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2 江南通志-清-趙田恩 (master)


[041-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四十一
  輿地志
   壇廟五/祠墓附安徽寜池太五府/
   安慶府
  社稷壇在正觀門外嶺上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東
勅建先農壇在府城外東五里遵置祠宇耤田歳以仲
[041-1b]
   春亥日行耕耤禮
   郡厲壇在府北郊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關帝廟在府治北
 國朝雍正五年奉
㫖追封三代公爵春秋仝日祭於 後殿
   城隍廟在府城盛唐門内
   縣城隍廟在山口鎮
[041-2a]
勅建八蜡神廟
   劉猛將軍廟並在樅陽門外里許以上壇廟所屬/縣俱如制
   旗纛廟在各衛所
   龍王廟在府治康濟門
   東嶽廟在府治樅陽門外
   棠梨廟在太湖縣西祀唐張巡
   文孝廟在太湖縣治東北祀梁昭明太子
   北神廟在太湖縣南六十里祀楚三閭大夫
[041-2b]
   狄梁公廟在太湖縣北三十里又廟北二里有
   墓狄公曾貶彭澤令邑人為置生祠此地與彭
   澤近固應有廟墓
   五穀廟在宿松縣西北三十里
   河西廟在宿松縣治東祀漢縣令張何丹
   天妃廟在宿松縣小孤山有二一在岸一在山
   宋封助順安濟廣濟惠濟夫人元加封顯靈明
   加封天妃聖母碧霞元君有司春秋致祭
[041-3a]
   景祐廟在宿松縣東南三十八里竹墩祀唐張
   巡
   忠潔王廟在望江縣雷港鎮祀楚屈原
   麴大夫廟在望江縣北祀唐縣令麴信陵
   忠義祠在府學内
   節孝祠在府治西門外二祠各縣/俱如 制
   學優祠在府治内祀宋儒游定夫黄直卿
   韓忠臣祠在府城内祀元韓建附/明徐傑舉祀
[041-3b]
   奏議竊見元封豳國公諡忠宣余闕之墓坐落/本郡城西郡治東祠為有司朔望謁拜歲
   時致祭之所而守臣韓建不與焉臣考闕所著/青陽文集内載大節記有云宗正郎中韓建云
   云所以揚建之懿美於無窮也復考元史并闕/死節本末一則曰守臣韓建一家被害建方臥
   疾罵賊不已執之以去不知所終一則曰總管/韓建舉家被殺建病不能興賊執之建罵賊不
   輟求死甚急賊不殺以户扇舁去不知所終臣/竊以為韓建之在當時力攻固守其大節如彼
   被執之際病不可為猶且罵賊求死其不屈如/此賊舁去雖曰不知所終必不肯屈節偷生以
   茍免也且建守於前闕繼於後實為一體闕已/蒙表揚得以賜祭而守臣韓建完城戰守精忠
   大節似與闕亦相頡頏今乃落落無聞誠為缺/典伏望擴天地之量廣一視之仁乞勅禮部許
[041-4a]
   於本祠内添設建木主一位庻歳時有事於闕/而建得與一爵之榮使盡節於前代者不冺其
   善隂受夫國家之恩守土於將來者有所激勸/思奮其報功之義矣下禮部議韓建禦冦之功
   死國之義與知府傑所言同韓建宜侍於余闕/一體致祭庻忠臣之懿美垂於不朽聖明之恩
   典延於無窮/矣制曰可
   二忠祠在府治北郭祀宋通判孫知微夏椅厯
   久祠圯今併入府學四忠祠並祀
   余忠宣祠在府學東祀元忠臣余闕以韓建李
   宗可配推官黄突倫歹以下二十有三人皆從
[041-4b]
   闕死節祔祀之又正觀門外有祠專祀余闕闕
   與烈夫人墓即在後
 國朝靳輔重修祠祀從來忠義之氣上貫日星下鍾/河嶽非細故也是以聿追大節
   者必崇廟貌而禋祀之豈僅曰報此孤臣哉葢/秉彛之良人所固有茍以對越往哲而於瞻拜
   肅將之下輒多鼓動扳起則禋祀之矞皇正所/以維人心培風教也皖固古舒州地自漢以來
   名賢之涖節兹土者未易更僕數逮有元忠宣/余公以敦詩説禮之儒膺鎻鑰折衝之寄且當
   劇冦蜂起勢若鼎沸公乃嬰孤城僅聯民兵數/千大小三百餘戰每出其神智以摧敵鋒敵無
   不愕眙敗遁者嗚呼偉哉且廥儲枵然庚癸罔/諾公又率凋疲之衆耔穫荆棘中即脫栗饗士
[041-5a]
   士無不敵愾一當百者尤戞戞稱難焉及厯六/閲載江淮鱗雉皆解甲應賊於是蟻附日益夥
   城中餉盡矢竭而陷公慷慨罵賊自刎賊義而/瘞之嗚呼烈矣哉説者以公之奇畧純忠雖史
   乘不槩見謂惟睢陽張中丞可與頡頏者㫖哉/言乎及公既自靖而夫人蔣氏復率其子女視
   死如歸且一時麾下士憤激自殺者亦千餘人/則又踪追岳鄂而氣軼田横矣嗚呼異哉予撫
   皖六載每公餘按行公壁壘遺址慨然想見其/為人輒低徊留之不忍去於是考公廟祀之典
   實載於皖志遡自元至正以迄於今厯三百餘/年勿替皖人士多悲歌感慨者皆公遺澤也乃
   閲厯既久虎觀榱桷不無風雨飄摇者予念公/忠義之氣既與日星河嶽同其奠麗豈必以廟
   貎之輪奐而後妥厥靈爽哉惟是人心之觀感/實關俗尚之汚隆夫以公廟貌嵳峩使肅將瞻
[041-5b]
   拜者咸激昂而知所勸其有禆於風聲不大且/逺耶於是檄皖郡劉守鳩工倡新之而好義桴
   應遂告竣於丁巳之季春劉守拂貞珉/請予為之記因灑筆而書之有如此
   烈夫人祠在府治青陽書院東祀余闕妻及子
   徳臣女福童
   四忠祠在府學東因二忠祠圯知府張楷即啓
   聖祠舊址立祠祀宋通判孫知㣲夏椅明總兵
   程龍叅將潘可大名四忠又以宋統制范勝等
   元都統制陳宗義等明潛山知縣李印嘉等叅
[041-6a]
   將王培基遊擊張其威三十四人皆捍禦城守
   殉節於皖因附祀焉
   烈女祠在府治正觀門外
   朱司農祠在桐城縣西祀漢朱邑
   吳烈侯祠在桐城縣西祀唐張孚卿
   徐常侍祠在桐城縣連城山祀南唐徐鉉嘗以
   直言貶舒州三年後人立祠
   竇將軍祠在桐城縣舊書院内祀皖撫義卒竇成
[041-6b]
 國朝姚文然記皖撫標營竇公諱成蜀人也以勇烈/聞身長七尺虬鬚若神在將軍廖應
   登麾下以死存桐邑邑人徳之歳時伏臘爼豆/不絶村氓小子平生不識公作何名何狀過必
   拜曰我竇公也及見公或稱之以其髯曰竇某/將軍云初逆賊張獻忠之掠江北也應登承命
   皖撫以兵三千防桐一日公從應登將百餘人/之廬州道經舒城方解鞍憇息而賊游騎卒至
   乘其無備刼之去賊狹應登抵桐俾招降桐人/是時皖之諸縣大率皆破所存者唯懐寧及桐
   城而已而皖撫玩冦援師不出城中無蓄積軍/民饑死者相枕賊騎益增四合如山人無固志
   賊謂應登曰汝卒中有為我招降守兵者乎以/公對公謬許諾一無難色陽陽如平常賊以公
   先四賊左右夾之曲刅鈎之直兵推之公俛首/徐行至城下忽仰而大呼曰我竇成也賊廹我
[041-7a]
   招降汝汝輩但努力固守慎勿降賊連日穴城/城山根活石不可穴也且火藥已盡言未卒賊
   大怒以刅碎其首支解之至死罵不絶口桐之/守吏將聞之曰竇成小卒也猶不為不義屈况
   在位食祿者乎乃并力禦守時城守有林搆者/縋城下晝夜兼行數百里乞師於鳳陽總鎮黄
   公得功擲身於地哭不絶聲黄公義之星馳赴/援賊敗走大軍追之獻忠馬躓幾獲焉城所以
   全者本公一死之力也賊既退臬使張公亮至/桐泣祭建祠立主於桐之西書院曰竇公祠癸
   巳歳秋文學江君之漢為之塑像勒石焉甲午/春予至祠拜其像其長老為言之若此嗚呼公
   小卒也而桐人皆公之豈非孔融所謂公者仁/徳之徽號不必三事大夫哉然則聞公風雖遠
   逖足以自振况拜其像觀/其容貌者乎乃為之記
[041-7b]
   黄公祠在桐城縣西門内祀明黄得功明季援
   桐勦賊桐人徳之
   史公祠在桐城縣治西祀明史可法
   張方伯祠在桐城縣南門内祀明張秉文
   方明善祠在桐城縣東祀明方學漸
   左公祠在桐城縣東祀明左光斗
   方斷事祠在桐城縣東門内祀明靖難死事方
   法
[041-8a]
   皖山祠在潛山縣北門内皖公山神周大夫皖
   伯之神也漢立天柱山南隋大業八年懐寧令
   辛公義移皖水之隂吴陂堰側里人號為吴陂
   神
   周瑜祠在潛山縣西北二十里
   吴陂祠魏劉馥開吴陂溉田吴吕䝉鑿不通水
   注稻田三百餘頃功利及人先未立廟里人以
   潛山廟在吴陂之側因指名以祀焉唐開成五
[041-8b]
   年刺史鄭穀又於廟側别建祠
   忠節祠在潛山縣治東門内祀漢邴原
   大節祠在太湖縣北門祀元守臣韓建
   白雲祠在宿松縣南涇江口祀唐狄仁傑
   惠民祠在宿松縣治北祀明都御史彭韶朱瑄
   成化間知縣孫衍白於巡撫彭韶奏免糧三千
   餘石𢎞治辛酉知縣施溥請於巡撫朱瑄免漁
   課餘積民懐朱彭之徳立巡撫惠民祠以知縣
[041-9a]
   孫衍施溥祔焉後又益以邑令邢旭謝鑌明季
   兵燬
 國朝康熈己酉知縣朱經髙捐捧重修以明令熊廷
   棟入祠二十二年知縣朱卷又以總督于成龍
   並祀焉
   三孝祠在望江縣東門祀王祥孟宗徐仲源
   忠烈祠在望江縣治祀唐張巡許逺雷萬春
   忠節祠在望江縣治西街祀明王之慶
[041-9b]
  上古赫胥氏陵在潛山縣天柱山朝陽峰左
  漢大司農朱邑墓在桐城縣西南二十里石井鋪
   邑少為桐鄉嗇夫亷平有恩後登列卿病且死
   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
   鄉後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子因葬於桐
   鄉西郊外民果共為起塜立祠歲時祭祀不絶
   邑令張雲墓在桐城縣北五里雲祈雨龍眠山
   下雨大作没於水其妻聞之投崖死溯流與雲
[041-10a]
   合遂葬於此
   太尉喬元墓相傳在潛山彰法山廣教寺後元
   梁國睢陽人後漢書注建安七年曹公軍譙遂
   至浚儀遣使以太牢祀元其祭文云奉命東征
   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是也
   邑令張何丹墓在宿松縣南西山下
  三國吳偏將軍周瑜墓在宿松縣圭山瑜卒於柴
   桑移葬於此
[041-10b]
  南北朝齊何昌㝢墓在潛山縣報恩寺後
   何思墓在潛山縣王家坦
  唐駙馬柴紹墓相傳在潛山縣太平山
   畢諴墓在潛山縣
   梁公狄仁傑墓在太湖縣九村坂
   邑令麴信陵墓在望江縣北隅之崇岡有貞元
   題碑
   孝子徐仲源墓在望江縣北十里
[041-11a]
 國朝康熈庚子知府張楷為立碑表其墓
  五代西平王周本墓在宿松縣西三十里
  宋知舒州黄庭堅墓在懐寧縣
   王祐墓 光祿王罕墓並在潛山縣王家坦
   黄貞女墓在潛山縣東門千金巷内千金其小
   字也
   處士向榮墓在太湖縣龍山下明萬厯中山水
   衝决得榮墓誌知為皖人少通經史結茅𨼆居
[041-11b]
   年九十卒
   進士潘琛墓在宿松縣福昌嶺後
   石興宗墓在宿松縣九衝塍興宗嘗捨宅為宫
   以祀張巡宗卒即葬此
   學士吴[桌-日+ㄇ@人/人]墓在望江縣西北五里[桌-日+ㄇ@人/人]星變陳言
   屢徴不仕墓碑存明正徳間知縣周鏞教諭馮
   善為表之
   周必尹墓在望江縣北四十里永恩寺前
[041-12a]
   提舉龍仁夫墓在望江縣北三十里懸頂山有
   碑存
  元右丞余闕墓在府西門外二里闕死難賊義之
   求屍葬此
 國朝康熈己亥知府張楷為之甃石建礦視舊加廣
   焉雍正六年安徽按察使劉柟復為修建墓門
   石垣附/
 國朝劉柟修墓門垣石紀事髙陽後學劉柟以雍正/六年戊申秋九月恭膺
[041-12b]
 簡命視臬上江其明年春侍大中丞魏公勸農西郊/ 駐節覽古共展謁 忠宣公祠墓裵裒故墟荒
 盛朝落增慨伏念忠烈如公遺跡不振甚非公命卜/ 崇節褒賢磨世礪俗之至意爰承中丞
   吉鳩工麤具墓門一石闌左右翼之墓垣圍共/一十有三文計費工銀五十三両有竒閲十有
   二日而竣資皆公蠲罔役民力祠墓既肅瞻仰/彌欽廼敢親詣墓下並率董役人員本司照磨
 簡發直𨽻通州劉成璠髙鳯翰汶上縣趙本䖍祭告/ 試用官山東膠州
   成刋石紀事/永昭後來
   郡守韓建墓在府康濟門外江濵
   李宗可墓在余墓之左 馬倅墓在余墓之右
[041-13a]
   皆與闕同死者康熈庚子郡守張楷並甃以石
   都統制陳宗義墓在潛山縣九都坂有碑記
   處士王㓜學墓在望江縣北二十里雄魚山
   方開宗墓在望江縣北六十里赤城坂歐陽元
   表其墓
  明布政劉尚志墓在府小龍山
   布政吴嶽秀墓在府古角城
   汪道亨墓在府治西門外
[041-13b]
   義士汪鑾墓在府北郭外宸濠攻城被執不屈
   遇害
   中書顔素墓在懐寧縣石牛山
   御史趙景初墓在桐城縣北峽關
   舉人方法墓在桐城縣北東龍眠
   方學漸墓在桐城縣松門嶺
   少卿方大鎮墓在桐城縣白鹿莊
   贈少保錢如京墓在桐城縣城内
[041-14a]
   孝子檀郁墓在桐城縣投子山西
   尚書吴用先墓在桐城縣㑹公山
   贈少保左光斗墓在桐城縣北三十里
   巡撫方孔照墓在桐城縣東合明寺下妻吴氏
   祔
   孝子夏子孝墓在桐城縣土地嶺有碑
   布政張秉文墓在桐城縣西薛家舖妻烈婦方
   氏祔
[041-14b]
   知縣夏統春墓在桐城縣北東龍眠
   尚寶丞金燕墓在潛山縣北
   縣令趙宗普墓在宿松縣
   將軍石良墓在宿松縣豆溪興宗之後
   義勇墓有二俱在宿松縣一東郭外一西郭外
   半里皆明季守城戰没者
   學博饒政墓在望江縣北七里岡
   羅貞女墓在望江縣井邱林
[041-15a]
   知縣王之慶墓在望江縣北之慶為尤溪令李
   自成陷京師投水死以骸骨歸葬
 國朝康熈丙寅移於太湖縣之摇風嘴
 國朝進士劉若宜墓在府治北馬鞍山
   贈主簿趙煥文墓在懐寧縣
   贈大學士張秉彛墓在桐城縣北三十里倉基
   墩奉
㫖諭葬
[041-15b]
   尚書張秉貞墓在桐城縣嵩山奉
㫖諭葬
   尚書姚文然墓在桐城縣西三里岡
   大學士張英墓在桐城縣北西龍眠雙溪康熈
   四十九年奉
㫖諭葬
   少詹張廷瓚墓在桐城縣北北峽關
   贊善姚士藟墓在桐城縣東南會公山
[041-16a]
   姚孫棐墓在桐城縣東南九十里
   徽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鎮安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南門外
勅建先農壇在府城東門外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城北郊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關帝廟在府治烏聊山
[041-16b]
 國朝雍正五年奉
㫖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 後殿
   城隍廟在府城南門内
勅建八蜡神廟
   劉猛將軍廟並在府治東以上壇廟所屬/縣俱如 制
   旗纛廟在各衞所
   藺將軍廟在府城潮水門外祀隋將軍藺亮亮
   鎮新安有靖難功故歙縣亦有祠祀之
[041-17a]
   忠烈廟在府治烏聊山祀唐越國公汪華又以
   漢將軍毛甘唐神策將軍汪節附祀焉
   忠靖王廟在歙縣北十里洪相山王張姓名卞
   家於滑之白馬唐天寶時與張許同死睢陽史
   失其名宋政和乾道間加封王爵潭州廟有宋
   曾致堯撰碑
   禹王廟在歙縣龍井山
   世忠廟在歙縣西南黄墩祀陳將軍程忠壯靈
[041-17b]
   洗公之故宅在焉宋寶慶中追封廣烈侯賜廟
   額曰世忠績溪亦有祠
   英烈廟在歙縣乳溪祀宋義勇錢嶨錢觷紹定
   三年新安士民以其捍寇有功陳乞褒表立祠
   賜額曰英烈
   孫王廟在休寧縣西祀吴主孫權
   忠烈廟在休寧縣治東山祀越國公汪華宋紹
   興中邑令吳敦仁建
[041-18a]
   岳王廟在祁門縣西祀宋岳飛紹興元年飛提
   岳討楊么經此後人因立廟祀之
   徽溪廟在績溪縣西北祀唐汪華第八子俊
   乳溪廟在績溪縣北祀汪華第九子獻
   張許廟在績溪縣九里坑祀張巡許逺
   婺女廟在婺源縣西北以縣為海寧縣地嘗隸
   婺州取上應婺女之義故立廟焉
   朱文公闕里廟在婺源縣南每嵗二八月仲丁
[041-18b]
   致祭
聖祖仁皇帝欽賜御書學逹性天四字額雍正二年燬
   於火十三年上下兩江官紳商士等捐貲重建
   總督趙𢎞恩碑記婺源之有朱子猶鄒之有孟/子曲阜之有孔子也自古至
   聖大賢其風教所被瞻嚮之誠即窮海内外日/月霜露之所及無有遐邇如奉函丈而尤必重
   其里居鄉邑故孟子叙道統而亦以近聖人之/居為幸豈非以天地靈異所鍾而神明所憑哉
   今天下於朱子仕宦流寓講學之地無不崇廟/貌祀春秋則婺源之廟宜尤巍煥異於他所自
   雍正二年燬於火於是兩江督撫大臣胥用悚/懼而余以十一年冬奉
[041-19a]
 命來莅兹任累檄所司鳩工庀材毋怠毋率而布政/ 使司李蘭鹽運司尹會一殫力經畫斥羡帑倡
   捐輸委吏董役䖍肅將事自雍正十一年工興/迄今嵗三月告竣請予為文以祀之世嘗謂三
   代而上道統與治統合自孔孟後道統寄於師/儒遂與治統分余謂不然道統之寄不遇聖帝
   明王亦無以别正宗而昭一是是豈不繫乎其/治哉有宋周程張朱五夫子續千聖之道統於
   既墜一洗漢唐以來淺儒俗學其為聖門功臣/當無所軒輊其以公為集諸儒之大成雖昔賢
   有言之者而厯朝典禮班於諸儒於公未有所/隆異我
聖祖仁皇帝以天縱之姿契執中之傳編纂全書冠以/御製序文
特命從祀進公位次於十哲之後以示褒崇於是天下/ 士大夫求聖賢之道者知必由公之教始無岐
[041-19b]
   誤如入室之户渉川之舟楫也葢自公之生迄/今五百餘年而其道始大著是豈不繫乎其治
   哉余博觀諸儒之書求聖人之道二十餘年略/有窺測歎宋儒皆學孔子之學而能具體孔子
   者斷推公一人葢公之窮理致知一孔子之博/文也主敬存誠一孔子之約禮也反躬實踐一
   孔子之下學也一生所註釋考訂之書幾萬卷/而未嘗自為一書一孔子之述而不作也微公
   則周張二程之學不著即孔子之道亦從而晦/噫嘻盛矣宋熈寜元豐間聖學久蕪學者溺於
   文詞錮於功利重以王氏之學誣經叛道簧惑/其間聞周張程子之説信者十一而詬毁詆諆
   者蜂起迨南渡後風流彌逺非公為之揚其風/而暢其義後之人誰復知周張二程之書而又
   何由知孔子之道哉夫孔子之道不外六經四/書此生人之命脉國之治亂人心之存亡係焉
[041-20a]
   不得其言不明其道自公研窮闡發而後由孔/子而上遡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由孔子而下
   及於顔曾思孟靡不掲其心源以詔示萬世炳/炳乎如日月之經天江河之緯地葢其精神氣
   力實足以肩荷古今宇宙之大業而視若欿然/故河汾薛氏謂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也堯舜
   之道得孔子而益彰周張二程之道詎非得公/而益彰也耶余以&KR2451薄遭逢
 聖主累膺重任恒隕越是懼猶以讀公之書竊公一/ 二緒言勉勉於立誠主敬為當官治躬之則以
 聖天冀倖寡過使公生於今日必得大用以上佐得/ 子唐虞之治顧不幸而際宋季與時齟齬不
   一行其志以老每讀宋史為之慨然太息然孔/孟之生皆未得一遇於公又何歎焉而從此億
   千萬年孔子之道悠久不息公之教亦厯久而/彌芳公之教列於千秋孔子之道愈光昌於萬
[041-20b]
   古余兹以公與孔孟並舉豈諛也哉因志/重修嵗月而敬述其私淑之誠俾勒之石
   忠義祠 節孝祠俱在學宫旁二祠所屬縣/皆如 制
   尚賢祠在府城南門外祀晉程元譚梁任昉明
   陳彦回孫遇張正彭澤何歆張芹劉志淑王繼
   禮後增徐摛陶承學陳所學洪有助
   吕司馬祠在府城太平興國寺祀唐司馬吕渭
   顯忠祠在府城南街祀明靖難知府陳彦回叅
   政鄭桓長史程通
[041-21a]
   節烈祠舊在府城水洞口祀厯代節烈後圯今
   改建於機巷口
   汪忠愍祠在歙縣城東祀明副使汪一中嘉靖
   辛酉勅建
   朱韋齋祠在歙縣紫陽山祀朱松
   三夫子祠在歙縣堨田祀宋程顥程頤朱子
   先賢祠在歙縣祀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
   子
[041-21b]
   朱文公祠在歙縣紫陽山祀宋朱子
   六逸祠在歙縣巖鎮嶽廟中祀宋潘洋發方鶚
   明唐子彰余修趙汝弼王瑗
   陸忠節祠在歙縣漁梁祀宋朝請大夫陸夢發
   孝子祠在歙縣祀厯代孝子
   孝女祠在歙縣劉村祀章氏二女
   陳定宇祠在休寧縣陳村祀元儒陳櫟
 國朝有汪灝記蒼蒼者雲山耶泱泱者江水耶匹夫/而峻節可師猶足以夀山川而享百
[041-22a]
   世祀况毅然闡程朱之祕俾聖人之道皎皎於/日星河嶽而功在萬世者哉定宇先生生吾邑
   之藤溪後朱子文公五十有三載當是時學士/分門立户各逞奇附會羣起著述朱子之説日
   以失真而先生獨慨然發憤著四書發明書傳/纂疏禮記集義諸書餘數十萬言句精字練務
   求合於中正以不失乎朱子之遺㫖而後朱子/之書若月之翳於雲而復澈若泉之溷於沙泥
   而復澄若罏冶之鍜鍊夫兼金而光芒更燦此/掲文安公所為有豪傑士之目而篁墩程學士
   且指為文安世適也豈虚譽哉先生故宅在藤/溪山水間為里人所據景泰中族孫彥威率先
   生之五世孫曰洪白諸當事請釐正之以為祠/祀先生正徳甲戌燬於盜縣大夫王君復與其
   族興復之然而積歳既久滄桑變移先賢讀書/講學之遺跡又蕩為丘墟而不堪憑弔矣家京
[041-22b]
   兆涵齋先生以理學世其家當其由詞林為諫/官也首疏請復先賢祠宇而先生之祠預焉䝉
 俞㫖命所在地方官修葺而先生後裔不欲重煩縣/ 官帑相與僇力鳩工未期年而祠復成嗚呼世
   之富貴薫灼勲名赫奕力足以使斯人為之祠/以張其崇盛者非不金碧巍奐礙日凌雲乃未
   轉盻而荒烟蔓草忽為狐兔鳴嘯之宅物換星/移渺無復有過而問焉者先生以一布衣未有
   所設&KR1138於時而後之人謀所以尸祝之者屢廢/而屢興遥遥數百年迄於今弗替何哉楊墨佛
   老之偽非我朱子接踵周程以力為表暴則孔/孟之道不明而生朱子之後非得先生羽翼其
   傳義於雜學異説紛紜之日則朱子之道亦不/彰固宜其生則榮而没則思以與文公並不朽
   於天壤也而乂何疑於一祠余小子麤解章句/即傾佩先生箋釋既幸先生之近出吾鄉兼喜
[041-23a]
   其祠之復建以有光於枌榆也因泛/舟藤溪拜先生於新祠而為之記
   汪先生祠在休寜縣錦堂山祀汪慶慶受學胡
   瑗歸𨼆於此凌待制唐佐金尚書安節皆其髙
   弟太守洪适立祠祀之
   程宗伯祠在休寧縣車田祀明尚書程敏政
   汪文毅祠在休寧縣中街祀明檢討汪偉暨其
   妻耿氏
   程襄毅祠在休寧縣南山庵左祀明尚書程信
[041-23b]
   成
   經鋤祠在婺源縣大田祀漢儒倪寛等
   明經祠在婺源縣考川祀唐胡昌翼
   三賢祠在婺源縣後祀宋周敦頤程顥程頤附/
   明程敏政重修二程夫子祠記走少於程氏譜/中得雲峯胡氏
   所為兩夫子祠記讀之讀既慨然有起法之志/而力未能也成化壬寅春既除先襄毅公之服
   因發書以告巡按侍御上饒婁公婁復書許之/然切懼空言無補事實乃考訂兩夫子家世南
   北遷徙之詳以授教諭莆田楊公元俾與諸生/吳超孫兆輝等上之縣安成歐陽君方受上命
[041-24a]
   來為令諸務未遑獨以為興道善俗之首事既/上之府府上之行臺行臺遂以公移下郡縣修
   復之歐陽君之得請也與走躬相地於大成殿/東得郷賢祠遺址稍斥之廣五丈有奇長如廣
   之數而倍其半庀材召工擇縣之殷實者四人/暨耆老蘇文玘夏文雅日監臨之諸人者能嚮
   風承徳節縮浮費畢力於公家中為兩夫子專/祠四楹又别為遺愛堂列祀宋丞相吕公大防
   下又别為鄉賢堂列祀唐御史中丞程公澐而/下榜其門曰企徳像主之制龕座之闕既堅既
   好靡一不具肇工六月十七日訖工於闕菜禮/月二十四日歐陽君率僚屬暨師生行釋
   闕今咸冠父老逺近畢集以為希闊盛事復見/於 舉手稱慶走惟兩夫子倡明斯道於河
   洛之間從遊之士比於鄒魯然獨龜山楊氏以/江南諸生號稱髙弟兩夫子嘗送之歸而有道
[041-24b]
   南之歎葢龜山三傳得文公朱子於吾郡之婺/源則兩夫子道學淵源之盛在新安久矣據程
   氏譜兩夫子之先本梁將軍忠壯靈洗之裔見/於歐陽文忠公碑至宋南渡而伊川先生子孫
   悉居池州一遷休寧陪郭之程互嘗繼絶馬光/祖守建康立明道書院又擇於池州房使奉明
   道之祀當時錄䕃之制牒繼絶之公移文公草/廬諸賢之書札題識具存則兩夫子流裔承傳
   之真在新安亦久矣夫為士者誦遺書而不知/其師為後者奉墜緒而不知其師是雖典籍滅
   裂於回禄之餘人物銷鑠於兵革之後而亦不/考之故也今廟貌有嚴爼豆載興仰焉臨之以
   宣聖之尊俯焉重之以諸賢之侑凡生於斯學/於斯宦於斯者可不以兩夫子之道敬自勉乎
   敬勉之而有得焉則庻幾新安之名重有聞於/天下而此祠為不徒立也已雖然是舉也非婁
[041-25a]
   公心主於上非歐陽君力任於下則亦有不能/相須而成者是不可不記之以告後來婁公名
   謙與走同舉丙戌進士最有志於正學奉上勅/董學政於江南所至以表章先哲為心足覘其
   所養歐陽君名旦辛丑進士以春秋魁鄉試及/禮闈葢通經學古之士故為政知所先務如此
   雙湖祠在婺源縣東門祀宋儒胡一桂
   忠勇祠在婺源縣十都廬源祀宋臣詹巨源光
   國芝瑞彥違後以光國祖必勝子世勛俱殁於
   王事并祔之
   雲峯祠在婺源縣考川祀元儒胡炳文
[041-25b]
   雙烈祠在婺源縣古坑祀明指揮王千户何二
   人俱死流賊之難失其名
   梅列侯祠在祁門縣悟法寺左祀漢梅鋗附/
   克寛記豪傑之士生於其鄉厯千百世而鄉之/人思之不忘像而祀之是必有其故矣
   叔孫穆子有言曰太上有立徳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魯鄒之祠孔孟以其徳也錢塘之祠
   錢鏐以其功也濟南之祠伏生以其言也梅侯/名鋗世居新安之祁門漢初鄱君吴芮以侯為
   將軍俾率百粤之兵從髙祖伐秦入函谷關暨/天下既定以功封為列侯食邑十萬户侯故城
   在邑西十里所居在邑城之東今為洞元觀墓/在城南二里今為大悟法萬安寺舊有梅祠在
[041-26a]
   寺之左至正壬辰夏燬於兵明年大梁趙君某/來宰是邑亟命重建民驩趨之為屋四楹貎侯
   其中丹青黝堊照燿炳煥邑氓瞻仰乃礱石而/徴予記其槩余謂吾郡有古丘墓三唐初汪忠
   烈墓在歙北之雲嵐山距今七百餘年陳初程/忠壯墓在歙西之黄墩距今七百年俱立廟墓
   道尸而祝之唯侯之墓自漢迄今千五百餘年/而鄉之人思之久而愈篤稽諸漢史吴芮始為
   鄱陽甚得江湖間民心侯為鄱君所信任其得/民心諒矣然則民之思之不惟其功而亦以其
   徳乎其繼自今治於是邑者亦如侯之得/民心則安知他日不以思侯者而祠之哉
   張王祠在祁山之陽祀唐東平王張巡
   吴長史祠在祁門縣西祀唐縣令吴仁歡報始
[041-26b]
   建邑也
   三賢祠在祁門縣祀唐吴仁歡路旻陳甘節
   胡公祠在黟縣東南五里祀梁太常卿胡明星
   薛公祠在黟縣衙東祀唐縣令薛稷
   褒忠祠在黟縣祀宋盧臣忠
   雙烈祠在績溪縣大石門祀唐南霽雲雷萬春
   蘇文定祠在績溪縣新西街祀宋蘇轍
   仰山祠在績溪縣東祀宋待制胡舜陟
[041-27a]
   表忠祠在績溪縣南祀明遼府左長史程通萬
   厯間勅建
  漢長沙王吳芮墓在婺源縣游汀鄉鷄籠石
   列侯梅鋗墓在祁門縣南二里悟法寺後
  晉太守程元譚墓在府城西冷水鋪
   太守黄積墓在府西黄墩積字元集江夏人卒
   於官葬此子孫因家焉新安之黄自此始
   太守鮑𢎞墓在歙縣富溪
[041-27b]
  南北朝宋司馬汪叔舉墓在績溪縣登源
  梁太守徐摛墓在歙縣昉溪
  陳重安縣公程靈洗墓在歙縣黄牢山
  隋贊治詹黄𨼆墓在婺源縣廬源
  唐越國公汪華墓在歙縣雲嵐山唐末黄巢㓂新
   安欲發之見蛇虺突出乃止厯宋元明以來歳
   時祭祀不絕
   孝子黄芮墓在歙縣向杲
[041-28a]
   秘閣王希羽墓在歙縣澤富汪村園
   御史吳少微墓在休寧縣石舌山
   領軍程南節墓在休寧縣東南壩裏
   觀察使范傳正墓在休寧縣十八都下庄
   團練使汪濆墓在婺源縣三十一都大田寺
   邑令吴仁歡墓在祁門縣西二十里烏門宋時
   有發其塜者見二金鰍湧出乃止因名金鰍溝
  五代刺史陶雅墓在歙縣明徳鄉
[041-28b]
  南唐團練使朱廷傑墓在休寧縣蜈蚣嶺即侍郎
   朱晞顔始祖
   尚書查文徽墓在休寧縣五都黄江
   制置劉津墓在婺源縣治後山
   長史吴仁徽墓在婺源縣西烏門
   金吾將軍謝詮墓在祁門縣南三十五里潘家
   村
  宋丞相程元鳯墓在歙縣古城闗
[041-29a]
   侍郎程元岳墓在歙縣烟村
   諫議謝泌墓在問政山
   少卿汪叔詹墓在問政山
   直閣汪若海墓在歙縣西漁梁山
   知鄂州羅願墓在歙縣西峯寺左
   待制俞獻可墓在歙縣海渡灘
   御史余林墓在休寧縣五都貴源
   叅知政事蘇易簡墓在休寧縣溪口漁梁
[041-29b]
   處士汪接墓在休寧縣東門外金字園接婺源
   人文行超卓從遊者衆遊學休寧遂家於邑之
   西門為西門汪氏始祖
   少師洪中孚墓在休寧縣黄石
   待制凌唐佐墓在休寧縣班政門外西園
   尚書金安節墓在休寧縣葆真山左
   團練使程全墓在休寧縣香釵琭瑇塢
   處士范啟墓在休寧縣博村勅賜風月處士
[041-30a]
   學士程珌墓在休寧縣萬松山
   主簿程洙墓在休寧縣二十四都宋末以節死
   處士祝確墓在婺源縣紫陽山
   朱子祖墓在婺源縣一在連桐一在官坑嶺一
   在王橋一在鎮下一在楊村一在小港紹興中
   文公自崇安歸里訪求諸塋封識而去
   胡方平墓在婺源縣太白長墩
   先儒滕珙墓在婺源縣二十一都思溪與兄璘
[041-30b]
   俱從朱子遊
   郡守方岳墓在祁門縣北荷嘉塢
   御史周繼忠墓在祁門縣二十二都髙唐周山
   轉運使孫抗墓在黟縣上林村王安石有誌銘
   樞宻使汪勃墓在黟縣二都北庄
   侍講汪義和墓在黟縣十二都金雞原弟大理
   寺丞義榮墓相近
   待制汪義端墓在黟縣北二里厲壇旁
[041-31a]
   運使汪繹墓在黟縣三都黄依坦
   侍郎汪綱墓在黟縣金雞原
  元待制鄭玉墓在歙縣師山
   先儒陳櫟墓在休寧縣陳村
   先儒倪士毅墓在休寜縣赤丘改葬黟南黄坑
   先儒胡一桂墓在婺源縣梅田庚師塢
   先儒胡炳文墓在婺源縣二十一都考川
  明侍郎朱同墓在歙縣桃梅下田干
[041-31b]
   尚書楊寧墓在歙縣東牌頭鎮
   都御史陳富墓在歙縣古城闕三里亭
   侍郎吳寧墓在歙縣龍澤溪
   尚書洪逺墓在歙縣覆鐘山
   都御史曹詳墓在歙縣浦口
   尚書潘旦墓在歙縣飛布山
   侍郎唐澤墓在歙縣清流
   學士唐臯墓在歙縣蘭江山
[041-32a]
   賜光禄卿汪一中墓在歙縣茆田鋪
   大學士許國墓在歙縣豸山
   尚書鮑道明墓在歙縣宋村鳯山
   尚書鮑象賢墓在歙縣古闕
   尚書方𢎞靜墓在歙縣豐隆嶺
   尚書吳國仕墓在歙縣蕃村
   編修金聲墓在歙縣十九都西兖山
   先儒趙汸墓在休寧縣八都漁坑
[041-32b]
   學士朱升墓在休寧縣汊口改葬詹田
   尚書程信墓在休寧縣小南村
   侍郎程敏政墓在休寧縣車田
   司直汪仲魯墓在婺源縣洪村
   都御史汪舜民墓在婺源縣七都鎭頭
   知州白謙墓在婺源縣環村
   都御史汪奎墓在婺源縣梅田
   尚書潘潢墓在婺源縣大安坵
[041-33a]
   尚寶少卿潘士藻墓在婺源縣三十六都
   尚書游應乾墓在婺源縣六都
   尚書余懋學墓在婺源縣吴家坑
   太僕卿胡用賔墓在婺源縣湯村
   尚書汪應蛟墓在婺源縣三十五都臨河
   尚書余懋衡墓在婺源縣董家塢
   先儒汪克寛墓在祁門縣九都金字牌盛村
   尚書胡富墓在績溪縣十二都龍峯中坦之原
[041-33b]
   尚書胡宗憲墓在績溪縣十二都
 國朝祭酒吴蔚起墓在歙縣
   寧國府
  社稷壇在府治西郊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治南郊
勅建先農壇在府治東門外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治北郊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041-34a]
  關帝廟在府治北門
 國朝雍正五年奉
㫖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 後殿
   城隍廟在府治西南
  八蜡神廟
   劉猛將軍廟俱在府治陽坡山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 制
   東嶽廟在府治西北祀泰山神
   三皇廟在宣城學西
[041-34b]
   楊四將軍廟在府治北門外祀江河之神
   項王廟在府治嶧山下項羽駐軍於此
   三聖廟在府治天慶觀之左宋建炎叛㓂戚方
   圍城急忽有神親見爪指城南長逾尺知州事
   李光焚香祝之賊砲反擊賊遂退三聖長曰賀
   息次曰游奕三曰金甲
   敏應廟在府治敬亭山麓祀廣惠王之神
   魯府君廟在府城東南錢村祀隋梅知巖以其
[041-35a]
   有保障功
   英濟廟在府治薰化門祀火神
   東平廟在府治祀唐張巡又涇縣集福廟亦祀
   巡
   張守標紙廟在府城北五里宋建炎間知宣州
   張果夢神語城將陷没果抱籍入水死民殮而
   奠之標紙於此
   褒烈廟在府治西門内祀宋知宣州事李光
[041-35b]
   章四相公廟在寧國縣治東八十里祀南唐宣
   歙鎮將章紹
   梅魯王廟在寧國縣東北七十里祀唐梅知巖
   武徳初知巖封南魯王
   黎相公廟在寧國縣治二十里唐會昌中建水
   旱禱之神姓李諱頴睦州人嘗為建州刺史立
   廟黎山俗因號黎相公廟
   義烈方公廟在寧國縣治西三十里祀宋義士
[041-36a]
   方致堯
   靈惠廟在涇縣治西祀晉内史桓彞
   蕭王廟在涇縣治東祀梁蕭統
   左王廟在涇縣東北十五里柏山祀隋左難當
   附/明張堯文重建廟碑記涇川為古猷州自隋/唐稱雄鎮葢自有左
   戴國公始故今鄉賢祠首公予令涇躬親祀事/恒顧瞻公如在按誌公生七嵗能文長益神異
   隋末天下多兵民苦蹂躪擁公為總管櫜鞬殳/矛之君子六十萬人頤指帳下號長城焉輔公
   祏㓂州城旦暮岌岌公堅營壁歲餘節旄不出/公祏以孤軍深入匱乏且自解公分道撃之斬
[041-36b]
   數大酋賊失險膽落萑苻嘯聚之黨凡百萬計/一夕遯去唐封公刺史為九州長公整旅返斾
   從穰溪夜渡栢山衆苦伏溽公祝天雪下尺餘/士皆可挾纊柵欄而居於原坂之間公謀築雉
   堞以為寧宇屬寐且醒忽有神告曰形勝已定/盍起視圖之公率麾下數十騎起行栢山至潭
   下有一白龜出石穴從東南週圍西北公曰是/神所告我者河山縈繞如帶如屏可亡虞保障
   矣遂築而城之題曰白龜城江以東安堵如故/公之力也後被命與李靖尉遲敬徳趙郡王孝
   恭等先後佩元帥綬戰敗巨冦削平僭逆及征/遼蠻俘斬億萬天子嘉之賜封戴國公食邑三
   千户武徳六年公薨葬太平龍門鄉松子嶺勅/加王號並建祠於猷州諸邑民雨暘疾病禱輒
   應今石埭太平廟貌儼如也獨栢山祠歳久傾/圮而其基漸没於豪併者余雅重公為葺餙鄉
[041-37a]
   賢祠而以未復栢山祠為歉後代予者赤石陳/先生念公有大功而廟祀不隆慨然欲建公之
   裔孫左維垣曰此吾左氏始祖也何敢煩公費/爰集族之賢且能者大用一麐等捐資清復舊
   基至以其事爭之郡縣監司鼎建新祠起自辛/丑至十二月而落成焉請記於余余雖去涇未
   嘗一日忘涇則未嘗一日忘公之有造於涇即/不獲親持斗酒豚蹄以嵗時伏臘走宇下猶及
   以言藉公傳之貞珉余心猶視公如在已公諱/匡政號難當厯傳至今三十八代代多以科第
   通籍稱文獻世家維垣則博習經史/而善岐黄術因記公而併及之云
   汪王廟在涇縣孤山髙嶺祀唐汪華
   西峯大聖廟在涇縣治東南六十里遇歳旱蝗
[041-37b]
   祈禱有應
   黄蜕龍王廟在涇縣旗山頂之北
   丁仙廟在涇縣丁溪祀唐令丁令威
   承流府君廟在涇縣治東南四十里祀承流山
   之神
   香心廟在涇縣治東六十里祀節婦洪勝可妻
   梅氏
   兗州刺史廟在旌徳縣治東二十五里祀漢蔣
[041-38a]
   元卿
   俞將軍廟在旌徳縣治北五十里祀晉俞縱
   威顯廟在旌徳縣東北隅祀唐張巡
   周太保廟在南陵縣北六十里祀吴春穀長周
   㤗
   甘相公廟在南陵縣治北祀晉甘卓
   廣惠廟在南陵縣工山下祀工山之神
   忠義祠在郡學内
[041-38b]
   節孝祠在府治陽坡山二祠所屬縣皆如/ 制/
   五賢祠在府治敬亭山初祀南齊謝朓唐李白
   韓愈宋晏殊范仲淹後增入龔鯤姜埰張慎言
   二仙祠在府治後祀南齊謝朓唐李白
   昌黎祠在府治舊州學内祀唐韓愈
   張侯祠在府治水陽南二里祀里人張構唐時
   構築隄捍禦水災
   六先生祠在府治祀宋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
[041-39a]
   朱熹張栻
   義烈祠在府治北關外祀宋赤心隊將劉晏建
   炎中郡守李光招之赴援與潰盗戚方戰死
   遺愛祠在府治小東門内祀宋知宣州事張果
   明知府袁旭沈性
   文丞相祠在府北門外祀宋文天祥嘗知宣州
   附/明宋儀望記萬厯二載予奉命鎮撫南畿以/十有一月行部宣州宣守若令
   具言宋丞相信國公文山先生以咸淳五年差/知宣郡既下車諸所罷舉咸切民𨼆春和省耕
[041-39b]
   作為農謡令歌之以勸既得代猶惓惓與父老/子弟陳説教化百姓戴之去之日爭醵錢立祠
   以志不忘今宋亡且三百年父老子弟每言丞/相事輒泣下顧祠廟遺缺無以慰邦人之思守
   土之謂何是用早夜經營擇地於宛陵驛故址/&KR1258日興工棟宇維宣寢堂既列烝嘗咸備越七
   月祠乃告成以不佞為公鄉人考先哲舉廢祀/奬忠烈又撫臣職也守若令相率頓首願有記
   以示久逺予喟然歎曰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聞其名猶知敬慕况過化之區乎孺子懦夫一
   及當時事怒髪竪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按祀典以勞定國以死勤事法施於民捍大患
   興大利備此均者宜莫如公是宜饗有廟食贈/有爵秩褒有號諡兹舉也於法為崇報於義為
   勸忠雖予之不文將焉辭之嗟乎自宋之季世/文武忠藎謀度罔庸奸黨憸邪阻間輒售二者
[041-40a]
   相乘竟至滅亡予嘗考其終始公自寶祐登第/即慨然以國家自任宦者董宋臣用事上書乞
   斬之既又極言其罪皆不報賈似道當國屢抑/公不用年未逮強遂抗章致仕去咸淳間稍遷
   提刑尋知贛州當徳祐之際勢凛凛矣公以羇/旅孤臣倡義起兵勤王詔下輒提師入援夫以
   新合之衆當乘勝之師值危亡之運為扶危之/計不俟智者辨之矣國存與存國亡與亡公之
   心何心也既至臨安即又上書乞斬吕師孟尋/陳言大計分天下兵為四鎮置都督以統御之
   使敵分而間我乃可制此其計明甚執政陳宜/中諸人猶扼公所言不得用既知平江極力經
   營軍聲稍振㑹獨松關破亟召公援臨安三吴/委城降假令公不去吴堅守大郡以固籓籬敵
   雖張必恐我乗其後乃又趣公以去門庭不戒/堂室以危天之所廢誰能違之嗚呼悲矣論者
[041-40b]
   謂公早年勇退投間自放有謝安石之逹慷慨/上書乞斬宋臣師孟有朱雲之勇孤軍赴援力
   謀社稷眞州之脫空坑之敗循州之執艱危萬/狀誓死不悔有顔魯公之節燕京被留從容義
   命顧問慇懃應對如禮有箕子之貞既趣柴市/南嚮再拜臨刑自若有比干之義葢公之志可
   以塞宇宙公之忠可以貫日月史臣謂公一死/收宋室三百年養士之效豈不然哉予因撰次
   公事而述厥赫赫者以昭示後來亦宣人之志/也郡守以下咸書名左方以見祠所由始云
   汪公祠在府南郭祀元尚書汪澤民附/明王恕
   記生不違時死能全節此人之所難是人也雖/死猶生令名無窮焉貪生畏死不顧名節此
   小人之所為是人也未聞終不死不善之名無/窮焉公姓汪氏諱澤民字叔志登元延祐戊午
[041-41a]
   進士第官至集賢直學士以嘉議大夫禮部尚/書致仕公既歸築室宛水之濵讀書自娱當紅
   巾餘黨冦宣州之日公為江東部使者畫守城/禦冦之䇿十餘事冦再至擊退已而長鎗叛帥
   鎻南班程述等挾兵渡江欲犯宣城或勸公去/之公曰昔江萬里寓鄱陽大軍逼城衆皆走散
   猶坐守以為民望况宣民離合視吾去留夫何/之後城䧟為萬户丁堅使前鋒葛義執公逼降
   不屈遂遇害將死罵猶不絶口鎻南班等雅服/公名為具衣冠以葬之事上於朝贈資善大夫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䕶軍追封譙國郡/公諡文節葬在寧國郡東南嶧山之麓因厯年
   滋久鞠為茂草土人平治之藝麥其上成化丙/午厥孫汪養能訟於官同知劉誠覆實之為封
   其域未幾誠遷去通判天台陳紀得公神道碑/於宋太史景濓先生文集中謀諸知府涂觀欲
[041-41b]
   為治墳建祠勒銘於石慰答忠魂以為天下萬/世臣子勸遂具以請余嘉其義而許之紀乃經
   營作石修塋域壘墳墓勒宋太史所為碑銘監/之神道造石橋於其前復於郡城南三里許市
   地建祠廵按御史江右孫弁出公帑五千金以/助成之首事於癸卯春訖工於是年冬馳書請
   余為記夫人臣之居其位食其禄任其事一遇/大變臨大節或心無所主茍安一時之生而忘
   厥大義者往往有之求其見道分明視死如歸/者幾何人哉公當謝事歸田之日無職守無責
   任聞冦至而不去以為民望復為部使者畫䇿/以禦之及其被執逼降至死不屈此其所以難
   能也宜其膺顯贈獲美諡流芳百世使人敬之/慕之至於如此使公當冦至之時奉身以竄被
   執之時屈身以降不過數年亦歸於盡人將唾/罵之不暇又何贈諡敬慕之有紀為此舉固可
[041-42a]
   謂知所重弁復助成其事可謂與人為善者矣/其所以為天下國家推忠節勵風俗者不在斯
   乎因其請姑摭此與之俾刻石以示來者夫公/之文章事業與家世履厯之詳則有宋太史所
   為碑銘在/兹不贅
   王文成祠在府治正學書院祀明王守仁
   俞公祠在府治大東門内祀明俞逢辰附/明陳
   俊記畧予按革除籍見一時死事臣蹈湯火中/甘心潤鼎鑊輙拊膺太息淚淫淫下暨
   見俞公周旋委曲抗節不附致殲身以狥輒又/拊膺太息涙淫淫下也或曰俞公死親黄觀方
   孝孺練子寧云何曰黄方諸公非建文臣耶日/受簡廸列員職奔奏死何可辭譬左右手然一
[041-42b]
   旦頭目腹心變手足不搔衛捧掖得乎即文皇/彼食其禄自盡其心之語亦諒之矣至俞公燕
   臣也縱均之奉朝請然所委質者燕耳使俞公/為文皇地亦胡病於忠哉卒從一而終不少詭
   狥嗚呼諸臣死建文易俞公死建文難諸臣眎/建文戚文皇疏俞公眎建文疎文皇戚此成仁
   取義難易親疏之辨之大較也故曰俞公死加/諸公一等云然公與禮部尚書陳公廸俱宣人
   黄公觀即乂貴池人方二三百里間同時死事/者居其三歆豔千載震耀寰區豈崧嶽間氣江
   海精英繄獨一方鍾歟祠搆城東孔道前大門/繚之垣中崇堂室後即居羣子孫業儒者望之
   枚枚栗栗弔古者過之欷以悲感時者聞之奮/以激逐臣放子聞之愀然不欲生頑夫鈍士聆
   之低顔顙泚車將近而轅為之回也俞公名逢/辰字彦章世居水陽西鎮里由洪武戊午鄉試
[041-43a]
   辟燕府教授尋遷伴讀云/時萬厯丁丑五月吉日
   七賢祠在府治前祀明知府方逢時鄭繼之蕭
   良譽金勵王公弼周光夏後增入管起鳯
   羅公祠在府治景徳寺祀明知府羅汝芳
   陳尚書祠在府學東祀明陳廸附/明李黙靖獻
   祠記昔我髙皇帝締造家邦每以扶植綱常培/養士氣為務故雖勝國黨桀吠堯猶必曲
   宥之以示萬世人臣之義固以奠安元元非此/道無由也厥後懿文太子薨髙皇已有倦勤之
   意永惟付託重計深懐𨼆憂左顧右却頼有二/三藎臣為之羽翼既而靖難師興鍾&KR1206不移市
[041-43b]
   朝安堵則文皇帝有再安宗社之力然齊黄諸/人自以身受國恩不敢懐二駢首就殲宣城陳
   公廸與焉予時讀公事狀未嘗不掩卷而悲也/按公以洪武乙卯舉京闈辟本郡學訓導嘗為
   郡□萬夀賀表上覽而異之召拜翰林編修累/遷雲南左布政後徴為禮部尚書同受顧命時
   兵起國勢臲卼公等力陳計畫南北相持者五/年事既弗就公益抗節不遜遂并其子丹山等
   磔東市臨刑猶作五噫并詩至今讀之使人澘/然淚下豈其忠憤所感思以頑民自待者也子
   糾之難忽死而仲請囚人固各有志不能以彼/易此文皇曰彼食其禄自盡其心又曰使子寧
   尚在朕當用之聖人所以扶植培養之者寧有/已時哉公死之日子孫孑無噍類百餘年來宣
   人破諱其事成化間郡守涂君觀稍祀公於故/里尋即湮廢使英爽之氣飄溘而無所依予甚
[041-44a]
   悼焉嘉靖壬辰予以吏部郎謫判是邦亟求其/後得公五世從孫太學生大林者而問之故乃
   謀諸前守餘姚邵君曅具以狀白於巡按督學/兩御史請復置祠春秋薦享如大司馬溧水齊
   公故事二公嘉許大林亦奉地來獻地當郡學/之東公少讀書處也予更旁購他地益之中為
   正堂奉公像以居又北為浩然堂各翼以兩廂/浩然北有方塘塘畔為水央亭其東為井最前
   為大門門東十餘步為宛陵大節坊凡篚彞庖/湢几榻百物畢備歳給掃除一人維祠據髙臨
   曠宏麗瑰傑繼今而往庻幾其無速壊云爾祠/成郡中學者咸嘻吁慕嘆相與致私愛於公而
   諡之曰靖獻先生遂因以名祠㑹予有持憲廣/東之命乃大會郡僚卿大夫羣執事以中牢詣
   祠寧神而告成事嗚呼殷有三仁其志不同其/心安也不然死者復生生者愧矣由是以觀諸
[041-44b]
   公情事夫又何疑乎是役也肇於甲午冬十一/月申申訖於明年夏六月辛亥其費與力並給
   於有司不以煩民而綜理出納則悉委諸邑民/貢汝舟吴孟學二人者恪勤靡懈又使太平吴
   琪佐之大林周旋其間多所規畫是用/能集事以昭丕績均可謂勞也已矣
   及守祠在府治西祀明知府及宦
   二烈清風祠在府治西南祀烈女胡氏紀氏
   烈女祠在府治迎春巷口祀明烈女徐氏
   李翰林祠在涇縣震山祀唐李白
   懐徳祠在涇縣水西東祀明郡守劉起宗羅汝
[041-45a]
   芳
   王公祠在涇縣水西精舍祀明王守仁
   忠臣祠在太平縣富溪橋南祀唐睢陽太守張
   巡
   名公祠在太平縣治西祀宋令孫覺明知縣張
   瀚劉元凱
   周公祠在太平縣治西祀明周怡
   節烈祠在太平縣治南祀羅趙等烈女十餘人
[041-45b]
   孝感祠在南陵縣東十字街祀晉孝子何琦
   安賢祠在南陵縣開化寺祀何琦張巡李白杜
   牧之李經吴景
   忠義祠在南陵縣籍山橋東祀明吳景
   貞烈祠在南陵縣城隍廟東祀明貞女梅栢香
   汪徳香何金妹
  漢兗州刺史蔣詡墓在旌徳縣鳬山
  晉内史桓彜墓在府城北五十里符裏鎮今東門
[041-46a]
   渡是
   將軍俞縱墓在涇縣東南八十里藺石
   縣令陳焦墓在涇縣五城山左
  唐徴君蔣華墓在宣城縣敬亭山下唐李白詩敬
   亭山下墓知是蔣徴君
   白逸墓在府城西居易兄也居易有祭十五兄
   文
   羅𨼆墓在涇縣東七十里
[041-46b]
   燕國公左難當墓在太平縣西松子嶺
  宋宣城王趙帥祁墓在府城東南千堆山
   尚書梅詢墓在府城東嶧山
   太尉髙瓊墓在府湖北
   修撰吴柔勝墓在府城南小勞山
   丞相吴潛墓在府城隆演山南柿木鋪
   知州張果墓在府城夏家渡义路口果以身殉
   水患民哀之表其墓立祠祀焉先在鐵冶冲後
[041-47a]
   改葬此
   太常李含章墓在宣城縣敬亭山西麓
   都官梅堯臣墓在宣城縣城南栢山
   叅政魏良臣墓在宣城縣白魚嶺
   學士虞光墓在寧國縣治西獨山
   侍郎虞儔墓在寧國縣北雙溪
   叅政饒虎臣墓在寧國縣澄河側
   學士凌䇿墓在涇縣幙山
[041-47b]
   祭酒汪澥墓在涇縣溪西
   叅政李回墓在太平縣廣仁寺後
   文學劉逸墓在太平縣
   元帥李誠墓在太平縣絃歌鄉
   學士徐勣墓在南陵縣西白石山
   學士董必墓在南陵縣石岡山
   孝子李經墓在南陵縣西工山
  元尚書汪澤民墓在府城南嶧山
[041-48a]
   學士貢奎墓在宣城縣東北石馬山
   待制貢師道墓在宣城縣東北華葢山
  明知府陳灌墓在府城東灌廬陵人洪武初知寜
   國府
   尚書秦逵墓在府城西方山
   中丞詹沂墓在府北關外
   通政徐説墓在府城東土山渡
   贈光禄卿萬琛墓在府城東十里四望山
[041-48b]
   都御史張綸墓在城北豹山
   侍郎張守道墓在府城北十里廟埠
   尚書陳廸墓在宣城縣石塘冲殉建文難家人
   候來保拾遺骨以葬
   尚書徐元太墓在宣城縣東十里華谷村
   同知徐楠墓在宣城縣禪峯山
   侍郎屠羲英墓在寧國縣南鳯山
   都御史董傑墓在涇縣鳯山
[041-49a]
   都御史蕭彦墓在涇縣北幙山
   通政使趙健墓在涇縣永定都
   侍郎郭建邦墓在旌徳縣
   僉事吴景墓在南陵縣東北忠臣勅葬
 國朝侍讀施閏章墓在宣城縣南牛喜冲
   左都御史梅鋗墓在宣城西黄泥岡
   池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秀山門外
[041-49b]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齊山旁
勅建先農壇在府治東門外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治北里許在縣曰邑厲/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關帝廟在府城西街
 國朝雍正五年奉
㫖追封三代公爵春秋仝日祭於 後殿
   城隍廟在府治西北
[041-50a]
勅建八蜡神廟
   劉猛將軍廟並在府東門外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 制
   旗纛廟在城北小教塲各營俱如/ 制/
   漢逸民髙獲廟在府城北清風亭旁
   文孝廟在府城西祀梁蕭綂又一在石埭縣崇
   壽寺中
   孝娥廟在府東北四十里俗名仙姑廟吴大帝
   時孝娥父為鐵官冶鐵遇穢不流娥憂父刑投
[041-50b]
   爐中鐡乃鎔時人號為聖姑因立廟祀
   靈祐王廟在銅陵縣銅官山南王姓張名覺晉
   潯陽太守蕭齊時廟食兹土唐中和間隂有助
   戰功屢封至宋咸淳始加王爵
   太眞仙人廟在銅陵縣葉山廟中有明皇及太
   真像廟皆以石為之
   峯山廟在建徳縣玉山之麓宋淳祐間加封威
   佑昭應侯附祀梁昭明太子
[041-51a]
   東嶽廟在建徳縣南玉峰有大藏經閣
   余司徒廟在建徳縣余村神最靈逺近祈禱有
   應
   忠義祠在學宫内
   節孝祠在學宫旁二祠所屬縣皆如/ 制/
   趙文節祠在府城南五里祀宋死節通判趙昴
   發
   清溪二生祠在清溪江口二生宋人從趙昴發
[041-51b]
   死節者失其名
   忠烈祠舊在府城内北市隴嘉靖初建祀宋趙
   文節昴發妻雍氏明黄忠烈觀妻翁氏暨二女
   又烈婦唐貴梅烈女康清姑為雙忠六烈隆慶
   間移置毓秀門補入清溪二生後增尤氏桂氏
   附/明畢鏘新建褒忠祠記黄侍中先生舊附郡/城雙忠祠至今二百
   餘年未特祀也萬厯丙申西蜀巡撫都御史趙/公巡按御史龔公同莅畿南振揚風紀治具畢
   張吏修其職民安其業乃於吾池亷得侍中先/生實事於是會議具疏請於朝曰先臣侍中觀
[041-52a]
   與其妻女忠節萃於一門宜建祠特祀詔下禮/部覆議以聞先是今上登極頒有革除間諸臣
   褒表忠魂之詔故撫按遵奉具題云夫先生之/甘赴羅汊及夫人翁氏與其二女相擕以溺而
   死葢言之嗚咽無容贅矣獨念綱常在天地間/萬古勿毁故忠孝必盡於臣子貞節必矢於婦
   女未之有改也帝王之孳孳立人極扶世教以/培植將來國祚於長久亦恃有此道存焉爾昔
   在周武王時夷齊叩馬以諫仁孝數語周家八/百年之命脈於此攸基先生之志與夷齊同然
   先生膺夔契之重任夷齊為海濵之漁父是以/或采薇以終身或蹈江流而勿顧所處不同而
   同歸於忠也當其時武王能容夷齊之切直而/勿之罪故國祚以長先生與諸臣赴義激烈而
   幸䝉皇上之褒恤鍳忠鯁於生前錫寵光於没/後則我鴻圖之享有千萬年而勿替者不俟卜
[041-52b]
   而可知矣二公之請特祀也所以表幽潛樹臣/紀而勵風俗也其有禆於國家甚大豈但吾池
   之人士瞻仰山川增色而已哉祠建於凌雲閣/之旁正堂五楹後亦如之奉夫人二女於其中
   門房坊牌俱備糾財度上則適有澤水漂來大/木足資材用葢忠義感動天人協贊如此君子
   謂斯舉也見崇賢之道焉見好徳之公焉見為/政之綱焉見謀國之逺焉一事而衆善具矣上
   始於六月至九月落成是舉也備兵副使張君/天徳首倡之督修者知府張君堯文同知傅君
   國才通判胡君嘉/賓推官王君紀也
   包何二太守祠在府城毓秀門内祀宋包拯明
   何紹正
[041-53a]
   黄侍中祠在府治羅刹磯祀明黄觀又一在九
   華門外
   成仁祠在府治城隍廟前祀明給事中陳敬宗
   秦推官祠在府城南門外祀明推官秦懋義
   李太白祠在青陽縣九華山東岩下
   范公祠在青陽縣學内祀宋范仲淹
   湛甘泉祠在青陽縣九華山下祀明湛若水
   王陽明祠在青陽縣九華山化成寺西祀明王
[041-53b]
   守仁
   太白祠在銅陵縣有二一在五松山一在横港
   忠惠祠一名查城廟在石埭縣西五十里龍岩
   山東祀唐刺史查嵒
   恭愍褒忠祠在石埭縣四都祀宋安撫制置使
   丁黼
   旌忠祠在石埭縣治東祀明瀘州知州蘇瓊
   陶靖節祠舊在東流縣文廟㦸門左後移於縣
[041-54a]
   西菊江亭
   許公祠在東流縣治西祀明許立
  商彭祖墓在石埭縣北飛渡橋西
  漢逸民髙獲墓在貴池縣西北清風亭側有廟明
   正徳間知府何紹正重甃書石表之一云在城
   西南六十里新河
  晉檀念之墓在貴池縣檀村
  南北朝檀珪墓在檀村
[041-54b]
  梁昭明太子蕭統墓在府城秀山
  唐直學士胡楚賓墓在貴池縣杉塢坑
   羅鄴墓在梅根浦上流之岸
   進士康駢墓在貴池縣黄老山之東
   進士費冠卿墓在青陽縣旱麓山
   處士李昭象墓在青陽縣南同山仙人峰下
   縣令周繇處士周繁墓在建徳縣紙阬山
   學士殷文圭墓在貴池縣殷村
[041-55a]
  五代宋齊丘墓在青陽縣
  宋侍郎湯允恭墓在府城南山川壇北一云在九
   華黄匏城之麓
   學士楊輔臣墓在貴池縣西南楊村紅硃嶺
   學士檀逺墓在貴池縣興孝鄉檀村
   侍郎楊和武墓在貴池縣西南楊村馬鞍山
   學士曹緯墓在貴池縣丁口
   義士胡仲先墓在貴池縣西溪牙坑山
[041-55b]
   殿前司華岳墓在貴池縣齊山之北石羅山
   待制滕宗諒墓在青陽縣東金龜原范仲淹誌
   銘
   安撫使程九萬墓在青陽縣九華山福海寺旁
   處士陳巖墓在青陽縣西雲鶴山麓
   知州鍾鏜墓銅陵縣城山
   孝子丁阡墓在石埭縣西
   侍講王鎡墓在石埭縣西城子山
[041-56a]
   制置使丁黼墓在石埭縣金城山
   度支郎李植墓在建徳縣東陽烏山
   待制檀倬墓在建徳縣南歩頭村鼇鵬坂諭葬
   處士李茂信墓在吴村
   通判趙昴發墓在府城南七里碎石嶺妻順義
   夫人雍氏祔元丞相伯顔封宰木盡連理
  元博士檀豫順墓在貴池縣興孝鄉檀村
  明御史許潛墓在府城西湖山南陂
[041-56b]
   按察佘敬中墓在府城東北玉几山
   鎮遠侯顧成祖墓在貴池縣受二保顧氏雖徙
   江都子孫猶來此致祭明三百年樵牧無敢犯
   者今故塚猶存
   給事陳敬宗墓在貴池縣池口
   副使舒仲誠墓在貴池縣齊山
   御史吴賜墓在貴池縣西堯田
   侍郎孫仁墓在貴池縣西南上溪留佳山
[041-57a]
   御史張廷瑞墓在貴池縣西南桂山
   員外周冕墓貴池縣東金坑
   員外李嘉祥墓在貴池縣源頭玉峯山
   左布政李崧祥墓在貴池縣源頭王師村
   貢生李呈祥墓在貴池縣興孝鄉黄連坑
   巡撫柯相墓在貴池縣黄屯坂
   通判丁旦墓在貴池縣石都冲
   徴士劉城墓在貴池縣下清溪
[041-57b]
   國子生吴應箕墓在貴池縣髙田
   太僕徐謙墓在青陽縣峽山南
   僉事陳輊墓在青陽縣北五里
   侍郎汪珊墓在青陽縣五溪西岸
   副使柯喬墓在青陽縣
   府尹施篤臣墓在青陽縣三井山
   府尹施堯臣墓在青陽縣三井山
   都給事吴文梓墓在青陽縣老田
[041-58a]
   少卿羅尚忠墓在青陽縣
   通政佘可才墓 郎中佘毅中墓俱在銅陵縣
   響山
   副都御史胡本惠墓在銅陵縣
   僉事陳孟晟墓在銅陵縣羊山
   左布政王一貞墓在銅陵縣城山
   僉事張輝墓在石埭縣西桂家坦
   郎中湯希閔墓在石埭縣西金堂冲畢鏘撰神
[041-58b]
   道碑
   尚書畢鏘墓在石埭縣陵陽山中峯頂諭葬
   知州蘇瓊墓在石埭縣
   訓導洪仲遵墓在建徳縣河西坂劉師塘
   按察使柯暹墓在建徳縣北雙河口靈華山
   叅政鄭景曜墓在建徳縣南
   府丞檀凱墓在建徳縣西陽田山
   僉事陳謨墓在建徳縣北象山
[041-59a]
   巡撫徐紳墓在建徳縣遶山鋪
   侍郎李一元墓在建徳縣陶山諭葬
   大學士孔貞運墓在建徳縣
   尚書鄭三俊墓 知府鄭三謨墓俱在建徳縣
   四都
   副使徐廷宗墓在建徳縣
   左布政王應乾墓在東流縣吉山
 國朝總兵曹曰瑋墓在貴池縣下湖西
[041-59b]
   知縣岳申墓在貴池縣齊山北申沔縣人康熙
   中令貴池
   提學蘇汝霖墓在石埭縣
   太平府
  社稷壇在府治清源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治南津橋南
勅建先農壇在府治東門外雍正四年遵建
   郡厲壇在府城北在縣曰/邑厲
[041-60a]
   里社鄉厲二壇在各鄉保
  關帝廟在府治演武塲雍正五年奉
㫖追封三代公爵春秋同日祭於 後殿
   城隍廟在府治東
勅建八蜡神廟
   劉猛將軍廟俱在蕪湖縣北以上壇廟所屬/縣皆如 制
   旗纛廟在建陽衛北門内
   定江神廟在府城外采石山即水府廟南唐時
[041-60b]
   建明封水府定江之神每嵗以八月十五日致
   祭
   湖神廟在府城内 馬神廟在府治湖熟門外
   火神廟在府城五條巷内
   武安王廟在府治横山宋大中祥符間建
   酇侯廟在府公廨祀漢蕭何
   登勇將軍廟在府治南門内清徳坊祀宋馬進
   工山廟在繁昌縣西十五里水口山亭旁祀晉
[041-61a]
   何琦俗傳琦仙去有丹井在山上
   侯王廟在繁昌縣東四十里石硊伏龍山祀唐
   許逺
   楊察廟在繁昌縣東南三十里新林鋪大街察
   南唐御史督師至此卒
   宗三廟在繁昌縣荻港明初鄱陽之戰死者數
   十萬師還擲㯶䌫於湖遂為殃舟人多祭之
   江神廟在繁昌縣三山鎮
[041-61b]
   忠義祠在府治
   節孝祠在府治二祠所屬縣/皆如 制
   丁孝子祠在府治慈姥磯上祀漢丁蘭
   謝宣城祠在府治青山祀晉謝朓
   李太白祠在府治青山麓每嵗清明前一日致
   祭
   虞忠肅祠祀宋虞允文嘉定九年建在牛渚山
   廣濟寺側後遷於寶積山之西賜名英烈歳久
[041-62a]
   廢明景泰中重建後圯
 國朝雍正八年知府李暲擇於太白樓後闢地新之
   附/明彭時修祠記公諱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夀/人登紹興二十三年進士姿
   貌雄偉慨慷磊落有大志而言動有則人望而/知其為任重之器三十一年辛巳以中書舍人
   為督府叅謀軍事時金主亮舉四十萬衆南侵/兩淮兵將望風奔遁淮西節度使王權復棄和
   州走采石朝命李顯忠代權且命公趣顯忠權/軍並犒師采石公至采石權已去顯忠未來敵
   衆尅期渡江公立馬指授諸將方畧列陳以待/分布戰艦於江中甫畢金兵數百艘已絶江而
   來直薄宋軍軍小却公撫將校時俊背曰汝膽/畧聞四方立陣後則兒女子耳俊即揮雙刀出
[041-62b]
   殊死戰中流官軍亦以海鰌船衝敵舟皆半沉/敵方遁即命追射以勁弓大敗之明日復大戰
   焚其舟三百亮氣沮走瓜洲為其下所斃公還/過鎮江制將劉錡執其手曰朝廷養兵三十年
   一枝莫施而大功乃出一儒生我輩愧死矣及/入對髙宗嗟嘆謂宰臣曰允文公忠出天性朕
   之裴度也其見稱於當時如此公沒四十餘年/常平使季道傳始為公立祠采石又三十餘年
   沿江制使吴淵又為修祠立碑又數年知太平/州馬光祖逹士民之狀於尚書省請廟額曰英
   烈其為人思慕又如此元時廟燬惟石刻存焉/國朝景泰壬申太平知府李郁乃即故址重建
   之厯歳既乆日益頺弊今知府嘉興施侯竒自/即任以來節縮公羡屢欲改為而未果會御史
   臨江張君斆按治至府復以為言張君許焉仍/經畫以佐其費廣徳富民步祖一聞義以銀百
[041-63a]
   兩來助遂購材興工撤其舊而新之堂廡門牖/䂓制嚴正肅公像於中列將校時俊等於左右
   又繪當時勝敵之狀於兩壁間張君請於朝令/守臣每嵗十一月一日祀以少牢文武吏士陪
   班行禮蓋采石實公建功之地十一月一日又/其建功之時也自其建功之時至今成化辛卯
   已三百一十一年矣而祀典始正何其感人思/慕之深如此哉方亮之臨江也中外震動采石
   敗軍蠻萬八千人皆星散無鬭志公立招諸將/勉以忠義於是人心復合或曰公受命犒師不
   受命督戰他人壊之公任其咎乎公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將安避嗚呼斯言也其出於忠君愛
   國之誠與惟其應機合宜臨敵不懼忠義奮發/足以感激人心用能以萬八千之散卒破走四
   十餘萬之強敵其事亦竒矣哉挫強敵於既横/安國家於已危扶社稷於將傾謂非公之功不
[041-63b]
   可也宜乎後人思/慕之不能忘歟
   范學士祠在府治忠節坊祀明知府范常
   明三忠祠在府治西祀許瑗花雲王鼎附/明祝
   鑾考定三忠位次記忠臣祠舊在慶城橋之東/景泰間始遷於太平府治
   之西乃我國初勅祀本府知府許公行樞宻院/判花公王公者也迄今許王二公祠如初而花
   公不預焉嘉靖癸未郡守傅公鑰乃因其後之/請增公之像而祀之位次尚未考定明年禮科
   右給事中底公藴握符來守是郡謂國家之事/莫大於祀人臣之義莫先於忠爰稽郡志及皇
   明開國功臣錄宋學士景濓文集諸書得三公/事蹟始末為悉乃定其位以許公文臣且地主
[041-64a]
   也宜居其中花王二公俱武將而花之功為最/宜居左王宜居右皆南面焉於是祀典正而神
   靈妥矣二守冷公宗元邢公寰向公正通守林/公希範陳公淳推官朱公在暘邑侯丁公洪聞
   而韙之值鑾歸自浙遂以記屬辭弗獲則受簡/而次第之按許公諱瑗字栗夫饒之樂平人元
   至正中兩以易經舉於鄉皆第一歳戊戌冬我/太祖取婺州公以儒士晉謁首説以收攬英雄
   掃除僭亂以平定天下太祖俞其言授博士留/叅謀帷幄中尋命守太平則勵士卒修城池撫
   黎庶而民以安焉花公諱雲懐逺人元季兵亂/公仗劔謁太祖於臨濠竒其才而用之將兵畧
   地所向有功丙申六月立行樞宻院於太平以/雲為院判階安逺將軍王公諱鼎儀徴人趙忠
   之養子也忠從太祖渡江征伐有功授行樞宻/院判鎮池州趙普勝冦池州忠死之鼎襲其職
[041-64b]
   復姓王俾守太平焉庚子閏五月丙辰偽漢陳/友諒率舟師圍太平許公借花王二公以兵三
   千拒戰友諒攻城三日不下引巨舟泊城西南/士卒縁舟尾攀堞而登城遂陷三公被執不屈
   死之後五年甲辰追封許公太中大夫髙陽郡/侯花公安逺大將軍安丘郡侯王公昭毅大將
   軍太原郡侯立忠臣祠於太平命有司嵗時致/祭嗚呼太平根本之地也得太平而後天下響
   應焉此有商之亳四方之極也惟我太祖知之/故委之股肱之臣而托以保障之任既而各以
   忠死正所以報太祖國士之遇也豈他覬耶顧/乃褒忠之典即舉於戎馬倥傯之餘首以為天
   下人臣勸非睿謨逺識灼知先務何以能此由/是天下文臣武將聞風激𠂻各獻其能效其藎
   共成鴻業復帝王所自立之地其在兹乎奈何/歳久典訛乃至遺花公位次而弗之祀豈當時
[041-65a]
   别有廟耶抑亦有他故耶不可知己頃者傅公/既增入其像底公復考定其位而諸公皆贊成
   之例皆得書也故既叙其事畧復繋以詩俾刻/於石庶來者足徴云其辭曰於皇聖祖秉鉞東
   駕風鞭霆乗飛龍海㝢豪俊蓊雲從偉哉太守/與將軍展也允武復允文控制上游淨妖氛長
   江浩浩天塹成屹然萬里金為城仁綏義正僭/亂平偽漢匪茹揚㠶來嗚鉦撃鼓轟如雷我軍
   視之維嬰孩熊羆三千森若林旌旗蔽空白晝/隂大戰三日同一心鉤援躡蹀力弗支執我不
   屈我死之飄然上征叩玉墀睢陽厲鬼今若符/彭澤與帝為先驅舳艫煨燼賊乃俘帝心追悼
   恩禮優金書煌煌封列侯爰始廟祀垂千秋歳/時將享潔牲牢鼓我笙簧撃我鼗神不來兮心
   忉忉神之來兮駕虹霓祥烟氤氲風清淒江濤/不起無鯨鯢神之格兮儼冠裳綰符帶劔頎而
[041-65b]
   長啜蘭羞兮飲瓊漿神之去兮靡少停流為河/海爛為星蹇余延竚瞻儀型帝隆典禮維勸忠
   匪忠匪臣曷以庸/於赫我公昭無窮
   陶學士祠在當塗縣東街祀明陶安即安故宅
   梁文孝祠在蕪湖縣昇平橋東祀蕭統
   李衛公祠在蕪湖縣赤鑄山祀唐李靖
   忠臣祠在蕪湖縣東南七十里祀宋叅軍陶居
   仁
   張狀元祠在蕪湖縣長街巷内祀宋張孝祥
[041-66a]
   海忠介祠在蕪湖縣城外祀明海瑞
   陳通判祠在蕪湖縣察院東祀明死事縣丞陳
   一道
   烈女祠在蕪湖縣儒學西祀烈女詹氏
   鄧公祠在繁昌縣東門外祀明知縣鄧一儒
   王公祠在繁昌縣東北祀明知縣王柱
   貞女祠在繁昌舊縣鎮祀烈女張仙真
   烈婦祠在繁昌縣朝陽門外祀生員方鳴蛟妻
[041-66b]
   洪氏
  三國吴景帝定陵在府城東凌家山景帝諱休權
   第六子也
  南北朝齊和帝陵在府城北黄山和帝諱寶融明
   帝第八子禪位於梁世傳嶽廟行宫基即其陵
   也
  漢班超妻鄧氏墓在繁昌縣黒沙洲有碑
  三國吴刺史陶基墓在當塗縣横山麓地名陶墓
[041-67a]
   門宋淳祐間墓碑猶在
   將軍黄葢墓在繁昌縣十八都近墓號黄墓渡
  晉刺史陶璜墓在當塗縣六十五里
   太守陶回墓在當塗縣小朝山下
   陶如海墓
   陶登墓並在超域有碑其碑隂云父子相繼為
   忠孝墓
   大司馬桓温墓在府城南十五里青山北
[041-67b]
  蜀太守毛璩墓在府城南七里尼山圩宋大明中
   遣祭桓温毛璩墓
   刺史楊亮墓在府城東十五里泊山南楊震七
   世孫碑隂有故蜀將吏五百人名
   殷仲文墓在縣南十五里
  唐翰林李白墓在府青山西北麓附/唐范傳正新
   遷墓碑畧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代孫也父客不求禄仕夫
   人夣長庚而生白天寶初召見於金鑾恩遇無/比遂直翰林既而上疏請還舊山晚嵗渡牛渚
[041-68a]
   磯至姑孰悦謝家青山有終焉之志盤桓利居/竟卒於此傳正早於人間得公遺篇逸句吟詠
   在口無何叨䝉恩奬亷問宣池按圖得公之墳/墓在當塗邑因令禁樵採備灑掃訪公之子孫
   欲申慰薦凡三四年乃獲孫女二人召至郡庭/進退閒雅應對詳諦祖徳如在儒風宛然云先
   祖志在青山遺言宅兆頃屬多故殯於龍山東/麓地近而非本意墳髙三尺日益摧圮力且不
   及無如之何聞之憫然將遂其請因令當塗令/諸葛縱躬相地形卜新宅於青山之陽以元和
   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遷神於此遂公之志也/西去舊墳六里南抵驛路三百歩北倚謝公山
   即青山也天寶十二載勅改名焉余作新墓銘/輙刻二石一寘於泉扃一表於道路亦峴首漢
   川之/義也
[041-68b]
   李淳風墓在蕪湖
   主簿賈島墓在府城南二里省庄圩唐鄭谷有
   詩云五字與八韻俱為時所先幽魂應自慰李
   白墓相連
  宋安撫使陳規墓在府南姑孰鄉青山之北
   編修李之儀墓在府東北十五里
   郡馬孫徳昭墓在當塗縣博望鄉丁葛村
   承直郎孫應成墓在當塗縣甑山北
[041-69a]
   太守石禹勤墓在蕪湖縣丹陽鄉黄庭堅題墓
   贈宣義郎石天麟墓在蕪湖縣丹陽鄉米芾題
   其墓曰宋故死節之士蕪湖石君墓
   太常丞石待問墓在蕪湖縣南二十里丹陽鄉
   黄庭堅題其墓
   叅軍陶居仁墓在蕪湖縣東南二十里移風鄉
   □難歸葬於家
   𨼆士韋許墓在蕪湖縣治前數十歩
[041-69b]
  元張飛卿墓在當塗縣翠螺山麓飛卿鎮采石殉
   難葬此
   完顔權墓在當塗縣東南凌家山
   十女墓在蕪湖縣東四十里徳政鄉丁月娥率
   諸女死難合葬一塜附/元戴良記月娥者西域/人也軍職馬
   禄丁之女蕪湖葛通用之妻自㓜貞懿婉柔蒸/蒸孝友長益小心敬順謹飭不怠其歸葛氏葛
   家之冢婦盧方掌内政月娥事之如事姑待諸/姊從女皆有恩盧大喜日率諸婦諸女詣月娥
   請曰某承姑緒言命主中饋佐蒸嘗然懼無以/為隂教倡敢以諸婦諸女屬之姊惟朝夕諭誨
[041-70a]
   必有濟於是閫以内皆秩然由於禮純然化於/正上詔下唯號為徳門已而南北兵起盧謂郡
   有城郭可依兵衞可恃仍屬月娥擕諸婦諸女/至郡郡有儒士張綱中者與葛有連遂僦其屋
   以居無何沔冦奄至城失守月娥慨然曰吾簮/纓家女何忍見犬豕耶即抱所生女赴水死諸
   婦諸女咸愕然相顧曰母嘗導我以禮閑我以/正今臨難背去尚得在世稱人乎自長及㓜及
   婢媵凡九人皆爭相入水無敢後者事稍定家/人匍匐問狀剛中為物色得其屍時大暑已七
   日月娥顔貌如生而手所抱女猶凛不可奪餘/亦相挽屍水中久而不泛見者以為異父老憐
   而語之曰十人死既同葬不宜以異處遂擇故/居之南黄池里為開大壙瘞之題之為十女墓
  明孫富十墓以行軍叅謀佐太祖取太平卒於軍
[041-70b]
   詔賜城南周家山以葬
   學士陶安墓在府城北五里神山
   都御史端廷赦墓在府城東北八里張塘
   都御史喻智墓在府城斗兒山
   都御史倪嵩墓在府城東十里
   大學士何如寵墓在府城東五十里歸善鄉
   都御史杜智墓在蕪湖縣赭山
   副千户萬通墓在蕪湖縣
[041-71a]
   都御史嚴升墓在繁昌縣延載鄉
   都御史吴琛墓在繁昌縣春穀鄉
   都御史李蕙墓在府西馬鞍山
 
 
 
 
 
[041-71b]
 
 
 
 
 
 
 
 江南通志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