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人物志
文苑三/ 安徽寧池太廬鳳潁/ 五八府除和廣六泗州/
安慶府
漢周興廬江舒人榮子初除郎中少有名譽永寧中
尚書陳忠上疏薦興略曰孝友之行著於閨門清
厲之志聞於州里藴匵古今博物多聞三墳五典
[167-1b]
無所不覧屬文著詞有可觀採詔拜為尚書郎
三國魏何楨字元幹潛人有文學仕魏為𢎞農太守
入晉為尚書光禄大夫
南北朝陳何之元潛人梁天監末司空袁昻表薦之
遷信義令宗人敬容勢位隆重頻相顧訪終不造
焉著梁典起齊永元元年訖於王琳遇獲七十五
年行事為三十卷
唐曹松字夢徴舒州人天復初登第授祕書正字時
[167-2a]
同榜王希禹劉象柯崇鄭希顔年皆七十餘號五
老榜松詩學賈島有集三卷
楊顯宿松人工書史善吟咏羅隠避黄巢亂來松
僑寓其家倡和甚多
宋王珪字禹玉成都華陽人後徙舒弱嵗竒警出語
驚人舉進士甲科積遷侍讀學士嘉祐立皇子中
書召珪作詔珪曰此大事也非受㫖不可明日請
對曰海内望此舉乆矣果出自聖意乎仁宗曰朕
[167-2b]
意決矣珪再拜賀退而草詔歐陽修聞而歎曰真
學士也拜尚書左僕射封岐國公諡曰文珪以文
學進流輩咸共推許其文閎侈瓌麗自成一家朝
廷大典䇿多出其手詞林稱之
李公麟字伯時舒州人第進士歴中書門下删定
官好古博學多識竒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彝皆
能考定世次辨别欵識為考古圖元符三年以御
史致仕歸肆志龍眠岩壑間有晉魏風格畫入神
[167-3a]
品黄庭堅謂其風流不減古人為藝所累云弟公
權公寅俱舉進士有名
王日休舒州人善教誨先遵小學後及寫字讀書
治經閲史作文井井有條著易解春秋解
呉㮚字子寛望江人紹興中詔求直言㮚極論時
政得失忤時相編管台州後任南康司户龍圖學
士陳賈等薦其文章典麗可備著述不報棄官歸
元馮三竒懐寧人至順初進士為光山尹遷國史編
[167-3b]
修預修宋遼金三史
賈良宿松人文藻煥發行中矩矱余忠宣闕延訓
子弟闕闔室殉難良為紀其顛末事確詞嚴得春
秋遺意
呉翺望江人嗜學工文至正間三孝堂譙樓諸記
皆其屬筆
羅汝成字甫成望江人以明經掌本學教素行能
服多士其文詞著見者猶存程宗傑惠政一碑
[167-4a]
明丁相懐寧人於書無所不究尤長於詩著老女吟
數十首自況一時争傳誦之以明經入太學仕至
别駕
金一梅字元夫潛山人好學能文絶意仕進率子
弟敦尚詩禮著有天香館集
金琣潛山人嘉靖乙酉鄉薦博洽多才名其從父
燕文學傾一時琣名與頡頏家藏書五萬餘卷沈
酣其中喜為詩歌與邑中徐桂倡和晚補徳興令
[167-4b]
有惠政
龍映字仲光望江人嘉靖間明經為榖城令偉貎
宏辯以詞賦雄一時翰林朱大韶游映門輯其稿
題曰兩山集邑志乆缺重為纂修咸推文獻
阮之鏘字南阮懐寧人澹然塵外詩文卓爾不羣
尤工草書
容士賔字寅主懐寧人髫年即賦四時歌行古雅
可誦長益工長篇多至百餘韻無不竒縱幽異
[167-5a]
范崇仁桐城諸生隠居嗜古年九十餘猶能口誦
古書數千卷時有趙鋭者年六十亦好讀書苦目
盲曰天其忌我博也崇仁曰我多君三十年君苐
坐我以口寫君以耳觀天安能忌之
汪萬頃字叔度桐城人以明經為教諭博學多才
工詞賦嘗讀書於寺寺後有井因僧洗垢遂涸時
嵗旱萬頃為文告井水遂湧出亦一異云
侯珦桐城諸生博洽善文嘗衍蘇氏迴文詩周旋
[167-5b]
出入邪正方圓共得八百首文章閎肆秀麗娯志
烟霞終身不仕
金憲字廷紀潛山人自少為詩歌古文筆不加㸃
家多積書史吟咏自得著有思補亭集天香館詩
二十餘卷行世弟表亦工文
黄朝相字六仲潛山諸生十嵗能詩輒琳瑯可誦
後博學益善詞賦
王世薦字見思潛山人博極羣書自經史子集外
[167-6a]
天文歴律地志稗官靡不淹通詩力追漢魏盛唐
為文落筆疾如風雨晚年學益富詩益工著有華
鬘集
金道合字洞觀潛山人嗜古博學弱冠即馳聲藝
苑後以明經訓餘姚與葛寅亮倪元璐善三年俸
錢盡市書籍移諭楚黄與邑令争雪諸生寃不合
即告歸著瑶草山房集史評集杜共八十餘卷
馬士式字月川太湖貢生授登封教諭善古文詞
[167-6b]
訓課有方多成名士以薦擢本縣令大著亷聲所
著述皆有典則
宋宜中字正宇太湖諸生嗜學家貧不能購書向
人借信宿輒還或訝其速答曰已識之矣夜與友
行經碑下宜中手按一過記誦不遺其所著皆古
博奥衍士林宗焉
石譽字試庵宿松人幼聰頴出語驚人為諸生讀
書躬行凡日用常行随口陳説皆成格言里中化
[167-7a]
之多著述
呉泰字碧溪宿松人嘗遊呉雪夜吟梅花詩百首
時競傳焉著碧溪文集行世
洪雲翼字望冶懐寧人博洽工文詞萬歴間以明
經任浙江宣平令解組歸年九十三卒
程之魯字禹璜懐寧人阮自華序其詩以為竒秀
蒼妍有雲浮波騰之致著有文脊山房稿
阮自華字堅之懐寧籍桐城人萬厯戊戍進士力
[167-7b]
學嗜古主盟騷雅東海屠隆録四君子詩馮夢貞
朱長春虞淳熙其一則自華也官慶陽守告休歸
日與海門諸子觴咏以娯晚節著霧霛詩集尤善
草書
葉燦字以沖桐城人萬厯癸丑進士累官國子司
業士習浮夸燦為開示名理進以古學因忤魏璫
落籍崇禎初起翰林掌院教習有方歴遷禮部尚
書歸著書數百卷卒諡文荘子士璋户部郎士瑛
[167-8a]
進士俱世其家學
姚康原名士晉字康伯以字行桐城諸生博通經
術肆力於詩古文詞崇禎中舉賢良方正不就史
可法鎮皖延為記室所著詩文甚富惟太白劍二
卷行世
田有年字孫若宿松人崇禎庚辰進士累官浙江
驛傳副使署臬篆政舉之暇召生童課藝刻大觀
集造就人才入覲乞終養築清貽館與弟逢年詩
[167-8b]
文倡和著毛詩箋疏十三經纂注
呉國琦字公良桐城人幼讀文選朗覆三都兩京
賦一字無舛詩古文詞數千言立就年十五刲股
愈父疾稱純孝崇禎辛未成進士司理漳州平反
沉獄八百餘案歸蔬食布袍文名愈重著懐茲堂
詩文集尚書音易占禮畧諸書子𢎞安順治壬辰
進士
國朝方以智字密之桐城人明崇禎庚辰進士官翰林
[167-9a]
檢討晚游方外旅病萬安臨終猶與弟子講業論
道不輟生平博極羣書所著有周易圖烹雪録等
書
汪延造字深之潛山人善屬文游黄道周譚貞黙
之門貞黙與之著見聖篇廿一史説晚築博易齋
専事著述有周易圖說周易講義兼山堂集史學
三筆行世
王振基字爾玉潛山人與弟揚基並以才名著明
[167-9b]
末冦踞邑里衆避萬澗山振基設計捍衛衣食之
全活甚衆所著伊洛薪傳麟經指掌等書逺邇傳
誦
潘江字蜀藻桐城人性敏慧肆力詩古文四方從
游甚衆康熙己未以博學宏詞薦母老不赴隠居
著述所著有木厓詩集六經蠡測字學析疑記事
珠古年譜龍眠風雅前後集
陳衷赤字爾靖潛山人生而頴異過目成誦博覧
[167-10a]
羣書著貞勝編歴代以還賢愚治亂鍳戒昭然持
身飭亷隅邑令常大忠建三立書院延請講學學
者歸之
呉道新字湯日桐城人少負文名明天啟丁卯舉
於鄉標格雋挺讀書白雲山有著作數十卷
呉廷楷字端儀懐寧人為文根極理要出入經史
郡邑前後交聘修志推為百年文獻
陳焯字黙公桐城人七嵗能詩文年二十游呉越
[167-10b]
間名大噪作寳帶橋看月歌呉人譜入絃管順治
壬辰成進士應補部職以母老乞歸養親歿廬墓
三年所著有滌岑詩文前後集
姚孫森字繩先桐城人博學有文名尤工於詩公
卿争折節禮之明末舉賢良方正順治初署龍泉
教諭課士先道徳而後文藝多所造就移疾歸所
著有可處堂詩行世
丁宗䕫字以懋潛山諸生鍵關讀書究心易春秋
[167-11a]
大義文行俱優邑令常大忠置三立書院延請講
學及門多成名俊
周南字汝為桐城諸生少負經濟才凡古今制度
沿革及成敗得失能道其所以挾䇿走京師條陳
皆軍國大計嘗客粤帥幕飲酒高㑹帥出歌者十
數人各持扇求詩立就七言律毎人一首舉座大
驚書法類顔魯公詩文集多散佚自題所居曰
鶴巢
[167-11b]
馬教思字臨公桐城人父之瑛明崇禎庚辰進士
順治初官定陶令多惠政教思才氣卓犖文不起
草康熙己未㑹試第一官翰林分考禮闈最為得
人以簡抗失院長意遂拂衣歸益事著述有古學
類解左傳紀事本末等書詩古文别為十卷
錢選字枚一懐寧人康熙乙丑進士除茂名令課
士勸農興利剔弊歴有治聲歸里後著作甚富尤
長於史學
[167-12a]
張贇字越萬桐城諸生購書萬卷批纂晝夜不輟
尤専心易理著周易九圖淺説行世及歩天經世
返觀卧遊諸集
童鋐逺字方平桐城諸生刻苦勵學程書自課寒
暑弗輟自六經左國下逮荘騷無不淹貫嘗講易
於五畆園列坐聴者數十人咸為推服及門受業
者咸知名當時擢巍科登顯秩而鋐逺竟困場屋
以終著有易學管窺門人張廷璐鐫板行世
[167-12b]
周廣桐城廩生博極羣籍濓洛闗閩之書俱析其
奥詩古文辭甚富性坦易待人從無疾言遽色卒
年八十有四
姚士藟字綏仲桐城人康熙戊辰進士父文燮順
治己亥㑹魁士藟工詩文深醇和雅有劉向曽鞏
遺風官編修入直
内廷試必稱㫖
聖祖嘗稱其品行忠厚文學甚優錫賚優渥所著有瞻雲
[167-13a]
草南歸草餘齋詩集泳園文集
張佑字吉如桐城人隠居好學善為詩至晚益工
劉輝祖字北固桐城人嗜學工文海内名俊皆推
重之舉庚午鄉試第一著藕浦詩古文集四十卷
弟㨗亦與齊名辛卯科解元
張廷字黼臣桐城人相國英第四子年十二為
緑牡丹詩即見賞於名公卿為文合度十六補博
士弟子苦吟篤學搆思精審以故得羸疾後省親
[167-13b]
京師卒
程師恭字蜀材懐寧人十嵗通五經以㧞貢授永
川縣令生平喜著書有歴朝史斷韻府羣書行世
方舟字百川桐城人寄籍金陵甫冠通諸經博渉
子史其時文指事類情羽翼經傳韓菼見而歎曰
此於三百年作者之外自成一家者也序而行之
國朝以諸生之文而横被六合者獨舟與金壇王汝驤
耳北平李塨表其墓曰孝友江鄉之望文章海内
[167-14a]
之師
張廷珩字瑲聞芑仲子博學洽聞詩古文皆淵雅
工書法雍正癸卯
御試舉人進士殿試二甲第一名授翰林院檢討
内廷供奉充講官
御製七言詩一首以褒之皆異數也甲辰分校北闈所取
得人卒於官
恩賜白金二百兩䕶其喪歸
[167-14b]
張廷瓘字璧臣大學士英季子自幼聰雋長肆力
於學苦心研索務窮奥窔為文落筆秀異復極意
琢磨一字未安未肯脱稿性方介嚴重言行必蹈
矩矱樂施予急難濟困雖傾嚢槖不惜意致恬淡
高雅於世俗徴逐之紛避之若凂歿年三十四里
黨惜之
徽州府
唐呉少微新安人登第歴官至御史時天下文章宗
[167-15a]
徐庾氣格卑弱獨少微與同官富嘉謨詞本經學
雄邁高雅文體一變稱呉富體子鞏中書舍人
皇甫湜字持正新安人以進士為陸渾尉仕至工
部郎數忤同省求分司東都留守裴度辟為判官
修福先寺將求碑文於白居易湜怒曰近舍湜而
逺取居易請從此辭度謝之即請斗酒飲酣援筆
立就度贈以繒采甚厚湜大怒曰自吾為顧況集
序未嘗許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縑何遇我薄耶度
[167-15b]
笑而酬之
王希羽歙州人天復元年登第年已七十餘與曹
松劉象柯崇鄭希顔年相亞號五老榜特授校正
五代汪台符歙州人博學工文好王霸大略徐知誥
鎮金陵台符上書陳民間九患知誥善之宋齊邱
嫉其才使人醉之沉蚵蚾磯死及昇元中所行諸
政利民者皆台符發之
宋舒雅字子正歙人才辭敏贍南唐時以狀元登第
[167-16a]
後歸宋太宗造閣禁中藏四庫書雅與校理累遷
職方員外郎出守舒州致仕後直昭文館卒
吕文仲字子臧歙人南唐進士為大理評事入宋
授太常太祝與修太平御覧廣記文苑英華歴官
翰林侍讀學士文仲乆居禁近富詞學器韻淹雅
嘗使高麗後使至必詢其出處仕終集賢院學士
聶冠卿字長孺歙人舉進士授建昌推官楊億愛
其文大臣交薦召試館閣校勘累官侍讀學士毎
[167-16b]
進讀春秋必引尊王黜霸之義以諷嘗與修大樂
製奉禋歌以備三疊是年郊祀遂用焉有蘄春河
東等集
邱濬字道源黟人天聖中進士歴官至殿中丞因
讀易悟損益二卦以此能通數知未來興廢好為
詩觀時感事嘗語家人曰吾夀終九九一日在池
州賦春草詩而逝年八十一
胡伸字彦時婺源人七嵗賦荘周夢蝶詩入太學
[167-17a]
與汪藻齊名登進士仕著作佐郎與修神宗日厯
及禮書後知無為軍有徳政民繪其像於學宫
汪藻字彦章婺源人寓饒州崇寧二年進士瓊林
宴頒氷謝表立成一座驚歎羣臣和徽宗御製詩
唯藻作衆莫能及歴官著作郎與王黼不合出判
宣州時梁師成用事令客邀致之藻不往高宗時
起直學士院詔令皆出其手時以比陸宣公纂修
日歴成除顯謨閣學士知徽州從官典鄉郡時以
[167-17b]
為榮
王昺字偉文婺源人宣和初調豐城簿遷知吉州
平生好義自雄讀書敏疾著雲嵓集中興要務史
評
羅願字端良歙人父汝楫字彦濟由進士歴官吏
部尚書願七嵗為青草賦夀其父登第判贛州知
南劍州改鄂州鄂人繪像於靈竹寺願文章古雅
縝密有先秦西漢之風朱子亟推讓之嘗欲附名
[167-18a]
集後著新安志爾雅翼鄂州小集兄頌字端規為
郢州守亦知名
宋松年字徳操休寧人紹興進士嗜史學於唐書
功尤勤調信州録參即官所結閣網羅百氏闗於
唐者萃焉名其閣曰紬書證疑刋誤書成將進上
而卒
張敦頤字養正婺源人紹興登第為南劍州教授
與朱松友善陞倅宣城攝郡事所著有編年六朝
[167-18b]
事蹟衡陽圖志
滕愷字南夫婺源人紹興進士調信州司戸參軍
朱子稱其才智傑然逺過流輩遺文甚少為可惜
程珌字懐古休寧人紹熙四年進士令富陽代者
以邑豪名授珌珌置不觀曰吾未欲知名使聞而
改過足矣擢祕書省兼編修侍讀帝嘗留意筆札
珌言太宗留心詞翰在僭國削平之後真宗鋭情
文墨在澶淵却敵之餘上為悚然官終端明殿學
[167-19a]
士著洺水集内外制類稾
祝穆字和父歙人與弟癸同事朱子於雲谷著事
文類聚方輿勝覧諸書子洙嘗著四書集註附録
宰執取其書進呈授太學博士
呉觀萬字亨夀休寧人篤尚紫陽朱子之學著潮
說夏小正辨閏月定四時成嵗講義皆擴前人所
未發
元方囘字萬里歙人初為随州教授上書數賈似道
[167-19b]
罪有十可斬入元授建徳路總管致仕著讀易釋
疑碧流集桐江集瀛奎律髓名僧詩話宋季雜傳
諸書
程文字以文婺源人仕至禮部員外郎為文精深
明潔虞集嘗稱重之與莆田陳旅相伯仲
洪焱祖字潛夫歙人椿子除平江路學録歴官休
寧尹為文根極理要而超然游意於語言之表著
新安續志爾雅翼等書
[167-20a]
曹涇字清甫休寧人文學與方囘齊名宋咸淳戊
辰進士授昌化簿入元為紫陽書院山長研窮經
學為文典古有法馬端臨其弟子也撰文獻通考
其學實自涇出
潘榮字伯誠婺源人學長於史著通鑑總論反覆
數千言該括古今興亡大要學者稱節齋先生
汪漢卿字景良黟人以薦授國史編修官轉翰林
修撰博聞强記在翰苑十年凡中朝討論典故衆
[167-20b]
不能識者叩之立應至大中以國子監丞致仕
明唐仲實字桂芳歙人太祖至歙召見首問平天下
要道以不嗜殺人對太祖大悦因力陳築城之苦
即為罷役命攝紫陽書院山長著武夷小槀白雲
集畧
鄭潛字彦昭歙人有學行以詩名元末由内臺掾
仕至泉州路總管入明官潞州同知所著有白沙
槀樗菴集
[167-21a]
汪仲魯名叡以字行婺源人元季兵起與弟同集
義旅保鄉邑明興歸附授安慶税令洪武中召見
講西伯戡黎授左春坊左司直命續薰風南來詩
及他應制皆稱㫖帝以善人呼之與朱善劉三吾
並稱三老
姚璉字叔器歙人從胡雲峰游為太平教授時賊
侵徽饒璉上十策參政薦之朝不就太祖至徽與
唐仲實同召見歸隠自署曰雲山一懶翁
[167-21b]
詹同字同文婺源人幼頴異虞集見之曰才子也
以弟槃女妻之至正中舉茂才異等授彬州路學
正歸明為國子博士同淹貫羣籍應教為文才思
泉湧以文字結主知歴官翰林學士承㫖兼吏部
尚書乞編日歴更請分類輯聖政為皇明寳訓所
著有海涓集天衢吟嘯集子徽字資善洪武中歴
官左都御史兼吏部尚書坐藍黨死
方勉字懋徳歙人永樂乙未進士選庶吉士屢應
[167-22a]
制作詩賦當㫖遷御史按獄江浙陞湖廣參議陳
二十二事皆準行之子暕登進士授行人修蜀志
呉遜字以恭歙人精研易理善詩文著有可筠稿
曾孫熙講學斗山王畿甚器重之
程敏政字克勤信子十嵗以神童召試稱㫖讀書
翰林成化丙戍廷試第二授翰林院編修歴遷侍
講學士孝宗即位視學籍田儀注皆命銓定進講
經筵呼先生而不名承詔議從祀孔廟諸賢考據
[167-22b]
詳確出入惟允上方向用大臣忌之罷歸後召還
官終禮部侍郎所著有道一編篁墩文集新安文
獻志皇明文衡諸書
程玠字文玉歙人有異才殫究皇極星厯毉卜之
學成化甲辰進士奉使江南而卒丘濬狀其行實
稱為一代異人著大定數太素脉訣松崖毉徑
唐臯字守之歙人正徳甲戍廷對第一授修撰大
禮議起諸臣競攻張璁桂蕚臯謂楊廷和曰張公
[167-23a]
不為無理但當擇其可從者以慰帝衷斯能執其
必不可從者以安孝廟耳廷和然之臯乃上疏請
於本生備其尊稱以伸追逺之道繫其始封以逺
正統之嫌帝怒奪俸三月後累官至侍讀學士臯
為文下筆立就或請改竄則更撰不襲前文一字
著心庵集史鑑會編
汪思敬字養浩祁門人潛心文學練逹時務侍郎
楊寧薦舉不赴召著有易學象數舉隅周易博通
[167-23b]
釋學史管見
余光字晦之祁門人嘉靖壬辰進士授大理評事
擢御史按河東鹽政議補課例切中時宜按廣東
上征安南表輔導太子疏皆賜俞納獻兩京賦命
付史館
張聘夫字時珍婺源人嘉靖甲子舉人知連江縣
以方正不阿調鄖陽教授㝷擢國子助教所著有
三史解頤兩漢禁臠唐書管豹諸書
[167-24a]
呉子玉字瑞榖休寧人童年好學過目成誦應聘
修纂有白岳志郡志金陵人物志中立四子集更
定名世文宗韻學大成碩輔寳鑑及郡邑各詞記
譜牒多出其手自著有瑞榖詩文二集十二論茗
州呉氏家記數百卷晚應萬歴間貢授應天訓導
薦入史館
江應曉字覺卿歙人入成均就判涪州躭吟咏厭
苦簿書歸就駐蹕山麓築室博覧羣籍所著有對
[167-24b]
問編囂囂集學者稱山城先生
江來岷字本初歙人鄉舉知酃縣平藍冦定楚藩
鵝洲之變猺蠻嘯聚山谷來岷單車往諭擇其子
弟置之膠庠蠻不復擾嘗從直指游衡山代作朱
陵洞天碑文古奥為時所稱祀南嶽倣騷製迎神
送神諸曲至今歌之詩文與王世貞汪道昆相頡
頏所著有桃源集
潘緯字仲文歙縣人仕中書舍人工為詩著作家
[167-25a]
稱其攻苦精思擺落凡近時人或未之知當與具
眼者共推之
呉士竒字無竒歙人萬歴壬辰進士知寧化縣累
擢湖廣布政使覈從來奸胥盜帑至十七萬有餘
入為太常卿以拒魏奄招中㫖致仕所著有三祀
志史裁考信編徴信編緑滋館稿
胡尚英字超凡歙人萬歴己未進士館選時主者
閱其卷稱為陸贄後身取冠庶常歴官南京祭酒
[167-25b]
移宫詹所著有擊鉢唫超凡集詞林紀諸集
金聲字正希休寧人父賈於楚因占籍嘉魚崇禎
戊辰進士選庶吉士慷慨靣陳時務後乞歸以御
史召擢僉事未赴乆之起翰林院編修入覲中道
聞北京破號慟歸見冦賊蠭起設守助法保鄉里
王師下江南徽後服聲單騎見帥曰拒守者某也遂
死聲刻苦為文古淡深博學者宗之
夏雨金字韓雲休寧人崇禎甲戍進士授河間推
[167-26a]
官時當宁以修練儲備四事黜陟郡邑雨金膺紀
録者再歴知泉州府撫諭南安□狫賊陞河南副
使所著有夢荘詩草秋水堂集
程嘉燧字孟陽休寧人少不羈棄舉子業學擊劍
不就乃折節讀書精音律工書畫而詩尤名世當
時稱為松圓詩老僑居嘉定老於歙有松圓浪淘
集
國朝汪瑶光字文岫歙人道昆孫博學世其家著五臺
[167-26b]
游草香林草趨庭紀聞等書順治末為提督張天
禄幕客歸老函山
程邃字穆倩徽州人為人高古學博思竒詩文書
畫皆工鐫篆尤稱絶藝
許楚字芳城歙諸生長年游歴呉越歸而杜門著
述其黄山新安江兩賦最有名著青巖文集遺民
集新安外紀藝文幸存録
汪汝謙字然明歙人為人任䘏分宅指囷移居武
[167-27a]
林招集勝流為湖山詩酒之㑹論者稱其鈎探
風雅編次金石刌度律吕雖専門肉譜不能與争
云
姚允明字汝服休寧人博極羣書嘗倣春秋用字
法以編年兼論斷為史書十卷
張膽字貢赤休寧人隠於黟之天潛山嘗合古今
文而選其精者曰文統定傳合二十一史而删其
謬者曰治統定傳合古今聖賢及諸儒先書而輯
[167-27b]
其要者曰道統定傳又有古今十大疑辨一書其
友汪有光字謙子黟人與膽講道石林有批㸃孟
子檀弓
汪洪度字于鼎歙人少通經俠游名場所著有新
安大好山水志新安節烈志及息廬詩其黄山新
安江諸作最為名流所賞
方式玉字玉如歙人工詩善畫順治中以貢授鹿
城訓導時鹿城雅樂盡缺式玉修舉之刋為圖悉
[167-28a]
如闕里所著有渉江草醉翁石照詩
呉啓元字青霞休寧人太學生少孤嗜學専攻詩
好游覧名勝以助其超詣著秀濯堂詩集時謂與
程嘉燧抗行
汪灝字紫滄休寧人康熙壬午以獻賦
召入内庭癸未
賜進士第授編修總武英殿纂修事所著有知本堂詩文
稿
[167-28b]
李彭庚字又籛婺源人文多竒氣詩尤嶔嵜歴落
毎對酒即豪吟酒醒輒焚去人以畸士目之
宋和字介山歙縣人年三十始讀書深山中為古
文四十學大就入都先後為韓菼陳鵬年孫勷所
激賞謂其非唐以下之文也詩亦古茂相國王掞
八十索撰夀序辭不能書掞曰苐欲君集中有此
文耳居隘巷中杜門著書几席蕭然貧老不能歸
卒於京師所著有雪晴軒集
[167-29a]
查士標字二瞻休寧人書法精妙人謂米董再出
畫亦超詣求者填門或終嵗不可得遇困乏時揮
洒尺幅人争購之年八十餘卒於江都
寧國府
唐劉太沖宣州人博洽工詩顔真卿守平原辟從事
畫策拒安禄山真卿嘗為文送之稱才不偶命而
徳無其鄰弟太真舉進士善屬文貞元間詔羣臣
宴曲江賦詩帝自第之以太真為上
[167-29b]
王炎宣城人工詩嘗遊蜀李白為劍閣賦贈之及
卒哭之曰王公希世寳棄世一何早
許棠字文化涇縣人咸通中與張喬鄭谷等稱十
哲賦洞庭詩有云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人稱
許洞庭乆困名場李頻為京兆參軍首薦之始得
登第初為本縣尉又嘗為江寧丞
汪遵幼為吏善絶句詩而深自晦密許棠應二十
餘舉遵猶在吏籍一旦辭役就貢㑹棠送客灞滻
[167-30a]
遇之問曰汪遵何以至此遵曰就貢棠怒曰小吏
無禮然遵竟先棠五年登第
五代蒯鼇宣城人孤貧力學唐末文體纎麗鼇獨能
自振有承平風為人亷直嘗藏龍尾硯客有欲色
鼇亦心許客行即徒步馳數舍予之初與樊若水
善若水仕宋欲薦之鼇謝去隠廬山卒
邵拙宣城人博通經史有詩百篇曰廬嶽集又手
鈔史傳文集三百卷
[167-30b]
宋梅堯臣字聖俞詢從子也工詩錢惟演引為幕僚
日相酬倡歐陽修自以為不及遂以詩名天下有
人得蠻布弓衣上所織堯臣詩也初以詢䕃得官
大臣屢薦宜在館閣召試賜進士為國子監直講
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預修唐書成未奏而卒
邱旭字孟陽宣城人南唐後主試賦擢第一入宋
吕䝉正判銓習旭名曰若非能賦者乎謂為古人
乃並世耶薦授令録遷京秩卒於衡州
[167-31a]
周紫芝字少隠宣城人家貧苦學歴樞密院編修
官知興國軍政崇簡静終日焚香課詩而事不廢
初秦檜愛其詩頗厚遇焉後和御製詩云已通灌
玉親祠事更有何人敢告猷檜怒其諷已出之
元貢奎字仲章宣城人為齊山書院山長時方議行
郊祀禮奎討定上之朝廷多採其說遷應奉翰林
文字纂修成宗實録終集賢直學士諡文靖
淩希惠字季和涇縣人自號水西道人嘗寓宣城
[167-31b]
與諸名士為吟社有詩集
張師愚字仲愚寧國人好學工詩兩領鄉薦撰梅
堯臣年譜多所摭引與弟師曽並從汪澤民遊澤
民禮下之嘗稱平生畏友有二張
汪珍字聘之太平人隠居黄山博學工詩盧疎齋
摯雅重之汪澤民一見心服毎稱南山先生
明貢欽字元禮宣城人成化進士歴官文選郎詩文
豪蕩李西涯有秋水芙蓉之目
[167-32a]
貢汝成字玉甫宣城人領正徳鄉薦嘉靖初預修
祀儀成典及獻郊廟賦並賜金帛授翰林待詔預
校録諸經史上復古治䇿十五事時稱博雅
梅鶚字百一旌徳人正徳進士博綜羣籍為文援
筆千言滉洋浩博譽重一時未仕卒弟鷟與鶚齊
名
左鎰字應衡涇縣人嘉靖進士歴官尚寳卿入直
視草思藻英發㑹開明堂行大饗禮景雲見作景
[167-32b]
雲賦上之肅宗稱賞
王廷幹字維貞涇縣人七嵗能文讀書日以寸計
登嘉靖壬辰進士年未弱冠奉詔歸娶授行人累
遷九江知府乞休歸鍵户著述一切碑版皆出其
手有集十卷行世
孫攀字士龍宣城人長於記問嘗得周禮古本徧
考諸家折衷為一書與貢汝成纂注三禮先後相
望里中稱博洽焉
[167-33a]
沈懋學字君典宣城人風骨竒矯工草𨽻善騎射
及詩歌古文萬厯丁丑廷對第一授翰林修撰嘗
應詔賦宣宗元元圖詩稱㫖眷遇日優㑹張居正
奪情趙用賢呉中行以疏論廷杖懋學持章往救
格不入遂引疾歸扁舟野服放浪西湖苕霅間崇
禎時追諡文節
湯賓尹字嘉賓宣城人萬歴乙未冠南宫廷對第
二授翰林編修仕至南祭酒以制舉業名天下
[167-33b]
胡國鑑字正甫宣城人萬歴進士歴官南禮部郎
中杜門家居究心史學李維貞序其文謂語無空
設體無失宜云
呉伯與字福生宣城人萬歴進士仕至副使肆力
典籍博極羣書工古文詞多所輯著
梅守箕字季豹宣城人豪宕善屬文援筆立就湯
賓尹贈詩云坐上若無梅季豹也容他輩得猖狂
家貧能緩急人人皆異之著有居諸集子元祚從
[167-34a]
子蕃祚台祚皆善詩文喜任俠王世貞贈詩云從
誇荆地人人玉不及梅家樹樹花盖謂諸梅競秀
也
梅鼎祚字禹金宣城人生而癯甚父憐之欲焚其
筆硯乃匿帳中黙誦年十六禀諸生性不喜經生
業以古學自任文詞雅贍海内皆知其名閣臣申
時行欲以文徴明故事疏薦辭不赴歸隠書帶園
構天逸閣藏書坐卧其中孫朗中亦工詩文書畫
[167-34b]
劉振字自我宣城人慷慨善持論嘗縱游齊梁燕
趙間中原多擾范景文巡撫河南振以布衣上書
由是知名尋返金陵鍵户著撰輯明三百年實録
旁稽野乘裁以己意名曰識大録
國朝茆薦馨字楚畹宣城人康熙己未探花授翰林編
修時集詞臣纂修五代史及易經講義薦馨分輯
不懈蜀平獻詩
聖祖深加奬勵未幾卒
[167-35a]
孫卓字予立宣城人襄之子淹博經史敦崇氣誼
康熙己未進士對䇿第二人授翰林編修奉使册
封安南卒於粤西道中
盛於斯字此公南陵人少負異禀詩古文詞倚席
立就為人慷慨卓犖雅有竒氣後以家貧落魄而
歿少司農周亮工為表其墓
高詠字阮懐宣城人幼有神童之目其學無所不
窺書畫與詩世稱三絶康熙己未以博學鴻儒
[167-35b]
特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所撰史槀皆詳慎不茍
著有若巖堂集
梅庚字耦長宣城人五嵗而孤稍長苦志力學以
詩文見稱於施閏章高詠康熙辛酉舉於鄉選泰
順令邑苦嵗修海船庚莅任五年累不及民著聴
山詩鈔漫與集
汪越字師退南陵人康熙乙酉舉人性好學穿穴
經史後進咸資其指授當事者多折節願與交而
[167-36a]
越垂老舌耕不事干謁其著述甚富
程元愈字偕栁少自歙徙居宣城性孝友為文悉
本六經秀水朱彝尊新城王士禎亟稱之所著有
儷體文鈔昭明詩選輯注
池州府
唐胡楚賔秋浦人高宗時以善屬文為右史與諸儒
同撰樂書百僚新戒臣軌十餘篇為文甚敏必酒
中下筆高宗嘗以金銀盃斟酒飲之文成輒賜焉
[167-36b]
㝷兼崇賢直學士
武瓘秋浦人有詩名登咸通四年進士第為益陽
令初以感事詩受知主司蕭倣及在益陽杜荀鶴
寄詩有縣稱詩人理無嫌日寂寥之句
盧嗣立秋浦人以詩名登咸通十四年進士第時
咸稱主司為得士
顧雲字垂象秋浦人初與杜荀鶴殷文圭同讀書
九華山有文筆受知宰相令狐綯登咸通十五年
[167-37a]
進士第以執政薦修國史加虞部員外郎高駢鎮
淮南辟為從事
康駢字駕言秋浦人乾符中登第有文名著劇談
録行世
杜荀鶴字彦之石埭人登大順二年進士第為宣
州帥田頵從事奉使至汴梁太祖厚遇之表薦於
朝除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有唐風集
張喬秋浦人與弟霞俱有詩名喬咸通中京兆試
[167-37b]
月中桂詩為時傳誦大順初登第後避亂棲隠九
華以終時同邑韋彖以能賦名嘗游京師學士呉
融竒其才薦之亦歸隠九華卒
殷文圭秋浦人居九華山苦學硯為之穿有才名
登乾寧間進士第後歸江南仕於呉歴官翰林學
士有詩五集
五代殷崇義學士文圭子幼頴敏嘗夢飛星墜水盤
中吞之文思日進仕南唐為宰相所撰書檄文誥
[167-38a]
皆稱典贍及後主降宋崇義随入朝因避宋諱改
姓名湯恱嘗奉勅撰江南録又同修太平御覧諸
書
宋曹緯字元象貴池人以文名元祐間與劉燾崔執
柔劉正夫號四傑官翰林學士從弟組亦有文名
齊天覺字莘夫青陽人少好學讀書倦暫隠几而
卧三十年未嘗解帯就枕由是經史子集靡不淹
貫舉於州歴贛州僉判
[167-38b]
俞夢龜銅陵人生即有齒能言睡寤嘗作讀書聲
六嵗即通經籍理宗時應童子科問以諸義無不
知者授太子正字直祕書監
元楊少愚青陽人少好學博通羣書著有秋浦集九
華外史諸編
明劉正䝉字養卿貴池人工文詞其歌詩得元和體
以國子生選湯溪縣丞遷襄府工正歸又同邑詩
人劉岐官河間丞有林下集
[167-39a]
佘翹字聿雲郎中敬中子四嵗授書即能成誦長
遂悉究經史詩古文皆有名臨川湯顯祖見而竒
之呼為小友舉萬歴辛卯鄉薦屢上春官不第著
書以老有翠微集浮齋集諸編
柯日東字朝陽建徳人知州鑑之子少負才名鄉
先逹皆就之論事所著有映玉齋集又同邑江大
虬博洽工文
金宗範東流人萬歴乙酉舉人學博而才雋尤工
[167-39b]
詩善草書又青陽呉光裕長於詩賦兼工篆楷有
申椒園集弟光錫亦能古文通篆書
呉應箕字次尾貴池人太學生性倜儻善談論力
持清議與東林諸賢相應和生平以經濟自負文
詞雄偉為一時才俊之宗華亭陳子龍以宋陳亮
比之所著有樓山堂集兩朝剝復録東林始末諸
書又同邑李㦂崇禎庚午舉人亦有才名嘗著天
啓事實一編
[167-40a]
國朝劉廷鑾字得輿貴池人父城明季以文雄江左廷
鑾少承家學又師事父友呉應箕盡得其傳日益
淵博詩文皆偉麗聲名籍甚康熙元年以貢考授
州同知未仕卒所著梅根集及他纂述凡數百卷
又同縣姜可乆受業廷鑾父及應箕之門通經史
大義作詩文濡筆立就著有斐園集
陳克祥字季麟銅陵諸生父國瑞以好義聞鄉里
克祥資敏嗜學時人推其博洽
[167-40b]
太平府
南北朝梁周興嗣字思纂先世陳郡遷姑孰博學善
屬文天監初奏休平賦其文甚美累擢員外散騎
侍郎光宅寺成勅興嗣與陸倕各製碑文帝用興
嗣所製自是銅表銘栅塘碣檄魏文次韻王羲之
書千字並使興嗣為之毎奏帝稱善後佐撰國史
歴給事中卒
唐陳商字述聖當塗人有文學舉進士㑹昌中歴禮
[167-41a]
部侍郎祕書監撰敬宗實録十卷
宋郭祥正字功甫維之子當塗人母夢李白而生少
有詩名時梅堯臣方擅名一時見而歎曰真太白
後身也舉進士歴知瑞州棄官隠青山自號謝公
山人有青山集行世
徐遘繁昌人熙寧中舉進士弟迪紹聖初登第兄
弟相師友詩文清麗人比二蘇
石字敏若禹勤孫元符進士崇寧中又舉博學
[167-41b]
宏詞才名籍甚時梁師成用事方鈎致知名士或
勸往謁
拒不從仕止州幕著有橘林集
方汝彊字南夫繁昌人紹興末舉進士不樂仕宦
以觴咏自怡有詩名
明潘廷堅字叔聞當塗人初太祖渡江以陶安薦除
太平教授累遷翰林學士洪武四年典㑹試宋濓
副之廷堅文譽最盛尤以謙慎為太祖所稱後請
老歸子黼字章甫亦以文學嚮用仕至江西按察
[167-42a]
使預修律令
李習字伯羽當塗人叙之子領延祐四年鄉薦授
書院山長太祖至采石習偕門人陶安迎駕即擢
知太平府年八十餘矣以亷辦聞習與弟翼才名
相埒江左目為二李呉萊稱習之文簡密嚴奥翼
之文豐腴縟麗習子汶字宗茂以才學召入史館
預修元史出為巴東令移南和皆有善政
謝九成字鳯儀繁昌人嘉靖丙戍進士由重慶推
[167-42b]
官歴擢吏部郎中乞歸後杜門著述有經史管見
綱目前紀諸編
蕭雲從字尺木蕪湖人崇禎己卯副榜不赴銓選
専以詩文自娯有梅花堂遺稿兼工畫得倪黄筆
法
廬州府
南唐伍喬廬江人性嗜學以淮人無出已右者遂渡
江居廬山國學一夕見人掌自牗入署讀易二字
[167-43a]
忽不見喬大歎輒取易讀之探索精微越數年有
僧夢大星曰伍喬星也訪得喬使應進士舉試畫
八卦賦喬第一元宗大愛其文命勒石為永式仕
至考功員外郎有集一卷
宋姚鉉字寳之合肥人太平興國進士甲科淳化中
直史館侍宴内苑應制賦賞花釣魚詩特被嘉奬
歴官舒州團練副使卒鉉文詞敏麗善筆札藏書
至多在淛課吏寫書為薛映所掎摭有集二十卷
[167-43b]
又纂唐人文章為百卷目曰文粹
楊寘字審賢合肥人察之弟少有雋才慶厯二年
舉進士京師試國子監禮部皆第一試崇政殿又
擢第一通判頴州未至官持母喪病羸卒先是其
友夢寘作龍首山人寘自謂龍首我四冠多士山
人無禄之稱我其終是乎已而果然
胥致堯合肥人少力學為文辭官至左班殿直歐
陽修志其墓子流以才能稱
[167-44a]
阮美成舒城人元豐中進士知巢縣為政愷悌喜
吟咏時稱阮絶句
焦蹈字悦道無為人文翰有名崇寧三年計偕後
期適南宫火命禮部改試蹈為第一時口號云不
因南省火安得狀元焦蹈凡四首鄉薦又由省元
登第盖三元云
李臺卿字明仲廬州人性介特博學彊記有史學
考正同異多所發明知天文律厯千嵗之日可坐
[167-44b]
數也
朱翌字新仲舒人政和間進士時人諱言詩翌獨
沉涵六藝文思飇發南渡後為中書舍人掌書命
文章忤時宰謫曲江有潛川集
元潘純字子素廬江人少有俊才嘗著卦辭諷切當
時詩極精麗其錢塘懐古句最為當時稱誦
明秦鳯字子儀舒城人洪武進士知興山縣擢給事
中以言事改衛輝府同知卒於官撰營建宫闕賦
[167-45a]
洪熙輔政策高岡遺稿
郭奎字子章巢人少遊余闕之門青陽遺集其所
藏弆也明初參朱文正軍事詩歌悲壮坐文正事
誅宋濓趙汸為序其望雲集
邢寛字用夫無為人永樂甲辰進士廷對䇿祭祀
兵戎考究詳明議論醇正擢第一開科以來江北
士占名第一者自寛始授修撰進侍講纂修宣廟
實録陞學士
[167-45b]
祝富字堯臣舒城人博學工詩文成化㑹試乙榜
除伊陽教諭三校省闈由國子學正遷伊府長史
悉心輔導時宗室以事忤王力為辯解聞於朝進
階旌之著有黙庵集
呉廷翰字崧伯無為人正徳進士官至山西叅議
被命採端溪硯已不持一枚其亷謹多類此著漫
録業言櫝記甕記志略考湖山小稿蘇原諸集
董子策字霞峰合肥人嘉靖進士以户部郎視𣙜
[167-46a]
滸墅闗商船輻凑乃就關傍别開支河令曰凡舴
艋可出此橋者聴商民徳之嘉靖末進廣東按察
司僉事辭歸一意著述逺近丐其文或不時應率
敦請至再里中遇難得之物輒相詫曰豈求董進
士文耶
黄道月合肥人萬厯進士官中書舍人風神俊朗
詩文清妙弟道日舉於鄉書翰為世所珍
王寖大字幼章合肥人崇禎丁丑進士再任知縣
[167-46b]
以亷能稱擢南吏部郎歸居家捍衛鄉里規畫荒
政具有幹略其學尤長於史著春秋説史綱鈔數
十萬言
國朝龔鼎孳字孝升合肥人舉崇禎甲戍進士歴官兵
垣我
朝以原官召用累遷左都御史再謫再起復都憲晉
刑兵禮三部尚書鼎孳洽聞博學工詩古文士林
推之弟鼎孠字伯鼎署仙居縣篆山賊之願歸農
[167-47a]
者請給牌免死更給農具全活甚衆著有稻香樓
詩集
孫維祺字起山廬江人少而頴異為文風發泉湧
辛未成進士令河間改淶水事母以孝聞
鳯陽府
三國薛瑩字道言綜子初為祕府中書郎歴官選曹
尚書太子少傅右國史華覈疏薦瑩渉學既博文
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請卒修呉史皓遂命
[167-47b]
瑩為左國史著書八編名曰新議
晉嵇康字叔夜本姓奚自㑹稽遷於譙之銍縣銍有
嵇山家於其側因氏焉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少有雋才博洽多聞好老荘之業常修養性服食
之事著養生論寓居山陽與阮籍山濤向秀阮
咸王戎劉伶相友善遊於竹林號為七賢山濤為
選曹舉康自代康答書拒絶之著文論六七萬言
皆為世所玩詠兄喜字公穆晉揚州刺史宗正
[167-48a]
嵇含字君道銍人好學能文舉秀才除郎中時𢎞
農王粹以貴公子尚主館宇甚盛圖荘周於室使
含為之讚含援筆為弔文文不加㸃粹有愧色歴
官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諡曰憲
南北朝梁劉顯字嗣芳沛國相人幼聰敏號神童好
學博渉多通任昉嘗得一缺簡書人莫能識顯云
是古文尚書所删逸篇昉檢周書果如其說沈約
命駕造焉策顯經史十事顯對其九顯問其五約
[167-48b]
對其二名流極推賞之歴官平西諮議叅軍加戎
昭將軍
隋劉臻字宣摯顯子年十八舉秀才宇文䕶辟為記
室軍書羽檄多出其手隋高祖受禪高熲以臻随
軍典文翰進封饒陽縣伯躭恱經史終日殫思精
於兩漢書時人稱為漢聖
唐裴嚴字子肅夀春人舉賢良方正策第一拜拾遺
詞章峭麗官京兆尹强幹不阿貴勢後為翰林學
[167-49a]
士
元孟祺字徳卿宿州符離人幼敏悟善騎射官國史
院編修一時典册多出其手歴官嘉興府總管首
以興學為務以功封魯郡公諡文襄子二人遵遹
楊叔幹字立之定逺人少有才名博覧强記登省
元入翰林益著聲望
明胡敏字伯成定逺人洪武己卯鄉薦與修明初大
典歴官營繕員外郎累謫盧龍以薦起授鄞縣令
[167-49b]
遷監察御史
周常字茂永定逺人中永樂壬辰進士歴任福建
河南僉事所至風裁凛然性敏悟讀書日記萬言
為文章下筆立就尤長於詩
苖衷字公彝定逺人永樂辛卯殿試第二授編修
修宣廟實録屢典文衡累官大學士卒贈少保諡
文康有雪窻稿歸田録
淩耀宗臨淮人博學宏詞官禮部員外天順間與
[167-50a]
修一統志
黄淮字中甫定逺人博覧羣書著有通鑑輔義
顧伯謙字有終臨淮人𢎞治壬子鄉薦學本六經
居鄉孝友著有起亭集
任文石字伯介宿州人嗜古學工詩賦手不釋卷
丙子廷對司訓維揚尋退居相山著有相山志藕
花墅集
國朝丁啓明字東有宿州人初為諸生時被誣遭吏議
[167-50b]
以詩見知監司獲解詩名益振
任柔節字定子宿州人隠居相山之麓博學嗜古
於書無所不讀善著作喜吟咏有詩文數十卷行
世
潁州府
三國魏曹植字子建譙人武帝子十嵗善屬文時銅
雀臺新成帝命為賦援筆立就建安十六年封平
原侯徙封臨淄文帝即位貶爵安鄉侯明帝時封
[167-51a]
陳王嘗上表求自試卒諡曰思
曹冏字元首譙人魏少帝族祖為𢎞農太守時天
子幼稚冏作六朝論欲感悟曹爽爽不能納
晉夏侯湛字孝若譙人幼有才名善文章而美容觀
與潘岳友善京師謂之連璧泰始中舉賢良對策
拜郎中後出為野王令政清多暇著昆弟誥官至
中書侍郎南陽相子承為南平太守王敦亂承露
檄逺近列敦罪状後為敦所執欲殺之以王廙苦
[167-51b]
請得免
曹毗字輔佐譙國人魏大司馬休曽孫好文籍能
屬詞累遷太學博士尚書郎光禄勲
唐李敬元亳州譙人博覧羣書尤善於禮高宗在東
官馬周薦其才召入崇賢館侍讀假内府書讀之
撰次禮論及他書數十百篇累官中書令封趙國
公卒諡文憲曽孫紳見宦績
王建字仲初潁州人大歴十年舉進士太和中歴
[167-52a]
陜州司馬與韓愈張籍同時相友善工為樂府歌
行宫詞百首傳播天下
宋傅瑾字公寳汝隂人任蔡州助教力學彊記尤邃
字韻有字林補遺十二卷音韻管見三卷聞見録
十卷
周子雍汝隂人嘗受學於陳無已為詩清麗有法
大觀初再復湟鄯京師以元夕張燈開宴徽宗賦
詩賜羣臣其頷聫云午夜笙歌連海嶠春風燈火
[167-52b]
過湟中席上和者皆莫及時子雍客開封尹宋喬
年所喬年密走价求援得句云風生閶闔春來早
月到蓬萊夜未中大為時所稱
王銍字性之潁州人高宗南渡時為浙西幕僚作
守備䇿千言上之時帥後悉驗焉著有黙記七朝
國史雪溪集略續清夜録國老談苑等書
王亷清字仲信頁州人銍長子秦熺倚父勢移書
郡將欲取其先世藏書且餌以官亷清拒之曰願
[167-53a]
守此書以死不願官也熺不能奪而止著有廣古
今同姓名録新乾曜真形圖補定水陸章句
王明清字仲言亦銍子積學修徳不慕榮進克紹
前業所著有揮塵録投轄録玉照新志行於世
金劉瞻字岩老亳州人天徳三年南榜登科為史館
編修自號攖寧居士作詩工於野逸有集行世
明邢嵩字維嶽潁州人博雅邃經學以貢入太學祭
酒湛若水器之潁後進多從學焉授黄州府通判
[167-53b]
薛蕙字君采亳州人年十二能詩正徳甲戍登進
士授刑部主事諫南巡予杖後起官陞考功司郎
中嘉靖中大禮議起蕙援據經傳撰為人後解為
人後辯凡數萬言入奏下詔獄尋得貰復職㑹亳
守顔木得罪忌者誣蕙與木同年疑有奸利詔解
任聴勘既而事白遂堅卧不出屏居西原著書樂
道泊如也所著有約言西原集解大寧齋目録五
經雜録老子集解
[167-54a]
張字汝明潁州人於書一覧不忘詩風骨清俊
登嘉靖戊子賢書為太湖令旬日而返嘗曰武功
如衛霍文章若李杜花間露耳故著述成輒棄去
其感懐云汗漫多情淹客住尋常有酒對花開雅
有淡致
王尚循字淡父頁州人給諫謨子為詩常廢寢食
人皆笑之乃裒其詩千餘首自名之曰由粲集傳
其少年時跅弛不羈父患之忽奮筆題其楹曰過
[167-54b]
也如日月之食復其見天地之心自是折節讀書
人比之周孝侯云
國朝劉體仁字公勇潁州人廷傅子順治乙未進士歴
吏刑二部郎請假歸里卒體仁生而英異目重瞳
子五嵗父於膝上授大學中庸及就𫝊經史一覧
成誦居郎署三年輦下諸名賢争欲識體仁體仁
亦樂為之盡尤好奬借寒畯藏書二萬餘卷告歸
後日手一編不問户外事詩筆一出人士競傳誦
[167-55a]
之居家孝友婣睦恂恂可稱
滁州
唐邢文偉全椒人少以博學知名江淮間咸亨中歴
太子典膳丞太子罕接宫臣文偉上書切諫後右
史缺高宗曰文偉切諫吾兒此直臣也遂授之累
遷鳯閣侍郎兼𢎞文館學士
宋張洎字偕仁全椒人舉進士仕南唐為清輝殿學
士後歸宋太祖以其有文選直舍人院太宗時歴
[167-55b]
翰林學士叅知政事洎文采清麗博覧道釋書有
文集五十卷行世
徐徽全椒人運判象賢子嘉祐間進士歴提舉利
州常平致仕歸里詩深沉典麗文亦淵雅紹聖中
曽肇守滁與為文字交
王彦成全椒人大觀初舉進士調泰州法曹以左
丞薛昻薦召對徽宗曰近觀榮遇集見卿文理優
長特授祕書省校書郎累官太僕卿
[167-56a]
范酉新字孟申滁州人所著孝順詩一卷
元葛涃字敏問滁州人博渉經史工文辭至正間有
司舉為清流校官學者皆服其指授
明范常字子權滁州人學甚淹貫太祖召典文牘洪
武初歴遷翰林學士及致政賜詩四章人以為榮
子組官至雲南叅政有修潔稱
樂韶鳯字舜儀全椒人博學能文章多智略從太
祖渡江叅贊軍事洪武中拜尚書改侍講學士修
[167-56b]
大明日歴重定洪武正韻更製釋奠先師樂章尋
移疾免復起國子司業遷祭酒弟暉以人材知開
封府禮太常卿毅諸暨州同知並知名
李傑字懐英滁州人景泰癸酉舉人官翰林待詔
有詩名又來安郝孔昭字起潛由進士令常山博
學多著述
任扃字啓敬滁州人通經術能詩有玉山樵唱集
國朝呉國對字玉随全椒人中書國鼎季弟順治戊戍
[167-57a]
廷試第三人授編修累遷侍讀督順天學政國對才學
優贍工詩賦善書法對客運翰如飛言論風采館
閣推重子旦朂昇俱有文譽昇康熙戊午舉人
潘運皥字熙仲滁州人順治己丑進士授中書舍
人以博洽稱詩筆敏妙著有西沆紀遊諸編
和州
宋錢藻字純老和州人幼孤篤學文詞雋偉舉進士
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諸科名動一時歴翰林侍讀
[167-57b]
學士元豐中卒官曽鞏誌其墓
明蔣禮和州人永樂壬辰進士歴官中允文譽甚盛
後學宗為矩度
戴重字敬夫和州人崇禎時以貢授湖州推官調
亷州詩古文皆醇潔有河村集
廣徳州
宋查揆深之孫熙寧中上舍生神宗問近臣舍選有
以江南查揆張汝舟對後第進士為太學博士卧
[167-58a]
疾不起陳紆以詩悼之曰舍法得才傳黼扆古人
馳譽重賢闗
何大圭字晉之廣徳人年十八試禮部第一詩文
有聲
沈虚中廣徳人舉進士歴官吏部尚書所著有通
鑑事類左傳國語要略考異國史要綱桐川集
明戴初字復之建平人成化丁未進士性剛介甘貧
力學有詩名歴宰三邑皆以亷稱
[167-58b]
戈維屏字元衛廣徳人萬厯辛卯舉人攻苦積學
一郡英雋皆出其門
孫振宗字簡伯廣徳人萬厯壬子鄉薦家貧力學
善古文詞
夏儀字長卿廣徳人良心之孫頎然玉立咳吐成
文一時名動公卿崇禎辛未進士授中書科舍人
國朝雲中官字軒臣廣徳人高才生選貢文譽籍甚癸
未登進士授中書舍人為人狷潔抗直不樂仕宦
[167-59a]
嘗授經他省辭而歸主人彊納四十金於行笥要
之明年復往不果欲還其金無便臨歿猶出金屬
其子必寄之封識如初閲六年矣
六安州
明何慶元字長人嘉靖戊戍進士文名籍甚授工部
主事分司高郵築堤以便蓄洩公私便之陞雲南
兵備乞終養不赴工古文詞著長人集
呉蘭字卿佩六安人嘉靖戊戍進士為邑令不喜
[167-59b]
簿書改教授講道自得選直内閣母憂歸遂不復
出著書數百卷為文沖淡流暢翰墨尤遒勁有法
泗州
宋李犍招信人官國子博士著易說
國朝施端教字匪莪以貢訓宣城令范縣陞東城兵馬
指揮風雅知名又精六書工草𨽻所著有嘯閣集
古詩韻匯唐詩韻匯等書
錢世熹字紹文五河人明崇禎時選貢考授推官
[167-60a]
不就選益自刻勵讀書康熙己酉庚戍聫㨗制義
紙貴一時為人秉義執禮不茍合於俗未仕而卒
卒之日僅存茅屋三間
陳天篤字因其天長人生無啼聲家人疑其瘖周
嵗見杜少陵宣政退朝詩似欲吟哦狀父戲之曰
識之乎則頷而笑因指首二字問之忽應聲曰天
門父駭然知其有夙慧後讀書目五行下成通儒
韓竹字一韓天長人少頴異好學工文章康熙癸
[167-60b]
丑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丙辰分校禮闈所得
皆知名士給假歸娶念父母春秋高即移疾里居
幾二十年服食不異寒素尤好行善事於鄉
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七