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2 江南通志-清-趙田恩 (master)


[035-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三十五
  輿地志
   古蹟六/ 大廬鳳三府/
   太平府
  丹陽故城在府城東五十里接江寧縣界秦置縣
  始皇東巡由丹陽至錢塘即此漢仍之屬丹陽郡
  謂小丹陽吳範從孫策下小丹陽是也今有丹陽
[035-1b]
  鎭陽亦作楊應劭曰丹陽以木名邦晉志云丹陽
  山多赤柳故名
  姑孰城即今府治漢丹陽春榖二縣地東晉時置
  城戍守并積鹽米於此城南臨姑孰溪因名
  謝公城在府采石鎭晉謝尚鎭牛渚時所築
  却月城在府西南三十里天門山上南宋車騎將
  軍王元謨所築廣十餘里久廢
  蕪湖故城在蕪湖縣東三十里古鳩兹地左傳襄
[035-2a]
  三年楚子重伐吳克鳩兹是也漢置蕪湖縣今縣
  東四十里有鳩兹港
  王敦城在蕪湖縣東北一里羅氏園王敦鎭于湖
  時所築
  南豫州城在縣東北一里金陵志云姑孰之南淮
  曲之陽晉成帝咸和四年僑立豫州治蕪湖即此
  宣春城輿地紀畧云在蕪湖今邑東尚名宣春門
  殆晉時僑立
[035-2b]
  上黨郡城在蕪湖縣西南五里晉太元間因上黨
  民南渡僑立上黨郡及襄垣縣
  繁昌故城在繁昌縣西北四十里東晉僑置襄城
  郡割于湖為境并置繁昌縣屬焉寰宇記云繁昌
  本南陵縣地其地出石緑唐時為石緑塲今為舊
  縣鎭又有襄城郡址在縣東北延載鄉
  赭圻城在繁昌縣西南十里孫吳置赭圻屯晉哀
  帝召桓温入朝至赭圻有詔止温温遂築城居此
[035-3a]
  今稱故縣城
  南丹陽廢郡在當塗縣西北梁置
  于湖廢縣在當塗縣南三十八里漢丹陽縣地三
  國吳為督農校尉治晉太康初始立于湖縣屬丹
  陽郡
  春榖廢縣在繁昌縣西北漢置新志謂在蕪湖縣
  陶辛圩者誤按元和志寰宇記皆云在南陵縣境
  應入繁昌無疑
[035-3b]
  天門雙闕在府大信鎭宋大明七年帝西巡有雙
  爵盤旋下集繖蓋羣臣呼萬歲詔建雙闕
  望江樓在當塗縣慈姥磯相傳梁昭明太子讀書
  處又縣東南淨居院亦有昭明讀書臺
  太白樓在采石磯即太白祠唐元和中建陸龜䝉
  詩謝眺青山李白樓是也
  清風樓在蕪湖縣驛山之陽因蘇軾清風閣舊額
  以命名
[035-4a]
  燃犀亭在當塗縣采石牛渚磯上晉温嶠平蘇峻
  還鎭至此聞其下多怪燃犀燭之見水族奇形異
  狀夜夢人謂曰與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後人因
  建亭於此
  賞詠亭在采石驛前晉謝尚鎭采石月夜汎舟聞
  别艇詠詩邀與談論及旦知為袁宏薦於朝後人
  遂即事名亭焉
  白紵亭在當塗縣東七十五里昔宋帝與羣臣會
[035-4b]
  此唱白紵歌故名
  姑孰亭在當塗姑孰溪上附/唐李白宴姑孰亭序
  通驛公館南有水亭焉四甍翬飛巉絶浦嶼蓋有/前攝令河東薛公棟而宇之今宰隴西李公明化
  開物成務又横其梁而閣之晝鳴閒琴夕玩清月/蓋為接輶軒祖遠客之佳境也製置既久莫知何
  名司馬武公長材博古獨映方外因據胡牀岸幘/嘯咏而謂前長史李公及諸公曰此亭跨姑孰之
  水可稱為姑孰亭焉嘉名勝槩自我作也且夫曹/官紱冕者大賢處之若游青山卧白雲逍遥偃傲
  何適不可小才居之窘而自拘悄若桎梏則清風/朗月河英嶽秀皆為棄物安得稱焉所以司馬南
  隣當文章之旗鼓翰林客卿揮辭鋒以戰勝名/教樂地無非得俊之塲也千載一時言詩紀志
[035-5a]
  捉月亭在采石鎭神霄宮内李白泛舟狂醉欲從
  水中捉月故名亦名暮雲亭相傳藏李白宫錦處
  宋梅堯臣有詩
  十詠亭在府城東唐李白有姑孰十詠因名蘇軾
  過此讀之笑為贗物見陸游入蜀記
  百花頭上亭在府城外尼山巓宋景定五年太守
  鄭羽建
  蛾眉亭在當塗縣北二十里據牛渚絶壁前直二
[035-5b]
  梁山夾江對峙如蛾眉然故名宋熈寧二年太守
  張瓌建
  孟公亭在當塗縣官圩東岸宋咸淳八年大水知
  州孟知縉以身捍水水為之郤立亭表焉石刻尚
  存
  思瑾亭即采石驛皇華亭以思周公瑾故名宋眞
  德秀題額
  江山好處亭在當塗縣北二十里蛾眉峯左亦名
[035-6a]
  觀瀾亭附/明倪謙江山好處亭記太平為郡在南/京之南百里而
  遠右枕江有山焉曰采石下有磯曰牛渚江自西/南來合沅湘漢沔之水直走磯下姑孰之溪則自
  東折西而横入於江驚湍駭浪晝夜衝齧有聲磯/之南直走天門東西二梁中東一水蒼翠修曲宛
  若蛾眉舊嘗為亭磯上以占其勝矣去蛾眉之左/下坡數級地勢頗卑而坦迤幽曠山益近而奇江
  益近而駛其地尤勝有非蛾眉所得而擅者舊亦/為亭於此名江山好處元監府鴻吉哩氏易名觀
  瀾歲久傾毁景泰三年豐城李侯若虛來守是郡/政平訟理民安物阜嘗考尋遺迹以為是亭乃郡
  之絶景自昔騷人韻士若晉温嶠袁宏謝尚唐李/白崔宗之諸賢皆嘗於此登眺而吟嘯者也豈惟
  吾輩政餘可以藉是消煩而適意邦人歲時亦得/以遂遊觀之樂也容可坐視其廢乎乃與同知任
[035-6b]
  能讓通判陳清推官何裒捐俸貲為倡命廣濟寺/僧修惠募材重建亭成諸公與客携酒餚登而落
  之憑高遠望則烟嵐之杳靄雲濤之洶湧風㠶沙/鳥之往來長鯨巨鼉之出没仙梵之廬漁樵之居
  舉接於欄檻之外千態萬貌景象無窮有以使人/心開目明而神爽飛越於是揚袂引觴曰樂哉斯
  亭因復其名曰江山好處徵記於予予以花鳥本/平時可娛之物也然感時恨别者見之適足以驚
  心而飛涙郡之江山信可樂矣使為守者政未能/敷於下為民者政未能安於上外有責於人内有
  媿於已則登亭也觸物興懷無非悲傷感慨之境/孰見其為可樂哉今諸公涵煦休養措斯民於衽
  席而民親愛之不翅父母上下之間心孚惠洽蓋/無適而非可樂者況目當江山之好處哉是宜樂
  其樂而使民同其樂也/亭之復古詎不宜乎
[035-7a]
  湖山烟雨亭在當塗縣東三里月盤山據郡城游
  觀之勝
  夢日亭在蕪湖縣東一里故王敦城上晉大寧二
  年王敦將舉兵内向帝宻知之微行至于湖察敦
  營壘而出敦正晝寢夢日環其城宋時於此建亭
  故名
  玩鞭亭在蕪湖縣北二十里晉明帝微行察王敦
  營壘敦覺使五騎追之帝馳去見逆旅賣食嫗以
[035-7b]
  七寳鞭與之曰後有騎來可以相示追者至問嫗
  嫗因以鞭示之五騎傳玩稽留遂久帝獲免因名
  亭碑石存
  吳波亭在蕪湖縣西門外瀕大江宋隆興二年建
  張孝祥書額
  志喜亭在蕪湖縣神山巓宋乾道七年秋禱雨於
  李衞公祠輒應因名
  雄觀亭在蕪湖縣吉祥寺右山巓名觀瀾亭西向
[035-8a]
  吳仁傑易使面南
  識舟亭在蕪湖縣鶴兒山俯瞰大江舊名八角亭
  王思任𣙜關時易今名
  凌歊臺在當塗縣西北黃山宋孝武帝築以避暑
  即宋行宮也面勢虚厰高出塵壒之表唐李白有
  詩
  聯璧臺在采石山江干二石突兀中分一線石刻
  聯璧二大字
[035-8b]
  縹緲臺在繁昌縣後山巓下瞰大江前對濡須宋
  熈寧間易名表裏江山臺
  誓清堂在當塗縣黃山祖逖渡江誓師於此宋嘉
  熙中吳淵建堂後陳塏以米芾所書極月亭三字
  易之
  揮麈堂在府治臨大池舊名近民吳淵重建易名
  盤龍齋在當塗縣南州津晉桓𤣥建齋畫龍於上
  後劉毅鎭此居之毅小字盤龍遂為符驗云
[035-9a]
  横江館在采石對岸即和州橫江李白所咏也
  滴翠軒在蕪湖縣赭山廣濟院舊名檜軒有宋黄
  庭堅自書山谷讀書處五字
  北園在繁昌縣寳山宋蔡確建
  潘閬宅在府西今儒學是
  郭祥正宅在府東街中有醉吟菴蘇軾過之題詩
  畫竹石於壁
  陳規宅在府東街成賢坊
[035-9b]
  羅彥輔宅在府西街
  張鐩宅在府城東南隅其居曰孝感坊
  陶安宅在府城東街明太祖賜額及堂聯
  謝朓宅在當塗縣青山一名青山館旁有謝公池
  陸游入蜀記云青山市南有元暉故宅基環宅皆
  青林文篠清泉奇石眞佳處也今為保和菴
  陶𢎞景宅在當塗縣横望山今為澄心寺因話錄
  云盧嚴說隨鄭常侍遊宣州當塗隱居山巖即陶
[035-10a]
  貞白煉丹處也爐跡猶存
  李白宅在當塗縣青山之麓白至姑孰依當塗令
  李陽氷愛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
  周維長宅在當塗縣横望山李白有贈横山周處
  士詩
  李陽氷宅在當塗縣青山陽氷解組後築室青山
  最深處重巒叠嶂佳趣萬種今名萬佳山
  張孝祥宅在蕪湖縣西南昇仙橋有歸去來堂
[035-10b]
  張崇義居在繁昌縣城崇義自祖父以來千口同
  居閨閫肅然嘉祐中楊傑過其門書義居二字遺
  之
  陵口戍在府北三十里或謂之東陵口晉咸和中
  蘇峻自歴陽濟横江登牛渚軍於陵口胡氏曰在
  牛渚之東北亦江濵戍守處
  南陵戍在繁昌縣西北下臨江渚六朝時江州東
  界盡於南陵蓋瀕江津要處也晉陶侃領荆州江
[035-11a]
  州刺史自南陵迄於白帝數千里路不拾遺謂此
  梁置南陵縣治赭圻城時此地亦置戍承聖初王
  僧辨討侯景軍於大雷遣前軍侯瑱襲南陵鵲頭
  二戍克之是也
  九龍池在横山頂有石坎容水僅斗許能不竭内
  石龍子九枚長數寸黝形高足癡不畏弄昔傳人
  取其一坎中仍九盡取之坎中亦九也
  禁蛙池在蕪湖縣昇仙橋西張孝祥築堂成鄰人
[035-11b]
  以池内蛙鳴為讓孝祥取硯投之隨手聲絶
  洗硯池在繁昌縣馬仁山唐王沖霄洗硯於此至
  今池水猶黑
  九井在府城南十里晉桓温所鑿殷仲文九日從
  桓温游九井賦詩即此井通江已竭其五昔有墜
  鞭於井者從牛渚流出見杜滔北征記
  龍泉寺井在府東龍泉山晉螺浮尊者卓錫開此
  以竹汲之則清冷可飲以繩汲之則泥滓渾濁
[035-12a]
  洞井宋孝武游姑孰勅謝莊攜其子朏從乃使為
  洞井贊朏即於坐奏之帝曰奇童也
  謝公井在青山路南有磚甃謝朓鑿
  陶𢎞景丹井在横望山
  唐井在府城東十五里禪岳寺山下闌石鐫元和
  十二年字
  掛袍石在當塗縣白紵山西晉桓温率賔僚燕飲
  醉時掛袍於此
[035-12b]
  丹竈在横山陶𢎞景煉丹設也此地環天碧嶂景
  物奇特所謂丹竈寒烟及五井指此
  石鼓在蕪湖縣石臼湖側唐貞觀二年尉遲恭來
  治郡舁二石鼓以壯其門相傳是石季倫家物
   廬州府
  合肥故城在今縣北漢置三國時魏揚州都督滿
  寵以城臨江湖賊得據水為勢請立城西北三十
  里依險可固守謂之新城宋曹朋之記曰合肥入
[035-13a]
  斗度獨多故號金斗城亦曰金斗門今雞鳴山下
  有新城故址
  逡遒城在府東舊染縣南三十里清水橋後漢志
  云九江郡有逡遒縣曹操伐吳屯兵於此重築之
  亦曰曹城晉成帝時僑立於蕪湖縣界
  滁陽城在府東北寰宇記云在愼縣東北六十四
  里
  小峴城在府東七十里南齊所築詳山川
[035-13b]
  赭城在縣西北唐光啓二年壽州刺史張翺遣兵
  寇廬州楊行宻將田頵等敗之於赭城是也
  梁縣城在府東北七十里漢汝南郡有愼縣劉宋
  僑置於此屬南汝隂郡宋紹興三十二年避諱改
  曰梁縣從舊郡名也今為梁縣鄉
  舒縣故城在廬江縣西春秋時舒國秦為舒邑漢
  文帝封淮南厲王子賜為廬江王都此今縣西南
  三十里有大城縣西北金牛山下有金牛城蓋即
[035-14a]
  古舒縣遺跡也慕家城在廬江縣東二十里世傳
  慕容垂屯兵所築
  龍舒城即舒城縣治春秋為羣舒漢置龍舒應劭
  曰龍舒即羣舒之邑杜預曰羣舒偃姓舒庸舒鳩
  之屬今廬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龍舒城是也
  舊說以龍舒為廬江地誤也詳見辨訛
  高陽城在舒城縣西南二十里高陽氏封其子庭
  堅於舒蓼之間故名
[035-14b]
  黔布城在舒城縣東晉孝武時於黔布城置南新
  蔡郡屬南豫州尋廢
  羮頡城在舒城縣西北三十里漢高帝七年封兄
  子信為羮頡侯食邑於舒
  亞夫城在舒城縣東南十五里相傳周亞夫嘗領
  兵至此有東西二城其址尚存
  周瑜城在舒城縣西十八里今為淨梵寺
  舒鮑城在舒城縣西一百里龍舒水南或以為即
[035-15a]
  古舒庸也
  霍湖城在舒城縣南五里又花家城一名竹里又
  圍箕城俱在縣西十里羊舌城一名陽石又繆家
  城俱在縣西十五里諸城皆南北朝及南宋初戍
  守之所
  茆城在舒城縣東南十五里亦曹操屯兵所築
  新附城在無為州南十五里吳諸葛恪築以居新
  附之人今其地為新附橋
[035-15b]
  桀王城在巢縣卧牛山之隂書所謂南巢也今為
  紫微觀
  槖臯故城在巢縣西北六十里春秋云哀十二年
  公㑹吳於槖臯漢置槖臯縣槖臯亦曰柘臯舊說
  以為槖訛為拓又譌為柘也按杜預注槖音章夜
  反是槖字本有柘音非譌也槖臯今為柘臯鎭其
  東又有會吳城故址
  居巢故城在今巢縣東北五里夏商時南巢地周
[035-16a]
  為巢伯國秦為居巢縣亦曰居鄛今古居巢城陷
  為巢湖
  南譙郡城在巢縣東南二十里晉太元中僑置南
  譙郡治山桑縣
  九江郡治在無為州襄安鎭秦漢以前江逼城下
  為舟車要衝
  潁川故郡在巢縣東南劉宋僑置屬南豫州水經
  注云竇湖水東出為後塘塘上有潁川僑郡故城
[035-16b]
  襄安舊縣在無為州南四十里襄安鄉西對臨湖
  東下繁昌漢置
  臨湖舊縣在無為州西南臨璧山下漢置今為臨
  湖圩
  扶陽舊縣在無為州西北接巢縣界晉太元中僑
  置
  開城舊縣在無為州西四十里唐武德三年置今
  為開城鎭
[035-17a]
  無為舊縣在無為州花家疃本巢縣之城口鎭魏
  武征孫權築城於此攻吳無功因號無為城
  䝉古學在無為州今儒學西北大街
  吳王宫在廬江縣紫芝坊世傳五代楊行宻故宅
  今為金剛寺
  鎭淮樓在府治明郡守龍誥重建有銅壺以核晝
  夜時刻
  五鳳樓在府東城上唐天祐中張崇創築落成之
[035-17b]
  日有五色鳥集其上因名
  九華樓在無為州移風門上宋米芾建江之南九
  華諸峯屹然相向因以名樓
  稻孫樓在無為州大安門上宋米芾秋日登樓燕
  集見田禾已穫復青問諸老農曰稻孫也芾喜而
  名其樓又明遠樓在州楚澤門上與羣山相接下
  臨諸湖米芾題額
  講書樓在無為州城隍廟前謝枋得寓於州州人
[035-18a]
  建此樓居之
  聖文祕奉閣在府城宋劉筠知廬州構閣藏眞宗
  飛白書及所賜書顏曰聖文祕奉之閣
  五雲閣在無為州城内五雲叟陳明所建
  聚山閣在無為州治宋米芾建
  景賢亭在府治有晏殊包拯諸公詩刻石甃壁間
  威遠亭在府西城上明熊文舉禦寇駐此又作稅
  于亭於東郊外
[035-18b]
  仙隱亭在廬江縣水簾洞上宋隆興初建亭以表
  左慈之迹
  鵲亭在舒城縣西春秋云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
  諸鵲岸杜預曰即舒縣之鵲尾渚亦曰鵲亭
  飛霞亭在舒城縣署宋李公寅讀書處其兄伯時
  為畫舊宅圖蘇軾有詩
  教弩臺在府城東門内九獅橋北曹操所築教强
  弩以禦吳之舟師
[035-19a]
  明遠臺在府東北七十里梁縣鄉廻環皆水中有
  一洲方輿覽勝云宋鮑照嘗讀書於此
  義門臺在府西十八里唐萬敬儒三世同居親亡
  廬墓宣宗大中間特表其門
  節婦臺在府城内惠政橋東南宋包拯舊第節婦
  拯冡嗣繶妻崔氏
  釣魚臺在廬江縣南八里石磯枕河為左慈垂釣處
  避暑臺在廬江縣東北隅舊傳曹操攻吳避暑休
[035-19b]
  兵於此今為城隍廟
  釣魚臺在無為州東北一名濡須口舊傳浮丘伯
  釣魚之所
  漕臺在無為州城内舊軍學西宋時設漕運司以
  轉江襄漕事
  四望臺在無為州治内宋英宗時知無為軍滿維
  端建
  孔臺在巢縣西槖臯鎭狀如圓壇可容千人世傳
[035-20a]
  孔子去楚將適吳駐車於此
  懸魚堂在府治西晉羊續為廬江太守有饋生魚者
  意難却之乃曝為乾魚懸於壁上他日復饋續乃
  出所懸魚示之其人慙懼而退後人為建懸魚堂
  三至堂在府治西宋陳堯佐三守是邦故以名堂
  西巖書堂在府東巢湖西岸宋安淮有記
  萬卷堂在無為州天慶觀西宋祥符中李景仙藏
  書於此多祕閣所無者以其半進於朝
[035-20b]
  仰高堂在無為州治東米芾建
  三桂堂在無為州宋王之道與兄之義之深同科
  故名其堂曰三桂
  馬亮宅在府城和平橋東明改為下察院
  包拯宅在府鳳凰橋巷
  余闕宅即今合肥縣治明洪武中建恩柱坊尚存
  歸來宅在舒城縣治東宋李公麟歸隱處
  亞父故居在巢縣東北二十里亞父山皇覽云吏
[035-21a]
  民祭亞父於居巢庭上長吏初視事必祭而後從
  政庭中又有亞父井
  同食館在府南城上唐元和中刺史路應求建左
  傳云楚人出師自廬以往賑廩同食因以為名後
  又改名建德館
  崇明館在廬江舊縣治南數十歩宋謝惟士知縣
  事省以拓縣治見碑記後為儒學
  璇源館在舒城縣宋元符中李公麟自為記
[035-21b]
  寳晉齋在無為州治東北宋州守米芾建以晉人
  法書碑刻嵌壁間因名
  廻瀾軒在府南門外香花墩有包孝肅拯祠軒蓋
  為公設也
  青陽山房在府城東六十里巢湖北元余闕讀書
  處
  環翠山房在府城南湖右永樂港之原元葛聞孫
  隱居講學之所
[035-22a]
  歐冶子鑄劔處在廬江縣東北二十里冶父山今
  為寺
  毛義隱處在廬江縣東北七十里毛公山有讀書
  洞
  梅福眞隱處在舒城縣西七十里梅山漢梅福棄
  官隱此地
  八公飛昇處在巢縣西槖臯鄉八公山列仙傳云
  八公白日上昇遺藥在器雞犬皆得仙
[035-22b]
  花園在府城南二十里元至正間宣讓王遊賞之
  所其址尚存
  回車衖在巢縣西北十五里兩山夾峙中通一綫
  俗傳孔子於此回車
  隂陵道在無為州黃洛河東北即田父紿項羽處
  鑊里在巢縣西北濵焦湖吳太平二年孫綝拒諸
  葛誕於壽春大發兵出屯鑊里帝亮責綝留湖中
  不上屯一歩者是也
[035-23a]
  姚萇村在巢縣東新安鄉相傳東晉時姚萇駐師
  屯田於此
  春秋山莊在舒城縣春秋山宋李公麟讀書處公
  麟有春秋山莊四時樂詞又有洗硯池亦公麟遺
  蹟
  文翁莊在舒城縣南九十里漢文翁嘗讀書於此
  濡須塢在無為州東北五十里一名偃月城吳用
  呂䝉策夾水立城狀如偃月有東西二關其地峻
[035-23b]
  險東即濡須䲧西為巢縣七寳山相對為吳魏相
  持之所
  藏舟浦在府城内古金斗門外昔魏將張遼襲吳
  藏戰艦於此
  箏笛浦在府城后土廟側相傳曹操溺妓舟於此
  漁人夜聞箏笛聲今猶然也
  煉丹池在府城東四頂山上漢人魏伯陽煉丹之
  所故址尚存
[035-24a]
  墨池在無為州治宋米芾所鑿蛙聲聒人取片瓦
  濡墨書之投諸池蛙鳴遂絶又大書墨池二字石
  刻今尚存
  偃月池在無為州治南每中秋夜月偃半輪故名
  洗耳池在巢縣教塲西相傳是許由舊蹟
  東興隄在無為州黃洛河吳諸葛恪作大隄築兩
  城使全端留畧守之梁鄱陽王範亦嘗屯兵於此
  三堰在舒城縣南漢羮頡所築詳見碑記此一邑
[035-24b]
  之水利也
  嗟虞墩在府東北八十里世傳項羽於此别虞姬
  香花墩在府城南濠水中蒲葦數里魚鳬上下長
  橋徑度竹樹隂翳舊為包拯讀書處
  舒王墩在舒城縣北四十里舊傳漢羮頡侯築此
  侯封於舒故謂舒王墩
  摩旗墩在舒城縣南十五里世傳漢壽亭侯駐兵
  於此
[035-25a]
  金雞墩在舒城縣西一里下有金雞潭明秦民悅
  建書院於此
  劉郎寨在廬江縣牛欄山自麓至走馬嶺上凡十
  數里寨址寛平可容萬衆險要可守
  金華寨在廬江縣黃屯山上勢最險要
  安樂栅在無為州東北梁太清末合州刺史鄱陽
  王範屯於濡須遣世子嗣將兵守安樂栅明年嗣
  破侯景將任約於三章遂徙鎭焉亦謂之安樂栅
[035-25b]
  胡氏曰三章在濡須之東
  狀元井在府學宋馬亮擢進士第一故名
  瑠璃井在巢縣城北中有四柱色如瑠璃
  笑泉在巢縣南七十里聞人笑聲則泉湧沸故名
  浮丘釣石在巢縣濡須口水濵一大石上鐫四字
  舊傳浮丘釣石
  隋碑在巢縣紫微觀開皇十四年造今可見者只
  十數字
[035-26a]
   鳳陽府
  西古城在府東十八里舊時軍壘也
  魯城在府西魯山之東今有東西魯城村皆以此
  為名一說晉太康五年鍾離移治於此改名魯城
  縣
  紫金城在府城外萬壽山前
  鍾離城在臨淮縣東四里古鍾離子國春秋時互
  為吳楚邊邑漢置鍾離縣屬九江郡治有東西二
[035-26b]
  城濠水流於其中名三牛城以郡治有三石牛也
  郡介濠涇間多水災牛土畜故以鎭之
  漢下相故城在臨淮縣西北
  公路城在臨淮縣舊城東相傳袁術據淮南時所
  築
  小東城在臨淮縣東寰宇記云城在東北三里宋
  泰始二年築以鎭濠口陳太建五年廢通釋云秦
  始皇築當是泰始之訛
[035-27a]
  樂平舊城在臨淮縣東南本漢縣屬東郡江左僑
  置於鍾離郡界新志云有香城在州東六十里宇
  家莊亦名東鄉城疑是其遺址
  趙草城在臨淮縣東距邵陽洲數里梁天監五年
  曹景宗於此築壘俾牧人得過淮北縱芻牧使别
  將趙草守之因以名城
  向城在懷遠縣西北四十里渦水之陽春秋云莒
  人入向杜注曰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漢置向
[035-27b]
  縣水經注云北淝水經向縣故城南俗謂之圓城
  或謂團城
  當塗城在懷遠縣西南二十里古塗山氏國漢置
  當塗縣屬九江郡今為馬頭集水經注云淮水經
  馬頭城北魏馬頭郡治即當塗故城也
  平阿故城在懷遠縣西南六十里戰國時齊邑漢
  為縣水經注云淮水北合沙水淮西岸有平阿縣
  故城今有平阿集在縣西南平阿山下俗譌為平
[035-28a]
  莪按魏收志云譙州高塘郡有平阿縣在今天長
  縣及高郵州界蓋梁時僑置於此非故縣也
  義成故城在懷遠縣東北十五里漢為侯國水經
  注云北淝水經義成南世謂之楮城非也其地當
  渦水入淮處亦名渦口舊縣志云有拖城在縣東
  北十五里即古渦口城地明一統志謂義成在縣
  西北四十里誤
  龍亢城在懷遠縣西北七十里漢置縣屬沛郡今
[035-28b]
  為龍亢集
  考城在懷遠縣南五十里沈約宋志云盱眙郡有
  考城縣蕭齊因之魏廢蓋即此
  荆山城在懷遠縣北三里亦謂之舊城梁天監中
  魏人以梁堰淮水命楊大眼鎭荆山因築城置戍
  焉
  邊軍城在懷遠縣西八里宋末江淮安撫使夏貴
  所築
[035-29a]
  新城在懷遠縣南四十里宿州北境亦有新城
  曲陽城在定遠縣西北九十五里秦置縣應劭曰
  曲陽者以在淮曲之陽也後漢以下邳有曲陽改
  曰西曲陽水經注云洛水經淮南曲陽故城又北
  歴秦墟蓋亦當時戍守處也與曲陽相近
  隂陵城在定遠縣西北六十里莫邪山南即漢兵
  追項羽失道之所秦置縣後漢為九江郡治
  東城在定遠縣東南五十里元和志云項羽敗走
[035-29b]
  東城即此秦置寰宇記云梁天監間改為定遠
  馬丘城在定遠縣西南二十五里即漢志當塗縣
  之馬丘聚也一名藍栅城
  芰蒲城在定遠縣西南八十五里芰蒲塘下寰宇
  記云梁魏交併之日魏築為壘亦名定遠城
  閭城在定遠縣西北一百十五里相傳魏主燾南
  侵時所築魏收志云楚州有沛郡領蕭相已吾三
  縣蓋即此
[035-30a]
  柴王城在定遠縣東北七十里大横山上
  羊城在虹縣西北四十里今為湖或曰即相城之
  訛也相城見宿州
  霸王城在虹縣南三十里相傳項羽屯兵處
  夏丘城在虹縣東一里寰宇記云堯封禹為夏伯
  國於此故名漢置縣
  僮縣故城在虹縣東北七十里秦縣漢屬臨淮郡
  明一統志云又有僮都城在縣北一百二十里即
[035-30b]
  漢取慮縣下蔡城在壽州西北三十里春秋州來
  邑也吳季札始邑於延陵後邑於此哀二年蔡昭
  侯自新蔡遷於州來謂之下蔡漢置縣又棟城在
  下蔡西北花苑城在下蔡城東南五里
  安豐城在壽州南八十里按今霍邱縣西南界有
  魏屬安豐郡故址即漢安風縣也此則晉時僑置
  者沈約宋志云南豫州安豐郡江左僑立今為安
  豐鄉
[035-31a]
  劉關二城在壽州正陽鎭與潁州接界先主與關
  羽分城屯軍在此
  硤石城在壽州西北二十五里硤石山上兩岸相
  對淮水經其中相傳大禹所鑿因於山上結二城
  以防津要三國魏志云甘露元年諸葛誕據壽春
  司馬昭遣王果軍硤石以逼之梁天監十四年亦
  築城於此為魏所克
  梁城在壽州東北胡三省通鑑注云晉僑立梁郡
[035-31b]
  於壽春界故有梁城其城在壽陽東北鍾離西南
  青岡城在壽州西二十五里晉謝元等禦秦師時
  築
  義昌城在壽州西南永初郡國志云安豐有義昌
  縣晉末嘗立郡
  狄城在壽州南梁普通五年裴邃自合肥抜魏狄
  城本傳作狄丘城水經注云肥水經狄丘東右㑹
  拖水枝津又北至成德是也
[035-32a]
  黄城在壽州西梁置黄城戍尋置潁川郡於此寰
  宇記云晉義熙十二年置小黄縣在安豐西北三
  十里或即黄城也又西有郭黙城相傳晉咸和中
  郭黙常屯此陳大建五年吳明徹攻壽陽别將克
  黃城郭黙城降是二城相近也
  蒼陵城在壽州西北魏收志云壽春縣有蒼陵城
  水經注淮水自潁口左人東經蒼陵北是也
  安城故城在壽州南魏志梁置新興郡治安城縣
[035-32b]
  即此
  馬頭戍城在壽州西北二十里淮濵戍守處也梁
  天監五年取魏合肥魏人守壽陽於馬頭置戍普
  通五年梁取壽陽亦置於此或以為即馬頭郡誤
  又馬頭東南有白捺城又南有歐陽城皆梁魏邊
  戍之地
  魚林城在壽州南安豐塘側鴛鴦門又鬭鷄城在
  州西南三十里
[035-33a]
  符離城即宿州治故楚邑秦置縣
  陽城在宿州南秦置縣陳勝生此
  相縣故城在宿州西北相山下春秋時宋邑秦置
  縣漢為沛郡治今為相城鄉水經注云睢水東逕
  相縣故城南宋恭公之所都也或譌為襄城
  蘄縣故城在宿州南楚邑也秦置縣元和志云宋
  於此置譙郡齊以為北譙郡隋廢郡復為蘄縣又
  有庸城在蘄西
[035-33b]
  臨渙城在宿州西南九十里戰國宋銍邑也秦置
  銍縣梁普通中克魏銍城因置臨渙郡以臨渙水
  為名今為渙陽鄉
  靈璧故城在宿州西北項羽追擊漢軍至靈璧睢
  水上即此孟康曰靈璧故小縣在彭城南括地志
  云靈璧故城在符離縣西北九十里
  臨潼故城在靈璧縣東北七十里魏置臨潼郡今
  為潼郡集或入虹縣或混為取慮城皆誤
[035-34a]
  霸王城凡三俱在靈璧縣一縣西南七十里一縣
  西北七十五里一縣北七十二里皆項羽屯軍之
  壘
  榖陽故城在靈璧縣西南七十五里漢置縣
  洨陽故城在靈璧縣南五十里漢侯國東漢為洨
  縣亦名濠城魏收志云穀陽郡連城縣有濠城即
  漢洨縣地今為濠城集
  仁州故城在靈璧縣東南魏收志云仁州梁武置
[035-34b]
  治赤坎城領臨潼郡及已吾義城二縣
  固賢城在靈璧縣北七十里舊傳為晉錮欒盈地
  後去金為固又有古城在縣西北百里近河岸相
  傳關羽張飛會於此
  竹邑縣治在宿州北二十五里漢初置竹縣晉曰
  竺邑今為符離集
  廢汴郡在懷遠縣西南魏收志云譙州有汴郡梁
  武置治蕭縣有平阿山其地當在今縣西南與壽
[035-35a]
  州之廢下蔡縣相近
  臨濠郡在定遠縣梁置
  陳留故郡在壽州南寰宇記云陳留廢郡在故安
  豐東北五里又浚儀廢縣在縣東北二百五十歩
  雍丘廢縣在縣南六十里小黃廢縣在縣西北三
  十里又南有都陸城漢博鄉縣也三國吳朱異留
  輜重於都陸即此
  朝歌舊縣在臨淮縣東劉宋置魏收志云縣有九
[035-35b]
  山城
  黄溪水齊周時廢今黄溪在縣東界
  灌丘舊縣魏收志云鍾離郡領灌丘縣有劭陽城
  蓋在今臨淮東北與劭陽洲相近
  壽春舊縣即今壽州也戰國末楚考烈王徙都命
  之日郢秦置縣漢為九江郡治輿地記云壽陽城
  中有二城一曰相國城宋武帝伐長安時築一曰
  金城壽陽中城也又州西四十里有壽春故城北
[035-36a]
  臨淮水相傳考烈王蓋治此又州東有諸葛城相
  傳諸葛誕所築
  成德舊縣在壽州東南漢置水經注云肥水經成
  德縣故城西又北至芍陂也
  崇義舊縣在壽州東南宋志云南梁郡有崇義縣
  羌人所立
  肥陵舊縣在壽州東南新唐書志云安豐縣武德
  七年省肥陵縣入蓋唐初所置也
[035-36b]
  甾丘舊縣在宿州東北六十里漢置
  廣平舊縣在宿州西南魏武定六年置
  斛城舊縣在宿州東北亦曰朝斛縣魏武定中置
  水經注云渒湖水東至朝解亭即朝斛之訛也
  白樿舊縣在宿州西南七十里隋志云臨渙郡有
  東魏白樿縣新志云有百善集蓋即白樿之譌也
  丹城舊縣在宿州西南仁義鄉隋志云臨渙郡有
  魏丹城縣
[035-37a]
  定陶舊縣在宿州定陶山下後魏僑置
  新豐舊縣在宿州北七十里魏武定六年置今為
  新豐集
  龍山舊縣在宿州西南龍山集寰宇記云在臨渙
  縣西四十五里北齊置
  諸陽舊縣在宿州西北唐武德四年分符離縣置
  今州西有諸陽山蓋故縣在此
  陽平舊縣在靈璧縣南晉元帝僑置陽平郡於徐
[035-37b]
  州
  連城舊縣在靈璧縣南魏收志云榖陽郡首領連
  城縣齊周時廢有連城鋪在縣南百里蓋因故縣
  為名
  亳社在宿州相山宋共公都相因置亳社
  潛龍殿在臨淮縣開元寺内南唐李昪微時嘗寓
  寺中故名
  南華樓在臨淮縣逍遙臺前萬歴中重建有莊周
[035-38a]
  像
  望僊樓在臨淮縣城内相傳藍采和仙去人於此
  望之因名
  清淮樓在臨淮縣舊郡治子城上唐張頔詩云觀
  魚惠子臺蕪没夢蝶莊生塚木秋惟有清淮供四
  望年年依舊背城流
  元勲閣在府治西南明為功臣建
  含桃閣在臨淮縣舊為郡廨西齋宋梅詢為守呂
[035-38b]
  夷簡為倅晏憇於此
  第一山亭在府龍興寺内明洪武十六年建有御
  書第一山三大字碑
  翛然亭在臨淮倅㕔子城上舊名觀瀾元祐中王
  雍為郡丞因晉簡文帝翛然臨水便有濠濮間想
  語乃易今名
  四望亭在舊府城唐刺史劉嗣之建李紳記云雲
  山左右長淮縈帶下繞清淮旁闞城邑紳矮小時
[035-39a]
  號短李俗呼為短李亭
  枕淮亭在舊濠州治子城上宋時建一名望淮
  聖水亭在懷遠縣大禹廟前歲早禱雨輒應元人
  構亭其上
  死虎亭在定遠縣西南水經注云閻潤水西北經
  死虎亭夾横塘西注宋泰始間殷琰於此築壘拒
  劉勔之兵齊永元二年蕭懿討裴叔業亦屯兵於
  此通典云在壽州東四十里悞也詳見辨訛
[035-39b]
  對池亭在定遠縣西北七十里相傳宋趙倚所作
  池即槎枒寺白蓮池
  鵲甫亭在定遠縣鵲甫谿水西北流經此亭下
  婁亭在虹縣東北左傳云楚人敗徐於婁林杜預
  注曰僮縣東南有婁亭
  鷄備亭在安豐故城西南春秋云昭公二十三年
  吳敗頓胡沈蔡陳許之師於鷄父杜預注曰安豐
  南有鷄備亭是也
[035-40a]
  黎漿亭在壽州東南魏甘露中吳將朱異救諸葛
  誕於壽春進屯黎漿是也水經注云芍陂瀆北分
  為二水一水東注為黎漿水人東經黎漿亭南謂
  黎漿水口
  尉武亭在壽州北宋元嘉中劉康祖還守壽陽至
  尉武去壽陽數十里為魏將追及即此
  晝涼亭在壽州北五里下有石屋
  袲亭在宿州西春秋云桓公千五年公會宋公魏
[035-40b]
  侯陳侯於袲伐鄭杜預注曰相縣西南有袲亭
  芳亭在宿州北即唐咸通中官軍敗賊處又州城
  内有柳溪亭
  扶疎亭在宿州北城上宋蘇軾守徐時嘗遺墨竹
  一本於宿宿人鐫石構亭貯焉故名扶疎明𢎞治
  初州守曾顯庸修復之
  張氏園亭在靈璧西鳳山下或曰在鹿鳴門外附/
  宋蘇軾張氏園亭記道京師而東水浮濁流陸走八/黃塵陂山蒼莽行者倦厭凡
[035-41a]
  百里始得靈璧張氏之□於汴之陽其外修竹森/然以高喬木蓊欝以深其中因汴之餘浸以為
  陂池取山之怪石以為巖阜蒲葦蓮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檜栢有山林之氣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態
  華堂厦屋有吳蜀之巧其深可以隱其富可以養/其菜蔬可以餉隣里魚鼈蒲筍可以餽四方之賔
  客余自彭城移守吳興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輿叩門見張氏之子碩碩求余文以記之惟張
  氏世有顯人自其伯父殿中君與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靈璧而為此園作蘭臯之亭以養親其後
  出仕於朝名聞一時推其餘力日增治之於今五/十餘年矣其木皆十圍崖谷隱然凡園之百物無
  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則忘其身必不仕則忘其
  君譬之飲食適於饑飽而已然士罕有蹈義赴節/其處者安於故而難出出者狃於利而忘返於是
[035-41b]
  有違親絶俗之譏懷祿茍安之弊今張氏之先君/所以為其子孫之計慮遠且周是故築室藝園於
  汴泗之間舟車冠蓋之衝凡朝夕之奉燕遊之樂/不求而足使其子孫開門而出仕則跬步市朝之
  上閉門而歸隠則俯仰山林之下於以養生治性行義求/志無適而不可故其子孫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稱處者
  皆有節士亷退之行葢其先君子之澤也余為彭城三年/樂其土風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厭也将買田
  於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靈璧雞犬之聲相聞幅巾杖/履嵗時往來於張氏之園以與其子孫遊将有日矣
  觀魚臺在府西七里荘子與恵子觀魚處亦名荘周臺
  觀星堂在府獨山頂上明洪武初建
  将臺在府西古城之東
[035-42a]
  逍遥臺在臨淮縣開元寺後唐刺史梁延嗣累土
  為臺刻莊子像覆以亭
  義臺在定遠縣東二十里五代時有梅氏居此宗
  族聚居鳴鼓會食南唐後主築臺表之
  判虎臺在定遠縣治宋包拯為令時有虎傷人拯
  移牒於神虎自赴縣繫於臺前石今臺石俱存
  春申君臺在壽州城東北隅相傳楚春申黃歇築
  鳳凰臺在壽州南門外
[035-42b]
  鬬鷄臺在壽州西南三十里明一統志云俗傳二
  金鷄鬬於此
  張飛臺在壽州西陽鎭東南四里
  米家臺在壽州正陽鎭西相傳宋米芾所築
  曬書臺在宿州閔孝鄉閔子墓側
  莊子臺在靈璧縣潼山
  望荆臺在靈璧縣荆人宦此思親築臺望焉今斷
  碑存
[035-43a]
  吹簫臺在靈璧縣西北七十里
  三賢堂在臨淮縣城東北隅宋時建祀彭祖莊子
  惠子明正統二年没入於淮
  威信堂在臨淮縣内宋淳熙時濠帥王囘陛辭上
  諭以守邊之道無出威信二字因以名堂
  靜正堂在臨淮縣舊郡治堂後又有清風堂皆宋
  時建
  薛長卿宅在宿州相城内中元寺長卿初以魯詩
[035-43b]
  傳龔勝龔舍後為御史大夫東歸沛守遠近尊禮
  殊至郡人以為榮
  桓譚藏書處在宿州漢成帝以譚藏書多令待詔
  門下時謂挾桓君山之書富於猗頓之財今蕅花
  墅是也
  劉巘故里在宿州相城澤門内
  奕壇在臨淮縣西南二里會仙觀前刻石為棋枰
  傍有二窊可置子
[035-44a]
  水館在臨淮縣舊濠州治唐張祜有詩又高唐館
  在舊濠州治西
  漆園在定遠縣東六十里即莊周為吏處唐天寳
  中尚有漆樹一二十株野火燔燒今為壟畝
  國府園在宿州相城北相傳内有宋伯姬黃堂基
  即伯姬焚死處
  飲馬池在壽州東南百里相傳漢英布飲馬於此
  留犢池在壽州城西南隅漢時苗來令壽春駕一
[035-44b]
  㹀牛至後生犢一及去任曰此淮南所產也留之
  州人遂以名池
  惠子窑在臨淮縣治西南三里相傳惠子遊濠上
  時居此
  夢蝶坊在臨淮縣開元寺西莊周嘗寓此
  撒金街在臨淮縣内藍采和曵錢仙跡在此
  樂安鄉在虹縣廢僮縣界漢匡衡封樂安侯即此
  大澤鄉在宿州西南故蘄縣西水經注云蘄縣有
[035-45a]
  大澤鄉陳渉起兵於此
  睡僊崖在臨淮縣曲陽門外有石崖長二丈餘中
  有一段平坦約六尺世傳有僊嘗卧此
  埀花塢在臨淮縣唐刺史獨孤及有詩並序
  乘龍洲在臨淮縣東北淮水中流周世宗征濠夜
  遣兵持炬乘槖駝絶淮濠兵驚以為鬼乘龍也
  莊眉戍在懷遠縣西北魏置齊建元二年魏人攻
  鍾離徐州刺史崔文仲遣兵渡淮攻破其莊眉戍
[035-45b]
  是也
  禹墟在懷遠縣東南水經注云禹墟在塗山西南
  其地有禹會村即此蘇軾詩曰樵蘇已入黄熊廟
  烏鵲猶明禹會村是也
  蒲姑陂在虹縣北左傳云昭公十六年齊伐徐至
  於蒲隧杜預謂取慮縣東有蒲姑陂是也
  竹堌在虹縣東北七十里凄河岸
  石寨在府萬歲山頂築有石垣
[035-46a]
  連珠寨在壽州北五里紫金山腰有石甃大路遺
  址尚存周世宗屯兵處
  花靨鎭在壽州西北二十五里相傳以宋武帝女
  壽陽公主名宋紹興二年廬壽鎭撫使王亨收復
  安豐軍之花靨鎭蓋州境戍守要地也
  趙歩在壽州東北淮河北岸水濵泊舟之地以趙
  氏居此名胡氏曰趙歩南直紫金山
  曹營在靈璧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相傳曹操立營
[035-46b]
  於此
  垓下聚即漢兵圍項羽處漢志云洨縣有垓下聚
  元和志云垓下聚在虹縣西南五十四里蓋在今
  靈璧縣東南
  樓子莊在今靈璧縣西三十里
  戚家灣在靈璧縣北七十里小河南相傳為漢高
  祖戚夫人之故里
  九井在壽州南汲一井則諸井皆動
[035-47a]
  淬劍泉在府遺碑村相傳莫邪劍成以此水淬之
  楚泉在定遠縣西六十里漢泉在定遠縣西五十
  里源出楚泉二泉並行自南而西合流入洛達於
  淮
  珍珠泉鳳臺縣城北五里聞人聲則泉迸如珠一
  名咄泉非有二泉也
  盩厔槃在府治南山中古槃也
  行色詩石刻在壽州舊安豐縣宋待制司馬池嘗
[035-47b]
  監酒稅作行色詩後孫宏為之刻石
  漢碑在宿州相祠内八分體所謂三百有五碑也
  又有宋宣和封崇惠侯勅碑亦在祠内
  解帶石在臨淮縣清流門外俗傳項羽解帶飲石
  上即此
  啓母石在懷遠縣禹廟西石形如老嫗
  秦橋山石在虹縣城東陡門山產美石宋都汴時
  采石於此
[035-48a]
  宣和石在靈璧縣西二十里外沿途多奇石
  魏昌城在壽州八公山東南魏延昌初梁作淮堰
  揚州水漲刺史李崇更起此城以備水州人號曰
  魏昌城寰宇記云有石城在縣北四里即此
 
 
 
 
[035-48b]
 
 
 
 
 
 
 
 江南通志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