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8 山東通志-清-岳濬 (master)


[006-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東通志巻四
  城池志
  齊䧺賜履魯美錫田瞻泰山表東海屹乎不拔之
  基哉我
 國家仁漸義摩治隆至道尊賢秉禮之俗比戸可封
  熙熙如登春臺詎必城郭溝池之是恃乎然而設
  險陳於易象掌固列於周官衆志雖孚不忘保障
[006-1b]
  葢有綢繆桑土之思焉舊志止言形制不攷所肇
  今詳載遷置所以重始基也或增補所未備或繕
  治於既隳更有因時制宜足以資捍衞之方者亦
  必書之維謹實墉實壑遹求厥寧是所望於守土
  之君子矣作城池志
 城池郡縣各城改置不一悉循新制以次列之至厯/年裁併衞所及故明所建鎮寨各有城池雖廢
 址半湮然其地皆山海要區一壘一墉昔人經濟所/寓為析其壤地而附於各州縣之下以備考證云
 濟南府
[006-2a]
 濟南府城 歴城縣附郭元魏為濟南郡治唐復置
 齊州宋陞為府建今治本土城明洪武四年内外甃
 以磚石周十二里四十八丈髙三丈二尺厚三丈池
 闊五丈深三丈四門東曰齊川西曰濼源南曰歴山
 北曰㑹波東西南各有重闗北為水門衆流環㑹崇
 墉深塹居然金湯之勝
 章邱縣城本土城北齊天保七年所築明成化二年
 知縣張慶増修周六里髙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
[006-2b]
 闊二丈深七尺四門東曰繡江西曰錦川南曰明秀
 北曰清平萬厯六年知縣李成之鑿女郎山石築石
 城
 鄒平縣城漢置縣宋景徳間移今治本土城元至元
 十二年縣尹陳彦武所築周四里髙三丈八尺厚一
 丈五尺池闊二丈二尺深八尺四門東曰通齊西曰
 迎恩南曰興賢北曰仁義明萬厯八年知縣李瑞始
 砌以石
[006-3a]
 淄川縣城漢般陽縣治本土城周五里三十步髙二
 丈四尺厚一丈六尺池闊一丈五尺深半之四門東
 曰書帶西曰沙堤南曰淑聖北曰拱極明崇禎九年
 知縣韓承宣始甃以石十一年知縣楊蕙芳建敵樓
 十一座
 長山縣城舊治於陵城宋宣和末移治於此土城元
 至正十二年縣尹苗居巖所築明成化二年知縣薛
 方重修周四里髙二丈五尺厚二丈二尺池闊二丈
[006-3b]
 七尺深八尺四門東曰望海西曰觀津南曰迎薰北
 曰拱辰隆慶元年知縣馮三接開東南門于儒學正
 南名曰景文
 新城縣城本驛臺鎮元始置縣至元十九年建土城
 明成化中知縣白瑛增築周五里髙二丈三尺厚一
 丈池闊二丈深一丈四門東曰厚生西曰正徳南曰
 永寧北曰利用正徳六年知縣許禮增築外城萬厯
 七年知縣牛希儒撤土而甎趾縁以石崇禎中知縣
[006-4a]
 孫允竒重修建四門樓
 齊河縣城金置縣天㑹年間建土城大定八年知縣
 劉信重修周四里髙一丈三尺厚一丈池濶一丈深
 九尺四門東曰臨濟西曰康成南曰瞻岱北曰拱極
 明崇禎十四年知縣張安豫以磚甃東北二面增建
 敵樓二座
 齊東縣城元置縣太宗七年建土城明成化元年知
 縣薛獻修築周五里二百一十四步正徳十年知縣
[006-4b]
 蕭敬諫以東南隅逼近大清河移築近内今周五里
 二十餘步髙一丈七尺厚一丈二尺池闊七尺深一
 丈六門東曰迎旭西曰迎恩南曰凝秀東南曰放海
 北曰拱極東北曰通汲
 濟陽縣城金置縣天㑹七年建土城周四里零髙二
 丈八尺厚二丈池闊一丈餘深八尺三門東曰仁風
 西曰泰和南曰清陽初患卑澇明成化二十二年知
 縣張端乃疏通水道引城中水入池達于濟民始稱
[006-5a]
 便萬歴四年知縣秘自謙易以磚十九年知縣蔡惟
 忠建敵樓十五座
 禹城縣城舊治祝阿城唐乾元中移今治土城守將
 李銑所築周九里髙一丈七尺厚一丈五尺池濶一
 丈四尺深七尺四門東曰祝阿西曰鬲津南曰禹迹
 北曰都楊有䕶城堤三一石橋口堤一土橋口堤一
 流洪坡堤臨徒駭河為邑保障
 臨邑縣城舊城在縣東北宋建隆三年河決城壞移
[006-5b]
 今治建土城周九里十八步髙一丈九尺厚一丈四尺
 池闊二丈二尺深一丈二尺四門東曰賓𤾉西曰告成
 南曰南薰北曰拱宸城外為壕壕外為堤明正徳中知
 縣郭育重設南北城門建樓櫓萬歴七年巡撫趙賢檄
 知縣馮思恭易以磚
 長清縣城本長清鎮宋至道二年置縣於此土城元
 至正十四年所築明成化十一年知縣解瑛甃以石
 周四里三十步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二丈五尺
[006-6a]
 深一丈四門東曰迎恩西曰挹清南曰通魯北曰拱
 極角樓四座正徳六年知縣劉儒修築長堰崇禎間
 知縣劉之蛟增置月城為重門四東曰青陽西曰西
 成南曰南薰北曰拱辰後為雨所圮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吕朝輔重修
 陵縣城本徳州城即漢平原郡城也舊磚城明永樂
 七年移磚於陵州建城遷徳州治之而降陵為縣徙
 治徳州廢城原址周二十里正徳六年改築今城周
[006-6b]
 八里髙二丈八尺厚二丈池闊三丈二尺深一丈二
 尺四門東曰迎薰西曰聚秀南曰朝陽北曰望闕嘉
 靖中知縣孫昺增修完固
 徳州城本元之陵州土城魏泰和間所築久圮明洪
 武三十年都督張文傑始建磚城永樂七年移徳州
 治于此城周十里一百八十步髙三丈七尺厚三丈
 池闊五丈深一丈五門東曰長樂正西曰聚秀偏西
 曰廣川南曰朝陽北曰拱極西城有振河閣正徳六
[006-7a]
 年知州寗河守備桂勇築外羅城延袤二十餘里
 徳平縣城本漢平昌縣舊城在今城東北一里宋熙
 寧三年改遷於此土城周三里髙一丈八尺厚一丈
 餘池闊四丈深一丈三門東曰長魁西曰宜豐南曰
 懷仁明正徳七年知縣朱冕因舊堤增築羅城髙一
 丈五尺三門東曰迎旭西曰留暉南曰映奎萬厯四
 年知縣何倬易砌以磚垜崇禎十年知縣蘇翹楚置
 兩敵臺於外城東曰多助西曰禦侮
[006-7b]
 平原縣城舊城在縣西南北齊移今治土城元至正
 十三年達嚕噶齊額森布哈所築周五里有竒髙一
 丈七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三丈二尺深一丈二尺四
 門東曰控岱西曰朝京南曰迎薰北曰拱極明成化
 初知縣周密修建門樓萬厯十年知縣喬起鳳始砌
 以磚十一年知縣方可畏增建樓櫓
 兖州府
 兖州府城 滋陽縣附郭隋魯郡宋襲慶府元兖州
[006-8a]
 皆治此明洪武十八年復陞為府舊滋陽治在城東
 三里至是移縣附郭磚城周一十四里二百步髙三
 丈七尺厚二丈四尺池闊二丈深一丈二尺以泗水
 為池自黑風口西流入城分兩支於南北繞城一匝
 㑹於西郭平政橋流入濟寧四門東曰九仙西曰望
 京南曰延薰北曰鎮岱舊制卑隘自洪武中封建魯
 藩命武定侯郭英經營開拓外有帶郭設四門東曰
 宗魯西曰襟濟南曰瞻嶧北曰拱極
[006-8b]
 曲阜縣城即魯國都城也舊城在縣東十里明正徳
 七年從巡撫趙璜之請徙於闕里始建磚城僉事潘
 珍知府童旭督成之周七里髙二丈厚一丈池闊一
 丈深一丈五門東曰秉禮東南曰崇信西南曰仰聖
 西曰宗魯北曰延恩
 寧陽縣城漢寧陽城在縣南今治隋之龔邱縣也土
 城屢圯金大定二年縣尉完顔阿克蘇木重修周四里
 五十步髙一丈七尺厚一丈餘池闊一丈二尺深八
[006-9a]
 尺蛇眼諸泉遶城合流四門東曰寅賓西曰寶成南
 曰迎薰北曰拱極明正徳十年知縣洪紀設甕城萬
 厯八年知縣許恩悉甃以磚
 鄒縣城舊城在嶧山之陽南宋元嘉十三年徙今治
 土城明正徳初重築萬厯五年知縣馮中州改砌以
 磚周四里八十步髙二丈一尺厚二丈以小沙河環
 之池闊一丈深一丈四門東曰瞻嶽西曰襟濟南曰
 崇教北曰近魯城上正樓角樓共八座
[006-9b]
 泗水縣城在卞縣舊城西十五里本土城明成化間
 知縣曹瓏重修隆慶元年知縣羅許砌以石周三里
 一百餘步髙一丈六尺厚二丈池闊一丈二尺深一
 丈四門東曰探源西曰達聖南曰阜民北曰望斗
 滕縣城本漢蕃縣治舊土城明洪武二年指揮唐某
 砌以磚石周五里髙三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三
 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宗魯西曰懷古南曰
 迎薰北曰望京成化十八年疏浚故渠引梁溪之水
[006-10a]
 環遶其外增置郭牆周十餘里
 嶧縣城本元之嶧州明洪武二年改為縣築土城於
 舊州城之西南隅周四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
 三丈深二丈四門東曰興賢西曰迎恩南曰望仙北
 曰近聖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毛鳳鳴始甃以石
 金鄉縣城縣本東漢所置舊土城周六里髙二丈三
 尺厚二丈餘池闊四丈六尺深一丈一尺四門東曰
 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南薰北曰北拱明萬厯間知縣
[006-10b]
 楊楫張著銘相繼悉易以甎設甕門環隍築堤周十
 一里髙九尺闊一丈二尺
 魚臺縣城舊治方與城唐元和四年遷今治土城半
 圮于水元泰定間縣尹孫榮祖劃築西北一隅周七
 里餘髙二丈二尺厚一丈池闊三丈深二丈接舊城
 廢址環以大小兩堤三門東曰迎岱西曰達汴南曰
 横菏明萬厯三十二年河決南旺由豐沛入境為城
 郭患巡撫黄克纘督令增修重堤以保障之
[006-11a]
 濟寧州城本任城縣治金濟州元濟寧路皆治此舊
 土城明洪武四年甃以磚石周九里三十步髙三丈
 四尺厚二丈池闊四丈餘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賓
 陽西曰近治南曰㑹通北曰拱辰
皇清順治十二年總河楊方興增置樓櫓敵臺並城上
 翽鳳太白等樓
 嘉祥縣城本鉅野縣地金皇統中置縣初治山口鎮
 大定十五年遷今治始築土城明成化三年知縣趙
[006-11b]
 瑄重修周四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東北跨萌山池
 自城南轉曲而西僅長里許四門東曰瞻魯西曰獲
 麟南曰南武北曰鳳城復於儒學前開一門曰采芹
 崇禎間東兖兵備道陸夢龍檄修始砌以石
 汶上縣城舊治中都城唐天寶中移今治本土城明
 隆慶元年知縣趙可懷漸易以磚周十二里髙二丈
 七尺厚二丈五尺池闊一丈二尺深八尺邑北引蒲
 灣泊水一支南繞城下注蜀山湖仍於上流建閘以
[006-12a]
 節之四門東曰醉白西曰懷冉南曰觀泉北曰拱極
 陽穀縣城舊城在縣北為河所湮宋太平興國八年
 徙今治本土城明成化五年知縣孟純増築周九里
 髙二丈有竒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一丈四門東曰迎
 恩西曰柔逺南曰㑹盟北曰拱極正徳六年知縣盧
 鑒復築外垣萬厯五年知縣呉之問乘嵗稔令畆輸
 一磚甃城悉竣二十五年知縣盧道築䕶堤二重髙
 一丈五尺
[006-12b]
 壽張縣城漢置縣舊城屢圮明洪武元年建于梁山
 之東十四年改遷今治初建土城𢎞治十四年知縣
 錢俊增築周五里髙二丈有竒厚二丈池闊三丈深
 一丈四門東曰迎恩西曰來賓南曰永寧北曰安賢
 嘉靖年知縣况澄於門外穿渠置橋築䕶城堤髙二
 丈闊一丈
皇清順治七年河決荆隆口城壞十七年知縣陳璜增
 修
[006-13a]
 東昌府
 東昌府城 聊城縣附郭舊治巢陵故城宋淳化三
 年河決城圮於水乃移治孝武渡西即今治也本土
 城明洪武五年守禦指揮陳鏞始甃以磚石周七里
 有竒髙三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三丈深二丈四門東
 曰寅賔西曰納日南曰南薰北曰鎖鑰城樓二十七
 座緑雲在西北望嶽在東北最為擅名附城為郭郭
 外各為水門設釣橋環以䕶城堤延亘二十里以禦
[006-13b]
 水漲全城倚之
 堂邑縣城舊城在縣西宋熙寧初圮於水縣令耿幾
 父改遷今治築土城周六里有竒髙一丈八尺厚丈
 餘相傳城工甫畢白雀萬數翔集其上人呼為白雀
 城云明洪武間知縣陳孟隆加築四門東曰望岱西
 曰通衞南曰迎薰北曰拱極水門二俱在南城一向
 文廟一向縣署甕門二北曰㑹歸東曰帶海崇禎十
 年知縣裴希度増礟臺敵樓八所環城掘壕三重拓
[006-14a]
 地約六頃中列品字坑三萬餘足資防衞之方云
 博平縣城舊城在縣東南宋景祐間徙今治土城周
 四里餘髙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一丈四門
 東曰旭陽西曰望津南曰對薰北曰瞻闕明𢎞治間
 知縣田永環壕設堤正徳間知縣堅晟増築髙厚置
 更舖十八座建雄武臺於南郭萬厯六年知縣鄭材
 撤土堞易以磚
 茌平縣城舊城在茌山下金置博州移今治土城周
[006-14b]
 三里有竒髙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三丈深一
 丈䕶以堤髙一丈廣一丈四門東曰近聖西曰首化
 南曰通㑹北曰拱極明萬厯十年知縣王國弼浚南
 北城壕為橋各一
 莘縣城本漢陽平縣城久圮明成化十九年知縣賈
 克中重築𢎞治三年知府李舉增拓周五里有竒髙
 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二丈深一丈四門東曰
 永清西曰大有南曰阜民北曰伊田正徳七年知縣
[006-15a]
 王深建外城髙一丈八尺厚一丈崇禎五年知縣孫
 愈賢增建城樓四座敵樓二十九座
 清平縣城舊城在縣西宋元豐中河決徙今治宣和
 間建土城尋燬於兵金大定十三年奉議大夫韓某
 重築周六里髙三丈二尺厚一丈六尺池闊二丈深
 一丈四門東曰迎旭西曰鎮逺南曰望魯北曰拱辰
 冠縣城舊冠氏城在縣北金遷今治本土城明時始
 甃以磚周四里髙一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七
[006-15b]
 尺四門東曰延曦西曰駐暉南曰麗正北曰拱極嘉
 靖二十一年知縣姚本築䕶城堤延亘十里増置敵
 臺十四座又於賈鎮清水二堡各建一城鑿壕置墩
 為邑捍衞
 臨清州城後魏置清淵縣在衞河西岸宋建炎中遷
 曹仁鎮明洪武二年徙治於此在汶衞之間景泰元
 年巡撫洪瑛建城縁廣積倉為基周九里一百步髙
 三丈二尺厚二丈餘甃以磚池闊九尺深如之四門
[006-16a]
 東曰威武西曰廣積南曰永清北曰綏逺𢎞治間兵
 備副使陳壁增置月城叠石為四橋正徳間副使趙
 繼爵始築羅城以衞商賈之列肆于外者嘉靖間巡
 撫曾銑副使王揚拓而廣之名新城延袤二十里跨
 汶衞二水六門東曰賓𤾉曰景岱南曰欽明西曰靖
 西曰鎮定北曰懷朔又為水門三各建戍樓對峙其
 上嘉靖二十九年巡撫王忬副使李憲卿建敵臺三
 十二座
[006-16b]
 館陶縣城舊城在縣西南隋徙今治土城久圮明成
 化三年知縣唐正重築周四里髙二丈五尺厚二丈
 池闊三丈深二丈四門東曰豐樂西曰臨津南曰明
 逺北曰通都又東南一門在文廟前曰文明萬厯元
 年知縣李冲奎增築䕶城堤十餘里
 邱縣城本平恩鎮元置縣土城至元二十七年縣尹
 劉英所築明成化間縣丞唐暎重修周八里髙一丈
 六尺厚八尺池闊一丈六尺深八尺四門東曰長春
[006-17a]
 西曰永安南曰阜化北曰迎恩嘉靖二十二年知縣
 許紳加築䕶城堤
皇清順治十一年城為漳水所囓知縣黄在中張焜相
 繼補修
 恩縣城恩州舊城在縣西明洪武七年改為縣始移
 今治土城成化三年巡撫原傑檄縣丞髙安所築周
 五里餘髙二丈五尺厚半之池闊一丈五尺深九尺
 五門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迎薰北曰拱辰又北
[006-17b]
 之西曰廣順崇禎四年知縣劉含輝增修門樓敵臺
 髙唐州城漢髙唐縣城在倫鎮西今州治乃元至正
 七年所置土城漸圯明正徳六年知州張紘增築周
 九里髙二丈厚一丈池闊三丈深一丈四門東曰瞻
 岱西曰觀成南曰迎薰北曰拱極嘉靖三十一年以
 城中多瀦水於北門塞之今門三
皇清康熙四十八年知州龍圖躍重修城垣建樓四座
 夏津縣城隋置縣土城久圮明天順間知縣薛正重
[006-18a]
 築周六里餘髙二丈二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三丈深
 一丈四門東曰挹𤾉西曰西成南曰迎薫北曰拱辰
皇清康熙十四年知縣朱國祥重修四垣增厚三尺
 武城縣城舊治永濟渠西宋大觀中衞河水決徙今
 治土城經燬明成化三年知縣姚顯重築周四里許
 髙二丈二尺厚一丈九尺池闊三丈深一丈四門各
 以鄉名東曰歸仁西曰治平南曰居賢北曰徳化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房萬達重加浚築增置敵樓二十
[006-18b]
 四座
 青州府
 青州府城 益都縣附郭郡舊有二城俱在陽水之
 上北為東陽城南為南陽城晉治東陽北齊始遷南
 陽即今治本土城明洪武初都指揮葉大旺甃以磚
 石周十三里有竒髙三丈五尺厚三丈池闊三丈五
 尺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海晏西曰岱宗南曰阜財
 北曰瞻辰東南北三門皆有月城重闗天順間知府
[006-19a]
 徐郁修建城樓臺舖嘉靖十三年兵備僉事康天爵
 增築西門月城 新設滿營城在青州府城之北雍
 正八年設立滿營建城駐劄遣御史偏武候補㕘政
 道陳豫朋監工周一千丈髙一丈八尺厚一丈砌以
 磚石池闊三丈五尺深七尺四門各設樓櫓敵臺規
 制宏備
 臨淄縣城漢唐縣治俱在古齊城今治在古齊城西
 南十里齊乘云疑金時所徙也本土城元末達嚕噶
[006-19b]
 齊李仲名所築周四里髙三丈厚二丈池闊二丈深
 一丈四門東曰朝陽西曰通晝南曰迎恩北曰望京
 明正徳七年知縣馬暹築月城䕶以崇堤萬厯二十
 三年知縣張汝雨始甃以磚崇禎十六年知縣鄒逢
 吉築炮臺十座
 博興縣城舊城在縣南唐時移就樂安故城即今治
 也本土城元末重築甃以磚周三里有竒髙二丈三
 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二丈二尺深七尺引小清河注
[006-20a]
 之四門東曰朝宗西曰通濟南曰來薰北曰拱極明
 嘉靖三十四年知縣顧楫增拓東南門建樓於上名
 曰迎秀
 髙苑縣城隋大業初省臨濟入髙苑徙治於此本土
 城明景泰四年知縣蔡澄重築正徳六年知縣張誠
 增修周五里髙三丈厚二丈池闊三丈深一丈壕外
 築圍牆四百餘堵四門東曰賔陽西曰望秋南曰顧
 清北曰拱辰嘉靖二十九年知縣郭臣增置水關三
[006-20b]
 十七年知縣羅沛創建小南門直對學宫建樓於上
 曰文明萬厯四年知縣單濱砌堞以磚
 樂安縣城本千乘縣隋開皇三年移於廣饒故城即
 今治也舊土城明成化間知縣馬亮重築周五里髙
 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半之四門東曰東作
 西曰西成南曰阜財北曰通濟萬厯二十三年知縣
 王國翼改築磚城城介淄濟之間南有曲堤在淄河
 北岸元尹蘇肯李所築北有利農堤在濟水南岸成
[006-21a]
 化間知縣沈清所築均資保障云 附塘頭所城所/裁
 在樂安縣東北一百里土城周三里髙一/丈五尺厚七尺池闊二丈深一丈一門髙家港城
 在樂安縣東北一/百里土城周二里
 壽光縣城隋開皇六年於博昌故城復置壽光縣即
 今治舊土城明正徳六年知縣張良弼重築周三里
 半髙二丈厚稱之池闊一丈六尺深八尺五門東曰
 迎旭西曰宗岱南曰來薰城北東小門曰青陽西小
 門曰瞻辰七年知縣劉瀾增築䕶城堤崇禎十三年
[006-21b]
 知縣劉昇祥始甃以磚石修建樓舖鑿隍增堤引温
 泉之水以注之
 昌樂縣城宋昌樂城在縣西北明遷今治初建土城
 成化二年知縣范威重修周四里髙一丈八尺厚二
 丈池闊一丈四尺深七尺四門東曰永清西曰臨丹
 南曰熙寧北曰望海嘉靖三年知縣何洪增置樓櫓
 築南城重門名曰阜民萬厯中知縣張美宋名世相
 繼脩葺悉甃以石崇禎十一年知縣劉芳奕建外城
[006-22a]
 又築丹河二壩引水入壕為捍禦之用云
 臨胊縣城漢置縣舊土城元至正十七年重築周三
 里髙二丈池闊一丈六尺深一丈二門南曰胊陽北
 曰古駢明崇禎十三年知縣任逺易以磚石
 安邱縣城隋置平昌城在縣西南唐武徳六年移今
 治本土城元至正末元帥王雅魯修築周三里有竒
 髙二丈二尺厚一丈池闊一丈六尺深半之三門東
 曰威武南曰太平北曰乘勝明洪武初新闢内外馬
[006-22b]
 路崇禎十三年知縣劉運隆增置敵臺門樓皆繚以
 磚
 諸城縣城縣有南北二城南城為西漢東武縣城北
 城乃後魏永安中所築兩城合一中劵一門謂之雙
 門縣治在北城即隋之密州治也城久漸圮明洪武
 四年守禦千户伏彪重修周九里髙二丈七尺厚一
 丈二尺池闊一丈九尺深半之五門正東曰東武正
 西曰西寧正南曰永安東南曰鎮海西南曰政清各
[006-23a]
 有甕城重門備設其北城即超然臺 附南龍灣鎮
 海口巡檢司城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三十/里石城周一百二十丈信陽鎮巡
 檢司城在諸城縣南一百二十里石城明洪武/三年巡檢王福修築周八十丈二門龍潭
 寨城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一十里石城明/洪武年百户管成修築周一里二門蕭家寨城
 在諸城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石城明洪武/三十一年百户陳良修築周一里二門
 博山縣城舊為顔神鎮地居益都西南淄川之南萊
 蕪之北山谷險隘明青州兵備道王世貞創建石城
 周五百一十八丈五尺髙二丈三尺引二女泉水為
[006-23b]
 池達於范河四門東曰荆山西曰禹石南曰龍泉北
 曰范河水門三一在龍泉門西一在范河門東一在
 禹石門北崇禎間城上增築瞭臺八座於荆山門下
 又開一小水門舊屬益都縣西南鎮
皇清雍正十二年改設為縣增髙培厚洵稱巖邑
 登州府
 登州府城 蓬萊縣附郭唐置登州徙今治即蓬萊
 鎮也石城周九里髙三丈八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
[006-24a]
 一丈四門東曰春生西曰迎恩南曰朝天北曰鎮海
 水門三南曰上水門黑水所入東曰小水門蜜水所
 入西曰下水門黑蜜二水合流由此而出以赴海明
 萬厯間因倭警增築敵臺二十八座又水城在大城
 北原名備倭城本宋之刀魚寨也明洪武九年指揮
 謝規疏通海口由水閘引海入城中名小海為泊船
 所設立帥府城周三里許髙三丈五尺厚一丈一尺
 一門曰振揚樓舖共二十六座萬厯二十四年總兵
[006-24b]
 李承勲以磚甃東北西三面增建敵臺三座 附劉
 家汪寨城在蓬萊縣東北四十里石城周一里髙二/丈五尺厚一丈三尺池闊一丈深五尺南
 一門樓/舖五座解宋寨城在蓬萊縣東北六十五里石城周/一里六十丈髙二丈五尺厚丈餘
 池闊一丈深七尺/南一門樓舖五座
 黄縣城舊黄城在縣東唐開元十一年改建于黄冠
 村即今治也本土城周六里明洪武四年千户韋勝
 分其南半改築之周二里有竒髙二丈四尺厚二丈
 池闊一丈四尺深八尺四門東曰寅賓西曰迎宣南
[006-25a]
 曰環翠北曰澄清正徳十一年知縣周淳因絳河山
 水侵城遂以東北隅退數武為月城下作水門以洩
 水萬厯二十一年知縣張彚選甃以磚石建西北二
 門甕城崇禎十三年知縣任中麟增置東南二門甕
 城並角樓敵臺 附黄水河寨城在黄縣東北二十/里唐時建寨明崇
 禎中增築石城周一百三十八丈髙二丈五尺厚/一丈餘池闊一丈深五尺南一門敵臺十二座
 停寨城在黄縣西四十五里石城周/二里髙一丈五尺南北二門
 福山縣城金天㑹中析登州之兩水鎮置為縣即今
[006-25b]
 治也本土城明永樂九年備禦千户周玘重築砌以
 磚石周三里有竒髙二丈四尺厚二丈東面臨河南
 北西三面池闊一丈五尺深八尺三門東曰鎮静西
 曰義勇南曰平定建敵樓于上崇禎間增置炮臺八
 座城東南有堤長三里髙一丈二尺闊一丈城西有
 官渠十餘里皆䕶城之要工也 附竒山所城所裁/在福
 山縣東北三十里與寧海接壤磚城周二里有竒髙/二丈二尺厚二丈池闊三丈五尺深一丈樓舖十六
 座/盧洋寨城在福山縣西北五十里與蓬萊接壤磚/城明洪武二十九年百户張剛所築周
[006-26a]
 二里髙一丈七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一丈深七尺東西二門樓舖六座
 棲霞縣城本蓬萊縣之楊疃鎮金天會中置縣建土
 城明嘉靖中知縣李揆重築萬厯間知縣鮑霖繼之
 悉甃以石周三里許髙一丈八尺厚七尺四門東曰
 寅賔西曰迎恩南曰環翠北曰迎仙城阻山石池不
 可鑿南帶河雨集則水漲為患築䕶城堤長一百五
 十步萬厯二十五年知縣鮑紋增甕城一座敵樓八
 座
[006-26b]
 招逺縣城本掖縣之羅峯鎮金天㑹中置縣建土城
 元末燬于兵明洪武三年王明善重築正徳六年知
 縣申艮增修周二里有竒髙二丈四尺厚二丈二尺
 池闊一丈二尺深一丈三門東曰盥泉南曰通仙北
 曰望海嘉靖二年知縣羅錦闢東南門曰雲路十一
 年知縣屈允元重修甃以石
 萊陽縣城晉昌陽城在縣東南唐永徽中遷築於此
 舊土城明洪武二十一年指揮鄧清重修周六里髙
[006-27a]
 一丈八尺厚一丈二尺池闊一丈五尺深八尺四門
 東曰望石西曰太平南曰迎和北曰旌旂正徳十四
 年知縣司迪改築磚城增敵樓八座
 寧海州城本漢牟平縣金大定二十二年置州于此
 舊土城明洪武十年指揮陳徳砌以磚石周九里髙
 三丈二尺厚四丈池闊三丈二尺深九尺四門東曰
 建武西曰奉恩南曰順正北曰鎮海萬厯二十二年
 知州張以翔增修城樓並敵臺十二座 附金山所
[006-27b]
 城所裁在寧海州東北四十里磚城周二里髙二丈/三尺池闊二丈深一丈二門東曰寧海南曰迎恩
 樓舖二/十座清泉寨城在寧海州西北四十里磚城周二/里髙二丈五尺一門樓舖六座
 文登縣城漢牟平縣地北齊天統四年置縣于此舊
 土城明洪武元年萊州鎮撫韓登督修周七里髙二
 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三丈深八尺三門東曰望海西
 曰崑嵛南曰新建萬厯八年知府劉自化始甃以石
  附文登營城在文登縣東十里土城明宣徳十年/所築周三里髙八尺東西南三門
 威海衞城今裁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磚城明永樂/初所築周六里有竒髙二丈五尺厚一丈
[006-28a]
 二尺池闊一丈五尺深/尺四門樓舖二十座靖海衞城今裁改為巡檢司/在縣南一百二十
 里石城明洪武三十年所築周五里七十一丈髙二/丈四尺池闊二丈五尺深一丈東南北三門樓舖二
 十九/座寧津所城所裁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磚城周/三里髙二丈五尺厚二丈三尺池闊
 二丈深一丈四/門樓舖十六座百尺崖所城所裁在縣東北一百四/十里磚城周一里髙三
 丈池闊一丈五尺深九尺/東西南三門樓舖十五座
 海陽縣城原大嵩衞城今改衞為縣詳建/置志係磚城明
 洪武三十一年指揮鄧清所築周八里髙一丈九尺
 厚一丈五尺池闊八尺深一丈四門東曰永安西曰
[006-28b]
 寧徳南曰迎恩北曰翊清樓舖二十八座 附海陽
 所城所裁在新縣南十里磚城周三里許髙二丈厚/一丈二尺池闊一丈二尺深八尺南西二門樓
 舖二十/九座大山所城所裁在新縣西二十里磚城周四/里髙一丈五尺池闊一丈深七尺
 四門樓舖/一十五座
 榮城縣城原成山衞城今改衞為縣詳建/置志又古名天
 水郡明洪武二十一年置衞築石城周六里一百六
 十八步髙一丈八尺厚二丈池闊一丈五尺深一丈
 四門東曰永寧西曰迎恩南曰鎮逺北曰武寧樓舖
[006-29a]
 二十四座 附尋山所城所裁在新縣東南一百二/十里磚城周二里三十六
 丈髙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一丈東西四門樓舖二十九座
 萊州府
 萊州府城 掖縣附郭本漢東萊郡治故址明洪武
 四年萊州衞指揮使茅貴修築甎城萬厯二十六年
 因倭警萊州道盛稔知府龍文明復加繕治周五里
 有竒髙三丈五尺厚二丈池闊四丈深二丈四門東
 曰澄清西曰武定南曰景陽北曰定海樓舖具備東
[006-29b]
 門有外壕堤一道資以䕶城 附竈河所城所裁在/掖縣北
 五十里磚城周二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一丈深八尺南北二門王徐所城所裁/在掖
 縣東北八十里磚城周二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一丈深八尺南北二門馬埠所城所/裁
 在掖縣西北一百六十里石城周二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闊一丈深八尺南北二門海倉巡
 檢司城在掖縣西北九十里土城元時/開膠萊河運道所築遺址猶存
 平度州城本隋膠水縣治舊土城元末修築明洪武
 二十二年知州劉厚重修周五里有竒髙三丈厚一
 丈五尺池闊一丈八尺深九尺三門東曰迎陽西曰
[006-30a]
 安慶南曰永寧崇禎十年知縣杜志攀改壘石城髙
 厚皆加三尺增置三門樓櫓
 濰縣城本漢下密縣治舊土城周九里有竒髙二丈
 八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一丈五尺深半之四門東曰
 朝陽西曰迎恩南曰安定北曰望海明正徳七年推
 官劉信重修引小于河水入城城東本以白狼河為
 池水漲侵城萬厯十五年知縣張問達于河上築堤
 長里許四十二年知縣郭增光復設壩以䕶之崇禎
[006-30b]
 十三年知縣郉國璽甃城以石加髙七尺厚一丈置
 敵臺二十八座東西南三門䕶城北門炮樓一座
 昌邑縣城在都昌舊縣之東土城宋建隆三年所築
 元至正十一年重修周五里髙一丈八尺厚一丈五
 尺池闊二丈二尺深九尺三門東曰永順西曰重慶
 南曰延爽明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李天倫建東南角
 樓名曰奎光萬厯五年知縣侯鶴齡增築甕城並建
 重門崇禎十三年知縣白壯易以磚城南有土龍堤
[006-31a]
 東有紅崖堤皆遏濰水以䕶城居民賴之
 膠州城本隋膠西縣治舊土城明洪武初千户袁正
 重築八年千户申義甃以磚石周四里髙二丈五尺
 厚一丈二尺池闊二丈五尺深一丈五尺三門東曰
 迎陽西曰用成南曰鎮海角樓四座敵臺八座 附
 靈山衞城今裁歸併膠州詳職官在州東南九十里/土城明洪武三十五年指揮僉事朱興所
 築永樂初指揮僉事郭景易以磚周五里髙一丈五/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朝陽西
 曰閲武南曰鎮/海北曰承恩夏河所城所裁在膠州西南八十里/石城明洪武間靈山衞百
[006-31b]
 户管成所築周三里髙一丈七/尺厚二丈池闊一丈五尺四門
 髙密縣城舊治在縣西南唐武徳間移治漢夷安城
 北尋遷今治土城久圮元至正十二年縣尹秦裕伯
 重築明嘉靖二年知府郭五常始甃以磚周三里九
 十步髙二丈三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一丈四門東
 曰星聚西曰通徳南曰永安西南曰保寧崇禎十五
 年知縣何平建敵樓十二座
 即墨縣城在不其城東北隋所徙也舊土城元至正
[006-32a]
 十一年縣尹吕俊重築周四里髙一丈六尺厚一丈
 三尺池闊二丈深七尺三門東曰朝海西曰通濟南
 曰環秀明萬厯二十八年因倭警知府龍文明知縣
 劉應旂始易以磚增置樓櫓 附即墨管城在縣北/十里土
 城明宣徳八年所築周四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二尺池闊一丈五尺四門鼇山衞城今/裁
 歸併即墨縣詳職官在縣東四十里磚城明洪武二/十一年衞指揮僉事亷髙所築周五里髙三丈五尺
 厚一丈七尺池闊二丈五尺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鎮海西曰迎恩南曰安逺北曰維山雄崖守
 禦所城舊𨽻鼇山衞今裁歸併即墨縣/在縣東北九十里土城周二里浮山守禦所
[006-32b]
 城舊𨽻鼇山衞今裁歸併即墨縣/在縣東南九十里土城周二里張家寨城在即墨/縣西南
 五十里土/城周二里樓山寨城在即墨縣南四十/里土城周二里金家嶺寨城
 在即墨縣南七十/里土城周二里蕭旺莊寨城在即墨縣東/南五十里子家莊
 寨城在即墨縣東/南九十里大港寨城在即墨縣東/北六十里走馬嶺寨
 城 田村寨城 栲栳島巡檢寨城俱在即墨縣/東北九十里
 山寨城在即墨縣東北一百里/以上皆土城僅存遺址
 武定府
 武定府城 惠民縣附郭本棣州厯有遷置宋大中
[006-33a]
 祥符八年徙今治崇寧元年工部尚書牛保始築土
 城周十二里髙三丈五尺厚二丈餘池闊五丈深一
 丈四門東曰青陽西曰金景南曰明逺北曰靖安四
 門外各砌月城仍築䕶城堤延袤三十餘里明嘉靖
 十四年僉事王璣始砌以磚
 青城縣城元置縣土城至元間華總管郭元帥所築
 周三里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二丈深一丈
 五尺四門東曰望海西曰通濟南曰仰岱北曰拱辰
[006-33b]
 明萬厯六年知縣李繼美重修加髙四尺易堞以磚
 二十三年知縣王建中增設甕城並敵臺十二座
 陽信縣城古厭次城也宋大中祥符中徙棣州及厭
 次縣于陽信界而移陽信于今治土城元平章于巴
 拜所築周六里十三步髙二丈四尺厚二丈池闊一
 丈八尺深半之四門東曰永和西曰長阜南曰迎薰
 北曰拱極明嘉靖十年知縣徐九臯建城樓
 海豐縣城本隋之無棣縣宋治平中徙今治土城元
[006-34a]
 至正十七年平章于保保所築周三里髙二丈五尺
 厚二丈池闊三丈深八尺四門東曰宜春西曰通衢
 南曰迎恩北曰鎮海明崇禎十一年知縣雷之渤增
 建敵樓四座十二年北城樓燬知縣李桂芳重葺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杜良祚修浚外壕闊一丈五尺深
 半之
 樂陵縣城初治咸平鎮明洪武間遷今治舊土城成
 化二十三年知縣孫賔重築正徳六年知縣許逵增
[006-34b]
 修周三里髙二丈八尺厚二丈餘池闊一丈深七尺
 三門東曰朝海南曰宣和北曰迎恩後增闢西門曰
 寅餞改南門曰通濟
 商河縣城縣本隋置土城唐武徳中所築明成化二
 年知縣寇源增修周三里餘髙二丈厚一丈五尺池
 闊一丈六尺深八尺四門東曰太平西曰聚仙南曰
 徳隆北曰歸厚正徳六年知縣陳牧剏建外城周九
 里髙二丈二尺池闊丈餘深一丈嘉靖二年知縣柯
[006-35a]
 相重繕城垣增設樓櫓
 濵州城後周置州土城元平章于保保所築明正徳
 七年巡按張濬檄都司都事吕佩重修周七里髙二
 丈五尺厚丈餘池闊二丈深淺各隨地勢四門東曰
 望海西曰臨川南曰迎薰北曰拱辰萬厯十一年知
 州艾梅重修堞牆易以磚石有䕶城堤在州西迤南
 十里迤北五里
 利津縣城金所置縣土城半圯明正徳間縣丞魏彦
[006-35b]
 昭增修周七里髙一丈七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二丈
 深一丈四門東曰觀瀾西曰朝京南曰迎薰北曰鎮
 海萬厯中知縣周大年增置四門甕城敵樓二十座
 霑化縣城土城金置縣時所築明成化二年知縣陳
 謨重修周五里一十步髙三丈厚一丈五尺池闊丈
 餘深半之四門東曰布徳西曰涵暉南曰迎薰北曰
 朝京
 蒲臺縣城縣本隋置土城卑薄明成化二年知縣孫
[006-36a]
 通增築周三里一百七十餘步髙二丈九尺厚二丈
 池闊二丈深丈餘四門東曰仁化西曰金澤南曰迎
 薰北曰拱極敵樓四座敵臺十六座正徳八年知縣
 劉繼仁甃以磚石重建門樓
 沂州府
 沂州府城 蘭山縣附郭隋臨沂舊縣址也原係磚
 城明洪武元年指揮周徳所築周九里髙二丈五尺
 厚一丈五尺池闊一丈六尺深一丈四門東曰鎮海
[006-36b]
 西曰瞻䝉南曰望淮北曰宗岱砲臺四座
 郯城縣城舊土城在古郯國之南元末沂州守禦王
 信所築周五里八十步髙二丈二尺厚一丈餘池闊
 三丈深九尺三門南曰通淮西曰瞻魯北曰拱辰明
 萬厯二十三年知縣文廣始甃以磚城東有禹王臺
 堤遏沐水南流堤潰則全沐西注有圯城之患今設
欽工屢加修築城賴以安
 費縣城在古祊城内元魏太和元年築後移陽口山
[006-37a]
 隋開皇中復置縣于此舊土城周八里明洪武初截
 其北偏為城周四里髙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池闊
 二丈深一丈四門東曰望海西曰仰聖南曰映文北
 曰瞻䝉成化五年知縣殷禮改砌以石
 莒州城舊城即莒之故址漢為城陽國都周九里元
 至元間㕘政馬睦火者鎮莒以城大難守截東北隅
 為小土城周五里髙二丈二尺厚二丈池闊二丈七
 尺深半之三門東曰望海南曰文明北曰沙浦明萬
[006-37b]
 厯二十五年知州谷文魁重修易以磚
 䝉隂縣城舊城在縣西南元皇慶二年始置今治本
 土城明洪武三十年百户龍勝重築周二里半髙一
 丈六尺厚一丈池闊一丈二尺深一丈初設東西二
 門成化三年知縣白良輔增闢南門東曰望海西曰
 瞻岱南曰文昌正徳九年知縣梁緒改甃以石
皇清康熙十三年知縣屈逸乘增建東門樓雍正三年
 知縣髙克謩于城東河㟁築堤一道以杜水患邑人
[006-38a]
 賴焉
 沂水縣城本東莞縣治舊土城明天順間知縣陳孜
 甃以磚石周二里有竒髙二丈三尺厚二丈池闊二
 丈深丈餘三門東曰東莞西曰西成南曰沂陽正徳
 六年城燬于寇知縣汪淵砌以石增置敵臺
 日照縣城漢海曲地舊土城金置縣時所築元至正
 十七年邑人相士安率衆增修周二里髙二丈有竒
 厚丈餘池闊一丈五尺深半之三門東曰永安西曰
[006-38b]
 太平南曰望海明萬厯二十一年知縣杜一岸始甃
 以磚增築甕城重門敵臺四座先是嘉靖三十六年
 知縣張執中于城西築土城三面勢如重城外郭及
 崇禎十三年知縣郭麟以石砌之與舊城相連為一
 仍於城外浚壕闊一丈二尺深如之 附安東衞城
 在日照縣南九十里南距江南海州七十里石城明
 𢎞治三年所築周五里髙二丈一尺厚二丈池闊二
 丈五尺深八尺四門東接日照諸城直達齋堂島大
[006-39a]
 洋為南海重汛按安東衞舊𨽻青州府故建置各志/俱附青州末城池附沂州末從近也
 石臼寨所城今裁在日照縣東南二十里石城周三/里有竒髙一丈四尺厚三丈池闊三丈
 二尺深一丈南北西/三門樓舖一十五座夾倉鎮巡檢司城在日照縣東/南二十里石
 城周六/十丈
 泰安府
 泰安府城 泰安縣附郭即宋乾封縣城開寶五年
 所築本土城明嘉靖間濟南通判王雲興奉檄重修
 始易以石周七里六十步髙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
[006-39b]
 三丈深二丈四門東曰静封西曰望封南曰乾封北
 曰登封崇禎十二年守道蔡懋徳增修建敵樓四座
 肥城縣城漢舊城在縣西元至元十二年置今治本
 土城監肥城抹漢所築周六里一百步髙一丈五尺
 厚一丈池闊一丈深七尺二門南曰文安北曰武定
 明永樂間東北二隅為河水所囓隨缺修築成化五
 年知縣林廷庸增築月城建門樓萬厯二十二年知
 縣馬經綸始甃以石
[006-40a]
 新泰縣城漢東平陽縣故址舊土城周六里髙二丈
 五尺厚一丈池闊一丈二尺深半之初設東南二門
 明𢎞治十四年知縣呉禧增闢西門東曰通齊後改
 于學宫左曰文明西曰瞻岱南曰望魯萬厯十五年
 知縣李上林天啓二年知縣趙希忭相繼增修悉甃
 以石
 萊蕪縣城古萊蕪城在淄川縣今城乃元至正間所
 建明正徳六年知縣盧秉彜甃以石周四里髙二丈
[006-40b]
 厚一丈五尺池闊一丈八尺深丈餘南則汶水之所
 經也三門東曰通齊西曰望嶽南曰臨津各有甕城
 樓櫓具備
 東平州城舊治須昌縣即唐之鄆州也宋咸平三年
 河決城圯移建今治州守姚扄監築土城周二十四
 里髙二丈厚一丈五尺池闊六丈深八尺外有䕶城
 堤三十餘里南北各一門東西各二門明嘉靖二十
 八年知州李昇浚深城壕引籚泉水注之
[006-41a]
 東阿縣城舊城在新橋鎮明洪武八年因避河患遷
 今治即穀城縣故址舊土城知縣朱徵修築周四里
 一百三十步髙一丈八尺厚一丈五尺池闊一丈五
 尺深一丈有狼溪河貫于城中𢎞治十二年知縣秦
 昻増修樓堞甃以磚石四門東曰洪範西曰安平南
 曰拱華北曰朝宗城樓五座角樓十座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縣張楷修建南北二門 附安
 平鎮城即張秋鎮在東阿縣西南六十里地屬東阿/夀張陽榖三縣分轄明萬厯七年都御史趙
[006-41b]
 賢倡建鎮城跨運河之上周八里髙二丈三尺厚二/大四門有樓南北渡口設敵臺四座規制宏壯為漕
 河重/鎮
 平隂縣城舊城在榆山下元至元十三年移今治建
 土城周四里髙一丈八尺厚一丈池闊二丈深一丈
 五尺四門東曰望岱西曰澄源南曰錦川北曰拱極
 明萬厯十一年知縣張性成改築石城建敵臺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劉昇祚重修樓舖城外周以土垣
 曹州府
[006-42a]
 曹州府城 荷澤縣附郭漢乘氏縣城即古曹國也
 明正統十一年置州於此故城久圯知州范希正重
 建周十二里髙三丈有竒厚三丈池闊四丈深一丈
 五尺四門東曰宜春西曰豐樂南曰迎薰北曰朝天
 正徳中知州李貫呉瓚相繼繕修四闗繚以郛郭環
 以溝塹並建角樓敵臺嘉靖元年知州沈韓加築大
 堤防禦河患
 單縣城魯單父邑舊城半圯于河明嘉靖五年巡撫
[006-42b]
 王堯封徙築城北以舊城北牆為南面甃以磚石周
 五里一百五十步髙二丈五尺厚二丈池闊四丈二
 尺深一丈四門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阜財北曰
 朝京四郭為闗東曰迎春西曰延暉南曰遷善北曰
 迎恩外設䕶城堤一道去城里許周十二里髙一丈
 五尺厚倍之
 城武縣城元魏時治古郜城今治在城之西北傳自
 唐時遷於此土城元泰定三年所築周三里餘髙二
[006-43a]
 丈八尺厚一丈四尺池闊二丈五尺深一丈四門東
 曰𢎞文西曰修武南曰通化北曰拱極明正徳二十
 六年同知羅椿枝築䕶城堤延袤十有五里以防河
 患
 鉅野縣城漢置縣土城故址周九里明正徳中知縣
 余守觀縮西北二面就東南建城周五里髙一丈五
 尺厚一丈三尺池闊一丈有竒深七尺四門東曰凝
 和西曰遂昌南曰延熙北曰拱徳䕶城有堤堤髙一
[006-43b]
 丈闊稱之
 鄆城縣城西鄆舊城在縣東南金避水患徙治於此
 土城周三里九十步髙二丈五尺厚八尺池闊七尺
 深一丈外䕶以堤四門東曰通濟西曰枕濮南曰迎
 薰北曰拱極明正徳中知縣馬珩修建南門
 曹縣城元置磐石鎮明洪武二年移曹州治此四年
 改為縣土城正統十一年知縣陳常所築周九里有
 竒髙二丈二尺厚二丈池闊三丈深一丈五尺四門
[006-44a]
 東曰望嶽西曰鎮川南曰阜民北曰迎恩正徳六年
 黄河浸漫知縣易謨築堤禦之九年知縣趙景鸞改
 浚舊壕外增䕶城堤十二里髙二丈厚倍之崇禎間
 知縣崔達郭萬象相繼修築悉易以磚
 定陶縣城舊城在寶乘塔西北元末河決湮于水明
 洪武四年徙今治土城成化元年知縣陳紹祖所建
 周九里三十步髙二丈有竒厚一丈八尺池闊四丈
 深九尺四門東曰宗魯西曰環曹南曰迎薰北曰拱
[006-44b]
 極外設䕶堤髙一丈八尺闊三丈正徳十二年知縣
 苪京增置敵臺十六座萬厯十年知縣李四勿建角
 樓八座二十四年知縣楊克順砌水溝四十四道
 濮州城舊治鄄城即唐之濮州也明正統末城圯于
 河景泰三年知州毛晟徙治于此建土城周七里髙
 二丈四尺厚二丈池闊四丈深一丈五尺四門東曰
 凝和西曰遂昌南曰延熙北曰拱徳正徳六年知州
 王棟建弩臺敵樓以備警嘉靖十七年知州李炯砌
[006-45a]
 堞以磚
 范縣城古范城在縣東南明洪武十三年河決圯于
 水知縣張允徙築今治周七里髙一丈六尺厚一丈
 池闊一丈二尺深八尺范為晉大夫士㑹食邑士㑹
 豢龍氏之後也舊城設六門以象龍形東一西一為
 首尾南北各二為四足今治仍其規制
皇清順治七年河決荆隆口城復圯康熙八年知縣霍
 之琯重修六十年秋河復決灌城幾圯城東清河時
[006-45b]
 宜修浚以備不虞云
 觀城縣城舊城在縣西隋開皇中徙今治土城周九
 里餘髙二丈八尺厚二丈池闊二丈深九尺三門東
 曰承徳西曰肅政南曰麗正明正徳六年城燬于冦
 知縣石鼐重修
 朝城縣城舊城在韓張店宋天聖六年河決為水所
 湮明道二年遷今治本土城明洪武三年知縣郭黼
 重築周五里有竒髙二丈七尺厚二丈五尺池闊二
[006-46a]
 丈深一丈初設東西二門𢎞治間知縣張鑰增闢南
 北二門東曰太和西曰豐育南曰迎薰北曰覲光
 
 
 
 
 
 
[006-46b]
 
 
 
 
 
 
 
 山東通志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