吕應而與無射應變宫不與應鍾應而與
   半黄鍾應至半太蔟乃復為清宫而與黄鍾應前
   編言之綦詳此則秦漢以下樂書淪亡後人疑之
   而不能知知之而不能斷自
聖祖仁皇帝精其數製其器審其音確然定之而無疑而
[065-16a]
  亦為有耳所共曉是直與黄帝造律先後同揆而
  萬世莫能易者也夫律管也其不可與絃同日而
  語理之自然者也管子曰凡將起五音先主一而
  三之四開以合九九以是生黄鍾小素之首以成
  宫三分而益之以一為百有八為徴有三分而去
  其乗以是生商有三分而復於其所以是成羽有
  三分而去其乗以是成角此乃以絃音五聲之分
  而言故曰黄鍾小素之首而數止於五未嘗及十
[065-16b]
  二律吕也凡此雖未析言管絃之不同而要各不
  相混夫既不相混則亦無庸析言之矣至淮南子
  乃取管子五聲之分而衍之以至於十二然雖用
  十二律之名而猶是絃音之度未即以絃為管也
  史記律數九九八十一以為宫乃絃音之度自為
  一段黄鍾八寸十分一以下乃律管之度别為一
  段是雖用十二管之分數而亦未即以管為絃也
  逮後漢志則直曰京房受學焦延夀六十律相生
[065-17a]
  之法黄鍾為宫林鍾為徴云云又曰竹聲不可以
  度調故作準以定數準之狀如瑟長丈而十三絃
  𨼆間長九尺以應黄鍾之律九寸中央一絃下有
  畫分寸以為六十律清濁之準始以律準絃而後
  又以絃準律於是管絃混淆而度數遂不可辨矣
  梁制四通亦猶夫是然房曰竹音不可以度調則
  猶疑律與絃之不合葢如絃音林鍾之分不應林
  鍾之律而應夷則之律之類而特不知絃之非管
[065-17b]
  九尺可為宫而不可以為黄鍾六尺可為徴而不
  可為林鍾八尺可為商而不可為太蔟而六十律
  之絃度皆後世所謂變律絃或用之而管則不可
  用耳自房以後則又皆祖房之失而並所謂竹音
  之不可度調者亦不可攷夫絃有緩急非管則不
  定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謂竹不可以度
  調豈待智者而後知其謬哉明鄭世子載堉謂八
  音當以竹為首竹以律為首黄鍾半律不與黄鍾
[065-18a]
   應而半大吕近之是亦實有攷據而具卓識者然
   未能宻考算數多截律管而得半太蔟之與黄鍾
   合依然局於襲誤而莫之能辨此則所謂後人疑
   之而不能知知之而不能斷者也問者曰今之所
   定固為有耳所共聞而自東漢以來何以獨無一
   人聞而知之者耶曰朱子有言十二律皆在只起
   黄鍾之宫不得所以起不得者只是尺不定
聖祖仁皇帝始得黄鍾聲氣之元故五聲之分際隂陽正
[065-18b]
   半乃得皦然明白漢晉而後人未嘗聞今日之元
   聲則當日之失宜其不能辨也
   五聲十二律相生法
   臣/等謹按古來論樂者皆以黄鍾為律本累黍候
   氣聚訟紛如
聖祖仁皇帝聖神天縱審定古今尺度累黍佈算縱黍百
   粒得今尺十寸之全横黍百粒適得今尺八寸一
   分之限因定今尺七寸二分九釐正古尺九寸即
[065-19a]
  為黄鍾之律準以製造諸律上生下生無不脗合
  葢至理得而至數畢符所謂近之不遺於日用而
  推之直可通於造化者也故兹所綜輯各條悉黄
  帝造律以來未宣之藴云
  律吕正義黄鍾轉生律吕篇曰律吕始黄鍾終應
  鍾止於十二者聖人審音制律其生聲之理不得
  不止於十二且稽之於度三分損益上下相生其
  成形之數尤不得不止於十二故國語曰紀之以
[065-19b]
  三平之以六成於十二天之道也至蕤賔之生大
  吕漢志主下生通典主上生主下生者宗司馬遷
  律書主上生者宗吕氏淮南之説也而朱子儀禮
  經傳通解亦取上生盖蕤賓下生則三分損一僅
  得大吕之半必倍之始得其全上生則三分益一
  適得大吕之全其數立黄鍾太蔟之間而聲界黄
  鍾太蔟之交與其下生而得其半孰若即用上生
  之直截簡當耶此以聲音度數言之而宜用上生
[065-20a]
  者也黄鍾一陽復始為十一月之律三分損一下
  生林鍾為六月之吕此陽生隂宜下生也林鍾三
  分益一上生太蔟為正月之律此隂生陽宜上生
  也太蔟三分損一下生南吕為八月之吕此陽生
  隂宜下生也南吕三分益一上生姑洗為三月之
  律此隂生陽宜上生也姑洗三分損一下生應鍾
  為十月之吕此陽生隂宜下生也應鍾三分益一
  上生蕤賔為五月之律此隂生陽宜上生也至蕤
[065-20b]
  賔之生大吕復用上生者葢自黄鍾十一月之律
  一陽始生而大吕十二月之吕二陽相繼位雖居
  隂而氣實應乎陽蕤賔五月之律一隂始生位雖
  居陽而氣則屬乎隂故蕤賔之生大吕實以隂生
  陽而宜上生者也自蕤賓一隂生而夷則七月之
  律無射九月之律氣皆為隂自黄鍾一陽生而夾
  鍾二月之吕仲吕四月之吕氣皆為陽故大吕生
  夷則為下生夷則生仲吕為上生是皆縁蕤賓上
[065-21a]
  生而然此以隂陽理氣言之而宜用上生者也宋
  陳祥道禮書註曰黄鍾至姑洗陽之陽也林鍾至
  應鍾隂之隂也陽之陽隂之隂則陽息隂消之時
  故陽常下生而有餘隂常上生而不足蕤賔至無
  射隂之陽也大吕至仲吕陽之隂也隂之陽陽之
  隂則陽消隂長之時故陽常上生而不足隂常下
  生而有餘周禮訂義楊謹仲曰陽中之陽則下生
  而損一分至隂中之陽則下生者反當益隂中之
[065-21b]
  隂則上生而益一分至陽中之隂則上生者反當
  損此二説者可以闡吕氏淮南之指而發蕤賓上
  生之藴矣古之聖人制為十二律吕以配十有二
  月節四時之變明消息之機一皆本乎隂陽隂陽
  之辨精則理明而數備故律吕三分損益上下相
  生之法誠千古不易之至論也 律吕正義律吕
  之長損益相生篇曰自古論律吕者必先攷黄鍾
  之長黄鍾之長定而十一律吕皆由此定律吕新
[065-22a]
  書言黄鍾九寸寸作十分為九十分又言黄鍾九寸寸
  作九分為八十一分夫九十分乃黄鍾之正數而八十
  一分原於管子絃音五聲度分史記淮南子遂以
  為管音度分新書雖兼取之而九寸之説實不
  可易但尺度不明則執九寸之説亦不能無失故
  定律吕之長必以古尺通之今尺比例推求然後
  真數可得以古尺言之黄鍾九寸三分損一得六
  寸為林鍾林鍾三分益一得八寸為太蔟太蔟三
[065-22b]
  分損一得五寸三分三釐三毫三絲三忽三纎三
  㣲有竒為南吕南吕三分益一得七寸一分一釐
  一毫一絲一忽一纎一㣲有竒為姑洗姑洗三分
  損一得四寸七分四釐零七絲四忽零七纎有竒
  為應鍾應鍾三分益一得六寸三分二釐零九絲
  八忽七微六纎有竒為蕤賓蕤賔三分益一得八
  寸四分二釐七毫九絲八忽三微五纎有竒為大吕
  大吕三分損一得五寸六分一釐八毫六絲五忽
[065-23a]
  五微六纎有竒為夷則夷則三分益一得七寸
  四分九釐一毫五絲四忽零九纎有竒為夾鍾夾
  鍾三分損一得四寸九分九釐四毫三絲六忽零
  六纎有竒為無射無射三分益一得六寸六分五
  釐九毫一絲四忽七㣲四纎有竒為仲吕仲吕三
  分益一得八寸八分七釐八毫八絲六忽三㣲三
  纎有竒比之黄鍾九寸不足一分二釐一毫一絲
  三忽六㣲六纎有竒以今尺言之黄鍾之七寸二
[065-23b]
  分九釐損益相生則林鍾得四寸八分六釐太蔟
  得六寸四分八釐南吕得四寸三分二釐姑洗得
  五寸七分六釐應鍾得三寸八分四釐蕤賔得五
  寸一分二釐大吕得六寸八分二釐六毫六絲六
  忽六微六纎有竒夷則得四寸五分五釐一毫一
  絲一忽一微一纎有竒夾鍾得六寸零六釐八毫
  一絲四忽八微一纎有竒無射得四寸零四釐五
  毫四絲三忽二微有竒仲吕得五寸三分九釐三
[065-24a]
  毫九絲零九㣲四纎有竒至仲吕上生比黄鍾原
  數不足九釐八毫一絲二忽零六纎有竒夫黄鍾
  古尺之度所生律吕其分寸如彼今尺之度所生
  律吕其分寸如此古尺之度為數多今尺之度為
  數少數多者横黍之所生數少者縱黍之所累數
  之多少雖異而管之長短則同今尺之七寸二分
  九釐正古尺之九寸也至於仲吕不能還生黄鍾
  乃數之使然葢十二律吕上下相生損之漸少而
[065-24b]
  益之不足故仲吕上生之變黄鍾雖不及黄鍾一
  分上下而其數仍與黄鍾相近不得自成一律其
  聲亦與黄鍾相近不能自成一音細繹其理下生
  而損上生而益損益之間數有消長亦如氣盈朔
  虚之有閏分此古人所以以律吕配之十二月也
   律吕正義後編三分損益篇曰問陽律皆主下
  生隂律皆主上生漢志相生之法固然乃蕤賔夷
  則無射之律法宜下生然三分損益僅得其所生
[065-25a]
  之吕之半必倍之而後其數合何也曰隂陽之道
  不可為典要其以六律為陽六吕為隂者因其所
  中之月而以竒者為陽偶者為隂也實則自子至
  巳六辰為陽自午至亥六辰為隂此則生於隂陽
  之大分而不以竒偶為泥者也如易之横圖然其
  生於陽儀者有竒有偶其生於隂儀者亦有竒有
  偶凡竒皆陽凡偶皆隂此以竒偶為隂陽者也實
  則凡生於陽儀者無論竒偶皆陽之屬凡生於隂
[065-25b]
  儀者無論竒偶皆隂之屬此又隂陽之大分不泥
  於竒偶者也以此推之則黄鍾太蔟姑洗三律於
  月則竒而又屬乎陽辰之分故為陽之陽若蕤賔
  夷則無射三律於月雖為竒而又屬乎隂辰之分
  故為陽之隂林鍾南吕應鍾三吕於月則偶而又
  屬乎隂辰之分故為隂之隂若大吕夾鍾仲吕三
  吕於月雖為偶而乃屬乎陽辰之分故為隂之陽
  以陽之陽者而下生隂之隂者而上生自於陽損
[065-26a]
  隂益之本法合若陽之隂隂之陽者則其法不能
  以無異故自吕覽淮南以及通志其相生之法皆
  以蕤賔夷則無射三律為上生大吕夾鍾仲吕三
  吕為下生者以此也曰然則馬班之説主於竒偶
  以定隂陽吕覽淮南通志之説主於大分以判隂
  陽亦既各有所見矣將孰優耶曰天有闢闔之二
  運而後有十二辰之方嵗有舒肅之二氣而後有
  十二月之位則大分之隂陽所以括乎竒偶之隂
[065-26b]
  陽者也故律吕相生朱子亦主吕覽淮南通志之
  説者以此也曰如馬班之說則損一而下生者六
  益一而上生者亦六其數適均如吕覽淮南通志
  之説則損一而下生者五益一而上生者七其數
  不均今不從其均者而反從其不均者何歟曰此
  陽饒隂乏之秘樂理於是為至也今夫一日之間
  晷行地上者一百八十度於分為晝屬陽行地下
  者亦一百八十度於分為夜屬隂此其均焉者也
[065-27a]
   然日未出地平十有八度而色已可辨日入地平
   十有八度而色始不辨是書之度數凡二百一十
   有六夜之度數僅一百四十有四故曰乾之䇿二
   百一十有六坤之䇿百四十有四此陽饒隂乏騐
   諸曚景而最明者也且夫午雖隂辰而適奠正南
   之方故後天圖以離位之而退坤於西南明姤隂
   雖始生於午而午實為陽明用事之㑹必至西南
   之未方而後純屬乎隂也蕤賔以隂辰之律而從
[065-27b]
   乎陽其義亦猶是也由斯以談則子丑寅卯辰巳
   以及於午之律皆以上生而屬陽是陽居其七也
   惟未申酉戌亥之律皆為下生而屬隂是隂僅居
   其五也贏絀之分明而扶抑之理得矣
   製造
   康熙三十一年正月
訓諭羣臣正定律吕
上御乾清門取五聲八音八風圖展閲指謂諸臣曰古人
[065-28a]
 謂十二律吕定而後被之八音則八音和奏之天地則
 八風和而諸福之物可致之祥無不畢至其言樂律所
 闗如此其大而律吕之所從出不可不知如律吕新書
 所言算數専用徑一圍三法此法若合則所算皆合此
 法若舛則無所不舛矣朕觀徑一圍三之法用之必不
 能合葢徑一尺則圍當三尺一寸四分一釐有竒若積
 累至百丈所差至十四丈有竒等而上之其為舛錯可
 勝言耶因取方圓諸圖
[065-28b]
指示諸臣曰所言徑一圍三止可算六角之數若圓圍則
 必有竒零其理具在目前甚為明顯朕觀八線表中半
 徑勾股之法極其精微凡圓者可以方算開方之法即
 從此出逐一騐算無不脗合至黄鍾之管九寸空圍九
 分積八百一十分是謂律本此舊説也其分寸若以尺
 言則古今尺制不同自朕觀之當以天地之度數為準
 至隔八相生之説聲音髙下循環相生復還本音必須
 隔八此一定之理也隨命樂人取笛合瑟次第審音至
[065-29a]
   八聲仍還本音
上曰此非隔八相生之義耶以理推之固應如是至五十
   二年
詔輯律吕理數諸書並考定樂器審定今營造尺七寸二
   分九釐為黄鍾之度凖損益相生之法製十二正
   律以和八音復以黄鍾之積為本大而加分小而
   減分皆用黄鍾之長與徑相比成形制為同形管
   六百九十有六其法大者加至八倍則長與徑各
[065-29b]
   加一倍小者減至八分之一則長與徑各減一半
   自八倍黄鍾之管至正黄鍾之律率以一倍遞減
   自黄鍾正積八分之七之管至八分之一之管率
   以一分遞減而管體漸小聲音易别故遞減以倍
   者又有半積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之法遞減以
   分者又有八分之三分半八分之二分半八分之
   二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
   四分之三八分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二八分
[065-30a]
   之一又加一分之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又加一分
   之八分之一之法自八倍黄鍾至黄鍾八分之一
   管之長短圍徑雖各不同而皆得名為黄鍾每一
   黄鍾各具同徑之十二律吕各成一調之五聲二
   變凡管樂之制皆由是出又有旋宫起調圖譜以
   正管音有清濁二均絃表以定絃音備載律吕正
   義一書以昭成法
   乾隆六年以律吕正義内尚少樂章字譜
[065-30b]
 詔續輯後編於是研窮聲律究極本源壎篪從簫為一
   譜笙從笛為一譜磬從鍾為一譜琴與瑟各為一
   譜鍾磬沿古用律吕簫笛從今用工尺凡祭祀朝
   㑹宴享及有聲無字之樂章莫不别隂陽辨清濁
   聲之髙下奏之短長咸分刌而節度之而後
聖祖之所為審音定樂制器協均者一一施諸實用矣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