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m0017 欽定皇朝通典-清-高宗弘曆 (master)


[050-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典卷五十
  禮吉十/
  告禮
   臣等謹按杜典所載歴代告禮惟就當時有所議
   定者採録數條其餘皆不復著葢以散見各門無
   庸複述也伏考
  國朝定制有大典必先期祭告於
[050-1b]
圜丘
方澤
太廟
奉先殿
 社稷及
陵寢或
 親詣或遣官隨時協宜聿昭誠敬又因事祭告則
 嶽鎮海瀆
[050-2a]
 歴代帝王陵寢
 先師闕里亦皆載在彝章並以各具本門兹不備述謹
   稽
列聖以來告禮有
特舉而非常行者㳟紀於篇
   天命元年正月
太祖高皇帝受
覆育列國英明皇帝
[050-2b]
尊號行焚香告
天禮
   天聰十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受
寛温仁聖皇帝
尊號建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徳先期祭告

地崇徳元年十一月以征明大捷祭告
[050-3a]
太廟自是大兵頻捷並告
太廟八年正月
太宗文皇帝聖躬違和遣官祭告
太廟
   順治元年七月以中原平定遷都燕京遣官祭告
  盛京
圜丘
太廟並祭告
[050-3b]
福陵
太宗文皇帝寢殿十月
世祖章皇帝以定鼎燕京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
 社稷十二年正月以營建
  乾清宫
[050-4a]
  景仁宫
  承乾宫
  永壽宫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
 社稷十一月冬至
郊祀禮成奉
[050-4b]
諭朕自即位凡
郊祀大典必誠必敬間有遣代亦必如禮致齋今冬至祀
天遣額爾克戴青恭代但因駐蹕南苑致齋日期爾部未
 經題明内院諸臣亦未奏知偶失記憶忽然猛省不勝
 悚惕朕為
天之子昭事當䖍既有疎忽何敢自隱即選擇吉日祗申
 祭告於是以後四日己酉遣官申告十四年十二月
 諭禮部
[050-5a]
皇太后聖體違和荷䝉


祖宗
 社稷眷佑今已康寧朕心欣慶應躬行告謝禮爾部擇
 吉以聞尋禮部議奏以十五年正月戊午謝
圜丘己未謝
方澤辛酉謝
[050-5b]
太廟
 社稷十七年正月
諭禮部朕荷
天眷佑纘承
 祖宗鴻緒統御天下夙夜乾惕圖所以乂安海内永底昇
  平十有七年於兹乃民生尚未盡遂貪吏尚未盡改積
  習相承未臻丕變且滇黔雖入版圖而伏莽未靖征調
  猶繁焦思竭力治效未孚負
[050-6a]
上天之簡畀愧
祖宗之寄托虚
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萬民之望非朕未嘗勵精求治
 實由涼徳所致反覆循省罔敢即安兹欲引咎自責祭
 告


太廟
[050-6b]
 社稷布告中外爾部即擇期具奏尋禮部議奏奉
諭宜間日行禮於是以丙子告
圜丘丁丑告
方澤己卯告
太廟
 社稷十八年正月
聖祖仁皇帝登極遣官祭告
圜丘
[050-7a]
方澤
太廟
 社稷
   康熙元年三月以明桂王朱由榔就擒
親告
世祖章皇帝寢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050-7b]
太廟
 社稷
福陵
昭陵六十年二月以
御極六十年大慶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
[050-8a]
奉先殿
 社稷六十一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
奉先殿
 社稷
[050-8b]
   雍正十三年九月
 皇上御極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
奉先殿
  社稷
   乾隆三年正月以興工修
[050-9a]
太廟
 親詣祭告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奉先殿
 社稷工竣祭告同十三年十一月冬至遣官祭告
奉先殿
 皇上命於祭文中增叙入大學士傅恒經畧金川啟行
[050-9b]
   之期以謹告十六年正月以興修
皇乾殿
祈年殿遣官祭告
圜丘
方澤
太廟後殿
奉先殿
 社稷閏五月以興修
[050-10a]
方澤
皇祇室祭告禮同十七年十二月以興修
圜丘
皇穹宇祭告禮同工竣祭告咸如初禮
   臣/等謹按杜典有歴代所尚一條今考五徳之運
   説本無稽葢自漢儒始以為言後且流於䜟緯杜
   典侈陳之惑已甚矣宋初尚沿其陋至元明而服
   御專尚黄色不取五行生尅之說制度始合正則
[050-10b]
  國朝因之以定一尊之義而闢萬古之疑杜典歴代
   所尚一條無庸增輯也至於司寒之祀
  國朝並未舉行惟祭
  太歲及四時月將之神禮意相近已見
  太歲門兹不重述
   禜祭
   乾隆七年御史徐以升請立雩壇行雩祭并請祈
   求晴霽亦於雩壇致禱下禮部議以久雨祈晴前
[050-11a]
   代皆無禜祭雩壇之禮請仿古制禜祭國門仍不
   止則伐鼓用牲於社令直省遵制行之尋以神位
   字樣為請禮部議令間行禜祭則書城門之神字
   樣得
 㫖允行
   祈禱
   臣/等謹按杜典有祈禳一條今從其例立祈禱門
   敬考
[050-11b]
  䇿府所載備紀於篇仰見
列聖以來精禋致禱皆本誠敬之實意自與杜典所載有
   迥異者至於祈禱旱潦已見
雩祀諸篇兹不具述云
   崇徳八年四月
太宗文皇帝聖躬違和
命禱於盛京各廟
   順治十三年三月
[050-12a]
世祖章皇帝諭禮部曰朕自親政以來夙夜冰兢罔敢怠
 忽務求克當
天心光昭
祖徳民安物阜早底治平乃近者冬雷春雪隕石雨土所
 在見告變非虚生皆朕不徳所致用是恐懼靡寧撫躬
 自責披瀝悃誠冀回災變欲昭告於
上帝
祖宗實圖省改爾部擇吉具奏四月乙夘祭告
[050-12b]
南郊
太廟
   康熙十八年九月乙巳
聖祖仁皇帝諭禮部曰前以地震示警朕恐懼修省夙夜
 靡寧已經遣官䖍告
郊壇乃精誠未達迄今時復震動未已朕心益用悚惕兹
 當䖍誠齋戒躬詣
 天壇親行祈禱爾部擇期具儀來奏越五日庚戌
[050-13a]
親詣
天壇行祈禱禮二十六年十二月以
太皇太后聖體違和步禱
南郊祝文曰臣仰承
天佑奉事
祖母太皇太后高年荷庇藉得安康今者疹患驟作一旬
 以内漸覺沉篤旦夕可慮臣夙夜靡寧寢食捐廢䖍治
 藥餌徧問醫方罔克奏效五内憂灼莫知所措竊思
[050-13b]
天心仁愛覆燾無方矧臣眇躬夙䝉
慈養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
祖母滕下三十餘年鞠育教誨以至有成設無
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極之恩畢生難
 報值兹危殆方寸憒迷用敢潔蠲擇日謹率羣臣呼籲
皇穹伏懇憫念篤誠立垂昭鑒俾沉疴迅起遐算長延若
 大數或窮願減臣年冀增
太皇太后數年之夀為此匍伏
[050-14a]
壇下仰祈
洪祐不勝懇禱之至行禮讀祝伏地誠懇涕泗交頥諸王
   大臣等莫不感泣
   雍正十年三月京師旱多風
世宗命祈於
 風神廟
   乾隆九年五月
 皇上諭京師自春徂夏雨澤愆期風霾時作朕心憂惕
[050-14b]
  親製祭文遣平郡王福彭䖍禱於
 風神廟
   羣祀
   臣/等謹按杜典載高禖祓禊两門今無其事應從
   刪去至於雜祠淫祠析為二條亦多不經之祭伏
  考
  國朝祀典所載凡皆有功於國有徳於民春秋享報
   於禮為宜其間或從舊
[050-15a]
加封或因事
特命揆禮度義具有本末謹依會典通禮所載考其由
  來詳厥典禮彚為羣祀篇云
  順治元年定祀
先醫之神之禮每歲春二月冬十一月上甲日致祭
先醫於太醫院署之
 景惠殿殿中安奉
太昊伏羲氏神位於正中
[050-15b]
炎帝神農氏神位於左
黄帝軒轅氏神位於右東配勾芒風后西配祝融力牧
  東廡僦貸季天師岐伯伯高少師太乙雷公伊尹
  倉公淳于意華陀皇甫謐巢元方藥王韋慈藏錢
  乙劉完素李杲西廡鬼臾區俞跗少俞桐君馬師
  皇神應王扁鵲張機王叔和抱朴子葛洪真人孫
  思邈啓元子王冰朱肱張元素朱彦修均東西向
  以禮部堂官一員主祭太醫院堂官二員分獻
[050-16a]
   雍正十二年令太醫院御醫吏目等官咸齋戒陪
   祀
   順治元年定祀
  闗帝之禮建廟於
  地安門外歲以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九年
敕封忠義神武大帝
   雍正三年
敕封闗帝
[050-16b]
  曾祖為光昭公
  祖為裕昌公
  父為成忠公製造神牌安奉後殿於五月致祭外增
   春秋二祭又以後裔之在洛陽者授為五經博士
   世襲罔替四年以
  闗帝原籍山西解州後裔照洛陽世襲之例授為五
   經博士七年定直省
  闗帝廟歲三祭皆用太牢十年令於湖北當陽縣增
[050-17a]
   置五經博士以奉塜墓之祀
   乾隆二十五年易
  闗帝原諡為神勇三十三年三月
 敕加忠義神武靈佑闗聖大帝封號四十一年七月
 諭闗帝在當時力扶炎漢志節凛然乃史書所諡並非
  嘉名陳壽於蜀漢有嫌所撰三國志多存私見遂不
  為之論定豈得謂公從前
世祖章皇帝曾降
[050-17b]
諭㫖封為忠義神武大帝以褒揚盛烈朕復於乾隆三十
  三年降㫖加靈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義烈忠
  誠海内咸知敬祀而正史猶存舊諡隐寓譏評非所
  以傳信萬世也今當抄録四庫全書不可相沿陋習
  所有志内闗帝之諡應改為忠義第本傳相沿已久
  民間所行必廣難於更易著交武英殿將此㫖刋載
  傳末用垂久逺其官版及内府陳設書籍並著改刋
  此㫖一體增入
[050-18a]
   順治二年八月定祀
  都城隍之神之禮以八月二十七日遣太常寺堂官
   致祭行禮自後歲以為常廟在都城宣武門内八
   年定
萬壽聖節遣官致祭之禮
   雍正四年建
  禁城城隍神之廟九年建
  皇城城隍神之廟一在禁城西北隅一在西安門内
[050-18b]
   曰永佑宫歲以
萬夀聖節及季秋遣内務府總管各一人致祭如祭
  都城隍廟之禮
   順治八年定祀
  北極佑聖真君之神廟在地安門外日中坊橋東曰
   靈明顯佑宫每年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
   順治八年定祭
[050-19a]
  東嶽之神之禮廟建於朝陽門外毎年
萬夀聖節遣官致祭
   康熙二年定祀
  火神之禮廟在地安門外日中坊橋西歲以六月二
   十三日遣官致祭
   雍正八年定祭禮加少牢為太牢
   乾隆十八年定祀
  火神廟改用紅色禮神制帛二十三年二十四年
[050-19b]
 皇上親詣廟拈香
   康熙二十年以
  都城西北三十餘里金山之麓舊有黒龍潭禱雨輒
   應重建祠宇
聖祖仁皇帝御製碑文勒石
   雍正二年
 世宗憲皇帝親詣致禱澍雨立應重修工竣
 御製碑文
[050-20a]
親灑宸翰勒石廟庭
   乾隆五年三月
 皇上親詣祈雨五月
 諭黒龍潭龍神福國佑民靈顯素著每遇京師雨澤愆
  期祈禱必應是明神功徳實能膏潤田疇順成年穀
  為萬姓之所仰賴昔年
皇祖式廓廟貎建立豐碑
皇考又復易以黄瓦用昭敬禮今應加封號以示尊崇著
[050-20b]
  大學士㑹同該部定議具奏尋大學士等議奏得
 㫖封為
  昭靈沛澤龍王之神每歲春秋致祭二十五年二月
 諭歲祭
  黒龍潭龍神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二十八年四月
 親詣
  黑龍潭祈雨得雨報謝如初禮自後偶遇㣲旱均
[050-21a]
親詣祈雨甘澍立應
  乾隆九年封
 玉泉山龍神為惠濟慈佑龍神廟建於
 靜明園内玉泉山十六年奉
諭㫖京師玉泉靈源濬發為徳水之樞紐畿甸衆流環
 滙皆從此瀠注朕歴品名泉實為天下第一其澤流
 潤廣惠濟者博而逺矣上有龍神祠已命所司鳩工
 崇飾宜列之祀典其品式一視黒龍潭該部具議以
[050-21b]
 聞尋議奏謹案玉泉出西山東流環注京師抵通州
  合白潞以達於海靈源濬發流澤布惠利賴於畿
  輔實多允宜列之祀典俟廟工完竣照例遣官往
  祭并請
敕賜鴻文勒石祠左以昭神功從之二十五年二月
諭歲祭
 玉泉山龍神遣内務府
 圓明園大臣行禮
[050-22a]
   康熙二十八年定祀
  礮神之禮毎歲九月初一日陳礮位於盧溝橋沙鍋
   村由太常寺奏請遣漢軍都統將事八旗按翼排
   列承祭都統於鑲黄旗礮位前行禮七旗都統各
   於本旗礮位前隨承祭官上香行禮副都統以下
   咸陪祀三十五年
聖祖仁皇帝親征噶爾丹遣官致祭
  火礮之神讀祝行禮如儀三十六年凱旋遣祭如初
[050-22b]
   雍正三年定每三年一次遣官致祭
   乾隆十四年定滿洲火器營祭八旗
  子母礮神每年請
 㫖舉行以火器營總統一人承祭祭品禮儀均與漢軍
   祭礮儀同十八年定八旗漢軍都統致祭
  礮神各遣一人承祭祝文内書
 皇帝遣某官某等書鑲黄旗都統名如有故則書次旗/都統名由太常寺臨時開列具奏
   三十年定致祭
[050-23a]
 礮神用祝版并製祭器八旗漢軍都統并滿洲火器
  營皆同
  順治初定制遇大興作隨其營造所在各建采棚
  致祭
 后土
 司工之神又凡大工迎吻祭
 琉璃窯神並經由一路
 門神各遣官一人將事禮儀與祭
[050-23b]
 司工之神同
  順治十六年織造局設機祭告
 司機之神遣官行禮
  雍正七年以
 國家漕運之利逺軼前代儲積盈溢分建各倉以貯
  之倉中或舊有神祠未列祀典司事者以奏請下
  禮部議通州三倉惟大西倉舊有倉神祠在京城
  内七倉惟右翼興平倉舊有太倉神祠俱應重加
[050-24a]
   修葺左翼擇於海運倉城外五倉擇於新建之儲
   濟倉各建廟宇每歲春秋致祭
敕封通州倉為
  均調顯佑司倉之神左翼倉為
  豐儲裕餉司倉之神右翼倉為
  佑農廣惠司倉之神新建二倉為
  凝禧阜衆司倉之神各
賜御書匾額載入祀典
[050-24b]
   臣/等謹按以上所列均為羣祀或由太常寺請
 㫖遣官致承或令所司以時專祭載在㑹典至如昭忠
   祠以下皆奉
特㫖建祠
  京師春秋致祀謹各條列於後
   昭忠祠
   雍正二年十月
諭朕惟周禮有司勲之官凡有功者書名太常祭於大烝
[050-25a]
 祭法曰以死勤事則祀之凡以崇徳報功風勵忠節也
 我
太祖高皇帝肇造鴻圖
太宗文皇帝式廓區夏
世祖章皇帝奄有萬邦自創業以至定鼎將帥之臣致命
 立功者不少
聖祖仁皇帝臨御六十一年中間殱滅三逆永清朔漠以
 及平定西藏臺灣雖天戈所指如疾風振槁而師旅之
[050-25b]
 臣捐軀馬革及守土之官見危授命者所在多有邇者
 青海蕩平西域效順然自用兵以來將士奮勇前驅亦
 有没於行陣者此皆盡忠報國之臣朕甚嘉之亦甚憫
 之當於京師建立祠廟春秋妥侑世世血食其偏禆士
 卒力戰敵愾舍生取義者亦附列左右用褒崇大節揚
 表芳徽俾逺近觀聼勃然生忠義之心於治道亦有禆
 益仍令翰林官纂其籍貫事蹟各為立傳彚成一編垂
 諸永久九卿詹事科道悉心詳議具奏尋議覆凡文武
[050-26a]
   諸臣臨陣捐軀守土授命及偏禆士卒赤心報國
   奮不顧身者令兵部查案行文八旗直省將籍貫
   事蹟繕冊具奏交工部於京城内度地立祠製牌
   位㳟請
欽定匾額文武諸臣牌位設正祠偏禆士卒牌位設兩廡
   入祠日遣官祭每歲春秋二祭太常寺司其事仍
   令翰林院詳攷史冊立傳從之六年工竣祠立崇
   文門内
[050-26b]
欽定曰昭忠
御賜表奬忠勲匾額七年諏吉將議定王公大臣官員兵
   丁牌位入祠安設前室正中和碩敬謹莊親王尼
   堪英誠武勲王揚古利定南武壯王孔有徳追贈
   忠勇王黄芳度武襄公巴爾堪五人東次龕贈太
   傅一等公安北將軍諡忠勇佟國綱等三十人西
   次龕續順公沈瑞等二十四人東又次龕前鋒統
   領騎都尉劉哈等十八人西又次龕福建提督段
[050-27a]
  應舉等十八人東末龕贈左都督太子少保總兵
  官諡忠愍吳萬福等十八人西末龕贈雲騎尉䕶
  軍㕘領署䕶軍統領郭色等十七人後正室備禦
  尼馬禪等一百十五人左次龕贈雲騎尉䕶軍㕘
  領倭赫等七十人右次龕一等輕車都尉季普哈
  達等八十人左又次龕㕘將劉衍等四十五人右
  又次龕二等輕車都尉莽儀禄等四十人東配樓
  贈雲騎尉七品官覺羅星徳等七十四人左次龕
[050-27b]
  贈雲騎尉䕶軍校徳赫得等六十九人右次龕贈
  雲騎尉驍騎校花色等七十二人左又次龕贈雲
  騎尉䕶軍校艾塔等一百八人右又次龕贈雲騎
  尉五品官薩郭等一百十三人西配樓贈雲騎尉
  䕶軍校雅思哈等一百十九人左次龕䕶軍校胡
  紐等七十一人右次龕贈七品官䕶軍覺和托等
  九十四人左又次龕千總李龍等七十三人右又
  次龕典史贈主簿諸士英等一百一人東廡三等
[050-28a]
   輕車都尉赫爾徳等五十六人左次龕騎都尉贈
   雲騎尉汪騰高等七十七人右次龕騎都尉吳魯
   禮等五十五人西廡守備劉澤久等五十六人左
   次龕雲騎尉贈騎都尉牛黙淳等六十九人祔祀
   兵丁分别東西房共一萬三百有七人八年二月
   春祭遣官奉
㫖嗣後著將各部滿尚書八旗都統開列請㫖後祠兩廡
 著太常寺派官分獻十一年令入祠滿漢諸臣子孫在
[050-28b]
   京居官及有頂帶者均於祭日隨班行禮
   乾隆元年
 諭昭忠祠崇祀忠節諸臣原屬酬勲之曠典其子孫内
  或有寖至衰替不克振其家聲者情殊可憫著將崇
  祀昭忠祠各員之子孫除見在出仕者無庸具奏外
  其子孫内如並無出仕之人而貧乏不給才尚有可
  用者各該旗簡選引見候㫖以示朕崇奬忠勲之至
  意十三年七月
[050-29a]
諭經畧大學士等奏稱署總兵任舉統兵攻昔領石城
 親身督戰奮往直前多所斬獲乘勝追殺致被鎗傷
 陣亡等語考之典禮以死勤事者祀之本朝特建昭
 忠祠用享疆場効命之臣任舉著入祠從祀又禮部
  遵
㫖議奏四川軍營三等侍衛丹泰奮勇攻擊殺死賊番
  三人矢盡力戰槍傷陣亡應入祀昭忠祠仍交翰
  林院立傳從之是年定八旗世爵官員有年久絶
[050-29b]
  嗣將原立官之人入昭忠祠設立牌位一體饗祀
  以昭勞績十四年正月
諭金川逆酋窮蹙乞命朕已網開三面允准納降現在
 振旅班師但念自用兵以來已逾二載將弁兵丁有
 攻碉奪卡奮不顧身以致陣亡者深堪憫惻著四川
 總督等詳察報明經畧核定具奏交部從優議卹尋
  議覆陣亡傷亡官員兵丁等均入祀昭忠祠交翰
  林院立傳從之十五年以駐藏都統加贈一等伯
[050-30a]
  傅清左都御史加贈一等伯拉布敦入祀昭忠祠
  十八年定昭忠祠前殿正龕内武襄公巴爾堪西
  第一龕内輔國公巴賽皆追封簡親王應改題封
  號移巴爾堪位於英誠武勲王揚古利之上移巴
  賽位於定南武壯王孔有徳之上前室左右各三
  龕祀公侯以下至二三品官向皆以爵秩尊卑為
  序不論時代先後遂至淆雜無倫應將入祠大臣
  官員自天命年以來按代序官同代同官則序年
[050-30b]
  月再前室内見設神牌内有贈襲公侯伯子男世
  爵而官兼尚書都統侍郎副都統者有任尚書都
  統等官而世爵不及五等者亦有贈襲世爵而别
  無兼銜者更有官爵本小以子孫貴顯追封加大
  者位次最難允協應照賢良祠按代序官之例公
  侯伯居首大學士内大臣次之尚書都統將軍總
  督一品子爵前鋒統領䕶軍統領侍郎巡撫副都
  統二品男爵三品京卿提督總兵官及武職加贈
[050-31a]
  至正從一品等官皆依次序列於前室四品卿翰
  林院學士藩臬一等侍衞㕘領輕車都尉及武職
  二品之副將等官皆列後正室五品少卿二等侍
  衛道府佐領騎都尉及武職三品之㕘將遊擊等
  官皆列後左室講讀御史部員三等侍衛雲騎尉
  及武職四品之都司等官皆列後右室同知知州
  通判驍騎等校及武職五品之守備等官皆列前
  東配室知縣筆帖式州同縣丞以下及武職六七
[050-31b]
  品之千把總等官皆列前西配室以上均按時代
  官爵為序庶位次秩然而忠義之靈益昭妥侑至
  祠内兵丁設位計前後廡共八處應將各龕皆以
  横板隔别次第安設春秋配食可垂永乆又奏定
  昭忠祠改用報功制帛二十年平定準噶爾以出
  師陣亡傷亡官員兵丁等入祀昭忠祠交翰林院
  立傳二十一年以死事義烈公班第剛烈伯鄂容
  安入祀昭忠祠二十四年平定回部以出師陣亡
[050-32a]
   傷亡官員兵丁等入祀昭忠祠交翰林院立傳三
   十二年以將軍公明瑞都統扎拉豐阿䕶軍統領
   觀音保總兵李全王玉廷副都統伊柱入祀昭忠
   祠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以出師陣亡傷亡官員
   兵丁等入祀昭忠祠交翰林院立傳凡昭忠祠祭
   儀具
 大清通禮
   賢良祠
[050-32b]
   雍正八年七月
諭國家効忠宣力之臣勲績懋著必膺崇報之典令其世
 享烝嘗雍正二年朕已敕建昭忠祠自開國以來致命
 立功盡忠報國之儔皆得春秋妥侑世世血食顧念古
 者大烝之祭凡法施於民以勞定國者皆得並列祀典
 永受明禋則我朝名臣良弼其經邦佐治黼黻昇平者
 皆祭法所必登朕欲為之建立祠宇久矣即如怡親王
 之精白一心忠誠體國勲在社稷澤被生民其功徳隆
[050-33a]
 盛又豈一切効忠宣力者之所可比論乎洪惟
太祖
太宗創業垂統厥有一徳佐命之良
世祖撫綏萬邦實多奮庸熙載之彦迨我
聖祖臨御六十餘年其間良臣碩輔後先相望據朕所深
 知者舉其一二如大學士公圖海公賴塔大學士張英
 尚書顧八代馬爾漢趙申喬河道總督靳輔齊蘇勒總
 督楊宗仁巡撫陳璸等持躬正直奉職公忠或垂節鉞
[050-33b]
 之勲或勵冰霜之節俯仰無媿為朝野所共欽終始不
 渝無瑕疵之可指此等靖共爾位不愧古大臣之風者
 正不乏人既樹羽儀於一世宜隆俎豆於千秋且使世
 世為臣者觀感奮發知所慕效羣以臯夔稷契共相期
 待則明良喜起之盛朕於斯有厚望焉著於京城内選
 擇吉地特建廟宇命名賢良祠春秋以時展祀其應入
 祠之人著大學士㑹同該部察明本朝滿漢文武大臣
 才徳著聞完名全節者詳慎開列具奏請㫖將來繼起
[050-34a]
 之臣亦並得沾被恩光永為盛典是年遵
㫖議准以怡賢親王允祥大學士公諡文襄圖海一等公
   諡襄毅賴塔大學士諡文端張英尚書諡文端顧
   八代尚書馬爾漢尚書諡恭毅趙申喬河道總督
   諡文襄靳輔河道總督諡勤恪齊蘇勒總督諡清
   端楊宗仁巡撫諡清端陳璸入祀賢良祠十年
諭賢良祠之王大臣應各立小傳以紀生平事蹟是年奉
㫖以將軍諡僖恪阿爾納都統馮國相大學士諡文肅范
[050-34b]
   文程大學士諡文成榜式達海大學士諡文清阿
   蘭泰大學士諡文襄李之芳大學士諡文端吳琠
   大學士諡文貞張玉書大學士諡文貞李光地大學
   士諡文恭富寧安大學士諡文端張鵬翮領侍
   衛内大臣一等公福善一等公諡襄壯費揚古尚
   書諡文恪勵杜納尚書徐潮尚書諡端恪姚文然
   尚書諡敏果魏象樞尚書湯斌提督諡襄壯張勇
   提督諡忠勇王進寳提督諡襄武孫思克總督諡
[050-35a]
   襄忠趙良棟總督諡清端于成龍總督諡清端傅
   臘塔大學士諡文毅寗完我大學士魏裔介都統
   諡敏壯李國翰提督諡襄壯施琅將軍莽依
   圖一等公諡靖康愛星阿將軍佛尼勒總督諡忠
   毅孟喬芳大學士諡文恪額色黑大學士諡文靖
   王熙總督諡襄勤李國英都統諡襄壯禇庫巴圖
   魯領侍衛内大臣二等公尹徳均入祀賢良祠十
   一年賢良祠工竣祠立
[050-35b]
  地安門外之西
御賜崇忠念舊匾額禮部㑹同工部太常寺堂官將王公
   大臣牌位入祠按次安設奏請遣官致祭得
㫖賢良祠之王公大臣等著於本家各賜祭一壇又議令
   賢良祠諸臣入祠日後裔均齊集行禮春秋二季
   亦照例陪祀十二年奉
㫖以大學士諡文端田從典大學士諡文恪高其位入祀
   乾隆元年正月
[050-36a]
 諭易名之典古昔所重我朝賜諡尤為謹嚴亦有當時
  未䝉錫予而追諡於數十年之後者葢以事久論定
  協乎懿好之公也
皇考世宗憲皇帝風勵臣工肇舉賢良祠祀誠曠古鉅典
  其列祠者如一等公福善大學士魏裔介將軍佛尼
  勒莽依圖尚書湯斌徐潮馬爾漢等其殁時皆有卹
  而無諡朕思諸臣既與賢良之祠似宜邀易名之典
  其應否追諡之處著九卿㑹議具奏尋議上
[050-36b]
 予一等公福善諡恭懿大學士魏裔介諡文毅將軍佛
   尼勒諡恭靖將軍莽依圖諡襄壯都統馮國相諡
   桓僖尚書湯斌諡文正尚書徐潮諡文敬尚書馬
   爾漢諡恭勤是年奉
 㫖以尚書銜兼祭酒諡文定楊名時大學士諡文端朱
   軾内大臣一等男諡恪僖哈世屯尚書一等男諡
   敏果米思翰入祀謹按以下入祀王公大臣均由/奉 㫖之後禮部題請諏吉
   入祠各於本家賜祭一/次令翰林院照例立傳五年以總督諡敏達李衞
[050-37a]
  入祀六年奉
㫖以巡撫徐士林尚書諡文定徐元夢入祀十年禮部
  議奏前殿祀怡賢親王後祠四龕祀賢良諸臣五
  十八人請合為一龕首供世之最先者餘則左右
  分行各按世序爵大學士居前領侍衞内大臣次
  之尚書都統將軍總督前鋒統領䕶軍統領提督
  侍郎巡撫副都統以次安設至世爵有子男授尚
  書都統者有侯伯為侍郎副都統者應以尚書都
[050-37b]
  統秩為序以昭畫一從之十二年以大學士二等
  伯諡文穆馬齊大學士諡文端伊桑阿入祀十四
  年以總督諡慤勤那蘇圖入祀十五年以和碩超
  勇襄親王䇿凌都統諡襄烈傅清左都御史諡壯
  果拉布敦入祀禮部議準前殿五間中供怡賢親
  王位今超勇親王䇿凌入祀應設位前殿左次間
  十六年以總督諡文肅陳大受入祀十七年以巡
  撫諡敏惠潘思榘入祀二十年以大學士諡文端
[050-38a]
  福敏一等伯西路將軍諡武烈和起入祀二十二
  年以總督諡慤勤喀爾吉善總督諡文勤鶴年入
  祀二十三年以尚書諡文端汪由敦入祀二十四
  年以大學士伯諡文襄黄廷桂入祀二十六年以
  尚書諡勤恪李元亮大學士諡文恪蔣溥入祀二
  十八年以大學士諡文靖史貽直總督諡勤肅鄂
  弼大學士諡文莊梁詩正入祀二十九年以大學
  士諡文端來保協辦大學士一等武毅謀勇公諡
[050-38b]
  文襄兆惠入祀三十四年以尚書果毅公諡襄壯
  阿里衮入祀三十五年以大學士一等忠勇公諡
  文忠傅恒入祀三十六年以大學士諡文端尹繼
  善入祀三十七年以總督諡勤毅吳達善入祀三
  十八年以大學士諡文定劉綸大學士諡文正劉
  統勲入祀三十九年以尚書銜諡文端錢陳羣巡
  撫諡恭惠何煟入祀四十二年以大學士諡文襄
  舒赫徳入祀四十四年以大學士諡文端高晉入
[050-39a]
  祀按是年以大學士諡文襄于敏中/入祀五十一年奉 㫖撤出四十八年以
  總督諡清慤袁守侗大學士諡文肅英亷入祀四
  十九年以巡撫諡恭毅李湖入祀凡賢良祠祭儀具
大清通禮
  雙忠祠
  乾隆十六年四月
諭駐藏大臣等奏朱爾墨特那木扎爾自立名號潛遣
 其心腹堅㕘扎錫等通款準噶爾稱䇿旺多爾濟那
[050-39b]
 木扎爾為汗且求其發兵至拉達克地方以為聲援
 幸值準夷内潰所遣使人回藏被獲得其逆書並餽
 獻諸物是其陰蓄異志勾結準夷罪不容誅設非都
 統傅清左都御史拉布敦協力同心決計先發則其
 貽害藏地將不可言是二臣之心甚苦而有功於國
 家甚大應特建雙忠祠合祀二人春秋致祭丕昭勸
 忠令典傅清既有專祠著不必從祀家廟尋禮部遵
㫖㑹同内務府建祠於崇文門内春秋致祭
[050-40a]
  旌勇祠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
諭將軍公明瑞夙秉忠誠歴著勲績昨命統兵進𠞰緬
 匪明瑞身先士卒屢挫賊鋒乃以懸軍深入而額爾
 登額等有心逗遛後援不繼因於猛腊地方保䕶諸
 軍身留殿後衝冒矢石以致受傷身殞已降㫖加恩
 優卹並入祀昭忠祠以酧忠藎從前駐藏大臣傅清
 拉布敦鋤凶死事曽敕建雙忠祠秩在祀典兹明瑞
[050-40b]
 勤事捐軀義烈尤堪嘉尚著循前例於京師特建專
 祠舉行嵗祀其先後陣亡之都統扎拉豐阿䕶軍統
 領觀音保總兵李全王玉廷均予入祠從祀用慰忠
 魂所有應錫祠名及建祠事宜各該衙門察例具奏
  尋建祠於
 地安門外之西
賜名曰旌勇三十四年奉
諭據經畧大學士𫝊恒等奏總兵徳福攻打賊寨勇往
[050-41a]
  爭先受傷陣亡等語徳福身先士卒奮勉捐軀深為
  軫惻著入祀旌勇祠
   功臣專祠
   順治十一年十月
諭禮部定南武壯王孔有徳審時率衆航海來歸屢建功
 績迨朕平定天下有徳𠞰巨寇靖南服開闢廣西勲勞
 懋著不意桂林之役衆寡不敵靖忠自矢竟以身殉義
 烈允彰稽考舊典有立祠致祭之例爾部詳察具奏尋
[050-41b]
   議建祠於廣寧門外春秋致祭得
㫖允行並
命以定南王妃白氏李氏配饗
   康熙十八年三月
諭禮部自古帝王敦重倫常篤念勲舊必有褒嘉之典以
 示推恩孝昭皇后徳著椒宫母儀天下懿範如在每切
 追思其父遏必隆簪纓世裔宣力累朝忠殫謀猷功存
 弼亮况篤生賢淑佐理宫闈宜加表揚垂諸久逺已敕
[050-42a]
 所司特為建立祠堂其妻縣主夙剌溫㳟克昭家訓宜
 並祔享朕親製碑文勒之貞珉告成之日應賜諭祭祠
   建於安定門外嵗以春秋遣官致祭
   雍正元年三月
命建定南將軍一等公諡勤襄佟圖賴安北將軍内大臣
   都統一等公諡忠勇佟國綱領侍衛内大臣一等
   公諡端純佟國維祠祠在朝陽門外祠内三案勤
   襄公佟圖賴居中以一品夫人覺羅氏配忠勇公
[050-42b]
   佟國綱左以一品夫人他塔刺氏溫都氏配端純
   公佟國維右以一品夫人赫舍里氏配嵗以春秋
   遣官致祭是年
命建一等公大學士諡文襄圖海祠祠在徳勝門外祠内
   一案以一品夫人覺爾禪氏鈕祜禄氏配嵗以春
   秋遣官致祭
   乾隆二年
 命嵗祭宏毅公額亦都祠祠在安定門外春秋諏吉即
[050-43a]
  其本宗祠遣官致祭十四年三月
諭人子報本之忱必念爾祖國家酬庸之典爰及所生
 大學士公傅恒夙夜宣猷贊襄機務前因金川番蠻
 不靖丹誠奮發自請督師維時朕以其世篤忠貞服
 勞王家鍾慶椒塗聮輝懿戚悉由乃祖乃父積厚流
 光誕兹良弼陛辭之際朕欲加恩賜立祠堂秩於祀
 典大學士公傅恒奏稱臣仰䝉高厚榮賁先人實出
 至願如果憑仗天威肅清荒徼凱旋之日擬當懇請
[050-43b]
 殊恩今威信逺孚番酋效順膚功克奏美著旂常宜
 考彝章以示優錫其照勲臣額亦都佟國維之例敕
 建宗祠春秋致祭增光爼豆用奬忠勲尋建祠於東
  安門内正祠五間太子太保内大臣議政大臣内
  務府總管一等男追封一等公諡恪僖哈世屯居
  中以一品夫人覺羅氏配户部尚書内務府總管
  一等男追封一等公諡敏果米思翰左以一品夫
  人穆溪覺羅氏博爾濟吉特氏配一等男兼察哈
[050-44a]
  爾總管追贈一等公諡壯慤李榮保右以一品夫
  人覺羅氏配春秋諏吉遣官致祭三十五年十一
  月
諭前以大學士忠勇公傅恒體國公忠鞠躬盡瘁已降
 㫖入祀賢良祠復念傅恒曩者金川奏績時以其祖
 父世篤忠貞流光鍾慶曾諭令建立宗祠自其曾祖
 哈世屯以下定為春秋致祭今傅恒自應令其一體
 入祠酬庸爼豆至尚書果毅公阿里衮宣力殫忱克
[050-44b]
 彰勞勩昨歲賜䘏時曾令入祀賢良祠今思其先世
 額亦都遏必隆並以崇勲建有宗祠得膺祀典阿里
 衮亦宜附食邀榮而其父領侍衛内大臣尹徳尚未
 列入著與阿里衮一併入遏必隆宗祠用奬勲藎該
 部即照例行
 盛京賢王祠
  乾隆十九年九月
諭朕由吉林至盛京周覽山川形勝敬稽
[050-45a]
實録所載仰見
列祖締造艱難維時宗室諸王克奮忠勤功成百戰開國
  翊運之勲彪炳簡冊深切景念思盛京為龍興重地
  國初諸王功烈懋著如此並宜建祠以酬舊勲而示
  來許此地現有怡親王祠應將
太廟配享之通達郡王武功郡王慧哲郡王宣獻郡王及
  禮烈親王饒餘親王鄭簡親王頴毅親王一併崇祀
  即命曰賢王祠令所司春秋致祭應行典禮該部詳
[050-45b]
  議以聞祠内碑文可移於正中鐫勒此㫖永昭我朝
  宗功元祀之鉅典四十三年八月大學士等遵
 㫖議奏睿親王豫親王肅親王克勤郡王一并入祀
  盛京賢王祠從之儀具
 大清通禮
   蘭州忠勇祠
   雍正九年正月
命建忠勇祠於蘭州以祀西征陣亡將士
[050-46a]
世宗憲皇帝諭曰朕命以酒三爵遙酹陣亡將士鄂善將
 酒齎往軍營凡陣亡將士每名以羊一隻奠祭宣朕憫
 惻傷悼至意儀具
 大清通禮
   臣/等謹按以上所列並皆
 特建祠宇列於羣祀者至直省祀典附載於後
   直省所在神祠
   臣/等謹按直省禦災捍患諸神於民有功徳者加
[050-46b]
 封號立專祠謹按年月先後彚次如左
   順治三年以黄河著異加
封浙人謝緒為顯佑通濟之神廟祀江南宿遷縣互見山/川門
   康熙十九年六月以平定臺灣
封海神天妃為䕶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天妃遣官
   詣福建莆田縣致祭
   雍正三年六月浙江撫臣疏請廟祀江海保障諸
   神乃
[050-47a]
封春秋吳國上大夫伍員為英衛公廟祀錢塘縣唐吳越
   王錢鏐為誠應王廟祀臨安縣宋張夏為靜安公
   廟祀蕭山縣明紹興知府湯紹恩為寧江伯廟祀
   紹興府四年河臣奏言明工部尚書宋禮開㑹通
   河用汶上老人白英䇿分水濟運事載史冊舊有
   廟祀請加封號乃
封宋禮為寧漕公白英為永濟之神於汶上縣祠廟祭之
   五年九月四川撫臣疏稱都江堰口廟祀李二即
[050-47b]
   有功蜀地請加封號下禮部議言史記漢書載蜀
   守李冰鑿離堆穿三江功績可考灌縣志内有使
   其子二郎鑿山穿江之語元至順初曾加封號今
   應並崇祀典請
封李冰為敷澤興濟通佑王其子二郎為承績廣惠顯英
   王廟祀灌縣從之八年加
封浙江顯佑侯戴繼元為保濟顯佑侯廟祀徳清縣又
封故廣東雷州府海安營水師副將姜起龍為英祐驍騎
[050-48a]
   將軍之神廟祀徐聞縣海口十二年以江西鄱陽
   湖舊祀唐代忠臣張巡
封為顯佑安瀾之神廟祀浮梁縣
   乾隆二年加
 封天妃為䕶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福佑羣生天
   后三年四月以河臣疏言河神靈應
 封河南人黄守才為靈佑襄濟之神廟祀陳留縣四年
   四月河臣疏言清口廟神張祥濟漕有應
[050-48b]
 封為彰靈衛漕之神廟祀清河縣八年
 封故蜀漢禆將武當為顯佑英濟廣福王廟祀廣西義
   寧縣二十二年加
 封天后為䕶國庇民妙靈昭應𢎞仁普濟福佑羣生誠
   感咸孚天后四十七年三月以陳留河神舊封靈
   佑襄濟王屢著靈應奉
 㫖於其子孫内賞給奉祀生一人世傳勿替又以順治
   年間總河朱之錫功著南豫二省没為河神屢著
[050-49a]
   靈應
 封為助順永寧侯令有司照例致祭
   直省聖賢忠烈名臣祠墓
   康熙二十年二月
聖祖仁皇帝詣
  盛京
駐蹕灤州日遣官往伯夷叔齊廟行禮
諭曰伯夷叔齊古之聖人清風可仰爾等前往可焚香展
[050-49b]
  敬三十六年
西巡至陜西奉
諭趙良棟乃為國宣力之臣來朝經過其門遣皇長子及
 部院諸臣往奠致祭一次陳福曾為國効力適至此地
 亦著致祭一次
   乾隆十五年八月
 皇上巡幸中州於
  御道所經三十里内前代名臣忠烈先賢祠墓遣官
[050-50a]
  致祭名臣以從祀
帝王廟者為斷如伊尹周公許逺吕䝉正范仲淹司馬
  光王曾韓琦岳飛九人先賢以從祀
聖廟者為斷如子貢韓愈程顥程頥邵雍朱子許衡七
  人其祠墓均遣官祭醊又如殷比干墓漢闗帝墓
  晉嵇紹祠唐顔真卿墓並以忠義卓越千古一體
  遣官致祭又直𨽻省
 御道所經三十里内有唐宋璟墓
[050-50b]
 國朝魏裔介墓一以從祀
帝王廟一以入祀賢良祠均照例遣祭十六年
聖駕南巡遣官於山東祭
 元聖周公廟於江南祭周泰伯季札言子游晉卞壼
  宋曹彬范仲淹宗澤韓世忠明常遇春方孝孺
 國朝于成龍傅臘塔湯斌張伯行陳鵬年等祠墓於
  浙江遣官祭唐陸贄錢鏐宋岳飛明于謙王守仁
 國朝徐潮等祠墓皆如中州遣祀之例二十二年二
[050-51a]
   十七年三十年
 聖駕南巡凡
  御道所經三十里内先賢忠烈名臣祠墓均遣祭如
   例
 特命以故大學士徐本入祀本省賢良祠並遣官致祭
   其墓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聖駕南巡
  御道所經三十里内聖賢忠烈名臣祠墓均遣祭如
[050-51b]
   例
   直省賢良祠
   雍正十年二月
諭我朝從前文武大臣持躬正直奉職公忠樹績建勲完
 名全節者朕已降㫖於京師建賢良祠永逺展祀因思
 外任大臣鎮撫封疆宣猷布化忠勇效命威愛宜民其
 政績卓然可紀者若於身故後立賢良祠俾永膺祀典
 既足慰兵民懿好之公亦足為後來居官者之勸如近
[050-52a]
 日將軍蔡良提督張起雲總兵蘇大有魏翥國皆素有
 賢聲勤勞王事而殁於官者允宜在賢良之列著直省
 各於省㑹之地立祠其與祀之人追溯從前恐稽查未
 確或致濫膺即從近年為始而後有應請入祠者該督
 撫於一人具一本請㫖不必彚奏
   直省忠義節孝等祠
   雍正二年
諭旌表節義給銀建坊民間往往視為具文未曾建立恐
[050-52b]
 日久仍至冺沒不能使民間有所觀感著於學宫内建
 忠義祠一所立石碑一通於學宫附近處購買基地建
 節孝祠一所立大牌坊一座其石碑牌坊將前後忠孝
 節義之人悉標姓氏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春
 秋祭祀用闡幽光以垂永久
   直省祭厲
   順治初年定直省府州縣各立厲壇於北郊府稱
   郡厲縣稱邑厲咸以有司承祭
[050-53a]
   親王郡王家廟
   臣/等謹按杜典宗廟門有諸侯大夫士宗廟一條
   今以臣下家廟應退附吉禮之末我
  朝親王郡王皆令立家廟葢即古者諸侯立廟之禮
   至品宦之家祭及士庶之寢薦載在
 大清通禮者亦即古者大夫士庶家祭之禮謹稽定制
   具載於篇
   崇徳元年定宗室封王者立家廟致祭
[050-53b]
   順治五年定宗室封王無嗣者於
太廟後殿兩廡祔祭有嗣者令其子孫立廟致祭又定莊
   親王立一廟禮親王巽親王謙郡王共立一廟肅
   親王立一廟饒餘郡王端重親王共立一廟頴親
   王顯承郡王共立一廟豫郡王立一廟克勤郡王
   衍禧郡王共立一廟
   雍正九年定怡賢親王立一廟凡親王郡王廟制
   廟七間南向中五間為堂左右二間為夾室堂後
[050-54a]
  楣以北分五室中奉始封之王世世不祧高曾祖
  禰依世次為二昭二穆昭東穆西親盡則祧由昭
  祧者藏主於東夾室由穆祧者藏主於西夾室庭
  繞以垣南為中門又南為廟門左右各設側門東
  西廡各三間東藏遺衣冠西藏祭器樂器廟重簷
  丹楹彩桷緑瓦紅堊壁階戺三出陛各七級門繪
  五色花草出陛如之焚帛罏在中門之内庭東南
  隅刲牲房在中門之外西間歲以四時仲月諏吉
[050-54b]
  祭其始封祖及高曾祖禰五世仲春之祭並出祧
  主合食儀具
大清通禮
  貝勒貝子宗室公家廟
  貝勒貝子宗室公家祭立廟五間南向中三間為
  堂後楣以北分五室奉始封祖暨高曾祖禰兩旁
  為夾室奉始封而下親盡祧主廟及大門均緑瓦
  紅堊壁階五級廟不重檐門不備采餘如前制儀
[050-55a]
  具
大清通禮
  品官家廟
  品官家祭立廟於居室之東一品至三品官廟五
  間中三間為堂左右各一間隔以墻北為夾室南
  為房堂南檐三門房南檐各一門階五級庭東西
  廡各三間東藏遺衣物西藏祭器庭繚以垣南為
  中門又南為外門左右各設側門四品至七品官
[050-55b]
  廟三間中為堂左右為夾室為房階三級東西廡
  各一間餘制與三品以上同世爵公侯伯子視一/品男以下按品為差
  等/八九品廟三間中廣左右狹階一級堂及垣皆
  一門庭無廡以篋分藏遺衣物祭器陳於東西房
  餘與七品以上同在籍進士舉人視七品/拔嵗副貢生視八品堂後楣
  北設四室奉高曾祖禰四世皆昭左穆右妣以嫡
  配南向高祖以上親盡則祧遷室祔廟均依昭穆
  之次東序西序為祔位伯叔祖之成人無後者伯
[050-56a]
  叔父之成人無後及其長殤十六嵗/至十九者兄弟成人
  無後及其長殤中殤十二嵗/至十五者妻先殁子姓成人
  無後及其長殤中殤下殤九嵗至/十一者皆以版按行
  年墨書男統於東女統於西東西向嵗以春夏秋
  冬仲月擇吉致祭儀具
大清通禮
  庶士寢薦庶人附/
  庶士貢監生員/有頂帯者家祭於寢堂之北為龕以板别為
[050-56b]
  四室奉高曾祖禰皆以妣配位如前儀南嚮前設
  香案總一服親男女成人無後者按行年書紙位祔
  食男東女西事至則陳已事焚之不立版嵗以春
  夏秋冬節日出主而薦庶人家祭於正寢之北為
  龕奉高曾祖禰神位嵗逢節序薦新儀具
大清通禮
 
皇朝通典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